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的培训

健康管理的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健康管理的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管理的培训

篇1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使命感

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学校卫生工作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受学校性质、地位、功能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作为公共卫生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保障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卫生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自03年“非典”事件以来,这一状况已明显改观。近两年来,在市、县教育、卫生部门和各学校共同努力下,全市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六有”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基础卫生设施和基本条件,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卫生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工作水平奠定了物质基础。学校卫生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学校卫生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各地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组织执法检查,进行不定期巡查等手段,加强对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指导、督查与管理;多数学校能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卫生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全市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公共卫生事件,为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市学校卫生安全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未能把学校卫生工作真正摆上位置,表现为工作措施要求不落实,相关制度流于形式。二是学校食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学校卫生管理规范化、常态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工作要求,具体操作不规范、工作流程不合理,卫生设施设备使用效益低下;校园商店出售的多是劣质食品。三是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比较薄弱,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率上升,体能水平下降,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学校体检工作流于形式,学生体检表上医生不签名、无结论,体检结果不反馈、数据不分析,资料保存不全、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工作无人过问,对学生群体性不良行为不能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今年春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射阳、东台、盐都等地的少数学校相继发生肺结核传播、感冒流行事件,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给教育教学秩序带来了很大干扰。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学校卫生安全工作马虎不得,麻痹不得,松懈不得。各位校长、主任、校医都是学校卫生管理者和具体的指导者,一定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从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教学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与指导,提高学校卫生安全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卫生防病能力。

学校人员集中,开展健康教育,投入少,见效快,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控减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学校健康教育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向学生宣传常见病防治知识,并结合不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季节特点,面向全体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二要重视和加强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从最基本、最细微的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三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状况,主动适应,正确面对,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四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辨别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较差,因而中小学生是意外伤害事故的易发群体。学校有责任有义务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把预防意外伤害事故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五要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把增强体质与抵御疾病有机统一起来。六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卫生工作实际,普及健康知识,对学生行为实施积极的卫生干预,促进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管理与督查,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各项措施和要求。

要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和要求,有效落实地方和学校制定的学校卫生管理各项制度。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要加强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管理:食堂内外环境要保持整洁;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及原料;采购食品及原料必须索证,并保存好进货单,严禁购买无厂名、无产地、无检疫证、价格明显偏低的食品及原料;制作食品必须符合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加强安全保卫,防止发生投毒事件;加强学生生活饮用水管理,等等。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方面,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切实将学生晨检工作落到实处,切忌流于形式。一旦发现传染源,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在学校的传播途径。在学生常见病防治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体检工作,统一体检项目、体检标准和工作要求;要对体检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把关;体检结果要及时进行分析并反馈给学生,对检查出的共性健康问题,要实施群体行为干预,对个性问题,要提出指导性建议。要重视和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应急预案要具有可操作性,预案的内容和工作要求要宣传到每一个责任人,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立即启动,有效实施。强化督查工作,加强对食堂、校园商店、教学场所、宿舍及其他生活设施的检查,加强对食品及原料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的检查。

四、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学校卫生从业人员素质

我市学校卫生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般卫生从业人员,主要指学校食堂、校园商店的从业人员,这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卫生知识比较贫乏,责任感不强,个人卫生意识淡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普遍低下。校医、保健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的校医、保健教师存在着年龄偏大、水平不高、业务不精、专业意识不强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的卫生管理人员多是教育出身,普遍没有卫生背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公共卫生管理学习与培训。

对一般卫生从业人员,着重加强学校内部的岗位培训。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着力培养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卫生习惯、行为规范和操作能力。

对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和校医(保健教师),一方面,我们要求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和岗位要求,主动学习,熟悉学校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和具体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市、县联动,自训和送培相结合,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全市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和校医(保健教师)轮训一遍。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帮助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和校医(保健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我们举行本次培训班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志们丰富学校卫生管理知识,增强学校卫生管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本次培训班时间两天,共设立了三个专题,分别是:学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生体检与常见病防治,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讲授。

篇2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

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个讲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培训,我认识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我班有个小男孩,长的活泼可爱,但是上课总是喜欢打断老师讲话,跟同学玩时又喜欢动手动脚去搞别人,因此经常遭到同学的打骂,还有,作业老是慢别人一拍,就此,我将情况向家长反映了几次,但家长却不重视,一段时间后其成绩及下降。后来我只好再次找来了家长,先教育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良好习惯,并告诉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发展前途,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习惯。接下来我也找学生交谈了几次,跟他聊聊学习上的优点与缺点,让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坏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现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课不随便插嘴的坏习惯,对学习也有了更浓的兴趣,也变的更细心了。由此可见,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得到全面发展。。

二、通过培训,我体会到:

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反过来说,教师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个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身的工作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让自己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做一个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通过培训,我学会了:

1、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以积极的一面去影响你的学生。

2、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情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5、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这一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会将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这颗种子能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3

7月17日至7月19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宁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分别聆听了西北师大心理学院彭霞老师《心育有行、育心无痕》、丁艳芬老师《做阳光智慧的教师》、赵国军教授《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其辅导》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杨晓莉教授《中学生典型学习问题及其辅导》、姜艳斐博士《放松心情,迎接挑战》的精彩报告,通过三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感受颇多。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我也加深了对学生的认识,善于读懂学生的心:1、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2、懂得学生的情绪表达;3、判断学生的行为异常。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3

  xx年毕业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热爱的幼教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任教,没过几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时总会控制不住地发出很多怪声音,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用眼神或动作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我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当他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被否定时,我没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为背后更深层的一面,他需要关爱,他需要同伴,我愿意尊重他,走近他,倾听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便这么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他开始有了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慢地,同伴们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学会了更多与人相处之道,看到他的成长,我倍感欣慰。

  是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对于我们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人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请每一位在幼教一线的教师,真正用心关注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位合格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让我们未来的主人翁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留守儿童似乎成了我们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整体表现内向,易怒,不愿意和人交流成为所有老师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在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时,我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感到力不从心,暑期我参加了xx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的培训。

  这次培训组织方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是数位专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法让我们充分了解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分析,让我真正的了解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接着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我们切身的体验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如何组织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理得到成长。我积极结合本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见解。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很大的收获,感受颇深。

  一、留守儿童不一定都是问题孩子

  这次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专家所说的一句话:留守儿童不一定就是问题孩子,对于他们要做到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关注。

  以前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我是学校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所以平时会十分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平时有时间就会找这些孩子聊天,时不时会说你们留守儿童会感觉孤单,有时候会不想和人交流,这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其实无意间就使这些孩子心理上有了负担,他们似乎感觉到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就应该有这些问题没问题就不正常了,这次培训后我明白自己之前做的是错误的,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倒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

  回校后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多组织学生群里活动,让留守儿童不感觉到他们的特殊,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特殊待遇,一个月进行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脸上多了很多笑容,让我很欣慰。

  二、多与这些孩子家长沟通。

  在专家们的讲授中,让我明白,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是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所以回校后我认真总结关于平时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应该如何调节的心得。

  三、讲授人际沟通课程。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际交流困难,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时间长了自然就和同学之间有距离,我通过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然后教授他们一些如何和人相处的方法,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从心里感觉开心。

