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规划与建设

农村规划与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村规划与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规划与建设

篇1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必须适度超前规划建设电网,做到发展经济电力先行,实现建设“适度超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电网”的发展目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促进电网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和谐发展,不让电力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 农网中存在的问题

2.1 低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单台配变供电户数过多,配变容量过低,配变分布不合理,供电半径过大。一、二期农网建设及改造,主要是以解决农村照明用电为主。随着中央“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小型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低压电网已不能适应负荷急剧增长的需求。

(2)一、二期农网建设建设标准低,普遍采用BLV-35/25mm2导线,部分台区还存在裸导线,安全隐患较大;且供电半径过大,不能满足小于500m的要求,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差。

2.2 中压电网的主要问题

(1)部分线路供电半径长,尤其是农村线路,由于变电站布点少,变电容量有限,且供电线路少,半径长,装接配变数量多,导致线路负载率较高。

(2)农村线路多为放射型,线路之间联络较少,线路发生故障时,没有第二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差。

(3)部分线路配变装接容量过大,有些线路设备闲置、损耗较大,但有些线路负载率高,应考虑切改负荷。

(4)部分线路所带负荷过大,联络情况不满足N-l校验,尤其是农村线路,虽然有联络,但联络线路线径小,不能完全转供负荷,联络无法发挥作用。

(5)城区单辐射线路也多,不能实行负荷转供,线路检修或故障时将造成局部停电。

(6)城区存在部分线路联络方式复杂,造成调度困难,应尽快改造。

3 农网规划的要点

3.1 规划区域和规划内容

农村电网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镇区规划和自然村的规划。本省经济发展较快,所以对镇区的规划可以采用一般城网规划的办法,对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可以采用新区的规划办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10kV和35kV电源点和l0kV电网规划。自然村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规划区域,规模较大的自然村可以单独规划,也可以根据l0kV电力线路分布情况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进行合并,统筹规划,以保证规划的合理性,规划内容中应侧重于l0kV和0.4kV电网。乡镇中110kV和35kV的电力需求可结合上级电网统一考虑。

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规划区域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确定不同的负荷预测方法。分类可依据人口规模、人均收入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划分。

3.2 负荷预测方法的确定

综合来说,负荷预测应注意如下几点:

(1)推荐采用分类预测方法。可根据农民生活、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旅游业、公共事业等进行分类。总负荷根据各分类负荷累加并考虑一定同时率来得到。一般来说规划区域越小,负荷同时率越高,但具体到自然村这个层次,分类负荷间的同时率可能会较低,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考虑。选择负荷预测方法时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的确认可以根据国民经济情况的发展并结合当地政府所制定的规划来确定,不同的阶段最好采用不同的预测办法。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农村负荷预测来说,负荷水平或负荷发展阶段的确定比负荷预测年结果更重要。

(2)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注意数据横向比较的重点。在农民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电力需求会和农民人均收入等个体指标有很高的关联度,当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电力需求会和规划区内全社会一些整体的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更高。

(3)对农民生活用电估算时,要注意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同时可用与其它地区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较合理的预测结果。

(4)要注意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以及由此对农民生活用电所产生的影响。要特别关注优势产业、公共设施和人畜饮水工程的电力负荷需求。

3.3 规划原则的制定

要特别注意规划原则和规划区域的相适应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原则,下面列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原则。

(1)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应纳入各乡镇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规划,成为各乡镇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应与当地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

(2)电网网络接线力求简化、规范,主干网架要清晰可靠、有适应性、有利于电网的发展,新建的主干线、环网柜的土建应按规划要求设计,土建工程一次建成,电气设备分步建设。

(3)电网的建设与改适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新材料,但应通过试点,逐步慎重推广,确保中低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器材及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的优质、节能、安全可靠的产品,优先使用免维修的产品。

(4)重点区域可实施l0kV线路的环网化与绝缘化,其他区域可以根据条件先易后难,逐步推进l0kV线路的环网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5)为提高主干线路的利用率,应积极发展l0kV公用线路,严格限制专线建设,10kV专线应严格限于安装容量较大的用户及对安全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

3.4 网络结构的选择

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供电区域的l0kV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在满足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城镇中压配电网络结构方式根据用电负荷重要性不同选用,一般选用手拉手模式供电,实现环网布置、开环运行,满足N-l安全准则要求。农村中压配电网络一般选用辐射网和手拉手结构,重要线路应装设和临近线路联络的联络开关。为提高供电可靠性,10kV环网线路应由2个高压变电站实现。当由2个高压变电站实现环网供电困难时,可由同一变电站的两段不同l0kV母线来实现。

4 设备选型

4.1 线路选型要求

中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按长期规划(一般20a)一次选定,导线正常运行宜以经济电流运行,事故或检修时宜控制在导线发热的安全电流内运行,中低压电网的导线规格不宜过多。

改造或新建架空线路一般仍可采用裸导线。下列情况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树线矛盾突出、导线离建筑物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难于保证安全运行(如多层住宅小区内)的线路,宜采用架空普通绝缘线。应根据电网需要和经济能力,从严控制电缆线路使用。

农村中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120-150mm2。农村低压配电网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70-95mm2时,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并多点重复接地。为进一步缩小线路施工、检修及事故停电范围,每条l0kV线路宜设置若干分段开关,将线路分为3、4段。低压120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地区,95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和农村负荷密度较高地区,70mm2导线主要用于农村地区。

4.2 变压器选用原则及规划

为了减少低压线路的损耗,配电变压器宜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其容量选择以现有负荷为基础,适当留有裕度。

农村配电变压器宜选用杆架式和室内式2种形式。特殊地区因受场所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的,可选用杆架式;容量在315kVA以上宜选用室内式。农村综合变以自然村为主进行布点,1台农村综合变的供电范围以40-50户为宜,当一个自然村大于50户时应考虑增加布点,近期宜采用小容量、多布点原则,便于中远期扩容。

农村自然村分散性较大,个别区域户数较少且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难以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单独布点,可选用50、80kVA小容量变压器。

5 结论与建议

篇2

一、村寨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明显滞后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对村寨规划实施,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重集镇轻村寨,对村寨规划重视不够。各级领导虽然对村寨规划建设的意识逐渐增强,但"重集镇、轻村寨"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相当多的乡镇对村寨建设放任自流,片面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小康就奔成了。而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村寨规划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农村"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的混乱局面,影响了村庄的村容村貌、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致使村庄布局缺乏美观和协调。

