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对焦虑的心理学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我赌!”几个男学生举起手来,另外七八个学生也掏出5美元扔在桌子上。有的学生暗想:一年365天,我们班只有50个同学,同一天生日的可能性也太小了,库珀这不是白送钱吗?
结果怎么样呢?当然是教授赢了。教授用数学方法计算出50个人中没有两个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只有3%,而至少有两个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就有97%,也就是说,教授赢的把握足足有九成以上。
凯尼曼教授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如何作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那么凯尼曼心理学对概率教学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一、代表性启发的偏差
事实上,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根据已有经验和规律,为各类事物塑造了它们各自的原型。该原型具有本群体的最典型特征和最大代表性,做决策时,人们往往是将事物与各个原型相对照,一旦对照匹配相似,就将其归入该原型所代表的范畴。由代表性启发法造成的认知偏差基本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基率或者先验概率敏感性低;结合效应和小数法则。
凯尼曼教授论证了在不确定情形下,人们在对事物的判断上出现的一个基本偏差就是,人们应用小数法则,把从小样本和大样本中得到的经验平均值赋予相同的概率分布,因此违反了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
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有以下的错误:在掷硬币活动中,如果前面7次得到的结果都是正面,那么第8次的结果会如何?许多学生会认为结果更可能是反面。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就是应用了小数法则简单地认为:8次试验中应该是4次正面和4次反面,现在已经知道前7次是正面,那么第8次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就大了。其实大数法则是指在随机试验中,每次出现的结果不同,但是大量重复试验出现的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总是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值。其原因是,在大量的观察试验中,个别的、偶然的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差异将会相互抵消,从而使现象的必然规律性显示出来。大数法则中强调试验次数的大量性,在很少的几次试验中,规律不一定显现出来,也就是说,8次掷硬币试验中结果未必是4次正面和4次反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也会不经意用到应用小数法则。例如,为了向学生解释“游戏的公平性”,在课堂上组织了摸球的游戏(学生在装有4个白球、4个黄球的袋子里重复摸球30次)。10组学生汇报的白、黄球摸到的结果分别是:(15,15)、(17,13)、(12,18)、(11,19)、(15,15)、(16,14)、(11,19)、(12,18)、(17,13)、(15,15)(数据中的前一个数是白球被摸到的次数,后一个数是黄球被摸到的次数)。在最后总结结论时,教师却只将其中的三组(15,15)的数据写在了黑板上,并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白球和黄球被摸到的次数是相等的。”教师很快地说:“通过游戏得到的结果可以说明这个游戏是公平的。”教师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再没有继续讲解、说明。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试验中,重复摸球30次球,未必一定是15次白球和15次黄球,这个实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小数法则也使得人们易于从一个短序列(小样本)中过分地推断潜在的大样本的概率分布。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一个人能连续几次预测正确,那么我们就会相信他的判断力,并且认为他下次的预测一定是正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位三年级教师在讲解“可能性”一课时,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有3个黄球和1个红球,每次摸一个球,摸10次,请学生先进行猜测。学生的猜测结果如下:(6,4)、(5,5)、(8,2)、(9,1)、(7,3)、(10,0)六种。操作结果情况如下:(8,2)、(7,3)、(8,2)、(7,3)、(5,5)、(7,3)、(8,2)、(5,5)。在课堂实验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谁的猜测是对的呢?”显然,有两组实际的结果是(5,5)。在实际数据面前,教师不得不承认(5,5)的估计也是很准的。事实上,教学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每人做10次、20次,小组不过百次,全班不过千次”,根据大数定律,试验的次数太小,不一定能说明问题,有时反而把学生弄糊涂了。
教学启示:小学数学应该在一定的情况下渗透大数法则的思想。课堂上每组摸球30次,10个人合起来也不过300次,太少了。这时可以用计算机软件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抛多少次才能判断硬币正面朝上接近1/2?”也可以通过数学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掷硬币的试验结果,说明重复实验次数越多,正面、反面的可能性就会趋向相等。
二、可得性启发的偏差
当人们遇到未知事物没有经验可循的时候,通常会根据该事物可想象的难易程度来判定它的发生概率。例如,从一个21人组成的样本中抽取2人组织评委会和从一个同样大的样本中抽取19人组织评委会,问这两种情况的组织方式各有多少种?这个问题让两组被试成员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直觉判断,他们都认为:第一种情况的结果要远大于第二种情况的结果。而实际上,由任意两人组成的一个评委会的同时,样本中余下的19人也就相应地形成一个组织,所以这两种情况下的答案应是相同的。而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偏差,就是因为两人的组成情况更容易在我们的想象中进行。
教学启示:学生经常会依靠直觉来解决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这是人的正常心理。教师对于看似简单的概率问题,都存有如此“可怕”的错误,况且尚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当学生被告知他们的答案是不正确时,他们的头脑里一定会出现困惑与疑问,此时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经历复杂的数学思考,经历思维和智力的历险,使他们对数学 本质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入。
