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

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80-02

按照国家关于“互联网+农业”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规划和措施,铜山农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截至2016年年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比例达24.5%。

1 主要做法

1.1 因地制宜,制定2016―2018年农业物联网发展规划 根据农业部关于“互联网+农业”工作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要求,区农委制定《铜山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三年发展规划》。其中2016年建设智能园区1个,智能温室23.33hm2,自动化养殖场3个,新增渔业智能养殖面积6.67hm2,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24.5%。2017年建设智能温室6.67hm2,自动化养殖场5个,新增渔业智能养殖面积10hm2,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27.2%。2018年新增渔业智能养殖面积13.33hm2,智能温室33.33hm2,自动化养殖场5个,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29%。

1.2 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督促农业物联网工作进展 区农委高度重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工作,要求必须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做出铜山特色。研究制订《铜山区“互联网+农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农委主任任组长,分管业务工作副主任任副组长,信息科科长及各镇(办事处)农技中心主任任组员的全区农业物联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督查推进、考核奖惩等。工作组深入到农村田头地边、养殖圈舍和林场鱼塘等地方,同老百姓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在种养殖方面面临的困难,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另外,依托农业信息化工程,完成植保物联网技术管理平台建设,运用植保决策系统、移动工作系统及数据资料库管理系统,实现农田病虫情况的及时发现和预警,有利于广大农户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防范工作。

1.3 组织各类培训,为农业物联网发展积蓄人才 区农委科教科和信息科积极配合,邀请各大院校教授、物联网技术及系统集成专业人才,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复员军人、农村创业青年、合作社负责人、回乡毕业生等人员的物联网技术及农业智能化方面培训,为有效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积蓄人才,2016年累计培训600多人次。通过培训,铜山久久生态园技术人员熟练掌握蔬菜种植物联网技术,并安装了大棚物联网设备,通过温室传感器获取大棚的环境信息,然后将信息通过网络传到中央处理器,经系统自动分析后确定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基本实现了蔬菜种植自动化、智能化。

1.4 引导社会投资,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铜山区农委大力宣传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作用,鼓励社会资金用于物联网技术方面的投资。徐州嘉祥草莓专业合作社位于徐州市南郊的台上村,全村草莓种植面积约400hm2,合作社成员2 800多人,通过区农委牵线搭桥,与南京农科院合作建立草莓组培室,利用自有资金为智能温室添置一套物联网应用系统,根据草莓物联网管理系统提供数据资源,研发草莓新品种获得成功。而且将草莓新品种在全村统一种植,统一追肥以及防治病虫害,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收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物联网投入成本大,运维技术要求高 国家对于农业各项建设给予财政支出力度逐渐加大,铜山区级财政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但目前还远不够,要建设农业物联网需要下大力气支持,尤其是农业物联网是高技术、高产业、高市场化的a业,要达到发达国家农业的程度没有财政支持是不行的。

2.2 现阶段农业物联网技术不成熟,产品存在缺陷,集成运用不够 目前我国农用传感器种类不到世界的10%,国产化率低,性能不够稳定,使得监测数据不够准确,需要经常校正,而且器材寿命短。

2.3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缺乏,在农业上运用程度不高 农业物联网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转型阶段,一些人认识还不深,对于建设农业物联网的做法更是有待进一步探讨。

3 解决途径

3.1 争取财政项目支持,引导社会各方投资 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从生产、经营、服务方面入手,加快补齐生产信息化这一农业农村信息化首要任务的短板,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推行“专家+推广单位+示范户”模式,大胆探索租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设备入股等应用机制。加大物联网项目工作推进,整合社会投资,加强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3.2 利用现有技术设备资源,促进农业智能化生产 当前物联网设备还不够接“地气”,在满足农民使用需求方面还要继续探索,铜山区农委正在研究建立农业信息补贴制度,加快推动将农业物联网相关产品和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以此鼓励电信运营商和科研院校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降低传感器等仪器设备的成本,通过单项技术突破与集成应用并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维护市场化的农业物联网发展策略。

3.3 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培训,建设典型示范基地 农业物联网需要新型的知识农民作为基础,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通过现场参观和教学,不断提高其对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认知能力,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懂科技、懂电脑、懂网络、懂市场、懂管理、懂运营的新型知识农民。

篇2

一、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现状

现以山东省淄博市某生态农业园为例,剖析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应用的点滴体会:

此生态农业园现有员工120余人,公司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现拥有现代化高标准示范种植园区基地53万余平方米,年产蔬菜近万吨。

1.此生态农业园的种植特色

(1)检测体系完善。公司为每个大棚安装监控系统,全程监控蔬菜的种植情况,形成了纯自然的生态资源。同时,公司完善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蔬菜检测中心、配送中心、农资配送中心,发挥了监控和检测的物联网初级功能,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2)控制功能健全。雨帘和风扇随温度的变化自动感应运行,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大棚顶部采用避光板遮挡光线,下方悬挂多层大棚膜,使大棚蔬菜免受雨水的影响,避免了肥料流失,有利于棚内保湿、保暖。

(3)蔬菜身份明朗。此生态农业园的蔬菜从种子入土的那一刻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编号和身份,就算是走出大棚来到人们的餐桌上,市民也能通过包装标签对应联系到种植人。

2.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应用中的瓶颈

(1)物联网的经费投入高昂。安装一套较为完备的物联网设备至少要5~6万,一般农户承受不了;即使是农业园,经济上也难以承担,需要国家补贴。

(2)物联网的建设投入贫乏。蔬菜产品的竞争力强弱,最终取决于蔬菜产业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没有国际先进的产业技术装备,没有健全的科技服务体系,没有生产者素质的提高,蔬菜产业就无力参与国内外的竞争。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村对蔬菜产品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

(3)物联网的技术投入落后。在种苗研发培育、栽培技术、种植现代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的投入方面,我国部分蔬菜大棚还远远不够。大部分菜农的蔬菜生产仍以传统耕作为主,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较为落后,且由于农民观念的转变很难突破,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很少,部分农民种植盲目性大,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够稳定。

二、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对策

1.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时代呼唤更多的物联网专家投身到农业建设的服务中去,倡导专家们走入大棚,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帮扶,普及物联网技术,让更多的菜农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行家。

2.构建完整的物联网控制系统

一个完整的蔬菜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应该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三个环节,技术人员直接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平台,实时监测大棚现场的传感器参数,控制大棚现场的相关设备,从而实现远程自动灌溉或自动启动风机降温系统、水暖加温系统、空气内循环系统等,以进行环境温湿度的调节。

3.发挥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功能

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温室大棚来控制蔬菜的生长环境,发挥监测和报警功能、病虫害预警功能、远程设施控制功能、远程生产指导功能、植物成熟状况预报功能、远程生产活动跟踪功能等,使蔬菜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并增加产量,以实现跨季节的蔬菜培育。

[5]探索物联网技术阶段性的应用方案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和规律,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蔬菜种植方案,分阶段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调节控制土壤酸碱度、温度、湿度等,自动化管理蔬菜,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益,实现蔬菜种植的精细化管理。

5.改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

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高效可靠地获取信息,从而借助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改变我国蔬菜大棚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生产经营模式粗放等传统农业现状,提升大棚管理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水平。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2-0084-02

0 引 言

物联网产业已被正式列入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学习与掌握物联网的技术理论、发展方向及其行业应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目前,许多本科(如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和高职院校(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开设了物联网技术专业。随着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开设,其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也在不断完善,物联网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及相关人才市场需求的迫切问题。然而,由于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有差异,技术标准选择的不同,物联网实践基地的建设并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统一的方案,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色和需求,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物联网实践基地。