2.对村寨研究不够,规划起点不高。一则规划着眼太低,不够超前,设计人员从主观上认为村寨规划用地规模小、功能单一,只要按一般的设计思路就可以规划好一个村庄;二则本身的设计力量有限,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充分考虑地形(如标高)因素,过多考虑图纸效果,对村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考虑不多,从而造成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建设档次低下无特色,致使村庄与城镇发展脱节,形成一些不很协调的"农民街"、"路边村"。

3.各项规划衔接不够,规划的操作性不强。由于规划编制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规划,两类规划衔接不够,如建设规划中有些用地作为发展用地来考虑,而土地利用规划却把该地块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致使建设规划根本得不到实施。

4.村寨规划编制缺乏资金。村级集体经济困难,县乡镇财政缺乏专项资金来组织编制规划,有的村庄测绘地形图的费用都无力承担。

5.规划编制缺乏公众参与,难以体现民众意志,严重影响村民的积极性。

二、"示范村"整治规划思路

1.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因地制宜。规划编制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按新建、改造、规划控制等三种基本类型因地制宜地编制。要深入宣传实施"示范村整治"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量力而行,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层次地推进环境治理、村庄整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等。

2.规划统筹兼顾、生态协调发展。村庄整治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要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原则上不再新建独立式住宅。要与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发掘地方特色、注重景观风貌。坚持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村庄环境与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村庄规划要充分利用我省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优势,巧于因借,灵活布置,和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丰富村庄建设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展现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氛围的江南水乡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4.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公众参与。规划要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密切邻里关系,改善社会结构努力营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具有浓郁乡风民情特色,环境清新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筑设计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经多方案比较,选择确定新建农居和整治、改造农居建筑方案,做到既体现地方农居建筑的优秀艺术传统,又要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广大村民多接受。

5.争取各方支持,多方密切合作。规划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保留、整治和改善不影响规划布局、建筑质量较好的已建农居,切忌大拆大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支持、参与村庄整治。要建立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

三 规划与建设的关系

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是规划的体现和成果。高水准的规划得依靠建设和管理来实施。为了实现 "示范村整治"工程目标,必须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互动关系。

1.牢固树立规划龙头地位,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划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在村镇规划建设过程时,要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丘陵、缓坡、荒地和闲置宅基地等其他非耕地,尽量不占用耕地;在山区建房应尽可能利用地形,依山就势盖房。要按照《村镇规划标准》严格控制人均用地指标,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要特别重视对农村生产用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结合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发展农村农民经济

篇3

1 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应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和农村有机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进行城郊生态网络建设可培养人们对城乡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清晰意识和关注,有助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应该切实加强规划工作,坚持城镇建设与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改革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农民为本,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农村有农村的特点,要体现农村的特色,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既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又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要求。同时新农村建设还要同城市建设相协调, 达到以乡促城、和谐发展的目的。

2 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城郊生态网络建设

城市市区与郊区(含近郊及远郊乡村)不仅是构成一个城市市域的实体,而且两者存在的特殊区位关系,决定了两者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紧密而广泛的联系。城市市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郊区乡村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依附于市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郊区的生物生产能力和环境容量显著大于市区,是促进市区存在的基础,这一点却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认定与重视。郊区除了向市区提供劳动力、食品、水源、建设用地以及游憩休闲空间之外,还发挥着调节市区环境质量的作用,正是郊区的生物生产能力弥补了市区生态环境的缺陷,对改善市区人群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而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化进程中,认真研究城郊生态网络建设的科学规律,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与发展的统一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不利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除了对城市进行绿化和美化外,还必须进行城郊生态网络建设。城郊一体的生态网络是城市市域绿地系统与城郊森林植被的有机统一体; 是各类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森林群落类型构成的复合多功能系统; 是由不同景观形状特点的森林景观要素构成,由点、线、面合理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优化的景观生态系统,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郊生态网络建设事关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百年大计,应当结合城市扩容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把生态网络工程建设成一道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精心设计的工程。即把城郊生态网络工程建设贯穿于城镇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充分考虑市区绿化与郊区绿化的关系,使二者具有合理的数量比例,实现空间上的内在联系和功能上的相关互补特性。通过城郊生态网络建设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迫切需要,这样既能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效益和质量,又能省时省钱省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城郊生态网络建设中,主要任务与主体工程都在郊区,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承担城郊生态网络建设的主要任务,把城郊生态网络建设结合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进行。

3 构建城郊生态网络的途径与方法

3.1 加强对城郊结合部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生态网络建设工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前瞻而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城市规划及管理部门只重视城市市区的规划及建设管理工作,忽略了对城郊结合部农村的规划及建设管理,或对城郊结合部的农村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城郊结合部的农村规划及建设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使得这些“都市里的村庄”在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基础设施、公建设施、环境保护及园林绿化诸多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有些甚至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又由于受城郊分管、条块分割体制的制约,城区对郊区的规划和建设无权管理,而郊区建设管理部门又习惯于用管理农村村庄的传统方法来进行建设管理,起点低,缺乏科学性和超前性,加之城郊结合部农村片大面广,村庄相对分散,给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难度。由于规划及管理工作的严重滞后,城郊结合部农村的建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科学性、超前性不够,不少地方只重视建房屋,忽视基础设施建设,不重视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考虑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3.2 加强农村村庄的绿化与美化,并建立相应的目标责任制

城郊生态网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除了要做好“面”、“线”上的工作外,还必须要抓好“点”的建设。对于多数农村来说,村庄绿化美化的差距还很大,主要问题: 一是绿化覆盖率低、质量差、水平低; 二是有相当数量的村庄还没有绿化。为此要明确城乡绿化目标,即城镇绿化要向高标准的生态园林方向发展,乡村绿化要向城镇园林化迈进。城镇绿化应力求建设城郊一体、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的城郊生态网络系统,乡村绿化要形成村庄林围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的格局。同时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目标责任制和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将城郊生态网络建设的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各级领导部门和干部把该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并达到预期效果。

3.3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简单地让农民改种粮为种树种草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之法就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在发展绿色产业活动中,建设既有生态效益又有观赏游览活动功能的风景旅游点和发展经济林业都是非常可取的做法,也是人民群众的一项迫切需求。目前许多农村都把发展经济林业和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并已取得很好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经济方式能够带动郊区经济的繁荣,可促使农民致富,缩小城乡差别。

3.4 加强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城郊生态网络建设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因此它同时也是蕴涵和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在城区而且在郊区都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又有相当数量本身就是古典园林或与传统园林共存。进行城郊一体的生态网络建设,有利于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及对其所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是体现历史文脉特点和独有风貌特色的一项重要建设。因此,就城郊一体生态网络建设的内涵而言,它不仅仅是建设范围的扩大,即在空间上横贯整个城市(市域),而且它涵盖了传统与现代园林的内容,又在时空上纵穿城市的发展历史,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并展示新时代园林文化的风采。

