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带动劳动力就业

带动劳动力就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带动劳动力就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带动劳动力就业

篇1

一、抓好工作落实,认识上必须再提高

当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富民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农民的增收。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把农民增收工作提到很高位置,强调指出:“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第一位责任。今天上午,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农民增收的工作措施,对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这个会议,也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动员部署会。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村走出去,从事非农产业,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各级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组织推进全民创业,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民创业和劳务产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全年共输出务工人员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310元,比上年增长260元。可以说,全民创(来源:文秘站 )业工作的扎实开展,劳务产业稳步推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我们还应该看到,20__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44元,这个数字,还达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2962元),与全区相比(全区是4048元),差距更大,达到1004元。县委、政府提出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净增300元,可以说难度很大,压力很大。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必须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全民创业,作用不仅仅是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素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实施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劳动力转移,必须继续把增加务工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进一步增强劳动力转移的责任意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积极抓好创业就业工作。

二、抓好工作落实,措施上必须再强化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方式转变的开局之年。全县创业就业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促进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在培训上下功夫。劳动部门统计显示,现在在就业上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方面,用工企业招不到工,另一方面,许多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出现这个矛盾,除了因工资报酬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劳动力素质跟不上,缺乏必要的岗位技能。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劳动力技能低,主要从事体力型的劳动,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会产生多次就业的压力。因此,加强劳动力培训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来讲,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从短期性、不稳定就业向稳定性就业转变,提升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层次和水平。各乡(镇)要摸清劳动力资源底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特点,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与就业相结合,扎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努力实现由初级工培训向中、高级工转变,切实提升劳动力培训层次和水平,提高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力。不断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创业观念和能力是全民创业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一定要做好创业培训,努力解决好创业者想创业“不会创业”的问题。

二要在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引领转移上下功夫。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有组织转移规模和中介组织与经纪人引领转移规模。各乡(镇)要在现有基础上,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规模,加强与劳务经纪人的对接,与经纪人“交”朋友,多联系,多沟通,准确掌握经纪人的引领输出能力,千方百计解决经纪人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劳务经纪人的政策、法规、业务等培训,引导劳务经纪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规范服务,增强劳务经纪人队伍素质,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工资、权益维护等管理服务工作,为务工人员的就业提供“红娘式”的服务,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劳务部门要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扩大中介组织规模,力争年内培育1至2家能引领转移千人以上的中介公司。同时,要切实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中介组织的经营能力,使劳务中介组织实现“培训、转移就业、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真正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运作。

三要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近年来,全县劳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力开辟劳务基地。据统计,我县的劳务基地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超过300个,上万人的基地5个,千人以上基地2个。应该说,全县的基地不少、规模不小,但相对于45万人的农业人口大县来讲,基地还需大力开辟,规模还需扩大。各乡(镇)要积极探索基地建设的思路,采取政府牵线搭桥,提供劳务基地的信息和服务,帮助劳务经纪人开辟基地,重点瞄准经济发达省市和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的区外转移,国家开发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平罗、惠农脱水蔬菜企业、中宁枸杞园区等季节性用工基地的区内转移就业,县内城乡建设、设施农业、县城基本设施建设等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要加大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提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城、汽车修配创业园、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区等已建创业基地的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兴隆镇婆姨创业一条街和汽车美容修配创业园3个精品创业园区,努力为入园企业和创业人员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员入园创业。

四要在推动全民创业上下功夫。现在,我们的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就业要求高,而创业意识不足,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比就业更重要,就业只能增收,创业才能致富,创业不仅解决就业,而且带动和促进就业。可以算这样一本帐,一家再小的企业,用工都在二、三十人以上,如果一年能新增100家这样的小企业,就能解决二、三千人就业,增加一个个体户,至少可以解决一人就业,我们现在创业不足,有政策的、有思想的因素,但更多是思想上的因素,因此,要坚持创业与就业并举,以创业促就业,切实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创业项目库建设、政策扶持、创业能力培训等关键环节,力争全民创业工作有大的突破。

五要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劳动力信息服务网络功能,健全职业介绍、劳动力转移、劳务派遣、就业培训等数据库,加强信息搜集和工作,一方面要与劳务输入地建立更密切的就业岗位信息沟通、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认真落实返乡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指导、维权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创新反担保模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切实解决好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等家庭生活困难和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转移就业人员和创业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力推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发展。

篇2

从2000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农业人口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1.9%下降到2011年的65%。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人数从2000年的662.7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649.4万人,比例从2000年的29.4%下降到2011年的24.1%,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转移向别的行业。此外,我们做了2000~2011年农业劳动者占当年农业人口的比例统计,可以看出农业劳动者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也是在不断下降,但是下降比例不是很明显,十二年间仅仅由28.4%下降到27.8%,下降比例仅为0.6%,这主要是由山西的劳动力转移情况的特殊性造成的,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企业因为其特殊性不可能集中在城市及其周围,这就为当地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契机,出现了大量的兼业化的劳动力。

(二)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目前,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由于受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当地自然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乡务农。[3]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的发展,近年来“全职型”和“迁徙式”流动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农户常年外出从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形成了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两种形式并存的外出从业形式。总的来看,山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存在“兼业型”与“全职型”、“候鸟式”与“全职式”并存的情况,但以“兼业型”和“候鸟式”为主,并且随着举家外出的农户的增多,部分劳动力逐渐由“兼业型”和“候鸟式”转移转化为“全职型”和“迁徙式”转移。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主要以省内转移为主从2007年至2011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专业就业人数从33万逐年增至42.7万,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8.1万人,年均增加37.6万人。山西省是全国的煤炭大省,全省119个县(市、区)有94个产煤县,铜、铝等矿藏也很丰富,采矿业和制造业都比较发达,劳动力的转移多以当地大型煤矿、焦化厂、砖厂等为主,即以省内转移为主。随着2009年山西省煤矿整合的开始,大型煤炭企业不断优化重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批零贸易业等相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撤出煤炭行业的一些民营资本进入养殖业和种植业,大大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0年山西省获批我国第九个“综改试验区”,随着近年来山西省经济转型的不断发展,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养殖、旅游业、农产品出口等相关产业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全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年男性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要渠道,且劳务收入取得新突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占75.19%,20~40岁的男性占60.6%,可以看出中青年男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从就业结构来看,主要是采矿业和制造业,比如煤矿、焦化厂、铝厂、砖厂等;其次是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再次是餐饮业等社会服务行业,最后是在异地从事养殖业、种植业和在当地养殖业、种植业企业打工。从收入构成来看,务工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山西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684.9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9%,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劳务人员人均收入为2684.9元,与2006年的1374.34元相比增长了95.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农村劳动力出现妇女化、老年化、低素质化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力的妇女化、老年化和低素质化。虽然相对于全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山西的大多数劳动力更倾向于省内转移,“兼业型”和“候鸟式”的转移也占绝大多数,但是由于已转移的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几乎不是季节性的,不会因为农活的季节性而允许务工人员大面积请假,他们只能利用休息和节假日期间回乡务农,还仅限于就地转移的劳动力。对于远距离转移的人员,一部分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一部分是夫妻双方全部外出仅老人和儿童留守,等儿童到了适学年龄,再随其父母到迁入地上学,家里只剩下老人。还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是因为就业而转移,而是因为孩子上学举家迁入就近的县、市、乡镇,他们或者采取兼业形式或者完全不参与农业生产。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已经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对于外出人员原来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其外出后要么是由留守老人、妇女完全或部分在经营、其尽可能在农忙时回乡帮忙,要么采取的是将耕地出租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因为青壮年男性劳动力的不参与或少参与,再加上有可能这部分外出者的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可能导致这部分土地撂荒或低产,后一种方式反倒会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2.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在我们几次农村调查中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还不到被调查人数的1%,96%的农户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水平,少数“兼业式”的年轻劳动力在函授大专及本科还是因为所打工的单位需要,所函授的学科也和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在被调查对象中,凡是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农村青年几乎都不愿意留在农村,究其外出动机,不外乎农村收入太低。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势必会导致现代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4]首先,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特征就是农业技术的先导性,新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推动力,[5]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新技术掌握的主体缺失。其次,发展绿色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年轻劳动力。加入WTO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国外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山西省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技术水平难以达到这些农产品质量标准,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懂技术的年轻劳动力来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经营与开发。[6]再次,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缺失,获取技术方式被动。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劳动力老年化、低素质化,传统经营思想根深蒂固,固守于传统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现代经营理念缺失,难以掌握或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对于全省大多数农户而言,农业生产并不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再加上农业生产具有弱质性、外部性及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导致种植作物单一且以粮食作物为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将近70%的农户没有参加任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合作生产活动,除了有大型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的地方,订单式生产的农户或合作经营几乎是微乎其微,农业经营依然处于无组织、分散经营的自然状态,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80%以上的农户采取传统方式种植,仅有将近10%的农户愿意采取新技术,并且跟风现象严重,前一年采取新技术收成不错的农户来年更容易被其他人模仿学习。高素质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变成了纸上谈兵,多数人根本不能理解科技人员的讲授,更不用说自发、自主学习了。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山西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重组

