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浪漫主义美学

浪漫主义美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浪漫主义美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浪漫主义美学

篇1

一、前言

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自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这块新大陆后,这里便成为欧洲人向往的理想之地。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们冲破黑暗,充满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开始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进入17世纪,一批批欧洲移民来到美洲大陆定居。这些欧洲移民虽然不全是清教徒,但清教徒人数占移民人数的大多数,而且居于主导地位。他们心中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激励和鼓舞着他们。也正是从这时起,清教思想开始在这些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个性特征乃至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种思想史。

二、清教思想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大致从18世纪末延续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爆发,从欧文的《随笔》(The Sketches)发表开始到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发表结束。浪漫主义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兴盛时期,因而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这期间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如华盛顿・欧文、爱默生、霍桑、梭罗、麦尔维尔、惠特曼等。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期被称为超验主义,也称先验主义。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文学是外国影响与美国本土清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超验主义强调“超灵”或“上帝”,把超灵看作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的精神和自然界都是与这一精神相通的,自然是精神或上帝的象征。伴随超验主义这一观点而来的便是对自然崇高思想的强调,对个人神圣和自力更生思想的强调。

爱默生的《论自然》(On Nature)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爱默生看来,自然是人精神的化身,欢乐时的自然呈现欢乐,哀愁时的自然则显得哀愁。人和自然界都具有神性,因而人应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在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中,爱默生和梭罗是强调自然崇高思想,强调人的神圣和强调自力更生思想的最杰出代表。爱默生的代表作《论自然》、《论超灵》(The Over-Soul)、《论自立》(Self-Reliance)等都是超验主义强调自然、强调人的神性的伟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他把美国人看做是再生的亚当,古朴纯真地面对着整个世界。这无疑体现了清教主义的影响。

梭罗也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顶峰期的一位伟大作家。梭罗十分相信个人的力量,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而且自己是这一方面的亲身实践者。为了实践他的主张,梭罗曾在康考德附近华腾湖畔过了两年零两个月自给自足的生活。他披荆斩棘,自己动手建造房屋,并根据这段生活经历写下了他的不朽之作《华腾湖》(Walden)。

对于像爱默生和梭罗这样的浪漫主义作家来说,人是神圣的,因而永远是可以完善的。而对于霍桑和麦尔维尔这样的浪漫主义作家来说则不然。加尔文原罪观和邪恶神秘思想成了他们作品的标志。在霍桑和麦尔维尔看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罪人,因此道德鼓励对人类天性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清教主义历史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在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中,受清教思想影响最深的当属霍桑。可以说他不是一个清教徒,但从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受的熏陶看,他又从来没有摆脱清教思想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霍桑是美国清教主义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典型产物。他的作品说教性极浓。就作品的主题来讲,霍桑最关心的是人的心灵。在霍桑的心目中,人心是万恶之源,人心皆有恶。人心深处的“恶”“罪”及其对人心灵的影响令霍桑一生魂牵梦绕。他的《大地的燔祭》、《伊桑・布兰德》、《好小伙子布朗》、《教长的黑面纱》、《利己主义》都是体现他这种思想的杰作,都是浪漫主义小说。《红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几位人物的描述与披露,体现了霍桑的清教伦理观――人皆有罪,而重要的是赎罪和得救。人能够通过对上帝虔诚的信仰及忏悔等方式获得生命的救赎,从而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条回归之路。

三、结语

无数文学史实证明,美国文学是在清教文化的特殊氛围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它从清教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清教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人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而且影响了美国文学的题材、创作风格。清教文化对美国文学的深刻影响并不局限于过去,也包括现在和未来。因此,我们可以说清教思想是美国文学中的一种思想,它已成为美国人所呼吸的民族文化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清教思想,便不能更好地了解美国及美国文学。

参考文献:

篇2

1956年由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执导,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主演,根据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著作《白鲸》改编而成的电影《莫比・迪克》(Moby DEck)在美国公映,影片公映大获好评,当年即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和美国评论协会最佳男配角奖以及最佳导演奖等多项殊荣。

《莫比・迪克》是一部惊心动魄、寓意深刻的灾难历险故事。捕鲸船船长亚哈(格里高利・派克饰)被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包抹香鲸咬断了一条腿。为了寻找白鲸复仇,他胁迫船员放弃日常作业,全力追捕白鲸,期间既不考虑船员们的生命安危,也不顾及陆续出现的各种凶兆以及教徒的不详预言。最后,捕鲸船终于重创了白鲸,然而,为此的代价却是大部分船员葬身海底,亚哈本人被缠结的捕鲸绳绞死,全船只有以实玛利一个水手生还,继而成为这个悲剧故事的叙述者。

当问及观影后的感觉时,人们欷I不已。既有对大自然巨大力量的敬畏之情,也有对亚哈船长的一意孤行武断行为之愤愤,更多的是对影片所表现的宗教隐喻和象征来重新审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原著作者麦尔维尔和他所处的美国社会进行的分析为我们清晰地展现《莫比・迪克》隐喻中表达的宗教诉求。

一、宗教家庭背景的影响

麦尔维尔1819年8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信仰新教的苏格兰贵族商人家庭。童年时期,麦尔维尔生活安定,然而自从1830年父亲经商失败之后,原来殷实的家境便急剧走向衰败。1832年麦尔维尔的父亲去世,家庭的经济状况变得越发艰难,麦尔维尔的母亲是一名荷兰新教归正宗教会虔诚的加尔文教徒。几近严酷的加尔文主义教条使得麦尔维尔的母亲身上带有严重的家长制作风。麦尔维尔对母亲严厉的管教十分反感,最后发展成对宗教的怀疑和反叛。到麦尔维尔15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学校,自立谋生,并曾先后做过银行小职员、农场王人、商店伙计和小学教师等工作。1839年,他在一艘往返于美国纽约和英国利物浦之间的轮船上当服务员,开始了其后5年的海上生活,在这5年间,他在邮轮上当过水手也在捕鲸船上当过渔叉手,这段海上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影响使得麦尔维尔笃信基督教,这使得他在创作文学作品时经常用《圣经》人物的名字命名他作品中的人物并暗示其性格和预示他们的命运。

马拉美认为,象征主义应该表现人类梦幻的状态,借以展示人类心灵的闪光点,并主张用象征的形式来表现世界的意义,认为,“大自然中一切意象都有其特殊的神秘意义,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许多别的事物……并由此进入不可知的神秘世界。”麦尔维尔的作法显然是与马拉美的主张相一致的。对麦尔维尔作品中出现的大量象征,韦勒克和沃伦曾这样讲道,“麦尔维尔笔下的亚哈(Ahab)和以实玛利(Ishmael)则显示出,作为塑造人物的方式,文学中的引喻(此处利用的是圣经的经典)会起到何等经济的效果。”韦勒克和沃伦在这里指的“经济”是指由于源自《圣经》的名字对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每个人来讲都是很熟悉的,而《圣经》中拥有这些名字的人物的命运也几近家喻户晓,因此用这些名字来命名一部作品里的人物,人们会很容易明白作者对读者的暗示,理解人物的命运就一点也不难了。

