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意义

课程建设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49-02

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动物在感染,特别在是隐性感染状态下,往往会从免疫调节、代谢产物调节和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导致科学试验失败,或导致科学研究结果不准确和不可重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了实验动物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最早开设实验动物专业的高等院校,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在实验动物专业设置、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系近年来开设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经历,谈谈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课程内容设置、讲述重点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一、实验动物医学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医学是美国兽医协会认可的兽医学范畴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其职责范围涉及作为生物医学业务活动对象的各种动物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其中也包括探索尽量减轻科研用动物的疼痛或不适的各种方法,以及鉴定影响利用动物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因素。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试验的动物。众所周知,标准化实验动物是获得可靠试验结果的有力保障和支撑,绝大多数重要的生命科学相关成果的取得都取决于以标准实验动物进行的动物试验,也正是动物试验推动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促使了科研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措施和防控策略,以及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潜在性干扰,逐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

二、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和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较短,其发展主要伴随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也是实验动物学中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延伸、丰富和拓展。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专门的实验动物医学教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继续教育、会议交流、通讯咨询、相关论文杂志、课题研究,以及通过从工作中学习或通过各类交叉学科的培训等方式,从而达到对实验动物医学相关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并进而推动实验动物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日趋严格,也加快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增加了实验动物医学再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实验动物医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为系统性建设实验动物专业课程,推动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实验动物主要易感病原为主体,以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后的对科学研究的干扰为抓手,驱动学生深层次理解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科学研究和生产检定产生干扰的危害性;促进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必须和必要检查项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制定的依据;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动物的环境要求,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及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管理等授课内容;进一步明确实验动物标准化对生命科学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课程内容和设置

1999年,扬州大学依托兽医学院,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率先设置了实验动物学专业,经15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物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讲述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实验动物遗传、繁殖与繁育体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常规实验动物等内容。因课时量限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基本不作讲述。然而,近些年来全国实验动物微生物的质量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实验动物群体如啮齿类动物感染重要病原的比例仍然较高,且经常能听到客户对实验动物质量问题的反馈,这已经对实验动物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从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角度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及时发现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规避其影响科学研究的风险,减少人、财、物力的浪费,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于2010年开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由于没有参考教材,讲授内容主要依据《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和《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 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两本英文原版书籍,同时结合国外著名大学实验动物机构网站以及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的相关研究结果,自编了《实验动物医学》讲义。以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和兔)、犬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对象,主要讲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重点讲述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品系)、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防控,着重阐述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干扰。目前,课程设置为4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6学时,实验课程紧扣理论课程,实验课主要以病原模拟感染实验动物,从临床表现、诊断和对科学研究产生干扰等方面进一步掌握理论课程所授内容,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体会

自2010年起,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自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坚持从英文原版书籍及原始文献中汲取营养,坚持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坚持以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专业内容和技能为宗旨,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积累,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授课的侧重点,有效地补充了本专业的授课内容,丰富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实验动物专业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要上好实验动物医学这门课,首先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学这门主干课程,实验动物学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石,充分掌握实验动物学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有侧重点地阐述实验动物医学的相关内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实验动物病原的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及授课幻灯,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案列,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坚持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讲解概念、方法和基础理论知识,实验课以动物实验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内容,相辅相成。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立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讲授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师生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隋丽华,范薇,杨敬,等.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4):259-62.

[2]李厚达.实验动物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熊忠良,赵海忠,甘伏生.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兽医,2011,43(1):84-87.

[4]James G. Fox,Lynn C.Anderson,Franklin M.Loew,Fred W. Quimby.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2nd edition[M].California:Academic Press,2002.

[5]David G.. Baker. Natural Pathogens of Laboratory Animals-Their Effects on Research[M].Washington:ASM Press,2003.

[6]McCaskey SJ,Rondini EA,Clinthorne JF,et al. Increased presence of effector lymphocytes during Helicobacter hepaticus-induced colitis[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13):1459-1469.

[7]高正琴,岳秉飞,贺争鸣.首次从中国小鼠中分离到肝螺杆菌及其鉴定[J].中国共患病学报,2008,25(3):210-213.

篇2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52-01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实施,“游戏作为幼儿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动”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它对幼儿身体的发展、智力和语言的发展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由于农村传统游戏产生于民间普通社会生活,生活元素丰富,具有通俗性、易操作性、多样性等特点。很有必要将传统儿童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教学范围, 既利于幼儿园教学内容的改善,对利于解决幼儿园经费紧张与为幼儿提供优质学前教育之间的矛盾,更利于启发幼儿的智力和活力。

一、农村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许多幼教工作者对我国的农村传统游戏进行过尝试研究,如曹中平在《儿童游戏论》中把传统游戏作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李姗泽在《论民间游戏在幼儿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认为传统游戏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这一切都为其成为幼儿园可利用的资源奠定了基础。这些研究都还没有涉及农村及农村幼儿园,也没有对农村传统的游戏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以及在幼儿园实施。农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及自然环境,农村又拥有丰富的农村传统游戏资源,这些具有浓烈的农村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以及文化环境的幼儿游戏资源承载了农村的传统文化,能满足农村不同年龄、性别、性格,不同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农村儿童的喜爱,对农村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的农村儿童游戏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文化的角度讲,本真的农村传统游戏既是对农村地区历史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农村历史文化的继承,农村幼儿教育要立足于此,让游戏秉承传统文化的底蕴,丰富农村幼儿的文化生活, 激发幼儿对乡土生活及其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具体来说,农村传统游戏对幼儿生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激发儿童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

