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行业经济形势

行业经济形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行业经济形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行业经济形势

篇1

行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的同时,行业在发展过程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一是出口退税下调,缩减行业利润空间。2007年起,纺织品出口退税正式开始执行11%的退税率标准。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不考虑企业议价能力,1—6月,出口退税率下调约影响行业利润20.68亿元。6月18日,国家决定将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下调6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服装和粘胶纤维行业将减少盈利49.9亿元。

二是要素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原料、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逐渐上升。1—5月,我国煤电油价格同比增长3.3%,工人工资同比增长10%以上。棉花新滑准税率的实施使中国棉花每吨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2000元以上。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通过产品价格转嫁成本的难度加大,盈利能力被削弱。目前,行业销售成本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高位。1—5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89.16%。

三是相关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货币使用成本增加,出口风险加大。2006年,国家先后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累计加息0.54个百分点。2007年3月,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提高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同时增加了贷款资金使用的成本。静态测算,今年1—5月,2006年上调利率累计影响行业利润4.8亿元。

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呈现加速态势,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不考虑企业议价能力,1—6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2.46%,同比升值4.75%,约影响行业利润199.79亿元。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出口企业报价难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越来越多地面临资源的限制和环境的约束,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越加重视。纺织行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在2005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20%和30%。节水、节能、降耗、减排成为行业任重道远的发展任务。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节能减排的政策动力,国家能耗、水耗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对计量统计及数据处理缺乏引导,企业在节能减排研发方面投入不足,行业协会节能减排推进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篇2

一、2015年6月份工业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连续3个月小幅回升

 

201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5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缓慢回调,显示当前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暂时缓解。从三驾马车看,工业经济回升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需求的拉动。得益于淘宝、京东等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发展,更多潜在需求和潜在供给被挖掘出来,商品供需得以更有效匹配;另外自去年7月份以来股票价格总体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逐步显现,2015年5月、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两月环比上升,成为此轮工业增速上涨的主要力量。然而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一方面企业层面投资前景依旧暗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11.4%,与上月持平;另一方面国外需求也持续萎靡,工业品出货值连续3月负增长。

 

(二)产业链下游行业持续平稳回升;产业链上游采矿、能源等行业持续下滑

 

2015年6月份,受国内消费增长影响,产业链上游多数行业明显下行,下游等少数行业略有好转。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制造业增长7.7%,较5月份增长1个百分点,而产业链下端的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较5月回落1.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基本与上月持平。分行业来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下游行业持续平稳回升,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增速持续小幅上涨;二是产业链上游采矿、能源等行业持续下滑;三是医疗制造业、铁路、船舶、航天航空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三)东、中、西地区增速连续3个月全面回升,区域增速差异缩小

 

2015年6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趋势明显,分别连续3个月持续上升。本轮经济回调趋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区域增速差异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3%、7.8%和8.4%。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好转,但主营业务利润处于下滑趋势

 

2015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回升,但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仍为负值。造成工业企业盈利状况好转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在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增加。事实上,2015年前5个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而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推断主营业务利润也处于下滑趋势。主营业务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发展加剧了工业行业竞争。自去年6月份以来,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14年6月二者差距一度缩小至0.71,2015年5月份该指标增加至1.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行导致收入萎缩仍是现阶段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工业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中。发达国家中,美国和日本工业走弱,欧元区工业回升。5月份,美国工业生产小幅回落,PPI仍处于负增长;欧元区工业生产小幅增长,二季度产能利用率比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失业率为2012年6月以来的新低,PMI为14个月新高;日本工业生产指数和PMI双双回落,且PPI连续出现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工业生产回升乏力,PMI除了印度,其他三国均处于荣枯线下,俄罗斯PPI虽有回落但处于13.4%高位,巴西和南非失业率均创新高。

 

(一)美国工业生产略有下降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5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105.1,同比上升1.37%,环比下降0.17%。5月份美国全部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6%,较上月下降0.24个百分点。(2)PMI连续回升。6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3.5,较上月增加0.7,已连续3个月回升。(3)失业率小幅下降。6月份,美国失业率较上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至5.3%。(4)PPI降幅收窄。5月份,美国PPI同比下降2.9%,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略有增加。5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加至418.7亿美元,较上月增加11.7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为1886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04.7亿美元。

 

(二)欧元区PMI创14个月新高

 

(1)工业生产回升。5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102.16,同比上升1.6%。二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3%,比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2)PMI为14个月新高。6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5,为14个月新高。(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5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1%,与上月持平。(4)PPI跌幅放缓。5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较前月收窄0.1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持续扩大。4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扩至249.5亿欧元,较前月增加20亿欧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736.5亿欧元,进口总额为1487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全面回落

 

(1)工业产出回落。5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96.9,较前月回落2.1;5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达到96.4,环比下降3.02%。(2)PMI回落。6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8。(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5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3%,与上月持平。(4)PPI连续3月处于负增长。6月份,日本PPI同比下降2.45%,降幅较上月增加0.2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负增长。(5)贸易逆差大幅增长。5月份,日本商品贸易实现逆差2172亿日元,较上月增加1579亿日元。其中,出口57403亿日元,同比上升2.4%;进口59575亿日元,同比下降8.67%。

 

(四)巴西工业低位回升

 

(1)工业生产小幅回升。5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3.7,同比下降6.23%,环比上升0.6%(2)PMI回升。6月份,巴西PMI升至46.5,较前月上升0.6。(3)失业率再创新高。5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6.7%,增幅较前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为近一年半新高。(4)PPI大幅提升。6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4.26%,比上月大幅提升近2个百分点,已持续增长4个月。(5)贸易顺差大幅增加。6月份,巴西出口196.3亿美元,进口151亿美元,贸易顺差45.3亿美元,较前月增加17.5亿美元。

 

(五)南非失业率创新高

 

(1)工业生产回落。5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105.7,同比下降0.36%。(2)PMI降至荣枯线下。6月份,南非PMI为49.2,比前月下降0.9。(3)PPI回升。5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3.6%,增速较前月增加0.6个百分点。(4)失业率创新高。一季度南非失业率增至26.40%,比2014年第四季度高出2.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5)贸易出现顺差。5月份,南非出口额增至889.4亿兰特,进口额减少至839.5亿兰特;实现贸易顺差49.9亿兰特。

 

(六)印度PMI回落,但仍处于枯荣线以上

 

(1)工业生产回升。5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80,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0.84%。(2)PMI回落。6月份,印度PMI为51.3,较上月下降1.3。(3)PPI持续负增长。6月份,印度PPI同比下降2.4%,连续8个月处于负增长。(4)贸易逆差小幅缩减。5月份,印度出口额增至223.5亿美元,进口额减至327.5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114亿美元,较上月减少5.5亿美元。

 

(七)俄罗斯PMI继续下降,持续7个月处于枯荣线以下

 

(1)工业生产小幅下降。5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2.3,环比下降0.6%。(2)PMI持续处在荣枯线下。6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48.7,较上月下降0.9,已连续7个月处于荣枯线下。(3)PPI略有下降但仍维持高位。5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13.4%,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4)失业率略有回落。5月份,俄罗斯失业率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略有增加。5月份,俄罗斯出口额降至309.1亿美元,进口额降至156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53.1亿美元,比前月增加3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2015年6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继续回暖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6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出现回暖迹象。多项指标表现积极,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4个月处在荣枯线之上,并缓慢上行,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大幅改善;发电量、货运量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正常区间;M1-M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标均依旧处在偏冷区间,但降幅较上月略有收窄。

 

(二)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将保持继续回升态势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7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将继续维持小幅回升态势。外围市场持续向好,美国、欧盟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持续上升,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这些积极因素共同带动了工业经济景气指数中先行指数出现了小幅回升。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中央政府“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自贸区建设等政策将逐步发挥作用,从而对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带动工业经济增速的回升。制造业PMI等指标回升也显示工业经济出现早期企稳迹象。2015年6月,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4个月稳居荣枯线之上。从PMI分项指标来看,尽管新出口订单指数均略有回落,生产指数连续4个月回升,新订单指数增长强劲。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自贸区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将在未来进一步拉动工业行业产出增长。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9.1%,增速比1—5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1%,增速提高3.1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2%,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也为基础设施投资顺利建设提供便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和运营,将对中国以及“一路一带”国家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建设提供融资,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拉动国内工业行业的重要因素。

 

在诸多积极因素显现的同时,一些消极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受制于财政收入降低,融资渠道趋紧的影响,短期之内工业行业大幅增长的可能不大,另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行业利润空间受限,制约工业行业进一步提升空间。尽管美国与欧元区制造业市场复苏,然而并未直接恵及中国出口,工业出货值增长仍旧在负值区间徘徊。在长期产能过剩的拖累下,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势头并未改观,未来工业行业下行压力依旧较大。

 

总体来看,中国工业经济快速下行趋势已经基本得到抑制,下半年工业经济增速将在现有水平趋稳并缓慢回升。

 

篇3

2014年5月份工业经济缓中趋稳,比4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高加工度产业仍然增长较快,但产业增速略有分化。分地区来看,近期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低位徘徊,说明我国企业工业依然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受制于成本及资金压力,工业企业盈利水平略有下降。

(一)工业经济增长缓中趋稳

2014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4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从趋势上来看,5月份工业经济增速与前几个月基本持平,逐步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由降转升,比4月份分别上升0.3和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工业品出货值增速有所回落,比4月份下降1.0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的小幅回升主要得益于基建投资的明显加速。在房地产销售偏弱和工业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再创新低,工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偏弱。

(二)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汽车、医药等产业增长较快,采矿、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较慢

2014年1―5月份,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七个行业增速达到了12%以上,相比之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其他制造业,开采辅助活动四个行业增速低于3%。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幅度较大的行业是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烟草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相比之下,前期增长较快的高加工度产业增速继续下滑,但幅度有所不同。其中,汽车制造业持平,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下滑幅度分别收窄至0.3和0.5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下滑幅度则继续扩大至1.4个百分点。

(三)东部地区增速小幅回升,一定程度反映政府“微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

2014年5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分别同比增长8.3%、8.7%和10.8%,相比于2014年4月份提高0.2、-0.1和-0.2个百分点。近期东部地区工业增速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内需疲弱的背景下,企业在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正经历阵痛。5月份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期政府密集出台的定向降准、再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以及放松存贷比等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目前,中国工业正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工业领域产能过剩矛盾的彻底化解尚需时日。

(四)工业企业总体盈利水平略有下降

2014年1―4月份,受制于工业增速小幅下滑、成本压力上升以及资金压力加大等因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总额增速相比于1―3月份分别下降0.1、0.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与上月持平。分行业来看,由于前期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跌速度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游原材料行业如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能源等企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相比之下,中下游行业企业盈利状况则明显好于上游,其中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均达24%以上。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工业正步入逐步回升的通道,发达国家形势总体上好于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内部出现分化趋势,美国工业表现较为乐观,日本和欧盟制造业回升势头有所放缓。美国工业生产指数自去年8月份以来持续维持在100以上,制造业PMI呈现快速扩张态势,失业率处于2008年9月以来的新低;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PMI创2011年5月以来最高,5月份有回落态势;日本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下。其他金砖国家除印度外,PMI均在荣枯线下,表明经济增长乏力。此外,新兴市场国家仍面临较大通胀压力,南非、巴西和俄罗斯PPI处于7%以上的高位;印度也处于5%以上的水平。

(一)美国制造业持续扩张

(1)生产环比下降。4月份工业生产指数102.74,环比下降0.6%;产能利用率为78.63%,较3月份下降0.65个百分点。(2)制造业连续第12个月扩张。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上月的54.9升至55.4。截止5月份,制造业已经连续第12个月扩张,且扩张步伐加快,经济复苏显现回升势头。(3)就业市场持续改善。5月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1.7万个,这是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连续第4个月保持在20万个以上,失业率维持在6.3%,与上月持平,显示就业市场持续改善。(4)PPI增幅回落。5月份 PPI同比上升2.5%,环比下降0.2%,扭转4月份大幅增长的趋势。(5)贸易逆差扩大。4月份贸易逆差为472亿美元,比上月上升3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8亿美元。

(二)欧元区制造业回升趋势有所放缓

(1)工业生产回升。4月份工业生产环比上涨0.8%,而3月份环比下跌0.3%。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9.5%,比一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2)PMI走低。5月份PMI的终值为52.2,连续11个月高于荣枯线。但低于4月份的53.4。(3)失业率小幅下降。4月份失业率为11.7%,略低于3月份的11.8%。(4)PPI跌势有所放缓。4月份 PPI同比下降1.2%,跌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持续走高。4月份贸易顺差微幅扩大至157亿欧元,贸易顺差升至五个月高位,且连续四个月走高。

(三)日本PMI回升,但仍低于荣枯线,出口遭遇15个月来首次下滑

(1)工业生产回落。4月份工业生产指数由3月份102.2回落至99.3;产能利用率指数103,环比下降2.18个百分点。(2)PMI回升但仍低于荣枯线。5月份PMI回升至49.9,高于4月份的49.4,但仍处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4月份失业率为3.6%,与前月持平。(4)PPI小幅上升。5月份 PPI同比增长4.43%,较3月份小幅提升0.28个百分点。(5)5月份出口同比下滑2.7%,遭遇15个月来首次下滑。

