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风险对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财务管理在每一个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医院个体管理中会存在很多财务风险,为了对各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需要完善财务风险,从风险管理现状入手,将具体管理对策落实到实处。通常情况下,医院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实际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会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在前期投入中如果不能有效的收回成本,必然对医院后续管理造成影响。
一、财务风险概述
医院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医院财务活动中由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情况,进而出现极大的损失。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的各项管理工作比较多,医疗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医院负责人必须对其引起重视,对各项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进行分析,将风险预防机制落实到实处,及时检测到不确定因素的具体表现,尽量减少财务风险,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的成因比较多,涉及到内部、外部等管理形式。由于风险种类比较多,必须对成因有全面的了解。以下将对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举措,在后续管理中需要对管理制度形式进行分析,按照财务风险的具体要求,必须对各种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保证制度形式的有序性。但是在具体管理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医生的行为无法得到控制,甚至存在谋取经济效益的情况,对医院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
(二)重视度低
医院领导对财务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重视度比较低,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记账管钱而已,没有对财务做出很好的规划和合理的调整,导致财务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医院相关部门的重视度对整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对策,必然对医院整体发展产生制约性影响。财务风险的重视度会出现经营风险和筹资风险,相关负责人对资金市场的发展机制缺乏长远的筹划,医院在资金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中,同时对银行借款过分依赖还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利息支付压力。因此风险重视度在整体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不能掉以轻心。
(三)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风险的意识薄弱是导致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受到医院性质的影响,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管理能力低的情况,滋生了很多财务管理风险。在医院财务管理阶段,很多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对新的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日常工作仅留在表面,各项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比较大。此外医院没有确定切实有效的风险机制,奖惩机制和激励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风险的动力低,降低了医院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措施分析
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结合医院当前管理现状,将具体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能力。以下将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一)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当前管理现状入手,兼顾到财务风险的具体管理形式,优化管理措施,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保证医院的一切工作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在建立财务风险机制的过程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设定有效的内部控制部门,发挥内控部门的最大化作用。最后要扩大内部执行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院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必要时要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对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前对特殊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树立风险意识
由于医院管理中涉及到内容比较多,在风险管理中,部分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度比较低,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部分医院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逐渐提升。因此在具体管理中需要掌握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形势,从医院当前管理现状入手,强化风险教育,树立医院决策层的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防范财务风险,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风险管理中,为了防止出现财务黑洞的情况,可以对药品和器械的购置采用竞争招投标的形式,采用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的形式,发挥风险管理系统的最大化作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医院整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实践。管理人员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的审核,严格执行债投标管理制度,考虑到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医院原有发展形式的要求,制定有效的投资预算规模,计算投资的建设后期和回收周期,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保证企业发展的有序性和完善性。
四、结束语
医院是高风险、高科技和高难度的行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强化对财务管理的控制是当前财务管理的重点所在。在实践过程中要将财务管理放在首位,落实风险管理体系和具体要求。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在管理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降低财务风险,保证医院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医院整体发展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为医院建立高效的运营环境奠定基础,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陈香红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预测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的经营行为已成为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如何防范和应对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医院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只有积极地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解,深入地研究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特点、形式以及领域,才能有效地制订出相应的医院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为医院经营和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为医院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持,保证医院的顺利发展和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能够顺利运转,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1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医院已成为和企业类似的经营体。那么作为一个经营体就必然有可能会出现财务方面的风险。想要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就必须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医院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把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分为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二,财务风险贯穿于医院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同时体现在所有的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所有矛盾的集中反映。第三,医院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和发生的程度以及范围都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财务活动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无法进行整体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医院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第四,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最终必将反映在医院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当中,对于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从而对医院的整体收益造成威胁。最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影响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对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进行控制。
2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各类医院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非常多,具体来说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院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过于复杂和多变,无法准确地预测并且无法进行改变。(2)医院内部管理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3)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占整体资金的比重太高。(4)医院进行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无法制定有效的决策,从而使投资项目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并且收益也不能按时回收。(5)审计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6)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太低,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并且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另外,医院的审计部门没有进行合理严格的监督,医院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是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以及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方式也会造成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3解决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根据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3.1提升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就是要从医院财务风险特点的角度出发,实时对所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观察。同时也要提升医院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才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的意义所在。在预测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的过程中,要参考国家关于医疗方面改革的最新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来对风险进行观察和预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从而及时地研究相应的对策和处理措施,把财务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2建立有效的规避风险体系
