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期末综合素质评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高校;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科学评价
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多种培养方式,然而在创新培养方式的过程中,科学的评论体系尚待研究和建立,尤其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对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了很大的阻力。在当下高校发展与相关体制改革中,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系统多采用期中和期末考核等单一的评价体系,这样的体系显得过于原始和呆板,不仅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有极大的制约性,同时也对高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探究创新模式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一、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的重要性
对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直接影响我们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学生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构建一种合理的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的素质发展纳入科学的评价系统内,促使高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培养。同时,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评定,确认学生的现状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当下高校和社会对学生个体所提出的综合要求和素质要求。也可以研究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加以改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要时刻发挥鉴别作用。即对评价对象的效率、成果等做出一定的评判。能够运用标准,对教师、学生、学校管理部门等进行合理的评价,落实综合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最终培养目标。可以说,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开展,推动高校整体发展。
二、我国素质教育评价现状
(一)系统缺失
当下我国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还不是十分完善,可以说是一种缺失。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及时调整,目前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仍然建立在考试考核的基础上,难以推动高校整体发展,同时对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形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二)评价方法单一
我国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依然处在单一的评价方法下,如以前是通过期中或者期末的试卷考核来评定学生,而目前这样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不少高校依然采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单一方法和形式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方法不仅不能综合性地考核和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十分不利。不少学生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往往忽略了自己综合素质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更有甚者只会纸上谈兵而缺乏实践的经验。
(三)缺乏专门的科学评价机构
不少高校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机构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价,甚至只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所谓的“考试”,而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考核,与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核目标、宗旨等核心内涵相去甚远。缺乏专门的科学评价机构使得负责素质评价的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素质评价缺乏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三、实现素质教育科学评价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结构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延续的是通过单一的期中或者期末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评定,极易造成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跑偏”的现象。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通过了期中和期末考试就可以完成本学年的最终考核,拿到高分的学生更是将这样的事情引以为傲,并在长期过于看中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过程中成为纸上谈兵、空穴来风的理论派。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教育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一部分高校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做到了考核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即传统意义上的纸质试卷考核与其他考核如考勤、综合能力测试、实践能力、实习经验等挂钩,但就整体来说,能够做到的学校十分有限。大部分高校只要学生没有缺勤就可以在实践考核的环节给予很高的分数,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在建构和实现科学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结构上我们应在部分尊重与保留传统的试卷测试的基础上,同时加大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
(二)设定专业的评价机构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过程过于简略,没有健全专业的评定机构。在以往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面,不少高校将评价的权利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处在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不仅不够专业,并且在最终评分上并不客观。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夹杂着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位或者某个群体学生的主观感受甚至偏见。高校对实现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是更加科学的,也应当是更加公正的。应设立专业的评价机构,评价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职称、学历都应该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如在评价机构人员的学历和教育背景方面,以学过教育学专业的人员为优,同时要注重对学过人力资源相关专业人员的聘用。以学过教育学专业的为相关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相对于其他的教师或普通行政人员更加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和教育特点,对高校学生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最终考核的评价标准等都有更为客观和科学的制定方法;有人力资源相关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则可以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结构构成和比例构成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最优化的分配。在专业评价机构的辅助下,对高校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变学生的发展理念
当下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在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起着基础的支撑作用。对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大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和学习中,认为评价考核体系就是通过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或加上简单的考勤来进行最终的评定等,容易形成死读书就可以取得优秀的评分的想法。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极大地阻碍了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一部分高校在对学生民主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由于熟悉传统的评价方式而对学校新提出的评价和考核方法表现出抵触甚至排斥、厌恶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反过来影响高校对于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在推动科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阻碍。学生思维和发展理念的构建对于建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推进者的角色。应当通过教育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注意到自身的发展应当是平衡的、综合的、全面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具备综合素养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学生通过逐渐梳理发展理念,从科学、正面、客观的角度对自身的发展做出最终的方向性思考,不断使自己向综合人才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构建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应当注重评价体系的个性化和灵活性特点。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当广泛适用于所有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应当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广泛的了解,尤其是不同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和实际能力的鉴定等应当采取更为个性化的方式。如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素质评价时,应当对学生实际的专业知识测评同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法院实习能力等结合起来,这更加符合法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走向。这样的个性化评价不仅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针对性与倾向性,同时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科学性,使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在广泛适用于普通学生和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同时,及时根据不同专业进行具体评价方法和评定标准的调整。
(五)发挥学生的评价功能
在进行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中,校方不仅要采取实用、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方法,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如对学生进行民主测评或民主评价,该做法的优点是能够对个体学生在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考核通过后,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测定学生个体的实际人格、实际能力,以便根据有可能出现问题,对其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使其真正做到综合发展和优秀成长。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发展和高校的整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个人的长期发展具有塑造和引导的作用。应从多元化和可行方面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
作者:田晓艳 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碧芳,毛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
[2]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3]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1).
本科生的课程成绩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课程成绩评定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1]。丰富和完善高校的成绩评定系统,使之客观反映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 我国高校本科生成绩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1.1 成绩评定的主要问题
⑴成绩评定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够,缺乏有效性和客观性。
⑵被测评者处于被动,影响正常的学习行为,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客观。
⑶测评的慎重性和全面性有待加强。
⑷测评的形成体现较弱。
⑸对测评目的的理解需要改进,应从重鉴定转变为到重改进[1]。
1.2 成绩评定的改革趋势
各高校在成绩评定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关注发展过程、综合素质等,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有:⑴注重过程性,成绩评定由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使评定贯穿于教学全过程。⑵注重综合性,考核内容有知识掌握、创新思想、实验操作、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协作能力等,还要注重对个体独特性。⑶注重多元性,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如教师、同学或学生自己),探索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指标设计[2]。
2 本科成绩评定设计原则
2.1 普通本科成绩评定设计原则
普通本课程评定设计原则如下:⑴方向性,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成绩评定的第一原则。⑵科学性,把握评价信息的客观性、全面性。⑶全面性,也是整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关注学习态度及心理素质等的发展。⑷以学生为中心,允许思维方式多样化和表达方式多重性。目的是肯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及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2.2 电子信息专业成绩评定设计原则
根据专业特点,在以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建议的成绩评定原则为:⑴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能够比较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覆盖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⑵独立性,评价体系中的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相对独立。⑶可行性,在实际中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 电子信息专业课成绩评定方法的建议
3.1 理论课成绩评定方法的改进建议
根据现行高校教学大纲要求,通常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
3.1.1 专业考试课成绩评定方法
对考试课的成绩评定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⑴课堂表现成绩:从听课次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方面加以评定,也可以采取课堂考核方式,如单元测试、实物认知、专题讨论。⑵课外作业成绩,从作业的次数、准确度、答题创新、课外创造发明加以衡量,也可让学生自己挑选题目来完成课外作业,以加分的形式进行鼓励。⑶期末考试成绩,大多数是笔试,也可采取笔试、口试、讨论式、答辩式、案例分析、课外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3.1.2 电子信息专业考查课成绩评定方法
考查课成绩的评定,一般的教师都采用非闭卷笔试的形式和等级制计分法来评定成绩。建议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4]。
3.2 电子信息专业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建议
大学实验是理工类专业的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综合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1 实验课平时成绩考查方法
对于实验课平时成绩考查方法建议如下:⑴考查实验操作能力,依据因素有理解程度、使用规范、数据读取、用时长短。⑵考查创新设计能力,学生尽量独立完成,针对具有创新意识并设计制作良好的学生应予以加分。⑶考勤及实验报告册的情况,根据迟到、请假和旷课记录,定量减分;除此之外,教师根据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册的撰写情况打分。
最终综合以上各项分数给出成绩[5]。
3.2.2 实验课期末考试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是对实验教学的全面考核,采取笔试和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或仅对操作技能进行考试的方式。
笔试考试可放在操作技能考试之前,主要考查基本操作知识、原理、实验中的问题和实验安全规则以及安全措施等。
操作技能考试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将实验记录与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评分标准的内容。可采用采取抽签方式,选做一题或几题。按照不同的题目,制定出相应评分标准[6]。
[参考文献]
[1]葛岳静,张健.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2,(5):34-35.
