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党校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党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1

[3]马婧,眭顺照,李名扬.园艺专业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6):152-156.

[4]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等.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20-23.

[5]章丽萍,赵张耀,徐敏娜,等.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38-41.

[6]李振涛,陈书明,池雅庆,等.《VLSI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47-50.

篇2

一、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一)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从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来看,一个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需要以行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确保课程体系的动态性;以岗位为基础,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路径,确保课程体系的递进性。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横向、纵向的课程组织结构,基于该理念构建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分层分类的理解较为机械,对继续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分析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思考不够,不能贯穿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以分层分类设计思想为基础,王卓妮等提出了网格化课程体系概念模型,可运用于行业继续教育中。

(二)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1.网格化

根据岗位类别、级别和个人发展阶段,细分不同的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并建立课程与课程之间逻辑关系,形成的新型分层分类课程体系,体现出网格化特征。分层级指课程内容专业化程度随同一类别岗位层次逐级深入,与在岗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分职级,即分岗位级别,指课程内容随职级发生变化。分阶段指针对同一个人,在同岗位同级别时期,随其知识的积累变化,而设计递进性的课程内容,如形成基础知识课程-岗位胜任课程-岗位轮训课程的不重复形成了阶段性、递进式的课程体系。

2.时空性

个人成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展现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路径,包括时间性和空间性两个维度。时间性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先行规划并适度超前完成课程满足行业建设与发展的近期与远期目标,人才管理者和人才自身可就此形成培训预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空间性以时间性为依托,是指知识点随时间推移呈现立体结构,为人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与条件。人才通过在这个课程体系中学习,得到同一知识点不同深度的内容,形成持续学习的兴趣和深入学习的动力和预期。

3.全覆盖

行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常常只是针对在岗的静态人员。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强调系统设计,综合考虑岗位变动人员的培训需求,实现了业务全覆盖、机构全覆盖、岗位全覆盖和人员全覆盖;同时,对于行业内调离、升迁等动态岗位人员,网格化设计,通过上岗培训和岗位轮训两道关卡,实现对动态人员的覆盖。

二、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一)原则

1.遵循继续教育的规律

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计,遵循师承效应、扬长避短规律、最佳年龄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规律和综合效应规律等人才成长规律,“重理解轻记忆、重实践轻理论”等成人学习规律与“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终身学习理念。

2.与大学教育、业务需求及世界先进水平相衔接

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与时俱进。课程体系设计应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与世界最先进实践,实现与业务需求及世界先进水平的动态跟踪与及时反馈,保持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相比较,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求应知应会,更注重实践技能。掌握专业知识、操作原理等学历教育强调的理论知识,是提高实践技能的基础,是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必经之路。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强调与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相衔接。

3.强调课程体系设计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结构。采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可实现课程模块的灵活拼装,减少课程重复开发等成本。二是课程体系的内容。课程内容因采用网格化设计,知识点不再是无关地散落在不同的课程之中,而是在不同课程之间通过难易度建立递进关联,使得课程体系内容更新可实现一发而动全身的全面更新的效果。三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每门课程开发时要考虑课程面授与远程授课的适用度或搭配比例,编制课程大纲的使用说明等相关文件。

(二)目标

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以弥补学历教育和岗位需求的差距为目标,构建与大学专业教育衔接、满足行业发展、面向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具有终身学习特点的多层次、网格化、全覆盖的模块化现代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逐步推进,分期完成,成熟先行,后续跟进”,逐步建成多层次、网格化、全覆盖的模块化培训科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课件、训练环境等。

三、网格化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以气象行业为例

(一)确立课程体系框架

首先,明确课程体系框架的初始场,为课程开发确定内容起点。目前,新入职员工多数具备大学以上学历,因此,进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学习的受训者的学?v门槛可设置为大学本科以上。把具有相同业务工作性质和相似能力要求的不同岗位组成一个集合,如预报类、观测类、管理类等。将所有类别的岗位,都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如气象部门管理类岗位,将科级管理岗作为初级管理岗,处级管理岗作为中级管理岗,厅局级管理岗作为高级管理岗。根据部门行业的岗位类别和级别,以岗位级别为纵轴,岗位类型为横轴,建立课程体系二维框架。坐标轴中的每一个点,都将有相应的课程与之相对应。图1是分析气象部门业务类别和岗位设立情况后,建立的气象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二维框架示意图。

(二)分析能力要求

根据组织、部门、岗位三个层面的信息资料,分解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等,解析和提炼胜任每个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基础,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将岗位职责转化为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在识别岗位能力时,不能漏项,从整体上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一般分为职业素养、通用能力和业务能力三方面。之后,进一步结合业务能力要求,剖析行为要点,将在岗位所从事的具体事项划分为负责事项、承担事项和协助事项。最后,划分能力层级,由于不同层级人才在能力要素要求有所差异,因此,要对不同层级人与岗位要求和工作重点逐一划分出初、中、高级,使得不同层级人的能力呈现连续性和递进性。

(三)能力与课程转换

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岗位能力与课程的转换。首先,按照职位和层级划分,整理和分析每层次岗位能力、行为要点。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形成课程名称,根据岗位需要对课程进行排序。关键在于课程内容必须覆盖岗位所有能力要求和行为要点,转换的课程之间有衔接性和递进性。

(四)开发课程

根据课程组成要素,按照行为要点要求,依据内容属性和逻辑顺序,开发课程。基础性内容排列在前,专业性内容排序在后;按照业务流程先后,安排课程学习的顺序;综合能力类课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来安排。初级上岗的课程内容,要与大学教育相关专业形成对照与衔接。

具体课程开发流程:一是确定课程对象和课程类别。课程对象属于哪个层级哪个岗位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内容,分析岗位能力;分清课程类别属于知识类还是技能类等。二是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要满足岗位能力目标要求,同时要有可操作性和独立性。一般的认知行为目标采用“了解”“熟悉”“掌握”等表述;对于技能操作常用“能”“会”“熟练”等表述。三是编写课程内容。参照课程目标、课程对象,选取合适的课程类别,完成课程内容的编写,特别注意内容的衔接与递进。四是选取培训方法。选择面授还是远程,不同方法运用效果不同。

(五)构建课程体系

篇3

关键词:创业学;实践教学;创新创意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求培养的学生是动手能力强、有创新创意的学生,创业教育面临一个新的机遇,而创业学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效方式。从学生来说,通过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体会到课堂和社会的区别,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兴趣,强化创新创意创业意识。从高校来说,加强对创业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明白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制定出适应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通过创业实践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一、独立学院创业学实践教学环节现状

目前创业学实践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已被列为学校限选课程,但各高校关于创业学实践教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熟的经验,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的建设没有形成标准,教学方式也只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老师只重在教,学生全在玩手机,没有创新,没有吸引力,何谈创新和创意。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没有质疑的空间,也只能是模仿,因此培养不出有创新的学生。创业教学和创业实践就像是一个任务教学,教师为完成工作量,照书本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只是为了学分而学习的,课堂上听老师讲一些案例,而这些案例就犹如一个故事,属于故事的主人不是自己,而只是那些成功者。因为你不动手就永远觉得很遥远,觉得创业创新是我们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不是我们学生的事。

