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校园课程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第二,阳光课程的整体构建
课程建设是牵动学校能否高质量、快速发展的轴心。为此,我们开展了阳光课程的整体构建工作,并将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到立足校本的选修课开发,以“阳光”为关键词,制定了“阳光课堂”的两个维度、九大项、二十八条参考条件的课堂标准,开发了涵盖艺术、运动、科技、综合文化等四大门类共七十多门的选修课。其中仅运动类选修课就有:瑜伽、板羽球、健身操、广场舞、排球、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太极功夫扇、武术、跨栏等十多项,每周开设两大节用于学生选修。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平台。
第三,厚实学校发展的根基
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于电路课程,应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加强设计性实验内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课程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训练动手操作技能,而且在接触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原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学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修订《电路实验指导》书。取消一些纯验证性的内容,增加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不给出具体电路或参数,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参数,通过实验结果,体会电路定理。它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使学生变被动地机械操作为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创新。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学习了动态元件的内容之后,有的学生从运放可以构成加法电路,联想到应该也可以构成积分电路,于是不仅设计出了积分电路,而且悟出了验证的实验方案,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2.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将多媒体授课和黑板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但缺点是学生难以记笔记。因此电子教案应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用板书补充必要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气氛活起来。3.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以硬件实验为主,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电路,有效地将虚拟实验与实际硬件设备相结合。各种仿真软件如Multisim等引入实验教学,强调理论、模拟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原理及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加深他们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不容易的电路输出特性,通过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得出直观的输出曲线,根据我们所学的经典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学生可以在软件上进行仿真。对于电路的演示主要应用于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中,比如对于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形式,学生一般不容易搞清楚几种阻尼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上显示RLC电路的输出波形,根据电阻阻值不同引起响应形式改变的特点,实时改变电阻阻值,使得响应形式发生变化,进一步掌握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响应规律。再比如在正弦稳态电路功率和能量求解中,可以直观地查看R、L、C元件功率和能量波形,理解L、C元件在电路中不耗能只储能而R元件在电路中不储能只耗能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后续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电类课程中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也使实验室设备损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编《电路学习指导》讲义
由于现在湖北省三本院校较多,工科专业院校大多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专门为此类学生编写的电路课程学习辅助教材。《电路学习指导》讲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经修订改编即可正式出版,可推广到同类学校同专业学生使用。
(一)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是关键
国家倡导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加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精品课程更是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技能的培养不是纸上谈兵,离不开实践环节,因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实践性建设是特色更是关键。
(二)实践性精品课程现状分析
笔者调查所在院校的精品课程发现,实践性在少部分课程中得到了重视,大部分课程呈现不足。学校共有各级精品课程23门。调查发现,这23门精品课程都具有了开放网站,供师生交流和学习。所有的课程网站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都清晰条理的呈现。其中在三维艺术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五门课程的网站上,课程的实践性建设较好,实践性也作为特色和亮点呈现出来。以三维艺术设计为例,学生除了校内实验实训,还在校企联合的多个企业实训及顶岗实习,在室内设计、广告制作、建筑设计效果等方面让学生真正的实践和成长。山东华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经理李国华担任课程指导多年;假期选派教师到济南盈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潍坊东泰宏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培训,并参与项目开发,将企业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入校园。但是大部分的课程里,只是学生在校内实验室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实验操作,实践性教学上也只是本门任课教师的单独师范,课程实践性建设不足。
二、高职院校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课程中必须要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这是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课程教学团队应由年龄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组成。其中“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输送教师到企业中培训学习,在合作企业中承担技术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增强实践技术能力,使教师及时获取行业企业动态信息,并使之及时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信息。另一方面,为优化课程教学队伍结构,在合作企业中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和企业专家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思维,带动精品课程实践性发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与督促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各系精品课程建设的申报与评估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实训中心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保障。课题申报之后,申报组的成员各司其职展开工作,直到申报资料上交,学校才会参与评估,中间的资料组织、教师安排、实践教学设置、视频录制等等都缺乏管理。导致有些申报课题完成时间长,质量也不尽人意。等学校初次评估后再修改则会千头万绪。学校应当按期对申报课程进行检查,定期总结交流建设情况。精品课程建设的日常工作可以采取课程申报人负责制。申报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运作等工作。组织相关教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另外,应严格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精品课程建设领导部门汇报。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新价值观对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作用的影响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政治本位、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一定需求而将职业教育工具化的结果,对工具性的过分追求必然会降低受教育者的生活品质,而“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1]今天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职业教育应改变仅仅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目标,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个职业教育的接受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质与职业和谐,职业生涯与理想和谐,个人志趣与社会价值取向和谐[2]。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来共同完成,这种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改变给了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以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对发挥二者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3]。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规范约束、引导熏陶的作用。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优美的校园环境,阅读着丰富的图书资料,获得美的享受。校园制度文化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校园精神文化更是以无形的力量教育学生,使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个人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熏陶,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些影响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努力追求,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循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是实现人的梦想、完成个人价值追求的过程。语文课程的这种传播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作用正好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一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语文课程净化着校园文化内涵
在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下职业院校的受教育者往往是那些中考、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他们渴望成才又缺乏专注的奋斗精神,富有思想又容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气馁、消沉,这就使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产生了负面因素。同时流行文化中的功利化世界观也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而语文课程恰恰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消解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净化校园精神文化。
2、语文课堂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相信学生通过外在活动可引发内化过程,从而建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进入角色,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反思、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和人文素质。
3、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更具优势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直接反映着人类文化及精神本质,教学方法也更具趣味性,更关注于学生的内心,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神内涵的探索,引导学生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语文课程更适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文学讲座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欢迎,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文化气息。
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语文课程的功能被弱化,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能够快速培养学生技能的专业课及实践课占用着大量的课时,而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也相对较为漫长,因而在许多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不被重视,课程课时得不到保障,有些学校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同时,语文教师由于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缺乏工作热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的教学。再者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也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使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被弱化,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
2、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在人才培养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对于普通高校较为滞后,有些职业院校校园环境不够优美,物质建设相对滞后;有些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有些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将校园文化等同于课外文艺活动,认为只要多办几台晚会,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忙起来就行,校园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气息,学生们大多对此类活动提不起兴趣,活动也演变成了部分学生干部捞取操行评分的手段。这样的校园文化缺少文化的滋养,怎能实现校园文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作用呢?