  四、帮助其他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通过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已经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提升。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只表现在生活学习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在平时和其他教师聊天沟通中,我刻意的把这些学习到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希望在我自己提高的同时,其他老师也可以提高,让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能力。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集体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面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美好。

  3、家校合力,形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四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李亚青老师来校讲座。李亚青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成长;而后讲解了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最后说明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家长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讲座活动中,李亚青老师亲切的话语,鲜活的实例,科学的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活动,家长们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红领巾电视台“成长快乐”节目开辟了《健康快车》这一版块,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四个班之间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加强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结合每月雏鹰争章活动进行 “一小之星”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雏鹰争章》,评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月底进行考核,并推荐出每月的一小之星。九月是“礼仪之星”,十月是“红色之星”,十一月是“安全之星”,十二月是“友爱之星”。每月产生24位一小之星,在月底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太仓市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郑吉主任来为全校同学作主题为“爱护小眼睛”的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医院口腔科施医生来校作“健康牙齿,伴你一生”口腔保健常识的讲座。11月9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主题为“消防安全记心中”的逃生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12月6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主题为“知我沙溪,爱我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近家乡,了解家乡,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怀。12月22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励志青春放飞梦想”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

  总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要我们地一步步摸索,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篇4

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但有极缺乏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半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摆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就是学生心灵的启迪者。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为的宗旨,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为育人理念。

篇5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11-0763-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11.002

Chines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Demands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lated Factors

CHEN MinYan1,CHEN Hong1@,QIAN MingYi2

1School of Psych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chenhg@sw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demand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in China.Methods:The sample of 1391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was collected from 29 provinces by convenient sampling with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practitioners had the highest demands for practice(4.2±1.0)and skill training(4.1±1.0).Their training demands could be summarized as three factors: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knowledge,practice and skill.The ones who had lower educational level,less work experience,or more knowledge training had more demands for these three kinds of training.For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training,junior colleges had more demands than doctors [(14.9±3.9)vs.(13.1±3.9),P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demand status;survey;crosssectional study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培训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特点是从业者一边工作一边接受培训[1]。经过20多年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现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培训机构水平、培训质量和数量参差不齐,培训时间短、培训标准不具体等问题较突出。国内许多学者指出,培训不足是心理健康专业工作发展的一大缺陷[2],而英美等国家的培训却相对规范和成熟。美国对职业心理学家的培训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实践、继续教育培训几个方面。对于继续教育培训,美国大多数州强制要求职业心理学家每年要参加20小时或更多的学分培训,在职人员如果想进入职业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必须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或培训,如硕士或博士教育(全职或半职),或参加某心理治疗学派的系统培训(非短期培训,通常要连续几年的培训,全职或半职)从而获得其资格认证,再从事相关的心理服务[3]。英国的所有培训课程标准都必须包含九大要素,即:入业政策、理论、技能、个性发展、职业发展、咨询实践、督导、测查、评估[4]。我国目前虽然有统一的培训教材,如以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为例,包含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等多科知识,但基本上属于心理学入门知识,与专业化、技能化训练相距甚远[5]。

在美国,心理服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如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能仅需接受最基本的培训,更多临床心理学的申请者对从事临床工作更感兴趣[6]。我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需要什么样的继续教育培训?不同背景的从业者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是否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导致其培训模式不同?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从业者的培训需求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合适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全国29个省份进行调查,每个省份选择2个城市,其中1个为省会城市,每个城市选取40~50人。由于随机抽样存在实际困难,请当地同行专家尽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方便取样。(1)教育取向从业者,选自1~2所大学、中学(重点、非重点)心理咨询机构;(2)临床取向从业者,选自1~2所省级综合医院和精神科专门医院;(3)社会取向从业者,选自私人开业和企业自办机构。每个机构中抽取负责人1人,全职或兼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2~3人。总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1份,男性519人,女性864人,8人性别资料缺失;年龄20~74岁平均(36±9)岁;临床取向者381人(综合医院292人,精神科医院89人),教育取向者746人(大学540人,中小学206人),社会取向者264人。

1.2工具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自编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主要涉及心理咨询/治疗的管理与培训方面的内容,共有93个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中培训方面包括培训动机、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类型、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需求、培训模式等。本研究选取其中的培训需求量表,该量表共11个题项,参考英国培训课程标准的9大要素[4]并增加“行业伦理规范”[3]和“自我体验”[7]2个题项。采用1~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越需要该种培训。对该量表中培训内容进行因素分析,KMO值为0.878,Bartlett检验显著性小于0.001。进行主成分分析和Varimax旋转,得到3个维度,累计解释总方差71.4%。第一个因素命名为督导评估(包括督导、评估、测查和自我体验4个题项);第二个因素命名为相关知识(含相关政策、理论、行业伦理规范、职业发展和心理发展5个题项);第三个因素命名为实践技能(含技能和咨询/治疗实践2个题项)。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99。

本研究还选取调查表中其他可能影响培训需求的条目,包括人口学变量、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年限、每周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小时数、是否担任督导、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工作为专职/兼职、已参加培训的次数、已参加培训的内容等等。

1.3 统计方法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检验。

2 结 果

2.1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需求量表评分情况

让受试对培训需求量表中所列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进行1~5点评分。结果表明从业者在咨询/治疗实践和技能上的培训需求最高,对行业伦理规范和相关政策需求最低(表1)。

2.2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

2.2.1人口学因素

以性别(0=男性,1=女性)、年龄、受教育程度(1=博士,2=硕士,3=本科,4=大专,5=高中,6=其他)为自变量,3种培训分别从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低,3种培训需求越高;年龄越小,督导评估和实践技能培训需求越高;女性(14.8±3.7)对督导评估的培训需求高于男性(14.3±3.4)(表2)。

2.2.2 专业工作情况

临床、教育、社会3种取向从业者的培训需求比较。结果表明:3种取向从业者在督导评估上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8,P=0.022)。LSD多重比较表明:社会取向者对督导评估的培训需求高于临床和教育取向[(15.2±3.6)vs.(14.4±3.6),(14.4±3.6)]。

采用逐步回归法考察工作年限和每周工作时间对3类培训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时间越短,培训需求越高(R2=0.005~0.017,均P

考察是否为专职、是否担任督导对培训需求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兼职者(N=774)对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需求高于专职者(N=570)[(16.7±4.5)vs.(16.1±4.3),(8.4±1.6)vs.(8.1±1.8);均P

2.2.3已参加培训情况

以已参加培训次数(分别用0~11表示0~10次以上)、培训类型为自变量对3类培训需求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培训次数越少,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越高;参加相关知识培训越多,对3类培训需求越高;参加实践技能培训越少,越需要相关知识培训,但越少需要实践技能培训(表3)。

3 讨 论

本研究首次系统考察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继续教育的培训需求,发现目前从业者最需要实践技能培训。受教育程度越低、工作时间越短、参加知识培训越多者对3类培训需求越高;年龄小、女性、社会取向、非督导从业者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高;年龄小、兼职、非督导、参加培训次数少、技能培训多、督导评估培训少者对实践技能培训需求高;兼职、参加培训次数少、技能培训少者对相关知识培训需求高。