随着医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医患关系处理产生的收支状况构成了医院主营项目。医院必须以主营项目产生的内生性风险作为防范的重点,如何做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成为百姓信赖的医院,这已成为医院财务规避风险发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一,要建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联合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科室,建立统一的制度和规则。第二,要实现财务流程一体化,主要围绕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落实各项财务控制与监督制度。第三,要对风险控制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包括医保和医药减免、欠费退费等一些款项,对于这些相关方面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第四,所建立的规避风险体系一定要从整体上覆盖对医院财务造成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保证对医院主要收益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3.3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
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对于医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些决策的错误很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财务风险,所以医院的决策能力十分的重要。要提升医院的决策能力,首先,医院要改变制定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要保证作出的决策是符合科学的,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对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多种应对方法,综合分析决定用哪一种最好。其次,医院也要针对决策体系来设置一个对决策进行评价的系统,对于决策的产生进行监督和分析,在保证决策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财务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3.4对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
对于医院投资的控制主要是以银行的融资及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首先要结合银行融资的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建立财务机制,同时也要妥善地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收益慢以及不稳定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利用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
3.5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
在医院的整个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对于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部门就是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医院财务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内部人员贪污情况的发生。审计也能使医院财务的管理变得更加清晰,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想要有效地提升审计的监督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符合医院要求的审计工作人员,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的在个人品德方面,对于医院财务的监督要做到铁面无私。同时还要给予审计工作人员足够的权限,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不会受到管理层的限制和影响,这也是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3.6提高医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从医院总体方面考虑,想要从根本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要求医院的财务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意识,只有对各种财务风险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辨认出各种财务风险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控制和规避。在这方面,医院要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相关的知识培训,同时也要培养财务人员学会利用先进手段和技术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衡量。此外,还要提升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让财务人员掌握更多应对风险的方法,从而更合理地对风险进行应对。
4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想要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提升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以及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总的来说,如果医院能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并且能根据医院财务风险的特征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那么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规避财务风险的。只有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或者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才能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顺利运转,才会给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作者:肖丽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所谓筹资风险就是指企业在负债筹资的过程中本金受到影响而难以收回,造成很难偿还债务本息的现象。这种风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负债经营造成本金的流失,其次就是社会利率与汇率发生变化而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与预期的企业经济收入不符。
2.投资风险。
任何投资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如果发生期望的筹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投资方面的损失。无论企业和个人在投资时都会对投资的报酬进行考量,而由于投资方错误性的预测常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投资的数额与项目常会发生使用期限上的变动,这就更容易增加投资方的财务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
企业资金的流动是必然的,而如果资金的流出时间不能够与流入时间形成默契,就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资金链断裂严重,又没有及时的补充空缺的资金就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破产。
4.收益分配风险。
一个企业的收益分配不均同样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例如企业不根据职工的劳动水平进行相应的薪酬分配,就会使员工产生不良的工作情绪,从而影响企业持续的经营。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1.资本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如果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还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然而当前的国内市场中,企业资本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1.1债务资本在全部资本的比例偏高。
如果企业的债务资本达到了企业全部资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一旦企业发生经济方面的事故就很难及时偿还债务,这就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财务风险。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国有企业只重视企业的盈利而对企业经济方面的利益损失漠不关心,这种传统的依赖银行贷款、盲目追求产值的经营做法造成企业负债不断增加;同时受国内长期的内部机制不健全的影响,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造成生产资金的短缺,被迫不断增加企业的负债而维持生产经营活动。
1.2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过高。
一些企业的总资产负债率可能比较低,但由于其流动负债的比重比较高,造成企业的净现金力量不足,这就使得企业要通过短期的负债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1.3权益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
过度偏好股权的融资而降低对债务融资的比例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已经非常普及。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的过程需要争取更多的新股,从而导致企业的权益资本的比重逐渐增大。
2.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受国内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很多企业并认识不到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企业的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的引导。盲目性的企业投资可能会给企业谋取到一定的利益,但更多的可能是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当前一些企业的投资项目并没有周密的分析与研究,单纯的主观性判断以及不全面的经济信息使得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频繁的失误,投资项目的损失造成企业资本的短缺,引发不断的财务风险。同时还存在一些企业欲通过多元的投资实现投资的准确性,但事实证明这种多元化的经济谋略同样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物损失。
3.资金问收策略不当。
对于企业来说,一切财务活动都是以资金的垫支为起点的,而活动的最终以货币本金的增加为结束,所以财务就是以获取增量货币而进行的垫支货币行为。在企业资金流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企业资金回收,那么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当企业应当收回的款项没有收回的时候,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就要走扩大市场的路线,而大量的赊销行为不仅会降低企业在市场上的信用度,还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给自身增加坏账的风险。如果企业资金的流动比较缓慢,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资金流去进行债务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企业没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就会导致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变成真实的风险,此时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危机,面临着倒闭的可能性。
4.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财务风险意识。
市场的供需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都能够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这些因素都是无法预知的,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企业时刻都会面临着财务危机的出现。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而现实却是很多企业根本没有任何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与机构,这也是企业受到财务风险影响比较严重的首要原因。
三、控制及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合理建议
