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渔业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立完善全市渔业四级安全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渔民自律管理、委托管理管理模式。对中小型渔船集中的地区,推广建立渔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对捕捞生产单位密集地区,引导联户个体(承包)渔船挂靠大渔业公司,实行委托管理;对渔船停泊分散、渔港安全条件较差的地区,全面建立县级渔业行政执法联系点和联络员制度,增强渔民渔船安全管理的可控性,努力实现安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相协调,正规化、规范化管理渔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平安渔业示范县、示范单位”创建行动
按照农业部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评选标准,全省渔业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单位”评选标准,会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全市“平安渔业”创建行动,以评选标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营造我安全、他安全、大家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环境,推动渔业生产的安全发展和渔业经济的科学发展。
三、落实渔船船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
通过与船长签订责任书并在每一艘渔船驾驶室悬挂“省渔船船长安全生产责任书”形式,明确渔船船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省和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安全培训,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杜绝违章作业,保证渔民生命安全和渔船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造成渔船较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责任。
四、文明渔港与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创建行动
积极推进农业部开展的文明渔港与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创建行动,学典型、树形象、强素质、严法纪,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严格管理,规范程序,积极做好服务渔民群众的工作,依法保障渔民渔船生产安全。
五、评选安全贤内助保障安全行动
积极开展安全贤内助评选活动,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深化到渔民家属的群体中,充分调动渔民家属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积极性,利用千叮咛、万嘱咐、常唠叨的做法,提醒并督促渔民特别是船长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搞好安全生产。
初步确定:每年评选20名全市渔业安全生产贤内助,以此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带动渔民家属进一步做好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工作。
六、渔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行动
一是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制度,建立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完善以人为本的规范化安全教育与培训机制。强化渔业船员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职务船员、远洋及涉外渔业船员实行特殊安全强制培训。
二是严格渔业船员考试发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渔业用工和准入管理,确保渔业船员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适应渔业生产发展需要。
三是积极推进渔民安全生产“三种意识”和“三个能力”的建设,即:“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意识,学法守法、安全行为意识,从我做起、相互关爱意识”和“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能力,自主保安、相互保安能力,紧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渔民安全生产的整体素质。
七、渔业安全装备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行动
中图分类号U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0-0084-02
1 渔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在国外发达地区,各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现代海洋渔业生物资源数据库、环境数据库、市场信息数据库、灾病害数据库以及文献专利技术数据库等等为渔业信息化提供支持,他们依托这些信息资源为参考,为社会各界提供专门有效的服务。
渔业信息化的概念确立至今,不同的国家给予了它不同的地位和重视。比如:南韩政府认为信息技术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工具,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并切实鼓励所有企业使用电子商务(EC);许多科技概念超前的发展中国家还建立了海洋渔船船位监测系统,收集船舶作业和渔业货物动态信息,应用于海洋渔业有效管理;不仅局限于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组织也建立了渔业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数据库。
在发达国家,国际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表现,更是效率提高、信息现代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利用Internet技术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决策服务便是这一应用的具体体现。各个部门、各种等级的渔业用户通过互联网瞬时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国内外最新的市场经济信息(查阅有关科技文献和技术专利)展示组织机构概况、介绍新产品或进行技术咨询服务,甚至为解决渔业技术难题可以求助于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鉴于其种种便利及优势,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正在有效地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信息处理系统(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技术,应用于渔业生产、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和用途进行研究开发。其中,许多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如政府辅助决策、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水面利用和区划管理;气象、海况、渔业情ushi况预报和鱼群探测、渔船导航和海上生产作业实时指挥、国际水产品贸易情报监测和预警等领域。
2 我国的渔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实际渔业工作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图表描述分析来做一个梳理,我国水产品产业的运做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生产:流通、加工、交易、消费等等。让我们来看一下信息技术在整个渔业生产消费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渔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信息的参与。在生产环节,生产者(渔民或现代化的渔业企业)要掌握各种信息才可达成计划指标,这其中包括多种多样的资讯,如鱼汛、气象、市场反馈信息、WTO贸易规则(如TBT协议、SPS 协议、各种补贴政策)等。当工作进入生产流通环节时则要及时取得物流环节的信息,如:运输成本、市场行情等。在加工包装等环节要注意一些技术信息和进口国对包装装潢的具体要求、国际通用法规和惯例等。之后的交易环节,特别是涉及到水产品的国际贸易领域,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重要性主要包括国际市场水产品价格走势、供求状况、各国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技术壁垒和相关贸易规则等。
通过以上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即在渔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水产品国际贸易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并不可或缺的。
3 我国渔业信息化的现状
3.1 整体信息能力低
渔业信息化是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目前,我国的渔业信息化水平和国外相比,特别是发达国家比起来是偏低的。有资料显示,按照国际评分标准,中国的信息能力得分为6.17,仅为美国的8.6%。较低的信息能力将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正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整体较差,在整个渔业产业链上,参与者缺少一种可以方便利用的信息交换平台来收集或生产经营信息,而是在各种环节基本上相对独立运作,跨环节之间很难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样的现状导致的结果是渔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来讲,内部交易成本过大,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重复投资、市场不均衡、对外竞争能力差等后果。因此,在我国渔业产业逐步壮大的同时,渔业信息化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如果其不能跟上渔业发展的速度,或者信息化水平落后于国际上的平均进展速度,那么我国的渔业国际竞争力势必受到很大影响。
3.2 渔业信息化应用不足
在渔业信息化领用并不竭尽的中国,我们正在做着积极有效的努力和开发,目前,国内的渔业信息化在理论概念的引进和总体构架的搭建上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虽然在实际应用的开发上,作用的普及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更为紧迫的是我国缺乏构成信息化的基础体系。且当前,渔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农产品出口领域,水产品的出口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已经稳步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品生产大国。在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国渔业发展的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整体效益偏差,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国际贸易背景下,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在新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来自国际的各种压力、竞争已经严重冲击和影响着中国的渔业生产,客观事实推动着我国的渔业生产必须做出变革――那就是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来武装渔业产业,从而提高我国渔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并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本身的快速发展是“信息化”的应有之义;而在经济和社会诸方面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和效益,以加快发展步伐,才是信息化的本质。所以,在渔业信息化的热潮中,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来提高渔业产业水平,促进水产品贸易的繁荣才是渔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3.3 缺乏协调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
