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脱口演讲的技巧

脱口演讲的技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脱口演讲的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脱口演讲的技巧

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70-01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颇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教学环境比较封闭,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难点。近两年来,“脱口秀”节目日益盛行,学生们也总是喜欢模仿电视中的“脱口秀”主持人的摸样。笔者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用“脱口秀”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脱口秀”训练的第一步就是积极心态的训练。良好的心态是表达的基础。而农村小学的孩子因为环境、家庭等原因,普遍存在胆小害羞,不善与人交流的缺点,即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是脸红声音小。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根据“脱口秀”的训练技巧,首先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清晨至少默念十遍:“今天我一定要最大声地说话,我一定要和同学愉快地交流,我要放松地大笑。”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长期的训练下,很多学生都变得比以前开朗、自信了。班里有个小男孩,因为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地工作,从小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看到陌生人就不会说话。笔者了解情况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聊聊家常,不断鼓励他按照自我暗示法进行练习,并且让他爷爷奶奶督促。两个学期过后,他有了明显的改观,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比较响亮了,课后也能和同学做游戏了。

二、口才训练

口才训练是“脱口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此,笔者根据“脱口秀”的训练方式,采取了“五”字训练法。

(一)每天至少与五个人有意识地交流。鼓励学生在每天放学途中,碰到熟悉的老师、同学或邻居,能主动热情地交流,即使是不太熟悉的清洁工阿姨或者车上的司机,也要大方地问好。回家以后,主动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家里人听,最好能做到有条有理。笔者还主动联系家长,希望他们能有耐心地听孩子的讲解,并对孩子的讲解给予合适的评价。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每天大声朗诵课文至少五分钟。小学的课文大多图文并茂,文字优美,内容抒情,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诵读。但是,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布置孩子在早读课上朗读背诵,学生却毫无语感地进行着所谓的朗读与背诵。这样的诵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此,笔者利用每天的早读课,和孩子一起朗读,比赛谁读得有感情,谁能读出文章的韵味。孩子在激励下,大都读得声情并茂。

(三)每天进行一次五分钟的演讲。演讲是一种口语表达艺术,它不仅要求演讲者的声音清晰、准确,而且要求语言流畅自然,婉转甜美,以充分显示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语言魅力。笔者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名家的精彩演讲,从声音的清晰度到多样性,从思维的准确性到逻辑性,从演讲者的表情到仪态,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笔者鼓励学生每天在镜子前进行一次五分钟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网上摘抄后修改的,让他们注意观察自己的表情和手势,并让家长给孩子打分。每节语文课前,请一位学生上台演讲,请其他学生当评委,给予适当的点评。还可以进行班级评选,一周评选一位“演说之星”,一学期评选一位“小小演说家”。

三、辅助训练

(一)坚持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要想让学生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就必须培养他们坚持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篇2

抽签时,我抽到了倒数第二的顺位,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坐在下面,听着同学们的演讲,思绪万千。我发现大家虽然此前都没什么竞选经验,但讲的内容竟然都相差不多,我越听越心惊,我以为存在一个标准的格式,每个人都要按此要求来准备,而无知的我完全对这格式没有概念,我准备的演讲稿纯粹是心里有什么就写了什么,就像一封信。

演讲接近尾声,我感觉心都快要蹦出来了,等到老师终于叫到我的名字时,我选择了勇敢面对,我说:“老师,算了,我放弃。”老师一怔,问我为什么呀,我说:“我发现我准备错了,下次有机会再竞选吧。”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我说选择放弃,本来早就听得昏昏欲睡的同学们纷纷来了精神,大家转过身含情脉脉地望向我,眼神里全是鼓励。“试试啊”“你上去试试呗”“没事儿,害怕啥呀”……

在众人的怂恿下,我僵着身体走上前,生平第一次面对那么多双死盯着我的眼睛,手心的汗水润湿了稿纸,我不安地发表了一段和竞争对手们不大一样的演讲。讲的什么当然已经记不得了,但还记得的是,那次演讲获得了整个竞选过程中最多的关注和最热烈的掌声,就像春晚里赵本山的小品。

最终我的得票仅次于大队委和班长,成为了学习委员。这事让我得到了两点启示:一是投票结果一般不怎么靠谱;二是根本没人喜欢那些人人都一样的表达方式,大家感兴趣的是一个人最独特的那一面。

有一次我采访那个在白宫里做脱口秀的黄西,他跟我说,从前他学吉他,想当个吉他手,一开始学,他自己弹得挺高兴,可给老师一看,说你的手型是错的,要板他,一来二去,他就没了热情。后来过了很多年,他在酒吧里看一支很有名的乐队演出,他发现那个吉他手弹琴的姿势和他一模一样,然后他就陷入了和我一样的沉思。

在我打理的微信公众号后台隔三差五就有人问我,怎么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或许这些提问的朋友是想听一些方法论,但我每一次都会回复相同的建议,我说,最简单的方法是说你心里想说的话。我知道这看起来像是一句无用的话,但它是真的。你心心念念日思夜想的事情说出来一定真挚无比,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最不善于写字的人,写下的情书也往往是令人感动的。

篇3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70-01

一、文献综述

对奥普拉脱口秀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脱口秀中折射的美国梦(Epstein & Steinberg, 1998);脱口秀中体现的女权主义和种族主义(Squire, 1994);脱口秀的会话结构(吴飞,2014 );与其他脱口秀的对比(高丽、杨波,2013)。很少有人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分析其说话艺术。本文旨在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分析奥普拉脱口秀中的话语,以期展现其语言魅力。

二、理论框架

合作原则由美国哲学家格莱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包括四个范畴,可以宏观概括为四大准则,即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量准则要求说话者言语应包含同时也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质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自知虚假及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要求说话者说的话要有关联;方式准则则要求说话者说话清楚明白。

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实际交往中不可能一直都遵守这四条准则,甚至会故意违反准则,以达到更好的言语交际效果。Taylor & Cameron(1987)指出,合作原则的准则只是原则而非规则。对于规则而言,人们要么遵守要么打破;而原则在明显遵守的同时有一些打破。有时人们故意违反某些合作原则(如出于礼貌、谨慎或道德),以达到交际目的。

三、奥普拉脱口秀对合作原则的运用

对合作原则的适当运用,能让交际更加顺利有趣,而奥普拉在脱口秀中对合作原则有很强的驾驭能力,下面以具体例子来说明奥普拉独特的说话艺术。

例1. Someone still has the chance to go home with a new car...You are being given a special package and I don’t want you to open it! Do not open it……

奥普拉向观众宣布,还有一辆汽车将被送出,实际上她将给每人都送出一辆汽车,然而为了设置悬念,同时增加节目趣味,她选择不透露过多信息,只是不停地说“do not open”。实际上她运用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点到为止,提供基本信息却不透露更多,让观众在明白情况的同时保留一份好奇。

例2. Madonna has never done a television interview longer than 12 minutes until today! The woman...is here for an entire hour……

以上是奥普拉采访麦当娜时的一段话。奥普拉遵循了质量准则,因为12分钟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信息,关于它的真实性也毋庸置疑。奥普拉一定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才在当事人面前说出这么详细的信息。她通过遵守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成功抬高了节目的地位,因为一个从来没有在其他电视采访中超过12分钟的人在她的节目中用了整整一个小时接受采访。可见,奥普拉对质量准则的运用让节目效果事半功倍,并获得更多关注。

例3. 杰克逊: And I’m here to say, do not judge a person……

奥普拉: That story you mentioned…that story had legs.

这段对话来自对杰克逊的采访。这是杰克逊第一次接受采访,解释关于他的谣言。奥普拉巧妙地违反质量准则,用一个拟人句化解了尴尬,并对杰克逊表示支持和理解。实际上谣言并没有腿,她通过对质量准则的巧妙运用,让采访在更友好的氛围中继续。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奥普拉的说话艺术,她通过对合作原则的遵守或违背,达到了更好的交谈效果,使其脱口秀影响力不断加强。人们既能在这里找到共鸣,又能体验交际乐趣。

四、结语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的重要原则,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及话语艺术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谈话场合和说话者的交际目的,适当运用合作原则,可以化解尴尬和冲突。奥普拉就是掌握了说话技巧并灵活运用合作原则,为其脱口秀增加了一份独特魅力,笔者希望人们可以学以致用,增强演讲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Epstein, D. & D. L. Steinberg. American dreamin’:

Discoursing liberally on the Oprah Winfrey Show [J].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1998,21(1):77-94.

[2]Squire, C.Empowering women? The Oprah Winfrey Show [J]. Feminism & Psychology,1994, 4(1): 63-79.