二、《圣经》的隐喻和象征

严厉的加尔文教家庭背景使得麦尔维尔对《圣经》稔熟于胸,在麦尔维尔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白鲸》里,两个最重要人物的名字均源自《圣经》,一个是追杀白鲸的船长亚哈,另一个是船上的水手以实玛利。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以色列王亚哈为了得到耶斯列入拿伯的葡萄园用计害死了拿伯。上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准备惩罚亚哈。“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入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此后,亚哈的名字就和“恶毒”联系在了一起。虽然《白鲸》中的亚哈船长意志坚定、勇于冒险,但是在人们心中还是会隐约感到一丝凉意。这就是麦尔维尔期望看到的效果。他想通过亚哈这个名字和追捕白鲸这件事来喻指在美国的建设者们不断开疆拓土,建设新国家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邪恶的作法和行为。另外,对鲸鱼的滥捕滥杀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这个角度看,麦尔维尔在《白鲸》中体现的生态思想直到今天仍是有意义的。

根据《圣经》中的说法,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在86岁的时候和妻子撒拉的埃及女奴夏甲生的儿子。为了不让以实玛利与自己的儿子以撒共同分享亚伯拉罕的产业,撒拉让亚伯拉罕赶走夏甲母子。亚伯拉罕为难了一番,但最终还是把夏甲母子赶走了。夏甲在旷野中迷路了,水喝光了,看起来以实玛利就要死了,夏甲放声大哭,这时候上帝的使者从天上呼叫夏甲说:“夏甲!你为何这样呢?不要害怕,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起来!把童子抱在怀中,我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神使夏甲的眼睛一亮,看到一口水井,她马上用皮袋装满了水,给以实玛利喝。“‘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的意思。”也暗指上帝的公正之意。以实玛利在《白鲸》当中是亚哈船长手下的水手,麦尔维尔借以实玛利之名,意指上帝是公平的,美国人并不是被上帝抛弃的一群人。最后,“皮阔得”号捕鲸船覆灭,以实玛利成为全船唯一的幸存者表明作者对被贪欲和恶毒之心浸染的人类和美国的美好期望。

麦尔维尔把“皮阔得”号捕鲸船的名字起得也是意味深长,且具有象征意义。“皮阔得”这个名字原属于美国康涅狄克州东部的一个印第安原住民种族,在欧洲移民来到北美之后,这一种族的人陆续被杀戮殆尽。麦尔维尔以这样一个几近湮灭的印第安原住民种族的名字命名捕鲸船,一方面提醒美国白人拥有的并不光彩的发家史,另一方面象征着“皮阔得”号船的命运也会如拥有这个名字的印第安原住民种族那样走向灭亡。

篇3

一、浪漫型艺术的转型

黑格尔宣布艺术在发展到浪漫型以后将走向终结。艺术有没有终结,以及如何终结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这只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终结,终结只是转型的一种话语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复制艺术的迅速增值,艺术已深入人类生活并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艺术并没有终结,却有艺术史家惊呼“艺术史终结了”。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系列的观点虽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美学见解,但它是否符合艺术史的实际却值得怀疑。后现代艺术精神的发展,打破了历史决定论的迷梦。艺术所具有的个体创造性,使艺术充满直觉、灵感、偶然与断裂。艺术的转型不是历史的必然,恰恰是历史断裂的呈现。艺术的最高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在艺术的类型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人的判断力的差异和个人主观兴趣的爱好。艺术史的面貌是由不同的风格组成的,风格来源于时代的精神状况和天才艺术家的独创性。这一独创性以打破旧的束缚,形成新的风格为标志。

继浪漫型艺术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先锋艺术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时代的大潮。20世纪的艺术家们再也不囿于古典艺术概念的束缚,而是采取一种反传统和反常规的艺术观念,同传统的艺术背道而驰。“艺术并没有死亡。结束的只是其作为不断求新的进步过程的历史。”艺术已不纯是诗意的,艺术成了散文形式;艺术不再追求纯美而是呈现丑恶;艺术不仅表现崇高,也表现媚俗;艺术不仅表现现实,更多是表现幻想;艺术的种种悖论在现代艺术中并存。

仔细研究黑格尔以后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现代主义的,第二次是后现代主义的。

先谈第一次转型。浪漫主义精神根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在德国哲人的沉思中则纯化为一种美学原则。有人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尽管法国的卢梭是浪漫主义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哲学却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德国人的哲性思维、宗教神秘感的情绪,天生便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叔本华、尼采、狄尔泰、西美尔,在哲学和社会学中使浪漫主义得到新的表达。浪漫主义美学传统张扬这样的价值:人生应是诗意的而不是散文化的,精神生活应该以本真的情感为出发点,人应以自己的灵性作为判断事物的根据,人的直觉和信仰比起知性来,更接近人的真实。科学技术使人和自然分离,人应该与大自然相统一。浪漫主义企图拯救被工业化和数字化所淹没的人的内在灵性智慧。浪漫主义的这一特点和先锋派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先锋派几乎是浪漫主义美学原则发展的一个必然。英国社会学家伯尼斯·马丁教授对二战以来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流变的过程做了研究,将“战后数十年的文化变革视为浪漫主义原则持续发展的产物”。他着重探讨了1960年代末期的“反文化”风潮,认为它是某种至关重要的浪漫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表现,并在1970年代融入我们的文化机制中。

浪漫主义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主义。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也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朱光潜先生在翻译了黑格尔《美学》中的《浪漫型艺术的解体》后评论说:“黑格尔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主体性原则,这就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分裂,艺术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运用某一种内容和某一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浪漫艺术解体的根本原因”。从诗学的意义上看,现代艺术推崇主体性的绝对自由的观念是浪漫型艺术精神发展的结果。

篇4

一、美的本质问题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弄清美的本质与特征,不仅关系到美学理论的发展、美的欣赏与创作,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与人生的进一步美化。 二、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

(一) 从认识角度来看形象思维

认识论首先涉及心理学常识,人凭感官接触到外界事物,感觉神经兴奋起来,把该事物的印象传到头脑里,就产生一种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叫做“观念”、“意象”或“表象”。这种观念或印象储存在大脑里就称为记忆,在适当时机可以复现,单纯的过去意象的复现是被动式的。文艺创作所用的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就有各种具体意象进行组织、安排和艺术加工,创造出一个新的整体,即艺术作品。

(二) 从西方美学史来看形象思维

在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被奉为文艺基本信条的是“摹仿自然”。摹仿自然实际上就是反映现实,但这个提法也可能产生误解,以为摹仿即抄袭,因而忽视了文艺的虚构和创造作用。柏拉图就有过这种理解。