根据以上的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分析,我认为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首先要从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着手,树立管理人员的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积极用科学的方式防范风险、应对风险,最大化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1.优化财务结构,营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结构离不开企业筹资环境的影响,因此优化企业财务结构应从认识与分析企业的筹资环境状况着手,进而分析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与处理对策。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平衡处理好资本与债务资本间的关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从而确保企业的负债与经营规模、市场竞争力的和谐。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负债越高就越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这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才能充分发挥好其积极的作用。企业在进行项目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项目的盈利状况,至少要在盈利持平的状况下才可以借入资本进行投资。当然还需要优化企业的负债结构,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本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盈利状况,分析现金流量的波动状况,将企业的负债结构进行完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获得长远的发展空间。
2.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企业的任何决策都需要有科学的财务风险理论知识的指导,只有科学的方法与程序以及经验十足的专家与企业管理者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够确保决策的可行性与利益最大化。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化,首先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明确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责任制度,当因为决策错误而出现企业财务风险时,企业可以依照规定对决策者进行处罚,从而确保决策者的责任性。其次还要需要规范性的评估制度的支持,虽然当前这种评估制度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但是很多项目的可行性的确认需要这种评估标准作为支撑。当然建立投资项目后的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投资项目后的社会效益以及决策质量的分析与评价不仅能够及时监督该项目的运营状况,还能够总结决策的经验与教训,为企业以后的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
一、高校形成财务风险的诱因
(一)不平衡的收入和支出
高校经费一般划分成两点,即教育事业方面得来的收入以及教育财政机构给予的拨款。前者就是每学期从学生处收的住宿费以及学费,年度性非常明显;后者指的是国家财政给予了定向拨款。高校财务需要承担科研技术研发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多种开支。在教育成本逐渐上升的背景下,所有的支出几乎都是增加的,不只需要对高校的正常运转进行保障,同时需要保证高校在开展活动中的资金;不只需要保证现阶段资金费用所需,还需要确保未知变化的一些费用所需,正是这些财务支出本身的特征使得财务风险加剧,高校承担非常大的财务风险和负担。
(二)贷款因素
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债务风险就是高校在运转期间向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出现的不良举债情况,对高校的人才建设以及科研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该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该形式,我国财政部门未给予财政方面的补贴,很多高校开始出现“巨额”贷款的情况,每年的利息支出非常高,比自身的承受范围还要大,因此,高校财务出现了很大的压力,对于高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导致高校出现一定的债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一)国家要制定针对性地政策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缺离国家政策的支持,在高校财务风险的问题上,国家需要制定针对性地政策进行有效防止和约束,同时,需要加强社会力量的集中,支持高校的发展和建设。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国家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很难完全确保高等教育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所需,因此,国家就可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有助于高校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在优惠政策的制定中,需要体现吸引社会各个领域的投资上,通过社会力量的集中帮助高校进行建设,共同承担资金所需,这样一来,能够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缓解的过程中,对高校教学条件有效地改善,能够帮助人才培养,并且得到比较多的社会效益。高校对资金进行引进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一般是从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方面进行投资,同时,还能够通过基金会向社会进行集资,或者是募捐活动的开展,获得资金筹集,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我国给予相对应的政策支持。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速度,能够很好地处理财务风险
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的财务工作者来说,需要加强力度关注风险问题,同时,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科学化管理。想要确保高校财务不受损坏,就必须对管理的完整性进行保证,并且能够从源头上防止财务风险出现,所有的财务人员都需要具备财务方面的风险意识,选择有效地措施预防,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清楚地交代工作任务以及具体职责,还需要对工作方案进行制定,在实际工作当中有效落实。同时,高校的内部需要对财务的内控制度进行制定,能够让财务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督促和制约。除此之外,高校财务支出方面需要开展监督工作。比如,学校建设教学楼和宿舍楼以及图书馆等,就需要财务人员进行合理地预算,对不必要开销进行减去,实现科学化的资金调配,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防止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为高校的发展做好财务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银行的配合
银行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不断发展,高校就会选择从银行进行贷款,银行可以为高校制定一个债务放宽处理的决策,高等教育院校属于社会公益性的教育机构,银行需要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向高校开展借贷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和高校的具体偿还能力结合,进而制定一个针对性地借贷方案,还要积极地引导高校进行合理地借贷,做出科学的规划;有关高校借贷的时间问题,银行需要按照高校的实际收支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必须监督高校在第一时间对欠款以及利息进行偿还,当高校在还款的时候发生了债务危机,那么银行就需要和学校之间进行协商,还要选择宽限归还期时间的方法,或者是降低一定的利息,通过这些方法帮助高校从债务危机中脱离出来,进而防止生存危机的出现,银行对高校财务工作进行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通过银行获得学费方面的借贷,处理其学费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银行效益的提升。
(四)加强统筹管理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工作。一是,对资金的需求量进行科学地预测。防止出现现任领导为了创政绩,但是后任领导还债的情况,高校发展需要形成一个长时间的还贷规划;二是,对贷款的期限和最佳的负债时间进行确定,均匀地分布债务到期时间。进而对学校所承担的财务负担进行减轻;三是,要对还款计划进行制定,高校开展财务管理的工作时,需要把还款计划纳入到年度预算和收支过程中,保障还款资金的重要来源。总之,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一定的创新,并且加强人员的融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高校在发展期间形成稳定的财务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推动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降低因为高额贷款导致的债务风险几率。
(五)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并对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进行构建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自身的发展观念进行转变,利用自主创新模式,对适合学校的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进行构建,用这样的方法促进高校抵御风险的水平提升,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多个渠道对资金进行一定筹集,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教育筹资的体制进行建设,用这样的方式走向多元化的办学道路;或者是里一共广泛募集资金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对高校的财务收支问题进行缓解,促进学校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效益提高,提升资金的周转率,为高校的发展做好基础准备。
(六)形成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需要形成自我风险的意识,全体职工都必须正确地认识,所有阶段的失误都会有财务风险出现,形成于日常工作的不同环节,所以,高等教育院校的所有职工都需要形成风险管理的意识,特别是领导层的支持,需要在所有的决策环节融入风险防范的意识,促进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七)加强内部制度的完善
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国家大的经济形势、国际油价、世界油气储量和企业本身经营特点的影响,其投资巨大,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的威胁。特别是过去石油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扶持,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较淡薄,风险管理系统操作落后,自石油行业重组改制、石油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来,石油企业固有的财务风险充分暴露,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使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同时石油企业的财务分析现有指标也过于简单笼统,不足以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运营管理当中已经潜伏或即将触发的财务风险。
如何有效地防范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成为当下石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瓶颈。从企业财务管理层面而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一、石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现金流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控制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应收账款逐年增加,财务费用居高不下,营运资金常年为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出现负增长。虽然应收账款的资金回笼风险不大,但管理受控难度大,高额的应收账款挂账已经严重影响了西南局的经营发展,致使石油企业不得不通过筹措带息负债来满足经营及新建投资资金的需要,资金运作成本明显增加,影响石油企业整体效益。
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管理相对薄弱。受国际燃油、钢材及其他部分材料价格下调影响,企业存货可能形成跌价风险,高额的存货及长期待摊费用将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本。因此,如何对存货进行合理储备、应急储备,如何通过整体调控规避存货储备发散风险,是当前石油企业应当引进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主要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提升不明显。毛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石油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以西南某石油公司为例,2009年,该公司的工程施工板块在西南市场的毛利率仅为5%,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川西工区毛利率大幅下降);在南方市场的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5%降为-22%,从盈利变为亏损(其中主要是川东北工区毛利率大幅下降)。
