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加强员工法律意识

加强员工法律意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加强员工法律意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加强员工法律意识

篇1

关键词 :企业经营 员工教育 法律培训 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行为越来越严格地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法律已经全面渗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企业经营就是经营包括市场层面和法律层面的各种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行为,而企业行为是通过各个层面的员工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防范化解企业法律风险非常重要。

一、员工法律培训的意义

第一,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增强员工法律意识,形成企业内部良好的法制文化,建立公司内部治理的良好秩序,确保公司自我协调运转,避免企业运转、生命维系于法人代表个人。

第二,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某些业务如营销合同的签订实际上绝大部分是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如果员工不懂相关的法律知识,则难免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隐患,重大的合同风险甚至可能会给企业生存带来威胁。

第三,员工法律培训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手段,员工法律培训有助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是经营风险。风险的防范和抵御需要企业上下员工的同心协力。员工法律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风险辨识能力和预防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第四,员工法律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需要。通过对员工进行较为系统的针对性法律培训,能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目标。

二、目前员工法律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些企业对员工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员工法律培训更是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对员工法律知识培训讳莫如深。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员工培训的意义,对内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培训体系。许多企业员工法律培训存在空白。经常做一般法律培训的企业只有两成多,做专业法律培训的企业不到两成,六成企业从未做专业法律培训。企业主把员工法律意识的提高看做是自己的敌人,担心员工法律意识增强后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困难和不便,对员工法律培训的内容、意义存在误解。

第二,企业员工培训多偏重于业务培训,而忽视法律培训。多数企业往往将提高业务能力作为员工培训的唯一目的,没有认识到员工法律培训对业务培训的促进作用。法治社会下,企业业务关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引导。在具体的业务领域中,都有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和法律问题。法律意识能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如销售岗位的员工,具备和了解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是其开展业务的必要基础。如果员工仅了解具体业务内容,而忽视了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久而久之,迟早会演变成企业的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三,目前的员工法律培训表现为随意性强、体系性与业务针对性差。目前一些有意识的企业在对员工开展法律培训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培训随意性强。往往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需要临时安排,有时甚至是为了完成某些培训任务。在培训安排上没有考虑前后法律培训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一些企业进行的培训是一种盲目的救火式、应急式培训。二是体系性差。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本单位业务领域所涉及的主要法律体系。三是针对性差。法律培训脱离业务培训,与业务培训缺乏紧密的结合,实效性差。

三、建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员工法律培训体系

企业根据内部分工往往划分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同,所对应的法律风险也不同,员工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法律知识也不同。但有时不同的工作岗位也可能会面临相同的法律风险,如研发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都面临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员工法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必须建立因岗而异,以业务需求的导向的法律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设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据此,我们将主要以企业岗位分工为基础,制定不同岗位员工的法律培训计划。每个岗位的培训计划应当包括岗位范围、培训必要性、培训内容和职业法律风险。岗位范围主要确定本企业内部符合该岗位特点的部门和人员,以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必要性是要让培训主体和培训对象了解本次培训的必要性和意义。培训内容是确定本岗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职业法律风险是岗位员工在具体业务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包括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和自身的法律风险。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自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企业和员工自身法律风险。企业员工法律培训可以参照下列形式制定培训计划:

四、分岗位的员工法律培训体系内容

1.涉密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的必要性。涉密岗位是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岗位,有时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一方面企业要依法研发技术,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要做好本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商业秘密保护。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往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技术和商业秘密的涉密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保密意识,掌握本企业涉密事项的管理流程。

(2)岗位范围。涉密岗位的确定是确定培训对象的前提。不同类型的企业涉密岗位是不同的。很多企业对自己的涉密岗位并不清楚。这是对企业商业秘密范围不了解导致的。通常情况下,高新技术型企业的研发部门、销售型企业的市场销售部门、生产型企业的采购部门、各类企业的财务部门等均属于企业涉密岗位。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骨干人员和关键技术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涉及企业客户信息、进货渠道及价格的市场营销人员和采购人员;掌握企业核心财务信息的财务人;能够涉及经营决策、经营信息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岗位人员均属于涉密岗位范围。总之,要按照以岗定人的原则确定涉密人员的范围和涉密法律培训对象。

(3)培训重点。涉密岗位最主要是确保员工不会泄露本企业商业秘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因侵害竞争对手商业秘密而带来的诉讼纠纷。因此,涉密岗位最重要的是建立员工的保密意识、完善企业保密措施等。重点培训内容是:商业秘密的含义、特点、范围;商业秘密的保护;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确定本企业的商业秘密范围,集中学习本企业的保密措施和保密规则。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企业涉密人员管理规定》,确定本企业涉密岗位和人员范围、涉密人员职责、涉密人员管理、密级规定、保密措施、脱密程序和脱密期等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特点、种类,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构成和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的典型案例。

(4)职业风险。涉密岗位员工的职业风险主要表现为擅自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和在工作中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责任。主要是:一是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可能对本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二是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可能对其他企业承担侵犯商业秘密的赔偿责任;三是依照《刑法》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5)涉及的法律法规。涉密岗位法律培训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合同法》、《刑法》中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相关规定。

2.市场营销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必要性。市场营销岗位是企业对外发生业务关系的主要岗位,企业风险也多发生在这个环节中。因此,加强市场营销岗位员工法律培训,对增强员工业务能力,预防企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2)岗位范围。市场营销岗位主要是对外代表企业从事营销活动,签订营销合同的岗位,主要是销售部、采购部等部门。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涉及合同的签订,如后勤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因此,凡是对外发生合同关系的岗位都可以纳入本类岗位培训。

(3)培训重点。与市场营销岗位相关的法律技能主要是《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合同主体审查、合同条款拟定、签订程序、合同履行、合同变更、违约责任的设定、诉讼时效、争议管辖权的约定、合同审查、合同履行中的监控、合同诈骗防范等。其他如营销商业秘密保护、营销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担保法、公司法、招投标法等知识。实践中,除了要重视合同文书的签订、保管,还要对履行中双方对合同的变更记录及时登记保留,如口头变更的及时签订《补充/变更协议书》;通过电话变更的可以做好电话录音;采用数据电文的及时保存聊天记录等信息。建议企业建立自己的《合同管理流程》,从签订审批、法律审查、履行监督、变更审查、争议解决等几个环节制定。对市场营销岗位员工及时进行合同管理流程培训。

