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

篇1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着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篇2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37-03

随着高校改革扩招以后,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全国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成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但是从当前的形式来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远远达不到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因此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信息中心和主要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一切从读者需求出发”的原则决定的[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各大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企业和以出口为主要盈利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然而作为接收毕业生较多的中小企业受到影响,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有较为严重的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压力,出现就业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毕业生的心理波动加大,这无疑是给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群体更加严峻

由于大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的实践,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了解得少,加之对自己定位不准确,往往就业方向感迷茫,过高或者过低地评价自己,在社会招聘中受到严重的打击,导致自己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还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和女大学生一直都是难就业的群体,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这部分同学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三)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缺乏完善的了解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就业信息网站、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和网络技术的限制不可能全面的、及时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广大毕业生在浩如烟海的就业信息中又难以甄别其单位的质量和信誉,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不了自身的优势,使得自己的就业成功率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带来了困难,也加大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难度。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 (机会),T代表threat (威胁)),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迄今在管理学界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本文是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进行探析,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找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自身的优势、劣势、挑战以及威胁,最终能够使图书馆克服其自身的劣势,更好地投身到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工作当中,使高校的就业工作的战略计划的制订更加科学和全面。

(一)高校图书馆的优势(strength)因素分析

1.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建立了采集实体文献资源和搜集虚拟信息资源的有效制度,入藏了许多与择业和就业指导有关的图书、报刊、图片和音像资料等;图书馆能与各级人事、教育等部门联系,系统地采购大学生择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书刊资料;图书馆能联系各类型人才市场和毕业生招聘会的组办者,索取人才招聘信息。这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信息资源保证[3]。

2.信息设备资源

从设备资源来看,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网络设备,广泛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随着网络世界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具有较强的联网检索功能,而且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器作为保证,有的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web网站。广大的毕业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直接上网进行就业信息的查询,图书馆优雅的环境和较大的场所都为同时接纳大批量的毕业生查询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使得高校图书馆更有利地去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3.人力资源的优势

在人才方面,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地对网络和信息资源进行监管和维护。同时图书馆拥有一批熟悉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够针对大学生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使毕业的就业规划更加符合自身的发展,依托自己的专业为将来在本学科或者本领域有较高的建树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高校图书馆的弱势(weakness)因素分析

1.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主动性不够

虽然就业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图书馆往往没有参与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图书馆人员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主动性不强,领导的认识和看法往往左右着馆员的行动,部分高校图书馆领导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认识不足,这也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方向,也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的主动性不足的重要原因。

2.缺乏就业指导方面的人才

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着内在的问题,虽然高校图书馆拥有者一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工作理念缺少了解,不能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同时这些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知识背景极其复杂,要实行统一规划的服务难度很大,这也是不能够很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原因。

3.就业信息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高校图书馆为就业信息资源的建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源的投入还需要增加;二是就业信息的筛选需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工作,这就需要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图书馆的技术人员进行配合;三是当前高校的就业信息服务水平还很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的机会(opportunity)因素分析

1.开展就业服务空间大

虽然各高校都把学生的就业当做大事来抓,但是,一般的高校存在学生就业工作和图书馆日常工作脱节的情况。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直接负责,而拥有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设施优势的图书馆往往很少参与就业工作。这种现象说明高校还没有很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服务大学生就业,图书馆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空间也就更大,当高校图书馆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很好配合的情况下就能够从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2.毕业生对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充满期待

虽然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表现一般,但是大学生还是对相对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充满着期待。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更希望能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的服务为自己搭建就业平台。数字化的信息服务更能够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全国各地的各大企业的就业信息从而不错过每一次的就业机会。

3.有利于图书馆参与到高校教学工作当中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的服务部门,几乎很少参与高校的教学工作,如果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就能够很好地参与到高校教学工作当中。当图书馆教师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当中,能给高校的就业指导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能够将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图书馆进行良好的配合,最终服务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四)高校图书馆的威胁(threat)因素分析

1.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地位尴尬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般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二级院系来负责,而图书馆则很少参与到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当中。高校图书馆接触不到原始的就业信息,提供的就业服务权威性不强,无法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对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达不到预期目标。最终往往流于形式,没能够充分地利用好自身的巨大信息资源优势和硬件设备优势。

2.缺乏完善的就业网络帮助学生就业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询就业信息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大部分图书馆的网站都没有毕业生就业信息这一栏,就更别提相应的就业指导了,现在的图书馆的网络功能还是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需要,没有针对性地对高校的就业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没有建立起一套统一完善的就业网络。

3.与新媒体环境下服务模式的差距

在迅速发展的传媒方式中,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专业的信息资源服务的固定场所,对比现代化新媒体的时空性、低成本、多元化、交互性、分众化、全息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6],其服务明显表露出力不从心,不能够快捷、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大学生。在这种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应重新角色定位,升级自身的系统设备,利用新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多方位的需求。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

(一)建立完善的就业文献保障体系

1.成立就业图书阅览室

高校图书馆里藏有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书籍,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没有形成专业的就业图书阅览室,往往使毕业生为了寻找相关书籍跑很多的阅览室,还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因此成立专门的就业图书阅览室就显得尤为重要。成立就业图书阅览室,需要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毕业生的需要系统地采购大学生就业和择业等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同时在就业图书阅览室可以设立几名懂专业、有实践的就业工作人员,及时地帮助和解答毕业生的就业困惑。