[2]张建旭.大学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9):71-89.
[3]朱进.综合考评平时成绩,全面提升学习质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2):31-32.
笔者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刚到__能源技术学校挂职时,深深感受着“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的现象。一年多来,由于分管学生工作处和招生就业办两个处室的工作,需要处理发生在学生之间、学生与班主任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与问题,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班主任、教师进行个性化交流,对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似乎有了一些的新的认识。
由于中专学生与考入高中或大学的同龄同学在家庭环境、生活态度、文化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与方法、社会关爱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在中专学校不及时进行矫正或弥补,这些差异不仅不会缩小,反而还会拉大。中专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切实实地关注、提高和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解中专学生入学初和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的综合素质情况,笔者曾在20__初对20__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专进行了简单的调查,以下是相关调查的内容和统计结果:
(一)学生入学时学习情况调查(初中专47人,第一学期末)
你的中考(高考)成绩位列同班同学 你最不喜欢的学科是 你最喜欢的学科是 你认为你考试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较好6人,中等34人,较差7人 英语18人,物理14人,数学9人,其他6人 体育14人,语文18人,政治9人,其他6人 贪玩25人,学习方法不对14人,很笨4人,其他4人
(二)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性调查(初中专47人,第一学期末,百分比)
你到我校来之前的学习兴趣如何 你到我校来时对学习是否有信心 你目前对在我校的
学习是否感兴趣
有兴趣 一
般 不感兴趣和的主要原因 有
信
心 一
般 无
信
心 有兴趣 一般 不感
兴趣
学了没有 用 上课枯燥乏味 学习成绩不好 其
他
6.4 34.0 6.4 12.8 29.8 10.6 46.8 25.5 27.7 14.9 44.7 40.4
(三)学生课程学习过程调查(初中专47人,第一学期末,百分比)
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作业量情况 作业态度
经常预习 有时预习 从不预习 经常复习 有时复习 从不复习 太多 一般 较少 独立完成 有时参考 经常抄袭
4.3 21.3 74.4 31.9 51.1 17 31.9 55.3 12.8 38.3 40.4 21.3
(四)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调查(初中专47人,第一学期末,百分比)
上课注意力 上课听懂程度 课堂思考问题情况 参与课堂活动机会
始终专心 有时专心 不专心 都能听懂 少数几次不能听懂 总是 听不懂 始终积极思考 有时思考 从不思考 较
多 一
般 很
少
21.3 40.4 38.3 4.3 74.4 21.3 25.5 44.7 29.8 6.4 55.3 33.3
(五)学生学习环境情况调查(初中专47人,第一学期末,人)
家长中最高
文化程度 家长对你的学习
是否关心 班主任对你的学习是否关心 教师对你的学习成绩是否关心
大专以上 高中 初中以下 很关心 一般 不关心 关心 一般 不关心 关心 一
般 不关心
2 36 9 14 26 7 9 32 6 10 24 13
(六)学生日常行为调查(初中专47,第一学期末,人)
当同学在校园内丢弃纸屑和食品包装盒时 当关系很好的同学与其他班同学发生争执或打架时 你是否愿意担任班干部 你班上的同学是否都能做到不讲脏话
能制止 能清理 其他 劝止 协同 其他 愿意 随便 不愿意 可能 有可能 不可能
26 18 3 26 16 5 32 12 3 5 22 20
(七)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调查(初中专47,第一学期末,人)
你认为我校学生最需获取的是(知识与技能): 你最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
兴趣小组是(兴趣与爱好) 你期望毕业后第一年能够获取的月平均收入是(元)
纸笔成绩 专业技能 其他 太阳石文学社 舞蹈或健美操 吉他小组 桥牌小组 科技小组 某项体育小组 20__以上 20__-
1500 1500以下
13 31 3 5 12 4 3 14 9 5 32 10
(八)学生课外时间应用情况调查(初中专47,第一学期末,人)
星期日,你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两个项目是
上网 加餐 逛街 打牌 看书 会友 睡觉 文艺 体育 兼职 其他
男同学 29 8 1 10 5 10 10 3 2 1 15
女同学 21 3 17 3 8 3 8 2 2 8 19
(九)学生对交友的选择性调查(
初中专47,第一学期末,人)
你最佩服与你关心最好的同学的哪两个方面?
人品好 学习好 体育强 爱好多 能力强 长相好 举止优 够朋友 零用钱多 其他
16 8 4 12 6 2 3 18 12 13
(十)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认同性调查(初中专47,第一学期末,人)
对学校出台的综合素质考核管理办法,你的观点是(可多选)
你是否赞同实施综合素质量化考核? 对综合素质量化考核评分细则,你认为是否科学? 对已经实施的月操行量化考核,你认为是否公正? 你认为你在校学习的两年内,能否获取100分? 你认为考核分数是否应与推荐就业挂钩?