(4)职业法律风险。市场营销岗位员工的职业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签订合同过程中遭遇合同诈骗;如果是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可能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同时,在采购、销售款项的回收管理中,可能涉及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在市场竞争中,也可能因商业贿赂而引发犯罪。

(5)涉及的法律法规。市场营销岗位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合同法》、《担保法》、《招投标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职务侵占或贪污罪、挪用资金或挪用公款罪、受贿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贿罪或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

3.生产管理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必要性。对生产型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企业的中心活动是有关生产。生产环节中的安全、卫生、环保、产品质量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如果生产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对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如因毒奶粉而导致的三鹿倒闭事件。因此,生产管理岗位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非常重要。

(2)岗位范围。生产管理岗位并不仅仅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员工,而是指所有与企业产品生产相关的部门管理人员。一般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原材料供应、生产组织、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的人员,如负责组织生产的高层管理人员,原材料的采购部门,生产车间主任,存贮部门管理人员,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等。

(3)培训重点。生产管理岗位员工培训主要是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内容。本岗位员工法律培训的重点是产品质量要求以及产品质量不合格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包括可能带来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企业应该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把这种产品质量标准的实现进行流程化操作。建议企业制定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检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并把对这一标准的学习作为生产管理岗位培训的重点。

(4)职业风险。生产管理岗位的职业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不合格给企业造成对外合同上的违约责任、对消费者的损害赔偿责任、企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事故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员工个人对企业的赔偿责任。因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故还可能承担刑法上各种重大事故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三鹿毒奶粉事件中有关的采购、生产管理人员被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即是此类风险的典型表现。

(5)涉及的法律法规。本岗位法律培训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生产安全卫生方面的:《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环保方面的:《环保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刑法》上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等。

4.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1)培训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要设置的岗位,该岗位负责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劳动纠纷处理等,是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的重要部门。

(2)岗位范围。本岗位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分公司、分店的负责人也是本类培训的对象。

(3)培训重点。人力资源岗位的培训重点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司规章制度,工会法律制度,工伤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办事流程,劳动争议的处理,包括掌握劳动仲裁程序、劳动诉讼程序,一审诉讼、二审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

(4)职业风险。人力资源岗位职业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招聘中招聘公告拟定涉嫌就业歧视、对求职者审查不严导致的欺诈、劳动合同范本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公司规章制定程序违法导致无效、社保缴纳不及时导致的罚款、为他人开具虚假劳动关系、收入证明等。

(5)涉及的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培训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有:有关劳动关系订立、履行方面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等;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如五险一金的相关规定;有关女员工和童工保护的相关规定;有关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5.其他岗位员工法律培训

除了上述岗位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行政管理岗位等岗位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培训。其中财务岗位人员主要是涉及财务制度、财经法规的培训。在职业风险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应注意预防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等犯罪行为,法律培训应注意加强此方面的警示教育。行政管理岗位人员则需加强公司治理培训,掌握公司法关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规则、程序,为公司依法运作提供保障。

总之,员工法律培训对企业而言是一种长效投入,成功的关键是要与员工业务能力、岗位职责相结合。法律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是判断员工法律培训体系良莠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蒋吉成.探讨企业员工培训[J].企业导报,2009(10):163-165

[2]文新贵.浅谈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企业导报,2012(4):158-159

篇2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普法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开展普法教育是依法治企的基础,倘若企业员工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依法治企也就无法实现。其次,开展普法教育是防控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措施。公司在经营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如果没有预先防范的意识,就无法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结果将会对公司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影响良好声誉。再次,开展普法教育是提升员工法律素养,帮助树立正确法律观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依法维权的重要途径。

二、要切实加强企业法律法规学习教育。一是各部室、各子公司负责人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二是要加强对《公司法》、《合同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和岗位适用性、禁止性法律法规的强化学习,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学法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建立普法责任制,形成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负总责,其他部室和各子公司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法律宣传教育制度,做到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要求、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切实提升公司员工法律意识和学法热情。四是要夯实普法教育的文化基础。要将日常普法与关键时点普法相结合,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篇3

2.加强管理者法律责任意识,切实发挥防控制度体系的有效性。管理者在油田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对于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建设及其有效性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加强管理者的法律责任意识,强化管理者在应对突发性法律风险时运用法律手段、依托防控制度体系加以解决的法律思维模式,达到切实发挥防控制度体系有效性的目的。

3.加强员工法治理念教育,促进全员法律风险意识的提升。员工是企业构成的基本单元。员工法律风险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在目前员工构成复杂、多种用工形式并存、风险意识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应当结合岗位责任制培训加强员工的法治理念教育,逐步树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全员法律风险防控意识的提升。

4.正确认识各类措施的内在联系,保证防控体系高效运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管理者法律责任意识和加强员工法治理念教育三类防控措施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构建适于油田企业发展的防控措施制度体系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基础;加强管理者法律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思维模式则是防控措施制度体系真正发挥其有效性的关键;加强员工法治理念教育,提升员工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则是法律风险防控措施的保障。

防控制度体系模式设计

1.以合同管理为主线,健全对外经济交往管理制度体系。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合同管理工作是主线,既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前导,又是双方履约和解决纠纷的依据。因此,应当对合同实行全过程管理。一是建立对方资信状况及履约能力审查制度。应当建立动态的专业市场队伍准入制度,对申请准入专业市场的外部队伍进行专业化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将资信状况良好,具备相应履约能力且专业化程度高的外部施工队伍纳入准入管理的范围,允许其承揽与其自身资质和履约能力相当的施工项目;对于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资信状况下降,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履约能力的外部队伍,要及时进行清理。

二是建立分层次的合同签订制度。要按照合同标的额、履行难易程度等指标将合同划分为一般合同和重大合同。对于一般合同应当规范其前期谈判、缔约过程、文本审查和履行结算报告制度。对于重大合同,除遵循一般合同的管理制度外,还应当建立内部联合审批以及定期履行报告制度,避免因合同签订引起的纠纷。三是建立履约状况及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合同的实际履行过程是确保合同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对于正常履行的合同项目应当由责任部门和合同对方定期共同提交初期、中期和末期履约状况报告,确保项目的如约履行;对于重大或者出现异常的项目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提交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于可能发生诉讼纠纷的项目,应当及时组织法律事务部门对相关证据进行固定,为依法维权做好准备工作。四是完善合同履行过程中各种资料保存制度。