篇4

不强求,接纳自有力量

如果孩子生来是内敛的气质类型,那么让他当众表演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的优势不在这方面。如果家长无视孩子的先天气质,一味要求他们像多血质的孩子那般活跃或“自来熟”,其实是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尊重。

如果孩子像甜甜那样,家长的理解与宽容非常重要,家长过不了自己的“面子关”,软硬兼施一味逼孩子上台,而孩子又自感不能胜任的时候,只会心生自卑,更缺乏独立面对的力量,当然也就更难克服怯场心理。反过来,如果家长能够从内心里接纳孩子,允许他如其所是,甚至告诉他“勇气是需要慢慢积累的,爸爸妈妈愿意陪你经历这个过程”,则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不再有“如果表演不好爸爸妈妈会不开心”的压力,就可能缓解怯场情绪。

我在教养女儿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女儿属于偏内敛的性格,特别害怕人多的场合。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看到来听公开课的家长都能吓哭,自然,让她当众表演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我从没因此责怪她。因为我的宽容和理解,随着年龄渐长,女儿变得越来越大方,幼儿园毕业典礼的时候,她上台表演白雪公主的话剧角色,整个过程都很自然。上小学后,先后两次主动竞选小队长和中队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向好的愿望,即使家长不催逼,他们也会从内心里渴望有当众表演的勇气,但家长如果对这件事表现得比较焦虑,反而可能打乱他们的成长节奏。坦然接纳,就是最好的支持力量。

用绘本,应对怯场

接纳孩子容易怯场的状态不等于放弃任何引导,事实上,如果家长能摸索出适合孩子的引导方式,效果总会让人惊喜。

我在引导女儿逐步摆脱怯场的过程中,对于绘本的力量深有体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舞台怕不怕》。故事讲的是小熊妹妹总是害怕登台表演,小熊哥哥则很外向,在人前表演起来游刃有余,有一次他们在同一台剧里表演角色,小熊妹妹因为害怕上台出丑,每天在家里刻苦排练,小熊哥哥则不当回事,结果到了比赛那天,小熊妹妹因为准备充分很完美地表演了自己的角色,小熊哥哥则因为太大意忘记了台词,当众出丑。女儿听完这个故事后,在我的提醒下,认识到事先认真准备可以熟能生巧,甚至可以让表演“自动化”,到了台上自然就不那么紧张了。我也趁机跟她分享了自己从害怕当众讲话,到渐渐能当着很多人的面做讲座的经历,并告诉她,临上台表演或演讲,有点紧张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大演讲家,也会紧张,适度的紧张能帮你调动更多的头脑资源,发挥出尽可能高的水平,如果不习惯这种紧张心理,也可以想办法缓解一下,妈妈缓解紧张的秘诀也是跟小熊妹妹一样,就是事先反复准备、排练,这样到了台上,自然就脱口而出,小家伙听了很受启发。

情景模拟,循序渐进帮孩子

一般来说,人前再怯场的孩子,在家里表演还是很放得开的,家长可以通过在家情景模拟帮孩子锻炼勇气:

篇5

不久他们就组建成一个“笑道文化”的团队,说身边的事,赢得了白领们的共鸣。没有投入资金宣传和推广,仅靠口口相传,这个业余白领脱口秀团队火爆沪上白领圈,每场演出都是一票难求。

80后“海归”演绎“中式脱口秀”

2011年,王从加拿大回国,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做财务管理,月薪几万元。

作为一名海归,有一阵子,王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是很习惯。比如说国内年轻白领的业余生活,除了K歌就是打麻将,无聊透顶。还有他喜欢在工作中开开玩笑,在国外的职场文化中,这是有创造力和幽默感的表现,但在国内,很多人就开不起这个玩笑,甚至觉得王很怪,很好笑。

王并不觉得“怪”是个贬义词:“我觉得,怪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很有趣、很怪的人,如果能把这样的人集合到一起,那有多好玩啊!”

在和朋友商量之后,一个并不成熟的计划开始酝酿。王想到的是脱口秀,国外叫stand-up comedy秀场,即“站着的喜剧”,实际上是原创艺术发源地。一些好莱坞喜剧片演员,在出名前就是搞stand-up comedy的。2010年底,王决定组织一支兼职的脱口秀表演团队,起名为“笑道文化”。

王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调查了上海的脱口秀市场后发现,当时上海有4家脱口秀俱乐部,但演员和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人,他们的表演,每场有300多个观众,票价在300元人民币左右,说明脱口秀的市场还是很大的。不过笑话是有区域性的,一个笑话在国外好笑,在中国可能不好笑。而且,外国的演员不会说中国段子,也没有为中国观众服务的观念。于是,王决定,要做中文的段子,并开始物色一起玩儿的伙伴。

于是,有一天,王在北外滩朋友开的一个酒吧里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演出,他没有经验,也没有名气,讲得还不专业,好在讲的都是职场上的身边事,泡吧的白领观众比较赏脸,讲完了都卖力地鼓掌。接下来就比较随意,王问台下的观众:“有没有愿意讲笑话的,可以上来说。”这个Open Mic环节就是后来“笑道”选拔“笑匠” (笑匠,即从事喜剧的表演者)新秀的方式。

袁雪就是在这次活动上与王相识的,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风司的高级白领,年收入45万元。王话音刚落,袁雪主动上台说了个笑话,随着了解的加深,他很快被吸收为“笑道”的业余脱口秀演员。

讲笑话的人,请来这里集合

陈适,是一家著名汽车公司的采购工程师,也是一位“网络红人”。2012年10月,一直被同事和朋友们认为善于冷幽默的陈适用手机录制了一段模仿各种口音英语讲笑话的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没想到一个星期点击量就达到50万。

一次,偶然听说了“笑道脱口秀”的陈适在微博上找到并@了一下王,附上自己视频的地址,写了三个字“求入伙”。很快,王回过来三个字:“求见面”。

陈适当天回家就开心地告诉妻子:“这回可找到组织了。”在集体创作讨论中,陈适的确有一种“找到组织”的归属感,除了每月一两次的演出外,“笑道”还举办“笑道课堂”的免费活动,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与其说这里教你如何使人发笑,不如说是教会大家如何做一个从容大方、讨人喜欢、不紧张的人——要是还有点幽默感就更好了。

陈适从大学就喜欢脱口秀,不过他从没在台上参加过文艺演出,也没受过任何舞台表演的训练,说笑话的技巧和段子的打磨,都得靠一次次演出慢慢训练。他平时的工作比较忙,每天工作上的时间占了10~12个小时,而且强度很大。不过他自嘲已经习惯了,就利用小块小块的时间,比如很多段子都是在地铁上写的。在台上表演的过程中,他不断摸索经验,一个段子今天讲,听众反响很好,明天讲,可能没人笑。要把一件事讲得让人能笑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陈适平时喜欢和他的创意导师袁雪一起切磋。袁雪格外看重段子的原创性,他不抄网络段子,而是到生活中找素材。为了写一个相亲的新段子,他去了人民公园相亲角好几次,“奇遇”多多。于是陈适也开始从身边的客户身上找段子。

袁雪告诉陈适,说笑话对自己的风投工作也有帮助。“笑道”团队的共识是,不嘲笑弱势群体,尽可能调侃自己。说笑话的人,心理需要非常强大。你在台上越不自信,台下越不笑。遇到不笑的情况,你要怎么调整好,这就是心理和技巧的锻炼。袁雪说:“我工作当中跟客户做演示、演讲,这些技巧会用在舞台上,而在舞台上的技巧,我也会用到和客户交流当中去。”

随着“笑道”演出的一次次成熟,越来越多有幽默天分的人从观众中被吸收到这个团队。他们中有世界500强企业的采购经理、创司金领、IT男、金融从业者、外教这些听起来更像是高级白领俱乐部成员的人,一旦聚集在“笑道喜剧脱口秀”的招牌下时,被日常工作遮蔽的搞笑天分就马上复苏,立刻变身舞台上的搞笑高手。

大多是年轻白领的观众,他们并不在乎笑匠非科班出身,因为笑匠们说的都是白领身边的事情,不像一些专业演员,说的都是网络笑话。“笑道”的演出基本上是从晚上8点~10点半,七位表演者轮流讲笑话,像一场白领狂欢,台下的是草根,台上的也是草根。2013年8月的一次演出现场,除了一对被女儿和侄女鼓动来的老夫妇,150多位观众都是年轻人。那些职场白领最为熟悉的老板与员工的对话、劳资争议的笑料成为台上台下精神沟通的密码,台上一说,台下都懂。王对“笑道”风格定位也很清楚:“我们和郭德纲、周立波没竞争,大家的目标观众群不一样。”

搭个平台去创业

除了演员,“笑道”的幕后运营团队也集中了各路精英。现于基金公司工作的陈西娅负责门票、场地合作、演出安排、现场布置等一系列运营事务。出生于1983年的陆佳纯,是团队里的财务总监。这位从美国伯克利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年轻人,不仅负责团队的财务,还用自己的统计学知识设计了一份非常专业的评分表,每位演员演出后,都请观众马上打分。

每一场演出,陆佳纯会对观众人数、表演流畅度、笑点次数乃至环境因素、食物、空气打分,最后计算出一个“笑指数”。大家就根据这个指数,调整自己下一场的表演。

篇6

关键词 《超级演说家》 成功之道 热播 冷思考

纵观当下中国的电视荧屏,歌唱、跳舞、婚恋等节目已经泛滥,大型的娱乐选秀类节目同质乏味,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而语言发自肺腑、声音掷地有声、内容更有营养的节目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超级演说家》作为我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由能量传播公司与安徽卫视联袂合作,第一季一扫2013年中国电视荧屏娱乐选秀模式节目横行之状,以创新的内容表达方式,冲击观众视觉感受。从众多节目的拼杀中突出重围,创造了收视佳绩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

一、《超级演说家》节目简介

《超级演说家》是由做过《壹周立波秀》、《鲁豫有约》等许多访谈和脱口秀节目的能量影视传播公司制作的,经验丰富的公司和安徽卫视的强强联手,势必推出一档好看的节目。它是由著名主持人鲁豫担任监制,鲁豫、林志颖、李咏、乐嘉担任导师的全新原创语言竞技类节目。在此舞台上诚意演说、个性表达的是来自全国60位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新锐精英。作为中国首档原创的语言竞技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人文性。

二、《超级演说家》的成功之道

该节目自播出以来就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在收视上,开播当晚就在 CSM33 城的收视率成功破1%,收视份额近4%,稳居省级卫视综艺节目第一。第一季13期的节目,共有8 期节目斩获当晚省级卫视综艺节目冠军,11 期荣登微博综艺话题排行榜首位,微博讨论话题数上千万,网络视频点击量过亿,彰显了中国本土原创的力量。在口碑上,选手和演讲内容都颇具看点,风格上或犀利或温暖或理智,内容上很多话题都触碰到社会问题,牢牢地吸引着观众,节目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一边倒的好评。同时,正在播出的全新版第二季也获得了好评和高效的收视率。总结其成功之道有以下几点:

1、内容差异,原创魅力

《超级演说家》将选手的现场演说作为节目的核心内容,结合导师的点评和选择,融汇选秀节目的晋级竞赛架构,既形成“只说不唱”“说得比唱得好听”的独特风格,又保证了节目的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和很多选秀节目营造的那种 “平民草根”的舞台不同的是,《超级演说家》是一个平民话语权的平台,选手可以在这个平台表达想表达的观点、讲述想讲述的经历、描绘想描绘故事,让观众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还可以从导师点评中得到启发。《超级演说家》充分展现了其原创的魅力,无疑给当下中国娱乐选秀模式称霸的荧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形式创新,发掘潜力

在节目的导师设置上更有创新性,“最会说话的女人”鲁豫、前央视名嘴李咏、性格色彩大师乐嘉和“不老男神”林志颖组成的“四大导师”坐阵,这四位也是第一次以导师的身份亮相电视节目,所以对观众来说有新鲜感。这几位性格脾气迥异、阅历丰富的导师,在节目中经常会擦出感性与理性碰撞的火花,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互为补充而又相得益彰。具体来说,导师鲁豫是一位很会倾听的女人,她主持的《鲁豫有约》就是说出你的故事,她遵守的准则是“你要信任我,你就会告诉我一切”,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看待这些选手,用温暖人心的力量选择了像女狱警陈文娅这样的选手;李咏之前是央视的著名主持人,主持过春晚和许多知名电视节目。作为一位科班出身的导师,他会选择曹清婉这样的学生,并从专业的语言技巧和纯粹发音技巧上去训练她,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给自己的学生;乐嘉是一位有着从事演讲事业经历,并对人的性格色彩有着深入研究的专业性非常强的导师。他在选择的过程中,就会很注重选手演讲的专业性,进而从专业角度出发去选择他麾下的选手,在基础的表达能力之外,他觉得有改造潜力的就是好选手,如第一季的冠军是一位北漂的话剧演员崔永平;作为演员和歌手出道的林志颖则会偏向像大王那样具有表演性和激情性的选手,他的战队名字也叫“速度与激情”。

在选手选择上注重差异化,比如博士、中性人、残疾人、女摩托车赛车手……他们的经历大多都是比较坎坷的,在经历过人生低谷后重新振作起来,摸爬滚打一番来重塑人生。这些人把自己的故事讲述出来与观众分享,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能发人深思、给人鼓舞,这也与安徽卫视的宣传口号“爱传万家”相契合。

3、赛制新颖,引人入胜

作为原创的演说类选拔节目,《超级演说家》在首轮是采取的导师分班制,四位导师每人六个名额和一个复活权用于之前被淘汰的选手,在多位导师同时选择的情况下,那么权利就反转至选手的手中。复赛阶段,四位导师的战队进行轮番的对战,根据指定主题进行演讲,之后将有其余两位导师和一位嘉宾评委进行投票,率先得到2票的一方晋级,另一方待定。待定的3位选手在决战三角中进行即兴的30秒演说,最后由现场的观众投票选出晋级的一位。决赛阶段,也就是最残酷的组内厮杀,通过自由选题和即兴情景90秒演说的层层筛选,最后每个导师的战队只能有一名队员进入终极决战。经过每个导师和大众评委层层筛选击破重围的全国四强,经过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的投票选出全国冠军。

在新版的第二季中,第一阶段首次加入了“3+X”的导师制,使节目更有看点,更突出了说的意义。四位导师每期轮流坐在X导师的位置,剩下三位导师将被挡板遮住眼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能从选手的演讲内容和方式进行选择,进而拍下挡板。虽然“X”导师是唯一目睹全过程的,却只能在其他三位导师放弃选择时才有选择权。这样的选择过程设置,使整个比赛更加的充满悬念。

4、满足受众,社会需要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①炙手可热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之所以火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受众做了深入分析,紧紧的贴合“受众即市场”这一大多媒介所认同的基本观点。《超级演说家》正是因为倾力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贴合了当下的社会需要才一举成功。

媒介它“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②现代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民众在这样的现实社会环境中没有可以表达自己观点和宣泄情绪的出口。《超级演说家》这个平台就是一个情感出口。在节目里我们会看到行动和说话不便但却乐观开朗的相声演员、男扮女装的中性人、每天都被自己帅醒的混血小帅哥、自信满满的90后、2004年超女选手现身说“法”等等。选手在舞台上分享他们的爱情、亲情、友情,他们的各种感人、励志的故事感染着观众,观众们的观点和情绪也通过舞台上选手的演讲得到了表达和宣泄。

正如观众的热情支持一样,社会也需要《超级演说家》这样的节目,它为有梦想的人创造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并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

5、关注语言美,传播正能量

“接下来,我们听你说……”这是在节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从千万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60位“平民草根”,他们在舞台上尽情的讲述着人生百态,回味着经历的酸甜苦辣。选手们演讲内容话题十足,触碰到了很多现实社会问题。每期节目都有选手带来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和体验,故事或温情感人、或激人励志,如脑瘫相声演员李宁、无腿行者陈州、听音障碍者曹青菀等选手,他们以经历的坎坷,向大众分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175 期《监听监看日报》对《超级演说家》给予了表扬,“节目的参赛选手大部分比较年轻,多数人演讲的内容也都集中在讲述自身经历和人生感悟方面,具有励志的积极意义。”同时,该节目将导师人性点评的“真善美”和选手演说内容的“信达雅”释放得淋淋尽致。

三、《超级演说家》热播的冷思考

在《超级演说家》节目有口皆碑的同时,节目狂热背后的发展瓶颈和未来出路值得我们深思。

1、培养原创意识,推进节目发展

在引进国外节目版权泛滥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媒体人应该增强信心,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本土资源,发挥原创意识,创作符合我国观众价值观念的、有意义且有深度的电视节目。在推进节目前进同时,也要抵制泛娱乐化,不要把节目做成低俗的娱乐节目,《超级演说家》就是一个严格的语言竞技类节目,不掺杂娱乐模式给受众带来欢笑和泪水。

2、提高媒体人素质,加强自我约束

现在国内的电视界的不良之风日益严重,尤其是跟风成瘾,模式盗用,当一个节目火爆的时候,紧接着就有不计其数的类似的节目充斥荧屏。我们的媒体人应该重视自身所承担的职责,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加强自我约束,做好节目的把关人,合理的引导受众的心理需求,传递出健康向上且富有文化营养的节目,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电视圈。

结语

国内的综艺节目模式化“虚化”严重,原创节目少之又少,在这种媒介环境下,《超级演说家》坚守原创的做法很值得学习。节目通过“选手素质优质化、明星评委多样化、现场对抗戏剧化”的三角支撑,保证了节目的整体看点。节目中选手演讲内容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大尺度深入”探讨,更是成为节目好口碑的最大来源。该节目首次将一个豪华绚丽的大舞台交由平民草根来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选手享受其中,观众也享受着他们的享受。通过对《超级演说家》的深入分析,对其成功之道的探索和总结,希望可以为日后演说类节目的发展和崛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

篇7

一、口译互动教学模式提出的依据

口译的即时性、不可预测性、涉及领域广等特点要求口译人才要有出色的听力理解能力、高度的注意力、超强的记忆力、宽广的知识面、超强的双语转换和表达能力、一心多用能力灵活现场应变能力等必备素质。这些技能和素质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专题知识的积累也不是仅仪靠九十分钟的课堂就能实现的。我国的口译教学历史还很短,仅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模式,目前很多高校教师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在沿用专题教学加语言教学的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采用专题为主线的教材,由老师放录音,学生进行翻译,老师再进行简单讲解的教学模式。这种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教学模式实现不了口译人才培养的目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口译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口泽环境中的困难与挑战,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能力的主动获取者,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口译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译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此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口译理论、专题知识、口译技巧、听力理解、短时记忆、口译笔记、双语转换、译语表达等口译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基于以上出发点,本文探索了互动的口译教学课堂模式,供大家探讨指正。

二、口译互动教学的原则

口译互动教学要遵守以下教学原则:

1.技能训练为主的原则

口译专家吉尔提出了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Phase I:CI=L+N4-M+C,PhaseⅡ:CI=Rem+Read+P(Gile,1995)即: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协调,连续传译(第二阶段)=记忆+读笔记+传达。可见口译技能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建立技能意识是翻译者跨入翻译殿堂的第一步。技能意识建立得越早,登堂入室之时就会来得越快,反之亦然。”(刘宓庆,1999)口译技能掌握的好坏直接决定口译工作的质量。由于口译的技能性很强,而技能的掌握叉需要长期的训练,因此技能训练是口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口译是一种技能性很强的语言活动,只有有针对性地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门技能并娴熟地进行实际口译工作,因此实践是口译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仲伟合教授说过,“一般来说,掌握一定翻译理论的译者在从事翻译实践时。往往比对理论一窍不通的人目的明确、方法灵活。”(仲伟合,2007)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口译教学时必须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口译理论,如口译的定义、特点、分类、标准、译员素质要求以及口译技巧、口译技能等。

3.因材制宜原则

口译教学及教学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变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切合学生的实际。一开始可以先进行视译训练,待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口译技巧和逻辑分析能力时,再选用音频和视频材料。可以由句过渡到段,由对话过渡到篇章,在不打消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逐步加深难度。

4.与时俱进原则

口译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要注意时效性、生动性,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口译现场视频材料,如杨澜访谈、刚召开的两会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中国发展论坛、奥巴马演讲等,这些视频材料不仅新鲜有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口译技能的提高,同时由于这些材料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对于学生专题知识的积累也有极大帮助。