二、独立学院创业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创业学实践教学,我们对155名本院学生做了网上问卷调查,其中有49.68%的学生要求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65.81%的学生要求增加实践机会,85.81%的学生要求课程设计更贴近时代需要,82.58%的学生认为缺少实践平台。学生主要反映的是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除了少量的案例分析,也只是听故事,没有虚拟模拟、角色融入和创业团队实战等,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无法有效锻炼。教师队伍与课程体系建设落后,创业学实践教学没有专门的老师团队,基本上是用来凑课时分配给相关老师上,缺少资金对创业师资的培训计划,省里每年SYB创业培训名额很少,即使参加培训了的老师也不一定上本门课程,因此承担创业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创业历程,也不懂企业的运营和相关的管理,这种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就无法实现创新。当前能选用的创业学教材良莠不分,学生看着没有什么意义,老师也觉得很枯燥,有时觉得全民创业,大众创新,但实际成功人数寥寥无几,究其原因,都是眼高手低造成的,教材上的创业故事犹如过眼云烟。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一味地在教,而学生听不听根本不理会,重书本轻实践,高分低能的学生,与社会用人需要严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要重新培训才能上岗。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有的也是形同虚设,或者是为了应付检查挂的虚假的片子,实习基本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大多数高校仍然是以省钱为主的集中教学模式,在经费缺少的理由下,缩减开展的创业实践教学。

三、创业学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索

1.提升老师团队的创业意识。创业实践教师要由校内参加过SYB培训的专业教师与校外成功企业家、创业卓越校友等具有创业经验的人员组成,推行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导师制,加强指导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欲望。

2.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课程设计贴近时代的需求,比如当前app比较适应在校大学的创业,主导学生开发相关的app应用程序,对市场前沿动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要,而不是关门造车,形成一种订单式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一走出去就有企业抢着要,而不是毕业了还要去适应社会。

3.设立“三创”工作室。结合学校已有专业,设立三创工作室,建立三创平台。各高校在实验室上给予支持,学生利用现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边学习边创业。提供真正适合在校学生的创业环境,为在校学生创业降低阻碍,提升创业信心,为创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让实践在创业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纸上谈兵。同时利用学校的三创工作室,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优势互补,组建不同的创业小团队,将创业意识和行动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

4.设立“三创”基金。设立三创基金,制定大学生三创激励条例,从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对有一定创业创新创意成就的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三创氛围。

5.积极开展大学生三创活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每年有“三创”比赛,鼓励同学们参加大赛,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本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理念,敢于创新、敢于创业、敢于创意,才是时代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

6.“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三创实验室的建设。建设创业模拟实验室,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专业到不同的大公司进行现场实习,比如电子商务的学生可以到阿里巴巴、京东去,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可以引进一些企业的相关设备,让同学们在校内就能进行相关实践。

7.改进考核方式。不以高分定能力,学生任何的创意创新点都可以作为考核点,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更直观地参加到创业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自我。

四、总结

大学生创业实践教学要想真正做到创业、创新、创意,就要做到与时俱进,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走出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能够有足够的影子公司、实验室让他们去历炼去创造,造就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篇4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技工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但随着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难免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学生品德的教育。本文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级技工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以“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题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他还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要“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由此可见,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必然会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由来已久。宋代学者程颐在《伊川易传》中对其作了解释:“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表,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愤之道也。”由此可见,“人文”学科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它涵盖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弹性制教学和学分制教育,使得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普遍的认同。一些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并将其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在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的成因

1.高职生生源质量偏低,对人文课程普遍兴趣不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学好技能就足够了。这往往导致学生对人文课程普遍比较排斥,即使选修了某些人文课程也大多是从功利主义出发,为了完成学分“不得已而为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盲目性较大,这间接地导致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较低。

2.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大多数考虑的是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基本不在计划之类。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的教师严重不足,难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设人文课程,只根据本校现有教师的能力和意愿,适当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开设课程。这就使得人文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以我院为例,《影视文学欣赏》、《法律与生活》、《公共关系》等少数几门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每学期基本上都有500―600人选修。由于缺乏相应师资,艺术、历史学、哲学方面的人文选修课程无法开出,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和积极性。

3.人文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对人文课程课不够重视,严重压缩课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按照教学计划的有关规定开设人文类课程。在投入的经费、课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严重不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开设时间共计一年,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周2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周4学时。为加强专业课,很多高职院校人为地将其缩减为每周仅为2学时,而且大多数是大班教学。选修课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省情教育》等基本没有开设。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规范。由于大多数人文课程是大班制教学,通常一个班有100人左右,再加上课时的压缩,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往往又会过多地停留在卷面成绩上,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专业教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上适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来进行。其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适当开设相应的专业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如我院汽车类专业就开设了汽车文化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一般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我们认为要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就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加强必修课教学。必修课程对完善学生品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当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加强人文类必修课教学。其次,完善选修课体系。选修课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各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并结合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开设实用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人文选修课。(见下表)

3.完善人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人文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我院为例,我院近期对人文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试成绩由两大块组成,即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比例分别为40%、6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含了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环节。当然,这种评价体系是否已经非常完善还有待检验。

4.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

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做到每位师生人手一本,能够更好地结合各学院的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体现各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特色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学科学、人人讲人文”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健主编.综合人文学科课程设计、教学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康乐林.我院人文课程设置及教学亟待改革[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李云恒.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叶方石.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

[5]唐志红.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6]梁胜,龚文斌.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篇5

由于我国的应急管理事业起步较晚,相应的应急管理培训也仅在2003年的SARS之后才逐步在各地方党校或行政学院以及有关部门展开。这些培训多为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自发组织,专业性不强,内容不完备,整体表现粗糙。具体到电力行业,直到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标志着国家电力安全应急机制的建立。此后,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省级)综合应急演练。规模化、系统化的应急培训自此开始被纳入电力行业的研究范畴。

2006年10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举行省级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联合演练,为发展国内大规模的(省级)综合应急演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浙江省开展了省级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联合演练。这些大面积停电包括了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用户,但此类演练主要在于演练联动性及配合性,一般都有相应的演练方案和脚本,缺乏相应的真实性。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暴露出我国电力应急机制尚需完善,缺乏统一应急预警协调指挥平台,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调拨体系有待完善,有效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始在国家层面重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和模拟演练。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启动了《电力应急预案编制通用规范》及《电力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演练通用规范》的编制工作,为电力应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参考。

2009年12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印发了《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提出电力企业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培训,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电力监管机构应当将应急预案培训列入电力安全监管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应急管理人员的预案培训工作。自此,我国电力应急培训迎来了空前大发展阶段。

2011年6月,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宣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对电力安全事故等级进行了划分,强调电力监管机构应当指导电力企业加强电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与此同时,我国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将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其中,明确要重点建设和完善电力应急预警体系,建立有效的电力应急机制,搭建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调拨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应急队伍培训和应急派遣体系,实现电力应急常态化管理。

2011年7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泰安应急培训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7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龙泉驿应急培训基地在四川龙泉驿揭牌。两个应急培训基地的建成启用,是国家电网公司应急体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国网公司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培训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预示了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

电力应急培训卓有成效

(一)基础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培训基地。目前,我国已拥有山东泰安和四川龙泉驿两所专业电力应急培训基地。作为国家电网首批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这两所“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集合了国内现有优质培训资源,不仅拥有超前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还拥有先进的应急特种装备,如应急电源车、应急通信车、无人巡航飞机,以及多个室内室外仿真训练场地。其中,3D应急预案推演室可开设应急预案宣贯、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应急指挥等推演课程,4D灾难体验馆,能使学员真实的体验灾难、体验应急现场,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学员应急素质。