三、锚定启发式的偏差
这种效应是凯尼曼和特维斯基早期在进行关于启发式思维和认知偏差的研究中发现的。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先让接受测试者启动未来之轮(一种上面有很多数字的转盘,这些数字是随机的),并看着转盘上的数字,然后估计另外一个事件(比如,加入联合国的非洲国家)的数量。凯尼曼和特维斯基对结果分析后发现,面对着有较小数字的转盘,受试者估计了一个较小的数量,而面对具有较大数字的转盘,受试者估计了一个较大的数量。
“锚定启发式”是我们在作决策和判断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先把自己“锚定”在某个事物上,然后再根据事物的特性进行判断。
高考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仅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还不够,还须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考场上能否轻松自如地发挥正常水平,本身就是高考能力的一个隐性要求,为学校选拔高素质的人才起到了重大作用。农村考生心理压力大,承受能力不同。有的能够较好地把握自己,心理处于松弛与紧张之间,大脑皮层兴奋恰到好处,这是最适宜高考的心理状态;有的情绪激动,忐忑不安,心理上患得患失,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影响了正常发挥。此外,有些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考试根本没有进入角色。所以,能否调整心理,进入最佳状态成为每个考生得失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农村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表现
1.厌倦心理。农村教学条件差,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导致目标不明确,平时学习不认真,一般测试考不好,再加上自尊心特别强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疲倦情绪,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整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讨厌学习,讨厌考试。高考将至,由于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压力,对高考勉强应付,就像不情愿地为别人完成任务一样,抱着敌对情绪进入考场,对试卷稀里糊涂地乱答,时间一到,匆匆交卷,出了考场“万事大吉”。
2.紧张心理。农村学生生长环境特殊,心理紧张,过度紧张会对考试不利。其来源主要有:一方面对高考的有关纪律、规章制度、考场布置等,都使考场有庄严肃穆的气氛,初上考场,易受其感染,心里紧张,拘谨异常。另一方面考生受到父母、家人、亲友和教师的重托,心理负担沉重,各种疑惑杂念自然产生,导致精力不集中,分不清主次,进入考场后依然不能恢复。这对考试需要排除杂念,一心一意,尽力投入,达到忘我之状态是灾难性的。
3.躁动心理。即考试过程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能较好地处理而使自己躁烦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面对“出人意料”的试题而出现反差心理,怅然若失。不少考生在最后总复习阶段根据一些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某些所谓的“信息”、“动态”之类的题目,结合主观想象,而有目的地准备一些题目猜题、押题。二是不能科学合理地分配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前面的小题目用时太多,到最后做分值较高的大题时则发现时间不够用,此时不能够泰然处之、冷静思考,而是情绪激动、心理急躁,对试题乱答一气。三是对突发事件不能正确对待的反常心理。如1996年一位考生,由于监考教师和场外主考怀疑其本人与准考证、照片不符而多次抬头对照和询问,致使头脑一片空白,不能迅速恢复,答题思路混乱,以致影响整场考试。
4.惰性心理。在平时学习中养成的不认真思考的侥幸轻率心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似曾相识”的试题而产生的轻率心理。轻率心理使学生不能够认真审题、缜密思维,结果要点不全、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浅尝辄止,甚至答非所问,不切题意;二是“多多益善”的惰性求全心理,特别是对文科学生尤其如此。不少考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和缺乏分析综合能力,不能认真审题,把握其要求和内涵,而是把与该题有关的知识全盘照搬,认为多写必能言中。结果废话连篇,难于切中题意。此外,有些学生本来答得不错,但为使答案完美无缺,不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滥加发挥,大量增补内容,结果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二、克服农村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对策
1.心理的明确性。考前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对高考的认识。高考既是对部分考生知识和能力全面运用的一种测试,又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能考取大学对考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没有考取并不等于理想的破灭。因此,考试时不能背包袱、有顾虑,不要朝最坏、最糟的方面想。应该十分明确不用紧张,考不上明年再考,即使考不上,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深造。上大学并非唯一出路,它仅仅提供了一个成才的外部条件而已。考前要端正目的,明确目标,正确认识高考,如此才能在考试中稳定情绪,避免失误。
2.心理的稳定性。学生面对庄严肃穆的高考做到不慌不忙,临危不惊的情绪稳定状态。考前重视休息,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中有较宽松的休整和自我调节的时间以养精蓄锐,在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和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对自己作正确估价,不要存在过高奢望,期盼“奇迹”出现。以一颗平静的心对待高考,善于在紧张的环境中放松情绪,使交感神经从过度兴奋状态中,迅速恢复到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较快地与考试所需的纯洁心境相适应,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做做眼保健操,环视四周,放眼远处绿色景物,或闭目养神,回忆曾使自己感到最开心、最幸福的事,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放松情绪,避免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认识盲点。
