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程建设成果成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建设成果成效

篇1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018-02

全英语教学是指使用英语教材而且教师以英语授课的教学形式,使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英语,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1]。高校建设全英语课程,是推进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而高校本科阶段全英语课程建设,则更有利于学生从基础阶段就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阅读英语专业文献与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探索如果有效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与本科专业全英语系列课程,发掘与培养高水平的本科全英语授课教师队伍,建立本科全英语课程激励保障机制,培育出既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满足国际交流学生修读需求的高质量本科全英文课程。

一、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基础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双语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8门,数量位居全国第3;同时,学校也开设校级双语课程共144门,遍布武汉大学30个学院的相关专业。目前,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中的双语课程已达到较高比例,如数理金融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51%,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双语课程已占该班课程总数的23%,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33%,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26%,世界历史试验班专业基础课双语课程比例达到17%。为保证师资水平,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国留学人员的作用,选拔出一批有过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双语教学骨干队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教师培训,设立双语教学教师出国培训专项经费,择优选拔、重点资助了48名在教学一线开展基础课双语教学、英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课程研修。本科双语课程的广泛开设,为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储备了大量优质师资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武汉大学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举措

(一)开展前期调研。

为保证学校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质量,武汉大学教务部于2010年下半年面向全校各院(系)下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大学全英文教学课程调研的通知》(武大教函〔2010〕069号),重点调研了各学院(系)实际已自行开设的本科非语言类全英文课程的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及课程负责人姓名、职称、国籍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汇编并印发了全英文版的《武汉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课程简介》,分学科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我校22个学院(系)共115门实际开设的本科全英语课程,为本校及国际交流本科生选修全英语课程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做好制度保障。

为确保课程建设分步展开、有序进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切实保障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在《关于印发的通知》(武大教字〔2010〕26号)中明确指出,为了指导学院(系)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分年度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在《武汉大学“985工程”子项目——人才培养国际化推进计划(2010-2013年)》中又进一步强调,在现有本科双语课程基础上,大力推进本科全英语课程建设。2011年3月14日,学校下发《关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武大教函〔2011〕010号),作为子项目之一,学校正式立项建设本科全英语课程,申报范围面向全校所有院(系)非语言类课程,涉及三个领域:1、反映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专业基础系列课程;2、反映学科发展前沿,拓展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专业系列课程;3、传播中华文明与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成果的通识课。同时,明确要求申报课程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

篇2

国家课程标准中“三维课程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科文化统领,各学科都是以学生发展需要设计的,如从小学低段《品德与生活》到高段《品德与社会》,再到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都体现了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和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小学语文课程强调“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学科文化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两基”到“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

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要求充分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挖掘课程中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学科文化资源,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为儿童发展奠定丰厚的学科文化素养。

二、实践现状呼唤强化学科文化建设

(一)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和培养差异,导致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多年来,我校注重教师素质培养,从教学素养到发展性素养的培养,促进了课堂教学转型,激发了教学活力。但是站在学科文化素养的角度审视学生发展,我们发现班级、学生之间学科文化习得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课堂反思性调研,我们发现一个突出原因是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不足,导致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普遍较低。

(二)当前学校教育尚未重视学科文化建设

实施新课改以来,大面积的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结构、方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主要在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层面上下功夫,尚未重视学科文化建设。许多学校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停留在点上,弱化了知识结构体系建构;对学生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只停留于口号上。其根源有三。

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部分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发展不足,只有单一的专业知识技能,既缺组织学生变革学习方式的相关教学智慧,没有注意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学科价值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因素有机融合,要么顾此失彼,要么相互割裂,导致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培养的严重缺失。

二是教师学科文化素养欠缺。深入了解小学教师学科文化素养的现状,我们对周边学校16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小学教师普遍欠缺和期待提升学科文化素养。

三是考评体系的问题。在历年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中,不仅更多地表现为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更被忽视和削弱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学科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让儿童充分习得国家课程中的学科文化,奠基生命的基础素质与发展能力。

三、培养教师学科文化素养,是建设学科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已从管理、内容、组织等不同角度,对学科文化进行了研究。学科文化是指该学科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培养的独特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学术精神、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等。

经过几年研究,我们认识到适应学生文化习得的教师学科文化素养,就是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比较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促使学生学科文化素养不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外延主要包括学科思想方法、学科知识积淀、学科基本技能、学科价值取向、学科教育智慧等五个方面。

如何以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适应学生习得学科文化较高的学科文化素养,才能有效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几年教师学科文化素养的培养研究,我们找到了学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关注学生学科习得状况,并归因于教师学科文化素养的高低;通过适当的途径与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师学科文化素养,促进了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使国家课程较大程度实现了培养学生发展的功能。

四、校本探索学科文化建设路径

(一)编写语数读本,引导教师建构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结构体系

让教师系统地理解国家课程教材中含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情感价值等学科文化,我们建立了语文、数学科研究小组,编写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知识板块结构》,把反映听、说、读、写、记、思、赏等语文学科素养的《小学语文教与学》,作为语文教育的辅助读本。利用校本研修平台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明确了教学方向和着力重点。因应实践研究的需要,我们还编辑了《“学科思想方法+活动”教学案例》、《教师成长个案》,以及反映学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叙事》等校本研修成果,作为学科文化建设的校本资料。

(二)突出学科文化的教学设计

组织教师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借助校本资料挖掘教材中的学科文化内容。引导教师根据我校学科教师的备课要求,设计出适应学生学科文化习得的教学案,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学习习惯、学科知识结构的培养等。

(三)确立以“学科思想方法+活动”的课堂教学特征

根据我校《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堂教学突出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三个方面。从教育教学观和学科思想两个方面评价教学思想,前者的评价标准是“以人为本,开放课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创新教育观等先进教学思想体现好”,后者的评价标准是“把握学科本质,对本学科有个性化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科思想方法,准确诠释《课标》;教学能力中强调学习指导、学科智慧。”前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科技能训练落实,教师指导要恰当、具体,适合学生的学科性学习;”后者强调:“深谙本学科教学实际,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创新学科教育教学行为,发挥学科教育教学的机智,达成有效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学生习得学科文化之目的;注重借鉴,敢于标新立异,能够独出心裁,符合教材学生实际。从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三维目标达成度高、学科性学习活动效果好、学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并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体现。

通过学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校本实践研究,各种竞赛课、示范课、研究课、常态课,以及各种教学研讨活动,都围绕“学科思想方法+活动”和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展开,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学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启迪

学科文化建设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师有了明显的学科文化教学行为。老师们能分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文化素养,特别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学科价值态度培养。语文教师注重“听、说、读、写、记、思、赏”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教师注重符号化、数形结合、对应、转化、集合、函数、极限、组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注意在教学中示范、引领和教育智慧。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结构,获得了哪些学科思想方法,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和情感态度,更关注学生在课内外是否能以学科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从语文、数学着手科学文化建设的设计与实践,形成了“学科思想方法+活动”的教学特征,影响辐射到了各个学科。

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学生越来越喜欢充满学科味的课堂,学科学习兴趣提高了,态度积极了,通过操作、实践、感受、体验,理解学科思想、知识结构、情感价值,并用学科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学业成绩测试数据显示:基础部分正确率达95%,思维考察部分精彩纷呈,学生各科成绩名列市县前茅。学科文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学生学科文化素养,更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177-01

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应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用三年时间,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由此可见国家对中职示范校建设投资大、范围广,学校申报立项、专家评审复核、检查验收各项工作长期而艰巨。我校已申报成功,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各项创建工作落正在落实,现就精品课程建设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创建中职国家示范校的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学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职业学校为国家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贡献[1]。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主要培养面向基层工作岗位服务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而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建设的重点,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2 精品课程概念

精品课程是指课程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形成的精彩演绎;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活动[2]。

3 精品课程建设意义

精品课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改革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3.1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评审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促使课程组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结合认真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反思、改进和完善教学行为。在课程教师团队协作中有效落实了“教、学、做”一体化理念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精品课程建设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并直接作用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有利于培养特色人才