三、口译互动教学的模式

口译互动教学可采取以下一些模式:

1.课前新闻播报

每堂课开始时,让两名同学用英文报道国内外最新消息,另外两名同学当翻译。促进学生在课下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或者看英文节目如CCTV9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开阔自己的视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命题演讲或模拟大会演讲

每堂课由两名同学进行英语演讲,还有两名同学分别担任他们的口译译员。既锻炼了学生英语演讲能力,也锻炼了作为译员的同学与发言人合作以及汉语表达能力和普通话能力。之后还可由同学进行提问,译员翻译成英语,演讲者回答后再由译员翻译成汉语,锻炼了演讲者的英语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作为听众同学的交流与反应能力及译员的双语转换能力。或者提前确定专题内容,一位同学充当发言人,另一位当译员。之后让同学就两人表情、发音、语气、语调、语速及相互配合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3.译前准备   由于口译涉及的知识面不仅广泛,而且往往会涉及到带有专业性的主题,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一个专题前,阅读该领域相关专题专业背景知识,查找并了解相关专业术语含义,老师也可指定文章让学生阅读,或留一些术语让学生课下查阅,课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实践证明,这不仅对于课上该口译专题的顺利进行行之有效,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专题词汇,了解相关专题知识,弥补学生口译过程中专业知识的不足,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逻辑整理训练

选择一些逻辑性强的论说文或者演讲类材料,让学生迅速找出整篇文章的逻辑关系,理清思路,学会断句理解,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源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口译技巧训练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边让学生练习口译,边讲解增词、减词、转换、解释性口译、绕译、一句多译等口译技巧。在碰到不熟悉的专业术语时可以进行绕译,涉及到有国情、文化内涵、或时事缩语的词语或者汉英谚语时可以做解释性口译。当然对于一些国情特色词语或者习语如果已有特定的词汇或对应的英文,就要作为术语或习惯表达背下来。一句多译是让学生通过词汇替换、句法转换、逻辑变化灵活地进行口译。

6.搭桥翻译

让同学在阅读源语的同时,轮流接续口译整篇文档。要求同学迅速理解,并用目的语快速译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迅速理解能力,快速反应表达能力,养成顺句驱动的口译习惯都有帮助。同时这也是同声传译的一种形式。鲍川运曾说过英语句子顺序往往是线性的,既意义按其出现在句中的顺序向下延伸,从语法结构上看,形态看

起来像串结构紧密的葡萄,因此采用顺句驱动的口译方法不仅合理,而且可以提高效率并且不易丢掉信息。

7.源语概述

选择不同语体的材料,听完一段话,让学生概述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语体的特点把握其逻辑,如论证类有论点、论证、论据。礼仪演说类会鲜明表示自己的态度立场。叙述类会仅仅围绕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按时问地点人物事件展开。描述类会围绕时空关系展开。该项训练可培养学生注意力专注,耳听脑记抓要点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说话人的意图,识别主题思想,把握核心句,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以意群而不是单词为单位进行听辨,理清话语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听辨理解过程中有意识筛选、缩小记忆容量、滤掉冗余信息的能力。

8.源语复述

听完一句或一段话后,让学生完整地用源语复述出来。强调的是内容和意义的完整,不要求语言形式的一致性,因此不同于背诵。此训练在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听力理解和短期记忆力的同时,同时也训练脱离源语外壳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口译灵活性方面的训练。“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递意思,永远不要过分去迁就原文短句结构和短句字词,切莫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去翻译,因为字词和结构都只是些符号,指明了道路通往的方向,但却不是道路本身。”(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1992)

9.口音辨别训练

让学生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讲的英语,猜测国籍,熟悉各种不规范的英语及其发音特点,以便适应口译现场的实际情况。

10.不同语体听辨训练

让学生听脱口秀、礼仪演讲、辩论、访谈、新闻、诗歌甚至天气预报各种语体的源语,让学生了解六种主要话语类型;即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对话言语体各种语体的特点,通过语气及各种非语言因素理解说话人意图的能力及口译时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适应各种语体的能力。

11.影子跟读训练 ,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生活化的语速较慢的英文材料让学生跟读,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逐渐加大难度,选择数字多、并列成分多的语言材料,进一步选择纯正的美音或英音演讲材料,让同学同步跟读源语。这项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改善听力技能,强化短期记忆能力,因为是边听边说,还提高学生一心多用,有效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语音、语调、重音、语气和节奏等,使学生发音纯正。

12.数字口译练习

介绍数字转换技巧及多位数、小数、分数、不确定数、倍数的译法,同时选择专门的数字练习材料,让学生听记译。因为数字之间的低相关性,使数字记忆成为口译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数字口译练习应贯穿贯穿整个学期。

13.双人互动训练

两人一组,只让其中~人听源语。之后该同学将听到的源语译给第二位同学,之后交换。互相交流,口译内容是否完整,译文是否可接受,表达是否流利。提高口译技能双语的转换和表达能力。

14.译人语概述

要学生将听到的源语概括并译成目标语。教会学生有的放矢,抓重点,理解源语逻辑的能力,不仅培养学生的源语理解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迅速进行双语转换的能力。提倡口译答案的多样化,不要让学生把参考答案视为唯一标准选择。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灵活应变的能力,没有对错,只有更好。

15.译入语复述训练或听译训练

源语由短句短段逐渐过渡到长句长段,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由易到难。这是综合性的训练,要求学生正确,完整译出源语,同时强调译文灵活多样,一句可多译,既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口译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如果说笔译时“能直译的则直译,不能直译或直译效果不好则意译”的话,那么口译时则“应主要采用意译,不要主动考虑使用直译。而只是在意译过程中自然地使用一些直译”。这样才能从大处着眼,抓住原话的实质内容,快速、灵活而又正确完整地再现原话。(王学文,1993)

16.译入语同声复述

学生在听到源语的同时用目的语完整译出。该训练同样要求内容完整,不要求语言形式的完全一致。这是一项综合训练。由于要求学生能够在听的同时理解记忆并且译出,该训练在训练短期记忆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听力技能、利用旧信息预测新信息的能力,以及源语理解、注意力分配、及双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17.读一记一译练习

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读完一段材料,并整理成口译笔记,之后把材料收起,凭借笔记复述阅读材料的内容,再口译成目的语。该项训练不仅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主要逻辑有效记笔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笔记、再现原文的能力及双语转换能力。

18.听一记一译练习

让学生听一段1―2分钟的材料,边听可边记笔记,之后给学生留时间整理笔记,然后让学生根据笔记复述并译成目的语。这是听力理解、记忆、笔记能力和双语转换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

19.三角对话练习

在口译训练的初期,由于学生昕解能力、记忆能力、笔记能力还都未得到长足的进步,可选择内容相对简单的语句较短、内容更口语化的对话材料,如主题为陪同、导游、现场采访的交替口译材料。把学生分为三人一组,一人说英语,一人说汉语,第三人是译员。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译员与谈话人的相互沟通配合。这样不枯燥,学生还都得到了锻炼。

20.口译会议观摩及实战

让学生观看现场的记者招待会、新闻会、访谈节目、纪录片录像,如两会后的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国发展论坛,让学生感受现场气氛,感受口译员的角色意识,并让学生适当参与,找差距不足从而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21.模拟商务会谈

三人一个小组,分别为中方代表,外方代表和译员。这项训练可以激励学生了解相关商务谈判知识,提高交流、表达、沟通协商等口译工作所需的实际能力。另外通过角色扮演,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了解相关专题知识及术语以及进行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让学生思索如何扮演好发言人和译员的角色,如何与发言人相互配合。

22.模拟记者招待会

教师提前确定几个主题,如外交问题、国情问题、环境问题、经贸问题等,让同学课下准备,把班级同学分成两组,每组选定几名同学做发言人讲话,稿件上课前准备好,每个发言人安排一位对应的翻译,其余的同学充当另一组的记者。当一组的发言人讲话并由译员翻译时,本组的记者及其翻译充当观众,另一组的记者进行提问,由发言人的译员译出。发言人回答,其译员译给记者。这样全班大部分的同学都参与了进来。

23.建立自主学习网站

老师定时上传最新口译现场音频与录

像资料,同学也可上传,大家共同分享视听资料,促进口译能力提高。

24.建立口译实践基地

尽量利用地缘优势,与外事部门、外贸部门、外企、或有相关需求的单位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学生可以担任志愿者到现场一线感受口译,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口译具有现场压力大,即时性强,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口译教学应克服以往专题口译加语言教学的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因为这种单调而且被动的接受模式对学生十分不利,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不利于学生对实际口译现场的口译能力的培养。口译教学应该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下进行,一方面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课堂气氛活跃,不至于觉得枯燥乏味,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主动地学习,不但可使学生积极参与,而且使学生注意力更为专注,并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现场适应能力。因此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2jDanie,1 Gile,Basic Concepts and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Ben]amins,1995.

[3]迭妮卡・赛莱斯科雏奇等著,《口笔译概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09.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254.

[5]刘和平,口译技巧――思雏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7).

[6]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王学文等鳊,《经贸口译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3,7.

篇8

一、从战略上“藐视”

因为家长会的重要性,再加上第一次和家长见面,所以,很多新班主任容易紧张。其实,紧张对于开好家长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当你面对教室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一脸虔诚地望着你的家长而感到紧张时,请告诉自己:学生家长是我的朋友,是我的助手,是我尊敬的客人,没什么可紧张的。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带着主人的微笑和热情,开始你的演讲吧!

