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市场营销研究方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市场营销研究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住宅是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体,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占比不断提高。地方经济中,房地产业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它的兴衰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经济运转的好坏。然而,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出现投资过度、房价非理性上涨等问题。为引导房地产市场重新回到健康、理性的发展轨道上来,我国政府近年来综合运用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行政管制等手段。做为二线城市的常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上海、苏州这样的经济大户,经济运转良好,城市发展迅速。对常州市住房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探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对其他城市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综述

关于房地产消费影响因素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的角度也很多。

(一)国外代表性研究

Benson等人(1999)研究了加拿大和美国间汇率变化对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984-1994年期间,汇率上涨了10%,而柏林汉姆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则上升了7.7%。

Lu和So(1999)研究发现,出租和自住两个市场是相关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个市场的价格信息推测另一个市场可能的变化。

Francois和Sven(2003)以英格兰和威尔士1959-2002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在商业周期中居民收入、房地产价格、以及住房交易的关系,并用计量经济模型证明了住房需求的波动是房地产交易关键驱动因素。(居民收入、房产价格)

Drtalo一Mange(2002)认为,住房消费主要受住房本身的特征、住房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的影响。

美国的丹尼斯・迪帕斯奎尔和威廉・C・惠顿著的《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一书对城市地租和房地产价格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书中指出住宅的需求与住宅价格、区位关联密切,住宅价格受土地租金等的影响。

(二)国内代表性研究

陈薇薇(2005)认为: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的宏观政策、区域位置、市场的供求结构、商品房本身的硬条件和软条件。

吴群、高慧琼(2006)经研究发现:供求关系是房价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房地产价格形成主要遵循非价值价格理论,生产成本只是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

温海珍、贾生华(2006)从住宅特征变量包括建筑面积、住宅年龄、朝向、装修程度、所在楼层、有无车位、自然环境、小区环境、物业管理、生活配套、教育配套、邻近大学、中心商务区的距离、交通条件、时间因素等研究。

宋勃、高波(2007)研究发现,短期而言,房地产价格上涨吸引了外资的流入;长期来说,外资的流入推动了我国住房价格的上涨。

肖建月(2005)提出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10个因素:供需因素、物理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国际因素和不可预见因素。

鲍丽香(2005)认为: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其中一般因素主要指宏观因素,区域因素包括交通、商圈、环境等,个别因素与房屋的质量、设计有关。

三、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及基本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大类。主体因素是指消费者本身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储蓄、教育文化、偏好等等。客体因素是指住房本身的特征(通常是住房的区位条件、环境条件以及住房质量等);环境因素是指政策、经济、自然等其他较大范围内的影响,如:经济形势、住房政策、当地自然条件等。并可以基本得出三者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四、常州市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为了能对影响住房消费的因素与住房最终消费结果进行一个定量化的研究,本文拟通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额、恩格尔系数、家庭结构、家庭负担来描述主体因素;拟通过住房价格、住房供应面积、人均居住面积来描述客体因素;拟通过二手房市场发育程度、住房租售比、贷款利率来描述环境因素。并计划用常州市统计年鉴取得的有关历史期连续几年的经济指标作为研究数据来建立住房消费支出的数理模型。

上述各指标的数据界定情况如下: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是居民平均每人每年的可支配收入。

(2)恩格尔系数(X2):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3)人均储蓄额(X3):是平均每人每年储蓄额。

(4)住房价格(X4):依据当年平均住房价格来计算。

(5)家庭结构(X5):本研究用历年常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中的人口数来描述。

(6)家庭负担(X6):本研究用居民家庭中平均每一就业者所负担的人数来表示,

(7)人均居住面积(X7):用常州市历年的人均居住面积来表示。

(8)二手房发育程度(X8):用各年存量房销售与增量房销售比来表示。

(9)住房租售比(X9):本研究以当年住房销售每平米平均价格与每平米年租金之比来表示。

(10)贷款利率(X10):本研究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来表示,由于可能在某年度内有多次调息现象,就以当年度的贷款利率的一个加权平均数来代替,并所有的贷款利率以5年以上的利率为标准。

(11)住房供应面积(X11):本研究住房供应面积包括住房一级市场和住房二级市场所提供的住房供应面积之和。

(12)住房消费支出(Y):是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来。

将上述因素和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表达式为:

y=a+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β11X11+u

其中,y为居民住房消费支出,Xi为某个影响因素,a、β为待估计参数,u为随机误差项。为了消除价格指数变动对数据的影响,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对模型中的数据事先进行价格指数的剔除。具体处理情况本文略去。在回归之前,先对11个自变量和1个因变量作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1。从中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条件下,11个自变量和住房消费支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只是某些变量与住房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储蓄额、住房价格与家庭结构等两两自变量间也存在高度相关性,可以推测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说明不能运用普通的最小二乘法等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处理。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研究选用岭回归分析方法。

岭回归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回归方法,是在自变量信息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上人为地加入一个非负因子k,从而使回归系数的估计稍有偏差、而估计的稳定性却可能明显提高的一种回归分析方法,它是最小二乘法的一种补充,岭回归可以修复病态矩阵,达到较好的效果。运用DPS软件程序,做收入增长率等10个自变量与居民消费支出岭回归,得到不同岭参数下各自变量的岭回归系数,见下表2:

从上图2可以知道 的取值范围为0~0.2,使所有的回归系数的估计值都能达到相对稳定。因此,选择K=0.2,计算此时的岭回归估计结果为:复决定系数R2=0.9609,模型整体拟合效果不错,此时标准化岭回归方程是:

Y=-286.4219+0.0002X1-0.0002X2+3.5249X3-0.0010X4-0.0118X5-128.8687X6+91.7791X7+9.8565X8-239.2260X9+8345.2464X10+60.5420X11

从模型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影响常州市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正影响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额、人均居住面积、二手房市场发育程度、贷款利率、住房供应面积;一类负影响有:恩格尔系数、住房价格、家庭负担、住房租售比。由于岭回归的回归系数是标准化的,其值大小具有可比性,而且回归系数的大小可以直接反应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可以推出各影响因素对常州市居民住房消费支出的影响顺序为:贷款利率>住房租售比>家庭负担>人均居住面积>住房供应面积>二手房市场发育程度>人均储蓄额>>家庭结构>住房价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定量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理论上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证中并没有得到很明显体现,尤其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等,这充分说明相对于一般品消费住房消费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有效住房需求