2.搜集大量信息并进行信息加工,指导学生了解掌握就业政策,提供求职信息

毕业生就业是受到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和文件精神的引导和帮扶的,所以,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就应当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导向。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的信息网络资源的优势,搜集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等相关文献以及国家的发展形势、人才市场的供需形势和当前热门专业的就业去向以及公务员报考信息、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等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消除他们的择业的困惑和幻想。

3.制作毕业生推荐网页

当应届毕业生数据库建立以后,高校图书馆就应组织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在本校的图书馆的网页上建立“毕业生推荐网页”。这样既体现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高效化、现代化,还能够体现出高校发展的新面貌和学术水平,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在栏目设置上应包括学校概况、高校学子库、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知名企业、友情链接、联系信箱等。将“毕业生推荐网页”添加在图书馆主页上,用非常醒目的链接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并建立三至四级链接,引导用户从多个途径浏览查询,以便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资料。

(二)形成高校图书馆服务为依托的大就业环境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以强化服务、拓展就业渠道为重点,以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为保障,不断充实就业工作体系,通过采取“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全员参与”措施,加强“全员就业责任制”,以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支撑,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联合起来形成大就业环境,是服务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保障。与此同时解决了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了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使高校各部门优势互补,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形成合力,发挥高校的整体优势,最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 王海泉.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

[2] 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 杨晓棠.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16-03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喜有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去锻炼,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2011年招聘的企业数比2010年有很大增加,薪酬也普遍提高,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企业。

与往年相比,结构性矛盾和就业总量压力矛盾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开创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新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297份有效问卷中,有140人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129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较难”,两者的选择比例占到了总数的90.6%(见图1)。排除专业和其他因素影响,说明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就业之前具备了较好的形势判断,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2.大学生就业心态更趋务实与成熟。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只有到机关或国有企业才算就业的仅占4%,认为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就算就业的占39%,认为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就算就业的占38%,认为凭劳动获得收入就算就业的占19%。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更趋实际。“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占据上风,并为毕业生所接受,“先积累经验,而后谋求发展”成为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内容。

3.大学生就业范围进一步拓宽。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不断拓宽,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受调查毕业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单位,民营企业占18%,国营企业占33%,外资企业占15%,自主创业占10%,国家机关占5%,事业单位占16%,其他单位占3%。

二、大学生就业的不足

1.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了解较少。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定位并不是很准确。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了解程度,74.1%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了解”,只有25.9%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了解”或“很了解”(见图2)。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清晰认识和对自身的不甚了解的反差,反映了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不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健全、不畅通,缺乏权威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宣传渠道。

2.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心态比较矛盾。到基层就业能够为大部分毕业生所接受。96%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就业。但是在实际环境下,又受到地域、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扰。46%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32%的毕业生希望留在中小城市就业,仅有4%选择在乡镇就业,仅仅有1%的毕业生愿意去边远地区就业,表示元所谓和其他的占17%。这一选择与河北省大部分基层就业岗位在县城、乡镇的状况相矛盾。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矛盾表明了大学生就业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范围的拓宽。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出台更完备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宣传,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强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舆论导向。

3.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发展,因此,大学生对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69%的毕业生首选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作为自己就业的渠道,21%的毕业生首选网络渠道,9%的毕业生选择家长、亲属介绍,而选择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就业渠道就业的仅占1%。大学生就业渠道选择的状况表明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由于就业服务机构行业门槛低,良莠不齐,缺乏职业自律,没有承担起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职责,实质上没有真正起到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积极引导和加强监管,对行业典型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4.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欠缺仍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对接的现实障碍。受调查单位39%表示社会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7%表示实践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1%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专业知识欠缺是困扰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13%的用人单位表示缺乏职业道德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大学生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要求尚无法与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匹配。

三、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鼓励向基层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在基层投资高科技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凭借环京津、临渤海优势,鼓励、引导资本从城市转向条件适合且有高利润期望空间的农村城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基层产业聚集,鼓励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投资的扩大和技术产业化发展,带动基层就业岗位的需求,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范围与容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建立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平台。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政策体系,以县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基层创业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基层推广,使大学生到基层创业成为向往和共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失业人员的就业。

(3)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待遇优惠政策制度。目前,大学生城、乡就业仍然存在政治、生活、工作等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必须努力缩小差别,助推城乡一体化,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度。如:在县城或乡镇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吸引大学生;对于在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给予交通、住房等方面的生活补贴和安家补助,并对其子女就学提供方便;对于安心在基层工作,服务一定年限、作出一定成绩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对于从事基层艰苦行业的大学