(四)巴西PMI回落,但贸易顺差扩大

(1)工业生产回落。4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为100.4,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2.24%。(2)PMI进一步回落。5月份 PMI由4月份的49.3降至48.8,连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小幅降低。4月份六大城市失业率同比增加4.9%,较3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4)PPI仍处于高位。4月份 PPI同比增长7.14%,较3月份回落0.84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5月份实现贸易顺差7.1亿美元,较4月份增加2亿美元。

(五)南非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大幅回落

(1)制造业生产回升。4月份工业生产指数由3月的104.1升至108.3,结束了联系两个月走低的态势。(2)PMI大幅回落。5月份 PMI较4月的 47.4大幅回落至44.3,连续2个月处于荣枯线下。(3)PPI呈上升趋势。4月份 PPI同比增速为8.8%,持续5个月上涨。(4)贸易增幅回落。4月份出口增长16.59%,较3月下降8.6个百分点。

(六)印度工业增长放缓,但仍好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1)工业生产大幅下滑。4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为172.1,环比回落10.92个百分点。(2)PMI略有回升。5月份 PMI为51.4,较上月略有回升,连续7个月处于荣枯线上。(3)PPI增速下降。4月份PPI同比增长5.2%,增速较3月份下降0.5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扩大。

(七)俄罗斯工业低迷中开始恢复

(1)工业生产恢复增长。4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为105.4,环比增长0.8%,连续3个月小幅上升。(2)PMI依旧位于荣枯线下。5月份制造业PMI为48.9,连续7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PPI位于高位。4月份 PPI同比增长7.2%,增速较3月份上升2.2个百分点。(4)失业率小幅下降。4月份失业率降至5.3%,增速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4月份实现贸易顺差198亿美元,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实际形势的变化。

(一)5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处于较低水平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4年5月份工业经济处于降低水平,景气度相比于4月份出现了明显下降,具体主要体现在货运量、进出口货运量、一般贸易进口额三个指标增速的下降,反映了当月经济活动活跃度的降低。

(二)6月份工业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继续下行,表明2014年6月份工业经济同比增速可能继续走低。从不同类别先行指标来看,5个产量类指标中有三个小幅下降,两个小幅上升;2个固定资产投资类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3个金融类指标中,有一个上升,一个下降;2个房地产类指标均出现下降,尤其是商品房本年施工面积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2个国外市场指标中,一个上升,一个下滑。

当前工业经济主要受到两方面积极因素的支撑。一是政府保增长的力量,主要体现为基建投资的增长。2014年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25%,比1―4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下滑,同时进一步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仪器仪表业的快速增长。二是外需不断恢复。虽然5月份工业品出货值同比增速较4月份有所回落,但依旧高于去年同期1.7个百分点,说明外部经济的改善通过拉动出口而对国内工业产生带动作用。

篇4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升

2014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比8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1和-2.2个百分点。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外需回升是支撑工业增速反弹的重要原因,9月工业品出货值同比增长10.6%,较8月大幅提升5.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9月份进一步下滑到近年以来的最低点11.6%,对工业经济增长形成了较大压力。需要指出的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1―9月份累计增速达22.2%,尤其是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25.1%,对工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二)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跌幅大幅收窄

2014年9月份,多数行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增幅明显。从分行业增速来看,9月份增长最快的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速达20.5%;此外增速达到10%以上的行业由6个增至11个,其中新增行业多为高技术产业或高加工度产业,比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从增幅来看,在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速较上月回升,13个行业继续下滑,1个行业由升转降。其中,增幅在5%以上的6个行业中,有一半属采掘业,分别是其他采矿业,开采辅助活动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是在前几期大幅下跌的基础上跌幅有所收窄。此外,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经历7、8月份的异常低增长后,9月大幅提升15.7个百分点,重回高增长行列。相比之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则由上月增长最快的行业大幅下降6.4个百分点至9.7%,成为本月降幅最大的行业。

(三)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均明显回升,部分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初现成效

2014年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3%、8.1%和10.7%,比上月回升1.0、1.0和1.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不少省市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重庆顺应制造业智能化趋势,积极发展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型产业,1―9月份工业增速持续保持在12%左右,排名仅次于海南;江西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弥补了长期制约其工业增长的“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结构不优”的短板,1―9月工业累计同比增速达11.8%,排在全国第四位。相比之下,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等重工业以及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或产业结构单一的省份工业增长未有明显起色,其中山西和辽宁在8月份低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至负增长,成为9月份全国工业增长最慢的两个省份。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8月份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2014年1―8月份,受国内需求走弱与工业品价格加速下跌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明显回落,主营业务利润率也略有下降。从当月数据来看,8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6%,较7月同比增长13.5%显著下滑,但考虑到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大跌的情况,利润增速的这一下滑大致在意料之中。从趋势上看,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经历了一轮较为明显的“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的变化。这一波动趋势反映了两个现象:一是国内需求下滑与供给收缩之间不断寻求再平衡;二是当前工业企业的政策依赖性依然较强。上半年,受“稳增长、微刺激”等政策提振,国内需求下降慢于供给收缩,促使工业品价格跌势减缓,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但随着下半年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内需的加速下降打破上述格局,致使产品价格加速下跌,企业盈利再次恶化。如此,基于9月份以来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盈利能力相应改善的可能性较大。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近期,全球工业活动普遍走弱,制造业呈现疲软迹象。9月份,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主要新兴经济体中,除南非外,制造业PMI均有所下滑。另外,受国际大宗商品下跌等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回落。短期内,随着市场对联储推延加息的预期增强,以及欧洲更宽松货币政策逐步落实,这一趋势有望得到改善。

(一)美国制造业PMI创3个月新低

(1)工业生产活跃。9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102.3,同比上升4.11%;产能利用率为79.32%,略高于上月,接近1972―2012年间美国工业整体设备开工率80.1%的平均值。(2)PMI创三个月新低。9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6.6,较前月下降2.4,创三个月新低。(3)失业率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9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8.4万个,美国失业率也从上个月的6.1%降至5.9%,这也是2008年7月以来美国失业率首次降至6%以下。(4)PPI环比下降。9月份,美国PPI同比上升2.1%,环比下降0.2%,环比连续两个月负增长。(5)贸易逆差收窄。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401亿美元,同比下降1.5%;美国出口总额为1984.6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进口总额为2385.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回落,PMI继续下降

(1)工业生产回落。8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1.8%。三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0.2%,比二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2)PMI继续下降。9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0.5,但仍连续15个月高于荣枯线。(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8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连续3个月持平。PPI持续下降。8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1%。(3)贸易顺差缩减。8月份,欧元区经季节调整出口环比下滑0.9%,进口环比下滑3.1%;欧元区对外商品贸易顺差缩减至158亿欧元,较上月减少31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回落,PMI小幅下滑

(1)工业产出回落。8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由7月份97降至95.2;产能指数与上月的持平。(2)PMI回落。9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7,较上月回落0.5。(3)失业率下降。8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4)PPI下降。9月份,日本PPI同比增长3.51%,增幅较7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小幅收窄。8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收窄至9497亿日元。其中,出口额57063亿日元,同比下降1.31%;商品进口66560亿日元,同比下降1.44%。

(四)巴西制造业 PMI再次降至荣枯线下

(1)工业生产回升。8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8.9,环比增加0.7%。(2)PMI降至荣枯线下。9月份,巴西PMI由8月份的50.2降至49.3,再次降至荣枯线下。(3)就业指数小幅回落。8月份,巴西就业指数98.84,较7月份略有下降;就业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100以下。(4)PPI持续幅回落。9月份,巴西PPI已从4月的8.68%回落到1.89%。(5)近半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9月份,巴西出口196.2亿美元,进口205.6亿美元,贸易逆差9.4亿美元。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PMI在5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持续下滑。8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为104,同比下降1.41%。(2)PMI升至荣枯线上。9月份,南非PMI为52.6,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后再次位居荣枯线上。(3)PPI处于高位。8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7.2 %,今年以来南非PPI一直处于7%以上的高位。(4)失业率略有回升。三季度,南非失业率达到25.5%,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大幅回升。8月份,南非出口772.4亿兰特,同比增长9.6%;进口935.3亿兰特,同比增长4.1%;实现贸易逆差163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运行平稳,PMI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小幅回升。8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66.1,同比上升0.42%。(2)PMI略有回落。9月份,印度PMI为51较上月略有回落,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上。(3)PPI下降。9月份,印度PPI同比增长2.38%,增速较8月份下降1.3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扩大。9月份,印度贸易逆差142.5亿美元,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其中,出口289亿美元,同比上涨2.73%;进口431.5亿,同比增长26%。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回升,PMI小幅下降

(1)工业生产回升。9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6.5,环比上升1.4%。(2)PMI小幅下降。9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50.4,小幅下降,这是PMI持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PPI持续回落。9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0.8%。(4)失业率略有下降。8月份,俄罗斯失业率4.8%,略低于上月。(5)贸易顺差回落。8月份,俄罗斯出口额降至409.4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进口额增至250.9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实现贸易顺差158.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92.4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9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4年9月份工业经济触底反弹,景气度相比于8月份小幅回升。具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M1-M0等代表最终需求的指标和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标均依然处在偏冷区间;代表生产活跃度发电量和货运量已经从偏冷和过冷区间恢复到正常区间;一般贸易出口额与采购经理人指数发出积极信号。

(二)10月份工业经济有望继续小幅改善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连续4个月显示触底回升迹象,预示2014年10月份工业经济将延续9月份回升势头,但力度不强。焦炭、铝材、乙烯、生铁和粗钢等产量数据受“去库存”影响,同比增速均出现回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延续之前的低迷态势,但施工面积逐步回升;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出现分化,资本市场套利现象加剧;货币供应量增幅放缓,企业资金链吃紧;美国制造业PMI触顶回落,但是依然达56.7,欧元区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枯荣线之上。

9月份工业增速反弹,发电量、货运量回升等诸多证据显示,工业经济最坏的时刻似乎正在过去。但是,做出这一判断仍要非常小心:一是9月份工业用电量虽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与7月份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当前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更多反映中小企业活动的汇丰制造业PMI在10月份虽出现回升,但其主要得益于就业指数的改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所下滑;三是8月份工业增速的异常疲弱可能具有一定“误导”性,2013年8月工业增速为1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基数效应对今年8月份的增速水平产生较大扰动,若去掉这一因素,则可以认为工业生产9月份相对于8月份的回升力度并不大。

另一个颇受关注的事实是面对CPI深度回落、PPI加速下跌,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正面临陷入“通缩”的风险。客观地看,价格持续下跌确实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但就中国现实来看,“通缩”的证据并不充分。首先,历史上任何一次恶性通缩,都以前期的恶性货币信用扩张及与之相伴随的严重通胀为基础,而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并不符合这一条件。其次,近期PPI加速下跌除受内需不足影响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滑也是重要原因,这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品价格普遍回落。最后,PPI连续31个月负增长更多反映了本轮去产能的方式更为市场化,国家倾向于支持通过市场力量来消化产能过剩,而不是“强制关停”,这意味着工业品达到供需平衡,PPI同比转正,经历的周期更长。

篇5

一、2015年7月份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调,下行压力较大

 

2015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6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一改前三个月微弱上升趋势,显示当前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趋紧。从三驾马车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7月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增幅趋缓,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解释。短期内,产销率长期低于98%,去库存压力不断累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差。长期内,一方面,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传统领域的资本回报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受抑制,另一方面,新兴领域高利润环节更多依赖于研发投入而非固定资产投资,靠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失去支撑。除此之外,消费和出口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到资产市场收入效应的影响,自3月份以来,消费连续四个月上涨,而随着股票市场回调,资产价值大幅缩水,消费受抑制;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再工业化程度加深,外围市场的改善并没有带动国内出口的增长,工业品出货值连续四月负增长。

 

(二)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明显

 

2015年7月份,受出口下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出口比重较多的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降幅显著。分三大门类看,7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个月提高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6%,将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种资源能源开采业增长较快;二是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较显著,纺织、服装业增速仅为3.6%,较上个月减少0.8个百分点;三是与基建领域相关的行业增幅较快。

 

(三)东中西地区增速普遍下降,东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显著

 

2015年7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调,其中东部地区回调趋势最为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7.4%和7.9%。三方面因素造成东部地区下滑幅度较大。首先,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更容易受对外贸易景气度的影响。2015年7月,一般贸易出口额同比下滑5.8%,较6月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同比下滑9.5%,进料加工贸易同比下滑13.1%,分别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国际参与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其次,受工业发展阶段的影响,政策可作用空间较少。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处在工业化后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可开发空间较小,政府逆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第三,服务业的相对较高的利润吸引了民间投资,挤压工业行业投资资金。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并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201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回升,但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仍为负值。除了企业在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增加外,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缓慢回升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尽管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逐渐从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向提质增效的增长模式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利润空间较大,中低端产品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用资金优势,扩大规模既能拓展盈利空间,高回报、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受抑制;随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出现,旧有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为拓展利润空间,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转向高技术领域,经济效益逐步显现。2015年6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1.4%,环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成为本轮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缓慢增长的支撑点之一。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2015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工业好于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在52以上略有回落,失业率持续下降。欧元区工业生产缓慢回升,失业率持续下降,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工业弱势复苏,制造业PMI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增长乏力。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工业生产萎缩,通货膨胀加剧。印度工业表现突出,通货膨胀持续下降,PMI不断提高。

