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持续

经济发展持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4: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持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发展持续

篇1

1研究背景

广州是我国会展业三大一线城市之一,广州会展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尽管广州是我国主要的国际会议城市,但举办国际会议的能力却远逊色于北京和上海。据《ICCA国际会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北京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高达93场,是广州的4.7倍,而上海则是82场,是广州的4.1倍。因此可以看出,广州会展业的竞争力在国内虽然强劲,但是仍落后于上海和北京[1]。同时,据ICCA的《全球会议目的地国家及城市排行榜》近五年(2015年—2019年)中国主要国际会议城市分布排名(不含港澳台地区),广州与南京排名相当,位于第五位及第六位,武汉和杭州紧随其后,近五年(2015年—2019年)所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与广州相比,均仅相差10场左右。因此,广州会展业当前的发展处境并不十分乐观,业内普遍对于广州会展业的未来发展预期有所下降。

2近五年的发展现状

2.1展会承办

笔者通过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建设的全国性展览信息平台,如中国贸促会信息中心运营的“今日会展”,企业自主研发运营的展览信息平台,如中国会展杂志社运营的“会展在线”“展酷网”,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各地贸促系统会员单位等平台,对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2015年至2019年,共5年时间内广州地区的数据,得出如下结果。

2.2政策支持

2.2.1优先发展政策

会展经济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展业已为广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广州市着重加快会展业的发展。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以及《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规划、调节、监管、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推动会展业各类经营主体公平、有序地竞争发展;坚持产业联动与专业化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会展业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融合互动,加快会展专业化的步伐;坚持重点培育和大力引进相结合,做强做大重点专业会展和品牌会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展会企业和品牌展会落户;坚持错位竞争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城市、企业、项目的合作和协调,力争将广州打造成为亚洲会展名城和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城市。

2.2.2人才使用政策

为解决会展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广州除部分高校开设会展管理专业培养会展相关专业人才以外,现行的《关于促进广州市会展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会展业将建立专业培训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会展专家、学者以及业内成功人士,对本市展览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各会员企业也应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协会或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3发展中的问题

3.1展会承办

3.1.1展会数量趋势

总体而言,近些年来广州在国内展览城市中排名稳定靠前,所承办的展会以大规模展览为主,近年来展览数量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存在下降的倾向。

3.1.2展会行业类型

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近80%的参加过广州会展的普通游客倾向于参加服务业类型的会展,而2015年到2019年服务业的比例均未超过20%。尽管各行业会展的服务对象并不全是普通游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相应提高,会展作为方式类型之一,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更多普通游客参与其中,使会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合作机会。

3.2会展人才管理

3.2.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首先,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会展专业尚属于一个新兴专业,我国以会展方向为专业背景的教授学者较少,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知识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其次,这些从事会展专业教育的教师基本具有硕士、博士的教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意味着他们大多缺乏会展行业的从业经验,然而会展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即使这些教师可以通过上述各渠道的培训夯实自身的会展专业理论基础,但他们仍将面临实践实训经验不足的窘境。最后,应当意识到,会展业态的发展具有动态性,然而高校的师资队伍却是相对稳定、相对“固化”的,这将导致会展专业课程变动性、延展性不足的状况。

3.2.2校企合作机制不够成熟

会展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广州9所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目前仅有3所开设了专业实习(校企合作)项目,能够给予学生在行业中实践成长的机会,而其余大部分高校均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没有任何的前置性训练及校企实习的对接。

4可持续发展对策

4.1重视湾区特色会展人才的培养

会展人才的职业能力可分为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是指会展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般职业活动都要求的基本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会展专业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2]。广州具备了独特的毗邻港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地理优势,广州会展业人才的培养理所应当结合大湾区特色进行拓展能力的培养,比如大湾区会展物流以及港澳法律法规、葡语翻译等特色课程,并加强其在实践当中的运用。

4.2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品牌群

广州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特色,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品牌群。湾区的发展涉及多个方面,在湾区金融发展方面,可以着重培育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峰会以及科技峰会等会展品牌;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可以着重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博览会以及文化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在华人华侨文化发展方面,可以着重培育华人华侨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等会展品牌;在国际会议创办方面,可以培育粤港澳大湾区联席峰会以及湾区城市发展论坛等会展品牌。在上述众多会展品牌中,应至少培育3至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会展品牌。以广州为基点,通过塑造粤港澳大湾区会展品牌群,培育广州会展品牌影响力,提高广州会展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4.3借助湾区优势提升对国际会议的常驻吸引力

承办国际会议,是提升会议承办城市会展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重大国际会议主要包括政府间会议、跨国集团年会以及协会会议等,如APEC、ESCPA、《财富》论坛、世行年会等,足以对亚太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前,IFF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寻求更多的金融合作决定永久落户广州,成为在广州永久常驻的首个世界级金融峰会。除国际金融会议以外,全球智能工业大会、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同样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机遇,选择永久驻扎广州。由此可见,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核心,对于国际会议的吸引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2017年财富国际论坛、2018年世界航线大会、2019年世界港口大会、2019年世界律师大会的成功召开也让广州声名鹊起,广州在国际会展版图上的位置也越来越亮眼,因而广州实际并不缺乏承办国际性会议的机遇,在机遇之上,广州更应当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发展优势、政策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以及文化发展优势,吸引国家级、亚太级别乃至世界级别的会展、论坛常驻,将广州打造成为世界第一会展湾区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莫岸华.与京沪比较视野下的广州会展业发展国际化程度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14(2):56-63.

[2]文晓立.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9,28(3):28-32.

[3]余晨杰.论会展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5):179-180.

篇2

土地保护是保障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完善与制定,来加强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国土资源部明确指出,要妥善解决用地突出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单独选址项目,需要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阶段,看其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是否落实补充耕地资金。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国家多次强调,要充分保障公众土地权益,完善征地的审批环节,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确保土地在经济建设中能合理有效利用。

1.2土地权益的健全是市场机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配置和利用耕地资源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国家要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制定相关规定,通过各种耕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进一步发挥土地利用空间。数据显示,中国新增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在所有违法用地中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达50%以上。耕地总量已经迫近18亿亩耕地“红线”,这使得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经济发展中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1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土地保护的调控及引导作用

有限的耕地资源在满足人们的粮食供需外,还要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接轨,经济发展中,很多城市工业化对有限耕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扩建规模,城镇边缘化效应,严格挑战着有限的耕地资源。因而,土地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相关法律的落实势在必行。《临朐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城市城镇化、工业化要实行土地用途的管制。通过合理的分配商业、服务业的用地范围,不仅统一规划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的使用情况,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让土地资源能够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2.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这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基本精神和法理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耕地资源作为市场经济再配置的重要元素,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产业结构的差异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经常会出现失衡的现象,由于各地土地资源稀缺现象严重,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要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土地管理法》要求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合理的配置当地土地资源。结合当地自身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和保护耕地资源,最大效益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

2.3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协调,是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长期战略。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湾地区,工业化进程在逐步加快。为了解决用地紧张的状况,充分发挥现有土地的作用,通过约束性和预期性土地利用指标,优化了开发区土地使用标准,大大推进了土地利用转型。通过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不仅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耕地保护的目标,还让区域之间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2.4把土地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一直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土地利用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为耕地保护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空间及时代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多鼓励发展各种土地节约型的项目,实现土地集约化的转变方式,通过项目发展和市场经济调控,提高耕地保护率。在这方面,临朐县充分贯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建设中,通过优化不合理的城区,降低了传统产业的用地规模,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用地比例,土地利用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同市场机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2.5在经济发展中,要制定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战略发展的主体,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土地,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多地区通过利用GPS/PDA技术,能随时掌握耕地利用情况;此外,还通过应用GIS技术,实现了土地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很多地区从实际出发,对城区进行整体控制,提高了城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从某种程度而言,土地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篇3

在广东陆地空间基本耗尽的背景下,海洋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广大的空间。理论上,在海洋强省的战略下,海洋经济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海洋GDP应占到GDP总量的30%~40%。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仅占广东生产总值的18%,尽管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发展空间较大,可是广东海洋经济却呈现出增长乏力、结构调整困难以及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并从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横向比较了广东与其他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自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2012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2013年约达1.13万亿元。然而,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经济REFORMATION&STRATEGY2017.4增长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广东经济发展速度度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二)广东海洋就业人口数量、万吨级泊位数量逐年增加2008—2013年,广东海洋就业人口增加了70多万,每年吸引新增就业人口10万多人,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奠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广东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8—2013年新增万吨级港口泊位数60个,平均每年增长10个,万吨级港口泊位数为第二和第三产业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广东未开发海洋领域比例较高,2008—2013年广东海洋养殖面积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0%多,未来海洋新生物品种养殖具有很大空间。单位海岸线海洋GDP呈现增长态势,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2008年以来,广东单位海岸线GDP已由2008年的1.41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42亿元。但2011年起,广东单位海岸线GDP的增长速度放缓。