1 物联网概述

1.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实现了物品到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1.2 物联网人才需求分析

从物联网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感知控制主要通过感知设备来对物获取感知信息,涉及到物联网中的硬件系统,这个环节需要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物的信息被感知到,就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控制,从而进行应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因此需要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人员;数据处理环节主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涉及到系统分析,因此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

综上所述,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1]:

(1)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工作岗位主要有感知设备或芯片设计等。

(2)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人才,工作岗位主要有IT网络管理和应用等。

(3)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工作岗位主要有系统集成与开发、物联网管理与应用等。

2 高职院校物联网实践基地建设要求

2.1 结合专业群建设 构建有特色的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一般都有着显著的行业或专业特征,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能力,江苏省各高职院校以特色专业为基础,开展专业群建设。因此,物联网专业的建设能够与专业群建设相结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特色专业中去,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2.2 培训师资力量 提升教学质量

物联网技术涵盖了多学科,涉及多专业领域,因此要通过培训各专业教师,加大物联网师资的培养力度。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由于物联网应用领域和覆盖面都比较大,通过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正确的思维习惯。

2.3 满足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物联网相关专业应培养具有物联网基本理念,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岗位操作能力、一定的系统开发能力,能从事物联网技术及物联网系统管理工作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 高职院物联网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构建

3.1 建设目标

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基于真实的行业或者领域应用,符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和需求。通过项目化应用环境,以任务为驱动,完成专业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物联网基本架构的实现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了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及应用服务层。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实现基本架构,构建完整的物联网实现过程。

3.3 关键技术的实现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实现,主要应体现相关专业教学特点。物联网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RFID技术、ZigBee技术、组网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及智能软件开发技术等。通过关键技术的实现,实践基地才能满足相关各专业的实验实训要求。

3.4 具体行业应用案例的实现

物联网应用的领域非常之广,其中典型的应用案例有智慧校园、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监控、智能装备制造及智慧城市等。各高职院校的物联网实践基地的建设应与具体的行业应用相结合,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优势,选择具体的行业应用案例。以实践基地为基础,通过具体的行业案例的实现,完善实验实训的相关课程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行业竞争力,也可提升学校品牌。

3.5 实践基地应能满足分组教学的需要

物联网实践基地应包含多个实验系统来构建完整的物联网应用环境,将学生实施分组,不同分组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实验,交替进行。不仅提高实践基地的利用率,而且更多地促进了分组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对物联网技术掌握得更加全面。

3.6 实践基地应有较强的扩展性能

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逐渐地扩大,具体的行业案例也会改变或增加。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践基地的扩展、升级及改造。

4 结 语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要实现物联网的基本架构,满足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更要通过行业案例的具体实现,明显体现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和优势,打造学校品牌效应。

参 考 文 献

[1]杨从亚.高职物联网专业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5-7.

[2]付永贵.基于分组教学的高校物联网实验室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65-67.

篇4

一、前言

从目前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针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不够,学生逻辑思维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学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校企合作有待加强等几方面问题,制约了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在物联网技术下对技工院校的物流专业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物流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针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不够,学生逻辑思维没有得到有效拓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素质及创造性思维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地增大。但是,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没有结合市场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理论研究,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拓展,进而影响到物流专业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

从目前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存在着应用程度较低的问题。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不重视物联网技术,进而没有引进物联网技术;此外,资金不足导致学校无法大量购买物联网相关的设备,从而影响到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办学质量,长此以往也会阻碍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校企合作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技工院校对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重视。技工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不仅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同时对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也有着一定的作用[3]。而从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有待加强,再加上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足,对物流行业的操作流程了解不够深入,造成学生所学习物流专业知识不符合物流行业的人才要求,从而影响到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下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策略

传统技工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也是阻碍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会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下面笔者主要从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完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深入改革教学方法

陈旧的教学方法将会对物流专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良好发展,应深入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方法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应用现代化物联网技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以及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应改进物流专业的教学形式。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应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学习,如,无线射频识别、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管理软件等,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在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新技术,而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持。因此,应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引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流装备的发展。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切实有效地完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发展,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应切实有效地完善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应关注物流业前沿技术,并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化繁为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应摒弃传统物流专业课程的枯燥教学内容,凸显出线射频识别、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平台、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物流管理软件等新型物流模式的地位,加强学生对新物流技术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应强化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应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主要包括以礼貌待客、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保证客户的服务质量、诚信、环保意识、节省能源等,应将其融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各方面意识。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显得更加重要,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推动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首先,应拓宽渠道,打造校企合作的新道路。就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分析,主要合作模式包括实验设备附带的合作服务,即设备使用、教师培训等以及与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专业人才,还有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建设实验室、校企合作基地。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实验室、校企合作基地等。在今后还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研究中心,联合开发实验设备及实验教材,订单式培养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专业人才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不断地创新理念,推动校企合作新发展。如,监理物联网产、学、研的联盟,使物流专业有着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切实地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技工院校物流专业实际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切实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的专业素质应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主,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人才有哪些方面的需求,进而结合物流企业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素质的理论研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培训、日常训练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

技工院校物流专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积极引进各种物联网设备,以供学生的学习之用。此外,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应该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通过合作的方式办学,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物联网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良好发展。此外,在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之后,应鼓励学生高质量地使用相应的物联网设备,进而将物联网设备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最佳的应用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推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物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如人才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这给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通过本文对物联网技术下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研究,笔者主要对传统物流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几方面不足展开分析,也提出了在物联网技术下如何发展物流专业,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希望能够为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发,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4-0076-03

0 引 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在2011年、2012年物联网先后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物联网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产业发展情况而言,完成《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整个产业面临标准不统一、核心技术不成熟、商业模式不清晰以及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而人才短缺则是今天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解决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培养物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

自2010年起,国内已先后有200多所本科高校和400多所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后开设了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与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本科和大专学生共计5万多名,并且数量在逐渐增加。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物联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挑战。现阶段高校产出的专业对口学生远远无法满足旺盛的物联网产业需求,大部分毕业生仅能支持产业的初级工作,能够胜任研发、设计、管理、应用核心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显然,经过三年的教育尝试,目前高校仍然处在物联网教育的探索阶段,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在为国内物联网产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步。

1 国内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不明确。物联网是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软件、管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国内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都是首次试水,国外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供借鉴,多数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是由计算机、通信或电子信息等背景的老专业发展而来的,不像其它比较成熟的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高校对于如何开设物联网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社会需要哪些技能人才并不十分清晰。作为用人方,许多企业渴望借助物联网东风,在物联网发展浪潮中能够分一杯羹,为自己企业的高速发展或战略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尚未形成,物联网技术标准未统一,行业、企业对物联网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对岗位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不清晰。因此高校也只能根据行业、企业的预测信息培养物联网技术人才,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上,物联网专业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1]。

(2)课程设置体现不出专业特色,缺乏行业应用支撑。当前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将各个交叉学科的课程直接设置在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比如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通信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及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的课程。导致课程体系复杂、内容繁多、缺少层次,真正体现物联网特色的课程少之又少,体现不出专业的特色。另外,在很多院校物联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行业应用,物联网虽然是刚刚兴起的新专业,但是很多概念和技术已经在各个相关行业应用多年,是各行各业更深层次应用的必然产物,行业应用和背景对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行业应用的支撑,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将失去目标和方向。

