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细化
工程管理
1.工程组织架构的设置原则
工程组织架构是在企业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业务特征等多因素影响下,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搭建流程、开展业务、落实管理的基本要素。工程组织架构的设置原则包括:
1.1精干高效的原则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以能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事)为原则,尽量简化机构,作到精干高效。人员配置要从严控制二三线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同时还要增加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的知识含量,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1.2灵活弹性的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件性、阶段性、露天性和流动性是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主要特点,必然带来生产对象数量、质量和地点的变化,带来资源配置的品种和数量变化。于是要求管理工作和组织机构随之进行调整,以使组织机构适应施工任务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按照弹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建立组织机构|来源|考试|大|,不能一成不变。要准备调整人员及部门设置,以适应工程任务变动对管理机构流动性的要求。
2.工程全程精细化管理
2.1工程管理各部门的管理与交流
2.1.1职能部门与工程项目部的管理与协调
参与施工图审查;进行针对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交底;进行工程状况等因素提出相应的设计变更。对现场突发性的事件进行现场办公服务,调整设计,出具设计变更。
2.1.2工程部与造价采购部门的管理与协调
根据合同需求的质量与造价采购部的招标质量进行交流;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保证造价采购部对市场价格动态成本的反馈;严格执行施工进度施工确保造价采购部资金计划的准确性;及时高效的移交竣工资料保证造价采购部准确进行结算质量。若生产计划或采购计划有变化,应及时迅速的通知对方,以便及时的调整与配合,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2.1.3工程部与外部的管理与协调
按项目特点科学的制定考察标准,建立完整的评定评价体系。评判的目的:建立分供方评价体系,及时评估合作单位,积累优秀分供方资源;通过评估结果,反馈工程、造价管理问题,通过优化管理动作,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并帮助分供方成长;考察标准制定的科学与否是考察顺利开展、正确评价外部分供方的前提。
2.2项目启动会
2.2.1项目启动会的主要内容
项目启动会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主要干系方领导和项目负责人配置、项目的基本需求、项目的总体规划、项目各主要干系方的责任和义务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和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方、用户方所需要给予的支持和配合、项目定位报告、项目进度计划、成本敏感分析、价值分配及目标成本预设、投资分析报告、方案设计任务书、项目建造标准、报批报建流程及管控措施、项目销售净利润率、项目内部收益率IRR等等
2.2.2项目启动会的作用
项目启动会的作用主要是强化管理,明确相关责任人,确保重点工程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集中精力,统筹安排项目工作,统筹安排,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实现进位争先。确定内部控制项目的执行步骤、执行时程、组织架构等内容,提升监管效能。
2.3工程管理进度控制
2.3.1定额工作
用于施工进度控制的定额有工程工期定额、劳动定额等。
2.3.2信息收集、统计工作
它涉及工程承包商和分包商的施工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的信息;业主、监理的工程能力,可提供的条件,对工程的要求,资金状况等信息;建设市场信息、政策方面信息及施工中计划实际执行状况的信息等。
2.3.3预测工作
用于进度控制的预测内容有:进度控制目标的预测;生产要素供应状况的预测;风险。
2.3.4决策工作
根据对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的了解和预测分析结果,进行确定进度控制目标决策和调整计划的决策。
2.4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2.4.1初设审查阶段审点
针对地下室钢筋、塔楼钢筋进行核算和预判,及时反馈计算结果,以便在扩初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结构构件的砼等级的预判和指标的分析;通过初勘、详勘的情况针对初设图基础选择做相应的技术分析和成本预判,以指导扩初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基础优化和调整;根据地基承载力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式;通过初设图与方案图的对比,基本确定“地下室建筑面积与塔楼面积的比例关系”、户型比例关系、外立面装饰效果等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
2.4.2扩初图纸审查阶段审点
通过初设与扩初的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基础形式、地下室建筑面积与塔楼面积的比例关系、户型比例关系、外立面装饰效果;对产品交付标准的修复;
施工图审查阶段审点
2.4.3图纸细部节点的表达是否清晰
设计说明中对抗震等级、风荷载、构造配筋、砌体选用、砼等级、钢筋代换等环节的准确描述和表达;施工图阶段的外立面确认,避免施工过程中返工的现象;
2.4.4合同交底
需要合同交底的合同类型包括总平管网、景观、精装修、总包等等。总平管网、景观、精装修合同交底主要内容包括界面划分、甲供材管理、签证等经济单据的办理。总包合同交底主要内容包括总包配合、甲供材管理、签证等经济单据的办理。总包合同材料设备供应交底内容为材料设备供应界面、材料设备计划、材料设备供应、甲供材料设备验收和结算、交底会议结束后施工单位需完善的工作;总包合同工程管理工作交底内容为对合同中涉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条款解读交底、对停止点检查的设置和工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交底、工程观感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标准竣工资料需配合和移交的事项交底。合同交底由工程项目部组织,相关施工单位、造价采购部、监理等单位人员参加,新单位进场进行合同交底的必要性。
2.4.5质量中间控制
质量中间控制主要有停止点检查和各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强制性的设置停止点检查,以保证工程质量标准。停止点检查属于项目工程部质量控制节点,项目工程部是责任主体,部门对检查备案资料抽查或参与项目部的现场检查。停止点检查不能完全取代隐检、预检,在有重复的检查项时,可以合并一次检查,但检查成果资料不能用隐预检资料代替。停止点检查项的完成标志是按要求具备完整的成果资料,以工程经理签批通过为终点。前一停止点检查未通过,工程实施不得进入下一阶段。 在项目的月、周工作计划中,应将涉及的停止点检查作为专篇列入计划中。
2.5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
2.5.1方案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设置项目关键节点、编制工期计划、项目配置满足标准深度。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深度应满足开展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大型设备、材料的预安排,土地征用谈判。
2.5.2初步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土地征用、基建投资的控制、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施工图设计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要严格控制项目配置标准修正率、材料设备选型深度。
2.5.3工程实施阶段
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正确划分供应界面、施工界面,严格执行工期计划,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时效性。
2.5.4合同需求的控制
工程项目部合同需求的质量直接影响造价采购部的招标质量,满足现场施工条件和相关手续条件。合同需求的要点包括工程名称、需求来源、工程期限、施工依据、工程范围、工作内容、技术及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甲方现场代表、委托监理单位名称、推荐施工单位、其它时间要求、施工前提等等。
3.结束语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工程管理架构,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控制;减轻现场工作强度,施工过程中具有制定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执行标准;后期维保责任期间有明确的责任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到岗新项目,减轻工作强度,降低管理成本,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合理安排和掌控工程进度、质量与成本管理,注重细节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9
[2]苟伯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12
开展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保障我国GDP增长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国的工程建设却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精细化造价管理方式,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浪费和违规运作现象。在工程建设中,因工程造价设计不合理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如:投资追加、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延期等问题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1.2造价师能力差异
工程造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造价师有很高的专业要求。造价师不光需要精通土木工程,还需要了解其他社会科学上的知识。优秀的造价师还要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当前,一些施工单位混淆建造师和造价师的概念,以不正当手段进行企业资质年审和升级,谋取工程的施工资格。这种做法加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此外,许多“注册造价师”虽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其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欠缺,不能胜任造价师的工作,而且,造价师证书挂靠现象严重。
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到精细化管理造价和优化控制手段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效率提升作用巨大。要想取得有效的管理成果,需从整体流程上进行优化。
2.1工程决策阶段
在建设工程中,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与控制是贯穿于全过程的,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决策环节的某些决定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要影响。建设工程的决策,是投资人高层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一个团队所有人头脑风暴产生的结果。一个清晰的决策计划,可以使造价师对整个工程有明确的定位,对工程的规模、建设水平、技术材料、施工者的资质等方面有一个大体的设定。这就为整个工程设定了一个框架。提升决策环节的工作质量,可以使造价师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测算,最大化地满足项目要求,契合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2.2工程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启动的标志。在这个阶段,设计师根据决策者所提供的资源,描绘工程蓝图,对整个工程的准备、等级、工期、物料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是整个工程的初始环节。造价师在这一环节,应当对各种概算和资金进行有效的梳理,在造价控制上应当遵循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使用“保障重点,框架添加”的方法。首先保证实现甲方对工程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设备、施工工艺、工期方面的投入,在这个基础上,对整体框架进行增减,完成工程的造价设计。
2.3工程招标采购阶段
建设工程的招标环节是进行造价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打好“招标”这张牌,能够借助外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优化造价控制。
2.3.1选择招标方式
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招标方式。如果行业内竞争比较激烈,在质量水平相似,价格较为透明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竞争性谈判这一方式,这种方式对降低价格有着显著的效果,甲方邀请到众多投标人参加谈判,背靠背进行报价,最低价成交。如果项目对技术和质量上比较关注,可以使用邀请招标的方式,由专家、评委对技术和商务的关键点进行打分,最高分中标。
2.3.2选择竞标单位
对于竞标单位的选择,甲方招标部门要与负责招标的具体机构进行充分的沟通,首先确定预投标单位的实力,具体参考指标有:企业成立时间、资质、过往业绩、信用记录等,如发现企业存在过往不良记录,要慎重对待,以免出现问题。完成单位推荐之后,要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资质审核和发标工作,确保投标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现场勘查、图纸设计、标书制作等具体工作。
2.3.3规范招标流程
在招投标的具体流程上,首先,招标单位要编制准确的招标文件或谈判文件,发给报名参与或邀请参与投标的投标人,在招标、谈判文件中应当把投标人应当达到的各种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表述清楚;第二,招标单位应当与机构充分沟通,选择优秀的专家担当评委进行评标;第三,充分考虑招标需求,在商务和技术谈判中根据甲方要求,选择最优投标人定标。确定中标人后,尽快与甲方签订合同。要督促中标人尽快进场或者生产,按照投标文件要求的日期完成供货或者施工,以免延误工期,超过造价的要求。
