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专业与课程建设

专业与课程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专业与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专业与课程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1.1 总体思路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2003年,学院正式确立了 “改制升本”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最近几年全院都将处于自身发展最为关键的转型期。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和关怀下,我系紧紧围绕学院“建校、改制”的总体目标制定了适合系情的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思路是:

从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出发,不但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间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学科及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专业需求特征的课程反映到教学中来,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动漫设计和创作人才奠定必要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基础,以达到培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具有经济素养、战略眼光、竞争意识、组织才能的动漫人才的培养目标。

1.2 原则

课程建设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专业课程和应用技术类课程设计;强化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强化课程设置的方向性、多样性和特色性,注重满足不同学生和专业方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及时反映学科、产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 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2.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动漫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漫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了解数字游戏开发基本流程,可以在游戏开发团队中承担游戏客户端、服务器端、游戏工具、游戏引擎等方面的软件编码、调试与测试任务,能从事动漫设计和制作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2 课程设置

我系根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构建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高职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如下:

职业素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动画概论、设计素描、色彩与构成、角色与场景设计。

职业能力课程:图像编辑创作(Photoshop)、平面图形设计 (CorelDraw)、材质、灯光与渲染 (3DS Max)、 动画制作技术(Flash)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三维动画制作(3DS Max) 、高级角色动画(Maya) 、影视特效制作(After Effects) 、剧本与分镜头、游戏引擎应用、游戏脚本与编程(ActionScript) 。

职业拓展课程:影视后期合成(Premiere)、网络图像制作(Fireworks) 、网页设计与制作(Dreamweaver) 、多媒体编程技术(Authorware)、现代科学技术导论、计算机专业英语、视觉特效设计(Combustion) 、平面设计与制作(InDesign) 、电脑插画制作(Painter) 。

2.3 专业课程建设和内容改革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经过了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后,对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构建了以项目课程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岗位要求为依据,以工作情景为支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项目教学”专业课程体系。

为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我系重点抓好专业课程的建设,尤其是注重教学能力强、效果好、有较强师资的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为此创造条件,积极申报校级、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推动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重点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建设。要求专业课程必须每年修订教学大纲,新开设课程必须同时向学院报送教学大纲备案,并定期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反映和落实到教材的选用上。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必须尽可能采用高等教育 “十一五”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必须采用五年内出版的新教材,教材适用层次必须与学生学历层次相适应,必须妥善处理好自编教材与国家级名优教材选用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教材之间的衔接关系。应指定一定量的教学参考书,参考书应有助于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并能够起到对所学知识加以拓宽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我系组织力量,加大课程整改力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具体措施包括:以教研室为单位,以课程为对象,完成教师队伍的组合配置。加强课程教研活动,开展课程研讨,解决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问题。开展教学科研,弥补教学研究的不足。具体是要组织教学科研课题的申报、典型教学经验的总结、为教改项目创造良好条件等。

我们还大力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改革教学中“灌输式”以及过分偏重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使理论阐述、知识介绍、研讨互动得到优化;高度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产业实践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互动。

篇2

近几年随着对职业教育客观规律的不断探索和认识的深入,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人们普片认识到如何建立起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课程是落实教育改革思想的重要基础工作,下面就我校近几年在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课程建设的体会以及方法做一些探讨。

我校在进行课程建设中充分认识到在职校课程建设时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问题,即职校所服务的对象企业的需求是什么?职校所教育的对象主体学生的情况是什么?课程的开设与建设是为这两者服务的,如何把这两者的需求结合起来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

1 职校生源构成与需求

分析近年职业学校的生源情况,可看出90%的学生是分数线没能够达到高中录取线的落榜生,10%左右的学生是基本达到了升入高中的成绩水平。再从录入到中职学校的生源构成看,大概有10%-50%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中考,意味着还没有完成9年义务教育中途被分流的学生。再从这些学生的的家庭构成背景了解一下学生,中等学校学生父母的职业是工人和农民为多,约占60% 以上,学生父母是农民的占38%,工人占23% ,总共加起来是62%左右,说明农村职业学校接近半数学生生活水平低于城镇平均水平,而城镇学生又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为主。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就读职中的需求,学生家长的第一需求是什么。在这个背景下实际下就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生存教育。老百姓通俗地讲就是两个要求,第一是就业,有一份工作首先解决解决生存问题,减轻家庭的负担,第二,就业的环境和就业的收入有一个期望值,即是个体的发展问题。

2 社会企业的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形势,中国已成为了制造业的大国,中国的制造业产值达到了世界第二位,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国内以及国外企业的竞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分析得出企业需要的劳动者有两个层面,一是具有一般技能的劳动者,二是更迫切需要不但具备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综合素质(岗位之间的协作能力等)、以及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高的高素质劳动者。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如何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使学生通过在中职学校的学习完成从学生变成高素质技术工人的角色转变,如何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所学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尽快与企业需求接轨,如何实现学有所用,所学即用,中职学校教师面临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这是学校课程建设必须面临的问题。

3 职校课程建设

所谓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职业学校如何实现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是企业岗位所需的,是靠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来实现的,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需来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是重要的第一步。

反思我们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走过的历程,数控应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材料学、工程力学、车工、钳工、焊工等等,看似够专业了也与企业需求是适应的了,这种课程结构是按照学科知识导向的课程体系,是课堂教学,学习的方式是单向的,老师的逻辑思维的方式把知识交给学生,学生就是靠逻辑思维的方式在理解。主要以学科为基础,陈述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然而通过仔细分析教材的内容和难度。这样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教材是按照过去是要具备了高中毕业后的水平才能理解的。而我们的学生素质水平决定了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知识难度和深度的,因此存在着与学情不相适应的现象。其次现代企业要求工人首先是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与以往职校课程基于要求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不相同,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的。再次过去专业学科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在知识的及时性上明显慢于企业需求,往往企业已不再使用的技术课程中还在讲授,企业已大量使用的技术,课程中却没有。

篇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一些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社会需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自专业开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和研究。