虽然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住房支出消费的影响不是最强因素,但是实证分析证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有力地促成实际住房消费。恩格尔系数也是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重要因素,恩格尔系数虽然反映了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但是归根结底起来,还是与收入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增加有效住房需求,是促进常州市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重要途径。

(二)完善住房市场发育程度,提高存量房消费

二手房发育程度是通过存量房交易与新增房交易之比表示的,实证分析表明二手房发育程度与住房消费成正向关系,说明完善住房市场发育程度,有利于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支出。住房供应结构是指在住房按参与流通的时序分为住房一级市场和住房二级市场情况下,两种市场住房在整体房源中所占比例结构。积极启动和培育住房二级市场,提高存量房交易是进一步深化常州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居民住房消费需求,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发展和繁荣房地产市场,加快住房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培育居民梯度消费观念,优化住房消费结构

住房租售比与住房消费支出之间存在负影响关系。租房市场价格越高,住房实际消费支出越多。培育居民良好的住房消费观念,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消费层次化发展,依照收入水平不同分别形成租房居住、购置二手房居住和购置新房居住几种层次,等到收入提高后再向更好的条件改善的一种梯度化消费结构。

(四)完善住房金融体系,降低住房贷款门槛

住房贷款利率对住房消费支出的影响最高,说明相关金融政策对住房消费的影响最为明显。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是保证居民形成有效住房需求的有力保障,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离不开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大力实施鼓励居民购房的优惠政策,对不同收入的家庭,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切实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薇薇,商品房价格构成分析[J]. 上海房地,2005,(9)。

[2]聂学峰,刘传哲,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 2005.4.

[3]王晓国,刘绍育,我国房地产业冷热的实证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J], 2003.11

[4]李宏瑾,徐爽. 供给刚性、市场结构与金融一一关于房价的Garey模型扩展[J]. 财经问题研究,2006

[5]吴群、高慧琼,供求关系对大都市商品住宅价格作用机理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6(20)

[6]宋勃、高波,国际资本流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7(3)

[7]秦迎霞,席金萍,吴润衡,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J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6)

篇2

由于房地产行业投资规模大、需求资金多,故而信贷的介入对房地产而言是必需的;对购房者来言,由于受“居者有其屋”的传统思想影响和近年来投资、投机意识的强烈诉求,房屋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家庭最主要的财产,所以住房贷款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为金融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拓宽了盈利来源。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贷款与房地产业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二者密不可分。

一、房地产市场及住房贷款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由于房地产的虚拟资产特性,带来供求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房地产自身的产品特性如多重异质性,即购房人无法连接产品的每个特性从而不能准确的估计产品的真实价值,使房地产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传播机制也使羊群行为容易被不断强化。

房地产市场存在羊群行为的同时,住房贷款行为也存在羊群行为。首先,体现在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层面,近几年加入房地产开发方面的资金增长得相当快,超过了大多数行业;另一方面体现在购买者这个群体里,无论是自住购买,还是投资购买,处处都有跟风;而在舆论方面也存在羊群效应的表现,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政策收紧或放松,利率执行水平、首付比例等话题方面,经常将同业政策对比分析,部分不切实信息的密集报道,易诱发购房人做出不理智的贷款行为。

因此,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表现出不同的羊群行为,促使羊群效应在这个经济利益同盟中传递。

二、购房者的贷款决策变化

购房者在预付首付款后,余款多是选择银行按揭贷款来支付。在购房者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时,首要考虑的是家庭收入情况,收入水平越高, 对住房贷款的经济承受能力也越大。其次是贷款期限和利率、月供还款金额,要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贷款期限的调整,选择合适的月供还款金额,避免影响家庭生活水平的质量。

在楼市利好的情况下,购房者的消费心理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以往“无债一身轻”的传统消费观念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居民的投资意识淡薄,其购房是为了解决住所或者改善居住条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已逐渐转变为“量入为出”,习惯用自己的储蓄和银行贷款来达到购房的目的,从而使自己的资产增值。

三、商业银行的信贷文化体制

个人住房贷款被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贷款资源,近几年来,各商业银行争抢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不惜降低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炒房热,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国家对房市调控的部分努力。

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导向所趋,必然以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个人住房贷款的资产质量相对其他类贷款较为优良,商业银行必然会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优先满足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

四、住房贷款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一)住房贷款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和限制作用

“得金融者得天下”,房地产业的建设离不开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支持,房地产业的销售离不开个人住房贷款的支持。居民通过住房贷款实现安居梦想,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销售的增长加大了住房贷款的投放,信贷的扩张使得房地产开发公司资金充裕,再次购置土地,酝酿下一轮的开发、销售。

同时,住房贷款作为房地产业的“调解器”,被政府频繁用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中,通过控制住房贷款总规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浮动比例、首付成数等方式,稳定房地产市场需求,从而达到限制房地产业发展的势头。通过放宽住房贷款政策,如利率优惠、降低首付等方式,鼓励居民购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

(二)房地产对住房贷款的促进和风险积累作用

房地产市场兴荣,则住房贷款发展迅速,反之,房地产市场低迷,则住房贷款发展迟缓。从国内外房地产市场以及住房贷款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泡沫成分的积累,将使得住房贷款的风险隐患加剧,一旦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致命的危害。

(三)个人住房贷款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一方面,在房地产繁荣景象的引导下,居民购房需求的增加,将直接导致房地产销售的增长,商业银行住房贷款投放也随之增加,同时,贷款投放的无序和无节制,也助长了居民的投资、投机类购房需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进程加快,资金迅速回笼,使得房地产开发商觉得有利可赚,从而加大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投资,再次酝酿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根据经济学供需理论,需求增加会促使价格上涨,而房价的上涨会给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预期,即未来的房价还会上涨,从而再次放大了居民的购房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国家为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势必要打压房价,近几年来,国家频繁使用信贷工具,提高居民贷款成本,抑制投资、投机类需求。银行通过提高首付比例、利率执行水平等政策措施,收缩信贷规模,减少个人住房贷款供给,导致居民购房负担加重。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银行惜贷停贷,使得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趋紧,甚至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必然导致部分中小开发企业挤出市场,大型开发企业采取降价方式筹措资金,房地产业利润减少,开发投资趋缓,导致房地产项目供给减少。