2.3.4规范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制定要详尽。在施工合同中应该确定对施工工期、工程取费标准以及工程定额套用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聘用专业的法律顾问对合同的签订和制定进行现场指导,规避合同中的漏洞。同时在合同的审签程序一定要仔细,防止审签程序形式化、过程化的出现。此外,对于合同的执行,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执行机构,帮助甲方监督施工方、供货方或者服务者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服务。对于违反合同的行为进行制止。如果出现超出造价的部分,由乙方承担责任。
2.4工程施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造价师和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关注,尽量制定“零漏洞”的施工方案。工程监理单位在建设、进度、质量等方面,要严格按照造价要求执行监理。造价师要与监理单位相互配合,严格现场签证审查,监督施工单位遵循图纸设计,不得擅自变更设计。同时,造价人员也应该廉洁自律,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造价人员要配合决策层,统筹整个项目的进程,确保整个项目按照既定的资金流向正常施工。受我国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关注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整。所以,管理者应当使用动态管理方式进行造价管理。受市场供求影响,原材料价格变化频繁,这会造成材料费的上下波动。人工费是工程造价中的重要部分,这部分费用的变化会引起总造价的变化。所以,造价控制人员应当根据市场相应的情况,确定造价范围,或者采用灵活的结算方式来控制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造价师应当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变化加以关注,及时核算实际工程量与计划工程量之间的差异,以便对成本进行准确的调整,严格控制追加投资的数量,避免造价超预算。
2.5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是整个工程建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一方面,造价师应当认真核算各种费用的支出,进行成本的核算;另一方面,造价师还应当辅助相关部门认真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2.6成本造价控制环节
对于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来说,成本控制是实现造价管理优化的重要手段。成本控制是指在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整体过程中,按照事先计算的造价成本,在施工中不断修正、限制和监督工程运转,使工程进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在造价范围内的一种管理手段。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完善工程的成本控制:第一,制定成本标准,可以用于对比最初成本计算数值,缩小各方面的差异,用作成本设定的指导标杆,对成本控制人员起到参考作用。根据标准成本,可以有效地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总成本。第二,设计成本目标,根据提前设定的目标对工程建设的成本进行控制,使施工的成本控制在原造价计划的区间内,并保证施工质量,以控制成本为目的实行管理。
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施工单位对项目的管理理念有着很大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在施工项目过程中实施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内部潜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之一。
1.管理工程项目的误区
1.1工程质量与项目效益。
工程项目建设牵涉到诸多专业分工,目前总包单位为了控制建筑成本,往往“以包代管”这一管理理念会引发诸多问题。例如墙面抹灰层尤其是高层建筑外墙面抹灰层,以及地坪找平砂浆的厚度往往在35mm或以上,整项工程光是建筑砂浆的用量就比施工图要求增加了将近一倍,不但大大提高了建筑成本,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主体结构的负载,更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工程质量,也减少了建筑使用空间,并白白耗费了大量资源。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用户在未来的使用成本更会倍增。此外,安全事故往往与施工欠缺严密的组织管理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而由于安全事故招致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因此工程项目“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并不可取。
1.2 工程项目管理中任何小事都应作为大事看待。
建筑施工的组织管理看似杂乱无章,但却有相关的技术规程条文可循,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规程都是在大量实践基础上得出的宝贵经验,如果没有充分依据就轻易地否定则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时下劳务及人才市场供求紧张、人工成本节节上升,个别施工单位往往通过缩减工序、减少机械配套投入等途径来降低建筑成本,以谋求提高竞争力与项目效益,但笔者认为此举并不明智,往往还会得不偿失。例如运送到工地的河砂,按要求应配备专人经过筛级配后方能用于调配砂浆,然而部分企业并不注重河砂过筛级配工序。误认为减少这道工序每天可节省2―3人的人工费用,其实这样做不但影响到砂浆的性能,还影响到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砂浆损耗量也会大增,其造成的损失绝对高于预算可节省的成本。
2.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企业都有着一大共性,那就是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而时下部分人往往误以为建筑是有别于其它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源自四面八方,不适宜也不可能实施精细化管理。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因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体源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工,他们往往素质偏低、技能良莠不齐,加上以手工操作为主,导致其管理较为分散,才更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因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不规范、各施工工序与工艺任由施工班组的工人各自读解和各施其法,不但施工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不可避免会浪费材料,进而消弱企业的竞争力与效益,并终归被市场所淘汰。
例如,用于主体结构的钢筋开料,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集中开料与任由工人各自开料相比,其损耗率会高出数倍,不难想象,一个工程项目钢筋开料按不同模式管理,事实上节省或浪费的金额是数以万计的。又例如,以前的墙面与地坪抹灰找平砂浆超厚为例,如果项目的管理配备有2―3个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专职开线与复线,对负责主体结构施工的钢筋工班组、支模班组、浇混凝土班组及砌墙班组的每道工序作出放线和复线验收,主体结构的精度就容易得到保证,用于墙面与地坪抹灰找平砂浆用量就会大幅减少,这不但能降低建筑成本,还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效,并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减轻建筑工程垂直运输的压力等。
由此可见,工程项目施工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但完全可行,而且很有必要,并符合涉及工程各方的彼此利益和具有显著的商业价值,更有助于施工企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在于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与组织者能否转变思维方式与守旧观念。
3. 精细化管理与安全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实施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必须始终贯穿于其中,要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精细管理。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同时,全员参与也是精细化管理能够成功实施的群众基础。群策群力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值。
第二,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以科学理念为指导,打造精品工程。精细化管理意识,需要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都予以充分的重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把握,推动企业与施工项目的精细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进行,这也要求精细化管理要以科学的理念为依据, 打造合理有效的精品工程。
第三,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精细化管理的质与量。提高技术创新,是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技术保障。 超前技术服务,不断优化完善施工方案与管理方法,是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表现。
第四,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成本控制为中心,抓住影响和制约成本的基本环节作为推进精细管理的关键点。在资金使用精细管理、质量安全精细管理等各方面,做到既要推进整体,又要重点突出,措施与成效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此同时,加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实施合理有效地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安全与预防相结合。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到实处,确保施工安全。
第二,优化系统,改进和完善项目施工的流程,确保项目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实施,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做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将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做到安全可靠,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优良。
第三,良好沟通,互助合作、建设和谐的施工项目。在施工内部,沟通无限,合作愉快,确保施工项目和谐发展。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与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的前提。同时,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也是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精细化管理与安全质量管理的不断变革与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与要求,恰如其时地更新两者的内涵,并将其落实到实处,提高施工项目的质与量,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实施与运用。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4.工程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的精细化理念管理,实为一种科学管控理念与先进控制技术,它是通过令各项制度规则的全面细化,应用程序性、标准性以及信息化方式,令组织管控事项更为精细,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协同配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良好持续运行。因精细化理念管理有其自身优越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并得到了重视,为了让精细化理念更好地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就要做好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1 精细化理念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1.1 做好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审查
设计任务书是确定建设项目及其建设方案,包括建设规模、建设依据、使用功能、建设布局和主要技术经济要求的重要文件,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最佳方案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实施意见,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1.2 重视初步设计工作
初步设计文件即是决定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决定是否达到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标准,又是设计概算的主要依据,设计概算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初步设计工作是投资控制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初步设计决定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深度是影响概算编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总概算,能够具体地确定概算列项和掌握工程涉及的范围。
1.3 加强施工图优化设计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因此对设计阶段的控制是工程项目控制的重点,应贯穿于项目设计全过程,而施工图是设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施工的直接依据,是投标报价的基础,是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业主在设计招标时虽然对设计方案进行竞标,但在确定设计单位后,由于管理力量和工期的要求,如何在满足项目功能、合理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在施工图阶段投资进行预控,将工程项目的投资严格控制在限额范围内。
2 精细化理念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2.1 加强对合同的履约能力的检查监督