一、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是从原来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新的本科院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财政实验室、税收实验室,还有一些会计、证券操作模拟等ERP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外实践让学生自己到相关单位实习,或者是参观观摩相关部门的工作过程或流程,校内实践一般是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自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起,我们就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本院实践教学的优势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期在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操作方面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

按照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校4年需要修满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其中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这些课程有的是校内实践课程,有的需要学生到校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去实习,但大部分是校内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在校内进行。

与其它高校相比,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高,实践课程门类较多,基本围绕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就业需求来进行,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初步建成。

二、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赋予实践课程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很难一下子改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将重心放在理论的传授上,忽视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学校对于课酬的设计也明显地偏向理论课程,从事实践教学的课酬偏低,实践课程的报酬只有理论课程的80%,使得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缺乏积极性,很难把实践课程提高到理论课程一样的高度来对待。

2.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自2005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实践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实践课程设置的经验,或者是觉得哪门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者便于开设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实践课程设置较混乱,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战,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比较随意,使得各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

3.实践课程的教学条件滞后。近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力度,增设了一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践教学的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没有太大改善,滞后于实际需求。学校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重视不够,以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模拟实验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其他高校没有先例,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实验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实际经验供借鉴和参考。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4]

4.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多是最近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这些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就进入我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自身操作能力不强。可以说,现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难以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

5.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目前,广西财经学院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在管理方面较主观、随意[1],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5]。比如考核环节,实践课程一般重参与而不注重考核,往往是只要学生参与实践过程,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就可以通过,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差,以学分为目的,能力未见提高,实习流于形式。

6.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种类单一、接收能力有限。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多是街道、社区居委会,因为街道、居委会工作任务繁杂,对学生接受度高而且接受能力强,但是学生普遍对这类实习基地不感兴趣,觉得社区的工作比较繁琐并且对本专业没有太大的实践价值,他们一般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与这些部门建立稳定的关系,并且这些部门的工作涉及到民生问题,很难让大批学生直接到这些部门去实践。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实习基地建设没有取得实质的进展,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的建议

1.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等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些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广西财经学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应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一方向可以开设社会保险职位模拟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6]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可以开设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加强这一领域的锻炼。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7]。

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直接接纳学生在相关机构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8]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其列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前往实习和见习。

4.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首先,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进入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或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其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9]此外,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报酬,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完善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过程管理,使实践教学逐步成熟和完善。每学期由专业教研室确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开设实践课程的班级,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单位或实验室的落实、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成绩考核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实习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评估和反馈,根据实践情况,结合学生的意见,由指导教师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219.

[2] 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3] 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68-170.

[4] 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5] 李艳波,刘松先.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活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68.

[6] 陈建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19-220.

篇4

历年来毕业生数量增幅都比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因此,就业就是大学毕业生迈出校门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那么择业问题就更加的明显,我们学生的优势在哪里?这也是老师们所要面对的不变课题。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电子经济化的时代,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在不同领域存在着竞争,说道这里究竟是在竞争什么呢?归根结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一、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1、课程建设中应加入创新思维培养的内容

学生在踏入校门之前已经有了自己对本专业的一些认识,但还不是十分的明确,在创新的思维方面有部分学生已经有具备了一些创新品质,例如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知识渴望对学习主动等等,可还有一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创新品质,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大环境的感染等,帮助学生去建立自己的创新意识。有了良好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去学习本专业课程,服装设计专业是需要非常强的创新意识的,

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促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人的一切认知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好奇心也是我们学习世界认知世界最主要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都已经养成了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对于自主的学习是陌生的,然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迅速的是瞬息万变的,新的思想,新的产品或是新的商机都是层出不穷的,学生如何可以跟上这样的脚步?只靠书本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脱离书本走到实践中,主动的去学习新事物。这样才可以跟上飞快的时代步伐。

第三就是勤奋务实,教会学生懂得在创业上仅有创新的思想和拼搏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要有勤奋务实的态度。

第四是敢于竞争,竞争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语了,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中成长,要敢于直面竞争而不是退缩,想要创新创业就要有不怕摔倒的精神,只有失败才知道问题出来哪里,才会更好的发展。

第五是锲而不舍的精神,踏出校门就要面对社会当中林林种种的问题,在面对困难时选择哪一种心态面对是有不一样的结局的。在创业中不会永远顺丰水顺水,是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很难走下去的,因此顽强的意志力,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是创业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当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引导学生在将来的创业路上走得直走得稳的先决条件。

2、为学生开设专业周边相关课程

普遍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比较落后,课程陈旧。比较刻板创新性不足,都是为提高制衣技术的课程,这样的学生在制作方面是非常优秀的但在设计方面就会差人意。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在一条平行线上。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加入了服装设计专业周边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专业敏锐度,开拓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二、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绿色平台

1、鼓励学生参加院内外各项创新创业竞技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性竞赛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点,同时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意的有效方式,在创新实践中找到乐趣。在创新实践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竞技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创新创业的竞争中激发学生的斗志。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2、社会实践任务,唤起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每个暑期、寒假都要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早早接触社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尽快可以和实践联系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不断的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引导学生以 “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前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篇5

摘要: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以后从事工作岗位快速接轨,使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学以致用,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土建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将传统相对独立的土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典型的、统一的工作项目与教学安排联系在一起,同时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最大限度地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全真工作环境中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在体验真实工作的同时获得熟练的职业技术能力。

关键词 :校企合作;土建专业;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实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133-3

2014年,我国将继续推动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铁路完善、公路骨架网络,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土建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逐年增加。施工企业需求大量精通施工技术、施工测量、材料性能检测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测量、检测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精准先进的仪器更新迅速,企业中高素质测量工、试验工高薪难求。虽然每年各院校不断地向建筑企业输送毕业生,但毕业生书本知识多,实际经验少,加之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脱节,导致毕业生到企业后短期内无法上岗,还需要企业重新岗前培训,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如何改变土建专业这一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深入探索与实践。

传统专业课程设置对比与分析

以我院土建专业为例,专业主要面向交通土建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材料检测、工程测量、工程施工等工作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传统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为“工程制图”、“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工程测量”。学期设置和教学计划参见表1。