毕业生在福利、保险、社保等方面给予更高的优惠待遇。

(4)建立失业救济和保障制度,解决后顾之忧。对于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于企业经营不利而失业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失业救济,这种救济可以采取提供职业培训、发放就业补贴等措施,促使其提高再就业、再创业能力,为其能够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2.强化大学生就业政府管理服务机构,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建成实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要明确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设立专门机构,整理分析汇总各种地方反馈、统计数据、档案文件,实地走访搜集社会需求信息,深入各行各业,梳理有效信息,并对其加工整理,形成内参、杂志、报纸、数据库、电子公告,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机构、企业、大学生推送,形成新的职业定位,为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3.加强宣传推动,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借助广播电视,建立大学生就业频道,宣传大学生就业;借助网络,整合现有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打造规范、便捷、权威、实效的大学生就业平台;借助微博,推出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适应时展的潮流,满足更多大学生和社会机构的需求;借助纸质媒体,联合各种出版发行机构,创立大学生就业刊物或就业板块;借助移动通信系统,打造针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营造就业大环境,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为多渠道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4.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期权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买卖。买卖双方的标的物不是实物,只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候以事先确定好的价格(一般称为协定价格)成交。这个“一定时期”、“协定价格”和买卖证券的数量及种类都在期权合同中事先规定。在期权合同的有效期内,买主可以行使或转卖这种权利。期权交易有效地开拓了市场需求,科学地导引了资源流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因此,为了避免大学生培养的盲目性,合理调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保证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建议引入金融学的期权概念,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组织筹建就业期权市场,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就业期权市场由用人方设立岗位样本、高校设立专业培养样本,并设立期权合同,组织进行期权交易。就业期权市场有利于高校根据岗位价格决定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为实现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形成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互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造就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大力发展大学生就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建立一批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为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决策支持;强化大学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机构,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打造诚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的门槛。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行业资质、资金规模、人员构成、行业标准、从业流程、用户满意度进行监督,在积极引导其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保障大学生就业权利不受侵害。

篇4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参加志愿者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通过体验自己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功与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大学生来说,志愿者实践是他们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渠道。用人单位大多喜欢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对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任职资格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十分重要。

1 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育体系日益完善,高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报告,2010—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630万,660万,680万,699万。相比较2000年的107万高校毕业生,2013年毕业生已经达到2000年的七倍左右。从数据中不难得出结论,大学毕业生不得不抛弃“天之骄子”的身份,而需要直接面对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里一个意义重大的特殊群体,不仅受教育水平高,而且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人才。然而,就是这样的优秀群体,在就业方面竟然会是那么尴尬。究竟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被置于如此尴尬之境地?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使用SWOT分析法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

1.2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Strengths)

专业知识的大量积累是大学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同社会上其他人员相比,大学毕业生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宽且全面,又有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所以能得到社会的欢迎。

1.3 大学生就业的劣势

大学生在校学的知识偏重理论方面,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很多大学严进宽出,许多学生自律意识差,大学几年,只是为了得到文凭而已,自身没能力。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4 大学生就业的机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浪潮下,对人才的需求定然增加。此外,现如今大学生和企业用人单位有了一定的自,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规范化。

1.5 大学生的就业威胁(Threats)

就业人数陡增,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加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此外还有研究生向下挤占大学毕业生位置。就业人口过剩出现,而就业市场容量并没有增加,使得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堪重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2 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影响

基于SWOT分析,大学生需要改进自身素质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就业所需素质可以抽象为四个方面:大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大学生心理素质;动手实践能力。这四项大学生就业素质构成了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体系,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四项基本素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心理素质的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深远的影响。

2.1 大学生志愿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运用的能力

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平台,反复实践所学知识技能,熟悉业务。大学生在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发现问题,学习新技能。大学生也在志愿者服务中发现自己专业学习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优势之处加以强化。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2.2 志愿者服务有利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塑造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集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也使大学生人生价值中的社会价值得到提升。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培养理想人格、塑造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宗旨和内容要求志愿者要以自愿和奉献的精神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这就决定了它是一项高尚的社会道德实践,它引导大学生摒弃金钱至上和贪图享乐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它以社会公益为基点,不计报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引导大学生抵御唯利是图、等个人主义思想腐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崇尚科学,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实用化。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也摧残和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出现了道德的滑坡,有的开始感到茫然、疑虑、紧张、压抑、空虚,从而造成信仰危机,这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有利于大学生塑造职业道德。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前的一次“演习”,是其自觉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廉洁自律精神的平台

2.4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它包括科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形式多样,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大学生在艰苦锻炼中和切实实践中成才,同时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锻炼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提高,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一蓉.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同轨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 赵弘.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1).

3于晃,朱相远.青年志愿者与大学生就业[J].北京观察,2009 (3).

4卓汉容,谭建光.中国社会志愿服务转型的探讨[J].江海学刊,2001 (3).

篇5

目前,我国高校女生比例约为44%。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厦门大学有关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毕业生的87.7%,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大学毕业生低8.7个百分点。因此,重视和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妇女政治权益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妇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追求高效率与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经济价值极限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女性因其天然的女性特点和社会传承赋予她们的任务而不得不承担生育和家务劳动,很难全身心关注所在行业,因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悖离。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因而女大学生在市场选择中往往处于劣势,造成其就业难的关键是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一项统计显示,26%的女大学生经历了与家庭对她们所抱有的传统角色期待的冲突。在一般人心目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依然盛行,传媒中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进而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

