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设备设施管理

机电设备设施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机电设备设施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由于一些旧的小区电线、电缆及设配电设施的老化,以及空调等用电设备增多,使得用电功率增大,有些是因为开发商或物业公司缺乏对电力配电设备设施的检查、维修和保养,使得很多小区频频出现停电现象。比如:2012年10月8日,惠州市惠阳区中天彩虹城4栋,一条电梯电缆起火,造成1座32层的高楼整栋停电7天,致使整栋小区居民无法回家生活;2015年3月14日晚11时,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中心花园小区,因小区配电设备故障,400余户居民停电4天;2015年5月2日晚11点多,惠州市“名流印象”小区因高压开关故障,突然停电,至次日下午17时小区才恢复供电。以上停电故障后,为什么要持续几天才能恢复供电?这里面存在一个管理上比较混乱的问题。一是有些物业公司不作为,没有做到对电力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设施进行巡查、维修和养护的责任,二是电力配电设备产权不清,谁来承担抢修费用,责任不明确,开发商与供电部门相互推诿,所以导致几天后才能恢复供电,可是苦了那些停电的居民。

2住宅小区机电设备设施的现状

2.1发电机的现状:

2.1.1部分发电机保养不到位,平时每个月两次的例行启动运行没有落实,在应急启动时,发电机不工作。

2.1.2发电机自启动装置失控,即在市停电或故障停电时,发电机应在7秒钟之内自启动供电,可是相当部分的小区特别是以前开发的一些旧小区,发电机连锁启动功能早就坏掉,只能用人工发电。

2.1.3有部分旧小区的发电机,因为设备老化、缺乏保养和未更换零配件等原因,发电机早已在那里睡大觉了,每次停电小区都只能是漆黑一遍。

2.2消防泵、消防风机及其设备设施的现状:

2.2.1部分小区消防泵及消防设施缺乏维护和保养,有些消防管道、消防闸阀、消防栓已经大部分面积生了铁锈,这种情况下消防系统又怎样能正常的工作呢?

2.2.2甚至有些旧的小区消防栓都已经被拆了,有的消防通道的消防栓箱只是一个空壳的了,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如果一当产生火灾,将会很被动,只能等待消防队员来援救。

2.2.3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地下室和消防通道的温感器、烟感器、消防报警按纽等都是消防控制主机的信号源,然而部分小区的烟感、温感等根本就无法工作。

2.2.4消防风机。消防风机是在紧急情况下,一方面向消防通道及避难层输送氧气,一方面向室外排烟、排出一氧化碳有毒气体等功能,以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为被困人员创造逃生的机会。然而目前部分小区的消防风机缺乏管理,没有做到定期试运行或更换损坏的零配件,我遇到过在日常检查时,消防风机就转不起来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当遇到有火灾危害时,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2.2.5发电机与消防连动。发电机是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是停市电后发电机自启动投入运行。然而在目前的现状,有部分小区的发电机不能正常的自启动,每次停电后必须人工发电才能送电上去。这样是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建议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完善这种用手工发电的情况,不论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把发电机自启动功能完善或恢复起来,以便为消防应急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2.2.6消防控制柜与电梯迫降。消防控制柜的迫降按纽与电迫降开关连通,在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下,在消防控制柜上操作能迅速将电梯迫降到一楼或首层。这种功能是在遇到火灾等非常情况下,迅速将电梯停在一楼或首层,以便将电梯里的人员运送到一楼安全地带,同时也可避免各楼层的其他人员再次乘梯而遇到危险。然而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小区消防控制柜没有派上用场,甚至连消防监控中心的人员都撤走了。比如我所见过的一个叫金茂的什么小区,监控中心根本就没人在的。建议消防局、开发商及物业公司等对电梯迫降消防连动进行监管,监督、检查并落实小区的电梯迫降功能是否正常,落实在消防控制柜上操作迫降开关时,电梯是否能正常迫降到一楼或首层,只有靠消防管理单位、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各施其责,齐抓共管,才能将消防连动、电梯迫降等功能落实到位,才能为非常状态下紧急救援创造良好的条件。

2.3电梯的运行及维保的现状:

2.3.1部分电梯运行不稳定,运行噪音大,特别是一些老式的电梯,运行起来晃动很大,乘坐电梯会有些恐惧感。

2.3.2电梯保养不到位。每个月例行的2次保养,有些维保单位只是走一个表面的形式,走一个过场,而没有真正的尽到责任。比如对地坑的检查,对门锁、门刀的检查,以及对油杯的检查都是很缺乏的,比如我有检查发现保养过的电梯油杯里严重缺油,电梯却还是在正常的运行。油杯缺油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当轿厢与运行轨道干摩擦的时候会产生高,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一些故障。电梯层站门地坎里的杂物通常比较多,容易对电梯开、关门造成影响,因为这种原因导至电梯轿厢门不能正常的打开或关闭,所以电梯也就不能正常的运行,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

