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综合素质评价社会性实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一种新的分析工具――社会性别视角被快速引进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研究中。“社会性别”是用于区分男性和女性“生理性别”的一个概念,这种角度是被社会文化所规范的。“社会性别视角”是以社会性别角度来观察问题,本文将依据女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的调查,从影响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怎样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两方面研究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择业观。
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60万的大学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工作,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那么影响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影响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
所谓择业,就是依据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包括自己的知识、能力、理想等方面因素,从各种可供选择的职业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职业的过程。大学生择业总是从某种特定的心里动机出发,过程指向某种目的。女大学生择业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社会文化因素。在传统以男性为主的父权社会文化下,人们对女性群体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形成了固定而概括的看法,并且这种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很难改变。通俗地说,就是女性应该是怎样的形象、最适合干什么。这种根据女性的性别群体归属,进而对女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做出主观印象性评价的行为,从没有得到公正评价的女性角度来说,它近乎于偏见。但是这种社会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知觉行为动机和职业的选择。
(二)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择业观有着重要影响。首先,父母家庭背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其次,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再次,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女大学生择业去向。
(三)教育层面因素。学校是女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他们从教材,教师及周围同学的评价中获取毕业后的择业期望价值期待和价值评价标准。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影响甚至能影响着社会上的一代人,在学校里,教师的性别意识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特别是教师不自觉地区分着男女生,将自己的传统性别意识传达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性别刻板印象得以通过教育强化。
(四)大众传媒因素。当代的女大学生受媒体影响很大,她们很容易通过媒体塑造的女性的形象、媒介传播对女性的表现态度,获得自己未来的期望标准,媒体中对女性的定位,将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定位。
(五)自身主体因素。女大学生自身的性别特点(生理、心理)直接影响到择业意向,女大学生在年龄上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生理上第二性征的急剧变化带给她们很大影响,进入大学后,生理问题往往成为很多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因素。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困扰女大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她们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是有自身人际关系不良造成的,但是由于她们自身情感相对于男大学生的内隐性特点,更造成了外界难以了解她们的内心。
另外,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使她们不得不面对婚育方面的问题,是做传统性别角色中的贤妻良母,还是做现代女性“女强人”的角色,往往是两难选择。
二、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对策
(一)构建进步的社会性别文化。我们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中对女大学生刻板的性别印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机制。文化作为软实力,是思维、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沉淀,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行为限制了女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社会性别的差距使她们在择业领域内,获得资源的机会、得到的权利、工资薪酬和福利等方面不平等,因此构建一个相对平等的、进步的社会性别文化是消除择业性别歧视的重要手段。
(二)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政府需要在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上进一步优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用好社会性别统计的工具,对结果加以科学分析,对女大学生的择业观给与正确的引导,同时弘扬先进性别文化,联合大众传媒宣扬女性正面形象,消除传统性别偏见的影响,在女大学生就业方面提出探索性建议,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政策、法律中,促进就业政策、法律进一步明细化,促进社会性别机制化,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
(三)促进教育性别公平。我们提倡男女能公平的获得学习机会,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和健全国家教育性别平等指标监控体系。教育指数和教育指标能够表明教育中社会性别公平化的状况,比如男女学生得到学习机会均等的程度。同时高校需要在观念上承认男女大学生的性别差异;针对女大学生的性别特点设置课程;在她们择业时提供有性别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四)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女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评价自我,准确定位自己的择业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新的择业观,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就业。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发现自己和展示自己的过程,作为女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努力去实践,把握住一切机会,勇敢地展示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逐步成熟,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人才成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目前就业市场上需要复合型、创新型、经验型、应用型和学习型等类型的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培养出拥有博学知识、道德高尚、创新意识、快速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当今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性的角色日益快速转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也已成为用人单位招揽人才的重要衡量因素。因此,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一、目前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1.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不够
从目前工科大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来看,工科大学生仅是在知识的记忆和备考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对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并不深入,只停留在通过考试的阶段;且工科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重点大部分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直接导致了工科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导致知识理论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不够。
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更多希望工科大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为单位创造价值。然而当代工科大学生在钻研知识以及知识创新方面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严重影响,表现的极为缺乏;在高校方面,对于工科大学生的培养基本上还是处在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的状态,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得工科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欲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工科大学生整体创新意识缺乏。
3.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的下降
工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失。工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处于不够成熟阶段,对于社会出现的各种价值观难以有正确的判断,在价值取向方面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在市场竞争及公共文化环境背景下,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使得工科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发生变化,在精神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个人利益,在物质的价值取向上崇尚高消费。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差,虽然他们痛恨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科大学生身心素质下降表现在:首先,当代工科大学生大多数缺少锻炼身体的习惯,由于高校对工科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相对宽松,往往工科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有些同学(特别是男生)有吸烟、喝酒、贪恋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必然会严重影响工科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其次,工科大学生生理、心理两方面都不够完全成熟,在社会竞争压力过大情况下,工科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工科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工科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工科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苦闷、焦虑、烦恼、恐惧等各种心理障碍。工科大学生因为感情,学业、工作不顺心等情况还出现了自杀现象,反映了工科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策略