3.心理的自信性。自信心能给人们以勇气和动力,它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考生只有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出应有水平,考出好成绩,临场才会冷静沉着、挥洒自如,甚至有超水平的发挥,自我安慰和“精神胜利法”对于稳定情绪,鼓舞士气有重要用途。
4.心理的预见性。考生答题前对试卷中的各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有对策。通览全卷,了解题量、各题的布局和难易度,合理分配时间,把握节奏,对各题用时必须有准备,防止太快而慌张,太慢又完不成的结局。把握解题方法和步骤,迅速构思,而且能果断地取舍难易题的回答先后顺序,以免在个别题上耗时太多,出现“做不完”、“来不及”的结局。此外,对考试所需用的各类证件,如准考证、座号通知单等,预先就整齐地放在易使监考老师拿到的地方,避免检查时跟你要或乱翻试卷找证件,以致影响答题。
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分娩也构成女性生命发展中的重大应激事件。由于面对特殊的产房氛围、宫缩阵痛、疲惫和对分娩预后的担忧等多种应激源的刺激,出现整体的反应模式,即包括机体的生理、生化和心理的反应。因此,产前门诊医务人员除了必须了解怀孕的生理变化外,还要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本研究探讨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和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根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病例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前门诊,且孕周>38周头位单胎的孕妇240例,平均年龄(28.1±3.2)岁。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在产前门诊由经专门训练的护师在统一指导语的条件下,先对孕妇作必要的解释,然后由孕妇独立地完成问卷调查。
1.2.1 调查内容 包括孕妇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周、胎次、产次、孕期经过、有无定期产前检查,有无妊娠合并症、对分娩认识、分娩方式等。
1.2.2 量表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1]。HAD判断标准:A代表焦虑量表,D代表抑郁量表。A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方法,P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其中初产妇197例,经产妇35例。有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60例。平均年龄(28.1±3.2)岁,其中
2.2 产前门诊时孕妇心理状态及分析 本组232例孕妇中A≥8分的60例,D≥8分的36例,产前焦虑的发生率为25.9%,抑郁的发生率为15.5%。
2.2.1 孕妇一般情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年龄>30岁组、高学历组、初产妇和流产史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年龄
2.2.2 孕妇产前并发症与焦虑、抑郁关系 产前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母儿ABO血型不合、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等。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产前有并发症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大于正常组。见表2。
2.3 产前心理状态与分娩方式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产前有焦虑或抑郁者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焦虑或抑郁者,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3.1 重视孕期宣教工作 本组调查结果表明年龄>30岁组、高学历组、初产妇和流产史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分别高于年龄
3.2 加强有产前并发症孕妇的心理指导 有产前并发症孕妇的焦虑、抑郁状况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产前正常组,这与孕妇缺乏医疗知识、心理准备不充分,突然躯体与心理应激造成心理不平衡,病情重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有关。故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有产前并发症孕妇,需要讲解妊娠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从心理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消除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母婴平安渡过分娩期。
3.3 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抑郁情绪,降低难产率 产前有焦虑、抑郁情绪孕妇,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孕妇。根据文献报道[4],焦虑、紧张情绪可导致孕妇的疼痛阈可相对下降,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而对疼痛反应敏感。在分娩过程中则会出现产痛较早且剧烈程度相对较重,使孕妇不能耐受产痛而出现哭闹、耗费体能,影响子宫收缩力。而产妇不良情绪又可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宫收缩不协调,从而阻碍产程进展,增加难产机会,导致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明显增高。因此,在产前宣教时应重点讲解正常分娩与剖宫产利弊以及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对产程的影响。同时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以及决定分娩四要素,使其主动与医务人员配合,减少不必要体力消耗。
因此,对产前门诊孕妇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评定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医务人员对焦虑、抑郁孕妇进行科学、整体的护理,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孕妇焦虑、抑郁情绪。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提高孕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对促进自然分娩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6.