对于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合同文本、进度报告、预算结算明细、验收台账等重要资料应当及时确认并归档。对于可能发生纠纷的项目,应当及时将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固定和封存。五是建立验收审查及履行结算报告制度。验收审查是关闭合同的关键环节。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及合同对方对项目进行验收,完善验收证明资料,并据此提交履行结算报告。对于存在质量保证期的项目,应当预留保证金,用以解决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

2.以风险评估为起点,完善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当根据生产环节的不同建立风险源识别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在此基础上完善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只有树立防患于未然的责任意识,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才能从容应对生产过程中突发的各种法律风险。一是建立风险源识别分类评估制度。应当组织各单位对依照工艺流程,在所辖范围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源进行识别汇总,并按照可能发生的概率大小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评估。对于发生概率大影响程度高的风险源作为防控的重点;对于发生概率小影响程度大或者发生概率高影响程度低的风险源作为防控的次重点;而对于发生概率小影响程度低的风险源作为防控的一般重点。

二是根据风险源识别分类情况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应当根据风险源识别分类情况,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做好应急响应。对于防控预案的编制,应当以风险源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依据,重点做好风险源自我控制、限时逐级汇报、风险处置流程、善后事宜的处理等等。例如,对于可能发生的井喷事故,应当首先做好井控防范措施,从源头消除事故隐患。对于突发的井喷事故,各责任部门要限时逐级汇报,同时组织人员和设备按照预案对事故进行处置。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损害评估、证据收集,实施事故的善后处理预案,保证风险一旦出现,责任明确、处置方法得当、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事故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应当要求法律部门人员提前介入事故调查处理,搜集相关证据,为可能发生的索赔、诉讼、行政复议做好应对准备。

三是完善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原油生产采取的是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涉及的工艺复杂、人员和设备众多。而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体系是保证这个集约化生产模式高效运行的基础。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随着生产形势的发展及时进行修订,使之与生产运行保持协调一致。四是制订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的制度。在对各类风险源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重大突发风险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以加强各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于各类风险的处置能力。

3.以法律审查为手段,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各种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协调关系,管理制度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应当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管理制度进行法律审查。

一是事前审查。为适应生产形势的变化,企业及其各个部门都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为避免这种紧张关系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应当在其生效前增加法律审查,避免因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二是事中审查。法律法规同样处在变动中,原本合法的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变成不合法。为应对这种变化,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对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其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动。

三是事后审查。应当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法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制度体系进行制度编纂工作。及时清理和修订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体系的有效性。

制度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重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法律风险防控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而对制度体系的管理同样是实现风险防控的重要因素。应当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逐步加深对来自对外经济交往、生产流程和自身管理环境的法律风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防控制度体系,使制度体系合法、适用、高效。

2.狠抓制度体系的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体系落实的样态对于企业应对法律风险更具有实际意义。所以,对企业而言,在注重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应当下大力气抓好制度体系的落实工作。只有各项制度变成各职能部门直至具体岗位员工的自觉行为,才能使制度体系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篇4

在供电企业法治化管理的主要问题中,对法治化的认识程度不够是最为基本的问题。很多供电企业在企业管理中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企业的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电力作的安全开展等方面,但对于法治化管理则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这样就会造成供电企业的法治化管理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其后续工作难以进行,法治化管理缺少环境支持。

1.2员工法律意识淡薄

上面所说的认识程度不够,是针对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展开的,与此同时,供电企业很多员工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导致法治化管理无法得到有效推进。很多供电企业的员,在工作开展中还在沿用传统的“人治”方式,不会运用法律手段去规范自身行为,甚至违背企业法制规定,以权谋私。供电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淡薄,还会造成供电企业的运行存在法律风险。

1.3法律制度不完善

很多供电企业在法治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没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导致法治化管理工作缺少科学指导。有的供电企业在制定法治化管理制度的时候,没有以我国相关的供电法规为基础,也没有切实结合供电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导致法治化管理制度与具体工作出现严重脱节。供电企业若是无法制定完善法律制度,其法治化管理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2.供电企业应如何开展法治化管理

2.1管理者提高认识

供电企业的法洽化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开展,首先就需要企业的管理者提高相关认识。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在自身X作中,应当认识到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探析其中蕴含的深层价值,充分了解供电企业开展法治化管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管理者应当与其他供电企业加强合作,在工作之余前往法治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企业参观学习,与对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沟通,吸取对方企业的优秀经验。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在正确认识法治化管理后,才能真正将其与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为法治化管理的开展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2.2幵展法律知识培训

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在正确认识法治化管理后,还需要针对企业内部员I: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以此保证内部员工也可以正确理解法治化管理?

某供电企业为开展法治化管理,针对内部员工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开展了集中培训。该企业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师,深人企业内部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首先转变员n的思想观念。强调法治化管理的重要价值,让员工认识到法治化管理不只与企业管理者、律师、法律顾问有关,与自己的工作也有密切联系。之后,培训教师针对该企业员工的具体岗位差异制订了不同的培训计划,以此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在培训内容方面,培训教师着重强调了员X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性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还在培训中开展模拟法治纠纷的活动,让该企业的员了亲自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真正理解法治化管理在T.作中的具体体现。在培训结束后,该企业对员丨:进行了考核,考核情况较好的员工可以参与到实际T作中并能获得-定程度的奖励,而考核情况较差的员I:则需要参加二次培训。长此以往,该企业的员工对于法治化管理有了深刻认识,自身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都得到了有效加强,并且在实际Ti作中可以将其与法治化管理相结合,确保了该企业法治化管理的有效开展。

2.3完善法律制度

供电企业在法治化管理中,需要对法律制度加以完善,让其成为法治化管理的科学指导,避免法治化管理无章可循。

在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当参考国家有关部门及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的法律制度,并将电力市场的变化情况、电力事业的发展方向等与供电企业自身的运行情况相结合,确保法律制度的建立符合供电企业实际发展,以免两者联系不够紧密。供电企业还需要对各项工作程序加以完善、规划,切实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防范管理风险、解决管理问题、分析管理漏洞,尤其要加强供电企业的源头性经营管理。与此同时,供电企业应当对内部管理行为加以优化,使法治化管理可以覆盖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使供电企业的法律制度更为完善,具备较强实用性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规范性。这样,供电企业就可以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影响下,实现法治化管理的稳步开展,为供电企业的深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4任用法律顾问