1.重塑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观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及时改变教育观念,以培养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工科人才为目标,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到人才培养重中之重的位置,并且将职业素质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的培养作为核心,将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将其他素质的要求,如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要求立为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力深化教育改革。要深化教育改革,学校首先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改革不迷失方向。要给学校定位就必须先明确学校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必须始终明确工科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在“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以千万计的工科人才”的结合部。所以我们始终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
2.对工科课程与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优化
(1)调整课程设置
工科院系要认真研究和推进教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当前工科人才培养最直接的教学环节。要改革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首先就要以合理的课程设置为突破口。课程设置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工科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面对变化的社会需求情况,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做到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因此,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要进行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加深对工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机会,其内容主要有实验、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工科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工科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实验、实习设计,另一种是集中实践性教学即社会调查,各种实习毕业设计等。进而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把握好全面推进与重点把握的关系,既要全面落实好各项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薄弱环节的培养,如我校就要重点对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的培养,多开展一些创新类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工科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动手能力。二是要处理好高校内部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整体需求与局部要求之间的关系,要针对不同年级、民族、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工科大学生,在开展好校园文化整体建设工作的同时,对不同个体特征学生的不同需求也要有所兼顾,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如我校不同年级工科大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在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就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把握整体、满足个体,提升教育效果。
我们要利用各种途径和载体,如标语、展板、校史陈列馆、文化石、雕塑、佩戴校徽、传唱校歌、校园广播、校报、日常教育等,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及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工科学生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各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素质是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源泉,工科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提升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就要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创新动机,并多层次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科实践创新积极性。
(1)坚定创新的信念
创新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创新的历程中,都经历了很大的艰辛和磨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的坚持,就会在创新遇到困难时松懈、放弃,不能成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伟大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创新的信念,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
(2)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借助国家、湖北省的一些科技竞赛,通过对有兴趣参加的同学进行训练,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不多
在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在理工类院校中,参加科技竞赛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工科院校的学生应当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创新水平的学科竞赛,比如创业大赛、职业生涯大赛、模拟联合国等。
(4)对有困难的学生给指导和帮助
在学生创新过程中,老师应当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对在创新过程中有懒惰习性,无法坚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监督和纠正,训练学生勇于探索、刻苦追求的精神。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不畏艰难、用于探索的习惯,拥有坚忍不拔的个性,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有所斩获。
(5)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课堂教学、社会活动等校园生活中,时刻注意挖掘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教师,要随时随地的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机会等启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的机会和平台。
4.科学制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方法
从现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来看,较之于传统的学生评价,最突出的部分在于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关注的焦点不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样关注其在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情况。但评价方案中体现出的仅仅是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和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现实情况,没有根据工科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做出动态性的评价。在评价中没有就学生未来发展状况做出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情况。各校对于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造成各校的评价方案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寻找各种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工科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试图形成综合、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系,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学生做出评价。
(1)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量性评价的评价方式能够防止主观性,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对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采用量性评价的方法,如,“学习态度与能力”中的“学业表现”可以根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阶段性考试与考查成绩表评定。对采用量性评价方式比较困难的评价指标,则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例如,“公民道德素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模糊的东西,是难以简单量化的,可以采用质性评价的方式评价,例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定。
(2)注重表现性评价
而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式,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表现性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为注重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综合素质评价中,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大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多种类型进行,如演示、实验、表演、作品展示等。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这点符合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想。
(3)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公正、准确、客观性原则