二、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省(区、市)的比较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比较1.海洋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发生分离。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中,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稳居首位,这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广东海洋经济规模与其经济规模存在高度相关性。速度方面,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仅有7.40%,低于广东GDP的增长速度,在11个沿海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五,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排名前三名,天津、广西和海南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意味着广东海洋经济与广东外向型经济的高度相关性,世界经济冲击影响了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2.广东海洋经济结构相对合理,海洋经济占GDP比重及海洋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与个别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方面,广东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基本呈现出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均衡发展格局。但广东海洋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传统、粗放,海洋经济占GDP比重及海洋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与个别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天津、上海、海南和福建的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要高于广东,其中,2013年天津达到31.7%,上海接近30%,而广东还不足2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东经济规模大,另一方面是天津、上海属于直辖市,而海南和福建本身经济体量小。此外,广东海洋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占比低于上海和海南,上海海洋经济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港口现代服务业,海南主要体现在旅游业,这说明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3.海洋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较大。2013年广东单位海岸线GDP排在11个沿海省(区、市)的倒数第五位,且2008年以来一直是第五位。关键问题是与天津、上海比较差距太大,天津和上海单位海岸线的海洋GDP接近每公里30亿元,是广东的15倍左右。不仅如此,相对河北、江苏和山东,广东也还有较大差距,它们是广东的1倍。广东海洋经济规模、结构具有先发优势,速度呈现出中等态势,但相对于天津和上海,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益弱势较为突出。因此,未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更要注重质量,提高单位海洋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比较1.广东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空间相对充足,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广东海洋养殖面积和可养殖面积比仅为20%多,而河北、辽宁、江苏和山东养殖面积超过可养殖面积,这表明广东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2.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过小,而且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沿海区域平均增长水平,广东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海洋生物品种培养还有很大空间。广东海洋原油产量逐年增加,产量位居天津之后,2013年达到1345.3亿吨。广东天然气产量位居沿海省(区、市)第一位,海洋化工产品产量低于天津、江苏、山东,特别是山东,已经超过1000万吨,而广东还不到100万吨。广东风力发电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3.广东港口平台较多,航运物流发展潜力较大。广东万吨级港口泊位数居全国首位,2013年达到270个,远多于上海156个、浙江196个。然而,广东港口货运量小于上海、浙江,货物周转运输量不仅低于上海、浙江,还低于江苏,江苏万吨港口泊位数仅为44个,这说明广东发展航运物流的潜力较大,未来海洋经济增长的空间也较大。4.船舶制造业还处于落后位置,海洋第二产业不强。2008—2013年,广东船舶工业处于全国第七的位置,明显落后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广东第二产业基数较大更多是原油产出量,近年来原油保持1400多亿吨,处于第二位,位于天津之后。(三)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比较1.科技力量仅处在全国沿海11个省(区、市)中等水平,而且与上海、山东等海洋科技力量领先的区域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亟待增加。广东海洋经费收入相对于其他沿海省(区、市),还是存在研究经费收入不高的问题,2013年上海和山东的海洋研究经费收入分别超过30亿元,而广东不足20亿元。研究经费收入增长速度方面,2008年江苏几乎是广东的50%,2013年江苏研究经费收入超过广东,且突破20亿元。广东海洋研究经费内部支出与经费收入呈现相似特征,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支出小于上海、山东和江苏,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存在较大差距。2.广东海洋专利拥有总量小于上海、山东和辽宁,海洋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海洋科技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过长。广东的科技产业多元化投资和风险投资机制亟待完善,海洋经济人才层次太低,科技兴海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2013年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527项,只是上海的四分之一。不仅如此,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也远远少于辽宁省。2008—2013年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如江苏由2008年的46项增加到2013年的201项。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特点之一是海域确权工作的力度较大,这可能与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有关,因为辽宁海洋研究的政府投入明显不足。与全国相比,广东海洋创新能力处于前列,大部分指标排在第三名,核心问题是广东与前两名的差距较大,而与排在后面的差距较小。因此,总体而言,海洋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海洋经济创新能力与广东经济以及海洋经济规模不相匹配。(四)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力比较1.广东海域确权工作要滞后于江苏、辽宁和山东。2013年辽宁和山东每年海域确权面积分别达到14万公顷和12万公顷,江苏也达到5万多公顷,而广东仅有6000多公顷。关键问题是,2008—2013年辽宁、山东和江苏海域确权不是增长,就是基本保持稳定,而2008年、2013年广东的海域确权面积明显减少。2.广东海洋保护力度不及辽宁、山东和海南。广东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增大。2008—2013年广东海洋保护区数量减少14个,保护区面积减少近2000公顷,而辽宁省海洋保护区面积依然保持9860公顷,山东海洋保护区面积一度下降后,自2009年保持上升态势。海洋经济开发和海洋保护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保护并不是平行推进的,且落后于经济次发达地区,这说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陆地经济发展以及海洋保护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加大海洋保护力度、提高海洋治理能力是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新常态视角下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困境

(一)海洋经济结构调整较为缓慢1.海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调整速度缓慢。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8%下降到2013年的1.7%。广东海洋第二产业稳中有升,2013年海洋第二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0.7%。2008年广东海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49.5%,2013年该比值为50.9%。2.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出现增长乏力困境。以造船业为例,2008年广东修船完工量是112艘,造船完工数量是39艘,2011年修船和造船数量达到最大共512艘,此后该数量开始下降。2013年造船和修船完工数量仅有353艘。此外,石油开采原油产量每年约1400万吨,占广东海洋GDP的比重较大。2009年广东海洋第三产业达到52.5%,高于2013年水平。3.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依然处于落后状态。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是新兴产业或高端临海产业。尽管广东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及以粤东、粤西海洋生物育种和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但广东还没有反映海洋生物医药专门的经济统计数据,这说明广东海洋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新能源方面,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风力发电虽然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风力发电仅有180万千瓦,规模偏小。(二)海洋研究投入需要增大,海洋创新能力亟须提升1.海洋研究经费投入不足。2008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还不到10亿元,2009年则更少,不到5亿元,2013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还是不到20亿元。在研究支出少于收入的背景下,2008—2013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仅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6%~1.8%,达不到创新驱动研究经费投入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就是研究经费的支出。如果按照人均来计算,广东海洋研究人均经费更少。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海洋科研人员数量是逐年增加的,2008年广东海洋研究机构有2253名研究人员,到2013年有3250名研究人员,6年增加近1000人。2008年人均研究经费为40多万元,2013年增加到60万元,扣除劳务费用后,真正用于科研的费用更少。2.拥有海洋发明专利总量不足。2013年广东拥有海洋发明专利的总数为527项,比2008年增加160项。总体而言,发明专利拥有总量与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不匹配,与海洋经济强省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发明专利,海洋研究专利拥有量明显不足。(三)海洋管理和保护的效果不明显,海洋保护任重道远增长与保护均衡协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粗放式经济增长使得广东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果长此以往,海洋经济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还可能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源头。1.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海洋监控区的生态多样性较差,需要保护的物种达20多种。2008年广东海洋保护区有64个,2013年减少到50个,海洋保护区的面积也由2008年的5701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3820公顷。2.广东海洋确权面积逐年减少。海洋确权是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保护的重要条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是,大量海洋资源被闲置,海洋资源产权不清,对海洋资源管理能力下降,上述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3.海洋污染治理能力和海洋管理能力制约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发挥。海洋保护和管理不足是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已经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未来必须加大海洋保护力度和提高海洋管理能力。

篇4

一、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农业经济本身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障,二者只有协调交互发展才能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还十分低下,生态保护工作还不够深入合理,这些都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当然生态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在局限性和开放性兼容的背景下,高效协调路径方案,夯实农业经济运行结构,明确生态农业的属性和规律,全面贯彻和落实技术保障机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明确农业发展方向,统筹监督技术要点和管理,实施经济共同体全方位监督和管控,维护经济运行管理的有机性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保障。

