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1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旨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走出心理阴影,顺利完成学业。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不少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例如在孤儿、单亲或是离异家庭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另外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引起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性格,其中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心理问题占有相当比重,有的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2、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里,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缺乏学习兴趣的例子并不少见。深入了解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对各专业情况不了解,因此盲目报考;②志愿服从调剂,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读下去,因而感到很迷茫;③受各方面的影响,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④对本专业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足,遇到困难就失去了信心。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适应能力差,不能较快地融入大学生活。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刚入学的新生当中,他们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很难适应,不能及时地融入到新的集体当中,从而产生情绪波动。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便会出现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学习压力大,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节奏。许多学生昔日可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可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大家都很优秀,个人感觉失去了往日的自豪感和优势,所以学习压力就会变大,这样始终使自己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5、交际能力差,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养成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从而导致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6、就业压力大,不能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对前途的憧憬转为现实。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社会人才的需求,实际的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都会引起他们各方面的思考和权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7、情感问题也成为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情感问题是大学生活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压抑、抑郁等情绪。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案例表明,情感危机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努力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一方面,进一步利用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例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向大学生系统介绍和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心理调节方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利用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主页、心理热线、QQ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的匿名性和无约束性能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发挥其时间具有灵活性、信息反馈迅速的优点,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首先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设置专项资金,培养和引进一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社团成立心理健康协会,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开展活动,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力开展阳光心灵活动。只有美丽的心灵 才能感受生命的美丽。只有拥有阳关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广泛开展阳光心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用爱与科学知识塑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内心世界洒满爱和阳光。积极引导大学生多读好书,多听好歌,多与人交流,让大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感动,从而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

4、加强恋爱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或迟或早会对异性产生倾慕、爱恋之情,这是身心发展的必然所致,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否则就会陷入种种困惑,甚至无法自拔。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恋爱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理智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大事,正确地对待恋爱中的各种矛盾,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其次要教育学生摆正爱情与成才位置。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理智地处理好爱情与成才的关系,在有限的青春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智慧,龙跃,齐立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5).

[2] 陈海波,韩天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J].人才培育,2010.

篇2

大学生新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发展基本成熟或正在成熟,而心理发育尚未确定。尤其是情感丰富与情绪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十分明显。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以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同时引发人们心理的逐渐变化。

(一)客观方面

在大学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中学时期相比发生了变化。大学时期是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把学生逐渐塑造成各类专门人才。相比中学时期教师辅导、家长督促的方式,大学时期学习要求有更强的自觉学习、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增大,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无疑会产生很大影响。与中学时期相比,大学新生入校后要过集体生活,宿舍是主要的生活区域。学生的日常生活全部依靠自己处理。对于平时在生活中习惯于依赖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学生来说,在大学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事宜,由此在新的环境中产生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2.人际关系更复杂

进入大学,学生们发现周围的同学大多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素昧平生,语言、生活习惯和个性等各不相同。与中学时代熟悉的环境相比,产生陌生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往往需要很长时间适应。每逢节假日,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思念父母和思念家乡的念头,因此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缺乏交往的技巧,又使他们陷入交往误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加之他们心理承受力比较弱、缺乏自信、胆小等,于是开始闭锁自己,郁郁寡欢,他们或因不能正视自己,或因不能善待别人而屡遭挫折。

3.对待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态度不同。

大学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综合力。与中学时期集体活动基本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不同,大学时期集体和社团活动多,多数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参与。学生们除了要完成专业学习外,还要参与班集体的建设活动。学生们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这种现象,而大学新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对集体活动缺乏参与的主动性。

(二)主观方面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心理发展存在明显的两面性,而且各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容易引起多种心理的冲突与矛盾,主要的心理矛盾有: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引导,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1. 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认为自己在中学时期成绩优秀,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盲目自满。

2. 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加之入学后,奋斗目标不明确,适应能力不强,竞争能力也有所减弱。

3. 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二、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下是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的措施:

(一)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调查问卷的形式,从中筛选出有心理问题隐患的学生,根据情况重点关注,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二)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篇3

中图分类号:C444 文献标识码:A

Flow体验是指人们对某一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并推动个体完全投入其中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具有技能挑战平衡、行动意识融合、清晰目标、明确反馈、全神贯注、控制感、自我意识丧失、时间变换、享受体验9项特征。以教育为背景的Flow体验研究很少,大学阶段的自主文化学习较为普遍,在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及教师指导下,学习者要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实现具体学习目标,因此探索大学生自主文化学习中的Flow体验更具现实意义。本研究将自主文化学习范围限定为上一门喜欢的课、完成一项有难度的作业或实验、看一本有价值的专著等。

有研究发现,Flow体验有助于提升幸福感,与降低压力、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由此看出,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本研究旨在探寻大学生自主文化学习中的Flow体验能否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

对大学四个年级学生分层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男生75人,女生118人;大一48人,大二47人,大三50人,大四48人。

1.2研究工具

1.2.1特质流畅量表-2

包含九个维度,33题,五点计分,本研究中问卷%Z系数为0.861。

1.2.2心理健康自测量表

包含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认知功能三个维度,15题,十点计分,重测信度为0.791,本研究中的%Z系数为0.859。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比较