以物流为依据得出农产品供求信息是极为不科学的。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渠道较为混乱,虽然国家农业部有相应的渠道,但多为各地收集上来的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来源没有覆盖全国各地主要农产品集散地,同时对各地农产品流通方向指导力度不够,监管权利的有限导致宏观调控效果不显著。
3.4 物流信息标准不统一
首先是物流信息本身的标准不统一,如企业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录入格式、表格样式、语言格式和传输协议等,另外还有物流信息系统间的接口不统一和模块间的兼容性差、运行不稳定等。由于多数物流软件商采用直接买入成熟软件内核,自行开发相应接口与外包模块, 因此,物流软件商间的系统程序语言的编译标准不一致,企业在使用不同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时,有可能遇到不同语言编译的系统间相互不兼容的情况。由于目前有些最新开发的编译语言本身就存在的不稳定导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差,企业在使用这种新的系统时经常出现系统不稳定现象,致使企业降低了对使用物流信息系统的热情。
3.5 信息系统脆弱
我国目前的物流信息系统多数还停留在使用专线上,这种情况很不便于网络系统间的连接,因此也会造成公共信息平台缺乏,不利情况也会常常出现在实际操作中;同时,不同的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与互相支持性差; 缺少可靠实用的成熟物流软件, 物流软件商不熟悉物流业务, 对物流软件低水平自主开发重复,既符合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实际情况,又能提升到供应链管理层次的物流软件不多。虽然目前国内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高达60%的企业对系统的功能达不到要求和应用培训不及时感到不满,但由于普遍对国内软件服务信心不足, 企业不敢进行大规模投入,多数停留在某部门的内部运行阶段。现阶段多数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个信息孤岛, 企业间物流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协调,导致国内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1]任昱衡,于欣,段红.基于移动商务的企业管理系统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5.
[2]任昱衡,赵立响.建立基于环境的电子商务安全体系[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3]任昱衡.GCIE服务器评测体系的国内应用现状及替代设计[J].中国学术亚洲版,2007(8).
[4]任昱衡,曾莹.制造业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在分析新余市概况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即仙女湖区适度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渝水区和分宜县重点发展循环型产业,各经济开发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路径;新余市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1502
1前言
1.1新余市产业发展大多以粗放为主
新余市有几大支柱产业,即钢铁、生态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由于不少产业存在技术原因,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破坏力。同时,大多数行业的就业人数和综合能源消耗的冗余数量都出现了增加的情况,说明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受经济利益最大化影响,缺乏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的理念,在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伴随着高能耗,明显不符合新余市建设的要求。
1.2产业生态链条并没有完全形成
产业生态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态循环链条的形成,即“资源―产品―资源”,但是目前新余市产业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链接和聚集。如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大多是杂合集中在一起,每个工业园区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又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工业代谢关系和工业链,聚集经济效益差,导致工业园区总是在“生产―消费―污染治理”的困境中徘徊。这种现象也就使得工业与农业、服务业更难形成产业与产业间的生态链条。
1.3工业“三废”严重,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不高
新余市水资源较丰富,辖区内有袁河、孔目江等河流,很多企业都以牺牲水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生产,造成大量的废水、废气,同时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且回收利用效率较低。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存在相当数量的冗余,且呈现不断增加现象。目前新余市的“三废”处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并没有太多专门的处理部门或设施,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体系。
2产业生态化路径优化动力分析
2.1政治经济发展要求
新余市入选全国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后,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鼓励产业聚集发展和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在农业领域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在服务业加快构建循环业体系;在社会层面推进再生资源和垃圾回收利用,推行绿色消费。显然,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已经拉开帷幕,在政府的引导下促进产业生态化,实现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优势互补,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集群发展、循环利用、集中治理”的生态化道路。
2.2资源约束突破要求
产业生态化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大量投入、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根本变革,只有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才能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消费的增长已远远快于能源开采生产能力的增长,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急剧增加,供需缺口将不断加大,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难以为继的,能源资源约束成为推进新余市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2.3科技发展要求
科技创新的应用扩散过程就是产业升级、跨越、变迁的过程,在产业主导技术和产业升级的相互促进中,科技创新起着根本性作用。企业要形成一条绿色生产的工艺链条,涉及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重复使用,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替代技术等。所以,科技创新的生态化是新余市推进产业生态化的关键因素,不仅涉及到传统生产技术的生态化演进,更要求企业和企业之间废弃物在技术上实现循环和再利用。
2.4结构性污染解决要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宏观经济的结构性不合理。新余市宏观经济仍存在产业层次低、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比例不优等结构性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很容易进入效益不高、方式单一、环境恶化治标不治本的怪圈。所以,政府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必须不断改变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实现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3新余市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
3.1仙女湖区:适度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
(1)生态渔业。
发展生态渔业,一要合理划分生态保护与养殖区域。将湖体核心区渔业水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增殖放流区、禁养区、适度开发利用区,保证生态与渔业协调发展。二要优化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开展低碳渔业、碳汇渔业和低碳渔业技术试点。通过碳汇渔业的发展,形成一批辐射广、带动强的渔业特色产业基地。三要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标准化鱼池改造和大水面生态修复进程,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控制水体养殖容量,推广种草养鱼养蟹,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水域可承载力。四要提高良种繁育供应能力。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联系紧密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推广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引进、选育、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实现出口养殖品种良种化;建设品种保护开发基地,强化地方良种保护与开发。
(2)生态旅游业。
2002年5月,江西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景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湖叉港湾扑朔迷离,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5%,共有220种,765属,3000多种,有各种鸟兽类76种,拥有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景区有白鹭山庄、龙王庙、洪阳洞、花园山庄、傣家度假村等数十个旅游景点。