1.耕地出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在我们几次调研的农村发现,农村劳动力“全职型”和“迁徙式”的转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全职型”和“迁徙式”转移的劳动力因常年在外工作的原因,根本无暇顾及原来迁出地的农业生产,但因户籍制度等因素,农村仍保留有其土地,他们不会让土地完全撂荒,会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其出租给未转移的劳动力,未转移的劳动力因其租种土地过多就会考虑自己种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合理化种植。规模化种植使得劳动力的边际成本逐渐降低,并适当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合理化种植体现在农户可以不受原来土地数量的限制,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如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搭配、主要粮食作物和小杂粮的搭配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户的收益还能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给农户带来的风险。目前,在山西大多数农村租种土地现象已经很普遍,但是连片种植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如果能连片种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优势将会得到更大的体现。[7]2.“兼业型”和“候鸟式”转移者的土地因采用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技术进步“兼业型”和“候鸟式”的迁移劳动力,他们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会在农忙的时候回家务农,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他们的务农时间没有完全的农业劳动力充裕,只好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来替代人工劳动,生物化学技术比如地膜、化肥、除草剂的使用,机械化比如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的使用,机械化并不是每户农户自有这些机械设备,在我们调查的农村发现,多是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他们掌握了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普通农户按亩或产量计算付给这些技术人员费用。可以看出,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同时孕育了一批先进的技术人员,但是这毕竟是小规模和小范围的,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3.外出务工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首先,在一些农业收入比较低的地方,农户的生产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里外出务工的人员,这多见于未全家迁移的农户。对于这样的农户,基本上是年轻劳动力及子女外出务工,年长劳动力即父母留守在家,子女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但是其收入又不足以养活整个家庭,而父辈的农业收入又比较低,父母靠子女的汇款增加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比如购买种子、化肥等。对于这部分农户而言,打工收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资本投入。其次,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外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了较为可观的收入,但因其他原因不愿意继续留在城市,会回乡将原先的收入投入农业生产继续务农。如果将前面那种情况中投入农业生产的务工收入看做农业资本投入的补充的话,后面这种情况下的资本投入完全可以看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资本,这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8]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至少在目前看来是问题大于机遇的,如何解决山西现代农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把机遇转化为可利用的优势已经势在必行。结合几次我们农村调研的实际,本文给出了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促进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与其相关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仍比较多,短期内农业的弱质性和低报酬状态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将使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日趋严峻的经营主体缺失和后续力量不足的危机,当下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势在必行。稳定一部分农村青年发展农村经济关键是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青年务农。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农业生产妇女化、老龄化现象严重,仅仅依靠老人、妇女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农业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农,可以解决目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主体缺失的问题。政府可以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对其进行资金补贴,确保其安心务农不会因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收入的比较利益而流向非农部门。同时,政府要对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培养这部分劳动力的同时,发挥他们对其他农业劳动力的传帮带作用,起到对整个农业生产技术扩散的作用。除了鼓励一部分原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青年务农,还应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我们所调查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相当严重,新生劳动力很少得到补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将随时间推移而愈演愈烈。尤其是“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这将导致将来山西省现代农业建设经营主体的大量缺失,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在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农职和大中专院校农科类毕业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们几次所调研的地区,有部分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他们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政府应当加大对农职和大中专类农科类毕业生回乡务农和创业的政策倾斜,在税收和资金补贴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和流转,大力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

外出劳动力出租其土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但这基本上是自发的,如果政府可以出面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大大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在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应优先鼓励其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流转,这不仅能提高土地的规模收益,更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农业生产风险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日趋明显,大力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化在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收益。

篇3

1.1产业地位日益突出 劳务收入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2年,在阳光工程的示范带动和典型推动下,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44081人,其中:县内转移12246人,县外省内转移13345人,省外国内转移16113人,境外转移2377人。创劳务收入3.26亿元,劳务经济已发展成为辉南县主导产业之一。

1.2输出规模逐步壮大 2010年,全县农村劳务输出4万人,劳务收入2.95亿元;2011年,全县农村劳务输出4.2万人,劳务收入3.10亿元;2012年全县农村劳务输出4.4万人,劳务收入3.26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3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0%、31.3%。无论是输出规模,还是创收金额都呈逐年上升态势,劳务经济撑起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1.3外出务工以青壮年为主,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整体仍偏低 外出务工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且男劳动力多于女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男、女分别占60.1%、39.9%,男女比为1.5∶1,这说明婚后在外务工的男性比女性多,女性婚后比男性更多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2%,初中文化占6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7%,这说明农村外出劳务人员的文化程度整体仍偏低。

1.4劳务市场不断拓宽 通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摸爬滚打,辉南县已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地政府、部分国外劳务中介以及知名企业签订了劳务协作关系,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输出基地。劳务输出市场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领域涉及建筑、矿产、服装、种植、服务、通讯等40多个行业。

1.5输出形式日趋多样 通过宣传引导,农民“恋土恋家”,怕冒风险等因循守旧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外出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外出创业人员逐渐增多,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输出、市场配置输出、亲友带动输出、能人带领输出、自主闯荡输出等多层次的劳务输出格局。

2.辉南县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辉南县农村劳务输出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多以自发外出、亲朋好友带领外出为主,有组织、规范化的劳务输出只占18%。这种松散型、自发式占主导的输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工不规范、安全无保障、权益易受侵害、维权较困难等风险隐患,制约了劳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劳务输出技能化水平不高 根据对辉南县朝阳镇、辉南镇、样子哨、楼街乡4个乡镇12村省外就业农民工的抽样分析,参加过政府部门组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0.84万元,没有任何技能的仅为0.64万元,这充分说明技能培训对提高务工收入的作用十分明显。2012年在全县外出务工者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只有1.55万人,占35%,全县仍然有2.85万人没有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多只能从事苦、脏、累以及高风险行业工作,技能培训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3劳务输出服务化体系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为信息服务不适应,各乡镇、村组的农村劳动力难以及时了解用工需求、工资价位等市场信息;管理服务不适应,少数乡镇和部分成员单位对劳务输出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将其纳入工作重点目标,部分乡镇从事劳动保障工作、劳务经济开发工作的专职人员业务不熟、专业不精,统计数据上报不及时,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低,工作推进不到位,服务机构建设投入不足,维权服务措施跟不上。

