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教育从根本上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不仅能轻松应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就业冲击,更要使大学生在各方面出类拔萃,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提高职业生涯中的适应性与开拓性。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而且能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身与外界环境要求上的差距,从而实施自我调节、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创新创业背景下,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一)内涵
自主,即自觉主动之义,与被动胁迫相对。自主学习,即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与消极被动、机械式学习相反。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主规划、自觉管理、积极实施,并对学习结果主动负责的一种综合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个体提高学业成绩,最终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在被动状态下学习,缺乏积极的求知欲,没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因而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终身学习的基础,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理念保持一致。通过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有利于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发挥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构成要素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多个方面。一般来说自主学习能力由自我认知、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几个方面构成,它们共同对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产生作用。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等的认识,学习方面的自我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它可以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中充满目的性,并且有掌控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能够自觉地寻找好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自我规划是学习者对个人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与筹划,它引导学习者按照一定的步骤有计划、有系统地完成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有序展开。自我管理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自觉调控,通过有意识地调节学习行为而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更高效,更顺利地实现预定目标。自我监控是深层次的自我管理,倾向于以强制性的心理暗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旦出现不利于学习活动的思想或行为时,会自觉主动地制止这种行为,并马上调整,直至产生有利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思想和行为。自我评价是学习者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进行中肯的价值判断,并指导自己不断改进行为,以便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以上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使学习者在自觉主动的状态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清楚而明确的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并积极协调、严格管束自己的行为,通过中肯的价值判断最终使自己的学习活动高效而快捷,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打破过去按部就班、被动接受、唯分数论的模式,而是要求学习者首先树立起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进而形成自我求知、自我拓展、自我成长的勇气与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一)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创业不是单凭勇气或精神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以坚实的知识底蕴为依托,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为资本,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转化为某种商业性产品或机遇。因此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将来成就自我的必备条件,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为自己的创新创业夯实基础。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觉主动、自发自愿的学习方式为主,只有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将一切闲暇时间有效利用,才能将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化为己有。久而久之,其学习效果将远远超出课堂范围,其知识深度与广度也将突破专业局限,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底,为其将来的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
(二)创新创业精神的养成有赖于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知识基础,也需要踏实肯干、勇于开拓、敢于尝试的精神与品格。这种品格与每个人的先天气质、性格有关,但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塑造。自主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大学生在长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锻炼出强大的克服惰性的勇气,才能产生积极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只有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持续不断地展开自主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知识,更能锻炼自己的精神、意志与品格;不仅能够训练自己的规划能力,更能够训练自己吃苦耐劳、甘于寂寞、善于管理个人活动、调控个人情绪、约束个人行为、做出合理价值判断的一系列品质与能力。这一系列的能力、品格与精神恰恰是一个创新创业者所必须的。
(三)创新创业能力的获得来源于自主学习的经历
善于自主学习的人具备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的敏锐性。他们善于把握一切有利的时机,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从中得到历练,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创新创业需要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缺乏能力则难以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甚至导致失败,而通过自主学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人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本身就具备他人无可比拟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三、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背景下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要求,只有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对自己的学业真正负起责任,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获得综合素质上的提升。因此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辩证法指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当高校制定出一系列综合素质培养的蓝图时,这一出发点及预期目标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否有了蓝图就一定能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呢?显然,大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综合素质培养蓝图是否产生作用关键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恰恰决定了个人综合素质是否能够得以提升。拥有强大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就会比较强烈,学习的动力也会很强,就能主动地为自己的个人发展提出规划,选择适宜的途径与方法,捕捉提升自我的各种机遇。当这样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所以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
(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在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方法、途径,也需要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外界环境的支持,但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所在。其原因有三,首先,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创造素质,这几个方面的素质都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当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时,个体会主动修正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会主动获取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会自觉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创新创造的想法并有意识地锻炼个人能力。其次,只有当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升时,个人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发现自己在素质方面的不足,并主动采取措施加以弥补,以使个人综合素质得以完善和提升。第三,综合素质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创新创造本身是非常个人化的一种素质,不是通过简单的大学课程设置或教学改革就能够实现的,最终还是有赖于每个人的自我发现或自我成长,因此这是离不开自主学习的。