影响工程质量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的因素。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将直接或间接对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现阶段,建设项目多,许多单位在中标后,为节省成本或本身的力量不足,大量管理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变更频繁,素质良莠不齐,或者违法分包以包代管,降低了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对投入项目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代表、承包商的资质以及人员到位、机械到位情况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核实、监督和考核,建立开工前的履约检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
2.2 加强对监理机构的管理
伴随着工程监理制在我国建设领域的推行,工程监理成为工程建设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我国的工程建设水平和工程管理水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建设工程管理重要环节。在施工阶段,监理机构通过“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在业主对项目的管理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统揽全局的重要角色7。监理工作是技术密集型的、智能型的工作,涉及建筑业的多种专业和学科的相关知识及丰富的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及经济头脑,有控制全局的能力。高水平的监理机构,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业主对监理机构的管理是确保项目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该工程在施工阶段对监理机构的管理采用了以下措施:
(1)对组建的监理机构人员、设备按照监理合同约定进行履约检查,对投入的人员、设备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进行处罚,并督促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满足履约能力。
(2)对选派监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不能胜任的监理人员要求监理单位及时进行更换。
(3)对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实际编制的监理规划进行审核。
(4)对监理办的规章制度进行考核。
(5)对监理工作的流程进行核查。
(6)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制定考核的标准、考核的时间及要求,对监理的工作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工作目标的实现,监理资料的管理情况,监理人员出勤到岗情况。
(7)督促监理严格按照监理工作程序进行,完成监理应该完成的工作,如编制监理规划,制定监理实施细则,实施施工中的监理,参与竣工验收,签署监理意见,提交监理文件档案。
2.3 加强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部分总包单位为了追求利润、转嫁风险,对不准许分包工程非法分包,部分包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建筑施工的专业培训,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业主应对总包单位的分包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工程分包批准制度。对专业性强,对功能影响较大,如:高低压配电、电视通讯网络、火灾报警、安防监控、专项设备等工程应组织设计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通过招标确定分包单位。
2.4 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过程的质量状况以及等级、结构安全、建筑完成后的使用功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对确保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实体是由建筑材料组合而成,建筑材料作为工程实体的基本单元,每一个基本单元的质量构成了整个工程实体质量,只有确保了每一单元材料的质量,最终工程的实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业主应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各种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对建筑材料的订货、采购、保管的检查监督的各种制度,坚持采用设备、材料采购申报制,未经审批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中;认真做好材料检测单位的考察和选择工作,确保材料送样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杜绝在材料送样检测环节上失控;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发现问题,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中。
2.5 重视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业主对施工的具体质量控制主要是委托监理进行。监理依据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监理,使承包商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的控制之中,有效地开展质量控制。业主应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完善质量监督组织,如管理处专门设有质量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监督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还成立了工程质量巡查领导小组、质量巡查组;制定质量巡查制度,明确质量目标、相关单位职责和对质量违约行为的处理办法;明确房建工程质量控制点和质量缺陷预防措施;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巡查,现场对施工单位技术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情况,各种原材料进场和存放、施工行为、监理行为、施工资料、监理资料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不定期对现场监理的旁站、见证取样进行检查、对已验收的隐蔽工程进行抽查;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巡查;及时委托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参加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验收,组织对地基与基础、主体工程和首件工程的验收工作;审查质量问题(事故)报告,参与质量监理会议。
2.6 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
在开工之前业主要切实做好自已应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开工后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施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如进行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及场外道道路等外部条件,及时准确提供相关基础资料,确保工程开工。按照总体目标计划,通过实地检查、统计资料和调度会议等了解实际情况,制定阶段目标。定期组织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到现场巡查,检查现场的施工进度、质量情况、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通报形式下发监理和施工单位。对一些施工中存在的难题,业主和监理单位、总包单位联合在现场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解决。建立奖惩制度,定期对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对关键节点,制定专项节点计划和奖惩措施。
2.7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变更的管理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条件的变化,对设计的深化,原设计存在错、碰、漏等原因,设计变更难以避免。为了减轻设计变更对工程进度、投资和质量的负面影响,降低工程风险。业主作为项目法人和投资方,有必要制定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对设计变更分类,审批权限和设计变更处理流程进行控制。业主对设计变更管理的核心是变更流程的管理,只有定义清楚变更管理的流程,才能明确谁提出变更、谁负责检查和审核、谁负责执行和落实,也才能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8 重视对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1)业主应对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对本单位各部门和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
(2)依据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建设工程文件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单位职责,统一文件名称、形式、分类、编码,规范表格格式,明确归档范围、质量要求和组卷要求等。
(3)组织对施工、监理单位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
(4)定期组织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程文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文件与工程建设同步、真实。
(5)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6)采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
3 竣工验收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由建设转入使用的标志,是保证合同任务全面完成、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最后把关。竣工验收前,业主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组织完成专项验收工作,组织完成对项目的预验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完成工程档案的预验收,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对项目建设及时总结,完成项目执行报告,并组织收集各责任单位的验收资料,及时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单位工程验收。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并应用。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挖掘管理的潜力和人的潜力,并在建设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attention to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Keyword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refine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2010年是青海油田公司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公司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油田建筑安装公司顺应号召认真学习推广华北油田精细化管理经验,在工程项目工作认真开展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2、建筑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无缝隙管理,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从而实现对整个项目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的全方位管理,形成整体工程高质高效,由管理精细化到施工精细化再到项目精细化。
实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精细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提升项目的整体执行力,有效控制工程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企业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创造精品工程。
3、工程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工程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诸多好处相信大家并不难理解。对于如何能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项目决策者与组织者必须意识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投入并非可以用数学加减法的思维来看待的;②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制定实施方案、人员匹配、实施运营三大核心环节构成,而执行力则贯穿于这三大核心环节的始终,因此制定项目施工实施方案时,对于方法和目标应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还需要对相关人员及其所在的部门或班组进行协调,以及将奖励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用以提高执行力以适应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的机制;③没有执行力的管理必定丧失企业竞争力,当今我国建筑业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商业机会比比皆是,执行力对个人、组织都极为重要,是核心竞争力,因为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好,还是需要落实到人并付之行动,不折不扣地切实执行,否则就完全丧失制定实施方案的意义,这就是即使制定了认为是万无一失的严密的施工组织方案,还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所在。
4、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措施
找准目标。以质量、工期管理为核心内容,要求施工管理人员通过“五个深入”的活动开展,实施施工管理精细化工程。即: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技术组织环节;通过掌握工程预算,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环节;通过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与到场时间,深入到工程项目的协调控制环节;通过坚持贯彻安全、质量目标,深入到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环节;通过参与工程资料的编制,深入到工程项目的见证与总结环节。
