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国网甘肃培训中心现有专职培训师133人,其中技术技能培训师94人,管理培训师28人,学历教育教师11人。其中,男60人,女73人,平均年龄44.5岁;电工类专业培训师74人,占专职培训师总数的55.6%;非电工类专业培训师59人,占专职培训师总数的44.4%。具有教师职业资格的122人,占专职培训师总数的91.7%,具有培训师资质的3人,占专职培训师总数的2.3%。总体来看,国网甘肃培训中心专职培训师数量较多,且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中高级职称人数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师资力量相对比较雄厚。
2013年3月,按照甘肃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精神,新培训中心在原来电力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和原培训中心三家单位基础上重新整合成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现有培训师队伍亟需实现学历教育向培训转型、课堂教学向现场实操转型、理论传授向生产实际的转型。
师资队伍转型培训主要做法
开展实践锻炼和现场学习,提升技术技能培训师
技能素质
一是积极推行技术技能培训师现场“定期实践制”及“周期轮训制”,每年选派培训师到一线顶岗实训,开展实践锻炼和现场培训学习。2014年,组织选拔配电运检、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力营销等10个专业10名优秀技术技能专职培训师到甘肃公司7家基层地市公司,从事为期6个月脱产现场挂岗“实践锻炼”。同时,结合培训中心需要及实践锻炼个人实际,对每位“实践锻炼”人员量身定制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实践锻炼实行岗位跟班实习、利用在现场开展人员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机会进行工作实践,主要学习本专业现场生产设备运行维护技术,参与现场一线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二是先后分批组织变电运行、电力营销、输配电线路等12个专业30多名技术技能培训师深入到750kV兰州东变电站、兰供检修工区、天供、电科院等单位进行短期(7天)现场学习。主要学习GW5、GW17型隔离开关的结构和调试方法,油务化验、色谱分析、SF6气体检测等设备的操作流程、方法及结果分析,并进行了有关测试仪器的现场操作演示。
通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短期的现场学习,激发广大培训师学习热情,引导广大培训师主动适应,积极投身转型培训,培训师通过学习,积累了现场经验,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应用,提升实践锻炼的实际效果,促进技术技能培训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依托公司实训室建设和“人才帮扶”专家,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师转岗培训
依托公司实训室建设,发挥兼职培训师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公司“优秀专家”在生产实际和管理实践方面的优势,参与到中心培训教学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通过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兼结对、项目共同开发、课题合作研究、设备安装调试等形式,优化培训师知识和能力结构,与技术前沿、先进理念、生产现场保持同步,持续提升培训师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技术技能培训师转岗培训。
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兼职培训师周期制和项目制的管理和使用,从基层单位抽调10名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帮扶”专家到培训中心开展为期6个月的技术帮扶,指导参与中心技术技能培训部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生产实训楼实训室建设,指导参与实训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应用等工作。主要从实训室建设、实训室管理使用、培训方案制订、实训项目开发、培训课件开发、实训课程授课、培训教材开发等方面发挥技术引领带动作用。每位“人才帮扶”专家每周针对继电保护、电气试验、变电运行、用电检查、直流电源、信息通信运维等6个实训室电气试验、红外、紫外、电费营业抄核收、计量管理、装表接电等12个专业49名培训师开展8学时技术培训和转岗培训,每月共计320学时,半年可达1920学时。通过开展与专职培训师“结对互帮互学”“师带徒”等活动为中心培养技术技能骨干师资,有力地带动了专职培训师技能培训水平的提升。
开展岗位专业培训,提升培训师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以提升师资专业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培训师岗位专业培训工作。每年选派150多人次参加省公司及上级指令性各类培训班70余期;组织举办管理类、技术类和服务类培训班40多期,参培人员培训达900多人次。积极开展岗位专业培训,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老带新,传帮带”、“一对一帮扶”、跟班观摩学习、“员工交流大讲堂”、工作问答、梳理工作流程与标准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培训,掌握培训班流程等培训管理技能,提升应急、沟通、协调等履职能力,加快推进培训师日常岗位学习交流和工作角色扮演。按照转型培训管理流程,实施“三心”(细心、悉心、贴心)课堂管理,严格流程化、标准化作业,学会大处会掌控、小处能细致,不断改进优化培训方式。在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培训、中层干部培训、班站长能力提升培训、一般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实践中、采取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体验式、训练式等培训方式,通过专题研讨、主题演讲、卓越表达、头脑风暴、优秀学员交流讲课等互动性强的授课方式,让学员在较短时间内良好互动,积极参与,学有所得。通过“以工代培”等专业技术岗位培训,增强为学员培训、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
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促进培训师全面成长
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围绕“三个结合”(岗位练兵与师资转型相结合,岗位练兵与实训室设备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提升技术技能培训水平相结合),组织开展内容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多彩的岗位练兵。建立完善以7个专业、15个班组为单位的94个岗位练兵台,以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现场培训、专业培训实操训练,通过深入设备厂家、培训机构、生产现场一线培训,学习技术技能培训先进经验,强化现场实际经验。通过外请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共同开发实训设备功能和培训项目,研讨培训讲义。通过实操训练,进一步加强培训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实训设备功能及操作流程,有针对性地强化技能培训师技能水平,深化实训室实训设备的运用。通过岗位练兵成果展示,既全面检查了培训的成果交流心得,又促进了培训师全面成长。
积极组织高校进修,提升培训师学历教育水平