通过分析发现,Flow体验总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自我意识丧失、时间变换两个维度,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享受体验维度,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女生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

2.2年级差异比较

通过分析发现,Flow体验和心理健康总分在四个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清晰目标维度,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大三;时间变换维度,大四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维度,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余年级。

2.3 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分析发现,Flow体验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显著正相关,Flow体验九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三个维度间大部分也呈显著正相关。

2.4 Flow体验对心理健康的预测

以Flow体验的九个维度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结果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回归预测,得到回归方程:

心理健康=2.607+全神贯注*0.543+挑战–技能平衡*0.620+控制感*0.305-时间变换*0.2988。

该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484,说明全神贯注、挑战技能平衡、控制感、时间变换四个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

3讨论

3.1不同性别、年级的Flow体验、心理健康特点

本研究被试以文科生居多,学习方法类似,且自主文化学习范围有所限定,因此Flow体验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女生喜欢结伴学习,男生擅长独立思考,因此男生更容易融入到学习中,降低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失去对时间的正确觉知,女生更愿意分享完成任务的喜悦感,并将其作为强化未来学习的最好鼓励。大四学生即将毕业,面临升学或求职的抉择,比起低年级学生,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此大四学生目标性更强。但是,时间有限任务重,他们对时间变换的感受就会低于其它年级。

大四学生比其他年级的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少,说明近年来学校加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作用,大四学生在人生转折点虽压力重重,但学习目标明确,Flow体验提供给个体幸福感、积极心理、低紧张度,加之四年来的相关社会实践,耐挫、耐压力性有所提高,而低年级学生对未来还处于迷茫状态,面对各种挑战不知所措。

3.2 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Flow体验与心理健康显著正相关,即越能体会到Flow体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全神贯注、挑战技能平衡、控制感、时间变换四个维度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解释率达到48.4%。自主文化学习中,通过挑战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感受自己技能和挑战水平的平衡、掌控挑战任务的进展,以至于失去正确的时间知觉,这种体现自我价值实现的Flow体验增强了大学生的幸福感,使大学生对学习更满意、更乐观,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者建议,学校教育不应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更应该注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学生创造产生Flow体验的条件,激发学生Flow状态,从而提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观幸福感存在民族、地区差异[1]。一般认为主观幸福感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1]。为了解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包头医学院抽取临床、护理、检验、预防等专业的1~4年级在校大学生642人为测试对象;其中男生247人(38.5 %),女生395人(61.5 %);年龄(21.47±1.48)岁。

1.2 方法 采用自评问卷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国际大学生心理调查(该量表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四个分量表,均为单维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调查者经培训后,采用统一问卷和指导语,组织学生填写后统一收回。共发放问卷718份,获得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89.42 %。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与统计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上完成。

2 结果

2.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一般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医学院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以及较低的消极情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分布见表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性别而不同,女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高于男生(P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随是否认可本专业的变化见表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是否认可本专业而不同,喜欢本专业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高于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P

2.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成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均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相关关系显著(P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比较好,其中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得分都是中上水平,消极情感得分较低。故医学大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程度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

从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分布可以看出,医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水平高于男性,消极情感水平低于男性。这源于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男性的期望值更大,故男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更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体验的幸福可能低于女性。这个结果与温翠红等[2]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而且,由于高校扩招,在读大学生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所读专业能否为自己谋取一份满意的职业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首要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医学类院校。由于专业限制,就业面远不如其它专业,因此,专业的含金量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重视。对本专业认可的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水平高于对本专业不认可的学生,消极情感水平低于对本专业不认可的学生。同时,在就业与考试的压力下,学习成绩也成为大学生群体情感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成绩越好,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水平越高,消极情感水平越低。这与严标宾等[3]的研究结论“学业成绩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作用”一致。

结果还表明,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成分都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说明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影响因素,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采取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或降低消极情感水平的方法。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成分[1],所以在改善学生的生活物质质量的同时,也可改进他们的认知方式,使学生们主观感受到对现有条件的满足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很大作用的。相比之下,消极情感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远大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4]。可以认为,消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不良情绪更易引发心理问题。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正向促进相比,消极情感更容易影响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学生的消极情感水平,减少消极情感体验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比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更有效。

由此可见,包头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对现有的生活比较满意,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卞小华,费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1):86-88.