 

(一)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

 

(1)工业生产缓慢增长。6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5%,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降。环比增长0.33%,是4月、5月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回升。6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8.4%,较5月上升0.15个百分点。(2)PMI回落。7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6月下降0.8。(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5.3%,与6月持平,为自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下降。6月份,美国PPI(季调)同比下降2.5%,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增大。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扩大至438.4亿美元,较前月增大29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85.8亿美元,进口总额(季调)为2324.1亿美元。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1)工业生产持续回升。6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3%,为连续第7个月正增长。二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3%,比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2)PMI略有下降。7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上月下降了0.1。(3)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1%,已连续3个月保持这一水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降幅收窄。6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2%,降幅较前月收窄0.2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连续23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缩小。5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季调)为212.1亿欧元,较4月减少27.2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微弱增长,PMI处于5个月以来的新高

 

(1)工业产出微弱增长。6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0.82%,自2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低于2005年的水平。6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季调)同比下降2.3%,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为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2)PMI回升。7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比6月上升1.1,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3)失业率略有上升。6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4)PPI持续下降。7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大幅减少。6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704.9亿日元,较5月减少1500.6亿日元。

 

(四)巴西工业持续萎缩

 

(1)工业生产持续萎缩。6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0.86%,自2014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小幅回升。7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7.2,较6月上升0.7,连续第2个月回升,为连续第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6.9%,较前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上升,达到2010年8月以来近59个月的新高。(4)PPI上涨。7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且增速逐月加快。(5)贸易顺差减少。7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23.8亿美元,比上月减少21.5亿美元,连续第5个月保持顺差。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

 

(1)工业生产持续回落。6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03%,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与上月持平。7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51.4,与上月持平,连续3个月维持在50以上。(3)PPI小幅上升。6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3.7%,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4)失业率下降。二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比一季度降低1.4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增大。6月份实现贸易顺差58亿兰特,较前月提高8.6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增长,PMI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

 

(1)工业生产增长。6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8%,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2)PMI回升。7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上月提高1.4,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3)PPI持续下降。6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下降2.4%,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印度WPI同比增速近一年来逐月下降。(4)对外贸易同比下降。6月份,印度出口额为222.9亿美元,同比下降15.8%,进口额为3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4%,实现贸易逆差108.3亿美元,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已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

 

(七)俄罗斯工业大幅萎缩,物价增速居高不下

 

(1)工业生产大幅萎缩。6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3.96%,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环比下降0.1%,连续3个月环比负增长。(2)PMI下降。7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较上月下降0.4,已连续8个月低于50。(3)通货膨胀居高不下。6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大幅增长13.1%,增速较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保持7%以上的增速。(4)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4%,已连续4个月下降。(5)对外贸易减少。6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137.8亿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25.6%,进口额同比下降38%。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偏冷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落在偏冷区间。多项指标出现偏冷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幅较大;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荣枯线,其中新订单指数已降至荣枯线之下;发电量落入偏冷区间;固定资产完成额持续下滑,创2001年以来新低,一般贸易出口额出现负增长;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至94.6,降幅创六年来新低,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受第三产业拉动,M1—M0从偏冷区间返回正常区间,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环比下滑,仍处在正常区间。

 

(二)2015年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将保持小幅回升态势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外围市场运行平稳,美国、欧盟制造业PMI分别为52.7、52.4,较之上月略有回调,但依旧在荣枯线之上。然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但商品房施工面积持续下滑,去库存压力显著;工业产品产量普遍下滑,焦炭、乙烯、生铁、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影响,股票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而言,8月份,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当前多地受夏季高温、暴雨、台风等天气以及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在企稳进程中出现小幅波动,制造业PMI等指标也略有回落,但总体变化不大。这说明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稳趋势还并不稳定。但同时一些积极和有利因素也在不断释放,使工业经济在短期内缓慢企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工业结构调整将会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虽然工业增速整体回落,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和投资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7月份,高技术产业增长9.6%,比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增长34.6%,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9.7%,通讯设备制造增长15.5%等。在汽车产量总体下降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产品如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32.9%,新能源汽车增长3倍以上;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1—7月份,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6.3%,增速比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且每个高耗能行业均出现了投资增速回落的现象。这种工业发展态势逐步重构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工业经济企稳蓄积力量。

 

二是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但剃除季节因素,未来增长潜力巨大。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较为乐观。其中建筑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虽然受高温天气影响,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减少,但其商务活动指数仍居于60%的高位,且市场需求扩张的态势依然很强劲;基建投资中民营资本增长加快;2014年下半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机场、铁路等多项基础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加之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其对基建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三是住宅投资增速开始回升,商品房销售继续回暖。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6月份进一步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现企稳迹象;住宅投资增速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下行之后,开始回升,这将对下一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住宅销售增长较快,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03,比6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的企稳,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投资和增长的稳定。

 

四是政府稳增长力度继续加大,政策利好持续显现。近几年,国家围绕“稳增长”和“调结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的作用逐渐显现,并呈现出累积效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提出和不断落实,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企业过剩产能转出等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支撑,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对工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篇6

今年以来,各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抓紧抓好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精心组织节日生产及节后生产恢复等各项工作,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1、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轻重工业协调发展。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39.89亿元,同比增长21.3%。从全国看,前2个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8.5%,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我省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海南(34.6%)、内蒙古(28.5%)等省市,在全国居第10位,高于江苏(19.8%)、浙江(18.3%)、广东(16.1%)和上海(14.5%),在沿海主要省市中仍保持第1位。从速度看,我省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去年同期高出8.9个百分点)。由于今年国家调整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统计数据不完全可比,我省及沿海主要省市除浙江外增幅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去年同期我省增加值增长25.1%,江苏23%、广东16.9%、浙江17.5%、上海16.8%)。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1-2月份,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57.64亿元,同比增长20.71%;重工业完成1082.25亿元,增长21.64%。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增加值1369.9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83.5%,增长23.77%。

各经济类型企业保持快速增长。1-2月份,国有、集体企业增长15%左右,股份合作、股份制增长20%以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及其他类型企业增长26%左右,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增长32%。从各市情况看,有6个市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滨州增长35.2%,菏泽增长30.26%,青岛增长29.52%,聊城增长24.52%,莱芜增长24.35%,临沂增长22.2%。半岛城市群完成增加值1111.21亿元,占全省的67.76%,增长19.86%。但半岛城市群中除了青岛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外其他市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2、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82.77亿元,同比增长29.32%;实现利税647.17亿元,增长27.27%;实现利润396.5亿元,增长27.82%。半岛城市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3.17亿元,实现利税420.29亿元,实现利润273.1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65.84%、64.94%和68.88%,同比增长27.03%、21.7%和21.27%。从隶属关系看,地方企业保持大幅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1.73%、36.42%和41.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1个、9.15个和14.11个百分点;中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58%,但效益出现下滑,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0.52%。主要原因是受胜利油田效益大幅下滑的影响。1-2月份,胜利油田实现利税、利润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和34%。多数市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增长水平。有13个市实现利税、利润增幅高于全省水平,其中莱芜实现利税同比增长1.5倍、利润增长2.5倍,济南、日照等市也保持较高增幅,主要是受钢铁市场形势较好、价格持续走高的强力拉动;淄博实现利税增长74.51%,利润增长1倍多,主要是由于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成品油利润空间加大,齐鲁石化前2个月实现利润12.74亿元,同比增加利润14亿元;受魏桥能力扩张迅速、效益大幅提高、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滨州实现利税增长73.3%,实现利润增长105.5%。

运行质量不断改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6.55%,同比提高17.14个百分点;七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呈现良性发展,总资产贡献率为16.28%,同比提高0.9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贡献率达到3.24次,加快0.33次。

3、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出口稳定增长。1-2月份,全省工业产销率达到97.3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2月份达到97.8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轻工业累计产销率达到97.96%,降低0.23个百分点;重工业为96.99%,增加0.09个百分点。从各市产销情况看,济南、青岛、枣庄、东营、烟台、泰安、威海、聊城、滨州、菏泽等10个市累计产销率高于全省水平,其中滨州、济南、枣庄、威海4个市累计产销率达到98%以上。

工业品出口高幅增长。1-2月份,全省工业完成出口总值95.4亿美元,同比增长42.5%;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91.7%。机电产品进出口在去年突破300亿美元大关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前2个月完成出口总值34.7亿美元,同比净增11.2亿美元,增长47.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进口18.2亿美元,增长3.6%。受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钢材完成出口1.5亿美元,增长210.7%;纺织服装完成出口15亿美元,增长30.8%。

4、工业用电量增长与工业发展相协调。1-2月份,全省共完成发电量3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5%,比去年同期提高2.2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达到294.57亿千瓦时,增长17.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7.6%。轻工业用电量增长10.74%,重工业增长19.24%,其中制造业增长17.0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采矿业增长4%。分市看,烟台、日照、菏泽、德州、聊城、枣庄、济南、东营8个市工业用电量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烟台增长52.4%(主要是南山集团16万吨电解铝投产拉动),日照36.78%,菏泽31.18%。

从前2个月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初步预测,一季度主要生产效益指标总体上保持稳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同比增长20%以上。

二、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预测

根据对各市的调研情况看,综合分析各方面条件,总体看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仍是以适时适度重点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导,微观主体发展活跃健康、增势良好,全省工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去年工业经济运行走势看,工业增幅表现为“前高后低”,去年4月份开始单月增加值均突破900亿元,受基数影响,今年有可能仍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同时在投资、信贷、土地、能源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预计今年工业主要效益指标增幅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初步估计上半年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生产增长22%左右,效益同步增长,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

从有利方面分析:一是工业技改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虽然去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和结构性调整等政策措施,但宏观调控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随着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不断深入,势必会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力度,技改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前2个月全省工业完成技改投资243.2亿元,同比增长48.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7%,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0.6%。技改投资增幅分别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1和27.3个百分点。从全省施工的技改项目看,2006年施工技改项目11455项,同比增长31.3%,累计已竣工技改项目4966项,增长30%;今年1-2月份施工技改项目2479项,增长50.6%,累计已竣工项目154项,增长156.7%。这些竣工项目都会在今年陆续发挥作用,技改投资仍将是拉动今年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威海市在建项目800项,预计投资增长18%以上;东营市今年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71个,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同时,在工业项目相继投产达产的带动下,年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331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464户,今年1-2月份又新增495户,新增规模企业将进一步提升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效果在今年上半年逐渐显现。

二是市场需求稳定增加,企业市场环境较好。从当前市场形势看,大部分企业市场需求旺盛,订单比较充足,生产任务饱满。齐鲁石化、济钢、重汽、海信、万华、魏桥、滨化、时风、泉林、临工等重点企业的市场形势较好,订单饱和度也达到70%以上,三角轮胎、环球渔具、黄海造船等企业出口订单同比增长30%左右。德州市调查的58种重点产品中,有54%的产品已拿到全年订单,有29%的产品当前订单发挥能力在50%或80%之间;临沂市化工、建材、机械、陶瓷、食品等主要行业订单饱满,产销形势较好;滨州市半数以上企业订单量占生产能力70%以上,滨化、基德等企业的产品订单量也达到90%-100%。同时受市场需求强劲的拉动,多数主导产品的产量和价格稳中有升。前2个月,重点统计的120种产品中,有91种产品产量同比保持增长;重点调度的45种产品中,有23种产品价格同比保持增长,有9种产品与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上涨。其中钢材、工程汽车、农用车、纺织品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较快,H型钢每吨上涨800多元,中厚板上涨700元左右,螺纹钢上涨200多元;浮法玻璃每重箱上涨20元左右,平板玻璃上涨10元;小型拖拉机上涨100元左右,三轮和四轮农用车上涨200元。受市场需求增加和产品价格提升的拉动,成品油、钢材、汽车、轮胎、金属切削机床、汽车配件等产品产销两旺,有的产品产销量保持成倍增长,预计二季度增幅会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国际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国外经济发展的环境总体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4.9%,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放慢,增长2.9%,但欧元区、日本以及大部份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很强劲。受国外市场需求旺盛的拉动,前2个月我省工业品出口保持了大幅增长,增幅达到42.5%,其中钢材出口增长2倍多,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7%,纺织服装出口增长30%以上。多数市工业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威海、烟台、潍坊、滨州等完成出货值均增长25%以上。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意识也明显增强,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铁矿石、棉花、粮食、木桨、原盐、原油等原料性产品从国外大量进口,制成品大量出口,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工业对外经贸发展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四是工业生产的物质支撑条件稳定好转。目前,全省煤电运等重要生产要素供应形势稳定趋好,对工业企业扩大生产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一是煤电运供求形势较为平稳。1-2月份,全省煤炭产量达到2147万吨,同比增长2.7%,主力电厂进煤1075万吨,其中省内382万吨,省外693万吨。截至3月21日,电煤库存达468316万吨,可满足24天以上耗用量。电力建设步伐加快,电力生产增长较快。在去年新增装机1200万千瓦的基础上,今年将新增装机913万千瓦,届时,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达5880万千瓦,电力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力和保障力大大增强,大部分市用电能够安全稳定。1-2月份全省电网最高统调用电负荷达到2832.5万千瓦。二是铁路运输稳定增加。1-2月份,济南铁路局铁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完成31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完成货物发送量2878.5万吨,增长5.7%。三是原油、棉花、铁石、原盐等部分大宗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有利于我省能源型企业和基础性行业进一步扩大生产,提高效益。

