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非遗文化

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非遗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非遗文化

篇1

人们常说,华夏文明看山西。作为一名山西人,这也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类繁多,是一座蕴藏极丰富的宝库,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最亮丽、最精彩、最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存活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因此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间技艺的需要,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促进山西文化繁荣昌盛的需要。正如在2016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聚焦非遗保护与传承,亮出的观点是: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提出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增强非遗发展后劲。这和我们宣传非遗的主旨高度一致。

本刊倾力打造的特色阅读专栏“传承”,主旨是:关注非遗,助力传承。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的会刊,任务是为全省各非遗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及销售平台,并让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非遗文化,使非遗项目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科学之友》每期精选一至两个非遗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展示非遗魅力,领略非遗技艺,分享非遗文化,传承传统精髓。

对于非遗项目的专题宣传,在省文化厅非遗保护促进会的协作下,我们提前策划选题,通过寻找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从历史溯源、工艺制作步骤、传承人谱系以及项目的现状前景入手,来做深度的挖掘和系统梳理。自2015年起至今做过的非遗项目全部来自省内,分别为芮城县永乐木雕、繁峙县晋绣坊、介休市唐源古建琉璃制品、太原市梅花剪工作室、长治市黎城县黎侯虎、阳泉张文亮刻花瓷、晋中鱼羊包、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稷山螺钿漆器、晋中雾酒疗法、临汾市襄汾县晋作家具、平定砂器、芮城布艺、大同铜器、交城堆绫、侯马蝴蝶杯、交城琉璃圪嘣等。

本刊非遗专题的呈现,受到了非遗方的喜爱,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弘扬、宣传非遗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对非遗项目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大力宣传非遗项目,有效增强了其创新能力,并带动了非遗产品的销售,并且因为其产品已广泛推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如“晋酒”“晋醋”“晋药”等,促进了人们对山西非遗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深刻体会,进而提升了山西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

十年发展看经济,百年发展看制度,千年发展看文化。山西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发展的底气。作为非遗会刊,我们在不断宣传非遗项目的基础上,今后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宣传平台,不断提高非遗产品的知名度和其自身的文化魅力,给山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篇2

南京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2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进入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17项,其中包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人民的智慧结晶,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2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很多项目已经濒危,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逐渐远离现代生活,更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很多的非遗项目,不抢救保护下一步就是消失。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抢救保护传统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对如何保护非遗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经过上级领导的支持和专家论证后,筹建非遗馆展出市级的非遗项目,为市级非遗项目做档案建立基因库的思路清晰了起来。2012年6月9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成为首家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博馆,是收藏、展示宣传、保护与研究非遗的专门机构。

在筹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之前,我馆也一直在尝试探索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并取得了一些保护经验。如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绒花制作技艺》,我馆是其保护单位,为了抢救濒危的绒花制作技艺,馆方抢救性的找到并收藏了一批故去老艺人的绒花工艺品,把绒花制作技艺的实物、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实行了建档保存,找到当时的绒花艺人赵树宪,建立工作室,购买原材料及给予生活补助,鼓励其进行绒花制作及创新。为了宣传推广绒花制作技艺,馆方开创了“展演”的模式,把绒花工作室设置在博物馆的展线上,在博物馆的展览平台上推广,鼓励赵树宪创作作品参加交流活动,其作品先后也获得了不少荣誉。

为了传承绒花制作技艺,我馆也想着尝试着开展了“馆员都是传承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和“非遗夏令营”等活动,传承活动的不断开展,使得年轻一代中很多人对绒花制作产生兴趣,在绒花制作技艺传承方面传承效果显著,涌现出一批后继人才,其徒弟已能够独立制作绒花。

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够积累经验也能发现问题。非遗保护是为了非遗更好的发展,我馆在长期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延续的纽带,一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出现断代那么这个非遗项目便面临着灭绝。传承不止,非遗才能生生不息。但是馆内的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却面临着传承人收徒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传承人年龄大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产品通常是款式陈旧无新意被现代审美所淘汰,职业前景不明朗。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非遗项目是纯手工制作,学徒时间长,生产所费工时长,并且市场狭窄无法作为一种职业赖以维生,无人愿意学徒。这类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所面临的困难是:从业难、收徒难、发展难。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它的传承必须经过传承人的口述,或身体示范,或表演,或利用等方式才能得到实现。为了保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仍在继续;传承人的技艺传承能够进行。我馆承担起传承人的培养培训与提升任务。针对非遗传承中存在的传承人问题,制定了专门的传承人培养计划,《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培养培训与提升》主要工作为:

一、非遗项目和非遗技艺的宣传推广

面对很多非遗项目现在已经远离人们生活的现状,我馆定期举办的非遗技艺主题性活动。

1、《非遗进校园》《非遗夏令营》《民俗节庆传承人展演》在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重阳、五一、国庆馆内开设专区供传承人现场展演非遗技艺。

2、利用我馆的网站、微博 ,微信公众账号平台,与用户拉近距离,更加方便,即时、有效地与用户交流互动,同时,非遗文化创新产品和研发结果,供用户鉴赏和交流,多角度推动非遗传承的保护工作和创新发展,促进文化衍生产品的销售。通过推广,扩大影响力。

二、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包装

产品研发创新 通过对非遗的进一步研发,洞悉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需求,改进原有产品、创新新品,提高产品的实用性、艺术性、本真性和独创性,推动非遗传承的保护和发展。

1、包装再创新

针对部分既有的产品和新产品,将设计取向与社会、市场取向有机结合,进行包装再设计、包装配套、包装再利用等再创新研发工作。

通过产品包装再创新,更加清晰地传达文化信息,提高产品艺术价值,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表现产品品质、独特出众,表现市场定位和刺激受众者感官,促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

篇3

摘 要:传统手工艺类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秦皇岛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的实践,并为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提出多种旅游开发模式,包括手工艺活态展示、主题文化游、产业化发展、系列推广、电子商务运营、影视媒体技术应用等.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秦皇岛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59-03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重点应用性课题:基于旅游兴市战略的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1407193)

1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活态遗存.根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以此定义为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由此可见,传统手工艺类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话题,较为普遍的观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良性互动.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强烈的文化内涵,有着明显的历史和地域烙印,和其它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形式更为丰富,表达更为多样化,趣味性强,更易于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开发空间广阔.

2 秦皇岛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实践

伴随着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作为其中的重要类别且数量众多的一类,也实现了保护、传承与初级开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保护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放到重要位置来抓;派发工作人员实地调查走访,收集资料,进行登记、整理和目录汇编;建立并定期公布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具体名录见表1,目前秦皇岛共有市级以上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22项,代表性传承人13人;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一方面通过书籍、图画、影像资料进行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定点展示、下乡演示、技艺传授等方式进行活态传承;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都以“文化遗产日”、传统民俗节日等为契机进行主题鲜明的、形式多样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宣传活动.

通过分析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可知,入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51项,主要集中于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这样几个子类别,其中传统手工艺项目最多,占到项目总数的43%.22个传统手工艺项目,大致包括食品制作技艺、酒类酿造技艺、艺术品制作技艺项目等,这些制作技艺都是基层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并具有浓烈的地域色彩.其中,传统饮食制作技艺项目13个,占到了传统手工艺项目数的60%.说明饮食制作技艺精湛,种类多样,名扬城乡.

部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昌黎皮影、传统榫卯、贝壳画、沙画、剪纸等传统技艺积极参加民俗文化节、庙会、传统手工艺展等活动,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型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部分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实现了产业化开发,例如“杨肠子”手工艺制作、山海关浑锅、卢龙粉条传统加工技艺等已经开发出了成熟产品,且成为秦皇岛的畅销商品,深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

虽然秦皇岛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例如保护投入有限;尚未制定专项保护规划;项目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各自探索开发途径,缺少共同开发的平台等.因此,有必要制定专项保护与开发规划,为旅游开发搭建共同的平台,形成文化合力和经济合力.

3 秦皇岛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构想

3.1 活态展示馆模式

建设展示皮影、绣花鞋、剪纸、砖刻画、葫芦烙画、水印木版画等艺术品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活态展示馆.展示馆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手工艺品器物展示、手工艺品制作展示、手工技艺参与体验、手工艺品衍生销售.手工艺品器物展示可将原材料、制作工具、半成品、成品、精品以及获奖作品等进行收藏和展示;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可利用科学的场景复原方法,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模拟传统手工技艺以及其产生和存在的原生态环境,通过营造强烈的视觉、听觉、触觉氛围将抽象的技艺有形化,并在旅游旺季或节假日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制作演示和教学;手工艺参与体验可由手工艺人或工匠现场指导游客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也可让游客购买半成品材料带走回家体验;手工艺品衍生销售可将制作完好精美的手工艺品进行展示并销售,通过销售产生经济效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展示馆还应辅以图文展示和专业讲解,例如图文介绍每项手工艺的流程;针对青少年教育活动的专业讲解等.