(3)教学实践环节差,实验条件不完善。物联网工程实践性强,对实验设备要求高,高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完善与加强。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传统理论的培养上,严重缺乏实践环节的设置,所搭建的物联网实验室仍停留在过去的单片机、嵌入式实验环境,缺乏综合性的实训室。在一些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往往重理论轻实验,重验证轻设计。部分教师本身就缺少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实际的工程问题展开实验教学。加上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系列不同复杂程度的仪器设备,或者需要亲自设计实验场景,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更高,导致一些教师在编写课程大纲或设计实验教学体系时,有意无意地缩减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环节[2]。由于缺乏实验实训,导致学生即使学习了再多的理论知识,将来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也容易眼高手低,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无从下手。

(4)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培训投入不够。由于物联网专业出现的时间短,各院校物联网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都是从其它专业调整过来的,不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的从业经历,缺乏物联网应用的实践经验。物联网应用是跨专业、跨学科、高难度、深层次的应用,需要多个学科的融合,因此,物联网专业教育对师资要求高,由于跨专业、跨学科,需要学习、补充新知识,师资培养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学校对师资培训的投人不够,师资培养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和有效性。

(5)校企合作不够深人,缺乏清晰的合作模式。学校目前比较闭塞,校企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和专门发展资金。虽然也有很多高校针对物联网专业采取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但多数停留在很浅的表面,局限于向企业输送实习人员,深入发展的动力不足。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忙于生存和发展,往往过度重视短期收益,采取的多是短期的、单一形式的合作,缺乏长期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清晰的利益关联模式,造成校企之间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仅停留在教学层面,缺乏科研项目合作,无法充分整合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势,难以真正实现优势的互补与共同发展。

2 对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2.1 明确物联网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优秀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环境、师资条件,教学资源建设与积累的基础,都必然有自己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教学特色[3]。有的院校在传感器和射频识别等信息感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有的院校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优势;有的院校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各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在满足基本与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优势,形成不同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中的特色。

各院校物联网专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其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优势和特色是什么。高校应将工作重心放到物联网人才培养环节上来,应深入了解企业需求,进行广泛的物联网人才需求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前瞻性地预测并充分认识到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保证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

2.2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物联网技术具有覆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与综合性高等特点,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保证物联网技术专业基础知识的合理性,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专业方向。应从现有支撑物联网的专业着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实时调整,重点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设可遵循以下原则:

(1)以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个层次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为基础;

(2)由浅入深的课程建设原则,注重保持学生接受和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3)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课程及教师资源,与高校现有课程紧密结合;

(4)结合物联网应用的行业背景,注重培养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5)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的进行课程安排;

(6)合理的配置理论实践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

(7)结合学校的传统专业优势和当地的区域经济优势。

2.3 加大物联网实验室建设

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高校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验设备配备是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物联网专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物联网实训基地建设及实验设备配备要有计划性和前瞻性。

对于实验室的建设,部分基础课程实验室依托现有的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或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通过重用相关设备、调整有关配置来实现实验环境的构建,完成实验教学。同时需要结合行业应用,建设物联网综合演示实训室,构建完整的集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物联网实验室要兼顾教学、实训、创新、应用与科研于一体,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兼顾当前流行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各种技术之间的融合与灵活应用,理论联系实验,实验联系工程项目,既可满足日常教学要求,同时注重创新实验及项目实践,能够将物联网技术真正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要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各院校应广泛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为该专业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可参考以下措施:

(1)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教师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2)聘请国内外高校物联网专业知名教授和物联网、传感网高级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对教学团队形成有益的补充。

(3)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物联网相关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和提高物联网相关理论。或聘请专家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

(4)尽可能多争取或申报一些物联网相关的科研项目,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指导教学,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2.5 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已经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高校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巩固和维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时发挥积极作用[4]。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物联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和经验要求很高,为适应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加快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可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教师,为学校课程开发、教材编制及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鼓励高校教师到物联网企业锻炼以及参加物联网项目,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招生、培养到实习、就业,都可以和企业联合,共同制定计划和方案,提高人才质量,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保障学生就业。

在科研方面,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物联网技术理论及应用项目,使其技术应用获得更好的理论指导,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科学技术科研经费。

3 结 语

物联网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人才紧缺问题已越来越明显,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物联网行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培养大批的物联网专业人才,而这一重担就落在高校肩上。当前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完善等问题。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各院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以及学生特点,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创新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为物联网产业培养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顾卫杰,王云良. 对不同层次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定位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82-183.

[2]欧阳志友,孙知信. 物联网专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13,3(7):73-74.

篇6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171-01

发端于1995年的物联网技术,目前已走进各类型企业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经营职能。这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运营形成,实现了“管、营、控”的三位一体,并适应于当前以供应链作为企业间竞争的行业态势。然而,从现阶段理论界对物联网技术的商用化读来看,似乎过于拔高了该技术的功能特征,而与实际情况发生了一定背离。若放任这种情况发生,将影响到该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定位,从而影响到子系统与整体之间的融合。正因如此,这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面对企业的实际需要,本文将建立在价值创造的基础上来进行讨论。之所以遵循这一逻辑,实则在于企业本身作为经济主体的特征使然。这样一来,就能规避理论界因过于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功能性,而忽略其在投入中的成本构成因素。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定位

本文将以大型制造类企业为考察对象,在此情景下来认识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定位。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随着物联网平台的建立将显著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并不意味着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因其受到自身市场规模、内在生产规模等要件的影响。可见,关于这一点在很多研究者那里并未引起重视。实践表明,供应链基础上的核心企业往往是物联网平台的实际管理者。

建立核心企业情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1.1 需求导向功能

制造类企业往往处于供应链的中游,其上游扮演着物资供应的角色。以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主体,其将借助物联网技术完成采购物流的工作。采购物流属于三段物流形态的开端,也是决定着核心企业内部生产物流能否合理开展的关键前提。

1.3 供给推动功能

与普通生产性企业不同,大型制造类企业一般采取的是订制花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就使得产成品的销售前置于生产合同的签订之中了。然而,随着产成品在客户方的调试成功,在长期的使用中仍面临着产品部件的更换。此时,核心企业就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进行配件的供给协调了。

以上基于核心企业视角下的物联网功能定位,就具有很强的收敛性,并也与当前生产实际相契合。

2 定位驱动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时面临着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种资金投入主要配置在了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维护,以及相应人员的培训方面。而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需要扣除上述费用支出并达到预期,才能被认定为合理的应用形式。关于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为此,以下在两个方面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2.1 物联网技术应用本身的费用支出

由于物联网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搭建的,这在大型制造类企业中将可以省略很大一部分经费投入。但从以“管、营、控”三位一体化的物联网业务内容来看,其在经费投入上主要集中在与上游和下游各节点间网络终端的衔接。此时,这一方面就成为需要重新投入的经费支出部分。

2.2 物联网技术应用之后的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与价值形成之间存在不同,前者体现为设备对抽象劳动的吸收。而吸收效率高将提升有效劳动的量,进而创造出更多数量的价值。作为目前开放形态下的企业生产模式,借助物联网技术的三位一体作业内容,便能从效率的角度来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不难看出,以上两个方面的经济效益分析,便能理性看待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从而,避免的任意拔高的不足。

3 分析基础上的应用路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基础上,应用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3.1 子系统与整体的融合

在这里笔者不打算从物理层面讨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毕竟这在目前已被诸多作者涉及,而是针对他们的不足并在分析技术上提出:需要建立起子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间的融合。一般而言,以ERP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载体,而满足企业对组织资源的配置,这就要求物联网技术在应用时应具有对ERP系统的植根性,并着力于对上下游供应链各节点业务的协调与管控。这就为物理层面的讨论,提出了约束条件。

3.2 人员的岗位能力培养

包括GPS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在内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其在物理层面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还应着手开展相关人员的岗位能力培养。从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出发,岗位能力应包含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能力,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资监管能力。不难发现,企业管理理论所指出的管理本质在于对人的管理,在这里的应用分析中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3 强化核心企业的职能