篇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1.015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1-0056-04

Burns指出,完美主义者把个人标准定得远高于自己能力,强迫自己不断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努力,完全以工作量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总在努力,却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最终只能导致产生自我挫败感[1]。 Frost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美主义“多维度”的概念,并且确定了六个维度:(1)担心错误(CM),既对错误的消极反应,把错误等同与失败,认为失败后将失去他人的尊重;(2)过高的个人标准(PS),即为自己设立了过高的标准,并且这些标准在自我评价中占了过分重要的比重;(3)父母的期望(PE),即认为父母为自己设立了非常高的目标;(4)父母的批评(PC),即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种知觉;(5)对行动的疑虑(D),即怀疑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6)条理性(O),对秩序、整洁和条理的强调[2] 。在多维度概念的基础上,Frost等编制了一个信效度较高的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FMPS)[2]。Frost 等人的观点受到其他研究者的重视,他们所编制的问卷也得到了广泛运用[3-5]。

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完美主义者的父母常常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度的控制 [6-8]。但涉及养育方式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影响的定量研究仍然不多。訾非以一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为样本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的条理性维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条理性正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与条理性负相关[9]。本研究以几所全国重点大学1-3年级同学为样本,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式,选取三所性质不同的大学(北京大学,代表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代表以理工科为主的市属重点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代表以文科为主的市属重点大学)于同一学期发放问卷350份。填写问卷的学生为选修心理学公共课的非心理学专业1~3年级本科生。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其中北京大学188人,北京工业大学90人,首都师范大学59人;男生152人,女生185人;理科学生152人,文科学生185人; 1年级57人,2年级117人,3年级163人;年龄16~24岁,平均20±1岁。

1.2工具

1.2.1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Perfectionism Scal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PSCCS)[10]

该问卷由50个项目组成,包括四个分量表:个人标准(PS)、父母要求(PEC)、担心出错(CMD)、条理性(O)。1~5级记分,得分越高,表明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将所有被试按完美主义总分由低到高排列,取分数最高的和最低的两端各27%的被试作为高分组(>140)和低分组(≤117)。

1.2.2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修订版(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11]

该问卷包括58个对父亲评价的项目(分为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偏爱、温暖理解六个分量表)和57个对母亲评价的项目(分为过度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温暖理解五个分量表)。采用0~4级记分。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父母养育方式越表现出惩罚、干涉、拒绝、保护、偏爱和温暖理解的倾向。

1.2.3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12]

该问卷共90个项目,9个分量表,采用0~4记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对被试进行集体测试三个问卷。问卷顺序随机化。让被试根据各个项目符合自己的程度进行评分。然后分别计算各分量表的得分和量表总分。

1.3 统计方法

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2.1高、低分完美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

表1显示,完美主义高分组在父亲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和拒绝否认上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在母亲的惩罚严厉、干涉保护和拒绝否认得分上显著高于低分组。

2.2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用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总分及4个分量表分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各分量表得分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完美主义总分及分量表父母要求、担心出错得分呈正相关;个人标准与父母的过度干涉和保护、父母的温暖理解、母亲的惩罚严厉呈正相关;条理性与父母的温暖理解正相关,与母亲的偏爱负相关。大部分相关为弱相关,但完美主义的父母要求维度与父、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相关系数都在0.40以上,为中等程度正相关(表2)。

2.3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用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总分及4个分量表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完美主义总分、担心错误和父母要求维度得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其中完美主义总分、担心错误与SCL-90的大部分因子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父母要求与SCL-90的各因子均是弱相关。个人标准与SCL-90总分及人际敏感、焦虑因子分弱相关(表3)。

3讨论

3.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父母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与子女的完美主义倾向正相关,尤其是与完美主义的担心错误维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父亲的惩罚严厉得分对完美主义倾向的预测不如母亲的惩罚严厉得分,或许因为母亲是子女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来自母亲的惩罚严厉更容易导致担心错误等与安全感缺失有关的表现。赵虎等的研究[9]曾发现,子女更受母亲严厉惩罚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子女在情感方面更在乎母亲的反应。

完美主义高分组的父母在干涉保护、严厉惩罚、拒绝子女方面显著高于低分组,在父母的理解和偏爱上差异不显著,说明父母的温暖理解或者偏爱等对子女的正性情绪与子女的完美主义倾向关系不大。

本研究发现完美主义的条理性维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基本上不相关,这个结果与訾非的研究不一致[9]。訾非的研究发现条理性维度与父母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维度呈负相关,而与温暖理解呈正相关。原因可能是,訾非的研究采用FMPS中文版,其条理性是积极完美主义的维度,故而与负性的教养方式负相关,与正性的教养方式正相关。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是对FMPS的修订,为了突出完美主义的负性特征,在条理性维度增加了如“没有条理的人或事让我难以忍受”这样的反映消极完美主义的表述,同时又保留了“我是个井井有条的人”这类在FMPS为积极完美主义的项目,使得这个维度所测量的条理性概念兼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因而导致与教养方式相关不显著。

3.2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相关,完美主义越严重,对自己的错误越担心,感到父母对自己要求越高,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担心出错和父母要求这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尤为突出。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与个人标准和条理性相关不显著。条理性与SCL-90相关不显著,同样也与其所测量的条理性概念兼有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有关。同样,在以往的研究中,个人标准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如担心错误等维度明显,一些研究已经发现,较高个人标准本身并不一定是消极的[13]。

参考文献

[1]Burns DD. 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Self-defeat[J]. Psychol Today, 1980, 11:34-52.

[2]Frost RO, Marten P, Lahart C.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J]. Cogn Ther Res, 1990, 14 (5): 449-468.

[3]Ablard KE, Parker WD. Parents' Achievement Goals and Perfectionism in Their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J]. J Youth Adolesc, 1997, 26 (6): 651-667.