3.2 主题文化游模式

根据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种类特点,可推出“非遗食品制作技艺游”、“非遗酒类酿造技艺游”、“非遗艺术品制作技艺游”等;根据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可推出针对不同市场的主题游.例如针对青少年旅游者推出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手工艺非遗项目教育游”,组织青少年参观传统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非遗项目产业基地等,安排非遗志愿者宣传和展示保护非遗项目的途径与方法,鼓励青少年亲自体验并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并以比赛的形式展示制作成果,评选手工达人,激发青少年的创作热情.又比如针对家庭旅游者推出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为主题的“手工艺非遗项目体验游”,或“手工制作技艺工业游”,亲自品尝、亲手制作、亲临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山海关浑锅,可设置一至两家体验店,在店中旅游者不仅可以欣赏和学习到山海关浑锅的制作过程,还可以通过自助的方式自己挑选和搭配食材以及决定食材的多少,DIY浑锅制作.

3.3 产业化发展模式

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解决传承人及手工艺人的生产生活经费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保持自身活态,最大限度地与当代社会接触和融合,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可考虑对观赏性和参与性兼具的手工艺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例如建立产业开发基地,运用绣花鞋、砖刻画、葫芦烙画、水印木版画等制作技艺制作创意新颖、内涵丰富、实用性强、便于收藏的纯手工精品,创新产品的同时,注重打开市场销路,努力使精品变为畅销的品牌商品.对已经实现初级产业化开发的非遗项目,例如“杨肠子”手工艺制作、昌黎皮影制作技艺、青龙豆腐丝制作技艺、山海关浑锅、老二位饺子制作技艺等要重视产业升级,进行文化挖掘、产品研发、加工制作场所改造、多样化营销,努力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同时产业基地或制作工场可从特色建筑、特色工艺、特色产品、特色参观、特色制作与品尝等多个角度进行旅游开发.

3.4 非遗项目系列推广模式

由于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比较集中,因此可以考虑就非遗项目较多的几个子类别进行系列推广:针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非遗项目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季,重点推出昌黎“三歌”表演;针对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尝季,重点推出老二位饺子、赵家馆饺子、潘氏风干肠、“杨肠子”、桲椤叶饼、山海关浑锅宴、青龙豆腐宴、干红葡萄酒等;针对艺术品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季,重点推出皮影、绣花鞋、剪纸、砖刻画、葫芦烙画、水印木版画等制作技艺.三大系列活动在秦皇岛旅游旺季依次推出,让旅游者零距离接触秦皇岛当地非遗项目,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3.5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引入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采用网络营销的手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通过网络了解顾客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低成本,扩展市场.可考虑在淘宝网、京东网、当当网等认知度较高的网络交易平台上建立秦皇岛传统手工艺品网上商城,由专门机构负责运营和管理,将开发较为成熟、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手工艺品推向全国市场.注重商品的研发与创意,将传统手工艺品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开发既保持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的礼品.同时使经营收益更大程度地回归传承人,实现个体受益、整体发展的目标.

3.6 影视媒体技术应用开发模式

在大众文化中,影视无疑占据了最突出的位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来说,影视传媒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你听我跟你说》、《那山、那人、那狗》、《花腰新娘》、《青果巷》等不少影视作品都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大提高了一方水土的声望,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增加了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当地保护非遗项目的实力.因此,可以诉求于影视媒体技术为保护非遗项目服务.秦皇岛可以邀请专业电影制作公司策划制作高品质的非遗题材电影或折射非遗文化的电影,并且可将电影展映与观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游的常规项目向旅游者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篇4

章子怡最近也被人拍下了“海滩照”,但不同的是,美国小报上还没有登出模模糊糊的照片,全球的许多华文网站首页上,已将照片高高挂起。不仅数量多,而且照片的质量也堪称一流,水准大大超过美国小报上的明星照片。

因为章子怡在国内外的巨大知名度,“海滩照”在中国网坛上引起了轰动。对于一些的西方人来说,也许拍照也无所谓,但对其“拍照拍个够”的指导,可千万不能盲从,否则是要遇到麻烦的。海滩裸露照片之所以广为流传,一是主流华文网站对这组照片的猛力推广;二是章子怡为“狗仔队”提供了绝好的拍照机会。当事人的疏忽加上网站的传播,把这本来属于成年人消遣的西方小报的内容,推到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互联网读者的面前,这应该是章子怡海滩照最大的危害,而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在西方社会,明星们很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镜头的监视之下,所以时时小心。在西方社会,明星与政客一样属于公共人物,他们需要为自己的隐私权付出不小的代价,包括需要牺牲一点在海滩上日光浴的享受。很明显,作为公众人物,章子怡没有保护好自己,她向“狗仔队”提供了绝好的拍照机会。而华文网站的不负责任传播,也让隐私变成可能危害社会的公众事件。(摘自《中国青年报》)

最搞还是排行榜文/吴晓东第二届天下英才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总榜,近日在北京揭晓:张艺谋、成龙以865.5的总分并列第一,陈冠希、邓婕分列倒数第一二名,一个在“艳照门”后消极回避,一个在“奶粉门”后死不道歉,两人的分数加起来还不及第一名,可见在老百姓心目中,同为演艺名人,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篇5

中图分类号:J8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3550(2015)04-0090-03

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把我国的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在此之后,我国又有多种民间艺术形体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务院公布的2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占有很大的比例,多达130多种[2],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戏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戏剧的发展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甚至出现了部分剧种频临消亡的状态.如何继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大冲击的背景下能够茁壮成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戏剧现状及原因分析

1.1传统戏剧现状

戏剧是在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追求精神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一种时代的产物,这其中不仅能够体现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也反应了当时社会中文人郁郁不得志的现状,可以说戏剧是社会多种因素的集合产物,这对研究我国的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戏曲产生至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社会的经济发展在变,社会格局在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变,戏剧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想继续传承传扬下去,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如果任由其消亡,则民族特色、民族影响力也会随之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凝聚力的组成,衰弱的现状只能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3].在现今社会下,多数的年轻人更喜欢潮流新鲜的事物,对戏曲的喜爱程度大大降低,戏曲的流传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是戏曲现今存在的状态.

1.2传统戏曲衰落的原因分析

1.2.1新时代下传统戏曲缺乏创新

在当前社会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戏曲继续保持从前的吸引力,不断的创新改革,使得戏曲能够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接受认可,从而再传承发扬下去.对于戏曲的保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对戏曲表面的物质存在,即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剧种存在的形式,其二是戏曲所表现的思想精神和艺术个性.对于戏曲,其表现形式也许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但要想让戏曲传承下来,只有进行改革创新,对其内在的精神及表演方式进行创新改造,使得戏曲的精神文化长留.目前情况下,戏曲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几十年前,多元娱乐元素的出现冲击了戏曲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我国市场,戏曲的传统表现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想让戏曲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进行改革创新,使得戏曲艺术与当前新社会元素相互联系,不仅要从剧本方面,其表现形式可能也要进行改革创新.

1.2.2传统戏曲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现象

各种戏曲表演的艺术水平也在日益下降,在戏曲表演的历史舞台上一度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值得注意的是理论家的文字是不能拯救戏曲文化的,这些传统艺术的流传发扬靠的是戏曲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改革,不断推陈出新.随着老艺术家的离去,戏曲中的精髓也随之而去.目前,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戏曲艺术,更别说把戏曲当做事业.然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国际和国家政府层面所重视和支持,可以说戏曲等非遗面临的理论环境比几十年前会更好一点.历史情境的改变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发扬流传影响很大,如今的社会环境对戏曲的保存发展意义重大,应当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大力改革发展,不断创新改造,使得戏曲艺术的魅力能够源远流长.挖掘更多的人才去学习戏曲艺术,国家应该支持并鼓励更多的人去了解,去认识戏曲艺术,使得戏曲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经久不息.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戏曲的保护对策

2.1积极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推进戏曲保护工作,不能仅局限于直接相关群体与个人的努力,同时也是政府行使仅供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应该积极的沟通、交流,争取从专项立法、配套机制、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统筹各方面力量,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推进保护工作.

2.2注重挖掘整理经典剧目

我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丰富.每个剧种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反映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审美趣味和风土人情并融合了地方方言、民间艺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戏曲剧种的审美风格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戏曲剧目是一个剧种艺术风貌、唱腔特色、表演艺术特色等个性特征的具体载体,因此剧目是一个剧种宝贵的财富.不同时期的剧目都为曲剧艺术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要高度重视经典传统保留剧目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不断总结、发扬各剧种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可以把一些深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重新搬上戏曲舞台,这对于招回老的曲剧观众及培养新一代年轻的曲剧观众都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把各地老的戏曲艺人身上的戏尽可能地记录、保存下来,有一些老戏只有老艺人演过,他们可能只熟悉自己扮演的角色,要在抢救他们的表演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通过他们的回忆,将这些戏恢复起来,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都是抢救和保护戏曲这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4].

