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总体规划

农业总体规划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总体规划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总体规划

篇1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从发展形势、总体思路、发展战略、重点任务、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十三五”长春市现代农业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确定了“三大体系”、“三大板块”、“五大产业”、“五大实验区”建设的“3355”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格局。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战略格局和发展路径?这里为您作出权威解读。

“三大板块”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长春市将重点实施“三大板块”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布局,形成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粮畜生产核心区板块;九台、双阳半山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板块;长春城区周边及节点城镇周边三产融合型都市农业板块。塑造主体功能约束有效,生产要素配置合理,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现代大农业板块:现代农业样板区

榆树、农安、德惠平原区,定位为粮畜生产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以玉米、水稻等大宗优质粮食和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承载国家粮食安全功能,保障城乡居民口粮和肉类食品供给,保障全市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供给,保障粮食净调出量,保障肉蛋奶商品量。在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在适宜区域推动粮经饲统筹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水产养殖结构优化,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将该板块打造成为全国粮畜主导型的现代农业样板区。

特色农业板块:绿色有机

九台、双阳半山区,定位为结构优化型特色农业核心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绿色牌、有机牌,走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并重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规模,以规模化促进产业化,以设施化、基地化、园区化,提升产业效益,提升和开发特色农业的多功能性,接纳和吸收新技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到2020年,区域内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超过55%。

现代都市农业板块:农业观光和生态餐饮

三产融合型现代都市农业板块范围包括长春市主城区周边乡(镇)及双阳区、九台区与长春市主城区毗邻接壤的乡(镇),辐射涵盖其他公路、铁路沿线重要节点城镇周边地域。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相关要素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三产融合型的发展格局,承载为城市服务的经济功能和观光休闲功能,通过对农业多功能的立体复合开发,在满足城市对绿色优质鲜活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满足各消费阶层对农业观光体验、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大体系”引领突出粮食主产区特色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是长春市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抓手。《规划》中提出,坚持战略统筹牵引、政策集中推动、力量整合突破、改革创新驱动,抢抓全球化、互联网+、生物技术、绿色生态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努力建设更趋完善的产业体系、更加稳固的生产体系、更具活力的经营体系,切实将长春市建设成为更具粮食主产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把握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抢抓当前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等机遇,坚持消费导向和提质增效的要求,把长春市资源禀赋优势、粮食生产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实现粮食稳产的基础上,突出种养结合,发展壮大现代养殖业;突出特色资源挖潜,发展园艺特产业;突出原料就地转化增值,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突出农业多功能开发和区位优势,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突出农业业态创新,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加快形成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加并举、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物质装备工程化、产业支撑科技化、生产管理信息化、产品生产标准化、环境利用生态化。加快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探索推行可持续管护模式,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保障、技术与人才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加快构建经营主体组织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过程专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和产品经营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五大实验区”带动推动农业体制机制创新

遵循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家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总结2013年以来全市实施现代农业示范点上的一些突破,在全市规划实施“五大实验区” 建设。

“在建设水平上要高出一筹,在探索道路上要先行一步,在辐射带动上要影响全局,承载全市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的功能。”《规划》中指出,力求通过“五大实验区” 建设过程中的集中发力,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寻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确保2020年全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如期实现。

1.榆树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五棵树镇为启动区,沿榆陶公路五棵树段、102国道榆树段呈扇形布局向东向北拓展,核心区涵盖刘家、闵家、环城、先锋、恩育、弓棚等乡(镇),辐射带动区包括榆树境内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优势乡(镇)。

规模 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125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公顷。

2.农安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合隆镇陈家店村为启动区,沿302国道向北拓展,核心区涵盖开安、华家、农安镇、哈拉海等乡(镇),节点与前郭相连,实现吉林省“前农现代农业核心区”长春段建设目标,辐射带动区包括农安境内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优势乡(镇)。

规模 启动区及核心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17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8万公顷。

3.松花江流域水田生产现代化实验区

空间布局 榆树区域以大坡镇为启动区,核心区包括秀水镇,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335.2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3万公顷;德惠区域以岔路口镇为启动区,核心区包括朝阳镇,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412.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7万公顷。

规模 辐射带动区包括全市沿江沿河流域水稻生产优势乡(镇)。

4.九台特色农业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波泥河镇为启动区,核心区涵盖卡伦镇、龙嘉(镇)、东湖镇等适宜区,规划实施区幅员面积25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公顷。

规模 辐射带动区包括土们岭、沐石河、上河湾、胡家、莽卡等乡(镇)区域。

5.环城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区

空间布局 以主城区周边区域为核心区,以双阳、九台适宜乡域、区域为辐射区,重点建设区域为莲花山,双阳区奢岭,绿园区合心,朝阳区乐山,宽城区兰家、净月区玉潭、新湖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先行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圈。

规模 规划重点实施区幅员面积2453.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6万公顷。

“五大主导产业”提升 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粮食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效园艺特产业、现代都市农业是构建长春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成败事关全局。《规划》中强调,必须从总体上把握好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和发展模式,不断加大各项举措,加速提升“五大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大限度地释放综合经济效应。

1.粮食种植业:推进“大合作”发展

在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粮食种植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以提升农机装备层次为重点,推进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实现旱田、水田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实现农业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转化,以良种良法加集成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全面实施高产创建示范片工程,集成应用重大增产技术,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稳定增长。到202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全省最高水平。

加快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大合作”发展。鼓励农村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创办合作社,引导同类型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坚持“量质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发展,协调金融、农资、农机、科研机构等各有关方面,合力支持、扶持粮食生产的发展,形成大合作的局面,促进现代化大规模粮食种植业的大发展。

2.精品畜牧业:2020年产值实现375亿元

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促进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加速打造长春现代畜牧业升级版,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市经济的振兴。到2020年,生猪、肉牛、肉鸡等主要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要达到国内一流。面向国际、国内的大流通市场格局初步建立,畜禽养殖业产值实现375亿元。

到2020年,长春市将完成3500个健康养殖小区的建设任务,并进一步开拓“五大区域国际市场”,到2020年,出口比例由现阶段的5%提高到20%左右。以强化保护和投入品监管为重点,发展质量安全型畜牧业。加强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推进动物卫生安全工程。加大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抓好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

3.农产品精深加工业:2020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是长春市第二大支柱产业,中长期规划目标是打造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绿色化、集成化、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化。到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加速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打通玉米产加销通道。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适当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突出抓好玉米加工产业的创新,推动玉米加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方向拓展。以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提高玉米附加值,调解玉米市场供求关系,释放玉米种植的积极性,分享种植红利。

延长畜禽加工产业链,推动肉类食品加工向生化产业、皮革等日用消费品多元化生产发展。围绕粗粮、杂粮杂豆等健康食品的开发,推出具有地理商标意义的特色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加速培育知名品牌。建立全市统一构架的农产品招商平台、科技项目对接平台、产品展示平台、网上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4.高效园艺特色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粘玉米生产基地

根据市域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全市重点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瓜类、果类、食用菌、薯类六大主导产业,提升九台区鲜食玉米种植产业和双阳区梅花鹿产业,逐步形成跨区域的品系化、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的特色产业。

到2020年,全市蔬菜规模化基地种植面积比重达到80%以上,设施化蔬菜生产基地面积20000公顷;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其中,工厂化生产规模达到10万吨以上;绿化美化类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00公顷,君子兰养植基地发展到500公顷以上;规模化水果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8666.7公顷,总产量达到12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36700公顷,产量达到110万吨;粘玉米种植基地发展到1.33万公顷,打造国内最大的粘玉米生产基地。

同时,着力提升鹿产品精深加工层级,深度开发药用、营养、保健、野味食用、方便食用等功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现代都市农业:建设100个示范项目

篇2

农业“七大体系”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设计。通过构筑宏观层次的“七大体系”,明确“体系”的发展和建设方向;通过组织中观层次的26个工程,形成支撑体系的骨干;通过选建一批微观的建设项目,明确工程的建设内容,形成“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总体架构。

跨越,从源头开始

从2003年7月开始到去年底,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一直在紧张而又缜密地进行。有关专家认为,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是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战略举措。在农业部制定出台的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种养业良种体系从一开始就被排在各大体系之首,始终处于基础和先导的位置,格外引人注目。