预算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依然偏弱。一些下属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预算编制不实、执行偏差较大、控制力不强。预算未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未能实现以预算为基础,全程监控项目运作情况,以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二、石油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目前石油企业仅仅通过简单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的分析,来揭示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准确界定企业各财务指标的临界值,以及合理测算企业风险参数方面其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石油企业应对财务的有效对策。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确定各财务指标的临界值,合理测算企业的风险参数,并用不同信号,分别表示企业财务风险状态处于各种风险状态,从而为财务预警决策提供直观依据,具有监测功能、诊断功能、预知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并可根据功能设置信息系统、预测系统、警报系统和对策系统四个子系统。
与企业有关的内外信息通过信息网进入预警信息系统,经储存、处理、甄别和推断后,再进入预测系统;在预测系统,计算各种预警指标,运用预测模型,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财务风险状况;将输出的结果进入警报系统,与预警线进行比较,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然后根据判别结果调用对策系统中提供的排警与防警对策,最后发出警报信号以及显示排警与防警对策信息。
当决策者接收到预警信号后,要根据预警信号在短期内做出大致推断,以揭示预警信号意味着什么,寻找引起风险的原因及根源,运用排警与防警对策提示(但不能受限于这种对策提示)研究具体化的对策方案与措施,并尽快加以实施。
三、石油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可及时警示风险,提高风险应对意识与风险应对效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包罗的指标细致全面,可涵盖七大类32个指标,为基础财会指标的核算以及稳健财务平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四个不同警示等级的直观显示,可以及时有效地提示可能隐含的潜在风险,有助于相关人员对症下药,及早排除疾患,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规避资金断链风险。针对石油企业资金流趋紧的现状,本系统的施用可以及时警示资金使用状况,提醒应收账款的清收,信贷规模的控制,成本费用的缩减、以及资金沉淀的减少,为西南局资金安全管理、效益管理以及优化决策提供保障。
能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本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年度预算事前控制、月度预算事中预警和及时调整的作用,以更加灵活细致的预算来应对多变的形势和经营压力,使预算真正起到“防洪堤”、“挡险枪”的作用,提高对复杂局势下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
将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强化管理自觉性。本系统可以为激励制度提供直白明了的测评依据,提升管理人员提高企业业绩的自主性与自觉性,有利于全面梳理企业内控管理网络的“权、责、级”以及“点、线、面”的关系,并通过考核兑现的激励手段予以辅助,从而实现制度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及队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查弊堵漏,防范风险,最终达到管理增效的目的。
四、结语
建立具有石油企业特色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对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控制财务危机,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能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互为补充,使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做到对生产经营的全程控制,从而实现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华丽转身,全面提升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
(一)筹资风险
由于政府在实行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未能给予足额的经费保障,同时近年来学生欠费问题严重,银行“惜贷”问题的出现,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生活保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筹资的困难,不可否认部分高校在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已经对高校的“产品”即学生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学校办学质量将会出现进一步的滑坡。
(二)偿债风险
高校的扩招,导致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一系列“刚性”支出,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融资和社会引资,在学校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却面对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负债办学的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从全国来看,各高校贷款总额截止2005年底已达2000-2500亿元。2000年扩招各高校开始向银行贷款,除正常每年付息外,目前大部分融资进入还本期,尽管“部分高校因贷款问题而破产”之说有些过激,但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已使部分高校办学举步维坚,大部分学校负担着沉重的债务运行,面对着巨大的偿债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可持续经营风险
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是无盈利的“经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一定的竞争,由于各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就业情况良莠不齐,因而部分高校的“人气指数”在下降;同时由于经费的不足和偿债的压力,一些高校不可避免地在“产出品”的成本上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导致“次品”率增加,毕业生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威胁着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经营。
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近年来,由于扩招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成倍地增长,而财政拨款却未实现同步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建设、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只能向社会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社会的招商引资等,造成财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还本付息严重占用正常的办学经费,导致经费的非正常运转。
(二)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是形成财务风险的直接因素
为增加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民族素质,从上世纪末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造成学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扩张,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根据国家银校合作的有关政策,绝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办理了融资贷款。从目前来看,一些“盲目巨额”的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几年正在陆续显现,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直接冲击着学校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是导致学校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
(三)学费预期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是形成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科学理性的负债有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基本建设及教学设备的投入,可以通过学费及住宿费收入逐步予以偿还。但随着招生政策的变化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使录取学生的报到率出现下滑,学生拖欠学费严重,造成高校预算收入难以如期完成。这给学校的收支平衡带来了致命的困难,客观上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一方面高校的决策者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并未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缺少科学论证,加之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缺位”,使各高校向银行融资贷款的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管理上确实存在着薄弱环节,表现为一面贷款筹资搞工程建设,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而且在人事、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上人浮于事现象屡见不鲜,浪费严重。这些都造成资金的低效益运行,给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增加政府投入是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
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两项,这些经费除正常办学支出外,节余部分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已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增加投入。这是因为:第一,造成债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扩招,而在扩招时政府并未给予相应的经费投入,而是交给学校来解决,并提倡“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一定意义上讲是学校运用金融手段为政府办理了贷款“垫资”;第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造成历史“欠账”累积,因此针对扩招形成的债务,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补偿”。
(二)加强学费收入管理,确保学费收入按期足额到位
各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后勤服务、困难资助等各个环节将工作做细、做实,以提高学生入学报到率和交费率,保证学校预算收入的足额到位。同时要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用足、用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按时发放到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学费的拖欠。
(三)采取政策措施,适当延长银行贷款的还款时间
各高校的银行贷款,绝大部分形成了单位的固定资产,如征地、购置教学设备、新建教学及学生生活服务设施等,而在贷款办理的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不可以进行抵押”,所以各高校和银行一般是以“基本账户经费”和学校的“信誉”作为协议还款条件。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校已不可能近期履约归还贷款,如将正常的办学经费给予强制还贷,势必影响正常的办学,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在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应通过政策调整适当延长银行贷款的还款期限,政府给予部分贴息,本金用“投资成本”的补偿资金,即扣除必须用于弥补教学支出以外的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逐步予以偿还,以化解高校的偿债风险。
(四)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
虽然财务风险无法准确预期,但也不是无法预测可以通过有关经营、财务指标来评价风险水平的高低。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即杠杆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
1.杠杆分析法,通过对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分析来衡量企业融资风险的大小及财务杠杆利益的高低,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EPS)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如下: DFL=(EPS/EPS)/(EBIT/EBIT) =EBIT/(EBIT-1)企业使用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想通过长期债务或发行优先股来对企业资产进行资金融通,并对这些资产加以合理充分的利用,产生一个高于固定资本成本的投资报酬率,从而提高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然而,长期债务的利息、租赁合同下的租金及优先股股息等是固定性支出,如果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各项资产加以利用后,所赚回的利润低于这项固定性支出时,则必须用普通股收益来弥补这个差额,从而会使普通股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甚至会出现亏损。由此可见,企业越多使用财务杠杆,固定性费用支出越大,因而DFL系数越高,对权益资本变动的影响越大,融资风险就越高。