精品课程能根据岗位需求选择、组合知识,确定基本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创新性,对学生的要求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解决具体实践问题,兼顾掌握相关理论,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使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互呼应。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必将以提倡改革教学方法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开发精品课程的立足点,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如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少教多学”,充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建设始终贯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将教、学、做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和中职学校培养特色人才目标和要求。

3.3 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发展

“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用科学灵活的措施和方法,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体系改革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精髓就在于专业课教学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3.4 有利于资源共享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制作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架构合理的网络课程、实现教学资源有效共享是精品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不仅关系到中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本身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建设一定要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放眼未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使精品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让精品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转换为共享的资源空间,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身,而是推动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篇4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所代表的含义大多数人都明白,教育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生活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老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渐渐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机械设计这样的理工类课程,优秀的教师、灵活的课堂将会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的进行学习。

一、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刳木作舟,剡木作楫”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机械设计,可以说,机械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到现代社会,机械设计课程更是高校工科机类、近机类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学好机械设计课程是为更好的进修专业课程和进行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1]但是由于该课程专业性强、内容多,教授难度本就较高,再加上学校的教学设施陈旧,教学理念老套;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墨守成规,课堂模式就是板书加黑板,教学手段就是单一的“灌溉式”教学,使得课堂内容乏味无趣,课堂效果差强人意;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较大兴趣,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深,这些一直都是教师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二、教师如何做到提高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效果

提高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相协调,自身要提高素质,课堂要注重新的教学模式的融合,课下要进行实践环节,同时还要不断关注行业的新发展,向学校申请,将新理念、新设备引入到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

(一)提高自身素质

高素质会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和更好工作态度的建立,愿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教师多数对教学事业有一种热爱,在进行教育工作中也更为主动。作为一名机械设计行业的教师,提高行业素质,了解新知识、新方法,不断地更新理念更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语言素质,有助于教师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播。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仅仅是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更会无意中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更全方面的做到教师的职能,另外,这些高素质最终都将体现在课堂效果上,为学生带来更加舒适、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将教学模式、手段与课程内容相融合

由于机械设计课程工程性极强、信息广泛、难度大的特性,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创新等能力,教师必须立足课本内容,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优秀教学范例进行示范,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深的印象,笔者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极易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好的规划。再比如:利用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亲手装拆各种实物以及模型,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2]。将最新的情境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辅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会使得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三)开展实践环节

机械设计课程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应根据此特点在课上和课下都进行一些实践环节,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行动力。在课上,可以进行一些参观机械设计展、工程现场的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机械产品,丰富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在课下,可以进行机械设计作业和比赛,使学生加强对课程的了解。这些实践使得学生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做到“眼手合一”,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后,在机械设计的课堂上,学生会觉得接受知识变得简单起来,并且在自主完成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盲点和细节有了新认知,课堂效果自然“一日千里”。除此之外,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时,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也使得师生间感情更为深厚、和谐,使得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实践中面临一些与同学合作完成的项目时,会增加同学间的合作力和团结性。综上所述,实践环节对于课堂内容的开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四)其他

除了上述的一些举措外,教师应该在了解新理念的同时,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学生和学校。有关学校方面,还应关注对课程大有裨益的新设备,在申请学校同意后,选取课程需要的设备和教学内容进行引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建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关学生方面,应该在传递新知识、新理念的同时,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新观点看待课程学习,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毕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对课程有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对提升课堂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

笔者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了机械设计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没有再具体描述学校和学生在课堂效果中的重大作用,只选取了其中一部分进行简略介绍。本文中描述的措施大多是从教师角度出发,毕竟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将学校与课堂、课堂与学生进行了高效的串联,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模式,引进新理念、新设备,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将使得教学效果趋于完美。作为机类大学生的启蒙课程,教师的良性发展将带来课堂效果的高效提升,也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最终对机械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乔刚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篇5

一、高校中国画教学发展概况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因美术学院的必起,中国画教学形成以徐悲鸿、潘天寿为主的两大教学体系。这两大教学体系各有所长,徐悲鸿教学体系重素描基础,潘天寿教学体系重笔墨训练。在这两种教学体系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成绩卓越,人才辈出,如出现蒋兆和、李可染、周思聪等,他们既是画家,又是教育家,既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又培养了出色的学生,同时也创建了近代中国画高等教学体系,对当代中国画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院校都相继开设艺术专业,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的第一画种,同时又是艺术设计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对艺术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提升有关键的作用,很多院校仍将中国画作为艺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院校师资力量不均、发展目标与方向定位不清,中国画教学无论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及课程的设置上,都和传统的教学体系没有多大改变,导致专业应用型不强,学生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等局面。因此。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已势在必行。

二、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画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美术学专业首选的学习内容: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又为其他兄弟艺术的发展提供深层的精神力量,又是其他艺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随着社会用人标准的转变,高校应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要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高校中国画教学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确定其人才培养方向。尽管各类院校性质不同,但中国画专业培养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培养具有一定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中国画专业人才(画家){二是培养能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的美术教师;三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美术相关的设计人员或管理人员等。

不管中国画专业培养方向如何变化,但总体上都要求学生注重思想品德和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掌握中国画造型手段、表现技法、创作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建构一专多能的知识与能力人才培养体系。

三、中国画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立足点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面对日益激烈的高教发展态势,专业建设成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只有根据专业特点做出明确判断,不断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培养个性鲜明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画的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对应,但实际上,高校中国画的课程设置并没有随着时展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教学体系,虽略有不同和改动,但也是如出一辙,体制上还是沿用分科教学,即人物、山水、花鸟教学。课程设置大体为:一年级为造型基础课程,课程包括素描、色彩、速写、透视、中外美术史等;二、三年级为专业方向课程,课程包括花鸟(写意、工笔)、山水(写意、工笔)、人物(写意、工笔)等;四年级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这种中国画课程设置基本上代表了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整个情况。如果按照培养目标,我们不仅要质疑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是中国画专业人才(画家)的培养,要求这种人才不仅具有高超的绘画专业技能,还要掌握画理、画论及传统文化知识,以上课程设置体现出的是课时不够,人物、花鸟、山水课程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完成,只能达到普及专业培养的程度,不能做到高、专、精的培养目标;其次课程内容不合理,中国画专业是否开设素描课程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素描是一种科学、严谨的造型手段,可以为写实绘画创作打好专业基础,素描在基础训练中的作用是正确的,而中国画是意象造型,更注重于物象的精神气韵,中国画采用骨法用笔,造型不是主要的,所以强调素描在国画教学训练中的作用,就丢失了中国画本质的东西,尤其对花鸟、山水等内容的学习作用不大。另外这样的课程设置缺少绘画理论知识,很难培养出专而优的绘画人才:再者这种课程设置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也不够明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需要对学生全面提升艺术修养和传授系统的知识。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仅仅掌握一种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中小学美术课程动手性比较强,内容宽泛,这就需要学生还要学习相关的美术专业,如油画、版画、民间美术等专业;另外中国画课程设置对艺术设计与艺术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也不到位,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只局限于是本专业的技能学习,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一部分学生会在设计公司工作,或在相关单位从事宣传工作,那么专业知识的单一狭隘性就凸现出来,会为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所以必须要了解一些与设计有关的知识。以上这些因素,使学生学到的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中国画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定位。

四、中国画课程设置布局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布局,根据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课程设置。首先作为培养具有一定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的中国画专业人才(画家)这一培养目标,在中国画课程设置上,应适当调整造型基础课程,压缩素描课程。素描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尽管很重要,但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造型方式,强调对线的把握与运用,因此,可以采用白描与速写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素描基础训练。加强对书法课程的学习,书法用笔的刚柔、轻重、顿挫、缓急等变化与中国画的用笔有着直接关系,加强书法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提高中国画的表现技能,同时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修养。另外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固定的表现题材(花鸟、山水、人物),每种表现题材又有特定的表现技法(工笔、写意),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掌握,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可根据师资情况和学生的爱好,挑选一两门专业方向供学生选学。