3.5 加强对城郊生态网络的投入与保护力度

环境保护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地方人民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城郊一体生态网络从城市延伸到乡村,是一个健全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个系统是在大自然中的,对环境作贡献的系统,这个系统娇嫩脆弱,破坏容易建设难。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一些房地产商千方百计到生态区域内抢滩建房,没有统一的规划,对城郊生态网络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此外,一些村民对生态网络认识不够,有意无意破坏生态网络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大保护力度,稳定执法队伍,严格执法,切实做到建设好一片,保护好一片。

参考文献

[1]彭镇华,江泽慧.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

篇4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88-02

1 农村电网规划的意义

农村地区由于电力设施建设的年代较久远,整体上缺乏规划,设备较落后,技术标准不高,线路老化严重,电能损耗总体偏高,供电可靠性较低,再加上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责任不清、事权不明,农村电力管理人员较多,经营成本较高。这些问题都导致农村电价普遍偏高,农民的负担较重,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急需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建设一个布局合理、网络可靠、装备先进、管理科学、通信完善以及自动化高的农村电网,实现优质、安全、低耗和高效的目标。

2 农村电网规划现状

其一,缺乏整体的规划,结构不够合理。由于用于建设农村电网的资金短缺,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通常采取就近搭一根线,临时应付负荷的增长;而这对于那些过载的台区或是线路,如果简单的增加变压器的容量或增大导线的截面,会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电网的网络结构异常混乱,无法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其二,10kV的过载线路较多,造成供电半径较长;其三,农网的低压网络较薄弱,广泛存在线路的供电半径太长、装备较陈旧、绝缘水平较低、导线截面太小、配电变压器容量和无功补偿严重不足等现象。其四,农村配电网普遍采用辐射型的供电接线模式,满足不了“N-1”的要求。随着各乡镇负荷密度的增高,用电负荷也会增加,从而增加原先线路的供电电压,导致线路供电的可靠性降低。

3 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改进措施

3.1 注重农村电网的改造质量

3.1.1 合理选择改造项目

首先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筛选出初始配电网的工程项目,通过经济评估,制定出可行性的研究报告,然后进行进一步评审,结合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经济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最后选择最终的农网改造的具体项目。所选的项目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减轻农民的负担;二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三是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3.1.2 加强农网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农网改造工程中,我们必须按照“四制”,即合同制、监理制、项目法人制与招投标制来实施,确保责任落实、分工明确、措施到位。我们必须结合建设、管理、施工三方力量来加强农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确保工程的质量。同时在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对施工人员,尤其是临时人员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确保农网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3.2 合理规划农村电网,提高工程改造水平

3.2.1 加强规划10kV配电网

规划10kv配电网分三步进行。首先,在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中,加入建设与改造农网的10kV线路。在10kV电网的总体布局与规划设计上,严格实行“密布点、短半径”,让10kV线路以“手拉手”的形式布局,对现有的电网结构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解决以往1条10kV线路必须供4~5个村,且供电长度长达10km的现象。其次,10kV线路的供电范围作明确的规定。线路最好别交错重叠,而且在能随着负荷的增长或变电所的增加进行调整外,还有一定程度的裕度,以供用电负荷转移和增长。再者,把新建设和改造的10kV线路设备尽量安排在规划走廊内或公路旁,以便日常的维护检修和正常运行。线路走廊必须提前报备镇政府,通过协调协商,预留和控制好线路走廊。

3.2.2 变压器合理安排

首先,变压器的位置要安排合理。分析现有电网的负荷及发展需求,最好把变压器安放在负荷的中心位置,在供电半径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密布点、短半径、小容量”的原则进行配电变压器的布点,同时变压器最好安装在线路进出方便、地势稍高、居民不易聚集的场所,为维护检修提供方便。其次,变压器的容量要选择合理。通常变压器的容量必须能满足农村电力发展5~10年的需求,且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日后出现的增加。要逐渐淘汰掉那些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尽量选择类似S11这样的节能环保型的变压器,另外根据用户的用电容量校验低压出线与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对变压器的负荷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防出现“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等现象。再者,确保低压配电网接线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3.2.3 降低能耗,提高电能质量

首先,安装补偿装置,确保无功优化。采取就地平衡、分级补偿的方式,使用无功优化方案进行农网改造。按台区,从电网的末端开始,对配电变压器和低压电动机的无功负荷进行优先补偿。其次,更换高能耗的电网设备。将原有的高能耗的变压器进行更换,更换成附带载调压、低耗能型的变压器,加强监测农网的电压水平,加装电压监测表,分析电压的合格率,并不合格的进行改造。

3.2.4 做好防雷保护工作

消除绝缘弱点,确保配电线路的正常的绝缘水平,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防雷击事故的发生。在配电变压器的高、低压两侧均安装避雷器。

3.2.5 加强电能计量和符合的监控

在农村低压户,严格实行一户一表制,合理的选用计算表计,安装新型电能计量的装置,它本身耗能少,又具短接、防窃、反接的报警提示,能确保记计量的准备性和管理的统一性。

4 与政府合力管理农村电网

首先,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农网规划建设中,多请建设部门和政府部门出谋划策,以争取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使他们尽早将农网的规划建设放入到重要日程上来,然后在镇长协调下,农电公司和建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其次,争取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在项目正式确定后,要与镇建设部门取得联系,提前预留和保护线路走廊。大力开展农网建设的宣传工作,为农网建设营造较好的分为,争取得到村委会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再者,与城网相互配合。随着农网的发展,要尽量要与城网规划多配合与协调。根据各镇的电力平衡和负荷的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申请供电的要求和电源点的布局,以确保农网与城网间较好的的衔接,提高农网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1.农村水利建设的内容

水利建设的内容包括大坝、堤防、水闸、泵站、水电站、船闸、涵洞、水库、蓄(滞)洪区、坎儿井、水窖、水井、渠道、河道等等。农村水利建设的内容包括“沟渠”、“围堰”、“水窖”、“水库”、“塘坝”等,这些水利设施都可以在发生水灾时进行防洪、排水、分洪、泄洪等工作,尽量减少洪水对群众、财产的威胁。在农村发生旱灾时,这些水利设施也可以将周围地上水源或者地下水源进行合理的家庭供水和植物引水灌溉,尽量减少干旱对养殖牲畜和农作物的影响,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粮食产量。