[4]Juster HR, Heimberg RG, Frost RO, et al. Social Phobia and Perfectionism[J]. Pers Individ Differ, 1996, 21: 403-410.

[5]Minarik ML, Ahrens AH. Relations of Eating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o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among Undergraduate Women[J]. Cogn Ther Res, 1996, 20 (2): 155-169.

[6]Blatt SJ. The Destructiveness of Perfectionism: 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 Am Psychol, 1995, 50 (12): 1003-1020.

[7]Rice KG, Ashby JS, Preusser KJ. Perfectionism: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Self-esteem[J]. Individ Psychol J Adlerian Theory Res Pract, 1996, 52 (3): 246-260.

[8]Stoeber J. Th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Revisited: More Perfect with Four (Instead of Six) Dimensions[J]. Pers Individ Differ, 1998, 22 (4): 421-426.

[9]訾非. 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5): 321-323.

[10]方新, 钱铭怡, 罗珊红, 等. 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的修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9): 613-616.

[11]岳冬梅. 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7(3): 97-101.

篇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完善大学生心理调节机制,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开拓创新、勇敢坚毅、乐观自信的心理品质,提高效率,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救助。根据课程的目标,我们可以重新明确课程的性质,心理健康课不能简单地确定为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限于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定义和概念的讲解,而应将课程界定为实践技能课,关注他们具体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的掌握。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第一,动力心理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从而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动力。第二,学习心理方面。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调查显示:69.6%的大一新生和54%的大四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存在考前焦虑的学生不乏其人。第三,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处在大学阶段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拥有自己的空间,又害怕孤独,常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冲突之中。第四,性心理方面。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及性知识的缺乏导致的性心理问题。第五,职业选择心理方面。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经济的挑战,在择业过程中出现心态失衡,自卑、嫉妒、焦虑等。总之,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些负性的情绪,如自卑、焦虑、抑郁等笼罩着他们。同时,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年级上存在差异。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从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现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这说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心理需求是不平衡的,既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又因为每个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根据这一分析,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时,应将各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别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在于,首先它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理需求。提高大学生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育体系等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性质定义为实践技能课。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讲授法、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心理影片评析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起来。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综合、灵活运用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第一,充分调动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第二,大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和教师一起展开激烈的讨论,形成师生的教学互动,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心理健康的知识。第三,所选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运用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四,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概况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

篇7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狭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比较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马克思列宁思想、思想教育等等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高校并未引入先进的国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等,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遇到挫折的时候,容易一蹶不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高校心理健康课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形成自己独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把重点放在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愉快地享受大学时光。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有待转变我国目前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只是采用单一理论化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受教育中的实践过程,使得学生对心里健康教育的热情度不高,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心理教育质量。心理健康课教学不应该只是心理教师在讲台上面一个人讲授,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心理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诉说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把问题提出来,师生一起共同讨论和解决。

(四)高校应该立足大学生未来发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育者应该加强和学生间的联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做到真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高校应该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行为,同时还应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意识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高校教育者不应该仅仅教授学生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对未来的自信心,让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人的成长是一个延续的过程,高校教育者应该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每一天和每一件事当中去努力提升自己和壮大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成为一个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心理咨询技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心理咨询技术是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咨询对象进行语言或者心理的某些咨询、辅导、沟通,帮助咨询者消除其自身的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技术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意义。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大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思想观念,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咨询技术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手段,由于它比较注重人与人的平等性以及具有情感融合性等特点,高校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技术,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产生新的价值观念,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三、心理咨询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1.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应该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倾听指的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对象的语言以及非语言行为静静的用心灵去感受和了解的一个过程。倾听是高校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的有效前提。高校教育者应该认真的去倾听学生的心理,并且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咨询。真诚有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基于双方平等的一个关系,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而在整个过程中,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认真倾听学生表达的内容,还应该对于学生提出的心理阴暗部分,做到不歧视、不嘲笑,真诚的为学生进行解惑,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2.高校教育者和学生间的共情。共情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咨询过程中,对于学生表达出的真实情况进行感受的一个过程。共情有利于高校教育者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得学生觉得自己被接纳,而感觉到了温暖和心安,促进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了解自己、挖掘自己。高校教育者想要做到共情,就必须真正了解学生所表达的真实心理状况,很好的做到共情,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共情其实是相互的,只有教师很好地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感受到这份温暖,从而把这种感受反馈给高校教育者,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增进师生间的友谊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3.高校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关注和评价。积极关注,作为高校教育者而言,应该加强和大学生之间的联系。高校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个人特长之类的,同时要用一颗平常心、不功利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包容他们的缺点,对其中家庭背景差或者品德不良的学生应该做到不歧视,平等对待。高校教育者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平等对待,有利于激发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评价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本人或者其特点的评判,许多大学生缺乏自信,或者看不到自身的优点,使得整个人显得郁郁寡欢,高校教育者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缺点,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积极帮助这些大学生战胜这些困难,增强自己挑战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高校教育者正确的自我表露。正确的自我表露,指的是高校教育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经验,和学生一起分享,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这一环节当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提出正确的、积极的经验和情绪同学生进行分享,以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勇气和信心。高校教育者可以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开放式分享,使得学生在分享经验的时候,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自身行为有无过失,从中汲取正确的经验。高校教育者正确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5.有目标的实施团体咨询。团体咨询是将整个团体综合在一起,实施的一种心理咨询模式,团体咨询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体验,来对自我进行探索,从而改变自己和他人间的关系,以及和整个团体间的人际关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团体咨询,促进每一位大学生心理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开展一定的团体咨询活动,比如学生班级内的团体辅导,团体心理咨询和家庭间的团体辅导,促进和谐班级,和谐团体的构建。同时高校教育者可以定期举行有目标的感恩教育、幸福教育、理想教育、挫折教育等团体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毅力,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篇8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偏离