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公正、准确、客观性原则。评价内容的公开化,评价方式的规范化,客观的评价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革教学环节的缺失,有利于及时反映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可以更加明确的提出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相欠缺的培养内容,可以便于协调改善培养方法。
(4)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和申诉制度
可以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高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系统中,加强督导检查。建立评价监督与申诉制度,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和部门,对于评价过程的操作情况和评价结束后的结果处理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充分地了解评价的实时情况,有效纠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评价结束后,评价机构和部门应进评价的操作过程分析,并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教训,严肃对待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并撰写评价工作报告。
对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向学校评价机构和部门举报或提出申诉,要求对不诚信的行为做出惩罚。若学校评价机构和部门给予的答复和处理措施不当,可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进一步的申诉。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平等权利。
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侧重点和关注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一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相关领导、教师积极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争取加快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工科人才,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涌金,于永明,范庆瑜,毕晓光,刘秀丽,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为目标构建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8,(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严重,她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些现实因素还会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在应聘没有性别条件限制的工作岗位时,也被强加了一些非职业条件,例如年龄、身高、体型等。女大学生往往要面对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压力。
1.社会性别的概况
1.1 社会性别的概念
社会性别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别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
1.2 社会性别体制的含义
在任何社会中,人们都会观察到存在着一整套有关男女社会角色、社会分工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这套制度规范了两性的社会关系,这就被定义为社会性别体制[2]。
社会性别体制具有历史性,它延续着一整套父权制度的统治逻辑。同时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形态、经济体制、人们的亲密关系、亲属关系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合力,而这种合力使得各类制度得以再生产。社会性别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关系上的变革,推动着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
社会性别研究就是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并寻求和实现男女平等与人们解放的道路[3]。
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求职时间长,工作不满意,成功机率小,付出成本大,工作待遇较低等因素。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个人和社会两大方面因素。
2.1 个人因素
2.1.1女大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社会性别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是大众平等的社会性别思想还很淡薄。传统的社会性别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使得人们对女大学生的评价发展了改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不均等。但现代女性走入传统的男性活动领域,她们就必须同男性竞争,而她们受到传统的社会性别影响,部分女性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使得她们在事业心上低于男性,在择业上,把角色全部或主要定位于家庭上,这又成为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利因素。
2.1.2女性本身的生理因素
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一直提倡的,但是不能否认在一些工作岗位上,女性的身体素质是不足男性。例如石油勘探,长期的在井下作业,女性的身体是不能承受住的。但是,也有一些工作是女性比较擅长的,例如:护士,女性的温柔、细心及有天使般的耐心,使得她们可以更好地照顾病人免去病痛。
2.1.3个人能力的不足
虽然现在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但是不可忽视在一些偏远山区女性受教育往往不及男性,“重男轻女”的意识在一些家庭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这使得一些家庭不会送女孩子上学。一直以来,我们常说“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在面对一些问题上,思考往往不及男性缜密,这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地方。
2.2 社会因素
2.2.1法律法规的缺失
我国法律法规虽然在很多方面重视对女性的保护,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并未达到事实的平等。立法者出于保护女性权益的初衷,给予了女性过多的保护,夸大了女性在生活上的生理特征,使得妇女处于弱者的保护地位,而忽视了女性基于社会性别的平等权利,这成为用人单位拒绝雇用女性的理由。
2.2.2经济因素的限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用人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雇佣女性会使得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女性每个月的例假以及女性在哺乳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增加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而男人不同,在心理上男人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传统思想,他们对待工作更有野心,使得男人在工作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有根据我国现在的人口普查显示,女性的寿命通常比男性的寿命长并且由于法律的规定要比男性早退休5-10年,女性会领取更多的退休金,无疑增加了单位的经营成本。
2.2.3用人单位的限制
用人单位往往标出只招男性的招聘信息,虽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不可这样的招聘信息,但有些单位还是在招聘中较倾向于男性。例如煤矿探测这一工作,因为在矿下的工作强度较大,比较适合身体素质偏好的男性,这些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倾向于男性。
3.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使得正处于人生重要时期的女大学生产生心理冲突,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方向上,很多女大学生过分强调工作的舒通性,对家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错失了在事业上发展的机会。有些女大学生缺乏就业的积极性,就业期望值过高,存在幻想。另外,高校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就业技巧、心理状态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不深入细致,致使没能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3.1 重视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3.1.1发挥学校和社会的主导作用
在全社会要努力形成一种性别公平、男女平等的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女性的"半边天"角色,摒除"女不如男"等传统观念,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要给予女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她们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3.1.2正确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媒体无意性贬低或忽视妇女,这些都会对女性主体意识造成冲击。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媒介具有社会地位的赋予功能。因此,要改造媒介文化,增加女性特别是自强自立的新女性形象,改变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3.2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2.1提高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主体意识,让人们自觉地意识到"我是主体",他或她实际上就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的存在和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4]。美女的盛行会诱导女大学生利用美貌去找王子以替代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失意,这种"替代性成就感"让女大学生迷失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是社会实践,其中之一就是就业,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应该把这种良好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2实现女性增权
女性增权是指女性群体通过自上而下的参与发展与决策,把自己的需求、利益表达出来,并且通过参与过程,增强自己的权利和能力,改变其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况[5]。对女大学生增权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高女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保护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又要提高女大学生对自我认识。