赞同 不赞同 科学 需改进 公正 不公正 能够 危险 应当 不应当
38 9 32 15 27 27 29 18 22 25
限于篇幅,笔者未对上述各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但从上述各项调查统计数据可粗略看出以下几点:
1、中专新生在文化课成绩上的自卑感很强。入学时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是较强的,期望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高。中专学校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的关怀仍需要加强。
2、中专学生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是较强,需要加强德育工作。
3、中专学生更需要对其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唯一以学习成绩论高低,不唯一以一时的违纪行为论长短。但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很担心,更担心与推荐就业挂钩。
二、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的基本方法
对中专学生进行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旨在克服中专学生在初中或普通高中阶段单纯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手段的缺陷,真正从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等诸多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中专学校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的新的竞争体制和氛围。
20__年上半年,__能源技术学校实施了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的管理办法,其主要思路是:
1、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评定两个方面。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强化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通过对学生操行的量化考核,促使学生在思想品行、日常行为、体育、劳动卫生、文艺宣传等方面能够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每学期结束后一周内,教务处和学工处将每位学生的各按百分制的学业成绩和操行考核分数提交至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综合素质考核分数中,学业成绩分数占60%,操行量化分数占40%。
2、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分数与学生评优和推荐就业挂钩。对学业成绩或操行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下的,不得参与学期或当年评优和评奖。学生顶岗实习前,招生就业办应按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综合素质考核总分数由高到低的次序进行就业推荐。
3、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数量(高中一年半制:20周;高中二年制:35周;初中三年制:50周),或经补考后仍有两门及以上课程不及格,或有严重的违纪行为的,学校不予推荐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理,或有经常吸烟与酗酒、打架、赌博等违纪行为,或多次不参加班级与学校所组织的集体活动,经多次教育仍不能改正的,学校不予推荐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
4、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招生就业办应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综合素质考核办法。实习结束前,应参与企业所组织的正式用工前考核。对在实习期间擅自离岗或被企业开除的学生,学校不再推荐就业。对思想品德、职业技能、工作态度较差和具有损害学校名誉行为的学生,即使企业愿意留用也应要求企业予以辞退。
5、为保证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考核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充分体现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学校成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初学校工作例会上,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应通报学生上一个月的学习状况和操行量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学生会和团委应及时收集同学们对综合素质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工作作为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如前所述,中专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可分学业成绩和操行成绩两个方面,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面有完整的方案和成熟的评价体系,即便是在中专学校,以学生各门课程的平时和考试成绩为基础的学业成绩评价工作难度较小,公正性和客观性也较强。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的难点主要在操行量化考核的组织与实施方面。为此,__省能源技术学校在原学生操行评定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操行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
__能源技术学校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为加强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根据《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学生操行量化考核标准
学生操行量化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思想品行、日常行为、体育、劳动卫生、文艺宣传、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情况。
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分数按学期评定,基本分为100分。在基本分基础上,设定加分和减分因素。根据平时考核记载情况和学期结束时的综合评议,核定每位学生的操行量化考核分数,再行确定每位学生的操行等级(优:90分及以上,良:75-89分,及格:60-74,不及格:60分以下。)加分和减分条件如下:
(一)加分条件
1、无请假、旷课(操、自习)、迟到、早退现象,按月加2分。
2、承担教室、宿舍卫生值日,检查评比有一半及以上为优,其余为良的,按月加2分。
3、能积极参加学校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其他相关学习活动且笔记齐全的,每学期加2分。
4、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且表现较为突出的,每学期加2分。
5、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代表队,坚持经常训练的,每学期加2分。
6、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获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3、2、1分。在市、省和国家获奖的,加分加倍增加。同一项竞赛活动按最高奖项加分。
7、能积极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表现较为突出的,每学期加2分。
8、班委会、团支部和校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干部,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受到广大同学赞誉的,每学期加2分。
9、在校内外做好人好事,敢于同坏人及不良倾向做斗争,且受到学校公开表扬的,酌情加2—5分。
10、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的分别加3、2、1
分。获得市、省和国家上述称号的,加分加倍增加。同一称号按最高级别加分。
(二)操行减分条件
1、参加升国旗仪式,衣帽不整洁、说话、或做其它事情的,每次减1分。上课(或自习、劳动、实习、集会、集体活动、政治学习)迟到(或早退)的,每次减1分。
2、无故缺早操,每次减1分。无故旷课,每节课减2分(晚自习按二节课计算)。未办理出门证,采取翻越围墙等方式擅自外出的,每一次减5分。无故外宿一次减5分。
3、事假(直系丧事除外),每半天减1分(不足半天按半天计算)。
4、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录,影响他人学习的,每次减2分。晚
自习时高声喧哗、下座位影响他人学习的,每次减1分。
5、就餐插队、乱扔馍块、乱倒饭菜,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或纸屑等脏物,浓妆艳抹、戴首饰、穿高跟鞋、穿奇装异服,在公共场所穿拖鞋,男生留长头发等不文明行为,每发现一次减1分。
6、午睡时间和晚上熄灯后,高声喧哗、歌唱、弹琴、打牌等影响他人休息的,每次减1分。私接电源,使用电炉的,每次减2分。
7、损坏公物、花草树木和学校其他设施的,每次减2分。
8、所值日的教室、宿舍环境卫生检查被评为差的,每次减1分。
9、学生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有失职或包庇错误的,每次减1分。
10、吵嘴、骂人,每次减1分。打架斗殴,每次减5-10分。
11、进入营业性舞厅,看书刊、录像,搞迷信活动的,每次减5分。
12、凡受到学校公开点名批评的,每次减10分。
1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操行量化考核等级评定为不及格:
(1)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
(2)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
(3)有偷盗行为的;
(4)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的;
(5)在校期间谈恋爱、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实施办法
每学期结束后一周内,各班主任应将每位学生的操行评语、学生操行考核量化分数、操行等级以及相关原始考核记录提交学生工作处。学工处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学生操行量化考核相关材料存入学生档案之中。
在实施操行量化考核时,应遵从以下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根据考核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优缺点。对考核分数和等级较低的学生,应帮助其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坚持民主评议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考核评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实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民主评议方式。在评议的过程中,应征求任课教师和宿舍管理人员的意见。对学生的意见既要尊重,又要引导,防止压制民主或放任自流的现象发生。3、坚持平时考核和集中评议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平时学生操行量化考核中的作用,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记载,加强操行量化考核的过程管理。
三、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分数的应用
1、班主任应将每学期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分数和等级以及操行评语通知到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学生操行量化分数与评定奖学金、评优等相结合。学生操行量化考核等级为优的,可评为三好学生;良以下的,不能享受奖学金。
3、学生在校期间各学期操行量化考核分数经汇总后为不及格的,不予毕业,按肄业处理。
4、结合学生学业考核成绩,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将学生各学期操行量化考核分数汇总后提交到招生就业办,结合学生学业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
四、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__能源技术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已近一年,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在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笔者就这一课题征求了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教职工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与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结合度不高。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实施的客体在学生,但管理的主体在教职工。一方面,学校教职工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例如,一些班主任虽然在前期逐月对本班学生进行了量化考核要素的记载工作,但在后期不了了之。一些教师平时总认为自己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的手段,但在学期结束时却不能合理将学生平时课堂学习的状态体现在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之中。
一、新升本科院校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成绩评价方式和结果不科学