2.4内外劳务市场开发失衡 近年来,全县外出务工人数由2万余人,猛增至近5万人,其中,省内输出、就近转移近2万余人、省外输出近3万人。在辉南县农村劳动力大批向省外转移输出的同时,本县一些餐饮服务及加工企业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用工荒”。由此可见,如何兼顾内外转移、县内用工,是当前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县内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2.5社会保障和服务缺乏 农民工虽然为输入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大多数农民工因为是外地人,享受不到理应得到的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和贫困的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缺乏。由于农民工大多数没有签订合同,一些用工企业变相延长工作时间,有的甚至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工作中发生事故得不到医治和赔偿,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遇到权益受损时,不会想到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回公道,大多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3.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农民观念 组织各乡镇组建一批劳务输出宣传信息员队伍,深入乡村开展宣传,引导农民解放思想,破除固守土地、小富即安的狭隘思想和陈旧观念,在全县形成“打工光荣,走出去光荣,致富光荣”的浓厚舆论氛围。持之以恒地坚持培植树立一批外出务工致富的能人大户、认真总结整理他们的先进事迹,用典型去引导农民、启发农民、教育农民,激发他们求大富、赚大钱、发大财,实现由“要我输出”向“我要输出”的思想转变。要继续坚持党委政府表彰授“星”披红带彩、总结动员的好作法、好经验,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县性的大型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氛围,调动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3.2完善输出渠道,引导有序流动 强化政府组织在劳务输出中的主导地位、作用,发挥各级劳务组织领导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的整体功能,依托县级劳动力市场,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农民工向外输出。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劳务输出致富能人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信息灵、渠道广、地缘熟、信誉好的优势带动劳务输出,动员各类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牵头组建各类劳务输出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大力挖掘亲缘、友缘、地缘的潜在优势,广泛动员农民工主动投亲靠友,依靠亲友,劳务友好合作县(区)、乡(镇)的力量,加强合作、扩大输出。鼓励有技术专长的能人到大城市、开发区创业立户,带领、带动本县民工转移输出。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群团组织参与劳务输出“主战场”,支持相关部门、经济实体、群众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相关干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民间能人领办创办劳务中介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形成以乡镇、劳动保障部门为主,中介组织支撑的多元化、社会化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

篇4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正由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方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方式转变,这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农业经营方式的这种巨大转变必然会引起农业劳动力方面的变化,现有的农业劳动力供给情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这种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一、农业现代化及其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一)两种类型的农业劳动力

在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时不妨以经营种植业的家庭农场作为研究对象。家庭农场在经营过程中要求其经营者必须具有一定知识、懂得现代技术、同时要善于经营管理,这对于家庭农场的经营好坏至关重要。其次,要分析家庭农场在经营活动中对短期雇佣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分析中,暂且把家庭农场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的家庭农场,二是主要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家庭农场。笔者在对安徽省宿州市的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这两种家庭农场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中,现代大型农业机械能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人力。家庭农场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仅需在作物收获和销售时短暂雇佣少量劳动力。与之不同的是无论是蔬菜、瓜果还是花卉种植,在其栽种、管理、收获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要大量人力,经营经济作物的家庭农场就必须雇佣大量劳动力。

(二)对农业雇工劳动的需求特点

种植经济作物对农业雇工的需求虽然较多但极不稳定[7],总结其特点主要有:一是对雇工需求的临时性。二是农业雇工多为当地村民,且以50岁上下的留守妇女为多,男性劳力很少。三是农业雇工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且工资较低。相对于外出务工或其他工作,农业雇工无论是在劳动强度还是工资水平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二、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向城市转移进入到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就业。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继续提高,还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业劳动力还会继续减少。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具有高度筛选性的转移过程,外出务工或者经商的都是一些相对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3]。我国农业劳动力所呈现出严重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特点,且文化水平低普遍较低,年轻农业劳动力甚少,且年轻一代大都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二)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劳动力质量的下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具有高度筛选性的转移过程,转移的结果便是大多数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留守农村的多是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且以女性为主的劳动力,农村留守劳动力质量下降严重[3]。这样低质量的农业劳动力是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业后继者缺乏。农村的年青一代大多没有再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仅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劳动力,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农业零工劳动。组成这种农业零工劳动的主要是较年长(50~60岁)的女性农业劳动为主,倘若再过几年,这一批农业劳动力均已老去无法再继续从事农业劳动,农业中所需的零工劳动又将从哪里来寻找?

三、改善农业劳动力供给,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引导农地流转集中,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在我国,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由于过多的人口被极大的分散了,农业的比较收益低相当一部分原因农户经营土地面积过小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使农业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就业领域是解决农业劳动力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二)农业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型技术为农业的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加之土地单产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也才能成为更有吸引力的产业农业,农业工资以及农业经营收益才能得到快速提高。此外,技术进步实现的对人力劳动的替代,将会减小农业零工劳动的需求。

(三)建立起更为广泛的劳动力流动机制

这种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农村不同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第二是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除以上所讲的几点外: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对改善农业劳动力供给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结语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足够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劳动力和足够的农业零工劳动。我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劳动力非均质转移之后农业劳动力出现了数量减少、结构劣化、后继乏人的严重问题,对我国农业安全造成了威胁。实施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于吸引高素质劳动力从事农业经营尤其关键,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对于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也十分重要,农业是弱质产业但更是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时也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总之,保障农业劳动力供给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非常关键,但涉及范围之广、之复杂还需更为细致的研究论证。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2-169.

[2]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2):39-46.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4-79.

[4]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7-159.

[5]鲁先凤.中国现阶段农业雇工的特征与成因简析[J].理论月刊,2008,(12):154-157.

[6]唐祥来.“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替代转移[J].现代经济探讨,2013,(7):53-57.

[7]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日).农业经济论(新版)[M].沈金虎,周应恒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4-114.

[8]舒尔茨(美).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5-21.

[9]徐增文.农村劳恿Φ牧鞫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51-53.

篇5

一、劳动力成本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1.收入机制

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意味着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福利及社会保障得到改善。消费者需求变化会对产业结构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会下降,对具有高附加值的消费品的需求会增加,从而形成“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

2.成本机制

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用工成本,压缩企业利润,形成成本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希克斯指出,要素相对价格提高引发技术创新,出现要素替代。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劳动力市场逐渐丧失了低成本优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会采取创新、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等措施,这种“倒逼机制”有利于企业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二、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

1.样本选取

信息技术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中选取371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范围为2008年至2014年。

2.模型构建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其他因素也会对企业升级产生作用。企业的研发支出、员工人数,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固定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都会对企业升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UP=α0+α1Ln(LC)+α2Ln(RD)+α3Ln(NE)+α4Ln(FA)+α5Ln(IA)+α6FAGR+α7ORGR+α8YEAR+ε

其中,UP:企业升级指数(由技术密集程度、资本集中程度、经济附加价值三个指标复合而成);LC:劳动力成本(用人均工资衡量);RD:研发支出;NE:职工人数;FA:固定资产;IA:无形资产;FAGR:固定资产增长率;ORGR:营业收入增长率;YEAR:年份。

三、信息技术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1.信息技术产业劳动力现状

根据上图,自2008年至2014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员工人数不断减少。一方面,在企业预算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人力要素不断被技术、机械要素所替代。另一方面,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其他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企业会选择技术、机械等其他要素,产生要素的替代效应。

2.信息技术产业升级现状

根据上表显示,信息技术企业的升级指数逐年提高,说明产业整体升级水平得到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但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知识水平不同,机械化程度不同,升级情况自然也不相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内出现两极分化。

3.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升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2回归结果来看,企业升级指数与劳动力成本正相关,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研发支出越多,升级状况越好。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涨,根据倒逼机制与要素替代效应,企业会倾向于用技术、机械等其他要素替代,员工人数与升级指数的负相关。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越多,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越好,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实证发现固定资产增长率与升级指数负相关。企业在固定资产上的投入越多,在研发、员工培养、技术上投入的就较少,但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对企业升级产生的边际效用更大。营业收入增长率与企业升级指数显著正相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能够提供的更多现金流,从而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四、研究建议

1.根据实证结果,企业升级水平与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成正比,因此企业在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加强内部的研发支出,引进高科技人才或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水平,增加人均创造的财富,使员工的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

2.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相对于固定资产,加强研发投入或引进高技术人才、专利等所带来的效用更大,至少短期内如此。因此,企业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益,争取企业效益最大化。

3.提高市场份额、大力创收很有必要,其能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资金。反过来,企业升级情况越好,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更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篇6