3.3 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避免在就业过程遭受性别不公平,这需要国家和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及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因此,目前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从根本上保障女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6]。健全的法律是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对招聘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使之更具操作性,修改法律中不利于女性就业的规定,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的判断标准和就业歧视行为,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程序或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建立健全生育保障法律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7]。我们要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力度,减少对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性别歧视现象的发生。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有关就业政策,以增加女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或是与男大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另外,我们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女职工的保险责任由单位承担改为社会承担,以减轻企业成本,从而增强用人单位录用接收女大学生。
3.4 企业
提高用人单位的认识,重视两性之间在智力与知识水平上的平等,均衡企业负担,让社会承担女性生育成本。女性的生育是对社会的贡献,不能把它看作是企业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妇女的生育应该得到社会的补偿[8]。生育产生的问题不能让女性自己承担,应该是由社会承担。除了一些特殊工种外,企业应该认识到大多数的岗位女性是能够胜任的,多给女大学生提供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因此,在世界妇女运动的影响和促进下,许多国家将社会性别主流化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必要的财政投入、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性别平等的问责机制等都有利于从源头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同时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权,也有利于两性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4.结论
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要改善这些状况就要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高等学校要根据女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只有从国家政策改革和社会文化风气改变的双重协调下,才能使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得到真正的改善。
随着我国逐步重视男女平等,同时女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女大学生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21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思想文化大融合,这将会为女大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进而我们要努力地纠正社会性别认识偏差,克服主客观条件对女大学生发展的制约,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敏智,以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2),:118-120
[2]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4
[3]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18
[4] 黄颖,美女经济热与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
[5] 韦克难主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4-256
虽然国内众多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开设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时效性和科学性仍存在较多不足。现代大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灵活的思维,现行高校体育课程与大学生理想中的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由决定教师、自主安排上课时间愿望存在较大反差。此外,高校体育教师仍没有摒弃传统“讲解示范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生在体育课堂只能被动接受、机械模仿,毫无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师生互动程度低,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器材不完善影响体育教学
国内众多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场地配套设施建设不合理,损坏场地设施得不到及时修理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近几年高校纷纷扩张,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学生数量大大增加,为解决学生吃饭、住宿压力,大量体育经费被用于加强教学和宿舍区的建设,原本短缺的体育经费如今更加捉襟见肘,许多在建的场地设施和体育项目因为经费不足而被迫中止或延期建设,日益增多的学生与落后的体育设施的矛盾极大的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三)高校体育理论课比重小,体育实践缺乏理论指导
纵观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体育理论指导课偏少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师重竞技,轻理论的思想尤为严重。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受竞技思想的影响,格外重视体育训练,忽视对学生的体育理论指导。这就导致高校学生缺乏正确的体育理论指导自身体育实践,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具有较大随机性和盲目性。
(四)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未达到真正“健身”目的
教学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现代教育评价不再是过去单方面只看重结果的评价,其总体发展趋势便是针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动态的评价。然而,当前高校现行评价体系仍过度关注学生运动技术掌握状况,即量化的显性指标评价,而忽视了高校学生对于体育习惯和体育思想的评价。现行体育评价方式不能很好的发挥评价作用,无法全方位评价学生的体育活动,更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综上所述,现行评价标准仅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未实现健身的目的。
(五)体育教学目标落实存在偏差,未达预期效果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落实存在偏差,过度追求在校学生身体、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视了社会性的培养,存在急功近利的行为。虽然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到针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但受限于客观条件,最后只能停留在文字层面。通过毕业生反馈信息统计,由于教学目标落实的偏差,许多大学生虽然接收体育教育,但教学效果远未到预期效果。
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策略研究
(一)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的质量水准。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适的人才,其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为此,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素质教育背景下,“健康第一”的口号深入人心,高校体育教学理念正由“体质教育”向“健康教育”过渡。高校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一切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脚踏实地搞科研,认认真真做研究,将科研成果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自我科学文化素养,增加教学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卓越贡献。
(二)吸收传统民族、地方体育精华,完善高校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应打破经济体育内容垄断框架,将民族传统体育、地方娱乐体育的精华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技能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又不断丰富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课程选择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三)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指导课
体育理论指导课对正确指导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应在体育教学大纲指导下,通过注入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向高校学生传递基本体育理论知识。学生将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以更科学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塑造健康身体,为各项学习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四)体育评价考核体系实现多元化
为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高校应当摒弃传统“重成绩、轻过程”的思想,体育评价过程不仅要重视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过程的评价;由传统教师评价逐渐过渡至师生双项评价;由绝对恒定的评价标准向相对动态的标准评价转换。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则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17-02
高职感恩教育是一个体系,健全的教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教育工作机制,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教育评价机制。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既是对学生教育成果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检验,同时也是保障教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高职职院的感恩教育不仅要将感恩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人格素质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还应将这一教育体系与科学的评价体系相结合起来。接下来该文从感恩教育评价目标、内涵、误区、构建四方面切入,概述感恩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1 确立全面的感恩教育目标模式