1.1沟渠。是人工挖出的水道,主要用于引水和排水,在农村中,也可以用于分洪和灌溉。

1.2围堰。是防止泥沙和水进入水利建筑物的临时挡水建筑,也可以用于排水。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围堰避免发生进泥、进水等情况,从而导致工程被破坏或者延误工期。

1.3水窖。水窖是一种地下蓄水装置,是中国农业长期发展的结晶,可以大量储存泉水和雨水等分散的水源,主要用于植物的灌溉。

1.4塘坝。是一种在山沟或低洼处建设的小型蓄水设施,用来储存泉水或雨水等分散的水源,农耕时,可用于植物的灌溉。

1.5水库。是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拦洪和蓄水设施,可用来养鱼、灌溉、发电、防洪等,一般在河流或山谷的峡口处建设,通过拦截的水流形成天然的人工湖泊。

2.农村水利面临的现状

2.1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水利配套设施不齐

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前该县农业生产主要注重粮食产量,种植种类单一,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为主,所修建的水利工程也是为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除了传统的农作物外,现已种植了花卉、苗木、大棚蔬菜、瓜果等。特别是芦山“4.20”地震后,原来种植水稻、小麦的农田上已修建了很多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原来修建的一些小渠道已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园区的灌溉和工业园区排水的需要,加之现代的新兴农业(种植花卉、苗木、瓜果、蔬菜、观光农业等)对水质、水量的要求都很高,原有的渠系配套设施明显不全,需要更进一步完善。

2.2水利法制意识淡薄,工程设施管理困难

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数量多而分散,工程施工管理非常困难。由于农村部分群众法制意识观念不强,为贪图小便宜而违规在河道滩地和渠道边墙旁边(工程管护范围)违规种植农作物;对一些农村供水管道不爱护,常常是刚修好不久的水管时间不长又被人弄坏,造成有限水资源的流失。另外,一些工程管理范围不明确,私自侵占国家和集体水利工程管护范围的事时有发生。一些提灌站无专人看守管理,大大缩短了这些提灌站的使用寿命。

2.3组织实施形式发生变化,工作难度加大

过去,实施农村水利土方工程,主要依靠群众投劳。工程配套资金主要为国家拨付、集体积累、群众自筹。而今,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搞农村水利主要依靠机械化施工,而机械化施工筹集资金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对于跨村跨乡的农村水利工程,由于涉及到上下游、左右岸的群众利益,矛盾比较多,投入无着落,思想难统一,工程难实施。

3.农村水利建设与规划措施

3.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农村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御自然灾害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农村水利建设地位重要,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必须重新审视农村水利建设地位与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主体仍然是以政府为主,没有形成有效机制调动农民自身资源的投入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参与。加快农村水利建设与改革,政府要投入,农民也要参与。就单个农村水利工程看,农村水利建设技术比较简单,但从流域、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它涉及的众多领域看,农村水利建设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3.2加强规划,科学发展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水利建设的发展思路,以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在水利建设的每一项工作当中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进行,并遵循人与自然相共融的原则。要从农村地区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在通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为目的,对农村水利建设规划予以制定和完善,并提出一套在开发上要合理、在配置上要优化、在利用上要高效、在保护上要秉承有效性,以及在治理上要趋于综合化的实施方案。水利建设的规划一旦形成,就要予以严格组织实施,通过对规划有效落实,一步步把当前农村地表水的运用不足现状、过度开采地下水、水资源流失量大以及水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来推动农村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3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

3.4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3.5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农村水利基本保障工程体系,是确保农村水利建设重要的物质条件。因此,我们要创新思维,改革设计方案,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加强管理,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0-0063-02

1新农村建设的概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对于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时代农村、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农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新风貌的农村。其基本特点有“五新”:居住环境新、技术环境新、体制环境新、分工环境新、居民主体新。在这四大新环境和一个新主体下,新农村表现为中央已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形式。本论文是在确定新居民主体的基础上并对新居住环境进行研究。

2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现状、存在问题

2.1豫西窑洞民居介绍

豫西地区处于黄土高原的东南端,该地地表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当地黄土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地区最具有有代表性的民居就是窑洞。

2.2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对当前豫西地区的新农村住房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后认为,目前该地区环境建设中主要存在传统地域精神的不断丢失,在长时期发展中很多传统特色环境以及符号正在逐渐流失;全面落实标准化的建造模式,缺乏必要的特色;在建设当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很多建筑物功能混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修窑洞对环境的重视不够;(2)原有窑洞的环境质量较差;(3)新建窑洞室内设计不合理;(4)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落后;(5)窑洞的安全性不足。

3豫西窑洞民居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3.1民居室外绿化设计策略

在绿化设计方面应该重视村落绿化与经济林、防风林、农业种植等相结合,并且重视零碎土地地区的绿化。由于气候的原因(降雨偏少,空气干燥),导致当地很多零星土地无人管理而荒废,特别是坡地,部分村庄内部的空地等,这些荒废的土地往往是当地居民丢弃垃圾的场地,造成了村落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应重视荒废土地的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这些土地。

3.2民居院落的设计

根据新农村农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农民的基本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其他副业活动,因此在村落规划时应该注重这几个区的合理布局。同时针对单个家庭窑洞内部,也应该进行的功能分区。一个独立的窑洞内部,应该合理分布有满足生活的生活起居空间、存储空间以及副业生产空间等。针对生活起居空间应该具备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庭院等;存储空间应该能够存储农具设备、粮食等农业生产设备;副业生产空间应该能够满足农民副业生产需要,例如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设施。

4环境与建筑规划的相关建议

(1)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农民。为了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的碧水蓝天,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快速增长。

篇7

新农村即乡村(村镇),它包括建制镇、乡以及村庄。早在20世纪中期,我国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再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议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虽然提法一样,但内涵更为丰富与全面,同时,提出了新农村的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进行。显然,新农村的建设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物质方面的建设,而是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的全方位的建设。而村镇规划体系作为指导新农村规划的依据,不仅包含了法规标准、相关政策,同样还包含了规划编制与技术方法等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村镇体系趋于不断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不仅使村镇规划走上有法可依的道路,同样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的到来,促使我们用区域整体发展的眼光来关注新农村的规划,改变以往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模式。

一、我国村镇规划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体系为镇总体规划的内容,是村镇体系的一部分。然而,专门针对镇域镇村体系研究较少,其中对于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主要研究了影响我国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的要素,提出了我国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层次与规模规划标准建议的原则、体系规模的分级,在人口方面的建议标准规模规划的相关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我国不同地区小城镇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的分级标准和村庄规模的合理化指标,并论述了我国不同地区区域村镇体系性质的界定和村镇体系组织结构的主流模式。我国村镇规划工作整体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规划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