备注:本论文属于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编号:005060300)重点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潘马琳,学历:经济学硕士;工商管理博士,职称:副教授,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管理。

引言

1980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新的发展战略,并相应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确定了在21世纪力求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这30年以来经济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还存在较多的问题,特别是高投入低效益的现象,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本文在此对其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以求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人力资源的内外在要素及其行为的含义和功能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存在着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内在要素的管理是指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管理。人力资源是单个人的组合。就人的个体而言,主观能动性是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人的思想,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就人的群体而言,每一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并不一定都能形成群体功能的最佳效应。所以会出现1+1<1和1+1=0的现象。如果群体在思想观念上一致,感情上融洽,动作上协调,才能使群体的功能等于每一个个体功能的总和。出现1+1=2。如能把群体内在的潜力恒定地激发出来,才可能使群体的功能大于每一个个体功能的总和。实现1+1>2。

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资源和资本的约束很大,而且资源和资本供给状况的改善也较为困难。而人力资源的供给却是过剩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增长中最丰富的资源。经济的增长与人力资源的投入有关,但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人力资源的动因可分为人力资源行为、素质、配置等因素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主要分析人力资源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源行为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机会、就业职业、报酬、闲暇、劳动条件、劳动要求等方面的反应和动作。人力资源的行为与劳动者自身的道德观念、修养、素质、知识水平,认知、态度、动机等有关。除了对经济条件的反应之外,人力资源行为对事业、人际关系、荣誉、信心等社会性的因素也反应强烈。因此,人力资源行为不仅是劳动者作为“经济人”的反应和动作,也是劳动者作为“社会人”的反应和动作。每个劳动者从事经济活动,无不带有自己的动机和具有自己的行为,一切与劳动者有关的经济现象和成果则是劳动者行为的结果。因此,在人力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人力资源的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力资源中劳动力的供给行为与劳动的劳动行为是有区别的。劳动力是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即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则是劳动力在各种经济活动和与经济有关的各种活动中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即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劳动力劳动的实际供给是由劳动力的劳动行为决定的。所以,对于产出和经济增长来说,重要的不是劳动力数量的供给,而是所投入劳动力付出的实际劳动量。

二、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人力资源的生产劳动行为不规范及其成因

从劳动者个人的角度来讲,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以最少的劳动消耗(体力和智力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从企事业和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劳动者付给企事业单位的体力和智力与他所得的报酬相适应。所以劳动者片面追求体力和智力消耗的最小化和报酬的最大化,对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来讲是不规范的劳动行为。当劳动者行为合乎规范时,产出趋于正常水平;而当劳动者行为不规范时,产出水平下降。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尤其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劳动力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率,所以产出不是最大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缺乏刺激或竞争压力,使行为者动力不足造成的。这使劳动者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即劳动力行为有规范和不规范的程度表现。久而久之,这使得中国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成了改革中的难点。正如俗语所讲,疮久不愈即成痈。企业经济体制带病运转,积累起许多老大难问题,“像注资不足,巨额未偿债务,大量冗员的存在以及‘企业办社会’的沉重包袱等等,无一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障碍。 ”[1]在劳动行为极不规范的情况下,劳动者对工作只出工不出力,或者只出一点力,同时对工作不负责,操作失误,浪费严重,拿摸企业财产,工作时间干私活等现象。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贪污浪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老百姓扫把、铁丝往家里搬”等现象。其结果是企业的损失大于劳动者对单位的劳动供给。因而造成企业产出结果为负。这类企业必定是亏损的。而当劳动力行为超规范时,即劳动者无私奉献之时,企业产出增加,劳动成本降低。这类企业只占极少数。

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由于劳动力行为不规范的存在,为了保证产出不变,只有投入资本替代劳动。劳动行为规范程度越低,资本的投入量越大。如图1所示。

篇7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区 就业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区是指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区、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等在内的各类开发区和产业集群。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消退,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加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也在加快向内地转移和延伸,这些都必将影响各地区产业集聚区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以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

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产业就业关系的变化状况。产业集聚区的成长可以创造各地竞争优势,同样对就业空间的拓展、就业层次的提升、就业结构的改善产生积极的效应。仅2008年上半年,我国就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2008年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此失去工作而返乡,加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发展好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仅没下降还略有上升,农民工就业稳定,如广西制糖业、新疆屯河番茄、山东寿光蔬菜等产业集聚区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多层次需求效应。产业集聚区可以吸引较多的专业化人才与各种层次的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市场比较富裕,为企业优化劳动力资源提供了条件。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迫使企业通过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工资奖金待遇来吸引熟练劳动力。另外,我国的产业集聚区基本上都是由区域内的企业根据地区的特色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多是以生产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技术要求不高,对劳动者整体素质需求较低,因而对于长期从事农业而技术水平不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产业集聚区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理想的渠道。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门类,扩大了就业容量(见表1)。

拓宽就业空间效应。产业集聚的成长和发展,吸引其它企业往这个地方集聚或者使现有的企业扩大规模,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空间转移,带动了就业。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用工的需求,其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在给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因此,应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驱动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成为现实,形成产业集聚区――产业劳动力结构升级――就业乘数效应――城镇化进程这种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关系。产业集聚这种市场组织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和共同发展,既提高了区域产业竞争能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带来当地就业增长。

提升劳动力素质效应。一方面,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会不失时机地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为适应就业需要,农民会主动要求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参加各种科技培训和科技活动,学习相关科技知识并掌握技术本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他们更愿意主动学习技术。另外,政府为扶持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依据产业集聚区内对劳动力技术要求,对劳动力进行一系列的免费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例如,江苏省唯亭镇对失地农民的专项技能培育,唯亭人力资源市场针对失业居民免费开设了“保安、家政、绿化养护、物业管理、会计、插花、低压电工、叉车”等10个专项技能培训,并与镇内的内外资企业形成岗位联动机制,确保及时培训、及时上岗;每年开办至少12期技能培训班,培训本镇居民将达到3000人次,推荐岗位2000个,有效地为失地居民在产业集聚区就业增加了技能。

就业乘数效应。发展第三产业是城市经济实现劳动力聚集的重要途径。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扩散效应,导致集聚区内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产品的产销量迅速提高,这促进了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当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口的不断迁移、集聚以及分工的深化会对生产、生活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集聚区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性就业岗位,对人口的吸引越来越强烈。集聚区所在的城市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不断升级,新产业不断涌现,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集聚会促进生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就业机会增加。集群内行业的倍数增长会带来倍数的就业岗位,表现出就业的乘数效应。例如,上海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街已聚集了500多家建筑设计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约二十亿元,吸纳各类就业人员近4万人;建筑设计产业还带动了周边的文化娱乐、餐饮、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间接就业达10万人。

产业集聚区对就业带动的具体表现

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2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在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所涉及的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达380.1万人。例如,“生产基地型”的绍兴的轻纺工业聚集区,围绕“中国轻纺城”集聚了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企业共计1577家,职工人数16.4万余人,占全县工业企业总就业人口的67.8%;河南省143个制造业产业集聚区,直接吸纳就业人口300多万,如许昌的发制品产业集聚区,许昌约有5万人的头发收购大军和数万人的发制品加工队伍,已经辐射到周边长葛、漯河、鄢陵等地,从而带动了更多的从业者,这也是许昌发制品产业集聚区得以持续繁荣的重要原因;镇平县的玉雕产业集聚区现有企业 320个,从业人员10万人;长葛市大周镇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基地,从业人员超过 3万人。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对城市居民来说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到2006年第三季度,全区的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5.4万人,2010年园区人才总量达到17.5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2.5万人,博士达到1000人。2008年,重庆市48个园区产业工人达到了43万人,工业园区的销售产值到2012年将突破万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解决的就业人数将达到百万人以上,大多以重庆本地人为主。工业园区是江西新的增长极、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以及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阵地,2007年工业园区安置从业人员126万人,比2002年增加100万人,是同期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40%。