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根本,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引下,有效贯彻生态可再生资源的开发理念,不仅符合时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能够提供了完善的交流平台,带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业产品,有效发挥协调理念的最佳效应,为地区农业资源的深度利用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只有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才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绿色安全性有机农产品。未来“农户+公司”将会越来越多,绿色无公害贸易一体化发展格局将会更加茁壮,农民会深切感受到加工、销售、贸易培育发展带来的实处。国家对于农业生态化监管会逐渐科学,质量监督、检查的跟进,生态农产品监督体系日趋成熟。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既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又符合政策和环保的要求,为此是利国利民且大快人心的好事。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一)完善生态农业系统提升农业生产力当地政府要重塑农业发展的理念,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观,掌握和探究生态学和自然的基本规律,借助现代化技术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宏观统筹指导打造农业产业链,在环境承载的限度内,有机兼容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农民因地制宜创新生态技术和产品,将种植、生长、采摘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二)发展和优化农产品利用招商引资的手段,拓宽农业生态道路。借助环保产业升级发展的东风,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在有利条件的配合下,有效整合农业市场,提升农业整体利益。在发展和优化农产品的进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拓宽产品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同时坚守生态底线,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防止短期利益驱使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三)改进农村社会生态体制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征途中,政府需要引入和培养农业储备人才,开发和销售环保产品,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生态农业发展市场,培养农业储备人才,改进农村社会服务体制,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农业人才的薪资和福利。此外,监测和监督环境污染治理,宣传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打击劣质生态农产品。

篇5

我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要不断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设我国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坚持走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农业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要把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从以往的发展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技术,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重点提出了要重视生态农业的持续性的发展,要对未来的生态农业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缩小城乡差距,让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入现代化发展道路。

1.生态农业的特点

1.1生态农业具有局限性与开放性

要想保证生态农业的持久性发展必须先要改进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使用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我国农业的生产技术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比较落后,所以在以后的生态农业发展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挖掘出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农业模式,不断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的国土资源,为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不仅仅关注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开发与保护的相辅相成,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1.2生态农业能够不断的优化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人们不断的开发农业生态资源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平,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更深一层次的提高。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合理的利用自然的资源,根据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得到收入,因为任何一种农作物都具有其独特的生长模式和规律,如果通过科学技术不断的优化和改造,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农作物身边的环境,使得农作物更健康的生长与发育,最终农业生产科技会发展的越来顺利,让农产业的发展做到最大化。综上可知,要想让生态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不断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合理的利用每一个生态资源。

1.3生态农业发展系统具有有机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生产技术是的相辅相成,是相互协调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员保证此运行系统正常的运行,生态农业的发展比较注重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进行,还要使得自然资源与人力技术相互合作,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合理的利用农业生产技术,这样才能让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防止发生资源浪费的情况,综合性质的保证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2.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济规模的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规模比较小,生态农业发展的单位一般情况下以村或者个体户为主的,比如,一个稍大一点的生态农场,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还是由当地的个体户或者养殖户来担任工作,我国目前的农村发展现象是外出的人口比较多,一家一户的农业规模相当的小,这样非常不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从村级和县级开展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政策标准,还要主义自然资源本身的特征,积极的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合理的利用土地规模,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利的保障,要想让生态农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务必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能行之有效。

2.2农民自身接受程度的问题

我国要想发展生态农业,务必要让农民自身接受这类政策,政府在改善生态农业环境时要从两方面考虑,包括我国的经济效益,第二十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透彻的理解生态农业发展中经济效益的重要性,那么政府的政策是不能行之有效的,如果政府一味的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最终得到的知识眼前的效益,不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长久发展。经过在农村的调查,大多部分的农民希望得到短期的回报,希望进行单一的农业,不愿意去投入大规模的产业链,农民认为大规模的农业链风险较大,回报不稳定,根本没有考虑一块土壤如果长时间的种植单一的农作物,会使得土壤的肥沃程度与营养力都会严重的下降,不利于长久的农业发展。

2.3市场的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农业信息化发展不成熟,在种植的过程中比较盲目,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划,最后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损失。在2008年的时候,某城市举办桃花节,所以当地的油桃价格特别高,第二年当地的农民大量的种植油桃,但是市场价格已经很便宜了,这都是因为农民的市场信息传递缓慢导致的。并且多部分的农产品不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导致缺乏品牌形象。

2.4资金问题

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农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我国的资金投入情况不是很乐观,造成了资金短缺的情况,有很多的生态农业发展才刚起步,在资金上不能实现独立,要依靠国家补助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但是针对政府的补贴是有限度的,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农业的长久性发展之路。

3.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1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很多地区为了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要想制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首先要进行生物防止的措施,比如对一些荒山野岭进行绿化治理,实行植树种草的策略,加大养护花草的策略,并且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养护体系,正确的实施退耕还林,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在农业中要规定每年允许的砍伐树木的数量,其次加强病虫害的防止措施,尽可能的少使用农药,把农作物的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化。

3.2积极的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生态旅游农业也能够全方面的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光农业是一种独特的农业发展形态,能够利用当前的农业资源,以及在生态学和美学的作用下提高经济效益,也逐渐的保护了环境,主要是促进农村的农业旅游发展,为旅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经历。让游客在农业生产项目中旅游,不仅仅能够发现生活的快乐,还能发现田园风光的美好。

3.3树立全民的生态意识,完善政府管理服务的体系

首先政府要把生态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各项政策制定的时候,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设立专门的生态管理部门,把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基础,并且引导人民群众加强生态意识,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还要建立完善的县、乡、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生态农业积极的资金投入,不断的提高机械化水平,这样有助于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总结

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因素,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这项任务是艰巨和长久的,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还要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法规制度约束力,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前言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辩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不揣浅陋,提出并论证此问题,以期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关注与思考。

1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现状

目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从理论定义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缺少相对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目前的理论定义一直是次啊用的布伦特兰夫人定义,其中比较推崇的思想是“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福利增加时,不会使后代人福利减少”,对上诉内容进行分析的话,很容易得出: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看作是无代价的发展过程。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态环境一定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收到一定的破坏,而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②从理论内涵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些模糊性,这一现象也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造成的,内涵中并没有确切的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内容,甚至对发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也模糊不清,在发展于环境中不能有效区分重点。那么如果二者在运行过程中不能相互协调,该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统一理论基础的缺失,导致可持续发展经济课题研究停滞不前,其自身的统一性于整体性得不到发挥。

所以针对这种现象,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结构要求下才能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能够层次清晰的开展。

2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都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关系到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环境等等方面的发展与治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和生态环境中的能量与物质做交换的,那么人类的经济发展行为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使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生态环境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这一干扰过程中就会对生态环境的资源造成破坏,凸显出的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以此表现出的效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

那么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不会因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就被抵消,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将这种经济发展成本降到最低。在降低的范围内能够对二者产生一定的效益,其一是生态系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良好的修复,其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要低于所得到收益,这一循环过程是遵从了成本-收益法则。那么,从这样的实际发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将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最终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大大缩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

3.1重新界定可持续发展概念。根据上诉扥内容我们可以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总结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依托在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有机结合之上,从而实现的制度以及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以激励与约束制度遏制当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采集,同时讲人类经济发展的成本减少到一定范围,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结合,最终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3.2强化可持续发展制度安排。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制度安排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第一,要充分考虑市场机制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与作用,所以要在生态系统资源的利用中合理介入价格机制,之后利用市场机制来科学合理的控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利用,以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节约经济发展成本。第二,强化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制度安排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市场秩序性的合理维护以及相关法制法规的有效建设,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实施行政规制中的内容,以法制手段来约束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小。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使资源环境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实施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3.3建立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政策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使无可厚非的,所以可持续发展想要从理论向实践过度的话,需要政策性的强化与引导。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了关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的内容,所以生态环境这一内容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是占有一定份额的,所以针对经济发展主体来说,政策性的引导应该体现出减免、补偿、鼓励、优先等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引导其保护环境,使我国的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能够相互协调。

4 结论

综上所诉,就是对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成本控制,生态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有效保护环境资源,这也是可持续经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能够长期、有效的依存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有效提升。

篇7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循环经济的出现“被动”的,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成了共识。这充分的说明,无论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只是到了自然资源出现了明显的使用限制,或者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之后,才“大张旗鼓”的倡导起这种与环境和谐直接相关的新的发展模式[1]。在这一模式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之模式完成,通过最少数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为理想的产出,这些产出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或者服务,更包括更少污染物的排放,更低的对生态环境的破环。因此,在循环经济的构架中,任何废物都可以看做是可再利用的资源,最终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资源使用结构,这种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新的重要命题,这种发展模式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使用缺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尤其在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的确定方面重视不足。文章以此为基础,首先阐述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然后对循环经济下大型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大型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工作,为大型煤矿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减少煤炭及相关基础资源的消耗量,这对贯彻和执行全社会范围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宏观模式