三、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
语文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也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差强人意,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一技之长,能够达到岗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又是创业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不断创新,怀抱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的理想与愿望,而这些目标必须通过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应该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订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推动二者快速发展。
2、优化语文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语文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职业院校应不断优化语文教材,随着时展变化而更新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服务专业、满足专业需要,尽可能地联系社会需要,以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师德修养及研究能力,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高水准地完成语文教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强化课堂作用,向课堂要效果,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挖掘教材内容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在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实行“大班化” 语文教学的情况下,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抓住课堂的主阵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高级目标。
4、开展语文活动,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之魂
要实现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是不够的,还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校园网均是同学可以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阵地。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为校报积极投稿,参与其编撰工作;可以举办网络小说创作大赛,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等能力。第二,举办贴近学生的文学学术讲座。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的议题,举办文学学术讲座,满足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更高要求,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文学社团是学生们交流文学创作经验的阵地,通过文学社团的活动,丰富着学生们的语文学习生活。第四,举办各类和语文相关的竞赛。比如举办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和书法大赛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延伸语文课堂,还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而语文课程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推进语文课程的发展,将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
[2] 金雁.职业性与高等性:高职人文教育开展的两个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11.7.
[3] 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一、开发相应的人文课程群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以学科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第二层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第三层是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根据年级不同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采取阶梯渐进方式,由浅入深,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医学生以第一层面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以第二层面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会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层面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二、人文课程结构弹性化
在设置课程时,不仅有统一要求的必修课,而且要有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也要安排灵活的人文讲座、专题报告会,并且要有灵活可变的组合课程等。可以适当按“大学科、宽口径”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以期减少专业课的数量,增强内容的跨度,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综合性课程,形成不同领域的学科课程模块,将人文教育放到与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设置灵活可变的组合课程,因职业的内涵不断变化,对技能、技术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组合课程必须是适应社会变化、职业要求而不断弃陈纳新的课程,它必然是灵活可变的,依据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合设置课程。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可供自主选择的人文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使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迸发出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技术。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通过专题研究、专业讲座、技能比赛等提高专业能力;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授帽仪式、“5.12”护士节、毕业典礼等,向学生传播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责任感,关爱精神,服务意识等。志愿者活动等也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开展如义诊咨询、便民服务、健康调查、卫生知识宣传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验爱与奉献,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四、隐性课程建设是人文精神回归的有效途径
隐性课程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和无意识的教育价值。医学院校大学的文化格调和品位是由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和学风等聚合而成的,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一是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体现环境育人思想,力求营造功能布局合理,文化格调和品位一流的环境。加强图书馆(人文教育资源库)、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网络中心、运动场馆等教学资源建设,传达一种广博、深邃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二是注重校园的学术环境。学校是知识的研习之地,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自由港湾,教师学术研究中的孜孜以求,教学中对学生的谆淳教诲,学生求索知识、探寻真理的积极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三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活化剂”,是校园文化中最富有朝气的方面。组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文化沙龙、大学生论坛、阅读活动、各种学生社团、文化艺术活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学生在其中不但可以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人际交往、处理事务和沟通协调等能力,养成责任感、事业心和判断力。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医学院校的隐性文化中应隐含人文关怀”,把立德育人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和发挥教师个人魅力,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把人文精神导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化育人心,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让一所学校真正活起来。
总而言之,加强人文教育,以人文课程建设为抓手,必须强调在显性课程中挖掘人文教育点,确立人文课程群,做到课程组合弹性化,着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并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回归人文精神。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润物于无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一个和谐发展与博雅的人。
Abstract: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and schools to improve their ow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military institution-building courses network be taken seriously.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ilitary institution-building courses network problems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strengthening of technical training designed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areas in the form of suggestions.
Key words: military academies; network programs; course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1 引言
为推进中国特色军革,加快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总参在全军院校实施了现代化教学工程。随着校园网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网络使教与学活动产生了时空的分离,教员不再是直接的教育者,教育目标通过网上教学来实现,教学活动围绕着网上教学展开,因此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发展网上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2 军队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课程的建设已引起军队院校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网上教学技术一般分为三代:第一代是通过网页给学习者提供教学材料和有关资料,以及与其他的有关教育网连接;第二代则还要求学习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测量进行异步双向交流;第三代还要求通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系统进行同步双向交流。当前世界网上教学已正向第三展。但我军院校网上教学大部分处于第二代或第一代。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不全
通过浏览军队院校教育网上开设的课程,发现开设的课程不全。例如,开设了《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计算机教研室网上课堂》、《火控教研室网上课堂》。课程的设置缺少规划,显得过于急功近利,专业实践类课程没有,而且高质量的网上教学内容比较少。