采取措施。1、是夯实基础管理工作,针对项目管理梳理施工管理流程,完善相关制度,着力推进工程创优工作。2、针对员工现有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着力培养一批项目经理、技术员等项目管理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准备充足的人力资源。促使项目经理不止能够控制工程总进度、质量、安全、效益。并且能够推进工程创地区优良工程、省部级优良工程、直至国家级优良工程。技术员不止能够看懂图纸、查图集,能够使用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具,懂得工艺流程,施工程序等内容,并且能根据工程实际,逐步引进适用的、先进的、能提高功效、降低造价,提高品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施工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施工员要能按照工艺流程娴熟的安排各工序作业以及完成图纸要求,质检员要熟练各分项检验批的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预算员能熟练应用计算软件、施工定额并准确计算工程量,直至预测施工利润。材料员能够准确、清楚材料的规格、型号、和质量标准,而且能够按照进度计划使各种材料有序进场,实现零库存。3、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和专长,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各岗位人员分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搭配,按照岗位工作标准的要求,做好具体岗位工作划分、发挥个人的专长,落实岗位成效;4、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使员工保持最佳状态,提升工作效率;强化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5、强化执行力,建立例会制度。从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年一评”工作,促使员工不断得到要求和进步;6、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并要求每位员工从细节做起,明确岗位职责,不断细化工作标准,树立“精从细中来、细在尽责中”的精细管理理念,抓好执行力的培养;7、强化监督作用。定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把绩效考核开展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8、加强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技术方案的交流、分析、讨论,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总结”。
注重成果。在 “五个深入”的推动下,通过对重点工程全面开展 “创优”活动,以“创优”为载体,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同时以质量促了进度,形成良性循环。例如组织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掌握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主要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精心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到事前论证,制定具体目标,使拟建工程施工方案更科学、更具可行性。组织质量检查人员,有针对性地检查工程质量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以“过程严格、执行规范、措施可行、行为有序”为主要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攻关,逐项消除,做好事中控制,确保创优措施方案实施,并以此达到预防质量通病,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目的。特别是对建筑工程推广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成立QC小组,有针对性地选择攻关课题,更加有力的保证质量、进度目标的实现。且通过QC成果,作好事后总结工作。
结束语
总之,在“五个深入”的推动下,通过全面实施管理精细化管理,促使管理人员转变项目管理思路,变被动的“要我去现场”向主动的“我要去现场”转变,变粗放式的常规管理向精细化的细节管理转变,保证工程施工全方位的受控,实现质量创优、工期符合、效益增长的管理目标,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进度上台阶,达到保证油田建设需要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因为电能具备易于传输、控制和转换的特性,所以,19世纪80年代后,它就成为了现代社会科技文明建设的基础能源。而对于电力工程,由于施工资质和范围不同,它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电力运营工程项目,是社会运转的基石,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电力工程建设必须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制订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策略,寻求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突破。电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其整体管理水平,还提高了电力工程的输电效率和电路的安全性、稳定性。这对电力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1精细化管理研究
1.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出自日本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理念。即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流程分工和服务分阶进一步细化、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以求在管理企业正常运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成本。在此可以将精细化管理理解为是一种在现有管理模式分级情况下的进一步细分方式。例如,企业按照岗位分配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并且定期检查工作,无论是在工作成果检验上,还是在问题发现上,都简捷了许多。随着企业体制化的健全,现代化企业大多都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
1.2对工程建设的意义
电力建设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类工程中突出的、专业性极强的工程类别,具有投资额度大、配套的设备和建设所需的物资多、设备造价高昂、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工程考量时间长等特点。其中,设备是关键,占项目投资额度的40%~60%,设备制造技术复杂,运输不便,而且在高工艺精度要求下很容易损坏,导致其精度被破坏,从而对整个电力线项目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基于上述的内容,对电力工程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工作流程的精准性,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工。多线并行,工程细化分包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可以加快项目建设的速度,最大化地发挥出部门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任务的精细化分配可以精准考量每一个建设环节,发现问题之后能及时修改、补救,追究责任。另外,采用精细化管理,建立一套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完善的工程建设制度,不仅能提高企业有机运转的效率,还可以使项目建设更加规范化。利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体制分支化,使得部门更容易打碎重组,与创新、创意结合在一起,从而衍生出新的、能适应未来发展的管理模式,以达到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2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合同拟定制度不完善
签订合同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它包括项目的授权方和承包方就工程项目建设初始、建设过程中和完工后整个流程所拟定的协议。条款内容包括工程建设范围、工期预设、工程验收质量要求、风险预防和承担、责任纠缠和责任划分,还有资金、款项的支付方式等。这是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来约束双方行为、保障双方利益和履行义务的文件。在签订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合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条例细节化不足,保障项不完善,条款设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者部分不适用的现象。重重问题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频繁出现发包方随意更改项目要求和工程建设设计的情况。而承包方则有违背合同逾期施工、工期拖延或者不按规定的施工导致费用增多,或者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他们从中谋取利润,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2质量安全和工程进度
由于工程方案设计不合理,项目施工过程中操作和监督不规范、不严格,或者是材料和设备选取时以次充好,不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导致整个工程建设存在不可忽视的质量缺陷,造成资源和时间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电力工程项目中的调试、修正环节工程庞大,涉及到的线路比较复杂,导致其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出现进度缓慢甚至停工的情况。工期的拖延使得工程不能按既定进度完成,增加了建设成本。对于有些交叉建设工程,还会影响到其他工程的进度,造成连带效应,严重的甚至会使整个项目陷入失控的状态。
3具体措施
3.1加强合同管理
针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严格把控第一关。在具体工作中,要细化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同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要将合同表单化、管理精细化,以便能清晰地反映出合同的内容,提高管理效率。
3.2强化质量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实施动态检验把控体制,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设备、人员和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严把每个环节的质量关。在最后的质量验收阶段,检验项目明细要核实到位,验收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3.3培养高素质人才
另外,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人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完整性。因此,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度,适当的资源倾斜能留住更多的人才,让他们投身到电力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4结束语
电力工程管理中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落实检验和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以保证工程建设进度不延期,不出差错。另外,采用这种方式对项目建设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新时代下电力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彭勇.浅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J].低碳世界,2015(13).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质量缺陷问题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项目建设人员认为要想提升工程项目质量水平,就应该投入更多的费用。于是部分项目施工人员以此为借口,故意提升费用,但是对质量水平是否达标却并不重视。同时,设计阶段未能合理开展设计工作,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及选用低廉的施工材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大打折扣。
1.2不能够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现阶段,电力建设行业日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加之资质评级的规定,使得很多电力施工企业开展企业内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运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的实际行为。出发虽好,制度制定的也相对较为规范和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果却不佳。很多规章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不能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
1.3合同条款不够完善
通常来说,合同条款包含了合同签订方的付款方式、风险分担、违约责任以及争议的解决办法等。但是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合同条款规定的不够健全以及不重视合同条款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样就极为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工期延迟以及成本增加。
1.4施工进度缓慢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极为可能导致工程项目的进度出现延迟现象。导致延迟的因素很多,诸如未能合理安排工期计划,实际工程量临时增加,资金未能按时到位等。
2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2.1在工程质量上进行精细化管理