2.概率分析法,财务风险程度除了可依据杠杆系数原理评价分析外,也可采用概率度量法。度量的过程一般借助于权益资本收益率的期望值。经济状态(概率)下的可能收益率(Ki)、期望收益率(‘K)和概率分布(Pi)来计算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指可能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差程度,标准离差越大,表明风险越大。由于标准离差不便在同行业企业之间比较,故还需要计算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对各种可能收益率下的概率确定,有效的办法是依据企业历史资料,结合市场分析和行业特点、现状、前景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综合确定。
1.流动比率,是指全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一般认为流动应控制在2左右昀低不应低于1。
2.速动比率,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某一时点动用随时可变现资产、立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则认为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3.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证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所带来的收益。若企业经营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负债,降低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4.存货周转率,指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用于衡量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由于存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一半,有时尽管流动比率很高,但存货变现能力较差,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高表明企业变现能力越强。
5.应收账款周转率,指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速度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速度越快,企业变现能力越强,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就越小。
6.现金流量指标,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比例。这一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好。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并依以下步骤制定决策,使决策科学化对策。
1.明确企业财务决策的目标。使财务决策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注意目标风险与目标收益之间的平衡;对财务决策进行评价。企业对各种可行的决策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评价时要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并将各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对财务决策进行实施和控制。财务决策的实施和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应该对财务决策实施过程进行积极的控制,合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2.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企业负债筹资时应使负债结构合理、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刀、债务搭配合理。首先,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比例要适中。长期负债成本高,风险大;短期负债成本相对较低,风险较小。企业在与自身项目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注重灵活采用长短期负债融资。同时,要考虑到负债的还债时间,长短期分布要均刀,要与投资回收期联系起来,防止还债高峰过早到来、集中到来。此外,还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来源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规避风险、防范风险。
(一)筹资风险
由于政府在实行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未能给予足额的经费保障,同时近年来学生欠费问题严重,银行“惜贷”问题的出现,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生活保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筹资的困难,不可否认部分高校在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已经对高校的“产品”即学生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学校办学质量将会出现进一步的滑坡。
(二)偿债风险
高校的扩招,导致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一系列“刚性”支出,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融资和社会引资,在学校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却面对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负债办学的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从全国来看,各高校贷款总额截止2005年底已达2000-2500亿元。2000年扩招各高校开始向银行贷款,除正常每年付息外,目前大部分融资进入还本期,尽管“部分高校因贷款问题而破产”之说有些过激,但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已使部分高校办学举步维坚,大部分学校负担着沉重的债务运行,面对着巨大的偿债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可持续经营风险
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是无盈利的“经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一定的竞争,由于各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就业情况良莠不齐,因而部分高校的“人气指数”在下降;同时由于经费的不足和偿债的压力,一些高校不可避免地在“产出品”的成本上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导致“次品”率增加,毕业生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威胁着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经营。
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近年来,由于扩招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成倍地增长,而财政拨款却未实现同步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建设、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只能向社会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社会的招商引资等,造成财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还本付息严重占用正常的办学经费,导致经费的非正常运转。
(二)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是形成财务风险的直接因素
为增加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民族素质,从上世纪末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造成学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扩张,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根据国家银校合作的有关政策,绝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办理了融资贷款。从目前来看,一些“盲目巨额”的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几年正在陆续显现,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直接冲击着学校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是导致学校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
(三)学费预期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是形成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科学理性的负债有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基本建设及教学设备的投入,可以通过学费及住宿费收入逐步予以偿还。但随着招生政策的变化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使录取学生的报到率出现下滑,学生拖欠学费严重,造成高校预算收入难以如期完成。这给学校的收支平衡带来了致命的困难,客观上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一方面高校的决策者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并未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缺少科学论证,加之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缺位”,使各高校向银行融资贷款的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管理上确实存在着薄弱环节,表现为一面贷款筹资搞工程建设,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而且在人事、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上人浮于事现象屡见不鲜,浪费严重。这些都造成资金的低效益运行,给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增加政府投入是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
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两项,这些经费除正常办学支出外,节余部分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已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增加投入。这是因为:第一,造成债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扩招,而在扩招时政府并未给予相应的经费投入,而是交给学校来解决,并提倡“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一定意义上讲是学校运用金融手段为政府办理了贷款“垫资”;第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造成历史“欠账”累积,因此针对扩招形成的债务,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补偿”。
(二)加强学费收入管理,确保学费收入按期足额到位
各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后勤服务、困难资助等各个环节将工作做细、做实,以提高学生入学报到率和交费率,保证学校预算收入的足额到位。同时要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用足、用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按时发放到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学费的拖欠。
(三)采取政策措施,适当延长银行贷款的还款时间
各高校的银行贷款,绝大部分形成了单位的固定资产,如征地、购置教学设备、新建教学及学生生活服务设施等,而在贷款办理的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不可以进行抵押”,所以各高校和银行一般是以“基本账户经费”和学校的“信誉”作为协议还款条件。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校已不可能近期履约归还贷款,如将正常的办学经费给予强制还贷,势必影响正常的办学,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在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应通过政策调整适当延长银行贷款的还款期限,政府给予部分贴息,本金用“投资成本”的补偿资金,即扣除必须用于弥补教学支出以外的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逐步予以偿还,以化解高校的偿债风险。
(四)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
1.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
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总是与收益并存的,它永远无法消除,只要企业有投资、有收益,就必然伴随着财务风险的产生,但是,财务风险是可以预防的,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和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防,降低财务风险,将损失产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1.1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企业内部的财务环境比较复杂,企业员工、管理层和领导层对企业的管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若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将带来财务问题的产生。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内部的基层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业务员的工作出现差错,将会增加财务风险出现的几率;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果采取缺乏科学性的管理举措,将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决策人员如果不能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整体性规划,做出了不恰当的决策,也会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企业外部财务风险