(三) 马克思肯定了形象思维

马克思在他的经典性着作里多次肯定了形象思维,最明显的例子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关于神话的一段话。

(四) 从实践角度来看形象思维

从实践观点出发,一向把文艺创作看作一种劳动生产力。生产劳动,无论就现实世界这个客体还是就个人主体来[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看,都经历了千万年的发展过程。

过去美学家们在感官之中只重视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所谓“高级感官”和“审美感官”,对这两种感官也只是注意到他们的认识功能而没有认识到它们与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

(五) 近代心理学的一些旁证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也给感性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一些旁证。第一个旁证就是法国心理学家夏柯、耶勒和库维等人根据变态心理所发展出来的“念动的活动”说。第二个旁证就是关于筋肉感觉或运动感觉的一些研究。

(六) “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从以上所述各点可以看出形象思维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决不能孤立地作为一种感性认识活动去看,认为它是既不涉及理性认识,也不涉及情感和意识的实践活动。

三、典型人物性格

(一) 从古代到黑格尔的演变

美的本质问题在历史上一直是与典型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家和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家们的着作里,这一点更为明显。

(二) 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的论断以及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典型的论述亦涉及了此问题。

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一)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运动

作为流派运动的浪漫主义具有下列3种显着的特征:第一,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其次,浪漫运动中有一个“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说明浪漫主义在接受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第三,浪漫运动中还有一个“回到自然”的口号,这个口号卢梭早已提出。

(二)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艺术的唯一的康庄大道。这当然只是就这两种创作方法的精神实质而言,并不是把18、19世纪的西方流行的两个文学流派糅合在一起,让它们在今天复活起来。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它们毕竟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实基础。两结合的原则是可以肯定而且必须肯定的,至于对这个原则的具体运用则只能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得来。

篇5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代美术

抛开时间的划分方式,就本质而言,目前美术史对现代美术开端的表述是模棱两可的。首先,权威教科书普遍认为“自印象主义崛起,欧洲艺术的现代风采方见端倪。”原因是“从这时期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引发了20世纪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出现崭新的面貌……”[1]

同时,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是“现代绘画之父”已经成为了常识,因为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不少思路,其独特的主观色彩大大区别于强调客观色彩感觉的大部分画家。”据此塞尚俨然成为现代主义绘画的先行者。

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是“相左”的两种艺术潮流,因此林风眠将它翻译成“反印象主义”。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现代美术有两个不同主张的开端。而且,从逻辑上讲,无论是印象主义亦或是后印象主义,都是对“传统”反叛的产物,他们所解决的问题如“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等观念几乎是所谓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的基本任务,这也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正在着力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因此,我们要问,现代美术的开端到底在哪里?谁才有资格担当这个历史的、学术的重任呢?“现代美术的开端”意味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是历史的拐点,是矛盾斗争的顶点,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质变的临界点。马克思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飞跃。那么现代美术以反传统自居,其开端自然要推理到“传统”的顶点。

整个绘画史表明,美术一直处于不停的完善之中。黑格尔曾将世界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2]尽管他的讨论是形而上的,与现实的美术流派之间没有对应,但其对三种形态的艺术的普遍理念和感性形象,即精神和形式的统一与否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思路。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是人类第一次完美的艺术,理想找到了现实的表达通道。”

美术史表明,对历史潮流采取吸收升华态度的新古典主义是“传统”在19世纪达到的巅峰。说新古典主义是“传统”的巅峰,是因为其吸收总结了过去时代人类造型经验的结晶,融合成完美的“典范”。首先,它集成了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的经验,将透视、解剖、明暗、造型等绘画技法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并将真实的“再现”当作基本目标。第二,批判继承发展了17世纪古典主义所崇尚的规则、秩序、均衡、典雅,通过大卫、热拉尔、勒布伦夫人、格罗、安格尔等多位大师的努力,实现了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与伟大的静穆”的美学宏愿,也确立了壁垒森严的范式。

另外,新古典主义是“传统”的巅峰表明,其对传统造型的手段驾轻就熟。那种认为大卫和安格尔不重视色彩的观点是偏颇的,只要看一看他们的画就明白他们是色彩的大师。H.H.阿纳森说“虽然大卫是一个极为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但是……他倾向于使他的色彩服从于古典的观念。与大卫相反,安格尔把古典的明晰和浪漫的美感结合起来了,使用的是一块既辉煌又雅致的调色板。”[3]为什么后来的流派都要求解放色彩呢,其实就是反对新古典主义借助学院的威权确立的规范。所以,一直美术史教学都有一个误读,认为古典主义的色彩能力弱,殊不知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德素描和色彩之争焦点在规则,而非方法!

既然新古典主义是集大成的流派,他能启发后面流派的“革命”吗?众所周知,现代美术就是一场大大小小的“革命”思维串联起的历史,否定之否定原理的表演场,思维原理片段化、发散化的艺术实践。“革命”的动力和示范效应就来自新古典主义,这是历史造就的。

首先是启蒙运动的冲击,在法国,由于社会、政治和教会的压迫,启蒙运动表现得极为激烈,影响也大。新思想的传播导致革命,尊重人类理性和人权几乎是一切近代哲学思想的特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在18世纪耳熟能详。新古典主义美术正是在这种社会形式中发展起来的。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向封建阶级夺权的呼声上升,他们需要一种足以鼓舞自己的高大形象来促进革命的成功,用以排除罗可可艺术所造成的萎靡胭脂味。因此,新古典主义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大卫的《荷拉斯兄弟之誓》、《苏格拉底之死》看起来是古典主义血脉的延续,其实它的精神是和阶级社会变革连在一起,是封建时代的丧钟。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其后的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1831年和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新古典主义经历了19世纪欧洲伟大的社会变革的历练,大卫本人的命运也在反复斗争中浮沉。新古典主义美术由大卫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在内容上由革命的、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的表现;在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同时,质疑权威、质疑规范的种子就在新古典主义操纵的学院派中滋生。1830年代,浪漫主义声名鹊起,几乎大部分浪漫派的重要的画家都出自于古典的阵营,是古典派大师的学生,几乎都没有例外的出自学院。甚至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晚年也倾向异域情调,并注重官能性的表现,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

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于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抗戏剧性的产生了,这为现代美术理念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和理论的温床,即解放了艺术家的个性,也在颠覆权威的演示中将艺术得以蜕变的因素一一提出。

第一个问题是理性与感性的现实矛盾。古典跟浪漫这两种概念亘古以来就存在,古典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是一种倾向理性的追求。但是19世纪开始认为那种永恒的真理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当下感受到的情感是真切的,必需把它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题材选择上,一个讲究和谐与崇高感,一个偏爱冲突与争议性。具体而言,古典画家希望藉用古代已经有的某种典型来表达他们对现世的诠释。而浪漫派的画家则倾向个性的发挥与夸大情感的表达,他们偏好描绘当时的新闻事件而舍弃历史记载的叙述,以至于像船难、西奥小岛上的希腊与土耳其民族的屠杀这种骇人的新闻、七月革命等,都被积极地搬上画面。