作为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煤炭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循环经济模式更加符合资源型城市和节约型国家的预期和理想。比如,对于那些煤炭企业难以依靠自身完成的具有规模化特征的循环经济,可以对政府和社会发出需求,动用社会力量,借助多种融资渠道与多种经营方式,因地制宜的建设具有较大规模的热电厂、矸石厂等,以此来实现对各种矿井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和综合循环利用[2]。这种做法不但能够解决一些企业的资金困境,还能形成规模经济与集约化的生产,一个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闭环生产(生态)系统也就因此而建成。

2.中观模式

从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层面将,煤炭企业的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在微观层次。在这一模式下,煤炭企业的厂区内要进行各种资源要素的循环,不同的工艺之间要进行物料循环,在工业场地中一般要配套建设热电厂或者相关的建材生产线,对于在矿井开采中排放的矸石和煤泥等废弃物,可以将其作为电厂的生产燃料,进一步的,电厂生产中所产生的灰渣又可以提供给生产建材的环节……以此实现污染物的少排放、零排放,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3.微观模式

这一模式属于中观的范畴,这种煤炭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依照矿井的分布情况对其中的工厂和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比如,其中要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热电厂和建材厂,目的是能够对生产中形成的废弃物进行全面的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共享资源与互换副产品局面,并实现产业的共生共长[3]。再如,可以把矿区中的矸石煤泥统一供给热电厂,并以此为燃料进行生产,并进一步的使热电厂能够为矿区内的煤炭企业进行供热和供电。在这一过程中,甚至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这对提高矿区的整体效益是大有裨益的。

二、循环经济下大型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1.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不足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循环经济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对于人类社会“自然生产方式”的强制转变必定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即便在循环经济项目开工之前,就需要资金的扶持。加之循环经济模式的开发周期一般较长,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资金的跟进,唯有如此,才能收到既定的循环经济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回报速度较慢的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意进入到这一领域的煤矿企业挡在了门外,原因是缺乏足够的资金保证循环经济的最终完成。

2.对循环经济缺乏准确的认识

近十年来,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层面都在号召和强调煤炭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甚至在居民生活领域,也出现了对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期望。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考虑到了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亦或是对企业的发展缺乏长久的战略构想,一些煤炭企业(当然也包括一些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置可持续发展于不顾,在其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对循环经济缺乏准确的认识,缺乏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以和资源形势的准确判断,单纯的重视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资源回采应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认识缺位。

3.对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缺位

为了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有些煤炭企业有意的拉长其产业链,一体化的趋势十分明显[4-6]。可是,在煤炭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下大力气改进其生产工艺,对于新设备的购置和使用也只做表面文章。这样做的结果便是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无法对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甚至在一些煤炭企业中,依然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方式,这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完全相悖。

三、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大型煤矿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推行清洁生产,注重源头防范

对大型煤炭企业来说,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推行清洁生产,注重源头防范。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以及工艺路线的设计与设备的采购和使用方面,要体现出清洁生产的要求;此外,要进一步的改变以往社会中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坚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环境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与统一,提升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2.建立产业链循环经济体

按照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大型煤炭企业需要和下游企业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积极的开展互动交流[7]。比如,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专业化的煤炭物流园区,在园区中,加强对新工艺的引进和对新设备的使用,与当地的科研院所展开深度的科学研究与合作,巩固生态保护的技术基础。

3.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前文的分析中可知,大型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为了保证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进行,就需要煤矿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而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便是要动用社会力量,使政府与煤矿企业能够共同努力。比如,政府要划拨财政,加大对煤矿企业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于社会效益优良的企业提供财税与金融方面的支持(比如全部或部分返还排污费等),借助集资、融资、合资、入股等多种方式,保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资金使用。

四、结束语

时至今日,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解决我国能源紧缺和经济社会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这一事实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改变开采和使用的方式确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是具备的,当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时,可以采取联合发展、产业股份联营模式等多种经营模式,并通过编制煤矿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等行为,确保煤矿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活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董金岳.循环经济在煤矿生产中的实施和发展前景[J].能源环境保护,2003(5):8-11.

[2]巨志召.循环经济下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浅谈[J].时代金融,2012(10):108,115.

[3]杨德栋,刘国平,战波.煤矿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J].资源与产业,2010(3):148-154.

[4]吴天翔.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5):53-54.

篇8

环境资源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曾经对其进行了盲目、掠夺性开发,结果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的不断恶化,以至生态平衡失调。现在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达到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境资源及其分类

环境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目前较为认可的分类方法一般是按其开发利用和再生的特点将环境资源分为恒定资源、可耗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三大类。(1)恒定资源一般称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们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会因为人类的使用而对其总量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太阳能、潮汐能等;(2)可耗竭资源又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会随着人类不断地开发利用而逐渐枯竭,例如矿产资源、煤、石油等;(3)可更新资源也称为“可再生资源”,即这些资源可以不断地增值、更新,只要对其使用合理就会源源不断产生,例如各种动物、森林、草原等。因此我们在利用这些环境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尽量采用高新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而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不同类型的环境资源,其可持续利用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就需要遵循不同的原则:

1.对于恒定资源,由于其总量既不会因为人们的利用而减少,也不会因为人们不利用而增加,因此在使用恒定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充分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不断开发其应用潜能,进而实现替代某些可耗竭资源的目的。例如利用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来替代传统的燃煤发电。

2.可耗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用完就没有了。其可持续利用实际上就是如何实现最优耗竭的问题,因此应该节约使用可耗竭资源,尽量延长其利用年限。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减缓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消耗,就是尽量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进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例如铝质、玻璃制啤酒罐的循环利用等;而对于降低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消耗速率的重要措施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综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例如开采矿产资源的时候,在开采主矿的过程中,要兼顾伴生矿的开发生产,这样既降低了开采成本,节约了资源,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3.对于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使其开发速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更新速度,这样才可能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例如不能涸泽而渔也不能焚林而猎。

三、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资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社会经济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归根到底一切生产资料都是由环境资源提供的,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因此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资源越丰富、数量越大、质量越高,其经济发展就越好。另一方面,资源的开发条件、使用状况以及经济增长的模式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27%,进口了世界50%的铁矿,消耗了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0%,消耗了世界石油总产量的7.4%,消耗了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也就是说,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尽量节约使用这些资源,以及保护环境资源本身都是发展生产力,都是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合理配置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强化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放弃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而应该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赢”,为我们的将来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Ostrom E.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2]发展的基础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宋秀杰,王绍堂,张漫.发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环境与保护,2002年

[4]干地玛,闫慧琴.浅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4,16(2):47-48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90-02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解决办法,它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实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协调、平衡、持续状态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经济社会关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类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体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其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损害资源的恢复再生能力,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仅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

总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体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3],所以石油企业要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重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二、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建立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传统观念、技术水平四个因素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单一。未来的能源结构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虽说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比较环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作为石油企业,要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研发,不能紧紧停留在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并且这方面石油企业也投入相对较为落后。面对当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能够加快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燃料的生产,提高单位石油的产品效益[4]。

2.政策措施不健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保驾护航。作为高碳产业的石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应首当其冲,应当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规来进行制约,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针对低碳经济的专项法律法规,没有较好地执行体系,没有法律化、制度化,监督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企业碳排放量招标、废弃废物乱排乱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

3.传统观念滞后。同国际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管理理念和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节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过减少资源利用、关闭高耗能装置等比较直接性的生产管理方式获得的,对于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4.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中国低碳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刚刚起步。中国低碳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术系统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资源消费高。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时,要对总体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为建立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篇10

一、前言

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我国金融体制近几年在不断改革,这给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政府、公司、人民群众与同行之间还不能很好形成金融共生的和谐关系。本文以福建A城商行为例,分析该银行当前的SWOT矩阵,试图探索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其对地方企业等的刺激作用,改善自身的经营政策和策略,实现对自身综合经营能力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发挥其对当地经济的巨大提升作用,实现银行与当地经济两者的共生共赢。

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福建A城商行的SWOT分析

(一)福建A城商行简介

福建A城商行为福建成立于1996年,至2015年底,福建A城商行资产超过1300亿元,目前其贷款余额高达530亿元,存款余额高达770亿元。在长期的发展中,福建A城商行在福建本省各地市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在浙江省也有分行设立,在全国金融改革的推动下,近几年福建A城商行得以快速发展,对福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福建A城商行的SWOT矩阵分析

1.优势(strengths)

(1)与地方金融市场及经济主体联系密切

与四大行相比,福建A城商行在获取信息方面有其独具的优势。福建A城商行长期服务于福建本地,因此,与当地政府以及各大公司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对福建当地的资信程序、对福建当地的各行业经营现状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和地方的业务关系十分成熟牢固。