加强产业集聚区带动就业的措施建议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产业集聚区在吸收就业方面具有吸收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等优势,是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河南省在建设产业集聚区的过程中,通过培训和就业服务,让农民跟着产业就近就地转移, 2010年6月底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1140万人。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不高,会影响到产业集聚区吸收就业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实现产业集聚区更好地吸纳劳动力,要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以便最大限度地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产业集聚区经济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返乡农民工没有找到工作的多数是因为文化水平较低的非熟练劳动力;而在产业转移和升级过程中,集聚区内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长,技术含量较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因此,应加强教育培训,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扩大劳动力就业的渠道。为保障回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及时就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给予吸纳本地居民就业的区内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让这些企业也享受公积金补贴,充分调动企业吸纳本区居民就业的主动性,为居民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倾斜。要以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为纽带,开展培训机构与集聚区企业的合作。要推进技工学校、职业学校、中专、培训机构与集聚区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推动用工对接的重要形式。

加强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功能开发。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结合点,是城镇的优先开发区域。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完善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配套设施,发展相关服务业,建设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应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家政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形成一批服务业集聚区。通过产业的集聚带动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人口集聚带动城市发展壮大,形成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引致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格局。

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吸引各层次的劳动力到产业集聚区就业,可以通过优厚待遇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免费培训让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近工作。如河南省为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出台了25条优惠措施,其中一条就是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留学人员来豫创业就业等方面,向产业集聚区予以重点倾斜。对产业集聚区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所在地政府在科研启动经费、岗位津贴及级别待遇、住房补贴、家属随迁等方面,实行优惠措施。各级政府为培训机构提供培训需求信息,为企业提供培训机构专业目录,定期组织培训机构与企业进行培训交流等对接活动。同时,应加大对就业培训的财力支持,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公共培训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切实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结论

产业集聚区的一系列乘数效应促使劳动力(人口)集中、生产业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产业集聚区的本身成为了一个生产、服务和被服务的中心,促进了人口的非农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产业集聚区使得地方经济得以发展,无论在产业集聚区就业的劳动力还是从事相关服务业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都得到提高;另外,城镇所具有的一些功能,如技术培训、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等,又为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而就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劲的消费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与市场接轨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与就业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相互学习和竞争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且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转移背景下,由于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企业能以较低成本招募熟练劳动力。因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目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文婧.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发展,2006(11)

2.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农业产业集群的就业创造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2009(4)

3.黄建康.对产业集群就业创造效应的研究与思考[J].唯实,2004(4)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手段,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为宗旨,坚持成功人士引导、重点村组突破、就近就地转移、优质高效服务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公平对待,强化服务。

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城乡劳动者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统筹兼顾,合理引导

在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要以围绕新农村建设为主体,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形成三业并举的格局,合理转移劳动力就业。

3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结合我镇实际,各村根据各自情况,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火补,建筑,服务等具有各自传统优势的劳务输出方式。

二目标任务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新增0.3万人,达到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返乡创业人数达到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2万人次。年收入达到22500万元,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以上,达到4120元以上,年增长10%以上,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向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转变,为农民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打下基础。

三具体实施

(一)做好异地输出转移就业。

发挥益店火补品牌效应,扩大火补产业,巩固在外火补创业人员,充分带动想外出务工人员,走以个人带动组,以组带动村,以村带动全镇,形成规模,壮大产业,做亮品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扩大就近就地就业规模。

围绕县上提出的“三大战略”目标为契机,培训高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人才,就近在蔡五地区就近就业;鼓励进一步以餐饮业为主加大去县城就业创业力度:以建材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做强编织,运输,餐饮,建筑等产业。充分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充分发挥商贸经济优势。

以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发展东北片商贸重镇为目标,以百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围绕镇区为中心,进一步发挥商贸经济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扩大农贸市场规模,改造益锋北街市场模式,新增开门面房220间,摊位30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1000人。

发展坊家什子,镇西门口,永新官庄路口,宋村王家路口,南官庄路口五个小型商贸园区,新开发商铺20个,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50人。

(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引导返乡人员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发展,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五)完善培训体系落实扶持政策

开展各项有关农民增收的技能培训活动,按照政府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原则,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安置一人为目标,加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联系,形成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法律意识,市场竞争意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机构,形成领导,部门,人员,责任,措施,工作六落实,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二)健全工作体系

篇9

二是鼓励人力资源机构转移一批。支持鼓励县内外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在乡镇、村(社区)组织发动触角长、宣传动员体系全的资源优势,依托村组等基层组织,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就业组织动员工作,按照“信息宣传不停步、政策宣讲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松懈、就业服务不打烊”的原则迅速深入村组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以达到中介机构宣传发动转移就业一批的实效。县人社局安排专车、专人带队护送务工人员返岗外出就业8车次225人,安全输送到浙江金华、福建福州、广东、昆明安宁等地返岗复工。

三是强化劳务协作有组织输出一批。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稳妥收集储备一批用工岗位信息,及时掌握省外企业复产复工时间,做到岗位预留、食宿预留,将劳务协作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及时开展现场招聘活动,有组织地输出-批农村劳动力到省内外转移就业。全县共用工岗位信息17901个,其中:线上15072个,线下2829个。截止5月中旬,有组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输出人数6.25万人的32.8%。

四是扶持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强化“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有关扶持创业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动员各类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实体用好现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带动和帮助扶持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工积极创业,通过创业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截止5月中旬,全县共审核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5户、101.08万元,完成省下达任务22户的386.3%,惠及职工1730人。

篇10

一、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顾名思义,其突出特点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新兴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都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其自身又代表了世界产业发展的前沿,对于要素使用需求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因此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将从一个侧面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参考。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与新兴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对于就业的体量和结构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逻辑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前沿产业,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就业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需要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健康的轨道,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稳定我国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业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具有广泛关联的产业群,其发展需要周边产业的支持,也需要拓展上下游产业环节,从而将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带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也必将强有力地带动就业体量的增长,这对于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也使得其对就业量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价值。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就业结构。战略性新兴其对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需求还需要大量可以提业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人才与企业家人才,其对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造也需要大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参与。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在就业领域表现为推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同时也增加了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促进供给端技术型和企业家型人才的成长,以涌现大量具备适应全球技术竞争和商业竞争的人才,这将大大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成为我国打造现代化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人才基础。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如前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求其带动就业体量增长,表现为产业发展对就业带动的效率。结合可获得数据与经济学的现有研究方法,本文将以就业弹性作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业体量增长的测度指标。

1. 就业弹性的测度方法。就业弹性是指当影响经济变化的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产业产值增长(或减少)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就业弹性系数具体反映就业弹性的强弱程度,它是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两因素有关系,即就业增加率与产业产值增加率的比值,

εi=(1)

当就业弹性大于零时,其值越大就说明当产业产值变化同等比例时,所带动的劳动增加率越高,说明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强;相反,当就业弹性较小时,说明当产业产值变化同等比例时,所带动的劳动增加率越低,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就较为有限。而就业弹性小于0时,如果产业的产值在持续增加,那么就说明生产效率在大幅提高,所需劳动力不升反降,劳动力需要重新配置到其他产业领域。因此本文将采用就业弹性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情况。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的测度。在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之前首先应当来考察我国整体就业弹性的情况,以获得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参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以及式(1),可得整体国民经济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呈现出总体下行的趋势,在2012年之后又略有回升。这说明我国整体产业对劳动的带动作用在下降,我国产业发展越来越偏重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对就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效果愈加明显,因此从2012年开始就业弹性出现反弹。这是我国经济、产业逐步转型在就业市场的充分体现。