2.2 没有构建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构建一个有利于军校学员进行网上学习的情境,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必须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环境的建构,因此网上教学不仅要提供资料,而且要影响学生使其成为自己的“教员”。而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只强调“教”,强调知识的传授,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情境导入。大部分的课程都是文本教学材料或教员讲稿的简单呈现,有些课程内容比较空洞,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对整个课程作统一的规划,没有给学员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
2.3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
目前网络课程内容的呈现一般为下列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文本和静态图像,这种方式相当于书本的搬家。第二种是Powperpoint讲稿,其做法是直接将教员的Powperpoint演示文件放到网上。第三种是主讲教员的讲课录像和讲稿同时呈现。前两种方式显然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既没有对教育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也没有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第三种本是一种好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又变味:教学材料上出现的不是教学情境,而是将网页拆成主讲教员坐在摄像机前念讲稿的录像加上讲稿的内容或Powperpoint。
2.4 自主学习资源不足
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色,但网上教学系统并没有为学员们提供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关注的是本课程的教学,这样对该领域不甚了解的学员来说,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这些学习者就非常需要相关知识的电子图书馆式的资源库。而对于所有的学习者来说,在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时,就需要课程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使他们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次建构。目前大部分网上教学资源都没有提供这些辅内容。
2.5 导航系统不强
网络为军校学员创造出了一种由他们自行控制的学习环境,如果缺乏导航系统,就会使一些学习者迷航,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久而久之,会使学习者的信心受到影响。目前有很少一部分网络课程给出课程单元数、学时数、学习目标,但是,没有建立一个系统帮助学员了解学习该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水平、自己的知识层次、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课程的组织不是层次状或网状的,也不支持学习单元之间的查询、检索功能,学习单元之间的切换只能靠前进、后退或从头开始实现,不便于跳跃性学习;学员不能记录学习路径、学习心得,一旦中断学习进程,只能重新从头开始进入;没有便捷的检索方式来帮助学员使用网上图书馆中的资料,学习者只能中断学习进程,进入“图书馆”才能查阅;缺少课程学习的帮助系统,学员只能按自己的上网知识来进行操作。
3 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军院校的网络课程刚刚起步,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更快、更好地开展符合我军院校实际情况的网络课程建设。
3.1 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员改变观念
网上教学的建设,如情境创设、学员解决问题、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员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网上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要转变教员对新信息技术的态度问题,要消除教员对新信息技术的“抗拒”和“恐惧”意识,让教员了解新信息技术,了解网络教育,并积极参与网络教育。
3.2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教学设计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最后分析评价其结果的决策过程与操作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目的的具体预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前导和定向功能,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教学设计时,要突出网络学
习的自主性,重视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交流。
3.3 表现形式多样化
一是教学内容多媒体化。随着军队院校校园网的网络带宽的拓宽和网速的全面提升,基于 WEB的多媒体教学将是网络教学的趋势。网上教学的发展方向是基于流媒体(实拍教学场景、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和虚拟真实教学环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虚拟真实的教学环境把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效果是与仅仅往网上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二是交互方式多样化。交互有同步、异步形式,交互方式不仅是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讨论区、BBS等,还将出现基于文本和图像的电子白板、应用进程的共享等方式。三是导航系统便捷化。一个适于自主学习的便捷导航系统应该至少包括:课程结构说明、课程的层次或网络目录结构、学习历史与状态记录、课程和学习单元快速链接、便捷的资源检索、导航帮助等。四是加强规划,注重绩效。建设网上教学要从部队、学员角度考虑绩效问题。首先,课程是否对部队的发展有用。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应注重科学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应更注重实践环节课程建设。其次,学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获得自身的发展,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发展。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和课程进行评估,不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行修正、调整,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4 结束语
通过网络课程来开展教学是教育技术的新形态,更是教育资源利用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随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转变,随着军队对士官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必将受到军队院校更大地关注。
参考文献
[1] 甘茂治,朱小冬等. 软件和软件密集系统保障[C].维修工程理论与应用. 2000.5,108~113
1.课程目标在实际中不能完全达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德育课程教学上最大的困难不是学生不知道,而是学生不相信、不行动,没有让德育课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实际行为,学生没有自觉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如何把抽象的德育教学内容与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成为德育课程教学的一大课题。
2.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内在需求
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热点,希望对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分析,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偏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诉求,总是习惯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的思考张群桂(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江苏南通,226010)摘 要:针对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建设共享型资源库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及建设思路,为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建设共享型德育资源库提供建议。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课程,课程改革,资源库用传统的教法来教现在的学生。学生希望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提高认识,但是限于条件,大部分教师满足不了学生这方面的需求。
3.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德育时效性
目前德育课教材内容多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案例也丰富,但是有些教材中的例子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还有一定距离,案例的时效性不强,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传统的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弱,学习兴趣低,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一困境,其对策之一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共享型德育资源库,让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全面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原则
1.突出资源的科学性
德育资源库中的资源对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描述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符合实际的,既考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又兼顾到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切忌资源无中生有、不切实际、粗制滥造。
2.突出资源的开放性
建设的资源库立足共享型,在使用方式上是开放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进行增减、重组,使用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其他学校甚至社会团体也要开放、共享。
3.突出资源的一体化
资源库的资源必须全面覆盖所有德育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并按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编排,不能有遗漏,让资源库最大限度地满足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教学需求。
4.突出资源的多样化
资源库的资源应以不同的媒体展示,既有静态的图片、文字、也有动态的动画、声音、视频;既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的教案、课件,也有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学案、自学材料、评价单元、反馈单元等。
5.突出资源的互动性
资源库的建设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特点,充分挖掘师生多方面潜能,使他们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主人,要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地展现教学过程,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对一、多对多、一对多、多对一的双向交流和多向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激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
三、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内容
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要成为一个为师生提供集“教学参考”“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教学评价”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1.数字化资源库
(1)媒体素材资源库: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2)测试资源库:包括知识测试试题库、能力测试试题库(3)参考资料库:包括电子教材、期刊文献、教学参考资料等(4)案例资源库:包括根据德育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经典案例(5)课程资源库:包括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6)工具资源库:教学中常用工具软件、网址资源信息、教学链接、课件制作工具、视频压缩工具等