3、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新华网上载,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普及化。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将继续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同时部分单位片面认为中国现在是资本稀缺而不是劳动力稀缺,导致了性别、工作经验、学历等就业歧视问题的泛滥。用人单位自也无限扩大,使得社会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用人的最高标准,再加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心理,致使女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4、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目前大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模式和专业设置还不能很好符合市场需求,过多的学生集中在很多长线专业上,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人才的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导致用人单位百般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等用人策略上的短期市场行为,对男女性别的挑剔也应然而生。教育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还不能完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都影响了就业。同时女大学生相对保守和求稳的心态较强,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也是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5、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大学生,这是客观的,也是众所周知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部分女生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在一些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上,女生明显劣势于男性。市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另外,在观念上受传统影响,一些女大学生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她们一方面埋怨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士。对社会上所讲的“女研究生相当于男本科生”这种歧视女性的说法也予以默认,这说明女大学生自己就未能摆脱世俗的性别观念的束缚。

再者,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认为学识渊博,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而是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求职,以至“高不成,低不就”影响了自身就业。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完善法制建设。宪法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现在一些单位把“用人自”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女性就业的封锁。求职过程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原因,客观地看,绝不单单是性别歧视的因素,妇女负担过重的社会现实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其实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分工应进一步细化,从而使女性摆脱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此,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时,应该把保证女性的合法权益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要尽快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性就业的难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政府应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消除思想文化领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家庭教育观念和男性对女性认识的转变,确保女大学生的充分自主择业权,更新和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性别观念,营造和谐人文性别环境,切实从社会观念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媒体应大力宣传成功女性的事迹,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对其刻苦勤奋、耐心细致等诸多优点进行大力宣扬,使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这样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改变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女大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女性就业最集中在纺织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如今这些岗位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一种职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服务等非正规就业将逐渐成为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同时包括了不少与新生活、新科技有关的行业,如网络技术、广告策划、自由撰稿人、证券经纪人、律师、翻译、模特等。

4、高校教育应与女大学生就业紧密联系。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与她们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注重因材施教,因性别施教,因社会需求施教,从教育内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一,开设发挥女性特色的课程,根据女性性别特点培养适应于性别特长的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女大学生独立面对问题,以磨砺意志,塑造她们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促使她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终拓宽她们未来的就业渠道;其二,开展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专门课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女大学生择业的误区,帮助她们调整择业心态,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女性群体在择业中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

5、发挥女性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一般说来,只要女大学生善于发挥她们的职业能力优势,还是能寻找到适合她们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特别是在公关、教育培训、广告咨询、新闻媒体、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等行业方面更能发挥其特长。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女大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和上进心不强的现象,但女性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形象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女性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职守责,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的坚持工作。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从而改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作为女大学生自身要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择业时应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要克服自卑、怯懦、依赖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忌羞涩、扭捏,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自己对各类岗位的适应性,从平凡岗位做起,以素质高、能力强证明自身的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2]李秋荣,王进彦.对女大学生就业劣势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2006.4;

[3]陈的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125-02

引言

研究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对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农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农村家庭的幸福,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对其矿业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和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施测大学生就业风险调查分析问卷,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2001―2015年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从114万增加到749万,毕业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26日共同的《社会蓝皮书:2014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1]。

从以上这些不同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全国大学生数量所占比例中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其自身的背景、社会资源匮乏、人际交往薄弱等因素,从而导致其在就业层面与非农籍大学毕业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就业情况也日趋恶化。“就业难”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农村籍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来到城市念书的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无法就业也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农村孩子拼命苦读考上大学,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工作,从而助长了“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读书不如早点出去打工”的思想。农村籍大学生“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刺痛了多少脆弱的神经,处在“就业难”形势中最困难的环节,农村籍大学生慢慢地成为了社会当中的“特殊”群体,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进一步被堵塞,造成阶层固化,这无疑给了那些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农村大学生一个不小的打击。

二、社会资本占有劣势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表现于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而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社会资本是影响其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从文化背景来看,社会资本占有的劣势能够影响就业市场,与我国传统文化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过度竞争”与“低效竞争”并存的市场;从社会环境来看,不同社会资本占有的主体凭借自身在特定社会资源占有方面的优势而进行权利交换,进而造成了社会“权利泛化”现象[2]。大学生能够凭借其自身或家庭社会资本拥有量多的优势,就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风险。因此,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家庭背景的特殊性造成的社会资本占有劣势,造成了其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比其他群体更多的就业风险,其预见风险认知水平也明显低于非农籍大学毕业生。

三、规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户籍改革的力度,去除限制毕业生流动的条条框框,促使农村籍大学生自由流动和公平参与竞争。其次,政府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匹配的制度,强调公平秩序和法治精神,以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就业的秩序。如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加大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平等就业,惩戒就业歧视。同时,进一步完善公正就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竞争。另一方面,完善就业信息渠道、构建就业信息平台和加强信息服务等措施,可以使大学生本人以比较低的成本或比较简单的方式掌握完全的就业信息,这有利于促进农村籍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能与其他群体在社会中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可以平等地获取就业信息。

(二)开发学校社会资本,缩小校间差异

1.设立就业信息平台。高校每年举办的双创会、招聘会是各校毕业生信息流、人才流的有效载体,提供公平、公开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是农村籍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拓展就业方面的社会资本。

2.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室。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及指导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对学生择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结合毕业生思想教育来进行;要将课程和讲座、报告、座谈、咨询、测评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促进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做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个别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在政策、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倾斜和帮助。高校要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完善“一对一”帮扶机制,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力争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语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存在的特点,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层面形成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具体措施,规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