(1)工程设计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设计工作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水平,影响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管理要点:①开展工程设计需要高度重视设计内容。应结合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地质水文特点等,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建设方针,从而确保设计和施工能够更为紧密的贴合;②具体设计时应该不断强化设计方案的评审和图纸的校审工作。设计图纸和方案需要经过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共同探讨确定,最终经由监理单位批复之后才能确认;③完成设计工作之后,还应该对设计方案以及图纸中的重点进行标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真正领会设计意图,从而打造出优质的电力精品工程。(2)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品质,应该严格把关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关口。主要内容:①施工材料选购时,必须明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对于材料的需求和相关标准,确保施工材料的型号、规格相关参数等达标。同时还应注重经济性,尽量选用实用性和经济性的施工材料;②购买施工材料时,应严格把关,可以运用监理、建设方以及施工方三方共同督促的方式来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③对于所有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还应该做好进场的验收和审核工作。对于部分特殊材料还需要经过实验,从而杜绝低劣的施工材料进入到工程施工现场。(3)施工全程的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通过规范管理流程以及严格监管的方式来强化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强化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查验工作,对于不达标的立即要求返工。同时还应该重点监管重点施工项目。诸如核查GIS、换流变压器和高压电抗器等重要设备的安装质量。通过现场的认真检查和监管,才能将各种质量隐患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2对工程进度的精细化管理
(1)合理规划各项目的工程工期。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工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某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直流线路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了基础、杆塔和架线等项目。针对该类型工程项目,需要重点把关施工区域的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特点,进而列出实际工期进度需求。同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到施工材料供给时间,经费的到位时间,以便于适当进行工期调整,避免出现工期延误或者压缩现象。(2)滚动性调整施工进度。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工期预定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电力工程建设效率的要求,也是对工程投资金额的管控。由于电力工程建设时可能遇到很多不可控因素,使得预定工期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展。此时就可以采取滚动性的调整工期的做法。具体做法,不变动大进度节点,仅对工程项目中的小进度节点进行适当的微调。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施工质量。
2.3对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相对较为特殊,其施工中面临着一定的危险性,需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零伤亡现象。因此需不断强化施工安全。主要措施:①可以通过开展安全宣传讲座,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事故提前告知广大施工人员,并传授相应的处置办法,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②电力企业需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施工人员的施工活动严格遵循施工安全制度执行,对于不遵循安全制度的行为,则应该给予严格的惩处,以儆效尤,从而切实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施工现场费等角度着手。主要措施:①应从投标费用总额上加以管控,列出详细的费用清单;②强化对合同的审核,诸如隐蔽工程中责任费用的划分,避免合同不全导致后期的纠纷现象;③对于施工现场费用,应该列出明细表,严格进行限额管控,并采取多方监督方式来实现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3结束语
总之,精细化管理引入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是十分可行的,对于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意义深远。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期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鲁武斌 单位: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很大一部分是由电力工程的管理情况决定的,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总体而言质量都较为优秀,为人民的正常用电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然而目前的电力工程管理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精益求精的心态驱使着工程质量的进步,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补缺和完善。通过精细化管理我国电力工程的质量将进一步提升,而电力工程事业也将继续稳步发展。以此为研究背景,本文首先对当前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介绍,之后对电力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展开重点剖析。
1当前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全
目前在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电力项目管理较为粗放,这主要是电力工程规模和投资额度都较大的特点所致。在整体管理中,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很难对精细的材料使用情况和资金情况一一记录,故常有材料损失、资金混乱等现象发生。管理制度无法贴合电力工程进展的每一步进行合理的约束,例如对工期的管理,往往会出现规定的工期没有考虑到实际施工的情况,这造成了工期的压缩,后期为了达到预定工期,只能采取两种办法:①盲目追求速度,忽略工程质量;②加大资金投入,无法达到对施工经费的良好控管。
1.2执行力度不够
电力工程建设行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使着电力工程的管理的加强。然而在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大一部分执行不力的现象,在施工方和建设方中部分相关企业和施工人员呈现出对规章制度的轻视情况,在实际执行中只是以应付上级的方式来完成,并没有满足实际的检验要求,规章制度的本来作用也因此无法得到发挥。
1.3合同管理不善
电力合同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约束性。其中的条款能够让电力工程的各项施工按建设工程的设计标准有序进行,其中有对工期的规定以及对工程的质量要求。但目前而言,我国在电气工程建设项目上的合同难以涵盖到实际工程开展的每一项工作中,有的存在不适用情况,有的则只有部分适用,会在工程后期产生许多的纠纷。
1.4信息交互不足
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各个工程项目之间需要及时充分的信息交互,以此来保证项目负责人员对工程进行阶段中施工内容和施工情况的充分了解。但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往往存在信息化水平没有达到标准以及信息化系统功能的不完善,施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选料人员的无法得到及时沟通,设计图纸与实际建设的匹配性,以及施工材料与施工需求的符合性都成了问题,这会对电力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阻碍。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2.1在工程质量上进行精细化管理
2.1.1针对工程设计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优质的工程设计是良好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保证,其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质量。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该加大对设计内容的重视,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需求确立主要的建设方针。然后根据实际电力工程的进行,考虑到气候环境、地质水文条件、资料互提等方面,进行符合实际工程的建设方式设计,达到让设计与施工紧密贴合的目的。在设计工程中,也应加强对方案的评审以及对图纸的校审,设计方和施工方共同讨论的方式确定施工设计的可行性,并得到监理单位的批复再予以确认。在设计完成后,需要明确标示设计图重点,做好技术交底的把关工作,采用三方签字确保交底的方式,来达到优质的施工设计图,为优良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打好基础。
2.1.2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
施工材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质量,如果没有优质的施工材料,则再好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都无法满足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因此,需要层层把关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从施工材料的选定开始,必须选择符合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的材料,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性,选择实用和经济性能都较为优秀的施工材料;其次,在购买施工材料时也应该严密监管,可以通过监理、建设方、施工方共同督促购买的方式保证购买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在验收时严格审核,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确实达标后再予以签收,杜绝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通过以上等细节措施来达到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2.1.3施工全程的质量管理
对于具体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通过规范管理流程和严格履行监管内容的方式来达成。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从每一项工程内容上进行核实审查,对此可以通过多方互相监管的方式达到标准规范的施工质量检查,对走过场、敷衍了事应付上级的检查一经发现处以严惩,对认真细致的检查、没有质量问题的予以奖励,提高被审查方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积极性,保证施工质量的万无一失。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电力工程的重点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监管,例如:对GIS、换流变压器以及高压电抗器等重要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核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对应仪器的正常安装使用。[3]
2.2对工程进度的精细化管理
2.2.1合理规划各项目的工程工期
电力工程中,实际工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工程中的直流线路工程为例,该工程包括基础、杆塔及架线三个项目的工程。对于这种电力工程项目,应该仔细分析影响工期的各方面因素,例如工程沿线气候特点及地质水文特征,对相应的因素考虑后列出实际工期进度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供给时间,适当做出规划和调整,以免出现延误工期,或工期被压缩的情况。导致施工单位为了达到工期,盲目加速电力工程进度或者加大对施工的投资金额。
2.2.2滚动性调整施工进度
工期的预定相当重要,这是对电力工程建设效率的要求,也是对施工投资金额的控管。电力工程的实际开展中往往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预定工期不符合工程进展情况,针对这点,应合理地对工期进行滚动性调整。在电力工程中,滚动调整工期的主要原则是,不对大进度节点进行变动,对小进度节点根据实际电力工程进展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微调。这种做法不会导致实际工期被压缩,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
2.3对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2.3.1通过管理来提升安全意识
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往往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必须保证工程实际开展中的零伤亡现象。针对这一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可以开展安全讲座,将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事先对施工人员传授以避免相应事故的发生。
2.3.2加强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同样应该在安全方面进行加强,具体可以在工程实际开展中加强检查,对在施工过程中疏于安全防范的行为施以适当的处罚,对连续在安全管理检查中,表现良好的施工队伍进行整体嘉奖,以此来养成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尽量杜绝施工事故的发生。
2.4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对电力工程中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施工现场费用三个方面来控管。就工程招投标而言,由于标书和办公等费用的存在,需要在其总额上进行严格控制,明确投标范围与费用,列出具体的费用清单;对合同管理而言,要加强对合同的审核并合理利用合同项目,例如对隐蔽工程的明确责任费用划分,对施工改变的现场签证及时办理与监督等,保证不会因合同描述不全或签证不规范,导致后期出现纠纷;对于施工现场费用,需要对通信费、业务招待费等进行具体列表计划,严格限定额度,采用多方共同监督的形式加强对经费的审批管理,以此来实现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上文所提的对施工工艺、方案以及对材料经济性的考虑也能达到对施工成本的控管。
3结束语
通过推行精细化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在电力工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综合提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精细化管理目前在我国各电力相关企业都在逐步发展,其中暴露的一些亟需改善的问题还要在长久的实践摸索中慢慢完善。
参考文献
[1]谌剑锋.试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J].通讯世界,2015,13:201~202.