在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设置模式下,纵向来看,单一学科内,知识结构完整,衔接紧密,符合教学规律。但横向来看,各学科教学内容之间互相没有关联性,各讲各的内容,各举各的实例,自成体系,缺乏系统性。专业整体的教学计划方面,也只是考虑到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单项堆叠,并没有整体宏观的控制。时间方面,各学期有不同的学科课程,即便是同一项工作任务,也是在几个不同的学期分不同的学科讲授。空间方面,各学科有各自的实训基地(室),同样缺乏关联性。而在土建工程的实际建设工作中,每个项目都是综合性的,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同时需要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只有找到一个途径将这些学科知识技能系统地、充分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拓展建设思路,以工程项目为抓手,建立工作、教学结合点

结合专业实训场地实际地形,虚拟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场地地形设计一条二级公路,该二级公路线形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竖曲线;经过高坡地段需采用隧道形式;在填方地段需设置排水涵洞;经过公园水系需设置桥梁过渡;包含填方段及挖方段以及排水、边坡等相应附属设施。虚拟工程整体设计完全与实际建设工程项目一致。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全真工作环境中完成试验、测量、施工等全部课程,在体验真实工作过程的同时获得熟练的技术能力。

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基础,依托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对真实企业工程项目开展调研,分析整理典型工作任务。创建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计模式,通过企业工程施工必须使用的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把土建核心课程重新构建与整合。新的模式要解决土建专业以下三点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脱节问题。如图1所示。

解决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不一致的问题 改革传统的各学科理论课教师照本宣科、实训课学生单一练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按照每一道施工工序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教学组织与授课,学生在实训课堂上按照每一道施工程序所需要的技能进行综合练习操作,将教学组织形式模拟成一道道施工工序,使学生了解施工项目的流程。每一个进度有哪些施工程序,每一个施工程序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解决教学内容和岗位工作内容脱节的问题 更新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增加实际施工项目工作岗位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改变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状态。把专业课教授内容重新编排更新,按照工程项目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教学项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学习,充分锻炼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如下页表2所示。

解决校内实训环境和企业工作环境差距大的问题 结合虚拟工程项目特点,在校内建立虚拟工程的业主、监理办公室(教师担任),工程施工项目部(学生担任),工程实训管理方面引进企业的员工守则、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员工条例,制定与企业管理文化及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相融合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具有鲜明校企文化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学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具备了较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二)加强宏观设计,寻找典型工作任务,统一规划,建立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

传统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中,每学期的课程自成系统,互相之间没有关联。通过设计的仿真工程施工项目,依靠典型工作项目的施工方案、工作任务,把各学期不同学科按照统一的工作项目流程和工作目标,进行横向教学组织安排。由“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制定完整详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重构系统完善的施工课程内容;根据施工项目流程,设计“道路材料试验”和“工程测量”课程顺序与新内容;开发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最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土建专业教学课程,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三)深化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 依托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与春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和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内容、环境,与土建专业教学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根据实训场地地形设计一套全真施工图,涵盖了公路、桥涵、隧道、房建多种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和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编制了指导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符的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岗位施工项目作业指导书。同时,考虑工程施工时间跨度因素,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制作该公路的仿真施工工艺虚拟仿真互动软件,及完工效果演示。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根据设计图施工的进度及最后工程完工的效果呈现,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

一体教学,多法并用 将企业文化与实践教学结合,构建具有明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环境。在职业活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及施工现场教学等一体化教学。实施“做中教、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程与工作任务对接,提高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综合能力。

实施专业课程改革成效与总结

目前,我校土建专业学生获得双证率100%,通过回访调查,企业认可满意度95%以上。

第一,推动了土建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的改革和实践。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教学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对提高我校土建专业的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增强了学生求职就业的本领。学生通过仿真教学的锻炼,接触到了与土建施工现场完全一致的岗位任务与工作项目,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高,

第三,改革了创新实训基地的功能,完善了内涵建设。在企业专家、校领导和专业教师的探索创新支持下,完善了土建实训场地功能。仿真实训基地不仅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还是企业的培训基地,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校企合作推进课程改革方面,我院土建专业虽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拓宽思路、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课岗“零距离”对接,还应做大量创新性的、细致的工作,真正在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321-03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n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of Software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REN Zi-ting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00, 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distance between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settings of software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and social needs,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and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talents training adapting to lo 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software major;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teaching system

近年来软件业保持快速增长,“十二五”时期大力促进软件业变大变强,人才需求旺盛,但中国的IT队伍结构严重失衡,各个层面的人才缺乏,制约了经济滞后地方软件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国内高校软件专业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点,以软件基础理论和系统软件设计为主干,目标是培养面向计算机与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型人才[1],高校软件人才毕业生数目不断增加,却仍难满足需要,与企业所需人才错位现象突出。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是大众教育,目标是立足地方,服务周边,面向省内。该文探讨培养适应地方需要与变化的人才,适应地方产业服务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改革思路

地方本科院校生源不同于重点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学校获得支持力度小,学生的起点和所具有的知识相对较低,在学习中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更加突显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及办学理念。为此通过调研高校与企业,提出如下改革思路:

1)课程应适应软件和信息技术发展及地方产业需求,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现实,勇于革新。

2)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针对性、知识结构的连贯性、专业特色的鲜明性、技能的实践性、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工作能力的拓展性和考核评价的多样性[2]。

3)针对企业对能力和技术的需要,改革现有课程内容,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对接。开设的专业技术课程需教、学、练一体化,依托项目,正确理解、分析项目需求,合理规划项目设计和技术方案。

4)综合化的课程设置,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长远发展,增强学生对课程、发展方向的选择空间,

倡导个性发展,强化实训实践,细化专业方向,建设动态的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

我校2008年开始招收软件技术专业本科生,目标是培养系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及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能直接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多岗位中级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是简单堆砌计算机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和软件工程核心课程,而是根据教育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融合产业需求和规范,对核心课程整合调整。我校软件专业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1)分层次模块化的课程。注重理论够用与实践能力关系,兼顾专业基础和产业需求改革核心课程,以服务地方产业和就业为向导,确保学生具有专业特长、创新能力,在行业中有多岗位竞争适应能力。