心理健康从业人员最需要实践和技能培训。该结果首先可能反映从业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这类培训较少。这与国外情况有所不同。比如,澳大利亚对临床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培训遵从“4+2”模式,“2”表示在已注册心理学家督导下的2年工作经验[8]。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专业培训期间,大约需完成600小时~1000小时的实践课程[9]。英国对高级从业人员的培训课时一般为450小时,其中200课时为咨询技能培训[4]。其次,对实践培训的高需求可能反映从业者的压力情况。从业者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感到怀疑是主要的职业压力来源[10],我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也存在同样问题[11]。最后,接受较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从业者,更需要实践技能培训,可能是因为该类从业者专业功底越扎实,越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提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仅应该在上岗前接受大量高质量的实践和技能培训,在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中也需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本调查结果发现,不同背景的从业人员存在不同培训需求。女性、社会取向及未担任督导的从业者更需要督导评估培训,可能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女性更顺从,或女性更易于表达求助的意图,而男性更不愿意示弱。此外,目前专业领域女性多于男性(专业人员),因此可能影响总体研究结果的应答倾向。社会取向的从业者对督导评估培训需求较高,提示该种取向从业者专业功底可能相对最薄,可能与美国的一般心理服务人员情况较相近[6],但由于国情所限,他们往往从事着超出专业能力的工作,因此急需督导评估类培训。美国的心理服务是分层次分级别的[6],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培训需求也存在层次性。因此,针对不同背景的从业者实行分层培训,可能有益于我国心理健康行业的有序培训。

在本调查中,从业者参加知识培训越多,越需要各种培训,这表明知识培训对促进重视培训有积极作用。提示,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或对低标准进入者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可能对促进行业发展有积极意义。

致谢: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同行们!

参考文献

[1]李波,贾晓明,安芹.国内心理咨询和治疗培训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514-516.

[2]赵旭东,丛中,张道龙.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221-225.

[3]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s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

[4]石国兴.英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及其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304-311.

[5]刘宣文,何伟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51-455.

[6]姚萍,钱铭怡.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44-147.

[7]孟莉.心理咨询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成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17-121.

[8]赵艳丽,陈红,刘艳梅,等.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的培训和管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224-226.

[9]Hall JE,Hurley G..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training,licensing,and credentialing[M]∥Weiner B,Stricker G,Widiger TA.eds.Handbook of Psychology.V.8:Clinical Psychology.Hoboken:John Wiley & Sons Inc,2003:471-496.

篇6

职业健康问题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影响,还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影响,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职业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做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对其进行调整与创新,对职业健康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加强。笔者根据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得出提高企业员工健康水平的措施,使企业发展得到有力的推动。

一、职业健康领域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职业健康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取得良好发展,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在职业健康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其他领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较,较为落后,还在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的理念,然而,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使得职业健康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多是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也会随之落后,企业应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会使其与其他领域的先进管理模式相脱节,导致企业中职业健康管理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与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发展,要想将这种状况改变,就要从管理理念的创新入手。

(二)交通运输行业缺乏职业健康管理理念

地铁和高铁是我国交通行业的重点发展对象,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地铁和高铁行业在职业健康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并没有将每一部门的职责规定出来,使得工作人员对职业健康不够重视,如:项目工程师的督导职责、技术负责人的职业健康技术职责、施工人员的检查职责等。

(三)培训工作不到位

根据目前职业健康领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应该提高,有关职业健康的专业知识应该加强,但是,现在一些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并没有对本部门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即使培训了,培训的力度也不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无法提高,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职业健康创新策略

(一)引入健康管理理念

在职业发展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理念,而就目前职业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将盟约关系、人文心理管理的职业健康理念引入进来,推动职业健康建设。

盟约关系理念是:个人和组织之间利用合约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靠纸张合约来维持,还需要依靠二者之间的信任来维持。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使得员工对企业产生依存感和归属感。同时,人文心理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其特点在于能够将心理管理视为重点,为员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圈,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压力。要想促使职业健康建设的发展,必须要充分研究员工的心理,结合发展计划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重视,迎来健康的职业路程。

(二)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目前,一些企业的员工安全意识不足,由于职业的原因,不仅身体不健康,心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铁行业。地铁行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职业健康领域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对员工进行健康教育,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为工作人员提供职业健康防范技术,要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并对职业病的病例进行统计,为员工讲解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要定期为员工进行心理辅导,为了避免员工因为害羞错过心理辅导的最佳时期,有必要开设心理辅导部门,如:心灵驿站、热线电话等,为员工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做保障。

(三)提升职业健康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是推动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效运行,其中职业健康领域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员工的心理素质,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职业健康的发展。因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事管理,应兼顾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要从根本上发挥管理的作用,职业健康首先需要引起重视。因为任何员工都需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不遗余力地在工作中发光发热,为职业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不但能够提高企业凝聚力,强化员工归属感,还可提升管理水平。所以,提升职业健康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可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转变为战略管理部门。

(四)培养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能力

篇7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6-0012-03

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作为目前管理模式的一种补充,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简称上海市疾控)主导的项目,即在现行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对各个管理细节进行完善,通过设立健康管理专员岗位、加强医生培训、开发疾病管理软件、采用患者自我管理、引入家庭支持、制定个性化的诊疗管理方案、加强双向转诊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质量、效率、效果。本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干预社区,在2008年5月~2009年8月对476名高血压患者实施细节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报道如下。

1 细节管理的主要举措

1.1设立健康管理专员职位本干预社区设立2名健康管理专员,由有经验的综合防治科长和高血压心脑条线的成员承担。与团队成员一起负责患者的招募、随访、干预等工作,成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为患者提供健康计划。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

1.2重视健康管理专员和社区医生的培训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认识。二是训练。针对社区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能,上海市疾控对健康管理专员和社区医生合理安排形式多样的各有侧重点的业务技能培训。

1.2.1专家授课包括高血压饮食、高血压运动疗法、高血压防治进展和认识误区、吸烟与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等内容。同时还聘请编辑部专家传授如何撰写论文,论文写作技巧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社区医生在日常工作和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在总结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将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提炼升华,以促进细节管理的规范化和成果转化。

1.2.2榜样示范合理膳食是高血压细节管理干预活动的一大重点,为借鉴和学习,组织健康管理专员、社区医生和患者三方到石门二路社区现场观看高血压膳食健康教育示范活动。该社区健康教育科通过一年多实践,已经在社区居民中成功举办数十次高血压膳食健康教育活动,深受广大居民欢迎。老师按照一系列程序示范,首先介绍高血压营养菜谱,然后现场配料、烧的技巧、调料放置的注意点、大家品尝点评、请两名参观者上台演示其中的一道菜烧法、最后再次品尝、点评等。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在轻松的环境中,既学习了高血压膳食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又获得了与患者互动的新技能。

1.2.3健康管理专员的特训作为一名健康管理专员,不但要自己掌握健康知识,而且要将所学知识广泛、生动、深入地传播给患者。因此。我中心先后十余次选派健康管理专员参加上海市疾控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有血压正确测量方法、与病人沟通技巧、细节管理健康专员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演讲技巧等。同时还组织人围华东地区演讲比赛的成员和上海社区演讲比赛中获胜的成员,上台演示交流经验。通过组织健康管理专员的演讲比赛,将所学知识、技能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1.3加强患者随访和干预