注重人才的培养,始终坚持科教兴企,人才立企的发展战略。组织15名中青年培训师开展在职学历教育,采取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自学考试教育、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等方式,在兰州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GCT)和大专、本科等学历教育学习;选派6名从事学历教育非电专业青年教师赴省内高等院校进行技术技能类和管理类相关专业分别进行为期3-6个月的进修学习;选派5名优秀中青年专业教师分5批次赴国网技术学院分别进行为期3-6个月的进修锻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培训师专业知识和学历层次,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强化服务意识,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转型,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开展交流学习,激发培训师视野和思维创新
积极组织调研学习、交流学习等形式的转型培训,加快实现培训能力转型。先后专门组织18人次赴国网技术学院及国网湖北、四川、山西、江苏、陕西等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进行实训室创建专题调研学习。分两批组织管理培训部管理培训师8人次赴大庆油田、深圳华为公司、联想公司等优秀大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公司的培训中心开展二类项目调研和交流学习。同时,在公司实训大楼设备安装期间,邀请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对技术技能培训部变电运行、配电线路、继电保护、电力营销等5个专业70多名实训培训师,从设备原理、安装流程、操作演示及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现场培训。以工作项目为课题,以现场实际为教案,实施计划推进、定期检查,促使尽快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丰富专业知识,开拓培训师视野、思路,提高综合素质。
深入开展课题开发,提升培训师资研究能力
围绕国网甘肃培训中心核心业务,加强培训研发的规划与计划,积极开展培训项目及课程开发、培训管理创新、培训体系建设、培训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教材建设、培训标准建立、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力度。2013年组织培训师参与培训软课题和培训项目开发类9项、讲义类5项;课件开发类12项;题库开发类5项;培训软件开发类2项,共计33个项目。经省公司培训开发(二类)项目开发成果验收会评审,《电力企业员工体验式“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培训课题研究》获一等奖,《中层干部培训创新之行动学习模式研究》获二等奖,《公司35kV配电实训室标准化操作流程仿真课件开发》《县供电企业农网营销技能口袋书开发》获三等奖。通过课题及项目研发带动培训师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新了培训师教育培训理念、手段、方法,促进中心整体培训师资研究实力的提升。
组织开展资格认证,提升培训师专业技术水平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资格取证。2013年组织25人参加副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经济师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办理了报名、论文收交、专业考试、资格审查、材料审查及申报、评审一系列工作。其中,8人取得职教系列副高级资格、1人取得电力工程系列副高级资格、3人取得职教系列中级资格、1人通过经济系列中级职称考试、3人通过职教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评审、认定和考试通过率分别为70%、75%、25%。二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资格取证。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审查报名人员资格,对符合破格申报、直接晋级和转换工种人员职业资格的申报鉴定工作,认真做好统计、资格审查工作,积极组织考前培训,统筹安排考试时间,确保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运行。近两年,技能鉴定报考工种24个,通过审查报名考试人员96人,有86名员工顺利通过了技能鉴定考试,及格率达到89%。共组织10人参加技师评审,8人获得技师资格;17人参加高级技师评审,其中11人获得高级技师资格。中、高级技师评审通过率分别达80%和64.7%,创历年最好成绩。
目前,正在组织培训师、培训管理80人报名参加一、二级国家企业培训师和高级、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培训、论文撰写、职业考核取证备考工作。
开展比武竞赛,提高培训师的岗位履职水平
一是举办“中国梦、电网情、劳动美”培训技能竞赛。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师授课技能,打造理念先进的培训管理队伍和技能精湛的培训师队伍,为调动广大培训师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推动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开展了“中国梦、电网情、劳动美”培训技能竞赛。此次竞赛分培训管理类和培训师两个专业组,共有培训班主任和培训师等18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培训管理技能竞赛以培训班级组织管理为主,包括开班主持、课程主持、培训活动等几个环节;培训师技能比赛以说课为主,包括课程定位、课题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模式设计等几个环节。经过各位选手的不懈努力,18名选手获得奖励名次。二是组织实训室功能展示及深度应用技术培训师岗位比武和培训课件交流比赛。为了进一步激励一线技术技能培训师,以实训室设备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设备和操作技能,深度挖掘和优化实训项目,展示相关实训技能。主要含实训室整体介绍、深入介绍实训室应用现状(实训室管理、项目开发、课件开发、培训方案、设备使用等)、突发事件处理及评委提问等3个比武环节。共有80余人参加初赛,参加决赛选手13人。三是举办“比技术、增安全、强素质”驾驶技能比武活动。技能比武分专业组和员工组进行,主要包括交规知识考试和现场实际操作2个项目。共有85名青工报名参赛,其中12人获得名次。
通过比武竞赛,以“以考促学,以比促练,以赛促培”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培训师进一步提升培训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培训师的岗位履职水平。为引导师资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心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开展示范性课程分享,促进培训师共同进步
为了适应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培训工作的需求,积极开展培训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培训师的能力水平,中心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转型培训。组织开展专业示范性课程分享,按计划已举办班组层面的示范性课程分享活动4期,部门层面的示范性课程分享活动2期,参与培训师达到150多人次。分享内容主要结合实训室具体情况,介绍了实训室具体设备特别是事故加载系统的运行,操作流程、事故分析、故障排查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分享过程深入浅出,受到各位培训师的一致好评,活动效果反响良好。
开展“冬季大练兵”,实践检验岗位履职能力
在公司生产实训大楼全面投入运行的情况下,依托实训室的先进设备,紧密联系生产现场和主要设备厂家,充分利用年底11月至明年1月培训任务相对较轻的时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技术技能培训师“冬季大练兵”活动。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专业培训、实操训练、课题研究、普考与技术比武、活动成果展示等各种培训方式,主要通过“五个一”活动目标,即每位培训师参加一项技术比武,完成一次现场培训或专业培训需求调研,制订一项新的培训方案,开发一个新的培训课件,掌握一个新的培训设备。紧密结合实训室设备,围绕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升,总计开展培训项目59项,104期,培训人次达819人次,总天数达到2466人天,通过“冬季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快实训设备熟悉、使用效率,全面促进了培训师转型。