在规划过程中,一些村镇规划没有标准的编制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适应。

1.2编制的规划质量相对较差

编制规划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编制乡、镇域总体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时,在空间上,缺乏区域的、整体的观点,存在就村镇论村镇的现象;在时间上,对规划的动态连续性把握不够,规划缺少应有的弹性;规划文本和图纸较简单,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村镇规划在与上一层次的规划衔接方面存在不协调,或缺少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的指导。

二、新农村规划与村镇体系矛盾的分析

2.1与镇域、村镇体系划分

依据矛盾的产生,分析指出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一是乡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空间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镇域内既存在一个中心也存在多个中心,这就使只存在一个乡镇村体系的,不能适应因经济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行政级别方面出现明显的不合理性,难以适应新农村规划实践的需要;二是对新农村规划实践与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结构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诸多问题,特别是与城镇化目标相违背,不能引导农村城镇化,而建设新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它需要规划先行,这就导致了新农村规划与镇域镇村体系层次结构的矛盾。

2.2村镇规划中村镇矛盾的解决思路

首先,针对镇域镇村体系空间呈现多中心的情况,对具有支持乡村腹地作用的村镇进行明确定位,建议将其规划标准提升到镇区的高度,促进城镇化,并对这类村镇的选取提出可行性的评定标准;其次,针对中心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镇域镇村体系的层次结构进行优化,提出层次结构由镇区及村庄组成的构想,并建议选择一批具有乡村腹地作用的村庄与集镇作为副中心,进行重点建设,从均衡发展走向重点建设;再次,在总结上述两个矛盾的基础上,对新农村规划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最后,上诉两个矛盾看似独立,却存在内在的联系,镇域镇村体系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其自身处于不断的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其划分依据还是层次结构的组成,均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综合我国现有国情,选择适用于各区域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矛盾,和谐发展。

2.3我国乡村建设的经典范例

在我国,存在节地效果不明显、物业管理观念淡薄、农民市民化进展缓慢等问题,农村居民对居住地选择的优先次序大致为本村―城镇―农村集中居民点,农民对于迁村并点的认同度很低。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现有政策下,农民居民点归并到新的居民点在实际推行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如农民即使搬到中心村,也不愿意放弃老宅,土地集约化难以实现,宅基地复垦困难等诸多问题。从上述的实践经验来看,人们己经开始对中心村建设进行反思,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最早开始进行中心村建设实践的区域,但对大都市边缘山区的中心村建设情况缺乏研究。

三、构建新型村镇体系的必要性

3.1构建新型村镇体系,目的在于避免犯西方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错误。

西方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先集中、后分散、再城乡一体化的三部曲,为此西方发达国家曾经为城市中心的复兴付出巨大代价。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完全可以避免先集中、后疏散的曲折发展过程,应当建立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础的城镇化模式,在区域范围内合理配置城、镇、村,构建高效的城乡一体化体系。

3.2我国面临解决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有选择的发展一批具有潜力的村庄、传统集市所在地,实现一部分农民就地或就近转移。总之,村镇体系应当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础,构建强有力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各个节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村镇规划体系作为城镇体系的延伸,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系统。由于村镇体系不仅对新农村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财政的投放。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因此,构建合理的镇域镇村体系,不仅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更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年庆,吴国玺.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521-524.

[2]申建勤,王利娅. 关于我国村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12.

篇8

1、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发展的人数还占人口总数的很大比例,全国三百多万个农村,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生态环境也有差别,所以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习俗都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个区域不同的乡村在整治和发展上也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当地的发展就应该经过实际的调研考察,深入农村,了解具体的农村实际情况,考虑当地农村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出适合当地的发展策略。

1.2量力而行

上文提到了目前我国农村数量庞大,经济发展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发展的策略上就需要科学的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对于,一部分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的农村就需要提高发展的目标,改善经济发展的模式,不断实现科学的发展。而对于那些还是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经济很薄弱,根本没有经济的增长点。从基础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它们需要国家先期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建设的同时带动当地的初步发展。

1.3突出特色

农村的整治和发展是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道路,不是一味的对农村目前状况的否定,而是抓住农村具体的发展需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抓住农村的特长,从这样的特长和优势方面实现客观的经济收入。当地应该把自己的特长做成特色的经济增长点,把自身的优势实现最大化的价值。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应该保留当地具有特色的风俗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本地老房子,保护当地的绿化情况,要走一条具有科学而特色的发展道路。

2、农村土地建设的现状

2.1当地交通设备落后

农村在建造房屋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大多以个人主观意见为主,这就导致大部分建筑物比较散乱,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房屋比较低矮,部分地区房屋还存在土坯房等现象,这与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原则是背道而驰的,给道路的交通安全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由于房屋错综复杂,公共交通空间被居民区占据,造成交通要道的堵塞。此外,农村中没有完整的照明设备,道路支流也很稀少,造成了交通上的死角,而机动车的增加又给这些交通道路增加了极大的危险系数。

2.2村民环保意识较差

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农村中随意堆放肥料以及农产品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此外,调查研究表明,农村的河道越来越小,这主要和村民任意倾倒垃圾有关,部分农村已经开始清理河道的工作,将环境还原到本来的面貌。水体的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废料的投掷超出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整个村庄甚至散发出迂腐的味道,给当地村民以及附近居民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据统计,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和该区域中农村所占人口比例有关。农村人口越多,那么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就越落后。而且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村人口数量,比例各有不同。类似于上海等大城市的农村人口数量为18%,一些中小型城市的人口数量更是占到了60%。大城市中尚出现土地利用资源不足的现象,更何况是农村人口数量占绝大多数的其它城市。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却是极少的。人多地少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极为普遍,而且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大了人均可耕地数量的减少幅度,这是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的一项新的挑战。

3、新农村土地规划

3.1村庄归并

村庄合并是土地集中管理的一种体现,它是将散乱分布的中小型村庄统一整合,并按照新的条款重新分配人均土地资源,土地的所属权归国家所有,而农民享有对土地的使用权。村庄合并是政府惠民政策的体现,它不仅可以缩小城乡差距,还可以拉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百分点,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说,村庄合并是农村改造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在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使得工业区更加集中,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规模迅速壮大。总之,村庄归并是新世纪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新起点,创造了优秀的成绩。土地分散、难以统一的瓶颈也得到了彻底解决。

3.2宅基地置换

宅基地置换是指用新型房产和农民置换原来的房地,俗称土地开发,这是众多的村民所喜闻乐见的。说到底,是将来自不同地域的农民集中在一起,形成小区形式的居住户,并由政府出资,进行统一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保障村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宅基地置换是用自己的宅基地去换取别的东西,比如城镇房产,成为城镇市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当然,宅基地在置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房产纠纷方面的问题,该种现象的解决还需要政策的完善和村民意识的加强。

