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自然的美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渐进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风之后的第四大死亡原因。其最典型的病理性改变是的神经细胞间出现大量以β-淀粉样肽为核心的老年斑、神经元的胞体中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及神经元丢失和胶质增生等。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自由基损伤学说和细胞凋亡学说备受人们的关注。自由基形成和氧化应激增强,进一步引起神经细胞凋亡,是导致AD的功能退化和神经变性的基础。AD模型鼠脑中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水平的MDA表达经常与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相伴随出现。并且临床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而这两种酶是人体内在抗氧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绿茶的一种主要多酚成分,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了EGCG的生物活性与其抗氧化特性紧密相关。为探讨观察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选用22~24月龄SD大鼠,应用自然衰老大鼠筛选法制作AD模型,以EGCG灌胃给药进行治疗,利用行为学实验及化学比色法观察EGCG对衰老AD鼠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设备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产品;Morris水迷宫装置购自北京硕林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研究显微镜购自日本尼康科技有限公司。
1.1.2 主要试剂
EGCG,纯度>95%,购自Sigma公司;超敏SP浓缩(鼠/兔)试剂盒,产品编号KIT-0310,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辣根酶标记山羊抗兔IgG(H+L),产品编号ZB-2301,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有限公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1.3 实验动物模型的分组及给药
将造模成功的AD大鼠按各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的长短排序,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EGCG治疗组,每组11只,共2组;将5~6个月青年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1只,作为对照组。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即开始对入组动物进行灌胃给药,EGCE治疗组按照2mg/Kg.d的剂量灌胃给予EGC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
1.2 行为学观察
水迷宫试验:
参照Morris方法进行。从灌胃第24天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训练阶段连续进行2天,每天训练2次。第24天开始记录数据,标记为数据表中的第1天,共4天。
1.3 海马内SOD、GSH-Px酶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
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大鼠每组取6只,断头处死,冰上快速取海马,入液氮及-80℃中冻存。检测时将海马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制成10%的脑匀浆,2000rpm/min离心10min,取上清。脑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具体操作均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版本软件包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ANOVA、Mauchy’s Test of Sphercity、LSD’s post hoc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分析
在定位巡航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延长(P
3 讨论
只有效法天道,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争,人与自然不争,人与万物不争,才能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在构建生态社会上,老子和庄子都有自己的构想,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庄子提出了至德之世。“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4]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并不是消极的不发展的思想,而是由于他生活的时代社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老子痛心疾首的矫枉过正所致,表达了他对自然纯朴社会美的追求的愿望,可以说是包括老子在内的古代思想家为实现社会理想所采取的手段或方式,从长远来看更符合生态社会的发展,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庄子对至德之世的描述更详细,《庄子•马蹄》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遂,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缘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老子虽然没有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却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进一步提出了“人与天一也”的概念:“通道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明确表达了天人合于自然与道的思想。“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6]“天乐”就是天人和谐的最高价值的生态美。同时因为“道生万物”,所依万物有共同的根源,那就是道,因此它们同根同源,都是道自身的大化流行过程中的产物,它们之间构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体系,都是生态和谐之美的一部分。总之,“道”范畴中蕴含了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天人合一,实现天乐的最高价值的生态美。
“道”范畴对自然表现了极大的关注,表明我国古代就已认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性,人类与大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大自然也就没有人类了。可是当前,人们为了经济的发展一味破坏、掠夺大自然,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然也使人类的生存陷入困境。要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必须正确认识大自然的重要性,保护好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人类在拯救大自然的同时才能获得自救。同时,科技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大自然,也破坏了美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使自然之美失去了存在的载体,人类对自然界保留的越多也就是对自己的审美空间保留的越多,失去了自然之美,人类的审美空间将变得多么匮乏,人类的审美世界将变得多么虚无,因而对自然界的保护也是对人类审美空间的保护。所以“道”范畴的自然生态美学思想中不仅包含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包含了拯救人类审美空间的重要思想。其次,“道”范畴中社会生态美学思想,对于形成健康的生态人和生态社会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日益加快,来自社会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负荷,在这些沉重的负荷之下人们往往只知道为了获取物质而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在物欲的潮流中失去了自我。“道”范畴中的“无为”“不争”的思想,不仅包含了人对待自然上要顺应自然,不与万物相争,同时也包含了怎样成为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的人,其中不尚贤的思想就是不过分地推崇世俗的多才多能之士,从而使人们不争功名而返回自然状态,在自然中才能脱去物质生活中的沉重的负担,才能真正找到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生态的人。同时,“道”范畴中的社会生态美学思想对于形成生态社会也有重要启示,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庄子的“至德之世”都是对理想的生态社会的憧憬。现代社会早已脱离了生态社会的轨道,人们为了经济、科技的发展破坏、掠夺大自然,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物质的关系,人也变得越来越冷漠、麻木,在背离人类长远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道”范畴中的对于建设生态社会的憧憬和设想对于我们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它告诉我们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社会才能长远发展,否则只能是作茧自缚,损害自然、万物的利益也是损害人类自己的利益,人类社会职能走向灭亡。第三,“道”范畴中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展示中国古典美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道”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生态美学原则就是天人合一,它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当前人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有重要启示,要保护大自然,不能随意破坏大自然,同时要正确的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把保护大自然和开发利用大自然有机结合起来。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联系就是美的根源。美在和谐,所谓“天乐”就是生态和谐之美,这与西方的美在和谐有相似之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和谐认为美在数的比例与和谐,从而衍生出黄金分割率,中国的美在和谐并不要求严格的比例,而是一种相处和谐之道,和谐之美。“道”中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态美学原则不仅对于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也展示了中国古典的一些美学原则,对于当代生态美学的有重要的启示。综上所述,“道”范畴蕴含了深刻的生态美学原则,包含了自然的生态美学观、社会的生态美学观和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态美学观。为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曾经忘却了这些生态美学原则,从而使人类和社会走上了歧途,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思考“道”范畴所蕴含的生态美学对于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促进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祝亚楠 单位:鲁东大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C-0091-02
近年来“草原文化”成为我们身边研究的主题,也表现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纯自然、自由、淳朴、博大的美学观。游牧民族文艺美学成为人们研究、欣赏的科学作品。但欣赏的多、研究的少,谈论的多、钻研的少,理论与实践脱节,主题文化思想与作品脱节,故此笔者从游牧民族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探讨游牧民族美学观。
一、文学方面表现的游牧民族美学观
文学是美学的表现形式,美学通过文学生成。如此,游牧民族文学表现其民族的美学观,反之其美学观是由该民族的文学表现出来的。在文学方面游牧民族较多运用排比、押韵。其特点是:诗间是两行诗为一段,形成特殊的分节诗歌。在不同头韵上再次重复与前段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其格式保持不变。其内容一般不离山川草原,形式均为同构叠韵,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原诗歌。例如,《匈奴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又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如蒙古族民歌、察哈尔民歌《远望》:“在荒山野岭盘旋,是鹞鹰的天性;嫁到遥远的地方,是姑娘注定的命运。成千的羊群里,就是那冬末春初的小绵羊瘦弱;上万的人群中,就数那婆家的媳妇可怜。”
由此看来,游牧民族文学审美观具有传承关系,基本相同。很显然它们美的来源是淳朴美丽的大自然。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山川、草原和动植物,可以说是原生态艺术文学。
二、艺术方面表现的游牧民族美学观
在欧亚大陆草原上生产生活的游牧民族因自然环境的迥异,民俗民风显得特别粗犷、豪放、大气。不但表现在文学方面,在艺术表现上也是别具一格,如在雕刻美工、乐舞装饰等方面。
(一)游牧民族雕刻美工艺术上表现的审美观
游牧民族在生活生产过程中雕刻艺术占有重要地位。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以岩画、鹿石和北方青铜器为代表的各种生活用具及装饰艺术。雕刻可分为圆雕、浮雕、镂雕等形式。
1.岩画是一种雕画形式。在岩石表面用雕刻法雕刻出各种花纹,有动物纹、狩猎图等各种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场景。它们取材于自然,表现淳朴。
2.鹿石也是一种雕画形式。在柱形岩石上雕画抽象的风格化的鹿图案以及生活用具和武器,顶端刻画太阳以表示信仰。它们的表现形式也是纯自然、的雕刻艺术。