1、提升女职工素质是时展的需要。女性要在知识经济社会站稳脚跟,只能是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准时代方向、社会需求和个人优势的汇合点,才能在竞争中发展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2、提升素质是女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们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很多女职工也在不断加强学习,投身于各项重点工作实践当中,因此,提升自身素质就成为女职工在企业中良性发展并胜任工作的需要。
3、提升女职工素质是动员女职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并维护自身劳动权利的需要。深入开展提升女职工素质活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她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自身潜能,推动女职工队伍更好地为企业各项工作服务。
二、企业女职工的素质现状
1、缺乏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女职工认为自己现有的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能应对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女职工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了,用不着几年就退休了,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女职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比较稳定,要想工作再上一个层次也不大可能,不需要再学习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部分女职工不愿参加技能培训,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无法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
2、缺乏自我鞭策目标。众所周知,女职工的毅力、耐力、韧性和男职工相比并不落下风,可是她们成才的却相对比较少,与女职工本身缺少自我鞭策目标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女职工生理因素和繁杂的家务重担,在意识上容易把自己置于从属地位,在事业上没有了目标,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学习和追求事业成功的动力。
3、缺乏自信心,参政议政意识淡薄。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女干部比例很低,参政议政范围小、层次低、能量不足、基础不平等,导致许多女职工参政意识趋于淡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人员精简、转岗分流、竞争上岗等等,致使女职工思想波动较大,女职工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不稳定、岗位不稳定、待遇不稳定,对企业、对自己、对社会缺乏信心的现象。
三、提升女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女职工素质的提升不仅关系着女职工本身事业发展的问题,更是关系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工作是时展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认为提升女职工队伍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教育引导女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女职工在工作中的主动积极性。建筑企业的特性,决定了男职工在生产操作和工艺流程中的优势地位,企业要帮助女职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我发展的目标,不断培养和提高女职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2、要深入培养女职工的竞争意识以及培养女职工胜任双重角色的素质。当前企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在此形势下,女职工就应该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以及精细化管理等等方面,快速适应企业加快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工作压力,迅速更新思想意识和学习先进经验,并力争将其好的办法和做法等逐步形成制度,最终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管理。因此,女职工不仅要学技术、学业务,还要学科学、学文化,学管理。一名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女职工,应该既是事业上的强者,又是家庭生活的智者,并且能够做到两者的有机衔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y, China's cost management mode has a direct intervention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mandatory management way to guiding the indirect management, mainly macro management mode, highway cost from personnel team also growing.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the, cost employees "quality" of the more prominent problems, such as the ability to continue education is reduced, and the editing perfunc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from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ighway cost itself and cost the image of the employees, and also reduces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quality of the service. Therefore, cost from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has become the cost management of new critical issue.
Keywords: cost professionals, quality, develop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在当前这个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高公路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造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包括:专业能力强,知识面广,知识层次高,具有钻研和获取知识能力,遵纪守法,具有专业前瞻性和创新思维等。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应从管理部门、所在单位及个人等几方的角度去把握。因此造价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具体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专业素质和执业素养