传统民间游戏是一种集教育性、智力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群体活动形式,因而能激发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例如,老鹰抓小鸡这个儿童游戏,这就需要群体的力量来完成。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如果引进一些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民间游戏,无疑会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农村儿童身体的发展

农村传统游戏种类繁多,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如:“跳皮筋”、“跳房子”、“爬轮胎”等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身体机能的协调,“抽七打八”、“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平衡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

3、有助于农村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大多数传统游戏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合作进行,同伴之间默契配合,游戏才能顺利完成的。游戏中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如: 丢手绢

4、有助于农村儿童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传统游戏常常带有竞争性,竞争必然面临着成功和失败,当游戏获胜时,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失败时,他们能锻炼抗挫能力,增强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例如:石头剪子布, 走四棋儿、抽陀螺、成语接龙等。

5、有助于农村儿童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

传统游戏中的益智游戏能使幼儿在玩玩、想想、试试的过程中感受事物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物多玩游戏,能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大胆想象、动手创造的机会。如一根竹竿、一个轮子、幼儿通过动脑筋能玩出骑马、跳竹竿、推车等多种玩法。

二、发挥传统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有些传统幼儿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如运动类游戏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包括走、跑、跳、投掷、平衡和钻爬等大肌肉动作,以及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协调能力等;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活动的方式也能促进幼儿社会的发展;严格的游戏规则,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和遵守规则等。不同种类的传统游戏对幼儿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对于我们的幼儿园教师来说,要充分发挥各种传统游戏的价值,既不能只选择某一种游戏,也不能盲目地选择所有的游戏,而是要在幼儿园中注意合理搭配与协调各种传统游戏,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是有效协调各类游戏的良好途径。如在体育活动中结合一些大运动量的游戏,巩固和练习幼儿的一些基本动作;在户外自由活动时间里,让幼儿玩一些跳房子、跳皮筋之类的规则游戏;在区角活动时,增加棋类等传统游戏的材料;在等待吃饭、睡觉和休息等闲散时间里,玩玩手指游戏或者“石头剪刀布”,既排遣了等待时间,又获得了充分的游戏乐趣,一举两得。

发展是多方面的,是具有层次性的,促进发展的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强调学前儿童大脑的活动性,使其通过眼、耳、鼻、舌、身,去全身心的投入和感受。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满足其需要,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篇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0―0054―01

一、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国学资源开发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新课改建设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校本语文课程的内容建构,应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新课程建设的目标,建构与学生兴趣及爱好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在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设置具有课程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努力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环境。但是,工具理性对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国学似乎脱离了中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视野。本应该自觉承担国学重任的语文教育,在现代人格建构,优秀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情感建构等方面,远远没有到位。也就谈不上系统的“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语文教学环境的建构。所以说,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如何发挥语文校本课程国学教育的资源性优势,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色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现代社会转型中,民族文化认同的教育途径所在。我校高中语文组在近五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和改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从课改前开设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导读》、《论语》诵读、《诗经》诵读、《美文欣赏》等课程,到教改后增设的《红楼梦》导读、《唐宋家散文赏析》、《唐宋诗词鉴赏》等课程,无疑不是在努力运用和发挥国学教育的资源优势,以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让国学资源最大化地为语文学习服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自觉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的传承。

(二)从课程资源建构来看,国学教育资源有利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动态发展建构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国学教育,是极具人文性的课程。从课程资源建构来看,国学资源是语文课程建构最基础的文化元素。所以,从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学也应成为国学传播的主阵地。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并行的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学精髓的“仁、义、礼、智、信”是当代中华民族共荣发展之本,这种信念可以使人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变迁。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任何民族既立足在自己的经济实力里,更立足在自己独有的文化中”。因此,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那种宏大气象和对道德完善的价值追求尤其值得代代相传。在文言文学习中,更应重视《论语》、《庄子》、《老子》、《孟子》、《墨子》、《周易》、《春秋》等先秦元典的学习。因为,文化元典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不断发展的理性产物,也是民族精神所在。所以,反复为学生诠释文化元典,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等会产生久远影响。所以说,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效性与课程资源的拓展是共同生成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国学教育资源有效施教,在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先秦诸子与历史散文的基础上,选修教材可以进一步对这些先秦元典进行拓宽与挖掘,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原生性人格成长的需求,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要求,以及情感内化和归属的诉求。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把国学教育资源作为提高学生参与性学习活动的发展常态。

二、国学资源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中的转化与创造

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来源于课程内涵的文化属性;同时,也是育人的本质要求。国学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思想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将国学资源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也是高中语文学术研究活动永葆生命力之关键。文化的本源是立足于传统,功能是启发和引导后来人的文化自觉性。因此,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来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其关键在于传统德育资源的生命本质――育人。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种伦理规范,一经提出,其思想性包含着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吸取其精华,就是国学资源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中的转化与创造过程。

(一)国学资源在育人功能上的文化自觉性认识

道德价值的直接教学在促进个体道德学习的效率和建构新的道德原型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国学在育人功能上,具有构成道德意识活动先在形式和倾向性的资源特征。它是祖先精神遗存和个体后天经验的凝结。作为心理形式的道德原型,通过先天制约与后天的建构与统一,完成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其主体化的价值形象,在中国传统德育资源中,其思想性在育人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道德价值作用。这样的国学教育实例还可以举出很多,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利益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舶来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如何利用国学资源中关于义利关系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其道德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如《论语》中“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这些思想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精华的传承,是民族文化自觉与发展的基本社会责任。因此,国学资源传承的正确方式是: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及其思想性,看成一个可以超越时代的价值认同的资源有效体。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特征及审美价值需求,将国学资源的教育功能实现现代转化。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社会主义新型德育建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问题。