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教育者将此困惑及心理障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说都是以防止心理障碍为目的,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偏离,甚至就大学生而言可能因此形成反向心理暗示,即便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潜移默化中也关注消极方面,进而形成了一种忽略积极品质有效培养的思维定势。

2、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关系紧张

在“消极”教育理念下,教育者已习惯置身于施教者身份,容易将大学生置于心理问题的焦点,从而使得教育对象觉得自身存在心理问题,容易产生自我防御意识,内心深处排斥教育者,因为担心接触太频繁会让周边同学以为自己心理不健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困境。

3、心理教育功效削弱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向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即把注意力集中于情绪困扰、和适应困难的同学身上,视野狭窄,忽视大学生更美好的方面,不注重积极的心理体验,致使心理教育工作过于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功效,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注重挖掘潜能,并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特征的教育,而积极心理学与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与目标相统一,它通过特殊手段引导大学生积极看待问题,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2、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采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地揭发存在的问题以期改正,却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强调内部心理的积极因素建设的积极心理学深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该引导方式也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3、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人为本”,聚焦于人的优点及相关积极因素,倡导以积极的心态做出正面的解读,挖掘自身潜能,并自发运用积极品质帮助他人寻求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实现自助和助人的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对策

1、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切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其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满足高校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该关注生活,并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活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待生活事件从心理学意义上进行分析,切实提高其应对生活事件的技巧,在内容设计方面应该注重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使其从中体悟并构建自己的心理系统。

3、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大学生应有民主思想,即赋予大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切忌武断专横,目空一切;其次,作为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学生,呵护其健康成长;再次,作为教育工作者需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让他们体验到愉悦感。

4、注重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关心自身心理发展,作为高校可综合采用培训、讲座、讨论及演讲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帮其体验到讨论过程的快乐和幸福,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等群体品质。

篇9

1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专注于个人发展并研究积极的素质,如潜能和美德。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基本理论上存在一些差异。积极心理学侧重于个人的积极素质和个人生活质量。然而,它并没有完全否认对个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和令人沮丧影响的重要性。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社会组织体系、人格三个方面[1]。

2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传统心理学更关注有问题的学生,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学校的所有学生。有问题的学生只占学校人数的一小部分,而大多数普通学生需要心理指导。有些学生生活在安逸、闲散的生活中,有些学生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动力是什么,也有部分学生每天过着非常积极和充实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引导这些学生愉快的做着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2]。

3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是串联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各学科间互相配合进步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整个教学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现阶段,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仅是因为学校教育质量的原因,同样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学生自身注意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预防心理健康疾病发生的有效平台。

3.1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为所有学生

由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群体心理咨询与交互心理问题解决方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需要结合个人咨询和小组咨询,同时将咨询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作出相应的咨询判断,利用有效的信息化及网络化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将预防信息传递出去,这样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再遇到这样的心理问题时可以对号入座。为了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个人交际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3]。

3.2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点为关注学生成长

以传统评价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避免不了积极面对和被动习惯的不利情况,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不利的,这也不利于普通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和健康的心理发展。针对当前形势,要着力抓好少数学生关注的问题,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由于现阶段,学生家长白天忙于工作,照顾孩子的事情基本涉及不到,更不用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此学校就成为整个教育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3.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幸福感,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

根据积极的心理学,主观幸福指的是个人的生活观和生活感,而幸福感的关键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是如何与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质量相协调的。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数量增加,导致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和大学生找工作难,由于大学生的期望高,这种局面导致大学生实际与梦想的跨度过大,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方面。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心理学基础下的实践

4.1培养积极心理的理念

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并且要以发现和发展的愿景注意到学生的积极面。引导学生积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培养积极的三观。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及提升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及相关的关注者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同时要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规范化,进而提升整个教学内容的有效性[4]。