1.3.1患者随访高血压细节管理随访规定中危患者3个月随访1次,高危患者1个月随访1次。每次随访内容有清晨未服药的血压3次,身高、体重、腰围,服药种类、方法、剂量,服药的依从性。是否需要转诊等。

1.3.2患者干预本社区成立15个自我管理小组,各小组按照饮食、运动、吸烟、自我效能、老年人等主题组织干预活动至少3次。期间为患者发放通俗易懂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册5520本,如:认识高血压、高血压与饮食、高血压与肥胖、高血压与吸烟饮酒等,为高血压患者读健康教育报,结合杨浦区名医师讲团为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讲座,共计1253人次。

1.3.3开展情况患者干预活动参与率68.96%,活动平均满意率90.68%,活动需求率90.68%,活动备案合格率100%。

1.4注重质量控制高血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注重随访中的每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显现高血压管理效果。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管理中随访医生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最常用的手段,许多医生认为测量血压再简单不过了。往往忽视许多细节,然而“细节决定成败”。听诊器放置不当、袖带绑得太松太紧、患者等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如何做到正确测量、准确读数,是需要不断改善的环节。杨浦区疾病控制中心对每次患者随访进行血压、体重、腰围等指标的测量进行质控,以保证随访质量。上海市疾控定期反馈项目阶段中各区存在问题、如何改进、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等,组织各区疾病控制中心条线负责和健康管理专员参加细节管理项目阶段回顾会议,汇报工作进度、结果、存在问题。为各区县搭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对项目实施中的细节进行分享、补充、完善、控制。

2 细节管理的体会

2.1加强细节管理的意义

2.1.1患者方面通过细节管理,患者获得免费体检、免费化验、听课、培训,免费咨询、健康教育等。患者近距离与医生沟通和接触的机会增多,加深了对高血压病的发病、危害等的不断深入了解,改变了不看病药房买药、不运动、饮食不合理等错误观念,促进了患者从被动加入到主动参与到细节管理中来。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善,逐步树立良好生活方式,为高血压的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医生方面通过招募患者、体检、随访、干预等一系列活动,医生有了进一步贴近患者的机会。可以从生活和日常接触中了解患者的病痛和忧虑,增加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了基础。经过细节管理中的培训,社区医师了解高血压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高高血压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拓展了社区管理的内涵,提高了随访干预质量和科研能力,并能在社区中为患者生动地传授。

篇8

中图分类号:F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70-01

前言

HSE管理是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稳定生产的保障,对于海外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7的分委员会了ISO/CD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草案)》,成为HSE管理体系在国际石油业普遍推行的里程碑,HSE管理体系得到了大多数国际石油公司的认可,成为国际石油界HSE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HSE管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1]。

确保海外项目安全平稳运行,必须保证HSSE-Health(健康)、Safety(安全)、Security(安保)和Environment(环境)一体化管理,通过一体化管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2]。

1 建立HSSE管理体系

一个公司在海外能持续稳定安全地运行,首先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的组织机构。安全管理需要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要从领导层开始,建立以分公司领导为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实行层层监督层层管理的组织机构。

建立可使用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离不开成文的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海外石油公司必须建立适应于当地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外事纪律的管理规定、应急预案以及各种安全检查和培训表格。建立层层签署安全环保责任书的制度,实现“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模式。

2 加强培训,提升员工权利意识和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人之根本。HSSE管理过程每个环节的主体都是人,人的行为是HSSE管理的核心。罗纳德提出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理念,这种安全管理理念提出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思路,体现了系统管理的思想[3]。因此,“人因”是最重要的因素,提升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是HSSE管理体系顺利运用的关键所在。安全第一,人人在喊,如何使安全意识真正深入每个人的大脑?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全面提高所有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从根本上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和减少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污染事故,成为海外项目持续安全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2.1 加强两级培训

一是出国人员100%参加安全防控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防控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控意识[4];二是入境培训,学习当地的安全规章制度、外事制度和HSE手册。

2.2 加强交通培训

交通安全必须实行司机和乘客两手抓措施:一方面制定可行有效的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并且按照当地联合公司和交通法对于交通安全的要求,对司机定期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对乘车人员的培训。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将安全管理的工作重心前移,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搜集当地环境保护法,制定相应管理规定,堆放杂物以及排污渠道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用卓有成效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清洁生产,实现环境友好型企业[5]。

2.4 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培训

海外员工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在海外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封闭和落后的国家办公,存在着较大的职业健康风险,可分为身体健康风险和心理健康风险。各种地方病、流行病肆虐,现场生活条件艰苦,医疗卫生条件差,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应急救援能力弱等因素会引起身体健康的隐患;而员工长期与家人分离,当地娱乐活动欠缺,工作压力大,与当地员工语言沟通障碍,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吉尔则提出了组织文化的作用,他认为组织文化能发挥安全管理系统的效能(effectivenes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提出了通过安全文化等手段实施安全管理的观念,使企业文化观念向现代安全管理渗透[6]。顾海外公司应定期举行开展形形的健康娱乐活动,既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又可缓解工作压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积极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安全非一日之功、事故非一时之过,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海外公司实现全面、安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强化监督和考核,加强社会安全形势分析和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加强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等一系列HSSE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指导委员会编.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1~2,9~12.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质安字[2003]54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方案编制指南,2003年,8~18.

[3] Lisa A.Ronald.Identifying the elements of successful safety programs:a literature review[J].Worker's compensation board of British Columbia,1 998.

篇9

1.前言

HSE管理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HealthSafetyand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的简称。其宗旨是对工程项目实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并使其对项目建设本身的危险、对社会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点,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需要,更是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还不够成熟理性,对健康和安全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建筑安装行业中。建筑安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高危险性、事故多发的行业。建筑安装工人长期超负荷地在条件简陋、危险甚至有毒害的环境中工作,又没有必要的卫生福利保障,他们的健康问题必然让人担忧。如何确保建筑安装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已成为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必须面对问题,HSE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工具,对企业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整体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1国外实践经验证明,出现HSE事故善后所花费的费用,远远超过HSE管理中防止出现事故所花费的金额,建立该体系可以节约成本,带来经济效益。

1.2可以将员工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以人为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现和谐社会的主题。

1.3可以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保护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建立完善的HSE管理体系是企业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根本途径,最终将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HSE管理体系的内涵与原则

2.1HSE管理体系的内涵。HSE,即健康、安全、环境。健康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人员健康的条件和因素[2]。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环境是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简称,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该体系要求组织确定其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减少可能引起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2HSE管理体系的原则。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要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具体如下[3]: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应把顾客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在当今世界,全人类的安全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考虑安全和环保问题,识别、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HSE管理,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

(2)领导作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HSE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健康安全要承担对员工的责任,对于环境保护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带领全体员工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HSE管理体系,提供充足的人、财、物等资源,创造和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目标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

(3)全员参与。员工是企业生存之本,只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参与HSE管理行动,才能实现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所以,HSE管理体系要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规定员工的职责,并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安全、环境目标做出贡献。