2.网络教学平台
(1)教学互动平台:提供在线交流、答题解惑、作业布置提交等功能(2)教学评价平台:主要有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建设反馈等栏目(3)资源检索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工具(4)实践平台:社会调查、完成活动、志愿服务等
四、技工院校德育课程共享型资源库建设思路
1.以课标教材为重点,突出课程模块综合
综合化是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新课标注重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建设资源库时要根据技工院校德育课的目标,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开放性和整体性,帮助学生获取对社会生活、职业活动的整体认识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资源库建设中,要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树立模块化、综合化的思想,将模块、主题、课时等教学结构融入资源库中。
2.以社会功能为前提,加强建设应用资源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在资源库建设中要凸显出“认知明理,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突出社会公德、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安全环境意识,积极培养职业能力。技工院校德育新课程提倡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师生个体对课程资源的要求不尽相同,在资源库建设中要坚持服务于新课改,服务于师生的理念,要求建设的资源库要能满足不同知识、能力、情感独立个体的应用要求,创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生活性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学习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3.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注重资源操作实践性
技工院校德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学生不仅体验德育过程的快乐,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德育的目标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和提升。因此,在建设资源库过程中,所展示资源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为生活服务的,从而真正实现德育课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在资源库中既有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媒体素材,也有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等活动资源,并将这些鲜活的素材、资源整合到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试题、学习环境中,从而达到“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生活中验证知识,到生活中应用知识。”的目标。
4.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丰富整合资源
由于技工院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目前很多技工院校的德育资源库非常匮乏,建设德育资源主要是少数教师个人行为,真正共享型德育资源库还未“浮出水面”。因此,作为技工院校的一线教师,需要掌握建设资源库所必须的现代教育技术,如office办公软件使用、photoshop图片处理技术、音频视频录制编辑技术、动画制作技术以及网络工具使用技术。要利用这些信息技术为手段,搜集、整理、创作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在使用工程中不断实时更新、添加、完善。目前,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下载,通过网络工具下载一些时事新闻的视频或课件素材资源库;二是自主开发,依靠广大德育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信息技术,自主创作教案、课件、软件、动画等资源;三是视频采集,利用摄像机或视频采集卡进行录制和捕捉一些媒体视频素材;四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公开课、教学比赛等,收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论文等。但是不管是什么资源,在后期要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电子资源。
5.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建设发展性评价体系
技工院校德育新课标要求德育课追求评价的全面性,努力实现德育课程价值的本位转移,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资源库建设中,不能偏向于结果性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资源库中要建设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媒体考核评价平台,综合检测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三个层面的学习水平。要设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角色,让学生、教师、社会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的结果不能局限于百分制的分数,还要有“优良中差”“完全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等作为结果,体现出能力和素质的达标情况。
一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关乎学生的教育权利、全面发展、个性彰显、潜能释放、学习兴趣等等,更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形式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课程文化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三是我们认为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实施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要看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课程。学校教育给予学生最好的礼物,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受到熏陶、浸润和滋养,获得生命成长。
四是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是个文化场,文化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它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人以精神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和品格的滋养,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才是难忘的课程,刻骨铭心的教育。
五是我们认为学校设置课程的丰富性正在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这样批评,“过分地强调知识是现代教育的悲剧。”这一见解和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不应该比升学率,不应该比分数的高低,而应比课程开设的丰富性,课程开发的创造性,课程对学生的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2(c)-0115-03
目前,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开始进入规范化教学管理和科学化课程建设的阶段。构建音乐课程的教学体系成为体育院校音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修炼人性、完善人格。从这一点来说,音乐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终极是交合的。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实践以及研究表明,体育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体育作品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在体育中有很多项目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体育作品中不乏音乐要素的存在,体育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音乐要素的掌握和运用,体育作品的表现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音盲会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优秀的体育作品,一个不通五音的人会以肢体语言深刻地表达音乐内涵。因此,密切结合体育院校专业特点,科学调整课程内容,切实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院校音乐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2体育院校音乐课程现状分析
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普及音乐教育的大潮下,高等体育院校的音乐教育也从无到有,并取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实践的不断积累,我们也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2.1课程目标不明确
高等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普通高校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而体育院校以其专业性、特殊性,其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也应更具针对性。然而,这种针对专业性质的音乐课程目标设置在实践中却并没有体现出来。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目标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明显差异,忽略了音乐与体育的学科交叉,淡化了音乐对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体育院校大学生运用音乐完善体育作品、提高训练成绩、科学进行运动恢复等现实能力的培养。
2.2课程体系不健全
健全、系统的音乐课程体系是音乐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音乐课程主要由3大模块组成,即“理论课”“欣赏课”“实践课”,但据笔者通过学术会议以及院校交流的调查显示,目前的状况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缺少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体育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音乐理论几乎不会,音乐常识基本不懂。这种状况下的音乐欣赏无异于鸭子听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2教材不规范
体育院校的音乐教育缺乏针对体育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编写的教材,教师往往按照专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来上课,忽视教学对象的个性化。目前市场上只有一本跟体育有关联的音乐教材,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的《音乐知识与体育音乐》,但是音乐与体育结合得仍显欠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因此,撰写一本与体育密切结合的、有针对性、有特点的体育院校音乐教材是当务之急。
2.2.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质量。当前体育院校音乐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落后。其现状是: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很多院校是一位教师“一手遮天”的状况。授课任务繁重,疲于应付讲课,难以分出精力研究教学改革和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缺乏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难以发展。
2.2.4教育设施不完善
教育设施不完善是体育院校音乐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现状是:没有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设备短缺,经费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体育院校音乐教学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实践教学难以实施,更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3组织管理不统一目前我国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方式可归结为如下3种。
2.3.1专业院系管理方式