作为从事公路造价的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知各类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结构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公路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必须是要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同时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经常学习、研究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领悟其中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执业素养,在工作中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不偏不倚、才能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准确地反映工程造价的合理水平。
2、围绕素质目标,制定专门的素质培养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1培养计划应有针对性、实用性。可以在每年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由自治区级各盟市公路造价管理部门统一实施,其中内容应体现编审能力的深度和其他知识的广度。
2.2培养计划应体现阶段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分阶段有步骤循序渐进。对造价从业人员的情况建立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阶段性的培养计划,同时要重视各个阶段的衔接。
2.3培养计划应体现即时性。即时性是指培养计划的内容应是当前对造价人员最具现实性的培养内容,应是目前最为实用和必需的内容,以期达到与时俱进。如我区公路定额站就针对新定额的和修订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即时性不仅代表目前,还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链接,因而应是素质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2.4培养计划应体现超前性、前瞻性。当前世界从业环境已经走向国际化。在我国,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咨询业保护期已逼至的情况下,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应随之国际化。因而,培养造价从业人员的超前意识、前瞻能力,在企业和人才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利于从容应对未来。
3、引入人力资源的概念,创新人才管理的方法
3.1用人力资源理念管理造价从业人员。造价从业人员属于智力型技术型人员,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员工,在管理上纳入技术群体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列入加以管理。以岗位促培养,为技术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项目促培养,让人才承担重点大型项目,促进人才快速锻炼成长;以深造、进修机会促成长,促进造价从业人员视野更广更深,从而脱颖而出。
3.2引入竞争概念,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内众多企业的重组改制,也使造价从业人员的从业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企业竞争导致对人才的渴求,人才的渴求导致人才的流动,人才的流动导致了竞争的产生。
所谓“常态”:从词义上可以理解为平常的,正常的较为固定的状态。常态体育课教学:就是在现有通常的、平常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日常较为固定的、常规性的、自然状态下平平常常的体育课教学。它是相对于那些评比课、展示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平常的、通常状态下的“非常态”体育课而言的。因此它除具有基本的程序化、规范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及时性、自主性、原生性、普通性、朴实型的特征。
1 恪守课堂常规,树立“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思想意识
良好的体育教学常规,既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积淀,也是体育课堂取得良好教学实效的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恪守课堂教学常规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各环节都有系列特定的要求,如:(1)课前集合站队快、静、齐;出勤人数堂堂清,杜绝迟到旷课,有事提前请假;师生相互鞠躬致意大声问好;教学内容、目标、要求清晰明了;服装符合安全要求;见习生随堂活动。(2)课上听讲认真,举手发问,练习积极大胆,勇于克服困难,看清示范,乐于教师的点拨指导,创意、展示踊跃,安全意识强烈,保护、帮助到位,场地、器材卫生合格,偶发事件处理及时。(3)课后科学放松,评价正确到位,值日积极,器材取放合理,师生鼓掌道别后下课。条目清晰,严格操作,常抓不懈,安全事故减少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素质体能上去了,体育活动促进了智力进步和发展。
2 坚持以技术技能教学为核心,学生兴趣爱好得以满足
体育改革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完善,体育中考、《国标》测试、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开展,使得体育项目的设置更加趋于全面合理,由原来单一的身体素质测试向混合的、多样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技术技巧的全面考核发展。而这些全面知识和能力的取得,只靠精心设计花里胡哨的几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是绝对达不到的。
倡导上好常态课,并不是完全排斥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完美的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坚持推行每月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一学年完成一节观摩课的研讨任务。教师认真选取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分阶段层次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和教师都明了教学意图,然后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确立合理的教学步骤,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从一节课做起,按照一节课技术目标明确――一学期教学目标明确――一学年技术教学目标到位。学生在校打好身体素质的基础,搞好技术技能的储备,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服务于自己,造福于家庭和社会,实现学习体育,终身受益的体育教育新理念。
3 强化“安全第一”思想意识,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课
在体育场地、器材不很充足,师资力量不很强大,学生家长对发展学生体质,力争体育与文化学习同步协调发展的体育理念,还不是很理解的情况下,平时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如:课前要检查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长期病假或先天性疾病学生的调查要准确,对临时伤病及偶发事件的处理是要到位。课的教学和练习顺序要科学合理,运动负荷的安排要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保护、帮助恰当等等,都务必有“先见知名”,不可马虎。
只有牢牢抓住常态课教学这一主阵地,切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真实地发挥每节课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学生学有所得,有运动的快乐,有成功的体验,学生才会不但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课。
4 加强“备课”和教研,运动负荷适宜,师生素质双提高
