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

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

篇1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同年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做好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保障。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教育的必备环节,又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研究生教育的示范课程,形成比较规范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生课程教育模式,是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比较生硬,课程内容陈旧,创新不够

研究生教学往往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性教学为主,“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同时,部分教师存在教学惰性与惯性,对课程内容的更新不及时,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不够。

(二)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领不够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接受力不足,缺乏对网络资源、线上教学探索的热情,很难吸收和应用新的教学方式。单纯依靠课堂的传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大,不能满足当前网络时代信息量迅猛增长的形势。

(三)教学评价体系薄弱

教师对教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建设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效果评价,成果导向性意识较差。

(四)缺乏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形成合力

我国高校普遍对科研团队的建设比较重视,但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力度不够。

二、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探索

(一)加强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视频、板书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思考。虽然多媒体教学比较普遍,但是高质量的课件却是稀缺的,需要精力和财力的投入作为支撑,不仅要从知识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视觉感受和情绪影响。同时,仿真教学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通过在仿真教学中设置不同参数,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中涉及不到的知识探索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模拟平台。

2.开发新的教学工具和平台,利用超星、雨课堂、慕课等资源,丰富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使学生在家就能和名师“面对面”,获取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双一流”背景下开放的学习模式。

3.案例与实践教学。研究生课堂不可缺少工程案例实践的分享,尤其对工科的研究生尤为重要。要从实践中去理解和提升理论,同时培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思维和方法,为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做好指引。此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也至关重要。

4.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多途径的讨论,包括课堂和线上等形式,引导学生课下独立学习,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并能从讨论中得到启发,学会有效捕捉信息。

5.模块式教学。将模塊知识延伸至工程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学科前沿探索,培养“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自主和快速学习的能力与模式,强化科研成果向工程实践转化的思维,促进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企业导师进行授课等,通过实践理解理论应用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建立有效的反馈体系和评价机制

教学效果的反馈,不仅仅停留在结课后成绩的反馈,应该对平时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并积极改进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可以建立多段的评价机制,包括课中、课后的及时和分段评价,科研应用的反馈评价,以及中远期受益的反馈等,不局限于一次性评价。评价机制的建设非常重要,科学评价机制要实现量化,制定完备的评价体系。

(三)重视学校的上层建设

学校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制度与体系,建立相关的各项政策,这有利于实现课程教育规范化,为教师展开多样性教学提供足够空间。同时,还要多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并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的思政建设和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篇2

0引言

软件工程是当今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领域,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培养软件人才的基本单元,决定着我国软件产业未来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持续走高,如何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足软件产业的需求,成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1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1983年,北京大学试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1984年和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选择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招收了两批软件工程硕士,为软件工程教育积累了经验。此后,高等院校开始为本科开设软件工程课程。部分高校从1988年开始试办软件工程专业。2011年,软件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列入学科目录。经过10年的发展,作者认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与社会行业需求的不匹配

软件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性,软件技术发展十分快速,不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硬件,更新换代都较快。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行业发展存在脱节问题。教育部的“双一流”战略明确提出把建设一流学科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基础,学科是特定的知识体系,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托,更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信息社会对软件工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专业从外延向内涵发展,因此,依社会需求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2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更强调动手编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要具有技术开发能力,更要具有胜任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多以高学历的学术型人才为主,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工程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虽然高校与企业开展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不足,学校与企业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偏差等原因,并未达到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经验的预期目的。如何通过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各方面的协同,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融合在专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

1.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待加强

随着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发展,计算机、移动设备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必备品,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使用网络的时间已达28h。而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网络文化对学生各方面发展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质量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3],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偏重课堂教学、学生成绩的考核,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专业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除了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关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提升,达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建立符合软件人才需求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培养思想素质硬,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具有多学科整合能力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2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全国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院校很多,地方院校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多数地方院校不具备工科优势高校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优势。再者,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多数教师缺乏产业实践经验。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软件工程专业发展迅速,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各种软件的使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急需大量软件应用开发的相关人才。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如果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对推进软件工程专业改革,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明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方案

地方院校应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特定需求为目标,结合专业需求,从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内涵出发,瞄准所培养学生针对的具体社会需求,制订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社会和专业发展,对毕业生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围绕学生、行业、社会的满意度以及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指导培养方案的修订。确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就可以确定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进而根据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质量监督,建设并维持能支持目标达成的师资队伍与支持环境,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2.2双向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社会信息产业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还要具有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及运维等方面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地方院校的师资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教师本身还存在不足。地方院校应让教师充分了解社会行业需求,掌握最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外,还需要具备软件研发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做到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有序衔接,同时还应重视与地方区域的交叉融合。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充分认识和了解软件工程问题的复杂性,才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4]。

2.3重视价值引导,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双一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质量应该是全方位的,地方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理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坚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除了抓好知识教育,更要抓好思政教育[5]。只有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的每个环节,才能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

3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河南省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从关注专业师生比、生均图书、经费等硬性指标的增长,转向聚焦内涵式发展。并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区域特色,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工程认证为抓手,从以下几方面对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3.1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作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明确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围绕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国家软件工程专业质量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坚持OBA(OutcomeBasedApproach)理念,积极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首先在培养目标上,深入地分析地方、学校和专业优劣,立足河南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期望、学校定位及学科发展内涵角度出发,定期通过本校教师、教学管理者的内部调研和针对用人单位、校友、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调研,根据反馈信息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进而修订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过程邀请专家和用人单位参与论证。然后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要求,并针对毕业要求的达成确定课程体系。在学校—学院—专业三级管理机制下(见图1),对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构建专业面向产出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运行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