篇6

一、营造氛围,形成国粹科研共识

一是校园文化激发荣誉感。良好的校园文化将激励更多的员工自觉投身于国粹课程建设,为此,在校外场馆通过教科研奖励机制的完善、教师表彰活动的隆重举办、教科研经验分享会、成长季的集中培训等形式,营造以参加国粹课程建设为荣的健康场馆文化,将国粹课程研究作为校外场馆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素的理念根植于每个员工。

二是课程参与提升覆盖面。国粹课题先导,吸引更多的员工加入到课题研究中,专职教师分课程、环境、师资、活动等多个领域参与课题研究。传统美食坊课程源自从小浸润在传统美食中的后勤人员;太极社则由具有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场馆运营人员担任教学;音乐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则投入民歌社课程的研发……

三是社会影响增强美誉度。国粹课程架构了多维度,即国粹馆等环境隐形课程、每个节庆活动课程、多个项目社团课程等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课程研究,收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并多次荣获在国家、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创新案例奖等殊荣。课题实施以来,边实践边宣传,依托网络、《花季》刊物、媒体资源等扩大影响力,弘扬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省市各级媒体以国粹为主题的新闻报道就有100多篇次。

二、理清思路,构建国粹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国粹课程建设公益性。校外场馆作为政府教育配套设施,坚持公益性是一贯秉承的原则,因此,国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坚持发扬公益性理念,以保证课程的纯粹性。国粹公益社团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现场面试、免费授课等模式,面向适龄孩子开展活动。网络报名一是扩大了影响力,二是体现了公平性;现场面试主要是有些项目如京胡、评弹等对学生有一些特殊要求;免费授课不仅免学费还免材料费。因此,自第一个国粹“丝绸之路”课程开发研究以来,学生集体验、感受、操作于一体,在做中学,学中悟,受益匪浅,也真正体现了办人民满意的校外教育的思想。

二是坚持国粹课程建设适切性。随着国粹课程开展深入,越来越关注学生对国粹项目学习的需求。比如根据男孩子更多喜欢运动类国粹项目,就开设武术、太极社;女孩子更多喜欢传统戏曲,就开设了昆曲、京剧等戏曲班。还有,目前不少孩子喜欢品尝美食小吃,家长也希望孩子能锻炼动手能力,我们就开设了传统美食坊,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传统小吃等。目前积淀下来的国粹公益课程共有14个,分春秋两季开展活动,主要实施小班化教学,年公益惠及学员约400人次。

三是坚持国粹课程建设多样性。在研究中努力遵循教育规律,整合校内外活动资源,吸引热心公益活动的爱心企业,形成内外呼应、上下联动、家校互动的课程模式。一是拓展面。组织丰富多彩的国粹活动走向社会,在居民社区、地铁广场等设立德育教育基地,使国粹活动课程逐渐完善;二是连成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脉,利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传统活动,如春节元宵过大年,端午包粽子,中秋国庆承办“青少年国粹文化艺术节”,传统工艺街、百人珠算赛、传统游戏秀……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民俗节庆以时间为节点上下贯通,发挥整体功能;三是组成团,引领青少年学生组建各类国粹社团,使其内容海纳百川、活动阵地广泛、指导引领及时到位,处处浸润健康的传统文化。

三、创新机制,提升国粹科研绩效

一是创新研究团队:三人小组协同发展。课题成员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的成果,但是国粹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依托非师范类的专业人员,他们技艺精通但大多不了解教育规律;工作人员大多年轻,科研能力不强,为此组建由国粹任课专家、科研员和课程专家组成国粹课程研发团队,国粹任课专家老师负责具体课堂活动组织,课程专家负责完善课程设计,科研员负责课堂助教、资料整理、通联协调等工作,各自发挥特长,通过外聘与内培相结合、拜师学艺、专业培训等措施和途径切实提高教师国粹专业技能,建设一支既具有国粹专业技艺,又适应本校外场馆开展青少年国粹文化活动的特色师资队伍。

二是创新培训提升:互动实践团队共赢。由于国粹课题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因此必须探索个性化的研究团队培训方法以适应课题发展的。通过拜师学艺、技艺传授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国粹专业技能,还有,组织成长季活动,集中培训、技能比拼、小结反思有效提升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课题成果集体共享。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国粹课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为此,课题组重点形成了四套制度:一是建立并完善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保证课题,在选题、立项、开题、中期管理阶段成果汇报、结题、鉴定等环节上严格规范取得明显效果;二是建立并完善科研学习培训制度。每学期精选教育理论书籍、收集国粹内容学习资料供广大教师业余学习,开设国粹专题培训讲座,组织国粹参观寻访活动,提升教师国粹科研素养;三是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制定参加国粹课题科研业绩与评优评先晋级合理挂钩的具体措施;四是建立并完善国粹科研信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与国粹课题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的积累和储存,信息的、交流和利用等。

四、建构网络,完善国粹科研保障

篇7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设计;组织;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科,学生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意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与此同时,结合实际的工程设计,了解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增强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的课程设计,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

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本科生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第四周至十六周共14周,成绩总计分。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以“空气制冷”、“供热锅炉”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从冷热源到末端的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步骤

(1)布置设计任务。北京工业大学建环专业的教师团队共同商讨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及内容要求,针对以往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细化设计任务,制定详细的综合课程设计指南及任务书,并且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对象为某高校办公楼供暖空调系统设计。(2)授课讲座答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针对学生在课设中出现的问题,围绕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分阶段集中不定期安排几次专题讲座,如典型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工程案例剖析等。通过专题讲座解决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并能熟练使用标准、规范和设计手册等资料。(3)导师监督考核。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同时锻炼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采取分组导师制度,每位教师负责3~4名学生。(4)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答辩时间安排在第11周以及第17周,分别进行供暖和空调设计答辩,答辩方式为集中答辩,所有教师分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提问,独立给分,最后全体教师汇总给出综合答辩成绩。

(二)课程设计讲座与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整个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并且增加对内容的了解,由课程设计负责老师安排一次课程设计动员及任务布置,选择两名研究生作为助教,由于他们对本专业内容熟知,并且熟悉课程设计流程以及内容,易于引导学生更快的从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设计中,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地沟通机制。具体的授课讲座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采暖空调系统设计引论。综述本科生在前三年里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针对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常识,让学生讲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同时介绍在设计中基本注意事项,避免出现设计失误。(2)采暖负荷计算及常规设备选型。首先回顾学过的《供热工程》等相关课程,提出设计必须遵循行业规范,让学生逐步从学习转向设计,讲座教师介绍采暖设计步骤,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采暖中走廊、卫生间、楼梯间等供暖常见问题,避免学生走进误区。(3)锅炉房设计。结合《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以及锅炉房设计规范,从锅炉容量、循环泵流量、扬程确定、软化水系统、补水系统、定压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等各个方面介绍锅炉房设计的步骤。(4)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结合《空气调节》课程,以及前面关于供暖设计的相关讲座,学生独立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中体会到设计与理论知识的不同,设计中应当结合建筑中各领域的要求,融合到一起,完成设计要求。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分为导师考核和集体答辩两个方面,各个设计阶段的考核,由各位指导教师灵活安排、分工负责。集体答辩分为两个部分:供暖设计以及空调设计。组织全学科部教师分组答辩,每次答辩每位学生限时15分钟,学生汇报8分钟,教师提问7分钟。最终的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学分为分。