(4)过程方法。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过程的输入、输出以及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各项活动和资源,识别期间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削减和控制,减少或防止任何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不良行为或活动,同时强调以人为本,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HSE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大系统,对组织运作相关联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和管理,使组织所策划的过程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以提高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企业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所以,企业要主动、积极地寻找改进的机会,按照策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的PDCA管理循环原理,通过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进过程,确保安全、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准确可靠的信息是有效决策的基础,HSE管理体系的决策都应建立在有效、准确、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或承包方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他们是相关方,组织只有充分考虑供方(承包方)的利益,才能不断增强双方创造价值、提高安全和环境绩效的能力。

3.我国建筑安装企业HSE管理现状与不足

3.1HSE管理的理念简单狭隘。项目各相关方对HSE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HSE管理通常被认为是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应由承包商负责。实际上,前期业主的资金能否到位、地质勘察是否符合要求、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等都是影响HSE管理的重要因素。承包商在进行HSE管理时,通常只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让相关方按照其意图、要求编写有关文件,通过HSE审核(审计)时才发现其中缺陷不足。这种模式只考虑实施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控制,没有体现出HSE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事实上,HSE管理体系必须以安全生产和保护员工健康与环境为核心任务,不应以通过审核为最终目的,否则会误入歧途,导致形式主义。

与我国形成对照的是,发达国家关于项目的HSE管理贯穿了项目发展的全过程。例如,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如果标书中的HSE管理分项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就有可能被一票否决,失去中标的机会。另外,项目HSE管理的重点和任务随项目进展的阶段发展而调整,其主要任务应根据项目的HSE管理策略确定.并且需经业主审批同意[4]。

3.2HSE管理的技术手段不完善。我国建筑安装业HSE管理通常是在事故(问题)出现以后调查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原有管理系统,可称为“经验型”。由于过分注重经验,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问题或事故发生的根源,不能形成建筑管理的闭合体系,因此问题仍然时有出现。国外经验认为,出现HSE事故善后所花费的费用,远远超过HSE管理中防止出现事故所花费的金额。HSE管理的目标是要防止事故发生并减少事故损失。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技术支撑就是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风险识别技术、风险分析与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技术3方面。准确全面地识别风险是评价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风险评价主要根据识别出的各类事故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确定对风险影响最大的事故,以集中精力对最主要的风险进行管理。风险管理的最主要工作是如何使项目的安全性、风险性和经济性达到合理的平衡。

3.3政府职责不明,缺位和越位现象明显。

(1)法律法规不健全。发达国家有关HSE的法律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管理目标。例如,美国提出的目标是保证每个工人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英国提出的目标更强调了对公众的保护:保证职业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可能会受到生产影响的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相对而言,我国法规所确定的目标非常模糊。例如,《安全生产法》中提到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包括《建筑法》在内的相关法规只是笼统规定了工程项目健康、安全和环境等由承包商负责。

(2)项目报建的可行性研究缺乏。一个建设工程在满足项目相关者的利益和期望的同时,还要满足社会、人文对项目的要求,承担相应的社会和历史责任。因此,HSE管理目标要求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但在我国不少大型建设项目中,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往往被行政因素左右,项目投资过大,消耗过量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引发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不可逆的破坏。在建设活动中违背科学的决策失策、管理失策,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恢复的破坏。

(3)政府的角色定位不明。发达国家政府在HSE管理体系中职责主要是进行监督管理。例如,英美国家政府HSE的目标是:保证职业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可能会受到生产影响的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控制危险物质。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平时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监察中的作用,通过监控发现问题,对未达标的雇主给予严厉惩罚,以形成对雇主的一种有效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HSE管理体系中职责不是很明晰,目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现象严重;不依法行政的现象依然存在,以包代管、抓小放大、行政干预屡见不鲜;以检查取代监督管理,往往使企业忙于应付检查。

3.4建筑市场大环境不利于HSE管理的开展。

(1)很多业主对承包商HSE管理持不作为的态度。长期以来,业主认为HSE管理完全是承包商自己的事情。业主的不规范行为对于HSE管理存在极大的隐患,例如要求承包商垫资施工、过分压缩工期、施工过程中更改设计方案等。业主利用其主导地位在招投标中过分压价,导致承包商在投标中更加注重建设成本,对于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考虑较少或较简单。业主缺少科学可行的判断方法,难以区分承包商HSE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重视HSE管理的承包商未必有更大的中标机会,相反会付出更多的成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承包商的HSE管理流于形式。建筑业目前是买方市场,很多承包商忙于争项目、抢市场。虽然有些业主和建筑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安全规则、安全条例、安全手册等,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难以落实。很多的建筑企业认为HSE管理效益差、无法评价工作量,因此根本不重视;尽管HSE管理的成本名义上由承包商承担,但最终还是会落实到员工身上;过高的HSE管理成本意味着工人收入的下降。而事实上,引入HSE管理体系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职业病和环境治理费用,避免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点目前尚未被承包商完全认同和接受。

(3)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建筑工人基本都是农民工,其生活、生产环境简陋,正当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其本身的文化素质和维权意识也很差。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周边环境保护的意识,破坏环境的事件屡屡发生。不少建筑工地就像是个大垃圾场,建筑垃圾随意乱丢,噪音、粉尘污染破坏了周围的环境,给附近居民造成极大的伤害,恶化了与周围居民的关系。

4.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实施HSE管理的对策

4.1实施HSE管理首先要确立HSE管理体系框架。HSE管理手册是HSE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南,也是HSE管理的实施细则,我国建筑安装企业目前尚没有一套HSE管理的体系框架和实施细则,需要结合生产实际,编写一套结构清晰,操作性强,而且符合HSE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手册,这是实施HSE管理的首要条件,HSE管理手册要覆盖HSE标准的所有要素,结构层次要合理,同时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实施HSE管理的保证体系。

4.2加强HSE教育培训是实施HSE管理的前提。实施HSE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要求企业要进行大量而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每个员工都能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政策、文件、信息和规则等,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意识,提高风险识别意识和能力,主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是实施HSE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4.3高层决策者的重视是实施HSE管理的保证。建立实施HSE管理体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高层管理者的决心和承诺,实施和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工作就无法展开,领导者要加强有HSE管理意识,要意识到实施HSE管理体系不是增加企业负担,而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杜绝和减少了事故,相对也就增加了收入,降低了成本,同时也能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企业决策者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企业步入HSE管理体系的正常轨道,使决策层成为实施HSE管理体系的龙头。

4.4全员参与,落实各级人员的HSE的责任是实施HSE管理的关键。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公司的全体成员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HSE管理作出应有的贡献。HSE管理职责要渗透到所有层次人员,都要为HSE管理承担相应责任。

5.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实施HSE管理的基本框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HSE管理理论的内容日益完善,其应用也从石油化工行业扩展到其他行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HSE管理体系的应用作为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的发展和迈向国际市场的门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实施HSE管理应与进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联系起来,把企业的质量控制、员工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在确保企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前提下,为顾客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综合各国企业HSE管理实践,我国建筑安装施工企业贯彻实施HSE管理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HSE的管理目标。企业提出的HSE管理方针目标必须合理和切实可行,实现目标的方法应尽可能量化。HSE管理手册应体现企业HSE管理的政策、原则和工作程序,是阐述本企业安全、健康与环境方针和目标,描述本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各部门都应编写详细执行计划,各部门的HSE计划与企业的HSE总体规划应相一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控制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免危害和事故发生,创造一流的HSE管理业绩。