在供电企业的法治化管理中,需要任用法律顾问,以此.保证法治化管理的开展质量。法律顾问应是供电企业法治化管理中的专业人员,可以承担供电企业的法律事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供电企业应当重视法律顾问的作用,在任用法律顾问的时候,要着重考察其个人素质、法律意识、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及自身工作经验等。供电企业只有任用法律顾问,才能保证法治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此外,企业内部出现的法律纠纷也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出现针对性不强、解决速度较慢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供电企业在任用法律顾问之后,不能随意干涉法律顾问的工作,管理者更不可以因个人私利而随意插手法治化管理,以免供电企业的法治化管理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供电企业一定要保证法律顾问工作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为其工作开展创设合理环境。

2.5加强监督

供电企业法治化管理的有效开展,还需要供电企业开展相应的监督工作。供电企业可以在法治化管理过程中选拔一批监督人员,让监督人员针对法治化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着重分析法治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若是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监督人员就可以与法律顾问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合作,共同提出解决措施加以解决;若是问题比较严重,监督人员就需要立即将相关情况进行上报,由供电企业的管理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此外,监督人员在具体工作

3.结论

篇5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审查,防范风险,服务基层要坚持法律审查的独立性,继续做好对合同的审查工作,加大对临摊的监管核查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平时管理相对薄弱的业务和环节的法律审查及指导,如有必要做好法律意见书,并督促落实。对公司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新业务、及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参与谈判、合同文本起草、法律风险提示及法律审查等方式,为经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法律服务。

三、加强业务合同管理,提高经营合规水平加强对合同文本实施工作的指导管理,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的使用,不断提升合同质量。按照租赁管理等要求,对合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同时要把合同的检查作为日常例行工作,并持之以恒,力求关口前移、消除隐患。

四、改进诉讼管理,提高诉讼效益继续加强诉讼论证,提高诉讼效益,杜绝无效益诉讼。继续强化案件管理,全力推进未执结案件的执行,为清收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力求胜诉案件执行收回等工作有所突破。改进诉讼管理,要对企业经营,特别是合同案件发生条件及其管理中风险预警进行论证、提出可行的处理办法,为完善合同管理、做好预警反应、及时中止风险提供法律服务。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企业内部的运营与管理,并且受到各级单位的重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从传统的工作体制向新型的工作体制的转变是数字化视阈下我们会计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由于技术革命的更新,极大的拓宽了会计行业的渠道空间,使得过去有限的会计空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就为我们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更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随着互联网的介入,现代企业的会计工作也踏上了新的征程,但是一个技术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当前行业带来极大的挑战,这篇文章我们就从施工企业这个部门来谈一谈会计工作的构建和会计监督的落实。

一、施工企业如何构建合理的会计工作

(一)构建完整的会计工作体系,保证会计部门的独立性

会计是一个施工企业的关键部门,承担着重要责任,加强其基础工作建设,完善内部分工,有利于协调部门工作,提高部门工作效率。会计内部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审核及处理、账簿组织、会计分析、内部资金运营以及内部监督,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每个部门互不干扰,相互独立,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合理的内部分工是一个部门发展的前提与重要保障,只有构建好完整的会计工作体系,使每个部门都平稳运转起来,会计工作才能很好的运转,才能保证施工部门会计工作的运行。

(二)加强会计部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虽然我们新的《会计法》已经运用在施工企业,但是其效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很多施工企业人员由于文化程度低,对此了解不多,因此加强会计部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法律意识非常必要。按照《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中小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会计内部监督制度,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经济活动体系。这就要求我们的施工企业,不能仅仅促成部门建设,更要加强会计部门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避免知法犯法。

(三)将信息化与会计工作相结合,提高施工企业工作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工作也逐渐与互联网相连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工作内容得到了拓展,会计工作延伸到位。我们的会计工作在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下,成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的会计管理方案,将会计工作成功延伸到金融、税务、保险等多方面,并且取得不菲的成绩;(2)有效规避了风险,会计账目完美把控。在数字化视阈下的会计工作,有效的计算了各企业的人力资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将企业的各种账目都完美分类处理,有效的规避了企业因资产不清而引发的风险;(3)加快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字化视阈下的会计工作实现了数字化和会计工作的无缝对接,在数字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实时报告、业务协同处理、档案资料一体化等,有效的节约了业务时间,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实力;(4)提高企业监测力度,对市场变化迅速反应。数字化前提下会计工作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通过数字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对市场的变化灵敏反应,积极应对。

二、施工企业会计监督的落实

(一)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落实

会计内部工作人员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主体,会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开展效果,进一步影响整个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施工单位会计工作质量的首要任务。要想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2)将工作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工作完成度直接决定其工资和奖金,加强主人翁意识;(3)适时增加法律知识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确保会计人员的内部纯洁性;(4)严格培养会计高层管理人员,确保以优带优,而不是空有其职。只有先保证了工作人员素质,工作制度的完善才能保证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增联动机制保证会计监督

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不能仅仅针对会计部门,加强对整体的控制才可以有效的增强整个企业的联动性,进而反作用于会计工作。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整个施工企业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组织各部门工作,极高决策效率,及时汇总信息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当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步完善,那么其会计监督工作相对来说就会更加的简单,工作人员只需每天进行相关的流程任务,保证会计部门的账务没有错误即可,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仅工作量大,工作质量还不高。

三、小结

在施工企业,会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我国经济制度完善工作进行较为迟缓,所以导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会计工作还是很不到位,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像施工企业这样类型的单位,会计工作更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篇文章我们就从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的构建开始入手,提出了几点建议,然后又从施工企业会计监督的落实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这些对我们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推动我们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小瑛.议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5

[2]成焕玲.论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2015

篇7

作者简介:祝丽芳(1981-),女,河北保定人,新疆电力教育培训中心,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刘陶(1983-),男,四川乐山人,新疆电力公司营销部,助理工程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48-02