五是重点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多数行业生产效益仍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具体情况是:

(一)冶金、汽车、机械等行业生产效益将保持快速增长。

冶金行业:从市场看,市场钢材需求总体趋旺,工业加工用型材、建筑用钢材以及其他类型钢材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前2个月生产钢材765万吨,同比增长39%,济钢、莱钢等大企业的钢材产量增长迅猛,分别增长41%和34%。随着天气转暖、施工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钢材用量会逐步加大,预计上半年全省钢材产量达到2300万吨。从价格看,目前钢材价格呈现出小幅上扬的趋势,建筑用钢材比年初增长3%,中厚板增长5-7%左右,上半年价格将小幅波动,逐步回归到合理价位。从效益看,受市场需求回升的驱动,直接带动企业效益的大幅增长。1-2月份,日照钢铁厂实现利税3.8亿元,利润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和96%。但由于原材燃料及运输费用上涨,企业成本上升较大,盈利空间将有所缩小,预计上半年冶金行业生产、效益增长30%以上。

汽车行业:二季度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高速公路建设逐年加快,运输需求增长,为重型汽车和商用车带来良好机遇;重点汽车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产销将继续快速增长,带动全省改装车行业和零部件行业稳定增长;国家将进一步改善宏观环境和消费环境,并将加大对国产汽车出口扶持力度,这为国产汽车占领海外市场创造了条件。重汽集团1-2月份生产载货汽车1.25万辆,同比增长60%以上。预计上半年重汽、一汽青岛分别生产重型汽车4万辆和5万辆,东岳汽车生产轿车7.5万辆,福田诸城汽车生产轻型车12万辆;荣成华泰的圣达菲新型越野车自去年10月投入市场后,产品供不应求,今年1-2月份生产汽车2240辆,同比增长2.4倍,目前已落实订单3.8万辆,预计上半年生产2.5万辆。不利因素是原材料和物流成本持续上涨,企业效益受到较大影响。预计上半年汽车行业生产、效益均增长30%左右。

机械行业:二季度将呈现出生产、效益逐步攀升的发展态势。分主要行业看,电工电器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较高,但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持续走高,预计上半年生产将保持较快增长,效益增幅有所下降,前2个月鲁能泰山电缆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增长2倍多;机床工具行业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订单较为充足,但由于我省机床加工规模较小,出现了有订单不敢接的局面,预计生产、效益将保持快速增长;船舶工业市场需求强劲,生产、效益增长迅速,黄海造船目前货源充足,合同定单已签到2009年,实现效益大幅提升,增长近3倍;农机行业受农民收入增加以及财政支持的到位,市场需求好于去年同期,但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大中型拖拉机、四轮新型农用车将保持较快增长,小型拖拉机和三轮农用运输车市场需求有所下降。时风集团通过加大技改投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已形成了包括农用车、轻型皮卡、发动机、轮胎、联合收割机等一系列的产品体系,生产的巨型工程子午胎出口欧洲和北美洲,一条轮胎价值高达25万元,成本只有10万元,而新研发生产的联合收割机已接订单近1000台。石油机械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旺盛势头,市场需求较大,目前价格小幅上扬,但工程机械受季节影响,产销量有所下降。预计上半年机械行业生产增长30%以上,效益增长20%左右。

(二)煤炭、化工、纺织、轻工等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

煤炭行业:今年煤炭产量仍将维持在去年1.4亿吨的水平上,但受需求量增多的拉动,煤炭价格稳中有升,比年初每吨上涨20元左右。预计上半年煤炭行业效益增长10%左右。

化工行业:从主要产品发展趋势看,纯碱,国内外市场价格略有上涨,带动产品生产和效益的稳定增长。炼油行业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成品油利润空间加大,生产、效益将保持较快增长,齐鲁石化前2个月同比增加利润14亿元;同时地方炼油企业由于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理顺,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轮胎市场需求稳定,订单比较充足,生产、效益将平稳增长,目前三角轮胎出口订单比同期增长30%以上,上半年可生产轮胎850万条。烧碱、化肥供大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价格有所回落,滨化集团、鲁北化工、华鲁恒升等企业保持适度增长,生产增幅达到30%以上,效益增长25%左右。总体看,上半年化工行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增幅在20%左右。

纺织行业:国内外市场需求保持稳定,纱、布等重点产品价格稳中有升,棉花价格比较平稳,行业生产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重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经营保持较快增长。魏桥集团生产经营形势很好,前2个月生产棉纱15.6万吨、坯布27300万米,均增长25%以上;实现销售收入单月突破了50亿元,前2个月达到103.2亿元,增长69%;出口拉动明显,完成出货值10.4亿元,增长26.9%。魏桥受第三工业园二期和第四工业园一期相继投产运行的拉动,二季度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东营市纺织行业前2个月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25%和221%。但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贸易摩擦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的逐步显现,出口增长将有一定回落。预计上半年生产、效益增幅有所回落,增长保持在25%左右。

轻工行业:骨干优势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将继续带动整个轻工行业的较快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消费上半年将保持平稳增长,青啤集团的啤酒产销量增长25%左右,效益增长20%以上。造纸行业产能扩张明显,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价格持续走低,白卡纸、白板纸的价格比年初每吨下降300元和500元,书写纸下降100元左右,受此影响,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效益下滑明显。汽车、住房消费升温带动了轻工家具、家电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前2个月海信完成产值增长50%以上,海尔增长15%以上,空调产量增长40%。家电行业继续呈现稳步增长,产品升级换代加快,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预计上半年生产、效益增长20%左右。

(三)石油、建材等行业生产增幅将有所回落,效益下滑明显。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目前油价每桶仅为42美元,同比下降22%,致使胜利油田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下降25%和34%。预计上半年石油行业生产增长10%以上,效益下降20%左右。水泥生产能力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旋窑水泥比例进一步提高,重点企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竞争非常激烈,水泥、玻璃的价格比年初均有所下降,预计上半年生产增幅将有所回落,增长15%左右,效益变数较多。

从当前经济运行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看,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将加剧部分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和效益的波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仍然较紧,给企业带来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增支减利因素增多,工业加快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企业提高效益的难度逐渐加大。具体分析: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前2个月全省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48.6亿元,同比增长21%,但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6个百分点。当前我省工业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和投资类行业快速增长的支撑。国家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一方面,将导致投资类产品的市场需求明显回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扩大产品销售难度增加,从而影响生产增长。另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进而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发挥。国家出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增加了企业投资成本。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政策,加强土地调控,严格用地审批管理,建设用地将更加紧张。一些征地规模较大的项目,比如运输设备产业中的造船业等项目,落地难度加大,实施进度受到很大影响。据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等市反映,目前都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投资效益好的项目因用地指标限制不能及时开工建设。今年烟台市立项的土地需求为8万亩,而配额土地数量仅为1.94万亩,尚有6万亩的缺口。

二是资金紧张的问题进一步显现。从银行业情况看,一季度往往是信贷投放的高峰期,但目前央行多次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等),在去年央行先后三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两次提高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5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8日又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进一步收缩,必然会减少信贷投放能力,信贷投放也会更加谨慎,企业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供给缺口将会扩大,融资成本将会增加,据测算,全省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达180亿元。1月份,全省工业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84.61亿元,但同比少增17.74亿元;票据融资1月份增加71.42亿元,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19.3%,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同比少增176.08亿元。

三是进一步扩大出口难度增加。从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节节上升,加上纺织、钢铁、建材、电解铝等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出口关税政策相继调整,使一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由于出口成本上升,使大量的国外订单流失,产品出口受阻。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聊城纺织品预计今年出口2.5亿元,出口退税率由13%降到11%,将影响企业利润1000多万元。魏桥全年将影响利润1.5亿元。潍坊市的产品出口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全年将直接减少利润8亿元;受出口退税率调整影响,全年将影响利润1.8亿元。威海部分水产品加工企业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目前对日本水产品订单很谨慎,大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开拓欧美市场,预计二季度水产品增速将放慢,同时受天然橡胶价格、美国将实施新的DOT质量认证轮胎测试标准,轮胎出口增速受到限制。

四是熟练工人匮乏,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较大。随着劳动用工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规范,企业用工需求量逐年增加,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人才外流、招工不足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澳柯玛股份公司生产一线缺少400名技术工人;青岛正大公司缺少工人1000多人;即墨市90%企业用工不足,共缺少工人3万人;兰雁集团职工平均流动率高达12%,职工缺口在2000人左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二季度是组织经济运行的黄金季节,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努力保持工业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努力把握经济运行趋势。一是按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深入分析投资、消费、出口等宏观指标变化对企业生产、成本及效益等微观指标变化的影响,超前预测,努力把握工业经济运行趋势。二是建立完善市场预警预测体系,对煤电油运及棉花、矿石、橡胶、纸浆等重要原材料供需情况定期进行调度分析,及时掌握供求变化及价格变动趋势,分析这些变化对重点企业生产成本、价格、产销及效益的影响,引导企业采取措施消化增支减利因素,不断提高效益。三是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度。及时调度大企业资金运行、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济效益变化等情况,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新经济增长点及生产经营情况。加强工业用电量的调度分析工作,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及时掌握不同发电企业、不同类型机组的发电装机情况,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适时掌握其变化规律。

(二)继续抓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列统”工作。加强对规模以下成长型工业企业的培育和指导。在去年建立成长型企业档案的基础上,定期调度分析企业生产形势和效益变化情况,预测下一季度各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加强对进入预备库企业的指导和培育,在市场、技术、项目、智力人才等方面提供信息,在落实政策方面搞好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促其快速膨胀,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使经济增长和投资增加尽快转化为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增加,转化为工业总量和效益的增加。同时加强与统计部门的配合与沟通,积极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列统”工作,做到应统尽统,如实反映工业发展情况。

(三)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扩大产品销售。针对当前部分产品市场需求趋缓、产能过剩的问题,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并根据消费发展趋势和市场特点,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促进产销衔接。充分发挥我省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和轻纺工业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开拓和技术合作活动,努力扩大农村市场、省外和国外市场销售,进一步提高我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篇7

中图分类号: F2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13-2

0 引言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经济市场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已经形成有效的沟通,这对我国的市场发展而言,不但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对目前经济形势下的企业而言。在投身市场的同时,也会面临巨大风险。所以,怎样对企业实施有效科学的管理,促使企业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是目前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传统挑战存在的差异

1.1 文化环境

世界一体化的根本是在跨行业的经济状态下,拉近与调整文化差异所带的诸多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被动出现的文化相互融合的态势,伴随时间的不断发展,逐渐获得大众的重视,随后成为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方式。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异域员工实施特定管理的同时,要参照文化环境。

1.2 全球化经济

当前世界金融系统与贸易系统的创建,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部分企业在跨经营的过程中,务必要参照减短诸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缩减诸多环节,实行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经营方式,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3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二十一世纪最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之一,具体的表现是对知识诸多产物或者是表层使用经济手段给予重视与应用。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要实施合理、科学的管理与策划,使企业的产业构造与市场战略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要向知识资本转进,与此同时,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内部制度的规划都要把知识当作管理根本。

1.4 网络经济

从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网络是大众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与渠道,随着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创建,网络数字化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产物与趋势,大部分企业已经掌握好这一机遇,并且开始占据网络市场的全新领域。若想完成网络盈利,务必要具备:其一,和网络同步的诸多软件、硬件配置;其二,网络类型的专业人才;其三,把网络作为根本的规划或者是经营管理制度。

2 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2.1 企业的经营情况可以在财务指标中得出

通常而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指标能够反射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否、技术先进性、产销作业顺利性、经营模式等。假设企业当中的经营模式具备科学性、质量过关,势必会推动企业整体的经济迈向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财务经济管理的指标也会得以实现。

2.2 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综合性质

企业经济管理是,将企业的物质因素与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进行结合,再实行合理的计划,其主要的意义是,促使企业经济利益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企业经济管理不但具备独立性,也具备与之对应的综合性质。

2.3 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之间的关联

在一切企业当中,只要是成本投入与支出,都和财务经济管理有最为直接的关系。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每个部门间都和资金有最为紧密的联系。财务经济的管理会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范围。财务单位通常是借助资金和每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流,形成密切的联系。以此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

3 经济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方向具体探究

3.1 延长企业文化,创建内部凝聚力

通常而言,企业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时间的企业作业、生活中积攒的企业内部共同行为与思想,其不但会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也是企业含义的中心部分。在当前的时展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但是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掌握好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双向推动。

企业若想健全本身管理水平,务必与时代的发展状况相互融合,具体的措施是:第一,增大企业文化的表现方式,譬如:参照经济方式,把诸多形式的法律制度、技能、道德标准、地域特征的文化风俗等收入到企业文化制度之中,实现企业内容文化的完善;第二,参照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的纳入不同地区的文化方式,健全企业文化,融入更多的异域文化;第三,大范围发展譬如企业内刊、网站等,使企业文化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借助这一系列的措施,减少企业内部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更好的体现企业管理与构建中存在的科学精神。

3.2 实施内外兼顾

当前企业管理的关键不仅是控制内部,而是要更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企业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检测企业能否在严峻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企业是否强化对外开放。其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的水平与资金数量是固定的,因此务必从外部吸收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壮大企业经济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在严峻的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但强化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也促使企业外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有效科学的应用现代信息科技,调整企业内部构造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迈向更大的发展空间。

3.3 有效应用全新的资源,创建科学管理平台

新型能源的含义是,相对以往非常新式的信息或资源,具体包含:科技、政策优惠、网络媒体。譬如:把网络科技当成根本,创建企业专门的网站与内部连通管理途径,将绩效评判、信息传输、岗位监管等作为一个整体,强化和政府主管单位、社会其他群体的交流沟通,完成企业管理、行政监督管理、社会监管三方面为一体监察的管理方式,吸取诸多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与拓宽企业管理体制。

3.4 把财务与人力资源作为中心,提升企业内动力

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运行的中心。企业管理人员要提升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譬如:绩效审核等,为企业另外的管理作业留出空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可借助三方面提升企业员素质。其一,大力进行企业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尤其要对老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创建具备较强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高素质队伍;其二,和各大高校进行交流,选择高素质的人才。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消费人员或客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在为客户创建福利的过程中,要提升企业员工在具体工作的奋斗精神。换言之,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创建完善的员工奖惩体制,其主要的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精神的熏陶之下,大力提高自身对企业归属感的认知,与此同时,在秉承企业思想观念的根本上,能够体现其努力拼搏的精神,有效完成工作业务,以此呈现出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下,企业正在处在以全球经济为根本的经济发展状况下,要应用目前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分配,对企业文化发展、信息化创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究,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下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管理更加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王春馥.基于经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方向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21).