2.课程体系。针对应急指挥人员、一般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基干队伍,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开发了应急理论、电网应急、高空心理素质、野外生存、车辆驾驶、水上救援、消防应急避险、特种设备操作、应急医疗救助等多项培训科目和几十个培训教学课程,形成了涵盖应急基本理论与管理实务、应急救援技能、综合演练等符合电力系统实际的应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此外,基地对于学员的体能训练也有严格要求,基干分队队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耐力,因此,受训人员在基地都要接受高强度的“魔鬼”训练。如每天都要进行5公里越野跑,早晚共有150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还要在400米障碍跑场地上进行训练,而这些也都只能算是最基本的体能训练。

3.师资队伍。两所国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均设立了专门机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吸收和选拨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基地师资力量。目前,基地已拥有一批数量充足、专业素质较高的“高、精、尖”应急培训管理和专职培训师队伍。与此同时,基地还聘请知名专家百余位,发展建立了包括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教练和国网公司内部专家在内的兼职培训师队伍,极大地保障和推动了我国电力应急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

4.教材开发。近年来,我国电力应急培训教材开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仅国网公司山东泰安培训基地就已制订了详细的应急培训教材建设开发计划,开发完成了《应急指挥中心设备管理》、《应急通信装备使用》、《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培训手册》、《灭火具体方法与消防器械使用培训手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等十余种培训教材和培训手册,并在培训过程中试用。龙泉驿应急培训基地也开发了50余项科目,初步形成了涵盖应急基本理论与管理实务、救援技能和综合演练等符合电力系统实际的培训大纲和教材。

(二)初步形成特色培训范式

山东模式:走在央企前列的“1135”工程

2010年,山东电力公司结合实际在全国率先提出以“1135”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为核心的《应急体系建设方案》,决定加大应急投入,提升公司应急管理、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及应急保障能力,努力打造“洞察敏锐、处置敏感、执行敏捷、装备精良、体系完备、指挥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体系,进而提出建设山东电力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切实提高应急培训能力,提高应急队伍专业素质和处置技能,提高公司应急管理水平。方案立即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充分肯定,并批准在泰安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共同运作的一流应急培训基地。

2011年,山东电力公司系统设计、全面实施“1135”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建成省市县三级132个应急指挥中心,完成培训基地一期5个室外项目建设和10个培训科目开发工作,机动应急通信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组织和预案体系、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和应急专家队伍、24小时应急值班体系等相继建立完善并正式运行,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基本建成了“架构完整、技术先进、纵向贯通”的应急体系。7月14日,中央企业首批启用的大型专业应急培训基地——国家电网公司泰安应急培训基地在泰安揭牌。

泰安基地建成,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在应急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再一次走在了央企的前面;“1135”工程全面实施,也不止意味着电力部门的应急工作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标志着理念的更新,国家电网从以往单一的维护电网运行,转变到积极投入社会应急体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理念上来,努力诠释将电、社会、生命完美地结合。泰安基地的这一新理念在此后的数次实践中得到印证。经过山东泰安基地专业应急培训锻炼的电力应急队伍,在抵御强热带风暴“葵花”等自然灾害的实战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在山东省政府组织的地震应急联合演练中也表现出色,获得了各界的充分肯定。

四川模式:经过实战检验的应急培训

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电力公司组建了23支、总人数达5000余名的地市单位应急抢修队伍,并为应急队伍配备了应急发电车、大型应急方舱、冲锋舟、静中通便携站、动中通指挥车、单兵双向视频传输系统、无人飞艇和无人直升机等行业内居一流水平的应急设备;建立了高效实用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在应急抢险时“物质拿得出,用得上”。为确保应急作战队伍的执行力,四川省电力公司还将应急预案演练纳入日常管理,形成集结、抢险、支援和保障相结合的立体演练模式。

2011年7月25日,位于四川成都市龙泉湖嫦娥岛的国家电网公司龙泉驿应急培训基地正式揭牌,成为中央企业首批建成启用的大型专业应急培训基地。建成之后,应急培训基地将其“平战结合”、“紧贴实战”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力求在模拟实战情况下摔打出一支应急救援电力特种部队,确保应急队伍在真正面对突况时,做到像演练时一样熟练。

2012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四周年之际,四川省电力公司组织进行了一次全省6000多名职工参加的大规模地震灾害应急抢险演练。成都、乐山、眉山、绵阳、德阳等地同步协作,演练了应急响应、指挥转移、现场救援、水面救援、线路抢修等多个科目。这次持续了2个多小时的演练,给前来观摩演习的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参事闪淳昌等专家及电力同行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演练完整预演了一年之后芦山地震电力应急救援的全过程。芦山地震发生后,从灾害现场一线工程人员,到公司组织协调和指挥人员,每一位电力员工都保持着沉着冷静、胸有成竹的工作状态,按照既定步骤通过隔离故障、降压运行、临时搭接等应急措施迅速恢复供电,实现了应急抢险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演练成果在本次地震中得到充分检验。

(三)各地培训实践愈加丰富

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的事实,使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将灾害等应急工作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各地电力公司针对本地区地理天气及易发灾害特点,开展了各种应急演练,应急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江西省电力公司针对本省暴雨、洪灾多发的特点,组织成立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并组织实施了多次实战演练,为了取得贴近实际的效果,吉安抢险救援演练还将天河变电站配套线路工程正常施工内容融入演练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实战效果,积累了宝贵的应急经验。

辽宁电力公司锦州培训中心大胆创新,跨出电力系统范围,与锦州海事局联系协作,成功举办了“辽宁省第一期国家电网应急救援队培训班”水上救援训练项目。海事部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教学大纲和实操计划,安排了冲锋舟、橡皮艇的操纵和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科目。通过培训,辽宁电力公司不仅取得了实际演练效果,还与海事部门尝试了应急协作,取得了资源互补、协同作战的良好效果。

浙江宁波市电力公司将三维定位地图技术应用于日常电力抢修中,抢修工单总数、正在抢修的工单数、在途工单数都会在三维监控图上实时更新,通过手动或者跟踪的方式还可以在三维图中找到抢修车辆的准确位置和抢修人员所在的抢修地点,使指挥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合理分配抢修资源,提高了抢修效率,电力抢修工作变得更为直观、高效。

关于我国电力应急培训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应急培训工作已逐步受到各级单位和领导的广泛重视,培训成绩亦是可圈可点,但同时,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体系尚不健全,应急培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突发事件的分类及综合、专项、现场处置方案的要求仍不统一,所以造成演练的内容不一致;建议规范突发事件的类别及需要编制预案的目录,演练规范中明确的演练就以规范性的预案为基础。

2.进一步明确应急预案各方职责。目前对于电力企业内部自身的演练,政府不需要介入,主要目的在于检验本单位应急预案的正确性及锻炼各级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但对于涉及多方的大面积停电演练,特别是省级及以上规模的大面积停电演练,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以电网企业为主。然而电网企业不是政府部门,常常难以有效协调和组织此类演练,保证各相关单位及公众的参与,因此在应急演练的规定中应明确各方职责,确保演练工作能有效开展。

篇6

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研究生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研究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完善人格内涵、提升道德素养、塑造精神价值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思想涵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创新能力。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价值理念,其包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对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一)激发研究生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培养高端人力资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有高度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国家振兴和祖国繁荣富强为己任。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被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继承和发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强化研究生使命感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是研究生德育培养的重要目标。纵观历史,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始终铸就着民族灵魂,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究其原因正是仁人志士在中国深厚的文化传承、熏陶中形成了自身的民族观和强烈的爱国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古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2]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生,能够激发他们心系祖国的爱国热情、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培育研究生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就是知识体系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不断深化,从而内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多元文化的交融、整合,才能不断获取创新的活力,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化和超越。“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学术品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3]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就在于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汲取与吸收各种优秀文化的过程,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派和包容性。科学的发展和传承亦如此,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往往来自于其他学科视角和方法里的灵感,某一新生学科的产生往往来源于社会发展需要和相关领域的跨界融合,科学上虽然术业专攻不同,但是兼容并包的精神和理念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只有以“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态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习和研究中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逐步塑造自己广阔的胸襟,积极吸收各方精华为己所用,才能不断突破创新,学有所成。

