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质量安全信息

工程质量安全信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程质量安全信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程质量安全信息

篇1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11-01

1 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从广义概念上来看,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信息网络体系,这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第二,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第三,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第四,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2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工程合格率低、劣质工程增多、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和安全隐患较多等方面。为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在这其中,信息化手段是重要的监管举措。

20世纪80年代,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率先在工程设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至2000年基本实现了“甩掉图板”,为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特别是随着《03-08信息化纲要》的颁布,信息技术在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各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的应用也随之起步发展。

3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起步较晚,加之重视度不够,目前信息化技术在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是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业主和第一责任主体,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

二是建筑业与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建筑业企业的特点以及对信息化的重视不够,建筑业信息化人才严重不足。近年来虽然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于电信、石油石化、制造等行业,仍有较大差距。尤其中小型建筑企业,有的甚至还没有专职信息化人员。

三是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信息化总体上比较薄弱,在这其中,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发达国家建筑企业年信息化投入占收入的0.3%~0.5%,而我国投入比重最高的企业也只有0.027%。投入上的不足,使得信息化基础设施匮乏,无法有效支撑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制约了信息化的深入开展。而且,由于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采取的是需求驱动模式,企业管理现代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系统建设相对独立,资金投入不合理,很难实现统一项目管理模式、统一成本核算体系、统一流程,信息化应用效果不佳。

四是信息化规范、标准缺乏。标准建设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机制,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普遍适用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标准,无法保证企业信息化步调一致的推进。

4 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运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措施,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投资等三大目标实施动态控制,确保三大目标得到最合理的实现。而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应该能够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完成上述任务。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可划分为不同子系统,主要包括进度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子系统、投资控制子系统、合同管理子系统、文档管理子系统和决策支持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各有其自身目标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又相互联系,互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信息。

此外,网络技术也可以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中得到运用,典型的如远程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监管,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多点布控,实施全方位的实时动态安全监控。建设单位可积极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大大简化建设工程报建审批程序。例如,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就设立公共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工程项目可在线办理质量检测、招标、资质查询、应用技术备案、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报送等多项业务种类。既提高了建筑业整个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有利于政务公开透明。

5 信息化技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实施流程

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是一种系统性工程,要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需要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开展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具体来说,可以分成这样四个组成部分进行考察。

5.1 企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准确定位

在投资建设信息化之前,建设工程实施企业管理层应从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诊断和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方针、范围、阶段和深度,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5.2 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可以包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目标包括:(1)加强企业各层人员之间、企业与业主、监理、供应商等单位之间的沟通,提高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效率;(2)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等;(3)加快质量安全管理信息流通,实现内部资源共享。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充分利用企业内网和互联网,实现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智能化。

5.3 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评价

信息化建设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过程,必须定期对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业务进行评价,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与过剩,及时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特别是对质量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信息化建设状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测评,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信息化发展纲要编写组.以信息化推动建筑业跨越式发展[J].建筑,2011(15).

篇2

1、设计因素,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材料强度,结构等。

2、施工管理因素,赶工期,施工顺序、施工过程中违反设计,偷工减料等。

3、现场管理混乱,功能改变,施工质量不达标。

4、监管缺失,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不到位。

5、工程质量问题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二、下一步工作

1、举一反三,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尾项按工程管理的要求切实的做好工程质量的把关。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提高安全意识素质和能力。安全工作以人为本,首先是要做好人的工作。人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决定因素,又是事故伤害的主要受害体。必须严守自身安全确认这道最后的防线,要切实的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的提高我们抓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我们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每个职工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能力。要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扎实认真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不断地强化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不折不扣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深入一线,扎根现场,严格落实安全规章制度,预防在前,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排查设计存在的缺陷,列入整改计划。

篇3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以其为核心也随之发展起来,人们正积极努力地运用现代化成果和技术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工作质量。从整体情况看,各地正在纷纷建设地铁,地铁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就成了管理者们关注的重点,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当前人们对地铁质量安全的监管及评价工作还是停滞不前,仍然停留在用计算机进行简单表格的统计的层面,给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建设单位急切需要对地铁建设的质量安全进行高效管理的应用软件。

一、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在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这一阶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所涉及的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互联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都日渐成熟,使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有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但怎样能更好、更科学、准确、及时地评价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科研论题。为了便于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集为一体,开发出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地铁建设单位与各施工单位之间传输数据都是用U盘及网络进行的,计算机还没有应用的所有业务中去;建设单位需要完成好自己的业务,并对数据库进行系统维护,从而增加了工作量,使资源处于浪费的状态;当地铁各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数据的系统不能形成共享时,就会给信息的传递带来困难。综合以上这些存在的明显弊端,地铁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明显降低也是必然的。

上述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彻底解决,我们不得不建立完善的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及时为地铁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和统计结果,能有效提高工程地铁建设单位管理的工作效率、质量及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二、系统模块的操作流程

在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模块不是所有的人员都可以进入,只有符合条件的人员才可以登录。比如属于管理人员进入的窗口有:工程概况了解模块、竣工验收管理模块、质量监督检查模块、意见建议发表模块等,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可以对模块进行整合、调整、删除、添加等方面的具体操作。对于施工单位人员开放的模块有:工程项目施工概况了解模块、随机检查监督模块、竣工验收模块、意见以及建议等模块的查询权利。他们只有查询的权利,而没有修改管理的权利,查询相关模块来进行项目工程了解,找到需要了解的资料进行观看、下载和查询。对于其他人员,只有对地铁施工质量情况的查询权限。