五、实证分析

本文回归分析中所涉及到被解释变量有住宅均价、住宅消费,即住宅销售面积;解释变量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住宅均价为住宅销售总额与销售面积之比所得,个人住房贷款用每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表示。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选取南京市2007年6月到2012年上半年的月度数据分析金融变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住宅销售总额和销售面积月度数据来自于南京市统计局网站,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月度新增数据来自于人民银行。为了减少回归结果的偏误,本文在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实证之前,对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消除季节性因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一)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回归中的伪回归,保证回归结果的无偏性和有效性,需要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平稳性。本文利用ADF检验方法检验本文所用样本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除了HCA之外,HP和PC变量的水平值均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各变量的一阶差分体现出稳定性,由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二)协整检验

在进行平稳性检验基础上,本文采取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多变量之间均衡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即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如表4所示,在5%的显著水平上,PC与HP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即房价与个人住房贷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VAR模型的估计

为了进一步分析个人住房贷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PC和HP,PC和HCA的VAR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1)对房价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个人住房贷款对房价的影响为正,总体上看,个人住房贷款对房地产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2)对住宅需求的影响

由表5可知,滞后一期个人住房贷款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滞后二期个人住房贷款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为正,从影响系数上看个人住房贷款对住房需求的影响为正。产生以上两种影响主要是因为住房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当货币当局调整信贷投放量时,消费者短期内调整购买决策具有一定难度,但长期内消费者可以根据住房贷款从容调整购买决策,增加住房需求,推高房价。因此,长期内个人住房贷款对房价和住房需求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同时,根据表5可以得到HCA、HP和PC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四)脉冲响应函数

图1和图2是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代表冲击作用的滞后期(单位:月度),本文将滞后期定为10,纵轴代表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需求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响应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给个人住房贷款正的一单位标准差冲击,对房价的影响较小;从第1期开始冲击效应为正,到第5期正的冲击效应最大。也就是说,从第2期开始个人住房贷款对房价波动的解释力逐渐增强,并且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图2可以看出,给个人住房贷款正的一单位标准差冲击,在滞后的1-3期内冲击效应为负,即个人住房贷款对居民的住房需求产生负向影响。到第4期正的冲击效应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并且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对住房需求保持正向的影响。总体而言,个人住房贷款对房地产需求在长期内产生正向的影响。

(五)结论

通过对个人住房贷款与房价、住房需求变量之间进行协整检验、VAR模型估计、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个人住房贷款对住宅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短期内这一影响较小,但长期内将保持一个较大的影响;(2)短期内,个人住房贷款对住宅需求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但长期内,将对住宅需求产生正向影响。因此,要控制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规模,必须要首先降低住房的销售价格;要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可以通过采取限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总规模的措施来达到调控效果。

参考文献:

[1] 段忠东、曾令华、黄泽先,《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增长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07.2。

[2] 高波,2010:《现代房地产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3] 李勇刚、李祥《房价波动与金融支持的关联效应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7期。

篇3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对我国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大。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银行的生存之策。

[

关键词 ] 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影响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把利率的控制权交给市场并由市场来自主决定利率高低的过程,即中央银行不再强制规定利率的高低,而是调整宏观金融政策来影响利率,利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自主确定。因此,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来决定利率水平的过程。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世界金融发展的趋势,不断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和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引向深入的重要表现,对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尤其对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1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1.1积极影响

1.1.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

银行为了赚取利润、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风险也越来越高,利率市场化给银行自由定价提供了空间,进而为金融创新和业务扩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开拓更多的中间业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增加银行的收入。

1.1.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利率,增加存贷款收益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模型对存贷款进行适时调整,进行低风险低收益和高风险高收益等差别化定价策略。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地方商业银行“船小好掉头”这个大的银行所没有的优势机动灵活的从价格和服务等方面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1.1.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中小银行控制风险

利率市场化后,地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走势、调整负债组合、提高主动负债比率等手段及时调整利率水平。也可以通过风险补偿机制和差别定价等手段降低银行的风险,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可以利用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取消一些低效率的项目,起到风险及时的可控作用。

1.2消极影响

1.2.1利率市场化会加大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对于中小地方商业银行来说,风险始终都是开展业务考虑的第一要素。利率市场化后,无疑会加大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首先利率风险会增加。在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都必须按照央行规定的利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基本利率风险的问题。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会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会变得复杂,导致利率的风险逐渐增加。其次,信用风险会加大。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会加大。地方商业银行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在存款利率大幅度的上升以吸引客户存款的同时,必然会想办法提高贷款利率,才能确保银行的正常的利润空间。但是,高利率的放贷会降低信贷市场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进而会加大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1.2.2中小银行的主营业务会受到较大冲击

中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中间业务不多,传统的利息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为了自身生存会不断的提高存款的利率,因此,相应的增加了存款的利息支出。比如,很多的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很快就执行了1.1倍的上限存款利率。另外,中小银行为了发放更多的贷款,对于长期的优质的稳定的老客户会给予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有时会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样就相应的减少了贷款利率的利息收入。因此,存贷款两者之间的利息差收入就逐步的减少,进而影响了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甚至会给中小银行的经营带来困难。

2 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2.1加快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不断的波动,势必会加剧银行业的竞争,地方商业银行要想在同大银行的竞争中不被击败,必须加快金融创新和研发更多的金融衍生品来拓展自己的业务空间,进而更好的规避和分散风险。利率的波动也会给客户造成风险,客户会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因此为了客户的需求也应该不断的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

2.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地方中小商业银行除了应该在提高传统业务效率,还应该不断的加强以中间业务为主的非利差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利润来源。目前我国很多的地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还很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升竞争力,扩大利润。具体应该做到:一是正确认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二是不断的拓展新型中间业务;三是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体系和员工激励考核体系。