3.3居民点保留改造

篇9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扩大公共服务,围绕实施各种项目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最根本的公共产品和必要的人工服务。以此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之上。

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分析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目的是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空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建设新农村改善城乡功能和结构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应统筹城乡空间发展。

1、城乡空间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是一个发展中存在着整体性关联的区域要使一个城乡混杂发展的综合体逐步演变为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有机融合的整体,必须强调城乡空间发展的整体协同性。城乡空间需要有完善的规划体系从国土规划一直到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层次分明,科学合理地解决相应层次的问题同时也应建立各级规划的纵向联系及衔接机制加强上层规划对下层规划的指导及下一层次规划对上一层次规划的反馈。加快城镇、农村区域重组力度,突破现有行政区划按照城乡之间内在的客观联系进行农村居民点重组.在城乡区域范围内建立有序合理、功能藕合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体系,形成以城市为龙头、城乡联系、链条紧密、依存度高的产业集群和城乡经济圈。构建城乡和谐的市场体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形成城乡两大经济系统间的资源流通和有效配置机制。减少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引导城乡走向和谐统一。

2、城乡空间的集聚与分散。集聚与分散是城乡空间变化的基本表现,贯穿于城乡空间发展的全过程。城乡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新的平衡,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网络化城乡空间结构。但国内在城乡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分散存在着自下而上的低级乡村空间城市化现象致使乡村地域景观特色的缺失乡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城市空间也呈现无序蔓延、扩散的状态。统筹城乡空间发展应将集中作为城乡空间的本质属性,加强人口向城区、城镇集聚的政策引导,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区、城镇和中心村的快速发展。对于乡村空间来说,可加强村庄布局规划合理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体系促进村庄合理发展有效控制农村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以利于节约、集约用地。

3、城乡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城乡空间应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了解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容量和类型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改善要有明确的态度重视环境在保持地区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将人工环境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并制定有关区域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利于引导政策向保护环境方向倾斜。城乡规划建设不仅要体现当代的文化、技术特点,更应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和技术遗产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子孙后代延续历史文脉的可能性。要继承和发展地区建筑学,体现地方特色避免城乡社会空间的分割与对立。

4、以人为本。在统筹城乡空间发展过程中,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的水系、林木、绿地、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形态和空间环境,以此作为规划的空间目标。高度重视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统筹考虑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热、供电、通讯、防洪、供气等为城乡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便捷的服务并在配置生活服务设施、构建网络化的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时充分注意人们需求多元化的时代特征以保证社会设施的使用效率性和长期性。

二、农村规划建设的相关策略

城市化是未来我国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向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并行将是今后长时期内共存的局面以城市化途径建设新农村是我们要面对的客观选择。

1、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善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促进资源转化增值特别是依托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加强区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以村庄改造和整治为重点根据村庄撤并原则并与城镇体系、建制镇的规划相衔接、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将村庄进行合理调整改变原有布局进一步合理化村庄空间布局。避免村庄发展独立分散功能和设施缺乏配套和协调以减少通往各村的道路、供水、学校、医院等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改造重点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新的用地标准,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合理调整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促进农户集约用地。要维护村镇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综合应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管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城乡共享、区域共建的协调发展新模式。加快村容镇貌的整治工作重点是做好供水设施、改厕、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推进以农村改水为主的饮用水安全工程,村设垃圾收集站、配备保洁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应用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农村污水净化,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三、结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是农村支持城市建设。广大农村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了贡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时期。然而一些地方片面理解新农村建设出现了搞形式主义、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走城市化病老路等问题。如有些乡镇大规模地撤村并村,对所有村庄都重新进行规划树立样板.按统一图纸建设对一些尚不具备建楼房的地方进行拆迁改建集中盖别墅给当地农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等。因此,应从统筹城乡空间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农村融入城市推进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资金应重点用于农村道路、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及其他公共设施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通过村庄撤并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某些重点村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110-002

1 引言

小城镇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渠道已经基本畅通。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公报显示。2006年末全国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有46.1%,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有78.1%,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km之内的占61.3%,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97.6%的村和93.7%的自然村通电话。小城镇与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已经可以被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政府应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标。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的作用分析

2.1 小城镇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

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和多数集镇,广大的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农村,是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桥梁,同时又能发挥聚集、辐射的功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

2.1.1 小城镇是城乡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小城镇这个平台上,城市和乡村的各种资源交汇、融合、互动,包括城市扩散的产品、信息、技术、产业,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产品等,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尾,农村之酋”。各要素在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条件下,能够使小城镇自身得到发展,并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联系紧密,将城市先进的产品、技术、信息、管理方法传递到农村,并为周围的村庄提供信息和物资交流的平台,农村的农产品及加工品通过小城镇加工、销售出去,能够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2.1.2 小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侧重于城镇带动农村发展,即城市文明向乡村扩散和传播。和农村相比,小城镇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示范、带动、辐射、促进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应借助自身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以此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1.3 小城镇政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

小城镇是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带有城市先进的特点,又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小城镇包括了建制镇和多数集镇,涵盖了多数乡镇政府的驻地,小城镇是乡镇政府借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小城镇政府是以城带乡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应着力建设好小城镇,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结合职能转变的要求,凸显公共服务职能:在实现小城镇发展的同时,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以落实。

2.2 通过小城镇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好务,促进“生产发展”

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2.2.1 保障市场流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范围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集中场所,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农民的生产发展提供服务。小城镇在交通发展、通讯渠道畅通的基础上,可以担负起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功能将加工的农副产品输送到城市的市场,成为一定地区的流通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物流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努力减少妨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小城镇应抓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如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要支持小城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通过他们组织生产。将农副产品直接向城镇和其他地区销售,以带动和促进周围乡村相关农业生产的发展。

2.2.2 提供生产资料。保障农业发展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尤其种子、化肥,对农民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农资供应体系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直接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小城镇上的农资销售点数量庞大,生意也最兴旺。这些销售点具有规模小、分散、进货渠道复杂等特点,经营者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等事件。针对此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配合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力整治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市场上农资产品的质量。同时应引进、推广新的生产技术和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2.3 搞好科技宣传,服务农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农技部门应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科技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具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政府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上在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小城镇政府应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科技推广条件,提高农技人员素质:还可以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科学的技术,宣传新的生产技术和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2.2.4 发展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这些组织的理想活动地点应在小城镇。因为小城镇连接着大中城市,并与周围农村联系紧密,能够辐射周围农村。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小城镇发展,能够借助各种资源,如小城镇交通、信息上的优势,就近为农民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农民到邻近的小城镇成本较小,易于接触和接受这些服务。小城镇政府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他们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以及农资采购经营等方面的业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以小城镇引导和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社会保障,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小城镇这个平台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