理论界在讨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时,往往陷入工具理性的假象中。似乎认为只要优化了物理技术,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的功能。实则不然,供应链系统中的各节点体现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利益未能达到预期时往往人为降低物流网技术的经济价值。因此,需要借助核心企业的市场势力和利润中心地位,强化对上下游节点的管理。这样,才能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结语

本文认为,目前理论界似乎过于拔高了该技术的功能特征,而与实际情况发生了一定背离。对此,需要理性看待物联网技术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49;F5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10-0106-05

一、物联网应用概述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发源于美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美国十分重视3s技术(RS,GIS,GPS)的发展。同时,物联网在对美国第二产业的改造以及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方面受益颇丰。国内方面,物联网已经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可观效益。不过,物联网大多属于行业应用,而生活应用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指出,物联网的发展要“用”字当头。一项新技术产生后终究要靠人们接受后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才能成长乃至成熟。因此,对物联网技术的市场应用进行研究,是发展物联网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应用的基础是该项技术被普通百姓广泛接受。只有人们接受了某项技术才会大规模地应用,大规模应用使得成本下降,规模经济逐渐显现,盈利越来越多。本文意在研究影响形成期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和应用的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技术接受模型(TAM)及其后续扩展模型

技术接受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F.D.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Model,TAM),Venkatech and F.D.Davis的技术接受扩展模型(The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Acceptance Model,TAM2),技术接受及使用综合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Technology,UTAUT),Venkatesh and Bala的技术接受模型3(TAM3)。而在社会心理学里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SCT),以及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IDT)也被借用到技术接受研究领域。而在上述的8个模型中,应用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技术接受模型给出的有关信息技术接受方面的结论是: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是由使用意向决定的,使用意向由使用的态度和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决定,而使用的态度是由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的,感知易用性还影响感知有用性,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见图1)。

技术接受模型的特点是含义清晰,形式简单,易于验证。因此,应用此模型进行研究比较多。该模型的局限性是:该模型背景是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本低但收益显著;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十分有限。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不能照搬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此外,在模型研究对象上,以往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学生,对象同质性问题突出。而且,对一些复杂信息系统如ERP的研究,Zviran,Pliskin,Levin发现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影响关系并没有像对简单系统的研究那样显著。Fiona Fui-Hoon Nah等提出,应用技术接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前提是: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即使用意愿)。而对复杂信息系统如ERP的使用,使用者是公司的职员,他们的使用取决于公司推行应用ERP的意志,大多是被动地强制接受,技术接受模型不太适用复杂系统的研究。因此,国内学者针对我国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建议在利用技术接受模型研究或构建技术接受模型时,应关注信息系统的过程性,如对模型的适应范围、适用阶段、应用方法和过程等方面加以考虑,结合信息技术生命周期观点研究或构建模型,以及考虑中国的信息化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悬殊的特点,建议从信息收益、信息能力、信息分化观点构建适合我国的技术接受模型,特别是针对物联网这一复杂系统,应该结合该技术和产业在我国的具体发展阶段、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区域省情的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

三、形成期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中外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研究成果和模型构建方面的建议,本研究基于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以我国信息化地区差距巨大的现状为依据,综合考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阶段及产业的形成阶段,以及我国信息化的信息收益和人们的信息能力,构建适合中部地区信息化具体情形的形成期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

(一)物联网产业处于形成期

产业必须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形成、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前端是新兴技术向新兴产业的过渡期;中间是主导设计确立后,技术快速扩散、市场急剧发展、产业配套逐步形成的成长期;后端是产业走向市场稳定、收益递减和扩散减弱的成熟期。综合新兴产业的上述演化特点,认定我国物联网的发展阶段处于起步期向成长期的过渡期,即产业形成期。

(二)中部地区信息化和信息收益现状

表1是2009年全国及四个类型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表,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属于第三类地区。表中数据显示,无论是各类分指数还是总指数,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都相差较大,而与第一类地区则差距更大,很多指数与第四类地区几乎没有区别,中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接近全国最低指数,特别是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与全国平均、第一、第二类地区相差较大,这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及物联网技术应用不可忽视的现实。由于中部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较差,利用信息资源获得的收益较少,所以,表1中第三类地区的发展效果指数与第一类地区相差0.512,与全国平均发展效果指数相差0.105。可见,中部地区信息收益之低。加上本来的经济基础不雄厚,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极不扎实。根据赛迪顾问研究公布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中部地区6省的物联网发展远不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与西部的四川和陕西也具有较大的差距,处于等待发展的状况。

(三)形成期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构建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观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具体特点、特殊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大多属于政府主导、应用具有偏强制性或较少有选择权的特点,考虑中部地区的信息化相对落后的现状,构建形成期中部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见图2)。

(四)基于形成期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的物联网技术接受与市场应用的影响因素

1 感知安全与感知隐私

感知有用性是指用户主观上认为某一特定系统所提升的工作绩效程度。感知安全是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使用物联网技术对个人或组织安全的威胁。物联网一般被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面临的威胁有针对RFID的安全威胁、针对无线传感网的安全威胁和针对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传输层将面临异构网络跨网认证安全问题;应用层面临着未来连接为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的网络融合问题和安全问题。感知隐私是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使用物联网技术对个人隐私的威胁或泄露。从人的活动或组织工作的一般规律可知,人或组织对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安全与感知隐私越强烈,则人或组织越觉得该项技术不可用,感知安全与感知隐私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呈负影响关系。据此,应该尽快消除物联网使用的安全与隐私障碍。

2 感知收益与感知成本

感知收益是所获得的利益,感知成本是所付出的代价。消费者感觉到使用物联网技术能获得收益,则越倾向于使用物联网技术。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成本越高,则越不易于使用物联网技术。

3 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是用户使用物联网技术所付出努力的程度。消费者或组织越感觉到容易使用物联网技术,则越感觉到物联网技术有用。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行业应用,消费者或组织较少有选择权。Rawstorne等和Karahanna等提出用象征性接受(symbolic Adoption)来替代技术接受模型(TAM)中的行为意愿。象征性接受是指人们或组织(主要是领导)在思想认识上已经对新技术的接受。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动,因此,本文认为消费者或组织对物联网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象征性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或组织对物联网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对象征性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 兼容性和便利条件

物联网技术或产品的兼容性是物联网发展的一道障碍。为了降低成本和安全考虑,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兼容性高的产品。同时,针对中部地区的信息化现状,人们更不易于接受和使用物联网,因为该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都较低。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信息人才数量的增加,将改善使用物联网的便利条件,更易于该技术的接受与使用。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兼容性和便利条件对象征性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5 感知有用性与象征性接受

感知有用性取决于人们对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收益感知与成本感知。加强使用该技术的安全管理,减少使用成本,增加收益将增加有用性感知,进而增强物联网技术的象征性接受。四、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与应用建议

根据上述形成期中部地区物联网技术接受模型,可以看到,便利条件和兼容性影响到人们对物联网技术的象征性使用。而感知安全、感知隐私、感知成本和感知收益又影响到人们对物联网技术的有用性感知。因此,应该大力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更多懂物联网技术和管理的人才,进一步降低物联网的成本、增加使用物联网的收益,以及要对物联网进行大胆又具有前瞻性的管理。

(一)大力降低信息资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中部与发达地区间的“信息鸿沟”