市场经济的特征决定了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内容。风险蕴含着成功的机会,也包含着失败的可能,极具挑战性。各种风险处理不当不仅会演变成法律风险,更会使企业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尚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供电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虽有天然垄断的特点,并不断改革自身弊端,力争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但由于长期管理相对粗放,缺乏法治传统,法律风险管控能力差。因此,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确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法律风险,是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健康发展的需要。

本文结合新疆供电企业实际,对供电企业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一个涉及公用利益和公共安全的企业,是因其自身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垄断性行业,因此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必将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极易引发索赔、劳动争议纠纷等涉诉涉法事件,再加上电力行业给公众的印象普遍是经济效益好、支付能力强的单位,因而成为一些不法人员滥用民事权利,恶意索赔的对象;另外,电力行业管理者运作资金大、社会责任重,如不坚持依法治企,进行自我约束,就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后悔终身。之前在中国新闻界,报道了四个省电力系统有500多名干部严重违法、违纪,经过专家调查,发现这些干部犯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第二类是渎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如签定合同,审核不严,给单位造成损失,势必要承担刑事处罚。每一个电力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职务,对应相应的权利和要求,如果电力企业员工没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就可能因为电力企业员工的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从而面临失去自由的代价,因此,增强电力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是每一个电力员工的当务之急。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疆供电单位在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领导干部或普通职工,有相当一部分人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存在很多问题,不具备本岗位抗风险的能力,日常专业性的法律培训不够,尽管有法律答卷,但过于形式主义,没有对所有员工真正做到普法。

第二,部分地州只有一个法律专责,而且不是专职,某些基层单位甚至没有法律专责,且与普通员工沟通不足,员工的法律知识严重欠缺,合同审查方面有时也会出现脱节现象。

第三,基层排查,隐患通知书,尽管在大的方面有规范,但由于没有法律顾问审查,细节填写上都比较粗略,在文本制作上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隐患。

第四,部分地州用工存在很多风险,以前常出现以供电局的名义对农电派遣工进行评先选优、发工资、培训等活动,甚至有些单位为了考虑成本雇佣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做门卫,在临时用人方面,由于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法律风险。

第五,经过调查发现不少单位过去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担保情况。之前曾出现过某些地州供电局领导由于不懂担保法给某些企业担保,最后法院要供电企业交大量担保金的状况。

第六,部分县级供电局对外合同、规约、协议部分没有细化,工作中还会出现口头协议,且不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究其原因一是落实不到位,二是基层员工本身认识不到位,基层监管、监控有些失控。

第七,基层单位在树障清理和外力破坏上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电力法还是以前的版本,没有根据现在电力设备的改进实时进行修缮,给实际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第八,新疆民族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基层和民族同志催缴电费时,如果不注意语气,推卸责任,一个小事件就可能会造成大争端,绝对不能忽视。

第九,在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上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最近几年企业发展较快,各部室职能也在不断更新,工区对外业务以及了局级职能科室衔接出现了问题,给企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相关建议

结合实际工作,电力企业员工需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纵观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企业法律风险多是人为控制不力造成的。控制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善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内部人员失控,可防范与化解法律风险。结合新疆供电企业的实际,可采取以下措施规避政策法规风险:

第一,应加大法律意识方面的培训。培训部门应该拿出资金、时间、精力,分不同的层面请不同的专业人士,就不同层级应该加强什么样的法律意识才能增强本岗位抗风险的能力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风险防范培训。

第二,各地州电力公司应按照新疆电力公司的要求,加强法律制度职能规范,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法律专业人员,且专人专管,以加强相应的职责管理,增强有法可依的渠道和来源。

第三,加强管理制度,保证人员的安全。通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规范ERP,抓住源头,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实现企业的防范风险。另外,内部应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流程,严格落实规定,进行风险规避。

第四,电业局要进一步理清与派遣人员的关系,并与相应的派遣公司订立合同,供电局不应直接为农电工发工资、培训、评先选优等,以提高临时用工风险防范能力。

第五,合同管理上应实行合同部门会签制,各主管部门领导共同审核后签字方能生效。合同规范应以电力公司范本为主,从公司的大局出发,订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合同,防止合同欺诈,从而规避危险。

第六,建立企业担保制度,对所属企业员工加强担保法律方面的培训,增强员工依法担保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提高约束能力,财务规范化,算清帐,算好帐,不吃亏,不惹事,建立相关审查制度,防止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八,电力法应实时修缮,加强对企业内部和社会的宣传,以及用户对电力法的了解,为一线职工制定相关的法律依据。

第九,加强基层供电单位监管、监控力度,依法治企,保证每个单位职工都能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防范企业风险。

第十,加强边远地区电网建设,保证全网电压质量,做好风险防控。

第十一,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尤其要加强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员工的素质教育。其办理业务时应注意语气,不推卸责任,从而塑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第十二,应常务公开,并贯彻落实,实行法规制度的硬着陆,接受民主监督。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新疆电网公司现存的法律风险点进行总结,认为应加强岗位法律培训,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临时用工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和担保制度;加强基层单位监管力度,以及边远地区的电网建设,塑造民族团结氛围。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完善新疆电网法律风险体系,增强新疆电网员工的法律意识,创建法治企业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纪在霞.加强电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建议[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6-17.

[2]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吕振勇.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篇8

开展法制宣传日的个人活动总结1围绕国家宪法日主题,充分利用班级板报、电子屏、学校广播站等渠道做好学习宣传活动,使师生做到知法、守法、护法,营造了宪法教育的良好氛围。并精心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号召各班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开展一次“知法、守法、做合格学生”、“法律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活动,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宪法日这天我们特邀请边门镇中心小学法制副校长、边门镇派出所副所长郭峰来到边门镇中心小学,为全校的师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视频,短剧表演,法律常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郭所长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自己办案当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为同学们讲解法律常识,给同学们敲醒了警钟。同时围绕现在很多校园中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分析讲解,让同学们对校园欺凌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这一现象在他们身边偶有发生,但他们并不是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他们通过这次讲座,知道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应对办法,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进行互动的时候,大家踊跃参加,用惟妙惟肖的表演生动地再现了校园欺凌时的场面,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有了法律,社会才会有和平和秩序,大家要知法懂法,更要遵法,还要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利益。

我校在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开展,营造了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也使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法制宣传日的个人活动总结220_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依据教育部、省、市、局下发《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__中心小学积极组织,认真谋划“国家宪法日”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12月4日,__中心小学举行了《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学校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个别章节、条款,打印发给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