三、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1、应急联动中心

在突发状况中,要引用应急联动中心来进行管理实施事件状况的监控。假如有了突发的事件发生,建设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事件情况的监控:利用视频工具来对事件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利用信息查询工具来查询的事件相关信息;利用GIS系统对事件动态进行一定的监控。生成应急预案。主要是对于突发事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并采取以下措施:

挖深基坑的过程中要对突发的水土流失事故进行预防;并要有对于施工遭遇火灾、食物中毒、气体中毒等方面事故的应对措施。工作人员对于各种的预案采取择优选择的方式,利用丰富的经验来进行筛选,选择出最有利的、有效的、合理的预案措施。并对处置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监控。事故的处理者要掌握事件进展程度的变化,并及时地把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汇报、沟通,以保证采取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当事故发生、解决完以后,要对事故做及时的结案和数据保存。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方式、过程等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记录。这样有利于总结,以及日后遇到相关问题,可以进行有效数据的查询。对于人员伤亡数、财产损失额、资源调度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记录评估、总结。

2、安全管理中心

在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中,安全管理中心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对于预警、档案的管理以及各个报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自动预警。当工作人员将一批数据进行上传操作以后,如果检测数据的那组数据,超过了既定的预警值,系统将会自动给予预警。预警信息指的是管理工作人员将预警的信息通过操作步骤进行信息以后,其他的工作人员都可通过设备自动的观看到预警信息,方便、快捷。调整预警后测点预警值。有了新的预警操作以后,原来的预警条件要有一定的调整,增量和变化的速度可以进行控制,由测点的设立单位来进行微调。预警响应指的是当发出预警以后,对于其反应反馈没有必要的要求,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设定。但是系统对于详细的施工信息是有反馈要求的。并可以通过检测仪器来进行查询其是否属于当前的预警事件。当前预警时间的解除与升级是由地铁部门的安全方面的管理人员来决定的。综合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报告主要有安全状况的分布图、具体的施工进度图表以及其他数据等,最后一次进行监测的具体日期时间是什么时候,监测点的分部的数据统计。还应包括发生事故的风险提示等。各级安全报表的自动形成。系统自动的为不同级别的部门来制定不同的安全报表。

3、系统管理中心

系统管理中心指的是用户的权限、数据等方面的管理。对于各种权限的管理,系统设计要采取符合不同用户身份的权限设计。用户的权限主要有观看、查询、修改、增减、审核等。权限的管理是系统内部的管理、控制的核心手段。空间数据库的管理。采用相关技术软件来进行数据库的管理应用,可实现在电子地图上观看、等。动态元数据管理。由于数据规模的庞大,系统无法快速地一次性收集到所有的相关数据,所以,需要动态的原数据管理,以实现日后对于数据库资源的不断补充和添加。

结束语

地铁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地铁的质量安全已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地铁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比较落后的状况,无法适应现在工程项目规模快速发展与建设监督管理之间的问题,运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技术,建立一套地铁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在分析了目前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对欲建立的新系统实现的可行性作了分析,确定了新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并建立了模块的属性。本系统能够实现数据的输入、存储、修改、删除、输出和简单的打印功能,考虑运行的安全性,系统建立了操作权限管理机制。这套系统具有结构清晰,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特点,基本实现了预先确定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M6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190-01

引言:在我国电网中,输变电工程属于主要组成结构,在电网运行管理中,主要承担电网正常运行、人们安全用电等责任,若因其质量不过关,则会对用电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在输变电工程实际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以人员为切入点,做好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近几年,伴随变电站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1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

第一,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在建筑安装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一般来讲,相关部门自从提出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后,各大公司都积极的根据目前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规划、安全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其不仅营造了强化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氛围,还可以有效调动各大企业公司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输变电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第二,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可以深化基建标准化管理水平。一般来讲,相关工作人员大多数参照建筑建造的相关标准与流程对人员配置、岗位设置、工作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使工程项目变得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

2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现状

2.1未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输变电工程实际施工前期,应该认真做好技术准备等相关工作,其准备内容主要包括:现场勘察和掌握设计图纸等内容。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施工人员并未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甚至出现设计图纸随意更改的情况,同时未履行设计变更相关审批流程,最终造成工程施工频繁出现问题,当出现此类情况时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而且还会出现较为严重质量问题,为后期变电站运行埋下巨大安全隐患。

2.2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一方面,施工现场经常出现违章作业的情况。当对改造工程进行扩建时,由于此项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且工作票涉及范围较广,例如:电气安装工作中,电缆敷设存在的工作地点间隔问题,包括电缆室和电缆沟等,每张工作票均应由相应负责人对其负责,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属于多点工作情况,从而造成安全违章作业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安全交底工作过于形式化,未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安全交底包括:运行人员向负责人员进行交底、负责人向工作人员交底,但是两项工作内容均未得到具体实施,其中后者更是出现较为严重的形式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无法更好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2.3质量监理工作不到位

输变电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的系统性工程,具有专业性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不到位主要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施工团队是主要人为因素,如果施工人员和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就会因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及监管工作的漏洞,导致工程安全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进而引发安全质量事故。也正是由于施工团队及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工程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使得工程的基本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外,监理人员自身行为不够规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理质量,进而对输变电工程的整体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3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3.1强化输变电工程图纸设计管理

目前若想要有效保证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就必须要加大对输变电工程图纸设计的管理力度。首先,有关工作人员对于设计图纸的管理方面要确立明确和科学的图纸设计使用与管理制度,并对设计完成后的输变电工程图纸进行有效的保存,为今后输变电工程的维护与检修提供强有力的凭据;其次,有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科学有效的工程图纸保管部门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最后,有关部门在输变电工程的施工环节,需要时刻和施工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方便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整改与更新,并对最新的图纸进行妥善的保管,以便输变电工程可以顺利地进行施工。

