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级会计实务心得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进行经营租赁谈判时,为了达成租赁协议,出租人往往会提出一些激励措施。常见措施包括:后付租金;在租赁初期免租或减租;由出租人补偿或承担承租人重新安置费用、租赁物改良费用等。此外,租赁合同与实际交付租赁物补充合同经常存在差异,之前确认的收入必须不断调整和冲销。
2007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14号文件)。该文件第三条对“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会计处理原则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出租人提供免租期及承担承租人某些费用两种情况。
在新会计准则下,相关企业如何对经营租赁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成为理论界和业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四点具体的建议。
一、后付租金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目前,支付经营租赁租金的方式分为即付、预付和后付三种。从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的角度来考虑,多数承租人愿意采用后付租金(即租赁期满再支付租金)的支付方式。为了促进租赁协议的达成,在经营租赁业务谈判时,出租人有时也会同意采取此种方式。
从出租人角度看,对于后付租金方式下收取的租金应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进行会计核算。此外,由于租赁物的产权没有发生变动,因此,日常维修费用原则上应由出租人支付。对于这些维修费,出租人应通过预提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途径进行处理,并在租期内相应调整租赁成本。如果是大修,则应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折旧年限及折旧率进行相应的调整。
承租人对于后付租金的情况可通过“应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在租期内平均分摊所支付的租金。
关于后付租金的税务处理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文件)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交易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由于合同约定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租金,这种“租赁期间届满时支付租金”的付款时间约定条款就是《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的索取款项的法律凭据。出租人既没有收讫营业款项,又没有取得索取营业款项的凭据的条件下,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出租人不确认营业税纳税义务。
举例说明:2010年,A公司将其拥有的固定资产租赁给B公司使用,双方签订合同约定租赁期3年,租金50万元/年,共计150万元。合同约定租赁期间届满时B公司一次性支付全部租金,A公司于2012年12月一次性收取了3年的租金150万元。在此情况下,A公司2010年和2011年通过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5行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2012年则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并一次性确认150万元租金收入的营业税纳税义务。
二、免租期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关于免租期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租金收入,出租人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如果使用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在免租期内,应确认租金费用,同时出租人每年按应确认的租金收入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租赁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具体计算公式为:每年确认的租金收入=应收租金总额/租赁年数。(取消分段)这部分应收款项如果涉及金额较大,则还应在附注中对于“尚未到期”作出说明,并披露合同约定的到期收款日。同时,这类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不大,不能与一般长账龄应收款项采用相同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从承租人角度来说,则应将租金总额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即承租人应将所得租金分摊在整个租赁期内,而不是在非免租期内进行分摊。在免租期内,每年确认的租金费用借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租赁期内每年确认的租金费用=应支付租金总额/租赁年数。
关于免租期的税务处理,从出租人角度来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租金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金额应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全额确定。免租期内,出租人确认了租金收入但没有实际收到租金,也没有开具租金发票,因此应按当年确认的租金收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在收到租金之后,则按当年确认的租金收入与实收租金的差额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从承租人角度来说,由于实际并没有支付租金但已确认租金费用,因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第二款、《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和第六十八条的相关规定,计税时应按确认的租金费用金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当免租期结束之后,按确认的租金费用与实际支付租金的差额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三、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及税收处理
售后租回交易,也称回租,是指卖方(承租人)将一项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方(出租人)那里租回。在此交易方式下,资产的原所有者(承租人)在保留对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将固定资产转化为货币资本,在出售时可取得全部价款的现金,而租金又是分期支付的,从而获得了宝贵的流动资金,而资产的新所有者(出租人)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风险小、回报有保障的投资机会。
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相互关联,一般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和一并计算的,因此,该资产的出售与租回实际上是同一笔业务。出售资产的损益应分期摊销,而不应确认为出售当期的损益。售后租回交易被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
关于售后租回交易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没有专门的规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第148号文件)中“有关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口径”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暂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因此,对于此项业务,企业计算所得税时应不作纳税调整。一般来说,采用售后租回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售价与资产原计税基础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方式分摊,调整折旧或租金费用。有确凿证明认定属于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应按售价确认收入。
四、出租人为承租人承担某些费用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由出租人补偿或承担承租人重新安置费用、租赁物改良费用等,是十分常见的经营租赁激励措施。在此方式下,出租人应将该费用从租金收入的总额中加以扣除,再按照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所谓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经营租赁谈判和签订合同期间所发生的手续费、咨询费、法律费和广告费等,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金额较大,还应资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出租人每年确认的租金收入=(合同约定的租金总额—出租人为承租人承担的费用)/租赁年数;承租人每年确认的租金费用=(应支付租金总额—出租人为承租人承担的费用)/租赁年数。
在税务处理方面,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从承租人方面来说,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第148号文件)的规定,此项业务计算所得税时也不作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2012年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2]罗素清.租赁会计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万宇.经营租赁预收租金的会计及税务处理[N].财会信报,2009:3-2(B01).
[4]赵航.新准则下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税收及会计处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5]刘宏.经营租赁条件下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探究[J].会计师,2010,(4).