2)软件专业在专业技能上进行“专业基础+专业能力核心+专业方向+竞赛认证+实践”方案设置。

3)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从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教育三个阶段部署。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完成公共基础课程、文化素养与职业认知课程教学,通过计算机导论和软件工程概论引导,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基础知识讲座和前沿技术讲座;“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阶段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和软件系统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编程能力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阶段完成软件工程高级课程和专业方向/技能课程教学,掌握某一方向的软件开发技术,参与实际项目训练,并设置竞赛与认证课程,给予相应的课外学分,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课程设置综合考虑模块的衔接。基础知识教学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内容贯穿汇编语言、系统调用到C语言;数学基础课程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增加以往未开设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必修;数学基础课程,硬件操作系统与系统软件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架构课程并行;专业核心课程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开发技术、需求工程、软件测试与质量、软件项目管理、专题知识讲座等构成;专业方向配置6个方向的课程模块,有软件文档写作、数学建模、人机交互技术、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网络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等课程,可视产业需求和办学特色修改专业方向模块。

5)设置英语模块,注重英语能力的学习。软件领域反映最新的技术、文献、资料等都是英文所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注重看得懂、写得出;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及内容更新,将适当比例专业英语融入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中教学;亦开设几门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实现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提高。

6)构建厚基础与灵活的多专业方向。多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职业规划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可灵活选择不同的方向或者几个方向,剔除了过去陈规的课程内容束缚,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增加了学习积极性,利于其提升专业创新能力和职业个性化发展。

3教学实践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主要突出突出专业应用能力,而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运用有一定的距离,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外,还应构建多元化教学实践体系,借鉴重点高校与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精简理论授课时数,培养学生综合与设计能力、开发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1教学模式

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仍以定时定点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往往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上课就想下课的状态,教学效果很差。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安排课程应注意教师的专业方向,授课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主要有以下方面:

1)“问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主观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课堂内容,采取灵活开放提问方式、多种分析方法,避免灌输式讲解,如开始讲解一门课程时试图从一个“高级论题“开始,而又不面面俱到精细讲授,引导学生的思维,留下继续探索的空间,获取的知识更加直接有效。

2)“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案例驱动以案例为主线,从真实项目提炼、精选案例,将大项目细分成小项目,构建模板框架,层层递进,注重细节,增强实践和编程能力。积极与软件开发公司或培训机构合作,聘用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人员针对实际项目从事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团队合作意识。

3)“专题式”教学模式。讲授一门课程时涉及到某课程知识拟请相关老师用几个课时进行“专题式教学”,即一门课程由一位老师主讲,按照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合理组织,其他老师协作讲授。该模式可将密切联系的课程进行整合,体现教师的专业性,获得系统性的知识,打破了以往孤立的授课方式。

4)“嵌入式”教学模式[3]。该模式将企业所需技术引入教学中,不改变学校的教学计划,而按照教学计划的实施进程,将企业的开发项目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分解,以讲座的形式嵌入到教学中,体现了既教育又实践的思想,培养其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软件素养。

3.2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资源限制,在教学上理论与技术、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理论没有适合的环境付诸实践。当前不仅要与理论课同步开设一些基础的实验,还要结合课程的应用优化综合设计综合实验,结合相关的项目应用与课程单独开设实验课,实现分层的实验教学体系[4]。为此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作为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导,建立规范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该实践体系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构建实验、实训、实习的工程能力训练体系。验证性实验增强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和工具的使用,加深学生对基本方法、基本思路的理解程度。设计性实验在已有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应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技术和方法综合设计,强化学生构思、设计、实施和操作的能力。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面向岗位针对性的选拔进入实训课程;通过参加认证考试、各类竞赛等项目,提高课外科技实践的能力。实习第一阶段通过短期实习替代教学,使学生体验业界氛围和所需知识技能,返校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即采取学习-工作-学习的方式;第二阶段实习进一步锻炼其工程能力、社会能力,并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4结束语

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是迫切的现实需要,仍存在许多探索的问题,如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原则,不断进行研究,调研产业发展和新的技术进展与前沿性,保持动态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爱华.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2007).适应时展推进高等理工科教育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7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服务,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构建符合家具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构筑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从而促使我们专业针对家具市场、促使毕业生适应家具市场、促使高职学生就业。本专业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源于家具企业而又服务家具企业、高于家具企业。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重视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职业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既可以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也可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比例不同。如: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是以培养操作能力为主;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设计、技能和操作能力,以技术、动手能力为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研究、设计、技术能力为主。建设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培养经济建设一线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要把课程建设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家具专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接触企业、了解市场,积极进行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使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高职教学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核心则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家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等方面全面进行建设和改革,才能达到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目的。

(一)市场调研

《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首先要从市场、岗位需求调研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本专业在市场的地位,明确就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依据。如下图所示:

成都是全国第三大家具生产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板式家具生产制造基地。这样的背景对我们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必须要坚持校企合作,把企业的需求纳入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中,将企业的生产任务和岗位(群)进行筛选和归纳,确定本专业所面对的典型岗位(群),再对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家具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技术和动手操作能力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进行梳理,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支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与上述分析相结合,我们专业的核心课程需开设:家具造型设计、坐具设计、卧房家具设计、客厅家具设计、商业空间家具设计、板式家具结构与工艺、实木家具结构与工艺等。支撑课程需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现技法、家具材料、家具制图、家具木工机械、人机工程学、传统木工技艺、中外家具史、家具生产管理、家具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需开设:室内设计、家具展示设计、图形与创意表达、传统家具鉴赏、涂装技能、家具质量检测、建筑测绘等。

(二)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家具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突破“用学科教育的观念和思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惯性,认真分析职业教育的特点,用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构建课程体系,开展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使专业课程与家具行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对接,这就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求教师去家具企业,一线实习锻炼。掌握企业工厂的各个岗位和工作内容。如何熟悉岗位工作的需求,胜任岗位工作,将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清楚掌握通过教学手段展开实施,教授、传达给学生,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针对现实市场企业的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达到真正的企业人才需要。同时也锻炼教师,要求教师也必须是“双师型”人才。我们可以使用以课程体系建设促使教师竞争上岗的策略,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几项效果:

(1)通过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促使教师对课程内容及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思考、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整个课程体系,而且根据岗位需要来设置课程,使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突显出来;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32-0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的合成/加工―组织结构/成分―性能―材料服役状况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材料合成与制备”主要介绍材料的合成、制备及设备,是一门讲述材料生产与应用方面的综合性技术科学的课程,是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开设的重要专业课。

一、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了解和掌握目前几种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概况、制备原理、操作设备以及制备工艺方法;通过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结合,学生能够熟悉几种常见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控制手段,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操作实验的动手能力,对材料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为今后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改革

因课程是建立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因而理论基础深而广,同时课程涉及内容(装置、设备、方法)都与实际生产、产品紧密联系,由于课堂讲授的限制,难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增加了理解难度。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能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进行项目评价和创新的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同时需要给学生批判性思考的条件。本课程研究探索并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实验室―校外基地―专题讲座”多元组合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中为避免教师垄断课堂使教学氛围沉闷,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强化“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2.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学习法(project base learning),分配给每个小组(4~5人)一个项目,提高学生学习批判性思考、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意识。

3.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引导学生关注大型工矿企业网站信息并总结目前世界和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4.进入我校的生产实习、校企共建实习和实践基地进行工厂和企业实际操作和了解工业生产过程。

5.邀请企业的生产主管和领导结合实际生产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三、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教学实践环节没有开设相关的实验,但是学校和学院设置的科研助手、“开拓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等专业能力教学平台,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任务中,使学生不仅了解了科学研究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另外还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实践基地等专业实习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工厂中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加深理解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完善实验考核方式,采用“实验报告+口试”或答辩的方式等多种考核机制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开拓杯”、大学生创新基金以及全国金相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考核方法

在课程考核中既要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要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评价以及创新的能力,并保持考核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为避免学生通过最后突击一周通过考试,然后全部忘记的现象,考核方式更加细化。强化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的关注,在每章结束都布置课后作业。本课程加强对学生报告的重视,学生报告以某种材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应用为主题,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以4~5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写一个报告,每名学生分工明确,包括资料查阅、报告写作、ppt制作和ppt汇报。学生报告的评定最主要的是公平性,能够真正体现出小组内成员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因此要小组内的自评和老师考评相结合。

五、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是专业团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1.青年教师在上讲台前由一名老教师负责,并全程听一轮老教师的课,然后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讲授部分内容,教学效果达到良好以上时才能独立授课。

2.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课程负责人的组织下,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大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资源共享,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把握教学进度。

3.互相观摩、轮流进修。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其他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并及时指出其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问题。

4.开展校内培训工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就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进行辅导讲座,组织教研会议讨论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科学与工程专业来说,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同时加强对学生自学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完成本校材料专业的人才特色培养,必须由特色课程群的建设来带动。专业培养计划修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实习教学等环节的衔接,完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微观上,特色课程群建设,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宏观上,特色课程群建设,使培养体系更具科学性,更易组构专业的整体知识体系,避免课程设置过偏或过窄,这是培养计划修订面对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新鑫,何小芳,管学茂,王李波,廖建国.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7-178.

篇9

1.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核心。

建筑工程专业在我国一直是传统专业,在本科院校已有悠久的办学经验。综观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许多方面往往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有时直接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这样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

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适当选择一些应用能力强、对教学质量影响大,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的课程建设体系,加大对教学改革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广大教师开展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2.1基础课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高职教育方针。工科数学课应压缩“高等数学”教学时数,合理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也可选修“数学建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增加现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充实数学新方法、新专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2建筑力学课应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为一门“建筑力学”,这样有助于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着重强化工程应用。

2.3整合“建筑工程制图”和“建筑CAD”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删除对学习后续课程和未来工作无关的内容,加强专业图教学,利用工程实例图纸进行讲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2.4对建筑工程专业结构方面的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结构抗震”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整合、融合和优化。在课程内容上可减少陈旧的砖混结构知识,着重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方面知识,同时,增加平法制图的识图内容。

2.5对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和管理方面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预算)与估价”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在全面开展条件不具备时,首先应使应用性系列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先行一步,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推开。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措施

3.1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要求,多开展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包括:(1)实物、教具、模型;(2)幻灯、投影、录像;(3)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作图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可以将具体的内容半抽象化,使学生学习不再枯燥,有利于课堂理论教学向省时、内容精、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向发展,打破传统的“讲台+黑板”以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改革讲课模式,继承传统的五步教学法,即“备课(预习)――讲课(听课)――总结(复习)――批作业(做作业)――测验(应考)”,逐步推行五步导学法,其特点是以知识骨架为网络,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有关认知规律,讲清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细节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消化,具体为“指出学习目标――划出网络关键――指导自学――引导讨论答疑――建立反馈机制”。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暂保留传统教法经验,逐步改变那种“细嚼慢咽”、“面面俱到”的讲课模式,结合生产实际,大胆去掉课本中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少”、“精”、“活”的效果;同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紧密联系,协调配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教法和学法统一的目的,这也是素质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共同要求。五步导学法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按具体课程、具体阶段灵活运用,逐步引导。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若在课堂五步导学法中教师以实践过的具体工程实例讲课,或以开放式教学取得师生共同的体验,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3增加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练并重。如在“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可以采用教与做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图纸完成制作模型、搭设模板、进行钢筋下料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可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搬进施工现场,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4.教学设施与实践条件建设

4.1适当开发某些课程的教学网站进行试点,教师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录像等上传到网上,并且在网上进行答疑、批改作业,学生通过网站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这样就实现了交互式教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这种形式在某些高职院校已经获得成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所有课程都实现网络化。

4.2实验室建设要立足于发展,保证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实验设备应尽可能与生产一线的设备同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社会需要同步的技能。由于实验室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对实验设备、操作程序、达到的技能目标等相当熟悉,所以还应培训专门人员,本着人员、设备、场地集中的原则,把实验教学当作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统筹安排,制定有关的实验教学大纲,同时还应编写实用的实验教材。