第二个问题就是色彩与素描之争,其实就是造型观念和手段之争。新古典主义用自己的威权唤起了人们对画面本体的重视。色彩和素描所包含的造型要素被后起之秀解析。一方面,“(安格尔)的素描,作为线条的抽象性质的表现,把他的艺术和德加、毕加索的艺术联系起来。”[4]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对色彩的克制,遭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炮轰,推动印象主义发现了“光谱式的色彩”,“他们企图摧毁存在于三度空间中的三度实体,去重新创造在有限深度以内起作用的色彩形式的固体和间隔”。[5]直至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的冷热抽象。

第三个问题是画面空间表达的问题。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对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消退法”形成的画面空间尝试“严格限制”。他认为“绘画是古典浮雕的变体”,因此运用“实墙、中间色背景或不透明的阴影这一类的东西,来封住画面深度。”这种探索,H.H.阿纳森认为可能“在最终导致20世纪抽象艺术倾向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可以争论的。”[6]

结语

自新古典主义达到“传统”的巅峰,艺术的曲线在此发生转折。重温19世纪那个艺术的分水岭间隔的两端,新古典主义以及站在其对立面的浪漫主义艺术家,形式上互斥,实质上互补地共同构成了19世纪现代美术的精采开场白。“古典的一侧引出了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浪漫的一侧导致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抽象表现主义。”[7]

现代美术、后现代美术的发展,诚如黑格尔所言。他认为古典型艺术的局限性是依靠外在的感性材料去表现在本质上无限的普遍性,即心,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完成的。于是他让浪漫性艺术区取消了古典型艺术不可分裂的统一。但是,“感性现象就沦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了”。[8]目前现代美术的发展处于一种价值迟滞迷失的状态,艺术家关心的要么是技巧、形式,要么是高韬的艺术理念。确立现代美术的开端,也就是要找到人类美术精神和内容分离分化的分水岭,追寻美术本质的原点,为美术精神的回归做理论的铺垫。

参考文献

篇6

一、浪漫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

把表演置于音乐艺术创造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反对拘泥于乐谱上的标记,甚至可以根据表演者的感受对乐曲进行随意的处理或改动。这种做法是基于这样一个观念,即认为音乐的演奏者或是演唱者并不是被动的工具,相反,音乐的美主要是由表演艺术家所创造的,因此,当一首作品被演奏的时候,演奏家必然要以自己的方式对它加以修正,这种突出演奏家主观随意性的审美追求是浪漫主义音乐表演艺术的最大特色,有人把浪漫主义表演艺术称作主观主义的表演艺术。

在演奏中经常采用戏剧性的夸张和对比,突出主观情感的表现。浪漫主义音乐表演的大师们着重以激情感染听众,李斯特曾说:“对大师来说,音乐作品实际上无非是他的情绪变化的悲壮动人的具体化。他是被召唤来使他们诉说、哭泣、歌唱和叹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重新创造它们的。”

强调音乐表演的技术性。浪漫主义的音乐表演大师大都技艺超群,常常以辉煌的表演技艺令听众惊叹不已,他们通过自己非凡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把音乐表演技艺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自20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表演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表演艺术流派继续发展,并涌现出许多杰出艺术家。著名的美国指挥家伯恩斯坦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美学观念的指挥家,他的指挥富于激情,生动而有气势,他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音乐作品的速度、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作自由灵活的处理,并不完全执行作曲家在乐谱上写下的标记。在钢琴方面,浪漫主义的表演大师首推美籍俄国钢琴家霍罗维茨,这位钢琴大师的演奏极富个性,他所演奏的曲目主要是浪漫乐派的作品,他的浪漫情调和抒情气质,使这些作品的美妙之处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的演奏技巧惊人,声音控制能力极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表演艺术的美学追求。

从总体上看,浪漫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观虽然在音乐处理的随意性和过分的炫技性等方面受到过许多批评,但它毕竟在音乐表演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种影响下,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大师都向人们奉献了自己的创造并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客观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观

客观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的主要表现是:主观音乐表演必须严格按照原版乐谱进行,要忠实执行作曲家在乐曲上标明的每一个速度、力度和表情记号,不得任意更改或过分夸张。具有这种美学观念的演奏家们不是凭主观感觉进行演奏,而是根据理性分析,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研究和整理,从学术角度对音乐作品予以客观解释。

在发掘、整理的基础上,把音乐演奏曲目的重点从以往的浪漫主义派作品转向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乐派,甚至中世纪的音乐作品。客观主义的音乐表演强调音乐的严肃性和纯正性,这派弹奏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表演一些大型的作品,致力于体现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演奏风格上追求朴素、自然、有节制,反对浪漫主义的感情冲动、过分的夸张与自我表现,认为音乐表演的目标是实现作曲家的意图,只有客观地、忠实地完成作曲家的指令,音乐作品本身的美才不会受到损坏。

客观主义音乐表演艺术观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表演领域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特别是这种美学观念进入到专业音乐教育之中,使得许多当代的演奏家深受影响,年轻一代的音乐大师们相继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成长。

三、原样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观

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兴起的一种艺术观,对于持美学观点的指挥家、演奏家和歌唱家们来说,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及古典乐派的作品似乎更具有特殊魅力。因此,他们掀起了复兴“古乐”的浪潮,在这种“古乐演奏”中,仅仅按照原版乐谱演奏是不够的,还要用当时的乐器及演奏、演唱方法进行表演,在表演形式上和音响效果都要尽可能恢复历史的原貌,所以人们称之为原样主义的音乐表演。

著名意大利指挥家、大提琴演奏家阿诺库尔是影响最大的原样主义音乐表演的代表人物,他创立并指挥的维也纳古乐合奏团,以演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音乐为宗旨。他本人作为古提琴的演奏家也曾多次举行独奏音乐会,为古乐及古乐器的发掘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原样主义的音乐表演严格地遵循古代音乐的艺术原则与表演方法,力图原本地再现古代音乐纯正的美。本着这一宗旨,原样主义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尽可能地搜集古代乐器的有关资料,潜心研究和复制,使得一些早已成为博物馆陈列馆的古代乐器获得了新生,在乐队编制和演出形式上也力求恢复古代原貌,按当时的实际编制和排列方式进行表演,标准音高也按不同的时代予以重新调整。原样主义音乐表演与客观主义音乐表演有所不同,差别在于它更重视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实际演奏法及声音效果。应当看到,这种做法并不仅仅是在复旧,实际上这是在努力把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独具美丽的音乐艺术以其本来的面貌展现在现代听众面前,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的音乐生活,而且对于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具有重大意义。