1、精度射击与快掏枪速射两射击技术的特点对比
1.1精度射击技术特点
精度射击技术也就是基础射击技术,它是由据枪、瞄准、击发三部分技术组成[1]。基础射击技术要求能够稳固而持久的据枪、正确一致地瞄准、均匀正直的地扣动扳机三者有机的集合起来才能有效的完成整个射击动作。精度射击技术的特点是做每个动作包括据枪、瞄准和击发时间都足够长,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调整射击姿势和平正关系以及心态和呼吸等。精度射击时要求人的心态要沉静,呼吸均匀,动作稳定、自然放松。
1.2快掏枪射击技术特点
快掏枪射击技术是指在实战状态下迅速从枪套内取出手枪,并将子弹上膛,指向目标,实施射击的技术[2]。快掏枪射击技术要求射手熟悉自己携枪的位置,不用眼睛看就直接能打开枪套,并抓住枪的握把,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出枪,并迅速完成子弹上膛和瞄准扣动扳机。快掏枪射击技术的特点是时间短、动作快并且连贯熟练,要求在紧急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击中目标。快掏枪射击时要求人的心理始终处于适度的警惕状态,注意力集中,所有动作都是在听到命令后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
1.3 两射击技术心理上的明显差异
从上述精度射击技术和快掏枪射击技术特点的对比可以看出:精度射击技术与快掏枪射击技术中,前者是在相对自然放松,心理压力较小情况下进行的,后者则是在相对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的,两者在心理的紧张程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2.快掏枪技术学习初期由于心里紧张而常遇到的问题
由于精度射击与快掏枪技术的特点对比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快掏枪速射技术学习的初期常会因为心里高度紧张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谓紧张心理,就是指心理处于高度兴奋时而引起的心理机能失调的特殊状态。通过对公安大学警务战术与指挥专业本科的50名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初学快掏枪技术时超过百分之95以上的学员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过紧张心理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由于心理紧张,会出现自身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兴奋度增高,内分泌过度,具体表现为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这时射手就会出现心慌意乱,呼吸急促,身体发抖,视线模糊,动作失调等现象[3]。而在出现紧张心理的学员中,我们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或是不计时的情况,学员很少会因技术方面和技能操作熟练程度方面的问题导致以下错误情况,而且紧张心理的特征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因此以下几种常犯的错误几乎都是因为心里紧张造成的,主要有:
2.1掏枪速度慢(本文以普通的皮枪套为例)
由于学员心理紧张会导致掏枪时操之过急,打不开枪套或者打枪套扣和掏法衔接不好或是动作变形等导致掏枪速度慢。
2.2上膛速度慢(本文所涉及手枪练习均以七七式手枪开保险子弹不上膛为准)
由于紧张心理的出现会往往会导致掏出枪后上膛时,上膛时拉套筒的位置不对,或是用力过猛这些都会无形之中导致了上膛速度减慢。
2.3手据枪时太紧有多余的力
心理紧张还会导致手握枪太紧用力太大,手握力太大往往会使得整个据和手臂都用力不协调,上膛后出枪时在手臂伸直的时候会用力过猛、速度过快,手臂伸直后短时间难以控制手的动静,瞄准时间就会延长,无形中浪费了时间,不利于后面的瞄准射击。
2.4呼吸急促难以很快调息
手枪射击时出现适度的紧张时正常的,但是学员产生紧张心理后往往容易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难以很快调息,不利于瞄准时缺口和准星的平正,因而也就不利于击中目标。
2.5成绩不理想,心理落差大进而导致紧张程度加剧
初学快掏枪技术的学员往往容易受到成绩的影响。初学快掏枪技术学员的成绩跟自己刚学完的基础射击考核成绩相比往往差距很大。学员初学快掏枪技术时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射击,无论在准确性还是密集度上都不会很理想。不理想的成绩对学员心理的刺激也是造成学员紧张心理的一方面原因,为了较好的成绩学员变得更加紧张,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2.6猛扣板机
学员心理紧张最容易导致动作僵硬不协调,容易出现猛扣扳机的现象。猛扣扳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响枪的瞬间平正关系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准确性下降甚至脱靶。这也是学员射击时最易犯的错误之一。
3.对出现的问题原因探析及纠正方法
以上所述都是由于紧张心理造成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因而有必要通过技术层面和心理层面两方面去分析解决。技术层面上要多加练习使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技术熟练了可以降低紧张的心理,紧张的心理程度降低了反过来会促进成绩的提高;再就是,由于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源都是因为心理紧张造成的因而应该采取一些克服心理紧张的训练方法加以训练。常用的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有:
3.1 深呼吸。
射击中或是射击开始时,如果出现紧张心理可以通过闭眼深呼吸,增加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得身心得到放松,缓解紧张的呼吸或是心跳,从而稳定情绪。深呼吸时用力吸气后,要将气体慢慢地均匀地呼出,这样更有利于紧张心理的消除。
3.2自我暗示法。
用这种方法是运用自我暗示的有效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射击无关的事物或是事情上,这种方法通常很有效,但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需要多加练习。
3.3肌肉放松法。
这种方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坐下来放松下紧张的肌肉,通过放松肌肉来缓解紧张的心理情绪。
紧张心理是影响射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现在实战射击方法的研究和提高,越来越贴近实战的要求。因此对学员心理的刺激感受就越深,就越容易出现紧张心理,因而我们更要通过不断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射击时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射击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继京.警用枪械与射击技术 [M].群众出版社,2008
[2]王镭.警察手枪设计教程 [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建军.怎样克服射击中的紧张心理 [J].轻兵器,1995(4)
注释:
[作者简介]史新浩(1970- ),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等职业教育;周志红(1975- ),女,山东安丘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山东 潍坊 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482,课题主持人:史新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24-02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1.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大一新生在专业认知、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认知模糊、过分依赖、择业偏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入口教育教学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有的学校对专业认知教育主要是以集中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或者一次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完成。有的学校的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教育要么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要么开设时间滞后。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致使学生头脑里缺乏对企业和会计工作的整体认知,无从感知专业学习与日后工作的紧密联系。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不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2.校内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不理想。笔者对国家示范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课时比例不到30%,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0%,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课时为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环节的课时。校内实践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另一方面,校内实践训练多采取先理论课程学习后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在联系。其明显弊端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对业务处理掌握不扎实,面对实训业务单据时茫然无措;负责任的教师会分析讲解经济业务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账务处理,不负责任的教师会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由学生根据答案完成账务处理。
3.专业顶岗实习难以实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和会计岗位的敏感性,使得企业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普遍持谨慎或拒绝态度,学生成批量顶岗实习更不现实。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利用亲朋好友的关系找到实习单位并得以在会计岗位实习。有的企业利用学校举办招聘会的时机选聘学生实习,以便将来留用,但企业数量和岗位数量极其有限。笔者所在学校2012届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聘会计人员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18.36%,招聘学生数量占比就更低了。如何落实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成为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
4.毕业论文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了与本科院校相同的论文形式,即让学生撰写纯理论性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单一,内容类同,抄袭严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极不适应的。高职院校应敢于打破常规,从不同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训练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
“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三、“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
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
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
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四、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实践教学体系中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对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与等级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档案。
1.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档案。为每名学生建立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档案,档案中详细记载三年期间每一实践模块中每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
2.确定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根据学生出勤、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实训作品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确定考核成绩,其中,专业入口教育模块:出勤成绩(10%)+专业认知体会(20%)+企业认知体会(30%)+职业认知体会(20%)+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20%);“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出勤成绩(10%)+实训性任务评定成绩(40%)+学习性任务考试成绩(50%);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和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出勤成绩(10%)+学生相互自评(30%)+指导教师评定(60%);顶岗实习模块:出勤成绩(10%)+真实性会计作品(60%)+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30%);毕业论文模块:专业相关性(20%)+有的放矢、言之有物(40%)+所思所想、所感所悟(40%)。依据考核成绩确定评价等级,考核成绩(90—100)为优秀,(70—90)为良好,(60—70)为合格,(0—60)为不合格。
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采取的手段包括:
(一)评说典型事例课堂教学中穿插教师个人及身边学习优异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尤其是本专业教授等专业教师的经验,这些事例中有的一直学习名列前茅,有的后发制人,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搭建平台进行交流通过搭建“会计协会”、“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等平台,邀请全国会计知识大赛、CPA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各种证书的考试等成绩优胜的学生,举办经验交流座谈会、报告会等,将其学习目标的确立、坚韧的毅力、系统的作息时间安排等学习精神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经验,介绍给学生,以便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会如何确立目标、怎样做到坚持不懈、如何自主学习,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如可以通过学院搭建的类似“财会论坛”的学术交流平台,快捷地传播和研讨最新财会法规制度,敏锐地把握财会学科前沿,创造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打造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平台,搭建财会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桥梁。还可以组织院系开展“会计科技活动月”活动。该项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负责组织参与各项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会计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与研究会计的氛围;进一步宣传会计法、新会计准则、新审计准则等相关法规;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会计科技素养等。此外,也可建议学生参加一些类似“会计协会”等学生自发成立的专业活动学生社团组织,这类组织可由学生志愿者自主地组成,以“服务会计,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会计宣传,会计研究”为目的。
(三)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研讨会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iganization)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最早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在世界广泛流传的关于21世纪组织发展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进行战略变革,持续获得创新发展。一方面是为了组织的需要,即为了使组织能够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和机制,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每个组织成员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教师主讲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学生热情参与,特邀先进学习团队、单位或个人进行经验交流,对更多的人起到启迪与激励作用。
二、实践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含实习与实验两个方面。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包括手工模拟实验与电算化模拟实验。
(一)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讲述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某些章节可适当引入实务教学。如《初级会计学》中的凭证与账簿的学习,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会计凭证与账簿等实物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写,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掌握。
(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会计课程设计即会计模拟实验,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学生模拟会计实务资料进行会计实验,对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理解、感悟所学的理论知识。手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掌握会计的核算程序,理解各个会计岗位职责,熟悉掌握会计核算内容。电算化模拟实验可在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会计核算,熟悉主要会计软件,更好地服务于将来的工作。
(三)毕业实习环节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鼓励学生到制造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等完成毕业实习工作。分散式实习,就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按照实纲的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集中式实习,是对那些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学生,由学校统一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实习。毕业实习在课程学习结束的基础上安排,是学生将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环节。通过实习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暑期社会实践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活动。可以针对会计专业相关内容及国家社会经济的需要,由专业教师与团委辅导员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如可以针对会计行业每年的主题活动,会计专业学生结合该主题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发现不足、激发学习、勇于实践、提高自我。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引发开展创新活动欲望的思想活动,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较高层次要求。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中启迪创新思维会计教授等专业教师授课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体会传授给学生,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感悟创新的含义。教师通过学生学习、实践中创新方法与手段的剖析,让学生明白创新就在身边,鼓励、启发学生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在学习、生活、实践环节中捕捉创新灵感。
(二)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以及在“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等平台中设立科技创新讲座、征文大赛、辩论会等专栏,触动学生的创新神经末梢,使学生碰撞思想火花,萌发奇思妙想,产生创新灵感。
(三)丰富的专业资料诱发创新能力会计教师将自己的专业期刊杂志等资料与学生共享,有条件的可为班级配备会计专业期刊;会计系各个办公室均可配有会计期刊杂志等最新资料;会计系可设有专业性很强的资料室。通过这些期刊资料,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大量的学术资料,了解会计学科发展前沿,从而诱发学生创新。
(四)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会计专业教师授课中,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课题情况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毕业设计选题选择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在导师的影响与指导下搜集整理资料、提炼观点、触动灵感,把握创新点撰写论文,培育学术素养与科研精神,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管理能力的培养
会计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培养组织、协调与沟通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组织、协调与沟通等管理能力。
(一)成立“会计协会”等学生专业活动组织在会计系和学院团委的倡议与关心下,由学生志愿者自主地组织成立“会计协会”。从人员的组成到章程的撰写、与主管部门的联系、聘请指导老师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完成。这锻炼了学生组织、筹划、写作、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而,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与会计电算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信息平台。会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会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是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到会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对会计流程的重整和会计模型的重构。
2.智能化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因此,会计信息化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3.多元化
①信息来源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广泛接收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信息量更大;②信息提供多元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期间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来披露会计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时生成、提供会计信息,还可以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③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如存货计价可以同时采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在实际成本法下,也可以运用多种计价方法进行试算,比较差异,选择相对准确的计价方法。此外,由于系统接收了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④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用户可以各取所需;⑤提供信息形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等等。
4.共享性
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通过Internet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监会、政府管理部门、银行、税务、企业)实时交换数据,相互获取信息,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届时,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信息孤岛,它将逐步成为开放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5.阶段性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同时在各方面都一步到位,是从手工会计方式-会计电算化阶段-初级会计信息化阶段,到会计领域全面的信息化阶段,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乃至全社会信息化,显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会计信息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建立新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信息化的内容
会计信息化,要求在会计的所有领域充分依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整,通过会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满足信息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
基于工业经济社会的传统手工会计基本理论,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信息社会的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是目前会计学界正在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应根据信息社会的特点,在会计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职能、会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原则等方面形成新的会计理论体系,并将这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在会计信息网络系统中公示,让关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有识之士都能在网上随时了解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新成果,并就有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使会计基本理论在开放式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也占据一定的位置。
2、会计工作信息化