3.2重视实践与理论融合,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收集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依据毕业要求及观测点,围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发展和集中实践五大类。设计了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和能力达成的课程体系。其中,学科基础主要负责培养学生识别、表达和分析的能力;专业教育负责强化学生分析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采用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相应毕业要求观测点能力的达成能够发挥强支撑作用;不同层次的集中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见图2)。软件工程专业定期邀请校内外相关人员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需求。考虑到软件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学院与华为、黄河集团合作成立鲲鹏产业学院,与中软国际、东软集团等20多家软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优选、改造企业工程项目,丰富工程案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驱动学生自我成长。依托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与软件企业开展行业应用软件和新型平台软件技术攻关,培养特色化软件人才。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多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数字经济和国产化软件提供人才支撑。学院在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的同时,也大力提升师资队伍实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多关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新技术、新课程的培训,参加计算机相关的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国内外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知识。并鼓励教师参与计算机相关课题研究,参与企业行业项目研发,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能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积极外聘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3.3落实立德树人机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清晰了人才培养目标后,为检验和判断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口质量是否达到毕业要求,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建立了“6W”(When+Where+Who+What+How+Why)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为目标,开展多元化形成性评价,解决什么时候评、在哪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为什么评六大问题,综合过程评+期末评、线上评+线下评、学生自评+互评+师评、评知识+评能力+评素质、测验+作业+实验+考试等组合评、评成绩+评目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反思。根据问题反馈改进教学,形成“教学—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为评价学生毕业要求能力达成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支撑。大学阶段是青年成长和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校除了关注能力培养外,还必须加强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软件的很多开发理念和思想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开展课程思政,通过在课程中精心设计融入中国软件行业发展、软件著作权等授课内容,强调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法制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兼顾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篇3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对高职院校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给予其足够多的重视。可是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认为是“鸡肋”般的课程,没有多少实际的应用价值,学生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缺乏改革的相应动力。这种现状必须加以改变,否则,再高素质的人才思想道德政治素养低下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也不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方针。下面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近年来,大中专院校的扩招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攀增,而优质的教师资源却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作为历来不被重视且日益被边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师资源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自身的知识素养不够,教学方式呆板单调,学生的课上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不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欠缺,并且对于未来的自身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位。教学模式的老套,形式化的作风严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还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多元价值观以及功利主义盛行,也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教与学两方面的思想和行为。

2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几点途径

1、推动课程精品化建设,为思政教改提供专业化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 程,它要反映出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特点。这有利于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逐步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也有利于推动整个教学单位的教学的规范化。如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难点与重点、课堂小结以及给学生布置预习新课等教学环节,通 过制度规范下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模范的作用,也有利于高效的教学模式的整理并推动其在全校的推广,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现实客观性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最大限度的联系实际,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及其实践。在教授学生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理论分析当前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寓思想教 育、方法启迪、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于教学过程之中。让教学内容更能体现时代精神,提高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变成一门对社会有巨大作用的社会科学。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及时收集整理社会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和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纳入教学中,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完善课程设置体系

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在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在开好各个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可以酌情开设《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等公共选修课程,形成各个院校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体系。

各大高职院校可构建自身的“大思政”课程设置体系,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相关课程设置,并将之贯穿于新生的入学教育、学生的常规课程教育、学生的毕业前教育,形成一条完整的思政理论的教育链条。

4、创新教学方法

在充分了解了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程自身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升教学的效率。

我们可以尝试案例的教学方法,将课本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案例进行结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帮助学生们对于课本的理论内容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根据课堂中所学的内容与理论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让学生不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5、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考试与评价方式

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属性,要放弃传统的以成绩考查为主的考评方式。要把平时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出勤情况、参加活动等的情况综合起来,并且把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多元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综合考评体系。让学生不仅重视学科的成绩和分数,而且更要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性,重视学生个人的道德等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考查。

总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查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为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摸索新的改革模式和方法。

3 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获得迅猛发展,但在教育改革方面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改方面。本文就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借鉴一些成功的实践成果,对该课程的教改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努力探索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特色和高职生成才需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一线工作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其他卓有成效的教改方案。

参考文献

[1]肖秋芳,梅恩.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0:185-187.

[2]包艳君.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新探[J]. 职业技术,2009,02:19-20.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0-02

为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目标: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学校不仅要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依托,更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实验师资队伍作支撑,进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实验教学在增强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专业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在相当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因此如何建设并稳定好一支具有高水准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我校实验室建设与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本学期我校专业实验中心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来看(见表1),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很迫切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对我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归纳为两方面(见图1和图2),即:保证有一支实验师资队伍,保证高质量实验师资队伍。

表1华东理工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师资队伍调查

实验教学

中心机械实验

教学中心电信实验

教学中心化学实验

教学中心材料实验

教学中心发酵工程实

验教学中心专职实验

人员总数101629149年人均实

验学时数518013675137935387122245岁以上

人数比例90%56%41%64%89%高级职称

人数比例10%6%24%14%0中级职称

人数比例50%75%52%50%67%初级职称

人数比例40%19%24%36%33%本科大专

人数比例100%81%48%72%87%硕士人

数比例019%48%21%13%博士人

数比例004%7%0图1图2一、问题之一:保证有一支实验师资队伍

(一)硬件投入大软环境未跟上

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投资的加大,高校办学条件也将全面改善。就我校实验室而言,近二年修购基金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硬件投入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硬件投入的同时往往会增加软件环境建设,即实验课程内容设置、课时安排以及配套服务与合理的实验室管理。而软环境的核心是人,即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软环境配套建设未跟上,就不能最大发挥硬件投资效益。

(二)实验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

从调研情况看,机械实验教学中心和发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师资队伍老龄化最严重,两年之内退休大批实验技术人员,尤其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两年之内退休40%实验技术人员,五年之内退休70%实验技术人员,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三)实验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

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实验中心师资待遇低,高水平的教师留不住、调不进,造成高学历、高职称偏少,断层状况比其他教师更为明显,实验师资队伍不稳定状况比较严重。

二、问题之二:保证高质量实验师资队伍

(一)实验师资队伍定位降低

实验室队伍定为教学辅助人员,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了次要的地位,这样不利于实验队伍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其次,忽视了实验室队伍在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实验室工作人(下转第42页)遵循师专育人规律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黄解瀚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鹤岗154107)

摘要: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其重要职能就是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作为师专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必须要遵循育人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地方文化,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拓展多种有效途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

关键词: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1-02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向

文化传承创新的含义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文化传承创新是以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取向。高校是文化传播和价值整合的重要载体。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中,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消除价值冲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主流价值,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社会塑造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价值取向。因此师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校近年来的探索是: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式与政策课有机结合起来,抓住必修与选修、课内课外等环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化教学改革,先后完成了四项省级课题研究,并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校级精品课的建设,努力使思政课校本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能够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以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为主线,营造文化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动力源泉和建设力量,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许多的高职高专院校一样,我校的建校历史较短,大学文化底蕴较弱。因此我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凝练学校核心教育理念。将“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确定为校训,并创作了《鹤岗师专校歌》,制作了鹤岗师专校徽,编写了《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同时强化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等物质文化建设,从理念、制度、物质三个层面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社会公德、职业意识、人文素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宏观环境。同时通过学生二十四个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举办的“鹤师学生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内容融于其中,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使其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和文化熏陶,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目的。