(二)选修课程的目标创新,也需要校本课程国学教育资源的补充与丰富

1.国学教育资源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衔接。国学教育资源融入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出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性。因此,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了语文学习与民族文化、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这一特征在教学环节设置上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的学习设置,就是要实现“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篇4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篇5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不符

由于对相应职业标准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计划和组织,专业教学与考证结合不紧密,使得学生既要在课堂上学习教材内容,又要在课外报辅导班学习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证书获取的比例不高。

(二)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

教学重专业需要,轻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据调查,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是“被”上中职的,他们年龄偏小,综合素质偏低,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专业课的接纳程度也较低。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知专业课教师的尴尬和无奈:除正常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使出浑身解数纠正他们的行为,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然而,实践证明收效甚微。

(三)课程评价不合理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质量保证,美国课程专家比彻姆认为,“课程系统的每一方面都必须置于评价的显微镜下观察,否则,这个系统就会由于缺乏生机而退化”[1]。课程评价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重教学轻课程、重结果轻过程、单一的目标评价模式,极大限制了课程评价功能的全面发挥。据调查,中职学校在课程评价方面普遍存在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合理、方法单一、过程形式化、结果失真等现象。这不仅不能使课程评价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而且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以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的释义

(一)需求

以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受教育者个体就业和发展的需求。

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型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看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过网络搜索近期河南省企业招聘会计人员的信息,从中选取150家,就学历、年龄、工作经验、专业岗位、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在学历方面,大部分企业要求中专及大专以上。其中,要求大专学历的为68.67%,中专学历的为23.33%,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在年龄方面,企业一般要求在20~40岁之间。其中,在22~40岁之间的占76.75%,在30~40岁之间的占34.89%,没有年龄限制的占23.25%(通过电话咨询,用人单位更多的是招聘年龄稍大、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在工作经验方面,抽取的样本中有39.13%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1~2年的工作经验,要求应届毕业生及2~3年工作经验的均为10.87%,工作经验不限和要求3~5年工作经验的企业均为19.57%。专业方面,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应聘者的从业资格和实操能力,90%以上的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会计相关证书,熟悉计算机操作,75%的企业要求应聘者熟悉企业账务,22%的企业要求应聘者具有会计相关知识。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严谨、责任感强;吃苦耐劳、诚实稳重;有原则、不拖拉,雷厉风行;勤奋敬业、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挑战。综合上述招聘条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中职3年制以及3+2分段制毕业生很难有机会直接从事会计岗位的工作,他们中大部分人毕业后至少需要2年才能有机会从事会计工作。理由如下:其一,按照初中毕业生15岁的年龄计算,到读完中职3年只有18岁,读完3+2大专也才20岁;其二,没有工作经验;其三,不熟悉实际的会计事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欠缺。

3.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笔者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课程设置、学业发展、就业愿景等方面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大部分学生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会计专业理论课难度大,不容易掌握;教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学习理论多,实账训练少,从来没有到岗实践过;要求多做多练,最好去企业实习。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业发展和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二)以需求为导向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如同人才加工,受教育者是其“产品”,接收单位是其顾客,“产品”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选择权的人。“产品”是否合格、能否被顾客接受的关键在于是否按照顾客的需要设计、组织“生产”;职业学校有没有“货源”则取决于被加工的“产品”本身是否满意,是否符合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的顾客既有高职院校和企业,还有受教育者个人。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同样,竞争也要求职业教育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

1.有利于中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中职教育的目的性,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职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受教育者需要什么,中职学校就给什么:学生要就业,就培养他们就业的技能;他们要继续升学,就对他们进行考试辅导;他们想工读间隔开来学习,就允许他们分段。满足需求,真正做到“订单式”培养,中职教育的目标便顺利实现了。

2.有利于优化中职课程体系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根据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辅导升学;由企业、学生以及家长等需求各方共同参与课程评价,从而优化中职课程体系。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社会的认同度

进行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尊重学生的选择,依据学生需求开设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的认同度。

三、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策略

(一)构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需求合理设置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考试辅导课。针对就业需求,中职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设置专业课程;针对升学需要,学校要研究不同升学类型(包括对口升学、3+2升段、成人高考等)的考核内容和特点,编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二)定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目标

根据前述对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条件的分析以及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职毕业生“零距离”对口就业的只占少数,大多数学生从事的职业与专业的吻合度并不高,还有一部分选择了继续升学。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依据不同需求,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一是为高职等高学历教育输送具备一定理论基础、有学习能力的人才;二是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者;三是培养具备会计专业基本技能的初中级会计人员。

(三)有效组织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任何课程设计只有付诸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必须充分认识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充分发挥实施主体———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认真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纠偏、调适和完善,课程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课程实施的准备

一要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中职教师长期由于地位低、不被尊重,大多处于“教育疲劳”状态,要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必须下大力气动员广大一线教师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对课时的安排、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都要进行周密的部署。三要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

2.课程实施

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二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三要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四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口就业、一般就业、升学等),采用不同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以尊重被评价对象为基本前提,遵循客观性、全面性、激励性原则。

1.构建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评价系统应当包括评价目标系统、评价指标系统、评价标准系统。整个评价系统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特点: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2.组织评价内容

课程评价内容应当包括课程目标和计划的评价、课程准备和投入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3.选择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方法是实施评价的重要保证,立足中职学校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确定评价方法。如采用个人内差异评价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多样化的评价法。

四、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对领导观念、教师素质、硬件配备、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保障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1.转变领导观念和领导作风