把那句名言“从战略上藐视”套用在家长会上,还是比较恰当的。也就是说班主任在面对家长的时候应该清楚地知道,今天你们的相聚有共同的话题和目标,那就是孩子——他们的儿女,你的学生!家长们无疑将会是你工作上最好的助手、最好的合作伙伴。能运用好这种关系,那么你的班级管理以及对学生的教育都会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所以,消除紧张心理,与家长平等地交流、对话,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是家长会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从战术上重视

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的自信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上的。我们应当从战术上重视,做到以下几点:

准备充分

1、及时通知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议,特别要做好特殊学生(如留守学生、单亲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家长能及时到校参加会议。建议班主任在学生回家前调查、询问一下学生,哪些学生的家长实在不能到会,以便对有多少家长能够出席会议心中有数。让不能到会的家长主动电话联系自己,会后对应到会但未到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与沟通。要详尽准确地掌握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比如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考虑怎样讲话才能引起家长的共鸣,这样你的发言就会有的放矢。

2、黑板的布置:前黑板:欢迎标语;

3、做好教室的布置:班级文化展板,班级活动风采、班级学习目标、量化考核统计、学生作品展、科任教师和班干部介绍等。

4、做好讲话稿,就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措施、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等向家长作一个全面的工作报告,让家长对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放心。做到演讲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教育性。这些都要写出详细的发言稿,讲的时候最好能够脱口而出,让家长感觉到:虽然是一个新班主任,但是认真负责,有能力,为这次家长会花了很多心思。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放心!

有的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些繁琐的小事情,用不着向家长喋喋不休地汇报。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内容未必十分了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与家长交流的好机会,尽量让家长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和细节,调动他们配合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准备充分了,你才能够更自信地走上讲台,面对家长。

5、准备科任教师、家长代表发言。

(1)课任老师发言。发言的课任老师要准备好发言稿。发言不要仅仅从自己所任学科的角度发言,要能代表所有课任老师。让家长知道我们的教师团队敬业、爱生,让家长赞同我们、支持我们。

(2)家长发言。要事先物色好,动员经常与自己联系的家长发言,尽量让他准备好发言的书面材料。别在会上临时找人发言。

2.内容丰富

家长会上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所以,会上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作业本、考试成绩,还应该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让家长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碌,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应该把这项内容也纳人家长会。

家长更多的还是喜欢听有关孩子的具体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和指责。所以,班主任平时要留心孩子们的行为细节,把要阐述的观点融入一个个小故事中。如果你平时有记录工作日记的习惯,其优越性就显示出来了,你所说的越是有根有据、真实可信,家长就越爱听,你在家长心目中的威信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总之,在鲜明的主题下,班主任安排家长会的内容应该丰富。

3.形式多样

虽然每个学期才开1~2次家长会,但是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毕业,加起来就不少了。每次家长会如果都是一个模式,家长会烦,会不重视。因此,你开家长会的形式不妨“创新”一下,不要拘泥于一种。比如,请家长代表发言,交流经验,比你空洞的宣讲更有说服力;还可以请孩子对家长说说自己的心声,或者给家长写信,请家长回信,架起沟通的桥梁……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会带给家长不同的感受,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成为下一次相聚的期待!

4.当众表扬

不仅孩子喜欢表扬,成人也喜欢表扬。所以,班主任不要吝啬表扬,不要不好意思表扬比你年长的家长。表扬会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

比如家长开会时在走廊里大声接电话。等那位家长坐好后,我们可以说:“人家都说我们这个班的孩子乖巧、守纪律,其实不是我教得好,而是你们家长的素质好。家长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所以,我觉得,我们班的家长是一群高素质的家长,非常感谢大家如此专注地听我发言……”这样很多家长可能都把手机铃声调成了震动,有的甚至关机了。这样既避免了尴尬,又营造了良好的会场氛围。

再比如,有的家长不关心子女,老师可以通过表扬一些模范家长的做法,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

另外,在家长会上大力表扬孩子所取得的荣誉,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时候,被表扬孩子的家长是最自豪的。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所以每个孩子都要有受表扬的机会。表扬孩子就是表扬家长,让每个家长都得到表扬,有的甚至登台代表孩子领奖,这样的家长会,家长还怕参加吗?还怕来学校和老师交流吗?

三、从情感上贴近

家长当然是爱孩子、关心孩子的,但是你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爱并不比他们少,甚至超过他们。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可以表现得更细心,比如孩子身上有许多家长没有发现的问题,你可以一一指出;有些家长不知道的孩子的心事,你可以透露给他们。这样,班主任从感情上和家长更贴近了,家长自然也就会和你掏心窝子说话了。当然,这是建立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你对孩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家长感情贴近了,教育往往会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文素养的核心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频繁。人际交往、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劳动者需要具有的8项核心技能,第一位的核心技能就是“交流表达能力”。一些以往似乎对交流表达能力要求不高的行业,如美容、护理、机械维修等,也提出了对语言能力的要求,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成为工作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却不容乐观,普遍较弱,主要表现在:一、口语表达能力差。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少学生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很少接触社会,与人交往。进入大学后,社会大环境、学校教学等对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相应的要求,他们很少有意识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与人沟通时,往往言不及义、不知所云,无法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缺少与人交往的体验,一说话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强大的思想压力,造成心理障碍。二、书面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为:错别字多、语病多、词汇量贫乏、文字写作能力差。娱乐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学生越来越远离阅读,写作只需按“ctrl+c” 和“ctrl+v”就能完成。符号、数字、缩略并用,词汇、语法错误等在网络交流中随处可见。拿起纸笔,不少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求职信上文理不通、标点不符、错字连篇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据调查,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作为一线技术工人、服务人员,很难有提升、转岗的机会。企业认为,与一般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实践方面略有优势,但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质较低。由于人文素质的欠缺,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造成了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弱、后续发展的潜效性差。笔者有不少学生在校时学习成绩优秀,但进入工作岗位后表现平平,由于交际能力差,不善言语,无法将自己所学有效地表现出来,甚至个别学生工作不久即被单位以不适应工作岗位为由而解约。相反有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实习阶段善于与上级及客户沟通,获得好评,从而成为班上第一个签约的学生。这种状况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显然是相违背的。

一、高职大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一方面,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忽视了高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笔者认为,高职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和基本素质。其次,表达能力是就业的关键因素。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高职大学生能否进入用人单位。高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写作求职信、制作个人简历、招聘现场的谈话、面试等,这些都与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在求职过程中,说比做更重要。大学生走上社会,只有借助口才推销自己,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人,其中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一个定会受到青睐,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单位把出色的口才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有些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技术型人才,到社会上靠专业技术能力吃饭,口才如何无关紧要。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是顺利通过就业面试的有效通行证,是进入合适的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是展示自我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口才决定着个人生活的质量及人生的成就。大学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二、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要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要靠社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学校大环境,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普及;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开设相关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更要靠高职学生自己加强语言修养,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交际中克服心理障碍,主动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并通过阅读、交流、演讲、辩论等方法,不断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创建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社会各部门要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宣传力度,惩治语言文字“污染源”,净化语言文字环境,促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

高职院校要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建立健全的语言文字机构,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普及工作。在校园设立固定的语言文字宣传标语,设立语言文字专用橱窗,介绍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法令法规,并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方式,创建良好的宣传氛围。高职院校教师包括双师型教师、企业的兼职教师,要率先垂范,规范教学语言,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通过一言一语,一笔一划,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2、开设相关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建议高职院校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还可开设《美文赏析》、《书法》、《演讲与口才》、《大学生口语表达》、《普通话实训》等相关课程。

3、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大学生社团,如“读书社”、“文学社”、“辩论社”、“话剧社”等等;还可根据各系部的特点开展校园活动,如管理系举行营销模拟、机械系开设仪器维修部、旅游系进行现场导游等,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4、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推广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推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高职院校应当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一个平台,一个起点,为学生搭建一个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自学相关知识的能力。当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很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他工作时所需要的能力,并不断学习、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他能够胜任他的工作。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首要方法,这比简单地填鸭式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

高职院校一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考核中,几乎全都延续了闭卷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建议高职院校建立适当的面试的考试方式,要求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同时,用语言清晰地表述操作的步骤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只有考试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高职大学生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加强个人语言修养。

1、认识语言表达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不少高职大学生不太了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综合要求,认为自己怀揣双证书(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书),英语、计算机还过得去,就能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他们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正是技术人员的天性。然而社会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在一个岗位上做一件事,为了事业更好地发展,追求相对的高薪与职位,追求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都要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口语和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是简单的说话,而是关系到个人今后的前途、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2、加强阅读,积累会话素材。

阅读不仅可以增加人的文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还可以学习语言知识。不少高职大学生之所以不善于表达,因为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太少,没有会话的素材。良好的口才来自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广博的日常生活知识的储存。只有多读、多看、多记,到用时,才能脱口而出。书读多了,精彩的词句自然记录了下来,时间一长就不会感觉话到嘴边无词以对了,发言时才能滔滔不绝,精彩纷呈。因此建议广大高职生改变只看动漫卡通、网络文学、流行影视、短信段子的浅阅读习惯,广泛地阅读文化经典,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类经典名著,以完善自己的文化结构和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拓宽知识面,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同时感受语言的美感、启迪智慧,提升人性,塑造人格。

3、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自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必须经过长期、反复、刻苦的训练才能取得成效。要提高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职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如朗读训练,充分运用语音、语调、语气、语速停顿、轻重、抑扬、顿挫等语言技巧,准确读出作品的韵味;如口述训练,对自己所学课程进行复述、概述、综述;如辩论训练,通过课堂讨论、宿舍卧谈会等,运用叙述、提问、反驳、插话、诱导等技巧,锻炼思辨能力及伶俐的口才;如演讲训练,利用校园生活的有利因素,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及各项活动,争取班级、社团、学校的竞选演讲,通过演讲训练,掌握演讲的内容安排、技巧、感情运用、表情与姿态等,提高自己在大庭广众下的说话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解说、推销、讨论、对话、答题等途径,进行说话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要加强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辩论词、演讲词,以及写作日常应用文,掌握常用文书的规范格式,做到文章意思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用语得体。