篇5

博弈论也称作game theory,是指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个决策的均衡问题。在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中,三位博弈论专家纳什、泽尔腾和海薛尼都同时获奖,博弈论学说在现代前沿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以体现出来,从此博弈论也就成为了研究人的决策行为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能帮助解决许多无法解决或是解决效果不好的问题。

在经济管理当中,博弈论被广泛应用,比如市场竞争理论、垄断理论,以及政府行为分析等等方面,都显示出博弈论的强大生命力。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视,人们的安全意识已经得到提高。除了采取安全措施和开发更好的安全技术之外,施工安全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减少频发的工程事故,我们也可以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当中应用博弈论。

1 质量检查是质量管理的关键一环

质量管理包括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以及事后管理,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加强对施工各工序的控制与检测,制定一套完善的验收办法和奖惩制度,这些都是质量检查的一部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用博弈论有利于分析施工方的质量行为,配合一套科学合理,公平严谨的管理制度,更加能为业主在质量控制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指导其战略决策。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博弈分析的基本结构

在质量检查中,安检部门属于实施者,目标对象是建筑单位。因此博弈的参与者就是安检部门以及建筑单位。

其中,安检部门通过质量检查来获取工程的质量信息,其检查战略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认真的实质性检查 A1 ;走形式的敷衍检查 A2。我们可以看到A1战略所需要付出的代价(C)显然要比 A2 付出的代价(C)更大。

作为建筑单位,施工策略也可分为两种:一是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规范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施工的策略B1;二是为了节约施工成本而减少安全技术投入的施工策略B2。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可选战略当中,B1所需要付出的资金(M)远远大于B2战略需付出的资金(M)。如果建筑单位采取B1策略,则可以获得安检部门的认可(D)。另外假设建筑单位的工程,被安检部门检查后认定为安全不达标时的罚款为(F)。因此,安检部门和建筑单位的支付矩阵如下表。

上述的假设与支付矩阵,显然符合实际。

博弈论里还有如此一个定理:每一个有限博弈论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纯战略或混合战略)。

若安检部门采取战略A1的概率为,而建筑单位采用战略B1的概率为β,那么在求解时可以给定β,安检部门选择 A1(= 0)的期望效用分别为:

VG (1,β)= (D- C)β+ (- D- C+ F)(1-β)= -βF+ F- C D (3)

VG (0,β)= D*β- D(1-β) = 2βD - D (4)

令 VG(0,β)= VG (1,β),得β=(F-C)/(2D+F),即:

2.1 如果建筑单位采取战略B1的概率要小于( F - C) / ( 2D+ F )的时候,那么A2战略是安检部门的最优策略;

2.2 相反,如果建筑单位采取战略B1的概率大于( F - C) / ( 2D+ F ) 的时候,那么A1战略就是安检部门的最优策略;

2.3 同样的,如果β=(F-C)/(2D+ F)的时候,那么A1或A2两种策略可以被检查机关进行任意选择。

给定,建筑单位选择B1和B2的期望效为:

Vβ(,1) = (-M+F),-M(1-)= F-M (5)

Vβ(,0) = - F+ (- F) ( 1-) = - F (6)

令Vβ(,1)= V (,0),得= ( M - F ) / F

因此,结合图1与以上列算我们可假设如下:

2.3.1 安检部门当实施A1战略时,则肯定查出建筑单位的B1战略;

2.3.2 当安检部门实施的战略为A2时,则无法查出建筑单位运用了战略B2;

2.3.3 安检部门A1和A2两种战略的成本差可列式为D+ C> F,安检部门可以通过调整F来满足这个成本差。

3 博弈论在工程质量检查中的模型说明

3.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博弈中的每一个局内人,即参与竞争的具有不同利益的行为主体者或者决策者,对于其余局内人的特征,包括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等等都有着完全的了解。这里,策略空间是指可供局内人进行选择的策略组合,而支付函数则是指局内人损益得失的函数。并且,所有局内人同时都只能选择一次的行动。

我们可以假设工程质量检查中的监督者和施工单位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假设检查成本为(C),在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支付的罚款为(F),标准安全施工比不合格工程多付出的建筑成本为(M)。由于实施质量检查的监理单位,是以工程质量监督者的形式与施工单位进行博弈的,因此统称其为监督者。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双方的支付矩阵可通过以下分析来求出:

此支付矩阵在进行相应的分析后,得知符合实际情况。

3.2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也被称为“贝叶斯博弈”。其中“不完全信息”是指在博弈中,某些博弈方至少会有一个效用函数是博弈方不完全清楚的。

监督者检查工程项目质量的概率我们先设定为(Y),检查出质量问题的概率设定为(θ),而施工单位无质量问题的概率为(X)。那么在检查后,施工单位因为质量问题而被监督者要求支付的罚款可以设定为(p),并且施工单位修复质量问题的成本是(r)。由于具体的罚款金额和恢复成本,必须在质量问题被检查出来后才能得知,因此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罚款及修复成本的博弈类型就属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接下来,我们把监督者在检查质量时所支付的检查成本假设为(c),而且罚款以及修复质量问题的成本之和与生产成本成反比。那么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分析求出双方的得益矩阵,如下图

4 结语

综上所诉,我们不难知道,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建筑施工往往存在着不采取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的情况。并且,在安检代价C过大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安检的次数以及认真度。因此,质量安全意识不能仅仅作为口号,而应该本着对工程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加大安全检查的投入。宁愿增加安检的成本,也不能因为质量问题带来更大的损失。