提起农业良种,很容易让人想起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种子革命所引发的农作物产量的“核裂变”。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分析,近十年来,良种在全球单产提高的作用率占25%以上(美国已占40%)。专家预言:“种子将成为今后国际农业竞争乃至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焦点”,“种子战将取代产品战”,“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世界”。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改良和良种推广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予以实施。

种子是生命之源,种子是农业之本,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特殊的、有生命力的、不可缺少和替代的生产资料。把良种体系作为“七大体系”的基础和先导工程进行规划,实际上是农业部党组“源头兴农”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可以断言,任何时候,如果没有种养业良种发展的新突破,就绝对不可能有整个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经济学上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昨天的经济安排会影响到今天的经济制度选择。这次农业部制定的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毫无疑问受到了历史的启发,但采访调查之后,记者发现,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更多地统一到了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挑战上来。

据权威测算,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价值量约500亿美元,目前的贸易额为300亿美元。我国农作物种子常年用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市场潜在价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我们的商业供应能力只有45亿公斤左右,贸易额仅约250亿元。正是看到国内巨大的良种市场潜力,世界大型良种企业纷纷抢滩我国良种市场。问题的严重程度远不止于此。种子在农产品贸易中还表现出鲜明的技术性壁垒特征,并把农产品贸易与良种贸易直接挂钩。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不能够迅速提高良种竞争力,农业发展的主动权必将授之于人。

无论是站在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的角度,还是站在良种这一特殊商品自身经营的角度,《规划》始终都是站在市场的高端“诊脉”。

针对我国良种的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机制不活,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的要求等问题,《规划》认为,建设新型种养业良种体系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要给予扶持,并依法进行管理。规划确立至2010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四点: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国商品良种覆盖率提高20个百分点;二是做大做强一批良种企业。种子出口贸易地位由现在的世界排名第16位跻身前10强;三是建立统一开放的良种市场;四是形成监管、调控和保障有力的体制。

据农业部有关方面透露,这次与《种养业良种规划》同时配套出台的文件还有《种子工程二期建设规划》、《畜禽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和《渔业良种工程二期建设规划》。并且,由于三大工程建设属于公益性、基础性、创新性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WTO规则,该部已正式建议中央将其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规划》还提到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良种的行政管理与企业经营彻底脱钩的改革。一方面,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公正的现代化执法队伍;另一方面,将尽快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深化种业改革和促进良种发展的若干意见。适时实施种养业良种推广使用的直接补贴制度,尽快完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在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有关承诺前,利用宝贵的缓冲期,加大对国内重点良种企业的扶持力度。

可以预见,通过种养业良种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我国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资源保护利用、引育扩繁、生产经营和推广使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公共支持、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科技,铸造农业新辉煌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更是无农不稳,缺粮则乱。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至0.08公顷,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压力。

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新目标、新任务要求农业科技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正适应了这一客观要求。《规划》要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主体,构建起布局合理、效能统一、运行高效的新型体系,快速地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

科技生产力,是基础研究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效力的综合体现。《规划》统筹考虑到了“三力”的建设,显示出科学全面、客观务实和可行实效的特性。

创新,是灵魂,是动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主导和支撑整个体系的动力工程,成为了《规划》建设的第一重点。开展该工程建设,就是为了农业科技领域重大原始创新与突破。它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为重点,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与农业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群体,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该建设突出政府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按照合理布局、扶优扶强、政府主导和分步实施,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三个环节为建设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科学技术或科技成果,就没有现实的生产力。《规划》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整个体系建设的关键工程来部署。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鹊桥工程,一旦对接成功便会产生强大活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建设,正力图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要在改革与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系统集成及二次创新和加强对农业科技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上有所作为。

该建设优先扶持四大粮食作物最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兼顾其他成果组装集成与创新发展。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转化促进服务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三方面内容,分别起到解决重大农业科研成果二次创新、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和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事关农业科技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户中落地、生根和结果。因此,《规划》将农民科技培训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础工程。这是为了落实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将科技兴农战略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虽然,近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远程教育等,农民培训成绩斐然。但当前农民科技培训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手段单一而培训水平低和农民培训面广量大四大问题,亟待加以改进与完善。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等于建立起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该工程建设将遵循因地制宜、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构筑起中央、省、县、乡相衔接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其具体建设内容为:一是农民科技培训媒体资源与传播能力建设;二是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三是农民科技书屋建设。

《规划》总体预计,到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将明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50%。科技将铸造中国农业的新辉煌。

监控,让“动植物”免遭侵害

据有关部门测算,近三年中,我国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达54亿亩次;多种动物疫病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我国农业和林业每年因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570亿元。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部筹划出台了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作为新时期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之一,动植物保护体系将为中国农业打造一道安全绿色屏障。

显然,《动植物保护体系规划》是农业部高层统揽全局,经过了深刻考量之后出台的,而这种考量是有依有据的,这便是我们国家动植物生长环境目前面临着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植物病毒、有害昆虫和螨类、农田杂草、农田鼠类等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作物受害损失巨大。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危害农作物的病虫鼠种类高达1600多种,可造成严重危害的有100多种。我国是世界畜禽业养殖大国,每年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近400亿元,相当于牧业总产值增量的62%。另外,近20年来,全国发现新传入动植物疫病近20多种,水产养殖病害100多种,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20多种。我国每年因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亿元。

农业部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

据《规划》的制定参与者介绍,为了抗御农业自然灾害,实际上,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致力于农业动植物保护工作。到目前初步制定出动植物保护的法律和标准系统,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动植物保护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基本控制了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蔓延,畜禽的死亡率分别由建国初期的32%和40%下降到目前的8%和18%以下。

但是,去年的禽流感发出了明明白白的警示:形势依然是严峻的。农业部在《规划》中首先列举了当前动植物保护业存在的“四大症状”:一是管理体制不顺,机构有所削弱;二是防治系统不健全,技术手段落后;三是动植物保护队伍不稳定,知识更新慢;四是法律制度和标准不健全。

农业部有关部门指出,必须尽快健全我国的动植物保护体系。

在《规划》出台之前还处在运作中的时候,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一次有关农村防非典、动物防疫工作的调研中就指出:“投入机制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建设投入,一个是财政投入。农业部尤其是畜牧局要好好研究到底哪些是最关键、最紧迫的,我们应该上的,对全局、全国起作用的。”同时,他还指出:“在加强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动物防疫体系也要挂上号、排上队……建设要争取标准高、起点高。”而2003年国务院16号文也指出,加强动物防疫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

可见,国务院对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一直是非常重视、非常支持的。正是在上述精神之下,没多久之前,《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在农业部常务会上破壳而出。

《规划》设计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涉及工程技术、组织管理、社会服务、机制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内容,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主要内容便是实施植物保护、动物保护和水生动植物保护三大工程。三大工程犹如三条腿,相辅相成地构建起整个动植物保护体系的基本架构。

种植业是农业的“本业”,植物保护也就成为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防灾减灾体系之一。在未来几年,《规划》植保二期工程安排了5个项目: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农药与农械安全监管、有害生物治理综合示范和技术创新与支撑。同样,《规划》也详细地“给出”了接下来的几年中,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和水生动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看得出,这是一个全方位建设的大工程、实工程。

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是要下决心结结实实地构筑起中国农业的安全网络。《规划》绘就的是一幅乐观的宏图,务实而让人振奋。

质量,塑造农业健康之躯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全球瞩目的热点问题,也是农业发展新阶段,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农业部在新近推出的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作为要件之一,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综合支撑力的重点建设内容。有分析认为,该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已经有了更为成熟和全面的战略安排,在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突出问题。《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一项调查,有82%的中国民众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还发现,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仅2000年全国累计发生150余起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6237人,死亡135人。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毒现象都与食物中的有害残留有关。事实上,不安全农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健康问题。2003年的“非典”事件、去年的“禽流感”事件、安徽阜阳的“假奶粉”事件等等食物中毒事件的相继出现,造成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一些农产品质量达不到一些国家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出口贸易。据估计,仅2004年,由于国外的“绿色壁垒”造成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就在100多亿美元。而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的隐性损失则更加难以估计。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是中国农业直面现实的必然选择。农业部下大力气制定此《规划》就是要使其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手段,这也是实现农业“三增”的关键举措,更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尤其是2001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有了显著进展,但问题也比较突出。

让人欣喜的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出台同时,还制定了《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对2004年至2010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作了具体部署。两大工程支撑起体系,从而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农业部领导形象地比喻:两大工程就是要扼住生产和流通的“咽喉”,铸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链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程控制的理念看,该体系建设应当坚持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市场准入相结合的思路,抓住关键的影响因子和制约环节不放松,逐一加以规范、规定和细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的制定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按照“巩固、健全、提升”的方针,明确提出,以抓源头管理,推动过程控制能力的建设;以体系建设,推动行政执法能力的加强;以试点示范,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措施的全面落实;以例行监测,推动稳定的制度化建设;以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动整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还提出了九大保障措施使其更加完善。

面对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给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到2010年,我国基本形成与国际水平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本做到基础支撑有力,保障措施配套,全程监管规范,应对国际竞争成效显著。可以想象,当《规划》目标实现的时候,不仅仅是国人的健康状况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更是我们民族自信心和声誉的大跨越!

