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的利与弊

数字经济的利与弊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数字经济的利与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经济的利与弊

篇1

【关键词】 造影剂;不同剂型;静脉尿路造影;副反应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75-02 中图分类号:R 445.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30

静脉尿路造影术适用于各种尿路疾患的检查,它不仅可以显示肾的形态、大小以及肾盂肾盏的结构和分布,而且对于肾脏分泌、排泄功能的评价也起着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仍将本法作为泌尿系统最基本最方便的诊断方法[1]。而传统的方法多是经静脉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即离子型造影剂,虽然其亦能得到较高的影像质量,但在检查中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一直倍受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静脉尿路造影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何种造影剂更具应用优势,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的患者13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检查者碘过敏试验均为阴性,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心脏病、甲亢等禁忌证。对照组655例,年龄5~75岁,平均年龄40.2岁,平均体重60 kg,其中男352例,女303例;实验组655例,年龄8~72岁,平均年龄39.5岁,平均体重58 kg,其中男354例,女301例。

2.方法 使用东芝800 mA X光胃肠机,采用自动曝光条件,Kodak Direct View CR CASSETTE以及Kodak Direct View CR 900 System配套使用采集图像。两组病例造影前一天进半流食,晚餐后至造影前禁食、水,并服泻剂或灌肠。检查时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腹部行倒“八字”加压,注药前首先摄取全尿路平片,接着静脉注射造影剂。对照组用离子型造影剂(即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量成人一般为40 ml,儿童根据体重计算用量,一般需0.5~1 ml/kg。实验组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即优维显300),成人用量一般为40~80 ml,儿童小于7 kg者,按体重3 ml/kg;大于7 kg者,按体重2 ml/kg。在不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下3~6 min内注射完。注药完后分别于7 min、15 min各摄肾区片一张,30 min后解除压迫摄全尿路片一张,如肾功不良,显影不佳,根据情况延迟摄片。检查完后由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技师2名共同阅片,对图像的质量和病情进行评定、诊断、鉴别,并对两组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3.图像质量评定标准 评片主要根据三级甲等医院放射科摄影质量的评定标准,共分为三级,甲级片:肾盂肾盏充盈良好,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可明确诊断;乙级片:肾盂肾盏充盈欠佳,细微结构显示良好,可满足诊断;丙级片:肾盂肾盏不充盈,细微结构显示不清,难以诊断,或是肠道准备不理想,无法进一步检查。

4.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不良反应主要根据Shehedi和Spataro有关造影剂副反应的分类法,将造影剂副反应分为轻、中、重三类[2]。轻度:全身热感与发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中度: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抖动等;重度: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发绀,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知觉丧失,小便失禁,血压骤降,严重者心脏骤停甚至危及生命。

5.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结果

1.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肾盂肾盏充盈时间相近,图像清晰度、对比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甲、乙、丙级片的比例分别是对照组为82%(537/655)、15%(98/655)、3%(20/655);实验组为85%(557/655)、13%(85/655)、2%(13/65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217、1.073、1.523;P均>0.05)。

2.影像学诊断结果 两种方法对泌尿系统疾病均能清楚显示病灶,诊断准确可靠。对照组正常者165例、泌尿系结石387例、结核20例、炎症19例、肿瘤25例、前列腺肥大或/和钙化29例、泌尿系先天畸形10例;实验组正常者162例、泌尿系结石393例、结核18例、炎症16例、肿瘤27例、前列腺肥大或/和钙化26例、泌尿系先天畸形13例。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37,P>0.05)。

3.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照组为11.75%(77/655),实验组为3.66%,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5.698,P