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包括了市场的形势,国际经济形势和时代背景。市场形势和国际经济状况的好坏是影响企业做出财务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外部形势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往往会导致企业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因此会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2.1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复杂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影响,极有可能产生巨大损失。由于企业财务外部环境包括方方面面,因此,如果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能做出灵活的反应,就有可能升高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外部形势的变化,预测和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探索国际形势发展的脉络和趋向,积极提高自己的适应性,采取灵活有力的措施,合理地应对,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2.2企业财务决策主观性强
企业的此物决策应当是客观的,科学的,能体现企业发展方向的。如果企业的决策主观性严重,缺乏周密的研究和分析,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3财务决策失误严重
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为了降低企业财务决策失误,企业应该对决策进行科学性评级,并降低主观性决策在企业中的应用,在进行具体的决策时,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决策可能发生的收益或损益进行估计或预测,避免出现决策失灵的情况。
3.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3.1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企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控制机制的建设。明确企业内部人员的分工合作,建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提高企业人员加强对财务风险的了解和认识水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使得企业运行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在制度化、合法化、程式化中运行和发展,以实现企业资金流动稳定有序的目的。首先,企业要进行风险发生前控制。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要对决策后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考录造成财务风险的各种要素,制定周密的风险防范计划;其次,企业进行风险发生中控制。如果风险发生,企业要调动一切合理、合法的资源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比如及时健全企业各项人员管理机制,及时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计算可能发生的利润流失,对相关财务人员加强监督和控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控制财务风险,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化;最后,企业要进行风险发生后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或损失,企业也不能置之不理,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总结,防止再次造成此类风险的发生,企业还应该对此次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记录在档案中,作为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真实案例,以便此后企业制定风险防范制度。
3.2制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方案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规避财务风险,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进行风险规避时,要科学合理,对各种可行性策略进行系统性分析,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选取最恰当的风险规避方案。企业的风险规避必须要落到实处,企业必须能保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3.3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
企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人员监督体系,分别赋予员工、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不同的责任和权利,三位一体,将权力分散,相互制约,相互管理。合理的人员管理机制对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企业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财务问题中有许多细节性的问题,比如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填列等,都需要企业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财务问题。因此每个人的责任都必须要分配恰当,而且要落到实处,当发生权责纠纷时,就可以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并对相关财务问题进行处理,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总结
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降低财务风险是企业应该率先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应该了解财务风险的特征和类型以及形成原因,并针对形成原因采取科学的防范举措,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改善。企业面对财务风险,要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灵活的策略,从大环境上去把握,逐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文献.如何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贸,2015(32):42-44.
关键词 煤炭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多,煤炭企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正是因为煤炭企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煤炭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炭企业受到市场、资源储量、国家政策以及能源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煤炭企业为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增强煤炭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稳健发展。
一、煤炭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煤炭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是煤炭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应该说财务风险贯穿于煤炭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此,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由于企业内部体制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无法形成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从而造成财务风险。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煤炭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经常存在的问题,由于煤炭企业管理者决策失误,造成投资风险。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造成煤炭企业出现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对外投资方面。煤炭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很多煤炭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对于投资风险缺乏清醒的认识,盲目的进行投资,实行多元化,无法实现资金回笼,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造成财务风险。在对内投资方面造成财务风险的发生只有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由于煤炭企业缺乏对投资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上经济信息不可靠等原因,使得煤炭企业投资失误,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投入资金无法及时回收,导致煤炭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因此,煤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缺陷,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发生,并且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二)融资风险
我国很多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大部分都是借入资金,使得煤炭企业的财务结构非常不合理,其中负债资金所占比重非常大,导致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从而导致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融资风险。煤炭企业负债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煤炭企业是否及时的还本付息。如果煤炭企业所使用的借入资金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无法及时还本付息,就会使煤炭企业处于被动的局面,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煤炭企业在借入资金方面应该谨慎,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预防融资风险的发生。
(三)预算控制风险
煤炭企业出现预算控制风险,首先体现在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但是煤炭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对安全生产的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过于注重业务投资,造成预算不合理。其次体现在煤炭企业缺乏全面的项目投资预算,对项目投资预算不够精细。第三体现在煤炭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资金调控机制,对内部资金调控力度较弱,无法将资金有效的集中起来,没有形成科学的资金分配方法,造成煤炭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存在预算控制风险。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根据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煤炭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这些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保证煤炭企业稳健发展,实现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煤炭企业在预防财务风险时应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煤炭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风险是随着市场竞争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不是仅仅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而是存在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做好风险防范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在防范财务风险过程中,煤炭企业的管理层要负主要责任,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科学决策和集体决策,严格防止个人主观决策的发生,从而使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机率。最后,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分析分析、预防风险的能力,使风险防范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中。因此,煤炭企业应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使企业员工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优化资本结构