发展生态旅游业,一要充分发挥仙女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科学开发水体、湿地、渔俗等生态旅游资源为重点,重点建设仙女湖湿地观光游览带、仙女湖候鸟观赏与科考、仙女湖水上运动项目、仙女渔俗观赏与体验等,形成品位高、种类全、丰度好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二要建设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区内丰富的原生态资源、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质遗迹,开发建设科考、科普教育基地,使示范区成为青少年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立志环保的重要课堂。
3.2渝水区、分宜县:重点发展循环型产业
(1)循环型工业。
运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分析产业生产流程,重新组织生产流程,推进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调整,使能量和物质在闭路循环系统中进行运转;对低污染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不断提高废弃物的处理率和回收利用率,提升工业的生态化水平。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依托重点企业进一步发展水产调理食品;积极建立以风能、太阳能和节能电器及配套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具有特色的能源产业体系。
(2)生态农业。
要以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健全生态农业政策支撑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和工程建设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推进水稻、油料、果业、蔬菜、茶叶、棉花、水产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和绿色有机品牌的创建。同时,要重点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加强对流失的农药、化肥和残留的农用薄膜等污染源的控制。合理布局规划区内畜禽禁养区和集中养殖区,继续推进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利用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环保型畜禽养殖基地,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多个农作物混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并根据不同作物可以交叉空间结构组合的特点,在同一单位生产面积上因地制宜的进行空间多层次、作物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的生物生产系统结构设置,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模式有“种-养-沼-加”、“猪-沼-渔-牧-粮”、“猪-沼-粮-果”等等。
(3)特色服务业。
坚持引进和整合相结合,加快现代商贸服务向集团化、集约化、流通现代化发展。依托“水”文化的历史渊源,大力推进地域文化向区域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亲水探秘体验游、观湖休闲综合游、生态农业观光游、候鸟观赏游等;依靠滨湖区域的水域优势,以集团化、集约化、流通现代化为重心,加快对传统商贸物流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提升以连锁经营为特征的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3.3各经济开发区:重点构建产业生态共生系统
各经济开发区通过科技创新、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手段,在区域内成员间建立起物质、能量的多层利用关系和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关系,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最终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同时,利用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成员与成员间物质、能量的交换关系,在现实中通过合同形式将园区内外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地域上分散、经济上紧密的工业共生关系。虚实结合的生态工业园也是高效集约区集聚资源要素,实现保护生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目标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手段。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区域现代化,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汉中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汉中属农业大市,农业发展条件和基础相对较好,历史上一直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汉中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2012年,汉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2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9.47亿元,增长5.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65%,为汉中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总的来看,汉中农业的发展水平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就目前汉中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
1、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重视不够,农业投入不足
陕西省委、省政府已作出陕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汉中市面临经济增长的压力,在“工业兴市”战略引导下,重点发展工业,加之国家对陕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成本估算、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位,对农业发展,尤其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33亿元,增长30.2%,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42亿元,增长2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21.98%,而投资仅占4%,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偏少。公共财政在产业发展上的投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市级财政在生猪、茶叶、蔬菜、药材产业上的扶持资金少,同周边地市相比差距较大。
2、农村人力资本素质较低,农业技术指导不足,缺乏劳动力技能培训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素质较低,在主动获取技术、信息上处于弱势。与此相对应,针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则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主体繁杂,农业局、农技站、材委会、公司(企业)、研究所、协会、大学等都参与指导;二是未形成常态化、定期化态势,次数较少,时间间隔较长,导致农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及时解决,影响最终收获;三是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种植领域,养殖、中草药、茶、蔬菜、林果等先进实用技术指导未完全开展。此外,近年来各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但所从事的行业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劳动附加值和竞争力不强。而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处于空白,降低了其在城镇稳定生活和进一步流动以及在城市落户的可能性。
3、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深化
从第一产业结构来看,各地基本能够依据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选择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种进行生产,初步形成了以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油菜籽、中药材、茶叶、蔬菜水果等,以及生猪、禽类养殖等为主导的农业结构。但由于缺乏进一步政策支持和示范带动等,农林牧渔业及相应服务业发展较慢,农业生产还存在搞活、增产、增效的较大空间。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仍然是多数农户的首选品种,大棚瓜菜、经济作物、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附加值较高和资金投入较大的产业主要由少数种养大户从事,没有在村域内全面开展,“一村一品”等项目尚未真正形成规模,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农户缺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动力与能力。在实施标准化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建立等方面还未有实质性的构想与行动。农业生产缺乏广度和深度,农业结构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深化。
4、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汉中大部分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生产收入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龙头企业缺乏且带动作用不强。农户在生产品种选择、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基本呈现出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模式尚未普遍建构,农民无法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价格预期并有效规避价格风险,也无法分享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增值收益。二是农民合作组织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村尚未普及且数量偏少,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生产环节,涉足生产资料采购、农机使用、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贷款、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储藏等领域的并不多,无法形成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未能产生规模效益。特别是农产品销售环节,由于农民合作组织没有有效运行,造成“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突出。农产品销售基本上采用农民直接到市场销售和通过商贩销售两种方式,造成销售价格偏低,农户只能处于被动接受价格的弱势地位,影响了其从事生产的积极性。