2.3紧跟时代进行戏曲创新

我国戏曲的特性要求各个剧种的唱腔、表演艺术要在不断吸收民间歌舞与其他剧种的营养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新剧目创新发展,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要在继承前辈艺人创下的程式、行当及流派,更要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新的表演程式,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欣赏习惯.要通过现代戏创作反映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塑造与时代相适应的英雄人物,并用准确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如电影声、光、色及数字特技的新手段,给经典戏曲剧目插上“翅膀”,使之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求,吸引更多的观众.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保护戏曲、守卫戏曲的精神家园及民族文化,教育是一道重要的法宝.加强高等艺术院校的戏曲艺术教学,使得戏曲的精神能够传扬流传下去.在戏曲的教学中要重视戏曲的表演性,很多高校开设的戏曲课程往往是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其中教授的内容多是戏曲的历史、发展过程、作家生平、戏曲思想精神等方面,毋庸置疑这对戏曲的发展认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无论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文学知识素养理解的多么深刻,缺乏表演的戏曲是不够透彻的[5].戏曲是以舞台为中心的艺术表现形式,表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的传扬不能缺少文学的支持,但更不能少了表演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用视频突出表现戏曲的独特魅力,让学生通过视频切实感受到戏曲表现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思想.戏曲艺术的精髓是艺术表现形式,对这一方面加强认识,而且对一些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去学习了解,只有这样,戏曲艺术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2.5扩大戏曲的传播范围

除了加强改进戏曲教学中的不足,引导当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关注濒危的民族传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外,对戏曲的保护还应该扩大传播的范围,可以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扬进行宣传.目前,人们的娱乐方式多倾向于现代娱乐产品,大都喜爱新时期下的电影、电视等作品,很少人来关注戏曲,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对戏曲的推广扩散,让人们能够了解戏曲[6].开发戏曲类节目,创新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们能够再热衷于传统文化.

3结语

对于传统戏曲而言,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保护和传承.当下应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戏曲人才的培养力度,从现行教材和师资入手,拓宽教学思路,扩大教学范围,提升教学能力,从一般职业教育向特殊专业教育转化转型.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戏曲从业人员的保障力度,给予专项经费,保障其基本工资待遇,通过提高演出场次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增加其演出经济收入,让其能够安心进行艺术创作,使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下不仅能够保存并能够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傅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戏剧发展[J].四川戏剧,2010(4):17-2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EB/OL].(2015-07-17)[2015-09-20].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EB/OL].(2005-12-22)[2015-09-08].

[4]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J].广西民族研究,2008(2):185-190.

篇6

二十一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响亮的名字走进了中华民族的语境中,成为文化界的“焦点”和举国上下所有国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今,更是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的、系统的保护工程。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进入立法保护时代,保护工作的重心已由普查申报的初期阶段进入到探索“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途径与方式的纵深发展的重要阶段。越是在重要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越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是什么,目的何在,保护的思想理念是不能有丝毫偏离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定义的: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核心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就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传统、传统的文化,就是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那部分遗产,留住历史的文化记忆,传承中华文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传统,如何在现代化的今天来保护传统文化,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农业文明

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宽泛,相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历史上形成并流传至今的文化,具有民族性、草根性、传承性等特征,其主脉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所谓“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基础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农耕文明、农业文明的产物。没有农业文明,我们今天就没有文明,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更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劳作中总结出了一门绝活手艺或技艺,一辈辈地传承,传给了爷爷,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再传给你,你再传给儿子,就是在这代代的传承中,经验在不断积累与丰富,每一代人都可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加之自己在实践中的点滴创造,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代一代去传承,最终成为传统,形成传统文化。这一切都跟农业社会、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孕育发展的,最终成为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农业文明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性决定了农业文明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也造就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有近四百个地方戏剧种,这些都是先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不能否认这些剧种大部分因在当下面临自身传统与现代化的不适应而流失,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但这绝对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这就是特殊的、悠久的农业文明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农业文明重视传承,它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下来的。另外,因为有传承,所以整个农业文明从它的产生、发展、鼎盛到逐渐衰落,在整个过程中它的精神实质,包括审美观、价值观都是一脉相承的,伴之农业文明产生的传统文化也是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与进步中得到优化传承至今的。如最早的诗经是四言的,发展到五言诗、七言诗,到了唐代诗歌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齐言体诗,到了宋代,宋词的出现打破了齐言体的形式,而改用长短句。宋词代替唐诗,或者说唐诗代替诗经,明清戏剧代替宋词,这些都是发展,都是传承,但其精神实质、价值观念、审美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唐诗和宋词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区别,无论从豪放派、风花雪月到爱国主义诗词和唐诗没有本质区别,内容是一样的,变化的只是形式。另外,在传承性中也包含着牢固性的一面,也就是它内在的不变性、稳定性。比如我国自古有之的“诚”、“信”、“勤俭”的社会美德;“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识;“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积极进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忠孝仁义传统与中华美德,一千年,两千年都没有变,也不能变。这是农业文明的特点,更是我们要保护的优秀传统。

农业文明在面对今天高速发达的现代文明,其历史的局限性不断被凸显出来,在现代化面前很多传统的东西表现为不适应甚至落后,有被现代化所淘汰的危险。正是因为农业文明的局限性决定了在其土壤中孕育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的基因,这需要用科学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剖析,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有批判地继承。

谈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不能不从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来分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鲁迅先生曾在1925年《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说过一段话,喊出了当时的强音,曾经震撼无数五四青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这里的“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遗书;“百宋千元”指清代两大藏书楼,分别因藏有100部宋版书和1000部元版书而著称;“天球河图”是指古代的传统历法及八卦等;“金人玉佛”是珍奇的宗教工艺品;“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则是珍贵的中医药财富。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恰恰几乎都是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认为,“脱离反帝反封建狂飙突进的时代环境而用今天的标准和视野来苛责鲁迅先生,当然是不应该的。但是,在80多年过后,在我们跨越生存、温饱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用那时候的偏激观点来粗暴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不公正的。”

“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所谓的糟粕,也就是不能适应今天主流价值观的那些思想、行为方式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在当时年代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只是在今天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与现代化的精神存在相悖的一面,我们不提倡不倡导而已,如旧社会的“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传统落后思想,与传统丧葬习俗相关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相关行业、相关产品,以及束缚人性,残酷的“三寸金莲”、“凌迟”、“车裂”等传统的落后的行为方式、封建陋俗及古代酷刑,等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不为今天时展所接受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事项,也属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包容的态度,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客观真实地挖掘、记录与保存遗产的所有文化基因与元素。因为这些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真实的直观体现。对其进行保存层面的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及教育启示后人的价值,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区别对待“保存”与“保护”两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否能适应今天现代化的发展都首先要完成“保存”层面的抢救性保护,而对能够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为新文化的创造起积极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是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继承与弘扬式的保护。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现状堪忧,其生存传承的原生土壤和社会环境正已惊人的速度被损毁、消亡和流失。一些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少数民族的建筑、手工艺品、音乐舞蹈、服饰、借助语言传承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诸多门类缺乏必要的保护,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属独门绝技、靠口传心授的民族民间艺术,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等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就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的比物质的更脆弱,也更濒危。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断绝。”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抢救、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正是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现代化基因的起源不在中国,而在西方,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变革过程,对于我国来讲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化、信息化转化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过程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老祖宗留给我们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面对现代化时或是抗拒或是融合。西方的现代化不仅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还有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根据原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与思想两个层面,思想的上层建筑也可称之为意识形态范畴。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它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鲜的西方文化,难免会发生冲突与碰撞。传统文化就好比是身居高墙内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在面对高墙外的世界时会表现出或好奇,或羞涩,或排斥等复杂的内心状态。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所产生的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是传统心理、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而物质上的冲突并不主要,故人们又把它称为‘深层型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是指人们对保护理念、目的、价值、意义等的认知,以及如何采取适宜各类别、各项目的保护方式与方法的探索上。