2.3.3五方通话对讲,确实有部分电梯五方通话对讲存问题,有些电梯在年检的时候把五方通话对讲功能恢复好,质检过关后就不理了,甚至有时电梯困人在里面,不能及时的呼叫监控中心,给被困人员造成极大恐慌,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篇2

为了有效控制设备故障点,在大型设备采购开始时就必须严格控制。设备采购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维护以及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备采购中,必须根据矿井工作要求,对设备型号、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购入后,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备检测,从而避免设备自身质量引起的故障。同时这也是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强化监督管理体制

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作为展现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管理对控制设备故障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管理人员为中心对机电设备进行整体全面的管理。在编制企业监督与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对矿井设备故障点以及发生率进行科学评估,并且以此作为依托,让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另外,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执行监督机制以及对故障点进行全面掌控,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再使用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做好设备系统后续维护与管理工作。

(二)健全维护与管理方式

在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中,除了设备自身质量会对机电设备造成影响外,使用周期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就像生命周期,不能逆转一样。但是,通过有目的的维护与管理方式也能减省对机电设备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故障过早出现。例如:在夜间工作中,对于部分煤矿作业并不需要机电进行辅助,也可以使用保障措施,降低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同时这也是边相延长使用周期的做法,它不仅能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一系列的保障措施都必须在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会对矿井煤矿生产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从业人员造成生命影响。

二、强化现场管理以及技术培训工作

(一)强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整个机电系统故障点的所在。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来看,由于系统结构逐渐复杂化、大型化,为了保障现场管理更加全面、完善,必须对矿井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与管理。在现场管理中,操作人员必须根据矿井机电设备操作要求,按照正常的流程以及轨道进行,并且时刻保障系统运行正常;通过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抽查、巡查、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对于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的部位,应该立即跟换或者维修,并且做好记录工作,这种“体检科”以及“户籍”的维修方式,不仅能加快设备好转过程,还能减少维修时间与待修率;通过保障大型固定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从根本上避免机电设备带病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强化工作人员日常培训进程

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矿井维修与管理人员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下,矿井大型设备越来越别具一格,传统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时展要求。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推动大型机电设备在矿井中的应用过程,必须根据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相关设备的维修率与利用率。维护人员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同时也是管理成果的保障。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团队,必须根据技术以及时展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维修管理水平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提高机电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在矿井机械化不断增快的环境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生产要求也不断增加。所以在管理人员中,必须采用送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推动矿井生产培训工作。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结合力度,在集中或者分散培训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施构造、结构、性能、工艺流程以及结构原理,从而不断提高机电维护管理队伍工作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78-01

一、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每年的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六成,一旦机电设备停止运转,不仅会影响到矿山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生产,还会对矿山工作人员构成人身安全的威胁,特别是煤矿企业,一旦井下通风设备停止运转,那么就会导致井下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量集聚,从而严重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工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对于保证矿山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矿山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付生产中,根本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而很多矿山的负责人在观念中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而是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矿山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欠缺。

(二)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在矿山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人,很多矿山企业没有专职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无法与生产相结合,而仅有的几个机电技术人员又是仅凭经验相当然的进行原始操作,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并且也爱到经验的局限,无法应付日益加大的设备故障率。

(三)矿山机电设备认识不到位

在矿山进行设备采购入厂时,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安装调整试都没有做到位,盲目的把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来,于是造成本该发挥最大效益的机电设备因为人为的盲目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如何有效的管理矿山机电设备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规范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行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贯彻执行。也有矿山企业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机电设备点检标准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从各方面建立维护、检修、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违者重罚。这样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度,才能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及时对隐患进行处理

日常工作中对于机电设备的点检一定不能放松,要认真细致的检查,以便及时的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在下一次就酿成惨痛的事故,因此企业的各个阶层、每个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在企业的各个一线部门都设置专业的点检站,各组配备点检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机电设备点检工作。

(三)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确保设备资金的投入,加大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力度。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诸如变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控技术等高新科技都在不断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设备安全性能好、工作性能高,不仅为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保证,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矿山的机电设备与其它行业的设备维修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设备工作环境多样复杂,因此维修作业也就相应的多样复杂;另一方面,作业条件会限制机电设备的结构设计,导致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电设备结构设计并不是很合理,往往很难保证维修质量,或者干脆就无法维修。因此对于机电设备我们矿山企业的员工要加强安全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适当的采取设计检修通道、预防零部件变形、脱落、改进设备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作业的安全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干多干少一个产、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摒弃,因此奖励机制、良性的竞争机制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无论管理层还是一线基层,都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经济的“软约束”。激励机制所涉及到的方面可以包括设备的操作、维修和保养,也可以包括对新设备性能、质量的掌握等,让每个员工在激励机制的约束中逐渐形成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