5、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由于缺乏长效资金投入机制和产权不明晰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较差。村庄内生产道路尚未形成有效网络,硬化路面不足,特别是通向农民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生产道路”较为缺乏,导致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农田水利设施老旧,设计标准低,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末级渠系零散、不畅,山区和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缺乏等现象较为普遍,制约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升。
6、农业保险缺失,生产风险加剧
由于气候异常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各地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上普遍遭遇了各种灾害,主要包括:虫灾、气象灾害(风、冻、涝等)、饲料霉变、疫病、水体污染等。与此相对应,目前农业保险险种稀缺,仅在畜牧业中设立了能繁母猪险,实际赔付金额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二、促进汉中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实施“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
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重点涵养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3月13日陕西省政府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了面向2020年的《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规划,汉中市除汉台区、城固县是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外,南郑县、洋县、西乡县、勉县、佛坪县、宁强县、略阳县、留坝县、镇巴县等9个县是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是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其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主体功能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供生态产品。汉中只有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人才要求严,资金投入大。秦巴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殊困难地区,科技、人才和资金实力薄弱,仅靠汉中自己很难开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因此,汉中应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争取将汉中成功确定为国家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先行试点区,如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享有特殊的产业、财政、投资等区域差别性扶持政策,扶持汉中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以特殊政策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在汉中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汉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补偿等。因此,汉中应实施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加快汉中经济发展。另外,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农业发展。
2、以先进科技作为推进汉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农业科技化。只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实现汉中农业现代化,只有靠先进农业科技才能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政府农业投入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农业科研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者主要是农民,带来的社会效益性、公益性比较强。因此,在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大力提高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支持力度。
(2)将汉中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化。进一步深化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同时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只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才能够满足农业、农民的需求。对汉中这一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受地方财政实际能力所限,更应鼓励综合性社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的发展。
(3)加快汉中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农业人工成本快速上升,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明显,有利于降低成本。在加快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应协调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的机械化,加强生产急需、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类型的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并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一步推广跨地区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政府应继续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力度,提高大型农机具补贴比例和补贴数额。
3、构建汉中农业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要加大汉中粮食主产区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二是要积极推进汉中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林果业和现代畜牧水产业等所占比重,加快形成各地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三是大力开展汉中具有优势、上规模的生猪、茶叶、中草药、疏菜等农产品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受市场欢迎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汉中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四是抓好汉中农业招商引资,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赢机制,并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环节的利益增值;五是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参与各种农展会,扩大汉中名特优农产品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加强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
一是汉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设施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积极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作,完善农业小微型水利设施,积极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把高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并大力实施能提高保障支撑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农业重大项目,推进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三是积极开展汉中土地整理复垦,进一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四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公路、饮用水安全工程、通讯、沼气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5、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现代化同样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的人员,但汉中农业目前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随着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经商,有些村干部也长期在外打工,“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农忙季节农业用工难问题,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大批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必须下大功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利用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吸引大批农民工中的“能人”回到农业、农村,把资金、先进的理念、技术带回家乡,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之成为新型农民的“种子”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积极发展各种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公共性,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业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建立助学金动态调整机制,保证每一名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3)加大对高等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资助力度,吸引更多人报考农林专业,并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去发挥专长,施展才能,实现抱负。
6、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现阶段要特别加强粮食、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保险试点。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应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和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注:项目来源: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slgky13-3)。)
【参考文献】
[1] 汉中市人民政府:汉中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3.