福建A城商行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四大行相比,它对福建当地的金融市场也更加熟悉,同时和当地的经济主体关系十分紧密,业务关系十分成熟。此外,它的信息渠道也更加便利,这些优势为其风险防范提供了良好保障,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

(2)小规模利于经营管理,便于政策贯彻

福建A城商行与四大行或者是一线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规模较小,从规模上看属于劣势,但从经营角度上来看,这样更加利于开展管理工作,同时也十分利于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制度,也十分利于提高自身的办事工作效率。

(3)信息渠道畅通,风险防范能力强

福建A城商行长期专注于福建本地的发展,对福建当地信息有深入的了解,信息渠道畅通,从而为银行的决策提供了优质的基础,提升了银行的风险防范水平。

2.劣势(weaknesses)

(1)服务概念狭隘,经营理念落后

尽管福建A城商行一致都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但在长期的传统观念影响之下,福建A城商行对服务的理解相对狭隘,目前仍然只是将服务的概念界定于窗口与大厅服务方面。不仅服务理念落后,福建A城商行的经营理念也与四大行、股份制银行之间存在差距,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无法实现全面贯彻与执行。

(2)市场定位流于形式,特色业务实践力度不够

在市场定位层面上福建A城商行采取的依旧是传统的紧随市场型,未针对市场进行合理的细分,而且业务特色不够突出,仍旧是以经营传统业务为主。

尽管福建A城商行提出了“三服务”的市场定位,即服务海西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百姓民生,却未真正予以很好地执行,往往只有停于表面,还未拥有自身十分成熟稳定的客户群体,而且也没有针对潜在客户群进行充分挖掘,直接使得当前很多的业务一致是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3.机遇(opportunities)

(1)可利用政策优势实现业务范围扩展

国家持续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农村的金融扶持力度,有利于城商行的业务开展。相较而言,福建A城商行可依托自己的地缘优势,从当地的经济现状出发,拓展业务范围。

(2)居民金融需求的增长有利于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拓展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稳定发展阶段,人们群众财富分配里居民比重一致处于上升现状,居民储蓄额度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需求日益增长,这一现状为福建A城商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威胁(threats)

福建A城商行同其他城商行一样都需要面临来自国有商行、股份制商行以及外资银行在业务上“同构”的巨大压力。此处的“同构”所指为上述几大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并无多大区分,而且更名后的城市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也无新意,或者说是与其他银行有“遥相呼应”之感,反而受其压力。另外,伴随着多种金融服务业条款的执行,像恒生银行这样的外资银行逐步开始进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些都会给它之前的业务带来巨大挑战。

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福建A城商行总的发展目标

(一)立足客户需求,把客户群做大

客户是银行的核心资产,只要银行可以把握住客户这一根本因素,切实服务好客户,立足客户需求,才能实现客户与银行的双赢。A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拥有数量庞大的市民金融客户群体,就如整个福州市的600多万市民卡均是出自其中。在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体基础上,可以考虑设想如何开发好市民的金融市场。按照有效率为10%来计算,这个银行拥有的有效客户数量在60万人上下,假如经过城市商业银行三至五年的努力,成功帮助福州市民进行经济理财,加上市民家里所有的财产,每个客户可以做到100~200万元的规模,利用该服务,让它的收益可以达到8%-10%,相对其它银行,存款金额多出了5%以上的收益,实现多赚10万元上下,而银行在这里面仅仅收取5%的服务费,也可以实现盈利30亿元。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客户获取了更多的利益的同时,银行本身也获取了良好的利益保障。

(二)加强金融服务,实现银行的稳健发展

福建A城商行目前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并且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全国金融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各种金融机构竞争激烈,有四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同时还有P2P平台等诸多互联网的竞争,因此,作为城商行的福建A城商行在此金融环境中生存要求稳,而非求快。福建A城商行要看清当前的实际现状,扬长避短,从当前的业务与客户群体着手,加强自我金融服务特色研发,提升客户忠诚度。目前福建A城商行的长期发展规划中,是要实现逐步做大客户群体数量,加强两岸金融与特色金融业务的管理,从而让银行自身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最后再做一些优质资产,如此实现银行的稳健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福建A城商行的发展创新策略

福建A城商行推出的“三服务”之中的第一大服务,即服务海西经济,福建A城商行是在实实在在地执行,紧跟海西区建设,并服从于福州新区开发的大局,以“错位发展”的形式,完成自身的“强”与“大”。同时还依据当地特点,借助闽台地区合作优势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金融服务,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福建A城商行应从以下几点实现其创新发展:

(一)扶持福建特色实体经济发展

与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作为城商行的福建A城商行具备“规模小、覆盖散”的弱点,但是在办事流程方面却可以更加轻松地实现“小而美”的差异化客户营销,提升客户满意度。这完全得益于其规模小,灵活性大的优点,特别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层面上更接地气,能够更好地与当地特色实体经济相结合,实现对当地特色实体经济的扶持作用。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十分快速,金融资本逐步进入艺术领域,艺术品金融就变得十分兴盛。福建A城商行可以针对艺术品市场特征,同时结合福建当地的经济文化特征,将文化金融一起发展作为目标,不断针对文化金融产品进行推广、创新,实现对福建特色实体经济发展最大程度上的扶持。同时还可以将服务提供给大量小微企业,向他们提供了“艺术贷”金融业务,直接解决他们在客户群体资金周转上面的实际需求。那些苦于资金问题的小微企业主可由此获≤20万人民币的信用贷款来满足资金周转。从无抵押担保贷款角度出发,简化办理程度,例如存在叠加抵押担保,客户的贷款金额最多可以是400万元人民币,其最大便利之处就在于它的额度授信,能够随时借随时还,从而提升客户忠诚度。城市商业银行未来还需要结合地区的特色产业不断推出新型金融产品,实现对当地经济最大程度上的扶持。

(二)全方位发展普惠金融

城市商业银行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福建A城商行要始终坚持银行服务业的本质,切实做好普惠金融,切实给公司、人们群众做好金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取客户忠诚度。

第一,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在农村开展这方面服务的重点在于盘活农村资产,福建A城商行结合福建农村土地流转特点,针对性的提供“小康贷”,当前以在永泰县获得成功试点,之后将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同时依据城市市民个人消费的特点推出了“诚信贷”和“安居贷”等服务,切实服务于民,创新产品与服务类别。

第二,普惠金融差异化发展:福建A城商行扎根于福建地区经济,实行“快乐山水”的差异化定位,全力支持能及时回本的“快乐山水”行业,诸如旅游观光等能愉悦人的身心的“快乐”产业、绿色产业以及水产捕捞行业,从而推动福建的经济发展。

第三,普惠金融专业化发展:整合福建当地资金、人才以及政策优势,将延时、远程以及惠民服务作为开展工作的创新之处,深入邻里,与客户充分贴近,以“互联网+”将金融之中的“最后一公里”予以打通,形成“网格化”金融服务,切实满足居民、小微企业的相关金融服务需求。

(三)以客户为导向,实现特色化经营

福建A城商行要想在四大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夹击之下寻求创新之路,实现特色化经营,就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突出产品自主创新,培育和挖掘客户和市场真实、潜在的需求。加强特色产品服务的研发,形成别具一格的产品体系,扩展产品的张力和引力,以获取差别优势。在这一点上,福建A城商行推出“好薪情”工资卡业务,在具备以往工资卡所有功能的基础之上,还将客户的“理财”追求予以考虑,融入多项专享理财产品以及其他多项增值服务。

(四)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

由于福建A城商行位于福建地区,因此,自贸区与“一带一路”为福建A城商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福建A城商行也应该积极推进自贸区的建设,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1.“公司业务”。在自贸区与“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以跨境投融资为中心,力争在全供应链贸易融资、外保内贷、跨境并购贷款、内保外贷、跨境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形成两岸金融特色。

2.“投行业务”。对于福建A城商行而言,自贸区建设对其投行业务的做大做强也是一个机遇,福建A城商行要顺应时势,发起成立产业基金,抓“双向直投”的政策机遇,从而加强投行业务的推广。

3.“多元化经营”。利用“一带一路”、自贸区等政策发展机遇,结合政策可行性和业务互补性,面向福州新区的开放和开发自贸区建设,积极申办消费金融公司、产业基金和金融租赁公司。

4.“渠道建设”。在自身强大的同时,也需将区内的马尾支行、平潭支行升格予以推进,并在同一时间,立足于福建自贸区特色,建立一些用于专项服务的支行,诸如专门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设政府管家支行、专门服务于自贸区物流企业的物流银行等等。其中投资银行机构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促进双向双边投融的“平台”,必须予以设立,其旨在将海峡东岸、东盟国家地区的资金、市场、资源予以充分利用。

五、结语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商行的发展即路遇机遇,又面临挑战,从福建A城商行的发展创新来看,该行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使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使其区域性金融机构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发展到最大化。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福建A城商行只有在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福建A城商行要深入分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自身的优劣势及其机遇与威胁,立足于当下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本行发展的有效性,进而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以龙.利率市场化下的中小城商行发展策略之我见[J].企业家,2015(4):85-87.