一些体育院校成立了体育艺术院系,这些院系在承担体育相关专业音乐课程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音乐教学和活动的任务。这种专业院系管理方式有利于音乐教育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有利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但是由于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投于专业音乐教育之中,影响了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投入和质量。
2.3.2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管理方式
一些体育院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学中心,挂靠在专业艺术院系或独立设置,作为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意在区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这种新体制既能活跃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又能够内引外联,充分利用本校艺术院系和社会优秀师资力量,但是容易造成艺术教师队伍的人为分割,不利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2.3.3公共艺术教研室(组)管理模式一些规模较小的体育院校把艺术教师组织成一个教研室(组),挂靠在人文社科类院系里,这种管理体制下的音乐教育只是某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尽力而为,不能成为体系。
3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的思考
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既有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又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应建立限制性、交叉性、趣味性、多元性、科学性、独立性、合作性的特殊体系。
3.1音乐课程目标建设——限制性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价值的具体性体现。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也就是音乐课程功能的明确。体育院校音乐课程目标建设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为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服务
在体育中有很多项目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体育作品中不乏音乐要素的存在,体育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音乐要素的掌握和运用,体育作品的表现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运动训练中音乐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运动恢复、赛前热身等。这些都需要有科学的音乐教学的指导才能够实现。
3.1.2为体育大学生提升情商服务
传统观念对于体育大学生的评价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文与科学相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现在的体育教育追求的是将项目教学变为项目教育,将传统体育教育中的“物化教育”转变为“人的教育”。技能教学是手段,人性修炼是目标。体育院校培养的不再是只有技术而情感匮乏、头脑简单的人。因此,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还应以提升体育大学生的情感、人性为目标。
3.2音乐课程内容建设——交叉性
围绕体育院校限制性音乐课程目标,其音乐课程内容应体现音乐与体育的交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音乐欣赏课程的选材应以形象音乐为主
音乐欣赏课以其轻松娱乐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是体育院校大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音乐素养普遍偏低,欣赏非标题音乐,特别是国外的音乐作品,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听不懂,更谈不上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形象音乐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是比较合适的内容。形象音乐就是指标题音乐中音乐形象比较鲜明的作品。比如法国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就是一部非常适合的音乐作品。该作品刻画了13种特点迥异的音乐形象,运用不同的节奏描写动物运动的特点,刻画了领羚羊、乌龟等动物形象;运用乐器的独特音色模仿动物的叫声,刻画了鸟笼、长耳朵的角色等主题。还有一部分音乐题材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旋律,比如《天鹅》、法国民歌《啊!妈妈你会对我说吗?》、巴赫的《康康舞》等。这样的选材会使学生克服对古典传统音乐的畏惧和排斥心理,启发他们以音乐的思维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感悟音乐、享受音乐。在运动竞赛中,形象音乐的欣赏已成为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3.2.2音乐实践课程的内容以节奏训练为主
音乐实践课是体育院校音乐课程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它包括实践技巧、表演与创作等。特别是节奏训练课程,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节奏是体育与音乐的共同点。一部音乐作品没有好的节奏就不会有感人的律动,音乐形象的刻画将无从谈起。一个体育作品没有好的节奏支撑就不会有完美的表现。运动中充满了节奏。比如带有音乐伴奏的运动项目:艺术体操、健美操、瑜伽等。还有一些不带音乐伴奏的项目:篮球的三步篮动作、足球的障碍带球动作等也都是各种节奏型的组合。对体育大学生内心节奏感的培养是辅助体育大学生运动训练的有效手段。
3.2.3音乐常识课程的目的应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主
音乐常识主要应包括乐理常识、曲式常识、体裁常识、乐器常识、视唱基础知识及音乐欣赏常识。它应以体育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训练和娱乐中经常遇到的常识性音乐知识为主。以音乐史课程来说。音乐史主要是介绍中外音乐发展过程,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个时期各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作品风格,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院校的音乐教学一定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交叉性,使体育大学生主动感知音乐内涵,享受音乐乐趣,辅助专业学习,达到音乐教育的最高审美效果。
3.3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趣味性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没有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因此也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只是单一地使学生获得有关音乐的知识和技巧,完全照搬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而没有真正让学生获得美感趣味。对于非音乐专业的体育大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专业音乐知识,而是他真正享受了多少音乐带给他的感动、感悟和实际价值。因此体育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应结合音乐艺术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既传授理论与技能,又进行双向审美交流,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鉴赏和创造能力,最终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通过撰写小论文、搜集网上有关资料做分析讲解、小组讨论等,在教学中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拓展思维,增强自学能力。比如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专项观察体会,给每一个专项动作写出对应的节奏型,并将各种节奏型组合,编成立体节奏训练和声势节奏训练。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项教学内容。这种做法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真正去亲身体会和感受音乐的律动,培养其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3.4音乐课程评价建设——多元性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生命的精神发展、人格完善、智慧提升,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关注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因此,课程评价应该突破原来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走向多元化的目标。体育院校音乐课程评价不应仅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而应更加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解能力与情感提升的统一。破除“一卷定终生”的观念,立足过程评价,坚持全面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提倡多次评价。
3.5音乐课程教材建设——科学性
教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选编科学性的、适合体育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体育院校音乐教材必须具有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循序渐进等特点,必须注意音乐与体育的结合、实用与趣味的结合,使学生们学以致用,进而帮助他们丰富音乐知识构架。
3.6音乐课程师资建设——专业性
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好的音乐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根据教学课程需要,配备具有不同技能特长和素质结构的专业音乐教师,特别是加强与体育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体育院校音乐教学。及时开展各种渠道的师资进修、培训和交流,以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创新能力。
3.7音乐教育设施建设——独立性
根据体育院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建立“五个一”的教学设施:一间固定教室,便于教师设计教学环境。一架立式钢琴,是音乐训练和音乐教学的必备。一套多媒体,便于教师使用课件和与学生的互动。一套音响,与多媒体配合,是学生进行音乐与体育作品创作的最佳组合。一台合成器,主要用于指导学生根据体育项目自主编配音乐。
3.8音乐课程组织管理——合作性
加强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还应着力从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加以改进。从现实情况看,体育院校成立体育艺术系是一种趋势。音乐课程挂靠在体育艺术院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有利于公共音乐课程教师参与相关体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4结语
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在今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和提高,尤其需要从事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建立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以符合体育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其音乐审美需求,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相结合、音乐知识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达到提升体育大学生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最终使其得到情感的升华,更好地指导体育院校的音乐教育实践,有效提高当代体育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复合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人民音乐,1999(10):33-37.
[2]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21-125.
[3]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4]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65-69.
[5]侯春莹,王庆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撰研究[J].艺术教育,2006(9):33-35.
[6]金玺铎,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7):74-75.