[2] 尹永慧,黄建克.基于经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方向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15).

篇8

纵观全球经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的持续震荡下行,时至今日美国经济仍难以摆脱危机全面复苏;欧洲经济还在债务危机中艰难跋涉短期难有建树;日本经济虽然通过各种办法进行刺激,持续多年未见起色。全球经济市场基本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市场整体需求下降,而市场需求降低必然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加大和价格战的日益加剧,这对大部分企业都是极大的挑战。交通运输企业的状况可以通过这几年波罗的海指数(BDI)的走势可以明显反应出来。

几大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速已经出现明显放缓的迹象,经济形势目前也不乐观,经济增速逐年下降已经从两位数到现在的8%左右,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减速更加明显,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企业倒闭潮和经营困难,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感受经济寒流带来的寒意;在国内经济明显减速的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这几年国内人工成本呈现明显增加,交通运输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的整体提升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其压力可想而知;国内经济环境的不乐观对大部分的交通运输企业也是极大的挑战。

整体经济环境不理想的背景下,我们也应该发现新的市场空间,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新的市场机会,市场竞争更加惨烈的同时所带来的以更低价格兼并优良资产的机会等都是新的机遇。在当前经济下,我们的企业如何度过难关、规避风险、发现机会,每个企业各自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可能涉及到很多因素,如:战略调整、业务模式调整、加强产品创新、加强成本控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都非常重要,本文重点讨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全球几大物流巨头都在中国加大了投资力度,交通运输行业中尤其是航空货物运输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目前整体经济环境不佳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取得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惟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打造核心竞争力更显重要。

良好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导、激励、规范、凝聚作用。通过不断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增强企业活力,最终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曾经说过“海尔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的文化,海尔的什么都可以复制,惟有海尔文化是竞争对手所复制不了的”,海尔品牌目前在全球的影响力足以证明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竞争中产生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企业文化鼓励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进行创新,不断的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勇于创新的企业扮演的是行业领头羊的角色,引领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市场环境恶劣时,勇于创新的企业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找到应对的策略确保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而缺乏创新的企业只能是被动接受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全球瞩目的苹果公司依靠不断的创新取得目前市场霸主的地位,而曾经的市场龙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企业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关于苹果公司和乔布斯的文章和研究很多,结果我们不难发现,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是苹果公司的制胜法宝,也是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否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评价企业文化优良的标准之一,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渡过艰难时期。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而是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指导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和领导地位,更重要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取得最终成功。

任何企业都基本不能改变环境或者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在目前经济环境不景气、市场环境低迷的困难时期企业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要把全体员工牢牢的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度过难关。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企业就像一盘散沙,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强的凝聚力量,也是企业各个层面员工最好的粘合剂,通过企业文化的感染能够使得企业员工个人思想感情与企业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产生对企业深刻的认同,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使得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能够转化为员工个人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动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爆发力足以应对任何困难和阻碍,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是企业应对困难时期的利器。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到,“人力资源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惟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它具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它具有自我利用的特性,如何利用每一个员工的自我利用特性提升其价值增值是我们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对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维持比较短的实效;优秀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能够让员工产生被尊重、被关心的感觉,能够在企业员工中形成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激发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意愿。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带来更大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更加深刻持久的激励作用。企业要想长期平稳发展、永续经营,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物流企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对于物流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一定的规范作用,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也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趋同的,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道德规范,对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能够形成一定的约束,避免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误。交通运输行业中中国远洋就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中国远洋在前几年对市场和环境评估不充分,采取盲目扩张的策略,在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出现严重亏损,陷入经营困难的窘境。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类似的决策失误就有可能避免;另一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企业正常发展成长的保证,从根源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上海圆通公司的员工没有按照企业制度对所承运货物进行严格的检查,造成企业发生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巨额的损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最后撤销公司的相关资质,这是一个惨痛教训。从这个事件的根源上分析,企业的风险意识、企业质量控制机制及员工培训等都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刻反思。

四、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思考和建议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我们企业更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具体到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从企业战略层面抓起。

面临新的经济形势、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利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的理念,在企业战略规划中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完成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必须要有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支持,营造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在企业的战(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5页)略层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在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生产规范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从而使得企业文化能够融入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整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管理层尤其是高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或者管理团队意志和理念的升华,所以企业家和管理团队应该是企业文化形成和创新的倡导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者。这就要求各级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起到带头作用,树立领头羊的榜样,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全员的力量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篇9

农业经济发展应紧密结合具体国情,选择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技术,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强化资源使用率。现阶段,农业经济应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生产模式、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统筹安排,合理调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经济发展要依据国家颁布的环保政策,更应在满足日常生活生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一、发展现状

(一)相对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推动农业稳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是基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不仅现代化技术利用率偏低,并且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单一,在农业生产期间受限于气候变化,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二)仍存在自然环境破坏问题

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很难恢复。而为保障农业经济有效发展,当前不能只看到农业经济效益,需加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力度。

(三)相对较低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在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助力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目前,由于相对有限的农业技术的适用范围,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力,减缓了发展步伐。依据我国农业当前发展形势分析,化学用品及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最广,针对化学用品若是没有严格依据标准使用,极易影响到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如过度应用化肥农药土壤很容易发生盐碱化、富营养化的问题等。另外,加工农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处理及妥善安置废弃物,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应用化学用品或是农药,会增大农作物的化学药物残留,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二、发展途径

(一)积极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示范园区。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大范围普及滴灌、喷灌等相关节水基础,生态脆弱区域要限制抽取地下水,加大培育抗旱节水农作物力度。降低化肥农药应用量,如将瓜果蔬菜等重点栽培领域作为试点,同时依据国际上的农药残留标准,将国内现行标准不断完善,以此增强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能力。[1]

(二)采取“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第一,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基于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提供给农产品交易的一个全新思路,以往农业企业主要通过零售或是线下团购的方式进行销售,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提升产品销售效率的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进入“互联网+”时代,可以将电商平台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交易载体,而且还能作为农产品的集散地以实现产品与信息交互的平台,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时刻相连。对此,应汲取成功的平台建设经验,立足农产品建立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生产链及供应链,调整农产品的传统交易方式,即便是偏远地区也拥有快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第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为更好地和互联网相融合,则应通过“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互联网的有效使用,应将现有通信设备进一步完善,在农村地区提高互联网入户普及率,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还需做好网络设备管理,及时找出潜在故障并对设备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构建网络化服务体系。网络信息技术还能运用到生产服务平台,实时对农产品有效监控,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会更为快捷便利,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农产品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服务平台帮助消费者掌握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进入互联网时代,农民可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受学习教育,在具体生产中渗透网络信息技术。遇到的生产问题应将其及时上传至服务平台,在将问题快速有效处理的同时,提供给农业生产所需的信息数据,从而提供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相互交融的农业服务。在具体生产环节,农民会提出很多信息要求,如农资、种苗供求信息等。通过农业信息标准,可以规范信息的处理、采集和。依托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升农业信息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整合涉农信息,定期向农户相关信息,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全面且权威的行业报告,在规范农业信息制度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发挥农业政策的支持及激励作用

第一,优化农业保险制度。对比非农生产,农业生产会更加依赖自然条件。面对自然灾害问题,美国政府出台了自然灾害补贴政策,那么我国也应汲取美国制定农业政策的经验,提供给农民相应的农业保险。针对因为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引发的损害,多数单个农户难以应付这些损失。通过保障农业生产机制等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速度。农户可以在农业投资获得稳定收益,吸引其积极参与农业营利性投资。第二,加大补贴力度,革新补贴模式。国家有必要加大农业补贴投入力度,予以粮食产业充足支持,让补贴的保障作用真正体现在种粮农民收入上。基于不断提升的补贴标准,补贴政策会增强家庭增收、粮食增产等方面的促进效应,对此可汲取发达国家经验,将现有补贴方式调整创新。我国各地区依据国家提供补贴标准,按照地区整体财力情况、机会成本适当将现行补贴标准追加。

(四)培养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主体

关于农业经济发展应重视服务实体建设。以农村合作社为代表的相关中介组织,形成功能多元更加开放的服务体系。依托服务实体提供资金、技术及项目服务,提高整体运作的产业化、市场化及社会化水平。其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已有中介组织,依据低污染、低能耗的基本原则指导其分类并服务“三农”。其二,中介组织依据科学的操作规程,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规程,在进行生产培育时做到有章可循。另外,中介机构还要对农产品追溯,上市之前由县质量检测中心严格检测,而且要出示准出证明。通过检验的农产品,在进行粗加工之后进行统一包装再销售,同时还应清楚标示品名、生产者、质量等级等,这样产品能够餐桌追溯到农田。其三,进行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改革,为中介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持与政策优惠。其四,做好制度建设并优化其运行机制。为推动中介组织更好的发展,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需为其自身建设提供指导,如依据《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条文,将现行的制度规章加以完善修改;重视民主监督规章,定期组织会员大会落实民主管理及决策。

三、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新形势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促进作用,能够保障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完善性,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市场发展格局予以完善和升级,为其提供明确的转型趋势。其中,在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普遍较高,但由于受到了客观性干扰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普遍较低。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占有率,并在国内市场发展过程中占较大的份额,需要结合新形势的时展特点予以全面分析,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产品及生产技术,打造新型优良的农业产业品牌,并在新形势时代背景的助推作用下,促进农业经济逐渐增长。

(二)完善我国经济体系

在社会经济高效化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我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阶段,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经济体制。不仅如此,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客观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导致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得到有效创新,阻碍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农业经济长久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各界的日常生活质量,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积极顺应新形势的革新趋势,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予以全方位的分析,采取完善有效的改革措施,突出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在新形势的影响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支持,不仅能够结合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予以完善,还可以在多样化创新改革措施的支撑作用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能够使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维持了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稳定性。

(三)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

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来说,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对此方面的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导致农业经济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并且失去了原有的效用,在缺乏有效监督方式的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发展项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基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农业产品生产形式,要求相关生产部门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质量的监管力度,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通过对监督工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护农业经济在社会发展体系当中的稳定性,为农业经济增长奠定了有利基础。

篇10

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增长预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303家,实现主营收入约12.0万亿元,同比增长9.0%,占全国规模主营收入的13.0%;利润总额7761.4亿元,增长9.0%,占同期全国规模利润总额的14.6%;上缴税金8122.2亿元,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万亿元,增长19.0%,占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1.2%;资产总计9.91万亿元,增幅12.2%。前11个月,实现进出口总额58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6%,其中出口1634.3亿美元,增长3.9%,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2%。1~11月,全国石油天然气总产量(油当量)同比增长3.9%;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幅约5.8%。

预计2013年主营收入约13.3万亿元,同比增长9.2%;利润总额约8900亿元,增长8.8%;出口总额1805.6亿美元,增长4.0%。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1~11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规模以上企业277家,实现主营收入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3585.2亿元,下降6.8%;上缴税金2124.3亿元,下降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9.6亿元,增长27.6%;行业资产总计2.08万亿元,增长6.1%。前11月,全国原油产量1.90亿吨,同比增长1.6%;天然气产量1020.2亿立方米,增长8.9%。

原油加工业 1~11月,原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320家,实现主营收入3.15万亿元,同比增长3.8%;利润总额343.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9.8亿元;上缴税金3764.0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0.1亿元,同比增长27.4%;资产总计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前11个月,全国原油加工量4.36亿吨,同比增长3.6%;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2.70亿吨,增长4.7%。