三、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夯实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师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为目标,自建校以来,我们坚持素质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而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的,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

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依靠课程的改革来实现,而每一次课程的改革又必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育人,同样需要课程改革来实现。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一是对所有三年制及五年制的课程计划进行了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合理的匹配,目前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达到44%;二是对课程的样式进行了调整,构建了模块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等模块,提高学生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素质教育,将音乐、美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形成了校本化色彩浓厚的十余门必修、选修公共艺术类课程,拓展了学生人文艺术视野;四是重视“一课”和“二课”有机结合,强化实训类课程,狠抓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活生生的文化,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体悟文化、创新文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注重正确处理知识育人和德育育人的关系

文化的基础是道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正是通过明德与求善,引领和示范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的形成。文化的纽带是知识,当赋予知识以灵魂时,知识才成为文化。我们历来注重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将各个学科教学目标的确定分为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拓展与训练和德育三方面,并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各学科的教学都重视人文知识和德育的渗透,最终实现文化育人。

(三)加强精品课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根据教育部“五个一流”(一流教材、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积极推动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组织校本教材编写、精简教学内容、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举办教师优质课和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大赛、实行学分制和学科教学流程监控管理等诸环节的严格监管,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目前学校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两年来我校学生获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大赛二等奖一项,获全省高职高专艺体能力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四、以先进的文化为依托,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高校是阐扬创新思想、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先进文化并育人养人的教育机构。在用先进文化培养各种优秀人才的同时,又将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科学及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向导和辐射作用,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积极力量。近年来我校教师参与了黑龙江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参与了鹤岗经济转型和发展战略的研讨,参与了鹤岗城市精神的研讨和凝练,在鹤岗市文艺界、美术界、文学界,法律界,理论宣传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市各种大型活动中用有品位的高雅文化为鹤岗市的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以拓展多种宣传媒体为途径,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

做为师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为主要内容,还应在拓展多种渠道上下功夫,以此强化教职员工的师德师表意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形成全员育人的校园环境。一是通过创办校报、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二是创办师专讲坛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系列专题讲座,使之成为师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弘扬人文学术精神重要阵地,师专讲坛创办以来,已进行各类讲座50余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三是精心打造校园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广为传播。通过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研究博客(师生点击率达32万7千次),旗帜鲜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多种文化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师生加深理解,明理践行;通过建立师德网页引导师生践行校训,扬善除弊;通过在校园网开辟校务公开、校园之声栏目,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使科学、民主、和谐的文化理念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师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文化之魂引领学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2\]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3\]孙家学.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篇5

1概述

众所周知,地方应用型高校一般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为己任,以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1]。在“双一流”与“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必经之路[2]。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研究型“双一流”高校不同,并不是追求“世界一流”,而是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实际条件,明确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培养,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一流本科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只有真正把一流专业建扎实、办出高水平、办出特色,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3]。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因此在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做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举,相互促进、相互融合。2017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学科成功入围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B类)名单。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成功申请了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在一流学科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无论是一流专业学科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均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更应该聚焦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依托专业教学、实验与科研、工程项目等适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育模式[4]。实践证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系统的课程体系、合适的教材、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要将学生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与创新实践等实现整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性强、涉及学科多且广,因此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近几年不断地实践探索,我系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互促互进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多元化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培养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拓展实践教学,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

2问题现状

2.1师资、教学资源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增多,我系平均师生比在1∶20左右,曾经一度达到了1∶25的严峻局面;我校属于民办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及设施设备相关的费用等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办学经费的问题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由于我校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2.2专业培养计划以及课程体系

办学之初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是在母体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课程的设置虽然进行了修改但与母体学校相差不大,课程多且难度大,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这样专业培养计划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此外,课程选择、类型划分以及比例设置缺乏合理性,尤其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以及跨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更是缺乏科学性地安排。

2.3实践创新平台

办学初期教学安排主要是根据培养计划设置的理论教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教师疲于备课、上课,忽视了学生第一课堂以外的实践教学活动,缺少课外的实践创新平台,特别是缺少与知名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实训平台等,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校企融合深度不够、与社会需求脱轨等问题。

3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3.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分层次,增设针对考研学生的提高课程与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狠抓立德树人、教风与学风建设,强化教师严谨治学、敬业精神及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健全教学规范化制度,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师听课制度》《教学业绩年终考核制度》等文件,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环节的过程管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坚持督导和学生评教两个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价,形成了“问题反馈、跟踪督改”的质量监控闭合体系。通过金课、专业课程思政、互联网+教学模式等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明显的提高,专业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显著地增强。我系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开展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融入数字化、网络、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教学方式,着力建设一批省级“五大金课”和一流教材。目前已经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3门、编著了省级教材1部,主持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7项。

3.2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人才的专业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文件,是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5]。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基于高等教育运行规律,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体现专业自我特质和特色,将构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机组合,以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6]。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让我们认识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优化。优化专业培养计划要充分掌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生源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目标性和高效性,既要依托母体学校的学科优势,又要具有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自身的特色。在专业培养计划优化调整过程中,实现土木类人才培养计划、理论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效衔接,实现专业与企业、学科与行业紧密结合[7]。根据地方行业对复合型土木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我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经管、商务、轨道交通等学科的内容,实施“土木+工商管理”“土木+轨道交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为复合型土木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目标设置相关的课程。专业课程中既要充分体现基础性知识,也要体现出全面的专业性知识,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根据土木工程行业的需求,我系在传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了专业特色课程模块方向,开拓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建筑结构智能检测四个特色课程模块。同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以课程群构建了教学团队以提升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水平。目前建有混凝土教学团队、钢结构教学团队、BIM实训技术教学团队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系积极推进教学成果的完善和深化,一方面积极进行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元素,建设在线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编著国家规划教材等。在此基础上,我系积极探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主要教育学生要有工匠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3.3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提高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比重。课内的实践活动主要为与课程设置相配套的教学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专业实验、数值仿真和现场试验等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过近几年一系列的针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活动,我系实践教学学分在培养计划总学分中的比例从原来17%增加到了25%。目前,全国土建行业和相关企业都极度缺乏BIM应用型人才,具有技能的本科人才已经成为行业和企业推进BIM发展的制约性条件。针对社会和行业反馈的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保质保量地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BIM技术人才输送至社会及行业。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8]。我系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将“1+X”中X(专业技能与特色)“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建筑装配化技术”纳入专业培养计划。BIM实训课程充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培养体系,内容完全覆盖了“1+X”BIM证书所有的考核内容。此项教学改革探索了独具特色的、本科阶段的专业+技能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利用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培养阶段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往往仅针对土木建筑全过程设计中的某一环节(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暖设计、概预算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训练,对于行业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所欠缺。土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需要土木类技术或管理人员掌握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全过程内容,其对各个环节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毋庸置疑是决定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进行基于设计、施工一体化全过程设计的毕业设计实践训练。在全过程毕业设计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将本科生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例如通过建筑设计环节总结房屋建筑学等相关课程知识,通过基坑设计环节总结土力学、地基基础相关课程知识,通过结构设计环节总结力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相关课程知识,通过设备设计环节总结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知识,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环节总结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施工、概预算等相关课程知识,最后将总结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通过全过程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再次,实践教学改革体现在课外的创新实践活动中。我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的新苗人才计划、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第二课堂等多样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需要借助平台才能开展,平台建设是专业实践活动开展的奠基石[9]。为了确保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系搭建了本科生专业导师平台,在此平台上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企业工程等专业实践等活动。专业导师平台营造良好的课外实践与创新拓展的氛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2020年度取得的成绩为例,在第六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系报送项目19项,其中获校级一等奖1项、省级优胜奖1项;在第七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2项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获一等奖;在第八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有3项入选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7项入选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在专业类第二课堂项目中,23项专业类第二课堂获得校级立项。