信息,让农民联接大市场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和市场基础之上的。这是我们在农业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判断。农业部在农业“七大体系”中提出了要在全国建立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战略构想,显然,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市场化改革。

按照《规划》,国家将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遥感监测工程。以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开发、服务为重点,建立部、省两级农业数据中心,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选建遥感监测地面样方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平台。

从目前的农业、农村形势看来,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确实是极为必要的,体现出的是一种远见卓识,是新的改革思维使然。

2004年10月17日,《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在杜青林部长主持召开的农业部常务会议上,经审议后获原则性通过。至此,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被正式列入了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措施之一。大思维终于“催生”大体系。

现在,农业部正在做的,就是试图从体制上加以创新。根据国家“政府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农业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结合自身管理职能,在认真总结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金农”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加强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工作构想。这种构想是有针对性的。

自从商业社会的理论奠基者亚当·斯密阐述了“市场”的种种好处之后,市场便风靡开来,到今天,它已经被大部分国家当作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这一“国际手段”是依靠“农业国内支持”来实现的。而且这应该也是“国际惯例”。

按照农业部的规划,近期,将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中央扶持的30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和质量监测设施。同时,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推进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和新型流通方式。该规划强调,要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促销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开展国内外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农业部出台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划,正是说明农业部把它看作“份内”的事儿,从政府这一块儿再切切实实地“加把劲儿”。

农产品市场是农业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渠道,信息化是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种相互关联的密切关系,才使得农业信息与农产品市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农业支持大体系。而且,从制度绩效来看,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包容了近期、中期和长远这三类政策目标。

杜青林部长在一次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建设“七大体系”,更多的是着眼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强化,着眼于实现工作由抓点的突破到抓整体提升的转变,着眼于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工作的稳定性。杜部长为体系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花大气力去落实。

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应当作为政府当前优先、重点支持的事业,推动其快速发展。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市场流通领域,形成政府主导、扶持下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格局。实际上,这也是这一《规划》的基调。

据悉,农业部已经在研究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法》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法律法规体系的问题。

迎战,捍卫“生存之本”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空间提出了挑战,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总体性危机。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有赖于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赖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这个长期战略要求出发,农业部制定了《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该规划的出台,预示着一种新的更为全面、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必将在全国很快确立起来,并推动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据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资料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的1/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天然草原大面积退化,渔业水域“荒漠化”日趋明显。农业生物资源破坏和流失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工业“三废”污染使农业环境整体恶化,农业自身的面源污染也日益突出。

毫无疑问,扭转农业资源退化和破坏的趋势、整治农业环境污染,这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同样更是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紧迫任务。

前不久,杜青林部长在谈到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时曾经指出:“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更加有力地推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综观《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的全部内容,应该说它给人的最强烈感受就是处处体现了科学的农业发展观。面对这一规划,有人感慨:长期以来,人们的两眼更多盯住“增长”,对于全面的发展往往有意无意地被人“忽视",农业部能够花费这么大工夫,专门制定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属大善之举。该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也就是新时期中国农业的“可持续行动”计划,必将对今后的农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早已明示:环境的恶化是文明的丧钟,而敲响这一丧钟的,恰恰是人类自己。造成我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高速度”、不惜以破坏、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把资源和环境保护排斥于经济发展之外的“短视”行为却难逃其责。

正因为有了眼前利益的驱动,所以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对于其它体系的建设,在很多地方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国家在法律法规、组织机构、政策、资金和科技、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采取综合性措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规划》提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有危机感和责任意识,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领导。要逐步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规划的任务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规划》还在健全机构、强化管理,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创新科技、开展合作,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按照这些“信号”,规划实施期间,从国家、省到重点地区(县),农业部门将要建立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测预警机构,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系统,明确责、权、利,防止职责“缺位”;积极争取扩大国家对退耕还草、农村沼气、渔业转产转业等建设的投入,并将其作为长期的支农项目。借鉴国外经验,利用WTO“绿箱政策”,对农业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等给予必要补贴,逐步完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面对来自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挑战,应该说,《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划》就是我们主动迎战的路线图。捍卫“生存之本”,真诚地希望并坚信规划能带给我们更美的山、更甜的水、更长久更健康的农业发展!

能力,在强化与创新中提升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规划(2004—2010年)》是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份规划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系统体系为蓝图,明确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制、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等几项具体的保障措施。

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下发过《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初步形成。近几年,农业执法服务建设也获得很大进展,国家已出台了29部农业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还很薄弱,与农村改革发展需要比,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还存在差距。体系本身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的现象。

实践证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迫切要求,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以及转变政府的扶持方式。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扶持载体,便于更好地实施“绿箱政策”,是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水平。可以说,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在WTO时代的必然选择。

从这种意义上说,《规划》正是承担了这一功能。

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机构改革、部门职能转变不断向前发展。改革与转变的着眼点既有“硬件”也有“软件”,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在动植物新品种和重大技术推广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基本形成了以专业为主的事业型推广网络,完善了适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推广方式。然而,由于服务网络断层、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设施落后、经费保障不力、人员素质不高、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致使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方式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推广机构公益性质的履行。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要求着重发展小城镇,把大城市的工业向县城或者小城市扩散,以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分布。

201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文件。为此,山东省开展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首先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规划编制。本文从山东省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系与主体内容演变过程出发,剖析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探索,以期对未来小城镇编制的方向与路径提出有益技术支持。

2、案例与数据

2.1 案例概况

桃村镇地理位置是胶东半岛中部、栖霞市域的东南部、牙山山脉东麓。桃村镇东临牟平区,南靠海阳市,北接福山区,西与栖霞市的庙后、唐家泊两镇接壤,该地属三县(市)交界处(图2-1)。

桃村镇域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5公里,镇域面积276.22平方公里,辖113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11.5万人,是烟台市区域面积最大、辖村数量和人口数量第二的中心镇。

2012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6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

2.2 案例综合发展条件分析

对桃村镇发展条件,采取SWOT分析(表2-1)。在规划编制中,考虑抓住政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其区位交通、产业发展及资源禀赋优势,改善并提升其产业现状弱点,迎接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的挑战。

表2-1 桃村镇SWOT分析

优势(S) 劣势(W) 机遇(O) 挑战(T)

区位条件优越 企业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差 区域发展环境改善 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矛盾大

交通条件便利 产品科技含量低 “百镇示范行动”政策机遇 生态环境压力大

多元化产业集群出具雏形 产业链条不完善 区域产业流转机遇 行政空间管理制约

资源禀赋良好 -- -- --

政策优势 -- -- --

3、山东省小城镇规划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山东省小城镇规划发展历程及编制特点

山东省一直持续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上位法的变更,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涵、侧重点发生了一定变化。原有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基于城镇用地布局、空间形态和设施配置等进行统一规划布局,是一种偏向于物质空间形态、缺乏人文关怀的“碎片式”规划编制。而新一轮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呈现出以城乡统筹来带动城镇化的“体系式、全覆盖”的编制特征。相比之前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其规划内容呈现出由“单一式”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多元化”规划的特征。