[2]石兴儒.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的SWOT分析[J].中国外资月刊,2015(2):39.

[3]李树岭,王冠.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和政府规划视角[J].金融发展评论,2015(2):90-99.

[4]黄永涛.地方性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解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0-12.

篇11

010年以来,富士康“N连跳”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对于富士康事件,有的学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学者从工厂管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富士康事件归根到底是中国这种依靠劳动力密集优势的发展模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后,与面临着增加工人工资,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所产生矛盾的结果。表明了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

一、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是物质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即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论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社会观、经济观、技术观。①然而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既包括物质的因素也包括人的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具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物质的可持续利用,即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的合理,要求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实现人类社会的循环再生产。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经济效率的提高,通过经济发展不断满足劳动力对物质、文化和生态的需要,即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公平问题。发展应是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发展,即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既包括代内的公平也包括代际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也就是说发展不能建立在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的基础上。当代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后代资源的占有的基础上的,这样透支了未来的发展潜力,后代人的发展会受到阻碍。这对于后代是不公平的,这样的发展也不是可持续的。

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生产过程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过程是人类劳动的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人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的过程包含三个因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②从人和物的角度可以把生产过程的三种因素划分为两类,即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形成商品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这样结合起为一同进入的现实过程,即生产过程。”①物的因素是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把可持续发展分为人和物的可持续发展。

物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物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准备充足的物质条件。然而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即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物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指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人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主动性的因素,人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劳动力的质和量能够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的需求。从质上看,是指劳动力要不断地再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即劳动的价值得到不断的补偿。从量上看,劳动力可持续发展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合格的劳动力。

从劳动力的质的可持续来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劳动力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包括本人的再生产,还包括繁育后代,以及劳动素养和技能的提高。

“像任何活的个体一样,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损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至少要不断由同样数目的新劳动力来补充。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④“为改变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用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⑤劳动力的价值的总和由三个因素构成:劳动者本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养活家庭的必要费用;必要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因此,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至少维持工人一定的工资,工人有足够的资金支付生活、休闲、教育、繁育后代的支出,这样才能使劳动力获得充分的发展。经济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对劳动力资源的掠夺式的利用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依靠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可以暂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消费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生产过程的循环进行,更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量上来看,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包括满足物质资料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一个社会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要合理,同时要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能投入生产过程,才能够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这就要求,维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从而使社会有充足的劳动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当今中国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成长为世界工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和生活成本的提高,这种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正逐步面临新的挑战。

1.劳动力数量的减少。

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然而,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中国渡过了人口生育高峰,开始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危机。目前的农村小学合并、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便是这种问题的集中反映。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将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如果不实现产业的升级,摆脱目前依靠劳动力密集产业的现状,将最终使中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危险,最终使中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面临危险和挑战。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将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的老龄化。

建国后,由于摆脱了战乱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出现了几次集中人口的生育高峰,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批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又面临着集中的老龄化问题。建国初,为了实现工业化,在农村长期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农产品价格低廉,大部分农民没有为养老积累起足够的物质准备。而在城市则为了实现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长期实行了高积累、低工资制,甚至有的人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为了下岗工人。而且这一批人尚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这一批集中步入老龄化群体的人的养老便成了未富先老的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3.劳动力的过度利用。

由于路径依赖,很多企业长期实行低工资制,甚至不足以满足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工人想获得更高的工资,就要不停地加班。据报道,富士康员工的起薪只有900多元,工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每天的劳动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劳动力的再生产需要休息时间以恢复体力。对于劳动力的过度利用,如同资源的过度开采会造成资源的不可再生一样,会造成劳动力再生产的困难,给劳动力带来心理和生理的疾患。富士康事件的根源就在于过低的工资,使工人被迫延长劳动时间,超过生理承受能力。精力高度集中的劳动,使工人依附于机器,从而产生了心理障碍,最终导致了不理性事件的连续发生。

4.工资低,难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发展。

劳动力的工资应该体现满足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要求,即马克思所说的最基本的本人生活的需要、子女生活的需要以及教育和培训的需要。然而作为中国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的工资低,难以在工作地居住、在工作地让下一代受教育、在工作地享受医疗,难以支付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即无法实现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劳动报酬和居民储蓄所占份额越来越萎缩:1997-2007年,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①由于无法用工资满足在工作所在地的基本生活需求,农民每年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城市和农村。农民工工资低,阻碍了拉动内需,阻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三、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国内需求不旺、过度依赖出口等方面。而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导致的国内出口下滑,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为迫切。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一、二产业比重太大,第三产业比重太小,而且第二产业内部产业层次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于世界分工金字塔的最底部。另外,由于劳动者收入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消费占GDP的比重低。“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近15%。多年来,美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70%左右,欧洲和日本则在50%以上。”②因此,亟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力数量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主要的是提升产业结构,改变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底层地位,更多地依靠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技术水平、熟练程度、身心健康等方面,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对劳动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准备更多、更合格的、适应新的技术需要和新的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

3.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中的作用,即改变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改变过度依赖政府公共投资的局面,把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向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上,要求劳动力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这必然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为前提。

转变发展方式对劳动力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劳动力消费增加以后,有利于劳动力生活水平的改善、健康水平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对劳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一是要维持合理的人口数量;二是要合理地利用劳动力;三是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素质。

1.维持合理的人口数量。人是生产中最具主动创造性的因素。中国30年的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就在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由于建国后出现的两次生育高峰,造成了中国人口数量的剧增,进而造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改革开放以后,外资企业之所以选择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从而依靠这个人口红利,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一批生育高峰的人口年龄逐渐增大,从而使中国快速进入老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的实行,目前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出现了整个社会“老龄化”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为了防止民工荒的加剧,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适当的时机,改变现有的人口政策,否则,中国经济就会在尚没有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2.提高劳动者工资。富士康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人工资过低,工人被迫长时间加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高强度劳动使工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损害,从而使部分工人出现了心理问题,进而走向了自杀。由于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逐渐减少,也影响了内需的拉动。因此,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进而以启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方式,使劳动力获得足够的收入,以解决消费、培训、教育、医疗、住房、甚至精神消费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更多、更合格的劳动力。

篇12

1 引言

宁波是浙江省的副省级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学工业基地,即是中国华东地区的工商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之一。自古代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在外资利用方面的不俗表现成为宁波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该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宁波市外资利用现状

2.1 宁波市外资利用总体规模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壮举给原本死气沉沉的宁波带来了新的无尽的活力。1984年, 中央颁布文件,开放宁波、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后, 宁波在进行国际贸易上又前进了一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宁波对于外资的利用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最终成为浙江省利用外资最多的县市。

2.2 宁波市外商投资行业分析

2014~2016年宁波市按行业分外商直接投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得出一定量的分析结果,运用spss软件做进一步的描述性分析得表2。

在?样本个数为23个的情况下:2014年新批项目极小值为1,极大值为203,均值为25.5652,标准差为46.93449。2015年新批项目极小值为0,极大值为219,均值为27.6522,标准差为56.20062。2016年新批项目极小值为0,极大值为201,均值为23.8696,标准差为49.08092。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极小值为133,极大值为152751,均值为15610.7826,标准差为31065.98528。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极小值为71,极大值为160378,均值为15718.9130,标准差为33610.04234。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极小值为279,极大值为117915,均值为17883.0140,标准差为28905.40135。

从图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主要还是在制造业,近几年外商对宁波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业, 虽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在其中依然占据了一定份额,但是总体上来讲在这几年中是下降的趋势,由2014年的4183万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2553万美元,接近下降了39%,也就是说现在外资投资领域打破了集中在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宁波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已日趋合理化,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合理过渡, 尤其是高科技产业。

2.3 宁波市外资母国结构分析

2014~2016年宁波市按国别分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如表3所示。

对表3中2014~2016年宁波市按国别(地区)分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表4和表5,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

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是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主要由相关系数值表示,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则表示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越显著。双变量系数测量的主要指标有卡方类测量、Spearman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等,由于指标的数据为定距数据,则在进行两者间的相关性检验时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判断,其公式为:

六项指标的相关性都很大,都在0.9以上,其中实际利用外资2016与实际利用外资2015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97,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在 0.05 水平(双侧)上都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看是否小于0.05,小于0.05就是显著相关,大于0.05就是不显著相关)

因此可以分析得出,目前已经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宁波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起, 很多国家的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纷纷来华投资设厂,包括来自英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外国投资者都对宁波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来华同当地政府企业洽谈,但是从近些年的外商投资情况来看,宁波的外资主要还是来自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比如香港、韩国、日本等。2016年, 香港客商在宁波实际投资总额超过18亿美元, 占外商实际投资总额的65%,其次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实际投资总额分别为2.9亿美元和9800万美元,所占比例分别为10.3%和3.5%,另外,韩国、日本对宁波的投资数额也比较大。从纵向看,在这三年中,台湾、日本、韩国以及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于宁波的投资相对而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而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宁波外资的重要来源。

2.4 宁波市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逐年都在增长,但是总量增幅逐年下降,外资利用的先发优势不断减弱。宁波市利用外资数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调整期。2012~2016年这4年间,宁波市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率依次为1.3%、-13.1%、5.3%、20.9%。在上文中,提到了资本外逃以外资身份回到国内的现象,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剔除在外的话,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率约为1.4%。所以事实上,增速放缓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意味着宁波市的外资吸引力在降低,在这方面,如何提升外资信心,是有关部门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篇13

第一,大幅度降低垄断价格以启动内需,包括电力,电讯,民航,居民住宅,汽车和药品。垄断价格过高,将减少社会实际货币总需求,居民支付了较高的垄断价格,就会减少一般消费,造成市场价格的下降,

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反过来也调整供求关系,高价格抑制需求刺激供给,低价格抑制供给刺激需求。垄断价格的需求弹性一般相当高,价格下调可以刺激居民大量增加购买,并产生连带效应:农村电价的降低可以刺激农民购买家用电器,飞机票降价可以刺激旅游,住宅降价可以刺激家具和装修业,通讯费用的降低可以刺激信息产品的购买,从而全面启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垄断价格居高不下,除中央政府没有能力整合部门利益以外,主要是垄断价格构成不合理,如机场建设费,电话初装费,手机入网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配套费用,实际上是政府将自己应该担负的投资功能,打到价格中向消费者转嫁,强制消费者向这些行业投资,但是又没有承认购买者的产权。应该将投资的折旧部分从产品成本中剔除。至于由权力垄断资源所造成的“制度成本和腐败成本”,比如炒地皮,药品和工程回扣等等,更应该彻底清除。

为什么必须大幅度降低垄断价格,比如把飞机票降低70%以上才能够启动旅游?因为旅游一般需要全家人去而不是一个人,飞机票贵了,居民承受不了。这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我国自1998年开始的需求主体的转换。过去拉动中国经济的主体,第一是外国人(中国出口的需求方),第二是单位购买力,第三是暴富阶层,他们的购买力几乎饱和,而城镇居民买不起住宅和汽车,农村居民买不起家用电器和汽车,这是“总需求不足”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因此,“价格弹性”理论在中国不是失灵,而是有收入分配悬殊的特殊障碍,需要进一步大幅度降价,价格弹性的作用就可以显现出来。

垄断部门大幅度降价,正常亏损部分应由政府财政补贴,整顿税收是根本措施。也可以将垄断部门改组合并后上市,以出售国家股份的钱补贴价格损失.

为什么要以出售国有股份的形式,由股民来承担政府投资的费用?这也是目前情况下“不得已求其次”。反过来说,政府也必须以各种政策支持股市长期走牛。我的建议是放弃上市公司30%的国有股不再上市,一半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在股市中直接运转,一半向股民无偿配售。这是政府放弃国有股的收入给股民的好处,同时将垄断部门的投资在股市上收回。搞的好可得政府,股民,垄断部门改制“三赢”结果。

二、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以来,消费品物价指数下降25%,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今后数年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汽车,住宅的价格,仍旧是下降趋势,大量新产品以高价上市,随着技术进步其无形价值急剧降低,价格迅速下降.垄断价格至少还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才能够有效地刺激需求真正持续涨价的,主要是石油和服务产品.

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之和,并不能说明中国没有通货紧缩,因为经济的货币化需要大量货币发行.近年来,M2向M1的转化表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投资收益率低,巨额人民币资本转换成外汇流出国外,90年代中国储蓄大于投资数千亿人民币,资本肯定是净流出的.资本净流出,难道不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不成?即使是经济货币化,特别是产权货币化,也有极大部分是”外币化”,即外商以设备或者美圆投资,获得大量国内企业的股份这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化,虽然需要巨额的人民币投放,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投放之后不能够进入生产领域,一部分进入证券市场投机,一部分换成外币流出国外.

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企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企业是以国内银行为后盾的,外国跨国公司是以外国银行为后盾的.在外资冲击下,国内企业的破产将十分严重,破产是旧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消灭,这就是通货紧缩.外资大量进入将同时造成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效应,这是国际化对于国内经济的冲击.

在通货紧缩的同时,中国经济仍旧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2--1993年的13%逐步下降到1999年7.1%,2000年可望超过8%,这样的经济增长格局,依靠三方面的动力:一是对外开放,即净出口和外资进入;二是国内改革和经济货币化,这两个因素都是继续20年来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三是发行巨额国债,由政府主导进行投资,如果从带动民间投资的角度看,仍旧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商品货币化已经完成,服务产品和资产的货币化正在进行,房地产,股票,外汇,彩票市场还有数年发展潜力,比如彩票,每年最大容量可以发行1600亿人民币,现在只有年100亿的规模继续维持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格局,并加上每年上千亿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再加上入世对的刺激,进入中国的外资可能由年400亿美圆增加到800亿,我国经济仍旧有强劲的增长动力.考虑到石油涨价和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净出口将有大幅度下降维持20年来基本利益格局不作重大调整,在5年之内估计可以维持6—7%的经济增长率.

但是,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据左大培等人的估计,却在9%左右.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自然失业率之下,通货膨胀没有加速上升,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增长率潜在生产能力的提高,是由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等因素,据我看还不止9%.

很明显,在目前的既得利益格局下,我国经济已经难以达到潜在的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大批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足50%,外汇过剩,上千亿美圆外流,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上千万工人下岗,数千万农民工回乡-----一切都说明中国陷入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外资的大量引进加剧了生产过剩.每年GDP大于DNP上千亿人民币,就是外资的利润汇出,生产大于收入,就是供给大于需求.政府4年以来,采取无数刺激经济的政策,却只能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达不到潜在生产率的水平,说明中国需要更大幅度的思想调整,战略调整,体制调整和政策调整,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否则5年以后形势将更为严峻:经济货币化基本完成,内外债都将进入”借新债还旧债”时期,工人下岗和农民回乡日趋严重,股票市场处于高位,人民币汇率日益高估,我国可能面临空前尖锐的政治矛盾,社会矛盾和外部矛盾,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甚至出现全局性危机.

三.适当时机贬值汇率以克服通货紧缩

第二,应该从国内外经济双平衡的全局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共同起作用的,前者从贸易角度,长期起作用,后者从资本角度,短期起作用,外汇管制并不能够消除利率平价的作用,在中国90年代尤其如此。按照利率平价的要求,高利率国家的汇率必然产生贬值预期,而产生贬值预期的条件是,汇率“超额升值”,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产生这样的结果,计划经济的政府也应该按照此规律,及时调整计划汇率或者固定汇率。1994----1997年,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圆,人民币汇率应该“超升”一次,比如升值到1:6,然后产生贬值预期,并逐渐贬值。但是政府为了集中外汇,促进出口,不允许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办法是收购全部多余外汇。好处是将国家外汇储备从200亿美圆增加到1400亿美圆,坏处是不能产生贬值预期,巨额国际投机资本内流,进行各种投机,造成国际收支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外经济平衡的形势发生的相反的变化。周边国家汇率贬值使按照贸易权数计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5%左右,但是国内物价的下降,和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构成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贬值,保证了中国大陆的出口没有大幅度下降,而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稳中有升则有助于香港和亚洲经济复苏,中国大陆的出口随之在1999年下半年强劲回升。

这一时期,人民币利率从11%降低到2。25%,加上利息税因素只有1。18%,大大低于美圆利率。按照利率平价的要求,人民币名义汇率应该“超额贬值”一次,比如贬值到1:11,然后产生升值预期,才能够维持国内外经济平衡。但为了维持亚洲经济稳定,人民币名义汇率不贬反升,同时采取贬值实际汇率的办法维持出口,虽然对于出口无碍,但是不能够阻挡进口,并产生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导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资本大量外流。

人民币汇率的“管理浮动”,中国政府在1994年就已经正式宣布,不存在再宣布一次的问题,只要在实际上放松政府干预,将汇率波动幅度放大到1%以上,就可以了。关键问题恐怕还是把握不住浮动以后的汇率走势-——是上浮,还是下浮?