(三)促成研究生严谨求实的学术道德规范

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是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研究生从事科研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学术道德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会影响整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如果缺乏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积极引导和严格约束,导致研究生出现学术失范行为,不但会影响其个人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严重助长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和蔓延,甚至对研究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严重误导。近年来,高校曝出多起研究生学术失范的事件,说明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术道德的缺失,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是诚信的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的典型体现,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补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倡导“仁、义、礼、智、信”,有“以信取人,以信立天下,乃真君子也”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历来把诚信作为立人之本,“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把诚信作为与人生命等同的价值追求。[4]同时“,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这些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能够引导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真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对于培育他们诚实守信的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树立研究生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提倡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意义的重视和理解,提倡人生要自强自立,奋发有为,靠自身的善性和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反映了古人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老子也认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只有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人,才是真正有志气的人。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学习生活、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比如遇到来自更高领域知识学习的压力,以及随着年龄增大带来的生活压力、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态度是每一名学生克服压力,顺利完成学业及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心理保障。因此,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养成自强不息、奋发拼搏的精神,对于他们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正确认识失败与挫折,顺利完成学业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二、当前研究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束缚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和高端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和和谐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把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倾向。在一些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有“工具化”的倾向,人文社科类课程被严重边缘化,有的甚至将传统文化教育视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把传统文化教育视同于政治课的附加成分。二是课程体系西化的倾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片面强调西方的学术体系、研究方法和价值观念。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课程体系西化现象非常普遍。以经济学教育为例,在许多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中,片面强调经济类课程的数理性和工具性,忽略了课程的人文属性,围绕西方经济学开设的课程数量和比重远远超过其他课程数量,很多直接采用西方原版教材,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工程教材”却被排除在教学环节之外。导致学生对于西方理论的盲目接受和迷信,以及对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崇拜,这极可能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课程体系单一化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开设了相关课程,有的学校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如西南大学将经典名著阅读列入学生培养环节,确定了相应学分;深圳大学非文学类专业有“经典名著选讲”课程;西北大学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选修课程;辽宁大学开设了“古代诗词鉴赏”“国学基础知识”等公共选修课等。但这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普遍设置为选修课程,课程数量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能满足研究生实际教育需求。二是在课程内容上,多为概论课或选读课,一般为普及性课程,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没有深入研讨和理论研究,在课程深度上与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层次不相匹配。三是在教材使用上,没有规范的教材,教材数量不足,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具有完整相承性的课程体系。从整体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覆盖面较小,没有覆盖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并纳入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

(三)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水平是决定教育的关键因素,传统文化教育涵盖多个学科,如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是一个系统复杂的体系,对承担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要求很高,既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要在相关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目前,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任教师数量缺乏。各高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普遍采取的方式是聘请相关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师实际设置课程,因人设课,授课教师绝大部分是兼职授课。此外,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培养单位,需要多个教师的共同协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成立相关的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但是,目前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普遍没有相关的教学团队,缺乏相关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没有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研究生层次对于知识探索的需求。

三、加强研究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推进研究生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升研究生培养层次和质量的坚实根基之一,抓好此项工作,要树立传统文化教育观,以顶端设计为理念,以推进制度建设为保障,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一是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植入到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到专业知识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两手抓”。根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类别,科学设计和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通过设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课与现有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的有机衔接。二是要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应立足研究生实际和本地区文化特色,以培养研究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究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为重点,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人际和谐思想、身心和谐思想等内容进行深度挖掘,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弘扬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引导他们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三是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改革传统授课方式,采取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言传身教,提高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突出研究生教学的研讨性特征。鼓励授课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权重。[5]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国情教育、法制观教育、伦理观教育等都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创新载体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多维的体系,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要充分发挥不同渠道和载体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一是加强学术平台建设。研究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要侧重其学术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邀请文化名家、知名学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走进校园,通过学术报告、博士沙龙等形式,开展理论研讨、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二是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媒体平台。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自媒体成为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和表达渠道,这些自媒体成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媒介和平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数字文化工程的资源成果,推动优秀文化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教育和传播,创新教育载体,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可接受度。三是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博物馆、艺术馆、历史名胜、文化古迹等,开展实地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传统生态思想时,可鼓励学生对本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植被破坏情况或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在课堂上讲述见闻和感想,激发学生的环保和生态意识。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6]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应注重营造氛围,利用主题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形式,通过征集校园原创歌曲、诗歌等方式拓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利用校园文化墙、橱窗、校报、专题讲座、报告会、大学生社团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因此,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关键要靠过硬的教师队伍做好引导。一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高校应通过人才引进和加强对原有传统文化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等途径,建设一支专业化与通识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要建立对教师和教育过程的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作为重要指标,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作为师德的重要考评标准,纳入到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二是鼓励“双向进入”机制,鼓励引入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和技艺大师等,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兼职导师,走进课堂,直接参与到研究生教育和教学环节。三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和研究机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为相关教师做好培训和指导工作。四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传统文化水平。高校辅导员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是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其管理方式、行为举止和思想动态对管理对象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打造一支热爱、熟悉传统文化,注重人性化教育、管理和沟通的管理团队,更好地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管理工作中去。同时,要鼓励高校间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经验方面开展深入交流,搭建传统文化领域优秀教师交流平台,互通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案,鼓励优秀课程跨校授课,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作者:刘明杰 王金梅 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2]孟庆红,戴欣然.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对研究生思想教育之价值[J].经营管理者,2015(,3).

[3]张思锋,张文学.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影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

篇7

作者简介:张健(1955-),男,山东郯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04-05

一、思维方式及其特性

思维方式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姜正国教授认为:“思维方式有一定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形成的,由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结合并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的思维样式,是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方式。”[1]中央党校杨礼信教授认为:“思维方式是由人们在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价值取向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框架、指向、程式、定式、模式。”[2]笔者认为,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问题时,所选择的一种思想的加工方式和内隐的思维程式。思维方式的作用在于,它是思维主体从外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形成新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工具和手段,是思想、观念、意识、理论、方案等一切软件的生产方式,即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对思维发挥启动、运行和转换的作用,规定着思维的方向及其侧重点,并执行着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功能,顽强地显示其活力。”[3]

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思维方式是由历史思维方式发展而来,是时代文化的凝结和体现,它植根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又是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延伸。总体来看,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近代思维方式则表现出分析性、静态性和机械性;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新性。

(一)系统综合性

在古代,人们对认识对象的把握主要采取综合的方式,但那时是以直观猜测为基础的模糊的综合。在近代,各门科学、各个领域都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人们分门别类地研究世界的各个方面,思维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综合而是分析。到了现代,综合又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现代综合思维不再局限于“实体——属性”的范围,而是侧重于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内部各部分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角度去把握事物,使人们从整体性、相关性、结构——功能一致性、层次性、有序性等方面深刻地认识复杂的事物。思维方式的系统综合性还表现为,它“是由人的各种精神或观念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知识体系与理想信念、个体经验与文化传统的统一。”[4]系统综合性亦即思维的整合特性。人的思维是具有整合功能的,它是在思维中将人的认知前见、观念、经验等,整合到对当下事物的理解中,形成不同的视阈融合。