化学工业 1~11月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321家,实现主营收入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3598.5亿元,增长12.1%;上缴税金2131.7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资产总计6.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进出口总额30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1323.6亿美元,增长4.3%。前11月,全国乙烯产量1475.4万吨,同比增长8.4%;烧碱产量2603.3万吨,增长5.9%;化肥产量6926.2万吨,增长5.5%;合成树脂产量5306.5万吨,增长10.9%;轮胎外胎产量8.79亿条,增长7.5%。

预计全年主营收入约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总额约4270亿元,同比增长11%。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1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85家,实现主营收入3447.8亿元,同比增长14.4%;利润总额234.3亿元,同比增长21.5%;上缴税金102.3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9.9亿元,同比增长33.1%;资产总计3399.1亿元,同比增长14.7%。前11月,生产石油钻井设备41.9万台(套),同比增长18.2%;炼化专用设备190.4万吨,下降2.8%。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实现了平稳增长。前11月,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化工行业增幅12.2%。从运行走势上看,上半年行业经济有较明显波动,下半年转入平稳增长。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上半年为9.1%,其间最低月累计增幅为8.8%;1~7月上升至9.4%,此后一直稳定在这一增长幅度。预计全年增幅9.4%,高于去年约1.1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2.2%,与上年持平。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基本平稳。一季度全行业收入增幅最高,同比达9.5%,上半年为9.3%,前三季度为9.0%,1~11月为9.3%,预计全年增长9.2%,较上年回落约1.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前11月主营收入增幅12.6%,全年预计为12.5%,增幅与上年持平。

(二)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

2013年,行业继续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投资结构继续优化。2013年1~11月,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0%,基本符合预期。三大投资领域中,对化学工业的投资明显减缓。前11月,油气开采、炼油业投资增幅分别达27.6%和27.4%,均较上年大幅加快;而化学工业增速只有15.4%,为历史最低增幅之一,也是近些年来首次低于油气开采和炼油业增长。

从化工各行业看,有机化学原料、涂(颜)料制造等精细化学品和合成材料投资增长较快。1~11月,上述三个子行业投资增幅分别达到30.1%、25.9%和19.2%,大大高于化工行业平均增速;占该行业投资比重分别为19.7%、6.0%和13.0%,均较上年上升,投资继续向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倾斜。同时,一些过剩行业投资持续回落。前11月,无机酸行业投资增幅只有1.7%,无机碱则是下降3.2%,磷肥行业投资降幅更是超过32%。

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数据显示,产业链长、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在行业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从上游能源生产领域看,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大幅增长,所占比重持续攀升。2013年,天然气产量占油气比达到32.6%的历史新高,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炼油领域,成品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汽、煤油在生产和消费中的占比持续增加,2013年的产量比重分别达到33.2%和8.5%,比上年提高1.3和1个百分点。在下游化工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型煤化工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3年,合成材料产量增幅达到9%,在主要化工产品中占比超过21%,同比分别提高2和1个百分点;有机化学品增幅7%,占主要化工产品的比重近12%,同比提高1.2和0.6个百分点。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代表新型煤化工的标志性产品――甲醇,在“甲醇汽车”、甲醇制烯烃技术推动下,近年来飞速增长。2010年以来,平均增幅超过21%,2013年在统计局公布的主要有机原料产量中占比达到51%,比2010年提高逾10个百分点。此外,轮胎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继续加快,引领橡胶制品业结构升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子午胎产量增速达到18%,占比较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三是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类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技术类产品保持上升的趋势。2013年,无机化学原料、化肥等传统化工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持续下降,有机原料、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呈上升趋势。2013年,无机化学原料和化肥行业主营收入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较上年下降了0.5和0.8个百分点;而有机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则上升了2和0.6个百分点。

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在传统行业技术升级加快,如化肥行业的煤气化技术装备的发展,染料生产工艺的突破与创新;在页岩气的开发也取得技术和产量的突破;在化工装备领域,国产化装备取代了国外进口设备等等。其中,最值得一提出的是现代煤化工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2013年,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稳步前行,煤化工技术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煤气化技术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以航天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炉技术正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与国外引进技术“水土不服”的情况相比,国产气化炉更加“接地气”。另外,在工艺路线方面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如煤制芳烃和煤-油混炼新技术的首次尝试,煤制乙二醇全流程打通并生产合格产品,以及焦油加氢煤炭分质利用新工艺等,这些工艺路线的尝试和探索,都为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技术和工艺路线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对现代煤化工产品的开发也收获了新的果实。甲醇蛋白的生产不仅开拓了现代煤化工下游产品,还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此项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甲醇蛋白的开发,为解决饲料供应和提高农畜养殖率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201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和收入基本实现同步增长,而上年利润则为负增长。同时,企业亏损状况也有显著好转,盈利能力稳中回升,行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

利润同步增长,炼油业贡献最大。2013年1~11月,全行业利润增幅9.0%,与收入增幅持平,预计全年增长8.8%,利润总额约8900亿元。其中,炼油业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利润总额约400亿元,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70%;化工行业贡献率次之,超过60%;由于利润下降,占比最大的油气开采业利润贡献率为负值。利润增长的结构正在改善。

化工行业中,农药、橡胶制品、涂(颜)料和专用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利润增速较高。1~11月,农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幅35.2%,位居化工各大子行业增幅之首;橡胶制品业利润增幅22.2%,居第二;涂(颜)料和专用化学品利润增速分别为17.1和16.9%,排名第三和第四位。从对化工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看,专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主要为有机原料)和橡胶制品占前三位,分别达到38.2%、27.3%和25.5%;占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8.6%、21.2%和15.2%。

亏损企业亏损状况持续好转。前11月,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4.5%,亏损面由年初的21.3%缩小至13.7%。其中,油气开采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8%,亏损面为21.7%;炼油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3.4%,亏损面为18.3%;化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9.4%,亏损面为13.5%。

盈利能力回升。1~11月,全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6.47%,同比持平,比1~6月提高0.21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4.94%,同比持平,比1~6月上升0.42个百分点。进入下半年后,行业毛利率也出现明显企稳回升趋势。前11月为16.25%,比前三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毛利率12.44%,比前三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四)行业出口逆势增长

2013年,面对世界贸易增长放缓,贸易壁垒和摩擦加剧等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行业出口实现逆势增长。海关数据显示,1~11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8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1634.3亿美元,增长3.9%,比上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2%。预计全年出口增长4.0%,2008年以来,出口增长首次超越进口。

橡胶制品出口一枝独秀。1~11月,橡胶制品出口金额430.9亿美元,同比增长8.9%,增幅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6.4%,是行业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在其它主要出口产品中,农药和成品油出口额大幅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2.1%和33.4%,分别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2.1%和9.2%,均较上年明显上升。前11月化肥出口1758.5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2.0%,出口总额57.2亿美元,下降10.5%。

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相对较快。1~11月,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514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365.5亿美元,增幅3.8%;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284.3亿美元,下降10.1%,其中出口146.1亿美元,增长4.4%;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456.5亿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122.7亿美元,增幅4.1%。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持续加快,占出口比重也有上升的趋势。

贸易国进一步拓展,区域结构继续改善。近年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对外出口地不断扩展,2013年,上升至230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又增加5个,遍布全球各地。在贸易面拓展的同时,区域贸易结构也得到改善。传统出口最大目的地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占比继续下降,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比持续上升。数据显示,2013年对美出口额占比为14.5%,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对香港地区出口额占比7.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对日出口额占比降至5.9%,降幅最大,达0.8%。对金砖国家出口占比保持稳中上升趋势,2013年占比首次超过11%,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013年出口增量主要来自其它地区和发展中国家。

(五)区域经济结构继续改善

东中西部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西部的原材料产业和东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13年,东部地区纯苯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70%,子午胎占比超过82%,合成纤维单体超过92%,产品加快向中高端、精细化发展;中部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化肥、精细化学品等产业。其中,尿素占全国总产量的39%,化学试剂占29%,农药占31%;西部地区天然气产业、煤化工等发展迅速。2013年,西部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比重达82%,电石产量达88%,甲醇占比近50%。各区域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显露。

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继续领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重点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前11月,西部地区投资增幅达24.5%,东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增幅分别为20.7%和12.9%,西部地区增速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投资额占全行业比重保持在51%以上,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平衡。1~11月,东部11省市主营收入7.92万亿元,增长9.6%;中部8省主营收入2.10万亿元,增长8.4%;西部12省市区主营收入1.97万亿元,增幅7.2%。在区域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宏观经济形势艰难的背景下,地区收入增长保持了基本同步,中、西部地区经济在行业中的占比保持稳中上升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更趋协调、平衡。

三、当前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今年以来,部分行业产能扩张仍在继续,装置开工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长期低位徘徊。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尿素产量装置平均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即便如此,由于产能释放过大,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持续走低。监测显示,尿素市场年均价只有1920元/吨,三年来最低,同比跌幅达13.4%;受此影响,氮肥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利润同比降幅达65%。无机盐、无机碱行业市场竞争更为残酷,价格连连下挫。全年烧碱装置平均利用率在75%左右,纯碱装置平均利用率80%上下;烧碱(片碱)市场年均价为2650元/吨,同比下跌18.4%,液碱(32%离子膜)均价706元/吨,跌幅23.3%;纯碱(重灰)市场年均价1440元/吨,同比下跌7.1%,轻灰均价为1340元/吨,跌幅8.7%。1~11月,无机碱行业利润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再度下降4%,无机盐行业降幅为5%。数据还显示,2013年聚氯乙烯装置利用率不足65%,甲醇更低,不足60%,聚氯乙烯和甲醇价格长期低位徘徊,行业处于亏损边沿。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全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风险。

二是成本管理差距较大。这一问题在化工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尽管化工行业自身进步明显,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成本管理差距较大。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化工行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7.56元,同比增加0.61元,高出全国规模工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近2元,差距很大。盈利能力也明显低于全国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前11月,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94%,全国规模工业为5.77%,低了0.83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年来,行业的创新能力虽然稳步提高,但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难以应对,一些畅销产品,很快变得过时、过剩,又不得不大量进口。海关数据显示,1~11月,我国净进口有机化学品达2420万吨,同比增长10.5%;净进口合成树脂2428万吨,比去年同期小幅下降3%,但却是同期国内合成树脂总产量的45.7%。两者之和接近5000万吨,如此巨大市场,我们却长期徘徊在。从进口来源地看,主要来自中东地区的伊朗、沙特,以及周边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我产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品种、档次上与上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有机化学原料领域,质量和技术差距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关键在于国内不少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差,这种现况应引起行业内的高度重视与反思。

四是安全环保形势严峻。2013年,有关行业安全生产和环境责任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仅下半年来较大事故就多达15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日前,工信部又了对《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 2012 年下降 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全行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 8%、8%、10%和 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 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100%。为达成上述目标,《意见》还提出,2015年底前要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380 万吨电石落后生产能力;控制氮肥、磷肥、“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的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污染重的产能和装置,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和环保门槛。短期内,安全环保将会大幅提高行业的运营成本,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但长远看,对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意义深远。

四、2014年主要市场和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展望2014年,尽管宏观经济运行还存在下行风险,但是,促进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仍大于不利因素。党的十三中全会描绘了我国社会经济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发展蓝图。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环保产业的崛起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都将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提供新的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内需将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行业经济运行趋势,预计2014年石油和化工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行业价格总水平较今年持平或有所反弹;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国际原油市场

2013年,世界原油价格总水平虽较上年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自2011年突破100美元后,连续第三年保持高位。主要市场中,WTI原油年均价(普氏现货,下同)为97.8美元/桶,同比涨幅3.6%;布伦特原油年均价108.6美元/桶,同比跌幅2.7%;大庆原油均价104.1美元/桶,同比跌幅8.4%。三地原油平均价格为103.5美元/桶,同比下跌2.9%,是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下跌。

全球原油消费保持低速增长。BP能源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原油消费量41.31亿吨,增幅1.2%。根据全球经济增长和原油消费情况,预计2013年世界原油消费量在41.71亿吨上下,增幅1.0%;2014年世界原油消费增幅约为1.2%,略有加快。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进入一个相对较缓、相对平稳的时期。

2014年国际油价将保持大体稳定。目前,国际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热点地区局势总体趋向缓和,美国能源自给率快速上升,这些为未来国际油价保持基本稳定奠定了基础。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及油价运行走势,预计2014,国际原油现货价格总水平与上年大致持平。其中,WTI原油均价在95美元~100美元/桶上下;布伦特原油均价在105美元~110美元/桶左右;大庆原油均价大约在100美元~105美元/桶之间。

(二)国内油品市场

截至2013年末,我国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逾7亿吨/年,已显现出过剩的迹象。2006~2012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为6.8%。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效率的提高,国内油品的市场需求增速减缓将成为长期趋势。根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变化情况,预计2013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约4.89亿吨,同比增长约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645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2.87亿吨,增长3.5%,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约1.70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201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880亿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增幅4.5%。