(三)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其综合素质提升就会比较快,而且全面。反过来,综合素质高的人一定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笔者通过访谈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获得过国家级奖学金的大学生往往在年级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这种综合排名是将学生的课业成绩、德育赋分、参加校园活动(竞赛、演出、公益等)赋分、实践(实习、见习、社会活动)赋分等方面加以综合而得来的,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这类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其自我规划、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都比较强,这恰恰说明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
四、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素质是人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身心特征和基本品质结构[1],它是先天与后天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人的素质既受其先天生理基础的影响,也与其后天所接受的教育及环境影响分不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又离不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一)构建自主学习体系,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的课堂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内容与程序,但课堂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要完成自我在知识积累上的飞跃,没有完善的自主学习体系显然是不行的。因此高校除了不断完善课程结构与课堂教学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文化知识的积累。应该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几方面着手。
1.帮助学生评估个人学习能力,制定科学的自主学习目标
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制定出与所学专业相符合的自主学习目标。这一目标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在一定时间段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自主学习目标,就能够引领学生不断前进,不断向着高一级的目标迈进。他们即使离开课堂也能够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久而久之其文化知识的积累将大大超出课堂范围。
2.引导学生选择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内容,并体现个人志趣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由学习”,一般不受学校培养目标的控制,但为了增强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之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选取相应的学习内容,避免做无用功。如,列出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清单,包括需要探究的一个个问题、需要阅读的书目、需要参加的实践活动、需要完成的书目报告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志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个人志趣的引导下进行的自主学习必将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协助学生设定个人学习计划,对学习过程加以指导
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我将立足自身实际,客观分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县联社和我社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能,在xx年里,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有计划的报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相关科目考试,职称资格考试,针对自身进取不足的实际,自觉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2、结合我社的服务创优工程开展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继续狠抓勤练基本功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有效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
3、结合岗位实际,不断探索岗位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立足实际,着力窗口接触点的“同位”思维,充分理解客户的心态,善于换位思考,积极探索客户维护和服务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当前实际给予有效的开展落实,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不断提升现有客户的忠诚度和诚信度。
4、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财会业务等技能,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多方面技能,更好的实践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在基社信用社领导的的带领下,我将立足自身实际,严格服从领导安排,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当好参谋助手,与全体信用社职工一起,团结一致,为我社经营效益的提高,为完成20xx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自己的努力。
范文二
1、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能,在XX年里,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有计划的报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相关科目考试,职称资格考试,针对自身进取不足的实际,自觉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2、结合我社的服务创优工程开展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继续狠抓勤练基本功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有效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
3、结合岗位实际,不断探索岗位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立足实际,着力窗口接触点的“同位”思维,充分理解客户的心态,善于换位思考,积极探索客户维护和服务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当前实际给予有效的开展落实,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不断提升现有客户的忠诚度和诚信度。
摘要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的基本教育方针。文章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90 后大学生为调研对象,考察其经过十余年的素质教育后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当下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院90 后大学生;素质教育;问卷调研
中图分类号院G64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80-02
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概念
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个概念,各个领域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但一般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是以开发大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性素质为着力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德育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性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德育素质指大学生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如勤奋、诚恳、有责任心等等。智育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身心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可持续发展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2 90 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与不足
90 大学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享用者,经过十几年的素质教育,这一代的学生究竟具备了哪些优良素质?国内现行的素质教育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又将如何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本调查采取匿名形式分别抽取了拥有2800 名学生、五个专业的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龙子湖校区经济管理系的一、二、三年级1000 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 份,回收923 份。问卷的信度、效度分别为0.83,0.92,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2.1 德育素质
调研表明,大学生普遍表现政治观念淡薄、学习目的趋于务实又缺乏目标的价值观。在问及您认为人生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时,35.7%的大学生认为是事业有成,仅有20%的大学生选择了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同时,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仅6%的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学生关心更多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多数大学生比较认可“个人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贡献多少”这一观点,82.5%的大学生愿意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或者向社会献爱心;仅有7.5%的学生选择不愿意。调研中多数大学生认为当代90 后大学生道德缺失如考试作弊、不讲信用等;但对与身边的大学生的诚信的评价,43.2%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同学很有诚信。在校园文明行为方面,60.7%的学生承认身边学生中经常有一些不文明或违纪的现象出现。然而,当问及您对待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时,只有43.7%的学生选择强烈的不满,20.3%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
2.2 智育素质