[2]陈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74~175.
[3]宋强,张晓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9:59+5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同时是一种管理理念,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对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化与具体化并进行落实,严格化、协同化、标准化、流程化、量化与细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征,而这些特征也决定了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管理中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1、在成本管理中强化工作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建设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与渗透首先要将精细化管理内化成为工作人员的管理态度,所以在成本管理中,需要引导员工建立起精细化管理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将工程成本的控制当做自觉行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单位有必要开展广泛的教育与宣传,让工作人员能够将粗放式的管理理念向精细化的管理思想转变。同时,施工单位要构建明确的责、权、利体系,通过激励手段的使用来让成本管理工作实现全员参与。
2、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1)材料采购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材料种类繁多,如果对其进行详细管理,势必会影响整个成本管理的效率,如果将材料按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类,按类别进行层次管理,则对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保证材料及时、准确的供应,企业内部必须要有详尽的材料采购计划,具体到各分部分项工程,这样才对成本控制有指导性意义。
(2)材料供应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建立严格的领发料制度。领料时按照施工进度所需的材料实物消耗量,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按照目标指标控制,领料时要求领用人签字确认。
其次,建立健全出入库台帐。为了准确核算实际材料成本,保证材料消耗信息准确,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的入库、出库台帐,防止因记录误差造成材料消耗失真。
最后,项目部和施工单位要定期对大宗材料进行盘点核销,计算当期材料的损耗率,将实耗数与预算数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为成本分析提供充分可靠的资料。
(3)材料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能力薄弱,材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还很严重。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整个业务流程,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才能将材料成本控制到最优,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这也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加强材料定额管理和推广现场“5S”管理。
3、对施工管理进行细化,减少施工材料损耗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材料费会占到总成本的70% 左右,同时由于我国当前建筑企业中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并不成熟,所以施工材料浪费的现象仍旧较为严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细化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材料损耗是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优化业务流程,对施工材料出库、入库等作出严格的审核与记录,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来计算各个工序对施工材料的需求量来限制材料领用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工期并降低施工资源损耗。同时要妥善保管与存储施工材料,避免由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引发的施工材料损耗。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把关,避免因为质量不达标后的返工造成工期的延长和成本的增加。
4、对成本目标进行细化,贯彻目标责任制
在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中,许多因素会影响过程管理的效果,所以要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就有必要对管理工作和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在此工作中,可以将成本管理目标分解落实于各个部分或者工作人员身上,并将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作为管理对象。也可以将成本目标细化到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中,将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当做成本控制对象。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管理目标进行细化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并贯彻目标责任制与责任追求制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设计方案要体现出精细化特点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设计方案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设计方案要体现出精
细化特点,有必要在对图纸开展会审的过程中对整体的设计布局、设计特点、设计风格以及细节和局部的处理作出良好把握,从而确保能够尽早发现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以实现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2、对施工材料开展严格的进场控制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原材料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精细化管
理在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求强化对原材料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施工实践中,需要在施工原材料进场前与进场后开展不间断的产品抽样与质量检测工作。
3、对开工条件开展检查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能够顺利施工,有必要对开工条件进行细化。在结合建筑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检查与控制施工前人、料、机、环、法五个生产要素的准备情况,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在开工前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从而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其中业主需要承担起对现场进行不定期抽查、巡检以及协调的职责,监理单位需要承担起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职责,从而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与质量隐患,并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对施工缺陷与施工隐患进行
整改与处理,从而使工程质量管理实现零缺陷管理。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出强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监控隐蔽工程质量,实行过程控制;
二是在工程质量控制计划中选取报告点、见证点、待检点等施工质量控制点,并对这些控制点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三是梳理工程工序,明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和重点环节,并对这些内容开展现场监督控制。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1、对各个管理部门的分工与职责进行明确
各个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能够落实好自身的职责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按时完成或者提前完成的关键,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进度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可行合理的项目管理制度,其中对各个部门以及个人分工、职责、权限的明确应当作为重要的内容,避免因为职责不明而使单位之间产生纠纷并影响工期。
2、对建筑工程建设进度开展动态管理
在建筑工程建设工期管理中,如果对工期进行考核的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工期的延长,所以有必要缩短工程项目工期考核实践,通过构建信息系统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开展有效且全面的检测、调整和反馈,实时关注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工期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及时对进度偏差进行纠正、对施工参数进行调整。
3、构建有层次且全面的工期管理系统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必要要求承包商对施工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工期计划应当涉及到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同时要包括整体工期计划、年度工期计划、季度工期计划以及月度工期计划,从而让整个工期控制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同时有必要将工期计划写入承包合同中,通过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力来确保施工工期计划的实现。
结语: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设企业的管理水平,全面有序的推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发展,这对于建设企业而言,不仅能够推进自身企业的良性发展,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行业综合竞争实力,为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有序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管理基础,是未来建设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姚兵.我国工程建设的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J].建筑,2004,(03).