[7]游佩琳.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1):130-132.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54-02
【作者简介】叶红,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南京,211300)副校长,一级教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小学已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山文化”体系。“学山文化”体系以文化理念为核心;以“仁智”环境为基石;以“学山”课程为载体;以“生态课堂”为根本;以“淳美”活动为特色;以情理管理为保障。其中“学山”课程体系是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的重要载体。
学校确立了“儿童课程登山之旅”的课程理念。“儿童课程”有三层含义:为儿童服务,这是课程建构的目的;基于儿童,体现儿童特点,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这是课程建构的立场;教师与儿童一起建构,这是课程建构的主体。“登山之旅”有四层含义:目标性、挑战性、合作性、体验性。围绕这一课程理念,学校从国家课程、环境课程、校本课程三方面构建了“学山”课程的总体框架。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包括优质实施和创意开发两方面;环境课程,包括地方文化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两方面;校本课程,包括微课程和德育课程、武术特色课程三方面。
一、微课程内容
“微课程”植根于国家课程,基于教师的优势专业智能,属于在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性生长型课程。它能整合学校、教师、家长、地方各方面资源,向课外生长、向经验生长、向生活生长、向网络生长……
微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学科之外的延伸。总体可以分为六大类:语言类,如高淳方言诵童谣、趣联赏析、小小课本剧、我的旅游相册(英语)、西方节日研究、四季的诗、走近名作家等;数学类,如生活中的数学、巧手魔方、画中的数学世界、钉子板的趣味世界、七巧板等;体艺类,如武术、花样跳绳、合唱技巧、集体舞、蟹壳上的画、五猖面具的制作、儿童年画等;社会类,如老街小导游、固城湖的环保卫士等;综合类,如走近慢城、手绘地图、螃蟹的世界等;科学类,如太空种子日记、小实验中的大智慧等。
微课程内容研发和实施有以下途径:基于教材单元章节内容;基于能力训练、技法;基于教材重点训练点;基于学习方法途径;基于教材中的思想渗透;基于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基于地方文化等。
二、微课程管理
(一)大力倡导“教师自己的课程”
为了发掘教师的优势潜能,激发投身课程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将课程自交给教师,引导他们在《高淳区实验小学微课程实施纲要》指引下,明确自己的课程观,有自己的微课程主张,结合自身爱好特长,选择“微小主题”,制订“微课程个人实施方案”,鼓励他们彰显专业优势,研究开发具有个性化的微课程。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在制定“微课程个人实施方案”时,学校指导教师注意以下几点:明确个人课程主张;选择切入口小的课程主题;实施目标具体量化;灵活确定实施时间;成果形式各具特色。
(二)灵活选择“微课程时间”
微课程实施时间的保证,不仅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学校对于此项工作的指导、督促、考评。学校有着近二十年社团活动经验,“一部二院三团”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载体。为拓宽课程视野,体现校本化、班本化、师本化,提升课程品质,学校提出既能尊重个性,也能突显教师专业优势的“微课程时间”。这既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潜在的意识。学校的“微课程时间”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立足于课堂的“微课程时间”。
侧重于训练学生学习能力类的微课程,往往需要长期坚持,可以安排在课前、课后几分钟。如“一分钟新闻播报”“成语世界”“小小美文诵读”“童谣天地”“小小气象员”“巧算三分钟”“小小世界村”等,学校将其定为“课前热身三分钟”或“微课程五分钟”。当然,有时候根据课程内容,也可以将其穿插在课堂进行,如体育的“花样跳绳”、音乐的“快乐律动”等。
2.延伸至课外的“微课程时间”。
学校以“一部二院三团”形式开展社团活动近二十年,在武术、羽毛球、科技、书画、合唱、器乐、舞蹈等方面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区域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武术、羽毛球已成为国家俱乐部、省传统学校,为专业运动队输送过多名运动员,队员多次在省级以上赛事中取得好成绩。此类微课程需要集中固定时间,坚持常年训练。
3.拓宽到校外的“微课程时间”。
实践活动类微课程大多需要走出校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体验活动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如科技类的“走近固城湖”“螃蟹世界”,综合类的“国际慢城之旅”“手绘地图”,德育课程项目“社区小卫士”等,教师借助校信通平台、微信、家长QQ群等信息互动平台,指导家长利用节假日,与假日小队活动结对,亲子互动,共同开展研究。
4.主题研究式微课程时间。
微课程主题大多来自于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拓展延伸,其目的在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该类微课程研发立足于教学内容及教师自身特长优势,往往需要固定课时,一般在一个单元、章节内容完成之后进行安排,或者固定在某个特定时间阶段(每周一次,每学期一次,每学年一次)。如“四季的诗”“趣联研究”“节日研究”“走近名著”“作家卡片”“大闸蟹的世界”“蟹壳上的面具”等。
5.基于网络的“微课程时间”。
下微课程应该具备信息时代特点,所以借助网络资源也是微课程研发一个重要途径。这种课程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教师可在创建的专题网页中就一个微小话题,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研究探索,并适时分享成果。微课程时间的保证,应该是相对固定而又灵活自主,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和学生在短时间内聚焦在一个微小课程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提升课程效益。
[作者简介]蒋燕(1964- ),女,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贵州 安顺 5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AJG03,项目负责人:蒋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38-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学生面广,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发展,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关系到该门课程开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西部某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研究、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如何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出自己的设想。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2年的情况为:输入“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检索有128条;输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有31条;输入“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全部期刊1条。可见,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以前的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培养专科生,培养少量研究生。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本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其他省区,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应用为指导,努力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研究,我们依据Richards所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并参考国内外外语教学需求分析问卷,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以西部的几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文理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所选定的大学英语授课班级发放问卷450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435份,并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分析整理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由于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欠佳或缺少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学习英语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难以达到求学深造和英语交际的能力。
2.课程体系不完整。英语课程设置大致以基础课程为主,以精读教学模式为核心,以语法翻译法为重;重视基础英语,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文化知识的融入,缺乏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基本上是在教材的课文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有限的文化知识。其课程设置和整个课程体系重知识轻能力,文化教学缺失,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
3.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班上课,满堂灌,笔记加作业,采取单向式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布置作业的方式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居支配地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规律。
4.教学设施不足。由于贵州省各市州的地方高校在管理归属上是“省市共管,以市为主”,这就必然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有的地方政府投入少,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外语教学硬件设施较差,多媒体教室短缺,校园网络化教学不能开展,英语学习软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将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
5.教师素质亟须提高。这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由于市州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很难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全校的英语教师一般只有30人左右,既要承担英语专业课,还要承担全校的公共英语课。加上办学经费紧张,专项资金缺乏,不能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6.学生期盼学习英语。调查显示,希望改革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学生占89.66%,希望改变教学方式的占95.86%,希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占92.87%,希望开设四级后续英语选修课的占72.18%,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占97.70%,希望所学英语能够适应将来的英语岗位的占88.51%。可见,学生盼望学好英语。
7.用人单位的反映。在调查时用人单位反映,有的毕业生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在手,各门课程成绩优秀,但一旦进入文秘、外贸、科技、新闻、金融等领域工作时, 却写不好英语书信,看不懂英文国际招标书,讲不了英语谈判,难以学以致用。原因是学生只掌握了通用英语,缺乏适用于各种特定语言场合的专门用途英语。而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只是为检验学生基础阶段英语水平的考试,仅仅是英语语言需求的基础,不能使学生应对各种具体的英语交流场合。
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Richards认为,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大纲设计、教学方法、测试和评估六个方面。应用语言学家James.D.Brown认为,只有准确了解不同类别的需求,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掌握群体概况,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检查语言的运用情况,才能实施合理的课程设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构想:
1.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该进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及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要始终建立在需求分析上,遵循既要照顾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又要给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确保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并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需求。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测试与评估等都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遵循课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一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又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之路。
2.以提高应用技能为中心,定位教学目标。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定义:“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又规定各高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我们要以此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应用技能、个体差异、学科专业要求等,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灵活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既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不同专业、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要注重通过语言传授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决定教学内容。要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
3.以教学理念为支撑,设计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有规律性的认识,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进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可以通过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个教学路径和两个阶段,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应由语言基础、语言文化、语言技能、语言应用等四个部分组成,其课程体系总体为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其中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阶段,可开设通用英语,供那些在语法、词汇、语音、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选择,并可以弥补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不足。第二阶段,引入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生的特定需要和目的设置课程,如开设西方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高级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旅游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各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和所学专业的英语运用能力。
4.以分类指导为原则,转变教学方式。外语教学的实践证明,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各校不尽相同的教师整体水平、教学资源,采取分类指导原则和分级教学方式。采用不同起点、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学习目的学生要求。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开设的课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通用到专业,由综合到实用,进行不同级别、不同课程的学习,如通过开设综合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结合拓展英语课程在语言技能类、应用类、文化类的应用供学生选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人文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只有采取分类指导、分级教学的方式,才能使不同英语知识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级别的课程要求。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完整、系统、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需要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转变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需要抓好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2]郭宇路.谈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4]刘富强,孙建奎.多重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时空,2007(18).