3.更值得一提的是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所用的青铜器。青铜时代带有游牧民族文化特征的青铜也能成为典型代表。青铜器上的雕刻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和刻画等形式,不论哪种手工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典型的游牧民族特有的。有圆雕形式的鹿、羊(有卧式、立式)、也有镂雕和浮雕两种形式的各种牌饰等装饰品。其创造与审美观仍源于自然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因传入或拥有发展成为宗教艺术。游牧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观集中体现在宗教艺术上,是一种宗教性的艺术。即便如此,他们的体裁也多与草原自然环境与游牧民族有关。如佛教的“查玛舞”,传统宗教――“萨满舞”等。
(二)游牧民族舞蹈艺术表现的审美观
游牧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是来自自然与生活。体裁大到包罗宇宙星辰的萨满舞,小到生活中常用的碗筷舞都是游牧民族舞蹈的素材。如鹰舞、狮舞、天鹅舞、盅碗舞、挤奶舞等等,数不尽数。但归其一类,大都是豪迈大气、淳朴、粗犷具有天然的艺术性。
游牧民族能崇尚自然的审美观自然产生了与其相符的纯自然美学观,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然性。这与游牧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及条件有关。他们生活在我国黄河、长城以西以北的塞外,地理上是温带半干旱的大陆性草原地区,多受大自然支配,生存艰难,很自然的崇尚自然,有意无意中需保护和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极力避免与自然冲突。这是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其二,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生活,产生了与其相符的社会关系及制度。首先,经济上依靠大自然,政治上崇尚大自然。所以在草原没有那么复杂的社会关系,上下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如《史记・匈奴列传》中:“……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宽松而简单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生活自然轻松、自由,日夜驰骋于大草原而无人问津,绝不同于“金字塔”式管理森严的中原农耕定居社会,人人互不相问,忙碌于对主人的服从和个人的生计,绝无时间欣赏自然美,目光呆板无神,这种日子,一直过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自然不会产生自然的艺术。与此相反,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平日牧马、狩猎,急则上马为兵,当然具有很多空闲时间欣赏自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艺术源自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其表现形式粗犷、豪放、自然、淳朴。崇尚一种自然美,他们永远认为自然即“长生天”是造物主,只有他所做的一切是美的,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艺术的本源决定该人群或民族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观,最终决定其民族的美学观。由此可见,游牧民族的美学观是纯自然,即便是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大自然即“长生天”的恩赐。故此,其艺术审美或者说是美学观与中原农耕文化有所不同。因为中原农耕民族推崇的艺术审美或者说是美学观认为“艺术来自生活”,很自然地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淡化,虽很惊叹大自然的美,但往往想融入个人意识,使得自然的艺术模型化、古板化、人性化、人为化。江南盆景、院景皆如此,绝对不能与自然奇观――溶洞、天池可比。
总之,游牧民族的美学观来源于自然,因为自然产生了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具备了别具一格的美学观。
参考文献:
而是将美的自信与体悟传达给女性,
将崇尚自然的美学应用在产品开发和企业文化上,
有如此胸怀和理念,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自然堂,
这个伽蓝集团旗下的民族品牌之美。
美·“天人合一”
自然堂的官网上这样写着:“自然万物,孕育生命之美,生命的源头,即是美的源头。每个人都能在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位置,从中获取源于自然的能力,呈现出自己的美丽和幸福。植物、水、矿物……自然界一切元素都蕴含着自然能量,是产品的核心成分。自然堂从中获得自然能量转化为美的能量,自然堂称之为自然力量。”由此可见自然堂对自然、对美的敬畏和追求。源自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自然堂称自己是大自然美的发现者,探寻每个人的自我本质之美。
美·自然·人文·科技
在护肤品日新月异,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里,似乎只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手段甚至产品成分才能够吸引眼球、吸引消费者,而自然堂始终坚持自然的力量,汲取大自然植物、矿物、水中的珍稀成分、运用世界先进科技,给每一个乐享自然的消费者带来美的生活体验。
植根中国十年,自然堂凭借对中国女性肌肤特征的深入了解,始终贴近当代女性护肤需求,以大自然珍稀成分和先进科技,不断呈现美的惊喜。
你可以从自然堂的每一款产品中,感受大自然成分与先进科技的结合。山川、草原、雪域、海洋……采撷散布其间的珍稀美丽成分,让每个人深切感受源自大自然的美丽力量。
而先进的科技,更确保了产品的高效性,为此,自然堂坚持与世界级科研机构保持深度合作,并在上海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结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肌肤特点,研发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化妆品,产品涵盖女士护肤品、彩妆、男士护肤品。
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品质的超卓,每一款自然堂产品,从原料选择、安全性、功能性、乃至包装设计,都至少经过60次严谨的测试与论证,确保消费者在乐享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美的生活体验。
美·生命·运动
同其他品牌的代言人一味追求明星效应不同的是,自然堂的代言签约,选择了支持中国体育健儿。2012年3月,自然堂正式成为中国跳水队的官方合作伙伴,怀着最美好的祝福和希冀助威国家跳水队健儿征战伦敦,美在巅峰。承袭自然堂品牌对“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追求:“自然之美”的灵韵,凸显自然堂“来自大自然的护肤专家”的品牌气质,也与中国跳水队不断绽放的“生命之美”不谋而合。一个创造美的品牌,与一支创造美的队伍交相辉映,共同宣告征战伦敦,让中国之美在全世界巅峰绽放。中国跳水队在致力于为全民族争得荣耀的同时,更将中国人对力与美的诠释展示给了全世界。正因为如此,中国跳水队此次能与自然堂品牌合作,无疑一次天作之合,让中国的美绽放在世界的巅峰。
美·时尚·自信·快乐
美,从来不应是护肤品、化妆品的表面堆砌,对女性来说,更应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自信与快乐。
身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为乐享自然的消费者创造美丽与自信,是自然堂坚守的使命。为此,自然堂坚持用一种可亲近的时尚、快乐与自信的品牌形象,拉近与每个消费者的距离。
所以在自然堂的广告形象中,从不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而是创造一种直达内心的情感交流,传递给中国女性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态度,自然得绽放快乐与美。
生态学来源于生物生态学,是对生态问题的研究的一门全球性学科。当今社会,生态学已经广泛的与文化、哲学、美学联系在一起,从而引起人们对生态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并且引起激烈的讨论。虽然美学界对生态学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形成了生态美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理论指导是生态的世界观和生态的文化观,是一种对学术的创新。生态美学具有生态美,具有自然美,具有技术美,具有功能美。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化,使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作品中就充斥着生态美学的观点与理念,让读者在对迟子建作品的品读中,被其作品的生态美学所深深吸引。
一、 迟子建作品中生态美学的生命之美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综合类的学科,更加注重对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的观察,将人的生命作为前提条件,以生命系统的关联和运动作为出发点。可见,生命观是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点。这也是迟子建的文学作品中为什么如此关注生命的根本原因,迟子建作品中对生命的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其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流露。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创作者,迟子建作品对生命的关注表现出常人难以企及的清醒、深刻。在迟子建的代表作《死亡的气息》中,她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向人们陈述这一严肃深沉的话题。其中“死亡一旦饥饿了,它便张开血盆大口劫掠人”这一句在迟子建的笔下将死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原本抽象的死亡不在那么抽象,让读者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死亡的具体含义和内容,可见,迟子建对死亡的深刻理解,这得益于迟子建的生活经历,她经历了丧父的痛苦之后,就对死亡的理解更加深刻,正是对死亡的深刻理解,使得迟子建在对生命的描写时,游刃有余,并且在文学作品中对生命的描写更加注重对生命的生态美的表述,让原本惊悚的死亡表达得如此之“美”。
二、 迟子建作品中生态美学的自然之美
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漠河,从小就对自然拥有男性难以比拟的敏感性,正如在接受采访中说:“我想我若生为男性,也许不会成为作家,因为男性往往对大自然不够敏感,而我却恰恰对大自然无比钟情,才创作了无数人生的感慨和遐想,正是自然之美支撑着我的艺术世界。”可见,迟子建对自然的热爱,并且尽最大努力融入到自然之中。同时,迟子建对自然的理解绝不是局限在单纯的自然世界,而是一种可以像人一样呼吸,像人一样有情感,像人一样拥有灵性的事物。这也变成了迟子建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栖息地。在迟子建文学作品中往往流露着一种独特的意识追求,这种意识表现在对大自然的亲近,与自然融为一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让生命获得其独特意义的存在形式。迟子建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物就是那种能将自己生命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角色,让其生命充满自然之美,用自然之美来升华情感,用自然的澄明烛光,将人自身的劣根性过滤,让人达到一种自身的完善,让人类始终保持对人性的真诚祝福,保持对美好的不断呼唤。自然是自由原始的,自然之美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生命的本质和人类的欲望追求,在迟子建的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界的描述可以让读者在充分理解文章更深层次思想的同时,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自然生态美,净化心灵。
三、 迟子建作品中生态美学的精神之美
精神世界是人类所独自拥有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的审美关系是生态美学的重要课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具象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好坏,具体到迟子建的文学作品中,对生态美学的精神世界的表述可以具体到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迟子建对幸福的界定,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人类而言,幸福应该是源自人类心灵的自由和快乐,与外在的物质世界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正如她的《热鸟》中对少年赵雷离家出走以及感情变迁的描写中,更能了解到迟子建对幸福的理解,以及迟子建的精神世界,她对精神世界美好的追求与向往。在迟子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意识到人与人互动性的重要性,人与人良好的互动关系往往可以实现对幸福的追求,达到精神世界的满足。
结语:
迟子建的文学作品对生态美学的描写是深刻和引人发省的。正是迟子建对生态美学的关注,表现了人们对完整、幸福生活的追求。让我们找一个惬意的环境,慢慢的品读迟子建作品的生态之美,重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参考文献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kind of ethics which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beings,nature,society and people’s own ecological aesthesis. Based on the aesthetical and ethical theories of western philosophers,the view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was described,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ories used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ere demostuated. Meanwhile,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ies which were applied on ecotourism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interpreted.