4、主动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培养成功交际的心理品质。

语言表达能力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提高,因此,高职大学生要经常给自己创造与别人交谈的机会,如商场、超市、食堂等公共场所,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提高与他人得体地沟通交流的能力。主动大胆地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兼职等,并在各类社交活动中,培养自己真诚、热情、自信、宽容等成功交际的心理品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掌握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技巧,学会切合语境、得体地与人沟通交流,将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爱因斯坦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样也有责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格雷博士说的那样,“(使学生)应当具有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提供对学生一生都有帮助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芳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社科纵横,2008,(12)

[2]鄂亚彬如何提高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学刊,2009,(7)

[3]邹小阳论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自我培养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6)

[4]李爱云 王秀影关于大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8)

[5]刘美娟论大学生语言素质的缺憾及对策丽水学院学报,2005,(2)

篇10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处理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至关重要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甚至不学这位老师所讲的课程。这种现象很好的说明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重要性。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只有有这样,师生的关系才能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化",教学效果不佳,质量下降。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语言要简洁,声音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学生们留下的不良影响。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能听懂或大致能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笑,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要善于运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等。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加以语言的引导,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兴趣,掌握才准确,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还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妥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发挥自已聪明才智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读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得到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 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篇11

一、高职市场营销学生的沟通能力现状

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高职市场营销学生沟通能力的状况,我们特对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院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市场营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12份。在获得大量丰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理性思考,现对高职市场营销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研究如下:

1、高职市场营销学生的交际能力亟需提高

对“你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一项调查中,8.3%的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很强,28.6%的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较强,58.5%的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一般,4.1%的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较差,5%的人认为自己的交际能力非常差。

2、高职市场营销学生的演讲与口才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1)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如果谈话时,你的朋友的优点受到别人赞扬,怎么回答你?”这项调查,75.2%的人都会一起赞扬道:“我也这么认为。”只有11.2%的人问道:“我该怎么说才好呢?”7.0%的人选择“‘那人果真这样吗?’然后强调其缺点”;但在对“在说明自己的重要观点时,别人却不想听你说,你会”这项调查时,只有41.7%的人选择“仔细分析对方不听和自己的原因,找机会换一个方式去说”,有37.9%的人选择“等等看还有没有说的机会”,有16.3的人选择“于是你也就不说完了,但你可能会很生气”,还有4.1%的人选择“马上气愤的走开”。

2)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如当众讲话29.9%表示紧张,26.2%的人表示比较紧张,9.7%的人表示非常紧张,只有23.1%的人表示不紧张,11.2%的人表示一点不紧张。

3)有一定的倾听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如在听别人讲话时,会“对别人讲话表示兴趣,记住所讲要点”占60.6%,“对方不知所云时,你就很烦躁,去想或做别的事”占17%,“对方老是讲些没必要的话时,你会立即打断他”的占11.9%,“请对方说出问题的重点”的占10.5%。

3、高职市场营销学生的沟通的外在表达能力还需近一步提高

1)有一定的商务礼仪知识,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如“如果当你跟老师正在讨论班里的事情,有人打长途来找你,此时你会:”这项调查,有64.6%的人选择“告诉对方你现在有事,待会再回电话”,有24.6%的人选择“直接按掉,不接”,有9.8%的人选择“接电话,而且该说多久就说多久”;但“你上课迟到时会进教室”这项调查,只有20%的人会“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

2)沟通过程中对肢体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还有待于近一步提高。如“在与别人沟通时,你会从他人的目光、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方面去把握对方想法吗?”这项调查中,只有33.2%的人选择“经常会”,56.1%的人选择“有时会”,还有10.4%的人选择“不会”。

二、高职市场营销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1、思想上,学校切实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要切实加强和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需要认真领会十六号文件所传达的精神,在思想上先站稳方向,才能使实际的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必需把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专业技能教育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

2、行动上,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沟通

根据调查,49.5%的学生认为沟通能力非常重要,25.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22.9%的学生认为重要,而学生对自己沟通能力的现状,21.7%的人不满意,5%的人认为非常不满意;对自己的沟通能,29.4%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提高,23.6%的人认为比较需要提高,44%的人认为需要提高。因此,学生自己也意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绝大多数学生也有意希望在这方面能有所提高,但几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就必须积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沟通能力的紧迫性,鼓励他们走出自我,敢于去说,勇于去讲。

3、模式上,创建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思想深受本科院校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形式上还存在“本科式压缩饼干”的倾向,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长期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一味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 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沿用教师教、学生学、老师写、学生记、重理论、轻实践、整天围绕课堂转──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照本宣科,其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更不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这不仅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违背,也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严重不符。

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技术条件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设置,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得到提升。

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将沟通能力的培养融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要狠抓落实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同时重点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周全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

4、实践中,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有效培养

沟通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根本。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在专业教学上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不能保证高职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实践锻炼,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改革,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1)各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都应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问和积极参与讨论等,应经常注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言和演讲的机会。学生只有在任何课堂中都能与老师进行沟通,他们的沟通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对学生课堂沟通的实践应引起所有老师的重视。只有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参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具备相应的沟通能力。

2)做好校内外的沟通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应从目标出发,方式可多样化,可采用以下几种:A、情景模拟。设计某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开展某项营销活动,比如:模拟公司组建、商务谈判、产品推销、市场调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上门服务、进出口贸易等。B、案例分析讨论。教师事先准备相关案例,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学生先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交流,教师总结。C、调查分析。教师事先准备调查专题,让学生深入社会、企业、社区和市场等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并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说明,为经营决策提供服务。D、社会兼职。学生在具体的实习单位里,兼任某种职务,同时在相应的岗位上开展相应的工作,真正进入某种角色。E、策划营销活动或方案。学生深入企业单位,独立或参与企业营销活动策划,制定营销策划方案。

3)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类课外社会活动。学校可通过开展营销知识与技巧的相关竞赛,来营造浓厚的营销专业学习氛围。近几年来,我们营销专业的师生每年都会组织演讲与口才比赛、脱口秀、秀自己、营销策划大赛和创业大赛等活动,以赛促训,以赛强技。通过这些比赛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

种种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沟通能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市场营销的学生。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必须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把它列入基础教育课,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工学相结合等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本人认为:学习外语没有终南捷径。那些急功近利的广告和许诺,只不过极大地迎合了许多工作繁忙、家累沉重,不希望学习耗时太长、太辛苦的人们的胃口。是自欺欺人的神话。

    一、 对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

    1、中国人学英语是把它奉为学问,外国人则仅仅将其作为工具。作学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十年方才磨一剑;当工具就有如等米下锅,三月便需见成效。中国人拥有的英语语法知识足以今英美人吃惊,他们提出的问题甚至让世界一流的语言专家瞠目。遗憾的是,社会却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理论才杰”;倒是紧要关头,成堆的人中竟然找不出一两个足以充当口译的实用人才。

    2、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要像使用母语那样得心应手,达到听、说、读、写、译运用自如的境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大量的甚至是旷日持久的训练和实践才能达到。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3、英语学习主要障碍有:一是词汇量不够;二是不懂句法;三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会造成理解隔阂。

    4、英语学习有它特定的技艺和方法。英语学习和任何知识的学习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久的热情与努力。学英语一定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污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一定要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

    5、英语好的人都是苦学出身 。李阳今天比较地道的美音口语,是他若干年起早贪黑练出来的;北外英语教授陈琳说:“学好英语就是要牺牲你其他娱乐的时间,吃饭的时候听英语广播,一有机会就表达。” 俞敏洪说:“英语学习的快乐在于,过去听不懂的现在听懂了,过去不会做的题现在会做了,促使我进一步地努力下功夫。”

    6、在业余时间要扩大英语接触的信息量,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比如上网或通过软件学习,看英语电影、听外文广播和阅读英语小说杂志,大量地记忆单词,提高自身英语素养。

    7、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技巧,要勇于实践,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实践的机会;要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并持之以恒。

    二、英语学习的具体方法

    英语学习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入门阶段、巩固阶段、提高阶段、熟练阶段。

    1、学好语音是英语入门的关键,也是掌握语言的基础。初学英语的朋友千万不可以忽视语音学习。 模仿是学好语音的秘诀。首先要多听录音带、留声机、收音机中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尤其是英国人和美国人讲的英语,形成英语语感。其次是多模仿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规范语音语调。建议你每天有固定的时间练习朗读和作口头练习,并尽量寻找机会和别人进行英语会话。朗读和会话时要善于思考,研究发音的要领,观察和分析发音的口形,找出各种语调的规律。

    2、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听力训练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吸收语言素材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大量的听,才能吸收丰富的语言材料,熟悉语言的表达形式。加强听力训练除了可以帮助你练习说英语的本领外,还能改进发音语调,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锻炼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听"有两个含义,先是听清、后是听懂。听清,只对发音、语音语调、连读、弱读、重音等语音现象把握得比较清楚,不一定全部听得明白,但一定要听清楚每个单词、句子的发音。听懂,是听力练习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我们象听中文广播、看中文电视那样,可以在不经意间就明白了广播或电视的内容。