构建高职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必须明确感恩教育评价标准。以笔者所在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立了以思想素质为核心,以学生日常操行、实践性教学、社会性活动评价为重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目标模式。在高职学生目标模式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思想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并将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敬老爱幼、无偿献血,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到考核范围。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做到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积极感恩的主动精神。
2 科学的评价体系内涵
感恩教育评价就是在教育方针和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以感恩教育目标为依据,借助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对感恩教育的过程行为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以优化感恩教育效果、促进感恩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动。
从理论分析来看,感恩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评价功能的发展教育性、评价主体的广泛参与性、评价对象的全面综合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以及评价模式的开放多样性。高职感恩教育的实施更主张在真实的情境中给予被评价者多元化的评价,关注其个性发展变化,倡导以提高个人素养为目的,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通过评价创设有利于个体成长的平台。
3 现阶段感恩教育评价体系的误区
3.1 盲目的教育目标设定严重束缚着高职感恩教育评价的改革实施
我国高职院校德育目标往往比较抽象、模糊,忽视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漫无边际,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这一论断在感恩教育上也同样适用。目标构建对开展高职院校学生感恩教育多元化评价起着导向作用。首先高职学校培养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衔接,感恩教育也应贯彻这一目标。这就要求高职生在进入社会前能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趋向成熟。感恩教育多元化评价的实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社会实践,在发展中不断强化感恩信念,践行感恩行为。感恩活动的积极开展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发展,学生个性发展获得了更广宽的拓展平台。只有实现这种教育实施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学生、学校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在感恩教育的实施中教育目标可分解成身心素质、品德素质、个性发展素质、团队合作素质等与感恩信念构建息息相关的综合素质。通过这些素质的培养要求高职学生自觉践行感恩行为,将孝心、爱心、责任心付诸于社会实践中。高职感恩教育另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还要求学生重视职业态度的形成,这其中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诚信品德等,为更好的从事一线工作打下基础。
3.2 封闭的评价操作模式使高职感恩教育评价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发展
感恩教育的实施与引导不同于专业和基础知识的灌输,单一、封闭的分数评价模式在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感恩教育中往往导致其片面和形式化的发展。因而在实际的教育开展中要采用多次评价,即对高职学生的感恩教育的评判不轻易地作出“一次判决性”的评价,而是为学生充分提供自主探索、反复思考、自我修正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同学,积极把父母的关怀、期待和无私的爱传递给学生,积极促成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让学生能反复体验到父母培养的不易与辛劳,进而在一次次的感悟与引导中自觉践行孝心。多层次评价是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给予不同档次的实事求是、契合个性的评价。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差异,因材施评。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有的学生个性冲动,不计后果;还有的学生缺乏恒心,往往容易半途而废。教师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就要通过比较个人成长档案、综合素质测评、社会实践记录、亲友、辅导员的评价等多方面不失时机地加以导向、激励,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充满正能量的感恩心态。
3.3 是薄弱的教育评价队伍严重滞后于高职感恩教育评价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 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侧重在双师型的专业教师,缺乏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 仅有少数的人文课程教师无力对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恩教育。为此,应全面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教学和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鼓励各学科教师提出促进专业发展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规划与措施。培养高职学生在提高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4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多元化评价体系内涵
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指评价的主体多元、评价的内容多元、评价的方式多元,其特点为:全员化、全方位、和全过程。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实施中来就是要建立一种符合感恩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专家,社会群体、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全员参与。然后按照不同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将学生们日常感恩教育实效性评价目标细化,逐一对照实现。从入校第一年起就建立详细的感恩活动实践档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大量详尽信息的收集,通过纵向、横向或交叉的对比对感恩教育效果的实施进行科学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善接下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4.2 建立具体的考核体系,评价手段多样
要建立具体感恩教育考核体系,把增强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把感恩素养纳入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感恩行为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如:高职院校在制订《学生手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训、校风时可以突出以感恩为内容的有关条例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地实施感恩行为。在大量实践活动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关注高职学生个体成长过程的评价,为其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这中评价也更能突出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评价多元化还体现在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校园生活的观察、学生档案的梳理、 社会实践记录表的反馈、个人访谈的回应等都可以反映处高职学生感恩心态的变化。而评价的内容要可以涵盖感恩理念的各个方面包括: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社会活动、家庭关系等。
4.3 强调自主转化的过程和评价手段的多样
抛开传统教学评价的单一和教条模式,感恩教育的评价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方多元评价,强调自我监控、自我学习,自我转化,并适时的进行自我反思与调整,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恩信念培养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主动性得到激发。与传统的评价中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相比,高职感恩教育的实施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给予他们了解自己,反省自己,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机会。
总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设计中,还应将感恩方式实施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各种隐形的课程教学都纳入教学计划。根据高职感恩教育实施中学生的活动领域,通过课堂、生活区、社会、企业、多角度、立体化培养与考察学生。建立多主体评价,包括辅导员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对象包括对学生个人、班级等团队和教师、辅导员等感恩教育引导的管理人员的感恩工作和效果评价。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据德育目标模式,将感恩教育实施的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制订评价量表,落实感恩评价。特别注重评价过程中的互动,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对象可以与评价主体互动,对评价结果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注重感恩过程与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评价,编制德育综合素质形成表,形成了学生在校的全程系统评价模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的评价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引导我们在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从综合素质的培养入手,多角度、多环境的给予学生情感刺激。而不是停留在对结果的单一评价。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对感恩效果的评价更是如此。就是要让不同程度学生在看到自己参与感恩活动后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所获得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享受感恩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励、呼唤、鼓舞他们积极践行感恩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红艳,杨育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5).