(二)动态开放性

任何思维都是动态的。它是思考并产生思维成果的过程,是思维主体的内宇宙不断进行信息交换、组合、生成的过程。我们常说思想在头脑中是气体,说出来是液体,写出来是固体。“气体”的思想,即指思维在头脑中飘忽不定、变幻无常的动态特征。同时,思维又是开放的。思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对外部世界思考的干预,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它总是不断地接受和汲纳外界的思维材料,同时也努力调动和激活内在的思想资源进行思考,始终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与动态性,保持与外部世界信息渠道的流畅性和“源头活水”的补给性,使思维始终保持鲜活的品质和和开放的属性。思维的动态开放性逻辑因由还在于思维的客体或对象始终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必须实行动态跟进和调节,才能适应变化的外部世界,掌握思维的调控权和主动权,以达到理想的思维结果。

(三)自觉创新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创新思维就是要开创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原理、新观点、新方法、新设计等,所以自觉的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构成了现代思维的又一特征。创新是人类最高的本性。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说,如果人有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创新本性。创新性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和生命,没有创新的思维只能是因袭、复制、搬运和照抄,思维之剑就失去锋芒,创新之花就萎落凋零。没有创新就不能创生理论,已有的理论也会失去与时俱进的活性和张力。而一旦我们的思维注入创新的基因,就会提高思维品质,提升理论品位,使创新成为理论思维的“名片”。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在其《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创新性不应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应当普遍地成为大多数职教人的共有品质。

二、职业教育整合思维方式的逻辑确证

整合思维方式是以思维目标为引领,以整合为运作的内在机制,进行的思维整合和加工过程。整合思维擅长多维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结构,把握事物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并将其整合为一体。整合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创新思维,符合客观实际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有利于我们应对人类社会实践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大型化、体系化的现实。就其主导倾向而言,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跨界的思维、整合的思维。换言之,这种思维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思维方式,虽然也不排除其他思维方式。为什么整合思维是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呢?

(一)职业教育整合本质的规定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一般喜欢从培养目标层面加以界定。以高职教育为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认为它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2011年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又首提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的概念。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先生则从职业教育本身性质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马君博士在论及职业教育学性质时也指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但更偏向于人文科学的跨界性学科。”[5]与姜大源先生提出的跨界教育观可以相互佐证。我们认为,跨界就是整合,而且整合比跨界更具有理论包容性和实践指导性。因为跨界是观念对事物的,重在揭示职业教育的性质,具有认识功能,但缺乏对行动路径的揭示和澄明,不能解决职业教育面对“怎么办”时的焦虑;而整合是观念对实践的,不仅能指导人们认识事物,而且具有变革实践的功能。所以我们毋宁称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

(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昭示

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昭示了其整合的本质。举一案例来看,国内有一参访团赴德考察“双元制”教学,要求看德国学校的课程表。结果所看的课表与国内课程表大相径庭(见下图)①,这令参观者大惑不解。如此粗线条的课程表怎么操作?要求再换一个专业看,但还是差不多。

图1 德国职业学校课程表

对这一课程表我们可以做如下解读:1.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课程体系(学校一元)的建构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2.德国的“双元制”课程体系是大模块化的。3.德国“双元制”职教课程是整合态的,它更加关注整体,而不纠结于具体的课程门类的设定及其他细节,这就为教师作为课程领导者,留下了选择和创新的足够空间。4.至于质量控制,德国有国家层面制定的课程标准。这是“指挥棒”和验收尺度,有了这个标准,就不怕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只要能达及标准、通过验收,就是好课程。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课程安排及其成功,说明课程的模块化整合是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

(三)职业教育整合本质的多元确认

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还可以从诸多方面予以确认。从职业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看,它是办学职能和办学目标的整合;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看,它是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整合;从现代职教体系的建构看,它是教育的层次、类别等的立交整合;从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办学观念来看,其本身就是整合的产物;从课程改革的形态看,它是工作与课程或项目、任务等与课程的整合;从职教集团办学模式看,它是不同办学主体、资源等的集约整合;从师资队伍的特点看,它要求进行“双师型”整合等等。此外,还有《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写到的“职业教育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三个体系的融合,以及“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对接”[6]的五个对接,均彰显了教育的整合本质。可以说职业教育的一切方面和方面的一切,都是整合性的,概莫能外。它放,可以一生万,收,可以万归一。这个“一”,就是整合。

职业教育整合的本质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是整合性思维,决定了整合在职业教育思维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它要求我们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来正确认识和把握职业教育的现状和规律,思考和解决职业教育的现象和问题。

三、职业教育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悖反与表现

整合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合,呼唤整合的思维方式。但目前在职业教育领域依然是二元论思维的天下,需要我们认真认识分析,颠覆解构。

(一)二元论思维的形成与强化

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短,办学初期缺乏经验和参照,只能仰承普通高等教育,学习和移植它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路径依赖”。然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原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学科教育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追求认知水平的高质量。它是符号化的、去情境化的和场独立型的“致知”教育;职业教育是基于职业体系的,追求能力的高技能。它是去符号化的、情境化的和场依赖型的“致能”教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型,有着完全不同培养目标和追求、思维方式和路径、教学方法和模式,硬要将二者拉扯到一块,必然造成职业教育的错位走样。这也是职业教育二元论思维方式形成的根本基础。虽然人们逐渐研究认识到了两种教育的根本差异,但肇始于教育类型差异的二元论思维却远未终结。两种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结,使它们陷入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冲突与角力。比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之争,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的身份之辨,外延发展、规模扩张与内涵跟进、质量保障的对立之举,还有普通论和专业论、基础论与实用论的学术之思,这些都体现了二元论思维在理论之域和办学实践中的延续与强化。可以断言的是,只要职业教育还没有找到适合于自身的新的思维方式,实现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的突围之前,二元论思维都还将延续。

(二)二元论思维对职业教育的悖反

二元论思维对职业教育的悖反表现在:1.在对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相对贫弱之际,没有沿着职业教育的路线应然推进,而是试图引进学科教育的模式、经验和方法,以济职业教育之穷,种下了二元论思维的“种子”。2.职业教育原本是整合教育,现在却被人为撕裂为二元。而且还在二元之分的道路上穷极思辨与争讼,表面看来是在为职业教育正名和去蔽,揭橥问题,澄明其理,以正确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实则起到了为二元论的强化推波助澜的作用,使逻辑的事物变成了事物的逻辑,其负面效应实为欲益却反损了职业教育的人们始料不及。以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模式为例,按照职业教育整合教育观,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本来就应是一体的。但我们现在基于二元论的思维模式,非要把它分开,认为将非职业教育的重理轻实,转变为理实并重、理实一体,甚或颠覆为重实轻理,就是真正的职业教育了。当然后者确实比前者前进了一大步。但问题在于,我们所做的是把原本不应是问题的事情当成问题来研究,非要把理论与实践分为两块,分开后又想方设法地再把它合起来,并标榜为职业教育的应然模式,这不是纯粹的烦琐哲学、瞎折腾、庸人自扰之吗?深而究之,承认理实一体或重实轻理,就能解决职业教育的问题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职业教育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对职业教育来说,观念不转不行,但仅转观念也不行。不是口头上讲重实践了,实际上就做到了,学生的能力就培养出来了,还必须要有方法、手段的保证才行。正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光讲能力本位不行,也没用。必须有工作过程或项目作为课程改革的载体,有让学生做的切实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才能真正取得人才培养的实效。