常态体育课要求主要教材的练习时间要充足,课的运动负荷要适宜,重视常态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教学固有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基础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追求行政指导追求升学率,教师迫于学校的生存,施加于学生的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家长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情只有看学习成绩,如此教学环境下,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谈何容易,所以,常态体育课仍然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阵地。运动负荷是体育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通过简单询问,观察面部表情、行为举止来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学生从个人监测和身体体验,如:心率脉搏的跳动,头部的感觉,上下肢的协调情况来判断运动是否适(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33页)宜,保证运动负荷服务于运动技术技能,以娴熟的技能强化巩固动作的定势,全面实现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5 坚持教学评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课标》中提到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既要有 “输入”过程,也要有“输出”的过程,对知识、技术、方法的讲解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学会”与“会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不会”到“学会”,再从“学会”到“会学”的行为的转化,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和技术过程的练习,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课上评价学生改“很好”,为“你做的真棒”,对展示创意的肯定用“你的想法很独特”等各种鼓励性语言,焕发学生的激情和斗志,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学习任务配角,学生活动是对教学设计的一种回应。新型民主师生关系的确立,既体现了教育本质,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几年来,我校体育教学成绩评估由课改前的全市20多名的排位,逐年提升,现在处于全市体育教学评估的第一梯队,保持在前3名的行列。近三年来,阳光体育运动的测试和上报工作年年进步,幅度不断增大,由2年前的不足70%,去年提高到了近90%的合格率,40%优秀率的指标。
总之,要想切实发挥“常态课”的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常态课与非常态课的关系,常态课与非常态课是相对而言的,它们具有各自的作用和价值,常态课完成的是日常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非常态课的价值就在于为常态课服务,支持常态课的发展与需求,保证常态课能上的更好,只有两者相互促进,才有可能实现常态课优质化,优质课常态化的远大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场地器材,适时拓展开发课程资源,体育运动重在实践,场地、器材是实践的保证,利用好现有场地器材是根本,有计划地拓展开发体育资源是教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如废旧篮、排球在投掷练习中的运用,篮球、排球场地线在分组和速度练习中的界定作用,降低要求和难度的活动比赛,自备器材在大课间及教学中的使用,要不断加以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7-9年级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
[4]国家教委体育中考实施方案.2008.
[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今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日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艺术教育主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音乐基础教育的质量。而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的与时俱进的音乐人才。
一、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一是注重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我们在大学音乐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师范性特点,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
二、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音乐专业的学生从上高中起就远离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素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而现代音乐人才不能不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音乐教师更不能是科盲的。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学校开设了音乐声学、计算机音乐、电脑动画与音乐课件制作、电脑音乐创作与制作、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课程,对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要着力培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列入到教学内容中,结合音乐教育学科的特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考试与检测检查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建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架构课程架构,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对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要与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协调、相一致,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当代人文艺术、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青少年就像一汪纯洁的水,家庭、学校、社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的格调气氛总是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思想作风性格。民国年初的广东省省长竹青澜曾把一个人从出生到六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这第一道染缸,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家庭环境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的影响贯穿在孩子成才的整个过程中,甚至更长。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第一道染缸的比喻就很形象地道出了这一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即使在孩子上学以后,他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还继续接受者家庭环境的熏陶。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以后就有老师管,自己可以松口气了,不再注意对孩子加强教育,尤其是一些自身素质不高的家长,根本不注意自已的言行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一个接受良好家庭环境熏陶的人,他会一辈子受益,并以此影响下一代。