3.4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

近年来我系积极推进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实施了校-系两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思路,在完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同时,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订教学目标、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项目,共同指导实践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共同管理实践全过程,共同考评学生,形成了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上,实践教学的内容更为注重模拟和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工作状况;学生参与的工程项目、横向课题与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近三年我系与50多家企业、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产教融合共同体,近500多名学生在校外的26家实践基地实习与实训,多名教师到政府业务部门和企业挂职,几十名企业技术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和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上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此外为了弥补高校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的不足,通过专业导师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选聘浙江上嘉建设、浙江宝业、浙江绿筑、上海建筑设计院等多家企业的12名企业负责人或工程师担当学生的企业导师。

3.5重点实验室平台

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目前土木工程系利用土木与环境高性能功能材料市级重点实验室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我系先后有100余名学生通过创新基金、教师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参与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件。专业教师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此类毕业论文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校企合作的横向项目展开,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能够受到“真刀真枪”的科技创新训练,既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又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的效果。此外,我系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积极倡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提高学术能力与水平,增强他们的科研项目申报以及服务地方企业的意识。2020年度我系新增9项纵向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基金项目6项。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2020年实验室新增横向项目12项。

3.6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积极物色并引进高水平人才。目前成功引进了教学科研俱佳的教授、国内外土木专业名列前茅的博士青年教师多名,我系的师资队伍质量、学术竞争力显著地提升。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我系加大人才引进的资助力度,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注重面试环节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综合素养、国际视野、发展潜力等全方位的评价;实施45岁以下青年教师4年个人学术发展规划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有路线图、有目标追求、有适度压力地良好发展;实施入职新教师旁听教学质量高的年长教师主讲的课程制度;实施专业教师听课、评课、试讲制度;要求新进专业教师参加系内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会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授课技能,主要体现在专家听课、学生评课的优秀率不断提高以及青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教改项目和人次逐年增多。此外,我系积极倡导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提高学术能力与水平,增强科研项目申报意识。近年来,教师获得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工程项目增多,科研能力增强并带动了教学水平提升。第二,大力推进系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安排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我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50%的教师具有企业高级工程师职称或相关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例如,土木工程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和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6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4存在问题及总结

4.1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师资问题由来已久,是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发展的一大“软肋”。目前独立学院师资仍是以返聘的母体院校的派遣教师、公办离退休教师、刚毕业的硕博士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企业工程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等人员组成。教师队伍呈现出年龄分布不均,人才容易流失,队伍不稳的现象。加之独立学院正处于“转设”的关键期间,师资队伍的人才流失增多,师资问题依旧凸显。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也存在着方向不明确的问题,是培养“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创新应用型”还是具有技术的、复合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与企业和行业做全方位的对接,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

4.2总结

土木工程系依托母体资源作为学院实力最强、最具有潜力的重点系部之一,其今后发展对学校的整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举的、相促相融的建设策略,在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同时带动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背景下,土木工程系尝试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的拓展、校企合作的产学研融合平台拓展、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搭建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多元化模式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为其他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爱民,李洪华.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其评估体系构建思考: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J].山东教育(高教),2020(增刊1):88-91.

[2]张炳生,王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43-45.

[3]王蕾,葛军.地方应用型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究[J].江苏高教,2021(5):68-71.

[4]严玛丽.“五位一体、竞教结合”努力培养理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J].公关世界,2021(12):146-147.

[5]童昕,张积林.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21(6):69-72.

[6]卢艳军,张晓东,徐涛.成果导向理念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8):29-80.

[7]王静,王聪.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12):183-184.

篇6

微积分课程线上教学的实施,既是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不断线、不降质”[1],也是教学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策划者[2],设计线上教学,适应并利用线上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新特点,让学生“不多学、不少学、学不错、学不乱”。本文本学期对微积分课程在线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采取“雨课堂+腾讯课堂+微信”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线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

(一)做好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质量。传统线下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PPT、板书进行讲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少与教师互动。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将课堂理论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直播平台雨课堂、腾讯课堂相结合,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分析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线上教学模式与常规的线下教学模式的部分教学设计情况对比见表1。(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利用雨课堂提前发给学生预习资料,通过雨课堂平台了解学生预习进度及时间,合理安排上课讨论和学生互动。线上授课切忌教师一言堂,应该在教学中设置应用情境,提出问题,促使学生通过雨课堂投票、投稿、弹幕等方式,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比如,三重积分的物理意义是空间物质的质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土豆,设置投票题,让学生想想土豆的几种切法,土豆丝的切法对应着三重积分的穿线法,土豆片的切法对应着三重积分的切片法。腾讯课堂画板功能可以解决微积分课程中公式推导、图表绘画、例题计算,等等,替代了线下教学的黑板功能。在三重积分例题讲解中充分利用画板的手写功能,通过投票、视频与板书,学生较好了掌握了知识点。雨课堂可以对学生进行测验及评价,讲完某个知识点后,事先准备好的测试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题,并设定答题时间,观察答题情况,利用投屏功能在线批改、讲解,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为后续课程教学设计与安排提供参考。在本学期第一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教学设计中,设计了10个填空题,发现学生回答填空题输入数学符号吃力,完成率低。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后面的章节没有设计填空题,转化为选择题或主观题,答题积极性与完成率有所提高。具体每章设计的各类题数目如表2所示。(三)优化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思政。微积分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学时长,受益面大。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专业观和学科观。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兴趣,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隐性德育内容显性化,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寓德于教”[4-6]。微积分的第一课,通过听著名数学家演讲和介绍数学广泛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在讲解重积分的几何应用—曲面表面积的计算时,结合时政,引入“北斗精神”和国之重器。在讲微分方程知识点时,通过分析数据,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表3是本学期在微积分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部分教学设计。