假设工程不合格时对于建筑单位的罚款F被规定得更高,并且国家政策在对于安全事故的赔偿金规定得也更高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就无法从不合格工程中获取更多利益的时候,那么不合格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就会相对减少,甚至于建筑单位会主动开发更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更经济的安全技术,这个时候混合博弈的 Nash 均衡点就会有所变动。所以加大工程质量的罚款和处罚,对施工安全控制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薛庆文,管理方法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07( 29) : 20- 21.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篇6

1.大坝安全监测的作用

在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监测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大坝安全性能的评价,而所谓的大坝安全评价主要包括工程质量评价、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评价以及防洪标准评价复核等相关的内容,同样,由于对大坝安全进行评价是对大坝目前仅有的运行现状进行评价,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复核,此时,安全监测资料成了水库大坝现今以及历史运行的现状以及数据记录,从而更好的研究大坝现状。因此,对大坝安全监测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对大坝安全状态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1.1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在大坝水库工程中,应当注重对工程质量进行相关的有效评价,例如,安全监测的资料是进行工程安全质量的有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其他的资料内容不完善的时候,应当有效的充分的运用安全监测资料,此时,不仅应当尽量补充一定的实验、勘测数据,而且应当更好的结合安全监测资料进行相关的综合的分析,从而更好的保障对大坝施工期以及运行期的进行安全监测,从而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2对大坝运行管理进行评价

在大坝有效运行中,应当有效的对大坝运行管理进行综合评价,而所谓的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大坝运行、大坝维修以及大坝的安全监测,由此可见,在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中极为重要的评价内容是进行大坝的安全监测,在安全监测中,安全监测系统以及设施是否完好,其进行的相关的运行维护状态是否良好等都是对大坝运行管理的综合评价的最根本的监测内容。

1.3水库大坝结构安全性评价

在大坝的安全监测中,应当及时的进行相关的结构安全评价,而进行结构安全评价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有效的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以及规范对大坝进行复核计算,从而更好的保障水库大坝的结构安全。当然,现阶段情况下,进行水库大坝结构安全评价并不是简单单纯的进行设计复核,更重要的是对大坝现今的运行情况进行相关的综合评价。

所谓的结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变形以及稳定的分析复核,同样,在这之中进行安全监测,应当有效的运用安全监测资料,安全监测资料应当作为大坝水库结构安全评价中所运用的极为重要的直接标准,例如:在对安全监测资料进行有效运用时,如果出现位移,变形以及开裂等相关实测值超过相关规定的现象出现时,应当明确大坝的结构可能出现了安全隐患。

1.4大坝渗流的安全评价

在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时,应当注重对大坝的渗流安全评价,当然,进行渗流安全评价的前提是应当收集到足够的渗流安全监测资料,诸如有关的渗流压力以及渗流量等数据资料,连同渗流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相关的重大的渗流事故等相关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渗流安全评价中应当包括现场检查法以及监测资料分析法等相关的专题研究方法,同样,在进行渗流安全评价时,首选运用监测资料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且有效的将分析所得的资料以及结果进行相关的比较,从而更好的判断大坝水库的渗流的安全性能。

2.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发展趋势

2.1水库大坝变形监控指标

现阶段的大坝安全评价中,尤其是其监控指标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目前的规范要求采用相关的结构强度以及稳定的指标,同样,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较为困难的运行结构以及基础的安全评价控制体系,而可能造成的结构物的变形量,往往比较容易获得,更方便用于运行管理单位的使用操作。

2.2渗流安全评估体系

保障渗流安全是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水库大坝上的重要的安全问题。传统的渗流安全监测模式是选择多个不同的重点切面,有效的布置相关的点式监测仪器,从而更好的获得相关的监测信息,但是这样获得的监测信息相对较为局限,无法对集中渗流进行有效的监控,现阶段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光纤渗流监测技术,应当克服本身的点式布置测量点的局限性,以及其本身成本较高,从而能够更好的通过实时测量空间的温度,从而更好的间接的获得土石坝的渗流场的分布,这样不仅大大的提升了发现水工建筑物以及基础渗流安全,而且能更好的改善传统的渗流安全评价模式,补充传统的渗流安全评价方法,仅有更好的发展成为最好的预警系统。

2.3水库大坝的风险评估体系

现阶段我国的大坝安全评价中,大多数是沿用了传统的评价方法,因此,在大坝安全评价中应当不断的对大坝安全进行相关的定期检查,从而更好的诊断出大坝存在的潜在隐患,更好的鉴别水库大坝的安全等级。在国外,正在逐步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库大坝的风险评估以及安全评估体系,但是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能往往一定程度上与一个国家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我国的水库大坝的风险评估体系以及风险管理应当根据我国国情进行相关的制定,从而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对水库大坝进行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

2.4安全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

根据我国水库大坝现状而言,我国的水库大坝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公共安全管理所必需要的公共安全信息,并且这些安全信息应当跟随水库大坝运行而出现继续急剧增加的现象。另一方面而言,水库大坝公共安全管理中的安全信息是相对较为独立的,缺乏相关的联系以及共享,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出现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水库大坝安全现状有着根本性的改善,同样,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能始终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应当在水库大坝安全中始终坚持安全监测,从而更好地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何玉春,谢明勇.水库大坝安全观测与运行管理[J]. 水利技术监督. 2009(01).