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及劳动技术全面发展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修养和锻炼,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成为心灵美,行为美的楷模。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有健全人格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人才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项任务关键要有现代化的教师,高素质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
关心爱护学生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说:“只能以爱来交换爱,只能以信任来交换信任。”没有学生的信任和支持,班级工作寸步难行。因此,班主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伟大理想,把教育事业当做我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旺盛的工作热情,才能从心底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提高学生们的素质。
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它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谈论的中心,任何不道德的举止都可能在不经意中被学生模仿,并逐步转化成他们道德的一部分。班主任为人师表,应从严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自身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言正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桦甸联社成功举办税法培训班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5月17日,桦甸联社举办了税法知识培训班。此次培训邀请地方税务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亲自授课,培训对象为全辖所有会计人员和机关相关部室的全体人员。内容为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及近期新出台的相关税收政策法规。
一、明确目的,增强税收工作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此次税法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依照“因需施教”原则,把它作为培养会计人员素质,应对财税各项工作挑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抓好每一项涉税业务;切实提高每一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本市经济发展和税收工作做出贡献。
二、学以致用,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互动期间,大家把平时遇到的问题汇总提出,税务人员一一讲解,整个过程由被动的说教到主动的探讨,将此次培训氛围推向。同时以《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形式做书面约定,做到纳税主动自查自纠。整个培训过程大家积极互动、氛围浓烈,地税授课人员对有关税收政策的解读和诠释准确到位,所有参训人员收获甚大。做到依法缴税,大大提高了全辖会计人员的税收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转贴于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和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适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概括了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自身需要,是基础教育当前追求最为理想的目标。应试教育容易只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几育。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教育对象上,应试教育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培养,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在教育内容和途径上,应试教育容易只注重升学考试科目,而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采取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上,应试教育容易只注重把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不但重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要求、办学模式来评价学生和学校。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育方针的题中之意,同时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个体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的基本需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是个体生存的需要或谋生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下,各生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将越来越注重人才素质本身。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素质低、能力差者,将望而却步;那些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人,必将日益受到重视,其自身也会终生美满幸福。这就要求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将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立足现实,开拓素质教育渠道
1.优化课堂教学,畅通素质教育“主渠道”
把素质教育写进每一个教案。把是否体现素质教育作为评价教案优劣的一项硬指标。一是实行“三级把关一超前”制。“三级把关”,即:自备,发挥个人创造性,形成个人风格;集体备,发挥教研组群体智慧;年级把关,依照标准,每周一查,不合格者返回重备。“一超前”指要求教师超前一周备课,并随时修补。二是体现“一利”“五备”“四统一”。“一利”,教案要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五备” 即教师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情、备学法、备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四统一”指同学科老师教案要统一素质教育目标要求、教学内容、计划进度、教案体例。
2.优化环境课程,营造素质教育的“隐性潮”
一 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第一,道德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品质(包括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人际交往能力等)。
第二,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三,心理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