三、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设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有:(1)学生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课程设计初期,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对于工程会犯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管道的设计中,没有考虑阀门的分类和使用。经过锻炼,学生能够很好的更加全面的考虑问题,考虑实际工程的需要,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2)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书本上的,而实际的项目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规范,与同学探讨等方式,不仅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与行业规范的了解,更加加强了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与教师的沟通能力。得益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团队意识;教师的直接指导,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够对整个暖通设计的流程及基本的设计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但从平时的答疑、课程设计讲座的提问及答辩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的课程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现主要提出以下几点:(1)设计手册及节能规范的熟知度不够。工程设计手册及国家、地方行业规范、标准作为暖通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理应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理论教学难以涵盖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需要从这些参考资料中寻求答案。由此看出,面对诸多暖通行业的参考资料,在理论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解读与学习很有必要。(2)系统方案的确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力的依据。供暖、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是整个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系统形式确定这一环节只懂得选用而不懂得比较。从最终课程设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方案确定这一环节,不同方案的思考与评比这一内容还有待完善。(3)水力计算部分有所不足。风系统及水系统合理的水力计算不仅关系到冷热源部分所输出的冷热量能否按需分配到末端用户,更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有效、节能。水力计算的理论学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一个简单的小系统就需要很大的计算量,不同的系统形式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且计算步骤繁杂,虽然很多同学的水力计算部分能够完成,但其中的步骤并不明晰。如何寻求理论设计与软件辅助设计的平衡变得极为重要。(4)分类设计理念不强。同一建筑往往有不同形式、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尤其对于综合性建筑,很多房间的使用时间不一,所以,对不同的房间、空间,应有不同的分类,同时应划分不同的系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情况来看,系统划分单一。另外,对各类型房间的供暖、空调的形式不明确,对特殊类型空间如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地下车库、门厅的设计知识缺乏,是普遍存在的又一问题。无论在参考书籍还是在理论教学中,往往重视供暖、空调的共性而忽视适用于不同类型空间的个性。所以,此方面理论的学习与指导还有待加强。(5)对系统的认识缺乏整体性。无论是空调系统还是供暖系统,都是与冷热源机房相连。所以,冷热源侧与用户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设计应该有整体的理念。但很多同学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锅炉房需要有补水定压装置,只知道供暖系统需要补水定压而不知空调系统需要补水定压,只知道用户侧需要水力计算而不会机房侧的管路平衡与确定。多数时候,理论教学教授的是共性的知识,但往往,这种共性没有推广到个性中去,这同样是理论教学有待完善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对于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对于将来从事的行业,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尤其对于工程知识,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一些重要的工程常识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讲解。(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设计,缺乏整体的认识,指导老师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这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与恰当的指导。(3)课程设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由于课程设计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多次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进行设计的总结,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老师能够总结经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更好的指导。

作者:潘嵩 王新如 李娜 王未 许传奇 王云默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陈超,蔺洁,李俊梅,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南(第二版)[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

篇8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59―02

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就将国际化视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核心概念之一。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171所,其中非“211”高校1055所,占90.1%,在非“211”高校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647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55.3%,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我国对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就使得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化成为必然。所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指2000年以后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教学型院校,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型为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量众多,而且由于先天存在的办学时间短、经费不足、教师队伍质量相对较低等原因,使得其在国际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涵盖很多,但最重要的内容还是课程的国际化。邦德(S.Bond)在谈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时认为“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元素接近20个,但其中没有一个元素的地位可以与课程国际化相提并论。”本文主要讨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HT5H〗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形式及优缺点

1.1聘请外教授课的形式

聘请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教,使用国外原版教材,采取国外高校常用的考核方式是目前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过程中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简单、粗暴”。“简单”是它的优点,即实施起来相对简单,只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外教即可,无需积累,无需底蕴。“粗暴”是它的缺点,即虽然可以很快开展,在表面上看起来实施了国际化,但这并不具备传承性,很难让这门课程延续下去,因为一旦教授此门课程的外教离开,也就带走了这门专业课程国际化成果的主要内容。

1.2由中国教师用英文或者中英双语授课的形式

由国内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参照国外的课程实施和考核方式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具有传承性,而且授课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因为授课教师是中国人,其流动性很低;缺点是很难找到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现实中的情况是能够用英语授课的教师不懂相应的专业知识,懂专业的老师则不会英语,或者英语水平不高不能够用英语授课。而且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很难有出国学习的机会,即使能够勉强讲授这类课程,也是“形而上学”,很难体现国际化课程的精华。

1.3使用国外网络课程的形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美国高校和部分其他国家的高校开发了一个国际联合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免费提供网络课程。国内高校可以直接把这些资源用作课堂教学资源。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让国内高校的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这些“原汁原味”的课程,可以领略世界名师的风采。但是这种形式也有以下三方面的缺点:(1)很多课程内容不是最新的,录制时间相对久远。国内网易的网络公开课算是比较成果的,但是在网易公开课的资源库里有很多七八年前的课程。(2)国内高校买不到与课程匹配的课本。通常情况下所有网络课程都有与之配套的课本,但是网络课程里一般不会明确指出使用哪本教材,而且即使知道是哪本教材,这些教材也很难买到,没有课本就导致借助网络课程开展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教学很难实施。(3)不能进行答疑和讨论。一般情况下课程会开展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些疑问需要答疑,这些都需要在线完成,但是网络课程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1.4学生到国外合作高校参加专业课程学习的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到国外求学,而且国内的“1+3”、“2+2”、“1+2+1”等双校园模式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很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一年或者两到三年的时间到国外高校学习,这实际也是一种专业课程的国际化。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享受国际化课程,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与国外课程没有太大差别;缺点是对学生的英语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英语水平太低,会跟不上国外高校的授课进度。

〖HT5H〗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建设的资金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其生均拨款远远低于部署高校。这类高校建校时间短,学校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建设发展,用“百废待兴”这个词来形容并不为过,所以这些院校能够用于支持国际化办学的经费很少,而且国际化办学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因此能够用于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资金少之又少。这些院校基本上不可能投入很多经费支持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课程建设资金不足会导致这类课程不被重视,没有教师愿意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

2.2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较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知名度不高,能够提供给教师的待遇也相对较低,科研条件也教差,所以很难吸引优秀教师加入,更难吸引有海外经历优秀教师的加入。这就导致这类学校能够开展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的教师极其匮乏,大部分学校基本没有能够开展这类教学的教师。一些学校即使勉强开展了这类课程的教学,授课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些教师要么来自外语学院,作为外语教师他们只懂英语不懂专业,要么是各学院的专业教师,他们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3教材建设落后

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过程中,教材的建设非常落后。一般情况下课程需要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是这类教材国内很难买到,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一些评价高、质量好、知名学者编著的教材单价高达两千多元人民币,这就使得使用这类教材具有很大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国内授课教师会到淘宝上购买一些国外原版教材的PDF文件,然后根据需要打印装订成册发给学生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教材费用,但是教材选择的范围就限定在能够购买到的数量不多的教材上。而且国内教师对国外同一课程教材的优劣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也不可能把市面上所有的教材都买回来进行比较。

〖HT5H〗3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国际化水平的措施

3.1思想上重视,加强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投入

高校领导要重视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要意识到专业课程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到如果现在不进行国际化将来会被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淘汰。学校领导要站在学校生死存亡的高度来看待专业课程国际化的问题。虽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但如果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加,那么学校投入到这一方面的经费也会增加,因为学校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往往决定了经费的投入比例。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经费上有更多的投入。

3.2做好专业课程国际化的长远规划

专业课程国际化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建设周期长,这就要求在这类课程的建设上要提前做好规划,不能无目的开展这项工作。一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会分布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这就表明专业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周期最少是三年,如果缺乏授课教师,周期会更长。学校要针对所要开设的国际化课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而且学校的规划必须是长期规划,最好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教学工作中也不例外。教师是影响专业课程国际化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从多方面加强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在招聘新教师的时候可以设立诸如具有海外学习经历人员具有优先被录取的权利等条件;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派送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培训学习;以课程引进的方式引进国外高校的专业教师来学校授课,还可以给该课程配一个教师助理,让助理教师通过跟堂听课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3.4加强教材的建设

对于教材的选用要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不要选用经过中国出版社增加了内容或者删除了内容的教材,要选用最地道的原版教材。对于专业课程的英文原版教材的选用可以咨询相关外教,或者专门组织教材选用研讨会,把对这些专业课程和教材熟悉的国内外专家、外教请来研讨,讨论各版教材的优缺点,最终选定本专业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的外文教材。相关学院也要把历年授课教师的教案、讲义、PPT等资料收集存档,供下一任授课教师参考使用。

4结语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在我国高校中占很大比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量众多,虽然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很多先天不足,但是国际化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如果不进行国际化就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要抓重点,而专业课程的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对专业课程国际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清,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0):5663.

[2]许晴云.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河南日报,20120128(08).