3.2 山东省原有小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往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上,通过分析若干小城镇总体规划实例,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划的落地实施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与上位规划(主要是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脱节的情况,出现了规划“落地难”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落地”的统筹机构和实施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统筹资金、政策和管理等方面。

(2)总体规划的用地集约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用地集约节约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普遍存在用地指标超标、用地指标缺口大等问题,且缺乏鼓励小城镇土地整理、集约节约利用的配套政策、周转地块机制等。原有规划普遍已不能适应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对城镇用地空间布局整体性的要求。

(3)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从而导致民众意愿与政府规划不能够协调统一。小城镇规划的组织主体为政府,编制主体为设计单位,而是实施主体为民众,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不紧密。以往小城镇规划通常是设计单位按照规范编制,未能充分考虑民众意愿,使得规划实施缺乏动力,造成发展诉求超出规划预期。

(4)总体规划的经济发展问题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是对上位规划政策的落实或者是被动解决问题,关注的问题集中在设施、环境等方面问题,缺乏对经济发展项目的有效引导。虽然对城镇环境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发展模式来看,缺乏对“内生型”经济发展项目的挖掘。

(5)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问题

通常来说,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近远期建设规划中,远期规划内容较全,近期规划相对粗线条,而实际工作中受到政府任期制度的制约,近期规划不能很好的指导当前建设,甚至产生了近期建设与总体规划相违背的现象。这一情况已成为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中的冲突问题。

4、山东省“百镇示范建设行动”规划编制的创新探索

4.1 规划落地问题――以“三规合一”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

“规划落地难”是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一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城镇自身发展远远超出了规划预期。城镇总体规划通过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可以解决传统城镇规划的“落地难”问题。

(1)城镇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

具体来说,保证桃村镇总体规划与上位规划(主要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确定的重点问题(道路、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功能区规划)相协调。而针对部分上位规划与现实矛盾突出的问题,本轮规划建议近期做相应整治规划,并予以远期微调,实现城镇总体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

(2)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

通常来说,城镇总体规划需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来进行编制。但这一常规做法,不能满足城镇总体规划的长远发展要求。本次桃村镇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变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斑块,以期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同时,适时调整近远期用地规划,即近期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而远期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变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用地斑块和用地指标方式,实现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和谐统一。

4.2 集约用地问题――逐步实现“三个集中”

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推动“三个集中”,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努力把城镇培育成为县城成长的新载体,创业发展的新平台、人才聚集的新高地。以桃村镇总体规划为例,“三个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产业向园区集中,将桃村较为突出的优势产业(包括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业、食品加工业、针织服装业)集中在六个特色业园区中(图4-1);二是人口向镇区集中,由人口稀疏的山地丘陵地居民点向镇区平原地区集中(图4-2);三是居住向社区集中,即加大旧村改造和合村并点力度(图4-3),全面推进住房质量的提升和住宅产业化,同时住宅开发建设集约化,在规划期内城镇建设鼓励以二类居住用地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社区内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4.3 公众参与问题――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小城镇总体规划应先强调“以人为本”、“民主参与”,满足人的需求、生存的需求、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认知,本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建立起了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走访、民众座谈的“三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力图大力拓展民众参与广度、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最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

(1)前期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听取桃村镇民众代表对于本次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桃村的产业发展、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环境卫生、绿化景观等现状以及使用情况、使用评价等,充分感受通过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征询民众对于本次规划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规划需求和意愿。

(2)编制过程中的民众座谈及意见征询。在编制过程中,民众座谈分为规划解读、规划讨论、规划答疑三个环节。规划解读环节,主要由编制单位的规划技术人员针对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向民众代表进行介绍;规划讨论环节,由民众代表分组讨论,规划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民众意见;规划答疑环节,由技术人员对民众问题进行汇总,集中答疑。

4.4 小城镇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项目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原有小城镇总体规划大多需要依靠政府“输血”,即将规划侧重点放在经济发展项目引进、完善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百镇示范建设行动”根据小城镇的区域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条件,提出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制定小城镇近期建设项目库,实现小城镇的“造血式”发展。

(1)利用小城镇独特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如桃村镇可发挥独特的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以烟台港口、青荣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升级和产业聚集为着力点,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创业为新动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体现桃村镇的产业特色,体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思想,达到“高效、环保、节能、新型”的发展目标。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桃村镇可依托现有资源以及产业基础,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制造业,并延长产业链条;二是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三是依托现有产业品牌,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2)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小城镇将部分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出租给农业企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果蔬、渔业、畜牧业等特色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如在桃村镇大力发展以大樱桃、无公害苹果、香椿种植以及特色畜禽养殖为主的城郊型特色农业,使农民既能得到收入,又有就业机会,收入大幅提高。

(3)依托镇驻地设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桃村镇依托现有镇驻地设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支持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桃村镇区开展产业开发、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约占总产值的30%左右,其中商贸物流占总产值的20%),促进城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农用物资交易中心、商贸中心、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和百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运营和整合步伐;二是利用烟凤疏港公路优势,着力培育五大物流企业,强化引导扶持,使其膨胀规模、滚动发展。

4.5 近期建设规划问题――建立近期建设项目库

以桃村镇总体规划为例,针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本轮规划制定了近期建设项目库(图4-4),内容涵盖居住片区项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工业和仓储项目、道路与交通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绿地与广场设施项目七大类34项。同时,按照规划战略性、空间聚集性、问题导向性、实施带动性原则,确定了各类近期建设项目分别对规模、建设方式、投资估算、投资方式和实施时间,以引领近期建设实施。

5、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建议

(1)实施分类引导的差别化规划方法

在规划方法上,根据各类小城镇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发展目标,科学构建发展路径,引导分类规划建设,实施差别化小城镇规划技术模式。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一刀切”模式,综合考虑重点功能区发展、产业发展规划、镇村体系发展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公用设施及专项规划、城市建设控制标准等因素,从而形成多样化、适应性的城镇格局。

(2)出台编制技术等技术标准

在规划技术上,针对现有国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方式及技术标准不完善的情况,应尽快出台有关系列补充文件。同时,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在编制方法和技术标准上给予相应的指导性文件。

(3)实施村庄规划的创新机制

在公众参与上,建议逐步建立镇政府、规划设计单位与民众的沟通桥梁,保证规划编制的现状调研、规划编制、征询意见、方案审议等环节有效衔接。建议实施“四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问卷调查和民众访谈、规划工作征询、规划公示、民众审议四个环节。通过加强各群体的沟通协调,实现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黄淑琳. 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特色塑造――以烟台、菏泽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理想空间(20).

[2]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推进城镇化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城镇化进程研究. 2012(12).

[3]何小娥,殷毅,柳少杰. 论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从规划实施的角度谈起. 城市规划. 2005(10).

[4]郭健. 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探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为例. 城市规划. 2011(9).

[5]曾德水.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山西建筑. 2010(2).

篇4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土地利用与规划中包含了城镇土地规划,规划土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土地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从而导致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说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建设、怎样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通过何种方法保证城镇化和经济的持久、健康、稳定的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土地规划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两者协调的主要内容是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和扩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其中所需要协调的重点和核心是城市规模建设的内容,另外还包括对城镇的性质进行确定、对人均建设用地大小的标准来制定规划、对城乡结合部分的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等问题。

三、简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主题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农用地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点、还包括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控制以及建设用地在耕地中占有的百分比;土地开发、复垦和控制规模,土地利用布局要求、还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主要目标等。同时确立城市性质,以及城市在规划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并使城市规划区范围得到确定,和拟定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便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

(二)规划思想之间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是将土地资源供给方面作为出发点,它是以上级下达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作为前提,出发点是用于城市建设,总之是按照计划来对规划进行编制,指导思想是“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为主,重点在于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控制。而城市规划主要从社会、经济、历史、产业、人文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根据市场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以及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编制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它主要是从城市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将发展问题进行长远规划,合理设计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进行统一安排,指导思想是针对人民生活的需要和如何使生活区域的设施更加便捷,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三)相关部门之间存在审批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目标以及耕地数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这需要将粮食总量作为首要的任务进行考虑,要保证人民生活对于粮食产量的需求;而城市总体规划则主要是根据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目标,主要针对城市的发展情况,不需要直接考虑粮食的供需量。