    怎样才能听清、听懂?(1)选择适合自己的语音学习材料;反复地听,一定要听清楚(2)要选择地道英美人士发音的资料(3)坚持听,养成听的习惯,经过大量的实践,最好天天听,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4)听之前,制定一定的计划和目标,使学习更有主动性和明确性(5)加强听力训练的同时,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去增加词汇量和扩大知识面,为提高听力铺平道路(6)听力应该有所侧重。对某些内容适用面大、生词适量、长度适中、母语为英语的播音员录制的标准听力材料,可以反复听,力争达到能够跟着思考、模仿、甚至复述背诵的水平,(7)经常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句型、语法知识。(8)对于内容多的听力材料,采用捕捉大意、“不求甚解”的方法,不要拘泥于个别生词或短句,把握全文的整体意思。(9) 听力练习要循序渐进,先从慢速教材听起,然后过渡到一般速度的新闻广播、故事、科普知识、演讲等材料,到后来还可适当听一些不同地区的英语录音,使自己能适应不同地区的语音语调。

    3、“说”是与他人直接进行交往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五项基本功能中最难实现的。

    训练口语,首要条件是必须努力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害怕说错的心理负担。同时朗读与背诵是培养说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与背诵,可以初步养成开口讲英语的习惯。随着朗读和背诵的内容增多,水平逐步提高,说英语的困难自然会变小。

    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听力训练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前提。通过听力训练,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不断丰富口语素材,形成对话的初步条件,继而提高口语表达的技巧。(2)句型训练是开口说话的基础。要把各类主要的句型练得滚瓜烂熟,达到脱口而出,再进一步掌握在各种情境中使用的词汇和习惯用语,并逐步适应围绕一定专题进行连贯发言。(3)选择适用的口语教材。先选用一两种国内出版的口语教科书,这类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我国的日常习惯,题材比较贴近生活,便于开口练习; 随着能力的提高,可以过渡到使用国外编写的口语课本。这些书的内容虽不完全切合我国的生活实际,但表达方式更加规范和准确。利用它不但可以练习准确发音,同时还能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4)更要走出家门,主动寻找口语教师和对话伙伴。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英语交流活动,参与英语爱好者组成的自学者团体,那里即使没有英国人、美国人当交流对象,但可以用英语进行会话和专题讨论,互相学习、矫正和提高,加以时日,就一定能作连贯的发言和交流。(5)充分运用多媒体语音教材训练。它可以虚拟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进行英语会话,解决了语言环境、会话对象和英语教师等问题,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口语练习条件。(6)经常收集并熟练掌握英美人会话时常用的习语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有些习语和表达方式是口语教科书上能够找到,也有不少是找不到的,同时不断有新词汇出现,把重要的习语抄在一个专门的小笔记本上,经常反复练习,天长日久,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更生动、更丰富。(7)尊重讲英语国家的谈话方式和语言习惯。要逐步适应并掌握语言习惯,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去评判这些习惯,更不可能去改变它。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与外国人对话,而应该尽量考虑到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和语言表达方式。

    4、“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 是五项基本功中最基础的功能。

    “读”分为默读与朗读、精度与泛读,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功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学英语需要朗读与默读、精度与泛读并举。

篇13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者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在测试的四种题型中,读单音节字、读多音节词语和朗读短文这三项有文字资料,属于“读”的过程,最后一项“命题说话”,是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根据指定的话题来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属于“说”的过程。“命题说话”与前三项相比,是分值最高、难度最大也是方言区应试者最惧怕的一道题。它是对考生心理素质、普通话准确程度、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的全面考查,能较为准确地测出应试者普通话的真实水平,这项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等级,所以应当高度重视。

2012年12月6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对273名考生进行了测试,为了深入了解“命题说话”项的评测情况,笔者对这273名测试对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被测考生中有37.8%的“命题说话”项失分在12分以上(见表1)。根据笔者过往的测试评分经验,如果“命题说话”项总扣分在12分以上基本上就达不到80分二乙的标准了。

表1 273名测试对象“命题说话”项总扣分一览表

在“命题说话”项测试中,应试者暴露出口语表达能力的各类问题:心理紧张、思维混乱、语音错误频出。如何让应试者“敢说”、“会说”、“说得标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心理、思维、语音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口语表达训练方案,通过“命题说话”项的准备切实提高应试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等级。

一、心理准备:变紧张焦虑为轻松应考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试方式进行,测试的内容包括有文字凭借的和没有文字凭借的两部分,涵盖普通话语音、词汇和语法。这种标准参照式的口语测试,较之其他类型的考试,会使应试者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应试者会因考试的特定的心理预期、恐惧及测试场景这些因素,出现紧张、焦急、忧虑、怯场等反应,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试焦虑。普通话应试过程中的焦虑主要指应试者在测试过程中的心理紧张、担心、恐惧等在情绪上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等候测试时,忐忑不安,尿意频繁;抽取试卷时,举棋不定,手忙脚乱;出示证件时,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登录试音时,忘戴耳机、输错数字;考试时,口干舌燥,声音发颤;朗读字词时读音经常错认或反复纠错,出现跳行与漏行;朗读短文中错、漏、增倒现象明显,语速过快或过慢;命题说话中停顿时间过长,“嗯”、“啊”之类的口头禅过多,方音土语脱口而出,前言不搭后语,时间不足;考试过程中一遇问题就烦躁不安,猛扯电线、乱拍电脑等。应试者过度焦虑,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考试成绩,而且会给考场工作人员和测试员带来工作难度,影响考试进程。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前三项因为有文字凭借,应试者只要机械地照着念就可以了,在照读的时候无暇他顾,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所以还不会出现太多错误。但是到了最后一项“命题说话”中,因为没有文字凭借,需要应试者完全脱稿,面对电脑,原先的紧张情绪会在此时达到顶点,既要集中思维组织话语又要避免语音错误,因此在这项分值最高的题型中会失分最多。因此,如何让应试者放松紧张焦虑的情绪是保证他们测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1.树立考生信心。

焦虑心理主要出现在考前准备和测试过程中。应试者可以提前预测自己可能出现焦虑心理的情况,提前做好预防,以便出现焦虑心理后适时进行自我调控。考前的焦虑心理主要是因为自身实力不够、不自信造成的。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学习普通话语音理论,加强训练,真正提高自己的普通话能力。在测试之前有些工作要提前做好,比如60篇短文要熟读,30个话题要逐一考虑,不能存侥幸心理,如果运气好抽到好讲的话题或者已经准备好的话题就顺利应考,如果运气不好抽到不好讲的或者没有准备好的话题就脑子一片空白,胡吹乱侃,瞎说一通。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准备充分,抽到什么话题都能轻松应对。

高校学生虽然经过无数次的考试才跨进大学学习,但这些考试基本上与口语无关,就是说,他们从小就缺乏口语表达的训练。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与老师的交流多以课堂问答的方式进行,形式单一,范围有限,被动性很强。除了个别学生干部外,他们很少有在众人面前说话的锻炼机会,特别是来各方言区的学生,或者害怕同学笑话,或者惧怕困难,或者习惯缄口不言,越是这样越不敢张嘴,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口语基础差的学生得到锻炼,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养成敢于开口的习惯,培养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勇气。就像李阳在他的疯狂英语中宣传的那样,学英语要热爱丢脸。同样的,学普通话,练我们的母语我们也要不怕丢脸,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日本人训练经理和推销员有个方法是:让他们在火车上或广场上当众唱歌、演讲,引来人们的围观和嘲笑,以锻炼他们承受羞辱的能力和当众说话的胆量。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人的这种训练方法,练胆量,练自信。

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场合,运用多种形式去鼓励考生练习说话,增强考生的自信心。比如以即兴话题形式,开展每日一讲活动,让那些达不到参赛水平无缘登台表演的学生有“说”的机会。各种重大新闻事件、当日所见所感、雨雪风云、花草树木均可入题。还可以采用抽签指定话题形式,每次课都请一位学生到台上来抽签,模拟考试抽题,抽到哪个话题就讲哪个话题,必须围绕主题去说,不能跑题。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予以点评,找出缺陷或不足,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议,指出问题并及时纠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一次实战经验,考试时就能轻松应考。鼓励学生广交朋友,经常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及各种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达到自信表达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心理素质必将越来越好,逐步达到质的飞跃。

2.了解测试程序。

测试过程中的焦虑很多是因为测试氛围和考场环境的原因造成的,这就需要应试者提前熟悉考场、熟悉考试的各个环节,设想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提前想好应对的办法。

普通话测试的一般程序是:应试者进入试场后,出示准考证,然后抽取试卷,备测十分钟后进入测试机房,登录试音,按试卷内容逐一进行测试。在有限的准备过程中,应试者应首先确定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即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读单音节字10分,读多音节词语20分,朗读短文30分,命题说话40分。1—4题的难度和分数比重是依顺序递增的,要想取得高分,就不能对这两题马虎了事。况且,测试用短文与说话题目是有明确范围的,应试者平时已经训练过。对抽到的两个话题要加以选择,要果断地选一个构思过且准备充分的话题,快速列出提纲,围绕提纲确定内容,组织好开头与结尾,注意流畅自然即可,切不可犹豫不决或中途换题,这样不仅会占用大量宝贵时间,还会因手忙脚乱增加焦虑。还有考生不熟悉规则,不知道话题是二选一,两个话题都讲,结果两个都讲不好,最终加扣离题的分。这些都是因为不熟悉测试程序、不懂规则导致的,所以为避免心理紧张忙中出错、胡乱说话,要提前熟悉考试的各个环节、熟悉考场。

二、思维准备:变“无话可说”为“有话可说”

命题说话,需要连续不断地说满三分钟,不允许停顿,而很多考生没有这么多的话语来填充这“漫长”的三分钟,往往三言两语就说完了,留下大片的空白时间,最终因缺时而被扣分。三分钟可以很长,按照语速保持中速每分钟说240个字来计算,三分钟就要说720个字,如果要打个稿子的话,最起码要800字,保险起见要写1000字。但是三分钟也可以很短,如果准备充分的话,没准你才开了个头,三分钟就到了,就看你怎么去准备。