大多数老师表示90 后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是许多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调研对象中,仅有33.2%的大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比较了解,“有一般了解”的占45.5%。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和名人传记的人的比例分别为33.8%和30.1%。对我国历史名人的了解状况,仅有36.2%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16.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根据调研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在“您认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何欠缺”时,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匮乏,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的可以,英语、计算机技能掌握的一般。一项有关综合素质的调查结果显示,3.1%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差,缺乏进取心,充满挫败感;10.9%的学生综合素质一般,发展潜力不大;66.5%的学生虽然综合素质欠缺,但较有发展潜力;只有18.9%的学生自认为综合素质良好,且具有进取心。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多年来重理、轻文,教育教学以业务知识教育为中,但是往往会忽略综合素质教育,尤其不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3 身心素质
一项关于大学生身心素质的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的身心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高校在大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教育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调研中,近45.6%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理想,尤其是上大学后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当问及您是否经常坚持体育锻炼时,只有30.2%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偶尔参加锻炼”的占45.1%,“几乎不参加运动”的占10.7%。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极易产生心理障碍。59.9%的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好,自制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法偏激易冲动;大学生遭遇重大困难和挫折时,近半数以上选择逃避、放弃。同时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莫名空虚、时常有紧张感、逃避现实、喜怒无常。这反映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低下,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
2.4 可持续发展性素质
在大学生调查中,问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时,近五成学生都认为目前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16.7%的学生表示有创新的意识,但不善于付诸行动,5.9%的学生表示非常有创新能力,15.2%的学生“具有一点创新意识”,毫无创新意识的占10.8%。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欠缺开拓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看待问题时缺乏主见,且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在调查中,如何评价自我的学习能力,25.9%的学生自认为有很好的学习能力,35.6%的学生认为自己进取意识不强,自我学习能力不足;22.4%的学生认为自己自我学习一般,感觉自己很失败,完全没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占3.1%。在问到自己是否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在社会上的作用时,近65.2%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只有25.4%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调查表明,近五成的学生不清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的生产实践中。
3 提高90 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建议
3.1 教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最根本因素
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首先,在思想政质上,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坚定的信仰和专业化的教育科研能力;在知识结构上,教师是否掌握了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一般能力结构上,教师是否良好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身心素质结构上,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身体素质。可以说,教师的思想品行、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科研方式都会大学生素质教育产生导向性的作用。然而经过调查,有些院校教职工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师德修养有待提高,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和从严治教的工作态度,以及为人师表的高尚道德风范;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存在着继续学习能力不足,科学研究的水平有待提高;还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与行业、企业联系,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急需加强。以上种种都可能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加强师德情操,做好学生表率;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师知识、职称结构、学科结构,为教师成长提供服务等措施,是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最根本因素。
3.2 人才培养方案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大学毕业生的重中之重。应针对学生特点,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全学程教学过程,搭建综合素质教育平台,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进一步完善实验、实习、实训、实岗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要紧跟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知识、技能要能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相适应,课程体系设置要保障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系统性、必须性和实用性。
3.3 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校园文化是一种有效的精神载体,它以文字、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信息,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敦促其养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或者定期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宣教活动,也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理念寓于其中,形成积极健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另外,也可以以校内板报、广播站以及校内心理健康协会、法律宣传协会等为载体,大力宣传积极健康的文化信息,敦促全校师生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把“双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的精神,达到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使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共建文明校园。
(二)高校文化氛围较弱。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人。我国高校普遍忽略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课堂内容的学习和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相关文化书籍阅读和宗教类、艺术类等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大有裨益的学习课程安排的很少,不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大学生自身对综合素质培养的意识较弱。大学的学生对社会现状认识不足,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缺少合理的规划,在读大学的过程中缺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一些学生只是单纯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课程,而不会主动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以提高文化修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身体素质,积极参加校园团体活动增强自身人际交往水平。
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合理确定大学生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与内容。如在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课程中一定要安排合理的文科类课程的内容,同样在文科类同学的学习课程中,也一定要安排合理数量的偏理科内容的学习,如科学研究方法内容的掌握。把学生学习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结合起来共同学习,在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大学生本科专业的掌握。除此之外,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实践类课程在学生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道路上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强就业过程中的自身竞争力。
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努力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有效的途径。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的,最初是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努力,核心竞争力理论已经被引进和扩展到很多领域。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通过学校培养和自身努力而获得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包括人文精神、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是在与其他学生比较中体现的比较优势,是最能够被社会认同和需要的竞争优势。