篇7

就业能力需求水平因学历、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具体而言,知识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包括科学思维技能、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态度要素包括个人特征、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在就业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中,企业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水平除个别项外,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企业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方面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对高学历人才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其能力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普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不因学历不同而有差别。企业对管理类与研发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所差异,这说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也不同。

企业、教师、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差异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上,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信心”。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只是次序略有不同。研究发现,实习经历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企业和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看法的差异大小。分析表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越容易了解企业更为看重哪些个人素质。

此外,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小也会影响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多设置与实际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规范的实习制度,推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对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工作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没有明确的市场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篇8

由于高校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加重,大学毕业生在2001年有114万,2015年就增加到749万,增长6.57倍,预计2016年将达到770万,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农村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问题更加的凸显

一、高校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较差的心理素质。

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大学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全面能力较弱,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自卑焦虑的心理问题,导致就业的自信心不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花费较多的集体活动不能参加,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从而无法参与更多的校园活动,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产生了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缺乏主动性,不善于表现自己。

2.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取向呈现两个极端现象,一部分因为能力较差,在求职过程中退缩、自卑、自闭;一部分因为自我的期望、家庭的期望较高,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观念比较传统,认为自己就要找大城市、薪水较高、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先就业再择业,最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困难。

3.较低的自身综合素质。

一方面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来自落后地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落后,很多学生的计算机、英语、才艺等综合能力较弱。上大学以后,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各方面较弱,而且很多人产生退缩心理,在大学综合能力没有很好的锻炼,而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很多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造成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贫困大学生经济条件差,很多人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去打工,而且往往从事的是低端的工作,减少了锻炼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机会,因为缺少社会阅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利于找到较好的工作。

4.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对就业有着较大的影响,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就更加的艰难。

5.不断攀升的就业成本。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无论是简历制作费、形象费、交通费,还是在毕业前参加的技能培训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大部分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承担不起这笔费用,在竞争激烈的就业过程中丧失很多就业机会,就业更加困难。

二、促进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打造健康的就业心理。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了解自己,面对挫折迎难而上,能独立的面对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作用,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各种就业心理调适的课程、成功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回校交流、辅导老师与专业老师的心理介入等形式,让农村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就业信心。

2.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农村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定位,制定符合自己的就业计划。从较高的期望值向适度的期望值转变,认清社会的形式,可以先就业、再择业,通过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就业信息收集方面,不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网站、联系学长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3.高校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就业途径。

积极促进“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农村贫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农村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适应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转变观念,尽可能地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农村贫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近年来就业形势分析等材料,向农村贫困毕业生讲清今年的就业政策和社会需求形势,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择业常识和择业技巧,充分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和供需见面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益纯.大学生就业障碍及其调试[J].社会研究,2005(4):67-68

篇9

作者简介 任雪丽,淮海工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江苏连云港222003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197―0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 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 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 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 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 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 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

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篇10

一般来说,当社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这个数值上升到15%—50%时,社会就处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而有统计数据表明,在2004年时,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超过了15%,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当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意味着社会中有更多的人员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但是,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随着每年毕业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挑动人们敏感神经的社会问题.深究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教育与社会实际的脱节问题,也有大学生的本身能力问题,更与近几年低迷的国际经济现状有关.然而,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还是要解决.于是许多大学开始在学校中就对学生们进行就业辅导工作,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社会工作介入,那么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呢?

1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的就业辅导,其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姿态进入社会,不会毕业就失业,因此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辅导有重要意义.

1.1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

根据权威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有699万高校应届毕业生,而到了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727万,因此,2014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在浩大的求职大军中,除了这新增的七百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还包括了七百多万中专、职业高中、职业技校以及初中、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因此可以估算每年需要就业的学生超过了千万.并且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素,就业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有必要导入社会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

1.2社会的用人需要

在了解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时,有人做过这样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写道: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经验”是自己难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三成的学生认为是个人能力的欠缺造成自己难以找到工作,另外还有两成的学生认为是求职技巧的欠缺是最让他们头痛的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同样有一份报告作了详细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能力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然后还有自我表达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在这些能力的要求上,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求职者最欠缺的就是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另外,也有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缺乏工作经验是他们最大的劣势.同样,也有观点认为是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的实际就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群体所表现出的能力素质并不是很满意,不论是缺乏工作经验还是欠缺各种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都被用人单位视为大学生的最大短板.因此,将社会工作导入大学生的就业辅导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一劣势.

1.3纠正大学生不合理的求职心理

在很长一段时期,大学生都被看作是“天之骄子”,找工作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生们“物以稀为贵”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些大学生不能够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一事实,出现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求职心理,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负攀高.有些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在不了解就业形势的情况下,盲目自信,认为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好高骛远的思想,往往使求职者失去理性的判断思维,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况.并且,这一类学生因为自尊心较强,如果不能找到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工作,就会出现情绪波动问题.第二,盲目从众.与自负攀高的学生相比,这一部分人也是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只不过他们是不够自信.他们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是不错的事情,甚至有时故意放低姿态,去应聘一份在常人眼中远远不需要太高能力的工作.这一部分学生除了自信心不够之外,还有就是盲目从众,不能正确的估量自己的能力和就业形势,导致出现大材小用的情况,造成人才浪费.第三,依赖心理.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拥有家庭优势,能够凭借一些“关系”找到一份工作,对于自身的实力和就业形势不了解,完全依赖家庭.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关,有些家庭的独生子女缺乏自我独立能力,在就业竞争中缺乏敢于拼搏的精神,因此毕业之后,这一部分学生大多选择依赖外力.