讨论

静脉尿路造影术是泌尿系统X线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显示肾的形态、大小以及肾盂肾盏的结构和分布,而且对于肾脏分泌、排泄功能的评价也起到重要作用,既简单又实用,其中造影剂的选用对提高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造影剂种类、性能不同,因此在造影剂的选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离子型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因其反应率相对较低、作用快、显影效果好、价格低廉、给药简便等优点,一度广泛应用于静脉尿路造影检查[3]。传统采用的离子型盐类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虽然很好地解决了造影密度问题,但因为这类造影剂在水溶液中可离解出钠或葡胺的阳离子及含碘的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注入血管后有高渗溶液的作用,其渗透压可高达1648 mosm/kgH2O,约为血浆的5倍。这类造影剂的毒副作用较多,对人体产生过多的损害(如血脑屏障、红细胞、肾毒性、高血含量、疼痛、血管扩张等),细胞毒性较大[4,5],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在追求造影效果的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造影的安全性。非离子型造影剂多采用低生物分子交互作用,不影响心脏的电生理过程的醇胺类药物(常用优维显300),在溶液中不产生离子,渗透压低,其渗透压是640 mosm/kgH2O,对人体毒性和副作用小,其造影的影像质量高,安全性高,是新一代的造影剂[6]。本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图像质量、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据文献报道[7],离子型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率在3%~9%之间,而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国外有人报道约为0.03%,国内报道约为0.1%~4.4%。本文离子型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5%,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00)不良反应为3.66%。由此可见离子型造影剂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相比较,前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后者,所以说非离子型造影剂安全系数较高。因此,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接受了非离子型造影剂。

参考文献

[1]荣独山.X线诊断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12.

[2]Federle MP,Willis LL,Swanson DP.Ionic versus nonionic contrast media:a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rapid bolus injection on nausea and anaphylactoid reactions[J].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8,22:341.

[3]王瑞娟.泛影葡胺在静脉尿路造影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5, 12 (7B):1989-1990.

[4]翔,何国祥,吴晶涛,等.X线造影剂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及对其增殖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7):480-482.

[5],谢广英,张开华.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全身反应及处理[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9):557.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2011年3月—2013年7月在太康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含有6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①观察组排气时间[(17.9±4.3)h vs (24.3±4.9)h,t=-8.0357,P=0.0000]、住院总时间[(5.3±1.0)d vs (7.4±1.2)d,t=-11.0043,P=0.0000]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7% vs 17.91%, χ2= 4.5424,P=0.0351)。③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1054,P= 0.0444)。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服务满意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循证护理;常规护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58-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肿块、阴道溢液、子宫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疼痛、贫血、流产以及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切除是子宫肌瘤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上逐步得到推广应用[2]。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过程中,不同护理模式可以取得不同的护理效果,本研究即旨在探讨适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7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患者。纳入标准如下:①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②手术方式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③病历资料完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年龄35~51岁,平均(45.4±5.2)岁;肌瘤个数1~4个,平均(2.5±0.6)岁;肌瘤位于肌壁间45例,位于浆膜下12例,位于粘膜下7例,位于其他部位3例。对照组年龄33~50岁,平均(44.9±5.0)岁;肌瘤个数1~4个,平均(2.2±0.7)岁;肌瘤位于肌壁间43例,位于浆膜下13例,位于粘膜下7例,位于其他部位4例。两组患者年龄、肌瘤个数、肌瘤部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给予患者膀胱截石位以及全身复合麻醉,采用腹腔镜进行探查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与文献报道[3]一致。

1.2.2 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如下:①手术前,仔细查看、研究患者病历,并访视患者,然后评估患者潜在的护理问题。②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手术性损伤、、气腹情况等。③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查询相关科研资料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主要问题涉及术中护理配合、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宣教内容、与患者交流方式、与病房护士交接等,以最适宜的个体化护理方案给予患者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给予患者访视,向患者讲解其病情、治疗方案。②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注意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③术后将患者护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并嘱托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①排气时间:从手术开始到术后第一次排气的时间。②住院总时间:患者入院至出院之间的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数/本组患者总数×100%。④护理服务满意率: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发放《服务满意率调查表》,由患者选择他在住院过程中对护理服务的满度程度,该表将护理服务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护理服务满意率=(十分满意患者数+比较满意患者数+满意患者数)/本组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护理服务满意率、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与住院总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循证护理可以获得更快的恢复速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有4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组织损伤3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有12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组织损伤6例,手术切口感染5例,肩部酸胀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424,P=0.0351),这说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循证护理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2.3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1054,P=0.0444),这说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循证护理可以获得更佳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增生而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其中又以40~50岁妇女最为常见[4]。如前所述,手术切除是子宫肌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其术式较多,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由于具有患者创伤小,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最主要的术式之一[6]。

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保证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的护理方案较多,如循证护理、优质护理、整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等,在上述护理方案中,循证护理是近十余年来提出的护理模式,它是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诞生的护理理念。与循证医学一样,循证护理的核心也是运用现有可信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与专业技能,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与价值,上述三者有机结合,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制定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以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7]。自从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以来,该护理模式就以其独特的优点备受临床及患者的青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循证护理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快的恢复速度,张美红[8]报道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的住院时间、手术等候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其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循证护理可以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循证护理还可以在多种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9-10]。最后,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循证护理可以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该结果与何秀子等报道[11]一致。由上述可知,循证护理在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实施循证护理的证据是现有最新的、最好的科学研究结果,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考虑到患者、护理人员等因素,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循证护理不失为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

参考文献]

[1]刘辉. 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34-36.