业余体校隶属体育系统,国家教育系统的改革浪潮对其推动相对较小。目前业余体校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与普通全日制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小学相比,差距尤为明显。文化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于业余体校青少年的研究较少,适宜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业余体校的文化教育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一,课程设置。大部分业余体校和普通学校一样使用规定的教材进行授课,这对运动员来说难度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第二,考核与分班。学校对于运动员文化程度缺乏一定考核标准和分班制度,仅按年龄进行教学班级安排导致学生水平差异大,教师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难度剧增,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第三,管理制度。学校对于运动员文化教学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运动员文化课教学流于形式[3],甚至部分学校处于半荒废状态。第四,激励机制。大部分学校缺乏对文化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文化课教师在工作处在一种完成任务或者敷衍了事的状态,对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1.2文化学习时间少的制约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提升的高峰期,同时也处于文化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学训矛盾聚焦于的时间分配。训练占用了运动员的大量时间,他们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比同龄学生几乎少了一半。特别是有些运动队经常外出训练或者比赛,在临近比赛时,学校往往组织一段时期的集训。集训和比赛期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被舍弃,赛后又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这些学生补课。授课时数的限制和学习时间的不足限制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发展,导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3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缺失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表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在业余体校里,由于“重武轻文”的思想,教练员和运动员只重视运动成绩的提高,对文化课成绩漠不关心。很多学生是因为不爱学习、文化成绩差才转入业余体校,运动员整体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积极拼搏、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另外,由于学校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缺乏严格具体的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文化学习的压力,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处在放纵状态。
1.4高校招生制度冲击
国家鼓励学校开展运动训练,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对取得一定运动等级的学生运动员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部分有资质的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纷纷向业余体校优秀体育人才抛出绣球。对取得一定级别的运动员放宽录取条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更是大幅度降分录取,甚至免试入学。对于优秀运动开出的一系列诱人的丰厚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成绩的片面追求,进一步忽视和淡化文化知识的学习。
2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观困境
2.1文化基础差,认识偏颇
青少年运动员随年龄的增长文化成绩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年训练,落下部分课程,学习基础差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学习起来难度越来越大,学习成绩逐步下滑。体育系统对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给予令人羡慕的奖励及优待政策,在完成对明星的褒奖以后,其炫目的光环吸引着更多的追随者[4]。表彰奖励的导向作用致使运动员形成只看重训练和比赛的思想倾向,他们认为关系他们前途命运的乃是竞技水平的提高,只要能出运动成绩,其他的都无所谓。文化课“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甚至部分运动员视其为负担和累赘。
2.2文化学习精力不充沛
运动员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和比赛,他们每天的训练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上文化课时,大多数运动员感到身心疲惫,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差。运动训练时间过长,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5]。大部分业余体校在训练后的恢复手段单一,运动员训练造成的疲劳无法及时消除,导致运动疲劳积累甚至引起伤病。还有部分教练员训练方法不科学,急于求成,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伤病对运动员的困扰不仅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2.3文化学习努力程度不够
运动成绩关乎运动员的去留,利害攸关,加之训练周期短、见效快,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积极性高。文化学习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成绩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现,因此运动员对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4]。由于运动员对文化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文化课对于部分运动员来说近似于煎熬与折磨。即使有部分运动员对已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文化课学习的困难认识不足,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自暴自弃。
3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策
3.1提升思想认识,加大文化教育投入
提高运动员对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扎实的文化素质基础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和战术等的理解,促使其向更高的竞技水平攀登。即使退出竞技体育,在走向社会重新就业时也不会因文化素质低而被市场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是业余体校能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6]。业余体校必须狠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把“训”与“学”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运动员发展的后劲。要改变业训管理者“重训轻学”的倾向,提高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大对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当前教学条件,为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2完善招生制度,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首先是在源头上把好招生考试的质量关,必须改革学校招生制度。在招生过程中,重点考察运动成绩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文化成绩不过关不予录取。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参照普通中学的教材,结合运动员的特点,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构建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材体系。在教材中应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文科教材多采用体育背景的文章,理科教材多讲述知识点在体育训练、比赛中的运用,使学生学起来觉得有用、有趣,愿意去学。这样,他们学起来富有成就感,才能有持续、积极的学习态度。
3.3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要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文化课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结合运动员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教育和教学规律,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提高运动员文化课教学质量。如受外出集训和比赛影响,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在教学时间上,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需要,则应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教育任务的完成。
3.4规范教学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要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长期的有条不紊进行,必须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督导,不断完善教师聘任、考核、进修等规章制度。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奖励制度,对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做到赏罚分明,不断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状况也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和制约措施,对于学习态度不好、经常旷课的运动员,可以批评教育,甚至象征性的经济制裁,促其回归教室;对于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则应给与奖励。
作者简介:马德龙(1979-),男,山东金乡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基于温州区域资源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Y201018651)和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温州资源的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CG292)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马德龙。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81-03
一、区域商业文化的含义
商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区域,由于历史习惯、文化氛围和资源禀赋上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商业文化,即区域商业文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有资源、科技、劳动力等“硬实力”的运用,而且还需要有优越的商业文化这个“软实力”的支撑。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1]相对说,“硬实力”是可以通过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倾斜迅速提升的,而“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靠投入的增多和政策的倾斜。