5.2HSE管理的原则。包括制订HSE管理的政策,明确部门经理的HSE职责。开展有效的HSE培训,注重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HSE管理,对人员伤害和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和跟踪。制定有效的HSE激励措施,在企业内部进行HSE管理经验的交流,建立内部HSE审核评审机制,通过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持续改进HSE管理业绩。

5.3HSE管理的方针。HSE管理方针是HSE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求其政策简明易懂,适合每个人,并强调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企业领导应以生产安全、员工健康和环保为目的,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考虑相关方要求,制定出企业HSE管理方针并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HSE方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由企业经理批准。

(2)符合或高于有关法律、法规及企业要求。

(3)全面完整地体现安全、健康和环境一体化思想。

(4)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做到持续改进。

(5)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HSE管理方针,使各级人员清楚和理解方针。

5.4HSE管理的培训。为了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企业须为职工提供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经过HSE培训,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从而胜任其所担任的工作。对于执行HSE政策的人来说,他不仅懂得实际的危险情况,而且能够危害识别,并具有完成HSE任务的能力和技巧。HSE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对新雇员和承包商进行培训,使他们懂得HSE管理体系各种要求,能运用各种危害识别和消除风险的方法,培训计划要安排适当,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5.5HSE管理的内审制度。企业要提高HSE管理的效果,应建立内部HSE审核制度,制定一套审查程序,定期组织实施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审核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HSE管理体系持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5.6HSE管理的组织。要实施有效的HSE管理,必须制定明确的计划和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机构的管理任务是通过现场察看发现和评估风险,研究制定规避风险的措施,进行环境评价和审查,处理各类事故并提交检查报告。通过HSE管理组织制定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措施和政策。

6.结语

6.1HSE管理作为我国建筑安装企业管理中的新生事物,将逐渐被广大建筑安装施工从业者接受,HSE管理水平的高低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HSE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强调以人为本,符合当今重视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主流。一个先进的施工企业要实现与国际建筑安装市场接轨,必须不断增强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把HSE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中。

6.2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体,必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健康和环保即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应用并不断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上述社会理念,实现人、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云娇,邵军义,黄海涌.建筑施工项目HSE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5):390~394.

[2]沈青.健康和环境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3(2):64.

篇10

Q 陈教授,您好,从事健康行业以来,请问您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陈教授:目前 ,不同行业,不同职业 ,对健康这个概念都有着相对片面的理解 ,大多泛泛而言或者以点代面,而且对健康的标准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完整的概念。《辞海》对健康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应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就目前而言、我们对健康概念的阐述 ,还是以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的健康的概念为主,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 精神的健康和具有完美社会适应能力。”我从研究健康管理以来 ,将其总结为:衡量健康的标准,应当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以及道德健康这四个方面来衡量。

Q 刚才听您讲到健康的标准中,有讲到“道德健康”这个概念,您能否为我们讲述一下,您所说到的“道德健康”的大概含义呢?

陈教授:我们说到健康这个词,除了、他自身的自然属性之外 ,还有考虑到健康的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健康问题 ,不仅仅关系到自己,更多的还会影响到他周围的亲人 ,朋友。向事等等。打个比方,一个正当年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如果他不珍惜自己的健康,突然暴病或者死亡,那么对于他的整个家庭来讲,将会带来很多的遗留问题 ,诸如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培养,工作中未解决的问题等等 ,这就无形中可能会对社会增添很多的负担,增加很多社会问题。这对家庭、对社会而言都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所以说,我们从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健康问题 ,道德健康便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了。

Q 那么请问您,当前大众在做健康管理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在哪?

陈教授:在做了很多调查与研究之后,我发现当前大众在处理健康管理问题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在于健康管理的概念尚不清晰。很多人在提到健康管理的时候,“往往都会认为”只要没病,或者说没进医院,都是健康。这种想法也是要不得的。还有一部人虽然这样认为,但是他们又片面的将健康管理理解为体检、营养保健或是心理咨询等等。如同我前面讲过的 ,健康管理应当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询等等。如同我前面讲过的,健康管理应当从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以及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着手去考虑。目前大众的健康管理观念 ,往往只偏重了其中的一部分 ,大都集中在躯体健康这点上 ,基本上对健康管理的理解都不是全面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普及健康管理的概念,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让更多数的人来关注,重视健康。而这一点也是目前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

Q 您刚才讲到健康管理服务机构,那么目前我们能够认为是健康管理机构的都有哪些呢?

陈教授:就目前来看,我们将从事与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一系列单位都称为健康管理机构。当然由于每一个的职能不同,自身的侧重点也相对有所变化 ,比如:医院、体检中心、保健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疗养院、健康会所、心理咨询中心、营养保健咨询中心、社区康复中心等等 ,都可以称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Q 那么您认为当前健康管理机构除了解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的问题有那些?

陈教授:我曾经讲过,健康管理产业是一个尚未形成标准的产业 ,虽然对这个产业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就目前这个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健康管理机构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包括:政府及行业行政管理的政策性支持不够 ,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 大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在困境中运营、健康管理机构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从市场定位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到客户服务;知识服务到技术支持;人文关怀到绩效管控等都缺乏相对专业的人材、多数健康管理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严重的制约着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发展。

Q 有人说:“健康管理就是体检,查出毛病再去控制。”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篇11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16-01

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总体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考核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把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企业人员配置得到最优状态,节约人工成本支出,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消耗;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再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只有不断进行科学的人力管理,组织协调各方面人力资源,才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不明确,模式单一

我国许多企业面对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往往过于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发展战略,造成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缺失。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单一。许多大型企业机构庞杂,各行业、各部门不能根据自身业务工作的难易程度和性质,灵活有效、分门别类和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结果就是造成了责权分离、管人管事脱节,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到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发展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足。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过多的重视企业内部的物质、资金和技术问题,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领导层单纯的认为人才就是技术型人才,而忽视了企业中的综合型和复合型管理人才,这样就阻碍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首先,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根本途径。但是有的企业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制度不规范,资金投入不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其次,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在当前发展中,我国大部分企业受到新旧体制的挤压,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自我约束机制缺乏的机制;再次,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效的企业激励制度能够提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更好的生产率,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企业在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制定长远性的企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首先,要根据企业整体性战略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经营计划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认真分析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和和会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确定人力资源发展的整体需求,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计划和补充计划,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企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发展需要,将长期、中期、短期人力资源规划相结合,使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保持一定的弹性;再次,要进一步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活动的预见性和前瞻。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首先,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破除单纯的“资源观”,增强人才资本化理念,企业要向“人才就是资本”的理念转变;其次,企业要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不再单纯地把人看做是企业实现经济活动目的主体,而是要重视人、依靠人、激励人、关心人、培育人;再次,企业要有文化激励理念,为了保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紧紧依靠企业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最后,要身影人性、尊重人格,为员工创造学习和工作的良好环境,同时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和主动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健全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

首先,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强员工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其次,健全员工考核机制。优良的员工政绩考核制度对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员工政绩考核评价方法,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体系和评价方法,把企业员工的政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依据企业员工的工作业绩来奖励员工,给予企业员工合适的岗位、工资,有效的激励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高职教育工作重要环节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困境。高职教育要在改革大潮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就必须对学生管理模式作出相应的变革。