新升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学校演变面来,教学评价方式更接近于中等教育,因此存在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简单化现象,一般都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该课程的考核评定标准,辅之以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试卷成绩评定呆板化,多数教师在评卷时过于死板,完全按照书本的知识点和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分,忽视学生的自主发挥的有创意的见解;成绩评定过于精确化和量化,成绩评定大多采用百分制记分,把分数看作是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计较分数差异,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得到高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几乎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评价较少,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
2、考试内容存在局限性
新升本科院校的课程考试大都是根据指定的教学参考书或所讲授的内容出题,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题型局限于填空题、选择题、简答单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和问答题,真正考察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题目偏少,考试内容多是记忆性的知识,偏重对知识的检查,而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
3、教学与考试目标错位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分析得出结论,新升本科院校目前的教学与考试只注重对认知目标领域的前三个层次的测查,即知道、理解和运用,忽视了对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后三个层次测查。考试作为目标参照性测验,已在运用中被人为扭曲了,与新升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背道而驰。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的测查,是非低层次目标测查所能实现的。
二、新升本科院校考试改革的目的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考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在考试中充斥着少数舞弊、抄袭等不公平现象,首先表现在作弊器械的上市引发的不公平,手机、MP3、隐形耳机等高科技产品的粉墨登场;其次表现在作弊的主体不再单纯,呈现出个人与集体兼有、差生与优生并存的趋势。考试作弊最大的危害莫过于践踏了社会的诚信理念,加剧社会的信用危机,破坏了公平原则。助长了部分学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这都严重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高校应充分调动考试激励作用,促使大学生形成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风气,尽量避免和减少考试不合格者流入社会,是新升本科院校考试改革的最终目的。
三、新升本科院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1、考试内容的灵活性。考试内容要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与发展趋势。减少有标准答案的测试题,加大以鼓励学生动脑创新为目的的试题比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本课程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知识,还要注意本课程目前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在考试中予以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或局限在老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在考试试卷的评阅上,对于客观题的批阅,试题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可以称之为标准答案;对于主观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发展的眼光评判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不局限于抄笔记和背笔记。因此,主观题的答案至多也只能称之为参考答案,相反,对学生所做解答新颖独到的还应给以高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发展空间。
2、考试形式灵活多样。提倡成绩构成由课堂表现、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事例分析等几个部分组成,分数评定采用累计的方法,期末考核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主要是课堂表现以及课外的实践能力。改变期末考试所占比重过大等不合时宜的分数评定制度重视多阶段考试,强化过程性考试,推进考、练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问、讨论、小测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来,注重学生对整体知识技能的把握,将考试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
(一)评价标准的具体化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我们可以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方面合并为“品德习惯”,这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标体系可从品德习惯、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五个纬度来建构,这五个纬度又可根据其涉及领域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应再列举出若干关键表现,突出阶段性和基础性。
(二)评价内容的个性化
由于不同年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要求,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每个学生在相同领域发展依然存在水平差异,因此,评价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还要关注学生年龄段的差异和同年龄段内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三)评价实施的动态化
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环节,它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从学期初的初评定目标,到阶段小目标的确立与评价、学期中的成长足迹展示、学期末的最终形成等级,要定期给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的空间,时刻激励学生自省、自律,避免学生只着眼阶段达标的短期效应现象,更立足于学生的长足发展,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评价方式的生动化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应采取学生熟悉的、活泼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评价的效果。
(五)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班主任不应该拥有唯一的评判权,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等都应该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要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让学生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评价应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不同的主体可以拥有各自的评价权。如生活方式中的“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就应由家长为评价主体,而“乐于交流”中的“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和小伙伴说心里话”则由同伴为评价主体。
二、具体事例
(一)思想品德素质评价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文化素质评价
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语文、数学学科每学期进行四次评价,其它学科进行三次。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
(三)身体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7-01
环顾当今各普通高中,有学生因学习基础差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在学习方面没了兴趣,在学校里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这些学生会荒废学业,浪费青春,有的走上道德沦丧甚至犯罪的道路,令人心痛。这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挑战。我们的这些学生中也不乏有潜力巨大者,有的在某一方面有极高的天赋。我们不能仅用学习这一把尺子来衡量他们,他们拥有的胆识不一定比那些“好孩子”差,也许他们未来的人生会别具一格。我们要让他们重拾梦想,再塑人格,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
90后的孩子是在什么都不缺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少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宁愿牺牲眼前利益的动力和抉择。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厌倦传统,渴望尊重,讨厌说教。而我们以往的工作,往往是说教太多,因此实效不大。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化虚为实,有个抓手,不能总是空对空。
我校试行学生日常表现量化档案管理办法,其核心是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外化为客观分数,从而培养学生优秀的行为习惯,从而推进其思想品德的提升。我们在加强过程控制管理的同时,将这一量化分数作为班内评优选模的依据,另外也作为学生发展报告中综合素质等级评定的依据。下附本办法实施细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定实施办法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内容和办法
1.评定内容: 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学习、工作、 纪律、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定。
2.评定办法和试用规定
(1)对每一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量化记分制。每个学生成绩满分为120分, 其中基本分为80分,采用日评比,周小结,月总评得出每个学生的成绩(如无任何违纪行为的学生得80分);班级工作奖励分10分,由班主任每月评定一次得出,即对学生日常行为由班主任给个人遵规守纪奖励分 0-10 分;奖励加分 10 分,即当月获奖学生加分,详见评比细则。每月根据学生情况评定统计一次。每月评出每位学生的成绩,年终取平均值为学生的学期成绩。期末根据每人积分多少,划出量化等级,然后填写综合素质评定表,存入本人发展报告。综合素质作为评优和评定奖学金的条件,凡量化等级达不到良好者,一律不得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得获得奖学金。
(2)量化等级每学期均为良好以上者,方能参加校十佳、优秀毕业生评选,才能考察入党。
二、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分标准
(一)基本分80分 评分细则
1.出勤
凡早读课、上课、集会、课间操、自习课、体锻课等迟到、早退扣1分/次,缺席扣2分/次,旷课半天扣5分。请假需办理由班主任签字、级部盖章并同意请假的手续。
2.纪律
(1)早读课、课堂、自习课、晚自习随便讲话,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课前准备没有完成的,扣1分/次。
(2)集会或集体活动不遵守纪律的扣1分/次。
3.仪表仪容不合要求的,包括服装,发型,佩挂校徽等,不按要求的扣1分/次。
4.作业收交
(1)缺交作业一次扣1分
(2)抄袭作业一次扣2分,提供作业别人抄袭者扣3分。
5.卫生
(1)值日生不认真,不服从分配,劳动表现不好者,扣2分/次。
(2)卫生扫除缺席,个人卫生习惯不好,破坏公共卫生者(如随意扔杂物者)扣5分/次。
(3)宿舍卫生。宿舍值日生不认真,表现不好者,扣2分/次。
(4)住宿生不叠被,床铺不整理者扣2分/次。
6.文明礼貌,行为规范
(1)语言不文明,与同学争吵每人每次扣2分,班级干部工作失职者每次扣2分。
(2)破坏公物每人每次扣2―5分。
(3)其他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每人每次扣 2―5 分。
7.凡是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如考试舞弊,打架等)的扣 10 分。
说明:学生的课堂表现,由学根据一周以来每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赋分,每周上报到学习委员处进行汇总。
(二)凡是在本月内没有违纪行为的均可获得10分的奖励。
(三)班级奖励加分10分 评比细则
(1)自觉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如主动做好卫生,拾金不昧等)得奖励分 1―2 分, 表现突出的加 5 分。
(2)积极参加活动的。如校运动会,艺术节,演讲赛,各项竞赛,凡报名参加者加 2 分,在活动中有获奖的再加分,一等奖加 8 分,二等奖加 6 分,三等奖加 5 分, 鼓励奖加 3 分。另被选送参加校运动队训练或竞赛培训班的同学加 5 分。
(3)学生干部忠于职守的,认真完成工作的加 2 分,工作有成效的,有创新的加 5 分。
(4)学业成绩有明显提高的,由民主评议小组商定,酌情加分。
(5)月考或模块考试等大型考试中优异者加分。
(四)附加分(20 分): 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加 20 分,省二等奖加 15 分,省三等 奖、市级一等奖加 10 分,二等奖加 8 分,三等奖加 5 分。