2.3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由于利率的变化会受到宏观经济状况、央行的货币政策、物价水平、货币和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汇率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银行的利率风险更大。因此,必须加强对利率的风险管理。首先,加强对利率的预测研究。地方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专门的利率研究部门,利用国际上常用的费雪效应分析法、资本流动账户分析法和隐含利率预测法等分析方法对宏观经济前景、货币政策信息、特别是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再贴现率等重点关注。其次,引进资金缺口管理机制。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经常运用资金缺口理论对资产和负债的类型、数量和期限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在准确预测利率走势的前提下,主动对资产和负债的类型、数量和期限进行调整,以避免利率变动的风险并获得最大收益。第三,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利率风险管理成功与否与银行自身是否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息息相关。地方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利率风险控制机制。

2.4重视人才培养

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现代管理和技术的竞争,而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培养,近年来银行之间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充分体现了银行对人才的争夺。由于地方商业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相比有很多天然的不足,更应该注重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一是要通过良好的待遇和福利以及发展前景留住现有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二是重点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搞好人才储备。重点培养面向市场的理论研究人员、证券专业人才、保险专业人才、市场交易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和利率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琦,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J].经济视野,2012(1).

[2]安镝,谢馥谦.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

[3]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4]林燚冉.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发展思路探究[J].时代金融,2014(14).

篇4

[作者简介]余彦蓉(1977- ),女,湖南湘潭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与市场营销;董平(1976- ),男,湖南益阳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企业管理。(广东 广州 510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内容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B008)、2010年度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广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A167)和2010年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州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0A1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00-03

[摘要]高职院校应建立起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文章通过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基于创造力的创业机会认知模型”,构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模型,总结出适合高职院校的“战术”创业教育模式(简称TEEM)构成要素,并以此设计相应的多层次教学内容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手段。

[关键词]高职 创业教育 创业机会 TEEM

篇5

二、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组合的基本特征

笔者从艺术生产、艺术市场营销理论中,关于市场营销要素以及组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分析了艺术生产、艺术市场营销理论中市场营销要素及其组合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承载的是审美价值,并且由物质的载体所承载。基于此,可以将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组合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一是从艺术生产过程来看,艺术生产活动源于作品的创造,终止于艺术消费。从现有艺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多继承4Ps这一现象,也证明了艺术市场营销策略的基准是遵循“供给——需求”的要素组合基准。因此,“供给——需求”路径是艺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路径。二是需求要素体现接触性要素的特征,类似4Cs的服务性营销策略,只是这一要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阶段,而不像服务影响活动那样体现在营销的全过程之中。三是应对替代竞争的要素融合于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之中。艺术市场营销贯穿于艺术作品创造、鉴赏过程的替代竞争,因此构成艺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要素组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类似4Cs理论。

三、艺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模式体系

本文根据艺术生产的基本逻辑过程,结合艺术市场营销研究的经验,构建艺术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体系,这一过程是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组合的基准。

1.艺术作品创作层面——产品策略

在艺术生产理论中,艺术作品创作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另一个是艺术作品。在艺术市场理论中,一般是继承了4Ps理论中的产品策略,同时将品牌、包装等策略独立出来。但在4Ps理论中,品牌、包装属于产品策略的构成要素。故此,将艺术作品创作层面的艺术市场营销策略模式定义为“作品策略”。

2.艺术信息传播层面——传播策略

艺术信息传播是艺术生产理论的新发展,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艺术生产过程中的艺术传播环节,例如李胜利、刘树杞、李凤臣、黄宗贤、田川流、张黔、陈旭光、顾平等学者。在艺术市场营销理论中,艺术传播相关营销策略模式主要提出了广告、宣传、推广、品牌、包装等策略模式,例如章利国、李万康、西沐、陈长田等学者从这些方面展开了研究。传统市场营销策略理论中虽没有专门提出信息传播的内容,但有众多的策略模式与之相关,一类是4Ps理论中的促销策略,包括人员推广、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促销策略;另一类则是多个要素的综合性策略,如4Cs理论的沟通,4Rs理论的关联、关系等策略。鉴于艺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故此将艺术信息传播层面的艺术市场营销策略模式定义为“传播策略”。

3.艺术时空联系层面——关联策略

艺术作品、艺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时空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需要通过一定的销售通道,使艺术作品在时间、空间和所有权上完成从艺术家向消费者的转移。在艺术生产理论中,其研究的重点是艺术品本身的创作、信息传播和鉴赏,而对艺术时空联系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艺术市场理论中对其研究很活跃,对艺术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时空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艺术作品的时空转移,另一个是艺术企业为完成市场活动而与市场的营销要素之间的联系。学者孙亮、曹意强、余丁、田川流等强调了公共关系以及赞助的重要作用。故此,将艺术时空联系层面的市场营销策略模式定义为“关联策略”。

篇6

传统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注重课程的多样性,忽视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目前学生普遍反映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多而杂,无特色,好像什么课都在学,却什么课也没有学好;课程设计顺序和课程设置的学期也不合理,只是简单的把市场营销需要学习的课程堆积起来,分配在不同的学期,而没有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顺序,比如市场营销学是整个专业课程的基础,应在开设了市场营销学后才开设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等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不受重视,实践性课时与理论课时分配不合理,学校对实践教学也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个别课程教学仍然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某些教师责任心还不够,上课敷衍了事,教学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注重营销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对营销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教师仍然是按照传统专业课的教法,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也认真地记笔记,把老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记在笔记本上,却严重忽视了实践教学问题,最后培养的学生有理论修养,却没有实践能力。因此,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以自己为主导,更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教师的文凭和学历,忽视了教师的实战经验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样讲课时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相融合,课堂才能更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才能更活跃。然而,高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教书,没有实际的商战经验,并且高校又是个重职称、重学历的地方,使教师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职称和学历时,却忽视了对自己实战经验的培养,在讲授营销专业的课程时,无法将自己真实的实战经历融于课堂之中,只能讲授课本和现成的案例,造成课堂缺乏生动性和活跃性。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适时进行营销教学改革