区域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创业文化,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创业氛围是浓厚还是淡漠,是衡量这个地区的商业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的主要标志。一般讲,创业文化主要包括人们的致富欲望、风险观念、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内容。创业文化是一种环境文化,它可以形成一种商业氛围,有很强的渗透性,对被氛围覆盖的每个人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创业者可以感知这种氛围的存在,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并萌生创业意识和动机,进而产生创业行为。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要与市场经济相一致,即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习惯了遇到问题找政府、找官员思维方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和在市场中解决问题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譬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优良的人文传统,但有些文化传统不太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就全国来说,当前最需要克服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
二、温州商业文化的内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浙南闽北的商业中心,在漫长的经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商业文化。关于温州商业文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即永嘉学派提倡的事功、注重实用,反对空谈的“义利”思想,这种思想是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近3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温州人又在实践中发展了这一思想,并形成了著名的“温州模式”,可以说温州模式是温州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而温州模式的核心就是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在温州,无论是对企业家还是对温州创业群体进行梳理和总结,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创业集体,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事例都深刻体现着温州人浓厚的创业精神。
温州商业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涵盖了经商活动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温州人浓厚的创业欲望与温州的资源禀赋相关联。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但温州自古在农业方面就没有出现过繁荣,主要是温州的农业资源十分匮乏。“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地理状况,使得温州人不得不到处奔走,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来维持生存,如“弹棉花”、“理发”以及各种各样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由此形成了温州人的经商意识。这种经商意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温州人捕捉商机、艰苦创业的身影。在温州,人人谈创业,人人谈致富,由此形成了“重商主义”文化。在这种“重商主义”文化氛围中,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形成全民创业的局面。可以说,温州人的创业欲望是他们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发动机,是温州企业诞生与发展壮大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二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主要在于温州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温州人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创新意识的高度概括。温州人在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时,只是看实践中需要不需要,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需要的而且又能做通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温州永嘉县的李云河开创了“”的先河;“胆大包天”是温州人王均瑶的创举;温州人金忠苏包雁荡山、季展敏包楠溪江开发旅游风景区;几个温州农民可以到黑龙江承包下建三江农场的6.7万亩粮田;甚至温州人范鸣强还承包了天安门城楼开“马列书店”;最绝的是温州商业人物彭星邀请克林顿为法派形象代言人。目前,温州正处在创新发展阶段,“创新”正逐渐成为温州商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温州企业家又在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尝试,争取把温州企业做强做大。
三是温州人四海为家的流动性品格。资源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资源流动可以促进资源优化整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温州是典型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中冒险、开拓、自由漂流、四海为家的潜能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开拓创业。“温州人在流动和移民过程中,具有区隔和逾越这两重性,一方面温州人总是聚集在一块,与当地社会存在一定的隔离,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需求超越地域界限的行动模式和认识观念。”[2]
四是温州人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市场经济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腻,同时也使合作越来越密切,要求人们具有合作意识。合作意识能够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商业活动中,温州人很“抱团”,即团结合作。但早期温州人合作团队,往往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在近期才逐渐地开放起来。
五是温州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和移民文化。近些年,温州市的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引进人才,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外来人员(新温州人)有300万,所以温州将逐渐形成移民城市,同时形成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的特点就是拥有“杂交优势”,来自不同文化、经历背景的人集聚温州,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有利于经济开放体系的形成。
三、区域商业文化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一)基于温州商业文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逐渐地开展起来,有些高校还比较活跃。但是,从总体上说,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就业而被动创业或生存型创业,这充分说明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缺乏。[3]究其原因,我们以为主要是缺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因此,坐落在温州的高校一定要充分利用温州商业文化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把它提炼和融合于教育资源中,通过创业教育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浓厚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精神是温州商业文化重要内容,创业教育必须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第一、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可以这么说,没有吃苦耐劳的品格,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他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坎坷,因此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非常重要。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充分认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虽然市场竞争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但是市场竞争也很残酷,有成功也有失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准备。第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从而懂得创业成功不仅能使自己就业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题。第四、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如在半小时的露天军训动员会上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晕倒,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身体锻炼。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改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除正常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外,要加强耐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创业做好身体准备。
2.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是温州人的品格,在创业教育中要突出这方面教育内容。第一、要学习温州人白手起家创大业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敢冒风险的创业者。敢于创业才有成功的希望,墨守陈规、望而生畏永远没有希望。第二、要学习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养高职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与所学专业、市场机会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创造出社会财富,个人价值才会得到体现。第三、培养大学生善于创业的能力。“敢”与“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魄力,然而仅仅具有“敢”与“先”的精神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善于创业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能力,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只有把这些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创业的成功。这些能力与专业教育有直接联系,所以我们必须把专业办好。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极端者专横跋扈,所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重要。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才能成功,所以要有团队精神,要有团队创业能力。大量数据表明,超过2/3的新企业是由在一起密切工作的创业者团队所创建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一项针对高成长企业的调查显示,其中有83%是属于团队创业的形态,证明了团队创业型企业的成长速度高于单人创业形态。[4]团队创业包括了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样让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创业的整体性。