我们谁都不可否认,现代化带来了我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快速腾飞,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产生了很多不曾有过的现代文明。我国目前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我国现代化不仅仅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几年,其实从“”就已经开始了。但仔细审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会发现在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绩背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太多的痛苦、血汗、曲折,走了太多的弯路,损失了太多的东西,特别是我们的传统。我国的现代化毕竟不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不是在我们自身的文化土壤中自然孕育的、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迫使。这些就决定了现代化必然要与传统文化发生剧烈的冲突,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往往都是以本土传统文化的失败与妥协而告终的。假如我国的现代化是在没有八国联军、没有外国列强的入侵及战争的威胁下,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变法来实现的话,它必然是自然的、健康的,在整个过程中也不必完全地抛弃自身的传统。但当时的现代化是把传统文化看成是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不折不扣的绊脚石。比如“”提出的“打倒孔家店”,以及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中慷慨激昂的陈词等,都见证了当时的社会趋势是要现代化,要科学,要民主,不要传统,视传统为现代化的天敌,要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我国的现代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当然,在今天我们不能仅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存在的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所幸的是,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现代化从起步到现在的时间还并不长,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在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为时不晚,关键是要吸取经验教训。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慎重行事,对待现代的高科技要客观地认识,特别是事关人类生存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领域,更引起重视,避免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畸形”发展。比如现在很多母亲十月怀胎剖腹生产,而非顺产;现在吃的转基因食品,激素催肥的鸡、鸭、鹅等家禽,反季节培植的蔬菜与水果等,可以这样讲,这都是现代化带来的便捷与物质的丰富,但这其实是违背人类自然生理需求及动植物生长规律的,从长远考虑是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我国现代化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开始意识到顺产对于母亲与胎儿身心发展的益处,也逐渐开始认识到用传统方式生产的非转基因食品,传统方式饲养的溜达鸡等家禽,以及应季蔬菜和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人们在对待传统问题上认识的转变,体现出人们在置身当前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重新审视与理性认识的过程。

篇7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历史上的辉煌是举世瞩目的,就拿天津的杨柳青木板年画来说,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经了数百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藏品著称,其传承的完整度,是目前中国遗留下来的年画艺术中为数不多的珍贵手艺。但是在现如今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生存危机,正在濒临灭绝。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手工艺大多是长期经验的积累,主要靠口传心记的方式传承,其本身具有多种特性,如生态性、变异性、传承性、活态性等,所以对其进行保护的难度相对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等手段的使用使得数字化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令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有了崭新的途径。

目前,保护传统手工艺面临着许多课题,其中尤以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存储传统手工艺,建立传统手工艺数字化资源数据库最为重要。这样可以实现手工艺的备档和共享,进而对手工艺进行挽救、传承与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手工艺的现状,并深入探讨了数字化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简要分析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手工艺的采集与存储提供保障

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然而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基本上停留在对其制作工艺进行拍照、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保护手段,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些手段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如书籍容易生霉以及录像带会因为老化使得色彩蜕变等,这些都会使记录在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损伤,其信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另外由于拍摄时存在角度等技术因素的限制,也会对传统手工艺的保存和使用产生影响。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和存储方式。

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提供了新的保护手段,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实现对传统手工艺资源的有效保护。不仅可以把一些传统手工艺的档案资料如前期手稿、照片、制作工艺的影像等,通过数字化的处理,将其保存在实物的介质中,如光盘、数字磁盘等,之后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度的扫描,利用数字摄影以及目前最先进的三维建模等技术,将文物的图形结构保存,并且有着高精度的纹理信息。另外,多媒体网络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的完整保存也有着重要提升作用,通过数据库的保存和处理,可以使文物信息有序,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检索。

现如今,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已经实施了一些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利用现代科技对手工艺进行保护。通过数字化多媒体,将那些珍惜的传统手工艺记录成档案和数据库,从而全面真实地将其中的历史价值保存下来。拿杨柳青木板年画来说,年画的成品的最主要来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在以往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中,通常是用文字、照相、视频等方式来记录工艺师的制作过程。但是这些措施无法将工艺师的制作工程完整准确的记录下来。摄像在录制时只是在二维空间的有限几个角度上进行,虽然能够生成录像带和电脑光盘等方便储存的数据,但是在重现整个制作工程时,还是需要工艺师参与其中。在这方面,现代数字化技术就有着更大的优势。通过现代科技获取的信息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更加完整地记录下来。而且其方便整理和重现的特性,也可以达到传统保护所不具有的保真要求,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长久的储存下去。

三、数字化技术为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和广泛传承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利用三维场景建模,在经过渲染,最后在利用虚拟场景协调展示等动画技术,对传统手工艺品和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进行真实再现;第二,建立的数字博物馆。将多种媒介形式传统手工艺的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网络、有线电视等进行传播,这样打破时间、场所的限制,综合运用现代科技,使其适应大众传媒,成为一种崭新的应用平台,充分的展示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博物馆就是一种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它有别于普通的博物馆,它不仅包括静态藏品的展示,而且还对传统手工艺的艺制、传播方式、原材料以及民间生活方式等数以万计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整个过程进行数字化的转换,转换成数据,存入网络中。

就拿天津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来说,它与传真画像、寺庙壁画、石刻线画并称为正宗的中华民族绘画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等)在创作过程中,几乎都同是要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将两者完美地高度统一。年画艺术秉承了这一传统,将巨大的魅力和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全部融会到质朴实在的民间年画中。而当人们使用数字博物馆后,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能看到杨柳青本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一幅完整的杨柳青年画,要经过勾、刻、印、画、裱五大工序――勾,即勾勒轮廓;刻,即将勾成的轮廓刻成版样;印,即将版样印在纸上;画,即在纸上的轮廓描绘涂彩;裱,即将成形的图画装裱起来。通过数字博物馆,使人能如同身临其境的体验整个过程。在未来数字博物馆不断地发展,大众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数字博物馆,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流传下了的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媒体,这种信息载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所以数字化博物馆可以将其受众从单纯的博物馆参观人员扩展到全世界每个介入互联网的用户。

四、数字化保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以高科技为主流的趋势不可逆转,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需要创造情感,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不是机械的而是富有人性化、情感化。那么我们必须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尤其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投入。而工业设计本身就同时具备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双重背景,那么为了配合实现高科技生产的目标,就更加需要专业人才不但具有较高的传统科学素质,同时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能力,并且要融会民族、文化、艺术、信息等综合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将培养复合型高标准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将其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建立完整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二)数字化技术与原生态的平衡

数字化技术虽然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播与重建具有巨大的意义,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数字技术的运用,也会使传统文化变得数据化和遗产化,这就会造成文化的原生状态的遗失。

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传承,意即传授与继承,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传于后人的过程,传授者和继承者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在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定要在人文的角度给予科技以明确的方向,赋予其正确的文化立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不停地在发展、在变化,那么我们在应用数字化技术时,必须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转向“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共同关注的方向上发展。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互统一的,都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那么我们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时,必须转变单纯关注“物质要素”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转而对“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同时进行关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向。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型更加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原生意义,那么它们才能在自己适应的环境领域中更好地生存,长久持续地发展。

(三)文化风险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把数字化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存在这一定的风险。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条件有限,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支持,这样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内涵陈述与订正的权利。将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一方面,这样就为他国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对一些未能发现的传统文化进行开发,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开发的权利,造成文化遗产的丢失。

参考文献

1吴娱:《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篇8

“挠羊赛”是一种长期流传于山西北部忻州、定襄和原平一带的民间摔跤项目的俗称,因比赛获胜方的彩头为羊,故称作“挠羊赛”。这种以羊为赌注的传统民间竞技形式是一项以宗教庙会为载体、就地取材的民间娱乐活动。2008年6月该项目被列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挠羊赛”在当地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1功能论的视角

功能论的起源始于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布朗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包括社会)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排除实体的概念,通过研究构成事物诸因素间的关系来认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了解每个因素在事物中所发挥的功能。〔1〕以“挠羊赛”为代表的民间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对整个社会建构产生其特有功能。“挠羊赛”不仅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非常敏感的感知作用,并且还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整合、传承作用。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分析社会事物各自的功能时,提出著名的“显功能”和“潜功能”概念。显功能主要指的是社会事物本身是有助于系统自身的调节与适应的,并且这种调整的客观效果是所有活动参与者都期望达到且可以预见的。而潜功能则指的是社会事物本身在实现人们预期功能的同时,仍在发挥某些不为参与者注意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也可能对系统本身的调整发挥作用。〔2〕“显功能”与“潜功能”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在建设和维护社会系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挠羊赛”本身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地在社会构建过程中承担了上述两个功能。

2“挠羊赛”在社会建构中所表现的显功能

2.1社会变迁与结构变化观测功能

“挠羊赛”虽起源于唐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其本身的社会功能已从一种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见图2-1)。每次形式与内容的细微变化实际都与当时社会结构的调整有着必然联系。挠羊赛活动本身正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晴雨表”,且这种对于社会环境变迁的敏感性在今天亦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在当前的“挠羊赛”中作者发现,女性正逐步走上“挠羊赛”的舞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正是工业化进程导致当地男性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地区青壮年男性数量急剧减少而出现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会环境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将为当地决策的制定与执政思路的转变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进而降低政府决策本身的风险性。

2.2社会规范的解释规定功能

社会在产生初期并无现代的法律制度。此时规范社会行为的主要行动则依靠一种对于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它在现代制度之前充当了社会规范解释者的角色。“挠羊赛”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仪式”正逐步取代“信仰”本身,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写道:“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2〕“挠羊赛”中对于“羊图腾”的认可正起到了这种社会纽带的作用。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它塑造了人们的社会意识。“神圣的东西首先是依附在集体的非个人的力量之上,这一力量正是社会本身的再现”。〔3〕而宗教本身的各种仪式则是为了定期维系和建构所属群体的社会结构与生活,“不管宗教仪典的重要性是多么弱小,它都能使群体集合起来。所以说,宗教仪典的首要作用是使个体集合起来,加强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彼此更加密切”。〔4〕最终使得个体能够在宗教仪式的作用下逐步聚集起来,并在其感召力与约束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更加亲密的关系。

3“挠羊赛”为社会建构中所表现的功能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忻州“挠羊赛”活动在通过文化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文化事业形成内凝的群体意识以及民间自发运作模式与基层社会治理手段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1推动经济发展功能

篇9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商业标记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在千百万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珍贵资源,它无形但却胜似有形,是人类的无价财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相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商业标记是指在工商业领域中的具有表示商品来源、质量功能的标记,诸如商标、商号、地理标志、国原产地名称、质量标记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第二条第八款中规定: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应纳入知识产权范畴。公约中规定“不得作任何保留”。中国作为此公约的成员国已经接受了上述的规定。也就是说,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并且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应了传统的商业标记,则其这种传统商业标记应该享有知识产权并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那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此种情形的保护又是怎样的?