2.3.1 加强市场监管,创造~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与城市相比,小城镇市场监管相对较松,加之农民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消费市场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价格欺诈等,消费环境的恶劣,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影响他们的消费心理。农民有钱也不敢在附近的小城镇消费,小城镇市场就难以繁荣。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努力使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使农民信赖小城镇市场,能够享受到就近购物的方便与快捷。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小城镇的市场。政府应采取一些好的做法(如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实行连锁经营),以较为先进的营销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2.3.2 丰富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长期形成的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小城镇是本地范围内的文化中心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活动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由于离农民较近,农民易于接触和加入。小城镇政府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i殳施,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2.3.3 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

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然要求,政府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小城镇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政府应在小城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居民和周边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

首先,小城镇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地点,政府应在小城镇提供较好的文化教育服务。其次,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小城镇卫生院为重点。小城镇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实力,覆盖面较广,应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第三,加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供电、通讯、电视广播接收设备等设施,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条件。

2.3.4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增加,农村出现了相对富裕的阶层,在富裕之后,很多农民自然会选择进入城镇生活。小城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服务,提供较为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依靠自身进入成本较小的优势,吸引周围的农民来居住、投资、创业。农民到小城镇生活,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的改变,也为他们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与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这也是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能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一种契机。现代农业是以规模经济为特征,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 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发展步骤

从以上分析可知,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工作和生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何将二者关系衔接起来,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3.1 转变观念,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新农村和小城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拉近城乡差距。

域镇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和放慢城镇发展,更不是要固定城镇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动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大力提倡建设小城镇,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不是为了拉开城镇和农村的差距,而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综合地、协调地、有序地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2 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3.3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圩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台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1。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4.1 科学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科学规划对小城镇的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1.1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

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各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4.1.2 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生态规划

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4.2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

农民进城,会给城镇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若将农民拒于城门之外,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活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排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观念、政策、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给农民一个准入城镇的政策环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通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障碍,实现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个方面能够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消除和减少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转移到城镇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体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并且为劳动力自由流动铺平道路。

4.3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4.4 理顺体制,强化管理

充分给予小城镇建设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使“块块”管理和“条条”管理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小城镇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包括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交通等,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和管理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支持和协作。认真落实国家、省颁布的城市规划建设、城镇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城镇管理的法规与制度,使城镇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5 结语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现代小城镇的地位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应抓住重点,搞出特色,注重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破坏生态的盲目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的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因此必须对新农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主要体现:(1)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正是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2)有利于加快农业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解决农村环境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能够增加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稳定的局面,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3)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中采取的有效措施,不仅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而且统筹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二.当前新农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地力肥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壤大幅度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同时,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造成毒害而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2、水污染:水污染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禽畜饲养、工矿业排放等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污泥等,在未进行任何处理情况下排入江、河、湖、塘,使原本洁净的水质变得污浊不堪。

3、大气污染:秋天收割后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冬季农户们主要靠燃烧秸秆取暖和做饭,到了春季用不了的秸秆也被燃烧掉。在燃烧过程中潮湿的秸秆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对人和牲畜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酸雨,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造成重大的伤害。

4、垃圾污染:现阶段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缺失,许多地区的农村还处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 污染包括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农村垃圾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日晒雨淋成为环境污染的二次污染源,堆积如山的垃圾对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5、乡镇企业污染: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多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技术较落后,造成污染后治理困难。特别是一些为谋取暴利的乡镇企业主,大规模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竭泽而渔等行为,导致一些地方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增加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无论哪种灾害,都会给人们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

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息的家园,是我国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良好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首要条件。

1、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缺乏具有地域性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因此要在国家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基础上再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适合各地特点、针对不同行业等方面的相应法规政策,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有法可尊、有法可循,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程建设。要尽快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条件与卫生条件,如取暖、用火、用水、如厕等,同时农户饲养畜禽水产类生物的排泄废物等也是造成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变废为宝,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倡导推广太阳能、沼气、秸秆利用、粪肥利用等技术,从而代替传统的烧柴、燃煤等用火方式,减少一切污染环境的因素。

3、推进农业技术与创新,发展多模式生态农业经济。在农业生产领域,要尽量减少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可以通过测土配方、有针对性的施肥。对各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必要时再采用药物防治。另外还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大力推进高新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农业技术的应用环境,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转化与推广,使科技研发与农业实际需求相挂钩。根据各地情况,大力发展多模式生态农业经济,改变单一的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对农业生产垃圾和农业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鼓励多模式生态农业的建立。

4、加大宣传环保力度、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只有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各地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不仅要为当代造福、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空间、适宜的生存环境。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与监督机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国家的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在各项法律法规基础上还要加强监管力度,对已审批、在审批、要审批的乡镇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审批、报检,对不合格企业要立即停工整顿、整改。尤其是对一些可能产生污染的乡镇企业更要严格审批,从源头杜绝污染源。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使农民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人有责。对各类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勇于举报的农民要给予嘉奖及保护,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确保环保工作稳步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将直接的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以及身体健康,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不及时加以重视并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行为,必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参考文献:

[1]余泽娜,孙燕青,麦锰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J].前沿,2010,(1).

[2]余维祥.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9,(9).

篇12

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的背景

村庄规模过小,人口少,公共设施投入效率低。

我县地域面积小,近年来财政不断加大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投入、但村庄规模过小,投入效率低,其固有的问题和矛盾仍不断显现,村庄道路不畅,村民出行不便,供气、供水等因成本过高无法通达,无序状态下建成村庄,满足不了居民点设计要求,有的甚至满足不了日照,通风等基本要求;幼儿教育几乎空白,小学规模小,教学资源分散,整体教学水平不高,村庄内文化、体育等设施几乎是空白。

部分村庄选址不合理,资源利用不集约

在缺乏规划引导的情况下,盲目自发建成的村庄在选址和建设上不完全具有科学合理性,有的村庄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同时无序地占有空间资源,需要空间的优化整合,过大的人均宅基地面积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也不利于节约、集约化用地,村庄环境存在脏、乱、散、差现象,尤其是农民生产、生活以及禽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水随便倾倒更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因此,科学合理整合、减少农村数量、集中布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居民点,才能便于基础、公共设施配套,提高基础、公共设施投入使用效率,提升空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