Key wordsecological ethics;ecological aesthetics;ecotourism planning;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1生态美学原理
生态美学,是国内近些年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有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毋庸置疑,生态美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的作用下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忽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强调不仅人,自然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强调不仅要从人,也要从生态、宇宙自然的意义上去看待审美方面的问题,这对破除对美的僵化理解、将美学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应该明确的是,生态美学作为当今美学研究的一种显学和理论思潮的出现,它是与特定的哲学思想相关的,特别是受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影响深刻,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则诞生于西方的生态学视野下。西方当前的生态主义有3个特点,一是以自然为本;二是反人类中心主义;三是认为作为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人和动物是完全平等的[1]。
1.1我国的生态美学观点
在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说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即道。庄子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仅是物我不分的审美观照,也是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从我国近些年流行的生态美学观点来看,其内涵已超出这些,更多的是从人的生命存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谐和的关系看待审美,更多地看到社会文化和人类实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从这一立场出发,就不能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的美学原则,将“生态中心”与“人类中心”对立起来。生态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肯定自然生物的存在权利,但是,它在涉及人与自然的差异,人有着不同于生物存在的社会性、文化性这一方面上,又有着明显的局限[2]。美学研究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差异,不能不以社会性、文化性的眼光看待生物存在。也就是说,不能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和立场。只是这里所说的以“人类”为中心,不是不尊重自然,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相违背,而是充分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物存在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协调,它实际上也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3]。从这一意义上说,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都是不妥当的,最好的说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不过,谈到这一点时,又需明确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而非自然,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美学研究是对人自身而言的,没有人,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存需要,也无所谓美不美的问题。
因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通过体验、感受、领悟,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更为有意义的是,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这种审视和研究已不再把人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是将人类看作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置身于大自然中,发现人的自然美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美中的价值,以及反思地球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自然和谐关系,揭示地球生态整体生态美的破缺和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似乎是一种在自然中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在人类中实现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4]。彭锋在《完美的自然》中指出:“自然美不是指自然事物符合某种抽象的形式美的规律,而是指自然在根本上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真身和根源。换句话说,从自然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原初形式来说,自然本身就是美的。”“消融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得欣赏者以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方式沉浸在欣赏对象之中,无论此欣赏对象是自然还是艺术。”
1.2西方生态美学观点
西方哲学家尼认为:“美是人的自我肯定,根本不存在‘自在之美’,‘自在之美’纯粹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个概念。”在美之中,人把自己树为完美的尺度;在精选的场合,他在美之中崇拜自己。一个物种舍此便不能自我肯定……人相信世界本身充斥着美——他忘了自己是美的原因……归根到底,人把自己映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作美的:“‘美’的判断是他的族类虚荣心……人把世界人化了,仅此而已。”人不但是惟一的审美主体,而且归根到底是惟一的审美对象。“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而美学的第二真理: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则使审美判断的领域从此被限定了。
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美学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宇宙自然中的生命、如何拥有生存权利的问题,而是人如何更好地生存于他所生活的世界上,与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也是人如何在他所生活的世界上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5]。
2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指导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石。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大系统,大自然有价值和权力等都是生态旅游规划者必须具备的意识和伦理素质。要求人们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强调自然主题和保护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生态旅游设施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能在景区内大搞人工建设,更不宜集中修建宾馆、饭店、商店、银行等形成旅游集镇。避免生态旅游景区城市化、园林化倾向。提倡“生态旅游建设”,开发出人与自然协调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项目本身充分体现生态伦理学的要求,要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使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6]。
3西方工业基地的景观改造
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欧洲工业化问题和旧城市改造面临的诸多难题日益突出,促使整个欧洲开始思考以新的建筑、景观设计手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筑、景观学术界各种思潮的出现及对新世纪的思考催生了以“生态”为理念的现代景观设计。它围绕“人·自然·技术”三要素为核心,力求平衡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生态上的“平衡”。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崛起的标志是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和建造。瓦伦汀教授通过“德国鲁尔区艾美溪工业景观改造”、“慕尼黑旧机场改造”和“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3个案例,依照由大到小的尺度,分别解析了地区生态改造恢复、城区规划设计和建筑细部景观设计中体现的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理念。鲁尔工业区北部艾美溪河的绿色景观系统重建项目是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典型。在艾美溪河附近聚集了大量的大型工矿企业,使得该地区的景观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点。如今,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区被改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许多残存的重型机械和高炉、气罐不仅成为人们游玩的项目,更是成为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象征;同时,生态系统的改造也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在慕尼黑旧机场改造项目中,设计师以生态的理念,将慕尼黑老机场规划成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生态公园3个部分,并通过多变的手法,将三者自然地衔接起来。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在建筑物的周围和一些细部作了非常巧妙而合理的布置,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显现出生态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人·自然·技术”的理念[7]。
4参考文献
[1] 郭玲玲.从生态伦理学到环境伦理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4):57-59.
[2] 黄炎平,朱月兵.生态伦理视野中的自然价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9-22.
[3] 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2005(6):50-51.
[4] 叶平.自然辩证法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11):8-10.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油画风景是中西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画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作为中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对象都是以自然景观,但绘画形式却采用两种不同的审美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油画风景美学观念
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再经过以希伯来文化为源头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演变过来的。也就是说,迄至今日仍在西方文化中活跃地起作用的两大源泉,一个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一个是基督教的文化。
古希腊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艺术在现在看来,它的艺术高度仍是史无前例的。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希腊和古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的艺术表现为“模仿”,主张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去再现自然,情感不占主要作用,而理性因素则占了上风,强调艺术的真实。雕塑和建筑是希腊艺术的最高成就,希腊的雕塑和建筑的立体造型、浑圆厚实的体积、光影下雕塑的明暗变化、雕塑在光影下的气氛、建筑的空间结构、体积等等,充分体现了希腊艺术尚知与崇理的理念,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西方传统的写实技法的方向,使西方绘画朝着注重体积、注重写实的方向发展。油画风景亦是如此,追求物像的体积感、真实感、可触摸感,以及物像所在的空间的光感与氛围。画面营造出一种真实空间的感觉,这些无不来源于希腊的雕塑和建筑艺术。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是西方文明之源一两希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这也就决定了那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会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那时一切的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都必须服务于宗教。基督教美术的作品内容它以宣传基督教的教义和讲解《圣经》的故事为宗旨,上帝在他们的眼里是世界与美的创造者,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对上帝一种虔诚的再现。希腊的美普洛丁也在他的《论美》曾说过美是从神那里来的。西方艺术由此形成了以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为依据的美学思想,成为油画风景起源与发展的美学基础,这也就成为西方艺术家以忠实、客观的态度描绘大自然的源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后,教会的信条已失去了原有的绝对权威,人们开始把目光从上帝的身上移开并聚焦在自己的身上,更注重世俗的现实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文化一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普遍关心人自身与周围的环境,大自然的美,于是独立的风景画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形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画家达·芬奇认为:“画家应该研究普遍的自然,就眼睛看到的东西多加以思考,要运用组成每一事物的类型的那些优美的部分,用这种方法,它的心就会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面前的一切,就会变成好像是第二自然。”[’〕同时,达·芬奇把风景画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作使绘画从手工艺的局限摆脱出来,还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理论来提高人们对绘画的认识和重视。他认为绘画是一门真正的科学,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同时能够像数学那样具有严密的论定,既来源于数学又高于数学。《分奇论绘画》中不仅总结了绘画的基础科学理论,而且对绘画的原理展开了全面的论述,为绘画与科学的结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艺复兴的建筑师、雕刻家、画家阿尔贝蒂曾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这种新的绘画艺术应该是这样的: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而透视学则使绘画的数学基础。因为几何学上的盲人,是难以理解绘画的原则的。‑}z7美术理论家琴尼更直接的提出了科学与技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无论何时技艺都是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紧密相连,这是西方艺术传统或者西方传统艺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艺术要真实的、科学的再现自然,注重空间、结构、比例的和谐,面对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在现实中感受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现真实的大自然,以更真实、更有效、更直接的表现大自然,借此表达他们对大自然与世界的热爱,对现实世界情感的寄托。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绘画体系为西方绘画写实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观念