4.2提供积极心理咨询

篇1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的活跃人群。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厘清大学生的内在成长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我们探索建立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1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因特网(Internet)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我国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与标志,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危机感。网络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比,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有很多不同于真实世界的特点,如身份的可变性与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打破时空界限、可记录性等,这些都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行为方式表达,以至于做出很多与自己性格不匹配的行为。因此,及时掌握网络环境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开展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人际交往和人格等方面。从认知方面看,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的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为学生提高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当个体接收的信息过多时,容易导致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发生认知错位,对信息表现为迟钝感和麻木感;从情感方面看,网络的发展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情感需要,使其收获了平等、尊重和自由的情感体验,但过多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性格孤僻、压力增大等,甚至加剧患焦虑和抑郁风险;从人际交往方面看,通过网络人际交往可以增强大学生主动交往的能力,网络的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内向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但是依赖网络可能会导致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受阻,产生自闭和逃避心理,出现“御宅族”现象;从人格方面看,网络能够强化自我意识,使人们更具独立性、自主性和支配性,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但容易导致自我意识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此外,网络与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和角色的切换易发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最终导致人格障碍。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心理健康是“网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而网络心理学又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自己独特的影响环境、独特的表现形式、独特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网络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相对应网络心理障碍而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开和权威的定义。文中关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借鉴郝文清提出的概念,他将网络心理健康概括为:人们在使用网络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离线时能够保持心理的平衡、能够较好地把握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虚拟性与现实性之间以现实性为主导、在线时和离线时能够保持人格的同一,离线时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应。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尤其是大学生网民在使用网络方面的先锋位置日益突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一方面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运用网络技术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由于网络使用而导致的认知、行为等问题都迫切需要加以解决,这是从问题产生的角度来理解的。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确定不变的,即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和特殊功能,关注大学生知情意的发展,及时预防和治疗各类心理问题,最终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

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时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网络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00年1月,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能力、动机和潜能等,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修正。在积极心理教育理念中,强调“积极”是贯穿心理教育过程的灵魂和主线,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主张对那些集中关注于心理问题的病理式研究进行变革;其次,倡导心理学要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最后,对人类存在的心理问题,强调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做出适当解释,且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使人们不再专注于认知事物的消极面,那得先教他们如何认知事物的积极面。因此,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关注心理潜能充分开发,倡导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并获得积极意义。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3.1适当调整教育目标

在积极心理学诞生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几乎都是以治疗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其目标是帮助个体尽快摆脱心理困扰,而对个体长远发展和潜能发挥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容易使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在于培养积极向上、适应力强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克服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学模式,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应当包括帮助个别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更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只有兼顾二者,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在工作中,要坚持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代替诊治各类心理问题,适当调整原有工作中的消极价值取向,根据时展特点、网络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重新调整和确立教育目标,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品质。

3.2主动渗透积极理念

网络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很多大学生因此成为“网瘾”一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大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告诫学生要远离网络。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要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从自我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要善于通过网络课程、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渗透积极理念,拉近与学生距离,让网络成为师生沟通的新途径,不仅要解决其在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营造积极的网络和现实教育环境,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合作,使积极的行为经验转变为个体内在的成长动力,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养成。

3.3着眼全人发展

心理健康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但由于追求功利化、随波逐流等原因而导致了一些忽略人性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片面化、工具化思想必须得以转变。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我们要将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个体,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更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体验、自我探索的全新空间,区别于以往教育环境的单一化,网络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物理限制,更大范围地实现跨学科互动和知识的整合,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更加注重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培育具有现代价值观、理性的、人文的、道德的、精神的全人。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现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之一,也是值得探索和挖掘的新突破点。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网络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同时,要做好反馈与监督,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网络心理的研究,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相辅相成,多手段并举、多渠道融合,不断丰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篇11

普通教育是基于心,如果一个人心态正直,再加上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所以说心理健康是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前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并不孤立,是相互渗透的、相互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信念、品德、意志等为重心,两者看似很多不同,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交点的.

2.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培养的是人们要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事,面对压力不轻易倒下的过硬的心理素质,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

三、按照教育部号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及完善,网络也成为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大学生接收着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影响,许多思想观念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然而,我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与时俱进,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减弱,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遭受着严峻的考验.现代大学生比以往更容易接触社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并不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市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这方面的影响,对金钱看重,做任何事情都讲价格,都要讲是否对自己有利,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的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却不再学会为人考虑.大学生活是很多学生首次学会独立生活以及脱离家庭与他人相处的机会,不管他们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都要学会独立面对,不管事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要学会做出独立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自己的是非观.

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却往往没有适应这个转变,他们无法从以往的自我中心转移到集体生活中的角色.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好友,与人交往却不知如何沟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法排解……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他们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西方有一句谚语“: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如何在进入大学生活后,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融入集体,调节自己的心理差距感,找到自己适合的定位,培养正确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耐挫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踏入大学后的重要课题.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应当认真总结以往的各地高等院校开展过的工作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在这方面先进的经验,更深刻的体会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力图探索出更多更先进的工作方法,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发展.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内容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便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针对性的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针对学生的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心理辅导以及答疑咨询活动,最后达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心理品质,让大学生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疏解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交友关系、恋爱及择业等,最终达成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人的一生,总会需要面临困境.然而,困境与磨难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如何从困境中吸取经验,找到前进的方向并最终走向成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的能力.作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首要的就是保持自己乐观的工作、生活态度,不断在困境中吸取经验;要拥有和谐的人际交往圈,正确的沟通方式,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要拥有远达的人生目标,正确看待自己暂时的得失;要拥有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保证自己乐观的态度.作为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新时期大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正确面对得失、面对困境,随时保证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保证自己不会因为情绪变化而产生心理问题.