[2] 平丽芳.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J].职教天地,2012(12).
[3] 冉昊.高校学生多元化评价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9).
[4] 肖全民.现代学校呼唤校本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6(1).
[5] 刘梅芳.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J].海峡科学,2009(4).
[6] 陈志旗.多元评价视角下的教学评价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1(12).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开办了二十多年,是学校的拳头专业和湘西州的品牌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和基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和毕业生的信息反馈表明,我校学前教育在校生的培养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等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开放型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课程、教法比较滞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三是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体系和幼儿园管理体制衔接不到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一直没有走出传统模式,这就导致学生一旦进入幼儿园,一下子难以适应岗位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就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手段,在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实施系统的教育。如何做好学前教育学生和幼儿教师的自然衔接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抓好课程改革,注重实践教学
近年,我校学前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有成、推得出”的办学宗旨,我校的学前教育抓住了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努力抓好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模式,深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和实践,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调整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根据需要增减教学内容,在合理开设文化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力度。同时,实施分班分组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验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立业之本。学校根据验收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舞蹈、声乐、试唱、普通话等科目进行了技能考核验收,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课的教学。学前教育专业在搞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意拟订好学期、学年和整个3年时间内系统的见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使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同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改变了过去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并与所在幼儿园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完善教学实习方法,为学生配好实习、见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具体带班时,学生在幼儿园能得到本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指导,加快幼师学生下去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经验,从而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
要培养适应现代幼教需要的幼师学生,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性的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机制,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只有把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幼儿教育人才。
三、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管理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师在学校必须注重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四、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
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影响下,从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出发,不断地探索新形势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学校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的效率,增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活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它的运行机制,其系统内部应不断地进行协调,使之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其转化的直接成果表现为:学生整体优良素质的养成,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常规管理,只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基础管理,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质量和效益,还应使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真正建立起素质教育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使命。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典型,以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创造出较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新模式。
二、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设想和基本原则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探索、补充、完善素质教育内涵、任务、目标、运行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要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学校的办学和改革的机制,这就要以常规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方法、内容、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具体说从以下五方面实行突破: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弊端,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重视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培育实现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重视基础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作用。二要从素质教育常规管理和各种制度建设入手,完善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三要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的评估标准、方式和运行机制。四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师的行为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五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真正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常规管理规范化实验研究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整体性原则
把学校视为整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合,争取最佳效果。做到把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层次和个人;机构设置要合理,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调运作;做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全面安排,领导统筹全局,做好协调工作。
三)全面性原则
面向所有学校,面向所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面向所有学生,面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来研究常规管理工作。
(四)基础性原则
即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具体基本能力,培养基本修养出发,来构建常规管理的评估体系和标准。
(五)社会性原则
学校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管理要贯彻社会性原则。学校通过沟通与协调同社会的关系,把社会上各种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因素都调动起来,进行整体研究;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互相联系的网络,形成正合力;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信誉。
(六)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诸方面素质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
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把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进行全面管理,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这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要构建一个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上,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开放的、多元的管理系统,从而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学校的、家庭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体力的全面管理。