第四,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有的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以上四部分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做到全面发展。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不断完善教育制度,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二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二是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三是过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四是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要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伟大复兴,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是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达到统一,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三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应从提高六方面的能力入手。
1.充分的表达能力
充分的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
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
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等各个环节,在具体繁杂的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
正确的决断能力可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
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性的综合素质
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根据当前市场需要,依照市场发展规律,遵循市场法则跟踪市场动态。当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要想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性的综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大力地开展专业教学和社会培训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程前期的理论知识,利用后期课程实践专用周,深入企业内部去实践操作,提高技能。这样便真正地实现了将艺术启迪与技术传授相结合,不但全面提高了学生实践性的综合素质,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关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90后以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是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背景下长大的一代人,何为素质教育?那是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国家当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还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宗旨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为总体目标,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为宗旨。当前90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点呈现较为突出,客观分析90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日后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素质教育在当前90后大学生中的现状
(1)缺乏基层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基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高与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分数”就是评价学生素质高与低的金标准,学生的固步自封,思维简单,创新能力低下,最终影响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优化。其次,传统模式阻碍了发散性思维的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散思维能力,而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还是过分强调聚合思维的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向。还有,90后大学生的基层经验非常缺乏,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处事的情况下,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2)综合素质较弱,尤以思想素质更为薄弱。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首先,在读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为振兴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缺乏社会责任感。还有较少数的大学生文明道德修养极度缺乏,无道德认知或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近期发生的多起大学生所做之事严重违背了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从而出现了不少的拼“干爹”现象。其次,目前在高校里,思想教育是以知识教育和规范教育为主,情感教育为辅。思想教育内容只局限在思想、政治等方面,对90后大学生的情感关心相对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成为一种说教及行为的约束,影响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加强对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加强90后大学生素质教育,深化和完善相关体制改革
大学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发展全面的人才基地,首先就必须对传统教育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把单一以“教和学”的模式,变成“教、学、用”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还要在教学方式上把过去的以“课堂说教”模式的方式,改变成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
2.2 努力构建90后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
90后大学生,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环境中成长和培养起来的一代新人,在个人表现方面具有良好的素质,但相比70后、80后,这一代人在身心素质方面要明显薄弱,当前各大高校应在加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方面提供人力物力,因为这是摆在当前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一个重大难题。高校除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还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高校要全面提高90后大学生的身心素质,而不是单纯地去帮助那些已经或者将要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把提高90后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和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要积极引导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把身心素质教育渗透到90后大学生的课堂内外及生活中去。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院活动及校级活动,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新时期人才。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也在不断更新,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都除了抓好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外,更加注重对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随之,公共音乐教育也成为了学生审美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开设公共音乐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提升艺术欣赏力,还可以调节学习压力,对心灵进行放松,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开设音乐公共课的作用