二、我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标记的保护现状

我国的传统商业标记主要是一些名称、符号、标志。这些传统商业标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显著性,并且有比较强的可识别特性,基本上符合商标权法律制度的保护条件。因此,我国通常是通过商标权法律制度。尽管我国现行商标法及相关法律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传统商业标记的保护问题,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①并且在实践中,我国早己存在将传统商业标记纳入商标法保护的做法。例如:景德镇陶瓷协会为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日用瓷、陈设艺术瓷等新产品注册了“景德镇”陶瓷证明商标。北京“同仁堂”也被列入了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上事例说明,我国在实践中已经通过商标权法律制度对传统的商业标记给予政策性的保护。

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标记保护中存在不足的分析

虽然商标权制度和一些法律法规对于保护传统商业标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它的特殊性,在具体保护中仍然存在较多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受保护的利益主体不明确。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进步中逐步形成,在后辈不断改进传承至今的,所以其受益的主体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明确的,具有显著的不唯一性和群体性,在法律和制度的层次上很难判定究竟该保护谁的利益。因此,造成了传统商业标记在受法律法规保护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对其的保护。

(二)相应的权利使用不明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商标则与普通商标存在很大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特征,由于主体不够明确,其使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等权力的行使会相对困难,传统商标在转让或授权许可的过程中不能够保证品质,反而不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商业标记而言,其可使用的权利是亟待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的。

四、如何解决现在保护措施中的不足

针对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商业标记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善:

(一)区分受益主体的不同情况,确定传统商业标记的注册人。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确定收益主非常重要,传统商业标记也是如此。若其主体明确,则可直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一旦得到确认,在国家法律层面上这种传统的商标就有了国家强制力的保护;若其主体不明确,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但是可以用地理标志制度为准来解决受益主体问题,从而确定商标的注册人,原因是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种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决定的标志。”②以地理标志制度为准解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商业标志问题主要利用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组织中成员资格的标志。”③证明商标是指“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④从定义和相关规定来看,用证明商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商业标记,不仅能够表明此传统商业标记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和其特定的品质功能,也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被商业化的使用的同时时其实质内涵不会被扭曲,其形象不会被破坏。“用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来保护传统商业标记同样可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并可以起到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商业用途使用相应传统商业标记的企业积极参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⑤

(二)用国家法律法规为后盾,明确细化传统商业标记使用中的权利

对于一个商标来说其权利不外乎使用权、标识权、许可权和转让权。因此明确传统商业标记的权利主要应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确定相应传统商业标记的使用权和标识权。

由于传统商业标记通常是利用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来实现对其的保护的。对于证明商标,有权使用该商标的是经商标注册人也就是所有权者的同意或认证后,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注册人可能其并不享有使用权,只享有商标所有权和管理权。而对于集体商标来说,有权使用商标的是该注册集体的内部成员,并且还必须遵守一定的商标使用的要求。

对于标识权来说,注册传统商标的区域内符合申请注册时所明确要求的任何单位、企业和个人都有权力在其生产的商品上,或在其提供的相应服务时标识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作用只是标识了与特定内容的联系,起不到区分不同单位、企业和个人生产的商品或提供服务之间的差别,因此不同的个体在标注相应的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的同时必须要标注上自己单独的注册商标,以示区别。

2.明确传统商业标记的许可权和转让权。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并且种类之间的差异甚大。对于一些地域性、群体性非常明显传统商业标记而言,其许可权和转让权是需要谨慎行使的,像江苏无锡宜兴市的宜兴紫砂陶制品,其制作原材料是宜兴独有的一种澄泥,若授权许可或者转让给其他地区生产,则会大大降低紫砂陶器的品质,彻底毁坏了紫砂陶艺的口碑。

而那些没有很强地域性和群体性特征的传统商业标记则可以跟普通的商业标记一样进行转让或者许可使用。但是如果获得使用权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在使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商业标记时,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品质、口碑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应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适当的法律程序,剥夺其使用该传统商业标记的使用权。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商业标记的目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 第三条。

篇10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净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與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柴巧霞,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與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2012年6月8日是全球IPv6日,当天国内外的ICP巨头们,如谷歌、Facebook、Youtube、Yahoo、百度等纷纷公开测试运行IPv6协议,来自中国的腾讯公司还推出了支持IPv6协议的SNS网站“朋友网”,并公布了向IPv6进军的计划。IPv6相关研究不仅吸引了无数IT企业的目光,而且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务院近期部署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时间表显示,将于2014年到2015年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IPv6部署和商用,届时下一代互联网将成为“现在时”。目前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已经在教育网中取得了成功,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国内高校已经实现了校园网全面支持IPv6,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时代序幕正在开启。

一、危机與转型:下一代互联网的诞生

“下一代互联网”的英文对译词为“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简称“NGI”),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996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公布的一份名为“NGI Concept Paper”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认为2l世纪的互联网将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服务器和网络,来为商业、教育、文化、娱乐提供诸种的服务,它将是融合视听功能、甚至是触屏功能的新型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上一代互联网技术而言的,实际上未来的互联网都可以称之为下一代互联网,而上述报告中所指的“下一代互联网”也基本实现了。

(一)下一代互联网的界定

当前所指的“下一代互联网”实际上是指基于IPv6协议的互联网技术,而IPv6则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对于什么是下一代互联网,当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大多数学者和技术人员均认为,相对于第二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地址更加丰富、业务更加多元、传播更加便捷、信息更加安全。如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的工程师史凡等人认为,下一代互联网是指以IPv6为基础和核心,通过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以及网络体系架构的改进,更好地支持未来丰富的融合业务以及信息应用发展的互联网络。延安大学的张根耀教授等人也认为,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网络,能够容纳各种形式的信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

(二)IPv4的危机與下一代互联网的诞生

下一代互联网的诞生是时代的要求。当前,以IPv4为基础的第二代互联网已经暴露出了许多危机,其中IP地址即将耗尽(尤其是B类地址),以及路由表的快速膨胀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已经使用了30多年。由于IPv4大约只支持40亿个网络地址,而新兴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如3G、WiFi、WLAN等,使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具有了接入互联网的可能性,这对于IP地址有了更大的需求量,加上路由表的快速膨胀,网络地址分配也越来越紧张。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公布,最后所剩的5组IP地址(基于IPv4)已经被分配给全球5大区域的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IP地址正式分配完毕。然而,有限的IP地址的分配也是不公平的,数据显示,北美约有30亿个IP地址,而拥有全球1/4互联网用户的中国,仅拥有9.85%的IPv4地址。近年来我国IPv4地址的年使用数量平均增速为43.7%,远高于19%的全球平均增速。而根据Enfodesk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的《2012-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预测》,截至到2012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亿,而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500个亿。IP地址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这样的形势下,IPv6应运而生。从理论上讲,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2的128次方个,这不但解决了IP地址资源数量紧缺的问题,同时也为多元化移动终端的接人扫清了数量限制的障碍。

网络层安全性较低、易用性较差、服务质量(Qos)较低等也是以IPv4为基础的第二代互联网的局限之处。IPv6主要在IP层引入重要的加密机制IPSee,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来保证数据在传输层和应用层都得到保护,这就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他人截获或者修改,从而确保下一代互联网的使用更加安全。IPSec机制还为用户身份认证提供了方便,这种认证机制不仅可以确保IP通信的数据信宿方能够确认数据信源方的真实身份,而且还可以帮助用户确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遭到篡改,这就使得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更加可控。此外,下一代互联网还可以针对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用户的参與程度更高。在IPv6支持下,互联网将真正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真正的宽带网。