1.话题的归类,化多为少。

经济的办法是,根据话题所需材料的相关相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将30个话题分析归类,合并同类项,化多为少。30个话题并不难,很多归类以后的话题可以使用同一个材料,即一个说话材料可以出现在多个话题中。比如,我的学习生活、童年的记忆、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我的业余生活、我的假日生活、我喜爱的书刊、我的成长之路、我最向往的地方(新华书店)等话题可以归入一类,可以谈谈读书,谈谈最爱看的一部文学作品,它的内容是什么,作者的基本情况如何,自己阅读的感受如何等。一部作品说上个三五分钟是不成问题的,何况有那么多文学作品。再如,我的业余生活、我的假日生活、我所在的集体、我喜欢的明星、我的愿望这几个话题可以归入一类,谈谈足球,谈谈某一次打比赛的经历。

2.材料的选择,现身说法。

很多考生都喜欢从网络上去搜寻话题的资料,网上确实有很多说话的范文与资料,但是这些说话的材料都大同小异,难保别人不会跟你英雄所见略同选用同一个材料。其实最好的避免雷同的方法是现身说法,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才是别人抢不走的,而且说自己的事还不会忘词,比强记别人的文章容易得多。用自己的材料可以不用考虑内容是否新颖,只要不离题不与他人雷同就行。

3.材料的细化,轻松应对。

无论对于说人、说事,还是说景、说物,或者议论评说的话题,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事例和细节。如果只有主干而没有事例和细节就只能空对空,就说不满三分钟。可以准备一个故事,把故事的提纲记牢。不是苦于讲不了三分钟吗?一个故事讲下来,就差不多了,没准故事才开个头,时间就到了。最好的说话方式就是讲故事。比如:我最尊敬的人、童年的记忆、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朋友这几个话题可以归入一类,可以谈谈童年时代都有过的一段类似的经历,比如小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了,妈妈带自己去医院看病,你可以对这一路“添油加醋”增加难度,可以风雨交加,可以电闪雷鸣,情节越细越好,故事情节一般我们是不会忘记的,细细讲,慢慢谈,三分钟时间根本不够用。尽量采用叙述方式,就是议论型的话题可以用故事、用叙述的方式。一般来说叙述型话题表达起来相对简单一些,议论型的话题难一些,如果要记忆议论性的话语很困难,还经常会忘词,因而遇到说明类、议论类话题,应试者可以巧妙地将其转换成叙述,借此降低话题难度。比如:谈谈个人修养、谈谈社会公德、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几个话题就可以用故事、用叙述的方式,说说某一次在公交车上遇到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事,把事情的过程细细描述一番,时间就到了。

4.组合材料,起承转合。

确定了中心,有了相关的材料,还要想好怎样开头,先说什么,重点说什么,怎样结束,这就是安排说话的顺序。尤其是如果几个话题共用一个材料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最好具有普适性,放到什么话题里面都可以用,只要你在故事的开头想好一些合理的过渡性的话语,能自然地与这个话题相联系,自然地引出你准备的故事就可以。当然你的故事与话题也不能离得太远,过于生硬的过渡、太离谱都不行,要视情况而定。我们并不反对把30个话题进行分类合并,以提高备考效率,节省考生的时间,但材料的使用不能过于生硬,要有所过渡,前后衔接顺畅,符合逻辑。无论内容怎样安排,思维怎样发散,技巧怎样高超,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说话内容要和话题有必要的联系,在开头、结尾等关键处更要谨慎照应,不能“话不对题”。比如有一考生抽到的话题是“我最尊敬的人”,这个考生就说:“我最尊敬的人是我的爸爸,我爸爸很会烧菜,我最喜欢的一道菜是糖醋排骨……”然后就开始详细介绍这道糖醋排骨是怎么做出来的。这种过渡就很生硬,最终还是会被判离题。所以这30个话题到底怎么合并,合并以后共用什么材料,每个话题怎样自然衔接到共用材料上去都要想好,考虑清楚。

下面就以“我最尊敬的人”这个话题为例介绍说话的提纲:

(1)我最尊敬的人是谁。

(2)我为什么尊敬他(她),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性格,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进行说明:有一次……还有一次……

(3)用一两句话进行总结,收尾,再次点明谁是我最尊敬的人。

三、语音准备:变方言俚语为字正腔圆

前三项中,因为考生可以照着文字资料读,三项的时间都很充裕,一般不会出现超时的情况,所以考生还可以有短暂的思考与辨别的时间去减少语音错误。但是在最后一项“命题说话”中,考生既要在短时间内组织说话的内容不能离题,又要注意避免出现语音错误,通常会顾此失彼,所以在这一项当中出现的语音错误要比前三项要多得多。因为现在普通话测试采用计算机智能辅助测试系统,前三项采用机器评分,而最后一项“命题说话”因为没有文字凭借,所以还得由测试员评分,取两名测试员的平均分。因此笔者选取其中一名测试员对这273名测试对象的评分记录进行统计,发现“命题说话”中语音标准程度一项扣分最多,是所有扣分项目中扣分最多的,也是每位考生的必扣项目。有43.2%的考生的语音标准程度一项都在第六档(见表2),也就是要扣到12~14分,是语音项的最低档,那么再加上其他的非语音失误,即使这个考生其他项没有扣分,“命题说话”项的总扣分也要在12分以上。笔者统计了273名考生的成绩等级,数据显示有43.3%的考生考分在二乙以下,达不到二乙的标准(见表3)。这两项比例惊人地接近,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命题说话”项中的语音标准的高低分几乎决定了这名考生能否达到二乙的标准,只要这名考生语音标准程度扣分在第六档,那么肯定是达不到二乙的标准的。可见语音还是重中之重,是左右考生能否达标的关键。同时也证明了上文提到的测试评分经验:如果“命题说话”项总扣分在12分以上基本上就达不到80分二乙的标准。

表2 273名测试对象语音标准程度扣分情况一览表

表3 273名测试对象测试成绩等级统计表

怎样才能在考前强化训练,减少考生的语音错误,避免语音标准程度项的失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1.建立语音档案。

根据上文笔者对语音标准度扣分的研究分析,语音标准程度扣分为四档和五档的考生加起来达到47%,是比例最多的,这部分考生的语音基础处于中等水平,属于可上可下的层次。如果这部分考生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语音问题,有意识地控制语音失误,结果会有很大不同。首先,要让考生清楚自己方言的普遍问题,加大方音辨正的力度。可以在测前建立考生的语音档案,在经过教师的听辨后帮助考生找到自己的语音错误与缺陷,填写语音缺陷病历,老师像医生给病人填写病历一样记录下学生的错误与缺陷,记录下每个学生声母缺陷在哪里,韵母缺陷在哪里,声调缺陷在哪里,及时给学生指出,找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很多考生在测前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的普通话不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语音缺陷在哪里,所以对于语音训练也不重视,直到测完了知道自己的成绩了,还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成绩会这么低。其实大部分考生周围的语音环境都不好,一些农村考生从小就没有受过专门的普通话训练,从小到大的老师都是方言授课,普通话都是上大学以后才开始学说的,所以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比如没有经过普通话培训课程的专业训练,大部分人都会把上声这种声调念成半上,这种声调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误念的。所以在正式测试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语音缺陷在哪里,一定要明确病因,对症下药,否则只能是胡乱下药,耽误病情。

2.控制说话语速。

控制“说话”速度有时是控制语音失误的好方法。“说话”的速度为一分钟150~300个音节是正常的,对于那些普通话不够标准但平常说话习惯快速的学生来说,每分钟说300个音节,那么3分钟内就会说到900个音节左右,这会大大提高语音失误的几率,但如果把速度降到约每分钟240个音节,保持中速,就能避免“言多必失”,减少错误,还能有时间组织语言。

3.当众模拟测试。

采用模拟测试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诊治”不失为一种控制语音失误的好方法。模拟测试结束后由其他学生予以点评,找出缺陷或不足,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议,指出问题并及时纠正。由于模拟测试是当众进行的,通过模拟测试,教师对学生语音的个别诊断,学生之间的语音诊断,还有学生的自我诊断都可以实现。通过不断的语音“诊断”和“纠正”,学生控制语音失误“量”的意识就会增强,这对最终的测试有帮助。而且每个学生通过模拟测试都有了实战经验,考试的时候就能轻松应考,有效避免低级错误。

4.建立“命题说话”项录音实例语料库。

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录音实例语料库,筛选实际测试中高水平的“说话”实例及有典型错误的“说话”实例,让学生听辨,总结经验,对比查找自身问题,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说话”,结合自己的“说话”去比照、去模仿、去改进。这样有参照,有前车之鉴,就能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同时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知道标准的、流利的“说话”是如何说的,知道有哪些错误是不能犯的,会被扣分的。

综上所述,“命题说话”不是一项单纯的口语技能活动,它不仅是一个人语音面貌和普通话运用水平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思维品质、语音基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要想说好话题,平时就必须加强听、说、读及心理、思维素质的训练,加强语音训练,针对自身的语音错误与缺陷有计划地进行纠错练习,如果持之以恒地按照上述的方法去准备,定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取得比较理想的等级。

参考文献:

[1]廖秀云.普通话机测中“说话”项的测评分析及教学培训[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9):92-96.

[2]李元,陈宜.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的训练策略[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5-58.

[3]叶慧.机辅测试中命题说话失误分析及教改初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8-91.

[4]杨焰.普通话应试过程中应试人焦虑原因分析与对策[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66-70.

[5]解纪茹,卢志宁,刘允华.高职学生机测中“命题说话”项失误分析及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74-76.

[6]杨焰.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的应试策略[J].咸宁学院学报,2011,(7):63-67.

[7]李静.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试项的应考策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1):9-10.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