除了以上谈到的三种音乐表演观念之外,当代的音乐表演艺术的主流,正在朝向一种新兴的、综合的趋势发展。很多艺术家主张把以往的客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音乐表演观念结合起来,在忠实乐谱标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性,使音乐表演更适合当代人的审美需要,在表演的曲目上也要多样化,既要有大部头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又要演出小作品,把音乐艺术的严肃性和趣味性合为一体。当代著名的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小提琴家海菲茨、歌唱家卡拉斯、指挥家卡拉扬等人,都具有这种综合性的倾向。比他们更年轻一代的小泽征尔、帕尔曼、马友友、多明戈等音乐表演名家,在艺术观方面大都吸收了前辈艺术大师的经验并予以融会贯通,他们的表演代表新时代的特色。

以上所讲的各种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流派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有许多演奏家很难确定其所属派别,很多人自己亦表示不属于任何学派而只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演奏。此外,不同的表演流派之间难以绝对分出高低优劣,只能说各有各的特色;对同一作品的不同处理方式是可以并存的,这正显示出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优越性。对于表演者来说,选择怎样的演奏风格,应取决于他的个性、特长与爱好,凡独具艺术魅力并受到广大听众欢迎的音乐表演都应受到鼓励和尊重。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Romanticism as an art trend, It is produced from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o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first appeared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then reflected in the painting and construction aspects. Romanticism in art emphasizes individuality and advocate naturalism. This trend manifested in the pursuit of advanced architectural taste and exotic. Romantic architecture is mainly Gothic architecture style. So it also called gothic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U2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一, 浪漫主义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但可贵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艺术力量。 其次浪漫主义文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尤为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这些都是浪漫主义思潮在美术和文学上的体现。

下面就主要来说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虽然这个18世纪下半叶源于英国后波及欧美的文艺思潮对建筑的影响不及美术和文化领域取得的成绩突出,但也在历史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

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欧洲浪漫主义建筑风格,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这种建筑风格的产生,是在中世纪影响较深的英国和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的旧封建贵族逃避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情趣的结果,在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这时的浪漫主义也称先浪漫主义。也就是浪漫主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法国和美国的浪漫主义建筑风格要比英国晚半个多世纪,大体上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这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主要是以哥特建筑风格为主体,也称哥特复兴。这种建筑风格在中世纪影响较少的法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产生,是因为哥特风格的诗情画意可以冲淡工业化城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厌恶,同时哥特风格的神秘感又可以调动人们的民族感情和传统文化的优越感。

三,浪漫主义哥特式建筑

十九世纪的艺术家们在建筑风格上有更多的选择,一方面是古典艺术的盛兴,另一方面则是浪漫主义的流行。浪漫主义在建筑领域内的主要表现就是哥特式建筑的复兴,哥特式风格那种高耸入云的尖塔形式成为唤起想象力与神秘感的适当背景。英国议会大厦和曼彻斯特市政厅就是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代表建筑。当然,十九世纪的哥特式建筑的复兴不等于简单的复活或是复古,而是被建筑师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虽然,很多人质疑从实用与功能的角度出发,英国议会大厦没有必要在建筑的外形上突出很多的尖塔和塔楼,但对于设计师普金来说,之所以采用哥特式风格,不是因为它的形式独特,而是符合他提出的设计要求。英国议会大厦采用的是亨利第五时期的哥特垂直式,原因就在于亨利五世曾一度征服法国,采用这种风格象征着民族的自豪感,也是这一时期日渐强盛的民族实力的真实写照。

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风格被用到这一时期的民用建筑之上,英国议会大厦那高高向上的尖塔和塔楼不再是对至高无上的上帝的顶礼膜拜,而是突出社会权力的稳定向上之感。

哥特式建筑的复兴其实是借用了中世纪哥特式的形式,而实质上要求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用中世纪的自然形式反对工业产品与古典艺术对抗。这点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特点正是浪漫主义所宣扬与提倡的。

四,浪漫主义哥特复兴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自19世纪初起,建筑家开始较严肃地运用哥特式。最终哥特式不仅被用于教堂建筑,而且也被用于各种公共和私人建筑。

20世纪初,科技发明如灯泡、电梯、钢结构的出现,使得用笨重的砖石建筑显得过时。钢结构取代了穹顶和飞拱。一些建筑师在钢结构中使用新哥德式的装饰线条,例如卡斯·吉尔伯特在1913年设计的伍尔沃斯大楼。采用哥特复兴式风格,自1913年完工到1930年间,一直是纽约最高的建筑。伍尔沃斯大楼成为杰出摩天楼的标竿,比任何一栋办公大楼都要出众。建筑师将大楼设计成两截,上层除了有个金字塔型的尖顶,还有扶壁、拱架和4座小塔,建筑物上并有蝙蝠、野生动物装饰。但是,20世纪上半叶,新哥德式渐被现代主义所取代。

尽管如此哥德复兴式风格仍有影响力,因为许多具有此风格的大规模项目在20世纪下半叶仍在施工中,如利物浦大教堂。在美国,重建的耶鲁大学校园和波士顿大学的一些建筑,使复兴哥特式建筑仍流行于大学校园中。

对于中国,受浪漫主义思潮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影响的要数位于广州的一处纯花岗石建造的哥特式教堂,是国内最大的一座以高直尖顶为特色的哥特式建筑。由于它由纯花岗石砌筑,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石室”,又称“圣心大教堂”。圣心大教堂几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构图元素,既有早期建筑风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视门等,又具中、晚期建筑风格的双钟楼尖塔等。另外,尖顶拱券、飞扶壁、石束柱等构件运用得得心应手,构图的完美,比例的准确,使其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一个非常纯正的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

所以可以说现代建筑是在实用简洁的同时吸取早期建筑的优点和华丽。使它们把建筑的世界装点的多姿多彩。无论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对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都是革命性的,并且深深的扎根于他们所存在的时代的,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共通,它们都是艺术的体现,丰富而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李庆本.《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美学》.现代出版社. l999年1月.

[2] 罗小未.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8月.