根据组织变革理论,组织变革是对现状的打破,它需要一种催化剂来推动,而组织中的管理者往往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并承担了变革过程的管理责任,他们是推动组织变革的主要力量,其他人员只是作为推动变革的辅助力量而存在[2]。因此,变革要从领导观念的转变开始,进而改变领导作风和工作方式。树立中职学校“以需求为主导,因需施教,培养素质,发展能力”的办学理念和服务意识,使中职学校功能多元化———就业、升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真正做到“双证融通”“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一体”。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改变“唯上”的工作作风,进行民主决策,到广大教职工中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使一线教师由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以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合格的教师才能有效实施课程改革。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理念,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路、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要制定适宜的教师能力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企业文化、社会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会计专业课教师还应该到企业参加专业实习,把职业要求和先进的专业技术引入教学。

3.加强实用性教材建设

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好坏。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区域经济特色,编制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编写,既需要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又需要在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人士参加。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听取会计行业专家的建议,共同编写高质量的实用性强的教材。

篇6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姜大源教授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专业类型不同,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导向性;教学也不同,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性,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本研究以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为对象,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积极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应用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和实训设备研发过程中来。

1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仪器是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医学检验仪器的使用操作,熟悉仪器常见故障现象并具备故障维修能力,从而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通过对传统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实施的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其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课程标准与工作岗位要求脱节

对传统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和工作岗位调研分析,发现传统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均不符合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需要。教学内容中的仪器设备选型市场占有率低;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观摩为主,模式单一;理论考核仅从知识学习方面反映学生的培养情况,缺乏行业认可度。

1.2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脱节

传统教材以理论知识体系为框架,按照检验仪器的类型,分别对光电比色计、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设备的原理进行理论阐述。传统教材中的仪器结构图片大多都是原理图,与实际的仪器结构和工作流程脱节,教材中描述的过时仪器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高性能仪器相差甚远,同时对于仪器维修和仪器使用操作等内容介绍很少。随着医用仪器向着高科技和人性化方向的不断革新,仪器的种类和功能也有了飞跃,因此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和教材建设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1.3实训设备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

医疗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性能结构也不断更新发展;同时由于仪器的实际电路板体积小且结构紧凑,元器件布局密集,学生很难将原理图的理论学习与电路板的实际学习联系起来[2]。在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传统实训教学中,实训设备单一且技术落后,通过教材讲解或简单的仪器实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操作技能和仪器原理结构。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材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实训设备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研究旨在以培养学生真实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使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教材内容体系指向职业工作任务,实训设备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特点,从而达到和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目标。

2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过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1.1体现能力培养目标的原则

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课程建设首先要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结合本课程确定具体的、可检测的目标[3]。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为:通过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分析仪的使用操作及对常见故障的排查、维修训练,学生能够通过说明书正确操作各类医学检验仪器,并进行仪器常见故障的排查及维修。

2.1.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课程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4]。实训设备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研发开放式实训教学设备,将原型机的电路板进行扩展,以电路原理结构图的形式进行改进,设置实验用基本测试点和故障设置点。学习机布局应方便学生掌握仪器原理,使其通过实验操作能在维修技能方面获得提高[5,6]。

2.1.3项目任务训练适合的原则

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的选择要具备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可行性,这是保证教材和实训设备适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前提。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训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并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7]。

2.2课程建设思路

2.2.1深入行业调研,分析职业工作标准作为培养技能型人

才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制定需要对接职业工作标准。为此,我院组织教师深入医学检验仪器相关的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优利特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和设备科进行岗位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工作标准,包括3种工作岗位、5类医疗器械设备、43项核心工作能力和28条岗位工作规范。

2.2.2依据职业工作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职业工作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设置5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包括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按照职业工作标准,将医学检验仪器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相关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开发和整合,明确课程性质,对接职业标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适用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实现课程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

2.2.3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

组建包括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和一线技术员工的教材编写组,进行企业岗位职责研究,进行工作分析,归纳典型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中职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要共同研究教材内容,同时教师要亲自到一线岗位体验并搜集资料,及时与一线技术员工和专家进行探讨研究,保证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从而提升教材的实用性[8]。《医学检验仪器项目化实训教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材编写思路,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材编写项目,以工作情景引入,附以工作任务单,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描述。教材内容遵循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操作技能,体现教学做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训教材共开发4个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训项目,包括20个子项目、43个实训任务。

2.2.4依据课程标准及实训教材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实训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参考,而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改革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实施方案中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课程教学过程划分为43个教学任务,并创设了与工作岗位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任务分析、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结合职业岗位标准的能力要求和工作规范,以实践考核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

2.2.5根据实训项目研发教学实训学习机

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足,而且集成度较高的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学生对医疗器械结构及维修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开展实训教学存在很大困难。但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没有该课程配套的教学专用设备。因此,研发医学检验仪器配套的教学实训学习机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针对仪器维修维护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用维修学习机研制思路主要是建立原型机实体与原理图学习之间的联系,实现原理电路图与实际电路板电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思路过程见图1。如图1所示,首先对原型机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在保持原型机功能稳定、准确的基础上,以PCB(PnintedCircuitBard)原理图形式扩展电路板的布局结构,使电路走向明显、框架清晰、布局合理。根据PCB电路结构布局,在学习机面板上进行展示,研制教学用的学习机电路图,操作人员及培训人员通过实验能直观地了解结构及原理[9]。

3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成果

3.1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标准

本研究制定的课程标准达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目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3.2实训教材对接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教育培养要求,教材编写采用项目化组织结构,通过项目、子项目等内容辅助开展任务引领式实践教学。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工作任务,针对不同任务明确列出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