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缺乏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的情况下,结合自身的求职意向和职业理想,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合理计划学习、生活、工作、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问题,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对未来的就业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开展得并不好,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指导,缺少对自身的评估,没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模糊,职业定位也不准确。
2.缺乏特色和优势。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要好好利用这些优势建立核心竞争力。有些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和总结自身的兴趣与优势,失去了一些好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此外,的专业培养同化现象严重,缺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的毕业生是难吸引招聘单位的,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3.综合素质不高。综合素质是评价大学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大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综合素质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思想道德、个人品质、健康水平、知识水平、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但是,学生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大学生存在简历造假、考试作弊、拖延贷款等缺失诚信的行为,这些不良现象损害了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另外,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也有明显欠缺,部分大学生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缺失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缺少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评估。大学生要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准确评价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评估的情况制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案。针对在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制订计划和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自觉执行,这样可以使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加有目的性和效率,减少盲目性,节省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最有效率的途径。
2.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就业环境,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水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首要目标,制订的职业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决定了其竞争力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就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最有特点的地方,也是最难被他人模仿的地方。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要引导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要抓紧课余时间汲取知识,体验不同的社会环境,经历不同的生活和职业体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好长期规划,使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工作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129-02
一、青年教师现状
(一)角色未完全转换
工科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国内外各地的高校或者研究所毕业之后,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在本质意识上还未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博士期间,青年教师在课题组主要负责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对于教学这一块相对较为陌生,还不能完全融入教师的角色。他们在日常工作、教学以及科研上都需要角色的转化,因为教师这个角色肩负着较为重要的职责,与之前读书期间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部分教师在入职之后,不能深刻体会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这都是因为角色的转换不彻底所造成的。
(二) 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青年教师刚入职,教学能力需要培养和提升。教学是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不仅关系着青年教师本身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和培养。目前有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不强,然而其本身并未意识到这方面。总认为站上讲台将所学内容讲出来就可以了,殊不知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传授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可以及时吸收消化,这都是需要年轻教师关注的。另外由于目前职称评定中论文、项目较为重要,部门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论文、项目中,教学质量自然而然有所下降。
(三) 科研平台不适应
高校竞争愈来愈激烈,大多数高校在教学任务之余,也会有相应繁重的科研任务,又因科研直接关系到职称的评定,所以很多青年教师入职后都有强烈的继续从事科研的愿望。但是由于学校提供的科研平台与原单位的科研平台具有一定的差异,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自己的科研价值,甚至有些青年教师由于专业原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目前现有的条件。再者,有些教研室还未有相关的科研课题组,青年教师单枪匹马、闭门造车,也难以达到很好的科研效果。在经费、基础设施、科研平台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非优势学科的青年教师来讲,科研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四) 工科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应用型大学与综合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有所不同,应用型大学更加注重学习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就业率。应用型大学注重实践能力,而很多青年教师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科研能力尚可,但是实践能力却有待提升。特别对于工科类青年教师来讲,课程设计、工厂实践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 家庭压力较大
青年教师大多数博士毕业,年纪接近30岁,多数面临着住房、结婚、生子等方面的问题,而高校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因此很多青年教师入职以后在各方面的压力下,经常会有埋怨、烦躁心理,难以用心认真地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综合素质提高途径
(一) 尽快转变角色,从学生转变为老师
首先,对于工科教师来讲应尽快转变角色,培养自己对学生的责任心,树立师德标准。认真地对待教师这个角色,尽职尽责地完成应完成的任务。另外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关心学生,建立与学生的友好关系,从而有助于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 提升教学能力,向指导老师学习
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向优秀的教师学习请教。要坚持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听课,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中学习授课的要点和方式方法。
(三)根据已有条件,尽快建立自己的科研平台
根据已有条件,依托院系或者教研室的条件,尽快建立自己的科研平台,能够尽早展开自己的科研。如果条件不足,可通过与外校合作、学者访问学习等方式来进行科研。根据学校的优势学科,寻找自己研究点与优势学科的结合点,往优势学科倾斜,这将会为今后的科研打下较好的基础。
(四)注重师德培养
加强师德培养,提高敬业精神,端正学术风气。
三、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方法之一。
(二)指标体系
首先确定目标总共有3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目标层A即为综合素质。
准则层B分为3个,分别为教学、科研和师德。
指标层C分为12个,其中教学分为表达能力、课件制作、传授知识的熟练度、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吸收能力和学生评价6个方面。科研主要分为论文的发表、纵向课题的申请、横向课题的申请、各种奖项。师德主要包括敬业精神和学术风气。
指标体系结构图见图1。
(三)权重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总评分以百分制表示,85分以上为优秀,75-85为良好,60-75为及格,60以下为不合格。
式中,R为总评价总得分,Wi为各指标的权重,Ci为分指标的得分,其评分标准是百分制。
四、总结
在整体指标中,可以看出来,在教学方面,课堂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是最重要的;在科研和师德方面,各指标权重是相等的,这主要是由于各个指标的重要性相近。
本文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了指标体系,青年教师可通过该指标,选取权重较大,或自身相对较弱的指标进行提升,可明确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方向。
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也可作为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考核的参考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春燕,赵碧华,聂会平,等.我校青年教师现状分析及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之对策[J].科技信息,2010,(30).
[2] 郑锋.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J].江苏高教,2010,(1).