会计工作信息化主要是指按照会计信息化的要求,重整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包括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职责、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显然,会计理论体系的变革与信息技术手段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对手工会计模型下的会计业务流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建立在手工会计模式基础上的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必将进行适应性变革,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凭证的传递、审核等都将根据新的会计业务流程和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实务工作的信息化实际是社会信息环境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创新和会计实务工作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3、会计资料信息化
会计资料信息化包括会计数据的搜集、加工、处理和会计信息的输出、使用等的信息化。会计资料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会计工作信息化的直接结果。
4、会计教育信息化
在信息环境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建立会计教育网络系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让在校会计专业学生、教师、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在会计教育网上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讨论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辩论,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失败教训等。会计教育信息化可以使会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在校会计教育、后续会计教育、终身会计教育提供信息资源平台。
5、会计管理信息化
会计管理是指财政管理部门对会计的管理工作,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与会计信息管理两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会计人员信息系统和会计证管理系统,还可通过发达的教育培训网络,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使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新制定的会计业务处理规则等,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培训及时地传达到广大的会计人员中。会计信息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财务法规、会计制度、财会规定等方面,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这种规范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提供合法性支持和发展动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在此基础上实施会计信息化必然会遇到新问题,就目前来看,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难点主要是人才匮乏、软件功能针对性不强、财务与业务协同化程度不高、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针对这些难点,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目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只是利用电脑处理会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采用手工操作,很多单位因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使财务管理成为空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无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电子商务知识,懂管理,善理财,他们既是专才,又是通才,真正既博又专。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对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培养目标的挑战。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变革,在会计学、管理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是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2、完善ERP软件的智能化与人性化功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
我国会计软件正在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管理决策型方向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正在向功能综合化和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是针对性和适用性却比较差。商品化ERP软件、会计软件都不是针对某一类企业开发的,通用性比较强而专用性不够,所谓好的软件不一定适合自己,合适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软件才是最好的。ERP软件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和平台,商品化ERP软件必须智能化、人性化,各个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业务处理流程,能够轻松实现对软件重整,可以按需要进行拆卸和加载,真正发挥ERP软件的强大功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实现数据高度共享,为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
3、确立电子数据的合法地位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其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电脑上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依然是纸介质形式,那时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而会计信息化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不仅仅是观念上的转变,更是时代的要求,是会计发展历程中的一场革命。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证、账、表不可能再以纸介质传递,会计数据可以在系统内外直接获取,业务与财务完全可以协同处理,根本没有必要像会计电算化系统那样,将电子数据转化为纸介质以确认业务的发生等,因此,电子数据如果不能合法化,如果不具法律效力,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需要法律上的支持,电子数据需要取得合法地位。
4、实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保证信息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虽然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但必须严格进行授权控制,对来历不明或者没有经过审核的业务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二是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控制是指各个工作站分散输入业务,由网络服务器对全部业务进行集中序时处理,并对数据库实施统一管理;授权式是指各个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服务器则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接受访问。三是建立数据双备份制度,以避免因误操作或突然事件引起信息丢失;四是建立系统安全维护机构,由专业人员实施安全维护,提高警惕,随时防范黑客攻击和不法之徒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资料:
1、会计信息化:21世纪会计革命的催化剂谢诗芬中华财会网2003.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09-02
一、国外高职会计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高职会计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北美、加拿大的能力本位的(CBE—DACUM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又叫三明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等。这些模式因各国国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如CBE—DACUM模式强调能力,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对能力的认识、分解和分析为基础;英国“工读交替模式”强调企业实践的重要性,此模式即1+2+1的学制安排,即第一年学生在企业实践,第二、三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学生又回到企业实践;德国的“双元制”强调课程设置的“双元”性质,即同时学校与企业“双元”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TAFE模式的特色在于“培训包”,它立足行业的发展,分析行业的发展,以此为基础课程设置尽量满足社会、学生的需要,强调高职会计教育的终身性;而MES模式的关键词则是职业群和模块,即从分析整个职业群的岗位能力入手,然后将职业能力与结构模块化,课程设置主要是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而对相应的模块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优化搭配。
二、国内高职会计课程设置现状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对中国高职会计教育以及其课程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不够深入,处于初步阶段,跟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2005年11月,中央了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号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高职教育在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上都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数量更是占了高职学生的10%,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此专业。
现在的高职学生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没有摆脱传统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思维,基本是本科的压缩版,大体上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以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四门课程为基础,又增加了经济法、电算化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统计学等课程。另一条线是双证书路线,以会计证、初级会计师考试为中心,设置财经法规、会计基础、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等核心科目,学生毕业时能获取毕业证和会计证书(刘成竹、丁红莲,2007)。
中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属于学科式教学模式(周华,2009)。其基本思路是学生应先掌握知识,然后通过实验、实训来验证学科理论。课程一般由公共基础课、理论课(专业必修课)、实践课(实验实训课)组成,有少数学校开设了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材亦按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分类,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严重脱节,严重阻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就业。当前中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的是专才教育的模式(郑晓青,2011)。这种模式存在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学科严重分离的缺陷,教师和学生都无法跳出会计的框架,就会计论会计,缺乏就业市场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课时比较少,就是开设了此类课程,学生也兴趣不大,总认为学好几门会计专业课就行了。
刘成竹、丁红莲提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和构建水平成为影响就业层次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刘成竹、丁红莲,2007)。这是鲜有的就就业市场来构建高职会计课程设置的文献,虽然作者围绕就业对会计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框架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原则要变、课程设置的理念要变、学生学习的目的要变、教师依据的知识内容要变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变等“五变”,对构建面向市场的中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有参考借鉴作用,但是缺乏深度和系统性。
会计是一项专业项很强的工作,会计学专业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初步研究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现代社会人才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还应具有学习、实践、创新、管理等多个层次的能力。