在有关部门的审批方面,需要落实《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包括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改,这一过程需要经由省级政府进行审批,其余乡镇由州人民政府审批。根据城市规划法,还需要县政府所在地的镇城市总体规划由市政府审批,而其它建制镇的城市总体规划由县级政府审批。

综上所述,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两者间既包括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诸多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城镇总体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协调。假设两者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城镇发展,造成用电面积增加;如果只考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资源供给可能进行忽略时,就会导致过多的占用耕地现象的发生。

四、实例分析应该如何做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相互协调

(一)尊重协调发展的原则

首先,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的理念。城镇用地规模的确定必须要从城镇实际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其次,对农业用地进行保护,城镇的建设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地区忽略了对农业用地的保护,这种做法是错的。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必须要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布局,目前许多地区为减少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会选择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进行开发,这样虽节省了资金投入,但是破坏了良田,造成粮食减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城镇中心会出现大量城中村、废旧厂房等。

再次,城镇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平衡发展。一方面就需要规划人员对城镇建设和保障农业用地这两者间的问题进行仔细斟酌,既要顺应城市建设,又要确保农民的收入来源不被占用,从而保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最后,发展城镇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弊端,因此城镇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其优势进行发展,如长江两岸的城镇主要是带状分布,依托水利优势进行城镇的建设。因此这就需要规划人员在协调规划的内容、步骤以及方案等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二)统筹发展的规划方法

要求各部门在审批后严格监督土地的使用,避免不法的开发商随意占用土地资源,对于违法用地和建设的案子进行严肃查处。城镇规划要要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观念,对土地的规划进行科学、精密、详尽的安排,对城镇空间存在的废弃用地充分利用,如改造棚户区、废工厂等,做到“变废为宝”。对新建筑的建设应当尽量选择建设高层,以便减少土地占用,建筑要保证有足够高度和容积。加强老旧城区改造,提高废弃土地使用率,不要一味扩建城市周边地区,以免出现像鄂尔多斯这样的“鬼城”。另外还可以用土地置换方式,集中建设工业区、居民区等,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将节约土地资源在行动之中进行落实。

结语

篇5

1规划背景

1.1 东坑镇基本概况

[]东坑镇是陕西省批准建设的“重点示范镇”,是榆林市的重点镇之一,位于靖边县西部22公里,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结合带,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横贯东西。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0.2万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13000户,总人口52866人,是靖边县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农业乡镇。

1.2 机遇与挑战

陕西省在落实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提出了加快重点示范镇建设,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也将对靖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机遇。

但本地区也存在着许多必须清醒认识的问题。目前阻碍东坑镇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1、基础设施配套不够;

2、城镇建设投入不足;

3、新农村建设难度大;

4、扶贫增收任务很艰巨;

5、现代农业发展任务艰巨;

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

7、土地使用规划不合理,利用效率低。

要想克服现状的诸多制约因素,实现东坑镇经济的快速腾飞,必须准确把握东坑镇的特点,在东坑镇现状和发展条件等基础上,对东坑镇给予合理准确的定位,挖掘发展潜力。

2规划思路

2.1 规划原则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内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较大的变化,经济的一体性,区域的整体性,城乡的融合性等趋势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区域内每一个城镇的发展。

1、区域协同发展原则;

2、完善功能,重点突破原则;

3、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的原则;

4、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2.2 发展战略

在规划中紧紧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这一主线,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之路。针对东坑镇自身发展问题和城镇化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发展战略:

1、以建设功能完善的城镇为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从镇域发展角度分析,应以建设农业强镇为目标,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3、注重经济与人、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以农副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等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基础。

3规划对策

3.1 战略措施

根据上述规划思路,在规划布局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立足产业发展、夯实城镇经济基础;

2、突出发展重点、分区逐步推进;

3、合理布局产业、壮大镇域实力。

3.2 城乡统筹规划

针对镇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城乡协调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实现:

1、城乡空间一体化

在镇域空间布局上应围绕“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中”,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实现镇域城乡空间的一体化。

2、城乡经济产业一体化

依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新思路,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产业一体化。

3、城乡人口分布一体化

尽快进行全面的、实质性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向城镇转移,鼓励有技术、有实力的城镇居民到乡村发展,实现城乡人口分布一体化。

4、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要最大限度寻求城乡设施共享的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发展。

5、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统筹城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等方面。

6、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生态环境的一体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强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和建设,重视对城乡污染源的控制;促进城乡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发展生态农业;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机统一。

4结 论

东坑镇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型村镇,受到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都还不高。通过此次东坑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及对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1、以镇域为规划范围进行城乡一体的总体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合理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

2、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3、对全镇域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统一城乡规划管理是保证城镇化质量,使城乡一体规划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4、必须把握住因地制宜、发展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东坑镇的经验表明,在西部地区的镇域总体规划中,应将重点放在小城镇的建设上,打造现代化的小城镇,提倡新型社区建设,使城乡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周榕,文国玮,刘淑英.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探索――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J].规划师,2003,(11):50-54.

谭春芳,林瑾瑜.旧村改造与城乡一体化进程[J].小城镇建设,2006, (4):76-79.

李建伟,刘科伟.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以都兰县总体规划为例[J].开发研究,2010,(6):16-18.

篇6

1.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大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大城市近郊的小城镇因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一般交通条件较好,发展较快,更多地表现出城市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它不仅是大城市向外扩张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担大城市的部分功能,还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特点

目前,一般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包括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层次,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很少。镇区层次,是规划的重点,包括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各项设施规划,涉及面比较广。

近郊小城镇一般位于临近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影响圈内,要承接大城市强大的经济辐射,镇域部分用地均不同程度地被纳入城市产业集聚区范围内,或发展与大城市配套的产业,或布局大城市的外迁产业等。

适用于一般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镇区、轻镇域”的规划思路对于近郊小城镇已经很难适用。要更好地促进近郊小城镇的发展,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应该转变规划思路,统筹发展城乡产业和空间布局。

3.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探讨

3.1强化宏观层面战略性研究

小城镇由于其特殊性,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双重矛盾,需要以开放的视野将小城镇置于更大的区域进行多重考量,深入分析小城镇在各个区域层面的角色定位以及和周边城镇的关系,深入理解和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引导与要求,明确其在区域中承担的职能与建设要求。战略研究是小城镇确定城镇性质、职能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小城镇规划内容的充实与完善。

3.2城乡协调发展

这里的城乡协调发展有两层意思:

一是城市和近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城乡统筹为着眼点,立足城市区域的广阔发展视野,充分论证小城镇发展的优劣势,结合城镇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是城镇镇区和镇域协调发展。应当摈弃传统 “镇区”、“镇域”两个层次的规划,而将整个镇域纳入规划范畴,统筹整合镇域各类产业、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3人口估算方法非常规化

近郊小城镇受临近城市的辐射影响较大,区域性的设施建设和产业规模化布局势必为城镇引入大量外来人口,城镇人口计算方法已无法按照一般城镇总体规划确定人口的计算方法进行。需要结合小城镇现状基础,以及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与产业发展趋势来研究人口的适宜规模,以合理安排城镇的各项建设用地和设施配套。同时,考虑到区域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可给人口预测值设置一定变化幅度,提高弹性。

3.4建设用地标准的选取

城市近郊小城镇已经或未来有部分用地纳入城市产业集聚区,为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在编制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时,建设用地标准宜采用城市标准,包括建设用地分类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在区域内产业的分工协作也会影响到小城镇空间结构的布局,这就对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各类功能用地的布局以及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容量、规模和标准方面提出了要求。考虑到区域产业的规模化布局,有些近郊小城镇的四大主要用地中工业用地或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单单就这一小城镇来说,用地比例可能是不合理的,但是将小城镇置于城市区域视野来看是合理的。

3.5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与自身发展兼顾的二、三空间布局

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近郊小城镇与临近的大城市统筹发展,成为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延伸。

小城镇一般农业条件较好,近郊小城镇也不例外,要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近郊小城镇部分用地均不同程度地被纳入城市产业集聚区范围内,要将小城镇置于城市区域背景中,依托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平台,合理规划二、三产业布局。