[5]孙建奎,宫钦言.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严明,冯莉.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7]杨淑侠.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8]杨玉兰.学生需求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35-03
一、开设警务监督课程的重要性
1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承载着重大的政治和社会的责任。而警务监督以其独特的机制发挥着如下两大功能:一方面来自公安机关之外的警务监督会在法律、纪律和道德等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促使公安机关借鉴监督主体的智慧,强化警察的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为队伍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和理念基础;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在关注和回应监督主体诉求的基础上,自然会不断检视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改变其对既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加强和完善制度创新,在动真碰硬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警务活动的规范性。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警务监督,在队伍建设中充分利用相关的制度资源,提升警察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技能和道德境界,使其消除畏惧心理,进而从根本上回应国家和社会的期待。显然,通过开设警务监督课程,提高学生接受监督的意识,从制度角色和社会角色两个方面提升其从事公安工作的基本素质,为公安机关输送观念新、能力强的新生力量,从而不断提升警务效能以回应各方诉求,体现警察的现实价值,发挥该课程在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改善警务环境
市场经济在催生竞争和效率的同时,也难免滋生拜金主义和高消费等现象。受其影响,同样具有自利性的监督主体往往忽视了警务监督的真正目的,以不适当、不合法的诉求挤占警察正常的警务空间,违背了警务监督的初衷。受其影响,监督客体也出现了不敢作为或恣意妄为的异化行为。如果说不当不法的监督行为必然导致警察缩手缩脚,难以体现警察和警务活动的现实价值,那么不当不法的警务活动不仅违背了制度规定,而且败坏了警察的社会声誉和职业形象,与国家和社会的期待背道而驰。这样,被异化了的监督行为必然会使警务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以其难以改变的惯性,蔓延成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滞缓了民主法治的进程。显然,面对上述现象,公安院校应通过警务监督课程向学生灌输和普及规范的监督理念,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使其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持续推动公安机关完善各项制度,改善警务习惯,净化警务环境。与此同时,随着课程教学的普及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可以利用现代传媒广泛宣传相关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主张,引导公众认识并尊重警务规律,在理性监督中改善警民关系,进而创设良好的警务环境。
3推动民主法治的进程
在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众的长期博弈中,国家和政府的权力逐渐受到制约,社会和公众的终极地位则在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日益得到确认,民主法治也因此成为体现和捍卫这一地位的理念基础。在此背景下,作为警察同样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岗位职能,通过警务活动与公众展开积极的互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但是,公众所具有的法定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相应的政治素质,其中一些人仍然延续了权利意识淡薄的传统,而更多的人则在义务意识缺失的情况下放纵权利意识。同样,警察的制度角色也难以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其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更难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这样,置身于警务监督中的警民都难以准确定位和规范自身的行为,普遍存在着放任权力(权利)、推卸责任(义务)的冲动。警务监督因而只能逆水行舟,并在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为检验和提升公民素质的现实平台。这样,开设警务监督课程不仅能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监督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其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能引导监督主体正确行使警务监督的权力,自觉履行尊重警察和支持警务活动的责任(义务),进而从公安教育的视角促进警务监督制度的完善,推动民主法治的进程。
二、开设警务监督课程的可行性
1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离不开实践的迫切需求,警务监督课程也不例外。警务监督和公安工作如影随形,自然也要随着后者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体制机制。这样,在公安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警务监督自然也要超越主要依靠经验行事的传统,积极探索其应然状态,并以此不断提升公安工作的高度、视野和境界。这就意味着,警务监督在继续从实践中汲取智慧的同时,更应当从理论层面探索其内在机制和基本规律,为促进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公安学一级学科的设立在对公安工作予以全新期待的同时,也对警务监督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日益规范的要求。这样,在实践推动下不断发展的警务监督理论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和纠正公安工作中存在的偏差,而且为公安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就此意义而言,加大警务监督理论研究的力度,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公安工作的保障机制,在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新观念、新思路的同时,警务监督课程自身也因此获得了持久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其提升到课程建设的高度,无疑是对这一发展态势的巩固和提升。
2从监督实践中汲取智慧
在民主法治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警察作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的保障者,自然会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对象。各种监督力量在此过程中的表现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在不当不法的监督行为面前逆来顺受的隐忍,又有仅为一己之私自我放纵的恣意,而且后者大有渐成主流之势。虽然上述现象难以提升警务监督的规范性,甚至明显背离了警务监督的目的,但却为警务监督课程建设提供了鲜活的研究个案和分析材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理论启示。在此背景下,公安院校开设警务监督课程,不仅可以引导师生重视和关注监督实践,还可以利用本行业的共享资源,加大公安院校与实战部门的沟通,将生动丰富的监督实践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加大实践经验理论化的力度,充分发挥实践智慧的积极作用,甚至可以将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监督人员聘任到师资队伍中,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这样,从监督实践中汲取智慧,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促进公安院校和实战部门的共同发展。
3具有相关专业、课程和师资的支撑
在公众普遍成为监督主体或潜在的监督力量的今天,全体警察的所有职务行为乃至一些明显有违制度规定的个人行为,也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公众的监督视线。由于警察的所作所为必然涉及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警务监督的相关理论也因此不同程度地散见于许多学科和专业之中。在此背景下,为了分析监督实践中的各种现象,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我们不仅要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必然涉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公安学中的治安学、侦查学等专业知识,其中的大部分课程则从不同的角度直接反映警务监督的有关内容,因而能够从不同角度为其提供理论支撑。此外,虽然各地公安院校在办学时间、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在学科和专业上的长期积累,自然具有了相关的师资储备和相应的科研成果。这样,在公安学一级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下,对这些相对独立的课程和师资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形成一门新兴课程,有效改变警务监督理论较为分散的现状,从公安学基础理论中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将分散的个人之力凝聚为相对集中的研究力量,有力推动警务监督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丰富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加强了警务监督课程的建设。