篇8

一、门德尔松与《无词歌》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是德国作曲家,1809年出生在汉堡的一个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中。门德尔松从小就接受了严格、良好的艺术教育,先后师从于柏格、海宁、彻尔特等著名的音乐家。

《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最广为流行的钢琴作品,共八卷,每卷六首,每首都有不同的标题。门德尔松十分擅长把艺术歌曲的抒情性渗透在这些浪漫主义的钢琴小品中如《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等,手法精致而柔媚并充满创新。

二、《葬礼进行曲》的创作特征

《葬礼进行曲》是《无词歌》中的第27首作品,作于1844年,属后期的创作,受当时各种哲学、人文思想及身边变故的影响,表现了一种沉重、肃穆的情绪情感和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 结构图示

引子(4)—A[a(4)+b(4)]—B[c(8)]—连接(4)—A1[a1(4)+b1(8)]—结尾(4)

e小:VVIIV6V7VII

(二)文字分析

这是一首展开型三段式,由引子、A乐段、B乐段、连接和再现段及结尾构成,调性为e小调。

引子4个小节,由2个乐节构成。三连音的节奏音型和低沉的音调营造了一种沉重、肃穆的气氛,具有“葬礼”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进行曲的体裁。前两小节通过主和弦强调稳定性;后两小节音区提高并加入属和弦,进一步巩固调性。引子停在属和声上,形成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期待。这种“悲剧性色彩”的基调奠定了全曲的情绪、氛围。

呈示段8个小节,为双句对比乐段。第一乐句a呈示了主题,以柱式和弦的形式结合缓慢地速度构成艰难的向上攀爬的旋律,表现一种沉重、悲伤的情绪。后以Ⅰ—Ⅱ6—K46—Ⅴ的半终止结束。第二乐句采用了不同的音调材料展开,同时低声部构成的旋律进行与高声部形成呼应。在第10小节出现短暂向G大调的离调,最后属到主的进行完满终止了整个乐段。两个乐句体现了乐思的展开与发展,调性的统一、节奏的重复、和声的属主呼应都保证了乐段的统一和完整。整个呈示段表现了一种凝重、迟缓的情绪,犹如送葬队伍沉重、缓慢的脚步。

中段8个小节,是由呈示段材料派生展开的段落结构。属和声背景表现一种不安的情绪,旋律运用主题开始的同音持续到三连音的模式层层上行模进,结合渐强的力度表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伴随着力度的递增、音区的递高、和声节奏的逐渐密集,音乐情绪也愈加激动亟待爆发,终于在25小节ff的力度下,这种累积、酝酿许久的情感得以短暂渲泄。但随之旋律的下行模进又将这激动的情感理智地压抑了下去,在下属和弦上结束了整个中段。由于中段内部情绪的累积、澎湃、爆发、压抑是一气呵成的情感发展过程,因此不适合再将它划分出更小的乐句结构单位。

连接从属和声开始,与中段尾部和声形成连续的功能进行。其结构特征、材料特点均与引子相同。加入了下属七和弦的连接为再现段的出现作了材料与和声上的准备,强化了再现的必然性。

再现段有较大的改变,主要在和声配置、内部结构等方面,由4+8非方整的两个乐句构成。首先第一乐句a1在呈示段a乐句的基础上加厚了和弦层次,并随之通过引进并强化向平行大调的离调,增添了几许明朗的色彩,改变了音乐的性格和情绪,表现了化哀痛为力量的情感升华过程。第二个乐句b1为综合再现,在37—38小节中,和声上出现属七和弦的连续进行,到出现a小调的和声进行时加入引子的材料使得这个乐句内部结构有较大的扩充,形成8个小节的长度。

这些变化处理,是再现段的音乐体现出动力化的功能,并具有很强的综合总结的意义。尾声4小节,与引子遥相呼应,采用主和弦分解和pp力度和延音使音乐消失,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与追思。

三、 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风格

(一)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与浪漫主义风格的完美结合

《葬礼进行曲》的前半部分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悲观主义的情调、幽暗的色彩倾向等特征。门德尔松处于浪漫主义时期,或多或少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而《葬礼进行曲》就深刻地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由于受荻包特等人的影响,门德尔松确立了自己“纯粹”音乐的创作理念,他从古典乐派中汲取了创作的谐和、均衡而富于逻辑的思维。在《葬礼进行曲》中,传统功能和声的布局、浓淡相宜和声色彩的使用无不连续了古典主义的精神。可以说,他的作品兼有古典主义的恢弘大气和浪漫主义的温柔细腻。

(二)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与结构形式的完美统一

在《葬礼进行曲》中,作曲家并没有一味地沉浸于悲痛的气氛中,而是表现了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过程。从悲痛到不安到压抑再到情感的升华都显示了情感与理智的均衡,也提供了门德尔松内心丰富情感的证明。而三段式的“呈示——对比——再现”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原则就恰到好处地将这种丰富的情感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尤其是再现段的动力化处理,更是与作曲家所要表达的特定乐思相关联。通过《葬礼进行曲》可以看到,门德尔松在汹涌澎湃的浪漫潮流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音乐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 近代形式论的主流概念是由审美趣味的主观化先验化而形成的康德主义形式与感性形式(感性形象)。准确、透彻地把握它们的本质、作用、意义应当立足于启蒙运动思想的一般精神。康德主义形式的最终确立得益于以人性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和认识论,感性形式获得主导地位归功于18世纪的存在大链条观念和学科分化的趋势。从新古典主义美学的衰落,审美趣味、感性形象的流行,浪漫主义及其哲学化德国古典美学,到形式本体论的兴起,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哲学美学的一条主题明确的思想线索,即形式与表现、个性与一般、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及种种解决方案,而形式的赋形超越的强大抵御力量充当了构筑艺术和审美活动的自由王国,恢复人性的原始和谐,从审美自由转入政治自由的理想桥梁。

〔关键词〕 启蒙理性;审美趣味;感性形象;形式本体;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8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美学中的‘形式’:一个观念史的考索”(04cz013)

〔作者简介〕张旭曙,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上海 200433。

近代美学的形式观念肇始于17世纪,涵盖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德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19世纪这几个历史发展阶段。从中我们能发现催生美学学科“埃斯特蒂卡”(感性学)的酵母因素,追溯现代美学形式本体论的谱系血统,它甚至构成了理解西方人的新型理智生活——启蒙精神的历史和实质的重要视角。可以说,探究这一课题具有美学史和一般思想史的双重意义和价值。

一、美之光:从形式照向表现

在17世纪,古代思想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形式概念,即柏拉图的绝对理式、毕达哥拉斯的比例形式、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与部分间的和谐仍然在流行,并给予新的形式概念的确立与展开以各种影响、规约、推动。与此同时,新的词语和问题,诸如鉴赏、情感、灵感、虚构、天才、想象等出现并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标示着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理解17世纪美学的形式观的精神特质、演化轨迹、术语变换、重心转移,有两个思想史动力因素最为重要:自然科学的兴盛和教会权威的衰败,这背后站着两位思想巨人——牛顿和笛卡尔。

罗素曾指出:“近代世界与先前各世纪的区别,几乎每一点都能归源于科学。科学在十七世纪收到了极奇伟壮丽的成功。”〔1〕是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哲学)用本质、目的、原因这些不精确的术语描述运动此时已遭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时间、空间、物质及力等概念。机械论自然观让位于目的论自然观。伽利略的望远镜解除了希腊和中世纪赋予天体的特殊的神圣性质,牛顿的革命工作则进一步加以摧毁。光不再是神秘的物质和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另一方面,虔信主义和神秘主义解说的柏拉图主义让位于一种较合乎理性的柏拉图主义。“这种柏拉图主义,经过伽利略与开普勒的思想而成为牛顿的数学体系。它承认内在力量或启示是理性的基础,这个理论于是成了一种唯智主义。它要在宇宙的物理秩序及道德定律中寻找神的自然真理。”〔2〕