应积极推行创新学分制,推出学生就读期间的读书学分、创新学分等,大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营销专业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之星模拟大赛、商业精英大赛、SYB创业培训、营销策划大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培养模式一个专业,即市场营销专业;多个方向,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职业目标,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可以将市场营销专业分为营销策划方向和销售管理方向,营销策划方向学生应具备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和企业商贸活动的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公关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等)实务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等,能从事各个领域市场研究、竞争结构分析、策略设计、策略实施、策略管理、策略评估等营销策划工作;销售管理方向学生应具备从事企业商贸活动的市场开发与销售管理实务操作能力,能够从事各个领域市场开发、商务谈判、产品推销、客户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工作。在强化应用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获得营销师资格证书或获得初级商务策划师等同类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提高教师的实战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授课教师如果具有丰富的商战经验,能把自己的营销实战经历融入教学中,课堂上会有更好的师生互动,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更加高涨。所以,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应主动与企业营销人员沟通,到企业采编营销实战案例,用现代企业真实的营销事例充实教学内容;可以参与企业营销队伍的培训、参与企业营销团队的创建于考评、参与企业营销战略的规划等等。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锻炼了教师的能力,使得教师讲课更加生动形象。总之,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谈判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加强实训教学和技能训练,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同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的设计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努力培养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余瑾秋

篇7

中图分类号:F713.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工作过程是指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包含着从任务、任务规划、任务实施到提交成果等一系列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摒弃常规习惯的教学方法,而变更为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这种新式模式围绕工作过程展开学习,使学生主动明确有效的学习,等踏上社会,他已成为半个熟练工,这对学生个人和企业都有积极的意义。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是机电专业(面向营销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1],理论性与技能操作性并重。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基础知识的局限、对市场状况了解的缺乏及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阻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有效掌握。迫切需要一个好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基于工作过程改革教学模式

(一)从撰写市场营销策划书来强化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

作为市场营销人员[2],甚至是营销经理,必备很重要的四个入门素质:行业基础知识、口才(现场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撰写产品营销策划书等)、吃亏耐劳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基础培养的目标。相关概念包括市场、营销、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社会营销、促销、广告、SWOT分析等。网络资源的丰富为这种学习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遇到什么不懂的概念,完全可以自主去弄清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所以,一旦开始交流,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这份营销策划书要求用两种文档格式,一份word格式,一份用powerpoint,后者,为学生提供了现场培养营销能力的第一份讲稿。模拟企业营销经理做营销策划报告的场景,让学生在大屏幕教室讲台上,讲授他的营销策划书,坐在下面的同学,一方面充当了客户或者是市场部经理或者其它角色,另一方面,通过一遍一遍的品评其他同学的讲稿,这些概念不自觉的深入脑海了。范文可以采用学生都喜欢的那种奶茶的策划书,而让学生自己模仿制作的是洗发水策划书,在这个过程中,诸多概念都可以“不教而会”。

在此基础上,再更进一步,写一份数控机床方面的营销策划书,则机电方面的营销概念也就顺理成章的掌握了。在这个范例中,学生还可以深入学习到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品牌建设等理论。

(二)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实训,实战培养营销能力

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还是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包括模拟市场营销策划书的报告会也是,讲坛下面坐着的毕竟是熟悉的面孔,很多问题发现不了。营销人员更重要的一个素质是挑战陌生环境的能力。真正可以培养实战能力和测试实战水平的是课程设计。不走出校门不知道,一旦走出校门,就会有很多学生很茫然,甚至不敢出去。面对客户、面对陌生人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校外课程设计的优点是很明确的,如图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准备过程可分四个头脑风暴过程。

图1

第一轮头脑风暴首先要分组,选择组长,第一个问题就来了,谁能做组长?这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报名自己演讲,不加限制,所以学生就可以衡量自己的能力了,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测试表明,平常做班干部的,学生会干部的,才有胆量去竞选组长。而一些学习很好的,反而不敢这么做,这就是领导能力的欠缺。领导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干活干出来的。组长有了,就要进行第二轮头脑风暴,选课题,准备出去做点什么?这就需要各个同学各抒己见,最后,讨论出最具有可行性的。在这里面就有了市场分析的因素。我所教的一个班的同学选了四个题目:校内外开设洗衣店的调查分析;校园周边眼镜店的调查分析;海鲜生意的调查分析;附近一个大型商场运作状况分析。第三轮头脑风暴就是各组为出去做准备了,首先要写一份策划书,征得系里同意,这里面含有各种不安全因素,所以需要上层领导把关。这个策划书的编写,就是一个锻炼。最后一轮头脑风暴:各组要准备问卷调查,问哪些问题能得到需要的反馈?这些问题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吗?这又是一个技巧了,反复推敲,反复想象,反复筛选。

各组还要定出行动计划,纪律,分工,这就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了。没有机会做一个好队长,可以做一个好队友。团队合作能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毋容置疑。这些工作准备好之后,申请班费资金支持,打印好相关材料,学生就可以开始实施计划了。最后,要根据回收资料,采用excel统计出数据,写出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可行性分析,要给出市场预测,营销费用分析等等。一份有技术含量的实际营销策划书就形成了。

利用周边经济环境,让学生在“体悟式教学”中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学习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二、结束语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良好过程。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表面层次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素质层次评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学生终究要以所学所知为社会创造效益,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篇8

作者简介:程燕(1958-)女,辽宁丹东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郭好翠(1988-)女,山东济南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学科共建项目“珠三角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经济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GD11XJY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59-02

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但是,大量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分析原因可知,在营销类人才供不应求的现实背景下,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是因为毕业生数量过剩,而是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导致社会需求巨大但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尴尬局面。