3.3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3.1仪器结构明显、布局合理

学习机的内部结构包括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两部分,其中光路系统包括蠕动泵、滤光轮、比色器、光源等,了解这些部分的布局和结构,有助于学生对仪器工作流程和原理的整体认识和学习。

3.3.2测试点设置准确可靠

学习机设置近50个基本测试点,测试点的设置按照原理电路功能结点的重要性进行选取,结点选择标准化是学习机的突出特点。通过对测试点数据的掌握,了解分电路特点和信号走向,通过实验准确分析电路功能,帮助学生进行数据检测及分析。

3.3.3故障点设置符合实际

学习机设置近60个故障点,根据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选取电路中重要性不同的元器件进行故障设置。每个故障设置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建立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之间的准确联系[10,11],从而掌握故障维修技能。

4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

在不断研讨修订和完善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课程标准作

为指导性文件,规范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训教材作为

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训练的辅助工具,内容涉及项目任务单、角色扮演活动表、能力目标评价反馈表等。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任务单展示,学生明确了训练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典型故障排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检测基本测试点数据,小组讨论总结故障原因,并对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完成各类故障维修任务;教材中还设置了相应的情景模拟训练,学生扮演实际工作岗位中的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故障维修实践演练查找不足,并熟悉岗位中故障维修的相关规范和注意事项,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兴趣浓厚,在数据测试和故障维修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教学用维修学习机设计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能够很好地结合理论知识,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关实验现象进行故障分析及排查,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职业技能,得到了行业专家的好评,学生反映较好,即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5展望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标准,实训教材对接工作过程,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仪器维修的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学生检验仪器使用及故障维修能力目标的培养,精心设计项目实训任务,辅助该课程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2]。本研究中的学习机填补了国内教学用医学检验仪器实训设备的空白,在理论学习和培养技能方面实用性突出,适合职业类学校学生培养和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8-16.

[2]周传运.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开发研究[J].成人教育,2013,33(8):54-55.

[3]戴士弘.职业教学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婉琴.项目教学法在《用电营业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3(6):163.

[5]卢伟,周斐.AVE-763B(2.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日常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129-130.

[6]杨春雷.尿液分析仪的一般故障分析与检测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4):85.

[7]杨林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法实务教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56-158.

[8]何新凤.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操作技能项目化实训教程》教材建设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26):193-197.

[9]姚四改.单片机实验电路的四层板设计[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4):182-183.

篇7

【基金项目】《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重点项目)和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南京师范大学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1-01

1. 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1)遗传学教学的重要性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科学中一门体系十分完整、发展十分迅速的理论科学,对探索生命的本质,推动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学科,对动物、植物、微生物育种以及遗传疾病防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从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至今,遗传学已从个体水平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纵深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尽管传统遗传学教材为了适应其发展,也作出了相应的内容扩充,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时数的安排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光靠书本教材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遗传学应该按照其自身的发展和固有的内容体系进行组织,应体现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及时地更新其内容,然而传统教材很难满足如此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专家学者的努力下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遗传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建设遗传学网络课程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轻松呈现教学内容,同时还具有容量大,可供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为协作化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遗传学网络课程的作用与特点

随着遗传学科的快速发展,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建设遗传学网络课程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改善教学质量

借助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交互性,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学时被压缩、内容相对局限、师生交流少等缺陷。例如:教师将授课讲稿要点放到网上,供学生在线浏览,解决了学生不能同时兼顾听课与记笔记的难题;教师也可将一些参考资料、补充习题或辅导材料放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邮件或网上论坛,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互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加上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已使学生具备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条件。而且,网络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信息量大、视听一体,比较符合新一代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一种知识获取方式。因此,开展网络教学将网络引入课程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3)有效补充教学资源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的阅览室、图书馆、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但是这种改善与招生人数快速增加相比,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遗传学网络课程是解决遗传学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既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学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到遗传学这门课程,学到更多遗传学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提高遗传学教学水平和适应教学发展的一种手段。

(4)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本校学生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通过网络课程开展远程教学,交流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用于教学的各种资料,而且使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够分享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把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3.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遗传学的网络课程,但是我们在比较、调研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网络课程在促进和推动遗传学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网络教材的混淆

在已经建设的遗传学网络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错误地将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的界定混淆,有时被认为是同一个概念;更有人把网络课程理解成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未能根据遗传学的需要,及时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2)缺乏互动性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是能方便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然而目前的一些网络课程仍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不够完善,互动平台上很少有人发问,回答问题的老师就更少了,讨论版块也没有讨论的话题,没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表现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的呈现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电子书本,二是PowerPoint课件,三是主讲教师的讲课录像及讲稿。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资源,打开时还需要密码,或者只能打开其中的一部分。既没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4.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面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在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应该突出如下重点:

(1)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改变观念

遗传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如情境设立、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师对新信息技术的态度问题,让教师了解新信息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并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如果教师不能接受新的技术、新的事物,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也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

(2)及时更新,加强管理

篇8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133-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课程设计在课程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自2003年国家实施精品课程项目以来,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回顾精品课程建设的历程,问题与成就同在,分析并改进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1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启动于2003年,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带动和促进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该项目被列入“质量工程”,提出再建设3 000门课程的新目标。各高校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牢固树立创新争优意识,不断加强课程水平建设,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有效促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数年来,已评审并支持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3 538门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带动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有效地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效

2.1 初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各高校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主,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建成一批优秀的校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采取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的程序进行。通过三级评审体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初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2.2 形成一批优秀的学科

各高等学校在全面规划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形成一批优秀的学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收录各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免费对用户开放,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公平化的实现。

2.3 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这个项目,各高校在努力发展和建设本校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同时注重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精品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素质,都起到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3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不足与建议