物联网的基础网络包括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和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目前的电信网络是物联网工作的主要通道。大力降低上网资费,使得人人有条件上网,人们就有能力使用层次更高的物联网。同时,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和提高人们获取、使用和鉴别信息的能力,使人们的信息意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物联网应用表明,大力降低包括网络通讯费用在内的信息费用,是物联网广泛应用的有力支持之一。国内的入网资费、入网设备的资费等偏高致使使用者较少,进而形成使用成本升高的恶性循环,而政府对物联网软、硬件提供商提供补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人们可以较少的成本使用物联网,而经营者又可以在使用者较少的情况下有盈利,进而继续物联网制造或服务的经营,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

(二)利用已有网络和设备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感知成本

目前使用物联网的成本很高,与行业和企业自行研发、自行设计、自成体系、缺乏整体规划等不无关系。这些现状造成物联网产品兼容性差,相应地提高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使用收益。在物联网的业务形态上,采用以政府为主导、以系统集成商和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业务形态,有利于把握好物联网发展的机遇,整合资源,打造物联网产业高地,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感知成本,提升感知收益。这个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定位、系统集成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分配等。政府在物联网发展初期可以是主导者,但是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由主导者蜕变为辅导者,让市场去管理市场自己的事。此外,兼容性差使得消费者不敢大胆使用物联网产品,结果是物联网消费者减少,消费者数量减少又提高了物联网成本,与规模经济背道而驰。

(三)培养物联网复合型人才

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和经营的物联网复合型人才,能降低感知安全和感知隐私的负面作用。目前,懂物联网的人不多,对其认识还在概念接受阶段。营造一个人人懂物联网、用物联网的氛围非常重要。目前的高校、科研院所培养物联网人才,懂物联网技术的工科人才较多,而精通物联网管理与应用的人才不多。实际上,由物联网带来的管理问题与挑战远比互联网要多,如使用者的安全管理与隐私的保护等。欧盟在《物联网——欧盟行动计划》中的14项行动计划中就包括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等内容。欧盟早对物联网安全与隐私等进行研究,希望尽早解决物联网发展的管理障碍。我国高校应尽快培养懂技术、经济与管理的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在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要有管理、经济、营销、隐私伦理等人文的课程,而在物联网管理等文科专业中应加强物联网技术结构、物联网工作原理等课程的学习,这样可以增加社会对物联网的了解和应用。

篇8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产业必将成为国家和地区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贵州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方案》提出将“物联网应用示范”纳入十大产业应用推广示范,物联网应用的研发以及物联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乃至西部地区高校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还是空白,本文将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物联网新专业为例,探讨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合作新模式,供高校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参考。

高校按照“职业教育面向行业实际、面向岗位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办学思想,采用改变传统教法、加强实践教学,按照过程组织教学的新模式,教学过程符合生产过程,通过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的方法,对实训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国外的主要运行机制现状,德国的全部资金由联邦科学教育部、经济部、劳动部、各州主管部以及区和地方的行会来承担。主要由两个各自独立的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以及具有相应培训机构的企业和职业学校负责。大企业集团也提供资金或设备援助。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以教学工厂的形式,并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提出的新模式,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等引企入校,形成企业、学校、实训中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澳大利亚,行业通过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基地,由企业根据本身实际需要和培训要求为每个学生制订培训计划,TAFE学院为真正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了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建立了“学校工作再学校再工作”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在国内,目前的主要运行机制现状,一是学校按“一般性、仿真性和生产性”三类模式仿照企业生产模式建立的实践基地。一般性实践基地强调原理演示和常规技能的训练,仿真性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处理问题思路培养和训练,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部分技能进行模拟训练。生产性实践基地仿照企业的实际作业条件和职场条件建设,因此学校投资大,设备更新快、维护费用高,后续运行存在困难。二是由企业配合建设的实践基地。由学校提出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并承担主要培养任务。企业根据要求提供教育资源相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任务。如利用企业资源投入设备和资金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聘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企业奖学金等。存在的缺点是由企业义务承担建设资源,基本没有产出和回报,难以长期合作、发展。三是邀请企业全面参与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既参与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又参与实施与企业结合的实践教学任务。缺点是需要大量人才阶段时,企业有较高的积极性,合作的紧密性和持续性不稳定。

解决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就是这个突破口,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以笔者所在的贵州商专为例,物联网新专业开设后,研究并建立一个既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又能承担起物联网应用研究的校内实训基地或平台很有必要。目前,设备费用较高,不能满足需要,不具有“造血”功能,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造一个校内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应用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在教学、培训及实习实训方面的需求,把实训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就会对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早在2007年就提出大力发展理工类专业建设,建成了一些电子类基础实训室,但这些实训室只能解决电子类专业的部分基础实训。对于今年申报的物联网技术及我们拟申报的通讯技术等专业后续的专业实训仍无法满足,由于地盘狭小,资源严重匮乏等原因,无法在现有校区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即使学校新校区建成,能解决其中一些问题,但大量的设备、资金投入后如果基地不能产生造血功能,不能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实际,那也必然会出现设备老化,学生缺乏职业性等问题。2012年5月,贵州省物流协会与我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希望能给他们的“智能物流”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如德国“大企业集团也提供资金或设备援助”、新加坡企业提出“将先进的仪器设备、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入校,与教学有效融合”,以及澳大利亚的“学校工作再学校再工作”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采取资源共享(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利用企业投资、资助等模式进行物联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更具实际意义。

根据高校实际,结合本省乃至全国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的特点,在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前提下,提出构建科学的适合西部地区高校物联网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资源共享和利用企业模拟生产实训基地模式进行物联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从而形成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西部地区高校职业教育需要的新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学生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密切联系,物联网技术专业强调专业活动的创造性,专业知识更新的快速性以及很强的社会性,不停留在实训基地虚拟项目的学习上,因此我们选择对本省及沿海的区域企业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分析,结合电子类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物联网技术专业特点,构建科学、适应西部地区高校的物联网实训基地,采用适当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多种措施相互配合。

在建设思路上主要研究,一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能适应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确定建设的内容、需求及原则。由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架构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相互结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教学。二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内部、外部资源,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共享性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创新观念,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式、途径及管理机制。三是结合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物联网技术专业的特点,在充分利用原有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经过对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调研分析,对技能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进行探索,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及效益提升。

将学校传统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主要采用技能性实训基地和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营造真实工作环境,尽可能创造物质条件,让学生适应并融入到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用模拟生产性基地承接社会上的实际生产工作,提供真实实践机会,较好地契合了学校、学生、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技能性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实训项目,项目周期与教学任务同步运行,师资力量、企业一线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实践需求。改进实训基地模式,保证项目质量,教师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分配分工明确,保证学生参与。完善整个生产实训链条,教师深入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企业共享攻关项目。项目创造的生产利润,继续投入到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中,使实训基地模式得到良性循环。

加强指导与管理、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职责,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等制度,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面向企业提供项目化合作、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扩大校企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形成运行与管理长效机制,充分满足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建立技能性实训基地和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展优质校外实训基地。

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需要学校与合作方共同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针对本校实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实训基地各方的责、权、利等,并严格执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训教学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实训实习内容,按职业能力要求修订和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典型实训项目库。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训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师资共建与共享的原则,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教改、实际项目的设计。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给青年教师创造培训进修条件,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努力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