一、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不清,认识存在偏差。市场营销专业性很强,中职生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基于这种培养要求,中职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管理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学、广告学、推销原理与技巧等课程,了解产品的技术信息,以及提供真实的经济实操场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人们对中职营销专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营销专业就是培养推销人才,只要口才好就能将营销工作做好的阶段,这样的定位使得中职学校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只重视口才与推销,忽视了专业基本原理、产品知识的学习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虽然市场营销专业不像机电、汽车制造、数控等专业要求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强,但是它的技能性亦要求具有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然而,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结构很不合理,老师大多数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由于他们没有参加过营销类工作,对实际的营销工作流程和技巧都不熟悉,实践教学能力很差,这些老师培养的学生有理论无实践,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不符,这样的师资情况与培养模式与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不符。

(三)难以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企业希望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从事市场营销领域中多种岗位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推销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等,但是这些能力仅靠课堂学习和训练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如果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不仅可以获得实际营销工作经验,而且也培养了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虽然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购买过多的硬件设施,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为了防止商业机密的泄露、减少用人成本,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意愿并不强烈。中职学校不能强制企业自觉承担培训现代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责任,建立与营销专业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工作难上加难。

(四)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有待改善。营销专业的实践性要求老师实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甚至要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市场情景,解决相应的问题,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营销人才。但是,由于师资结构的不合理等原因,很多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现在中职学校流行的一句话:“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就很能说明这个现象。 “纸上谈兵”似的教学、黑板上“营销策划”,说起理论头头是道,但真正接触实际问题便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解决。

(五)人才培养缺乏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要求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必须紧紧围绕就业,以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岗位能力为优先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对营销类毕业生的用人要求是员工既要有营销知识,又要对所从事的行业知识有相当的了解。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对产品知识的学习比较宽泛,对相应要从事的行业知识却不甚了解。他们所学习的相关营销理论知识作为一般理论的市场营销知识尽管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然而太多通用的理论往往不太适应具体的、特色性的产业或行业,不具有针对性,这样培养的营销人才没有行业特色。

二、针对目前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找准市场定位,按需培养人才。市场营销职业分类有以下几种:市场营销理论人才、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企业对于营销理论性人才的需求很少,而对于营销实践人才需求却很大。由于中职教育是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教育,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和普通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以培养营销理论人才、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策划人才为主,而中职则以培养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为主即以培养推销员、市场调研员、分析员、销售内勤、售后服务职员等为主。所以,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计划的开展,都要以培养市场营销推销人才和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

(二)改善师资结构,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师资水平的高低、师资结构合理与否,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道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步,一方面,对于学校专职老师,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定期对现有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派教师到企业或更高层次的院校进修,为他们提供机会,深入到企业、社会进行调研,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这些兼职教师必须真实来自企业营销工作第一线,对于营销工作的流程和发展方向了如指掌,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三)政府参与“校企合作”, 共建合格的实训基地。目前“校企合作”步履维艰,企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量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单凭中职学校一厢情愿,“校企合作”难以实现,这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发挥政策引导职能,对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政策优惠。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达到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实现实训的目的。第三,企业要转变思想,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校企合作”。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他的创造力比物力、财力的收益要大得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远比招收毕业生再培训他们更加经济和实用。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中职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够,老师一味的念讲稿和依赖PPT会减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营销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小组实践等手段,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随着教学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中职老师要不断进修,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五)结合行业特色,培养专精尖营销人才。许多中职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本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而营销专业的发展要依托这些优势学科,形成行业特色。单纯的学习营销知识看似可以胜任很多行业的营销工作,但是什么都能做意味着不专业、不够“精”,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营销专业一定要结合特色专业,形成某个行业的营销专业,培养某个行业的专精尖营销人才。比如,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特色专业是水产养殖、 水产品加工、渔业机械化等专业,所以,该校应当发展水产品营销专业,专做水产品营销。这样在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他们不仅仅要学习营销知识,也要学习相关的水产知识。这样的人才既有营销技能技巧,也具备产品的相关知识,正是企业所需的人才。

只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合格的实训基地,提高教学技能,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构建学校与用人单位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就会迎来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也定会成为深受企业欢迎的专精尖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③⑦《英雄》,《南方周末》,2002年12月19日。

④邵培仁:《媒介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⑤《张伟平:与张艺谋是“背靠背”的兄弟》,《深圳都市报》,2006年11月2日。

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254页。

[参考文献]

[1] 李道新.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J].影视艺术,2005(08).

[2] 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J].影视艺术,2001(03).

[3] 李春利.贺岁片:专家说短长[N].光明日报(京),1999-02-04.

[4] 陈尚荣.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走――论冯小刚[J].影视艺术,2005(07).

[5] 朱墨,陈静雅,等.多媒体互动条件下的大学生电影消费调查分析报告――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J].影视艺术,2006(12).

[6] 唐榕.中国电影产业改革脉络及发展状况――电影产业化问题系列思考之二[J].影视艺术,2006(11).

[7] 王一川.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以冯小刚贺岁片为个案[J].影视艺术,2006(10).

[8] 韩鸿.参与式观看――电视剧营销方式的创新[J].影视艺术,2006(10).

[9] 王韵.2005年贺岁片市场分析[J].影视艺术,2005(01).

篇10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人们对高素质环境类人才的需求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实践方式,进而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和胜任岗位的能力提出了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已成为各大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反映着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模块项目化改革,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教育,毕业后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一、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创建的意义

联系论认为:纯粹的知识不是职业能力,纯粹的工作任务也不是职业能力,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才能说他具备了职业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因此高职教育课程不应该按知识的形态、知识的层级、能力的类型、技能等设置空间分布和时间顺序,而是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就业环境,根据学生个体学习心理规律和职业活动原则来组织。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正是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二、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团队按职业能力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打破 “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从市场营销岗位需求出发,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重新整合课程,全面推行项目化课程体系改革。在制定课程体系过程中,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参与,参照助理营销师职业资格标准,对进行调研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论证,得出营销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基本包括市场分析、方案制订、产品销售和营销管理四步骤,与之相匹配的职业能力是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发能力、营销控制能力。以此为指导,分解、整合知识点与技能,最终转化为各种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形成核心技能教学项目,提出构建与技能项目相对应的项目课程。进而有机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以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在进行这四大能力模块学习前,我校增加了一个认识营销板块,让学生对市场营销有个初步了解。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可以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如图)