三、操作规程
1.每天基本分由六位学生干部负责评比。
2.每周六上午放学前交值周班长统计。
3.每周一班主任将前一周统计情况审查、签字、存档。
4.每月最后一周结束时,由班主任、民主评议小组对本班每位学生评定当月的成绩,报政教处。对分数位列前10者,要作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分数位列后5名的同学则进行诫勉谈话,后两名约见家长,学情会商。
四、特别说明
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对学生某一过程的学习、品德、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它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生评价,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利功性评价,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以考试测验为主,过分追求分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评价标准过于量化,过分关注最终结果,忽视学生日常的动态的过程性的评价,往往会造成评价氛围和人际关系紧张。
二、现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优点
1、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的填写包含了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家长、班干部和同学,是他们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的表现填写的,评价手册填写具有全面性、全体性,而且在填册时,包括量化考核的各项内容,如:学生品德方面的表现、参加社会活动、身体的变化、日常学习情况等。这样就能全面分析一个学生,既看他的思想状况,又看到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 既能看到他的优点,又能及时指正他的缺点,使之注意改正。
2、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中有为班主任设定的评语栏,也有为其他科任教师设计的评语栏,教师在写评语时,大多采用亲切的语言,热情地鼓励学生的进步,委婉地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这样的评定方式避免了学困生的尴尬,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
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评价。《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重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 给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展现个性发展的“兴趣爱好”等板块,为学生自评提供了平台。这些评价栏目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通过内心的自我唤醒,促进成长的心理需要。
4、注重家长评价的参与。 《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通过“家长回音”栏目的设置,使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有了展示的机会, 使教师和家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家校的互动,使得家长更加关注学校里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把自己对教师、对孩子的期望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当前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尽管实行学生综合评价已经多年,但是由于存在中考、高考的选拔形式,以及老师家长对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认识不够,实施综合评价困难重重,评价方式有待于完善。
1、“唯分数论”的观念在某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虽然国家也正逐步改进和完善中考、高考政策,但分数仍占很重要的因素,在中考、高考这两根无形的指挥棒下,孩了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家长便认为其是不务正业。在期末评价中打上“优良”如果没有分数, 便有许多家长打电话来问老师自已的孩子语文、数学分数情况, 而对素质评价手册的有关孩子的身心发展、 实践技能等很不关心。在今后的综合评价中,应就评价工作对家长加大宣传力度,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要让每个家长都清楚孩子的成长不仅体现在文化知识水平日趋丰富,更多体现在道德品质的发展,身心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综合能力的进步。
2、部分教师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评定不够公平。 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部分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优秀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差的。因而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以成绩而定论,没有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科学规范评价的过程和环节,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个体的闪光点,适时评价,表扬激励,做好记录,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依据,为每个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健康发展。
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过程不够完善。 教师一般只在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期中、期末考试,有的同学平时表现较好,但在考试中失利了,这就真接影响了老师的综合评价,其实,评价还可设立“闪光点”、“光荣榜”等评价栏目,记录学生一学期的突出表现,展示学生的荣誉与进步。
已故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在我国,教育的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精神,是现有教育体系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国内传统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为了解决类似问题,国内高校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的实际效果来看,并不令人乐观,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考试与测评。
1 传统考核体系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精英化”大学教育现在变得“大众化”,而“素质教育”则被提得越来越频繁。大学教育囿于专业知识教育的定势,单向度、程式化教育状态依然严重,致使大学生难以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尤其是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考试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考试作为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指挥着“教”与“学”。西方一些学者针对发达国家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①发现,学生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应对不同的考试模式。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金字塔”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考核体系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调整。国内高校传统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1 作弊现象严重
尽管各个高校很重视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考试”,也颁布了各种条例,严惩敢于作弊的学生,但是,作弊现象在高校还是屡禁不止,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作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如今居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研究表明,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比例高达90%。②③
1.2 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运用能力差,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基础牢固的金字塔人才,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一般都会比较多,一般有十几二十门(包括选修课程),相对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专业性更强,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但是在基础课程中,如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等课程一般采用的闭卷考试考核内容除了部分是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更多的则是对定理和公式的记忆,那么寄希望于学生在这些专业课程能够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从而造成了考试前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学生开始“背多分”,最后的考试成绩分数高只能说明学生的记忆力好,很有可能学生考完后对于该门课程完全不理解,尤其是比较抽象性的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该现象尤其明显。
1.3 不能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对于很多课程如果仅仅采用卷面考试是很难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如“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理论学习后通过实验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工具来模拟某些工程控制或者解释物理化学现象。如果仅仅考虑卷面成绩,是不可能正确评价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真实掌握程度和相关的能力。
2 考核体系不足的原因
2.1 教育体制的不连续性
众所周知,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应试教育,考试成绩是主要且唯一的评价方式;但是到了大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老师主要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启发式教育模式,这样的转变对于已经习惯了十多年应试教育体系模式的学生是非常不适应的,自律性不够的学生就会作弊,分数高的学生也有可能“高分低能”。
2.2 国内高校现有考核体系的不足
国内高等院校的考核特点主要有:考试内容记忆性的比重较大;考试模式单一,一般都是闭卷考试;同时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比重大。这种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片面追求卷面成绩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能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性是否得到培养,更没有办法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一般是出勤率和平时作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时,出勤率高也有可能是“人在教室,心在校外”,平时作业也可以抄袭得到,因此不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
3 解决办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应该摆脱传统考试的“笔试、闭卷”单一模式,转而向多元化、应用化的方向发展。
3.1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目前考前一周学生开始复习,背书等现象十分普遍。但是素质教育应该是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应将时间完全浪费在死记硬背上。学者吴建华④曾在考试中采用分段式的考试形式,即前30分钟闭卷,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后90分钟为开卷考试,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分段式考核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 学生自主出题