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尤其在资金的使用上,应该科学合理的运用资金,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煤炭企业应该优化资本结构,减少融资风险的发生。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增加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比重,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其次,煤炭企业应该加强经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尽可能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风险。因此,煤炭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过程中应该合理的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
煤炭企业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因此,煤炭企业应该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实行精细化经营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例如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制度,从而能够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负债率,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结:本文通过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深刻的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煤炭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就会出现财务风险,因此,煤炭企业通过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优化资本结构和健全内部制度等措施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19-02
财务风险通常是指由于公司的财务结构设置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面临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风险的可能。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难题,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要应对财务风险就需要从财务风险的表现、基本特征和成因等方面加以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1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基本特征
1.1 财务风险的表现
关于财务风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广义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根据财务风险的广义定义,总结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无力偿还企业负责。由于企业的负债需要支付定期的成本费用,如果企业的负债投资没有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那么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表现为亏损,企业将无法承担偿还债务和到期偿还本金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好,贷款存在更大的阻碍,企业采取紧急的融资政策,又进一步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最后将导致企业存在破产风险。
②再融资受阻。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时,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通常要求企业签订限制性条款来保护自身利益。当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较大时,存在财务风险,从而降低了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就使得企业通过其他合理有效方式进行再融资受到阻碍。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客观性、全程性、不确定性、收益与风险共存。
①客观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又包括可消除的风险和不可消除的风险。对于不可消除的风险,只能通过合理运用企业决策来应对,并不够消除。对于可以消除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管理方式来消除。但是这些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企业。
②全程性。全程性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管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过程都会存在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例如,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企业会因为宏观政策和环境的影响及内部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在其他环节,例如资金运营、投资、向投资方分配等环节,也会出现财务风险。
③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最主要特征。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出现损失的可能,还包括收益与预期不相符的可能。这种双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
④收益与风险共存。企业之所以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是因为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才会承担风险,没有利益企业就无需面临风险。因此当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时,说明企业如果能克服风险因素就会取得相应的收益。通常来说,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在现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导致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企业外部的宏观政策和环境等因素,还包括企业内部的自身因素。
①企业财务关系混乱,内部财务控制薄弱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内因。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十分重视财务关系的管理。企业的财务关系管理混乱会表现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异常偏高,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关系混乱也会是企业的库存结构和信用政策等方面的管理。企业不合理的库存政策和赊销政策都会使企业周转变慢,坏账增多,最终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②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各种外部环境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外部环境通常指的是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国际合作发展环境等。这些外部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通常是无法改变的,需要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才有效应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降低财务风险。当外部环境变化时,财务管理体系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则企业将面临财务风险。
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不强是导致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因。风险虽然不常被意识到,但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识别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如果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识别能力,就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政策来应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风险因素的不断积累和膨胀,将使得企业可能面临无法处理财务风险的能力。
④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导致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催化剂。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无时无刻无需要进行决策。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采用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来进行决策,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就盲目地决策,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另外,管理者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不高,那么企业无遗时时刻刻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外,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是否合理、内控运用是否合理、收益分配政策不当等也会使得企业存在财务风险。
3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①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可行的风险应对体系。要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最基本的就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并进一步加强风险识别的能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时刻警惕风险,财务风险的是客观存在的,在各个过程中都存在,因此树立风险意识工作不能松懈,防患于未然。同时在风险暴露出来的时候要有可行的风险应对体系,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②改善企业财务关系,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合理会较大程度的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改善财务关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来实现。要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处在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中,不能僵化、一成不变。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赋予相应的权利,做到责任、权利、义务相统一。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并不是只有财务部门才参与,需要所有部门参与进来。合理有效的财务关系就像是一条顺畅的运行公路,各个职能部门就像是正在运行的车,两者才能共同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③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增强盈利水平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的部分。加强资产管理,要重视资产的运用和分配,提高资产运营能力、周转能力、盈利能力。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良好意味着企业的负债偿还有保障,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有希望,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较小。因此,加强资产管理对企业来说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关键步骤。
④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企业的财务决策能力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还能影响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水平,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只有具备较强风险识别应对能力的管理人员才能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来进一步增加风险识别、风险应对能力。能够更加有效和准确的帮助企业发现风险,应对风险,防止企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导致财务困境。
综上所述,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因此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是要内外结合,不能孤立外部因素,也不能忽略内部的某一部分因素。同时主要风险防范工作不仅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其他部门也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水平,最终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 王棣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防范和控制[J].质量与质量管理,2010,(4).
[2] 韩梦.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科技广场,2011,(4).
[3] 赵莉,韩保明.苟小江.企业财务危机形成原因及防范研究[J].财会通讯,2008,(2).
[4] 刘东升,李新.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云南冶金,2011,(7).