中国绘画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美学特色,严整的艺术体系,是在代代传承、革故鼎新的历史积累中形成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与中国人哲学、信仰、处世之道是密切相关的。
在美学思想方面,受中国古代儒、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家思想极探的烙印。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孔子在《论语·述尔》中说道“至于道,据于得,依与人,游于艺”,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艺术批评标准。在孔子看来,艺术品的“美”是以“善”来体现的,“善”是艺术的内容,“美”是艺术的形式,内容可称为“质”,形式可称为“文”。只有这样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必然是统一的,他的美学价值必然很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阶级内部残杀不断,使士族名士朝不保夕。于是士族便纷纷退隐或半退隐,归隐田园山林,以退为进,相机而动,追求清静、安逸、自由的生活,慢慢的人们越来越受用于山林的慰藉,他们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林泉作为描述的对象,“游戏平林,I}清水,追凉风,钓游鲤,一七高鸿。……逍遥一世之上,啤脱?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Uai这山水渐渐成为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启发和人生的象征。儒家的思想统治基础因此动摇,他们强调“德行”的政策被取消,出现了以“无为”“自然”、“清静”、“虚淡”的老庄思想适
应了当时的需要。《庄子》中描述了三种隐逸模式:“嫉俗而避世、俱祸而遁世、悠游而出世”,这三种模式在东汉已全部成为现实。在这种玄妙、玄远的境界的追寻中,他们对自然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和感,画家不自觉地把情感投向自然中蕴藏着生命和感情的山水之中,修炼自己的品性,获得一种独特的不同的审美理念,为山水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推动了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创作的参与。
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作为创作的最高境界。画家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即天人合一。“最高、最广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人客体,或者说是客体融人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体与宇宙不二的状态。”随着道家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原则。山水是客观的自然,山水画则是大自然的体现。山水本身就是形与象的交融,画中的山水如可游可居的真山水,能使画家在其中任意寄托自己的情绪而落脚于安定之处。这样,不求形似,而意在表现宇宙精神的山水画,成为一种很好的体“道”的方式。“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
五代画家荆浩提出了“气韵”二字,是说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取出对象的要点,而且不要透露自己的笔迹,让欣赏者看不到自己的笔法技巧。经荆浩的发展,运用于山水画上又有了新的成果:在对外在事物的准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又不满足于对外在形象的模拟,不求形似,而要尽量表达出某种内在的风神。元代倪珊曾云:“仆之所未画着,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r }6}笔墨是他们的工具,自然景物是作者的对人生态度的载体,笔墨情趣不受自然的束缚,找寻的是“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悠”的艺术境界。要面对大自然要认真地观察和分析,重视深人生活,研究山川自然的特点,在游览山水,俯仰自然天宇之际,将绵远的无限的时空意识与自然变化结合起来,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山水画家借助自然得以尽兴,主体意识和情感与自然山川的精神的契合,统一在山水画中,于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便成了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以至于这种艺术观念对以后的绘画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徜徉在纯净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的向往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审美理想。应该说任何城市都有景观,但不是说任何景观设计都是符合生态美学的原则。一个具有生态美的城市景观并非就是自然美,而是代表的人与城市景观的和谐。适宜人居住的建筑、宽阔平坦街道以及公共设施相映成趣,整体感与多元化相得益彰的城市轮廓线的美。近一个世纪来,随着城市美学、建筑景观科学的发展成熟,城市景观设计大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如图1所示。
一、城市景观设计和谐化的生态美学原则
现代城市景观大多是人为设计建造而成的,在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景观规划,大部分不会顾及到原有的自然地貌,现代城市较多地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成了城市的特有标志。目前,很多设计师开始追求自然的生态美,走绿色、低碳、生态的景观之路。
自然与城市的环境都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财富,城市为自然增添了浓烈的历史人文底蕴,而自然则为城市增添了许多感性与诗意,自然与城市环境如同两面价值之镜互相映衬对方之意义并反衬己身之内涵,最终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城市景观价值的集中体现就是景观的宜人性,即比较适于人类的生存,包括走向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可用空间拥挤度、景色优美度、环境整洁度和景观通达度等。生态美学已发展成为引领国内外设计领域的主流思想,当今设计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促使人们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解决环境危机。可持续设计需要在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
设计的建筑物能与自然的背景相和谐,使得建筑美能够基于房屋与自然的和谐,比如芬兰的设计师阿尔托的设计方向——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延续。自然再现的理念在阿尔托的设计中反复出现。在生态这一概念出现之前,阿尔托就早已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就是要回归自然,只有将自然重新拉回城市,只有在城市建设中善待自然,才能将整座城市打造成山水园林城市,我们才能言及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和谐。
二、城市景观文化传承性的生态美学原则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天的城市时刻经历着来自全球的互动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精神文化比城市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芒福德曾说:“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神灵,经过长时间间隔后,从城市走出来的是多对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预料到的。”[1]从这句话中可见城市的文化性对城市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传承城市文化。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的作用下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忽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强调不仅人,自然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强调不仅要从人,也要从生态、宇宙自然的意义上去看待审美方面的问题,这对破除对美的僵化理解、将美学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
生态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如果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进行很好的交流,就可以赋予景观设计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它不能等同于一般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感受城市文化的浓厚底蕴。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注重文化性的考虑。在这方面,日本做得比较好,枯山水艺术在日本的景观设计中应用得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丰富,日本的景观设计更注重大和民族精神,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城市景观的自然延伸原则
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2] 美学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宇宙自然中的生命、如何拥有生存权利的问题,而是人如何更好地生存于他所生活的世界上,与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也是人如何在他所生活的世界上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与自然景观进行协调对比,是城市的形式重复大自然的主题。莱特的流水别墅的空间处理可堪称是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室内外空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建筑是自然的延伸。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建筑追求自然,新加坡的嘉茂园灵感来源一颗树,形态布局模拟树的分支,它的外形和内部空间有利于生态平衡,体现自然的延伸。
四、生态美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通过体验、感受、领悟,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更为有意义的是,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传统园林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将生态设计观念引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自然地融合,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自然的开发和设计。
进行城市总体艺术布局和城市景观的创作工作,就是要掌握和运用艺术创作的美学规律,将各种物质材料通过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积极发挥创作技巧,创造出符合形式美特征的外部形象,以反映和表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的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的思想内容。总之,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不是单纯的自然或生态现象,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城市景观的设计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是极其重要的。整个城市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的外在表现。景观设计的生态美顺应时展的潮流,是城市化发展新观念的展现。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应该是城市文化创造与传承的统一,城市景观的设计既应有所创新,更应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城市景观设计必须和旧城保护、城市更新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城市景观满足了人们观赏的审美情趣,也增加对景观的亲切感、认同感和文化感,呈现出城市景观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完美状态。
注释
[1]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马斯洛著.李文湉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盖湘涛城市景观美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1)
[2]L.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王长俊景观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一、引言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自古就有。人类的旅游活动很早就开始了。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中华民族的始祖和先辈们巡游各地的传说。无论是周穆王的漫游天下,古代文人学士的“行万里路”,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还是南北朝时代大山水画家宗炳提出的“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抑或是现代的大众旅游,他们在审美活动方面,都没有功利目的,都是为感悟美,从旅游中获得审美愉悦。宗炳还明确提出“畅神”说,圣人与贤者放情山水,游乐而忘返,真正目的是通过旅行游览,使人稀释烦恼,精神舒畅,得到情感愉悦。在宗炳看来,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是飞跃到悟获自然之道、宇宙之理的最高层次。他给我们勾画出了明快完美的中国旅游美学图式。