一、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关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一是典型事例的评说。课堂教学中穿插会计名人的人生历程讲解、教师个人及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心得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感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二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搭建会计协会、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等平台,邀请全国会计知识大赛、cPA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各种证书的考试成绩优胜的学生,举办经验交流座谈会、报告会等,将其学习精神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经验,介绍给学生,以便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会确立目标、坚持不懈、自主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三是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研讨会。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iganization)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最早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在世界广泛流传的关于21世纪组织发展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进行战略变革,持续获得创新发展。一方面是为了组织需要,即为了使组织能够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和机制,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每个组织成员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教师可通过主讲学习型组织的各项修炼,特邀先进学习团队、单位或个人现身说法,对学生产生启迪与激励作用。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包含实习与实验两个方面。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包括手工模拟实验与电算化模拟实验。一是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讲述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某些章节可适当引入实务教学。如《初级会计学》凭证与账簿的学习,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会计凭证与账簿等实物资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填写,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易于理解掌握。二是设计课程实践环节。会计课程设计即会计模拟实验,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学生模拟会计实务资料进行会计实验,对所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三是毕业实习环节。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方式,组织学生到制造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等完成毕业实习工作。分散式实习,就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按照实纲的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习;集中式实习,是对那些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学生,由学校统一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实习。毕业实习在课程学习结束的基础上安排,是学生将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综合运用的环节。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可以其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四是暑期社会实践。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等有意义的活动。可以针对会计专业相关内容及国家社会经济的需要,由专业教师与团委辅导员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引发开展创新活动欲望的思想活动,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其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较高层次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启迪。会计专业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将其科研体会传授给学生,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感悟创新的含义。教师通过剖析学生学习与实践中的创新方法与手段,让学生明白创新无处不在,鼓励、启发学生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在学习、生活、实践环节中捕捉创新灵感。二是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以及在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等平台中设立科技创新讲座、征文大赛、辩论会等专栏,触动学生的创新灵感。三是丰富的专业资料诱发创新能力。会计系可设置专门的会计资料室,供学生和教师使用;会计教师将其专业期刊杂志等资料与学生共享,有条件的可为班级配备会计专业期刊;会计系各办公室可配备会计期刊杂志等最新资料。通过这些期刊资料,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会计学科发展前沿,阅读大量量学术资料,诱发创新思维。四是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会计专业教师授课中,可有意识地将其科研课题情况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移{极参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可选择导师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在导师的影响与指导下搜集整理资料、提炼观点、触动灵感,把握创新点撰写论文,培育学术素养与科研精神,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四)管理能力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指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指导学生从事以下方面的活动来进行:一是成立“会计协会”等学生专业活动组织。在会计系和学院团的的倡议与关心下,由学生志愿者自主组织成立以t・服务会计,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会计宣传,会计研究”为目的学生社团组织。该组织的成立过程,从人员组成到章程撰写、与主管部门联系、聘请指导老师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可以锻炼学生组织、筹划、写作、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管理能力。二是参与会计专业“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等活动的安排。会计专业各班级可轮流负责张贴海报、联系报告用教室、记录并报道论坛活动。会计专业学生与会计系教师共同规划会计科技活动月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活动通知,学生负责邀请嘉宾老师联系活动场地、与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协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及时报道反馈活动情况。三是组织举办师生座谈会。由学生组织举办各种主题的师生座谈会。如课程学习、期中或期日末学习、四六级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CPA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诚信考试等,座谈会的各项工作都有学生组织安排,这样有助于凸显主学生的人翁意识,锻炼其组织、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管理能力。
(五)其他能力的培养模式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除了应该具备上述主要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解决各种异常问题的能力等。学校可在课堂内外都开设多种活动,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力争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会计专业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中渗透理念的建立
(一)科研对教学的渗透主要体现:一是教师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敏感地发现会计、财务管理等热点、前沿问题的研究点:及时将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报告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选题来源于专业教学,教师将研究成果反馈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可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感悟教师的科研过程,启迪学生的科研思维。二是教师将教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会计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会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等,这些所思所想经过提炼总结成为教学研究成果。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实践这些改革成果,晦涩的问题变得易于理解、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也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三是学生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学生参加各级科技创新赛事,将其将其科技作品引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而贴近学生,科研成果“取之于生,用之于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参与意识与热情。四是教师的科研课题渗透到学生毕业设计。积极鼓励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因为会计教师的科研课题大多来自于企业单位,目的是为了解决会计与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导师课题的一部分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这样可以使得导师的科研课题就渗透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突出了毕业论文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课堂教学与实习、实验教学等的渗透课堂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习与实验两个方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实验环节与实习环节,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能更好达到学习目的。一是课堂教学与实习环节相互渗透。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基本理论与知识,实习环节是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将课堂教学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核算内容、财务与审计、成本等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且,实习过程中可以发现理论存在的不足,教师可在学生的实习反馈中完善理论教学。二是课堂教学与实验环节相互渗透。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实验教学,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验证。实验能使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感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在校内模拟实验室完成,学生可以担当多个会计岗位,实践内容全面。但实验是模拟现场会计资料来进行的,与现场实习相比仍存在不足。
(三)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会计学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多个层次,这些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专业性等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培养,专业必修课侧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专业选修课程侧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些课程的相互渗透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相互渗透。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数学、计算机、政治理论等公共基础知识,会计专业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专业课学习效果的提高依赖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情况。二是会计学专业课之间的相互渗透。会计学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会计学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如初、中、高级会计学,将会计学基本理论、核算方法与全面会计业务、会计高难及新领域等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会计方法与业务内容,把握前沿;会计学与审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有助于专业基础课与会计专业知识的相互渗透,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开造和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三是会计学龟Ik课与选修课之间相互渗透。选修课以专业相关性为设置原则,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兴趣爱好,在所学专业基础上另有一技之长,增力旷就业、学习深造的砝码和机会。专业课的学习选修课的学习有重要影响,一般是将专业课的基本理论、方法等应用于新领域。