2. 市场营销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上,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形成教师什么类型的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重建教师的能力。为适应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我校组建了一个个教师团队工作组,由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组织向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师团队或专家工作室转变,建立首席教师制,组织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专业组织机构。与此同时构建与技能模块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形成一个模块就有项目课程和一个项目工作组的教师团队。此外以职业实践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市场营销课程体系,需要会同相关行业、企业、劳动部门的营销类专家、行家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因此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做到专兼并重。

3.市场营销模块项目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安排在第一至第五学期进行学习,每个学期学生完成一个技能单元模块的相关项目化课程,从整体上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工作过程系统,组成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技能。

4.市场营销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在模块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中,如何建立符合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规律的科学评价体系,有效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是高职项目化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采用了CIPP评价模式,它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对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实施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其次,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用人企业即社会的评价与反馈。专业应密切与企业的联系,除了在课程体系方案的开发过程中让企业全程参与外,还应迅速反应企业对用人的反馈结果,以及时对课程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

三、结论。通过上述步骤建立的项目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能真正体现“三个一致”: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让学生经历接受任务、独立完成任务,以及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11

市场营销学是20世纪发源于美国的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解决企业生产过剩、打破贸易壁垒、拓展市场、促进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市场全球化的过程中,它更使一大批跨国公司获得巨大成功。基于市场营销学的这种巨大作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引进了市场营销学科,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市场营销学已在中国大学普遍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普遍开设,对增强学生市场意识,了解和掌握市场运作规律,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营销课程在中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同时,教学方法改革却相对滞后,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营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验、实训、实习时间不多,即使在实验实训期间,实验实训的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难以引入课堂。因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强调的是按既定的大纲讲课,按既定的大纲要求命题考试。

以上问题,对于实践性、创新性极强的市场营销课来说是很不适应的。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头脑灵活、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人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市场营销课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2、学生的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市场营销教育的目标应向应用能力方向发展,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的讲解,更应注重学生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能力、高效处理问题能力、准确的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随着现阶段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以及新的营销理念的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大面积推进,营销环境的不断完善,对营销人员的能力和营销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都对市场营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不深,应用能力亟待提高。因此,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对市场营销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3、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整合迫在眉睫。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中心按照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并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和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形成适应学科特点及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完整的实验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本领及独特的动手能力。部分高校的实验教学体系还不完备,积极构建实验体系迫在眉睫。

二、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设想

1、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理论科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有其特定的理论体系和原理,其理论与方法都是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从1905年W.E.克曼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首开《产品市场营销》课起,它侧重的一直是企业对产品的管理和销售,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也是企业如何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使企业再生产得以顺利实施。因此,市场营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出发。

2、是一门创新性极强的科学。不断创新、不断更新营销理念、不断更新营销策略与方法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企业营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市场,离开了创新,企业营销活动就会萎缩,其产品销售甚至会被排挤出局。

根据市场营销课的这两个特点,市场营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下,突出市场营销教学的实践性,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营销能力作为最主要的学习要求,学生对市场营销原理的掌握应在营销能力的提高中表现出来,为此既要改革教学的方法,又要改革考试、考查方法;二是突出市场营销理念、策略与方法的创新性,既不能以学生能不能背诵原理作为教学要求,也不能以学生是否记住或分析经典案例作为考核要求,而要把学生能否做出有新意、可实施的营销方案作为要求;三是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和实践机会,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方法

1、案例教学,课内外并用。所谓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研究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这种方法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实例到理论,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论到实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实例解释理论,以实例证明理论,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继续采用两条线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一条线是在课堂以案例、研讨等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营销工作基本思路。另一条线沿用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做法是:在开课之初,就给学生提出了课外研究的主要课题,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课外实践活动小组,并对所选择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展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

首先,对不同的专业,在案例应用的选择上,要考虑本专业特定的研究方向和环境条件。例如对于非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会做简单的市场调研与预测以及案例分析。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案例应用进行综合地分析判断,从复杂的营销案例中找出原因,寻求答案。

其次,在市场营销教学的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营销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看问题的全面性、客观性等行为习惯,在案例、应用和模型的设计和分析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有切身体验,了解市场的实际,增加实训教学的内容,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开阔了同学的视野,培养学生客观、真实、全面、准确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实际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阅读、理解、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调研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创造适当条件,加强实践性教学,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2、优化手段,理念先行。采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采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大大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而且声、形、静、动并茂,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完成了电子教案、教学幻灯片、习题集、试题库,为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了条件,构筑了平台。

为了便于学生的校内模拟实习,可以购置软件公司开发的《营销模拟系统软件》,进行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课程模拟实践教学。一般的软件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营销环境,模拟不同的产业环境中,多个企业生产不同的商品相互竞争。学生可分成小组,扮演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的负责人,为企业营销部门制定相应的营销决策,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及利润最大化。通过系统计算出的结果,每组学生将看到自己的决策给企业及整个市场带来的后果,并可在以后的决策中不断的进行营销策略调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通过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协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各方面专业知识进行决策分析,巩固了所学理论,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模拟实践教学虽然是在假设环境中进行,但参与者如同亲身实践,初步领略到竞争的气氛,尝试到竞争的艰辛和乐趣。通过这种模拟实践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弥补了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课堂教学的不足。

3、考核方式灵活,手段多样。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实际和转轨经济特征,采用案例分析、亲临设计调查整理分析等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教学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式考核方法,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市场营销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成绩计算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尝试。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报告、策划设计等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在评判学生学业成绩上,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学业评价体制,增加了单元测试、课堂讨论、操作技能考核等多种评分方法。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4、因人而异,把握方向。根据不同专业特定的研究方向和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案例、应用和模型。例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要加大力度,增加实际操作能力。对于管理类的其他专业教学,则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郭英红.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辽宁财专学报,2004,3:34-35.