[2] 张乐群.工程担保及其在工程勘察岩土钻掘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探矿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进步,电力工程也随之不断发展,在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之中还有一定的可提升的空间。因为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管理之中,较多使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不高,需要细化管理模式,并且采用精细化的管理办法,下文就将针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精细化管理措施这一课题进行相应的探讨,从而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转变与发展。
一、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引入是为了综合提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水平,促进相关职责以及基本工作责任的落实与细化。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引用有两大积极意义,一是电力工程已经在明确自身的基本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能够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的重要性。二是电力工程整体已经在能够实现规范化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管理的第二个精细化层次上,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之中,管理模式进行转变的重大突破。
其实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几个关键词进行运作,首先就是“细化”,这种细化不仅仅是细化着实际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之中的具体工作,同时也在将职能进行相应的细化,落实责任制的同时,保证好相应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其次就是“落实”,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好规章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执行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让管理工作流于表面,而是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制定相应的管理发展平台。
这些都是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管理单位必须在明确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电力工程的发展与建设。
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管理模式并不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生产以及运营发展的相应需要,管理部门必须确认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在针对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之中寻求解决建议。
普遍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基础层面上的规范性还没有落实到位,就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应用,这就使得管理基础不稳定,不能够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完全落实到位,缺乏相应执行力。而且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这一方面,我国的起步较晚,缺乏应用的理论体系,所以一些精细化管理模式及管理理论还不能够跟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很多管理办法不能够跟上管理体系理论的要求,例如在目前的管理目标的制定上,因为其工程进行也具有也不可预知性等,往往管理目标会存在着失序以至于管理执行力迅速下降,很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落实到位。
其中问题也体现在合同管理与施工管理的过程之中,不仅合同的基本严谨性较低,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完全按照所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从而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与安全问题的产生。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明确,在探究的过程之中需要相应的改进方案与改进措施,才能够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三、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完善精细化管理流程
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过程之中最关键的就是细化并且完善电力工程建设流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大阶段,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期施工阶段以及电力工程项目后期竣工阶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细化,来确保工程项目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比如说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之中,无论是投标、招标还是进行地质勘查以及材料准备等,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准备到位,而不是一边进行建设一边来进行准备。在决策阶段时,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从项目建议书的基本规划与完善中入手,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然后在调研的过程之中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实际上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都进行细化,也是加强其规范化的具体体现,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的基础,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又能够反过来促进规范化的进步。所以要注重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完善精细化管理流程,才能够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进行与应用。
(二)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
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就需要从管理制度处进行着手,建立健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精细化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完善带动工作质量的提升以及执行能力的进步。在精细化管理制度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之中要结合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制定,明确建设标准以及建设目标,确立好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往往可以分为相应的项目小组,细化组长、副组长以及组员等多个职位,进行职责的细化,从而真正落实责任制。
各个部室划分准确,避免出现相互推诿问题的状况出现,比如财务部主要负责财务精细化管理部分、而工程部主要负责工程质量的协调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指导的部分,合同部门负责电力工程合同精细化管理部分等,从而以健全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来带动目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之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应用。
(三)建立电力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
进行一切精细化管理模式工作的基础,都是大量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之中的基本数据与信息,想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实际项目建设进度、成本规划、还是各部门工作安排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方案的设定的时候,都离不开大量的资料信息与对于目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调研记录。
所以建立电力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不仅仅电力工程工程项目在信息化时展过程之中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所以还未完全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时,多采用表单化管理的基本方式,以此促进精细化管理目标的明确,与实际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制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样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对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去加强目前电力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同时促进完善精细化管理模式平台的建成,从而实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创新,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四)有机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
目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普遍应用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之中,所以想要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之中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实现,就需要有机地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管理特点,针对这些管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比如电力工程项目有施工复杂这一特性,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共同协作,分工复杂,不仅仅需要与各个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同时也要进行审批工作等,所以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之中要注重其复杂性这一基本特点,综合考虑目前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了解其他部门的实际需求,从而细化管理与调研方式,针对不同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此促进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结语
在目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之中,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进步空间,我们必须要明确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通过完善精细化管理流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电力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以及有机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等方式,促进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74-175.
[2]宋强,张晓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9):59+57.
[3]王涛. SD电建公司马来西亚MJ项目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之下,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危机。有的国家能够抓住机遇便从此不断发展,国内形势蒸蒸日上,而有的国家不能够抓住机遇,那么就会遭遇严重的危机,使得自身的国家被时代所抛弃。而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过了数十年的现代化发展,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着,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如果想要使得自身的国力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从而屹立于世界之上,那么进行国内的工程建设,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时代的趋势,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一直都是国内的热点项目之一,吸引了无数的公司进入其中。而在国内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之中,最为引人注意的就要数水利工程建设了,因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往往难度大并且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小,因此如何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以此来做好相应的水利工程项目就成为了当前的一大问题。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1.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概念阐释与可行性分析
在我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也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就成为了当前的一大热门产业之一。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则极大的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大幅度增长的社会环境,创造出了服务一流、质量过硬、科学先进的现代化水利工程服务体系,并且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还有效地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打造出了更加人性化、效率更高的水利服务平台,对于有效保障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以及监控软件的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还有效地完善了内部体制的管理,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水利工程项目效益的发挥,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体制以人为本,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够有效地发挥现代化管理体制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有的作用,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
1.2 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概念与内涵分析
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建设以产品的调配以及相关的服务运营过程为基础,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建设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相应的规范化操作,从而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在于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转以及细化水利工程建设的流程,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与精细化建设的结合,则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设
如果想要对水利工程中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做到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有效结合,那么对管理体制以及相应的运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而在这其中,对于人才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因为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不管是现代化建设还是精细化建设对于高素质的人才的依赖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两种管理体制当中对于高素质的人才的使用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因此我们在进行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福利待遇的提高,以达到足够的人才储备,从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以及精细化的建设,另外我们还应当加强设备维修体制以及检测体制等方面的完善,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做好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2.2 监测监控系统的建立健全
在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当中,拥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监测监控系统能够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的运行,从而能够有效地发现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威胁性因素,对于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而想要完善水利工程中的监测监控系统,那么就需要对相关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的完善,从而可以有效地对相关的水利情况进行掌控,及时发现有可能出现的险情,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另外,我们在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利用相关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充分利用,实现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实时性和全面性,消除相关的安全隐患。
2.3 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要长期的与水进行接触,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相应的机械设施以及工程建设部分出现诸如水力侵蚀所造成的伤害,极其容易造成机器设施以及工程建设部分的损害,从而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维修养护体系的完善就是非常重要的了,所以在进行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以及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维修养护部门对相应的机器设施以及工程进行日常的清理与维护,尤其是及其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更是要加强维护,以防止出现问题,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
3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途径的探究