(一)提高老师人文素质,以老师为榜样
在大多数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他们与老师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因此老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音乐高校老师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气息,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人文修养来不断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子,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有了追求的方面和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对于音乐高校来说,他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挑选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如果学校的招收人数不断增多,学校依然应当认真的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音乐专业老师,学校在后期还要对教师进行一些培训,给与老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可以在各个音乐专业学校之间进行相互的密切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加大对于音乐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应当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
在音乐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不断地进行人文课程的渗透,将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尽量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接受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想要加强这种学科的互动性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建立相关的制度来维护,为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需要将音乐课程和人文课程相互融合,将需要对于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一定的简化与合并,例如: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我们可以将其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然后在其中添加人文性的元素,让该部分课程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由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课程也是非常少的,增加人文课程也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对音乐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
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可靠途径,音乐可以让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提高,因此音乐也可以说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许多大学都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技术传授给学生,这种看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音乐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可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音乐优秀人才,不可以将音乐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学校可以给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且在开展校园人文建设时要具有针对性,营造好的人文氛围,如;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人文化的规划,校园建筑具有人文气息的命名以及校园园林的人文化设计,并且在其中融入艺术元素,让音乐专业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注,彰显出本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创建校刊、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介来不断地向学生宣传音乐专业文化以及人文素质,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同步发展。
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专业学生课程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音乐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内涵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让老师们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老师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专心培养,学校在设置相应的音乐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气氛活跃的选修课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选修各种语言课程,这让学生对于外国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掌握了一门基础的语言,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同时对于选修课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至少拿到两个学分,选修一门拿到一个学分,如果有些学生对于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非常感兴趣,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修多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于一些音乐专业学习能力较高而综合素质偏低的学生我们要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中,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他们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更加的能够懂得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终身难忘的一次宝贵经历。
(三)当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被应用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对于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更加突出,学生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音响技术、音频编辑设备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多媒体制造能力。在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的到全面的提高,而且学生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求适应各种先进设备的操作要求,学生在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他们的对于现代新型设备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相关文章:
1.用什么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大学生音乐素养
2.大学生音乐素养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幼师舞蹈课程的专业性是保障幼师舞蹈教学质量的基础,但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要为学生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当前创新能力是各领域人才发展的关键,对于幼师舞蹈教学而言,创新能力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幼师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必要性
结合当前幼师舞蹈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学生虽然在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价值观念不健全,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缺乏;其次,学生文化素质不高,只关注本专业的学习,身心发展不够全面,缺乏广泛的知识储备;最后,学生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综上,幼师舞蹈教学中急需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适应时展的需求。
二、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首先,舞蹈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针对传统幼师舞蹈教学重实践而忽视舞蹈本身文化价值的弊病,通过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受到艺术文化熏陶,提升文化艺术素质,丰富综合知识能力。其次,通过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使舞蹈教学本身散发活力,使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再次,舞蹈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舞蹈教学中的创新,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最后,舞蹈是行为艺术与心灵艺术的结合,通过舞蹈教学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渗透健康的心理教育,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综合以上,通过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三、在幼师舞蹈教学中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
1.更新幼师舞蹈教学的目标与理念
作为幼师舞蹈教学的主体,幼师自身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幼师在将来工作中,能否通过舞蹈教学来为幼儿成长带来教育影响。为此在幼师舞蹈教学中,需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改变知识结构,调整课程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打破固有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幼师整体课程计划,将幼儿舞蹈实践作为教学主线,为将来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服务。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过去传统的讲授灌输模式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以此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幼师舞蹈教学目标方面,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知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另一方面,要夯实学生幼儿舞蹈基础知识与流程,为培养学生创新舞蹈意识打下基础。首先,要注重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教学内容质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及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道德等多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创新编排能力相结合。其次,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渗透热爱教育的理念,使其对幼师工作充满感情,还要丰富幼师舞蹈教学实践,使学生了解幼儿特点。