12月4日,利用课间操时间,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12.4“国家宪法日”活动动员大会,由少先大队辅导员潘长虹进行动员和部署,并进行了有关宪法知识的宣讲。了解《宪法》的有关知识和《宪法》中关于国旗的规定。

12月4日上午第四节课,全校各班组织开展以“宪法在心中”为主题的法制班队课。通过活动的开展和学习,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学会自立自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2月4日中午和下午时间,__中心小学“红领巾校园广播站”制作“宪法在心中”特别广播节目,宣传《宪法》知识,营造《宪法》教育氛围,深入开展《宪法》教育活动。

__中心小学通过举行“国家宪法日”系列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掀起了学习宪法基本知识的,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其他法律制定要以《宪法》为基准,不能违背《宪法》规定。公民的行为要以宪法为准绳,严格遵守各项法律。通过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培养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弘扬了宪法精神,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与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开展法制宣传日的个人活动总结3按照区普法办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以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为主,制定了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认真开展以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

今年我街道“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精神,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辖区内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与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与职业道德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进程,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活动步骤和内容

弘扬法制精神、知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崇高义务。我街道历来重视对干部职工法制精神的培养。此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我街道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以及活动内容,明确了各部门在这次活动中的职责分工,在全系统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法律氛围,提_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具体活动内容有:

20__年12月4日,我街道责成司法所全体干警参加了由赛罕区司法局主办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型12.4主题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在赛罕区金地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现场人头攒动,鼓乐喧天,彩旗飘扬,活动紧紧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宣传宪法,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保障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全区法制宣传教育推向了又一个新_。司法厅陈处长、市司法局姜局长等一行人员莅临现场进行指导,区人大彭主任、区综治办高主任、区司法局云局长陪同。活动现场悬挂普法标语10余条幅,展出普法图片展20幅,出动宣传车15台,组织法制文艺一台,共分发《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青少年法律知识读书笔记》、《人民调解法》、《赛罕区全民普法实用手册》、《法进万家构建和谐20__年年历》及《赛罕区三项重点工作宣传材料》等法制宣传材料10000余份,免费发放法律宣传手提袋5000个,义务为老百姓提供了21人次法律问题的答疑服务。不少群众在向工作人员咨询法律问题后还捧着宣传资料认真阅读,不住地称赞这次活动举办得好。

三、活动意义

通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深入学习宪法,大力弘扬法制精神”为活动主题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但在群众中掀起学法、守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统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开展法制宣传日的个人活动总结412月4日,是我国法制宣扬日,为自动贯彻履行“12.4”法制宣扬日活动,我公司环绕“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交通”这一活动主题,深切展开了法制宣扬活动,获得了精良的社会结果。让大家都富裕感觉到法律的紧张性,使法制的气力深切民气。现将我公司活动环境报告请教以下:

一、活动主题和教导思维

本年“12.4”法制宣扬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交通”。教导思维是周全落实科学成长观,以展开“12.4”法制宣扬日活动为载体,策动全省交通系统集结展开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标准宣扬教诲活动,进一步加强广大交通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见解,进步依法行政本领,增进依法治国、依法治交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建精良的社会氛围。

二、营建宣扬氛围

公司带领高度珍视本次“12.4”法制宣扬日活动,12月2日主持召开辟动大会,当真进修结果关于贯彻落实省交通厅《关于展开“12.4”法制宣扬日活动的关照》的文件精神,肯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教导思维以及活动内容,明了了各本能机能部分在此次活动中的职责分工。

弘扬法制精神、知法、守法、护法是每个百姓的崇高任务。公司历来珍视对员工法制精神的培养,此次法制宣扬活动要在全公司范畴内营建更加浓厚的法律氛围,进步广员工的法律意识。详细活动内容有:

(1)吊挂横幅。为了互助本次“12.4”法制宣扬日活动的展开加强宣扬力度,在公司办公室门前吊挂“坚定法制教诲与法制实践相联合周全促成高速奇迹成长”的横幅标语,营建浓厚的法律宣扬氛围。

(2)12月4日上午,省法制宣扬办在省城西清公园进行大型法律宣扬询问活动,公司要求大家自行去省城西清公园观光和进修相干法律知识资料。同时要求大家在家观看关于“12·4”法制宣扬日的报纸和电视宣扬,使大家更深层地明白法律宣扬的紧张性。

(3)为了真正把普法活动落到实处,让职工明白更多的法律知识,利用每周五下午进修时候,构造大家进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允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邦交通法标准》等相干内容,在进修中,带领讲学法、普法、用法制办事于我们工作的紧张性和领会。经过议定进修宣扬,进一步在职工中牢靠建立依法治国,依法治交,在朝为民,依法维权的见解。

(4)为自动响应“12.4”法制宣扬日活动,坚定学与用相联合。联合公司工作实际,加强京石高速公路通信管道保护工作。在石总经理的安排下,由管道保护部牵头构造人员,将从头喷刷京石高速公路通信管道沿线的关于通信管道保护的警示牌,以加强对京石高速通信管道保护的法制宣扬。

三、活动意义

经过议定展开以宪法为核心、以“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交通”为活动主题的法律标准宣扬活动,不但在广大职工中掀起学法、守法的法制宣扬,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的的法制意识和权力意识,遍及法律知识,进步依法行政本领,增进依法治国、依法治交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营建精良的社会氛围。

开展法制宣传日的个人活动总结5商务局根据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紧紧围绕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关于普法工作的部署,努力培养商务局机关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善于依法行政、依法治企;通过一年的普法宣传学习,全局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我市服务业各项指标的持续、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市相关经济指标名列成都市三圈城前列,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增强商务执法意识

一是及时制定了普法规划,规划详细规定了本局机关及商务局机关重点商贸企业学法、用法、执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二是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德伟任组长,纪检组长杜卫东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事机构办公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和具体事务;三是及时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听取汇报,总结自查阶段性工作,部署后期工作;并利用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传达各级关于普法的会议精神,讲解各种法律法规,开展学习法律知识大讨论。局领导班子成员全年先后多次参加中心组学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德伟同志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执法水平,倡导文明执法。四是充分利用网络普法平台,机关每个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网上法律、法规的学习,圆满完成各项考试任务。