篇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past,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have greatly ascend,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actual situation, adhere to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refor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o overcome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and also accumulated a lot of relevant experience.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nning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current, there is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solv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quipment management poin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当中,机械化的程度相比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是国家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另外一个方面,也是机械设备在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在近几年当中,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坚持进行机械化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克服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也累计了许多相关的经验。但是,从目前的运行以及操作状况来看,依然还存有一些问题急需要进行改进和解决,这就需要具体的措施和方案。主要的来讲,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机械设备管理之中的主要问题

1.1建筑机械设备失修的情况较严重

在操作和使用当中,只重视设备的使用,而忽视了起更新和维修,加上监督工作较少,进而就造成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大大下降,达不到使用和操作的需求,有些时候相关设备急需要使用,却得不到应有的维修,所以只能带病进行相关的作业,使小问题变大,并且恶性的循环。

1.2建筑机械设备的档案较分散,账目不清晰

这一方面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之中也需要有足够成都的重视。在建筑企业当中,相关的所有权归属层次有所不同,进而也使得设备的档案管理人员,在配备的过程当中也不尽相同,也就行程管理力度差别比较大并且较为杂乱的情况,有时甚至是设备无人进行监管或者是监管的力量不足,进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

1.3操作人员较杂乱,队伍素质有待加强

在相关的建筑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管理人员之中,时常有着人员不稳定且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在其工作人员当中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工作都做到最佳、将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落到实处。

二、 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要点

2.1深化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改革

对于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应当着眼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不应该由少数管理人员说了就算,更不应该是企业各个部门各干各的。这样就要求企业进行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建立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系统,从而管理中决策问题要有更多的人参加,企业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协作、互相提醒,提高个不问协同工作能力。

2.2实施高质量机械设备管理

企业在对工程机械管理时进行集中管理.将所有工程机械由同一单位进行管理,或应用机械租赁公司集中管理.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集中管理具有诸多优势:第一,集中管理可以精确企业的成本核算,促进增长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第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保证了设备管理制度的推进与实施.于此同时,小范围便于企业的管理,有效的减少了支出,减少了设备闲置的时间.在满足本企业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闲置设备进行租赁。第三,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以及保养计划的时候,必须对设备进行具体情况的分析,针对不同设备,采取不同措施。对于新设备,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加强机械维护为重点,对于陈旧设备,则要求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进行修理为重点。

2.3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型机械设备也随之不断问世,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工程机械进行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同时可以全面的管理。企业方面,要加强员工技术培训的力度,开展设备管理、维修与操作人员方面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熟悉掌握设备的结构、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排除等‘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检修人员会操作。在企业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工作氛围。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者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4做好建筑机械维修保养工作

工程机械设备作为物化科学技术,是施工企业主要的生产力。设备维护保养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自然磨损与部件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及时的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修理直接关系到工程机械能否正常使用。 企业应当加强对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视,避免设工程机械管理部门人员的频繁调动,将设备保养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同时应当注意克服短期行为,正确的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实现企业的长效管理。对于企业一些部门只用不管的现象,要从抓成本管理与强制保养入手,规范部门自购行为,强化制度约束能力,切实可靠地解决目前设备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严重脱离的问题,从而减少企业损失。

建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创新

3.1积极建立机械设备的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我国的目标。当前,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大量消耗,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等理念。在机械设备行业中,这些理念也同样适用,“设备的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维修模式,设备资源的持续和高效使用,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例如,坚持“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从设备的使用到最后的报废整个过程,最大程度的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规定的状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做到最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最小。“绿色管理与维修模式”是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生产模式在维修业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发展趋势。

3.2全面开展TPM全员生产维修,使TPM更加全面化、完善化

TPM已经成为被国际企业界广泛认同的、成功的维修管理模式。因为地域不同,文化不同,TPM的推行方法也有所不同。原始的TPM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现阶段要对TPM的全面化和完善化。我国TPM全员生产维修和维护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形成了体制,我们还要实现设备管理、制定规范、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中的综合性、系统化,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到全体人员都参加的TPM全员生产维修,并将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创新以项目管理方式作为企业重点工作来抓,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维修难易情况,将预防性维修与事后维修进行有机结合。