二、教学效果与教学评价

(一)学生期末成绩提升。微积分有两学期课程,第一学期是微积分AI,第二学期是微积分AII,对同一对象两个学期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发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有明显提升。同时,对2017级、2018级、2019级3个讲台学生的微积分AII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线上教学的讲台比线下教学两个讲台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都有提升,表明实施在线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增强了[7],进行在线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效果较显著。(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教学使用雨课堂+腾讯课堂教学模式,所有互动,包括答题、弹幕、投稿都没有算在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虽然没有硬性要求,主动参与率约为70%左右,说明在线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到课率几乎每节课100%,讲台101位学生,只有1位学生后期有缺课情况,到课率与出勤率高于线下教学。雨课堂的回看功能,使学生能够对难懂的知识点多看几遍,每节课大约有15%回看率。腾讯课堂有画中画功能,16周教学中教师每节课都会打开小画面,学生可以看到教师本人,所有学生都感觉自己坐在第一排,有面对面和老师交流的感觉,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8]。学生根据需要,利用“弹幕、投稿”等功能,积极和老师互动,有时候请老师“再讲一遍”。有的学生喜欢用腾讯课堂的讨论区留言,有的学生喜欢用雨课堂的弹幕,几乎全部学生参与讨论,最多的1位学生一学期发弹幕512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雨课堂+腾讯课堂在线教学应用于微积分教学实践,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在线教学增加了师生间点对点的交流互动,促进了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三)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经过4个月的教学实践,发放了课程思政调查问卷,85%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思政抱有积极态度。使用雨课堂进行微积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较难监控。学生可能在使用雨课堂的过程中切换到其它页面或者应用程序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影响课堂学习氛围和效果。如何合理利用雨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武贵龙.在战疫中讲好思政大课[N].光明日报,2020-03-24(15).

[2]邬大光.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6.

[3]曲萍萍,王尔申,江秀红,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以“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为例[J].专业与课程建设,2020(5):39-42.

[4]朱婧,申亚男,张志刚.数学模型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教学实践[J].大学数学,2019,35(6):27-31.

[5]杨祥,王强,高建.从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课、一流课程及课程教材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8):4-5.

[6]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篇7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于2004年由原娄底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升为本科,2011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园艺专业为2017年新建本科专业,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是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引导类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目标、提升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园艺专业导论课程开设意义

园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宽厚的园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系统掌握园艺专业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园艺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园林绿化、技术开发、产业服务、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园艺专业学生在大一入学期间,对专业了解程度不深,对就业前景迷茫。园艺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及军训后马上进入课程学习,根据培养方案,第1学期植物生产大类专业的课程相同。园艺专业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对学生更好地了解园艺专业、提高兴趣和自信力具有重要的引航意义[1]。课程内容、信息量丰富程度、覆盖面及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2]。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介绍园艺学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学时、实践环节、能力目标、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学习基本要求)、国内园艺研究发展进展、园艺生物技术及园艺创新创业等,使园艺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定认识,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工作领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好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初步拟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院的优势和特色资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科研平台进行介绍及现场了解。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社团、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建植物组培实验室、教师教学科研团队、植物生产与加工社会服务团队等。通过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分享园艺学科知名育种家及创业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钻研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另外,介绍各二级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专业状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专业活动和专业资源、专业领域状况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等。授课期间,重点讲授本院园艺专业的办学历史、园艺专业本科生大学学习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见表1。

3课程研究性学习及非标准化考核

园艺专业导论是园艺专业入学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是应用型教学改革后新设置的课程。通过设置不同的专题,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专业的学习,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内容丰富,课程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注重过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专题测试题库,及时检验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以更丰富的专题,多种形式展现专业的魅力;建立合理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内容与分值设置见表2。

4课程改革效果

通过对近3年园艺专业转专业的比例统计,结合调查座谈,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如图1所示,通过课程改革实施,近3年来学生转专业率有下降趋势,2019级为9%。另外,通过学生座谈和随机调研发现,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的满意度较高。学生建议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需要专业教师及学业导师指导,在专业导论课期间开展学术讲座活动,并增加一定的实践课。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改革,学生能够参与课程教学环节并进一步了解专业,提高了专业兴趣,转专业率有一定降低。另外,课程内容根据需求进行了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形式多样化改革,注重过程考核。

篇8

[作者简介]张庆林(1966- ),男,江苏涟水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黄志国(1974- ),男,安徽宣城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乐霞(1977- ),女,黑龙江双鸭山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 22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质量提升研究”(课题编号:D/2011/03/045)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度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2―R―224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27-03

一、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与原因简析

2008年以来,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危机。据《齐鲁晚报》2011年8月23日报道,2011年高考山东本专科录取率达87%,其中本科录取率达44%,均创历史新高,但专科(高职)二批却有4万余计划落空,不少高职一志愿出现“零投档”。山东省内41所高职院校的投档线干脆踩到180分的录取控制线,有的甚至仍没“吃饱”,而2010年山东省内的院校还少有“零投档”情况。山东是高考生源大省,情况尚且如此,全国性的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由此可见一斑。综合分析来看,造成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源数量的减少所形成的矛盾是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外部环境因素

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布显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022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为108.36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2409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比上年增加19.75万人,增长2.98%。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050万人,此后就开始逐年减少,1020万、946万、933万到2012年的900万,递减趋势明显。随着高考生源绝对数量的减少,高职院校的招录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选择多样化造成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减少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成才道路的选择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近几年,国内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其中不少是高中毕业生。同时,由于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回报率太低,所以就选择放弃参加高考,一些参加了高考但分数较低的学生也放弃报考高职院校。2011年,山东省专科(高职)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出后,差额高达63700人,专科(高职)二批录取的最低线为180分,从理论上来讲,生源应有足够保障,但最后很多学校却没有报满,只能说明有相当部分考生是放弃了报考。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强调,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这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对未来职业的考量是学生选择高校的首要和根本因素