刘素一⑤在考试改革中提出过让学生出题和答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了解课程的重难点,同时对于整门课程的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出题要考虑到题目的章节分布以及难度程度,对自己的题目进行解答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的归纳总结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的思考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具有多元性、变化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作为一门从上个世纪70年展起来的学科,实际上是一门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门科学的交叉学科,对于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较高,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理论性较强,概念多且抽象,且该门课程理论更新程度快,这些对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而言,增加了难度,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积极,上课也很难和教师形成互动。笔者在2004年至2008年教学期间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学生到了期末不是“背多分”就是做“准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本就没办法提高。
新的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而新的考核方式应该兼顾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核。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既掌握知识,又能应用知识,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笔者采用了以下的做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4.1 成绩评定的多元化
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能力,应该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以笔者教授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的课程为例,平时成绩占到30%,如有必要,还可以增加。平时成绩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平时的阶段性小论文或者知识总结汇报;其次是实验成绩。平时的阶段性小论文或者知识汇报不仅仅要将所查阅的资料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回答其他学生或者老师对其报告或者论文中的问题,根据汇报内容和回答情况来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是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演示至少一个实验内容,保证其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平时成绩的分数评定要比平时作业和出勤率要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感觉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4.2 考题的应用化
期末考试的题目应该在知识运用能力上有所加强,而在基础知识和概念上比例应该相应调整。比如笔者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考试中,知识运用能力的比例至少在30%以上,这样至少避免了学生“背多分”,死读书的现象,学生只有在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实践才能保证考试成绩,考试内容从抽象理论化向实际应用化转变。结果表明:考试成绩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学校教育考试是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根据培养教育目标,选择相应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具有的能力、技能、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并促进其发展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制定课程考试制度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差异性的教育考试模式。
一、电子类课程考试制度的现状
电子类课程的设置多数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这种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相对明显。在理论课堂上教师介绍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相结合,这样显得制定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尤为重要。
目前我院电子类理论课程考试采用传统的纸质闭卷的考试形式,理论任课教师授课并编写期末考试试卷,一般以一次考试定成绩,实验课程的评分采取课堂考查的形式,实验内容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很少有开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实践课程成绩评分一般以考查为主。
二、电子类课程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形式与手段单一,不利于引导和推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高,无法实现教考互动与互促
院校应当以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首要任务,以培养技能应用水平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计划。但目前考试方式仍以传统的闭卷笔试为主,因此其考核内容多强调理论内容,而忽略技能、实务操作与应用能力的考核;且多以一次考试定成绩,多次多手段考核与综合评价应用少,不利于真实、全面地考核学生知识与能力。
(二)考试的综合鉴定与测评功能失效,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我们现在的考试内容多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且偏重于理论知识结构中的原理性、记忆性知识,导致考试与学习脱节,与学生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实际脱节,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脱节,这些都极大地局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与拓展。同时,很多课程考试流于形式,划重点、定范围,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惰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十分功利,破坏了学校的学风建设。虽然通过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提升,但对实践教学结果的考核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机制。
(三)考试的逆向反馈与激励导向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实现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
现代教育需要加强实践技能应用、执业资格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考核,为此,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考核模式。同时,要求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要具有较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而目前的教学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引导教学模式的改革。考试改革做为教学内容改革的先导与保障,没能起到积极促进传统教学考核方式的转变,推行多元化、多维度、多方位的考试考核方式的实现。因此,努力探索出一条以考试改革为支点,以加强实践技能应用、执业资格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与考核为目标的教学考核模式,是推动学院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
三、电子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方向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考试思想观念,一门课程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程学习结束,通过考试可以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检测自己对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而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需要在考试结束后多花时间进行补习,特别是专业课程,一个大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往往通过专业课程综合情况来衡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课程之间的知识点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电路是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的基础,为信号与系统 单片机 通信原理等做好铺垫。教学是双面性的,学生学,教师教,教师上课不以考试而教学,考试是检测教师教师水平的一种手段。
(二)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试形式
目前的考试形式上依然还是采用理论闭卷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考试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等情况,以纸质闭卷为主,实验课程应考核学生对知识点验证以及实验设备的操作情况,实践课程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设计,分析以及应用情况。
(三)考试内容的更新
事物在不断的更新、变化,我们的考试内容也要求不断更新,我们通过考试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创新性, 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考试内容应去掉陈年老旧的,学生滚瓜烂熟的,适当的增加创新型题材。
四、电子类专业课程考试办法
电子类专业课程很多,现以《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为例,数字电路是电子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成绩的评定应来源于三部分成绩,一是《数字逻辑电路》理论课程考试成绩 二是《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程成绩 三是《数字逻辑电路》实践成绩,这三方面成绩的综合才正确反映一个学生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中的综合素质情况。
(一)建立合理的比分制度
理论课程成绩:实验课程成绩:实践课程成绩 =40%:30%:30%,这样的比例既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满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多样性
理论课程成绩来自上课的平时表现+期末的卷面成绩;实验课程成绩来自上课的平时表现+实验报告的书写及现场实验设备的操作+期末考核成绩;实践课程成绩来自于上课的平时表现+项目作品完成情况及项目报告的书写+期末考核成绩,每项成绩的评定都会用具体的评分细则。
(三)考核分阶段性
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形式,将实验与实践课程的考核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和实践项目,考核有实践作品和问答环节。
五、结束语
通过电子类专业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与探索,目的在于提高电子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综合素质,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中涉及到的专业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 阎 石.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考试现已成为高校教育中衡量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工具,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较为公平的学业评价手段,几乎所有高校都以学科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制度,是保证考试工作有序进行,客观、公正、准确地检验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建设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学中的学科考试与初、高中的应试教育考试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宗旨应该是督促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将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大多数高校现有的考试,基本都背离了考试的初衷,成了一种形式、一个过场、甚至一种错误的导向,危害甚大。正确认识考试在教学管理和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作用,对于探讨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如何进行考试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其导向作用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而忽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目的不清,在考试内容、形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1.考试内容局限性大