而分三大产业来看,其中第一产业从2003年开始其就业弹性稳定在负值区,且在持续减少,2013年下降到了-0.71.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扩张的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在持续减少,说明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在显著改善,农业劳动人口也在持续外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为明显,如第二产业在2005年时就业弹性达到了0.34,而在2008年下降到了0.10。但是到了2012年又涨回到了0.41。这说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二三产业的生产效率的变化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波动,其技术路径较为复杂,产业总体发展仍在转型中徘徊。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提出的2009年为时间下限,根据2009年~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产业的各二级分类产业数据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弹性。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各产业就业弹性的走势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走势较为一致,总体波动多呈现反复。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弹性大部分都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并主要集中在0.3~0.5的区间。并且其中低于平均水平的产业就业弹性多为负值。这说明部分产业在产值增长过程中,在局部年份出现了劳动力流出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产业每一个百分比的产值变动都可以带动较多的就业。尤其是2012年以后,诸多产业的就业弹性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解释了国民经济就业弹性在2012年之后出现的回升现象。

具体来看,其中生物医药、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和元件、办公设备等就业弹性较高,保持在0.5附近甚至是1.0以上,说明这些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比的产值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因此在经济转型期,更应当大力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可以起到稳定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而仪器仪表、视听设备制造、化学药品制造等产业由于产业链较短,对就业带动作用增长较为有限。但是如航空航天设备制造、飞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重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就业弹性仍较低,其中飞机制造甚至在2013年下降为负值,这些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当继续大力发展这类的战略性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如前文所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兴性"要求就业结构高端化发展。因此本文引入就业偏度来测算各行业对就业的相对吸引力。

为了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就业偏度指标来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通过对就业的吸引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产生了何种影响。

1. 就业偏度的测度方法。就业偏度即就业的偏向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φi=-1(2)

即产业产值占比与劳动力占比的比值与1之间的差距。当就业偏度小于零时,表明该产业产值占比小于劳动力占比,产业增长较慢,劳动处于过剩的状态,急需转移劳动力,产业缺乏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就业偏度大于零时,产值占比小于劳动力占比,表明该产业发展较好,且处于扩张阶段,具有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劳动力配置向其倾斜。但是当就业偏度增大时,说明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大于就业占比的增加,说明产业对于劳动力吸引力下降,甚至劳动力出现了外流的情况。如果就业偏度逐年持续减少,那么说明产值增加的同时劳动力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产业正在吸引劳动力的流入,就业结构向着有利于该产业的方向发展。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偏度的测度。首先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偏度呈现明显的上升,并且在2002年和2003年还处于负值状态,并逐步接近于零,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一直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并且在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而到了2012年和2013年第一产业就业偏度分别达到了2.670和3.231。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偏度在显著下降,分别从2002年的1.071和0.479下降到了2013年的0.451和0.219.说明我国劳动力持续从第一产业流出而向二三产业配置。并且第三产业就业偏度还要小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度,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相较于第二产业更强。

其次,本文利用2009年~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GDP和就业人员为总产值和总就业,通过代入式(2)计算整理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行业的就业偏度都要远远大于二三产业的平均水平,普遍保持在7.0或8.0以上,部分产业甚至达到了10.0以上。这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着对劳动力的强大的吸引力,产业自身发展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就业偏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持续增强,就业结构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升级。而在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又以生物医药、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为最强,到2013年时就业偏度分别达到了15甚至是24以上。但也要看到,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就业偏度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有可能说明产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对于技术的需求逐步超过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产业的要素禀赋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一种快速扩张的阶段,需要继续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也要顺应个别产业新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差异化的人才政策,保障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子产业的就业弹性普遍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就业带动方面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实发挥了“战略性”产业的战略作用。而其就业偏度也都远远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说明其对劳动的吸引力较为明显,我国就业结构正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其发展代表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展现出“新兴产业”对劳动力配置该有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就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当作如下的改进:

1. 深化户籍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不应当让劳动力的流动出现严重的制度障碍和地缘障碍。让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对就业带动作用的重要前提。

2. 因地制宜地确立产业发展规划,挖掘产业发展潜力,重点扶持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通过计算可知,生物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办公设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但同时其就业偏度却相对较低。这说明要想充分达到带动就业的作用目的,我国各地仍需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此类就业带动显著的产业,以提高经济转型发展的效率,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

3. 建立培养现代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在持续推进高考等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所需的技术、商业、组织等方面的人才提供成熟稳定的培养机制,使得可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和服务人才,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4. 提高人才结构的国际化水平,拓宽人才交流的国际化通道。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化竞争需要,还需要能够创新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施行专项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国工作,同时也要鼓励我国人才走出去,在国际舞台展露才华,内外联动,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更加紧跟世界潮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效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3.

[2] 吴玉乾,李廉水.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效应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3):5-6.

[3] 周申,李春梅.工业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7):3-13,108.

[4] 林智灿.福建省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学位论文,2010.

[5] 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37.

[6] 华晓慧.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3):41-44.

[7] 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26-34.

[8] 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5):28-39.

[9] 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12,(5):106-113.

[10] 欧阳i,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11] 于新东,牛少凤.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异同点与未来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2011,(10).

[12] 程新章,吴勇刚.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主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13] 周红英,贺正楚,张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地理,2011,(12).

[14] 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15] 陈柳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6] 沈小平,尹华杰,朱黎冰.适应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生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17] 胡志伟.发达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研究[J].财贸研究,2011,(4).

[18] 孙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产权导刊,2012,(3).

[19] 文骐,童舒静.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进与理论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1,(1).

[20] 熊勇清,曾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21] 王晓东,苏启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移渠道研究――基于共性和互补性资产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1).

[22]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篇11

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出口1亿美元工业品,就可以为1.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据此计算,2002年浙江外贸出口为290亿美元,提供了约348万个就业岗位。综上所述,2002年浙江对外贸易相关的社会就业岗位约为350万一400万个。

服务贸易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大量机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增加,技术水平提高,这为扩大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可能。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已构成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经济产业,服务岗位已是主要就业岗位来源,服务出口在这些国家全部服务活动中所占比重成倍增长。2002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930万人。从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

技术贸易可以间接促进社会就业。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一项技术出口往往可以带动几倍、十几倍的其他产品出口,从而增加国内供求总量,扩大生产,间接带动就业。进口技术确实适用可行时,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会引起一系列新的投资,从而也能引发就业。同时还应看到,适用技术的引进对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具有强制性,迫使一批有条件的职工通过这种压力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这对这些职工今后再就业提供了能力支持。

二、利用外资引发就业外商投资

对就业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外商投资的增长相应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都很高,一般不存在隐性失业或就业不充分。曾经是就业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其吸纳新就业无多大希望,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其就业人数的增长态势,对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起了积极作用。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外资流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由于外商投资具有持续性,所以就业工程中外资企业可以产生相对较长的功效。2002 年,江苏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人,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22% ;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130多万人,相当于全市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20 9/6;浙江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30.58万人,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员总数的6.6 。

外商投资对劳动力就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存在分工协作关系,外商投资的增加,会因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带动国内投资和市场扩大,从而扩大就业总规模。因此,外资流入对就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刺激前后向关联产业发展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外资通过原材料采购,分包商和外部供应商的零部件加工等经济联系,导致的间接就业效应甚至大于直接就业效应。近年来,全球跨国公司趋向于生产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核心部分,其它零部件则倾向于依赖国际、国内的加工,利用外资的间接就业效应也因此而更显重要。尽管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直接雇员人数只有1.4万人,但是如果包括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销售人员,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将扩大30倍,总数为41.4万人,其间接就业数远大于直接就业数(据《远东经济评论)2ooo年10月)。到2002年底,浙江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从业人员101.9万人。国际劳工组织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前后向联系产业所创造的就业比直接雇佣的人数高23倍,若按此测算,2002年浙江与外资相关的间接就业数量约为250万人左右。

综上所述,2002年浙江利用外资所产生的相关就业岗位约为350万左右。从现在到2007年,浙江实际利用外资若能比前五年翻一番半,达到250亿美元,将引发直接从业人员150万人左右,如果每个利用外资的直接雇员再带来23个间接就业机会,那么,保守地估计2007年浙江与外资相关的就业量总数将达到450万人。

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就业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就业质量的提高,外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作出贡献。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综合经营的巨大规模,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能力为其海外分支机构员工支付较高的工资和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自己的经营利润和切身利益,外商较为注意对其职工的培训,努力将世界一般性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发生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客观上促进了当地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了就业人员的质量。