[2]刘万田.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4).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全市中小学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舍建筑质量,彻底消除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不断完善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保障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摸清全市中小学校舍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依据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分年度、分步骤地进行维修改造。

2.坚持工程建设与我市教育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我市教育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效益。

3.坚持按照重点优先的原则。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项目建设条件成熟的中小学校以及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学校,优先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4.坚持严格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消防技术要求》等确定的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确保改造加固后的校舍安全、科学、实用、经济、美观,达到质量标准。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二)主要任务

从开始,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三、实施范围和工作步骤

(一)实施范围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

(二)工作步骤

1.全面普查中小学校舍情况。由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教育、建设等部门,对本市所有中小学校舍进行普查,摸清危房底数,掌握总体情况,并按照统一要求,及时向省级有关部门上报工作情况。

(1)开展校舍排查工作。对全市中小学校舍进行逐栋排查。排查内容包括校舍选址安全排查、校舍建筑安全排查两部分。根据排查结果,提出是否需要迁移避险、是否需要鉴定和专门处置意见。排查组由市教育局、建设局、房产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安监管理局、地震局和公安消防部门抽调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特别是建设局要抽调勘察、设计(结构)、施工等方面的骨干技术人员。

(2)开展校舍鉴定工作。委托有相应资质或资格的单位,对需要鉴定的校舍逐栋进行鉴定,确定校舍是否需要加固或拆除重建。鉴定组由市建设局、房产局、地震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到省里培训,并取得临时资质,进行我市的校舍安全鉴定工作。

(3)建立校舍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我市中小学校舍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有关信息录入校舍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后,上报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2.制定中小学校舍改造规划。我市制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3.分步、分类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方案和分年度维修加固规划,有计划、分年度组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完成三年规划工程总量的30%,完成60%,2011年完成三年规划10%。工程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并在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每项工程完工后,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提出处理意见。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教育局负责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成立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

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并组织落实工程规划、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组织编制和审定校舍加固改造、避险迁移和综合防灾方案,落实对校舍改造建设收费有关减免政策,按照项目管理要求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编制简报,建立校舍安全信息系统。

市发改委负责配合市教育局制定本地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负责工程项目的立项、可研等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审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市财政局负责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定期对项目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及拨付、财务核算及固定资产登记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教育局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校舍排查与鉴定工作;负责本地项目的前期规划编制、申报工作,制定工程实施规划;结合项目学校的实际,确定建筑面积、结构、标准、用途,组织工程项目的实施,收集整理项目学校的各类档案资料。

市建设局、市房产局负责组织校舍排查鉴定工作,对已批准立项的项目进行报建登记,对施工图设计、施工企业资质及工程项目监理资质进行审核把关;出具施工图抗震设防审核意见书,落实监理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监理;指导项目实施主体做好招投标(议标)工作;对工程质量全程监督,办理项目的开工及验收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校舍进行地质灾害危害情况的指导、鉴定和学校项目用地的审批工作。

市公安局消防机构负责依法履行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及备案抽查等监督管理职责。

市监察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小学校舍项目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建设用地、消防安全和资金管理使用、审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认真查处校舍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市审计局负责对当地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市水务局负责协助当地建设部门完成排查鉴定、指导选址等工作。

市安全监督管理局依法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市地震局协助当地建设部门完成排查鉴定工作,指导当地学校选址、确定新建和加固改造校舍等工作。

五、资金安排和管理

省政府规定校舍排查鉴定资金由市政府承担,校舍加固改造资金以市为主,国家和省级补助的方式予以保证。资金要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鉴定费用待省收费标准确定后,根据需鉴定的校舍面积确定。严格履行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采付制度和工程预算审批制度,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六、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一)建立工程公示制度。所有项目学校,都要将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监理监督人员姓名等镌刻于项目标志牌上,便于群众监督。把招(议)标、施工监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预决算审计等列入政务公开之中,接受社会监督。

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力度不断加大,而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工程复杂、施工难度比较大、技术要求高、工期长等特点,这些决定了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面对项目管理中的难度,近年来,水利建设单位引入博弈论原理进行项目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很好的现实效果。

一、博弈论分析

所谓博弈论是指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通俗来说就是当一个主体的行为决策受到另一个行为主体的制约时,最终综合双方的意见得出最终决策方案,这种就是我们所指的博弈论。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运用博弈论就是将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行为决策相互作用,确保最终的管理方案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博弈论可以分为很多种,一般有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双方在相互作用时,其最终结果是否一致。一般我们使用的都是合作博弈论,这种方式强调合作效率、公平、公正,体现了合作双方的理性、个人最优决策,通过双方的努力合作,最终得出的结果也是有效的。根据博弈论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将其分为静态和动态博弈。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是依据参与人对有关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战略空间等掌握的知识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博弈方法,建立有效的博弈管理模型。

二、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内容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了确保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项目各方采取的一系列的质量监管和控制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措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施工、材料购买、工程变更、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等各方面的管理,只有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才能确保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达到相关合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人们生命安全。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需要很多劳动人员的参与,如工程设计人员、工程现场施工人员、质量监督人员、项目委托单位等各方面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在进行人员管理时,单位要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让工作人员掌握博弈论理论知识,方便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博弈论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下面以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建立博弈模型。

首先分析两者之间的单阶段博弈论模型,主要参与者是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监理工程师的战略选择是认真监督和不认真监督,承包商的战略选择就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或者不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在博弈论模型中,监理是否认真直接影响着承包商施工质量,如果监理单位认真监督,那么承包商就不敢偷工减料,反之,如果监督不认真,承包商在施工中就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当监理工程师不认真监督时,承包商偷工减料给业主带来的损失就会增加,假定A和B是监理工程师不认真和认真监督时所消耗的工程成本,C是监理工程师在监督过程中发现承包商偷工减料现象,并且按照劳动合同进行的索赔。假设B