3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由哪些因素导致

最近大学生心里问题越加明显,而且越是名牌学府,越是高学历,这种情况就越显著,先前有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后有马加爵谋杀室友,到现在是投毒事件等等,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分裂等方面.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应当关注的问题.首先,好很多大学生感到学习有压力,却又没有学会该怎样释放压力,长期的生活、学习紧绷的状态让他们极易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其中5%左右是特困生.经过相关调查,70%以上的贫困生感到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而这些压力给他们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然而他们却并不懂得该如何调解.

其次,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大学开始进入恋爱阶段.很多学生对情感问题的处理并不好,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据调查,高校学生犯案,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情感问题无法得到排解,学生长期为情所困,心理开始扭曲,有的人甚至走向极端,诱发大学生犯罪,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再次,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来自两代人所有的关爱,很多学生养成任性、自私、无责任感等不良恶习,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该怎样进入家庭以外的集体角色,遇到问题极其容易走极端,很多人甚至因为沟通问题产生暴力倾向.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极差,不懂得如何调节自身心理状态,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便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沟通,有严重的自闭倾向,无法融入集体生活,长期以来,与人接触都会产生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单亲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从小养成浪费攀比,对其他弱势同学的歧视等不良习惯,长期以来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而言就尤为重要了.最后,由于近些年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要面临着十分残酷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毕业便面临着失业,因此他们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不可避免的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强烈缺乏安全感,很多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4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日常通过课堂来教育我们的大学生,要通过生活的各种方式来教育,要懂得学生们的心里的想法,要了解学生们经常关注,愿意关注的一些事情,现在的大学生内心世界不容易被父母,老师甚至同学所了解,只有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另外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更高年级的同学心里更为复杂,更需要心里治疗和咨询,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年级的同学的心里问题,这样的好处是更好的细化了不懂阶段不同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变化,能够积累面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的经验,可以更好地,更称职的成为大学生心理上的灯塔,指引大学生们在健康的心理道路上,茁壮成长不断前行.

5加强领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各高校更应当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积极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帮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把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管理体系中,加强校领导的管理力度,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其次,选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高校教育的工作骨感,在编制等方面让工作者受到重视,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受到重视的成都.最后,要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聘请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

篇12

关键词: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impoverishment;college stud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05-01

0引言

师范院校大学生,肩负着未来教师这一职业角色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所应具备的心理修养和素质尤为重要。贫困大学生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教育者的重视。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他们是否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也在承受沉重“心理贫困”?

1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了解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译本,以某师范院校4个年级911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贫困生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贫困生均选自学校贫困生信息库。同时抽取933名师范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非贫困大学生为参照。

1.1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9项因子分均值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其均值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并达到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

从反映心理健康程度的9项因子中,强迫症倾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个因子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检出率的前三位,表明一部分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1.2 师范专业贫困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只有敌对因子分均值略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水平,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9项因子维度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相同水平。

1.3 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男生优于女生师范院校大学生生源结构与其他院校不同,女生越来越多。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把性别作为一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发现:9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值女大学生均大于男大学生,其中焦虑因子达到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达到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师范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男生优于女生。

2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策

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必然与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双重性或师范性。师范院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师范院校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加值得师范院校教育者们的关注。

2.1 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在大多数的研究中只有9.1%的研究者在探讨贫困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征同时,发现并描述了贫困生积极的心理特征,认为他们具备坚强、独立、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优秀的心理品质。研究者在对比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时,强调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在研究中,研究者认同社会因素在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它们都在影响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贫困是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决定性因素,在进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应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2 弱化“标签作用”,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常特别强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单独开设一些课程或心理活动。这实际上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打上了一个沉重的标签,即“贫困引起大学生心理的不健康,越贫困越不健康”。实际上研究表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良好的,有些方面甚至优于非贫困大学生。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出的特殊性如加以放大,会产生消极的强化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弱化标签作用的影响,培养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全方面多维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心理自助,促使其自我意识的统一和成熟,增强自信心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2.3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差异性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同样存在与贫困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贫困大学生,他们存在着能力差异、感知觉差异、性别差异、文化背景差异、个性差异、认知差异、教育背景的差异等个体差异,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可能不同,他们接受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动机有所差别,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3(5).

[2]唐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

篇13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自杀等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引起广泛关注。从一个残缺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每一个人最早接触、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正常的家庭对个体成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结构不完整的残缺家庭对个体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些不良影响。我们所指的残缺家庭主要是从家庭结构的层面上界定的,主要包括夫妻双亡、离异、丧偶、分居等情况。

残缺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在亲情、监护及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往往过早地缺失亲情的滋养,经济上容易陷入困境,身心健康成长难以保障,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据研究表明,在品德方面,离异家庭子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为24.94%,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6.38%,在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的平均比例为21.22%,完整家庭子女为5.81%。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离异家庭子女为19.32%,完整家庭子女为5.58% ①。

一、残缺家庭大学生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

1、孤僻

孤僻即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是威胁当代儿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在残缺家庭的大学生,在幼儿期往往经历过家庭的变故,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不良体验,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这些没有拥有完整的爱,缺少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大学生,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总觉得别人会歧视他、嘲笑他,变得畏畏缩缩,喜欢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容易形成较孤僻的性格。