焦虑症属现代临床中精神病症,而因社会压力大,抗压能力不强,患者心理承受力偏弱都是形成焦虑甚至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一般意义上,焦虑症可分成慢性焦虑症和急性焦虑症两种,急性发作患者主要以紧张、恐惧等状态为临床特征,焦虑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并发头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尿频、易发汗等一系列生理反应[1],时常会表现出夸张行为和事实不符的焦虑。毋庸置疑,焦虑症属精神疾病的一种,也是心理疾病,因而除去临床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作为心理治疗。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120例焦虑症患者,对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和探讨,获得了可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焦虑症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2],轻度焦虑36例、中度焦虑55例、重度焦虑1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平均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有女23例,男37例,年龄分布为22~52岁(平均年龄35.7岁);参照组有女18例,男42例,年龄分布为20~55岁(平均年龄37.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及焦虑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
1.2方法
1.2.1参照组给予患者一般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并在治疗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看护。参照组接受临床传统的规范化护理模式,按医嘱定时、定量给药,定期更换病床被罩床单,确保病房室内干净整洁,予以患者必要的护理支持与对症护理。1.2.2实验组亲情护理干预的开展需护理人员具备出色的业务能力与良好的职业素养,用心和患者进行沟通,充分知晓患者的心理情况,并能够针对性的展开亲情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构建充分信任,关爱患者,多维度地感受患者的心理获得,情绪变化等,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期间,应保证耐心、和蔼的态度,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问题和疑惑,护理人员在充分结合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积极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语气和缓地向患者介绍一些正面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配合治疗。充分尊重患者,决不可使患者感受到歧视,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培养护患情感。亲情护理的要旨就在于使患者能够受到如家般的心境,使患者享有温馨、温暖的护理感受,彻底放松身心,从而有利于缓解焦虑,促进康复。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惟其如此,患者才有可能大胆的表达自身想法与心中郁结,护理人员在交谈中适当给予引导与激励,促进病情恢复。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定期的改变病房室内环境,可将室内装饰颜色换成暖色基调,布置温馨、温暖的病房环境氛围,并积极地和患者家属展开交流,使其能够参与到护理干预中来。
1.3观察指标
[3]按照中国常模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SAS、SDS评分观察,各20个项目,比较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自制百分制满意度评分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
SAS、SDS评分对比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经过各自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采取亲情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行SAS、SD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如表2所示,在经过各自组护理后,采取亲情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焦虑症属于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其临床症状为患者会持续性感到焦虑、惊恐和不安,并且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生理反应,如心悸、头晕、胸闷,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的情绪下,受此不良情绪的支配会发生肠胃不适、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4]。有鉴于此,临床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应当开展必要的优质的护理,使患者的焦虑、烦躁的情绪获得改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可着重开展亲情护理,该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精神得到放松,引导患者弱化心理负担与焦虑,转移不良情绪的注意力,也可让患者可以正确的看待自身疾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经护理后,其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和国内外其他临床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5]。综上所述,亲情护理是人本理念护理的一种,可以给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放松身心,推动患者情绪康复,进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亲情护理干预对护理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可靠,有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的心态,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具有加大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贺燕.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54):199.