从现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看,“开放与共享”已经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共享教育资源的初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的开放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终极目的的,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提高国家教学水平的整体目标。

3.1 精品课程建设的整体性不强,只注重前期建设,忽视后期的维护推广和应用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误区就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仅仅是为了评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重大战略意义,忽视了后期精品课程网站的维护推广和应用,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

【建议】各高校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文件的精神和要义,努力推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各高校既要重视精品课程的前期建设,更不能忽视后期网站的资源更新和维护升级,真正做到建有所用,避免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术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培养学生的使用意识,鼓励学生利用精品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更好地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2 课程的内容建设和开放性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

课程资源的内容建设重复性大,实践性不强。有些课程资源不能完全对外开放,只能允许本校的访问者使用,不能完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建议】各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突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鼓励学习者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优质的课程资源建设要确保有效的学习支持系统,消除资源获取的障碍,保障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3.3 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精品课程的评审主要是教育部派人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单纯对课程进行评价,往往忽视课程的应用效果和使用者的发言权。

【建议】改善评估体系,完善互动评价机制。评价模式要在我国国家制定的课程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教学效果和课程特色的评价。要完善评价反馈机制,进一步推动同行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评价,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3.4 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评建优秀课程,有的教学网站直接交给外部的专业人员进行制作,可想而知,如此建成的网站必然是教学资源的堆砌,缺少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贯穿。

【建议】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应按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精心设计资源,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特色,重视提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质量。网站的建设要依据国家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保证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教学视频资料的完整性,加强完善互动交流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的建设。在技术上要充分考虑资源使用方便、容易更新、方便共享和重用等特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课程内容的先进性、课程实施的先进性和教师水平的先进性,注重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实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娟,蒋泽林.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刍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94-96.

篇9

2解决问题的思路

2.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指导网络课程建设:近年来,建构主义的哲学和方法论在教学中被广泛提倡,这种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活动建立新的认知经验,让学习者借助外界帮助(如资源、交流、合作等),通过自己的经验解释和情境关联,使自己的学习适应一个特定情景的实际。因此,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必须强调和注重学习情景、学习问题、学习资源、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交流、学习引导、学习帮助等支持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基于以上的观点,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应该追求创设支持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以便使网络课程对教与学的支持作用的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2明确中医学的定位促进网络课程建设:资料显示,75%以上的西医医师出于临床的需要使用中医药。另外,随着中医学在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学习中医学不仅具有继承祖国优秀传统医学的意义,而且也是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成教临床专业中医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学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明确提出中医学教学目的是为学员今后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即通过中医学学习,能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情况,掌握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中医常用成药、针灸等技术处理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而中医学网络课程建设必须要以之为指导思想。

2.3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因此,教学设计应当以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实际状况为主要依据。

3具体措施

3.1优化教学内容

3.1.1灵活性原则:不少教师在授课时习惯于照本宣科,在设计网络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感到为难。事实上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对教材加工处理是体现教学思路的必要措施。就成人教育中医学课程而言,一方面要解决中医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另一方面必须结合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授课对象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因此从实际出发编写教学大纲,精选内容,突出重点非常重要。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可适当削减难以理解的基础理论部分,突出实用性较强辨证论治等临床基础及针灸等临床实用内容。具体实施中,可对教学内容分层整合,比如将中药、方剂学与脏腑辨证结合讲授,与诊断结合,实行病因病机、脏腑证治联合教学。

3.1.2整体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重视把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感知,而非只对其中一个特性或某一局部加以反映。这点反映在网络课程构建中,则强调整体性原则,也就是说,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与加工时,必须体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坚持整体性原则,优化中医学结构。这样知识在学员头脑里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利于进一步的应用及知识构建。

3.1.3实用性标准:成人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习目的就是解决工作、生活中已经或是将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学习要求主要体现在期望短期内更新知识结构并提高实践能力。与此相应,中医学网络课程内容选择也应以实践技能提高为方向。考虑到实际临床工作中中成药的应用机会更多,而针灸拔罐等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容易在临床开展,所以这些内容我们重点介绍同时又可以之为依托让学员对中医理论深入理解。

3.2充实课程学习内容资源:教学的重要境界是有骨有肉,不光要有很好的框架对学科课程建构有整体认识,也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填充可供学员深入学习。正如网络课程的定义指出的,网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各种教学资源在网络课程中非常重要。适合成人教育学习特点的各种配套资源对发挥网络教学优势非常重要。

篇10

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是展馆建设、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单位。作为沈阳市科普基地和辽宁省科普基地,展馆拥有系统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及相应的病理学和胚胎学标本与模型1000余件,数量大,种类全,形式多,制作精。然而,由于来源、体量、技术等一些原因,解剖学教学实验所存标本在诸多方面均无法与展馆比拟。因此,作为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组织学生在展馆中深入学习与实践,使其可以多角度接触塑化标本,可以整体观察到全身的脉管、神经,可以明晰深浅组织、器官的生理关系,可以从三维角度逐层研究人体结构,可以更多地了解人体局部的解剖结构。从而,使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知识更为系统,富有深度,富有趣味,较好地强化了实验教学,为精品课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以展馆陈列标本为补充,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重新修订了实验教材,更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二、医学科普活动培养了师资队伍

人体科学展览馆每年均有计划地组织多项主题性医学科普活动和展馆内健康咨询活动,如吸烟的危害,生命健康教育,人体成长历程,老年人的身体,人体与健体,人体与环境,酒后的人体等等。常规性地接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的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与主题的合理设计,需要教师对标本的知识点足够熟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素材,通过知识结构加以有机组合。展板文字的构思,讲解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人体解剖学和相关医学知识的功底,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受众咨询问题的回答,更需要教师以人体解剖学知识为基础,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相关医学知识,形成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同时,在科普工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加强了教师的道德修养。由此,医学科普活动成为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师资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第二课堂活动依托了科普基地