[2]赵艳,马瑞华.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3-44.

[3]景明来,王芬娟,龚巧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4):333-335.

[4]欧阳振波.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2):220-223.

[5]任杰.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42-43.

[6]易凤梅,杨春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2,7(2):213-214.

[7]王丽,罗娇.循证护理在化疗患者留置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15):14-15.

[8]张美红.循证护理在肿瘤手术无瘤技术配合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31-32.

[9]邓明映. 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3,32(22):137-139.

篇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57-02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方面对就业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如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表现素质等。从更简单意义理解,就业竞争力就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的欣赏程度或满意程度。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比例占全疆毕业生的37.05%,就业率水平为82.59%,低于全疆就业率水平88.57%,更低于汉族毕业生就业率水平92.08%。因此,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从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慢的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改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

1.1 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公共因子构建就业竞争力模型。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就业竞争力就是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将每一类变量归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大部分信息。假设影响就业竞争力的10个因子:X1(扎实的专业知识)、X2(较强的组织能力)、X3(较高的综合能力)、X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X5(丰富的个人特长)、X6(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X7(较强的事业心)、X8(坚强的吃苦耐劳精神)、X9(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X10(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利用2016届毕业生校园双选招聘会时机,通过10场校园招聘会共随机选取120余家用人单位(含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进行问卷调查,样本数据有10组,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2 公因子提取

通过SPSS17.0软件对选取的10个影响就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后,共提取了四个公因子,分别为F1业务能力因子,F2沟通表达能力因子,F3学习能力因子,F4品质因子,结果显示四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54%,能反映全部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将提取的10个评价指标划分到该四个公因子中进行研究(表1)。

从表2看,第一公因子F1主要与X1(扎实的专业知识)、X2(较强的组织能力)、X3(较高的综合能力)三个指标有关,将其命名为业务能力因子;第二公因子F2主要与X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X6(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指标有关,将其命名为沟通表达能力因子;第三个公因子F3主要与X5(丰富的个人特长)、X9(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两个指标有关,将其命名为学习能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F4主要与X7(较强的事业心)、X8(坚强的吃苦耐劳精神)、X10(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三个指标有关,将其命名为品质因子。

为了更准确反映每个因子对就业竞争力水平贡献程度,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3)可得出因子得分表达式:

F1=0.290X1+0.2X2+0.287X3-0.158X4-0.164X5-0.171X6+0.074X7+0.097X8-0.105X9-0.151X10

同理可得,F2、F3及F4的因子得分表达式,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就业竞争力水平的得分,得出就业竞争力F的计算公式:

F=0.332F1+0.2904F2+0.2374F3+0.1402F4

就业竞争力F由四个主因子构成,各个主因子所占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业务能力因子F1权重最高,依次为沟通表达能力因子、学习能力因子和品质因子。

2 结论与建议

2.1 增强专业素养,提高业务能力

通过模型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加看重的是学生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组织能力、综合能力),比重达到0.332,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天然的短板。因此,少数民族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学习好专业知识是基础,同时要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综合能力。

2.2 不断提高汉语表达水平,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模型分析,沟通表达能力因子占了0.2904,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期间要不断加强汉语的学习,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进而才能够谈及到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提升。

2.3 重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

因子层中的“个人特长、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因子表明用人单位日益重视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对知识的自我学习、迁移、内化、分析、创新能力自然不可或缺,少数民族学生更应该重视对自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提高。

2.4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喜好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稳定性工作,去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就业意愿不高。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民营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此时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精神相对较差一些,因此,从学校和毕业生个人角度出发,都应该帮助其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的求职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篇4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a)-0121-02