2吴春秀,龚有红.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23(6):685~686.
3郭小梅,兰强.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医疗装备,2016,22(2):184~185.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其临床上可表现躯体症状、情感症状、行为症状和认知症状4个方面[1]。其中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的患者往往由于躯体化不适在综合医院的其他临床科室门诊就诊,常被误认为某些器体疾病[2],而躯体症状的多种多样与严重程度有时会掩盖焦虑障碍的其他症状,从而导致反复检查和误诊、误治。我院门诊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接诊50例被误诊为颈椎病的焦虑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为2009年6月——2011年1月来我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排除了高血压病、糖尿病、溃疡病、胆囊疾病、甲状腺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继发的焦虑症状的可能,也排除某些药物的戒断反应所致的焦虑。所有的患者均获知情同意。50例中,年龄33-58岁,其中男性16例,平均年龄(39.6±6.8)岁;女性34例,平均年龄(41.2±8.6)岁。职业:公务员19例,农民17例,工人10例,个体4例。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以上29例,初中以下10例,初高中11例.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6±0.9)年。50例均间断出现头昏、头痛、手指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及肩部周围不适等症状多次就诊综合医院骨科或康复科,每周上述症状不少于5d,每天发作不少于4h。
1.2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在综合医院均结合X线双斜位摄片及颈椎CT、MRI检查,颈椎退行性改变39例,占78%;颈3-4或颈5-7颈椎间盘轻微突出,无硬膜囊受压28例,占56%,颈椎曲度僵直36例,占72%。在我科门诊行四肢肌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1.3确诊前治疗情况50例均不同时间给予对症止痛,配合牵引、理疗及针灸,甚至“小针刀”及局部封闭治疗,均不能明显改善症状,且反复发作。
1.4治疗方案所有患者给予开放性治疗,前5天每日清晨服用帕罗西汀(赛乐特,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一次,第6天后增加为20mg一次,两周后可以根据改善状况将其加量为40mg/d。治疗期间停用所有止痛药。睡眠差者给予阿普唑仑0.4mgqn口服。
1.5统计学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满12周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1.6结果SAS评分结果(平均分)为9-18分,平均(10±3.6)分,支持患者有较明显的焦虑。符合CCMD-2-R中焦虑症诊断标准。按减分率≧50%有效,
2讨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生产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现代“文明病”和各种心理、生理障碍及心身疾病犹如异军突起,改变着“疾病谱”和死亡顺序,这就使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相形见绌,从而推动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导致人们对由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其致病作用日趋关注。据WHO“综合医疗机构中的心理障碍”全球合作研究报道,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99.1%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的[3]。焦虑症约有一半病人首先就诊于综合医院有关科室[4]。焦虑障碍的躯体症状涉及全身各个器官,尤以神经、循环、呼吸及消化系统的表现突出[5-6],因此,他们反复往返于这些临床科室之间,其症状与相应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符,患者不但感到身心痛苦,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7]。本组病例中的患者就诊时均有神经系统症状:头昏、头痛、颈部不适伴疼痛,肩部疼痛,甚至颈部和上肢活动受限,反复行X片、MRI检查,曾多次诊断为颈椎病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甚至交感神经型等,并反复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手术,仍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后经抗焦虑治疗获得满意效果。这提示我们对于以主诉症状为主,辅助检查也不支持的“颈椎病”患者应进行详细的精神检查。本例患者在我科就诊时,在病史追问中发现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阵发性心悸、气短、胃区不适伴进食差,易激惹,部分患者还合并月经紊乱、下降等难以启齿的症状。患者就诊时对这些情绪症状的否认或掩盖,是造成焦虑障碍高误诊率和识别率低的原因之一。
总之,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具备与专业相应的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知识,学会使用一些简单、有效的筛查工具,以提高焦虑障碍的临床检出率,从而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提高诊治率。
参考文献
[1]Kessler RC,Berglund P,Demler O ,el al.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J].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6):593-602.
[2]王进.躯体化障碍56例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93):264.
[3]吴文源.季建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99-100.
[4]孙菊水.内科疾病中焦虑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