二、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旅游科研的逐步深入而产生并确立起来的。(祈颖,2004)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旅游审美是主体参与性感悟世界和自然的活动。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一致的原则,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真、善、美三者是统一的,狄德罗也认为真、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交相辉映。真即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具有功利性,它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追求真、善、美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在生活中真、善、美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自然景观的旅游审美
自然景观,风景,即风光景色,也称景观,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自然及点缀在大自然中的人造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人们习惯称之为“自然美”。而“风景美”则包括自然美及人类赋予大自然、点缀在大自然中的人工美,通常表现为二者多层次的交叉与融合、浓缩与聚焦等特点。(祈颖,2004)
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观方面,人们不满足大自然的恩赐,依靠物质力量和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大力移植人造景观,收到较好的经济实效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在自然景区任意建造宾馆、商店或索桥等,使自然美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把清净幽美之境变成了闹市,除了暂时的经济效益以外,更无审美可言。尽善也,未必尽美也。以风景秀丽,山水柔美著称的杭州西湖,近年来由于沿湖一带修建了一些高大的新的饭店建筑,使里湖、北山区的优美景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就是当事者未能保持旅游设施建筑与自然景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结果。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才能唤起人们愉悦的审美感情。
在风景区发展旅游业,千万不可忘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原则,具体地说,它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美。要审慎处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一般来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不要为发展旅游,而去炸山填谷,毁林断流,破坏自然景观。众所周知,自然风景的形成,有其漫长的时间过程,一旦破坏,就难以补偿。黄山如果没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就不会成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世界级旅游风景胜地了。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风景区的保护,都应以真、善、美一致的原则,审慎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里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问题:各地旅游部门的决策者也有一个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于各地的旅游饭店建筑来说,要以建筑美学、环境美学和风景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饭店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特别要妥善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要以人(旅游宾客)为中心,协调自然――人――建筑三者关系,要从旅游者审美心理、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出发,尊重人,尊重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统一的艺术构思。这里仍然要强调真、善、美相统一的基本美学原则。真,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善,也就是实用性、功利性,引申为经济效益。在实用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争取将旅游饭店建造得优美舒适,千姿百态,充满迷人的魅力,以吸引中外宾客,远悦近来,宾至如归。当然,从建筑造型、庭园绿化到室内设计,均需精心设计,既要有中国特色和地方色彩,又要有时代精神。饭店建筑和美学问题,也是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范畴。
(二)人的旅游审美
爱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美的形象集中地表现在仪表、仪态、语言、行为与心灵等五个方面。
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旅游者较早直接接触的对象,应自觉地重视自己的仪表,设法给客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人的仪表美是其形体美、服饰美和发型美的有机组合,应是比例匀称、发育正常的健康美,而不是追求纹身束胸的病态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的服饰美要求服饰得体、和谐、入时,做到端庄、整洁、大方,不必追求奇装异服,有失仪容。发型要根据职业特点设计,基调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不必追求奇特怪异,披头散发,给人累赘拖沓之感。
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一位合格的导游,其姿态和风度都应有一定的感染力,其言行举止会给旅游者带来直观的愉悦感,给旅游审美活动注入积极的活力。谈到风度美,那是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它既反映人的外表,又包含人的内在品质;既表现人的外貌、举止、仪表、仪态,又表现人的思想、精神、学识、修养、性格和气质。所谓风度美也就是人的人格力量之美,是人的外表与内在高度统一的综合表现。通常说某人风度好,决不是仅仅是指他的外表,而是内外结合起来作出评价,大略地说,应该是坚定庄重,高雅大方,潇洒脱俗,不卑不亢。旅游接待人员特别要克服崇洋的心态,给人以质朴美好的印象。语言美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精炼,语调悦耳,热情亲切,文明礼貌,若能稍带一点幽默风趣则更佳。
心灵美是内在美的核心。内在美的核心是善。在中西美学史上,美即善的说法颇为常见。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正是因为它是善。”在我国美学史上,最先将美善并举的是孔子,他说:“尽美矣,也尽善也。”就善而言,它应符合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如果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那就善就美,否则就恶就丑。具体地说,人要爱国、正直、诚实、真诚而热情,不做有辱国格、人格之事,做到“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古人云:“人咸知饰其容而不知修其性”,就是说人们往往只注意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心修养的自我完善。这的确是人们的通病。人若缺乏内在美,不论外表如何漂亮,只能是徒有其表,根本谈不上美。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指出:“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像一块淤泥!”“人不是美丽了才可爱,而是可爱了才美丽!”诚哉,斯言。对于旅游接待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善良的心灵,就不可能做到美的服务和优质文明服务。
文化程度、知识水准和人文修养高低的差别最终成了人们审美认识层次的分野。审美的最高层次是人美,即人的心灵美。有美好的审美心灵,才会看到大自然的真实美、客观美。若没有心灵美,怕是再美好的事物也失去了他的意义。旅游审美需要人和自然的共美,才能达到旅游审美的最高境界。“诚于中而形于外”,“外秀而内美”。所以,所有的旅游工作者都应具有心灵美、行为美及仪表和仪态之美。人的美不但可以丰富,深化游客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大大加强旅游区的吸引力。(徐缉熙,1997)
因此,人美对于旅游服务人员来说固然重要,但对于旅游者也很重要。旅游者也要加强自身修养,这样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真正美,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真正统一。
三、结语
旅游美学的神圣使命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也在自身美学欣赏水平提高的同时达到人美和物美和谐统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章海荣.从史实梳理中拓展旅游美学研究[J].东方论坛,2002,(05).
[2]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学内容
(一)生物的形式美
生物独特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外在表象与生理机制两方面。第一,在外在表象美的方面,生物个体的外在形态、颜色、生长繁殖、伪装,以及团队的合作都是生态美的体现,在生物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图片很好地体表达了这种生态美。例如,放眼望去的池塘中都是正盛开的荷花,拥有美丽外套的七星瓢虫,有把黑白色条纹作隐藏作用的斑马,有伪装成枯叶形状的枯叶蝶,还有共同合作运送食物的蚂蚁和齐心协力采蜜的小蜜蜂。第二,生理机制美的方面,在传递能量、吸收营养物质以及生命的新陈代谢等方面都有体现,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量的释放与利用等。
(二)生物群体的和谐美
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是生物群体和谐生存的基础。生物群体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美的结合,无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还是小池塘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美。初中生教学内容可以将太湖生态环境作为自然生态美的代表,园林生态环境甚至是校园生态环境作为人工生态美的代表,这样的内容不仅贴切学生生活还不会违背主要教学内容。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美学观教育计划
(一)通过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和发现美。例如,在进行校园生态环境考察时,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接触自然,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还能更加贴近生态环境。
(二)引用古代诗词陶冶情操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将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还寓情于景,将人的主观感受融入到诗词作品当中,也体现了生命与自然的美好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古典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对生态美的感受。
(三)增加多媒体教学内容刺激直观感觉
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图像比起文字会更有感觉,更有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展示一些形象有趣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此外,也可以展示具有鲜明对比的图片来让学生主动关注,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内容,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引起对生态环境的感受与思考。
(四)添加模拟的生态环境增强兴趣
教师在授课中应当添加模拟的生态情境,比如观察豆芽在遮光条件下的生长过程,这样就能让学生亲眼观看到豆芽颜色的变化,对学生产生正面直观的刺激,那么学生就能在模拟情境下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奇妙之处,逐渐产生对大自然力量的感叹,从而培养了生态美学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i01文献标识码:a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关于生态美的内涵问题,徐恒醇教授明确提出:“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生态美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它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共感和欢歌。”1它是包括自然万物与人类在内的“天人合一”作为整体系统的生态平衡功能所显现的审美意义。这种生态美学观超越了以往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物化”功利的审美观。另外,从生态美学意义上去看自然的美,美不是体现在个体生命上,而是体现在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均衡发展与动态平衡上,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最高宗旨。生态美学在审美视野上的转换为诸多文学作品的现代性阐释提供了新的言说空间和理论资源。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803—1882) 集哲学家、诗人、散文家于一身。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然当作主要审美对象进行创作的作家,尤其是散文《论自然》的发表,为美国思想界文学界吹来一股清风,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精神宝库”。 《论自然》中所呈现的自然之美,自然之精神价值,自然之整体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其对于今天的人们从生态美学的新视角看待自然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人重建心灵与自然的对话也是一个极大的启示。
一、自然美与爱相交融的生态境界
自然世界在人类的艺术文化视野中,已不再是一种无知无觉的本然存在,生态意识已然从宇宙天地潜入了人类的内心,人类在自然生命的涌动中感受到一种美产生的微妙的愉悦。正如席勒所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2在美学层面上, 审美必须“以我观物”,是一种心灵表现,即人已经化入自然了,与自然浑然合一、共鸣了。故诗哲们的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风景画,而更是传达了由自然之美而生发的一种普泛之爱,归根到底是生命精神的体现,是建立在对宇宙间所有自然生命观照基础上的生命精神。因而,可以说“生命精神于外,就是爱的精神,爱的情感取像于宇宙的变易,宇宙在一阴一阳之道中建立万有之情,优美的生命才能于焉实现”3。宇宙生生不息的变化和延续的生命之道给了人类关于爱和美的审美体验。美在自然,同样,爱也在自然。建立在与天地、宇宙相通的审美结构基础上的爱和美无疑是一种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共振,是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愉悦,是具有现代生态意识的审美趣尚。能将自然美和爱完美结合起来,是当今生态审美的重要特征。爱默生诗歌和散文中对自然美与爱的讴歌也正反映出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态意识的审美取向和内心深处的生态审美追求。如在《杜鹃花》中,爱默生描述自己在森林潮湿的角落发现一丛杜鹃花,那盛开的明艳动人花朵展示出的独特的美与感染力令他惊诧不已,诗中写道:“紫色的花瓣,飘坠在池塘里,给幽暗的水面增添了几分明媚。……这种美不需要任何解释,它无须有形,只为感官上的愉悦。”4440花瓣纷纷飘落的这个自然现象在其勾勒下已成为一种美妙的意境,他充分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同时也发出了深切的感悟:“美丽自身就是存在的缘故。”4440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中所有生命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而自由生长、自由存在的接纳与包容,这就是宇宙的大爱,超越人类之爱的宇宙之爱。只有真正把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的人,才会具有如此博大的生态审美意识。在这样的生态审美中,自然中的动物、植物都与人