(三)二元论思维的表现举隅

还以国内参访团赴德考察“双元制”教学为例②,当问及“双元制”教学实施时,德国人回答是每周1-2天学校学习,3-4天企业实践。参访团成员不禁感慨,怪不得“双元制”那么厉害,享誉世界,原来它的实践教学已经达到了70%-80%的高比例。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简单归因。无怪乎德国人却连连摇头摆手说“NO”,并强调不能这样简单区分,我们是学校学习里有实践,企业实践中也有理论。有人继续追问,那按此再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德国人无语凝噎。换位来看,如果德国人把这个问题反弹给我们,我们能分得清、答得出吗?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德国人回答也很清楚,是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它们应该是融合态的。而我们却还要死缠滥打地追问比例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在我们看来,实践多就是职业的,理论多就是学科的,如果我们连二者的多和少都搞不清,还怎么界定职业教育呢?更别说先进的职业教育。这一案例充分说明:1.在德国人观念中,职业教育是整合教育,是理实融合的,而不是机械组合的。2.二元论思维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它使我们已远离了职业教育的本真性状、应然规律。3.这是我们的思维追求确定性的表现。因为确定性意味着懂得、理解、把握。但问题在于“双元制”整合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复杂的事物,正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强调:“实践活动有一个内在而不能排除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与它俱在的不确定性。”[7]4.德国“双元制”的成功,不仅因为它主体双元——学校和企业,内容双元——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身份双元——企业学徒和职校学生,考试双元——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证书双元——行会考试证书和企业学习证书、学校毕业证书,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整合的,是思维方式上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才是它制胜的深层次原因。5.令人奇怪的是,整体思维、和合思想原本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髓,西方人则更重视抽象分析、理性思考。现在反倒是重视分析理性的西方人强调职业教育的整合精神,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佐证了整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必然的结论是,我们一定要转变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以整合的思维和视野思考和看待职业教育。

四、职业教育整合思维方式的转换与建构

职业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不是在旧的理论框架下提出某一新的思想,而是必须走出二元论的“思维陷阱”,打破其思维定势,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和创新建构。

(一)实现二元论思维向整合性思维转换

二元论思维的错误在于,违背职业教育的跨界的属性、整合的本质。比如职业性与人文性之争,老是在二者之间钟摆式回荡。人文性多了,强调职业性;职业性强了,又呼唤人文性。总是在二者之间找平衡,缺乏稳态和定性,在方向把握上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弄得人们不知所向,无所适从。而且,二元论的无谓之争,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心神,对办好职教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所以必须由二元论思维转向整合性思维。整合性思维是在思维中将事物凝为一体的过程。整合思维就是把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元素思考在内,形成一种巨大的思维合力,指向特定的思维目标。以整合思维考虑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就不再是单方考量,而是考虑职业性时不忘人文性,重视人文性时亦不能贬抑职业性,始终是和合考虑、联系把握的。这样才能避免二元论思维“偏颇——失衡——矫枉”恶性循环的怪圈,才能在一以贯之的整合理念的指导下,始终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实现离散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换

二元论思维是一种离散性思维。它是将事物的要素、成分、结构等离散开来,孤立地加以考量的思维模式,类似于分析的思维过程。离散思维的作用在于达及思维的深刻性和透彻性。因为对一个复杂的事物囫囵思考,往往很难清透洞彻,常常受困于复杂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只能作平面的浅表的把握,所以必须离散开来作各个击破的思考。但离散毕竟不是事物的本真状态,事物本身原本是浑然一体的,之所以在逻辑上、思维上不得不把它分隔开来加以思考,是受人类认识能力局限的使然,而不是事物本身的要求。职业教育是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等特征。当然也需要分开来认识,但这不是目的,分析是为了综合,综合是分析的目的。所以职业教育必须由离散性思维向系统性思维转变。所谓系统性思维是立足于整体或全局考虑事物的一种思维范式。系统思维的好处在于有助于打破离散思维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弊端和孤立性偏执。如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问题,有一段时期,高职办学被严格限定在专科层次,不准提甚至都不准想升本的问题。这就是缺乏对体系建设系统思维的表现,暴露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离散思维的惯性影响和话语霸权,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步伐。现在重提这个问题,强调“坚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坚持着眼长远、分步实施,坚持分类试点、创新实践,坚持放眼国际、立足高远”,做到“适应需求,有机衔接,立体交叉”。[8]这就是由离散思维向系统思维回归的表现,值得肯定,但中间经过的曲折与磨合,也值得反思引诫。

(三)实现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

预成性思维“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这种本质来解释对象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9]这种思维模式否定事物发展的动态性、可变性、生成性,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僵死不变的直线过程,总是试图人为预控其发展和走向。这是违反教育的生成规律和辩证法则的。因为人不是预成性存在,无法规定其未来,只能面向未来。教育同样不是机械的流程,不是先在预设、忠实执行中,在机械循环呆板操作中,把学生打造成流水线上划一的产品。生成性思维与之相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罗祖兵指出:“‘生成’主要是相对于‘预成’而言的,其意思是‘变成某物’,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身。‘生成’原本是用来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与机制的概念,今天它则带有思维方式甚至是本体论属性。作为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主要是指那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其发展过程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10]生成性思维有如下特征: 1.重过程而非本质;2.重关系而非实体;3.重创造而反预定等。[11] 生成性思维是极具活性和再生能力的思维,其生成机理就是整合。生成是一种在思维中整合加工思想的过程,它通过与既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生成新的认识和思维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意义拓展和价值衍生,是预成性思维无法限量和想象的。

(四)实现常规性思维向创新性思维转换

常规性思维是依循传统模式,沿袭惯常理路而展开的思维。它是常态化、大众化、日常化、浅表化的思维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看法见解,具有平面、直线甚至庸常的特点,是思维低质化、凡俗化的表现。创新性思维是不拘传统、不囿成见、不循陈规,具有开创意义和建树特质的思维活动方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充斥着太多的常规思维和庸常识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改革进程,因而必须要向创新性思维转变。创新是整合的本质、整合的目的。整合是创新的手段和形式,创新是整合的价值归依。基于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合思维就是创新思维,二者具有同一性和等值性。职业教育必须弘扬整合性创新思维。这是因为:1.整合是事物非线性的加合创新。整合是事物的要素、环节、关系、部分、结构等重新组合而生成新事物的过程。它是非加合的,具有1+1>2功能。这说明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了新质和突破,产生了关联放大的溢出效应和增值创新的协同效果。2.整合是变革旧事物的“扬弃”创新。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种战胜不是简单抛弃,更不是全盘否定、一笔勾销,如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孩也一并泼掉,而是辩证地“扬弃”,是既克服、抛弃,又保留、吸收。这一过程就是整合的过程。在整合中新旧事物被联系起来,经过整合者认真思考、分析、比较、萃取和加工再造,显发创新精神,张扬能动智慧,将旧事物中过时的东西、消极的成分予以抛弃,而对旧事物中那些经过改造后可以成为新事物养料的因素,则吸收过来,加以改造,作为新事物的有机成分保留下来。这样整合就在融合与综合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出乎起类、拔乎其萃”,实现了“扬弃”创新。3.整合是一种变造式的优化创新。变造即变化创造。它是对旧客体的一种优化整合。变造,必有所本,必有所依,它是在某种原型的基础上的变化改造。变造的目的在于优化创新,整合超越。如职教专家姜大源先生在引进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理论实践中,发现单一的工作过程并不能全面覆盖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也无助于学生复杂职业能力的培养,于是予以变造优化,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理论,实现了对原型启发理论的系统性升华和结构性完善。