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核心显性地位。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当前阶段,职业对于人们来说最突出的功能是生存功能,为满足自身更好的生活状态。因此,学生在选择高校时首要考虑因素就是高校对其未来职业发展的价值,其他因素如兴趣爱好、国家社会需要等都退居其次,处于隐性的状态。

(二)人才培养质量是决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才培养质量是决定大学生将来职业发展质量和成就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生源危机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上,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在社会认可度上还存在差距。从客观上看,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如果没有凸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就会使高职教育失去不可替代性,降低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所以,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核心,走质量兴校之路。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影响要素及提升策略

(一)专业建设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前提和方向

1.专业建设要注重科学性。一是专业设置要讲究科学性。专业设置影响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全局走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要进行大量而广泛的社会调研,对社会人才需求做出前瞻性的科学判断,并在经过专家细致精密的论证得出可行性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再做决定。二是专业建设要有一定的保障条件。专业建设需要教学硬件基础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全方位保障。其中最关键的是师资队伍,没有高质量的师资,即使硬件条

件再好,专业人才培养也无法开展。因此,在专业建设上要力争进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并为专业建设奠定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2.特色是专业建设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在专业建设上光有市场性还不够,市场性容易导致盲目跟风,打破市场人才供求关系平衡,导致就业困难。社会需求量大,可持续发展性强的特色专业是专业建设的法宝。例如,食品行业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常青产业,也是发展空间极大的朝阳产业。目前,食品行业专业人才总量偏少和质量偏低的状况,迫切要求食品高职教育培养大量“德技双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笔者所在的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即在专业建设上突出强调“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强优势专业群”的定位。

3.内涵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专业培养目标高了,脱离学生实际;专业培养目标低了,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二是专业建设方案要有创新性。工业现代化对高职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应仅仅完成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上的简单重复性机械动作,更应该是专业素质一流、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实施科学化管理,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1.与时俱进,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推动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最新适用的课程开发模式。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过程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有三个特点:第一,工作过程是综合的。综合表现在三方面能力维度上,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第二,工作过程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工作中的六个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时刻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第三,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工作过程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组成的结构。正是这一相对固定的结构,使得我们的思维过程有了完整性,也为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范式平台。这一课程模式基于与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来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体系和每门课程具体内容的序化,形成一个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的课程系统。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模块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使理论和实践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融为一体,而且解决了项目课程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的发展。

2.把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要点,提高课程开发质量。一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突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过程可以表述为“工作任务归纳分析(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学习领域)―教学课程方案设计(学习情境)”三个阶段。这里的学习领域(课程门类)应能包括与专业联系的典型职业活动的所有工作内容,满足典型职业活动领域的所有工作需要。按照课程理论,一个专业大概需要10~20个学习领域才能囊括相关岗位的所有工作内容并满足工作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开发时注重整体性,使专业课程建设整体推进。在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时,要结合具体工作岗位任务,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

二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突出课程内容的有序性。课程体系在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进行排序时,必须考虑前导、后续和平行课程的设置及关系,以使教学资源得以科学、合理的综合应用和配置。不同难度系数的课程,应该串行排列,形成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相同难度的课程,则可以考虑平行排列,形成平列课程。

三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突出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系统性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典型特征,要求我们在课程内容编排时,每一个相同的学习范畴需要设计三个以上存在平行、递进、包容关系的课程学习单元,使学生通过不同深度的同一范畴的反复操练,形成系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能力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策略层面,在以后工作中即使遇到超出学习范畴之外的问题,也能够举一反三。

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达到并高于职业标准的原则。职业标准是课程开发的最低要求,具有相对固定性,往往滞后于职业的发展,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前瞻性,以跟上职业的发展。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职业教育课程关注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及其构成要素,是基于知识运用的课程,我们在职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怎样做”的知识为主,以理论上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为辅。再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时俱进,体现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当今社会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及时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以主动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例如,计算机信息类课程随着科技发展就应当适时引入信息领域的最新技术,如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技术、4G技术等。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之路

1.加强实践硬件建设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是开展专业实践的载体。没有足够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即使有再优秀的师资队伍,专业实践教学也无法开展。就我院来说,目前建有食品工程、生物工程、烹饪工艺等11大类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室114个,包括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食品工程、烹饪工艺两个省级实训中心,还购置了一大批性能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实验实训设备,如液相色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全自动啤酒分析仪等,为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我院还与洋河酒业等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96家。

2.优化实践过程,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实践教学应优化教学模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实践活动必须克服大包大揽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亲自完成实践过程,锤炼自己的实践技能,这样的能力才是巩固的,长久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人,老师是辅助者,主要起组织、协调、指导、答疑的作用。

3.完善实践教学的监督机制,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实践教学是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校内的实验和实训来说,应该构建系(部)常规综合检查、教务处巡检抽查和教学督导部门教学质量普查的“三位一体”实验实训管理体系。校外实习实训质量监控,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一是因为专业老师并不留在企业,脱离了对学生的指导;二是因为许多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缺乏热情,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在这一方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探索。从2008年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陆续在学生实习和就业相对集中的苏州、南京等地建立了8个顶岗实习工作站,选派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担任工作站负责人,再由各系轮流选派专业教师进驻工作站,为每个工作站配备3~4名专职教师,与企业共同担负起学生实习的教育和管理职责,加强了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质量监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严格职业资格考评,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我国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培养体系,普通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高职教师,其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加强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建设的一种设计。当前我们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建设,完善并严格“双师型”教师的考评机制,使“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更强。另外,我们必须严格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使学生的双证书名副其实。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目前,我们在虚拟技术的应用上做得仍然不够,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开发得较少。虚拟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在提高实践效果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现实性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虚拟制作技术,为专业实践奠定技术基础。

(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1.急需加强专业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一个范式,强调高职课程要根据工作过程传授相关技能及知识。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按照完整工作的“过程逻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集成化,而不是仅仅按照严密论证的“科学逻辑”去传授系统理论。这对普通知识体系培养出来的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挑战,他们急需提高自身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