3.6区域设施城乡一体化配置

以城乡统筹为出发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向近郊小城镇的延伸,促进近郊小城镇的设施配套与城市相衔接。

这样,一是可以构筑区域性的设施格局,发挥设施引导作用,创造集聚条件,推进城镇化;二是通过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是以适应、引导和推动产业和城镇空间合理布局。

3.7保护环境与城镇发展并重

小城镇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与大自然的亲近。资源与环境是小城镇生存之本。规划中,一要立足于现有的环境资源条件,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综合考虑区域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空间布局;二应积极引导生态产业发展,促进地域性循环产业链形成,切实做到“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体等自然资源。

4.淮南市上窑镇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4.1现状概况

4.1.1区位交通条件

淮南市上窑镇隶属于淮南市大通区,紧邻淮南市东部城区。206国道由东向西横穿全镇,紧密联系上窑镇和淮南市东部城区。新建成使用的淮南市高铁站,部分用地在上窑镇的镇域范围内,高铁的开通为上窑镇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4.1.2旅游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上窑镇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国家4A级旅游区上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境内。境内水资源丰富,有高塘湖、淮河支流和窑河等,水域总面积达1700多公顷。

上窑镇是千年古镇,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历史上陶瓷工业比较发达,为盛唐时期“七大瓷都”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寿州窑遗址就坐落在境内。

4.1.3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1)淮南市东部城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上窑镇与东部城区联系紧密,未来将起到承接淮南市产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作用。

(2)淮南市高铁站的投入使用,为上窑镇带来大量的流动人口和相关配套产业。

(3)高塘湖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为上窑镇发展壮大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

4.2规划编制新思路

4.2.1 区域协调的城镇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

规划在详细分析了上窑镇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将上窑镇置于淮南市市域范畴,仔细解读《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淮南市东部新区产城一体化规划(2010-2030)》等上位及相关规划,以“积极接纳淮南市的辐射,密切上窑镇与淮南市东部城区的经济联系”为宗旨,确定上窑镇的城镇性质为:淮南市东部重要门户、宜居服务型的历史文化新市镇,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居住、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商贸服务型重点镇。

规划将上窑镇镇区分为两部分,北侧主中心镇区为上窑镇政治文化中心,服务于上窑山风景区和老城区居民;南侧副中心镇区为高塘湖新区,是淮南市东部产业集聚区的一部分。

产业规划上,顺应宏观环境的发展,处理好与淮南市东部城区的“双赢”发展的关系。第一产业:重点发展优质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培育观光型、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第二产业:为淮南市东部产业园区甚至为整个淮南市提供高科技支撑和产业配套;第三产业:结合高铁站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投身淮南市“旅游圈”建设。

4.2.2环境友好的城乡统筹空间布局

城镇发展立足自然环境景观,以滨水岸线为纽带,串联起城镇历史文化地段;以206国道和滨湖大道为空间联系轴,主副镇区和谐发展,形成“一轴、两带、两片、七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即206国道发展轴;“两带”即高塘湖、窑河滨水发展带,滨湖大道发展带;“两片”即上窑主镇区、上窑副镇区;“七区”包括主镇区的城镇综合服务区、北部产业集聚区、城镇空间扩展区、居住集聚区和旅游综合服务区,副镇区的高塘湖空间扩展区、南部产业集聚区。

“一轴、两带、两片、七区”空间结构,充分依托现有交通和自然环境条件,引导有序发展。 “窑山窑水”相呼应,构成城镇生态与视觉景观的背景和基础。

4.2.3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

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规划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上窑镇的延伸。

依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镇域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衔接,整合镇域交通功能,协调镇域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建立与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经济高效、迅速畅通的对外交通网络和城镇道路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形成不同规模、分工明确的多级公共服务系统。按城市标准合理安排文化娱乐、科技设施、体育活动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充分利用城市设施,结合实际情况部分新建。给水、电力、电信和燃气管网与淮南市市政管网相衔接。污水以分组团处理为主,就近经主镇区污水处理站或高塘湖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高塘湖。雨水排放采用“分区排水,就近排放”的原则,将雨水就近排入管渠,最终排入水体。

5.0总结

淮南市上窑镇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与一般小城镇相比具有更多的发展机遇,规划以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走与城市协调共生、与自然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目标把上窑镇建设成为有充足经济实力、社会环境相互协调、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现代化城镇。

大城市近郊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技术路径。在编制此类小城镇总体规划时,要更好地转变规划思路,实现规划编制由“城镇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变,只有从城市层面充分考虑城乡协调发展,为近郊小城镇找到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小城镇总体规划才可以真正成为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查克,谢从朴.小城镇规划的区域观——以马坡镇总体规划为例[J].城镇规划, 2002(4)

[2]洪小燕.城乡一体化视野下近郊型小城镇总体规划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志诚,侯雷,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J].规划师,2006(2)

篇7

土地规划主要强调合理“利用”和“管理”包括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及各类用地的具体的合理利用,强调农业利用,农业利用规划是土地规划的主体。

一、土地规划的意义

1.为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提供保证

农业的战略地位有所忽略,投入减少,生产资料涨价,农民负担加重,一些地方领导对农业的领导有所放松,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受到挫折;耕地锐减,出现了开发区热,圈地热,盲目性大,土地占用失控;农业结构不合理(弃粮种果、花、草等),环境污染严重(不断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以符合法律的形式将各类用地合理地分开,并加以保护。

2.满足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经济越发展,越要搞好土地的客观调控,越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单方面强调保护耕地,不追求发展是不行的。如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必须强。新疆与沿海差距很大,在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要有发展的空间,以便抓住机遇求发展,必须协调好“吃饭”与“建设”二者的关系。不能将耕地都保护起来。

3.满足合理配置优化土地资源组合的需要

国情省情都说明: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耕地资源更是缺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一系列专题报告研究,搞清土地资源的特点,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合理配置优化组合有限的土地资源。如通过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即可知有多少可宜农、宜林、宜牧。

4.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篇8

(二)严格建设管理。一方面是严学习。组织城建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等相关法律条规,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另一方面是严执法。按照城镇建设“一书两证”要求,严格实施城镇建筑管理。初步探索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联合土地、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行使职权的管理模式,做好审批发证前的初审和上报以及“限上、限下”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逐步规范城镇建筑的建设程序,确保城镇建设依法依规进行。

(三)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全面落实“两个代办”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2014年,华旗、华远、常丰、新泰四家企业获批了“__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其中常丰线缆有限公司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和科技实力,进行科技研发,连续获得6项专利。二是抓好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向西拓展至城东干渠,进一步加大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2014年新修水泥路800平方米,在园区__路段两侧栽种灌木1000余株,在园区主路两侧新栽红榉树300棵,载种西府海棠600棵。目前,园区已入驻10家企业,我们正积极争取土地指标,使签约项目尽早入驻开工。

篇9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r我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13亿人吃饭的问题永远是我国的首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保护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任务更加艰巨。2008年以来发生的世界范围的粮荒,使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了国人面前。而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就必须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首位。因此,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严格地保护耕地,科学、高效、集约使用土地,已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1 我国耕地保护状况及面临困难

近几年,我国耕地保护取得些许成果。首先,耕地保有量稳中有增。一是新增耕地超过建设占用耕地。二是耕地保有量增加。其次,基本农田保护基础工作有所加强。一是完成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二是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各项法律制度。及时掌握了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动态情况,确保了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三是开展了耕地保护情况调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加以整改,增强了本地区保护耕地的意识和责任。

然而,耕地保护中依然还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少、项目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增大、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减少、滥用耕地现象比较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等困难和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趋增大,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严格划定、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成为当前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2 如何强化耕地保护

2.1 强化耕地保护的行政主体责任

各有关街道办事处应将耕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各项制度,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耕地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基本稳定,确保按年度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2.2 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

依法享有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依法取得耕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是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主体,负有耕地保护的直接责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监督承包农户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制止撂荒、闲置、转变用途及其他破坏耕地的行为。承包农户应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维持农业用途,对耕地撂荒、闲置或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应予以抵制、制止或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部门举报。