二、大力开展普法学习教育,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结合政务公开,规范和完善学法执法制度。主要是公开本局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方面的责任制、监督方式、过错追究制度,公示商超经营、生猪定点屠宰、进出口经营资格、商业网点布局及其他涉及审核报批等管理权限、运作程序,接受全社会监督。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学习相关法律,如在招引600家门店的工作中,涉及到公司注册、合同签署等方面法律,我们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了相关的《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以此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依法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政策水平,提高执法水平。

三、建立健全法制体系,深入社区重点宣传

篇9

二、关于“六五”普法活动的侧重点

抓重点、促全面,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六五”普法对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要着力要求。实施过程有要针对性,对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分别开展工作,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25年的普法,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得到增强,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推进国家法治化管理的自觉性并不十分强、十分高,尤其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能够做到依法执政,没有很强的法治意识、很高的法律水准是很难胜任的。近年来,许多违反可持续发展要求,不按科学规律办事,随意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法治的破坏及其的恶劣影响,多少年都难以消除。因此,“六五”普法仍然应把领导干部作为普法的重点,只是普法的目标侧重点不是放在提高法律意识,而是放在增强其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上。

企业在推进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因此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教育应也是“六五”普法规划的重点。

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法制观念

第一,依靠机制,落实普法。在普法的日常运行机制中,特别要强调依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省市各级组织都制定了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条例》《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实施办法》等,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抓普法依法治理的司法行政部门普法教育职责。作为企业单位,我们要进一步运用好《条例》《办法》和《实施规划》等,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二,深入教育,强化普法。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在中层干部中的法制教育,又要重视对普通员工进行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提高群众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能力。通过“两头”抓,带动干部员工法律意识的提高,为最终实现“六五”普法工作目标奠定基础。融普法宣传教育于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把法制教育图片、法律知识等教育宣传资料送到现场和基层;

第三,创新做法,全面普法。一是建立工作责任机制。每年初坚持把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二是建立学法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干部、管理人员的学法、守法、执法审查考核制度,把能否切实认真依法办事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一条基本条件。员工岗前岗后以及技能培训,必须包括法律内容,考核不合格不予上岗。

第四,加强“两大建设”,夯实普法基础工作。加强“两大建设”,一是加强普法骨干队伍建设。抓普法骨干队伍建设首先从机关抓起,从普法干部抓起。普法干部在自身学习之后,再组织全区员工培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员法律意识。二是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重点抓了两大法制宣传阵地。一是宣传媒体建设,我区利用网页、宣传栏、作业区小报等,不定期开设“法律常识”、“法制纵横”等专题栏目,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工作的辐射范围。其次是载体建设。我们因地制宜,针对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案例,寓法律条文于案例故事之中,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形象、易学、易懂。

四、加大防范力度,全面提高现场防范

第一,建立监控系统。针对作业区井站分散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在重点部位及重点井站增设了4处监控摄像装置,在20个采油站大门处都装有入站提示装置,提高了安全防范范围。

第二,提高物防能力。在全区所有井站高架罐都安装了防盗锁,所有的掺油装置都加装了封条,所有变压器全部安装防盗锁,同时制订了掺油管理规定及高架罐使用与管理办法,定期检查,及时反馈。

第三,规范高架罐及拉油点管理。经营组设立专人对外销原油拉运跟踪监督;安排专人管理原油拉运站(单井),做到有记录、有跟踪、有反馈、有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相关站要建立原油拉运台帐,单井建帐由中心站或所管分站负责。其中,47号站原油拉运必须听从作业区统一安排,高架罐钥匙实行定人定时管理。

篇10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负责牵头落实“合规执行年”活动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活动的推动、协调、指导及其他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合规执行年”活动的办法、方案、措施

三、 签订“岗位合规责任与承诺书”

按照 联社“合规执行年”活动方案要求,从 社领导到各岗员工,逐级签订了“岗位合规责任与承诺书”,要求承诺对自己 6月30日前的违规行为进行落实整改,共签订“岗位合规责任与承诺书”。

四、制作合规宣传台签“十要十不准”合规卡摆放在各营业网点台席,时刻提醒全员合规操作,增强职工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五、活动方案制定有自查整改的措施制度

1、继续做好“合规执行年”活动的宣传工作,利用专题学习与自学,写学习笔记、阶段总结、自查报告、考试和印制宣传单等形式,在营业网点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广大的用户了解我行合规理念,树立良好的合规形象,提升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主动合规意识。

2、加强职工法律法规知识,业务制度培训 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凝聚执法执纪的监督合力,扼制各类风险问题发生。

篇11

合同管理制度,自其概念被提出以来,便成为企业良好运行的保障和秘诀。从合同订立开始,到最终的终结,其中每一次变更,每一次转化,都需要通过合同管理的不同手段进行监控和调整。合同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全过程性。合同管理贯穿合同成立,变更和终止的全过程,从整体上调控着企业的经济发展。第二,系统性。合同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系统和成熟的机构部门来运行。只有系统完善了,管理效果才会上升。第三,动态性。合同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一次具体交易中各有侧重,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不同时期,在保证整体一致的前提下,也都各有细节上的不同。

一、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合同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将从法律层面,经济层面和管理层面具体分析。第一,从法律层面来看:当代社会,提倡法治。即依法治国。经营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法律,万万不可触犯法律,而法律的规定又往往多而繁杂,在合同订立和实施的过程中,处处是法律。有效的合同管理,能使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放心大胆的向前发展,若与法律有所冲突,便进行干预和调整,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第二,从经济层面来看:市场经济,最重要便是风险二字。风险,是在投资,消费,交易过程中的附属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则能使利益最大化。相反,则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合同管理,事实上也是企业用以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是依靠各种各样的合同得以存活和发展的,高效管理,有效管理,能使企业的发展进步神速。更甚者,企业的信誉得到树立,也能从长远的角度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三:管理层面。所谓合同管理,其最终还是需要回归于管理的本质。在企业中,能使合同管理制度顺利实施,也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映出企业的良好前景和管理潜力,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后备军,后备力量养好了,自然不用担心后续发展。