子宫肌瘤是现在女性妇科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在临床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在检查过程中极易被漏诊,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1]。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现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腹腔镜剜除术,对患者的机体伤害小同时将肿瘤清除彻底;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物的选用直接对患者术后的胃动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3]。异丙酚-舒芬太尼的使用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负面影响少于七氟醚,现选取2012年6―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43.89±14.63)岁。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排尿困难、阴道出现断续流血以及脓血性白带等;②仪器检查:B超检查表现子宫增大且形状不规则,回声由于病变程度有弱、等、强程度。回声处于紊乱状态;③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妇科疾病以及心脏、肾脏、消化道等疾病,近一周内未使用干扰胃肠动力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疾病的类型等方面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咪唑安定2 mg,入室后开放静脉路,静脉注射2~4 μg/kg芬太尼、2~2.5 mg/kg异丙酚、维库溴铵0.08~0.15 mg/kg进行诱导麻醉,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实验组术中患者以异丙酚4.0~8.0 mg/(kg*h)和舒芬太尼0.5~0.8 μg/(kg*h)用静脉注射泵来维持麻醉注射,对照组术中患者以七氟醚3%~5%浓度持续吸入性麻醉。两组均于子宫缝合结束时停用舒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0~15 min停用七氟醚和异丙酚。

1.2.2 检验方法

①胃动素检测方法 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采血,对血液进行离心提取,将提取的血清放于试管内在-20℃下保存待测。测量胃动素选用ELISA检测试剂盒,将胃动素的抗体放入微孔中加入胃动素,经过温育、配液、洗涤、加酶等步骤,对样品在酶标仪450 mm下进行吸光度测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胃动素浓度。

②胃泌素检测方法 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待血液凝固后分离出血清,在-20℃下保存,测定前与冷水互融,或离心去上清待测。选用胃泌素方面测定盒测量胃泌素,将样品与自身抗体混合,然后用缓冲剂EDTA溶液进行冲洗、摇匀,在4℃下放置15分钟后进行离心,取沉淀用自动Y-计数仪器计算出胃泌素浓度。

1.3 评价指标

分别在手术前、手术15 min、手术30 min以及手术后15 min对患者的胃动素和胃泌素进行测定并比较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正常空腹血清胃泌素范围在20~160 ng/L,正常空腹血清胃动素范围在40~150 pg/mL。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恶心、呕吐、高烧、腹胀等。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胃动素、胃泌素变化情况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15 min、30 min和手术后15 min的胃动素、胃泌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比较[x±s]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有8例占20.00%,心律失常有5例占12.50%恶心有15例占37.50%呕吐有18例占45.00%,高烧有3例占7.50%,腹胀又能10例占25.00%;实验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有3例占7.50%,心律失常有4例占10.00%恶心有7例占17.50%呕吐有8例占20.00%,高烧有2例占5.00%,腹胀有4例占10.00%;实验组发生恶心、干呕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7.76,P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内发生病变的肿瘤疾病,未成熟的子宫壁平滑肌细胞增生是现在临床子宫肌瘤病发的主要机制。腹腔镜下剜除术是现在临床上最为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在手术过程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插管[4]。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机体整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胃肠系统[5]。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可导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全身感染,影响患者预后。胃动素与胃泌素是现在临床上用来反映机体胃肠动力的重要指标。胃动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调节胃肠运动的一种胃肠激素,由22个氨基酸组成,呈周期性释放,调节消化期间胃肠蠕动,诱发胃收缩和小肠运动。高羽等[6]研究认为术后血清胃动素水平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相关。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整个过程中不同物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七氟醚由于诱导迅速、无刺激性、舒醒快,近年来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吸入性剂,其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和低血压多见[7]。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为芬太尼N-4噻吩基衍生物,对u1型阿片受体有很高的特异性,具有亲脂性强,镇痛效果强,时间长等优点[8],配合异丙酚临床效果明显,小剂量舒芬太尼能明显的增强异丙酚的镇静作用,且不影响异丙酚镇静后的快速恢复,异丙酚还有镇吐作用,其机制为:①降低脑内5-HT3水平,增强大脑皮质GABA能神经元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调控。②直接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迷走神经核及其他与恶心、呕吐有关的中枢。③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9]临床上异丙酚主要以麻醉速度快、效果显著、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而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指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胃动素(158.68±52.56)ng/L、胃泌素(169.23±56.41)pg/mL、肠鸣音恢复时间(15.89±5.63)h、初次排气时间(23.45±7.81)h以及发生恶心、干呕的发生率(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胃动素(178.99±59.66)ng/L、胃泌素(189.78±68.59)pg/mL、肠鸣音恢复时间(21.78±7.26)h、初次排气时间(36.98±12.32)h以及发生恶心、干呕的发生率(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围术期胃肠动力影响小于单纯七氟醚麻醉,对麻醉后病人的恢复较为有利,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茗敏,程忠平,朱宇,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1):66-69.