考试内容的局限性表现为横向局限和纵向局限两种。考试内容大多都是由教师围绕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这实际上把考核范围横向限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那么课堂笔记和考试复习资料就成了学生应付考试的救命稻草。考试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另外,由于考试范围的确定,扼杀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对学科技术的纵向发展更是无人问津。这样的情况导致了考试的成绩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深层次的理解。
2.考试形式单一、僵化
多年来,高校考试形式存在如下特点: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应用能力考试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少。期末闭卷考试是现在大部分课程成绩评定的基本方法。诚然,闭卷考试评分比较客观、公正,成绩可以较准确地进行量化,教师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考试成绩既不能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也不能避免一些偶发因素如疾病、心理状态等对考试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闭卷形式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本公式、基本概念的记忆上,忽略对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和理解,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一次性考试也不利于教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3.考试本身的定位错误
高等学校的课程考试,其目的是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而现有的考试却成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的主要依据,有失偏颇。虽然考试本身的结束代表着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但是课程教学并没有达到实际课程要求的目的。过多地提升考试的地位,致使学生根本不关心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而是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的研究如何能顺利通过考试。这种现象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思维的创新拓展,使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
高校考试现存的种种弊端误导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降低了学生自身的竞争力,影响了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必须明确,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所以,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尽量取消百分制,而多采用等级制和评语制等办法。这样既能减轻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对考试的逆反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全面、更公正地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一个更科学更有意义的评价。
2.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演示、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等多种途径来综合评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大过程考核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而不能单单以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即使是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考核的课程,也应根据课程特点不同、要求不同,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闭卷笔试能够准确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运用程度、理解记忆程度和书面表达能力;开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小论文、课程设计、文献综述等可以考核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考核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且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只关心成绩。多样化、系统化的考试形式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教学效果。灵活的成绩评定制度可减轻学生应付考试的压力,调动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科学的评价方法不仅能体现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考试方式方法的目标就是要使现行考试由重知识测试转变为重能力测试,重应试教育转变为重素质教育,重共性转变为重个性,实施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树立起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观念,建立一个重素质、重能力、重智能、重专业、重实践的全方位科学的考试模式。
1.引言
素质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己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从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国家教育部门从课程的内容、难度、课程教学模式、招生制度等方面作了很多改革,尤其是2002年,全国已普遍使用了新教材,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对评价也有新的要求。
学业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功能很多,主要有导向、鉴定和选拔、诊断、调节、激励以及发展的功能。一切评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上的,不同的标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结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标准,而缺乏与新课程标准目标一致的评价机制,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2学业评价概述
2.1评价目的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学科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及科学品质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激励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2.2研究进展
针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外学业评价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国家也正在以全面测评素质为导向,积极探讨改革学业评价方式,近年来有关素质教育中学业评价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五年来教育、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方面的十余种刊物中,有关学业评价的研究很多,有些地方已经进行学业评价改革实践。据报道百万学生改变以往的成绩报告单,而使用《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让学生从分数堆里解脱出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初中历史和政治也尝试开卷、闭卷相结合方式并以等级方式评价学生学业成绩。
2.3评价功能
学生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目标,需要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监控和价值的判断。数学学业评价作为对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做出价值判断的手段,其功能如下。
(1)导向功能:为了使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和学生必须以数学素质教育目标为准绳进行教与学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过程朝着目标指引的方向发展。(2)鉴定功能: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做出判断。(3)诊断功能:通过评价、调查、了解、验证数学教与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制度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依据。(4)调控功能:根据诊断出的问题,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程序以利于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目标。(5)激励功能:评价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会对人产生压力或动力,激励学生和教师不断朝着目标方向努力。
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机制的实施
3.1具体实施建议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注意多元化,对学生既要有统一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根据这些要求,把对小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分为期末闭卷考试、听力测试、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四个方面。
(1)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是指学期末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统一出题,由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考试,学校教师统一阅卷。简单地说就是过去学生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试卷为8开双页,卷面统计成绩为100分。对一些开放性的题,教师阅卷时可给予学生适当加分,但加分不计入统计,只作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鼓励和肯定。此项成绩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70%。
(2)听力测试
学校根据学段教学目标和本期教材口算的内容和要求,可由学校教导处或任课教师出20道口算题,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听算测试。具体做法是:教师念题三遍,学生听题后在听算单上填写出答案,听算结束,学校可组织教师统一(或任课教师自己)阅卷,正确的一道给0.5分,满分为10分。此项成绩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10%。
(3)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应该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习的行为是否规范,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书写是否符合要求等等。这部分也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10%(表1)。
(4)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各学校教学的实际,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进行。
此项成绩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10%。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时,要注意从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否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学习水平,是否能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等方面进行评价(表2)。
3.2改革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几点建议
(1)从评价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结构的复杂完整性,结合新数学大纲确定的目标,建立知识技能评价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评价三结合的全面评价制度。改革单一的知识评价为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从基础知识、态度方法、思维品质、综合应用能力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除知识测评外,还应考察其学习的态度、收集与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活动所表现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创造能力等,评价中应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测评。