篇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21-0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五个对接”。这要求职业学校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应和产业部门的生产经营有效对接,为学生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奠定基础。

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侧重点的差异,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开发建设更多体现校本化的特点。因此加强校本化教科研,借助于产业部门的力量,开发和实施专业课程,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而进行课程开发建设就必然要分析行业或企业工作的典型职业活动。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强调职业教育学习的内容来源于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习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探索行业、企业工作的典型职业活动,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构建理实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行动导向课程为载体的教学情境。

1.教学情境构建原则

1.1人本性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

1.2科学原则

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生源结构、不同专业的不同专门化方向,科学定位和设计教学情境。

1.3先进性原则

教学情境设置和内容选择要来源于工作,并反映当前最新科技和新知识新方法。

1.4实效性原则

教学情境设置要紧密联系专业实际和企业实际,满足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符合职业标准与规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1.5情境性原则

力求课程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同步发展,充分考虑将学生置于职业场景中开展学习,实现理实一体化。

1.6开放性原则

教学情境设置要坚持校企合作,骨干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参与。

2.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开发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开发,必须要经过基础调研、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教学情境凝练三个阶段。

2.1基础调研

基础调研分析是职教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岗位需求,明确就业岗位(群)、人才规格要求,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为下一步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提供依据。对于园林、林业等较为成熟的长线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作补充调研分析,对新设置专业要做充分细致的调研。

2.1.1调研的具体任务

1.了解专业所对应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内涵。

2.明确适合中职生就业的职业岗位群,明确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包括:职业道德、行为态度、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的要求。

3.明确与本专业培养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要求。

2.1.2调研程序与要求

1.精心设计调研方案,选择适当的调研方法,合理分配任务。调研方案包括:目的、内容(以提纲或问卷形式表达)、对象、组织方式、方法等。

2.科学设计问卷和提纲提前下发。

3.筛选调研对象,确定调研样本。基础调研对象主要是行业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一线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学校主管和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调研样本的确定主要考虑企业代表性和足够数量。一般占到本行业企业总数的5%以上。

4.进行问卷、访谈和坐谈。要提前沟通和预约,做好充分的准备。

5.信息汇总与整理。梳理出有效和有用的关键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

2.1.3调研结果分析

1.通过市场需求分析,准确掌握本职业领域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确定专业范围,准确界定专业名称和专门化方向。

2.通过职业岗位群分析准确把握中职学生能胜任的岗位群及其职业要求。

3.梳理分析国家职业资格对本专业领域职业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通过分析找出专业建设差距明确改革方向和主要内容,并提出课程改革建议。

2.2典型职业活动调研

2.2.1开展典型职业活动专题调研

通过第一阶段的基础调研,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工作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在此基础上,针对工作岗位,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确定其典型职业活动,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描述。这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下一阶段专业核心课程结构设计的唯一依据。

开展专题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职业活动,并对典型职业活动的职业特征,从典型职业活动描述、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以及职业资格标准等八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填写《典型职业活动分析表》。

除此之外,开发建设人员还要深入实际工作第一线了解真实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第一手资料,掌握生产过程一般规律和形态。主要包括:了解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了解工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各环节的工作日、工作要求,了解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

2.2.2分析确定典型职业活动

在对职业活动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选择那些反映工作领域本质规律、具有典型性和具有教育价值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要注意的是,典型职业活动具有完整性,通过所有典型职业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能力,各典型职业活动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但不重复,并无包含关系)编制典型职业活动表。

典型职业活动表编制完成后,再召集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使参加研讨的人员就典型职业活动表中的典型职业活动进行描述,并对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职业标准等八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参加座谈的企业专家应是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技术人员,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善于表达。召开会议前应提前通知与会专家,请他们做好必要准备。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应全面具体而详细,避免大而空。

2.3教学情境凝练

典型职业活动分析确定后,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即可以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既符合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又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篇10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提出了到2015年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的目标,预着中国的国际出、入境旅游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发展。但为其服务的旅游课程及其教材建设滞后,必须急切应对。本文仅以旅游客源国课程教材建设问题略陈管见。

一、教材建设现状令人堪忧

1.1 名称五花八门。

目前公开面世的旅游客源国教材约20本。其中,在教材封面上标明为“高职高专用教材”约10本,其余多在“内容简介”中说明“既可为普通高校学生使用,也适合于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真正的本科版本不多,表明其教材的层次性不突出。论其课程教材名称有如《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客源国(地区)概况》、《中国主要客源国与目的地国概况》、《客源国概况》、《入境旅游客源地概况》、《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概况》、《世界旅游地理》、《世界旅游经济地理》等多种多样。反正作者喜欢怎么命名就怎么命名,很不规范,也很少人能讲出其地地道道的原由。这是高校其他课程很难有的如此乱象,很值得深思。

1.2 低水平重复者多。

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的积极性都很高,也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低水平重复的教材比重仍特别大,尤其是旅游客源国的教材结构框架和内部体系都是大同小异。甚至有的作者以同样的框架和内容体系,同一时间在同一出版社同时出版了两个不同书名的教材;也有作者以基本相同的框架和体系内容,以不同的书名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教材;还有的教材虽框架和内容体系同另一教材基本相同,而作者和书名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学者们所指出的高校教材建设的“低水平重复”[1],或“旧版新印”[2]现象。尤其不可容忍的是有些教材存在着严重的剽窃或抄袭现象,有的是编委抄主编的,或者是学生抄老师的,抄你没商量,令人哭笑不得。所有这种现象的实质性问题同样值得人们深思,也该值得相关作者深刻反思和新闻出版部门反思。

1.3 信息量小且内容陈旧

截至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的“ADS”(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总数已达140个,其中已经实施110个。可2007年前出版的绝大多数旅游客源国教材所列入的国家最多的也只有31个,最少的仅17个,甚至“亚非拉”中的非洲、拉丁美洲似乎不存在,无一个国家被列入,这与“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实际极不协调。2007年由杨载田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客源国》高职高专教材,概括总结了42个国家,算是破天荒的突破;第二年接着又出版了由杨载田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本科教材,内含有专题论述的53个国家以及如文莱、梵蒂冈、摩纳哥、巴哈马、哥斯达黎加之类的十多个特色旅游小国的本科教材,而且在其封面封底上印有8个精美景观图片,教材内部配备了图像系统,做到了世界每大旅游市场都配备一副区域地图,还有数十幅经济统计图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近几年新出版的教材纷纷仿效列入的国家数普遍增加。其中孙克勤先生主编的《世界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所列入的国家达58个。可仍然不容乐观,大多数教材的知识理论和资料数据都十分陈旧,甚至原有中国的主要目的地国家现已演变成了中国主要客源国家,都仍然以旧数据说明错误的结论,也基本上都没有图像系统,实在令人遗憾。

二、改革创新刻不容缓

2.1 师德和良知呼唤结束教材建设的乱象。

西方发达国家教材的写作有“著”和“主编”两种方式,但以“著”的方式为主。“著”意味着一位作者或多位作者合作写成教材并拥有该教材的知识产权,其封面署名者为个人或著作的共同作者,署名排序按每位作者贡献大小而定。有时也有“主编”教材,即其中每一章或每一部分都有作者的署名,而主编的任务是确定教材的编写提纲,确定作者名单并明确分工,联系审校和出版者,署名于教材封面,其职责和权益同样圣神不可侵犯,我国传统的教材同样遵循着这样的原则。而现在像旅游客源国这样的教材,有的拿别人的教材成果进行剪贴编辑,就成了自己的一本“教材”;或者干脆拿着人家东西稍许改动一下,就成为了自己主编的教材,这就是所谓的抄袭或者剽窃,当然要遭到学术界的谴责。真正创作一部教材需要花费艰苦劳作,所耗费的成本很高。而不劳而获的抄袭或是剽窃可说不费吹灰之力,既搞乱了教材市场,扼杀了高质量教材的产生,又败坏了学术道德风范和师德师风,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尽早结束这种乱象,多出版原创性的特色旅游客源国品牌教材。