4.3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校内除建立测量实训基地外,还要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应与社会挂钩,多与施工企业、设计院所、造价事务所联合,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校外基地,学生可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校外企业也可吸收优秀毕业生就业,这样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真正做到了双赢。同时,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应多听取来自施工、设计和管理部门专家的意见,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5.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建筑工程专业能否适应时展的需要,能否面向未来办出特色,必须以进行教学改革为保证,抓住专业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把知识、能力和素质调整融合为一体,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样才会使建筑工程高职教育走上与时展相协调的轨道。

篇10

二、专业建设内容

(一)专业建设基础。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是学校传统主干专业,是省重点专业、省特色示范专业,目前在校生1,100余人。1997年、1999年分别被评为交通运输部A级专业和重点专业,2006年,本部门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2008年被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公路施工与养护高技能人才工作室”。20多年来,为交通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

(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按企业生产要求配置实训设备,专业现有实训基地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建有13个功能齐全的实训室,系交通工程试验室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试验室。学校注重营造情境化的生产实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配合新校区实训楼建设和落成使用,以学校交通工程检测中心为平台,两年内新增2,000平方米的实训面积,投入300万元新建3个标准实训室,即桥梁结构实训室、路基路面结构实训室、施工工艺实训室,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计划两年内新增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中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镇江扬子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市路桥工程总公司、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专业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建成可容纳300~50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实体+顶岗实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化校企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校企人员走访、互访,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同时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中交集团二航三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交流,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学校每年组织专业合作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诚邀合作企业来校座谈,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出谋划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校企共建适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为基础,通过与企业广泛交流合作,开展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企业生产要求、适合专业发展的市场调查研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人事主管来校共同商讨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专业招生结构与规模、校企共建实训项目等具体事项,共同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为学校的长期发展和专业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平台。校企人才互动,与大中型企业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安排教师以挂职锻炼、假期生产实践等多种方式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邀请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工程型”教师团队。

3.“专业+实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培养计划,构建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遵循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规律,把学生从掌握专业基础技能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入到掌握专业核心技能阶段;每年由校办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提供不少于20个固定实习岗位及100人次实训机会,通过校办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培养锻炼,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或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及以上的顶岗实习,从而形成“专业+实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现校企互利双赢。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培养方向、规化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依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从“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合作模式”的转变。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订单式”培养的规模逐步扩大,校企合作成效明显,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到30余家,聘请12名工程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毕业生遍布全省路桥施工、监理企业。

(四)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建设思路。通过引、培并举增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组成一支由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工作顺利开展。依托校办实体和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培养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85%,具有研究生学历26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优秀专业带头人1人,全国交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交通系统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一是学校积极培养与引进优质师资,并注重专任教师的培养和锻炼,每年安排教师利用假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使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专兼结合、技能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团队。

(五)毕业生情况调查。近3年学校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学生高级工合格率95%以上,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遍布省内外交通运输行业,一直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5%以上。调查的方式有如下两种:1.企业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对象是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技术总工、骨干技术人员等,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其对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现状、发展认识以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观点。2.毕业生跟踪调查。调研对象是正在从事公路施工与养护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调研内容主要是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

(六)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由于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交通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江苏交通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推进以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为重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需要大量的铁路、水利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而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系专业设置单一,目前仅设置公路施工与养护、监理等公路方面的专业,铁路、港口、水利等方面的专业尚未设置,因而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适应江苏省大交通建设的格局,设置符合目前交通形势发展的铁路、港口等方面的专业,为企业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公路施工与养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不应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注重工作过程、实践过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和真实性,突出职业化特点。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参与,以“模块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主导,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为前瞻,结合实践过程、实践案例制定专业课程新标准,构建“讲、学、做”三位合一的课程新体系。

(二)课程建设。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系现有专业的核心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公路工程测量、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桥涵施工与养护技术5门课程,突出5门核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土质与筑路材料》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全国得到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深入开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核心课程采用分模块、分阶段教学,不同模块、不同阶段分别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在进一步优化原有3门市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两年内再建设市级以上精品课程2门。2012年6月~2014年6月,进一步优化《土质与筑路材料》、《公路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路基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三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加强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力争两年内再建设《公路工程测量》、《桥涵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两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进行两门课程的职业功能分析;完成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内容界定、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实践性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103-02

电子科学与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W络技术的出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初期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发展到今天的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成为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的先导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扶植的学科,本专业作为信息领域的核心学科,培养国家急需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级人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出具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微电子技术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依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本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改革方案,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性实践。

一、目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课程设置方面,与行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缺乏专业特色和课程群的建设,课程之间缺少有效地衔接,难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微电子技术领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工艺制造以及相关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建设。

2.在创新实践教学方面,存在重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尤其是创新实践环节的教学,相关实践和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仅在教师课堂教学讲授范例和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实验,学生按照课程实验手册上的具体步骤逐一进行操作,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单一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更难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和灵活运用,难以满足当前强调以实践为主,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建设改革的目的与任务

结合集成电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和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改革,重点强调工程实训与创新实践,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引导创新、全面培养”的教学方针。重新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集成电路工艺与设计为重点,设置课程群,构建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突出特色,强化能力培养。

三、课程建设改革的具体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偏工程为宗旨,培养具有扎实的微电子技术领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工艺制造以及相关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工艺、电子器件和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技术应用等方面为专业特色进行课程建设改革,具体的改革内容如下。

1.课程设置。首先,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需设课,明确设课目的,并注意专业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之间的衔接与学时比例,加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电路工艺方面的课程设置,突出微电子技术方向的特色,明确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将相关课程设置为课程群,通过相关课程的有效衔接,突出能力培养。其次,随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注重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更新和调整。

2.教学方式。首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注重讲课、实验、考试及课下各个环节的相互结合,即课堂与课下相结合,讲课与实验相结合,平时与考试相结合。其次,讲课中注重讲解和启发相结合,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实验中注重方法和原理相结合,知识和能力相结合;考试中注重面上与重点相结合,概念与计算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重点开展课程的网络化建设,将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录像上网,通过网络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第三,注重双语课程的开设与优秀经典教材的使用相结合,双语课程与国际该课程接轨。

四、结语

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应当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特色,通过制订适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验体系和教学计划,突出集成电路工艺与设计实践环节,进而有效地提高实验和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一婷,李新,关艳霞,等.突出专业特色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高教学刊,2016,(7):74-75.