4.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务实又是温州商业文化的一大特点。温州人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在创业教育中我们要重视温州人的务实精神。第一、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大学生也要学习专业理论,但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此要设计好专业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发展,不断改革专业培养计划,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符合实际;第二、要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资本,依托专业技能来创业,成功的机率会更高。第三、要拓宽学生的创业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成功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特征、学习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第四、要解读学生创业政策,让学生掌握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增强创业欲望。第五、要建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学生学习期间,既要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教育,又要在实训基地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在行业所属企业中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把学习、实训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学生的工作也作为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二)创业教育促进区域商业文化的发展
商业文化对创业教育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创业教育对商业文化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商业文化保存传递、传播交流、创造和更新。[5]区域商业文化是后天习惯得来的,它无法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那么,教育无疑是保存和传递商业文化的最佳手段。首先,温州商业文化是在受到生存环境限制和经过商业实践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本土化特色,将其应用于创业教育,是为了将这些优秀的商业文化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也是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优秀文化。其次,创业教育即使有丰富的温州商业文化作为内容,也还是需要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来引领。那么,在理念引进的同时,中国创业教育不是在被动接受,而是经过交流进行扬弃,去劣存优,加以吸收。第三,最重要的是创业教育有创造和更新商业文化的功能。将国外先进的创业文化通过教育进行融合,这是一种区域商业文化内容上的更新;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它体现更多的是实践性创业,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紧跟市场,掌握商业讯息,这对区域商业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本源同根,强调首创精神,培育的是具有创新和创造精神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行为,创新观念和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区域商业文化的优化。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
[2]袁亚平.世上温州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324.
面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引进、吸收、借鉴、自主创新等一切必要手段,在国有企业内涵发展上狠下工夫。这种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重视企业精神与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
3.企业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制度和经营管理实践起着统摄作用。当我们置身于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的大海时,利益动机也许可以在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形下提供足够的创业动力,但短期的利益动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人们对物质财富边际满足感的下降,都注定了物质动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此时,惟有秉持坚定的精神动力,才可以不为短暂的荣辱得失所左右,企业也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企业短期成功是因为有产品,企业中短期成功是因为会营销,企业的中长期成功是因为有战略,只有有文化的企业才能长期成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能够世世代代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有精神的企业。
因此,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三是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信誉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常言道“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可见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四是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六是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使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
三、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与迎接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在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2.自觉将国有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洪流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是,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企业又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探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把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摘要:
1.把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探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探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目前状况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和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非凡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非凡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使之和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和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熟悉,把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把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练习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一、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精神、理想、道德、科技等。它渗透、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分配以及企业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力,可称作“企业文化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的质量和发展的速度。它一旦确立,就会对企业发展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驱动。比如,制订和宣传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就会激发员工在本职岗位上争一流、上水平、敢攀高峰的工作干劲,就会让员工充满信心,受到激励和鼓舞。如今《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向广大干部员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也使油田广大员工看到了油田发展的美好前景,从而极大地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所以,企业的精神和理想,一旦融入融匠头脑,就会为企业发展注入一种持续性的文化动力,从而产生一种自觉的、永久、强大的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在构成企业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力正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大庆油田一贯坚持职工技术教育,以及近年来广泛开展外语和计算机培训等,都为油田长期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是提高企业文明程度,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种好的风气,可以使员工在春风细雨中,培育品德,激励斗志,催人向上;一个清洁美丽的矿区区环境,可以使员工陶冶情操,锤炼性情。既感染着企业员工,又对社会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企业文化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的导向力。企业文化通过介导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宗旨等,能够让员工明确企业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对企业发展形成了明确的导向力,引导企业向既定目标前进。比如“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美国麦当劳公司的“优质、服务、清洁、公道”精神,对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推动企业的发展,都是比较成功的。
二、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