2.2 高校课程建设要求高质量的品牌教材。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材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教育部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将课程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而在高水平课程建设中又与多项内容与教材建设有关。高水平课程建设的宗旨是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一流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一流教师队伍”,采用“一流的教学方法”,精选“一流的教学内容”,建构“一流的教学资源”,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达到资源共享。由此表明了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旅游客源国课程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及其旅游教材而出现的一门新兴课程,目前尚处在发展之中,应该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有志者,共同实现教材建设的最大优化,以编著出版出科学性与实用性,创新性与时代性兼具能适应国家“旅游兴国、人才兴国”战略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2.3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的“要把旅游业培育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业规划、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令人鼓舞,令人奋发,但关键是人才。为了全国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服务创新,国务院提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每年要新增50万人就业。这是因为新增人员应该主要是素质高、能力强、懂理论、会实践的综合性素质的高水平旅游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编著包括旅游客源国在内的创新优质教材也就有了希望,同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也确实要有高水平教材。

三、改革、创新与发展

3.1 对课程及其教材名称进行规范。

公开面世的各式旅游客源国教材名称之所以五花八门,皆因其课程名称在各层次各类学校的教育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同样不规范,乃至影响到课程和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也是自行其是。“名称”是课程的鲜明标志、总体形象,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涵及其知识体系要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还直接影响到其“教材内容”。 教材名称必须科学、规范和十分精炼。我们所主编的《旅游客源国概论》(科学出版社,2008)已重印4次,其社会反响也很好,说明已得到了部分师生的基本认同。我们使用该名称的依据:一是因为旅游客源国教材直接服务于中国国际旅游市场,其名称的“旅游”二字必可少;二是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经验表明,世界上互为旅游客源国家的情况十分普遍,实践表明凡中国的旅游客源国家同时也是中国不同程度的旅游目的地的国家[3],也还是其他一些国家的客源国或目的地国,较有一定的共性,因此不必加“中国”二字。一般师生照样能心神领会;三是旅游客源国课程在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应该是一门具有鲜明地域性、综合性、客观实际性,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课程,而不是一堆资料数据堆砌的旅游材料,因此以“概论”替代“概况”为宜[4]。令人快慰是在湖南省湘南人文艺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该课程“教学大纲”,也采用了“概论”二字,在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及其实施文件也都使用“旅游客源国概论”之名,说明其课程和教材名称的这种改革将逐步形成共识。

3.2 对教材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纵观本课程教材各版本,一般第一章为概述,接着阐述世界旅游组织所划分的六大国际旅游市场,并直接进入对国家的概括和总结。这种先总论(1章)后分论(6章),每章章前有“内容提要”,章后有“复习与思考”,在知识内容体系中一般都有“自然概况、简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市场现状等内容”,有的还有政界要员、财团、电台、旅游须知等内容,十分庞杂,而且一般都没有配备区域旅游图像系统,这种四平八稳式的传统教材模式已成为其主流。为此我们在原有本科教材《旅游客源国概论》基础上,又主编出版了高职层次的《现代旅游客源国概论》(机械工业出版,2011)教材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其要点:①在结构框架上,以反映基本面貌为原则,第一章为旅游客源国导论,为必不可少理论知识以统率全书;第2-7章,按世界6大旅游市场进行分述,每章增加一节“概述”,然后为国家专论,全球六大旅游市场共归纳和总结了52个国家;第8章为“世界特色旅游小国举要”,总共列举了19个具有借鉴意义的袖珍小国。而且每章前有“学习提示”;章后有包括课程讨论、课后复习思考、实践指点、知识拓展与案例、旅游景观美学欣赏在内的“实践模块”; ②知识内容构成以“有用、实用而有效” 为取向,每个国家除人口、民族、国土面积、、国旗国徽等基本情况介绍外,一般简述其“旅游业与旅游市场发展的地理环境背景”、“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特点”、“现代旅游业与旅游市场的发展”三大问题,做到了精要、明了、适用。③进行教材的立体化建设,语言文字做到了精要明白,通俗易懂,并辅之以地图语言、经济统计图表和景观图片,并按国家精品教程要求创作了教学大纲、习题集、参考文献目录、实验学习指导、Powerpoint电子教案和CAD软件等配套教学资源。奉科学出版社之命我们又在进行旅游客源国概论第二版的创作,将以更新更实用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

3.3 加强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

1996年,王兴斌教授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的《旅游客源国/地理概况》,成为中国大陆旅游客源国课程教材的开世之作。往后各种以此为蓝本的同类型各版本教材纷纷面世,但都很少有实质性突破。其实,王先生的教材像其他优秀教材一样,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其时,为一时满足教学之急需而仓促上阵,其知识体系便源于当时供内部学习用的参考资料《各国概况》(人民出版社,1972),其内容包括各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面积、人口、首都、行政区划、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主要报刊和通讯社、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世界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等,内容十分庞杂。王先生的教材除民俗和旅游外,其他方面与《各国概论》何其类似相尔。而实际上王先生2006年出版的《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第4版),本身已发生了不少变化和内容更新。旅游教育出版社在其“出版说明”中也强调了其新版本“教材的研究含量,旨在倡导教材编写的严肃性、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而且“不少作者都有相关领域的专著成果”作为教材写作的支撑。而目前流行的各版本高校旅游客源国教材为什么简单重复和雷同者多,也就是因为教材研究难度大而不去研究,乃至旅游客源国课程及其教材研究的学术成果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当然抄袭或剽窃最为省事;为什么教材中都缺失了经济统计图表系统和区域地图系统,也是因为这两项难设计、难制作;为什么各种网络和期刊上难觅旅游客源国之类的论文创作成果,皆因“拿来主义”的“教材成果”来之太易而无感而发。因此,倡导教材建设的改革创新研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周蔚华.高校教材要避免低水平重复[N].中国教育报2009-11-26,第5版.

篇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之党和中央政府一贯的重视和倡导,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开发,在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之下,开发出一系列子课程,形成了规模可观的课程体系,可谓是硕果累累。与本科院校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反,在占据全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是一派冷清,鲜人问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

一、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势极不乐观,最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念较为偏颇,功利实用主义占统治地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难于精准把握,于是出现了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重技轻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化课程。一些实用性强,能在短期内见效益的课程受到追捧,一些通识性的文化基础课程如《大学语文》则一压再压,直至完全砍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好的情况是作为选修课时开时停,选课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完全不开设,一片空白,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根深蒂固。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曾多次对学院开设的所有选修课程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是专业相关课程、英语考级、专升本、驾校等实用课程,而哲学、传统文化等则乏人问津,他们普遍认为这些课程太过遥远,与自己的生活工作无甚关系,因而兴趣缺缺。

2.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严重欠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传统文化素养几乎空白。据笔者几年来的观察,能够流畅说出中国历史朝代更迭顺序的学生不到四成,看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是少的可怜,对于一些家喻户晓的文化常识则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总之,高职生普遍知识面狭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不高,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着缺陷,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刻苦精神和创新能力,耐挫能力较弱。这种情况对其将来的就业及人生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1.有助于提升高职生道德素质。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危机,整个社会如此,正在成长中的高职生更不可能免疫。而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营养极为丰富,如儒家和佛家都强调“敬”,即用心做事,这对避免毕业后学生随意频繁跳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大有益处。

2.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身心素质,完善人格。高职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耐挫力弱,加之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于是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家人、学校、社会的举动,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正常的心理辅导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方法进行疏导,如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谦受益,满招损!”、王夫之哲理小品“六然四看”、道家思想在失意时所采取的“淡泊”和“宁静”,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遭遇困境时的耐挫力,舒缓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都是非常必要的。

3.有助于增强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意志薄弱,一挫即倒,且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过于崇尚个人奋斗,而忽略了与人合作。而传统文化中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讲究与人为善,强调“和为贵”,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些都是珍贵的遗产,能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力。

4.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提升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许多显性的和潜在的课程如《古典诗词鉴赏》、《文学欣赏》、第二课堂活动、校园人文氛围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个人内在气质,增强就业成功的砝码。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为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新文化奠定基础。