(四)学团工作与会计学专业培养相互渗透学团工作服务于专业教学,专业教学促进学团工作更好的开展,两者相互相互渗透。一是将专业学习渗透到学团工作中。一般认为,学团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管理学生除专业学习以外的日常工作,如思想工作、文体活动等、一般很少能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与院团委相配合,将会计专业学习渗透到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如成立“会计协会”、协助组织“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等,这样的话学生参与率大为提高,学团工作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二是辅导员与会计专业班主任工作相互渗透。大学实行辅导员管理制,由辅导员管理学生除专业学习以外的日常工作。会计系可考虑为每个会计专业班级配备会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工作。专业教师能有自然的机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专业的学习与认同情况,指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增进师生情谊。
(五)文理渗透以山东科技大学的实践为例,考虑到学校属于综合性大学,以理工科见长,采矿、地质、机电等学科专业具有优秀地位,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应有俱全,在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此,会计学科通过各种形式,学习这些学科的先进经验,主要有:一是特邀理工科教师参加座谈会。我校理工科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规范,科研实力强。会汁专业属于人文社科大范畴,属于后期学科,在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受到学科范围及思维方式的限制,效果有时没有预期的好。举办座谈会邀请理工科教师参加,听取其在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做法,将适当的方面移植到会计学的教学、科研、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将理工科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数量理念、实证方法引入会计学方面,使会计学在这些方面能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工科的教师也可以从会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方面吸收到认真、细致、定性分析全面等优秀做法,实现文理渗透。二是特邀理工科学生参加创新活动。为了培养会i‘f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搭建了“财会论坛”、“会计科技活动月”、“会计协会”、“挑战杯”全国创业大赛讲座等平台。在这些平台中,举办科技精英报告会、科技创新讲座、科技征文比赛、学生科技作品展览等活动,特别邀请理工科学生参加。在这些活动中,文理科学生发散思维与直线思维、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达到新的高度。
三、会计专业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中渗透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位于全校前列。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参加考试,主要依靠课余时间的自我学习备考,通过率名列学校前茅,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二是硕士研究生入学通过录取率逐年提高。考研报考人数逐年增加,考研通过率也大为提高,表现了学生很强的自我管理时间与学习的能力。三是注册会计师通过率逐年提高。自国家允许在校本科学生有CPA考试报名资格开始,就不断有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自学相关的考试资料,参加CPA考试,成绩及通过率不断提高,显示了较
强的学习能力。如2004级学生中有3人一次性通过会计学、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三门课程,另有20多位同学分别通过了某一单科考试,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四是参加大赛获得佳绩。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有7名同学分别获得2004年、2006年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2007年举办的用友杯第三居全国会计知识大赛,该校会计学专业组织了由会计教授带队、铭同学组成的参赛队,在第二赛程青岛赛区选拔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4名同学分别获得个人二、三等奖。第一赛程网上答题有60名同学以平均83分的好成绩通过。五是其他证等的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计算机能力考试等合格率、成功率的提高,同样表现了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实际能力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很多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参加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毕业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高。目前学校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大多数同学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较满意的实习单位。由于认识实习、实验模拟实习经验的积累,学生能很快在实习单位担当某一工作,表现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很多实习单位有意留下学生在本单位工作。
一、实习目的
学校安排我们大四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就是让我们对已学部分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在接触社会的实务操作过程中,加强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训练我们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提高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使我们很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去。
20xx年2.25到4.8日我在xxxx有限公司进行了有关财务方面的专业实习。现作如下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概况
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GCT),是由广州港集团和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共同投资经营的专业化国际集装箱码头,于2001年7月1日正式成立,其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黄埔集装箱公司,管理和经营新港港区共4个集装箱泊位。GCT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水运、铁路、公路交通网络,是中国华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海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GCT以广州港为依托,融合吸收了经营世界最大中转枢纽港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利用其广大的客户基础和航运网络,促进了集装箱运输业务的迅猛发展。
二、实习岗位的简介
本人在工作岗位是负责公司财务部门工作。公司财务部大概有十五个人,财务经理是一位十分乐于帮忙新人的经理特意安排了公司信贷经理和主办会计带我,她们对我个性照顾,我很幸运,跟了两个从业10多年,会计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虽然自己也是财务管理专业,但缺少实践经验,而且有一些就算是在学校也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
我们三个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主办会计先带领我去熟悉周围的环境,她乐此不疲地逐一将我介绍给公司不同部门的职员。在回到办公室时,她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人际关系不能只局限于这小小的办公室,就算办公室很大,也要走出去接近外面的人,尤其是经常跟自己打交道的人!“人认识的多了,事就好办多了!”刚来的第一天,她就给我上了一课。她很年轻,英语也很好,我把她作为我的榜样!她告诉了我团队的重要性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告诉我虽然他能够教我每一天需要做的流程但经验是需要我自己去积累的,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真正体会到了。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会计来说经验更是重要。我还是在学习的阶段,所以一般比较简单的工作都是由我负责,比较复杂的都会交给部门的老前辈们来做,主要还是以学习的态度来进行实习。我们主要的工作流程也就是做好公司每个月的账目,并且核对账目,让公司领导明白每个月所得的利润和亏损。
三、实习资料
本人于20xx年2月25日至2014年4月8日在xxxx有限公司进行实习,主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习、丰富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透过对《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税法》的学习,能够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必须的会计理论知识在那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1、负责编制公司会计凭证,审核、装订及保管各类会计凭证,登记及保管各类账簿。
2、按月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并进行分析汇总,报公司领导备案决策。
3、负责监督公司财务运作状况,及时与出纳核对现金、应收(付)款凭证、应收(付)票据,做到账款、票据数目清楚。
(1)原始凭证的核签;(2)记账凭证的编制;(3)会计簿记的登记;(4)会计报告的编制、分析与解释;(5)会计用于企业管理各种事项的办理;(6)内部的审核;(7)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8)其他依照法令及习惯应办理的会计事项。
各项会计业务应包括预算、决算、成本、出纳及其他各种会计业务。机关中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带给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在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报表的生成将呈现自动化、网络化和非定时性,冲破了时空的限制。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基本上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段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所有的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就应没问题了。此刻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虽然只学了基础的会计知识,但也能把整个会计报表做出来,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会计报表以外的知识。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一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账,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前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明白要把账本涂改成什么样貌。
在这实习阶段我主要的工作还是负责公司里面的一些小事情,帮忙长辈给予布置的工作任务。对于学习的我,很多事情不熟悉,需要学习跟改善的我都会做好笔记,事后对其改善和注意。慢慢的对于会计这行我也有了实际工作的一些经验,同时在这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也构成了对会计热情。会计是一项不可马虎的工作,每一笔业务经济都需要我们认真详细的校对。这些也是自己所属专业领域里所没学到的知识。虽然学到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是自己尚有欠缺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好好的吸取教训,做好所有的工作,努力做到更好。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收获了很多。
第一,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每一天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两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
第二,工作不比在学校。毕竟工作的环境不比在学校的简单,每一天都要按规定的时间上班下班,有时候工作需要还得加班,在学校上课下课都是准时得很。