2.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幼师培养的是幼儿园舞蹈老师,创编能力自然也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创编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二是在民间舞教学完成之后,进行民间儿童舞创编及儿童舞创编培养。在课堂拓展方面。教师可以在教授组合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例如,动作在空间速度方位上的变化、队形及调度上的变化和利用道具或角色进行的变化等等,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民间儿童舞创编及儿童舞创编培养方面。教师在民间舞教学完成后,会让学生每学一个民间舞就去主动创编民族儿童舞,并进行评比表演;儿童舞教学也是先从儿童舞组合开始创编,给一段音乐或一个主题让学生创编,比如表现欢快的、悲伤的、自然灾害等不同情感,或编一个小故事如小蜜蜂采花蜜、小兔子拔萝卜等等,最后再指导创编儿童舞作品或儿童音乐舞剧。
3.创新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
首先,可通过加强舞蹈基础知识和基础训练组合来提高学生基础,使学生了解舞蹈教学并掌握其精髓,再通过提升文化素质来拓展幼师舞蹈教学内容。例如,在选择民族民间舞教学时,应注意考虑幼儿舞蹈特点,如藏族的踢踏组合、蒙族的马步组合等。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与学生共同解析、评价,使学生通过舞蹈作品的解析评价来拓展视野,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及艺术特点,在幼师内心深化对舞蹈的认识,增强幼师创新意识。最后,要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针对班级内学生间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适应学生发展规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幼儿舞蹈活动设计,一方面要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了解,另一方面要把舞蹈知识与学生发展相结合,创新舞蹈编排,通过舞蹈与主题内容的完美契合,提升幼师的专业素质。
4.优化师资建设,提高幼师舞蹈教师的创新能力
想要在幼师舞蹈教学中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前幼师舞蹈教学的创新,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及幼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师舞蹈教学内容,采取创新性的幼师舞蹈教学方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先教学生4个八拍的组合(含5个动作),然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此动作的基础上,开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己创编两个八拍的组合,以此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通过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提升,来带动学生发展。综上所述,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提高幼师舞蹈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幼师舞蹈教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幼师舞蹈教学水平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模拟学术报告会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simulated academic repor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301-02
1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素质一般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实践而形成的稳定的身心品质,它综合反映了人的思想、品质、认识、能力等各个方面。素质具有先天性及可塑性,先天性体现的是遗传因素,可塑性则体现出教育在提高个体素质中的能动地位。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及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主导,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身体及心理素质是关键。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就是对这四个方面综合水平的衡量。
现在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各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但是,学校层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一一列举。
1.1 培养方式名目繁多,活动频仍,学生疲于应付 有些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学生参加报告、班会、讨论、参观等各种活动。活动频率很高,过多占用学生学习、休息的时间,让学生疲于应付。
1.2 培养方式流于表面 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用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前去咨询的学生不多。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效果甚微。更有甚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一年级进行超负荷的素质培养活动,到了二年级后,此类活动明显减少。素质培养流于表面,有虎头蛇尾之嫌。
1.3 轻学风建设,学生厌学现象严重,专业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而轻视理论知识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学风建设方面的力度不大,教学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松散的教学管理使得学生厌学,从而影响了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通过我们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理论基础及自学能力的作用举足轻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不足,笔者所在生物工程学院创造性地举办学生模拟学术报告会活动,另辟蹊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关于模拟学术报告会
模拟学术报告会是以生物技术为总纲,学生确定研究报告的题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该题目查阅文献资料。然后,学生严格按照论文的格式写出初稿,再经过指导老师反复检查,学生依修改意见,经多次修改,最终完成论文并进行报告。选中的学生就其选题给全院学生作学生学术报告。同时,请学院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及企业的专家作为评审,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判,发掘深具专业探究精神的学生。
3 学生模拟学术报告会的历史沿革
报告会从2003年就开始举行。迄今已经举办了九届。报告会每年都定在12月底举行,已经成为学院的传统。
4 学生学术报告会实施过程
①每位老师指导学生3至4名为一组。指导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问题中完成学术论文,论文内容以综述为主。②指导老师对自己小组学生进行第一轮的选拔。第一轮小组内的选拔主要考察选题的新颖性、科学性及论文的语言流畅性,以择优录取。如果学生对第一轮选拔结果有任何异议,需要具体提出理由,再做讨论。③每位指导老师原则上推荐1-2名学生进入下一轮的评选,如超过2名,需由教研室组织评审。④评审小组对指导教师推荐的学生论文进行无署名评审,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确定报告会演讲学生名单,并通知学生准备论文主题演讲报告的幻灯片。⑤确定时间,在学术报告厅进行报告,全院师生参加。
5 学生模拟学术报告会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5.1 浓郁学习交流氛围,促进学生从厌学转为爱学
学生学术报告会与学术答辩比较类似,台上的学生是答辩人,台下的企业专家、学院骨干教师是评委,台下还有全院的师生作为观众。整个报告会隆重严谨,报告的学生面对评委、观众,就自己的选题进行阐述。因为生物技术涉及的方向很多,学生的选题各不相同。并且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思考,对于自己的选题认识非常深刻,超出了一般学生的认知范畴。因此,报告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介绍生物技术新方法、新产品,让学生了解生物行业的发展状况。学生报告完毕后,评审的专家和教师会就学生的报告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也鼓励台下的学生提问。问答之间,学生展现出对选题内容的熟悉程度让学生惊叹不已。更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信心,因为台上的学生用实际的表现证明了只要肯探究,专业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专业知识经由学生对学生的报告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学术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觉得专业知识不是那么深不可及,这种学术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增强学生各种能力 ①资讯能力培养。学生需要查阅一定的资料来确定报告题目。图书馆数据库的文献成千上万,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收集到相关的材料,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这就培养了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②书面写作能力提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写出综述性论文。论文要求逻辑严密,结构层次合理,文字科学精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多次修改论文。在修改过程中,斟词酌句,力求表达合理,这是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③克服心理障碍,当众演讲,提升心理素质。学生很少有机会当众当众演讲,上台会存在一定心理障碍。模拟学术报告不仅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考验学生的勇气、信心等。学生需要克服心理障碍,才能在演讲时要做到从容不迫。学生通过当众报告,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④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在报告时,对内容熟悉还不够,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学生进行二次加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现给听众。这是语言能力提升的过程。
5.3 扩大知识面,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在查阅文献准备论文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专业相关的知识,论文的内容大部分来自教材以外。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报告内容抽丝剥茧,深入了解。这实际上就是探究的过程。学生以学生报告为载体,培养了对专业知识的探究
意识。
6 学生学术文献综合学术报告会的改进
学生学术报告会迄今已经举办了十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现在,系部也在考虑大范围推广这种活动。目前,已经联系了湖北省其他兄弟院校,准备校级间的模拟学术报告比赛,藉此比赛,加强校级交流与合作,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
人才。
参考文献:
一、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音乐人才,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其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学校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够快速的提升多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主要是将音乐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进行各种学习和实际练习,而忽略了音乐学科的人文性,使得大部分的学生人文价值的缺失。许多的高校发现了这种教育模式下的种种问题,因此开始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关注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在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完善。音乐专业学校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音乐工作者,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音乐工作者,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而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必须要在良好的素质之上建立起来。
二、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提高老师人文素质,以老师为榜样
在大多数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他们与老师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因此老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音乐高校老师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气息,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人文修养来不断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子,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有了追求的方面和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对于音乐高校来说,他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挑选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如果学校的招收人数不断增多,学校依然应当认真的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音乐专业老师,学校在后期还要对教师进行一些培训,给与老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可以在各个音乐专业学校之间进行相互的密切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加大对于音乐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应当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
在音乐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不断地进行人文课程的渗透,将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尽量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接受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想要加强这种学科的互动性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建立相关的制度来维护,为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需要将音乐课程和人文课程相互融合,将需要对于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一定的简化与合并,例如: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我们可以将其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然后在其中添加人文性的元素,让该部分课程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由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课程也是非常少的,增加人文课程也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对音乐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
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可靠途径,音乐可以让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提高,因此音乐也可以说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许多大学都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技术传授给学生,这种看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音乐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可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音乐优秀人才,不可以将音乐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学校可以给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且在开展校园人文建设时要具有针对性,营造好的人文氛围,如;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人文化的规划,校园建筑具有人文气息的命名以及校园园林的人文化设计,并且在其中融入艺术元素,让音乐专业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注,彰显出本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创建校刊、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介来不断地向学生宣传音乐专业文化以及人文素质,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同步发展。
三、音乐专业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大部分的音乐专业学生在就读高中的时候就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自然科学,所以他们的自然科学素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现代的音乐人才不得不具备一些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现在学校为音乐专业学生开设各种具有实际作用的课程,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专业的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中寻找音乐的灵感,同时可以为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让音乐专业的学生来更多的了解自然文化知识,在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同时也会提高自然科学素质,一举两得。
四、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作为一名艺术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各种艺术活动之中,将创新意识应用到表现艺术作品的各个环节,不断地探索出新知识、新技巧、以前人的丰富经验作为基础,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
例如:老师为学生准备一段视频,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为这段视频配上一段音乐,首先学生需要理解这段视频的主题,以此为根据,对于每个小片段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想法,不能拘束于过去的经验,学生要不断地想象这个画面,感受身处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情感,在不断地想象之中,根据自己深厚的音乐基础,制造出符合自己内心作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不断地思考,联想,对于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锻炼是非常有用的。
五、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专业学生课程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音乐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内涵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让老师们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老师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专心培养,学校在设置相应的音乐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气氛活跃的选修课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选修各种语言课程,这让学生对于外国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掌握了一门基础的语言,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同时对于选修课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至少拿到两个学分,选修一门拿到一个学分,如果有些学生对于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非常感兴趣,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修多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于一些音乐专业学习能力较高而综合素质偏低的学生我们要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中,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他们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更加的能够懂得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终身难忘的一次宝贵经历。
(三)当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的运用
当前,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中职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不足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普遍现状。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要求人才需要具备多样化的技能,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人文关怀的不足,将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中职思想政治人文关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具有人文性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尺度。在中职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都缺乏人文关怀精神,教师的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定上,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接受水平,只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进行授课,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当前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2.缺乏具有人文性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定,应当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体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少渗透人文性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不同价值观的树立,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严重阻碍了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3.缺乏具有人文性的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的选择也应当具有人文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在实际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关注一些枯燥乏味的教条,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苦不堪言,难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中职思想政治人文教学理念的渗透策略