[2] 李冬梅,郭志伟.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0):149-153.

[3] 杨东霞.612例子宫肌瘤术式选择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46-47.

[4] 赵春荣.不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11.

[5] 卢晓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中预防出血方式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48-49.

[6] 高羽,张连阳,刘宝华,等.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胃肠运动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6):598-600.

[7] 段世明,郑斯聚.理学[J].1994(11):81-82.

篇5

[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a)-0073-03

Effect comparison of 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prostatic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DENG Zhen-hui

Department of Surgery,Hui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2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prostatic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Methods From May 2012 to March 2014,100 cases with BPH in our hospital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prostatic enucleation group (enucleation group) and 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group (resection group) in random.The indexes of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amount of bleeding,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quality of life (QOL) score,Qmax,and complication 3 month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amount of bleeding,bladder irrigation time,catheter indwelling time,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 the enucleation group were all shorter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the resection group (P

[Key words] 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prostatic enucleation; Transurethral bipolar plasma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具有临床进展性,其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相应地,症状亦随年龄的增加而出现进行性加重。BPH患者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3]。本研究探讨了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年龄40~73岁,平均(56.4±7.9)岁。病程2~7年,平均(4.12±1.73)年。随机分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组(剜除组)及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组(电切组)各50例。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电切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30°镜,27F外鞘,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镜,将手术平台和手术台之间70 cm左右的距离冲洗干净。设定电切功率为120 W、电凝功率为90 W。通过监视器经过尿道置入电切镜,密切注意尿道、精阜的变化,在膀胱三角区和左右输尿管切口,先切除中叶,再切除两侧叶,然后修切尖部,在行前列腺超高精阜的切除时一定不可以伤到尿道外括约肌,通常切除至平于膀胱三角区与前列腺窝,退出电切镜至膜部,尿道呈圆形或椭圆形;行电凝创面止血,将前列腺碎片用Ellik吸出,继续行电凝创面止血,然后注意检查,灌水并行压腹试验,排尿顺畅后,放置22F三腔气囊导管,注入气囊至30 ml,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

剜除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硬腰联合阻滞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会消毒、铺巾。结合前列腺剜除电极,采用做“小橘灯”式的分块剜除,将前列腺增生组织想象成一个 “橘子”,外科包膜为“橘子皮”,像做“小橘灯”一样,首先剜除中叶或顶叶(橘瓣),最后分块剜除,这样可保证“小橘灯”的完整性[4];对以中叶增生或两侧叶增生为主的前列腺,先处理中叶或在中叶与侧叶间做沟,接着在顶叶做沟,而后进行两侧叶分块剜除,其余为常规前列腺切除方法,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情况。

1.4 评分标准

1.4.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标准 IPSS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5]。IPSS表由患者填写,每个问题答案分为0~5级,患者从中选择一个答案以表示该症状的发生频率。将每个问题的得分相加,总分范围从0~35分,其中0~7分为轻度症状,8~19分为中度症状,20~35分为重度症状。

1.4.2 生活质量(QOL)评分标准 QOL评估是患者根据自己目前下尿路症状水平做出适当的回答,以评估今后的生活质量[6]。该问题答案分为7个等级:0分为高兴,1分为满意,2分为大致满意,3分为还可以,4分为不太满意,5分为苦恼,6分为很糟。

1.4.3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 患者憋尿后收集尿液,用尿流计描绘曲线并测得Qmax。Qmax>25 ml/s者可排除梗阻,Qmax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比较

剜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及Qmax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Qmax明显增高,尤以剜除组效果为佳(P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及Qmax的比较

与同组术前比较,*P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剜除组发生膀胱痉挛、尿路感染、尿道狭窄、尿失禁并发症为4例(8.0%),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4,P

3讨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前列腺良性疾病,具有临床进展性。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最初在40岁以后发病,到60岁时发病率大于50%,而到80岁时可高达83%[7-8]。相应地,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进行性加重,并会逐渐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