一样,是完整的有生命力的个体,它们和人类一样是平等的,人类没有也不应该高踞于它们之上。相反,人类应该融入自然,这才是美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爱的最高体现。
爱默生认为:“对于善于发现的眼睛,大自然的每时每刻都体现出它那独特的美。即使在同一个地方,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看到不同的美。”511对自然美和自然爱的追求已内化为他的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以今天的生态美学理念和理论观之,这是生态审美的最高境界。在爱默生笔下,世间万物,无一不美,如:天空、树木、山峦、动植物,它们都会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美的形式,它们各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们产生共鸣,并以其温馨静谧为人类营造出一种和谐安乐及赏心悦目的氛围。如在《暴风雪》中,他运用生动的描述和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美感顿生的冬日景观画。诗中描述了暴风雪如何造出一座奇幻的“雪的嬉戏”的建筑。……它一边惊愕人类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一砖一石,用一个时代来垒造飞雪一夜挥就的建筑——暴风雪的游戏之作,一边用自己的积雪做出一些诸如‘白色花环’和‘天鹅模样造型’的艺术品装点自己的建筑6。作者描绘了暴风雪的无限生机和它的鬼斧神工,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从而,暴风雪不再是令人类恐惧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 爱默生正是在与物同化的浑然状态下,用超功利的审美意识去触碰自然的真美,实现物性与人性的和谐交融之美,从而触及了自然最根本性的美,即生态之美。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
“他们转向自然,他们寻找自然,也就是寻找自己”7。寻找自然,融入自然,就是寻找人类已遗失的与自然的精神联系,寻找人类被文明、经验、理性、欲望所重重包裹的本真之美。
在爱默生看来,自然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生命之外的自然,指的是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客观物质世界,这种自然是人类和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土壤,具有本源性的意义;二是人生命之内的自然,指的是人生命内部的本真自然境界,这种自然境界根源于生命之外的自然界。由于外部自然界充溢着真善美,所以人心内部也呈现着具有自然人性的状态,一旦人的内心世界被外物所役,人心就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根和家园,就会感到生命的委顿、生存的危机,最终陷入病态和苦痛之中。这往往是由于远离外部自然所致,而人要消解这种困境,回归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爱默生所处的年代,工业迅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失衡,先是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接着就是人的精神生态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物欲膨胀、精神空虚和道德上的虚无主义。面对这些社会问题,爱默生从对人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注和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上去思考融入自然的必要性。他认为:“大自然对人的影响力程度不一,它既能使人遗世独立,也能给人的想象力和心灵以极为珍贵极为重要的帮助。我们依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就如寄生虫依靠她的谷物和根茎来生存。”8 他这样眷恋自然,是对现代文明疾患的一种深刻认识,显然不同于卢梭的“返归自然”,因为他不把自然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他意在引导人们从“美”的角度,用全新的,浪漫主义的眼光看待自然,发掘自然的精神价值。他提倡融入自然也是为了让人不要陷入极端悲观厌世的精神状态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仅视自然为生命整体,而且视自然为逃避现代文明污染的净土,这确立了爱默生生态审美的内涵与本质:人源于自然,因而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论自然》一文中,他写到:“对于那些处于工作的压力和受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的人来说,自然是医治他们心病的良方,可以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恢复。”510与喧嚣复杂的社会相比,大自然往往具有一种无欲无求,质朴天成,宁静纯洁的氛围美,对现代人来说,这无异于是用以慰藉疲惫心灵的鸡汤。正如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里所表达的对自然神秘气息的体会:“好似盲人看不见美景,但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寂寞而疲惫的时候,它们却带来甜蜜,让我从血里心里感到,还进入我更纯的思想,又恢复了恬静,记起了一种欢欣。”9同时,爱默生认为, 自然是最纯净的,是超灵的外衣,无论是天空的云,树丛的鸟,还是溪畔的花,乃至整座森林,都蕴藏着人类的真理和奥秘。如,冲击礁石的海浪教人坚定,蔚蓝而深邃的天空教人宁静。因而,它们能在人身上产生圣洁的道德影响,人能获得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超越。
在《论自然》一文中, 他这样追述自己在自然中的感觉:“站在旷野中,我的精神沐浴在自然的灵光中,思想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所有卑劣的念头都消失了,……在这里,人们变得更亲热,更理性,可以看到隐含在本性深处的美,这些东西原本在生活中是难以发现的。”510坚信融入自然以及对真理和美的热爱,会使人以焕然一新的目光来解读自然的文本。自然如同一本书,展示着理性与忠诚、道德与崇高、美与爱。爱默生坚持这样的信念,就是要把人们引到自然的大课堂上来,使人们仰头望见的不再是神秘的自然,而是人类一位可敬的心灵导师了。故在 《美国学者》一文中,爱默生又说到:“对人类心灵影响最大的是大自然,其重要性首屈一指。”1045他著文倡导人们回到自然中去,沉浸于自然的影响力中,以便在精神上重新达到完美的境界。因此,对他来说,充满自然生态的乡野,比起都市生活来,显然有意义得多。同时他又指出,问题是“自然之光直射我们的心灵,但我们却无视它的存在。”518这样的忠告,直到现在依然掷地有声。其也表达了爱默生在精神上放逐自我,去乡野、去自然中找寻理想的生命形式的向往。自然在他的精神视野里,已不再是无知无觉的本然的存在,而成了一种类似宗教信仰乃至理想生命形式的一种象征。
爱默生在《论自助》中说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之直接,以至于寻求任何中介的帮助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亵渎,……一颗纯真的心,随时都可以得到神的启示。”11这种对自然怀着向往、热爱和崇敬,并融入自然,物我合一的境界,是他同自然万物交流的最高层次。因他深受康德先验论及欧洲浪漫派理论家思想的影响,崇尚直觉并凭直觉认识真理,所以,他能时常以孩童般纯真的心灵观物感物,把自然万物都当成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和朋友,是可以交流,甚至是可以分享悲欢的对象。故自然中的花虫鸟鱼、山川草木皆成为他笔下有知觉有灵感自然美的抒情体,寓含着某种人化精神。在《论自然》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如果谁真正热爱大自然,那么他的内心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他的心与自然息息相通,与自然倾心交谈已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与他是忘年交。每次与自然交流时,都会在内心产生一愉悦之情。虽然生活中会产生一些麻烦和悲伤,但只要融入自然中,就会时时觉得快乐。”104
对自然万物的独特感悟,蕴含着爱默生广博的爱物之心和生态情怀。这是他的主观精神世界投射到自然物中散发出的光彩,是审美主体审美观照时与自然界的一种呼应和融合,参透出一种“境界”和“理性”。而这种“境界”和“理性”就是与自然建立了一种玄妙的精神关系。在《论自然》中,他还写到:“置身空旷的田野或森林深处,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时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那么的神秘。在自然中,人不是孤独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都在与人交谈,都在向人点头致意。”105爱默生以隐逸超脱之情怀表达了在自然之中寻求精神归属的文人情结。他仿佛视己为自然界的一员,在与天地万物同类相通、物我合一的状态里找到了自然本真的自我,达到如中国庄子所呈现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精神境界。这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无间的宇宙哲学,为现代生态美学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整体互融共生之和谐生态美
按生态哲学看来,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活的系统,它是不能分割的,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分别只具相对的意义,不具绝对的意义。离开部分,整体当然不存在,而离开整体其部分也不成其为部分。整体与部分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整体可以影响、决定部分,部分也可以影响、决定整体。生态美学不同于别的美学就在于它是以有机整体的观念来看美学的问题。生态美不只是某一物的美,而是整体生态系统的美,更是整体上的和合与生成之美。任何一物,只不过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它们多样分化,协调和谐,互补共生,综合超越,构成自然生态的基本秩序。生命只有在这样的一种秩序和广泛联系之中,才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生态之美。爱默生在讨论自然之美时, 深深认识到自然万物的生命性、秩序性、联系性的生态属性,他在比较有名的《个体与整体》一文中具体阐述了这个观点。他写道:“那山顶田间的红衣草人,虽在俯视却未把您放在心里;山庄小牛的叫声传得很远,……整体寓于个体,美不是个体的离群索居。”[12]437作品第一部分营造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红衣草人在山冈田地间兢兢业业值勤的
面,让人想起丰收时硕果累累的喜悦。更有那炊烟袅袅的幽静村庄和悠闲自得的牛群,以及小牛的叫声应和着教堂的钟鸣。每个意象看上去都是分立的,但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将它们连成一体的隐形元素——美,即体现了整体离不开个体,美不是孤立的寓意。在这样的意境中,温馨、幸福、康宁、静美的和谐整体之美跃然纸上,尤能引起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其接着写道:“清晨,山雀在杨树枝头鸣唱,曼妙歌声好似来自天堂;……当优雅的新娘终于来到他的房子,就像林间的鸟儿进了笼子——梦幻般的魅力顿时消失,佳丽成妻珠变黄。”[12]438这诗歌的第二部分,描绘了具体的意象来凸显和谐的意境美。同时他又感叹,阳光下海边熠熠生辉的贝壳,它们精美的让人赏心悦目。但当它们从沙滩中被分离出来,它们就变成了“相貌平平,有碍观瞻”的东西。把欢唱的小鸟带回家所唱的“同样的歌却再不能给我快乐。”同样,沙滩上的贝壳被视为海中诞生的宝物,但当它们从沙滩中被分离出来,它们就变成了“相貌平平,有碍观瞻的东西”[12]438。因为自然物的美是不能离开自然物本身的生态的,是必须首先建立在自然物自身自由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它们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它们的灵性和美就随之消失了。
诗人告诫人们:“歌声从此不再动听,是因为河流天空仍然留在原地,而它只能对着我的眼睛叹息,贝壳已将美丽留在海岸上,陪伴沙滩、咆哮的海浪和阳光。”[12]439接着,诗人又进一步说明,新娘当她还是窈窕淑女与伙伴相处时,似乎有无穷的魅力与优雅,一旦脱离了天真烂漫的生活环境,她就好似鸟儿被关进了笼子,就失去了美的光华。他显然深刻体会到,自然生命之美并非美在自然中某一单个事物,而是诸多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映衬。它们依照生态系统的运化规则,安于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以各自不同的生态形态,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之美。它们不仅仅体现在个体的独立表象,而且充盈于整个宇宙,呈现为欣欣向荣的生命形态。正是事物的这种内在关联唤醒了他的美感意识。于是,他说到:“我追求真理;永恒的天空高悬在头顶,充满光明,也溢满神性;我再次说话,再次听见,流淌的河水,晨鸟的乐音美又潜行在我的每个感官,我让自己融入这完美的整体。”[12]439由此,爱默生对生态美的感悟在作品的结尾处升华了。自然中的诸多意象——松树、紫罗兰的香气、河水以及小鸟的歌声——相互映衬,组成了和谐而完美的画面,他的感悟也因此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美在我的感觉中潜行,不仅自然万物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连我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分子,离开它,我就成了孤家寡人,每一部分只有作为整体的一面,才能既保留其单个美,又能维持整个环境的和谐美。
自然万物广泛联系,整体才能生发和谐的混融之美。生态观念下对美的观照,从来不是就个体或物种的独立存在来看待生命之美的。显然,爱默生也认识到了自然生命间存在着的这种普遍联系,体验到了混融的生存之美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最终达到“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境界。这是爱默生站在自然共同体的高度来审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进而使人类能超越自身狭窄的视野,实现对非人自然的尊重和义务。这种强调生命互感,整体联系的美学思想,超越了物我二分的对立思想,是现代生态美学值得去深度挖掘的核心之处。
四、结语
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但人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却始终未变,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一种最原始,最纯净,最善良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谐”是古老的命题, 爱默生欣赏、体验自然之美,参悟自然物语的启迪,强调自然万物之间生命互感,整体联系,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提倡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的本源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这无疑是希望人们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寻回人类从原始时代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失落的真善美的精神乐园。爱默生凭着这种艺术精神,“将会把我们重新带回涌动生长的大地,带向至高无上的神圣”13。在大地之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的大和谐及大完美。
[参考文献]
[1]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9.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50151.