二、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够

这是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来说,法律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或日常经营中的必需品,因此,对其重视度不够。而合同本质上是法律约定,是双方当事人将权利义务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意思表示,是完完全全的法律问题,因此,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够,会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漏洞,也不利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保护。许多企业人认为,法律并不能完全对一个企业产生决定作用,是的,它只是一部分,然而,在法治进行到了一定的程度,社会处于优胜劣汰的巨变时期时,能否紧跟时代的脚步,能否意识到法律的重要约束作用,是企业能否顺利生存下去的必然判断标准。

(二)企业缺乏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

前文提到,合同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的问题,需要系统化,专门化。目前在许多企业中,找不到一个专门的管理合同的部门,许多企业人也不重视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的形成,从而使合同管理陷入一种鸡肋的尴尬境地,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三)合同管理效果不明显

企业管理者往往是急功近利的,他们希望付出了就有收获,然而合同管理的作用往往是幕后的,不明显的,便会让管理者对其的真正效果产生怀疑。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一)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对症下药,企业整体的法律意识不高,究其根源,终究是因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企业需要在员工选择和培训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员工法律素养。在员工选择上,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实习生,都需要具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从源头上进行筛选。在员工进入公司后,需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在入职培训中,除了对其本职工作的教授之外,还需要对其法律意识进行再次强化,以提高其法律素养。

(二)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

再三强调的观点,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对于合同管理的有效运行十分重要。具体的建议是:在企业中设计单独的合同管理部门,将合同进行专门化管理,也可将权力分散,一个部门有主动权,其他部门负有监督权。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需要的是独立的运行权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将合同管理真正提上日程,既能使员工的合同管理意识提高,又能使整个体系得到巩固。

(三)及时处理合同管理中的问题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问题自然是有的,而让其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则是最佳的方案。众所周知,问题并不会大而化小,小而化无,而是积累着,积累着,等待爆发的那一天。在出现问题的那一刻,便使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既不会使问题变得更大更难以处理,也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后续的计划。

四、结语

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无疑具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从法律层面来看,有效的合同管理能解决企业在法律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从经济层面来看,其规避风险的作用有效而显著,企业无非为了盈利,良好的合同管理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利润,最后,从管理层面来看,回归本质,使企业有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结构形态和管理模式,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自然是免不了各种问题的出现,这是正常的,只要出现了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便无伤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合同管理,能从最根本,最源头上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王建东 单位: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者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面临着劳动用工争议,但是企业的劳动保护意识却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更不用说那些了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务工者了,在这种情况下,务工者很难在务工期间通过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合法。导致劳动用工争议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劳动人事制度不健全,二是,企业缺少劳动用工法律意识。

二、现阶段劳动用工争议与调解仲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劳动用工争议与调解仲裁工作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经营不太稳定且管理不规范,因此存在劳动用工违法现象,并且案由相对比较集中;二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争议发生的数量将继续上升;三是,随着我县私营经济发展及改制工作的推进,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壮大,同时非公企业的劳动争议数量也急剧上升;四是,由于仲裁案件的裁决率上升,争议趋向尖锐,调解难度加大,以及劳动关系呈复杂化趋势,如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和多重劳动关系带来的劳动权益问题,给调解仲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争议中的双方分别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者之间即存在合作也存在矛盾;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组织,在利益的驱使下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处于用人单位管理之下,用人单位往往片面强调自身利益,忽视劳动者权益;三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使人们的观念、利益发生剧烈碰撞,且涉及面广,造成了许多社会性问题,例如大批人员下岗失业以及由于未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不能享受退休待遇等,从而产生了争议;四是,企业往往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欠规范,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

三、做好劳动用工争议与调解仲裁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1.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企业劳动用工争议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要以《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相关条款为依据,并结合本企业的劳动用工实际来对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工作进行加强,对于那些与法律规定向违背的条款要坚决取缔,并将规章制度落实于实践中,积极避免劳动争议或纠纷的发生。

2.找准调裁工作的切入点

坚持“调解为主、调裁结合”的原则,通过分析梳理每个案件的争议焦点和突出分歧,把疏通引导争议双方思路贯穿调裁工作的始终,采取以法析理、以理服人、换位思考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劳动关系双方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或顺利执行裁决,既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升级,为有效地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3.耐心接待化干戈为玉帛

针对前来诉求人员素质的参差不一,仲裁委工作人员本着“耐心倾听、有的放矢、以人为本”的原则,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采取“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声安慰、一番政策”的程序对当事人进行政策宣传、风险提示和引导教育。让他们在接待中找到个人诉求的正确渠道和具体政策的公正性。让更多的用工单位和劳动者进一步增强了学法用法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达到了愤愤而来,满意而归以及预防减少劳动争议的效果。

4.坚持争议案件的合议制度

除合议庭案件的必经合议程序外,今年对独任审理的复杂疑难争议案件也力求采取集体合议,形成合议记录并养成了集思广益,随时汇报和讨论制度。不仅保证了案件合议制度的落实,也对提高其他办案人员的水平和技能,准确、及时、有效调处争议案件奠定了好的基础。

5.稳慎受理广泛宣传

对于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争议案件,在积极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的基础上,及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文书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寻找有效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达到慎重受理和及时调处的有机结合,既避免了申诉无门的现象,又扩大了劳动人事争议政策法规的宣传面。

6.保留属于企业管理的证据

企业必须要保管好如员工考勤、劳动合同订立、薪资发放、员工违纪等与劳动争议处理直接相关的记录和证据,必要时履行好举证义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总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劳动争议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要严格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起及时快速、有力高效的处理机制,以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以准确、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为抓手做好案件的受理与调处工作,从而更好的应对争议猛增的局面,使大批争议得到调处,更好的体现调解仲裁工作“调解为主,调裁结合”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着眼长远,建立规范的争议处理的长效机制,使少数疑难争议通过仲裁渠道得到及时法律救济。

参考文献:

[1]龙文勇.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16):211-212.

篇13

二、抓教职工的普法教育.教职工学法是学校"五五"普法教育对象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法治意识,法制化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和学校安全稳定.我们将学法,用法的实绩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内容.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完成了教职工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利用星期一例会学习的机会,把学法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理论学习,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

三、抓少年儿童的普法宣传教育.针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较为突出,已逐渐成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针对儿童易于接受,易于塑造的特点,在对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常抓不懈的前提下,全方位整体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我校少年儿童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以思想品德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观看DVD,举办专题法制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并通过班会反复学习,强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