201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根据对2014年国际油价的基本判断,以及近10年来成品油价格运行特征,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大致与2013年持平。其中,0#柴油年均价在8510元/吨上下,同比持平;93#汽油均价约9950元/吨,涨幅0.2%。

(三)农用化学品市场

2013年,受天候、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综合因素影响,化肥市场消费增速较上年显著回落,预计全年化肥表观消费量约为7370万吨(折纯,下同),增幅为4%,其中尿素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长5%。2014年,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强,农业对化肥的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化肥表观消费量约7700万吨,增幅4.5%左右,基本接近常年平均增长水平。

2014年在消费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化肥的市场价格主要取决于成本(煤炭、天然气价格)、产能释放程度、出口增长情况等三大因素。当前,化肥市场供需总体上严重失衡,市场跟踪显示,化肥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越高(超过85%),市场竞争就越激烈,价格也越低。分析认为,化肥行业产能的释放程度将是决定2014年市场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行业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0%以内,将会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在此条件下,预计尿素年均市场价格将重返2000元/吨上方,涨幅4%左右;磷酸二铵年均价在3100元/吨上下,涨幅约3.5%;国产氯化钾均价在2700元/吨左右,涨幅约8%。化肥行业的整体效益也将会好于上年。

(四)基础化学原料市场

2013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增长总体上较上年略有加快。其中,无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7%,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预计主要基础化学原料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785万吨,增长9.5%;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300万吨,增长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690万吨,增幅6%。2014年,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总体上将会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无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约为6%,与上年基本持平;有机化学原料增幅约8.5%,较上年有所加快。其中,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945万吨,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550万吨,增长7.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幅6%。

2014年,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判断,我国无机化学原料市场受成本支撑会有所反弹,由于上年深度下跌,所以显得反弹力度稍有大些,但在产能过剩重压之下,市场竞争激烈,整体上仍将是相对低迷的局面;有机原料市场总体将继续稳中趋升的格局,价格主要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而波动。预计烧碱(片碱)的市场年均价格在2800元/吨上下,涨幅5.5%;纯碱(重灰)年均价在1550元/吨左右,涨幅7.5%;电石均价约3100元/吨,涨幅6%;丙烯市场均价约为10400元/吨,微涨0.6%;纯苯(石油级)年均价约为9500元/吨,与上年大致持平;甲醇(一级,净水)年均价约2900元/吨,涨幅4%。基础原料市场总体上可能好于2013年。

(五)合成材料市场

2013年,我国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1亿吨,增幅3%,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需求增长减缓。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8500万吨,增长6.5%;合成纤维单(聚合)表观消费量约5100万吨,降幅2%。预计2014年,我国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7亿吨,增幅4.5%,虽较上年有所加快,但仍是历史的较低增幅之一。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9100万吨,增幅7.5%。

2014年我国合成材料市场进口依存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目前,合成树脂进口依存度超过30%,合成纤维单体达到35%左右,合成橡胶超过24%。我国通用合成材料市场面临周边和中东地区的严峻挑战,竞争异常激烈。展开差异化竞争,巩固通用料市场,重点争夺中高端市场,是我国合成材料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战略取向。根据目前市场走势和未来原油价格的判断,预计2014年合成材料市场价格总体或稳中趋升。其中,聚氯乙烯(LS-100)年均价在7200元/吨左右,涨幅约3%;高密度聚乙烯(5000s)均价在11600元/吨上下,涨幅约0.5%;聚丙烯(F401)均价约为11400元/吨,涨幅约2.5%;己内酰胺均价可能回升至19000元/吨,涨幅约3.5%;丙烯腈回升幅度稍大,约为7%,均价达14000元/吨左右;丁苯橡胶(1500)均价可能反弹至14500元/吨上下,涨幅5%;顺丁橡胶均价约为15000元/吨,升幅6%。

(六)2014年主要经济增长指标预测

初步预测,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约14.56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化学工业主营收入约为8.91万亿元,增长10.5%,

2014年,预计全行业利润总额约9800亿元,增幅约10%。其中,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约4800亿元,增幅约12%;

2014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1亿吨,同比增长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880亿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02亿吨,增幅4.5%。预计主要化工产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约5%。其中,化肥表观消费量约7700万吨,增幅4.5%;乙烯表观消费量约1945万吨,增长9%;甲醇表观消费量约3550万吨,增长7.5%;烧碱表观消费量约2850万吨,增幅6%;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约为1.47亿吨,增幅4.5%,其中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9100万吨,增幅7.5%。

五、2014年行业重点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抓住调结构、转方式这根主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一)切实做好农用化学品市场的保障服务工作

2013年,我国农业粮食生产连续实现了“十连增”,农用化学品的保障功不可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工作第一要务。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维护我国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做好农用化学品的保障工作,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首要任务。

一要坚决保证国内市场化肥、农药、农膜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充裕供应,促进供需平衡,稳定市场价格。2014年国内化肥、农药的产能还会增加,结构性过剩仍将存在,而且运价、水价、人工等成本上升,气价上涨,供应季节性短缺等,都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国家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生产企业的压力也会继续增加。从需求看,2014年,国内化肥农药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农化品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复苏。不久前,国家降低了2014年化肥产品的出口关税,预计化肥农药的出口将继续加快。因此,明年国内农化产品企业需认真组织安排好生产经营,合理调节出口比重。联合会将积极引导企业生产销售,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协助解决生产、销售中的矛盾和问题;做好国内市场供需监测和协调工作,力求资源总体平衡,价格基本稳定。

二要加快推进化肥农药产品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引导、鼓励企业发展增值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料、高效低毒农药以及测土配方技术等,积极向农业部等主管部门建议,将尿素硝酸铵溶液等的推广、使用纳入水肥一体化工程中,在施肥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必要扶持,降低或免征新型生态高效化肥、农药的增值税。支持鼓励生产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重视现有生产工艺、装备等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的优化和提升。

三要继续加大打假力度,净化市场,保护好农民利益。农资打假不仅关乎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关乎食品安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全局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加快推进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产能过剩是影响当前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013年,我们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年初成立了由各专业协会、相关研究机构、企业组成的专题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与企业深入交流,对行业进行把脉会诊,完成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专题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将炼油、氮肥、磷铵、氯碱、纯碱、电石、甲醇、氟硅等八个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抄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及协会。这八行业目前在整个石化行业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是未来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重点。

应当看到,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在过去长期快速发展中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因此,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化解产能过剩。一要积极配合政府加强产业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修订,提高准入门槛,完善产业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二要利用产能过剩契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三要强化对过剩行业产能情况的监测预警,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突破,产品的脱胎换骨,竞争力的全面升华。

(三)全面提升安全环保工作水平

2014年我们要把安全环保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抓出新成效。一是要严格安全环保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重大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努力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责任关怀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责任关怀与SHE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识,集中力量开展责任关怀与绿色石油化工的宣传活动,引导企业深入实施责任关怀,把安全环保工作从围墙内扩展到围墙外。三是继续推进和完善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增加一批产品企业行业的能效“领跑者”,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培养一批企业责任关怀典型,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

(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快,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的传统产业和产品需求出现放缓趋势,特别是一些大宗类的石油和化工产品,收入增速降低,效益明显下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行业整体增速。培育新的增长点,成为行业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紧跟需求结构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时期,处在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兴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石油和化学工业要由大变强,必须抓住这个机遇,赢得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性化学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环保、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计算机、电子产品等领域急需的特种、高端化学品供给严重不足。我们的结构调整,要紧紧盯住市场发展的前沿,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配套需求,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二是加快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三是配套发展新能源产业,四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工艺。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产业,特别是能够为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提供技术支撑的服务业,如科研创新、工艺优化、设备升级、能源合同管理服务等。现阶段及今后时期,行业对这些方面的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鼓励企业加强投入,自主创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培育市场力量,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战略合作联盟等平台,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中介性的生产服务组织和机构,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好地支撑行业由大变强。

篇11

(一)工业经济增速与上月持平 

2016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5%。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消费双双回落。2016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73394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1—4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2016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增速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外部需求略有回升。5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965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0.8%,增速比4月份增加1.8个百分点。 

(二)采矿和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增速回落,高技术产业增长加快 

分三大门类看,5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增速比4月份减少2.4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和2.4%,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0.3个和0.5个百分点。 

5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降幅较4月份扩大2.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由增转降。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5.9%,增速较4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8.3%,增速较4月份分别回落2.7个和1.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2.1%,降幅较4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比4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高于整个工业5.5个百分点。

(三)中部地区工业增长最快,西部地区工业降幅最大

分地区看,5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7.1%,与上月持平;西部地区增长6.7%,增速比4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四)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小幅回落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16.4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煤炭、钢铁、有色等主要能源原材料行业利润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5月份,煤炭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倍、1.6倍、32.1%。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一)全球工业经济形势总体判断 

当前世界工业经济复苏乏力。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呈现分化态势;5月份,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日本工业增速再度转负,且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而欧元区工业生产小幅增长且失业率创2011年9月以来的新低。新兴经济体工业持续放缓;除南非外,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工业增速均为负增长,巴西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下且失业率创出新高,南非PPI仍处于7%以上的高位。 

(二)主要经济体分析 

1、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滑,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增速持续下降。5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40%,同比增速已连续9个月负值。5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4.94%,较4月份回落0.33个百分点。(2)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5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3,较4月份上升0.5,已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失业率小幅下降。5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4.70%,比4月份下降0.3个百分点。(4)PPI小幅上升。5月份,美国PPI(季调)环比上涨0.4%,比4月份增加0.2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扩大。4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为374.4亿美元,逆差同比增加8.4%;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28.0亿美元,同比下降4.6%,进口总额(季调)为2202.3亿美元,同比下降5.3%。

 

2、欧元区工业生产小幅增长,失业率为2011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 

(1)工业生产小幅增长。4月份,欧元区17国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1%。一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2%,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0.2个百分点。(2)PMI下降。5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5,比上月减少0.2。(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4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季调)为10.2%,与上月持平,为2011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负增长。4月份,欧元区17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4%,比3月份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持续处于负增长。(5)贸易顺差小幅扩大。4月份,欧元区18国贸易顺差(季调)为280.4亿欧元,较3月份略增加,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加4.9%和2.6%。 

3、日本工业增长再次转负,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 

(1)工业增长由正转负。4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3%,再次转为负增长。4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为94.6,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2)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5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7.7,比4月份下降0.5,已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4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2%,已连续4个月持平。(4)PPI与上月基本持平。5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2%,较4月份回升0.1个百分点。(5)贸易转为逆差。5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407.2亿日元;出口额环比减少13.6%,进口额环比增加1.3%。

4、巴西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PMI连续1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 

(1)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4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9.3%,环比增长0.1%,降幅较3月收窄1.5个百分点。(2)PMI持续下降。5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至41.6,连续1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创新高。2—4月份,巴西失业率为11.2%,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4)PPI处于高位。5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12.5%,增速比4月份增加0.7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处于10%以上的增幅。(5)贸易顺差大幅增加。4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64.4亿美元,比上月增加15.8亿美元,进口和出口分别比上月增加22.1亿美元和6.2亿美元。 

5、南非工业生产回升,PPI处于高位 

(1)工业生产由负转正。4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8%,增速再度由负转正。(2)PMI大幅提升。5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51.9,较4月份大幅下降3。(3)PPI位于高位。4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7.0%,与上月基本持平,环比增长0.8%。(4)贸易顺差缩减。4月份,南非贸易顺差为4.3亿兰特,较3月份减少了16.0亿兰特。进口额和出口额同比分别6.2%和8.5%。 

6、印度工业生产回落,PMI小幅回升 

(1)工业生产再度回落。4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11.2%。(2)PMI小幅上升。5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7,较上月小幅上升0.2。(3)PPI小幅上升。5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上月增加了0.5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扩大。5月份,印度实现贸易逆差62.7亿美元,较上月增加15.1亿美元,进口额和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13.2%和0.8%。 

7、俄罗斯工业增速再度转负,对外贸易萎缩 

(1)工业增长再度转负。5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0.3%,结束了连续3个月正增长。(2)PMI回升但仍处于荣枯线下。5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6,较上月回升1.6,连续6个月保持低于50。(3)PPI大幅回升。5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大幅增至3.2%(4月份为0.9%),环比上涨1.0%。(4)失业率小幅回落。5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6%,比上月减少0.3个百分点。(5)对外贸易萎缩。4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67.5亿美元,比上月减少9.6亿美元,出口和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8.8%和6.5%。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及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2016年5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持续回升 

篇12

(一)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客观、主观表象分析

从国际形势看: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蔓延,国外消费支出总体上仍然走势迟缓,欧盟特别是英国经济急剧恶化,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日本的经济下降到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以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正在陷入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交织影响的恶性循环,市场持续萎缩,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制造业大多数行业的产能、价格普遍大幅度下降,由于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多个行业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疲软,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从国内形势看: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普遍乏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显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增速回落,后劲不足,市场低迷,消费热点降温情况明显;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能源、原材料需求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问题突出,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和效益下滑。

从我市情况看:我市工业经济虽止跌回升,但增长缓慢。今年元月份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减少2亿元,增速下降4个百分点;2月份产值56.9亿元,同比增长25.9%;3月份完成70.96亿元,同比增长18.9%;按均衡进度,一季度欠产4.7个百分点。但客观的讲,在宏观经济和各类政策支持下,我市工业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回暖迹象。