2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应用

2.1社会工作对学生个体帮助

社会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领域,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社会上的老弱贫者,预防一些由于经济困难引起的社会问题等,主要作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将社会工作导入大学生就业辅导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主要应用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生就业群体在就业中都有一些不合理的心理认知,而社会工作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根据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是这些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而错误的自我认识正是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方法,因此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加强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首先是自己对自我能力的了解和肯定,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样,学生才能对自身实力有一个起码的了解,这样在求职过程中,才能做到理性行动;其次是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求职就是一场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见面会,因此如何让别人了解并认可自己,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一项求职技巧;最后,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做到实事求是,并且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因此,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大量的辅导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剖析,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工作奋斗目标;第二,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古人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但是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大多数都有“临渴掘井”之感,也就是在进行求职之前,对自己没有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只是在毕业之后,盲目从众或者依赖外力.因此,如何制定一份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张人生蓝图.职业规划又称作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测定和分析,根据自己的优势、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综合安排,并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最佳的奋斗目标.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问题,社会工作的及时介入能够在就业辅导中,帮助学生弥补这重要的一环,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奋斗目标.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意识的按照职业规划上的步骤进行努力,这会使他们的目标变得非常明确,这对于学生们的未来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项工作.第三,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法律援助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对于众多的就业信息不能够进行正确筛选,因为自我准备不足和缺乏求职经验,大多数关注的就业信息都比较单一,而且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也是比较狭窄.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中以后改变学生们传统的就业理念,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爱好进行职业信息的选择,因此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能够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工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讲解,增加学生的维权意识.因为,大多数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利益上的损害.所以,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2.2社会工作可以协调各方社会资源

社会工作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上文中提到的社会工作对学生的个体帮助,就包含了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而社区工作相较于前两种形式,调动的社会资源会更多.因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除了学生自身之外,还包括了许多社会因素,比如经济环境、用人单位的限制还有学校的专业设置等,因此,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形式就能够有效的联系这些利益方,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帮助学生缓解就业难问题.比如用人单位的限制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用人单位依旧还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所以在这一方面,社区工作就能够发挥作用.宣传就业政策,转变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为女性求职者争取公平待遇.又比如,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表示,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对于这一块不能充耳不闻,而是应该积极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3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大众化的教育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依然庞大,就业困难的情况依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之外,还要进行多方的合作与努力.而社会工作介入能够很好地解决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辅导问题,因此可以在高校中逐步实施并推广,这对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和提升就业素质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刘杰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72-76.

〔2〕刘梦.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06):149.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90-02

21世纪以来,随着全国各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14万,2003年毕业生人数212万……到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70万,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飞速增长。近年来,一方面,社会经济的不景气使得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数量有限,招聘岗位数量整体缩减,呈现大学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高考招考比例提升,大学生人数持m增长,整体素质却有下降趋势。毕业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动手能力差、社会经历和实践经验缺乏、对就业地地域性挑剔明显、眼高手低等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

一、高校共青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其能顺利进入社会、获取工作并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最关键环节,责任重大。当前,各大高校都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作重点工程来抓,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对于大学生而言,闲暇时间是指大学生除去完成学习任务和满足正常生理需要以外的自由时间。在人才培养环节中,课堂教育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培养和进入社会的顺利过渡,这些都要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加以培养。高校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闲暇教育的重要阵地。共青团的工作必须放在学校的中心工作中去安排和把握,必须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来设计自己的育人工作体系。共青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探索的新课题。

二、毕业生具体就业数据及原因剖析

从目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来看,在教室上课占据的时间不是很多。调查表明,大学生每天的闲暇时间在3小时以上,高年级达到了6小时以上。在闲暇时间里,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参加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体会到共青团工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本文将采取一个相对比较粗略的方法:通过统计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就业情况与整体同学就业情况,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因为大学生党员是通过团员推优产生的,往往是参加学生活动的优秀者,在团组织担任过重要职务,所以分析学生党员就业数据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我们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2013-2015年度毕业的学生干部、党员毕业去向进行总结,并跟同期所有毕业生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果。

通过分析上述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如下几个结论。

一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就业能力较为明显地高于普通同学。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学生干部往往因为学生工作、组织活动、社会实践等原因,跟社会有较多的接触,较大地提升了学生干部的与人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生干部的经历也会端正学生的就业心理,适度减少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并增加学生就业心理的认知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及时调整自己。学生党员升学率普遍偏高是因为在发展党员的时候成绩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要求获得奖学金、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同学才能入党,多方面把关使得学生中的佼佼者才能发展成为党员,这样学生党员的升学率偏高也是正常的。而学生干部的升学率数据也表明:学生干部因为参加过多的课外活动确实对成绩有所影响,但是没有影响他们考研的积极性和成绩,出国的同学也是选择继续深造的,所以出国率和升学率两项结合,学生干部的考研录取比例远超普通同学,说明学生干部们大多能权衡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起到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群体的上进心相对于普通学生要强一些。无论是出国率、升学率、就业率,学生干部、党员的比例普遍比普通同学要高。我们研究就业材料时也发现,学生干部、党员的就业单位、工资待遇一般比普通学生要好些。从就业质量来说,学生干部69人中有44人就业,其中有21人就业于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等就业满意度比较高的行业,比例高达47.73%。这进一步证明了学生干部的就业能力高于普通学生。