一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建立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为基准,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管理职能。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情况等),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包括体质发展情况和心理状况等),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认识、行为习惯、生活能力),劳动素质评价(包括劳动观念、态度、习惯和劳动技能等)。
二是为进行素质教育而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相关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办法方面的管理。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玩具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能从多个方面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发挥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作用?依据目前的实践,本课题组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教师——家长模式
教师——家长模式是指幼儿园教师须首先学习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知识,然后采用个别与集体、分散与集中、园内与园外等多种形式积极指导家长,以发挥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家园教育合力。
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点:教师拥有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念及相关知识,并乐于指导家长共同实践。难点为:一是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系统、科学的教学素材,园方不一定会支持,教师较难驾驭;二是该发展内容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敢于探索、乐于奉献、以生为本的育才理念;三是该发展内容对家长的素质也要求较高,家长需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发展教育工作;四是该发展内容属隐性,是一个长期的、繁杂的、琐碎的却又充满智慧的过程,家长与教师都需足够的耐心;五是该发展内容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与家长有较强的自觉性,及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对策思路:一是为更好地提高教师及家长在该发展方面的认识,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幼儿园等应通力合作,编写相关教材,有条件的园方也应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以增强该教育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二是应就相关内容做好园长、教师、家长等的培训工作,以利教育教学的实施;三是应尽快制定相关评价体系,为实践提供指导,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四是应通过典型案例,将无形变有形,以视频学习、专家讲座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信心及动力。
二、社区——家庭模式
社区——家庭模式是指在以往社区与家庭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利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协会及家庭友好小组等,增加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及学习型社区的建构。
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点: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协会或家庭友好小组中,有懂得玩具利用相关知识且乐于实践的人士。难点为:一是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等目前相对松散,除日常的物业管理外,多停留在为老年人服务上,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则涉及不多、资源也开发不足,至于玩具利用方面更不用说。二是社区中了解玩具利用相关知识的人不多,也缺乏相应的获取渠道,而乐于实践的也不多。三是农村社区家庭间联系紧密,而城市社区家庭间则相对松散,甚至有的对门不相往来。因此,社区内就幼儿教育方面家庭合作一般较少,至于社区内家庭联合或更大范围的合作困难较大。四是家庭友好小组间虽在玩具利用方面有一定的交流,但一般也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共享层面。
对策思路:一是增强社区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功能,完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在幼儿发展方面的作用。二是开发、整合社区内外幼儿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社区内自然玩具资源的开发。三是邀请相关教育专家为社区工作人员、家长做玩具利用的辅导报告,并建立社区互动平台,如网站、QQ群、微信圈等。四是重视家庭友好小组在玩具利用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发展好家庭友好小组,树立典型,发挥其辐射作用,做好鼓励、宣传工作。五是社区有关组织应为居民提供幼儿教育、玩具利用等相关书籍、资料,促进居民自主学习。六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玩具利用活动,并组织经验交流,探讨利用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三、政府——高校模式
政府——高校模式是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联合高校,定期邀请高校幼儿教育专家就玩具的利用,为广大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及各级幼儿教育管理者进行专题辅导,以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实现科研工作者与一线实践者的联动。
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能重视玩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并制订相应的规划。难点为:一是目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在幼儿教育领域的联合多在宏观层面,具体实践操作层面则不够紧密。二是目前高校的专家学者对玩具利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更是如此,致使该方面的幼儿教育实践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指导材料。三是谁是联合讲座的组织者责任不够明确,且受经费、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四是高校专家学者服务社会,参与此类公益讲座的积极性并未充分有效激发,且对如何激发也没有相应的机制。五是家长参与此类讲座的积极性不高,听后能坚持实践的也不多。
对策思路: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认识到玩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制订相应的教育辅导规划,并联合高校积极组织实施。二是高校的专家学者应加强玩具利用方面的研究,申请国家、省等层级课题经费的支持,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并积极做好推广应用工作,服务社会。三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协同高校积极探讨联合讲座的机制及具体操作方案。四是高校专家学者应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及一线工作者联合,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五是通过多种渠道、形式提高家长对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四、商家——幼儿模式
商家——幼儿模式是指玩具城、玩具场、玩具店、废旧玩具收购店等商家在一定赢利的基础上,对来店了解、体验、购买或换购玩具的幼儿进行相关的社会性发展教育,以实现商家与幼儿的共赢发展,体现商家的社会责任意识。
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点:商家具有玩具利用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乐意承担服务教育、服务幼儿的社会责任。难点为:一是有的商家一般以赢利为目的,主动承担服务社会、服务幼儿的责任意识不足。二是商家卖场场地、员工数量有限,时间也不充足,这些均限制幼儿教育氛围的营造。三是有的商家员工素质有限,既缺乏玩具利用方面的知识,也缺乏实施教育的激励因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四是幼儿自身也缺乏玩具利用方面的知识,目的性不明确、主动性不足、参与热情不高。五是家长对玩具利用方面也不太了解,对幼儿的激励、推动不够,对商家的要求也不高。六是商家对赢利模式探讨不足,深度不够,缺乏共赢的意识与知识。
对策思路:一是商家应加强玩具利用方面知识的学习,深化赢利模式的探讨,积极寻求共赢模式。二是商家应提高觉悟,增强自身服务社会、服务幼儿的责任意识。三是为更好地促进玩具的销售,商家应聘用综合素质较高且关心、热爱幼儿、学习能力较强的员工,并加强培训与激励、考评工作,让员工树立共赢的意识。四是应加强家长及幼儿的相关教育,提高其对玩具促进社会性发展的认识,促进幼儿积极参与玩具的利用,并在利用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五是商家应为幼儿提供自制玩具的场所,以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与玩伴的互动,促进其健康成长,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爱玲,王娟.我国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J].保定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验实训的特点
1.实践性与科学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任何一种实践实训,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来讲都是在改变那种空洞说教,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活动与训练,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对此,体验实训具有更加明确的实践要求,它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实践锻炼放在首位,通过亲自参与或动手来实现教育。在体验实训中,教育者只是扮演了组织者或者引导者的角色。受教育者获得相应的体验或经验之后,又可以反过来验证所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正确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受教育者对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法制观念的理解和认同,自觉提升理论认识高度和思想境界。体验实训教育尽管不如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教学具有系统性,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主式的实践实训作为,必须保持它的内在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无论是校园体验实训或是社会体验实训都要精心设计实训项目,都要遵循实践教育的内在规律,不能随心所欲,要始终保证实训活动效果与科学的道德理论教育体系相一致。