[2]李新,刘一婷,揣荣岩,等.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3-64.

[3]潘宇恒.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优化[J].科研,2016,(3):00209.

[4]韩益锋,姚文卿,董良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45):148-149.

[5]陶建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探索与实践[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4,(2):34-37.

[6]谢海情,唐立军,唐俊龙,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76-77.

[7]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B/OL].http:///link?rl=fsRthBj31TQQh1FCB740v-yPMYbTKEDaxrKs_caajUeYpVorqPMpcpzfV9wyz-vx3Vd7-hKL37B5rClIwE37dIk5CqZU2M-quD7BTAE_tSMwq,2007-06-18.

[8]刘继春,毛剑波,杨明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138-141.

[9]王敏杰,朱连轩,袁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09,(30):20.

[10]李俊杰.浅谈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J].魅力中国,2010,(10):237.

[11]陈力颖.《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课程实验考试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255-257.

[12]何伟明.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W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S1):1-13.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Cours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 Li-ying

篇12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about Physical Geology of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bstract:The course i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teaching program, the most basic factors to determine teaching quality.and the most basic content of teaching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geology i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for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stude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we have done a series of research on course structure,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for the goal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Physical geology Excellent course Course construction Educational reform

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最基本单元,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因此,课程建设也是高校最基础的教学建设。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师资队伍、教学文件、教材方面的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息息相关。《基础地质学》是我校经过多年建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的一门课程。课程教学分三个层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基础地质学》也叫《普通地质学》为课程教学第一层次,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第一门入门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构建地质学的框架,掌握现代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激发学生学习地质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教学第二层次为资源勘查工程相邻专业的《基础地质学》;其他专业的《地球科学概论》是《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的第三层次。本文重点介绍我校近年来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进行的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一、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改革本质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地质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庞大的学科体系,涉及内容广、学科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新知识、新内容不断增多,如何使一年级新生既能了解地质学的全貌又不会内容过于繁杂,既能将学生领进地质大门又能让学生对地质产生兴趣,教学内容既能反映现代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又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的取舍即怎样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在构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普通地质学》课程内容体系时始终坚持以地质作用为主线把各个章节整合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地球基本知识、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和地球的演化及地质环境模块。

(一)地球基本知识模块

主要为介绍地质作用进行铺垫,包括地球概况和地球物质组成两章,其中地球概况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几何特征开始,再介绍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构造,最后介绍地质年代和地质作用;地球的物质组成包括地球的化学组成、矿物和岩石,常见矿物岩石的认识是重点。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模块

为本课程的重点模块,包括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4章,其中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为本模块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和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特征;其次为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形成,地震作用一般了解。

(三)外动力地质作用模块

为本课程的重点模块,包括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下水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沼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和风地质作用7章,其中以风化作用为开始,任何岩石暴露在地表或近地表都要遭受风化作用,再从学生稍微熟悉的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湖沼的地质作用讲起,最后介绍冰川、风的地质作用,重点讲授各地质作用怎样进行剥蚀(方式和产物)、怎样进行搬运(方式、磨圆度和分选性)和怎样进行沉积(原因、位置和产物),让学生通过剥蚀—搬运—沉积这一主线条将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连接起来。

(四)地球演化及环境地质模块

包括板块构造、地球的演化和地球资源及地质环境3章。这一模块学习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全球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建立正确的地球观及进一步了解矿产资源的紧缺及地质灾害的危害。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普通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涉及了大量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形象教学对没有实践过程的大学新生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是一项图文并茂,文、图、声、像等相结合的现代信息传递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领域,是当今教育的一种新思维、新方式。这一新的教育技术的运用更新了以往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能使教学活动在生动、形象、直观的轻松氛围下进行,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可提高效率,对学生可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双方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别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研究,使用Flash自主开发了《普通地质学》多媒体课件,课件主要内容包括片头、主界面两部分,主界面又包括普通地质学的知识点、动画模拟、视频教学、模拟试题、课件简介、典型地质现象、教学大纲等模块。课件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顺序和任意的浏览。本课件先后获第四届广西区高等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和第九届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另还制作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普通地质学》实习CAI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能够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便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世纪的高等地质教学更应注重未来地质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等地质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任务。根据课程的特点我校设计了11个实验项目,共22个学时,分别是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常见矿物的认识、造岩矿物的认识、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常见古生物化石认识、外动力地质现象图片观察、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参观地质博物馆和校园内屏风山野外现场教学,其中常见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为实验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通过期末每人10块矿物岩石标本的考试督促学生掌握(权重为平时成绩50%);设计外动力地质现象图片观察实验能使学生通过图片中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加深对外力地质作用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地质思维能力;设计屏风山野外现场教学实验能使学生通过对屏风山的岩溶地质现象及其他地质现象(如石灰岩、沉积构造、风化作用、节理、方解石脉等)的观察,探讨分析桂林岩溶地貌和溶洞沉积物形成条件及屏风山各种地质现象的成因,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型实验能力。相应由地质出版社出版了彩版《基础地质学》实验教程供学生实验使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学中抽象、复杂的地质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下一步的野外实习打下基础。

四、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有一条关于实践的谚语说得好,“听到的会忘掉,看到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众所周知,实践性环节训练于工科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具有空间广泛性和时间漫长性等特点,任何实验室都无法恢复地质作用的全过程,因此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地质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过程才能真正掌握好。在目前国内不少院校实习经费严重不足,野外地质实习时间普遍缩短的情形下,我校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两周增加为三周,由原来的桂林实习基地实习增加了广西北海实习基地实习,其中桂林实习基地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区内三大岩类出露齐全,褶皱断裂发育,具有铁、铅锌和钨矿产出,尤其是拥有闻名于世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中国唯一的岩溶博物馆,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地质现象丰富典型,是国内较为理想的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北海实习基地位于广西北海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为国家级火山地质公园,有各种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及火山熔岩,是学生海洋地质作用和火山地质作用的理想实习基地。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变以往单一编写实习报告为编写实习报告和现场考核相结合。在地质认识实习最后一天,选择未实习过的兴安胡家垌作为考试路线,考核内容涵盖地质认识实习的各个环节,如地层剖面和岩性观察、构造分析、地质现象描述、剖面图素描和地质罗盘使用等,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相应出版了彩版《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和《普通地质学》实习CAI课件供学生实习使用。通过地质认识实习,使每个初踏入地质殿堂的新生,能从地质实践活动中认识典型的地质现象,理解地质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地质工作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正是由于我校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年级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地质学》入手,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从一年级开始,就着眼于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普通地质学》的学习,一方面为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使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整体性提高。显著标志是在2010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校学生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1项,团体总分高居全国第二名,荣获团体二等奖;2012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在校学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荣获团体二等奖。另《基础地质教育阶段“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09年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参考文献】

[1]胡云沪,钱建平.普通地质学第二课堂的建设[J].桂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1999:99-101.