柏拉图主义顽强地延伸到英国经验论精神氛围中成长出夏夫兹博里及其门生哈奇生。夏夫兹博里接近剑桥派新柏拉图主义。在他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宇宙的和谐整体是由天帝这位“至上的艺术家”造就的,他是使物质具有形式的最终因。文克尔曼确认情感与个性表现有损于静穆美理想,莱辛以精神表现的多寡作为衡量身体美高低的准绳,也显示了新柏拉图主义成见的影响。

篇10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的成熟代表作,其余的两部代表作为《火鸟》和《彼得鲁什卡》。如果说《火鸟》和《彼得鲁什卡》让人们知道了谁是斯特拉文斯基,那么《春之祭》就是让斯特拉文斯基成为一流作曲家的直接驱动力。1913年的首演后,出现了音乐史上罕见的骚乱,一派是攻击斯特拉文斯基的,因为《春之祭》刺耳的音响、不谐和的和弦、粗暴的节奏等等,是对传统音乐的颠覆。而另一派是赞扬斯特拉文斯基的,为他奇特的、新颖的创作手法所吸引,这些都说明了这部作品在上演之初的巨大争议性。然而,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部作品时,会发现它终于闪烁出自己的光芒,成了20世纪音乐的典范。

这部作品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大地的仪式。第二部分,祭献。两个部分衔接的很紧,更加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的主要主题首先在一个由立陶宛民歌改编的旋律上出现,神秘而孤独。随后,其他乐器做对答,表现了北国大自然的广袤无垠。在对答静静的结束后,斯特拉文斯基的特点立刻体现出来了。

这个节奏具有古老民族舞蹈的特色,重音的位置频繁的变换,完全打破了浪漫主义时期节奏的运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这个富有动力节奏的乐段后是一个固定的音型,材料节俭,固定反复,表达了一种原始的冲动。

这个节奏贯穿在全曲中的不同乐器组,形成了一种暗含的力量。

在乐曲的第二部分祖宗的仪典中,也是全曲的最部分,作者的音乐语言更加的大胆而富于表现力。

这个乐段的和声和旋律的运动出现了大量的半音阶,和声的倾向性不稳定,导致了听者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和忧郁。

《春之祭》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节奏

节奏是斯特拉文斯基创造性最多,因而也是他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他精心设计节奏,包括对休止符的运用。他的节奏突破快乐小节线的限制,突破了强弱拍得限制,节奏多样而复杂。在他的作品中节奏成了标志性的创作,运用的灵活程度大大超过了浪漫主义时期,真正达到了“我行我素”的风格。

2.和声

在《春之祭》这部作品中,没有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化的旋律,有的只是旋律在主题动机上的片段,这些片段分布在节奏中,令人难以看出。和弦运用的大多数是复和弦,经常不解决的转调。最重要的是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多调式的运用,为后来的作曲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配器

摆脱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以弦乐为主的观念,打击乐器被置于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而管乐器的运用也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并利用这些乐器的极限音,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弦乐器不再像浪漫主义时期那样被广泛的运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到是在西方传统上一直不受重视的器乐成了斯特拉文斯基表现自己的“武器”,这更加说明了他是形式主义的代表之一,抽象的乐音被有组织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作曲家自己的独白,旁人难于理解。

4.内容

篇11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的成熟代表作,其余的两部代表作为《火鸟》和《彼得鲁什卡》。如果说《火鸟》和《彼得鲁什卡》让人们知道了谁是斯特拉文斯基,那么《春之祭》就是让斯特拉文斯基成为一流作曲家的直接驱动力。1913年的首演后,出现了音乐史上罕见的骚乱,一派是攻击斯特拉文斯基的,因为《春之祭》刺耳的音响、不谐和的和弦、粗暴的节奏等等,是对传统音乐的颠覆。而另一派是赞扬斯特拉文斯基的,为他奇特的、新颖的创作手法所吸引,这些都说明了这部作品在上演之初的巨大争议性。然而,当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部作品时,会发现它终于闪烁出自己的光芒,成了20世纪音乐的典范。

这部作品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大地的仪式。第二部分,祭献。两个部分衔接的很紧,更加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品的主要主题首先在一个由立陶宛民歌改编的旋律上出现,神秘而孤独。随后,其他乐器做对答,表现了北国大自然的广袤无垠。在对答静静的结束后,斯特拉文斯基的特点立刻体现出来了。

这个节奏具有古老民族舞蹈的特色,重音的位置频繁的变换,完全打破了浪漫主义时期节奏的运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这个富有动力节奏的乐段后是一个固定的音型,材料节俭,固定反复,表达了一种原始的冲动。

这个节奏贯穿在全曲中的不同乐器组,形成了一种暗含的力量。

在乐曲的第二部分祖宗的仪典中,也是全曲的最部分,作者的音乐语言更加的大胆而富于表现力。

这个乐段的和声和旋律的运动出现了大量的半音阶,和声的倾向性不稳定,导致了听者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和忧郁。《春之祭》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节奏

节奏是斯特拉文斯基创造性最多,因而也是他的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他精心设计节奏,包括对休止符的运用。他的节奏突破快乐小节线的限制,突破了强弱拍得限制,节奏多样而复杂。在他的作品中节奏成了标志性的创作,运用的灵活程度大大超过了浪漫主义时期,真正达到了“我行我素”的风格。

2.和声

在《春之祭》这部作品中,没有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化的旋律,有的只是旋律在主题动机上的片段,这些片段分布在节奏中,令人难以看出。和弦运用的大多数是复和弦,经常不解决的转调。最重要的是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多调式的运用,为后来的作曲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配器

摆脱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以弦乐为主的观念,打击乐器被置于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而管乐器的运用也超出了前人的想象,并利用这些乐器的极限音,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弦乐器不再像浪漫主义时期那样被广泛的运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到是在西方传统上一直不受重视的器乐成了斯特拉文斯基表现自己的“武器”,这更加说明了他是形式主义的代表之一,抽象的乐音被有组织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作曲家自己的独白,旁人难于理解。

4.内容

篇12

一、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而现代主义本身则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倾向。许多作家对丑和恶采取愤怒的态度表现在作品里。他们认为,个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在作品里表现出颓废或玩世不恭的倾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这些作家倾心表现荒谬、混乱、猥琐、邪恶、丑陋等意识,使作品中的场景总有梦魇的特征。他们的理由是表现“诚实的意识”。表现“诚实的意识”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他们肯定美好的东西的存在,但他们又不愿意用那种虽然极为善良却是非常简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界,社会的不完美和恶势力的存在,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果还用一种正直善良的眼光把这个世界说得如何善美,即使不是有意的,至少是无力把握现实的结果,所以现代主义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是“天真状态的结束。”