2、多疑

残缺家庭在孩子的教养管教方式上一般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关注过多型,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单亲母亲家庭,单亲母亲往往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人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另外一种是放任自流型,这种家庭对孩子管理较少,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和思想上的引导,孩子在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下,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走入误区,由于与最亲近的人缺少有效的沟通,信任感缺失,对周围人都抱以怀疑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人际交往的困难,如果长时间无法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3、自卑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据中华单亲家庭教育协会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单亲家庭有1600多万个,因离异的占80%,而在单亲孩子中近六成的单亲子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②。在残缺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自己和所处家庭的正确评价,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在他们看来,他们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自己是不幸的。他们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害怕被别人歧视、嘲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畏惧,使他们的自卑心理越发严重,以致他们在各方面开始轻视、否定自己。

4、焦虑

焦虑是残缺家庭大学生一个相对比较典型的心理特征。作为残缺家庭的主要受害者,失去父爱或母爱对他们的打击和心理压力是巨大的。由于残缺家庭大学生都经历过父母离异或者失去亲人的痛苦,因此在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一种安稳的生活状态或者比较温馨的生活氛围,但是他们细腻敏感的人格特质和生理、心理上的“弱势”,使他们容易杞人忧天,经常会为一些琐事无端地烦恼和忧虑。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不得当

家庭教育环境与子女性格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残缺家庭的教育方式多分为暴力式教育、放羊式教育、溺爱式教育,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孩子正常的情感、情绪生活,造成了孩子身心的不良发展。此外,由于缺乏与父母正常、必要的沟通,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这也直接促成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

2、学校老师关注较少

学校对残缺家庭大学生关注较少也是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不断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偏低。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做,辅导员忙于应付大学生日常事务,精力和时间有限。尽管辅导员老师有心要对残缺家庭大学生给予特殊照顾,但相对贫困生、后进生,残缺家庭学生的问题似乎并不是最为突出,所以辅导员在正常情况下关注较少。这种情况下,部分残缺家庭大学生就会误认为辅导员不够关心他们,他们之间也没有建立起信任感。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单亲家庭大学生有问题也不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

3、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

对于残缺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仅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关注和理解,有些人还说风凉话,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其父母在生活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孩子也卷进了大人的情感纠葛当中。他们总觉得人们都在背后议论自己,人们的一言一行好像都是在鄙视和嘲笑自己,使得他们对周围人产生排斥,不愿意和外人交流和接触,从而导致孩子形成孤独和自闭,这些都给孩子在心理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也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周围人的取笑、议论,媒体有意无意的评论,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会认为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情让他们产生羞耻感,惟恐他人谈起自己的家庭。

4、个人心理素质差

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也是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内在因素之一。残缺家庭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学生本人心理素质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可避免的挫折,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承受水平的不同,有人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人的性格都是属于内向不稳定型的,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③。残缺家庭的大学生往往从内心深处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孩子,或者自己天生命不好,还有不少人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自卑自怜,对外界的态度过分敏感,这就导致他们自暴自弃,或对社会有对抗情绪,戒备心强,难以与人合作,进而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三、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影响到其家庭的幸福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特殊群体——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过程。高校领导应从全局出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经费、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将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育人全过程。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列入课程教学计划,并有重点推荐残缺家庭大学生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课,让他们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调适自我、控制情绪,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常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残疾家庭大学生身上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解和疏导,引导学生自我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应坚持专兼结合的原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高校要设置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并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只有拥有国家职业资格的人员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岗位。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要重点关注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尽量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加强兼职人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技能培养,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如对辅导员、班主任及从事学生工作的干部、教师制订相关培训计划,使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残缺家庭的孩子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对老师的态度极为敏感,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敌对情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老师要用真挚的爱来关心残缺家庭大学生,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3、建立残缺家庭大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

为了更好地解决残缺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有必要在学生入校时,将残缺家庭大学生的情况进行梳理,了解和掌握残缺家庭大学生的相关情况,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原因等, 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残缺家庭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 并详加记录。同时把每个残缺家庭学生的教育责任到人, 责任老师与学生建立亲密信任关系, 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 同他们谈心, 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 尽力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用爱和行动来感化教育学生。此外,责任老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努力寻求家长的配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分析出其产生现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同时,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争取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克服心理障碍。

4、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高校要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高校学生处、团委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辅导员要有意识地鼓励残缺家庭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 使他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 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这有助于他们排解不良情绪, 产生归属感。同时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社会交往技能,懂得热爱他人、热爱生活, 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培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心理咨询活动,可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提醒大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残缺家庭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学校要在保证他们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对他们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弥补家庭残缺带给他们的心灵伤害;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全方位、多层次地采取科学措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注释:

①残缺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②笙长军.单亲家庭子女自卑心理成因及其教育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9-153.

③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http://.cn/rmlt/html/2011-01/11/content_746809.htm?div=-1

【参考文献】

[1]郝江华.浅谈高等学校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27-129.

[2]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57-16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