假设α表示监理工程师认真监督的概率,β代表承包商偷工减料的概率。我们假定β是已知不变的,监理工程师选择认真监督(α=1)和不认真监督(α=0)的理想收益分别为:πG(1,β)=(-A+C)β+(-A)(1-β)=Cβ-A;πG(0,β)=-Aβ+0(1-β)=-Aβ。解πG(1,β)=πG(0,β),可以得出β=A/(β+A),由此表明,如果承包商偷工减料的概率小于A/(β+A),此时监理工程师可以选择不认真监督;如果承包商头功减料大于A/(β+A)这个概率,监理工程师则需要认真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根据这种推理方法,我们可以对承包商偷工减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假定,然后计算出承包商偷工减料的概率,从而判断监理工程师的最终选择。

由上述博弈论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各项目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该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这些都是根据其他相关博弈行动参与者情况所决定。本文主要是例举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人还需要在水利工程中基于博弈论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管,监理工程师、业主和承包商三者都是水利工程项目的博弈参与者,需要建立三者之间相互决策的博弈模型。其中监理工程师与承包商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在进行项目工程管理时,要根据承包商偷工减料概率判断监理工程师的选择。这种博弈模型对于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到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能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还能为单位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运用博弈论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可以通过表面现象对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能帮助单位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建立监理人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博弈模型,从而规范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和建立单位的工作,避免出现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实现质量与效益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国强 周书杰.基于博弈论的监理人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J].水利经济,2010(02)

[2]王贺瑶.博弈论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2009

[3]姜国辉.基于博弈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价及项目管理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2010

篇9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强化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现场施工的管理者和直接参与者,施工单位必须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还需要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打造强有力的作业团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培训,熟悉新材料的使用,规范化施工。

(二)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过程化管理,也是工程顺利完成的首要任务。所以,必须制定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并且需要及时的掌握材料的变化情况。坚持预防为主,做好施工过程中前期和中期的控制,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和控制质量,严格落实企业的质量管理责任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各工序均符合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并一次性验收合格,杜绝维修和返工现象。

(三)强化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需要的材料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加强材料质量管理: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材料管理体系,编制严谨周密的材料保证措施,并制定材料质量责任制,对材料管理进行系统化组织,保证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对于材料的安全问题,需要强化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认识到材料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后果;另外,对于材料的管理,应该设专人管理,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分类存放于不同的库房,防止日晒、雨淋、受潮、风干,严禁烟火等等;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表,并严格执行该表,确保材料充分的利用。

(四)强化施工目标和安全管理

在进场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目标,特别是在施工技术上,应该让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图纸有所了解,进而制定严密、细致的施工管理细则和施工组织设计;另外,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必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岗位职责,落实好安全责任到岗到位;有针对性的和经常性的对员工进行施工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和督促整改落实工作。

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一)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平面布局,创设安全文明施工环境氛围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两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1、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局的目的在于有效控制危险源,方便施工管理和通行。如爆破工程、土方工程、高空作业等存在的危险源,生活区的布置,道路的布置,加工作业区的布置,机械设备的布置等等。首先在生活区及办公区的选址方面,必须将作业区与生活区、办公区之间分开,并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避免在周围环境相对危险的部位设置生活区与办公区,如高墙下、河流边、沟边及高压线下方等,以免对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其次,施工道路和各种材料加工制作场所的布置,应结合建筑的位置、结构形式和塔吊、物料提升机的位置等综合考虑,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现场进行二次倒运,还要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和消防环路的通行。还有在施工现场应设置牢固的安全通道,将其他部位进行封闭防护,防止工人随意穿行出入。

2、创设文明施工环境氛围可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首先,应在施工现场中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让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安全教育及培训成果进行考核。第三,在施工现场中设置安全宣传设施,如警示牌、违章警告栏、黑板报等,以便营造安全施工的环境氛围。第四,也可以通过召开安全会议等方法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第五,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现场管理规程和企业的施工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责任到人,搞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物料码放和设备布置等工作。

(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增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有利于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

1、安全管理组织、制度的构建与完善。管理组织中应包括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安全主管、管理机构及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建立管理组织后立即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制度还应包括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安全检查与整改、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等,以构成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体系。

2、安全投入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安全投入主要指安全管理经费、安全防护设施方面的投入,合理管理安全投入是顺利进行安全管理的前提条件。安全投入管理体系应包括安全管理费用测算、使用情况控制、预算外安全经费办理等。此外,应根据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需要建立起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由安全信息采集工作、整理工作、分析处理工作及利用工作组成,为了保证安全信息能够及时传递,还应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利用信息,从而为安全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3、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在构建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时,必须融入以下四个环节,即可靠性环节、限控缓解、排险环节及保护环节,以上四大环节的安全技术必须联系紧密,以保证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约束施工过程,并确保在安全事故未发生与发生后,安全管理工作不至于陷入混乱无序状态。

(三)强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防护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在使用脚手架、安全带及安全帽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为机械设备配置齐全的防护装置; 对于升降机、人货电梯及塔吊等,必须安装限位保护装置,且不得超负荷或带病作业,在使用过程中和完成施工任务后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

2、 架设临时配电线路时应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范,对于手持电动器械或电动机械等,应进行漏电保护处理;在“四口”及“五临边”必须进行安全防护,进入施工场地后,应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严禁穿易滑鞋靴或硬底鞋靴。

3、为了预防施工人员遭到物体的打击,在安全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对于高空作业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工具等,在施工前应采用专门的工具箱或工具袋进行收纳放置,避免因随意乱放而引起安全事故。(2)严禁在施工现场上下投掷物件,如施工工具及施工材料等。(3)尽量避免在建筑工程的上部与下部同时进行垂直作业,在开展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如安装相应的隔离防护设施等。( 4)要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管理工作,在进行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消防要求,同时将消防制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在施工场地,并在施工现场中较为醒目的位置设置防火宣传专栏。如建筑工程的部分工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火灾隐患,则在施工中应设置消防车道,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性。此外,要确保消防水管的直径> 100mm。