三、工科类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

基于当前工科类高职院校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高职院校职教办学特色,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尝试:1.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性质(任选课)及学生特点,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择取上摒弃学科化、系统化,尽量通俗、新颖。32个学时中,基本理论知识绝不超过10学时,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专题如茶、服饰、饮食、民居等不低于16学时。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切入点和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譬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这个专题时,考虑到内容的枯燥性,先请同学们欣赏天坛的图片,解说关于天坛的许多常识,然后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由此引出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

3. 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小论文形式外,还采取了综合能力测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投入进去,真正有所收获。

4. 构建立体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子课程、网络学习课程,并与部分思政课程呼应,形成立体课程网络。目前已开出了《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民俗文化》、《茶与茶文化》、《与养生》等传统课程以及《中西文化比较史》、《诗词之美》、《先秦君子风度》、《伦理学视角》、《新伦理学》、《国学与智慧》等网络课程,有了一定的覆盖面,基本形成了一个课程体系。

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仅仅利用第一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抓住第二课堂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各种技能比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以浓郁的人文氛围营造和谐校园,让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浸润自己的人格和风度。

篇12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078-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Fitness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WEN Yu-hong1, DONG Xiao-qi2, LI Bo1, HUANG Xiu-feng1

(1.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2.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Aqua fitness exercises are the activities in the water taken by people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health condition. It has significant function in fitness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are. At the same time, it facilitate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so as to reach the goal of sentiment cultivation and recreatio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own sufficient sports source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qua fitness exercises. With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analysi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and designs the curriculums of water fitness in some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on the curriculum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 universities; aqua fitness; course development

投稿日期:2011-01-19

作者简介:温宇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游泳、水中健身教学与训练。

水中健身是人类为了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伤病康复、塑造体型或休闲娱乐等目的,利用水环境的特点,在水中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锻炼活动。它广泛应用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流体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理论指导锻炼,通过练习提高肌肉力量、肌体柔韧性,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机能,具有很高的强身健体、康复医疗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达到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目的。

国外水中健身活动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几十年,欧、美、日等国的水中健身活动从最初创始至今,水中健身练习内容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现代水中健身内容有水中有氧练习、水中行走、跑步、跳跃、游动、上肢运动、全身运动、休闲娱乐等,形成了目前的包括水中有氧练习、水中娱乐健身、水中减肥、水中康复等主要内容的锻炼体系。

水中健身类课程是指区别于传统的游泳课程之外的,以健身、培养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水中健身教学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水中健身类课程主要有水中健身、水中康复、水中游戏、水中体能训练等几种。其中水中健身是应用较多的课程。

目前我国具备游泳教学条件的高等院校逐渐增多,开设游泳各类课程的高校也日渐增多,但是水中健身课程在高校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目前水中健身课程在国内开设较少,高校也没有相关专业或方向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水中健身师资的培养更多依赖于原有其他项目教师兼项。课程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调研和发展。本文旨在对我国高等院校水中健身类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此类课程在高校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跟踪观察法进行研究。

2010年12月在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水中建设活动推广研讨会期间,针对水中健身在高校中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对我国八所体育院校、十余所普通高校课程负责人,部分大型综合性健身俱乐部负责人,以及中国游泳协会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共访谈专家28人。

向6所高校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水中健身课程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以及对水中健身课程的感觉及建议。

作者在2001-2009年中国游泳协会全国水中健身教员培训中担任教师,在2007、2009年全国水中健身比赛中担任裁判员,并参与编写了两部教材,主持建设了一本水中健身课程,对水中健身活动具备感性和理性认识,有助于本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高等院校水中健身课程现状简析 调查发现,水中健身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开设课程的学校很少,其中又以体育类院校为主。体育院校中有北京体育大学(水中健身选修课)、天津体育学院(水中健身限选课)、成都体育学院(水中健身限选课)、上海体育学院(水中康复限选课)四所院校开设了此类课程;其他院校中开设这一课程的更少,仅中山大学、四川阿坝师范专科学校等几所高校,为组队参加2009年全国水中健身比赛,开设了临时课程。但调查发现,许多拥有游泳场馆的高校计划近期开设水中健身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普通高校,以及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体育类院校。

经调查发现,目前开设水中健身课程的高等院校担任课程教师的人员主要来自三个领域,游泳教师、健美操教师以及其他师资。体育院校的水中健身类课程多由游泳教师为主要师资力量,结合健美操、社会体育等课程教师。

水中健身类课程的教材建设目前滞后于课程的发展。经对开设课程的院校教师访谈发现,目前正式出版的教材仅有人民体育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水中健身》。但由于教材印数很少(仅1000册),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开展此类课程的需要。

对北京浩沙健身俱乐部、南京欢腾健身俱乐部、湖北英东跳水馆等经营性游泳场所的负责人进行访谈后发现,许多健身场馆具备开设水中健身类课程的条件,民意调查也认为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部分场馆已经进行了尝试,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师资缺乏,教练员流动性大,导致课程的系统性受到较大影响。

先期开展水中健身类课程的高校基本上都是体育类院校,其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同类别的高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都需分别设计。

2.2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师资培养需求 访谈中发现,许多高校虽具备游泳条件,却没有开设水中健身类课程,其主要原因是认为缺乏师资。水中健身类课程虽在游泳池进行教学,但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游泳课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目前我国各体育院校并没有设立这个专业方向,课程师资的培养主要依靠海外留学、课程进修、自学等方式开展。中国游泳协会从2000年起,采用短期几种培训的形式,举办了十一期水中健身教员培训,共培训学员共计600余名,其中体育院校教师占25.3%,普通高校教师占12.3%;其他学员多来自健身俱乐部等健身行业。根据培训情况,体育院校开设水中健身课程的师资相对充足,而普通高校担任水中健身教师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开课需要。

中国游泳协会的水中健身教员培训与考核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高级考官、高级教员、中级教员和初级教员。此外,具备水中健身教学条件,并拥有2名以上高级教员的单位,可获得中国游泳协会的授权,获得培训考核水中健身初级教员的资质。

由于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目标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各有侧重点。体育院校因学生学习水中健身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要高于普通高校,教师应具备高级教员资质,才能满足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专家访谈后,一些专家指出,除参加中国游泳协会举办的水中健身教员培训外,有游泳场馆的高校建议通过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观摩进修实习的方式培养师资力量。

2.3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学生需求及教学目的 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水中健身课程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图1),这为水中健身在高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我们。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学生学习水中健身的动机和目的是不同的。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水中健身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康复、熟悉水性,并满足一定的娱乐性。

体育院校由于是专科学校,除满足健身、娱乐等目的外,水中健身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创编能力,满足社会对水中健身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就业的机会。此外,运动康复专业学生还应抓住目前国内外高水平运动队进行水中康复的热点,培养水中康复专业人才。

2.4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的教学方法 专家访谈结果表明,普通高校水中健身课程适合采用以带操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衔接教学。而体育院校水中健身课程除了采用带操教学教会学生基本动作外,还要通过启发式教学、互助式教学、分组教学等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创编动作、设计练习手段的方法。

2.5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目前水中健身课程在高校的开展实践,结合专家访谈结果和调查结果,分别对普通院校和体育院校水中健身类课程进行了初步设计。

场馆设施和师资条件具备的普通高校建议开设水中健身选项课。特别一些文科院校、女生比例较多的院校,更适合开设水中健身选项课。

体育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开设水中健身系列课程(表1)。

表1 不同专业学生适宜开设的水中健身类课程

专家调查结果(N28)

根据专家访谈结果,结合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分析,建议在体育院校不同专业开设不同内容、不同学时和形式的课程。例如运动训练专业游泳方向、健美操方向可以开设水中健身操选修课;运动训练其他方向可以开设水中体能训练选修课;体育康复专业可以开设水中康复选修课。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也可开设限选、副项或选修课(表2)。

2.5.1 体育院校水中健身课程内容 经过对已经开设课程的院校负责人和相关体育院校专家进行访谈,多数专家(25人,占89%)建议水中健身课的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表3,表4)。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授课和录像播放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水中健身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活动性质和主要内容,创编原则和方法等。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形式的操类活动、水中游戏活动组织,以及分组创编、练习等。