3.1 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我们就需要对这些资金进行合理的运用,从而能够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效率,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对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长久以来,因为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混乱,而如今想要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建设,提高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管理工作是一项工程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的建设势必会错误百出,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 加快推进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尤其是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非常依赖的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以及精细化建设来说就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应当加快推进相应的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提升人才的福利待遇,拥有留住人才的能力,另外也应当注重对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现有人才的相关素质,强化他们在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维护这一体制。
3.3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应当加大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当中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应当拥有相应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来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转,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已经表现出了其远超其他管理方法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现代化建设与精细化建设的有效结合,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极大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
4 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目前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队伍不专业
目前的园林施工中,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园林项目施工,表面上是由专业的园林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但到具体施工的时候,具体作业人员却大部份是临时组合的农工人员,并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且一般都没有取得相应的职业工种的施工资格。现实状况是,这些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园林施工,导致施工质量没有办法达到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根本无法达到应有景观艺术效果。
1.2 植物的修剪不合理
现在反季节施工的频率过大,苗木达不到运输和起挖标准等情况下,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成活,会必要性的对植物进行重剪,从而造成枝叶删剪太多、修剪过量,导致树形树冠严重破坏,使得建成的绿地绿化景观效果不佳;有时还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植物是否耐修剪这一特性,而不经意地破坏了树型,并在日后难以恢复丰满的树冠,如广玉兰、雪松等树,而达不到设计应有的要求。
1.3 没有施工图或施工图极其简单
只有方案图和平面图的园林施工,随意性很大,如果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没有充分交流和汇集,施工人员不能完全领悟设计意图,便会出现施工结果与设计图不一样的情况,从而没有将设计目的进行有效达到[2]。
1.4 没有充分地考虑植物习性
没有考虑植物习性或者考虑不周到,也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将阴性植物栽在强光下;将阳性植物栽在荫蔽处;将不耐污染植物栽矿区和道路广场处;将不耐涝植物栽在阴湿处等。这些人为原因,造成的违背了植物的生长习性,导致植物长势不强,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导致整个园林工程施工出现损失屡见不鲜。
二、园林施工现场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其现场所涵盖的管理内容较多,所以需要我们在施工中不断加强和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2.1 园林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需要注意: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现场材料的用量、摆放位置及质量、现场道路、仓库及所有的设施等进行详细的规划,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这个阶段主要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工作。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对于需要进场的材料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安排好材料的供应量,从而保证园林施工的正常需要及调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影响施工的进度。
(3)施工的尾声阶段,在施工的尾声阶段更应加强管理工作,当工程临近尾声时,各项工作都较为混乱,所以应及时对物料进行清点,对于剩余的物料要及时进行封存。对于废旧的物料要进行回收及利用,以避免造成浪费,同时对于工程中所消耗的材料及管理成果形成评估报告,以便作为以后的参考[4]。
2.2 园林土方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施工现场首先需要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这就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充分的利用上地势、景及作品的特点,力求所设计出来的园林工程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达到天、人、景三者合一的境界。在现场施工中,土方施工量较大,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充分的利用现场的地形特点,尽量减少土方的施工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还能有效的控制成本,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这项工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园林建筑作品的合理性。在土方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如对于不高的地面,可以直接利用回填土进行回填,覆土,满足种植的要求。较高的地面,则需要利用机械来进行挖运和夯实,但不能太实,然后可以进行覆土进行种植。对于需要在土方上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则需要严格按回填土的相关规范来进行,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需要。这些问题只是土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一部分,在施工中还要对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关注,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来进行。
2.3 园林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园林建筑包含了园路、亭、台、楼、榭、假山叠石、水景驳岸和铺装等,是我国园林设计中势不可缺少组成部分,很多景观有了园林建筑的配合显得更加的生动。各种建筑所用的材料不同,要求的工艺也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参照建筑工程类相关标准严格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施工,从而达到建筑物的功能需要。
2.4 加强对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管理:
园林工程中包含了土方、园林建筑、给排水、电气照明和绿化种植等工程,因此,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道工序施工产生的交叉冲突和相互影响,这样一来就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各专业施工队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避免重复劳动。结合工作多年的实践,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是有效保证园林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
2.5 加强对设计图纸资料的审查
精心方案设计,才能成就一个好的园林作品;但单靠方案设计而忽略了整套完整的设计图纸,也会让整个作品以败笔收场。因而,做好园林设计图纸资料的审查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是高质量的园林工程的基础和前提。在设计方案审查和设计资料审查时,应该重点关注,并做好以下几点:合理的设计理念,设计必须首先做到的,同时应竭尽所能做到创造出意境和满足功能的要求,做到“适地适树”,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做到设计资料完整齐全,特别是要有完整的、正确的施工图纸。并明确的指出影响景观效果的地段,而且对一花一树均应定出具体的位置[3]。平面图并不能成为设计图纸的唯一,还应该有具体的剖面图、地形图、立面图、局部放大图、效果图和施工图等。设计图均应签章,应杜绝无证设计;明确责任,保证园林设计的严肃性。
2.6加强对园林工程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是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就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有生命的植物才是体现园林绿化的主体,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养护、管理的,而且是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养护和管理的。只有做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才能长期保持园林植物造景成果,才能真成为城市的亮点,成为市民休闲玩乐的好去处,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在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绿化区气候和土壤的立地条件测试单次灌溉量,年度总体执行情况应根据当时当年气候情况来决定。好多单位在绿地灌溉上都是一次性浇很多水,或者等到草坪枯萎再浇,有的水不透浇,导致植株根部不能很好吸收水分影响其正常生长;而土壤含水量过多,植株也不能正常生长,还要及时做好排涝工作。施肥植株成活进入到正常生长状况后,为补充基肥不足要做好追肥工作,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三、总结
园林施工管理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掌握建筑与园林规划有关方面的知识,在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管理知识的学习,并将在书面上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保障园林的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建造出既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又具有美观性的园林艺术。总之,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要做到从设计到施工都注重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才能使园林建设施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前行而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电能作为支撑各行各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源,尤其是如今这种智能化产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时代,电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当前很多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当中,粗犷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力行业的与时俱进。很多管理问题的暴露,对于整个项目的建设和工程质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
1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1.1实行目标不明确
很多电力建设项目在预期规划的时候会制定很多的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因为各种问题而使得实际工作和施工之间出现不相符的情况。这些干扰因素在制定项目规划的时候是很难预料到的,需要明确的是,无论何种因素使得建设目标失控,都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工期拖延,甚至影响整个施工质量。另外,一旦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因为材料等的变化而产生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
1.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被忽略
当前,我们不少的项目施工都是以转包和分包的方式来进行,而施工单位很有可能因为接到的项目价格较低,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进而降低了施工成本。这种可能会包括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没有专门的设定关于这个项目的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管理效率。很多材料的采购方面为了追求更多经济利益而罔顾产品质量,最后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还有很多建设单位对于精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各种监管的规章制度都没有形成体系。所以,相关的电力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的质量把关和检测,加强对于施工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切实解决电力建设项目当中的管理松散和不作为的现象。
1.3电力工程建设中执行效果有待提升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按照预定的执行方案导致的效果不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时候,可能会对电力工程的建设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因为很多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低下,很难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准的把握,对于一些制度的落实把控不到位,因而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一些电力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使用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对一些一线从业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1.4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不少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同时很多单位对于管理人员的定期考核也没有落实,这样就导致了相关的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低下。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不足,对于很多问题的判断和处理都不是很科学有效,比如一些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问题,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因而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2电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策略
2.1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全面落实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无论是从项目的初步设计,还是从施工材料的采购,抑或是后期的工程建设项目验收,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分工和管理。比如说,在生产和非生产项目进行项目计划任务书编写的时候,首先需要让生产和质量部门对于整个项目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让相关的职能部门写出一份项目可行性报告,最后这份可行性报告由行政机关做出最后的裁决。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把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整个电力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保证每个实施环节都能够使平衡性得到保障。
2.2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
由于很多电力项目的项目规模比较大,在实际建设当中的投资也比较多,因而进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也十分重要。而成本管理也关乎着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所以在成本管理的过程当中,要遵循全过程的精细化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都是采用事后控制原则,但是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之下,要加入事前控制,也就是说在进行正式施工建设之前,就需要对于各项施工预算做出精确的估计。这就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负责专门的管理工作,进而更好地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质量。在最后的验收环节,不仅仅是针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要核实施工中的实际支出费用和项目预算之间差值是否在合理的区间之内,如果没有,就需要解决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
2.3建设进度精细化管理
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也是电力施工项目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一个梳理。比如说,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直流线路进行基本的建设需要很多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包括基础建设、线路搭杆或者是支架建设等。所以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做出实地考察,进而对预期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除此之外,还要对材料的使用和经费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建设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且保质保量。这就需要工程建设当中的施工人员合理的把控施工进度,提高工作的执行力,能够在高效率的情况下完成工作。
2.4加强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所有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这对于电力项目建设也是一样的。要想保证整个施工建设阶段都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就需要在建设项目开展之前,在设计的时候就更加注重设计质量的管控。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有良好的对接,同时在进行施工项目设计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能够制定出一些可以防控现场突发因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措施。比如对于施工中的材料用量问题、材料规格问题都需要和现场工作的技术人员做好实现的商讨和建设过程中的沟通,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修正,从而保证整个施工高质量。同时在实际工作开展的时候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精确控制,保证各个环节之间能够有效地对接,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排查。
2.5从业人员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