为了应对IPv4危机,早在2000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启动了“中国高速互联研究实验网络(NSFCNET)”项目,并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地区性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络。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多部委联合提出的“关于推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有关工作的请示意见”,并正式启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工程。2008年底开始,国家组织实施CNcI试商用项目。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会议确定了我国IPv6发展路线时间表,即到2012年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2014年至2015年,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实现IPv4與IPv6主流业务互通。下一代互联网的实现将不再是愿景。

二、多元與参與: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

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具有足够丰富的网络地址资源,能够支持泛媒体融合时代多元化终端的接入,这就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对媒体的支持更加多样化。而较之于前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架构更加先进,网络更加可管、可控,这使得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参與性更强的特点。因此,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将更加便携、更加多元、更注重服务、且更加人性化。

(一)传播终端接入的多元化與多样化

由于IPv6支持多种扩展的报头形式,这就使报头变得更加灵活,具有良好的路由扩展性,能够很好地支持各类新应用,而海量的地址分配,也为终端接入的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允许接入的传播终端形式更加多元,除了现有的终端形式,如台式计算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iPad、手机、PSP等之外,还允许Web3.0时代所开发的日常生活中的器物类终端形式的接入,如汽车、眼镜、镜子、厨具等,这将使得传播终端突破传统媒介产品载体的形态,真正贴近人们的生活。随着传播终端的多元化和日常生活化,媒体将不再是稀缺资源,任何联网的家用电器或设备就是一个媒体形态。而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也将更加迅速便捷,人们只要使用联网的家用电器或设备,就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真正实现信息传播的全覆盖。多样化的传播终端也必然会影响信息传播的内容,新闻资讯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进一步被打破,服务类信息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信息形态。

(二)传播安全性提升

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也将更加安全。随着新的密码技术、隐藏技术和数据过滤机制的确立,以及新的安全访问控制协议的制定,下一代互联网中的网络安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能够对网络传播中常见的蠕虫病毒、木马攻击、僵尸程序控制、地址和端口欺骗等威胁,作出较迅速和有效的防范。而IPsec等信息加密技术的采纳,可以有效地对信息传播的整个流程提供必要的监控,从而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保真性和安全性。加上新引人的身份认证机制,能通过控制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权限,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的安全性。

(三)传播参與度提高

除了支持多样化的终端设备外,下一代互联网还加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因素,传播参與度大大提高。从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来看,互动性的增强是必然趋势,从支持阅读到支持分享再到支持联合,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参與度逐步提高,人们可以更多地参與到互联网的内容创造中。而在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持下,用户的参與程度还将得到进一步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地址空间大、参與性更强等特点,这里面的空间应该比第一代互联网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我们参與。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用户将不再受到现有资源的限制,用户的上网行为将直接生成意义,而在相关数据管理平台的运作下,用户可以获取适合自己习惯的信息。此外,下一代互联网还支持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且用户还可以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种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和利用。因此,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实现了用户的深度参與。

(四)传播服务性增强

服务性信息的增多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也是下一代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典型特征。从提供阅读服务到提供共享服务再到提供生活化的服务,服务一直是互联网的重要业务内容,然而服务质量不佳也一直是困扰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大难题。下一代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

在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由于网络更加可控、可管,用户的网络使用和浏览行为也能生成意义,在偏好信息处理、个性化引擎等技术的运用之下,互联网可以帮助用户迅速、准确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和服务,从而避免海量信息的搜索疲劳。此外,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将更加兼容化、更加专业化和更加细分化,这也将催生专业化的内容管理供应商,届时智能化的数据将以媒介的形式出现,而互联网也将进一步日常生活化,用户将能享用到各种完善的信息服务。

三、挑战與应对:下一代互联网语境下的非传统国家安全一

所谓的非传统文化安全是相对于传统文化安全而言的。胡惠林教授认为,传统文化安全主要是指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为战略工具,以直接或间接地颠覆或改变国家政权为目的的文化安全问题;而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则是由于国家内部的文化危机,而形成的直接和间接威胁国家安全的文化安全形态,如网络文化安全、文化生态安全、国家文物安全和著作权安全等。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危机是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形态,它主要是指由网络内容所构成的文化安全形态。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危机是传统文化安全在网络空间的一种延伸,但它比传统文化安全的内容更加广泛,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网络舆情危机将对社会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影响,其危害性十分显著,必须予以重视。

当前,网络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2011年春夏之季的“”就是运用网络手段影响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因此,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各国必争的战略空间。近年来,英、美、日等发达国家都业已制定了网络空间相关战略,而联合国有关机构也呼吁,各国应加强在网络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新的安全挑战。2012年初,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信息空间活动概观》指出,各种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媒体的高速发展,在千年之交催生了全球信息空间,它成为继海、陆、空、天之后第五大被发达国家用来完成军事任务的空间,鉴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具有跨国破坏性的网络武器被迅速开发和扩散,这使得网络战的重要性急剧提高。俄罗斯的网络战略新规划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网络空间里的非传统文化安全问题。当前,我国网络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已经有了大幅提高,网络已经深入日常生活。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站数量达到268万,中国大陆IPv4地址约为3.31亿个。因此,制定和落实网络战略规划也应该成为我国互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从2006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 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收录十类非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是其中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对全面促进非遗保护和体育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矛盾与解决。

1原真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与解决

原真性保护是指在非遗的保护利用中应保持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而不应被过度的开发、过分雅化,应保持其原始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这也是保护“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首要原则。

当前“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地方开始想通过商业旅游开发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使此类非遗被更为广泛的认识,使其得以延续和存在。商业旅游开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护了此类非遗的存在。但这种商业模式是否适合全部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也是值得商榷的,泛滥的商业化只会使其文化内涵及自身特质淹没在浓重的商业气息里,肆意开发而不注重原真性保护会丢失很多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这样就背离了我们保护传承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商业开发中成功的例子,如:吴桥杂技,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抓住非遗保护的机遇进行商业性开发。近些年,吴桥杂技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培训体系,并一直在努力地提升吴桥杂技的品牌影响力。

所以,原真性保护与商业开发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开发是调和这一矛盾的关键,结合当地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在保护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适当的商业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这一类非遗的传承保护。

2传统保护与项目创新的矛盾与解决

传统保护就是在对某一具体事项进行保护时,必须连同与它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制度风俗、艺术内容一起加以保护。让非遗尽可能多地保存传统的东西,这是多数人所能理解支持的,传统一直被看做是非遗的生命之源。

在调和传统保护与项目创新的矛盾过程中,可以引入“最少干预原则”,即:“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 但同时也必须区别于原作, 以使修复不致歪曲其原有的艺术特征和历史价值。”强调:“不许进行任何添加,除非它们不至于贬低该建筑物的有关部分、传统布局以及它的构图平衡和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应以保持原址原貌为首要的原则,在传统项目失去传承活力或者无法继续传承的情况下,必须做一定的项目创新,这样才能保持延续的生命力。项目创新改良的部分一定要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且与原有的传统做出区别,而不是简单地混为一体,适当的创新是为了传承,而不应背离原有的传统本质。

现实中既实现了传统的保护传承,又通过项目的创新增强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活力的例子还是有的:如,抖空竹传统动作有: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根据空竹的传统组合,还可以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组合和花样,这样的创新让原来的套路动作更加丰富。这种创新是不是对几近消亡的体育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当然怎样对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原则是保留其最本质的文化传统、精神内涵,不可以只为了保护传承,而肆意更改,这只会使其外强中干,失去了可持续传承的活力,对于体育类非遗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叶。没有了传统的根,非遗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缺少了枝叶的非物质文化也是没有生机的,如何适度地把握传统保护和项目创新之间的矛盾,是落实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保护中的工作重点。

3“抢救第一”与“尊重风俗习惯”方针的矛盾与解决

2005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遗代表名录,确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抢救第一”的方针,同时也要以“尊重风俗习惯”为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濒临消亡和灭绝的境地,是应“尊重风俗习惯”恪守传承祖训还是应“抢救第一”只为传承?“抢救第一”与“尊重风俗习惯”已然成为一对亟待调和的矛盾。

抢救濒危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既要尽可能不去打破原有的风俗习惯,又要全力保障延续濒危非遗项目的生命力。首先,在传承机制上,对于开放式传承机制的非遗项目可以通过鼓励招收学员的形式进行,而一些只能通过家族式传承或师徒传承的,要最大限度“尊重风俗习惯”,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其次,应该重视非遗保护部门机构的建设,在地方非遗保护部门的带领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制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总体规划、保护工作方案;督促保护单位(个人)的传承保护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工作;负责非遗保护宣传推广、档案建设、全面管理工作;最后,如何具体协调非遗传承人权利与义务关系,正确处理“尊重风俗习惯”与“抢救第一”方针的矛盾,既赋予非遗传承人合法的权利,对这类文化遗产的传承者进行扶持, 又规定传承人应履行的义务,同时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制度,加大对各级传承人的经费补助力度,能让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非遗的传承工作中来,让我们的非遗传承事业后继有人。

总而言之,国家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枚瑰宝,我们坚信,只要从更广阔的视野不断回顾思考,加强此类非遗的保护的力度和措施,“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必定会世代地传承下去,成为世界了解、认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目标差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也谈我们的建议和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

[2]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

[3] 王俊奇.民俗体育文化通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03-228.