三、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一)从建筑产品的角度来看

首先,质量隐含着安全的内容,安全性是产品质量不可或缺的。对于多数行业来说,质量和安全往往是分不开的,安全是质量的重点或主要内容,甚至可以说,质量就是安全,安全就是质量。在房屋建筑中,竣工验收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满足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要求,然后才是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其次,安全需要质量来保证。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娱乐、休息都不可能离开相应的产品,都存在一个安全问题。生产更离不开相应的产品。这些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往往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安全还需要工作质量(包括管理质量)来保证。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经常对安全问题进行检查、整改, 是防止安全事故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再次,安全是确保质量的前提。在不安全的条件下, 操作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

(二)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二者要解决的都是意识问题。要提高产品质量,要搞好安全生产,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职工,特别是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然后是二者的全员性特点。其次,质量控制中,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全员性。安全工作的全员性也是很明白的。所有职工都必须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则,才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只有发动全体职工都来参加安全监督,安全才有保障。再次,它们都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带头。领导不重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领导安全意识不坚决,安全隐患就难以消除。最后,它们对建筑企业都具有生死兴衰的作用。质量控制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随着社会发展,人的价值日益突显,忽视人的生存价值的企业必将受到惩罚。

结语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是相得益彰、彼此制约的,处理好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在项目施行中,有必要联系详细工程特色拟定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和办法,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还需及时调整, 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以完成最优的工程质量为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篇10

1.2提高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

建筑施工行业有传统的施工习惯以及固有的行业特点,这些特征都会影响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期通过新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施工方式。

1.3杜绝扰乱建筑市场的不良行为产生

各行业的主管部门若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会扰乱市场。在招投标活动中,若是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布、广泛的信息传递,投标单位可能就会减少很多,这样的活动不符合投标规范要求,若是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能及时传递招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招投标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性,从而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施工企业加以管理,营造一种和谐竞争的行业环境。

1.4降低信息的风险性

建筑工程具有庞大的信息量,时时刻刻都有新信息的产生,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各种资讯、咨询信息的交流,寻求合作的信息,因此创建建筑工程信息系统是极为有必要的,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在系统数据流通的过程中,若是有阻碍信息传递的阻力存在,就会对人力、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既会对企业利益产生损害,又会影响建筑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弥补信息反馈、传递机制的不健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得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与开发商、业主、分包商、承包商、工程师、设计师等之间进行协同工作,达到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保证质量的目的,同时还能合理地缩短工期。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设计和应用

2.1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

进度控制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总承包进度和进度管理模块与其他信息模块相连接两大内容。施工总承包部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网络——子网络和WBS(项目工程分解结构)。依据制定的工程总体进度网络计划,通过建立里程碑,将WBS节点上分配的资源自动导入网络图。这样就可以利用网络下发工作并对其进行分解,接受分包商上传的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进行实际进度的自动统计汇总,做出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进度与其他信息模块的连接主要有以下四点:进度与合同管理模块连接;进度与采购模块连接;进度与支付申请连接;进度与设计变更、合同变更连接。

2.2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

机械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进出场的记录;设备的编制与审核;设备易损件的查阅和统计;设备维护的提示维修保养时间;设备的损耗统计;设备档案等。

2.3质量与安全控制信息化

2.3.1质量控制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化管理是指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的约束下,对工程项目中每一质量控制单元进行管理,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有工序检测、质量检测管理、质量缺陷、工程项目划分及事故的登记处理等。每个管理者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相应模块的质量管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以期做出精品工程。

2.3.2安全控制信息化。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是指相关施工安全信息的收集与维护,主要有安全检查、安全措施、安全操作规范、安全事故及处理、伤亡事故、安全会议、安全培训等。

2.4合同与资料管理信息化

2.4.1合同管理信息化。所谓合同管理信息化工作,就是要对工程施工各个部门有关该项目的合同进行信息化建档、分类、归档。分包商、施工总承包部就能以多种形式依据自己权限的不同进行对分包合同、总承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等进行追踪、查询,以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能对归档的文件进行变更的全面化管理。

篇11

2、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因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起源较晚,而国外早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而且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没有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存在着漏洞,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偏低。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系统不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系统包括研究、推广以及建筑企业三大部分,由研究部门来研发先进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然后由推广部门向各个施工单位推广新的管理技术,最后由施工单位采纳新技术。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系统存在的问题,因为研究部门的信息不能够较快的传递到施工单位,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不具有较好的时效性。而且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的优劣也不能够较快的反馈给研究部门,所以不利于研究部门较好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据阳春市建筑工程施工的调查显示,21%的工程现场安全存在安全隐患,17%的工程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制度不到位,11%的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拆方案制定和实施不规范。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主动性不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能够有效的增加其经济效益,所以不少施工单位热衷追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但是目前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是依靠政府行政部分进行的,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主角是政府行政部门,施工单位只是被迫的去接受政府行政领导,而自身不能够选择合适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使得不少施工单位抵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组织发展较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推广组织的中介作用,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组织发展缓慢,使得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推广缓慢。但是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可以使得社会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不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得不到较好的推广。推广组织无法快速的推广质量管理新技术就会使得新技术的交易渠道受阻。

三、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策略

1、不断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模式。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推广模式的推广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推广效果就要不断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模式。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模式是科研人员与施工单位的结合,因为科研人员是新技术的制造者,而施工单位是新技术的使用者,施工单位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将新技术的缺乏反馈给科研人员,这样科研人员就可以针对缺陷进行改进。再就是展会模式,由国家定期选择地点举办建筑质量管理新技术展会,展会不仅展示最新的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而且还可以完成新技术的交易。