2.急需强化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高职教育的实践特色对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普通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高职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专业实践水平,才能胜任高职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将教师送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去把握企业的生产流程、核心技能和最新技术标准,向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大师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捷径。

3.急需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高职院校应内外结合、引培结合,逐渐形成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学校要制定完善教师学习进修的激励保障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4.急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增加师资力量厚度。目前,对高职院校来说,实战技能型人才非常缺乏,这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大引进力度。引进的各类高级人才应成为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核心,带领教学团队一起推动学校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全程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我院在人才引进上提出了“1519”计划,即引进10名高层次紧缺人才、聘请50名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大师担任学术带头人、增聘100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架构,必然会使我院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中每一个核心要素的最大效能,同时使其整体推进,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共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党的十以来,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勤学是前提。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德是基础。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明辨是保障。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笃实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志指出,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这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要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

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深化研究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2-0054-0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2012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一年,教育部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各高校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重要契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需进一步巩同和加强。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 创新培养教育机制

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国内部分一流综合大学创建了专门学院进行试点,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2006年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同时也有一些知名高校创建专项培育机构,突出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1998年起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建立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实施未来经济学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探索无论涉及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强化了教学革新和科研训练,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多样、竞相发展、相互借鉴和特色鲜明的总体格局。

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秉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夯实人才知识基础,加强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大学在2009级本科生中实施“三三制”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将本科四年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发展路径”,在本科专业教育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伴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演进,也丰富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 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公认的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为此,清华大学优化生源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国内外学术资源,发挥校内几十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资源,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加强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特点,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荣誉学士培养训练机制,单独编制班级,通过难度较高的课程训练以及课上课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发掘学生的学术潜质,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为学生今后在国内外继续攻渎更高级学位以及创造性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各知名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大力加强学生科研能力锻炼,这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共识。

4 突出实践能力锻炼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专业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应该是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突出了专业领域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中央财经大学也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即实践能力在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中处于统摄和综合其他诸元素的核心地位。总之,当前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突出的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地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

应该看到,围绕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是大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但是,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现实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贴上“失效”、“无力”、“失语”等标签,在高校整体工作格局中处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和投入不够等现象,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这项重要工作中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缺乏科学化教育,损伤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品质和效果。

二、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广义上包括分布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是提升个体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要教育手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同志指出:“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顽强的拼搏毅力,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就既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精神榜样。”可见,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创新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大价值。“在各种类型的价值形态中,最普遍、最实用的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 社会价值:提供方向,整合力量,净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其实现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和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激励大学生攻坚克难的整合作用。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奋斗的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要经受国际化竞争和挑战,更需要时时处处学习合作与共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化解隔膜,促进团结,推动合作。同时在大学生遇到成长瓶颈时,积极的沟通和思想引导能够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净化校风学风,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引导、激励、规范等手段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积极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诚信、上进、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

2 个体价值:焕发精神,塑造人格,优化品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离开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就会变得空洞无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焕发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我们考察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力,更拥有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即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专业教育能够解决能力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动力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引起主动思考,激发探索精神。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往往表现为责任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以及奋斗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促进人格养成。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行。高校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察自省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言行相符、知行合一,而长期良好品行的积淀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格的固化。

3 现实需要:“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思想文化呈现多元态势,高等学府也难以成为自我封闭的“净土”,社会对大学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开放环境中成长发展的“90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都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也更容易陷于迷茫与困惑。因此,“90后”大学生更加需要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

林崇德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心理学研究中,需要重视创新或创造性的三要素,即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社会背景(环境因素)。”川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中,教学科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因素,以及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角度,还是从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场出发,我们都应该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隐含了两个命题,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定位为统领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看似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扩张”,其实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张力增大和范式嬗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符合规律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必然要求。所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介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将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包括:培养理念更加包容,创新人才“才”的提升将与“人”的成长齐头并进:培养团队来源更加广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将与专业教师甚至校外实践导师协同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启发思想的思政课将与精于一业的专业课合力并举;培养场域更加广阔,第一课堂的教学科研将与第二、三课堂的主题活动相得益彰。

1 创新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创新人才成长的本真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分地强化对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的工具理性越是‘科学’和完备,就越会使人的对象化得到加剧。使人与自己的本性越来越疏远和分离。”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还原个体“成长”所处环境的本真面貌。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握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成长:学生工作部门要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波动及其与校同环境的融合,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保证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具备优良的外部发育环境: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引进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团队,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展深度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积极开展创新人格培养机制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普遍的创新型人格教育,为他们成才奠定稳定的心态成长基础。这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增强其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科研活动的交叉性、共融性和互益性。

2 善用团队: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专业教师独挑大梁的局面,以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全程参与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积极发挥两支队伍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形成创新人才教育引导的高效集成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设立8个本科生书院,突出跨学科和全面发展理念,拥有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了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三支队伍在各个层面发挥着育人作用的全新格局。这就弥补了创新人才培养仅突出科研学术素质的缺陷,实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覆盖。

3 开放课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和认知基础

篇11

作者简介:汪建新(1977-),男,安徽宿州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副教授。(上海?2016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专业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27-03

自从中国各大高校扩招后,招收的本科生数量大量增加,使得教学资源紧缺,同时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社会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入“十二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将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创新。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责任。

很多商科类专业在本科生培养上非常注重基础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但在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上则显得相对有些不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但是现有的商科本科生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需要。面对国际人才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国家经济转型对创新型人才大量需求的现实,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商科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展创新活动模式。

一、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人才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这也是不同大学的特色。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的是精英人才,一般本科院校绝大多数都属于教学型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商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是应用型人才,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即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虽然“教育规划纲要”从顶层设计了商科类大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但是在实践操作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商科类本科生能力培养手段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和作业、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由于要照顾庞大的学生整体,因此这三个环节教学都无法提出指标性的创新要求,很少会有开放性的题目留给学生独立完成。

1.以“双语教学”课程等为主的建设

在中国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商科教学工作盛行“仓库理论”,教育者把学生的大脑看作储存知识的仓库,过分看重现成知识的传授,考试也以记忆已知知识为主。这个“模式”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讲”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听”更不能只是知识的“接收”;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研究、思考意义上的“学习”,而非“读书”意义上的学习。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得到的锻炼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相对不足。

鉴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很多商科类大学和综合大学提出了以“双语教学”课程等为主的建设,进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期望把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研究式素质教育”;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但是,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看,由于大多数的“双语教学”师资是英语为非母语的教师,因而一个为很多学者所诟病的问题就是:这些师资能否用英语清楚、准确地表达科学概念? 学生能从中真正培养出英美大学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吗? 有没有统一的标准衡量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定期开展大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训练计划