篇1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秦绣;纹饰题材;造型;地域色彩观;弘扬与保护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raditional Qin embroidery;decoration themes;shape;local color view;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313-020引言

陕西历史悠久、民俗淳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地区之一,陕西在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秦作为陕西的简称最早是因陕西为战国的秦地而得名,所以陕西地区的大量民间刺绣,统称为秦绣,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大量的民间刺绣,同时也包括近几十年来陕西工艺美术工作者继承民间刺绣技艺的穿罗绣。[1]

传统秦绣作为陕西的刺绣手工艺术,是陕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蕴藏着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三秦大地广大劳动妇女审美意志的结晶。她们以自己仁慈宽厚的爱心,勤劳坚韧的品格,用自己灵巧的“女人之手”,表现了极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装饰才华,在贯穿于她们一生的刺绣活动中,将传承、创造各种装饰图形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她们自己的奇思妙想,将自己理想中和生活中的各种形象,按一定的结构,运用寓意、谐音、象形等手法,经过朴实的变形、简化、夸张,使它们图案化和符号化,形成了一种能使人共同理解、共同喜好的形式。这种形式在长期的欣赏、交流过程中,相对稳定地发展下来,积淀为一种有特殊意义的艺术语言,形成了独放异彩的秦绣艺术。[1]

人们通过解读秦绣作品中的图案造型,题材样式,色彩等直观的艺术元素,用眼睛看到独具特色的作品形式,理解从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由此,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陕西传统秦绣的民间艺术特征。

1质朴、简约、稳重的艺术造型是秦绣区别于国内其它绣种的特征所在

任何艺术都需要用造型的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

陕西民间刺绣图案的造型艺术特征,从宏观角度可概括归纳为稚朴、简拙、稳重三方面的特征。

秦绣中的图案纹样充满了稚趣美,这主要源自于秦绣元素特有的构成方式。秦绣图案实际上是以同向圆弧形的构形方式在做由单个形到复杂图案的加法集成。虽然在同向圆弧形的连续运动中会形成尖角,但它并不妨碍最终纹样给人留下的以“圆”形为主导力量的印象。圆形在所有几何形中是最具亲和力的,就像儿童使用的玩具就是以这种圆形作为基本构成形式,它们之所以被孩子们所喜爱正是因为这种构形方式给人以稚趣、可亲之感。它让人不由的联想起儿童那稚气的外形及走路一摇一摆的笨拙样子,引人发笑,便更觉可爱。秦绣图案中不断散发出来的这种稚趣美原因也正在于此。从局部到整体,由细节到全局,无一不透露着圆形带给观者们的稚感,因此“稚朴”便成为秦绣图案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秦绣图案除了给人以稚感外还表露出笨拙的憨态。秦绣图案中为了使主体物更加突出,多使用这类构形方法,使主体物面积大而圆,转角多用圆弧形相接,因此有敦实感,不灵活。另外,在形体塑造时用简单概括的弧形会弱化物体内在的结构特征,只将事物外在表面形式概念化的表现出来,因而显得笨拙。

陕西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简单,终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刺绣成为生活中的重要调节,秦绣中的稚拙感是他们性格特征中单纯、质朴、憨厚的自然流露。性格对秦绣艺术风格的影响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当然,任何图案都不可能走向极端化,每一种绘画风格或造型特征都不是绝对的,美的图案始终存在着矛盾,正如哲学中所讲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但要看谁占据着主导地位,谁占据着次要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便在整个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而位居次要地位者则往往起到服从、调节的作用。秦绣图案造型特征也是一样。并非所有的秦绣图案都是拙劣不堪,也并非整个图案的所有元素都给人拙的感觉,在细微之处我们仍可见到民间艺术家们轻巧的造型妙笔。画面中拙巧并存,虚实相生,构成了对比、统一、和谐,且风格独特的秦绣艺术!

基于上述对“稚朴”、“简拙”的特征分析,不难再推出稳重的造型特征,形体大而饱满固然放得平稳。圆的总体构成方式最终形成大而稳的画面气质。

民间艺术家们为了使视觉上和心理上达到一种平衡感,在创作时极力追求“稳重”的效果。人们内在生理及心理上求稳、求平衡的本能性要求在此发挥了主导作用。唯有使图案造型饱满丰润,大而实在,这些东西才能放的平、靠的住、扎的稳。

2浓郁的地域色彩观

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的绪言中说道:“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色彩感觉是人类原始的本能之一。”陕西民间秦绣作品以红色为主旋律,搭配黑、黄、蓝、绿五行原色,表达出民间艺人的审美追求,原始先民对于大自然中颜色的感觉逐渐影响到人的色彩活动。

陕西位于我国腹地,黄河中游,自北而南分为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三部分,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中黄土高原是陕西特殊地域风情的主要特征,在其秦绣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这种独特地域环境起了很大作用。陕西秦绣艺术吸收了黄土的高原文化养分,绣品历史源远流长,作品风格多姿多彩,与其它地区的绣品相比色彩差异尤为明显,色彩最大的特点是原始古朴,热烈而纯粹。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以红色为主色的各种纯色配合形成浓艳热烈的纯粹感,体现着西北豪迈而淳朴的民风。[3]

黄土高原的每一个风景,每一种风情,都与土黄色的影像记忆浑然一体:纵横交错的黄土地,一道道沟壑和一排排土房,所有的色彩均融于一种厚重的暖色调中。在秋季的村庄里,院落中,田间地头上,到处都是收获的玉米和串串红辣椒,那暖暖的黄色,红色,鲜艳的色彩充满了整个黄土高原。千百年来,勤劳的陕西人民就在这块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而浓郁的色彩也自然成为黄土地上人们最为崇尚的色彩。

民间艺人们不是再现自然色彩的原貌,而是突破了时空观念,随心所欲。这种颜色运用从表层意义上看与环境极为协调,配合也极为合理,完全符合色彩学基本原理;而深层意义上来看,隐藏在色彩补偿心里背后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进一步讲,这种纯色的大量运用如同那高亢的秦腔,震天的腰鼓,门前灶后火红的辣椒串一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陕西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火辣辣的情感,以及他们向往的红红火火的生活。

3营造吉兆的纹饰题材

秦绣题材是指刺绣图案在绣饰物件时所表达的内容、形式,凡大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都可能成为绣饰题材,凡能够符合其艺术的主题宗旨“歌颂生命,歌颂生殖繁衍”的,俱无不可。因此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以营造吉兆环境和吉兆现象为主,以美的纹饰和造型来攘解各种民间禁忌,并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这种意念不是沿袭阴阳哲学、生殖繁衍观念,就是结合民俗习尚的祈福消灾,趋吉辟邪。[3]传统秦绣所选取的题材涉及面很广,寓意吉祥的动植物很多,取材非常丰富。图案题材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祥禽瑞兽纹、人物纹、几何纹、器物纹、吉语文字纹以及由数种图案组成的吉祥组合图案,这几个题材的含义大致如下:

动物纹是指那些被古人赋予各种吉祥寓意和哲理观念的飞禽走兽、家畜虫鱼,如喜上眉梢、鹿鹤同春、鸳鸯戏水、孔雀开屏、鸡、羊、蝙蝠、龟、蝴蝶等。

植物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而且还由于植物自身的特征被赋予各种品质、气节、寓意,为人们所喜爱。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柿蒂纹、三多图(佛手、石榴、桃)、长春花等。

祥禽瑞兽纹是根据吉祥文化所创作的装饰形象,以龙、凤、麒麟为代表,都是集多种动物形象于一体,在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物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历史人物、娃娃画等内容。如八仙过海、百花赠剑、荷合二仙、蝴蝶杯、槐荫记、火焰驹、鹊桥相会、醉打金枝等。[4]

几何纹是一种以几何线形为主的装饰纹样,主要有方胜纹、断字纹、龟背纹、回纹、拐子龙纹、连钱纹、联珠纹等。[5]

器物纹多是由器物和祥云组成的图案,这些器物多与道教、佛教有关,是其中神佛所持的法宝器物,人们将这些器物作为神佛的象征,认为他们具有辟邪防灾、逢凶化吉的作用。主要有“太极图”、“八卦图”、“八宝”、“八吉祥”、“暗八仙”“如意”等。

吉语文字纹是以吉祥祝语、诗词歌赋直接进行装饰,或用文字配合图案进行装饰。我国的文字,其结构符合图案的构图法则,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转折,富有节奏和韵律,加上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又各具美感和神韵,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其中除了几何纹样、器物纹样、吉语文字纹样不作为主体纹样单独出现外,其他纹样都会以不同形式单独出现,这三种纹样一般都作为主体纹样的配饰出现,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秦绣艺术在陕西民间艺术这一庞大的体系中,是最富有生命力和神秘感的一支,由于它处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特殊地理地貌环境的陕西,故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魅力的艺术形态。近年来在设计艺术界倡导“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理念下,细细体味本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文化遗产,这对我们今天设计之路的发展不无裨益。[3]