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劳务输出补充就业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劳一l5 一维普资讯 cqvip.com务输出,对增加收入、提高劳动力素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劳务出口可分为单纯劳务出口、承包工程带动劳务出口及境外投资带动劳务出口等。单纯劳务输出岗位包括海员、建筑工人、渔工、纺织工、护士、酒店服务员、保姆等。国际普通劳务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对外劳要求越来越高。在单纯劳务人员中,走俏的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高、智力型、服务型行业如计算机、医药卫生、海员等。承包工程带动的劳务出口,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在建筑工程中,劳务分包、总承包和设计、施工、培训一条龙服务的交钥匙工程,带动的劳务出口都较多。在境外投资开办加工贸易型企业,以其提供的成套设备、技术、原材料、半成品等作为资本投入,带动了成套设备和材料出口,也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就业。境外投资还可以帮助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促进国内的就业。

从这个意义上看,境外投资所带动开辟的就业门路比较广泛。

浙江素有百工之乡的盛誉,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不断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见世面,缓和了浙江省内就业。到2002年底,浙江累计派出劳务人员1O万人次,期末在外劳务人员达2.83万人。工种主要是建筑、服装和渔工,劳务输出是就业大军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业、农业和建筑等服务业加快了跨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至2002年底,浙江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完成或正在实施近百个工程项目,行业涉及住宅、交通、水电、水利、能源、机械等。

浙江在境外的企业和机构已经超过800家,境外的加工贸易企业达26家。这些境外企业带动浙江商品的出口,在国内间接引发了就业岗位。

四、结论与外经贸发展重点的进一步思考综上所述,外经贸可以从多方面拉动、支持和保障就业。全面推动外经贸事业的持续发展,对改善就业状况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虽然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及劳务出口对就业的影响不能简单加总,但在前面所述的2002年受对外贸易影响的劳动力人数408万人中,以当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34.7 这一比例扣除重复因素,大致测算2002年浙江外经贸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600万个,相当于全省非农从业人数的32.3 (同期广东外经贸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000万个,据《人民日报2003年2月19日)。

当前,浙江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压力巨大,受到非典的冲击,完成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2003年浙江就业岗位缺口约为5O万个,到2003年6月底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8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9/6,比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特别是迎来了高校扩招以后的首届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万多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据浙江省统计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外经贸战略的调整必须系统考虑就业因素,外经贸措施的落实必须真正改善就业环境,必须从社会充分就业要求来分析与明确外经贸发展的重点。

对外贸易必须坚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

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学说和生产要素学说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应生产并出口那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在目前劳动力资源剩余的背景下,对外贸易中应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是国际分工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应该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相应的比较利益。

有观点认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尽快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我们认为:一是真正高新技术产品,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高投入高增长未必一定带来高就业,不能脱离省情国情,轻言增长方式的调整,忽视或轻易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并不等于低附加值商品。例如鞋类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耐克品牌的鞋就不是低附加值的商品,所以低附加值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的属性。可以通过名牌战略、品牌管理、以质取胜等营销手段,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附加值。

利用外资必须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重要形式。浙江的一般贸易出口位居全国第一,但是加工贸易是出口的一条短腿,和一般货物贸易相比,其年增长率要低1O 一15 左右。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能解决大量的就业。前两年外省劳动力大量涌入浙江,大部分进入了这一领域。今后,应该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使之成为浙江外贸发展和拓宽就业的重要途径。扩大加工贸易,载体建设非常迫切,要争取在湖州、绍兴等地和一些重要港区设立更多的出口加工区。

外商投资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这一点普遍认同。但也有人认为,外商投资领域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合理。事实上,外商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关键在于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符合具体国情。在雁行分工结构中,我们的优势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如果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加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等于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视而不见。引进外资促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必须继续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

考虑就业因素,走出去就不单单是商品走出去、资本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人员走出去,或者说首先是人员走出去。外经工作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点,要积极开展海外承包工程各劳务输出,解决更多的国内就业。

是不是浙江的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了,对外劳务输出就可以放一放了?首先应该看到浙江还有自己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尽管对外承包劳务在全省社会就业中的影响和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在一些县、乡、村局部范围内,对外承包劳务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明显。一些劳动力走出国门,缓解了地方就业压力,增加了个人和家庭收入,摆脱了贫困。这些劳务人员带回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劳务外汇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客观地说,浙江劳务输出占劳动力供给总量比重还很小,还不到0.1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的流动劳务约30003500万人(据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浙江在世界劳务输出中所占比重还很小,而浙江的劳动力约占世界总量的1% ,如果浙江劳务输出也能达到这一比例,则每年可输出的劳务将达到3O万人,是当前规模的1O倍。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鼓励更多的劳务输出是弥补浙江就业岗位不足的又一渠道。当然在具体对外劳务输出工作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吸取。

篇12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围绕贫困家庭劳动力精准识别、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帮扶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注重落实,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进度。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630人次,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93场次,开展现场招聘、网上招聘、送岗位下乡村等活动63场,促进3.4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并逐步分别兑现求职创业补贴、单程交通补贴1023.098万元,按季及时更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信息24万余条,更新率达95%以上,逐年加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现已达1514个。以上目标任务每年均超额完成。

(二)特色经验做法

一是突出宣传“广泛性”,建好平台推动政策普及。在全县46个乡镇、52个社区、170个辐射能力强的重点村建立人社基层服务平台291个,详细采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适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实现贫困劳动力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收录贫困劳动力4.1857万人。依托各类基层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10余块,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点对点”宣传发放资料90000余份,结合“大走访”、“走基层”、“挂牌督战”等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宣讲就业扶贫政策7300余次,推动就业扶贫政策普及全覆盖。

二是突出培训“精准性”,因人施训提高就业技能。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联动,紧盯重点对象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其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科学编制培训目录,务实开发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竹器编织、居家保洁等实用工种,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不断精准培训方式,组建由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为主的培训团队,广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在班级制教学基础上,探索师带徒教学、以工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联动推进县农广校实用型培训、县职教中心定单式培训、县就业局转移型培训和“农民夜校”补充式培训、驻村农技员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就业扶贫专班培训34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630人次,拨付培训资金142.12万元,1427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7.5%。

三是突出转移“引导性”,政企联动扩大转移规模。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与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地深入开展区域劳务合作,建立落实输出用工地、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三方合作”机制,推进岗位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共用、现场招聘共促,有序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转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免费职业介绍,扎实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鞋服产业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区域、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目前累计举办扶贫专题招聘会93场,提供就业岗位26万个,吸引23万人次入场应聘,2.53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四是突出就业“灵活性”,主体带动拓展吸纳空间。突出发挥返乡创业带动灵活就业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返乡创业培训20余期,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17万元、返乡创业补贴67万元,带动23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依托柠檬、蔬菜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容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5.4万余人次,特别是鸳大镇薛燕平创立五凤农民创业园,引进种植、养殖类企业1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00余人次。突出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牵引作用,引导鸿星尔克、季茜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机制,务实开发、及时工作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车间12个、扶贫基地4个,吸纳就业4900余人次,兑现奖补资金48.5万元。突出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灵活就业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清扫保洁、道路养护、治安巡防、社保协管和留守老人、儿童看护等岗位。目前,按贫困村不低于5个、非贫困村至少1名的标准,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1430余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村社对就业扶贫政策知晓度不高,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专合社、种养殖大户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政策落实较差。县就业局已印制有关宣传资料,并在扶贫督战过程中,张贴海报140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向镇村两级干部、部分专合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宣传解读就业扶贫政策。

二是乡镇、村社“一库五名单”数据更新不及时,部分村资料存放错乱,归档不及时,存在遗失等情况;针对这类问题,县就业部门已统一制定并下发相关表册,现部分乡镇进行了数据更新,但个别乡镇、村社存在重视度不够,整改推进滞后。