综上,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升学和就业市场中都占据明显的优势。这一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升学比例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就业的质量上。学生干部经历使得学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进入名企和收入优厚的行业。这可以初步论证高校共青团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通过各类学生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人情世故,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各类活动了解自身优劣势,从而有助于其在总体竞争中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

三、高校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六维”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方案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和思路,本文提出共青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观念支持、心理支持、技能支持、考评支持、激励支持、渠道支持,争取做到服务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

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具有工作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等特征,可以通过平时的各项学生活动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可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消除或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比赛、竞赛,表彰一批表现出色的学生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既让他们通过比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提升就业能力,又可以通过比赛的结果获取用人单位更多关注;更可以通过素质考评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让他们了解自身优劣势,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能力,完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还可以提供各种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可以通过提供各类招聘信息、政府优惠政策,帮助学生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社会形势、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突显,共青团“六维”服务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通过对大学生的观念、心理、技能、考评、激励、渠道这六个方面给予支持,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不断提升其就业技能,激励其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提升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结果反馈自身优劣势并加以改进,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服务体系,最终使得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实现最终顺利过渡到社会的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构建高校共青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如下。

(一)高校共青团要做好正确就业观念的灌输工作

大学生处于吸收外界思想、知识的黄金年龄,共青团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运用理论、社会现象分析、典型事例的正面引导等方法,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只在大城市就业、只找稳定工作”的错误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接受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勇于创业等新观念。

(二)高校共青团要做好心理锻炼和辅导工作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为获得职业做的心理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就业是大学生涯中最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人生中的重大抉择。大学生基本上从入校时就会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并尝试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就业心理是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心理现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增加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三)高校共青团要做好技能锻炼支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看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较为系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寻找合适的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四)高校共青团要坚持激励创新体系

激励体系,即在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恰当合理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奖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和成果,使其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积极反馈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激励和奖励,从而形成整套激励创新规章制度。激励体系是共青团工作的主要特色,更能让参与者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动力,在就业时也能通过各类奖状博得用人单位关注。

(五)高校共青团要完善就业能力考评制度

共青团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综合档案,通过给每位学生设定学年素质考评目标,督促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从中获得就业能力,学年结束后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给予总结和发展建议,对就业能力低下的同学加强引导,查漏补缺,从而督促他们朝着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方向发展。

(六)高校共青团要做好就业渠道信息畅通工作

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组织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联系青年紧密的优势,与校外团组织特别是企业团组织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通过建立就业信息网,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通过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进行优秀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示,为用人单位挑选人才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另外,共青团需要主动做好毕业生信息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工作,及时总结调查结果,形成分析报告,帮助大学生了解本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科学预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

四、结语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的渠道是人才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体现出个体的社会价值。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大W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是高等教育价值的体现。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过于重视学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共青团提升就业能力“六维”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有效切入点,可以促使教育价值的回归。

参考文献:

[1]余燕.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21-24.

篇12

一、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在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培育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积极的工作。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现在大学生就业首选还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唱响到基层、西部等地区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鉴于摩擦性、结构性矛盾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政府作为供给方的主要控制者,最重要的职能是大力推进岗位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公共信息的工作,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的统一制度,拓宽信息渠道,规范人才市场,从而减少就业中的摩擦性矛盾。现在国家的整体生产结构调整还没能完全满足国家就业的需要,还需要国家和有关部门搭建吸纳就业、科研创新的平台。国家要提升竞争力,则一定要有相当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实现机构,同时教育部门每年要将分专业、分地区、分学校在校就读人数、毕业生人数等及时向社会公布,最大限度地减少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教育部门应制定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结合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发展趋势,根据规模、层次、体制和机制等长期的发展目标,特别要关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结构、能力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大学作为人才的供给方,要发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战场作用,大学要与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机制,与代表性的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高校应从预测社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就业方面进行专业及课程设置,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要探讨如何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引导大学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研究采取满足特定需求的激励政策,调节大学生就业流向,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转变,有效支持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这样才能为培养的人才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保值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我们处于信息时代,失去信息平台的支撑,大学生就业工作将无法有效展开,高校应继续丰富、完善和强化就业网站的各项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利用学校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市场,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学生个性能力、兴趣的测评,开展模拟面试、求职讲座,举办职业节等活动,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个性特点等综合能力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学生个人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树立自主意识和使命意识,自主意识强调大学生要清楚认识就业形势和认识到自我价值,应当有自信,脚踏实地,从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长期效应着想; 大学生就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可以大有作为,因此,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站在今天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要根据今后面临的情况调整就业期待和学习内容,努力为将来就业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强化社会支持意识,充分的准备是就业、从业的先决条件; 出色能力是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会直接产生大学生就业问题,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组合方式,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动态可变的,能够及时根据社会工作岗位需要进行定向调整,这样才能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并且要不断地进行知识调节,不断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增强目标性,防止与自己专业方向无关的知识比例过大,以致降低自己的专业岗位能力。学生个人只有从自身做起,平时注重自己对喜欢职业的适应性的培养,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前就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从进校起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经过一年级的适应期,了解自我后,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到四年级初步明确并具有职业人的条件,使自己对职业目标认识进一步清晰,把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与职业定位很好结合,毕业时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择,人才间的竞争,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自己适应目标岗位的能力,挖掘自己从事目标岗位的工作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这样就业就成为一件自然而快乐的事情。