表2 体育院校水中健身系列课程健身建议

表3 体育院校水中健身课程理论部分建议内容

表4 体育院校水中健身课课程实践部分建议内容

2.5.2 普通高校 普通高校的水中健身课程建议以实践教学为主,并根据需要简单介绍水中健身的相关知识(表5)。

表5 普通高校水中健身课课程建议内容

2.6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学时分配设计

2.6.1 体育院校 体育院校学生学习的内容较多,学时可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专业而定。目前体育类院校此类课程的学时数为24~36学时。对部分院校课程大纲研究后发现,水中健身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全面,但对几所学校任课教师访谈后发现,教师均认为教学时数偏少,练习和巩固的时间不足,影响了教学和学习效果。

对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该课程的30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90%(27)人感觉学时数偏少,复习巩固的时间不充分,建议适当增加学时。此外,选修课程的学生反应,由于学生专业不同,水性水感、游泳能力、运动能力差异较大,使用同样的大纲、进度和内容教学,难以因材施教原则。因此建议进一步细化教学计划,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分别开设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选修课、选项课,那么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将更有针对性。

北京体育大学针对上述情况,计划深化水中健身课程设计,将课程分为初级课和高级课,适当增加学时数,通过分化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效果。

2.6.2 普通高校 根据专家访谈的结果,普通高校水中健身课的学时安排可根据学校的条件、场地设施条件以及师资条件,开设24学时或32学时的选项课。或者作为游泳选项课的基础课,通过该课程提高学生在水中掌握平衡的能力及水性水感,为游泳选项课教学打好基础。

2.7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教材建设 基于水中健身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特点,该课程适合将传统纸质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结合起来,配套建设。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出版众多有关水中健身、水中体能训练和水中康复等内容的纸质教材和多媒体视频教材。在我国,中国游泳协会2002年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过一套内部使用的水中健身教员培训教材,包括一部纸质教材、两张VCD,和一张音乐CD。2007年,天津体育学院与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出了一本供天津体育学院水中健身选修课使用的水中健身教材。随着共同课程的深化,开课院校的增多,建议由多个院校共同编写一套水中健身教材,含纸质教材、DVD演示、音乐选配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促进水中健身课程在高校的发展。

2.8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

2.8.1 体育院校 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特点和教学特点,建议对体育院校水中健身课程采取笔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理论笔试评价学生对水中健身的认知程度,包括水中健身的概念、练习方法、锻炼手段。实践考核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考察学生课上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所教授操系的完成质量。另一部分考察学生的创编和教学能力,包括编操、带操、音乐选取和编辑、简单的救生技能等,使学生初步具备初级教员的水平(表6)。

表6 体育院校水中健身课程评价方法

2.8.2 普通高校 普通高校水中健身课程的评价与其他选项课相似,由于受到场地器材、课程容量等条件的制约,建议以技术考核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在完成操系动作时的力度、准确性、流畅性和艺术性。

实践技术考核分为徒手操和器械操两部分。规定动作为课上学习的成套操类,由任课教师或考评组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技评。

2.9 高校水中健身课程教学环境 水中健身的适宜水深通常是在练习者的胸部和腋窝之间。对于高校学生,池深建议在1.2~1.4 m之间。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教授深水水中健身,池深最好在2.0~2.2 m之间。

根据对专家访谈,对任课教师的调查及课堂观察实践,建议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器材设备(表7)。

表7 水中健身课程器材设备

3 结论与建议

1)水中健身课程对高校学生有较高的吸引力,社会对水中健身人才有较高的需求,具备在高等院校开展和建设的条件。

2)根据不同高校培养目标、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的不同,可分别设置不同类型和学时的水中健身课程。目前已开课的高校主要集中体育类院校,课程形式略为单一,课程学时相对不足。

3)体育院校开展水中健身课程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较充分,普通高校受场地、设施和教师等各种原因的制约,开设课程的高校还比较少。但普通高校的课程形式、课程内容更易于把握,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4)水中健身课程的配套教材开发不足,根据学校性质、专业不同,建议组织专家编写相应的传统教材和多媒体教材。

5)建议主管部门深化完善水中健身操竞赛规则、规程等文件,通过组织竞赛宣传推广水中健身在高校的影响力。高校也可通过表演活动提高水中健身活动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 朱笛,温宇红.水中健身[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

[2] 肖红.中年女子水中运动的健身效果[J].体育学刊,2003,10(5):52-53.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成果

成果1:校园文化,异彩纷呈

通过本课题倡导的“书香溢校园,阅读助成长”的方案助推,经过课堂改革的推进,以和谐文化建设为主线的弥勒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弥阳一小:以“创建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为目标,营造了人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有力践行了“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弥阳二小:借助“国学经典教育”这一平台,以“华夏诗篇伴我行”、“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书香雅韵传文明、国学经典润心灵”等系列国学教育活动,营造充满浓郁文化氛围气息的“书香校园”。

弥勒一中:确立课程文化的主体――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学习共同体。经几年实践现已形成自己的课程文化体系。高考成绩在州内一级完全中学中独树一帜,深厚的高考备考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学习交流者。

弥阳中学:通过不断地挖掘和开发,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通过各种活动推进,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了系列化和规范化,增强对校园文化活动规律性的把握,从而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内涵。

弥勒四中: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开展“延安精神在校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四中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师生精神灵魂,促进校园先进文化的养成,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分别荣获“弥勒县延安精神研究先进集体”,“红河州延安精神研究先进集体”和“云南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先进学校”称号。“延安精神在校园,春风雨露润心田”这就是延安精神在四中的真实写照!

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模式不胜枚举。

成果2:读书活动,多姿多彩

通过本课题推进,营造了全县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喜读、爱读、想读”课外书的良好氛围。在课题推进下,各学校成立创建课外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并将“书香校园”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有胜者,有的学校把读书活动的效果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使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更充分,内容更丰富,使书香校园建设,成效更显著,特色更鲜明。

成果3:校本教研,硕果盈枝

在课题研究的推进下,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成果显现。

高中:在课题组的引领下,编辑《高考研究专辑》,收集高考信息。课题组成员白凤鸣老师组织弥勒一中数学备课组编写了高三数学辅导资料《2009年全国数学高考(二卷)考点归纳与预测》;2010年6月又参与湖北青于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高考数学‘核按钮’”的编审并参与《2010高考数学‘核按钮’》和《2011高考数学‘核按钮’》两书的编审;2010年7月白凤鸣老师与数学备课组又编写了《高三数学总复习-直击高考》一书,目前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初中:课题组成员陈艳芬、韩丽仙老师组织教师开发了校本教材:《廉洁文化进校园》、《熠熠的团徽 青春的光芒》。弥勒五中在课题组成员赵伟老师的组织下,在《高中政治趣味哲学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初中政治趣味哲学案例》教学研讨,并通过学校校刊《阳光》进行交流推广。

小学:课题组成员李吉华、彭桂菁、王彦及武英老师组织备课组编写了五年级下、六年级上《小学生前置作业》,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实验学校古城小学在雷英老师的带领下,以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编写了校本教材《每周一诗》及《书香溢校园、阅读助成长――古城小学课外阅读记录》。其他学校在教科所的倡导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成果丰硕。弥阳二小张玉菊老师带领数学教研组,编写了小学一至六年级《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论文集、《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案集及《优质课》教学录像、《片段教学》录像等;庆来学校英语教学课题研究中心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编写了《少儿英语学习与训练系列――TEXT BOOK》一、二年级校本教材。温泉小学结合教学实践,编写了二、三、四年级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作业设计》校本教材。

教科所:通过倡导学校读书活动,倡导师生写作,课题组在2010年编辑出版了《弥勒县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教科所还同时编辑出版了教科研系列丛书:《弥勒县教育科研成果汇编》、《弥勒县教研员优秀论文集》、《教师优秀论文集》,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科研。课题组编辑了《弥勒县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集》,课题组成员张琼老师还独立编写了《小学生趣味串联识字读本》。

二、研究的反思

1.领导参与课题,通过行政方式推进课题是本课题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