篇12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一般都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等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有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模式

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模式

(1) 事前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且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2) 事中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 工序交接有检查, 质量预控有对策, 施工项目有方案, 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 配制材料有实验, 隐蔽工程有验收, 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 设计变更有手续, 钢筋代换有制度, 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 行使质量控制有否决, 质量文件有档案。

(3) 事后控制: 完成施工过程后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组织联动试车; 准备竣工验收资料, 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对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组织竣工验收。

二、施工质量控制

1优选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素质。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是建筑产品的直接制造者, 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 要控制施工质量, 就必须优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 通过加强员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 树立质量第一, 预控为主的观念。

2严格控制建材及设备的质量, 做好材料检验工作。建材及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一旦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择使用不当, 均会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事故。对于进场的材料, 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 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3抓好图纸会审,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图和设计文件,是组织施工的技术依据。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 抓好图纸会审工作。各级技术负责人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使每个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这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4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果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二种含义,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轧缝,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结合施工条件、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 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 或施工方案) , 制定出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技术管理措施, 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6制定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标准。施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编制企业技术标准或将一些地方施工操作规程、协会标准、施工指南、手册等技术转化为本企业的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7实行目标管理,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该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 确定质量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实行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 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开展和目标实现、目标控制等环节,要求各个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职责, 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以达到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

8执行和完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以预控为主的方针, 贯彻专职检查和施工人员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活动, 大力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

三、为了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必要的对工程采取一定的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

建筑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技术,并加以落实。一些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虽然出台,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规定,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并没有及时出台,应加紧制定相应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一些必要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施工单位须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纠正违章作业与违规行为,把安全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前,各级建筑部门要进行检查和监督。坚决把“安全一票否决权”落到实处,增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

2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

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始终将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统一安全监理资料,不断的规范安全行为,提高监管水平,增强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在施工现场工作的人员中多为农民,加强培训农民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准备工作,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使之充分的了解整项的工序过程,让他们明白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安全帽,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工作中提高警惕,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落实施工安全技术

做好施工组织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安全作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明显地方放置警告牌,做好季节交替工作。施工现场临时搭建,应该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施工现场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构筑物等,应该设置专项防护。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人员应当正确的使用防护用品,定期的维护机械设备检修维护,确保性能符合安全标准。

4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实时监控生产过程,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研究生产系统中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加强控制与反馈,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5实施相关的奖惩制度

制定相关的施工安全奖惩制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表彰和奖励在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加大惩处力度,对于无故况缺安全会,不接受不执行安检部门检查,指导,监督,教育的人员进行处罚,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尽到自身责任的各个部门或个人,造成安全事故者,一律严惩,安全监察查出的隐患,不处理决不罢休,同时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奖惩制度,让员工有基本的意识,同时预防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佳栋.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 中外建筑. 2009(01)

篇13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 目前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与专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分开。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并未真正做到行业管理。这就形成了建筑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模式不一致,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失真,管理工作职责交叉不清。

1.2 工程前期立项环节不严谨。由于工程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要能承接一两个大项目,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维持企业全年甚至几年的正常运转。正因为如此,一个工程从立项开始,就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建筑企业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攻关。有的以帮助建设单位获取立项审批为筹码,或在项目考察阶段进行“感情投资”,得到建设单位决策者给予承建的承诺;有的则是在对将来承建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对立项决策方进行公关,提前干预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补偿资金额度,从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打下基础。

1.3 尊重专家意见、重视民智民意不够,前期规划和设计论证不深入、导致返工、拆除、赔偿、甚至民众集访。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还带来了社会稳定问题。如在安置房、廉租房的建设中已出现的几起类似问题就比较突出。

1.4 对施工质量安全的认识不够。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施工质量安全认识不完整,不科学。片面认为建筑产品的最低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0年以上,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起决定性的,而施工质量安全只是一种现场的、短期的、事中发生的,只要项目工程竣工,安全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1.5 重视书面规定,轻视现场质量安全管理。许多施工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承诺,均符合招投标程序与甲方要求就行了,而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只要应付一下,不出事就行了。

1.6 重视资历经验,轻视计算数据。一些施工人员认为现场应用与操作的载重机械、计量设备、带电导线等,都应以资历高、经验足为导向,而计算数据只是复杂繁琐的数字,不能作为实做的依据。

1.7 缺乏适合市场经济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原有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己经不适应现在的建筑生产方式,因此一直由政府主导的安全管理出现了很多管理漏洞,再加上有关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效率低,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并行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2 对存在的问题建议

2.1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加强重大项目决策管理,推行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抓紧研究起草政府投资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继续做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贯彻实施工作,加快编制完成行业标准文件,实现招标投标规则统一。不断深化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科学编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审批管理。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落实度。

2.2 创新机制制度,加强市场建设。按照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公平交易的原则,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整合和利用好各类有形建筑和建设市场资源,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为工程交易提供场所,为交易各方提供服务,为信息提供平台,为政府监管提供条件。

2.3 提高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3.1 预防职能。“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2.3.2 补救职能。补救是要彻底消除已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产品生产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2.3.3 评价职能。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

2.3.4 教育职能。施工安全检查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的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通过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推广正面的经验和吸取反面的教训。

2.3.5 信息职能。建筑施工安全信息是政府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一项十分宝贵的资源,一旦失灵,会引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混乱。研究生产系统中的安全信息,及时向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加强控制与反馈,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2.4 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第一是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第二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第三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第四是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刘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