三、警务监督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就其内在逻辑而言,警务监督课程应从分析警察权运行的特点入手,突出警务监督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依次分析警务监督的目的、原则、主体、客体、手段、绩效等,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警务监督课程的基本原理,充分挖掘该课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分析警务监督课程的支撑理论。本部分应从国家起源入手,论证警察和国家之间的相生相伴关系,分析警察权运行的广泛性、深入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警务监督的内涵和外延,探讨警务监督课程的理论依据,从而为后续教学内容设定逻辑起点,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讲授警务监督的目的。通过分析警务异化行为产生的原因,说明规范警务活动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指出,作为警务活动依据的法律法规制定的真正目的仍在于社会利益,只有在规范警务活动的基础上强调服务社会的诉求,才能体现警务监督的终极价值。这样,从最低和最高两个层面分析警务监督的目的,能够为构建完整的授课体系奠定基础。
第三,讲授警务监督的原则。现有研究成果往往孤立地强调具体原则,难以协调各原则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本部分在依照其内在逻辑重置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应着重讲授总体原则的重要性、确立的依据、辩证关系及其实现路径,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警务监督课程的认识。
第四,讲授监督主体的应有表现。考虑到体制内外两种力量不尽相同的监督动机和机制,本部分对监督主体进行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着重讲授不同主体实施监督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保障,并结合其在监督实践中的表现,探讨其权力和责任(义务)平衡的意义和路径。
第五,讲授警察的积极作为。没有身为监督客体的警察的规范表现,监督活动以及相应的投入就无法发挥作用,监督的目的也就无从实现。因此,该部分在分析警察双重身份的基础上,应着重强调警察要在权力和责任(义务)的统一中接受监督,并规范自身的言行,从而实现警务监督的目的,体现警务活动的政治和社会的意义。
第六,讲授警务监督的主要手段。基于监督主体的不同诉求应采取诉诸法律和道德谴责两种手段,因而本部分应准确界定警务监督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讲解依法监督和以德监督的现实路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两种手段的各自局限,强调它们应在并存和互补中形成合力。
第七,讲授警务监督的绩效评价。从目的到手段的逻辑演绎和系统讲授仍不足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还需要从监督效果的视角分析警务监督的绩效,以丰富和完善教学的内容。就警察和公众的关系而言,绩效体系应按照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顺序予以强调,以确保监督目的的最终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监督实践中的生动个案,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相应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警务监督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在实践智慧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作用下,必然会形成较为完整的授课体系,其中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四、开设警务监督课程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正如公安学明显滞后于其他学科一样,警务监督理论在公安学中也未能像其他理论那样受到足够的重视,其研究成果明显偏少,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论文和数量更少的著作也多为事实描述或经验总结,缺乏对警务监督应然状态的研究。显然,这一现状不仅无助于解释和指导不断深化的监督实践,而且难以为该课程提供成熟的理论支撑和学术引领,更遑论实现课程设置的目的。为此,公安院校应针对这一现状,加强对科研力量的整合,在科研团队建设、基金项目设立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加大警务监督理论研究的组稿力度,以凝聚更多的科研力量,产出更高层次的系列研究成果,进而持续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此外,公安院校还应密切联系实战部门,主动关注和积极回应监督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使之转化为理论研究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从而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成果指导警务监督实践。
2组织相关人员联合编写教材
编写一本博采众长的教材既是课程设置的先决条件,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相对于公安学的其他专业课程,各地公安院校尚未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警务监督教学和研究的团队,更缺少一本涵盖基本教学内容的教材。即使在一些已开设该课程的学校,由于修课人数有限,通常也只能采用编写讲义的方式开展教学,因而不可避免地滞缓了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进程,制约了课堂教学和研究的质量。事实上,北京、江苏、山东、福建等地的公安院校都拥有一支长期从事警务监督理论研究的师资力量,而且还出版或发表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系列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对于个别学校和教师来说难以完成的教材编写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以这批研究力量为主体联合编写教材,即使在部分公安院校和部分专业进行使用,也能在加强学科专业和教学团队建设、指导监督实践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积累的成功经验还能够为不断完善教材建设提供有益借鉴。这样,随着教材编写的日益成熟,在更多院校和更多专业中开设警务监督课程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与所有课程一样,警务监督课程的建设也要遵循警务监督的内在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警务监督课程的建设提升至理论高度,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因此可以满足甚至沉溺于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知识理念的灌输,不再关注其与监督实践的密切联系。事实上,该课程鲜明的实践导向决定了其建设成果不仅要考量其理论特质,更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以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加强教学内容和监督实践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将基础理论转化为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无疑是深化教学改革、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和现实路径。因而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强化实践教学,如在课堂上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或邀请实战教官传授实践经验,或开展多样化的模拟演练,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警容风纪的督察,还可以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到实战部门进行专题见习或调研,并将这些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所学、所思和所见、所做相结合,加强监督实践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汇聚和升华了监督实践的智慧,自然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