实训基地建设总目标,即建成后将成为学校物联网技术专业教学中心、学生实训中心、面向省内外的培训中心、物联网专业技能鉴定中心、面向市场的维护中心等。重点是要利用整合资源、共享资源的模式来实现部分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经过前期的努力,已具备一定基础。合作单位已经有意向分三期投资,一期拟投资用于物联网基础实习实训。如果运行良好,二期投资拟用于物联网应用实习实训,三期投资拟用于物联网生产性实习实训。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校企以股份制形式共建“物联网服务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工学结合提供基础和物质条件,为企业适应物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水平,提供应用性人才支撑及研发平台。学校成立专家委员会、培训部、研发部、服务部,考虑股份制合作,制度保障责、权、利。初期投入一定经费,保证人员时间,自主运行造血。整合现有双方资源,技术优势、达成双赢。物联网技术专家委员会为学校物联网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员工技术水平提升提供培训平台,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专兼教师的整体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一体化”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凭借平台优势,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物联网故障诊断实时在线教学系统”等教学技术项目研发,面向社会开展物联网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创建校企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完成物联网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等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拓展专业辐射,开办师资培训班、专业教学研讨班,形成区域内物联网服务方面的人才培训基地。

总之,西部高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是一个长远的话题。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加强校企长效合作、校企共建,根据我国教育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地建设模式,并建成校内实训基地,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践基地建设思路,为下一步具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果形成后,将有利于各个实训环节建设,从而实现职业教育模式下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职汽车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职教论坛,陈立旦等,2012-02-25

[2]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李永利等,2011-03-16

[3]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中国市场,李永利等,2011-04-12

[4]高职艺术设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青年文学家,杨旭2013-04-20

篇9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DIO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5.001

2013年,天津市作为农业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在农业部、天津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推进下,按照“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三全理念,开展了顶层设计、技术构建、典型应用、机制保障等一系列试点试验工作。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农业物联网是推进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快速升级的新举措。

1 农业物联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动力

1.1 正确把握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

农业物联网是一次全新的农业技术变革,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集成示范和高度应用。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农业物联网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去理解:狭义的农业物联网是指应用射频识别、传感、网络通信等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涉及的内外部信号进行感知,并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农业信息的智能识别和农业生产的高效管理;广义的农业物联网是指在农业大系统中,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信息采集器等各类信息感知设备与技术系统,根据协议授权,任何人、任何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信息互联互通,以实现智能化生产、生活和管理的社会综合体。

农业物联网通过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把农业现代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是它的本来属性,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化、集约化是一致的,其重要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机物一体化特征。农业物联网把农业生产内部过程中所需的自然、经济等要素以人机物的形态有机联系起来;也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所涉及的人、机、物有机联系起来,将传统的人、机双方交互,转型为人机物三方交互。二是发展理念“三全”化特征,即“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

1.2 农业物联网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农业物联网是农业信息化应用优先发展的领域,而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发展农业物联网是推进其他“三化”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信息获取、传输与服务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中的应用模式和推进路径,将有效地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1.3 农业物联网是引领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通过感知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包括作物信息、农田环境信息、农机作业信息等,为精准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丰富的实时信息,通过全面互联共享可以获得更多的网络服务,提高精细农业科学决策水平和作业实施水平,它将在农业精准生产大显身手。

(1)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农业物联网通过感知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的供给与需求,自动寻求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的匹配度,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正在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施黄瓜生命感知与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应用全面提升设施黄瓜产量、品质与效益。(2)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工具的专业化、智能化,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发挥效能。通过具有感知和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支持,可以使农业环境自动控制、农事操作自动化、动植物需求智能化等,在这方面农业物联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智能温室全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宁河县农夫、宝坻区德润母猪群养殖场自动饲喂站管理,滨海新区海发珍品和正跃海淡水养殖的自动投饵系统以及通过鱼群浮头识别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应用。(3)有利于推进大田作物各种农事管理的精细化、农事措施的合理化,如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在线远程诊断等。农业传感器可以准确感知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墒情、养分,通过智能运算与分析,提出决策建议,实现各种生产管理的精准化。

2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思路和目标任务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基本思路是以大力推进“四化同步”战略为指导,以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为目标,以“按照一条思路、坚持两个结合、树立三全理念”(即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的思路;坚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坚持研究开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树立“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三全理念)为宗旨,突破核心技术,研制关键标准,拓展规模应用,构建产业体系,力争使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为天津市全面发展农业物联网产业积累经验。

具体目标任务是集成示范物联网感知、传输、决策及应用相关技术和设备,实施农业物联网“一二三四五”工程,即构建1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重点建设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农业物联网核心试验基地20个(推广示范200个);建立研究开发、集成示范、应用推广3种类型农业物联网展示窗口;探索产学研用创新、农业企业运作、合作组织示范和区域整体推进4种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取得包括探索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标准、物联网产业研发和经营主体、技术服务队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协同体系和农业物联网应用天津模式在内的5个方面的成果。

3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遵循“科学规划、重点突破、行业应用、整体提升”原则,紧密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3.1 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与机制创新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和创建推进机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了区试工程的高效开展。

2013年,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先后6次来津就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进行考察或座谈指导。春兰书记、兴国市长在2014年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东峰副书记和宏江副市长对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给予指导支持,多次做出重要批示。2013年9月,天津市政府与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就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建设签定了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由农业部、中科院有关司局和天津市有关委局组成的部市院共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集成各方资源优势,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保障了区试工程的顺利实施。目前,各方面都把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领导高度重视的氛围已经形成。

3.2 构建了适合天津特点的农业物联网建设总体框架

在“按照一条思路、坚持两个结合、树立三全理念”思想指导下,编制了天津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实施方案,得到了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和有关专家领导的直接指导和肯定。在建设内容上开展“一个平台、三个工程、两个体系”建设,即建设一个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应用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3个工程建设;探索符合天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需求的理论体系和标准体系两个体系建设。

3.3 研发了国际先进的天津农业物联网支撑平台

黄兴国市长在2014年天津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水平建设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天津市与中科院合作,建成了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平台涵盖了农业生产、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农资农机服务等领域数据库17个,集成各类农业应用系统113个,实现了25个基地传感数据的在线采集和9个基地共17路视频接入。2013年9月24日,农业部组织汪懋华院士等9位专家对平台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平台开发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3.4 研究储备了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

天津市在农业网联网区试工程实施伊始,就明确了高标准、高起点的工作定位,注重应用技术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大力开展了针对环境、生命信息感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创新,重点中试和熟化动植物环境和生命信息传感器,重点开展了设施农业病虫害和水产主要病害特征信息提取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

3.5 开展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典型示范

区试工程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已有的50多个农业物联网相关试验点或基地进行了充分调研,系统掌握了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建设的基本状况,明确了主要实施内容。建设了10个核心基地,核心试验面积704 hm2,进行了1 262栋节能温室、76.5万m2养殖水面示范应用,涉及设施蔬菜、种羊、种猪、海水鱼、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种类。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建立了电子生产档案、企业管理、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平台。积极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了农业电子商务支撑平台,开展了千余种名特优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活动,探索了冷链宅配模式、线上线下模式、会员定制模式以及农超对接模式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3.6 加强了标准建设与理论研究

天津市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作为地方标准重点编制计划,分步骤制定、完善一系列的天津市现代农业地方标准并组织实施。“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与对策研究”列入2013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计划项目,组织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4个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制定了行业物联网应用规划,正在抓紧制定天津市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培育和壮大农业物联网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4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重点工作

天津市农业物联网试验区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们在平台内容、功能和运行机制上还需不断充实完善,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上还需从人力和资金上加大投入。下一步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强核心基地建设,探索应用模式

对已建设的10个核心试验基地应用加强指导服务,同时,按照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实施方案,筛选建设一批新的核心试验基地。加大推动武清区、西青区整体推进模式的建设,扩大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和应用点,不断探索天津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

4.2 强化平台应用功能,发挥引领作用

紧紧围绕平台应用建设,在技术上重点完善平台数据接口、在线视频、数据传输和接入接口规范标准;在应用上加快行业子平台应用系统研发进程,开发“农业农村基层基础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天津动物及产品外埠进津道口监管信息系统”、“奶牛良种繁育管理系统”和“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基础数据挖掘”,同时,为企业、基地应用提供定制服务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入驻平台,不断丰富平台内容。在保障上尽快出台平台运行管理办法,规范平台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平台安全畅通,引领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