三是公益性岗位管理不规范。县在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时,各乡镇村社在理解文件时发生偏差,造成多数村社申请的岗位与贫困劳动力实际从事的岗位不相符合;部分村社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勤考核资料中存在逻辑关系、时间节点问题;县就业局已把统一模版发给各乡镇、驻村工作队,对问题现场指导整改,目前乡镇村社已基本整改到位。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年完成贫困家庭技能培训407人,完成目标任务300人的122.1%;组织召开就业扶贫线上线下招聘会34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2场次的283.3%;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活动12场次,完成目标任务12场次的100%;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4148人,完成目标任务10800人的316.2%;所有贫困村开发公益性岗位至少达到5个,非贫困村至少达到1个。

(二)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细化落实现有就业扶贫政策,积极贯彻落实企业吸纳就业、有组织劳务输出、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扶贫“十五条措施”。出台《关于申报非贫困村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通知》(安人社发〔2020〕20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有关补贴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1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及疫情期间有关补贴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8号)、《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暨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登记更新工作的实施方案》(安就业发〔2020〕11号)、《关于申报就业扶贫及疫情期间吸纳就业和县外务工及求职补贴资金资料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21号)、《关于申报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通知》(安就业发〔2020〕32号)政策文件,争取各项资金1383.5万元。细化措施,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就业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依托各类基层平台,广泛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设立醒目宣传牌210余块,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点对点”宣传发放资料90000余份,结合“大走访”、“走基层”、“挂牌督战”等活动,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宣讲就业扶贫政策7300余次,推动就业扶贫政策普及全覆盖。

二是动态更新完善“一库五名单”。依托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贫困家庭劳动力信息。在全县46个乡镇、52个社区、170个辐射能力强的重点村建立人社基层服务平台291个,详细采集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情况,适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实现贫困劳动力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一县一库,收录贫困劳动力4.1857万人。按季度及时更新“一库五名单”,完成信息更新40674条,更新率为97%,为精准就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实施技能培训脱贫行动。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现状,部门帮扶责任人和镇村联动,紧盯重点对象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其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覆盖面。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向,科学编制培训目录,务实开发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竹器编织、居家保洁等实用工种,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不断精准培训方式,组建由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为主的培训团队,广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在班级制教学基础上,探索师带徒教学、以工代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联动推进县农广校实用型培训、县职教中心定单式培训、县就业局转移型培训和“农民夜校”补充式培训、驻村农技员点对点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实效性。目前,累计开展就业扶贫专班培训12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343人次,结合劳务品牌培训64人,共计培训407人次,发放培训期间生活补贴7.9390万元,拨付培训资金29.0555万元,326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80.1%。

四是大力促进转移就业。抓住成德眉资同城化、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契机,与成都武侯区、重庆大足区等地深入开展区域劳务合作,建立落实输出用工地、用工企业、劳务公司“三方合作”机制,推进岗位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共用、现场招聘共促,有序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转移平台,提供岗位信息,免费职业介绍,扎实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鞋服产业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分区域、分行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目前累计举办扶贫专题招聘会34场,提供就业岗位11.3181万个,就业招聘信息15万余条,开展职业指导1.6万余人次,吸引23万人次入场应聘,1.1万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与秀洲、嘉兴、台洲、嘉善、昆山等地达成劳务合作协议,实施“返岗春风行动”,通过“点对点包车护送”等方式,组织输送2.2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到广东、江苏、浙江、重庆、成都等地就业,发放求职补贴和单程交通补贴1023.098万元。

五是扎实推进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等市场主体充分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突出发挥企业吸纳就业牵引作用,引导鸿星尔克、季茜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贫困劳动力务工优先机制,务实开发、及时工作岗位,重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开发扶贫车间12个、扶贫基地4个,吸纳就业4900余人次,兑现奖补资金27.2万元。

六是扶持返乡下乡创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贯彻落实《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五条措施》,进一步强化要求保障、财政支持、融资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政策支撑。突出发挥返乡创业带动灵活就业作用,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组织返乡创业培训20余期,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217万元、返乡创业补贴67万元,带动2300余人次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

七是务实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在灵活就业中的兜底作用,因地制宜开发清扫保洁、道路养护、治安巡防、社保协管和留守老人、儿童看护等岗位。目前,按贫困村不低于5个、非贫困村至少1名的标准,已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发放岗位补贴资金373.34余万元(未计算第四季度)。

八是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回头看”。对全县已退出的贫困村和已脱贫的贫困户,继续实施就业扶贫政策扶持,实行“脱贫不脱政策”,通过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

篇13

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就需要对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必要的了解。具体来说,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以青壮男性为主

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自耕地偏少,收入来源单一;其二,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其三,奔向城市,以求发展。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整体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样其对于生活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由于外出打工从事的劳作不定性比较大,且农村家庭也需要有人照料,故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青壮男性为主。

1.2主要流向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更多,这就吸引了很多省市的农村劳动力来谋求生计和幸福,这虽然更有利于东部的社会经济建设,但是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而言,则十分不利。

1.3转移行业低层次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形:一个方面就是地域上的前移,即将此地的行为转移到彼地,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另一个方面就是内容上的升级,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限,其劳动类型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劳动内容难以得到提升,通过前移能够从事更具深度的工作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的前移以工业、建筑业、餐饮行业等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在一些高端产业的转移上则比较少,这样就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脱困。

1.4缺乏必要的组织

当前很多农村劳动力的前移都是在前人的介绍下进行的,有组织的转移比较少,当然也有些地方基于自身的情况,做出了劳动力前移的主张,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沙县的人口,以沙县小吃为突破口,带动了当地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前移,并且演变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组织化的职业介绍型的转移能够提高转移成功路,且其稳定性也比较好,不会造成转移劳动力大量的成本支出。而靠人介绍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就很难保证其成功率。

1.5转移不彻底

农村的劳动力往往需要从事相应的农业劳动,而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外出打工,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增加额外的收入,这就决定了农村劳动里转移并不是很彻底。转移劳动力往往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其不但肩负着养家、维持生计的重任,还有家庭幸福、农业耕作的考虑,故而其不可能一门心思在城里进行务工。除了所挣得的钱财会转移到农村,其也必须定期或是阶段性地回到家中,以维持家庭和农村的劳作。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式逐渐丰富起来,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家庭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户的资产积累的成熟,其具备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经验以及必要的资金,这样其就能够通过承包土地来发展家庭经济,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可以让农户更便利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更好地进行投资,农林牧副渔各个行业其都可以涉猎,此外,还可以兴办家庭工厂或是其他相关产业,这样就能带动更多人就业,实现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

2.2乡镇企业

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且随着当前资金筹集渠道的成熟,可以开办具有当地特色的乡镇企业,这样就能更好地通过非农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就业,免去了家庭两地分离的困境。具体来说,乡镇企业可以是个人创办,也可以是集体经营,或是采用股份制的方式来组建,无论哪种方式,都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价值,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

2.3打工就业

农村劳动力总量非常丰富,实现劳动力就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就需要开展市场经济下的新兴打工就业形式。以往就业的时候,往往呈现出低层次的就业趋势,这样对于农村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就需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其在能力和素质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调动那些经验丰富,且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使其成为其他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师,这样就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3.1改善乡村条件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建设,就需要加紧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强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上的建设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供农村人口更好地受教育条件,改善其生活品质,使得相应的资源获得更好地配置,这样对于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能很好地破除,从而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假设,改善当前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

3.2发展现代农业

若是乡村临近城镇的话,应该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现代农业,这样就能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为此,政府已更改加强相关的扶持力度,在农业设施化、产业化上下功夫。完善向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的土地要素得到真正的激活,加强土地市场的流转,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更好地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更好地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将农村设置成城市的功能配套,生活涵养区,这样大量的项目就可以在乡村进行,不但包括观光、休闲,还包括度假、旅游等,待相关设施和产业得到完善之后,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的热情将会更加高涨。

3.3加强教育培训

素质能力低下是当前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相应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成为新生代的农民,这样就能使其就业层次得到提升,这样就能有效地增加其收入,使其更好地谋求自身的幸福。(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