2.人本性与自主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是受教育者个体在组织参与多种活动和训练过程中,通过内在自我心理活动,包括道德观念的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比较、道德价值的选择与判断等,实现正确道德信念与法律观念的内化以及道德与法律行为的外化。这一过程都是受教育者对道德意识、情感和法律观念与品质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始终发挥着主体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完全凸显教育的自主性。体验实训始终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个体内心感受,始终强调以个体体验为中心,因此,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开放性与社会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涵盖受教育者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全过程,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体验实训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覆盖面广,更重要的是其活动开展受时间、空间及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性较小,不像平台见识实训、模拟感悟实训都是在特定的情境和场景下进行,并且活动组织程序比较严谨,活动规则比较严格。体验实训可以放到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以和学生的社会活动相结合,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便于组织和操作。对此,体验实训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外,体验实训无论是校园体验实训还是社会体验实训,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群体为对象,与社会有更多、更广泛的联系,并且活动的目的最终是实现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融人社会,服务社会。因此,体验实训的社会性并不是排斥学校教育的社会性,相反,它是一种在学校教育主导下的社会教育。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的基本要求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必须转变以“知识本位”的办学理念为“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变“重学术、重理论、重知识”的培养模式为“重技能、重应用、重能力”的培养模式,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为综合素质教育观,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和全面发展三个层面去培养“全面的人”、“社会的人”和“现代的人”。为此,课堂教学必须变继承教育为创新教育,努力实现两个转变,超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育职能的局限,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
2.紧密贴近大学校园生活,着力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现实生活主要是校园生活,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成长成才问题。因此,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体验实训必须贴近大学校园生活,引领大学校园生活,切实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道德和思想问题。
3.倡导素质教育,实现人性提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需要职业道德素质的升华。对此,必须把加强“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人美德)、“三心”(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四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教育,强化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践教育作为提高人才素质的必要环节;以校内外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懂得应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验实训的主要内容
1.校园文化主题实训活动。主要是通过校园的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审美和道德评价能力。
2.做好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职业规划
由于艺术教育以情感为纽带,使知、情、意等因素和谐统一,艺术教育的功效是其他教育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应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将艺术素质列入培养计划,调动各种有效资源,定位好、支持好、发展好艺术教育在职教培养中的潜能。同时在编写教学大纲、选择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要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除开设传统的艺术课程外,还可利用课外实践、综合性比赛等形式,正确引导学生学众艺术,认清艺术的本质,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另外,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进行分类艺术教育规划,打破单一教育模式,因材施教,也可实行跨学科开课。譬如对理工科学生,要求他们选修一定的中外文艺鉴赏和艺术技能如模型制作等课程,对文科类学生可以开设形体塑造、绘画、音乐技能等课程,对医学类学生可以开设声乐、美学与医德修养等课程,旨在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素质的提升。
3.结合艺术教育特点,构建多元化教育平台
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并形成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和专业化。常态化就是要将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经常开展,有牵头组织机构,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适宜的场所和硬件器械。规范化就是要使各种艺术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规章、有监管、有评价,流程合理,管理有序。品牌化就是要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有所受益,同时以活动为载体,扩大其影响力,艺术教育活动以学生的骄人艺术才华而出彩,学生以参加了品牌艺术活动而荣耀。专业化就是要努力使艺术教育活动的层次、水准达到一定专业水平,提高其科技含量,摒弃低层次、庸俗、平淡的格调趣味。高职学校应组建大学生艺术团,以弘扬传承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群众性文艺活动、社会性实践活动和综合性艺术比赛等为载体,组织文艺社团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文会友,以艺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学修养,体会艺术的无穷魅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双师型”艺术教学团队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充实数量、专兼亦可为基础,以培养双师型素质为重点,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技艺高超的艺术教学团队。除了要求教师提高学历职称外,要侧重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会教也能做”,侧重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其“会做更能教”。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争取科研课题、安排教师深造学历、实行导师制、职教系列培训、教学能手大赛等活动,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从社会上聘请知名人士,将社会需求、市场人才和企业文化等信息引进艺术教学过程,使教师在同社会各界交流融通中紧跟时代脉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市场调研与人文素养差别化培养相结合,巩固学生人文素养
社会需要多少高职生,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生,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决定的。高职院校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随时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最新要求,涵盖针对相关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析、人力资源规格需求分析,在坚持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每年根据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不仅要重视行业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和人文素养共性需求,而且要重视不同行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同需求。只有充分把握这些市场需求动向,贴近行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差别化人文素养培养,才能做到高职人才适销对路,深受行业企业欢迎。
三、课堂训练与课外濡染相结合,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不断膨胀,优质教学资源优先满足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情况下,部分高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常常被急剧压缩,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4]因此,落实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要抓紧抓好课堂上的45分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达到素质教育的实效,而且要善于将人文素养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些可以看成是人文素质的隐性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学校通过标志性建筑、名言警句等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气氛。(2)抓好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3)加强校外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