[3]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51.
[4]ralph waldo emerson.selected writings of ralph waldo emerson[m].ed.and fwd. william h. oilman. new york: penguin, 1965.
[5]爱默生.爱默生文集[m].李磊,文小勇,译.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6]爱默生.爱默生诗选[m/ol].[20111208]http:∥blog. stnn.cc/ljhe /efp b1 1002376857.aspx, 20110102.
[7]里尔克.艺术家画像[m].张黎,译. 广州: 花城出版社,1999:16.
[8]爱默生.中外名家经典随笔(爱默生卷):生命中的财富[m].陈悦,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135.
[9]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
[10]爱默生.爱默生文集[m].张世飞,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关键词:“天人合一” 古典美学 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个哲学命题,“天人合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处事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美学的各种审美范畴,它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伦理、社会和美学的内涵,代表了中国人超凡的智慧,并在传统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注重生命本体、交感、整体直观、意境追求的美学精神。尤其把中国艺术家引向无限广阔的山水自然,使他们从中汲取永不枯竭的生命饮料,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
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它是在周秦之际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中发端的,而在西汉董仲舒时形成系统的理论,到宋明时期发展到顶峰。它立足于伦理本位的基调,同时又吸收了道家“天道”观与阴阳家的“五行”说。这一思想是一种以完善人的道德心性为立足点,以解释社会兴衰为目的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将“天”和“人”的关系视为一息息相通、密不可分之整体。
1 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初期。当时的原始人栖息于自然,受到自然的影响和威胁,但却无法解决,于是原始人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推测自然,认为自然跟人一样具有思想,这样就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崇拜,这是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赋予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从这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就开始和遇到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
从远古到先秦,中国的天人合一观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敬畏天神的神秘主义到先秦理性主义的变迁。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长期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统治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维护者所信奉,人与自然的现实物质关系在相当的范围内和程度上为天国所支配。
2 西汉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则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在他看来,“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认为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完全是上承天意的,这正是把“君权神授”思想进一步神圣化。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明显地给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打上了人天生不平等的烙印,把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变成了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学说。
3 宋明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
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理论。
哲学家张载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在他看来,世界的一切乃是元气的暂时存在的状态,人也不能例外。张载反对割裂天人,他提出的“民胞物与”之爱,不是从血缘亲情推出来的,而是以万物一体为其本体论根源。张载的这种伦理道德思想,既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有渊源关系,而且还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不过,张载的“民胞物与”之爱,其重点不在于强调爱之差等,而在于强调爱及他人以至爱及于物。显然,在这里,“天人合一”已具有了社会价值和道德规范的意义。
宋代道学家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即人之至善的本性“仁”源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一体”。而与程颢不同的是,程颐认为,万物的本根为“理”,而理在事先,人禀受形而上的理以为性,所以理与人相通。这样,“天人合一”思想就具体地表现为“与理为一”。这就在张载的基础上,把天人合一的价值意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理学家朱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天人合一”观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也。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也。”可见,人道与天道是合一的,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
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强调理不在心外,心即是理。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原是一体”,天地万物的“发窍之最精处”即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人心即是天地万物之心,是人心使天地万物“发窍”而具有意义,离开了人心,天地万物虽然存在,却没有开窍,没有意义。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飞跃,是人类对自身创造力的肯定,它表现了对旧的天命神灵观念逐渐否定的趋势。在这里,天与人都已经不是纯粹的天和人,所谓的“天”,既是自然的天,又是被创造的“天”;这里所谓的“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创造的人。“天”既带有人的色彩,“人”也带有自然的色彩。人们不仅从自然中发现了自身,而且也在人的身上看到了自然。人既把自己的属性赋予自然,体现着人对自然的精神改造,自然也对人发生影响,表现为自然对人性、人情的渗透。自然不但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的心胸,更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观,从而影响着中国文人的创作。
二 “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自然观
中华文化的主要观点“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天、地、人三者既自成一体,又相互交错融合,是一种人与自然通畅、和谐、完满的契合状态,是一种整体的自然观。不仅是哲学上不断探讨并为古人持之以恒坚持的观念,而且是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的基本理念,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
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历朝历代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处于农业社会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天”吃饭的,因而对天(大自然)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生活方式养成他们顺应自然,不求人为的和谐心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审美情趣,所以,中国古代特殊的自然观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审美境界有关。
同时,人又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这一审美体系中,人同样发挥了能动的作用。例如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既肯定了山、水这些自然美的客观存在,又说明不同的审美主体可以有不同的审美对象和审美选择,充分说明了人对于自然审美的能动的选择。
再者,中国古代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相对于人有限的生命而言,自然是无限的;相对于短暂的人生而言,大自然是永恒的。中国古代文人思想家心目中人生的终极理想,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超越物我,在人与自然合一中实现能与自然同样永恒的精神不朽。这种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真理,人生的真正价值,真善美的统一。
三 “天人合一”思想自然观的具体文学艺术表现
中国艺术一个最显著的美学特征,是通过自然的美表现意蕴的美。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也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中国艺术家所热衷的“缘物起情”、“意境高远”等,都离不开自然的参与和介入,艺术家的主观之意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而在艺术风格的审美追求上,中国大多数的艺术家都崇尚“行云流水”、“天然浑成”的自然之美,而且成为中国艺术长期追求的最高、最理想的境界。中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历来推崇自然、不饰雕琢而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并将其推向极致,成为许多艺术家苦心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可以这样说,只有了解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论,才能认清中国的艺术精神,才能理解中国艺术的审美追求,也才能把握中国艺术的底蕴。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总是与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合一的。艺术家总是通过某种自然属性来突出其所要表达事物的个性气质或完美趣味。在绘画中,画兰,表露高雅和圣洁;画梅,象征高傲和不屈;画松,意味着人格力量和青春不老竹,暗喻气节和虚心。在书法中,则追求一种行云流水,万物与我唯一的畅快与一泻千里的气势。在建筑中,总要表达天与人的合二为一,朝殿宫阙则要表达尊天命而为之的皇家气派;商贾豪宅则要融入天时地利,以求祖业旺盛;平民家苑仍然要四平八稳,世代平安。
在中国古代的各类文体中,自然也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语境。《诗经》写景最引人注目的贡献在于把对自然和人事的简约描写融成一体,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与诗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恋人、宜室宜家的媳妇互为映照。同时,一些民歌作者在写实基础上,把山水景物从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迷雾中解放出来,使其脱去神奇光环,恢复了本来的丰华瑰秀,如河流流淌,禽鸟鸣飞,秋冬之萧瑟种种物色,以简笔致勾画出来,流露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朴素的不自觉的审美意识。
楚辞中,自然景物代替了人物的审美描述,“余处幽篁兮不见天”,“风飒飒兮木萧萧”,更为山中女神增添了神秘凄艳。这些描写虽然还只是抒情的附丽,但为后来发达的自然抒写奠定了基础。
魏晋到唐宋,山水文学和田园文学及游仙诗由兴起到繁盛成为中国别具特色的文体,自然也成为大多诗文的必要语境。魏晋诗人陶渊明,厌倦于违心应对世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即开始自觉地摆脱非自然的束缚,渴望回到大自然中寻找和感受生命的价值存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大自然当中寻找到的那种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同样善于表现山水,被视为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都展示了自然的生命与活力,同样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表现。唐宋时期,诗歌艺术创作巅峰的到来,使得讴歌自然也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自然物象的频繁描绘,赋予了一般的景物以特定的意义,并在相隔久远的今天,仍然在人们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清风、山林、大河、杨柳、猿啼、明月等,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意义。明月的思乡,“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松柏的刚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梅花的顽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启示。诗人在吟咏自我的同时,还向世人传达着大自然的讯息。
叙事文体中,如戏剧、小说,往往把人物性格及遭遇置于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如《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在姹紫嫣红、赏心悦目的春日花园中得到鲜亮展示。《红楼梦》中林黛玉清雅灵透的性格,也与“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互相映照。此时,自然环境成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象征,可以说环境影响了人性格的形成,人的性情契合着自然环境。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获得的独特特征,影响着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观的形成,潜移默化着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作品的创作及中国其它艺术门类的形成、发展、表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论,对于中国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的一种艺术精神和民族文化影响下去。
参考文献:
[1] 高晨阳:《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
[2] 张俊峰:《从“天人合一”观的不同解读看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质》,《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
[3] 汤一介:《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4] 彭彦琴:《论自然美在中国美学中的特殊地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
Abstract:Eco-Eden is a kind of amusement park characterized by ecology. Eco-Eden is people yearning for beautiful to nature. A perfect, harmonious, ecological and steady ecological paradise, its external form should accord with the aesthstic law, inside structure and whole function should accord with the ecology principle. Dangtu Taibai Eco-Eden carries on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with the ideas, such as harmony, ecology,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aesthetics, etc., have offered visitor a place, one the visitor harmony and blend with nature.