[2]胡云沪,钱建平,陈三明.《普通地质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开发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08:99-101.

[3]钱建平,胡云沪,庞保成,等.加强《普通地质学》实习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49-351.

[4]钱建平,胡云沪,庞保成,等.《基础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23-127.

篇13

我校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向来是我校的办学特色。鉴于《数学建模》课程利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不足的特点,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把《数学建模》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2002年上半年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正式开设这门课程,在这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过很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及时调整,对于60学时的课程建设现已基本趋于成熟。现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不足、解决方案和革新后的开课效果清晰阐述如下:

1 教学中遇到的不足

(1)教材不足,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对实际不足的背景了解较少,因此数学建模的相关教材尽管很多,但真正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材却很少。任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适合学生的课外资料,这就为任课教师增加了数倍的工作量。另外,数学建模要解决的不足来源于工程、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所需知识非常宽泛,而且不足的解决离不开计算机,采用的软件为各领域的专业软件,比如:matlab,lingo,spss等,对于单个软件可以找到很多专业的书籍,但是没有一本建模教材集中讲解这几款常用软件在求解模型方面的基本用法,只能依靠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这就造成不同学生对相关软件的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很难制约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不足:a.模型求解侧重于数学理论的推导,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枯燥,学习热情很低。b.由于实验课课时少,求解工具只介绍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的单一化造成了学生在很多模型求解时,走很多弯路,也得不到很好的结果。

(3)实验环节存在的不足:a.实验环节的题量和难度难制约。对于实验内容,教师如果选用的过易或题量小,则达不到开实验课的效果,如果选得过难或题量太大,学生做不出来或做不完,则有可能打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b.常用的数学软件都是英文版,没有中文版,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寻求软件本身的帮助有一定的难度。

(4)教学策略毕业论文与课堂讨论环节上存在的不足:a.我校任课教师曾采用过传统的板书教学,对于中小型模型,教师在仔细地讲解建模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好。但是对于大型模型,由于实际案例比较复杂,一方面板书时间耗时太长,另一方面很难做到不足及模型假设的再现,造成学生思维方式的不连贯,课堂讨论困难,授课效果差。b.课堂讨论中,成绩差一点的同学存在心理障碍,害怕自己的想法不好,不敢参与讨论。另外,有些同学固执己见,不愿听取他人意见。

(5)作业与考核环节存在的不足:a.开课初期阶段,若直接布置大型作业(比如往年的建模竞赛题),学生会感到难度大,无从下手。b.模型准备阶段不充分,导致模型过于简化或后期无法进行下去。比如2007年建模竞赛A题:结合给定的数据对中国人口增长进行预测。有很多同学感觉很简单,直接引用了教材上的简单的Logistic模型,后面便无法做下去了。c.考核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所考内容仅限于对建模概念以及所用数学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实测每个学生的建模能力,达不到开建模课的目的。

2 解决方案

面对以上存在的各种不足,我校任课教师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研讨会,调研了解了兄弟院校的开课情况,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找学生座谈,查找了有关数学建模授课经验的文献,积极去钻研有效的解决方案。各方面不足进行了如下革新:

(1)教材建设。我校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与建模竞赛培训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素材,将这些资料系统地整理、归纳和扩充,编写了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数学建模内部使用讲义。该讲义注重学生建模兴趣与建模能力的培养,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各类建模不足都配有相应的软件解决方案,是基于建模基础知识、策略毕业论文以及各种专业软件于一体的讲义。讲义的设计能做到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2)实验环节革新。鉴于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任课教师编写了《数学建模实验指导书》,书中详细介绍了matlab,lingo,spss软件的基本用法以及如何利用软件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型求解。另外,对每个教学模块设置了实验习题,按实验习题的难易程度,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相对简单,主要是各种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建立简单的模型并求解浅析论文结果,其题量由实验的总时间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教师用1/3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选做题主要是针对完成作业速度快的学生,难度稍大,对该类学生是一种挑战与提高,对这部分内容,我们鼓励学生完成但不计入实验成绩。为了避开抄袭,对同一知识点,50个学生出5~8套实验习题,实验报告中要求写心得体会,完全雷同的实验报告不计入成绩,对抄袭情况及时提出批评和警告。

3 革新后的开课效果

(1)上课时学生出勤率高,作业抄袭现象明显减少。大二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学习《数学建模》的热情非常高涨,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每一次讨论,认真去做每课余大作业,并在习题课上主动走上讲台讲解自己建模的过程或理念,他们的热情直接带动了另一部分学生,形成了非常好的学习氛围,有时,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也会提出一些超出老师预料的方案。实验课上全班同学几乎都能完成必做题,有1/3的同学的选做题完成的也非常出色。在私下与学生的交流中,很多学生说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其中2004级的王文同学说:“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辩论拓展了我的思路,激发了我课下查找资料寻求真理的欲望。课下的大作业让我体会到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的肤浅与不足,同时也领会到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真正含义。

(2)《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多学生勇于创新、留意观察,对“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设置”、“我校食堂开放窗口的数目”、“自习室的开放个数”、“停车场收费窗口位置的设计”等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同时,文献的查找、建模论文的书写等为学生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做与建模有关的课题,这也充分说明了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作用。

《数学建模》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上是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是不断改善的过程,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