[2]郭英红.重视启发试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丹东师专学报,2004,1:21-22.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今后的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一下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服务企业,整合专业流媒体服务的第三方物流(3PL)的合同出现,同时也提高水平的物流公司,这是物流的现状调查。这些新的物流服务,在1990年,美国第一个在交通运输部门放松管制在交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物流外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货主和物流公司在日本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除此以外,全球战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的加快。所有的企业都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率,通过海陆空运输方式。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主要包括效率合理化,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并促进国际一体化的过程中,本集团的整合物流业,加快全球物流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于美国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敦豪航空货运公司与国际化接轨提供了一系列的大型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此外,与普洛斯的到来,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配送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开发商,以扩大物流市场。以实现生产物流的合理化,为客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在日本的供应链管理(SCM),也被称为“供应链”的供应商,批发和零售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共享。分解成本控制库存减少整个工作时间的缩短,获得相应的供应链成员的利益,特别是要实现高效的制造,零售物流。物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并建立一个理论体系的概念,为研究目的。

二、克里斯托弗和派克,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的研究

概念是外国文学出版英国2003年给与界定的,作者就是克里斯托弗和派克。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到本研究的背景,并引进日本,克里斯托弗·派克的研究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的概念。

三、营销的全面变革根据

上述可以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营销和现代物流业已经开始使用,“营销”在很多地方使用。事实上,这意味着在本质上是“现代物流”是非常密切的,或几乎相同的。然而在过去“市场营销”,简称为“物流”,还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物流,营销和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整合营销的变化和市场的论述。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理念,自1970年以来,虽然定义营销领域,但实际上非常接近的市场营销和物流的意思,基本上可以理解的。顾名思义,提出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先进行市场营销的活动,在进行现代物流的活动,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主要强调的是,“市场营销向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方,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诠释。都是从营销和现代物流功能的考虑。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购物或邮购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和其他媒体。也就是说,在商店里面消费者买的东西是不可以自己当时拿回家,然后在网上或者电视购物买商品就是为了客户的方便,消费者购买大型商品都会直接配送到消费手中的。

四、分销渠道和现代物流业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如今的社会人也开始慢慢对消费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但重视与消费者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从买的角度来看,形成了“整合营销”,“4C”的观点。往前的4P竹理论从视图的制造商生产的点建立的基础上,产品导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变化。因此,“4P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五,结论

2l世纪初,世界经济和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方面,过去使用相同的想法和认知的营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新概念的重要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3

基金项目:2009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重点项目:高职教育“三段递进式”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2009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一般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高职商贸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2009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及改革研究。

几年来,调研小组调查走访近百家在闽企业及人才交流机构;个别面访多位省内高校、高职院校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及研究的教授、学者;邀请企业营销专家进行专业建设座谈会;通过电话、邮寄等形式向毕业生发放问卷获取就业资料。通过调查,调研小组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下为分析报告。

一、调研基本信息分析

(一)产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政府强调要将福州市全面打造为海峡西岸区域消费中心、物流中心、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努力构建海峡西岸服务业强市。这些战略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服务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作支撑。从当前我省经济和就业形势来看,市场营销人才多年来一直高居人才需求榜之首,其中,对大专层次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占营销类人才总需求的比重快速上升,我省高职高专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数量和人才需求量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二)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分析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分析

企业对高职层次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通用化向专门化转变的趋势,企业在蓬勃发展、市场不断扩张的进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和管理分散在各地的市场,上规模企业如我省的七匹狼、安踏、九牧王等知名公司都有许多驻外营销机构,急需大量具备区域市场开拓和管理能力的营销专门人才;在中华英才网的十大职场人气排行榜上,销售代表排名第一,区域销售经理排名第二。

2.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要求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在访谈中,资深HR认为:营销员多为单独行动,常处于一种无人直接管理的工作状态之中,并且他们的工作多与物、财打交道,又无人监督,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是赢得各方面信任的重要原因。从基层做起的就业意识也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一线工作的经验和经历是很难做好管理工作的。因此企业在选聘人才时特别看重人品。一般在招聘中,首要的要求是学生思想品德好,诚信守纪,爱岗敬业,学会做人,安心一线工作,不断进取。

(2)要有过硬的身心素质

营销人员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工作强度大,经常面对失败,企业对学生要求包括:健康的体魄,能承受一定的劳动强度;心理素质良好,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强,意志坚定,要有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充满自信心。另外,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主动服务的意识也成为企业对营销人员的切实要求。

(3)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现代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能销售产品,而是包括了多方面,比如具备英语、计算机等通用基本知识和技能;撰写经济应用文、成本核算、沟通、营销心理分析、开展电子商务、客户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收集、推销谈判、营销策划、组建销售团队、构建维护销售网络、销售管理等营销核心知识和技能。所以,掌握基本的业务工作技巧的毕业生常能得到企业的青睐。

(三)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分析

1.一次性就业率分析

据跟踪调查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2008届至2010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高达96.4%、97%、99%。

2.行业分布分析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于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中,有36%的学生服务于批发与零售业,有19%的学生服务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此外,金融保险业也是毕业生较为集中的就业行业。

3.初始就业岗位分析

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据走访情况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本专业毕业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商业批发类、零售类及消费品生产企业的推销员、业务员、销售代表、销售主管助理、区域经理助理等营销业务岗位。

4.毕业生升迁岗位分布状况

据走访情况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由于工作踏实、能吃苦、素质好,工作表现出色,工作两三年后甚至一年后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升迁变动,升迁岗位主要有:商业批发类、零售类及消费品生产企业产品经理、品牌经理、区域经理等营销管理岗位。

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尚有欠缺

一些学生较浮躁,择业片面追求高薪、优越的工作条件、不安心一线工作,跳槽频繁,较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业务网络构建。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人文素质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自信心不足,遇到挫折自我调节能力低,妨碍其岗位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三)学生将所学转换为所用的能力欠佳

理论难以结合实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解决思路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要切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使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社会的培育之恩,并予以报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二)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

综合分析调研情况,根据企业的要求,总结提炼出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并以此为根据,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推行“基于企业营销岗位任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三段递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

(三)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逐步推行交流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和教室实训室一体化、项目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情景模拟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一体化、企业项目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等方式,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实行模拟训练和实战训练及学生顶岗实习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改革,推广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考试和能力考核。在总结已进行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改革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谢尧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4

[2] 洪凯.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7.2

[3] 尹彬.关于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7.11

[4] 张炳南.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