在系统解剖学精品课建设中,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始终将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为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充分利用人体科学展览馆建设和其医学科普工作这一平台,积极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1.组建科普展品制作兴趣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制作展馆建设中需增添的一些标本和适应主题活动的展示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几年来,学生制作的科普作品不仅在医学科普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在辽宁省学生标本制作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果。

2.成立医学科普设计团队。在科普展板和影像资料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观念现代、善于数字技术的优势,以团队为单位参与设计,贯彻指导教师的意图。

3.培养兼职人员队伍。在学生中精选一批解剖学知识扎实,善于表达者作为展馆兼职解说人员。通过系统的培训,统一着装和配备便携式麦克,这些学生已成为展馆医学科普活动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医学科普内容充实了理论教学

系统解剖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它与医学各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从系统解剖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入手,揭开人体奥秘,帮助受众从根本上认识生命,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达到防病及长寿的目的。故而,学校将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作为学校医学科普工作的主体,要求每人每年在医学科普活动中投入必要的精力,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上的优势。这其中大量结合临床知识,结合生活常识的系统解剖学知识讲解,健康知识宣教,为系统解剖学理论教学内容在信息量上加大,在知识面上加宽,在趣味性上加强,更好地结合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向一流教学内容迈进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例如,在讲解半月板结构时,加入时下流行的运动与半月板损伤的关系,临床治疗的概要;在讲解乳腺结构时,加入乳腺的自检自查,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五、科普基地为载体开展人文教育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医德修养和科学精神。因此,适时、适度地将人文教育有机贯穿于课程建设中,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中意义重大。在人体科学展览馆的布局中,解剖学教研室精心地就人文教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设计。展馆前厅庄严地镌刻着医学生誓词,让学生铭记自己的神圣职责。捐遗展区珍贵的照片、凝重的语言,寄托着众多“无语大师”的殷切期望;一只只纸鹤、一片片留言,表达着学生们的敬仰和为医学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念。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的微笑,给予了学生们不竭的动力与终生追求的目标。附属医院救治先心病患儿的场场画面,激起的是学生心中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手捧头骨的维萨里,指触血管的哈维,凝视镜下的魏尔啸,告诫学生科学的严谨、发现的艰辛。这些设计与贯穿无疑是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升华,是医学教育的一种境界。

几年来,我们的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积极加强医学科普工作,不断悉心为社会、大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同时,也于其中大力促进了自身承担的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实现了医学科普与课程建设的双赢,寻找到了一条特色的辅助精品课程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篇11

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发展,是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实现学校教学工作向内涵式发展的转移。同时,我们要把握住机遇,动员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课程建设中培养名师,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达到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的目的。

二、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建设周期内达到或超过建设标准,取得预期成果,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科学地筹划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按照学校制定的方案,把握重点,着重解决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建设中,理念要先进、目标要明确、思路要清晰、优势和特色要突出,要根据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力求达到或超过预期效果。

三、通过课程建设,打造专业品牌。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252-01

高校打造精品课程是聚集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知识传播渠道,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做好园艺专业主干课程《观赏园艺学》的知识传授意义重大。

一、学好《园艺观赏学》课程的意义

观赏园艺学以观赏性植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自然科学为主,并综合应用艺术和社会科学,融会了《花卉学》《观赏树木学》《观赏植物栽培养护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观赏园艺学》的学习不仅能够奠定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优秀课程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规范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对园艺专业的热情,使学生养成自觉探索园艺知识的兴趣。

二、建设《观赏园艺学》优秀课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为了将《观赏园艺学》建成优秀课,完成教学任务,课题组教师认真总结、多次研讨,根据园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观赏园艺学》的教学大纲和授课程计划,更新了《观赏园艺学》的知识结构,缩小了知识内容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强化了知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融合了我国特色的设施、栽培方式及应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

三、教学任务的实现途径

(一)完善教学大纲

根据园艺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修订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统一了教学内容,规范了授课计划。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主干知识体系,明确了《园艺观赏学》在园艺专业的基础地位,阐明该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紧密联系,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热情。

(二)创新纲领性课程讲授

以往的《观赏园艺学》教学基本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因学生对具体的植物陌生,教师直接讲述其意义及分类,学生没有直观印像,不能形成理性思维,学生的学习只是机械记忆。通过优秀课程的建设,我们利用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因素,先带领学生直接进行植物识别课,用一棵棵、一类类植物的识别进行直观教学,最后再进行纲领性课程绪论和总论的讲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学习,能够达到自己归纳植物种质资源的规律以及准确地进行植物自然分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教师评价测评平均分为94.6,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82.3,总体较好。

(三)精讲各论教学

该课程老师在深入研究后,用自己的语言以及对植物的现场识别,适当增加教学引导,结合植物进行精细教学,结合常见观赏园艺植物的形态特征、习性、繁殖与栽培方法,与学生一起探讨其观赏与应用价值,使学生改变以往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建立形象、直观的知识记忆。

四、配套软硬件设施建设

(一)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在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教法科学、教学任务具体的情况下,只要能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必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达到了优秀课程建设教学共享这一目的,并实现使学生受到知识传授这一终极目标。

(二)加强硬件设施

一方面要加强植物品种的引进,建立品种、数量足够的植物资源库;另一方面应为本课程教师配备现代采集设备(如专业相机等)。因受植物生长的限制,一部分植物不适合我们北方的生长环境,教师只能利用网络以及外出学习的机会采集植物资源,才可以在课程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植物知识点。