固定汇率下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动称为“升值,贬值”,浮动汇率下,按照直接标价的定义,贬值称为上浮,升值称为下浮。决定人民币走势的关键是未来国际收支的变化。许多人认为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有1600亿美圆之巨,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我以为中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将会减少:出口将受美国经济调整和自身统计同比方法的影响,在2000年下半年从顶峰跌落下来;进口将会持续增长,这不仅是因加入WTO降低关税,且由于国内经济的启动,特别是国防的需要,战略产业的培植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扩大进口需求。

外资的进入会改善国际收支,但在数年之后资本将会大量流出,甚至有触发货币外汇危机的风险,即使限制证券投资和短期贷款,也难以避免。因为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内销以后的人民币利润,早晚是要兑换成外汇汇出的,这才是真正的“出让国内市场的代价”我预计5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的人民币利润再投资,将会达到20000亿人民币,这是掌握在外商手里的人民币债权或者股权,在数量上相当于中国政府的海外债权(即国家外汇储备)。这就是危机的临界点,如果在突发事件下外商集中兑换外汇,就相当于1997年泰国的危机。

我的政策建议,是建立在5年之后中国达到外汇货币危机临界点的基础之上的。既然如此,就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把未来可能的危机,化解在可控范围内。提前化解危机的基本思路是疏导,而不是继续强化管制,这样将矛盾越积累越多,往往适得其反。我建议在5年之内,主动地,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不要怕资本外流,实际上90年代中国能够外流的资本已经流得差不多了,外汇制没有能够有效阻挡资本内流或者外流,反而大大妨碍了涉外经济的效率,得不偿失。要知道,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是无法完全分清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兼有贸易和投资双重性质,如何能够在长时期内一个自由兑换,一个由政府管制?

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在机制和数量上两大市场化难关,还涉及利率市场化和远期汇率形成等问题,都有条件在近年内解决。大家目前所担心的是: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的风险如何?会不会导致资本外流和大幅度贬值?

必须指出风险和预期的关系:价格改革,只能够在通货紧缩预期下进行,在通货膨胀预期下进行价格改革,必然引起抢购,如同1988年“价格闯关”的失败。汇率也是一种价格,是货币的国外价格,如果实行市场化改革,必须在升值预期下才能够进行。如果在贬值预期下进行,的确有风险,可能出现股票市场的崩盘,外汇的抢购或者银行危机。如何把目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变为升值预期?办法非常简单:改革以前先将目前的人民币固定汇率“超贬”一次,比如贬到1:10。这是在宏观经济健全稳定时,由政府主动贬值汇率,出口和外资进入都会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必然产生。然后果断实行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没有风险。不会产生泰国那样宏观经济已经严重失衡,国际资本有准备地冲击,资本大量外逃,政府被迫汇率贬值以后再贬值,出现挤兑银行的崩溃局面。

最后,美国股票市场进入波动调整,而中国股票市场进入持续牛市,是人民币汇率浮动和自由兑换的最好时机。中国股票市场一直吸引着国内大户的巨额资金,即使在低迷世道中,在一级市场中申购新股,毫无风险可获得年15%以上的回报率,所以中国的大量人民币没有挤兑,没有去兑换外汇外流,这从外汇黑市不活跃就可以看得出来。美国股票市场的动荡和新经济的扩散,正在改变90年代全球资本单边流入美国的形势。人民币在超贬以后实行浮动汇率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正是吸引资本流入的契机。当然资本有流入,就有流出,流入时我们能不能有效利用之,流出时能不能有效控制之,是自己的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和监管能力问题,正确的宏观判断和决策,也是关键因素。

人民币贬值,可能是解决通货紧缩的有效办法.如果我国基础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就说明人民币汇率高估,不贬值就难以摆脱通货紧缩,而且会陷入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人民币贬值有两种,一种是贬值名义汇率,一种是贬值实际汇率,即提高出口退税率,或者降低国内物价----后者正是通货紧缩.我国在1997年以后一直采取稳定名义汇率,贬值实际汇率的政策,不自觉地加剧了国内通货紧缩.而当通货紧缩持续到企业和社会不能容忍时,或许只有贬值一法.

四.扩大国防投资的重要意义

第三个重大战略措施是增加国防投资.

美国经济学家怀内斯综合83个国家的样本研究发现,军费增长与GNP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899。在发达国家,投资于国防(均指一定范围内)的就业乘数为1.8,而投资于民用的就业乘数为1.6,国防工业产业关联性强于民用工业。约翰.E.林奇计算,美国每10亿美元军事采购可增加35000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岗位,非军事采购为25000个。希奇指出发展中国家军费开支占财政比例15%左右,可以防止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国家有计划地“强迫现代化”,对民用科技发展与人力资源投资的作用与发达国家比更明显;同时,国防投资可以使私人部门从中得到高额利润。美国西部地区即阳光地带的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弗罗里达、弗吉尼亚、新英格兰等的崛起,直接得益于国家对国防工业的投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这些地区人均军费开支高于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国防采购给这些地区的就业人数增加了340万个就业岗位。80年代里根政府的SDI计划中仅6种核武器系统,就在这些地区雇工人数占全国雇员人员的30%多。而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费的下降,使这些地区经济进行调整期,造成了许多问题。以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登.亚当斯写下了《转产:一种死胡同的战略》一文,痛陈军费开支下降对地区经济不利影响,要求军事工业复合体对政府施压,以战争及军品外贸维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仅科索沃战争追加直接国防费80亿,预计给这些地区增加就业近20万。美国1999年出口武器300亿美圆,占全球武器贸易的40%,即使是俄罗斯,也还有48亿美圆的武器出口.1996年,以美国带头,全球一轮新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军费每年平均增加6%.

我国西部大开发,最根本是从青藏高原调水,进入黄河,然后大规模向边疆地区移民,这需要至少10年时间才能初步成效.政府已经大幅度增加了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政府希望沿袭深圳模式,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内外资金.这可以使某些中心城市发展起来,但潜力有限.处于调水移民和市场经济之间的,是发展国防产业.

中国百年来生产力布局两次向西部大倾斜都是在外部战争环境下逼出来的.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工业占全国的比例,从3%上升到50%,从此结束原始农业社会,进入二元结构社会.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投入2000亿,增量投资占国家新增投资的1/3,西部地区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仅四川,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变为制造业与电子产业为主,成渝、宝成、川黔等干线铁路通车,铁路从5000公里发展到80000公里.围绕国防工业形成了攀枝花、渡口、自贡、内江、德阳等60多个中小城镇。大型军工企业集团成为西部各省工业支柱产业,如西飞、成飞、长虹、长安、黄河、嘉陵、建设等,目前国防工业产值在西部各省仍旧占30%,贵州占45%.

国防大学经济学博士卢周来指出,1979—1994年,我国国防费绝对值年增6.22%,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年均上涨7.3%,国防费用每年降低1.08%;占GDP的比例,从5.57%下降到1999年的1.2%.而世界平均比重为3.4%,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为3%左右.发展国防产业,是保持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必须,对于启动内需和开发中西部,也有直接的意义.不应该把发展国防产业与发展民营企业对立起来.实际上,国防产业的核心是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国防产业也必然需要广泛的采购,合作和配套,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利.比如我国规模庞大的航空产业在利润导向下,大批生产民用产品,70%的收入来自于非航空产品.如果能够以国家力量支持集中生产飞机,就可以给民营企业让出巨大的空间.

表1:1997年度中国国防费与部分国家国防费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国防费美国2671.8俄罗斯160英国356法国367日本430韩国172中国98

(汇率按1美元=8.29元人民币)

表21978—1997年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

年份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19784.63%19804.29%19832.98%19861.97%19881.46%19911.53%19931.23%19971.09%

表3.1937---1942年四川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1937年工厂占全国(%)工人数占全国(%)资本千元占全国(%)

四川1152。93130192。8521450。58甘肃90。2311520。252950。08贵州30。082290。051440。04陕西100。2546351。0127570。74

1942年

四川16544410820544。70223001252。28甘肃1393。6978883。26619。63。19贵州1122。9845782。89462642。39陕西38520。24235109。741053195。43

五、调整社会分配关系,按照改革收益分担改革成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