[5] 江红.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济研究参考,2008,(6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的经营行为已成为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如何防范和应对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医院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只有积极地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解,深入地研究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特点、形式以及领域,才能有效地制订出相应的医院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为医院经营和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为医院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持,保证医院的顺利发展和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能够顺利运转,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1 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医院已成为和企业类似的经营体。那么作为一个经营体就必然有可能会出现财务方面的风险。想要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就必须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医院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把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二,财务风险贯穿于医院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同时体现在所有的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所有矛盾的集中反映。第三,医院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和发生的程度以及范围都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财务活动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无法进行整体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医院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第四,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最终必将反映在医院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当中,对于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从而对医院的整体收益造成威胁。最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影响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对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进行控制。
2 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各类医院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非常多,具体来说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医院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过于复杂和多变,无法准确地预测并且无法进行改变。
(2)医院内部管理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3)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占整体资金的比重太高。
(4)医院进行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无法制定有效的决策,从而使投资项目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并且收益也不能按时回收。
(5)审计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
(6)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太低,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并且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另外,医院的审计部门没有进行合理严格的监督,医院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是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以及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方式也会造成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3 解决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根据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3.1 提升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就是要从医院财务风险特点的角度出发,实时对所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观察。同时也要提升医院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才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的意义所在。在预测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的过程中,要参考国家关于医疗方面改革的最新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来对风险进行观察和预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从而及时地研究相应的对策和处理措施,把财务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2 建立有效的规避风险体系
随着医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医患关系处理产生的收支状况构成了医院主营项目。医院必须以主营项目产生的内生性风险作为防范的重点,如何做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成为百姓信赖的医院,这已成为医院财务规避风险发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一,要建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联合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科室,建立统一的制度和规则。第二,要实现财务流程一体化,主要围绕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落实各项财务控制与监督制度。第三,要对风险控制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包括医保和医药减免、欠费退费等一些款项,对于这些相关方面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第四,所建立的规避风险体系一定要从整体上覆盖对医院财务造成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保证对医院主要收益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3.3 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
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对于医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些决策的错误很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财务风险,所以医院的决策能力十分的重要。要提升医院的决策能力,首先,医院要改变制定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要保证作出的决策是符合科学的,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对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多种应对方法,综合分析决定用哪一种最好。其次,医院也要针对决策体系来设置一个对决策进行评价的系统,对于决策的产生进行监督和分析,在保证决策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财务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3.4 对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
对于医院投资的控制主要是以银行的融资及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首先要结合银行融资的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建立财务机制,同时也要妥善地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收益慢以及不稳定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利用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
3.5 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
在医院的整个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对于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部门就是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医院财务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内部人员贪污情况的发生。审计也能使医院财务的管理变得更加清晰,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想要有效地提升审计的监督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符合医院要求的审计工作人员,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的在个人品德方面,对于医院财务的监督要做到铁面无私。同时还要给予审计工作人员足够的权限,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不会受到管理层的限制和影响,这也是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3.6 提高医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从医院总体方面考虑,想要从根本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要求医院的财务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意识,只有对各种财务风险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辨认出各种财务风险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控制和规避。在这方面,医院要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相关的知识培训,同时也要培养财务人员学会利用先进手段和技术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衡量。此外,还要提升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让财务人员掌握更多应对风险的方法,从而更合理地对风险进行应对。
4 结 语
综上所述,医院想要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提升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以及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总的来说,如果医院能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并且能根据医院财务风险的特征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那么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规避财务风险的。只有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或者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才能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顺利运转,才会给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具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不可控因素,因而增加了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几率,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清算,对于企业经营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在一个企业当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难以从根本上避免,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都存在者财务风险。对此,企业应当明确自身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防范,以确保企业良好的经营发展势头。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
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企业当中,对于到期债务偿还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财务风险与负债经营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企业财务活动当中,基于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等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形成了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理论当中,主要是对企业经营当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研究,扩展企业财务风险的范畴,因而在财务运作当中,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到视野上的拓宽,同时对于实物操作也有着较大的帮助。企业财务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财务风险也是如此。在企业财务风险当中,与企业资金运动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各个部门,都存在较大的联系。在企业生产经营当中,能够集中体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能够综合体现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投资失误
企业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多元化投资是一项常用的手段。一些自身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通常会多方面进行多元化投资,而这种投资行为对于企业管理能力、企业发展规模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对于自身实力错误估计,盲目的进行多元化投资,因而容易发生投资失误的情况。
(二)内控机制欠缺
很多企业内控意识缺乏,内控制度有所欠缺。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难以得到充分的落实,时常会发生“讲人情”的情况。而且,在一些企业的家族式管理进程当中,没能充分的认识到企业内控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在企业管理当中,缺乏充足的认识,因而容易出现财务人员工作不到位、企业账面混乱的情况,使得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几率有所增加。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负债资金、自有资金等类型,而根据不同的资金时间,可以分为短期资金、长期资金等类型。在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对于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资金,没有形成良好的搭配,使得企业时常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而这一问题的发生,还不是由于企业资金不足所致,而是由于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风险全面分析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当中,财务人员及会计人员应当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当中,主要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准确的了解。第二,在对企业损失进行估算的过
程中,应当及时的对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进行制定,对后续可能再次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应当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二)完善内部信息报告企业内部信息报告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当中的重要手段,财务人员在分析和评估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也需要以内部信息报告制度为依据。所以,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对内部信息报告制度进行完善,使企业能够随时得到最快、最准、最新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加适当的决策。
(三)有机的结合权责利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基于整体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当中的财务关系进行准确的把握。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各个部门的责任、作用、地位等进行明确,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赋予相应的财务使用权利,从而实现权责分明。
(四)降低企业各项成本
企业为了更为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应当致力于降低企业经营与运行当中的各项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自身实力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保障,对于企业实现平等竞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与生产当中,应当努力使各项成本得到降低,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切实的提高。具体来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需要对生产原料进行强化管理,在爆管、使用、购买生产材料的时候,应指派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使企业的投资成本从根源上得到降低。另外,企业需要致力于降低成本投入,以换取更为可观的经营效益,从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
(五)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当中,不但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运行十分重要,对于企业未来的更高发展,以及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在企业管理当中,管理人员应当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应当对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会计人员进行引入,同时定期安排财务及会计人员参加培训或教育,提高其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工作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外,企业应当对相应的会计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和健全,并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进行充分的落实和执行,使企业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保障,进一步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推动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财务风险往往是难以彻底消除的。因此,应当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在财务活动及企业管理当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防范,以确保企业得到更为良好的经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