面对当前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不足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当积极思考,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标准,不断促进人文教学理念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彻底转变教学理念,通过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根本上讲,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不断的改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总之,人文教学理念的渗透,需要以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民主关系为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
2.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目的,因此,在中职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通过学校的在职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保障人文关怀理念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的保障。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孔子是最早的民办教师,也是中国文化第一人。他所推崇的礼教比我们理解的礼貌教育要宽泛,属于全人教育,包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被誉为“成人之教”,没经过这种教育的检验,就不算成人。
近几年来,中国民办教育不断壮大,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学生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了我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成与败。民办本科高校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定位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上。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从而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
“提高综合素质”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从小学到大学从家长到教育局局长,提高综合素质是他们教育下一代的最终目的,因此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说法。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这里我对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发表一些浅显的建议。 被素质教育很多年,自从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和身边多数同学的综合素质还是很有待提高的,遇事就爆粗口的,借东西迟迟不还者,甚至上完厕所都不冲水的,这只是行为习惯上的,在学习方面上有迟到早退的,上课玩手机的,翘课的。在外在上,有的大学生出门衣冠不整,不过这个很少,比较常见的是男同学留胡须,给人很邋遢的感觉。还有一些在寝室里褒电话的同学,除了打电话的那个同学,寝室里的其他人都得受罪。
想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就得搞清楚综合素质的概念,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的总称.它大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大块 。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自身基本素质培养
拿齐该拿的证, 争拿能拿的本。英语四级有资料, 六级才入门。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为具体化和细节化,语言听说能力的要求更高。朗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语言提升技巧。因此, 利用晨晖和夕阳带来的祥和安静, 大声地多读读英语文章吧, 或许有一天你就成了第二个李阳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绝对不限于打字速度和简单排版,现在的应用软件品种齐全花样百出。与其这也会一点,那也通一点, 不如精通一种熟练两样。 比如能够熟练运用POWERPOINT制作出一份图文并茂,逻辑严密,论证说服力强的演示文稿, 那么你可以试着去挖掘POWERPOINT 的绘图功能和动画功能。
热门证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发展的趋势, 也可作为洞察人才需求动向的标杆,大一大二期间最好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本专业能够考取的相关证书和资格证书, 做一个长期合理的学习计划。
二、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存量,在关键时刻也是很有用的。人文素质通过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体现出来,只要谈到相关的主题,就能知道自己和别人肚子里的墨水谁多谁少了。貌似这是广泛阅读并且加以思考得出的成果,想要提高人文素质,多读人文知识方面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利用大学时代这一大好时光, 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力求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楚, 现在的社会需要复合型 人才。 大学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也要广泛涉猎, 如果只注重本专业, 而忽视专业之外的知识, 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因为熟练掌 充分利用专业课老师的力量帮助理解通常比他表现出来的要深,不要以为老师只是在照本宣科, 他只不过是由于教学的目的把课程简化和分解了,以便让你尽快地了解将要学习的专业, 并消除你的畏难情绪, 课后要多像老师请教, 让老师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涵义, 使你尽早进入专业领域开始深入的研究。
三、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有新的发现
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作为大学生,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实践中,但是并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所以我们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它会为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思维创新,思维即思考, 思考需要时间. 我们每天在学习和活动之外, 还应该多安排一些时间来思考, 思考已发生的,正发生的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那么,就有可能的不经意间产生灵感的火花,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四、多留意关注社会行业资讯,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47-01
一、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教学不仅要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还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时展了,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代呼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依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长处得到有效发挥,使学生掌握更多能够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学会“以理服人”,老师不能依靠自己的权威去压迫学生,要耐心为学生讲道理,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兴趣的指引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幻灯片的制作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几张已经制作好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幻灯片,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不同的图形。
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动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是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与自觉性,只有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学生才会倍加努力学习。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打字速度大比拼,看哪个学生的打字速度比较快,通过比赛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比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媒介,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整理与传递。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而且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又存在差别,因此,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那么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难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基础差的学生听课存在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
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发挥。
在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计算机学习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五、进行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超越社会的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变得更加具有适应性、更加理性也更加具有道德性,以达到不断改善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进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出发,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有效指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具有很强说理性的教学艺术。不管是老师的语言,还是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要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学的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既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导,又需要老师进行侧面辅导,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