(2)从具体的评价操作上,可用全面反映学生学业情况的实作评价来补充单一的纸笔测试。实作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里,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评价方式。因为它能更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的测评比单一纸笔测评更全面、更真实,可作为纸笔测试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具体评价时,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在等级记分制下附加评语性描述,评语应指出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状况、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学业考评从过去以分数形式的表征性评定转化为以等级制附加评语性描述的实质性评定,后者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从评价方式上应注意把形成性评价与总体性评价相结合,且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因为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鉴定,更是为了改进和发展,而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问题,反馈信息以促进改进,使其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它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评价原则,应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在鼓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培养学自主、自信的意识。
(5)现代教育评价更重视自我评价的功能,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时的角色互换,使学生达到自我完善,调动教与学的方向性和积极性。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明确和调整今后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调整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在心理上产生的不平衡状态,以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6)配合评价改革,应积极开展对考试命题的研究,使试题为检测素质教育的目标服务。改革评价制度首先要改革试题,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导向性,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来制定考试命题,命题内容中突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降低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应结合具体知识注重考核掌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7)评价最好采用“等级制+评语”的综合性评价,改革应试教育百分制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笔试、口试相结合,闭卷、半开卷、开卷相结合,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淡化考试,这将有利于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把目光从分数转向一些更有价值的活动中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8)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改革,应建立多样化的评估学生发展的体系,依据评估学生发展的参照体系,可采用“个人发展参照法、教育目标参照法、教育常模参照法”。成绩考试的评卷,应特别注意激励独创精神,对于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的独到解法应予以加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上,应强调个人的纵向比较,根据每个学生的进步状况来判断教育成果及与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148-01
前言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同时,中职学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考核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顺利开展。为此,根据《液压传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尝试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考核方法。
一、旧的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本身是实现教学目的、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体现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现在很多课程的考核依然采用传统的书面闭卷式考试,学生得到60分,合格通过。这种“一考定成绩”的考核一方面体现不了全程化、多元化课程考试和教育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又会使相当多的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只注重期末考试,从而作弊现象严重,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作者认为,课程考核方法的制定应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课程特点,既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新的考核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的考核方法应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决定,其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改变“一考定成绩”的状况,加强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权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单纯依靠期终突击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考试几乎不可能。采取“平时成绩+基本理论+实训理论+实训技能”相结合,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全学期的学习状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出勤率等。此考核方法在考查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此激发他们持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1.考核内容
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组织课程、基本理论、实训理论、实训技能等方面。
考核内容:考评内容决定考核方法的合理性,应包括四方面内容:(1)平时成绩:包括单元测试(30%)、到课率(20%)、平时作业(30%)、学习态度(20%)。其中:到课率、根据上课次数,算出旷课一次和迟到一次的扣分分值;平时作业根据总次数得出单次作业的分值。学习态度根据上课次数,算出表现不好(如玩手机、睡觉、讲话等不认真听课行为)一次的扣分分值;(2)基本理论知识: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考核;(3)专业理论:考核实训设备的名称、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4)实训技能:注重基本的操作、熟练程度、实训结果的分析讨论。
2.考核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是一门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考试,应该是检查知识和考查能力并重。专业基础课与基础课相比,应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将能力培养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平时的实验和作业中,相应的成绩应参与课程总成绩评定。
课程总成绩=理论平时成绩(20%)+实践平时成绩(20%)+期末理论成绩(30%)+实训期末成绩(30%);
理论平时成绩以课堂表现、单元测试和作业完成质量为主,加上上课出勤情况进行考核,达到督促学习的作用;
实训平时成绩以课题表现、单元实操测试和实训报告进行评定,加上上课情况(旷到、迟到)进行考核;
期末理论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期末实训成绩以操作能力的考核和实验结果的评定为主。
表1
总之,考核方式应将平时的考查、理论考核、实训考核有机结合,既有理论的反映,也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也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
三、小结
考核是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教学效果,既要考基础知识,更要考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只有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学能力,提高其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液压传动》课程在新考核方式的指导下,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宽泛和牢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加分制班级评价管理
1、科学编制
为便于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班级设正班长、中队长各1人,纪律、卫生、生活、学习、礼仪、劳动副班长6人,文艺、体育、通讯、组织、量化汇总委员各1人;同时把全班40人分成5个大组,10个学习小组,每个大组有纪律、卫生、生活、学各1人;组长由各组组员民主选举产生,组员据情况可以罢免组长。每个小组设学1人;由个人在学习小组中的单元成绩高低决定。星期一至星期五班里设10名督查员,每天2名,督查员4个周一更换。同时,班级卫生岗位执行固定性选择定岗,并打印表格张贴于教室,通过编制,让学生人人有岗位、有职位,人人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建设中去。让学生在管理中、活动中,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加分制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学生规范自我,检查自我,反省教育自我的有力警示牌。也是班级加分制管理评价的基本依据。它分为定项标准和动项标准两部分,具体情况班主任要在班会中解读学习。具体标准如下:
1、一周内不打架、不骂人、不乱给别人起绰号,喊绰、讲话文明加5分
2、每天能按时完成个人负责的卫生工作并保持一周加5分
3、上课积极思考,乐于发言、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扰乱课堂秩序加5分
4、不破坏公共物品,并能认真地爱惜、保护公共物品加3分
5、积极认真参加校、班内组织的活动者加2分;在活动中获奖者加5分
6、能够按时上课、不旷课、不迟到、有事请假者加2分
7、班干部认真负责,如相应管理范围成绩优异加5——10分
8、拾金不昧、关心热爱班集体,表现突出者加3分
9、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学习及思想,并使其进步者加10分
10、不偏食、合理、文明就餐者加5分
11、除上述内容,有其它好人好事者一次加2分,重大好人好事加5分,
12、在宿舍内能够按时作息,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扰乱者加5分
13、在班内学习认真、进步明显,进步幅度每超过1个百分点加1分
14、上课举手积极、认真听课、回答问题并多次或得老师的好评者加5分
15、每次测试90分以上者,加5分,100分者加7分。组第一的、人均加5分。
16、每投稿一次者,并且选中发表、刊登者加5分。
备注:
1、周常规定项加分为:50分其它动项加分视学校、班级活动需要另做统计。
2、只要本周没有出现违反条款现象或该项做的比较好,则本周自动加分;否则,相应条款分值不得加分。
3、日检查加分
日检查加分是加分制班级评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由每天的两名值日督查员,根据当天每位学生行为表现情况,进行反向检查记录,以备值日班长当天夕会总结,更主要的是作为汇总委员每周加分统计时用的一种存根依据。(备有一份张贴墙上含有学生名单的周加分统计表)
4、期末汇总
期末汇总就是由班委会成员统计周加分情况,将每个人各周常规加分与期末各科学习成绩加分合并,求出个人的总积分,并分别进行三项的降序排列。以备班级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奖励评定。
5、学生奖励评定
(一) 原则与方法
(1)班级评定本着“公平”“公正”“民主”原则客观量化评比。
(2)评定按班级常规量化总积分和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五科学习成绩各总积分数各占一半。
(3)年终“三好学生”评定对象从加分积分最高的学生依次往下录取。
(二)具体步骤:
(1)汇总每周加分,计算出期末常规量化学生总积分。
(2)用期末常规量化总积分去除以2,分值为“三好学生”评定总分的一部分。
(3)统计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五科学习成绩总分,为“三好学生”评定总分的另一部分。
(4)用期末常规量化总积分加上期末五科学习成绩总分,并按降序排列取名次。
(三)个性积分奖励:
由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及行为习惯等具有个体性、程度差异性以及内隐于心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激励形式评价学生,只有采取以下带有个性色彩的评价激励形式,才能更好的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高。
(1)结合期末常规量化加分的总积分,针对性的设置“纪律小标兵”“卫生小标兵”“学习小能手”“生活小强人”“助人小标兵”“礼仪小标兵”“行为进步小明星”“优秀班干部”等奖项。各项荣誉可以兼得,但同一荣誉也要分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