很多研究型大学先后开展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文献查阅、分析论证、制订方案、设计实验、分析总结等活动;另外,一些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层级的竞赛活动,成为大型社会活动的志愿者,注重学生的实习经历。但是,能参加“大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训练计划”的学生人数毕竟很有限。此外,有些“研究性学习”或“研究性教学”主要是针对科研的前期训练或模拟效果,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关注很少。

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应该是本科生大学四年经受综合科研训练的成果凝结,但是,目前的商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很多商科类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科研素养的培育,不具备尽快进入指导教师研究领域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商科类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一定距离,对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缺乏洞察,因而毕业论文设计浮于表面,易犯“假、大、空”错误。

二、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商科类本科生的创新不必要求解决非常难的专业问题,也不强调太大的工作量,但是强调创意和应用。总体上来讲,商科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具有创新性问题的识别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实现能力。首先,创新性问题的提出是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本科生要学会在对相关领域现状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分析所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和参加各种挑战赛失败的项目,发现大多数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失败主要在于没有提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新颖性的创新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设计能力是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基础。商科类本科生方案设计能力更多的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既有各种基础知识,比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经济学、思政和职业道德,也有各种专业知识,比如外经、外贸和外资类课程、会计类课程、营销类课程。当然还有商科类大学生常见的各种挑战赛、国外交流等等知识的积累。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实现能力是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果体现。商科类本科生培养的特色之一就是强调应用性,培养出的商科类毕业生能否很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在岗位上的工作效果体现都检验着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实际上,从本科生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因此,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也自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也需要考虑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培养主体的自我驱动。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是本科生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本科生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而获得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的内部驱动。影响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主体(教师和学生)自我驱动的要素有三大类:道德、压力和机会。

1.道德要素

道德是教导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主体(教师和学生)认识自己对他人、对企业、对社会和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权利、荣誉和正义等观念,有助于培养主体把个人的诉求统一到国家的、集体的利益上,比如“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为了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我的国家和家人将从中受益”、“爱岗敬业”。反之,倘若形成误导的道德观,培养主体就有可能因私利而进行舞弊、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等行为。

2.压力要素

压力是创新能力培养主体的行为动机,是直接的利益驱动。培养主体自我驱动的压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压力和工作(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是指作为培养主体的教师、学生为了获取当前和未来的回报或者由于经济上的困难而产生的动机,比如学生期望能从培养中获取未来工作中的高工资,改善家人和自己的生活水平,归还读书欠下的债务;教师期望能获得学校和社会的奖励(奖金、荣誉称号)、加工资,弥补家庭的意外财产损失和应急需要,赡养父母,抚养儿女,买车和买房。工作(学习)压力包括学生希望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等;教师失去工作的威胁,提升受阻等。经济压力和工作(学习)压力是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并且这些压力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发挥推动作用也可能会造成破坏,取决于如何引导和制衡。

3.机会要素

机会是教师和学生借以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机会要素包括实现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和学创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会。这对商科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来说尤为重要。我国的商科类本科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都没有很多工作经验,因而试图通过大学四年的大学教育,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有潜力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创新人才,关键点是培养主体要有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

三、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开展模式

国内外各高校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比如浙江大学提出把本科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促进学生研究实践与学习过程相融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实现自主性、探究式学习。

美国大学教育素来重视培养人才的创造性。Hutchins提出,大学教育中的过分专业化会导致人的工具化,非智力化则使得大学培养的人才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自由。美国在1991年制定的《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提出要“培养学生对学生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麻省理工学院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为了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美国名校的普遍性做法是让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即本科生要和研究生、教授共同进行科研工作。从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年开始就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在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科研的方法,比如怎样安排科研进度、如何运用科研技能、如何设计科研项目以及撰写科研报告。在科研过程中,本科生可以逐渐积累科研兴趣,明确将来科研的方向以及合作的精神与技巧。

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高校(如浙江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经验,考虑到我国商科类本科生培养的现实,本文建议的“基于课题研究的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

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充分借助最成熟的、传统的课堂教学,通过对教师自身科研素养的提高和对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例如网络等),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学生综合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课程设置要以通识教育为核心。通识教育现在已是国内外各著名大学的共识。通识教育就是通才教育,具体到大学本科教育方面,它是指通过大学教育让本科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思考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要把课程的“专”和“博”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太专”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又要避免“太博”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无系统。

其次,教师教学过程要把教师的科研和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由于这种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师的科学研究素养是前提。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那些最本质的问题。

2.积极组织和引导低年级本科生参加教师课题

一般来说,教师承担的课题既有高层次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又有各种各样的横向课题,可以把专业教师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及老师构成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团队。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意向,再结合团队实验场地、设备及学生年级分布等情况,从中挑选部分学生加入团队。另外,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本科生人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各种培训,主要包括团队内部培训、团队之间交流及走出去请进来①等方式培养。

3.以项目为支撑,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等和写作创新性的毕业论文(设计)

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结合其专长进行组织和指导,充分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可以建议参加教师纵向课题的学生主要备战科学学术论文类比赛;参加横向课题的学生主要备战实践操作类比赛。

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可以先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提出毕业论文题目,然后发给学生选题。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教师的研究课题了解更多,便于选题,可以让每位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内容及对毕业论文相关要求和自己的指导思路等,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进行选题。

4.积极组织、指导学生申报校级和校外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本科生通过参加老师课题,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积极组织发动学生申报学校及校外的课外创新实验项目,以进一步发挥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水平。

5.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为了使本科生的创新活动具有持久性,可以在学校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系统的激励制度。第一,要从思想道德上解决培养主体参加创新的自我驱动问题,要使得他们明白“为什么”,协调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从“要我学(教)”转向“我要学(教)”等。第二,将“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列入到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发表科技论文和撰写研究报告给予相应学分。第三,可以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对指导老师制订一整套激励办法和量化标准,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性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做好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访问,调整培养思路和方案

商科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准的高低需要社会实践检验,绝非“闭门造车”就可以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高校需要借助校友平台,或者通过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其工作单位进行调查反馈,了解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缺点、不足之处和可以调整的方向等等,并对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注释:

①即:其一,邀请企业、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和教师一起担任参与横向课题的本科生指导教师。其二,让学生走出去,直接让学生到企业去从事项目工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