西方浪漫主义艺术家,常常论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他们以‘返回自然’为口号打开了思想的闸门。这不仅意味着返回人类的原始生活状态,返回朴素美的大自然,更重要的是要返回人的自然本性。它是以承认人的自由,承认自我,承认个人意志为基本内涵的。人与自然的对立既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人作为主体的可贵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依照自己的想象力去改造自然,当然与此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人依靠想象形成自己的理想。而理想总是比现实更善更美更好。理想成了人作为自我的宝贵财富,成为人之为人的重要的特征和能力。依靠想象力去表现自我的理想,这可以说是一切浪漫主义作品所普遍追求的艺术原则。这样的创作在浪漫主义作品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大仲马的名作,《基督山伯爵》中爱德蒙・唐泰斯可以说是人物理想化的的最典型代表,它在作品中精心策划,心计重重,一步一步将自己的仇人逼向绝境。所有的人都成了他操作之下的玩偶,基督山伯爵简直成了上帝的化身。因此,‘自我’是西方浪漫主义者在解体时代找到的新的出发点和中心。由“自我”出漫主义者着力强调感情性,感情性是一切文学艺术所具备的特征,所有的美学理论也绝不会否定它。而这里关键在于,只有浪漫主义者才把感情在文学艺术诸要素中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才把感情当做自己全部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根本的基础。假如说浪漫主义者是情感的代表,那么古典主义者则是理性的代表。在现代艺术中,有人崇尚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有人膜拜古典艺术的优雅理性。但却只有浪漫主义以主观感情为本。当然,比起现实主义作品艺术描写有所本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浪漫主义的艺术形象往往存在概念化,以至成为时代精神的简单话筒这般现象。

二、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关系

而与浪漫主义向继承的是表现主义,在艺术本质问题上,表现主义者接受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观念,认为艺术是作者的主观表现。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根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文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从自然中解放出来,是表现主义的口号。这与浪漫主义者‘返回自然的’旗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我们读到卡夫卡小说中人变形为虫的辛辣嘲讽;在法国新小说家以物来取代人的地位的寓意深长的描写中,都能强烈的感受到他们对物质世界,对自然的敌视态度。可以说它代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根本态度和精神。

篇13

在西方美学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建立起美学体系的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是以理念论为基础建构起来,因此带有唯心主义倾向,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美学发展。与其体系完整的哲学理论相比,柏拉图的美学也涵盖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过程等美学范畴,总结了美学中“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两个重要问题。与其理念论哲学思想不断推进类似,柏拉图美学思想也分为前后期,并在后期美学思考中对前期观点作了修正。正如柏拉图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一样,其系统的美学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美学发展。受理念论本体论思想决定,柏拉图的美学也是肯定理念世界的美,否定可感事物的美,认为审美或艺术创作的最高理想就是“美真善合一”。为了在教育上强化两种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文艺应服务政治,创作崇肃的作品,否定对具体可感事物、低劣情感等的文艺创作。

一、“诗人”的阐释

  从艺术摹仿自然、美本身就是美理念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柏拉图明确区分了两种诗人:一类是由于诗神凭附而从事创作的诗人;一类是凭诗的技艺从事创作的诗人。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图把人分成九等,其中第一等人是“爱智慧者,爱美者,或是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也就是诗神凭附而写诗的诗人,其实就是柏拉图心中“美真善合一”的哲学家。这类诗人并不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来创作诗篇、感受美感的。这些人之所以能列到第一等,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从理念这个本原出发,才创作出真正的、有美感的诗篇。

二、“迷狂说”的论述

既然理念是最高的美,那么现实世界中的感性事物是否具有美感呢?柏拉图并不否定一般艺术美,而且在他早期的《大希庇阿斯篇》中还专门讨论了艺术和其他感性事物的美。但对于感性事物的美,柏拉图没有得出一个完整结论,而是形成了三种看法,第一种就是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形成的“美就是有益的”效用观点。从美可以成为善的原因、美的可感事物可以产生好的效果观点出发,柏拉图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权衡哪些种类艺术作品还可以留在理想国内。第二种就是《理想国》中提出的摹仿观点。艺术摹仿感性事物,感性事物又摹仿理念,而理念是美的最高的根源,直接或间接摹仿理念的事物就多少“分享”到理念的美。第三种是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结合“灵魂轮回”说提出的神秘看法,认为感性事物的美是由灵魂隐约“回忆”到未依附肉体前在天上见到的真美。这一观点本质上与第二种相同,只是借用了古希腊神话内容来表达。后两种观点都把艺术美看作“绝对美”的影子,和“效用”观点有深刻矛盾。因为“效用”观点替美找到了社会基础,而另外两种观点是在另一个世界找美的基础。这也是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哲学内在矛盾的一个体现。

受理念论思想决定,柏拉图区分了两类诗人。后一种诗人凭借技艺创作,一种诗人凭借灵感创作,柏拉图认为两者艺术才能来源不同。作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创造者,柏拉图受其理念论思想影响,认为艺术才能不是来自变动不居的可感世界,而是摹仿、取法于理念世界。对艺术家(指第一等诗人)如何摹仿理念世界创作作品,柏拉图提出了“迷狂说”美学思想,认为理念世界将文艺创作的灵感传给文艺家,才有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对于“迷狂说”柏拉图给出了“磁石说”、“回忆说”两种不同的解释。柏拉图在《伊安篇》中提出了“磁石说”,认为是神灵像磁石传导磁性一样将文艺灵感传给诗人或艺术家,使他处于迷狂状态,决定着他们去进行文艺创作。在《会饮篇》里,柏拉图描绘了回忆“美本身”的漫长过程,从美的形体到美的灵魂、美的行为制度到美的学问知识,最后到美的本体,这一认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逐渐升级的过程,是灵魂逐渐返回自身、回到理性家园的过程。他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对理念世界肯定。

三、“理念世界”的社会功效

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的推崇,具体还表现在他的社会功效。其在他的晚期作品《理想国》中,他认为当时的艺术作品既破坏希腊宗教的敬神和崇拜英雄的信仰,又使人的理智容易失去控制,让中“低劣部分”得到不应有的放纵和滋养,从根本上破坏理想国的“正义”。柏拉图贬斥诗歌不是绝对的,也欢迎诗人在理想国内创作诗歌,但条件是诗歌是对神或者奴隶主统治者歌功颂德,替国家培养他心目中的理想卫士,“证明诗歌不仅能引起,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用。”柏拉图并不否认诗歌在审美意义上具有令人愉悦的作用,但他更强调诗歌积极正面的社会效用。这也正是他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试图以个体生命统摄对象世界的雄心壮志明显带有浓厚的乌托邦气质。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