当前,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己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成果差异较大,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正确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才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

1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滞后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需要不断研究管理的对象、管量者和管理环境的变化,才能真正促进管理对象的发展。学生管理理念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但在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理念的滞后,阻碍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中,注重“管”,而不是“导”。一是注重管理的结果,忽视学生的真正需求,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没有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质量,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把教学工作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生命线工作,使得高职院校重视教学工作而轻视学生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把它放在相应的位置,学生管理工作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三是我国高职教育本身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研究、实践、总结高职学生工作的时间也较短。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工作者绝大部分毕业于普通高校或原本就是在普通高校从事学生工作,习惯沿用普通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缺乏对高职学生的深入了解,还未深入探讨高职学生管理的特色模式,大部分的工作模式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缺乏针对性。

2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缺陷

现在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体制上大都是由学校的学生处(部)负责,各学院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具体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毕业生就业等各项工作。这种二级管理体制,从学生管理体制垂直上来看,管理似有着明确的层次,从学校、学院(系)再到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通过体制内部的各个层次,有效的开展工作。但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作为辅导员或班主任这一层,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如果在这一层次没有做好上下沟通工作,管理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没有较好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从学生管理体制横向上看,较多学校在院系之间的沟通较少,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学教师的沟通缺乏,学院与学校后勤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交流。所以,这几者之间,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职责不清,影响管理工作的效果。此外,还表现在,各个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科研这三大块内容上的重视程度以及精力花费都不一样,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重教学、轻管理,重制度、轻教育的现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定要先从体制入手。

3学生管理队伍存在问题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工作量不断加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使得辅导员自身无暇去学习、去提高来丰富和提升工作理论水平。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类型和层次比较多,思想波动比较大,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有较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在工作中表现出不安心、不专心和不专业,这种工作状态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来说,相对都比较年轻,基本上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由于工作经验和经历的缺乏,这些年轻的辅导员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刚步入职场,角色还未及时转换,还没有形成比较好的工作思路,管理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还有待完善。

从当前辅导员队伍的状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辅导员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辅导员都是非专业出身,基本理论功底还够扎实,对于应所具备的素质还有所欠缺,不能完全胜任辅导员的工作。由于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水平都参差不齐,这也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4学生管理措施问题

当代高职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薄弱。如何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知识、观念、心理素质等尽快的适应社会的新要求,是所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需要面临和解决的共同问题。从目前各高校的各种调查数据来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缺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或讲座还不能落实到实处。

5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转变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象是学生,这也决定和要求在工作中必须不断随着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而改变工作方式和更新工作理念,才能不断提升工作的水平。必须在理念上进行转变、拓展和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为了在工作中能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尊重和信任学生,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和引导人,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多样化。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创造各式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管理活动中来,在接受管理的同时,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一是要培养和增强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要培养和增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工作,人文关怀应该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强调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能更好的实现人性化管理。

(2)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学生管理工作体制是学生管理的组织保证,其组织形式、运转情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管理效果,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只有将学生管理的重心下移,充分的发挥各院(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有效的学生管理。

要做到理顺各部门关系,明确各部分职责,才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为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而努力。在改革原有机制基础上,理顺关系,形成以学校党政领导为主,主管部门宏观指导,院系为责任中心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在高职院校里“党政统一领导、主管部分宏观指导、院(系)为责任中心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各项工作系统化,一体化,有利于各项工作在据测、协调、监控,反馈等各个环节实现有机的结合,做到信息传递迅速、管理渠道畅通、关系优化理顺、工作效率提高等优点。

在体制上的优化,更需形成各项制度,以保证体制更加良好的运行。对于体制内各组织机构,首先在工作制度上要形成良好的例会制度,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会议制度、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学生工作处的协调工作制、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建设制度、各项工作岗位责任制、检查督促制度、评比奖惩制度、总结反馈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在管理中心下移的过程中,能有效的调动各院、系工作的积极性,使工作更为主动。充分结合各院系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细化,将专业技能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体制优化工作,能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各层次的积极性,以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3)优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实现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保证校园政治稳定、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切实建设一支数量齐、素质高、作风硬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保证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良好有序的开展。

首先,在辅导员队伍的选聘上坚持严把质量关,严格辅导员的任职条件、标准和程序,把德才兼备、热爱学生、踏实勤勉、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岗位上来,保证辅导员队伍整体的质量和素质。其次,根据各个学校、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辅导员在专业、成绩、能力、学历等方面的任职条件,对辅导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相应的考察。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各种制度,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需要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合理科学的安排,做到先培训,后上岗,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学习相结合、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建立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类别、多种层次的培训格局,建设一支素质高的辅导员工作队伍。

(4)丰富与创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倡导在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方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体系。由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咨询室或门诊室、开设心理健康培训班等,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为个体进行心理咨询和解决问题,为群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整体心理防御能力。各个学院成立心理健康辅导站,主要成员就是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以及院两委相关部门。在年级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小组,关心年级学生的情况。学院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面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是指在心理危机发生之前所做的预防性工作,也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心理问题不是一天就会发生,应该是一系列问题的累积,所以,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一是通过学校心理健康的工作部门对高职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二是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性讲座、培训班等;三是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心理健康的知识,成为咨询员,可以初步判断各种心理症状;四是多与学生家庭相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一些问题,通过家长更加深入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1] 孙福军.浅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2007 (30):239.

[2] 李凤梅.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 (3).

[3] 高美华,孔玉芝.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篇13

2我国健康管理存在职业功能导向偏离健康的现况

2.1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设置多“以疾病为导向”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规模以小型机构为主,独立的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很少,大多数健康管理机构多寄生或附属于医疗机构。根据2008年的调查,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名称使用频率位于前三位的是体检中心、健康咨询公司和健康管理公司,分别占相关机构的64.5%、14.0%和6.1%,这些机构多“以疾病为导向”开展工作。

2.2健康管理行业的服务内容多“以疾病为导向”健康管理职业功能中的体检,是为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收集信息的,仅仅是健康管理的开始,而且体检前必须进行问卷调查,以使体检套餐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而附属于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或“体检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是查病,体检套餐相对固定,一旦查出病,指导患者到医院相应的临床科室治疗,体检中心的任务就完成了,体检是结果。而且大部分体检中心未开展起非常重要作用的问卷调查,即使开展了问卷调查也开展得不到位;至于健康风险评估、危险因素干预等主要内容开展得就更少。一些独立的健康管理公司开展的服务大多为“预约挂号”、“陪同就医”、慢性病疾病管理等内容,提供的服务也是围绕“疾病”在转。还有一些提供专项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开展的项目如健康信息搜集、亚健康检测、健康风险评估、生活方式管理、单位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中医养生馆、心理咨询室、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等,提供的服务内容未包括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全部内容;或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间相互脱节,缺乏系统的全方位管理,达不到健康管理职业功能使“健康增值”的目的。

2.3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人才结构多“以疾病为导向”目前,大多数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缺乏健康管理师,体检中心多以临床医师和护士为主,有的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以营销队伍为主,还有的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完全没有卫生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有取得健康管理师证的人,也找不到相应的岗位,甚至还出现某些健康管理机构宁愿要临床医师而不要健康管理师的现象。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的人才结构极不合理,职业功能难以开展。