四、大学生应主动进行学涯设计及职业生涯规划,为就业前的职业定位打好基础

职业定位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大学生要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

参考文献:

篇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完成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毕业生人数的迅速攀升,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以及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种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如何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无疑是促进和优化就业的有效途径。而SWOT分析法对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进行战略选择的有效工具。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这种方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一、利用SWOT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优势与劣势分析(SW)

1.专业优势。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专业优势。他们虽然不一定是业内专家,但由于受过专门的文化知识教育,又经过长期的专业熏陶,因此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其他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更易成为本专业的内行,这就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技能优势。而且当代大学生往往在毕业前就为将来的就业做好了准备,取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从而获得更多的优势。

2.可塑性强。当代大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受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相对较少,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接受和适应,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因此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强。另外,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他们运用IT技术的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更多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3.自我认知程度较低。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我了解程度严重偏低的现象,这与他们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密切相关。由于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独立性普遍较差。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自我成长的途径。

4.职业心态不够成熟。科学的职业选择应该是有效地将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即根据自己的技能、兴趣和偏好等与外在的各类机会相匹配而作出的。有调查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大三的学生表现得尤为显著,因为这个时候正处在选择就业或者考研的转折点上,学生开始关注就业和考研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择业方向略有所知,但是又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和判断。比如法律类专业的学生认为他们对应的职业群就是律师或者公检法部门,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翻译和当英语老师是他们的适合岗位。一旦在这些岗位的申请过程中受到挫折,那么,这必然会导致茫然和困惑,在求职过程中就会盲目悲观,心态不够成熟。

(二)机会与威胁分析(OT)

1.就业渠道增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特别是要把上海建成国际一流的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得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随之增加,这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就业的契机。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各类职业资讯能够迅速地出来,这给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保证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能够各得其所。

2.国家相关保障就业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及下属职能部门纷纷下发文件,出台系列举措,力促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其中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例如,湖南省教育厅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并想办法扩大和增设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省级项目;省财政厅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引导和吸纳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省人事厅开展就业见习和就业援助,在现有9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基础上,向省、市两级拓展,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提供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等等。

3.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压下,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据国内知名招聘平台“老麦在线”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6月毕业季开始的时候,全国超过500万的大学生陷入找工作难的状态,大量的本专科学生涌入就业市场。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发展速度显著变缓,甚至出现了规模收缩的情况,其提供的岗位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4.用人单位误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存在以下误区:其一,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时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人片面追求学历,这势必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其二,存在性别歧视。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用人单位因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状况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各方面要素,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招聘男生。其三,生源地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因此选用人才时往往优先考虑本地人才。其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可塑性,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就可以胜任工作岗位。

二、认清形势,做好职业规划的建议

(一)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

1.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大学生通过对自己4年大学生活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优势。比如,在自己的专业中学到了什么?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收获或提高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目前已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潜力是什么?在大学生涯中,参加过哪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对自己全面的评估,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2.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由于当今大学生可塑性较高,同时在学校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多,那么,可以借此充分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决策能力、交际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聆听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等等。通过对自己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好铺垫。

3.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提高独立性。在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同时,善于利用这种知识来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规划。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局限于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比如,在最后一年才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组织现场招聘会以及提供个别辅导、个别咨询的个性化服务等等,这样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由事后向全过程指导转变,要把就业观念贯彻到大学生活的始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有侧重的教育,全面实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

4.调整就业心态。凡事要想获得成功,心态非常重要,求职就业也不例外。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谈到培养青年就业能力时,以方程式比喻:就业力=(知识+技能)×态度。当代大学生在求职时要根据形势分析和自我定位,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有效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误区。在应聘时要乐观自信,勇于迎接挑战,敢于面对失败,同时,要相信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自己不行。另外,择业时要更多地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拘泥于眼前的利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也必须转变和更新,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从向社会索要岗位到向社会提供岗位的转变。

(二)认清外部形势,积极应对

1.充分收集分析就业资讯。就业信息越广泛,择业的视野也就会越宽阔;就业信息的质量越高,择业的把握也就会越大。但是就业信息具有较强的易逝性,一旦缺乏时效性,也就丧失了它的实用性,因此,我们要对信息进行不断地更新,尽量获取最新的资讯。

2.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自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推出了多项扶持大学生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可以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通过对国家及地方就业指导部门、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及其信息资料中心的咨询,及时收集相关信息。

3.利用经济危机这个发展契机。全球在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后,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良机,这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如何利用好这个契机是当代大学生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经历了如此的经济危机之后,哪些行业面临更大的发展,哪些行业会被逐步淘汰;哪些方面的人才是目前急需的,哪些方面是过剩的……要把这些问题带进自己的职业规划当中。

4.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了一些阻碍。那么,如何才能转变用人单位的错误观念呢?很显然当代大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是当务之急。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虽具有了相当的知识积累,却并不等于有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但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平.基于SWOT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2] 孟慧.职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10.

[3] 虞静.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R].江苏省南通市,2009.

[4] 约翰・米多顿.陈东君(译).职业规划[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