(五)实现单向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换

单向性思维是单一方向、视角、维度、层面上的思维,也可以说是孤立、片面、内敛,忽略事物之间联结和关系的思维。关系性思维则是基于联系的、全面的、多元的思维方式。关系思维必然是整合态的。反之,整合也不是任意拼合,随意纠结的。它是建立在对事物内在关系把握基础上、依凭关系论思维完成的对思维对象的一种睿智组合或创新融合。这种整合以思维目标作为逻辑依据,统整、协调和把握各种教育关系,力图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关系场域和发展环境。职业教育是一项多重关系卷入其中的活动。它不是孤立独存的社会现象,不是自为、自洽的领域,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于与其他存在物的内在关系中,需要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人自身等诸多因素和复杂关系入手加以研究把握,需要以整合的理论思维来协调和优化各种关系,与社会的大系统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整合各种资源。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命题求解,“双师型”师资队伍如何建设,课程如何整合重构,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如何优化给力等,这些现实关系问题或难题的处置都是对我们整合智慧、整合思维能力、关系处置能力的考量和检验,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我们拥有了整合这一理论思维的武器,自觉地用整合思维思考职业教育,用整合的眼光审视职业教育,就能够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引领职业教育走整合、创新、永续发展之路。

注释:

①②案例取自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郭扬教授2012年7月4日在江苏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所作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宏观思考》讲座内容,分析解读为笔者所加。

参考文献:

[1][3]姜正国,杨小军.基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1):5.

[2][4] 杨礼信.从思维方式视角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尝试[EB/OL].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07-15,http:///GB/230165/238541/17077032.htm.

[5]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理论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2(07):16.

[6]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2).

[7]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4.

[8]鲁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J].管理观察,2012(01):11-17.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05-03

职业素养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往往能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得比较顺利,更容易得到提升,幸福指数也相对较高。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积累、沉淀和升华才能达成。当前,企业不但注重员工的技能知识,而且更加关注员工在职业进程中的动机、品质、能力等职业素养因素。因此,职业院校学生除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富有开拓进取、敢于担当、有责任、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够较好处理上下级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等。本文探索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一、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内涵

(一)职业意识。所谓职业意识,就是人脑对职业的反应,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认识、评价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应。它来自具体的职业实践,是职业人通过对职业实践的总结分析形成的本职业约定俗成的职业认知和主要观点,它包括目标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岗位意识等,通俗地说就是对各种职业行为的认知程度和反应程度,对职业生涯中各要素关系的总体反应。

(二)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可看作职业活动中的“公序良俗”,具体到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对工作岗位的热爱程度、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程度以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最基本的要求是员工要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企业有认同感,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希望员工热爱本职的岗位工作,能够关心企业的发展,与同事的关系融洽友好团结互助,有一定的钻研进取精神,能给企业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最终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当中,同舟共济共命运。职业素养与职业意识密不可分,职业素养包含职业意识。

二、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

当前,职业学校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逐渐重视,探索建立多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在职业技能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每年举办的技能大赛,包括市赛、区赛和国赛,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技能选手。但是,如何系统有效地去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时间的安排上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都相对不足。

(一)部分学生的陋习难改,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没能较好地培养起来。当前,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在扩大,导致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中职学生,由于采用注册入学,学生素养整体有所下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上课玩手机或睡觉,实训课看网络小说、聊QQ、发微信。在生活中,有的学生为小事争执打架,如在饭堂吃饭不排队而动粗等;为小挫折无病;乱丢垃圾、损坏公物等。部分学生创新有限、守旧有余,好猎奇、喜刺激,格调不高。在团体活动中,部分学生沟通不畅通、团队合作意识差,拉帮结派、恃强凌弱。有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少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只讲工资待遇,不图长远发展,频频“跳槽”。同时,部分职业学校还存在着“技能至上”、“能力越位”和片面追求“零距离上岗”的倾向,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比较而言没能做到系统化。

(二)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偏重显性职业素养,轻视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比较容易显现出来的素质,易于通过教学过程来提高、出成果。职业学校将大部分教育资源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上,当然容易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等起关键性作用的隐性职业素养,学校则相对忽视,缺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缺乏规范,体系不健全。在提升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方面,学校的教育工作系统性不强,组织构架不明确,设计意图不明显,主要有三大缺失:一是无组织制度保障,无领导、层级设置,无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无人员保障,教育工作者本身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恐难以胜任这方面工作;三是缺乏提炼,学校学生教育活动囊括了主题教育、文娱、体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多角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也包含了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但没有设置为专项工作,与考核脱节,资源分散,无经费预算,活动主题不突出,目的不明确,特色不鲜明,形式守旧,内容单薄。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步骤应该是环环相扣、逻辑紧密的,而不是有远大目标,却缺乏操作性。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由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职业学校大多采取“2+1”或“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学生在校时间短,因而教学部门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完成必修课,而忽视了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像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能不开就不开,而职业道德、礼仪等课程的课时也是一再压缩,得不到足够重视。学生最后一年大多是离开学校进行顶岗实习,但往往监控不到位,或存在假实习现象。再者,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很少,导致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缺失。

三、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准备阶段,让学生明白自己进入职校不仅仅是学习一技之长,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培育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与技能。特别是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挫折”感往往让其进入到职校后也没能较好地定位自己,因此在入学的前阶段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其职业位置是技术工人的岗位,学校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及早做好准备、做好计划。可以组织学生到有较多较集中顶岗实习生的企业去参观,看看师兄学姐们在企业工作的情况,从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新生入校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状况,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意识。入学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军训、参观、听讲座等教育方式,使学生更直观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通过不同形式的专业教育,学生有了较充分的思想准备、明确的职业动机,初步树立职业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专业老师不断强化这种意识,使其渗透到学生脑海深处,从而形成一种潜意识,贯穿到他们的行为中去,使学生逐步喜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更热爱自己的职业。

(二)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德育管理,使学生养成职业习惯。有了正确的职业意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职业习惯。相对来说,职业学校的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学生中染发、留长发,说脏话、痞话,乱扔垃圾、抽烟、没礼貌甚至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和习惯较为突出。帮助学生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以及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改革。课程体系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将“职业道德、人文教育”放在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同等位置上,融入整个学习的全过程。在过程中注重个体与整体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和专业课相结合。德育上,一方面,要制订符合学生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反复强调,常抓不懈,利用各种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各种行为规范,如打饭就餐、内务整理、仪容仪表、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对自己要有严要求并作为学习生活的基本准则,为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出台学生在校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量化成分数,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或自行开发的系统进行相应管理,在执行到位的情况下能够较大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7S”管理活动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所谓“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速度/节约(Speed/Saving)这7个词的缩写,与企业广为推行的“5S”管理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学生和员工的角色不同及企业把安全放第一位做单独强调,可以说推行“7S”管理活动是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要方式之一,也比较容易建立起培养体系。