3.3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信息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也应加强信息化管理。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与维修能够提高企业各方面能力。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化管理,对设备的使用、维修、养护等进行信息的收集,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电子档案的存储与管理,为以后设备故障机理和可靠性维修性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我国机械设备应逐步走向的计算机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路子。

参考文献:

篇5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我国电力系统改造工程逐渐增多,同时也扩大了火电厂的数量以及规模。而在火力发电厂建设的过程中环节,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管理工作质量最终直接影响到电厂的运行正常与效率,因此,在安装调试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效开展工作,做到保质保量。

1 影响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的因素

火电厂项目设备作为实现能源转化的重要设施,其在安装和调试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以及影响,导致影响了设备安装的质量,无法完全在火电厂运行中充分发挥。笔者结合多年经验与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对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作为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素质能力往往对工程安装调试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施工人员在安装调试作业的过程中若缺乏熟练过硬的技能,导致其对不同类型、型号的电力设备各项性能的了解,往往会引起了安装风险以及隐患的存在,最终在正式投产运行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故障。基于此,为了进一步确保作业的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相关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以及素质的提升。

1.2 施工环境的影响

作为电力设备安装、调试作业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施工作业的场地环境质量也会对施工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施工场地环境较为恶劣,施工材料以及设备堆放杂乱无章,作业环境条件受到限制,对火力电厂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至关重要。

1.3 工种交叉过度影响

由于火力电厂电力设备安装、调试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土木工程、电力工程等诸多环节,故而出现了工种复杂、施工规模庞大的特点。在这样的状况下,施工人员往往在安装的过程中遭遇到工种交叉作业的问题,使得工作难以有序开展,使得管理凌乱无序,会可能给施工企业单位带来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方面的风险。

2 火电厂电力设备安装管理措施

火电厂建设完毕后,投入运行正常是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电力设备安装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重视设备安装作业的过程的管理工作。关于火电厂电力设备安装管理工作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有以下几点:

2.1 加强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提升,要保障电力能源正常的供给,电力设备安装的安全性能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部门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装作业安全性的提升,规避因设备安装、联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依据设备安装的具体状况制定好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团队以施工方案为核心进行操作,此外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并通过相关培训促进其责任心的提升,进而保障设备安装作业的稳定开展。

电力设备的安装作业主要分为规划、协调、安装三个阶段。为了确保各环节安全性的提高,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进而保障火电厂调试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以追赶工期而导致的安全质量问题。

2.2 加强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在开展电力设备安装作业时,需要对设备性能、各项技术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_标。同时,施工单位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技术管理,为安装作业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首先,安装施工单位要进行技术交底,并加强技术监督队伍的构建,确保安装作业所需的技术符合实际的需要,确保设备在后期运转的安全性、时间、状态、环境等因素符合设计要求。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引进先进技术的运用,确保电厂项目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作为火电厂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好坏对整个火电厂的运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逐步扩大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实现对设计图纸、施工材料等部分的质量控制。

工作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计,并对火电厂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抽样检查,确保其符合项目工程实际要求与标准。另外,在设备安装作业之前,施工人员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对各设备质量参数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而对未达标的产品则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防止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严格管控力度,确保其质量。

3 火电厂电力设备调试的管理要点

所谓的火电厂电力设备调试,指的是作业人员在完成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作业完毕后进行试运行,并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状况进行调试,确保整个项目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设备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在设备调试管理作业时,需要作业人员对各设备的组织以及性能进行整理、记录,并依据国家以及行业的规定进行调试。一般而言,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项目的用途以及性能等方面进行操作,确保其符合各项规定以及标准。通常情况下,调试人员会着重开展绝缘电阻测试和保护跳闸试验。绝缘电阻测试作业的开展能够对保护回路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保各信号灯指示的准确无误。而保护跳闸试验则对断路器回路之间接线的安全性、准确性的试验。检查转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整个系统带介质运行的严密性,压力、温度、流量等相关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分系统安全稳定有效运行,满足机组整套启动的条件。

管理人员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法的运用,将火电厂调试工作分为多个独立项目,并依据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确保调试作业的顺利开展。另外,该管理方法在运用时需要对相关人才的选用,故而需要电力部门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招募,确保在各个岗位上有合适的人选。合理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是促进各项作业的稳步开展,并在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的有效管理,确保作业效率的稳步提升,促进电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

总体而言,作为保障火电厂安全运行的基础以及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设备的安装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作业人员做好各项调试工作,保证设备投入生产后期运行的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在调试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指标以及监督到位,最终确保整个工作环节有效开展,进而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回报。

4 结束语

为了确保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电力建设企业需要依据有关标准开展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安装调试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各单位在开展电力设备调试、安装过程中的环境具有差异性,故而本文所讲述的内容只作为参考,需要电力建设企业依据实际合理选择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