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是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体现和保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形象之魂,要塑造处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应造就出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优秀企业,诸如邯郸钢铁股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等等,其良好的企业形象的确立,都展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卓越才敢。企业文化水帘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必然是对企业拥有忠诚,并自觉以企业的价值为准绳,身体力行,更应是创业的先锋,开拓的闯将,实干的楷模。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价值观念和优秀精神的外化,企业的价值个理念就会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不懈追求,从而共同塑造鲜明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为塑造企业形象培养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讲过:企业即人、经营及教育。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和展现了企业形象。60年代,大庆油田树立的铁人王进喜和90年代树立的新时期王启民,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发挥了十分有效的榜样示范作用,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大庆人的形象、大庆油田的风采。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条例,但必须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特性建立起来的企业规章制度、政策条例,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等,构成了企业内部的硬约束,对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实行硬性管理,在完成任务、赶超目标的过程中,做到配合有序,步调一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将企业精神具体细化为30条经营技巧,让员工遵照执行,使他们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此,企业文化规范出来的运行机制,是约束企业行为、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
三、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日本流行一句格言,“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公司。”这句话证明了在企业成功的道路上,企业文化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企业逐步走向市场的今天,就越加显示出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体现。企业深化改革的目的,也正是反映了企业共同利益的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观念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起着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约束行为的重要作用。当前,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改革中的保证作用,就应针对企业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入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本企业的目标和重大举措,稳定人心,振奋精神,形成对企业改革的认同感。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剑圣等,用以处理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人心,化解矛盾,把企业文化具体化为员工的行为准则,规范行为,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保证企业改革的平稳运行。
在现代市场中,品牌的设计和营销,实际上是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认同。服务水平的好和坏,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层次,影响着一起与市场对接的成功率。对此,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确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努力培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经营风格,使其成为企业市场对接中的文化珍品。其次是积极发挥企业文化自身的吸纳和创新作用,充分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在对接中展现优势,与融合中借鉴创新,不断地创造和探索新的境界。再次是继承和弘扬企业文化的传统文化,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做到继承不失真,发扬不丢根,体现魅力,展示风采,是企业在市场对接中软着陆,畅行无阻。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非毕业班学生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在学校和社会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非毕业班的学生无论是自主获取还是被动接受,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些与职业规划和就业求职相关的信息,无论正面负面,在学生群体中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一年级新生,其刚经历了高考的艰辛,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就在新生入学教育、新老学生经验交流会和辅导员就业形势分析等多个教育环节的影响下,毫无准备地开始与“就业”和“失业”见面。于是,他们就懵懵懂懂的在就业信息和焦虑气氛中,在“就业”这根指挥棒的引导下,加入了“匆忙———盲目———茫然”的学生队伍之中。大学二年级学生经历了大学的种种考验,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能力与素质的不足,为了今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就业压力的冲击和功利性目标的驱使下,学生们求知和历练的欲望愈发强烈,这使他们迫切地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大二阶段都着手于为自己“充电”,从有针对性地选修学校选修课程到进入新东方等培训机构学习,从考取英语和计算机类的等级证书到各类专业和职业性质的资格证书,从辅修第二学位到学习小语种,从留任社团学生干部到参加校外兼职实习,众多的选择和所谓的机会使大学生变得越发浮躁,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大学三年级学生经历前两年的学习生活后,进入了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在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的驱使下,学生开始主动关注和思考就业、考研等发展问题,在准备就业、发奋考研和出国深造之间认真考虑抉择,瞻前顾后,备受煎熬。如果学生在该阶段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目标,这种犹豫不决的状态势必会使学生无法安心于为某一发展方向做准备,造成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目标不明确,影响个人发展。
三、非毕业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统观近些年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虽然就业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最后环节,但它却是整个人才培养环节的最终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因此,社会、学校和学生都应重视非毕业生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一项系统工程来完成。
(一)大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该阶段学生刚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认知基本上都来自于家长、兄长及学长的描述,自身没有强烈的、成形的理念,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对该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偏重适应能力和筹划能力两个方面。首先,要带领学生分析所学专业,包括四年内需要接受的教育、本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以及未来专业应用的空间和领域。在有了初步认识后,引导学生制订一个四年规划,包括学习、能力、经验、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内容。其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学会做周计划和日计划,并制订相应的、可行的目标,给学生一个好的开始。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三、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的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四、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日本人汤浅光朝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是:
从上述历程中不难发现:科技中心转移的取向是有解放的思想、宽松的环境、对人才、技术、资金有吸引力的区域。为什么近现代的科技革命绕过了曾经有过辉煌巅峰时期的近现代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道路和速度与其文化传统、思想体系密不可分。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美国高技术园区的发展。有人说,“文艺复兴之后的全部事件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硅谷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硅谷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事实上,在美国,跟硅谷有相同甚至更好的硬件环境的技术园区不止硅谷一个。
位于波士顿旁的128号公路区,附近有MIT、Harvard等知名大学,其创新力量丝毫不逊于斯坦福等大学,美国政府早期对128号公路区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比西部硅谷还要大,且128号公路区更靠近世界著名的NY金融中心。但128号公路处于老的工业基地,新英格兰的老传统如等级观念,多层管理,重技术、轻市场等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园区的发展。而硅谷是一个由创新者、创意、金钱等要素无限组合、急剧变化的特殊“星团”,是适于创新创业、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创业公司的“栖息地”。硅谷的文化特点是:
民主、平等、和谐、随意的人际关系:从CEO到普通员工大家平等,“找不到丁点儿官僚气味”。
开放、流通的企业网络结构:“交流、沟通无处无时不在”。
充满激情、永争一流的进取精神:那里的创业家有一句名言:“吃掉自己的幼崽”——逼迫自己始终位于技术的前沿。
宽松的舆论、法律环境:“失败了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正是这样的定义模糊、无法量化的文化因素,使得硅谷与128号公路区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如何建设创新文化?著名企业西门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50多年来,西门子不断创新,改变着行业,改变着世界。
西门子认为,对一家公司来说,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的必经之路包括整合产品组合、优化流程、减少产品的复杂性,以及根据成本设计,对现有业务扩展等等,这种连续性更新叫做“渐进式创新”。还有一种创新方式则显得不那么稳定,那就是“革命式创新”,这种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突破,但时间长、风险大,企业必须要有耐心,要有直觉,要有全面的视角。:
西门子把创新文化诠释为四大要素:
首先,必须具有客户导向。
其次,管理层要关注创新,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适当的系统控制创新人员,要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旦创新成功要给予到位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