(三)推进教学改革,拓展学生的职业素养。各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学改革,比如较流行的项目教学法、引导文件教学法、角色办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的确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相比的,但关键在于实施的过程不能新瓶装旧酒,换个名称算是教学改革。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育也是企业所需要的。针对不同的课程,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法都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更吻合。但也不要拘泥于以上提到的一些教学方法,如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汽车维护课程采用“12221”教学模式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到4S店汽车维护工作马上就能上岗,因为课程的项目设置与4S店的工作任务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学生在4S店做的操作内容在学校实训室已做过,而且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在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的元素,把职业素养的培育也贯穿其中。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各种爱好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在活动中无形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学校开办业余团校和党校,培养学生骨干,积极推动“讲文明、树新风”、“创优良学风、校风”等文明评比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比赛,模拟求职大赛、书法比赛、演讲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团队精神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如有的学校开展醒狮队和舞龙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全校性的学生技能节和文化艺术节,如某职校开展的创业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活动,能体现各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德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舞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学校只有把职业素养培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才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五)以实习实训为突破,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人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也是职业人奉献社会、服务企业的生存之本。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实训,不仅能训练和提高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技能训练的各项规范要求无疑是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应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技能比武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有利条件。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严格按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进行考核,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职业课程教学之中,将常规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实习实训是实现工学结合教学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故应真正落实好、抓好学生顶岗实习这一环节,及时做好跟踪、巡点和回访工作,以稳定学生的在岗实习。

(六)加大学校与企业合作力度,有效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校企联办的企业里实习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联合办学,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通过订单办学能使学生较早了解到企业文化,懂得提高自己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和宣传等文化载体,宣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企业文化,缩小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学校在校园开设联合办学企业宣传园地,制作宣传板,使学生和家长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情况。对于校企合作,很多职业学校都比较重视,有些做得较好,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一边热一边冷,企业的热情度并不高。这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或许企业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阵痛后会有所改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提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鼓励企业加强与学校合作配套政策的制订等,这会给深化校企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综上,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是靠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来共同完成的。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应让学生明白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使学生在往后就业中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工作上能较快地融入企业当中,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工作要求,进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顺利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7)

[2]石秀珠.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0(18)

[3]刘伟.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20)

[4]汪涛,郭宁.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篇9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愈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运用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说,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是后天的经济,教育是潜在的生产力。在各类教育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经济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没有它,先进的科学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但是,我国目前存在许多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使得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难以提高,严重影响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找到这些制约与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高职教育教学的提高通道。

一、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首先,从外部看,制约和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社会各阶层都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崇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由于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因此大多数家长不鼓励子女接受这种教育,不愿意自己的独生子女成为新世纪的技术工人或技术员、技师,万不得已才让子女就读职校、技校、中专和高职技术党校作为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职工素质对产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作用,视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消费,而不是投资,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我国,由于“学科型”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而且崇尚“学科型”之风长盛不衰,所以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仍视“学科型”教育为培养人才的唯一模式,对其它的教育模式则抱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各级政府的决策和教育投入也往往偏向于普通教育,没有给职业教育以足够的重视,有限的教育经费支撑着主要是庞大的非职业教育体系。

其次,在高职教育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关门办学”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教学影响依然很大,仍在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现有条件来设置专业,导致所办专业脱离市场需求,缺乏行业依托,高职特色不明显;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灵活有效的教育调节机制;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既要有普通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又要具备技术工人的实践能力,即双师型人才,而这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是缺乏的;学校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缺乏;高职高专院校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它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善,造成高职高专院校还未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高职的学术氛围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

二、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通道

上述这些问题困扰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影响高职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予以解决。

首先,要清除鄙视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社会观念,积极创造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思想基础和社会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要健康发展,必须消除鄙视高等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要在社会上建立起平等的职业观,使人们认识到不同职业只不过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与职业高校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培养人才的目标、规格不同。消除鄙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不仅仅是社会的事,学校内部、教育管理部门内部,甚至某些教育领导者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观念。所以,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最重要的是全社会都要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当前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等。国家应大力宣传高职教育,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高职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环境。

与此相配套,政府要积极改革,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改革旧的管理模式。政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境,现在国家正在用调整高等教育宏观结构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处理好政府与高职院校间的关系,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将高职教育逐步推向市场,政府要转变职业,高职院校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使高校的眼光从政府转向社会,转向市场、转向企业、转向产业,变向上为向下,与各种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直接交往。高职教育一定要走向市场,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但不能把走向市场的高职教育视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因为中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自我调控能力还较差,办学实力也软弱,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还不强,这些都不是处在一地一所的高职院校靠自己的力量能够解决的。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还要切实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宏观管理与指导,市场调节机制,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使高职教育顺利健康地发展。

其次,要转变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应冲破传统学历教育的束缚,建立起终身教育的理念,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早已突破了学历教育的范畴,着眼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把职业教育和培训融合在一起,淡化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之前、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之间的界限。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应是实施终身教育理念的主要教育机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终身教育理念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有明显的差距。因此,突破传统的学历教育束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成社会成员终生学习的场所,并进而在全社会树立起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显得十分必要。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唯知识的教育质量观念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转变,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中,评价学生水平的尺度长期以来是以对所学知识的继承度来衡量的,是一种唯知识的质量观。对于培养生产经营第一线和基层部门实际工作者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这种教育质量观的导向是不正确的,必须予以改变,而代之以技术应用能力大小和劳动技能高低为主体的质量。以德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双元制”模式在这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即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样,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这一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双元制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企业培训来完成。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一般时间比是4︰1,职业学校是不脱产的,非全日制学校。培训的依据是“企业培训安排”,培训的内容是结合本企业、车间、岗位的具体情况,由用人部门或车间与培训教师共同商定的,是针对企业需要进行的。培训生还可以依法从企业那里获得部分报酬。培训生培训的方法是带项目培训,要求每个培训生,深入了解他将要承担的工作,为自己设计培训计划,在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计划,然后通过检查和考试验证能力,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直接运用到工作中去。

第三,创办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办产业、关联企业等,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以为经济建设和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上非常强调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并行的教学体系。现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知识、技能、科学、文化这些生产要素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有四个特征:一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为资本发展经济;二是软件知识产品迅速增加;三是依靠高技术和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四是表现为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迅猛增长。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科学技术为生产力的经济,而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只有当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种转化环节正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使命所在。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是生产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税率的内存动力之一。而且经济越是高级化,科技水平越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因此,知识经济更为迫切地要求一个能主动应变的、响应创新潮流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劳动者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理念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实践教学并非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并非完全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技术。实践教学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那就是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逐步锻炼出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这才是适应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岗位群的关键能力。实践教学应怎样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技能呢?关键是通过实践环节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毋庸讳言,我们以往的实践教学往往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或将课本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重新予以推理、验证而已。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将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办产业、关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实际困难与具体问题交给学生、教师共同解决,才是培养、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项主要措施是全面推行资格制度,建立职业资格体系,依法治教。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完善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标准化考核,证书制度转向双证,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具有评价功能,选拔功能,激励功能和保障功能。评价功能就是通过严格的科学的考试,对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进行客观鉴定和评价。有真才实学的必将被社会所选拔,资格的取得作为谋职的必要条件。资格的保障作用,是指某些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医生、律师、建筑师、会计等,职业资格制度的严格实施无疑具有很强的保障功能。至于选拔和激励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推行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教学应做到:一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复合性人才培养。二是坚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生存,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三是教为主导向学为主体转变。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教学的高投入与低产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树立学生主体观,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尤其是技能的掌握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产生效果,这是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为“学为主体”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已经证明,未来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教学观念上的重大转变。

第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积淀。建立一支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学校能否提高质量,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就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为此,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立足校内,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外语培训、电脑培训、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或考察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和水平。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学院以优厚待遇,聘请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来承担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可聘请部分行业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3)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在高职院校,结合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建议做如下的校园文化积淀工作:定期开展学术演讲、社会热点话题辩论、各种实训模型展览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社会、企业合作,在校园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点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加强不同系部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