第三,工作交际。在工作实习中,觉得人与人的相处并没在学校的单纯,注重的细节很多。如果不加注意,换来的会是麻烦,而这些还是要在我们的工作中慢慢的来吸取经验。一个学期的实习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仿佛一下子长大成人,懂得了更多的做人与做事的道理,真正懂得学习的好处,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真谛。让我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下面我从个人实习好处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必须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必须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潜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必须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工作重要具备正确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记住一句话叫“做事高三级,做人低三分。
总之,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我可谓受益非浅。实习中让我发现了自己学习中的一些不足,学习的时候虽然每个只是点都懂了,没有把知识串起来,当到了实际的操作时就会不知所措,理不清头绪,明白就应做什么,但却不知从何做起。虽然我们总说就应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多多实践,多多思考才能做到,至少对于自己是如此.。同时,在和置业的人交往过程中,我总能学到不少东西,但也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
2、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要说与工作无关的资料,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
3、除努力工作具有职责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工作总结。每一天坚持写工作日记,每周做一次工作总结。主要是记录,计划,和总结错误。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
4、善于把握机会。如果上级把一件超出自己潜力范围或工作范围的事情交给自己做,必须不要抱怨并努力完成,因为这也许是上级对自己的潜力考验或是一次展示自己工作潜力的机会。
5、坚持学习。不要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内部的运作,还要靠外部的推动。要按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定办事。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那里我把“教育”改成“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也许会被淘汰,但那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永远是我们掌握最新知识的法宝。
五、致谢
这两个月来很感谢GCT给我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重要的是单位的财务经理和带我的两位前辈对我的教导及其他同事对我帮忙。同时也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肖国云老师,在我实习工作的期间也相当的关心和照顾。
以上是我的实习报告。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财务会计实训心得【二】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认识社会的实践环节。利用假期对社会进行调查,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利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要求学生深入到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查,对调查的资料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以后毕业将要工作的本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二、实践状况
这次暑假,我来到了我们当地的一家纺织厂,透过熟人的介绍,进入了该厂的财务部门实习,财务部门只有几个人,其中有一名经验丰富的中级会计师,发挥实际作用的是这位中级会计师。
开始单位没有让什么,观察我是否有耐性全身心的投入本行业。然后是大批量的工作,数量和难度都很大但是要求不高,这是考察我的潜力,也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单位里完全按潜力来分配待遇,而不是学历。社会的准则就是不能劳动的人就是废物,即便你是大学生、文化高、素质高、说话有水平、气质高、斯作等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虚心向他人学习有真材实学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会计的我们,能够说对会计基本上能耳目能熟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透过实践了解到,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下面就是我透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会计实践中最实际的就是做账,做账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很繁琐。会计做账的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职责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必须要清晰,按格填写。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要做到谨慎处理。
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账凭证,记明细账、日记账、总账等。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
该厂每一天每月都有结账,每一账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还有许多税务方面的账要记,计算时总是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还好会计总是能耐心的教我,从他那学到了不少知识。
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
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年度报表。这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在工作中要安格按照要求去做,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
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会计具有很强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其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其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透过一年多的会计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一些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刚开始实习的时候,并不能把课本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总是在出错,出错之后总是在改,有时候需要改好几遍才能做对账,使得我不得不带着课本去工作,时刻检查自己的工作有没有按照要求来做。
下面是我总结的几个在会计实际操作中就应认真履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期初建账及余额的录入
会计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反应,监督、预策、决策等。首先我们得从建账开始,建账就是要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经济资料做一个初步的规划,除了企业务必有的科目之外,还就应从实际的经济业务中来开设相应的会计科目。因为会计科目是反应企业经济业务记录核算的基础,根据企业的起初账务状况,建好总账和明细账,然后就是期初余额的录入,如实地将企业前期余额反映在所建的总账和明细账上。
(二):填制会计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
在设置好会计科目和建好总账明细账的状况下,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公司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在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贴合要求,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真实地填制记账凭证。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用的是双金额式的记账凭证,有时候不留意就会将金额的方向填错,在记账凭证上还要如实的记录原始凭证的张数,在记账凭证的背面还要粘贴好原始凭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资料,做好记账凭证以后交给会计前辈审核一下,之后就能够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了。
(三):会计帐簿的登记与结帐
记账凭证透过审核后就能够进行登记账簿工作,登记总账就是把已经签字了的记账凭证做为依据,逐笔将经济业务记录在总帐和明细账中,以便期末对经济业务的汇总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时依据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分配,登记总帐和明细账必须要细心,不能出现金额的错误,或者方向的错误,因为记录错误的总帐和明细账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会导致期末科目汇总时的数据不真实,试算不平衡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结帐,而且在反查账务的时候工作复杂力度加大了。给会计工作的时间上造成了推移,不能及时的反映经济状况,所以,早登记总帐和明细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谨慎性原则,才能如实的不记账凭证完整的登记入账。
财务会计实训心得【三】
为期两周的会计模拟实训结束了,在这两周的会计模拟实习使得我全面的对于老师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实践了一遍,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一会计实训的目的
会计实训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在实训过程中,透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透过财务会计实训,使得我们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潜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透过实际操作,不仅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到达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训资料
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学习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透过对《会计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税法》的学习,能够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必须的会计理论知识在那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日常工作流程为:
1、负责编制公司会计凭证,审核、装订及保管各类会计凭证,登记及保管各类账簿。
2、按月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并进行分析汇总,报公司领导备案决策。
3、负责监督公司财务运作状况,及时与出纳核对现金、应收(付)款凭证、应收(付)票据,做到账款、票据数目清楚。
报表的编制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务,会计报表的目的是向机关信息的使用者带给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准确、全面、及时,然而当前的财务报表有很多的局限性。电子信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疾步跨入信息社会。网络经济正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作为网络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已经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本上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
为期两周的实训结束了,我在这段实训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非浅,以学习会计专业的我们,能够说对财务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财务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就应没问题了。此刻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对账。在两周的实习中,虽然只学了基础的会计知识,但也能把整个会计报表做出来,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会计报表以外的知识。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都是接触英语。但在这一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习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账,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账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周前辈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明白要把账本涂改成什么样貌。