杨先让先生在《黄河十四走》的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刺绣这种民间艺术品,由于材料质地和实用功能的限制,相对来说较容易湮没,因而可以说是一种,即‘逝艺术’,一件美丽的绣花布制品,年深日久要化灰入土;剪纸窗花,风吹雨打,仍然重回大地的怀抱;土捏的玩具、辟邪物,耍过了,用完了,扔到地里和黄土混在一起,又可以长谷子。”[2]随着时光的不断消逝这些民间艺术正在一步步的消退。如果再不进行研究开发,用不了多久我们的下一代将再也见不到这么美丽的精灵一样的民间艺术了。

在大力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有义务去潜心研习先辈们遗存下来的这些宝贵的艺术珍品,从中发掘有用的东西为我们今天的设计服务。我们不能总让民间手艺人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时代回顾的“活化石”。应该尊重民间艺人的生存选择,使其进入到现代社会之中,满足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精神向往。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文化遗传,并积极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胜.中国刺绣:永远鲜活的女性艺术[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3):13-16.

[2]杨先让,杨阳.黄河十四走(上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461,323,

324,325,319,47,48,49,50,314,315,318,474,478,475,479.

篇13

 

三门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创造发明的神圣之地,是一块积淀深厚的文化沃土。三门峡地区戏曲艺术种类繁多,且源远流长,至今有据可查的戏曲种类有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传统剧目有数十个。其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可相提并论的。而这些艺术瑰宝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与它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直接的关系。

自然生态需要保护,同样,这些戏曲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作为珍稀“物种”之一的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理所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令人高兴的是,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面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不断地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重视和努力,都会让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拥有灿烂美好的前景。同时,我们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生态环境,也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视角。

一、用生态保护的理念来保护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及其生态环境

生态,指生命的存在状态或一个生命系统内所有生物共同组成大家庭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我们可以理解生态是在地球上一定时空区域内所有生命存在与运动的客观。而生态保护理念,“是指运用对已经变得恶劣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建设和保护的思想,使生态环境能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2]所以有学者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个含义。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觉悟和认识,作为一种概念上的借用,“ECO”这样一个前缀词被运用到了许多领域,包括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与非物质等诸多领域。[3]对于像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这样的人类口头与非遗的生态保护理念应是:遗产、地域、居民、记忆、公众知识的综合,保护的对象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是文化遗产遗存的区域,加上社区居民融入参与管理的方式,这里强调文化的主人为社区居民,确定这种对文化遗产在未来延续和发展的方法,并将此模式作为保存和理解某种群体整体文化内涵(当然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长效工作方法。

为此,对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的生态保护,首先应该包括与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中国。其中物质文化因素有:民居(窑洞和天井院)、钟鼓楼、花轿、门楼戏楼、牌坊、戏坪戏台、禾晾、禾仓等;非物质文化因素有:语言(当地的方言)、地方戏、戏款剧种、戏词、节日活动、婚丧习俗、农耕稻作等。这样以来,不仅民间传统戏曲有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一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从而构成当地人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守共生之道。因此,在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进行生态保护时,应重视其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维护与保养,保护传统三门峡地区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和具有典型性的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生态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其二:通过实施技艺保护工程和传承保护工程的保护方式,建立相应制度、组织、舆论、经费、人才、资料和交流保障机制等,建设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具体通过各地区方言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竞技、民间信仰、消费习俗等十大主要保护项目,全面系统地保护好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其三,要让人人参与使文化遗产再次走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性,依靠人来继承和宣传,同时依存于一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离开了区域中居民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将这些文化物种更深刻地植入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中。比如保持一些建筑特色、生活习惯、传统服饰、古老的风貌等等,这就为本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大环境,让这些文化遗产更广泛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陕县、灵宝、湖滨区等地的群众自发的“戏迷协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所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不论其现在“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二、传承载体的变化可以促进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广泛流传

“非物质文化是活态文化,也就是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它们是被学者发现并表述出来的那部分日常生活,它们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符合特定的体裁或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4]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录音机、DVD、电脑等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娱乐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传统戏曲的各种采风人员可以提着录音机用以搜集戏曲曲目,就不用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手记曲谱的方法来进行传承;随着录音机、影碟机的增多,戏曲唱师们可边录边唱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一些著名的演唱人员和戏班将所演唱的曲目,也可制成磁带和光盘在各地广泛流传。

三、培养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专业创作人才和演唱名人,凸现名人效应

求新立异是人的本性,特殊调式的旋律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起聆听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被誉为“畅悦心灵的声音”。然而,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传唱至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创作人员。另悉,在本地区流行的河南豫剧、曲剧等戏曲,因为强大阵容的专业创作人员,他们运用专业的创作技法,结合河南广大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和民风民情,创作出了不少经典的剧本,在专业演员的舞台艺术表现中一炮走红,并被广泛传唱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也需要在群众性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使民间优秀唱手脱颖而出。如制定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奖励条例,给民间优秀唱手、优秀唱师、优秀戏曲班授予荣誉称号等等,使这些人物和团体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可,以激发人们学习民间传统戏曲的热情。在这方面,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应向豫剧、曲剧等戏曲音乐学习,豫剧、曲剧等戏曲与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都曾流行在本地区,但扬高戏、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与豫剧、曲剧等戏曲相比,发展却天壤之别,豫剧、曲剧的市场化程度很高,而蒲剧、眉户、灵宝道情等民间传统戏曲却相形逊色,市场化程度太低,且缺乏名人效应。豫剧、曲剧有多种流派、多位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人物宣科,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有很高的声望,对旅客特别是外宾,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诸如扬高戏、灵宝道情皮影戏,该剧种目前已极为罕见,只有几个老艺人会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就更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最关键是为他们提供成长和传承的条件,重视培养、宣传他们,使本地、全省、全国了解和尊重他们,从而达到名人效应激励人们传承和发展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目的。

四、对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走进高校音乐鉴赏课堂的认识与定位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5]在传统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一种严峻现实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戏曲的丰富性,如何实现民族民间戏曲的自救与他救这个难题,便摆在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面前。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昆曲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6],而作为三门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该如何曲径通幽?

时下,受中西文化再次碰撞的影响,广大中青年习惯欣赏通俗歌曲和民族音乐,备受衷情的流行音乐更是占尽了风头,青少年学生由于不懂得欣赏戏曲,又没有机会直接面对真正的民间戏曲演出熏陶,所以对传统戏曲文化不感兴趣,总的趋势是三十岁以下的这一代人不爱戏中国。还有认为是,现代生活节奏快,老戏落伍不合拍,青年观众不能够接受这种他们看起来有些过时的东西,所以没人看。

由此,重建断代工程已迫在眉睫。各类高校应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影视艺术的日益普及,经常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电影,看戏、读剧本,甚至参加文艺演出。特别是高校音乐教师更应当在学期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中适当增加学习传统剧目和地方剧种的内容。重视和加强戏曲教学,通过戏曲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这是振兴传统戏曲文化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总之,振兴传统戏曲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更重要的是要争取青年观众,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让他们发自心底的喜爱地方民间传统戏曲文化。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会迎来繁荣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五、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

对于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成立以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为载体文化产业结构应该成为首要工作。

在商品社会中,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唱者们不能空着肚子唱戏,他们要吃、要穿、要谋生,而且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也得到逐步改善,就需要有一定的回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能只为别人义务唱戏、演出。从这个层面看,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确实需要走向市场,因为,同样是地方戏曲音乐,豫剧和曲剧、越调等戏曲艺术已经有了较为广大的爱好者和追随着,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参与群体。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为什么就不能走向市场?所以,像蒲剧、眉户、灵宝道情、扬高戏等民间传统戏曲也可以借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东风,成立自己的戏种活动中心和演出公司,将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演出活动纳入本地区文化产业的构建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提高演唱者、唱师艺人们的报酬和待遇,一方面,通过商业运作,使戏曲爱好者、艺人演唱者能有机会在不同地区乃至全省巡回演出,不断提高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只有这样,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才能得到更好地生存和不断地传唱下去,不致濒危。

总之,三门峡民间传统戏曲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食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当地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民间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今天全世界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继承,从思想到措施计划,都有重要发展。通过对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前景和生态保护思路进行研究,我们应更好总结经验、教训,以提升对传统戏曲音乐宝贵价值的认识,更好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

参考文献:

[1]百科名片.《生态-百度百科》.来自百度网.WWW. baike.baidu.com

[2]司马云杰.《文化生态学》.来自中国百科网.WWW.chinabaike.com

[3]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2

[5]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来自百度网.WWW.cache.baidu.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