2.3 实行耕地保护动态巡查、统计核查、公告、听证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建立巡查台,做到经常性的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掌握本市耕地数量、质量和结构变化情况。强化监管,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增强耕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本市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方案,由本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听证,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2.4 认真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维护耕地的认识

应用多种方式普遍宣传土地治理相关法律和我国的国情、国策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基础农田的有关规则。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立体的、全方位的政策宣传,让基础农田维护政策众所周知、家喻户晓,加强人民群众维护基础农田的自觉性、主动性。重点做好6.25土地日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干部群众的法律认识和维护耕地的观念。

2.5 严格建设用地治理,统筹规划各类用地

严格建设用地治理,坚持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准则和前期论证工作,坚持以规划、方案对建设用地总量节制准则以及农地转用的审查报批准则,使占用耕地一直处于紧密的监控之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乡村建设要本着维护耕地的准则,尽量占用荒地、劣地,少占或不占耕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基础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在制订和施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维护耕地为重点,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与社会经济可继续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其他各项规划在用土地安排上都必需与土地应用总体规划相联接。

2.6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在组织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统筹安排各行业、各区域用地,尤其要明确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和布局,落实到图斑地块。各类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必须符合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总体布局安排。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

2.7 加强耕地保护的基础工作

耕地保护的基础工作是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保障耕地保护工作经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着重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等工作。摸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情况,建立完善基本农田档案、保护责任书、永久性标志牌和数据库。

3 耕地保护的意义

保护耕地的意义是由耕地的重要性所决定的。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耕地;其次,耕地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为农村人口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是城市居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少,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稳定一定的耕地面积,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相范.土地违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

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1.“两规”的比较

1.1“两规”的不同之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在许多国家是一个规划,但在我国却是分属两个法律授权,两个行政部门主管。两规在规划的技术标准、目标、期限、侧重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给两规的协调与衔接造成了一定困难。

表1: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比较

区别 名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乡规划

技术标准 (国土资厅发[2009]10号文)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一级类3个,分别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分为10大类用地,概括为建设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

两个标准在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特殊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的界定上并不衔接。城市用地分类中城市建设用地的内涵在压缩,而土地利用分类中城市建设用地的内涵在扩大。

人口统计口径 城镇人口应为城镇范围内的常驻人口(含常住的非农业户人口、农业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的总和,不包括流动人口 城镇人口人口包括居住在(规划)建成区内的非农业户籍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和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规划期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确定,一般为15年 编制规划的政府部门根据城市的发展条件、发展趋势等自行确定

思路和侧重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侧重土地资源的调控和配置,强调用地总量控制。 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地理、产业政策等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之上的,以建设用地的需求定供给,重在控制城镇的空间布局,侧重保障发展。

管理方式 省政府审批,通过年度用地计划、年度统计和规划实施评估等手段进行管理 分级审批,分年度实施评估落实力度不够

存在问题 两规在规划的技术标准、目标、期限、侧重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没有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规划“衔接”方式,以及争议解决程序;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编制程序相反,导致空间资源规划相互掣肘、相互冲突。

1.2.两者内在联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将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它们的共同目标都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前者从保护耕地角度出发,落实建设用地“指标”的问题,后者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角度,解决用地“坐标”的问题,只有将“指标”和“坐标”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对用地的控制。

2. 利辛县“两规”协调的实践

2.1背景:城乡用地指标及空间布局不合理

利辛县是皖北地区的农业大县, 2008年县域常住人口153.97万人,城镇人口37.41万人,城镇化水平24.3%,远低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40.5%。

2005年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3671.42公顷,占全县总土地总面积26.7%,农村居民点用地22402.1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71%,占全县居民点面积的97.43%。农村人均居民地面积为209平方米。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第二、三产业为获取规模效益,逐渐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城市规模扩大的需求与用地指标不够,将会造成城市拓展空间缺乏弹性,制约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利辛县空间发展问题已经不局限于中心城区或城镇,而是广泛存在于整个县域中。

2.3利辛县“两规”协调的思路与实施

2.3.1总体思路

分析县域土地利用尤其是城乡建设用地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确定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的目标,提出城乡用地发展战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与协调;制定区域内主要产业集聚区布局思路及原则,并确定区域内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规模;拟定利辛县域统筹城。

2.3.2具体实践

(1)城乡建设用地预测:量的协调

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市、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四类用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

在县城、建制镇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根据农村人口预测及农村人均用地的标准,预测农居点用地。通过农村人口的减少、人均指标的降低,计算推出的农居点用地,减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可以补充农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产业集聚用地。

(2)两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协调

规划首先保障利辛县2005-2020年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的位置和占地,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县域内产业集聚用地进行了调剂分配。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中,将调剂工业用地划为弹性管理区,在这个区域内预留建设用地空间,建设用地指标可以来自于经批准后的对原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核减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所有权仍为集体建设用地。

2.3.3“两规”协调成效

在空间协调中基础底图采用“影像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城镇规划图”叠合。以2005 年的土地利用规划图为基础,结合影像图,形成县域总体规划现状基础图件。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城镇总体规图不是同一坐标体系和比例尺度,造成用地在空间定位坐标上的不精确,虽然在总量上实现平衡,但在给类用地预测上有误差,在实际管控中难以落实。利辛县“两规合一”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新需求,现在只是阶段性探索,初步实现了两个规划在规模上的衔接和布局上的优化,但在空间管治上执行力有限。

图1:2030年两规协调城乡用地空间布局图 图2:2030年调剂增加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图

3.“两规”协调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3.1基础数据条件:统一的统计口径和标准

两规要有一致的用地分类;一致的人口统计口径和预测;统一坐标的基础数据。

3.2两规同步启动,土规以总规需求为引导

从城乡功能分区、产业发展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区域生态体系、市域城镇体系、中心城区建设边界等方面,实现“两规融合”。在城乡用地结构,特别是建设用地结构上实现城乡统筹。以基本农田作为城市组团间的隔离带,既发挥了农田的粮食作物功能,又实现了生态环保效益。

3.3启动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希望通过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 并将其作为“两规”衔接的基本平台,以行政区域作为统计范围,对县域建设用地总规模进行统一核算。明确相同规划期内城乡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总体布局,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条件,根据城市发展实际科学确定城市合理规模,并据此划定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边界,明确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实施分阶段的弹性控制,并据此建立管控制度和措施,从而使规划能够刚柔并济,既管长远,又管当前。

3.4城乡规划管理实行“发展战略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的模式,实现“两规”指标的滚动式校正。

在城乡规划管理层次,按照资源环境容量和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确定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按照占一补一的要求,实现近期、远期的滚动平衡;在实现总量平衡的前提下优先保障近期的建设空间;在落实上级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在规划建设用地周围划定一定的弹性增长空间(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为一般耕地),以安排今后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

结语: “两规合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还需在完善规划框架、探索规划编制、强化规划管理、开展动态评估等方面不断深入,以县为单位开展全域空间规划,落实县域范围内土地和空间使用用途,发挥“两规合一”的综合优势、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二、审查组织

省土地管理局负责具体组织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商省直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审查意见后,报省政府审批。省直有关部门包括:省计划委员会、省建设委员会、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政府农业办公室、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交通厅、省水电厅、省环境保护局、省统计局,省军区等。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的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原国家土地局令第七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三)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四)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其相关调查资料。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的内容、标准。

(一)基本要求

1.编制原则。规划的编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编制原则: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2.目标和方针。规划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针、政策和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并落实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主要规划指标。

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是否充分,分区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交通、能源、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是否有保障,土地开发、复垦、围垦、整理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4.实施措施。是否体现了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是否具体、可行。

5.规划文本、说明及图件。规划文本、说明内容是否符合原国家土地局令第七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的要求,论述是否清楚。规划图件内容是否全面,编绘方法是否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晰,规划各类用地面积与规划图上图面积是否一致,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占用耕地面积与上图面积是否一致。

6.基础资料。规划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否采用1996年土地详查变更的汇总成果,其他基础资料是否采用了1996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及相关部门的规划资料。

7.与其他部门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是否做好与其他部门规划特别与城镇规划、村镇规划的协调、衔接,城镇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是否控制在上级下达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规划控制指标的50%以内,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与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是否紧密衔接并控制到位。