4.3 建设质量追溯系统,做好支撑服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工作要求,结合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任务,以放心菜追溯系统、放心水产品追溯系统和畜产品外埠进津道口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化管理和信息化追溯系统,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支撑服务。

4.4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产销衔接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天津市农产品电商平台功能,组织农民专业合作、休闲农业和涉农企业开展网上销售。选择3~5家农产品电商企业进行示范,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会员定制、冷链宅配和农超对接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

4.5 加强理论人才建设,促进持续发展

按照总体目标任务,加强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组织编制和修订10个农业物联网标准,逐步完善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积极筹建农业物联网应用研发中心,汇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研发技术人才。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完成天津市农业物联网三年整体规划任务,推动农业物联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6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应用水平

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信息终端、电视、刊物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的宣传和培训,对平台应用、标准编制和基地应用人员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继续做好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工作简报的编发,全面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道亮.农业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余欣荣. 物联网――改变农业、农民、农村的新力量[M].北京: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唐珂.国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00-707.

[4] 毛科军,官宏义.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的实践[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28(6):693-699.

篇10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作为新生代的科技产物,代表着新媒介技术的产生、发展和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水平。互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基础,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机软件应用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使得互联网技术完全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电子商务行业的应用、教育教学行业的应用等人们具体生活的应用,标志着新的互联网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相信未来几年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将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

2互联网+技术发展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在互联网+技术方面将不会断地面临着挑战,接下来我们将对互联网+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进行详细分析。

2.1 互联网+平台下的移动互联网融合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互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会成为今后互联网+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面临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1 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需要更先进的理论和协议的支撑。传统互联网络技术主要是以数据通信为目标,而在新型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路由协议与理论无法胜任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的要求。

2.1.2 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其接入方式、链路形式和通信应用模式等与传统的固定网络模式之间存丰较大差异。因此,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

2.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 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最初只是由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技术专家设计开发,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吸引了许多的非人员成为互联网用户主体,用户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地球俨然变化了地球村。此外,互联网最初的研发只是为了方便科研团体或政府机构管理,而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在社会各领域得到普及。目前,互联网更多与社会各行业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时代,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3 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看到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问题和挑战。但是,总体来说,互联网+时代俨然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其正在不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以下我们举例来看下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3.1 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运用

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商户与消费者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的商业运营模式。在电子环境下,消费者都可以实现电子选购、电子交易。如今的电子商业已经趋向成熟,其中在国内主要代表为淘宝、京东、当当等各大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人们通过各上电子商务平台随时随地可以选购到自己喜好的商品,实现了不出门即可以消费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方式。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足以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质变。

3.2 互联网+时代下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出现也是我们的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联网是把新一代IT 技术融入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各种物体中,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信息交换。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现实时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以此为基础,人类能够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提高信息监测追踪能力、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从而使得人们对日常工作生活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远程管理。

3.3 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融合进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标志着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3.3.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世界中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信息泄漏现在还比较普遍存在于互联网世界中。这对于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3.3.2 随便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人才紧缺情况还是存在,使得互联网+平台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另外,人们的互联网技术水平还有待普及提高,因此,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对社会群众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最为明显的就是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也面临了相关问题和挑战,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更新,信息安全的防护等。但是,不论如何都无法阻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相信未来几年,社会将会完全进行互联网+时代。

篇11

中图分类号:G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21-001

“感知教育”工程是无锡市12个传感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之一。“感知教育”工程重点是在学校普及教育、教学应用、教育管理及教育公共信息管理等方面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我校借助新校异地新建的契机,在新校规划之初就提出校园智能化的理念,我们把“感知教育”项目建设植入学校总体设计与规划,做到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借用云计算技术和云亭中学校名中的“云”字,我们把项目名称定名为“感知教育、智慧云校”。

2010年7月18日我校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学校在充分酝酿、讨论、研究、完善设计思路后于2010年11月提出无锡市感知教育示范项目申请,2011年3月通过了无锡市教育局组织的专家论证答辩,2011年7月学校完成了“感知教育、智慧云校”的项目招投标,并随即在云亭中学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同步跟进建设。

一、“感知教育、智慧云校”项目设计目标

我校“感知教育、智慧云校”项目的领域涵盖了教育教学、学生生活、学校管理等多个领域,重点为物联网技术教学应用示范工程和教育管理应用示范工程。

1.建立若干物联网应用演示实验室,开发出若干个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理化生实验,探索物联网环境下实验学习的新方法。

2.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动植物生长、宇宙星空、气象资料的数据监控、观察、记录全程化、网络化、公开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科研方法的创新和变革。

3.借助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学校平安校园的技防监控系统,加强对学生安全、机房安全、水电能耗的实时监控,实现“平安校园”、“低碳校园”建设的新提升。

二、“感知教育、智慧云校”主要建成项目

目前学校“感知教育、智慧云校”的主要建成项目有十三项:

1.感知安防:电子围栏是一种主动入侵防御围栏,采用脉冲式高压对入侵企图作出反应,阻拦入侵行为,且不威胁人的性命。

2.感知能耗:感知能耗子系统通过对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智能采集,配合学校的各项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为后勤管理和服务提供基本数据。

3.绿色健康教室:绿色健康教室子系统结合通讯技术、测控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测量技术、自动化检测软件实现对校园的教室及其他重点部位的环境在线监控。

4.感知阅览室:采用RFID技术、自组网的感知信息系统,通过在阅览室入口设置RFID采集通道,有效控制了无卡人员的进出,保证学生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读书、学习。

5.感知校园卡:采用开放式高速学生卡,识别率高,读取速度快,学生不需要刷卡,自动考勤,系统将会及时、自动地短信通知家长孩子的到离校情况,家长通过短信可轻松获取孩子在校的健康状况、日常表现、学习成绩以及学校的动态、通知等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和网站平台与老师交流信息。

6.绿盾机房:通过绿盾机房系统,使得机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到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全面情况,并可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必要时可实施无人值守的远程管理。

7.感知生长:“感知生长”校园数字农植园系统,通过传感技术、视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种养殖环境,创造更加良好的探究和体验环境。

8.数字气象站:校园数字气象站系统采用先进的气象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处理器、GPRS无线传输等技术,该系统可进行常规的环境温度、气压、环境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等八类气象要素观测。

9.校园辞典:智慧校园辞典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人体动作捕捉与分析呈现不同的内容,内容完全采用多媒体制作,满足学生对物联网技术学习和实践的需求。

10.感知教研:高效能记录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情况,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11.数字实验室:数字实验室由“教师机(安装数字实验室管理和数据分析配套软件)+手持式主机(包括嵌入式系统,集采集、显示、处理为一体)+传感器(包括各种常规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要求的理、化、生传感器)+配套教具”组成。数字实验室既克服了传统实验仪器和实验方式的弊端,又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探究性实验的完美结合。

12.仰望星空:是一个集天文观测预约、观测、研究、分享的网络与实地相结合的数字天文观测系统。

13.数字机器人:机器人教室拥有专用的六边形的搭建台和编程用电脑,并配有机器人器材分类柜和机器人创意设计展示柜,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配合意识,提升创新意识、科学素养。