在这实训阶段也构成了对会计的热情。会计是一项不可马虎的工作,每一笔业务经济都需要我们认真详细的校对。这些也是自己所属专业领域里所没学到的知识。虽然学到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是自己尚有欠缺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好好的吸取教训,做好所有的工作,努力做到更好。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两个月中所接触的会计却让自己的知识有所提高,看过会计的一些书,里面的很多成本,资金,固定资产等等的会计科目都不懂,但却在这实训中得到了操作,慢慢的也让自己感觉到得心应手了。
下面我从个人实习好处及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作以下总结: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首先,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虚心向他人求教,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需要密切关注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法律思想,积累辨别是非的经验,遵纪守法,诚信做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需要好的表达潜力才能给他们解释清楚是怎样回事。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和学院内部人进行交涉还要同银行、财政局等机构进行交涉,所以对交际潜力要求很高。他们要有好的语言表达潜力,要有一个好的服务态度,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会计处理过程中允许做出必要的决定和估计,但这种需要决定和估计的交易和事项并不多。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逐步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越来越关注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要求会计人员带给与未来信息相关的数据资料,促使会计职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基本职能(核算、监督)之外向事前预测、决策方向延伸,因而对会计人员的决定潜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其次,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需准确核算每一项会计指标,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会计主要是对企业过去及此刻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会计结果是作为明确职责、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它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利益关系人的高度重视,并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外报告。一般而言,这些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往往有实际凭证做为根据,有很强的可验证性,会计处理结果是确定的,表现为会计结果与经营活动一致。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拓展自身技能,以弥补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对如何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做出有益探索,以供广大工作同仁借鉴参考。
1 优化教学规划,建立模拟实验室,搭建良好的专业基础
1.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就会计专业本身而言,它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特点,在当前形势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不仅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办学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职业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偏离了学科本质属性,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形式,在过度追求专业知识框架逻辑性的同时势必会忽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理论严重脱离实际,教学效率低下。新型会计专业教学应主动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以职业特点为中心,围绕岗位工作要求设置课程体系。
具体来讲,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根据课程特点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设计。如《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对这类课程进行教学时,还是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行业最新动态、科研成果等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体现会计专业学习的时代性。又如类似“银行储蓄和出纳”、“会计基本技能”、“点钞”和“珠算”等以某一学科为依托而进行的技能培训,这种课程教学则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展实践拓展,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还有一种如“会计综合模拟”课程教学,着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对这一类课程进行设置时则应以模拟实验为主。综上所述,在会计专业课时配置中,必须根据实训课时和授课课时两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充分展现技能和课程知识学习,在实训课中,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减少理论课程,增强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技能教学中从课时上得到保障。
1.2 创设会计从业情境
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极其复杂,具有较强的程序性和环节性,它既包括点钞、珠算等实际操作,也包括记账、算账等思维性操作。对以实际操作为主的科目而言,要实现有效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鉴于财务会计工作特殊性考虑,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顶岗实习的可行性不大,由此,教师应将情景教学法引入会计专业教学,积极创设有利于会计从业模拟的现实情境,逐步将模拟实验发展成为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的主要形式。
模拟实验教学除了需要实验室这一现实载体之外,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辅助资料,其关键是实训文件编写过程。因此,在实训文件编写的仿真性过程中,必须突出互补性和针对性。对于技能训练针对性较强、相对集中的实训课程,必须根据所需培训的技能,多形式、多角度的为其提供训练材料。而在各个学科之间,尤其是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实训文件必须互补。在规避对同一内容进行反复训练的同时,提高实训效果。通过模拟实验,有助于加深教学内容的理解,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完美结合,增强学生对岗位工作的适应力。
此外,新形势下中职学校还应“打开大门来办学”,积极与企业合作,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辅助教学,为学生实训提供更加固定的场所,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训,通过实地考察与工作,将学生放置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第一线中,加深学生对会计工作各环节的认识,在企业环境的耳濡目染中获得知识,在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工作目标,让学生胜任各个工作岗位。
2 强化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2.1 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现代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电教设备应运而生,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拓宽了思路。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对实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将传统教学中很难表达的会计方法、理论、实物引入课堂,在保障教学成果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为了拓宽教学空间,在发展网络学习力度的同时,为学生创建模拟试验环境,进而让学生在局域网中就可以得到信息搜集、检索和处理试验。如:可以将商品放置到校园网中,以网站实验库提供的数据为蓝本,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财务处理、制定财务分析、项目报表、工资审核、资产核定以及系统核算等相关技能操作。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再将其统计数据上传至实验库中,由教师统一评价。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会计核算以及原理理解,在亲自核算会计审核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的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核算作业,在会计实物和理论知识结合的过程中,提高会计职业水平。
2.2 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考核机制
评价与考核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学效果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参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对教学实效进行反馈。由于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多样性。对此,可采用笔试改革,在增强技能考核的同时,进行实践考核,进而不断增强教学成绩比例。以“基础会计”考试为例,在试题设置中适当增加凭证填制、账薄登记等操作题的考查。还可根据不同科目教学特点,区别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在综合能力测试时采取抽题考查的办法。例如:将会计工作分成若干小段,再编制操作考题,让学生随机抽查到那道题目就是那道题目。由于随机抽取,所以学生必须整体掌握,才能得到优秀的成绩。通过建立等级化体系,让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除了准确性和规范性评价外,还必须评定学生实训态度,例如:及时性、出勤情况等,再做出等级化评价。
2.3 强化教学水平培训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是教学质量,除了应有的教学内容,还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很多中专会计专业教师对企业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基础上,缺乏对会计实务的与时俱进,导致无法迅速上手业内的最新业务,因此,教师应经常深入到行业第一线中去,了解会计岗位工作的最新动态,并将其收集到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案例,不断增强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另外,学校还应重视对专业教师的培训,为教师进入高等院校参加深造培训创造机会;定期举办会计专业教研会,教师间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业务水平。
2.4 提高综合素养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了保障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水平,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考取更多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这不单单是对教学效果的审核,同时也是学生离开职业学校后与人才市场准确接轨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社会,使其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它是处理经济信息的基本手段。其技能水平与服务质量对经营者、民众以及用户产生着较大影响。因此,在技能培养中,必须体现会计信息、策略和依据,在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相关单位负责。在加强会计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加强综合能力培养,从社会人才能力构架、知识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以及技能观念三个方面。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会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作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教育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素养,在多证制和双证制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不断提高专业老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将专业技能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进而为学生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飞云.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6):62-64.
[2]陈海庆.关于提升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2011,(7):44-45.
[3]刘菲菲.怎样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