Key words:Eco-Eden; Idea of planning; harmony; Dangtu
中图分类号: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6-0105-03
城市日益繁华,而越繁华就越远离自然的温馨,生活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人仿佛是生活在半空中的动物,疲惫的身心日积月累,不再有能力敏锐,不再有能力回忆。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人们,假期带着家人远离城市的繁华,回归到大自然的宁静,这是所有人向往。于是乎,以自然景观为欣赏主体的生态型游乐园便应运而生。
1生态乐园
生态乐园并不是一种全新创造的类型,而是面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乐园是指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建立起来的、为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提供游览、休闲、娱乐等体验性和参与性活动为主体,以生态性为特色的游憩境域。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有机会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并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发自内心的喜悦。生态乐园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顺应(或恢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此外,生态乐园还包括一些节能、环保、高效益、低维护等内容。因此,一个完美、和谐、生态稳定的生态乐园,外部形式应该符合美学规律,同时,其内部结构与整体功能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
2当涂县太白生态乐园概况
2.1 地理位置
太白生态乐园位于当涂县太白镇东北部,距镇所在地2km,距当涂县3km,距马鞍山市15km,距芜湖市15km,距南京50km。经镇西部穿过的205国道和芜宁铁路与马鞍山和芜湖市相连,经镇东部穿过的沿江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太白生态乐园仅距1.5km,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前景良好。(图1)
2.2 自然概况
太白生态乐园东至沿江高速公路西侧的机耕路,西至花山,南至新太路,北到姑溪河,总面积约224.72hm2。
太白生态乐园地属长江下游水网地区,为姑溪河和青山河交汇处,西南有青山河和花山、北有姑溪河,东有青山森林公园。园区中部龙湖面积为54. 78hm2,水面开阔,莲花成片,龙湖四周为呈梯田状的耕地,层层叠叠,与呈南北走向的青山和花山相接,以充满自然野趣的田园风光为园区的基本特征。
园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气温15.7℃,无霜期233天,年平均降水量1087.6mm,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8.4KJ/m2。冬、夏季长,园区地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是较好的农业生产用地,为生态乐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园区东连省级青山森林公园,西接花山,南临青山河、北临姑溪河,地处“山”“水”之间,既有山之伟岸,又有江南水乡之风韵。“秀丽中显壮观,淡雅中含悬殊”,一副“两山夹一湖”的优美山水画卷。中部为龙湖,水域开阔,水体由浅至深,层次分明,并由堤埂分割,浅水区生长着各类水生植物,特别是大面积的荷塘,为生态乐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
2.3 功能定位
太白生态乐园根据目前“生态旅游”的兴起以及太白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园区的功能定位于以自然山水为依托,以“走龙路、游龙湖、赛龙舟、吃龙虾、住农舍”为特色,集观光、度假、娱乐、科普教育,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
2.4 功能布局
根据太白生态乐园资源条件,功能定位,将该乐园分为6个功能区,即商务服务区、水上休闲观光区、农耕园、花卉盆景园、生态果园农家乐景区、新农村示范小区。(图2)
3规划理念解读
太白生态乐园在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和谐、生态、人居环境、景观美学等理念,在设计中体现“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人为本”,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游乐境域。
3.1 和谐理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辞海》:“和,即和睦,协调。如和衷共济。”《现代汉语大词典》:“和谐:如气氛和谐,色彩和谐,旋律和谐等等,表示配合适当之意。‘和谐’,强调彼此融洽不矛盾,互无不利影响;‘协调’强调彼此相称,一致而有利于共同的发展,行动或存在。”和谐就是系统与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各元素的相互协调。首先在太白生态乐园的规划设计中,始终遵循“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在岸线的处理上,景区景观的规划上使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园区的规划设计在保持原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资源,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再次,园区的建设就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良好的环境是园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支撑基础之一。因此,在园区的规划过程中,始终把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之一,努力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此外,与毗邻的青山森林公园、李白文化园、谢公祠、园艺挑花园紧密相连,充分协调,共同形成环大青山旅游链,实现园区外部之间的和谐。
3.2 生态理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又不破坏大自然的旅游形式,一种以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1]。因此,在规划中根据园区内地形地貌,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的水体、树木、草、农用地和湖泊岸线等自然资源。在区域的功能布局上也充分体现了尊崇自然、塑造高品位观光休闲环境的规划理念。规划做足生态文章,充分发挥园区内的自然特色。
水上观光休闲区将湖泊作为自然的交通载体,让城市居民忽视已久的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从而再现新的江南水乡生活面貌。农耕园的规划保留基地东部和北部耕地,发展生态农业,种植优质、高产农作物,保持其现有的田园风光。让游人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满足游人向往农村、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生态果园以种植桃树为主,种植枇杷、葡萄、柿树、石榴、草莓等适地果树为主的多品种果园,在种植方法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生态平衡,使果品成为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农家乐休闲度假村是充分利用太白生态乐园内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展示乡土风情、体验农家生活的新型乡村旅游项目。在花卉盆景园,主要进行盆景制作、室内盆景展览以及异地(包括国外)名花名果引种、花卉生产,创建一个既供观赏又进行生产的园区。在商务服务区和新农村示范小区的建设上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住宅建筑、服务设施、景观小品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在具体细节上注重生态化的设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
同时,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景观小品等途径向广大游客传播生态旅游的知识,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使游客通过对生态景区的观光旅游后,获得生态保护的知识,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这样,才能使旅游的增长转化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3.3人居环境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品质,在满足各项物质条件过后,将会更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深深厌倦了水泥丛林的拥挤和居住环境的恶化后,空前地渴望与来自大自然的诸多元素进行亲密接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因此,在太白生态乐园的宾馆和新农村示范小区的规划与设计始终贯彻“自然、生态、自由、健康”的休闲式生活准则,体现环境对人的关怀,追求心情的释放与自然属性的回归,使住区环境、建筑形态、建筑群轮廓线等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空间形象,深化和升华人居生活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遵循“人、建筑与自然的共存与融合”这一基本主旨,重点突出生活区内空间环境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原始生态水域、注重利用周边丰富的山水资源;利用地形组合成的高低错落,变化有致的住区景观效果,营造居住区内部与外部景观体系,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空间效果,创造生活区特色鲜明的居住品质和良好的水域概念农村生态住宅形象。在使游人与住户充分享受到绿地、山水、空气、阳光的同时,细致设置景观小品、铺地、游泳池、灌木、草坪等,丰富人们交流场所的艺术性。
3.4景观美学理念
景观美是太白生态乐园的生存基础。因此,太白生态乐园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了景观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园区内的各个景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在景点和景区的布置上采用我国古典园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在风景视线的设计上采用“隐”、“显”和“半隐半显、忽隐忽显”的手法,在导游线的规划上,采用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转折―收缩―尾景)的处理方式以及采用曲直结合的游览路线形态,使各个景点景区有机串连起来,形成独特的景观意境空间。使久居嘈杂都市的人们,在心理上靠近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给予其以心灵的关怀。
4结语
生态乐园的形成,是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人们向往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态”思维观。是人类在遭到自然报复后,开始从“人定胜天”观念中觉醒,从人居于自然之上到看成自然的一员,再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天人共生”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我们期待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感谢项目负责张峰所长及设计人员赵红琳、陶丰收、周迪、邓文奎等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参考文献:
[1] 张廷毅,黄观志. 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地理[J]. 1997.17(2):108-112.
[2] 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当涂县太白生态乐园总体规划.2007.9.
[3] 周玉明,徐明编著. 景观规划设计[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12.
[4] 朱向红主编.景观设计[M].广东:南美术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