三、“感知教育、智慧云校”项目建设价值

篇1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通信设备不断发展,隆重登入世界舞台,有效推动数据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实践中逐步对数据管理工作进行革新,使数据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的现代化、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与科技化。数据管理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一、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基本概念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正式走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登上历史是舞台,成为新时期发展的新宠儿,其中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中发展最为突出的两种技术类型,与现代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数据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挖掘数据管理工作的最大潜能,提升数据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加快我国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为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改革,运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搜集、整理、归档,做好市场监控工作,实施动态化管理,实现数据管理的全面化、一体化与多元化。在数据管理工作中,合理的运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能有效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优化企业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发展的现代化与科技化。

二、数据管理中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数据管理中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应用是否具有可能性,主要是指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同数据管理工作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又是如何被运用在数据管理工作中的。通观近年来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其应用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实践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众多实践证明,将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数据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可能性。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主要包含技术精硬件设施与各类软件设备,计算机的问世给予物联网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提升了计算机技术的存在价值与使用性能,因此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已经形成一个完美结合的整体,在时代的发展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应用平台。在国际范围内,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已经被逐步运用到数据管理工作中,有效提升数据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统一性、整体性、高效性与全面性。由此可见,将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数据管理工作中是时展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二)理论证明

数据管理与通信互联网技术之间属于依赖与被依赖之间的关系。数据管理工作量较大,种类繁多、数据发展,利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能够快速对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归档,极大程度上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量,节约劳动力,减低管理成本,提升数据管理效益。通过运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企业能够快速知晓市场动态,了解多方面信息,对企业发展工作进行系统的整合,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通观我国数据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变化,大体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数据库系统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单位等各部门数据管理的重要方略,且数据管理对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三、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应用的难点

(一)人才管理

将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数据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然而应用该技术首先需要具备专业的数据管理人才,确保数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相关信息相似,我国企业、单位各部门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不少经验丰富的管理型人才,其专业知识较强且具有灵活的应用能力,然而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下,传统数据管理人员在实际造作与运用时出现诸多问题。在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下,传统数据管理人员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数据管理能力,然而当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出现问题时,数据管理人员将无法解决,导致数据资源丢失,影响数据管理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网络病毒与黑客对计算机系统的工具,导致数据信息泄露,对企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管理方式

数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意识无法及时得到更正,造成数据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数据管理人员尽管已经完全认识到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可行性与必然性,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管理人员对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剖析,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设备了解相对较少,管理方式缺乏简洁性与实用性。

四、数据管理中应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实现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第一步,只有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够保证数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数据管理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培训时不断要对其普及数据管理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的应用技能,还应将网络安全知识、计算机故障维修技术技能对其进行传授,使数据管理人员不但能灵活运用数据管理管理软件、硬件,还能够对计算机所出现的简单故障进行处理。从数据管理安全性来说,企业应提升数据管理人员对数据信息安全性与完整性的警惕意识,规范个人操作,保证计算机使用安全,实现绿色上网,落实数据管理职责,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培训过程企业可将内部培训活动与外部培训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选拔出企业内部工作优秀的员工,聘请第三方培训机构,由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教授与引导,通过此活动能够提升企业优秀员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然后由优秀员工对企业内部其他员工开展指导性工作,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技能。

(二)强化风险控制

针对计算机网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性问题,企业内部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其起到足够的重视,制定并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预防措施,加强对高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运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数据管理者应正视风险的存在性,提高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构建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加密数据库,数据关系信息直接关乎到企业的发展与正常运营,为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其二,构建防火墙,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防火墙具有较好的病毒防范效果,能够抵御病毒入侵,保护数据安全;独立管理,将数据管理与其他管理分割开来,使数据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避免病毒扩散;构建警报系统,为应对一些防火墙无法抵御的风险,需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自动报警提示装置,使紧急预案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降低风险。

(三)强化管理

为保证通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能够在数据管理中正常运行,企业须制定出详细的数据管理策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与管理。数据管理部门落实数据管理基础工作,加强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企业数据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优化管理技能,加强沟通与交流,掌握多种数据管理模式,实现动态化数据管理,为通信互联网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发展基础。

五、总结

综上所述,21世纪是科技时代,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是新时代的宠儿,在时代的推动下,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相互渗透,逐渐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数据管理需要依靠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寻求新的出路与发展空间,加快企业现代化的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数据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管理的应用能力,优化管理策略,制定并完善计算机网络评估管理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数据管理的完整性与统一性。然而,将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运用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树立风险意识,针对计算机风险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护策略,保证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蔡鹰鹏.对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7:32.

[2]谭冬梅.数据挖掘技术在移动通信欺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篇13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ki.kjycx.2016.05.159

由于城市自动消防设施不健全,火灾防控管理水平比较低,为城市安全埋下了隐患,再加上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性较差,一旦发生火灾,报警系统很难启动,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火情,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火灾防控智能化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够提高城市火灾防控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1城市火灾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1消防水源管理系统紊乱

消防水源是城市消防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水源主要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两大类。目前,很多城市的消防部门都缺少动态管理消防水源的意识,使消防水源被破坏,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水源水位、压力等情况。因此,仅依靠定期检查、排查登记消防水源很难保证其管理效率,而且相关信息也不全面。

1.2危险源监管力度不够

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是监督和管理重大危险源,因为它是引发重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许多城市普遍存在危险源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相关部门也不了解城市危险源分布情况,没有明确划分危险源种类,所以,无法有效防范城市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1.3消防设施不完善

消防设施在城市火灾防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城市火灾防控效率密切相关。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城市都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无法有效提高城市火灾防控效率的问题,所以,城市火灾发生的概率不断提高。另外,许多城市都将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忽略了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导致城市消防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更新和维护它们。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以传感器为基础开展现场数据采集工作的,它利用GPRS传输设备将相关数据传送至中心服务器,然后结合消息推送机制,在视频集中监控、矢量图形化和GIS等相关技术的指导下将社会单位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传输至物联网数据管理中心,以监控、管理、处理相关数据,及时扑灭火灾。应用物联网技术后,火灾预警系统呈智能化、多样化和网络化发展,它很好地解决了目前使用的自动化报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报警系统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生火灾,需要扑灭火灾或应急救援时,该系统可以自动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为之后相关负责人作出决策提供依据,并辅助消防官兵开展救援工作,真正实现智能化城市火灾防控。

3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消防水源方面的应用

应用物联网技术管理消防水源时,相关信息能够被及时传送至中心服务器,消防部门也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及时监督、管理消防水源的水位和压力等。与此同时,使用通信设备的定位功能能够及时获取消防水源的位置。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消防水源管理工作中,可以为指挥中心提供准确度高的实时信息,为灭火救援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2在危险源监控中的应用

应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危险源时,主要利用的是无线传感物联网技术。指挥中心通过它可以及时了解危险源周围的水和气体等的变化情况,为城市火灾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一旦发生火灾,在物联网管理平台的作用下,探测报警器会迅速将探测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经过专业的整理和分析,充分考虑灾害程度等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灭火救灾方案,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辖区消防部门,让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3在消防设施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城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消防设施的智能化。在此过程中,负责监控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保证消防设施在正常状态下运行,进而提高城市预防火灾和抵御火灾的能力。在无人监测的情况下,系统也会以检测数据为依据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启动相关消防设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另外,应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远程监控所控区域的火情。

3.4在火灾报警中的应用

目前,火灾报警基本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一旦发生火灾,报警设备将各自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由此可知,目前的火灾报警系统还不完善。如果以物联网技术为指导,在无线传感设备的作用下有效连接独立式火灾报警设备和互联网,将会达到检测管理的目的,进而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城市火灾防控工作中充分展现了其优势和价值,为城市火灾防控动态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有效解决了火灾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城市火灾防控部门应不断完善城市消防设施,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机制,提高城市火灾防控管理效率,以推动城市火灾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景春.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火灾防控中的应用探析[G]//2014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消防协会,201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