从客观因素看:在面对国际经济形势趋紧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一是国务院在今年陆续通过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实施时间将从2009年至2012年。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确保产业平稳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综合性应对措施和行动方案。二是国家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今年一季度国家发改委又新增1300亿投资计划,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这给我市企业加快技改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三是国家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并相继出台配套措施,将有效缓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四是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正在发挥作用。同时,这场金融危机也为我们调整结构、低成本引进技术和设备、“走出去”发展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五是东西部经贸洽谈会上签订的一批产业转移项目和原煤、原油价格回暖上扬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从主观努力看:尽管经济有所复苏,比较2007年、2008年的扩张发展,我们的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低靡状态,尤其是一些经济主管部门、个别县区和企业面对困难一筹莫展,缺乏创造性开展工作,对自身运行情况把握不准,不善于了解国家政策,缺乏研究、规划,措施不到位,工作思路尚未理清,仍停留在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这些现状我们必须在二季度迅速扭转。

二、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1.8亿元,距开门红目标差56.5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较去年回落18.4个百分点,比目标增速少4.7个百分点。累计产销率94.2%。

1、七大支柱产业发展呈现“五升两降”。一季度,七大支柱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7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94%。其中:医药、建材、纺织、装备制造、食品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完成产值10.9亿元、11.7亿元、7.9亿元、27.4亿元、28.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51.7%、51.8%、39%、38.1%、31.2%。电子、能化工业产值同比下降,预计电子工业和能化工业完成产值11.6亿元和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约32.9%和1.8%。

2、县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有增有减。全市十三县市区,渭城、长武、淳化三个县区工业同比下降,预计分别下降19.3%、54.5%、41%,其余十县市区工业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乾县65.2%、礼泉49.1%、武功61.1%、旬邑142.4%、永寿48.3%、三原36.3%、秦都19.1%、泾阳38.5%兴平33.8%、彬县65.3%。

一季度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3、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县属企业发展快于中省企业。全市轻工业累计完成55.6亿元,增长33.4%,重工业累计完成126.1亿元,同比增长7.5%。我市县属工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医药、食品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小,发展平稳。一季度,县属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14.2亿元,增长42.4%。因长庆、彩虹等企业的影响,中省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5.2亿元,同比下降15%。

4、企业用电量增加。元月份我市工业企业用电量3.6亿度。同比增长8.3%,1-2月累计用电量6.5亿度,同比增长12.8%,一季度累计用电量9.7亿度,同比增长6.9%,显示我市工业生产逐渐回升。

5、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较好。一季度,原煤预计累计产量417万吨,同比增长11.4%;乳制品完成3.6万吨,同比增长9%;坯布产量6437万米,同比增长9%;水泥完成138万吨,同比增长39.2%;合成氨完成6.9万吨,同比增长14.5%;原油加工量85万吨,同比减少16.6万吨。。

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市三大出口行业影响严重。电子、果汁、纺织等行业企业订单较少,产品价格下跌,利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部分企业已停产。彩虹、偏转、金山等企业产品产量锐减,不能满负荷生产;彩虹集团、陕西康佳电子公司等由于产品和彩电行业生产特点的影响,彩虹彩管产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二分之一。康佳公司彩电6.9万台,同比减少约20万台;果汁企业除海升果汁、安德利、礼泉通达果汁企业生产外其余企业全部停产;纺织企业全面亏损。

二是部分大企业生产不正常。长庆石化分公司由于价格下降、运输不畅,库存增加和设备检修导致原油加工量减少,因价格和产量影响产值约10亿元;亭南煤矿、大佛寺煤矿等企业因技术及安全问题停产。大企业生产困难直接影响产值减少约25亿元,直接影响工业产值增长约15个百分点。

三是铁路运力紧张。陕西蓝星玻璃、长庆石化、兴化等企业由于铁路运力紧张,难以争取到车皮计划,原料、产品运输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四是电煤供需矛盾较为突出。1、2月份煤炭生产企业销售不畅,产能不足,企业以销定产,进入3月份由于煤炭需求增加,企业加大市场煤销售,放缓电煤供应,导致发电企业电煤需求紧张,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电煤存量仅三天,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

五是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突出。资金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纺织、电子、果汁企业产品压库占用大量流动资金,急需落实流动资金促进企业正常生产。同时,彩虹、陕柴重工等一批企业进行技改急需资金。总体而言,企业资金困难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

三、关于做好二季度工作的具体措施

面对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要确保全市工业经济目标实现时间与任务“双过半”,必须努力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工业经济监测预警和服务协调力度

一是市县两级工业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跟踪研究,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强化对县市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不断提高监测分析的质量和水平,做好信息预测预警工作,加强对工业经济的正确引导。二是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工作。三是各县市区、各经济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煤电油气运和资金的协调力度,协调电力、金融等部门,切实解决企业煤电运等生产要素和资金需求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

2、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配套规划

一是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业化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制定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年),力求在园区建设、融资体系、全民创业、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近期市中小企业局牵头,重点抓好省、市、县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和工作对接。在园区建设上要规划先行,政策紧跟,金融支持,措施具体。要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抓好产业聚集、产业链延伸、项目落实等重点工作,确保县域经济工业化在今年有所突破。二是结合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目前工业园区特点,制定我市关于能化、装备制造、医药、光伏等产业规划,提出目标和规划思路及具体的意见,促进全市产业发展。

3、落实国家和省市保工业增长的意见和措施

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增值税转型改革等政策,省政府提出保工业增长的16条措施,市政府出台了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意见,这些政策和措施包含了许多支持工业经济平稳快速的具体办法,关键是抓好落实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省上促进工业增长措施的要求,认真研究税收、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搞好借鉴、对照,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抓好贯彻落实,促进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快进。

4、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有项目就有抓手,有抓手就要快发展。要下功夫挖掘项目、包装项目。重点抓好61个产业项目建设。各县市区和各部门按照“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的要求,及时解决土地、资金、环保等问题,全力促进项目建设。对新上项目,抓开工,对再建项目,抓进度,对建成项目,抓投产,对投产项目,抓规模。重点抓好多晶硅一期、大唐彬长电厂一期等项目的建设,争取二季度投产运行。

5、抓好彬长旬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彬长旬能源化工业基地办公室要把项目建设做为各项工作重中之中,加大跟踪协调服务力度,特别是要加快重大前期项目各项工作,重点协调解决好彬长煤电一体化、750KV送电项目、永寿国电等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同时要落实银企信贷合作协议,抓紧制定彬长旬能化基地建设规划。

6、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市工业办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进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增强科技研发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进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7、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为企业做好服务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各级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想工业之所想,急工业之所急,及时为企业协调解决经济运行、市场开拓、产品销售、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政策,创新困难形势下抓工业经济的方式、方法,善于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手段推动工作,切实转变职能,减轻企业负担,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关于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有力促进咸阳经济的率先发展。在贯彻省上会议精神的同时,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认真关注以下三点:

一要结合咸阳实际,认真研究并吃透政策,搞好政策对接、市县对接、项目对接、工作对接,针对兴业、富民、强县,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指导意见。

二要落实工业强则县强,工业兴则县兴的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特色经济发展。按照规划先行,政策紧跟,金融支持,措施具体的要求,做到项目抓大不放小,努力做好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业聚集、产业链延伸等工作。

三、县域经济重点在县区。各相关部门要与县、区部门联合制定发展规划,按照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各有侧重体现特色,具体落实好发展什么,谁来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

五、做好二季度工作必须要认真把握的几个关键

各县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始终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振奋精神,共克时坚,要从七个方面切实抓好、抓实: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二季度经济发展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扑下身子具体抓,要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和装备,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二要做到措施有力。县域经济发展既有共性,亦有个性。要结合各自实际,做到扬长避短,创新思维,体现特色,确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三要做好项目建设。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抓经济就是抓项目、抓发展。各县市区二季度要狠抓项目落地,充分挖掘项目、包装项目。把实现增量和扩大总量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尤其是武功、淳化、永寿三个县今年要下大功夫,用硬措施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四要做好金融支持。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省市均采取了相应措施,各级财政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各职能部门、县区金融担保机构要积极配合,创造性的做好财政贴息、小额贷款担保和省市技改资金、工业发展基金落实到位工作,使其真正起到缓解资金紧张压力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要切实强化销售工作。今年工业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抓产品的销售。市场疲软必然导致销售不畅,销售不畅从某种意义上必将制约经济发展。销售不畅、资金占压、成本加大,既有我们产品适销对路问题,更有销售策略、市场布局等问题。强化销售,市上要抓,县区亦要抓,企业更要抓。要在全市上下形成齐抓促销的强大态势。流水不腐,没有强劲的销售,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产。要紧紧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做好进入旺季后的销售工作。

篇13

众所周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刺激经济,增加投资,拉动需求,以防止经济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但全球的经济减速或衰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单元,命运似乎完全由外部大环境所掌控,大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对不同企业而言,因自身能力、所处行业、外围区域及宏观环境、内部条件等要素不同,应对措施也就因企而异。对于现行的中小企业而言,本人认为其应对经济危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稳定经营规模,实施科学发展

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形势喜人,中国经济更是一枝独秀,改革开放30年间,GDP平均增速近10%。但就一般情况而言,企业由于快速发展而缺乏足够的资源储备,很容易受到经济危机侵害,资源投入减少,市场需求萎缩,这不仅仅会遏制甚至可能会枯竭企业的生命。其实,很多企业在经济危机中无法应对,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储备,根据当时形势盲目扩张,一旦环境改变又无法迅速调整。面对危机,管理者必须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避免过渡扩张,从而优化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稳定经营规模,实施科学发展,首先是对投资项目重新进行可行性评估,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发生变化,重新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对建设周期长的项目,可以提高过程决策弹性,以应对变化,对风险与收益极不对称的项目,应果断刹车。按照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方法,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培育明星业务,对现金牛业务往往采取维持策略,但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时,现金牛业务应成为经营核心,这需要企业管理者从经营思路、资源供给、组织优化等方面调整和改变。从而实现转变观念、优化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2 充实现金流量,强化财务管理

充实现金流量,一要压缩库存产品,我们说金融系统为整个经济体系提供血液,企业现金流也是企业系统的血液,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现金流断裂。资不抵债一样可以生存,只要有现金流量,只不过是财务风险大而已。处于经济危机中的企业首先就是适度提高资产流动性,尤其是库存物资和各类帐款,以提高抗击风险能力。二要降低应收账款。降低应收帐款的最直接办法是优化企业销售管理系统,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与信誉高的客户的销售份额,逐步淘汰信誉差的客户;通过帐款回收优惠和激励计划促进货款回收,把优惠给客户,同时激励收款人员;对应付帐款部分,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采用延迟支付期限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现金量,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经常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我建议中小企业把商誉放在首位。三要盘活闲置资产。对企业的闲置资产,尤其是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应尽可能盘活或变现。盘活可以提高使用率,也能带来收益,处置闲置资产也不失为强化财务管理的好方法。

3 收缩部分业务,实施重组策略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何况是抗风险能力极小的中小企业,因此,当面临经济危机时,对部分业务实施收缩策略有时候不失为正确的选择。首先是瘦狗和问题类业务,未来发展还不明朗,同时又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源投入,对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业务可以保留,看不到前景的直接采取出售或其它方式予以剥离;对于明星类业务,判断其生命周期、风险程度、收益率等指标,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方向,可以保留的继续运作,但不宜再进行大规模投入,因为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也说明为什么经济危机来临时,不仅仅是整体经济衰退,也使得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不前。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 另外,有些业务可能处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本身就有缺陷,即使能够渡过危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对此类业务建议企业趁早撤离,不能死盯着一点不放。因此,对处于受危机影响大的行业的业务应收缩甚至关闭,大企业在危机时期往往会展开业务重组,中小企业其实也一样,业务重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4 强化企业管理,发挥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能够度过危机的企业都有其特有的竞争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垄断者和行业或细分市场资源垄断者,与多数竞争者相比较,中小企业通过强化自身竞争优势,以其稀缺性或特有性应对危机是最为理想的。

企业竞争优势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培养并建立起来的一种或一组能力,具有稀缺性、价值性、难以模仿、不可复制等特征。对经营管理者而言,必须明确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哪些?是不是核心竞争能力?面对经济不景气,企业管理者需要进一步突出自己在技术研发、采购、运营、市场、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同时利用该优势去占领有限的市场区间。

5 建立战略联盟,分散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构建战略联盟以应对经济危机至关重要,战略联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基于供求关系的产业联盟,另一类是基于资源或能力共享与互补的专业联盟。企业建立供应商联盟,可以有效组织生产运作,在保证供应物资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形成便捷的供应体系,减少库存成本。但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增长时期的这些联盟作用与经济危机期有着本质不同,增长时期大家关注点是效率和利益分配,而危机时期更应该强调的是稳定与风险分担,只有明确这一点,合力才能够有效发挥出来。

专业联盟在跨国公司已经存在了许多年,这也是一种社会劳动分工,可以大大提升运作效率。资本所有者提供资本或者资源,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联盟。专业技能所有者提供专业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技术开发或产品设计等服务,企业通过专业联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运营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