音乐是由旋律和节奏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构成,它是人们抒发、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与人类生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开展音乐知识和音乐公共课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调节人的情绪,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身心得到放松,这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各种音乐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感人魅力,它通过独特的旋律来抒发作者所赋予的思想感情,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其次,音乐公共课教育可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习惯养成。加强音乐公共课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鉴赏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心理的健全。音乐是一种穿透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广泛开展音乐公共课教育,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积淀,更能全面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
最后,高职院校音乐公共课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的增强创新能力。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需要硬软实力都要具备的全能人才。既要有专业能力强的硬实力,也要有综合素质高的软实力,通俗来讲就是要做到既专又精。而音乐修养恰恰就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素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不但要积极加强音乐修养,更要学会利用分析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在判断、分析一些事物的时候有着独特的见解。
二、高职院校音乐公共课教育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院校在课程建设中,公共音乐教育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学生也不以为然。有些院校相对能好点,但也仅仅是将音乐公共课作为一门选修课,导致学生认为既然是选修课,可选可不选,及时选了课程到课率也非常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开设有音乐公共课程的院校中,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定义也有误区。音乐公共课不同于音乐专业课,而且它的授课对象也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音乐公共课都是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科学生所开展的课程。在教学上定位要准确,目标要明确,授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独自分析、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3.音乐活动开展少。一方面由于开展的音乐活动较少,导致学生对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能系统地学习公共音乐教育,没有音乐理论知识支撑,导致学生畏惧参加音乐活动。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音乐公共课的改革路径
1. 重视音乐课程开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在课程开设的定义上要得到重视,应将音乐公共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普及音乐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分析鉴赏音乐作品能力,注重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了解音乐本身所赋予的创作思想,透过音乐学会联想各个时期的音乐背景。要通过音乐公共课教育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明确课程培养目标,优化音乐教学手段。要针对音乐公共课教育的特点,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应搞清音乐公共课的授课对象。音乐公共课的授课对象不同于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对象,它的授课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群体,我们要针对非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制定适合学生学习掌握音乐知识的培养目标,要对音乐理论基础、中外经典作品欣赏等知识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音乐修养。其次,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要能体现出音乐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的教学模式。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在欣赏完音乐作品后,老师不要急于讲解,可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鉴赏音乐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创新音乐活动形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新音乐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充实课外活动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可以通过开展歌手大赛、文艺晚会、音乐论坛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在活动中进行实践锻炼,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在校园里的业余生活,又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广泛兴趣,陶冶自身的思想情操。
高职院校开设音乐公共课教育意义重大,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能培养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有力地保障。
参考文献:
[2]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