(二)各级规划审查的重点

各级规划审查内容在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突出重点。

1.地(市)级规划

(1)地(市)级规划是否根据省级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分解下达各类用地指标。

(2)是否确定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中心市区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安排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是否编绘1∶1万的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中心市区建设用地规划图,并使市区建设用地规模与规划图上图面积一致以及市区建设占用耕地的规划控制指标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内占用耕地的上图面积一致。

(3)是否落实地(市)下辖县(市、区)的市(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并对县(市、区)其他建制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总量控制。

2.县级规划

(1)是否根据地(市)级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特点、土地供需趋势,落实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

(2)是否重点划分了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农业用地区等,并落实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规模和布局,确定各区用地规则,为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提供依据。

3.乡级规划

是否按照县级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管制等要求,划定土地利用区,将各类用地指标、规模和布局具体落实到地块,明确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各类土地利用区的界线是否清晰,能否满足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围垦选址的图上定位和实地踏勘需要,并做到规划用地指标和规划图上图面积一致。

(三)是否已根据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的规划评审会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程序

(一)申报

规划经当地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必须在其上级规划批准后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上报材料包括:

1.规划文本、说明各15份,规划专题报告2份。

2.地、市、县(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2份;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中心市区1∶1万建设用地规划图2份。

3.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同城镇等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和新建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预留相衔接的专题报告15份。

4.申请审批的报告15份。

(二)审查

省人民政府收到报件后,将上述报送材料批转省土地局组织审查。

省土地局收到省人民政府交办的报件后,分送省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提出同意批准或原则批准或不予批准的综合审查意见。

省土地局完成组织规划审查的时间为一个月。有关部门和单位自收到审查规划征求意见之日起10天内,应将意见书反馈省土地局,逾期按无意见处理;有关部门对规划有较大意见分歧时,省土地局应组织有关各方进行协调。

(三)批复

省土地局将综合审查意见和附件及有关部门不同意见一并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篇12

Abstract: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relative shortage of per capita resources, reserve resources are very scar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prominent. Current and future a period, is the key to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China, and also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the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inevitab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acute. Contradiction of city scale increase and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 is a practical problem tha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urgently needs to solve.

Keywords: land planning; coordin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两规协调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两规在规划目标、编制思路、技术方法与相关数据采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导致了当前两规在指导区域城乡土地的开发利用上的诸多矛盾,带给城乡土地管理极大的不便。因此,尽快协调两规的关系对于改善我国人地关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两规的相互关系

(一)两规的区别

1、对象和范围

土地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共同规划对象,但各自侧重点不同,从范围来看,城市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在城市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布局,主要是对城市用地进行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全域覆盖,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及其它土地,通过调节土地布局和各行业土地规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由此可以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理解为点与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互为依据、相互衔接。

2、目标及任务

城市规划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任务则是合理确定区域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和发展定位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全域的土地,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结合区域的土地供给能力、人口承载力以及开发利用战略,确定规划目标年的土地控制指标。

3、规划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区域定位、人口、经济、社会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区域的发展规模及方向、城市绿化和配套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对城市的各项建设活动作出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区域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考虑各项经济社会建设的用地,以保证整个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以土地利用为中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规划与建设,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二)两规的一致性

1、根本原则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是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规划,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完善空间功能布局,统一部署安排各项经济社会活动。

两项规划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以土地作为主要规划对象,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相关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为参照进行规划编制,核心内容都是围绕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要求一致性

两规具有共同的编制要求,即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化,两规应当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控制性作用。

3、任务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都是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全局性规划,其规划的是规划行政区域内全覆盖的各类用地;城市总体规划的侧重点是统筹安排规划区,集中体现在规划建成区内的各项建设用地。

在土地利用中,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指导。城市规划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土地供给趋势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要充分结合城市、城镇和大型设施的发展布局情况,做到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镇相关规划体系相一致,否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难于编制和实施。因此,两项规划在土地利用上应当彼此互相协调、有机衔接、彼此制约和互为补充。

4、法律地位的一致性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各自有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两规不协调的根本原因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个基本点为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供给定需求”,采用自上而下,层层指标控制,指标下达的方法。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量不能突破上级规划分解下达的控制指标,补充耕地量不得低于上级规划分解下达的控制指标。

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人定地”、“以需定供”。城市建设用地是通过经济社会现状,然后预测规划期间的人口及城市化水平,确定人均建设用地等标准;各类用地、功能分区是根据对土地的实际需要,经综合平衡、论证后确定的,没有严格的控制指标。

由于指导思想与方法的明显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结果自然会有不同。

三、两规协调建议

1、制定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环境承载力状况,制定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目标,形成对地区发展的统一指导。

2、协调统一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人口规模预测值、用地分类指标和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等。城市规模的确定是两规协调、衔接的重点,也是两规争议集中所在。

篇13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3-1

土地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要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以及保护在空间上所作的战略性布局和统筹规划。其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并合理开发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该规划对于保证耕地面积、促进阳谷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看到该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土地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适应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求。其一,规划在初期较好地适应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但城镇总体规划修订后,各项指标要求发生变化,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到审批权限和时限的限制未能及时作出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发展步伐;其二,原规划预留指标是逐级控制,并不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去安排非农业建设用地,有些专项研究成果没真正用上,而是以控制指标指导专题为课题,造成了规划期间非农用地量不足;其三,根据各乡镇、村预测未来建设用地的需要来确定建设预留地,导致大多数乡镇和乡镇驻地的村庄都留有部分建设预留地。

(2)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来阳谷投资的企业逐年递增,原有的建设预留地明显不足,特别是农用地指标尤为不足,这是目前用地供需的主要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各项指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下达,一般采用平均分配的方法,未能考虑各乡镇非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之2001年行政区域进行调整,阳谷县从原来的21个乡镇调整为18个,由于当时指标的平均分配,就出现了发展慢的指标多余,发展快的指标不够用的现象。

(3)规划突出耕地保护。在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关系处理上,按照有限供应制约建设用地需求的思路,人为地压缩建设用地量以求满足控制指标的要求,规划的建设用地指标并不反映实际建设用地的需要。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偏大,阳谷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70179.65hm2,保护率高达86.3%,为达到指标,不得不把部分低产田划为保护区。

(4)规划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众多项目落户阳谷,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有许多企业在选择位置时没有能严格落实土地规划,给项目审批带来很麻烦,个别企业由于受低地价及未来土地升值空间较大的诱惑,盲目大批圈地,出现了征而不用或征多用少的现象。土地流转并实施“招拍挂”后,城镇土地和房屋的价格逐渐攀升(主要是土地价格上升),导致部分城区和集镇农村村民乱搭乱建现象的产生,有的村民甚至未经批准擅自在自己的宅基地或空闲地上搭建房屋,用于出租以谋取高额利润。

2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建议

(1)确定规划目标,明确规划遵循的原则。新一轮规划修编,要结合阳谷县实际和有关国家政策,适应扩大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努力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证。规划中要牢牢把握以下3个原则:一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与保障经济建设发展正常用地需求相统一;二是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各业用地;三是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科学规划,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出发点。阳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现有耕地9.09万hm2,人均0.144hm2,人口80万。仅靠农业难以致富,只有依靠招商引资、提高工业化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总量。而发展势必要增加土地的使用量。在保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前提下,国土资源部门要例题调配好现有土地,因此,在修编规划时,即要严格保证必要的基本农田,又要保证必要的建设用地。在考虑建设预留地时应尽量使用非农田,不用或少用耕地。

(3)正确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转变过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是着眼于调控土地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和保护的专业或者专项规划,改变只注重耕地的保护功能转为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规划的功能定位也应向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

(4)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和透明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定地位,具有广泛征求公众、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使政府型规划逐步向政府、社会、公众、开放型规划转变,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强化各级政府对土地规划实施的责任,建立相对统一规范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改革现行的规划管理体制,减少各方对规划的不当干涉。

(5)加强同相关规划的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的战略性规划,它对区域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是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是农业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筹规划的上位规划。在编制总体规划的时候,要充分借鉴和采用相关规划的成果,协调好不同待业之间的用地规模、分类标准、位置、用途等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