五、小结与展望

《观赏园艺学》优秀课程建设过程的实践表明,在明确的教学大纲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必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观赏园艺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在今后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而不断地提升其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以及与产业结合的实用性。《观赏园艺学》的教学教法也要因时而宜,围绕提升学生的教育效果,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颖,彭红丽.高职《园林树木学》精品课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07).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04-02

一、《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背景

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仪器系统设计》课程无疑是专业的最主要课程之一。在本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前几年,《仪器系统设计》内容分为了《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独立的课程,其中《现代仪器概念》在大三秋学期,主要偏重仪器基础原理;《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在大三冬学期,主要偏重仪器设计与应用,并附有实验环节。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热衷于教学,也都结合了自己的科研实践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与交流,课程评价均分别多次评为优秀。但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发现两门课有些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同时也存在着仪器相关知识的缺漏部分。某些知识点在《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中认为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此外,由于《现代仪器概念》课程没有实验,而《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实验只有一个冬学期,实验时间不够充足,而课堂知识点又是比较丰富,事实上存在实验课程无法完全让学生全方面深入掌握课堂知识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在《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部重新梳理与建设,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打造出一门《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组织了课程建设小组,以原有两位教师为主要负责教师,并组织其他相关教师一起参与,重新审视与打造这门课程的大纲与内容。作为一门长学期课程,《仪器系统设计》就在大三秋、冬两个学期连上,在内容上进行了统一的编排与整理,并突出实验环节的实践性与扩展性,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去完成仪器专业科研工作的基本设计流程,并能将课程知识直接应用到类似毕业设计等科研实践环节中去,成为仪器专业综合应用的基础课程。

二、《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相关措施

为了建设好《仪器系统设计》专业这门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小组首先重新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国外,也有多个学校设置了仪器相关课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但在这些学校里,仪器课程一般都设置在机械学院,以“精密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课程为主,与我国的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接近,而类似本专业这样以电子技术与系统设计为核心的仪器专业课程往往没有单独设置,都以电气学科为多。因此,在设置与讨论本课程大纲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参考国外的同类专业课程大纲,另一方面也需要参考电气学院相关课程大纲,重新拟定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本课程的理念还贯穿了“原理与应用并重”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生仪器设计原理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充分领略专业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以致用”,通过应用示例的讲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仪器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前期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可以真正理解传感器技术、微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弱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知识在仪器设计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从而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仪器设计有了完整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自主进行仪器设计,对于后期的科研工作将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为第一要务”。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会多用自身的科研实例进行分析讲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会特意留下一些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研究。

三、《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实验环节建设思想

本课程总学分为5.0学分,每周的课时为2.0~4.0,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会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会花费比较大的时间来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涵盖面是比较广的,有硬件设计相关知识、固件设计相关知识、驱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应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在过去由于时间不充足,实验环节中更多地强调了软件设计环节而将硬件设计过程变成了“学习”过程,就给学生已经设计完成的硬件电路而让他们在该电路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这样的方式可能使一部分同学产生了知识误区,不少同学在刻意回避仪器设计中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过程,觉得那方面特别难。在此次《仪器系统设计》核心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将实验环节作为突破重点,一方面将实验时间从冬学期延伸到秋、冬整个长学期;另一方面也将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将硬件电路设计、固件设计、驱动设计与应用软件设计都整合到实验内容,一环接一环,前一环的输出恰好是后一环的输入,最终实验结果要在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界面显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过去虚拟仪器依赖于计算机的现象。学生对于最终能在智能手机的APP编程与界面显示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十分投入的,整体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一个温度采集仪,实现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和固件设计,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在智能手机上显示当前温度值。

实验的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仪器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核心技术;掌握仪器电路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掌握仪器固件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采集与处理固件设计;掌握智能手机APP软件开发一般步骤,完成温度信号的显示。

实验主要步骤包括如下。

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1)测温电桥设计:本仪器采用热阻效应测量温度,设计一个基于热敏电阻的测温电桥,根据热敏电阻PT1000的阻值变化求得温度值。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指位于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路,将测温电桥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因此需要后续的滤波电路滤除噪声信号。(3)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的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需求而改变。(4)偏置电路: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三极管提供正常的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

2.IAR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基于STM32处理器的固件开发环境。

3.编写STM32程序:本实验采用STM32自带的ADC采样功能对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AD采样,并将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温度值,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手机。程序主要模块包括:(1)主函数:main函数调用初始化函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并将所采集的ADC值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2)串口初始化函数,用于对串口进行初始化,实现参数配置。串口初始化函数对串口参数进行配置,实现串口通讯功能。同时,蓝牙本身也是通过串口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对蓝牙模块的配置与对串口的配置是一致的。(3)ADC初始化函数,用于对ADC采样进行参数配置。

4.编写智能手机APP程序。(1)建立工程:启动eclipse程序。依次选择【File】->【New】->Project命令,打开一个新工程向导。(2)程序编写:智能手机APP编写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蓝牙数据的收发和处理上,其中蓝牙数据接收函数如下所示,根据通讯协议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5.实验结果考核:(1)STM32程序能够通过蓝牙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手机,传输过程应严格遵守通讯协议,同时STM32应当通过串口将温度数据打印到PC机。(2)手机APP能通过蓝牙向STM32发送读取温度数据的请求,并将STM32返回的温度数据以文本或者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3)温度测量量程可调,当测量量程为0~100摄氏度时,所测得数据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应当小于2摄氏度,当外界温度环境变化时温度数据及时变化,延迟应小于2秒。(4)经实物检查,根据综合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实验成绩。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