2.4健康管理行业市场运营不规范目前我国健康管理经营模式有国营、集体联营和个体经营等类型;健康管理相关机构运营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体检主导型、中药调理型、资源整合型、自我服务型、技术服务型和私人医生型六类。除健康体检的收费标准按临床医院的标准外,其他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收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公司自定收费价格标准,高低差别大,市场收费混乱。中国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现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约半数的机构单次人均服务收费在100~300元之间,只有不到1%(3/468)的机构单次人均收费超过万元。服务对象最普遍的付费方式是自付,也有部分费用是单位报销的。总体来说健康管理业在我国实践历史短,发展速度快,健康管理机构倒闭速度也快,机构潮起潮落,运营模式五花八门,让民众信赖的、独立的、权威的健康管理产业还未形成。

3我国健康管理业“以疾病为导向”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

3.1社会对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知晓度不及医疗诊治知晓度高基本原因是健康管理业在我国实践历史短,新理念的普及需要时间和时机;老百姓只知道医院的职业功能,不知道健康管理的职业功能。深层次的原因是部分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甚至部分上级业务领导思想中“以疾病为导向”理念占主导地位,他们不知道、不理解或者忽略了健康管理的职业功能。例如,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提前“体检查病”;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开展“疾病预防”;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配合临床治疗的“疾病管理”;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为患者搭建便捷的就医服务,还有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在推销保健品时宣传保健品的治病效果;这些认识不但围绕“疾病”在转,而且把健康管理理解为单一的服务环节或疾病诊治的外延服务。又如附属于医院的健康体检中心对于体检之前的问卷调查和之后的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核心职能进行淡化甚至不开展,或者不知道要开展。更不知道连续性的健康监测分析和利用资料的价值能产生更大的健康价值。

3.2市场对健康管理需求度不及医疗诊治需求度高大多数人仅仅满足于没有疾病,只有医疗诊治需求,对生命质量的好坏和寿命的长短很少引起重视;即使有一部分人非常关心生命质量好坏和寿命长短,但这部分人中很大一部分不知道中国有健康管理这样的职业和服务机构,知道的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因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收费高而消费不起。总体上出现的是市场客户贫乏,消费群体过小。

3.3群众对健康管理效果信任度不及医疗诊治效果信任度高群众对健康管理效果信任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管理效果需要有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不像疾病治疗那样立竿见影;其次是老百姓往往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功效才肯相信,而建立在预防医学科学基础上的健康管理的功效,主要是体现在健康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程度降低上,所以老百姓普遍不能明确认识到对健康管理的效果。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健康管理的实践技术和手段还不先进,真正掌握健康管理理论和操作的指导专家贫乏,引领健康管理产业的龙头企业还没有出现。

3.4健康管理理论研究滞后我国健康管理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基本是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运行的。2001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到2005年国家才颁布健康管理师新职业;2006年才出版健康管理师培训试用教材;2007年才制定出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和创刊《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年,才形成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10年6月我国健康管理专业的高等学历教育才开始由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获得海南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于2011年6月正式开始招收健康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这些状况说明我国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进展缓慢,还没有形成一支有实力的理论研究队伍。

3.5健康管理企业为了尽快获得现金流,不得不牺牲某些核心功能项目因为健康理念先进,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证明是一个朝阳行业;人人都有健康长寿的需求,所以目标客户群庞大;中国健康管理的公司老板都看好健康服务巨大的市场,都相信这个市场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尽管目前健康管理利润非常微薄,且健康管理总收入的90%为体检的收入,很多公司仍在困境中坚守和等待。为了尽快获得现金流,很多健康管理公司只好牺牲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某些项目来追求眼下的经济利润。如有的健康管理公司卖起了保健品;有些健康管理公司甚至沦为医托;更多的健康管理公司则选择客户群相对多、利润相对稳定、风险相对少的、单一的“健康体检中心”,放弃或暂时放弃具有健康管理特有的、真正具有使健康增值的核心项目。

3.6我国健康管理运营环境与国外存在差异在美国,人寿保险业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健康管理行业也很普及。而我国人们参加商业人寿保险积极性不高,这是因为人们一般不太关心还没有发生的事;即使参加人寿保险主要也只是关心死亡后的赔付金额;且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赢利模式主要是靠参保人的投保资金累积,而不是靠能降低投保人赔付费的健康管理,所以我国健康管理业难以在保险业中施展威力,人寿投保人因享受不到健康管理增值服务,商业人寿保险业也不发达。

4努力开发我国健康管理业核心职业功能的思考

我国健康管理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经历了“生长痛”的成熟健康管理产业即将诞生,为了促进这一新生儿进入正确轨道,特提出几点开发健康管理业核心职业功能的思考和建议。

4.1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健康管理事业进一步规范的主心骨自2005年国家颁布健康管理师新职业以来,我国还没有与健康管理行业配套的国家规定和政策。健康管理属于卫生行业特有的职业,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应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健康管理机构的注册、开办审批和法人审批等都应制定准入标准,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应制定健康管理主管部门的职责和管理制度、健康管理师的统一管理和考核制度,国家还应制定健康管理行业相关职业功能服务项目的具体收费标准。健康管理行业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才具有权威性,行业才能规范和发展。

4.2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是健康管理事业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健康管理发展的瓶颈.健康管理需要从以规模效应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过渡到以学科建设为主导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才能引领健康管理机构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健康管理这个新生事物正处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阶段,有了来源于实践的健康管理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健康管理实际操作。2009年我国健康管理专家对我国健康管理已达成了共识,即“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因此,按照这个范畴组建理论研究机构,尽快地出版专著和研究成果,才能引领并指导我国健康管理下一步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实践。建议加大学历教育步伐并开办不同层次的健康管理专业培训;对已经上岗的健康管理师开办健康管理继续教育;对转行到健康管理师行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办健康管理专业培训教育;以建立健康管理稳定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储备。建议加快健康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健康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靠健康管理师资队伍,健康管理师资队伍只能由具备健康管理职业功能的相应行业专家组成,才能让健康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进入良性循环。建议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和职业鉴定工作,在职业培训和鉴定中不断调整和修改内容和鉴定方法,只有注重职业培训质量,注重培训实际操作技能和现场工作能力,才能适应健康管理行业实际需求。

4.3加强健康管理理念的宣传普及

重点宣传健康管理的目的,职业功能、特点和功效,尤其是“以健康为导向”的宣传,健康管理理念才能为健康管理特有的职业功能开发插上翅膀。

4.4探索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

4.4.1以现有健康管理相关机构为平台,逐步将“以疾病为导向”的模式向“以健康为导向”的模式转轨,引导医学体检中心向健康体检中心转型;健康体检中心向健康管理中心转型。有序地开展健康管理所有的职业功能。按健康管理的职业功能和工作程序,整合不同健康管理相关机构特色资源,打造优势互补的连锁机构,形成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健康管理权威品牌。

4.4.2探索研发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相似,借助中医养生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公信度,将中医养生的实用技术融入健康管理职业功能最重要的“健康干预”环节,克服中医养生缺乏系统管理手段的弊端,形成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健康管理机构应该有不错的市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