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布局已经确定,规划建设开始启动,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全县54个居民点建设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有的已经启动建设,有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规划因方案设计粗糙,未通过专家评审,需要重新修改完善。

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选址、建设方案不科学

对目前居民点选址和方案,有的农民接受,有的农民不接受,其原因一是在居民点选址上,没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好衔接,很多居民点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导致居民点无法开工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点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使居民点难以建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生态田园农庄,没有充分考虑农民当前生产的便捷,有的居民点距农田太远,农耕不便,二是在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上,不注意吸纳地域文化,建筑形式、风格没有特色,过分强调土地的节约,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居住习惯。

与相关规划工作未进行有效衔接

近年来,我县相继启动了“农村危改造”、“村庄整治”等项目建设,实施中没有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危房改造大都在原宅基地上翻新、重建、易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村庄整治后村民因条件改善,更不愿意搬迁至新农村,其次,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型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存在矛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没有充分考虑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目前,新型农村居民点大都处于农田范围,导致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因土地问题难以启动建设。

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点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改善生活条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任务,生产发展好,群众生活才能富裕,再通过新型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因此,要结合农村建设,谋划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实现“一区一品”。

二是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规划的关系。当前农村各项建设要与新型农村建设长远规划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农村建设资金的整体利用,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问题。

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县、镇政府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农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教育引导农民更新观念,自觉克服消极畏难等思想倾向;规划建设方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愿,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对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政府要积极协调,落实解决,尤其是重点抓好新型农村的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

四是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各镇要选择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点进行试点,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同时为整体推进提供经验和教训。

加快新型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的几点建议

篇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举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设计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规划设计必须全面,应包括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村庄布局,建设与管理,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级民主管理等。同时应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以土地、环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方面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实行在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南皮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作一探讨。

1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规划设计主导思想模糊

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生产发展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有效支持,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发展农业生产,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核心思想难见成效。因此,当前新农村规划设计中更多的偏重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居住空间的梳理。这就造成了新农村规划设计是优先发展生产还是优先改善生活环境的矛盾,规划设计主导思想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看似矛盾的两难境地中徘徊。

1.2 规划设计实施进展较慢

新农村规划设计的主要着力点是依据村镇布局规划,推进村庄居民点集中布局,在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我国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农民建房基本选择与其“自留地”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段。这种分散的居民点格局和农民对传统宅基地的留恋、地缘的集聚等,主观上为宅基地的集中形成了障碍。同时,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也在客观上延缓了农宅搬迁的步伐。这一方面造成了新农村规划设计实施进展较慢,规划设计效果迟迟不得体现。另一方面,农民暂时享受不到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规划设计建设的整体实施。

1.3 规划设计基础资料缺乏

“调查――分析――规划”是规划设计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基本方法,每一项规划设计工作都离不开详实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虽然农村规划建设规模远小于城市规模,但现状村民的户数,宅基地的数量、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情况仍是规划设计编制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相对于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和资料的储备而言,农村社会的资料统计与收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未形成一项系统工程。加上基层农村组织的经济水平有限,基层的建设部门难以提出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如部分村庄居民点甚至是1970年代所测绘的地形图,规划设计的编制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指示和标识作用等等,这些规划设计基础资料的缺乏是新农村规划设计实践过程中时常面临的困境。

1.4 技术标准难以统一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虽然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关经验,一直没有固定的规划设计模式可循,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从规划设计过程到成果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笔者在参与的几次新农村规划设计成果交流会上看到,规划设计成果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五花八门,少的仅有村庄现状,总平面布局等几张主要图纸和两三页说明文字,多的则包含了规划结构图、环境保护图、建设时序图等达三四十页内容。同时,由于目前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主要是由城乡规划设计部门及部分建筑设计单位来承担,在其他市场业务的压力和新农村规划设计低价的资金瓶颈约束下,各编制单位对新农村规划设计既缺乏足够重视,更缺乏相关研究,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水平良莠不齐。

2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的对策与建议

2.1 规划设计要突出前瞻性

前瞻性、预见性是规划设计编制的生命。在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编制中,必须着眼长远,突出前瞻性,围绕发展搞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南皮县的自身特点,在布局上应当以那些有发展前景,有利于农户聚居,有可能长久存在的村为重点,特别是乡镇、集镇、小城镇的中心村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对今后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一些不可能成为居民集中点的地方,只对现有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不宜再投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2.2 规划设计要注重特色性

新农村规划设计要从村庄的地形地貌出发,建设成独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同时要注意保护古建筑和各种古迹以及有价值的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做到新农村建设与保护古建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新村建设项目尽量与古建筑保持协调统一,使“古迹为新村增色,新村为古迹添彩”,形成观光旅游新亮点,既增色,又生财。

2.3 规划设计要强化和谐性

新农村建设是通过农村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充实农村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农民丰富活泼的生活空间和具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因此,编制设计村庄规划必要征求当地的农民意见,使规划设计编制的过程变成一个政府、专家和基层干部群众互动的设计过程,从而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群众的认同感。

2.4 规划设计要体现实用性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必须把实用性摆在突出位置,量力而行。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统筹考虑,使规划与村庄建设相结合,与调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网点及电力、水利、交通、电信等配套设施相结合。对基础设施建设,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在哪里建什么,一定要衔接配套,避免先建后拆、边建边拆,浪费社会资源,浪费财力资源。

2.5 规划设计要明确产业性

应充分考虑村镇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村镇,发展规模经济,村镇规划新办工业企业应向工业园区集聚,以利整合资源,节约用地和处理排污,共享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村镇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集镇、城镇、郊区、田畈、农区、丘陵地区和平原湖区、山区等不同区域、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促进商贸服务业、特色工业、生态农业、果林业、休闲旅游业等特色经济的发展,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新格局。

2.6 规划设计要力求集约性

要注意保护耕地、集约用地,乡(镇)、村的规划设计,原则上都要安排在荒坡荒地,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确要占用耕地的,也要采取“占一补一”的办法复垦耕地。按照“先规划后建房,没有规划不批建”的原则严格执行。要制定配套政策,完善操作措施,使村民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进行建设,以增强规划设计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执行的强制性。

此外,规划设计工作要坚持“高”、“全”、“特”、“新”的原则。“高”就是规划设计者的眼光要高,标准要高,要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城镇规划设计有机统一,逐步形成整体。“全”就是建设的内容要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充分体现协调发展。“特”就是要突出一个村庄、一个地方的个性特点,充分显示出特有的人文环境等。“新”就是要体现出道路硬化、白天净化、夜晚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新亮点,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亮丽的风景区。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