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改革前的教学情况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趋势,培养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自2003年开设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同时熟练掌握英语,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1.1培养目标:在英语课程设置上,我们的目标是把英语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课,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讲授汉语的能力。
1.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在该专业设置之初,我们参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设置的情况,把英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媒介语言,在专业课中设置了接近50%的英语课程。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288课时)、高级英语(76课时)、英语泛读(104课时)、英语口语(76课时)、英语听力(104课时)、英语写作(33课时)、英汉翻译(36课时)、欧美概况(45课时)、英美文选(45课时)共9门课程,占专业课总科目的近40%,共807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数的约50%。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3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对外汉语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实施该课程设置,一直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各班级在大学三年级时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均超过90%。但随着教学的逐步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对2003级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时进行教育实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过度依赖媒介语的问题,在词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用英语解释汉语在教学中是比较方便的方法,但过多地使用媒介语是不符合对外汉语教学适当使用媒介语的原则与要求,而且也不利于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记忆与运用。其次,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英语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汉语教学的效果。这些不足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活方面与外国人交流存在语言问题;第二,用英语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存在语言困难;第三,在阅读对外汉语专业的英文论文时存在理解困难。再次,在教学中面对母语为非英语的留学生时,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语存在问题。最后,学生还反映,这样的课程设置需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精力学习近于中文和英语两个专业的所有专业课,导致他们出现了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不如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情况。
综合得到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但存在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2课程改革情况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们依据调研结果在2007年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的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非英语国家学习汉语的需求在日益增强,这些国家的汉语学习和“汉语托福”(HSK)考试需求已经在世界位居前列,这凸显出只把英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媒介语存在极大的问题。综合这一形势并结合学生们在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觉得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2改革中培养目标的调整:改革以前,英语课程的设置在整个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英语的学习作为等同于汉语学习的重要任务。这样,汉语作为本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过于注重“对外”而没有突出“汉语”。改革中,我们把外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强调对作为学科根本的汉语的学习。
2.3改革的具体实施:在2007年末,我们着手进行改革。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和新的教学内容于2008年在对外汉语专业2005级1班、2006级1班和2007级1班、2班实行。我们实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结构:改革以前,英语课在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课中约占50%。在改革中,我们对英语课进行了压缩,把英语课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例降至30%左右。相对于改革以前,汉语知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法在专业课中的比重提高,对外汉语专业的“本”得到了巩固。
(2)英语教学有所侧重:改革以前,我们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齐抓,没有特别侧重培养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在改革中,我们突出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够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进行无障碍交际。
(3)变革内容:我们在改革中增设了英美文选、英语研讨技巧、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而对于原有的课程,我们删减了不必要的部分,对教学内容也做出了调整。
首先,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今后会在国外教授汉语的现实情况,我们在英语口语课中,更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在课程中设置了更多的生活场景,增加学生与外教进行对话、交流的机会,为学生今后的国外生活打下语言基础。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获取国外语言教学界的先进理论成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科研的能力,我们在英语精读、泛读课中增加了对对外汉语教学科研论文的阅读与学习,培养学生研读本专业英语论文的能力。同时我们对以往的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对写作前搜索英文材料的教学,从搜集材料、分析材料、进行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地教学与训练,并要求学生们用英语撰写学年论文。
3改革的结论
首先,我们在改革前进行了广泛地跟踪调查与研究,并结合了权威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改革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科学的。
其次,此次改革真正适应了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对外语的要求,更满足了学生现在以及今后对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教学工具的需求。因此,我们此次改革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综合来看,我们此次进行的改革在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改革的创新性也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可能存在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争取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44-03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新建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在专业建设上存在各种问题,如专业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薄弱、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较少、缺乏学科带头人等等,制约了专业内涵的发展。但是学校要发展,专业要建设,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找到一个突破口,而不论是专业还是人才培养最终都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可以以课程为突破口,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1.专业与专业建设。专业是一种学业类别,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潘懋元教授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国际教育标准中,专业被称为课程计划。以课程定义专业,反映出课程与专业之间的本质联系。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需要所开展的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是以相应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育为媒介,以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为目标,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建设工作。3
2.课程与课程建设。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建设是指课程管理主体对各专业教学科目、教学活动、教学情境及其进程和学校教育情境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控协调过程。课程建设应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发展出发,按照一定的专业质量标准而进行改革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
3.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从专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专业是课程的组合形式,课程是专业的载体,不同的专业,实质上就是不同课程的组合。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样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两者之间呈现的是正相关性。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内容的基础;专业建设可以涵盖课程建设的内容,其相应的建设内容更广泛。虽然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各自内容有所区别,各自强调的重点和目标不同,但两者的建设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融为一体的,专业教育是通过课程教育实现的,课程建设要为专业建设服务。专业的建设目标决定着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对课程建设的系统要求。专业的课程设置反映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建设的发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也促进师资队伍、实验室、教材建设等各项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对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五个方面。因此也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分析如何促进专业内涵的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要以课程或课程群为平台,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明确教师发展方向,促进教师科研思维能力,业务能力的提高。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过程中,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假如将专业比做是一桌宴席的话,那么培养计划就是菜谱,而课程便是一道道菜,把菜做好了,就可按不同的教学计划,摆上一桌桌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口味的宴席来。通过合理构建通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满足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要求;通过选修课程来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通过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各类实验性、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等等。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才培养效果的手段,只有坚持彻底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教学条件建设促进专业教学保障。教学条件建设包括教材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和网络教学条件建设。根据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修订教学大纲,这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认知能力的载体,是教师教研成果固化的标志。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本好的教材,编撰者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反映出来,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措施。
三、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的策略建议
1.科学制定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是指导课程建设的宏观文件,是在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制定的。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是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的关键,也是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保障。课程建设规划要与专业建设规划相统一,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科学的可操作的课程建设规划,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设的指导,能促使课程教学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本身的要求,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学校在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时,可按照“强化基础、注重特色、精心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重点课程建设为主导,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构建多层次的课程平台,形成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动态性特征的现代课程体系,从根本上保证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2.构建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所谓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强调课程的突出地位,将专业仅当作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师通过组织课程,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通过选择课程,开始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行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动态化和多层次,也可使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实现最大程度共享,如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可按照课程或课程群或教师的研究方向等来整合,充分发挥各类教学资源的功能。
3.建立课程责任制,制定课程评价标准。教师和课程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教育媒体。从联系的角度看,教师是课程的传承者和直接建设者,如果说学生是学校的产品,那么课程就是教师的产品,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就是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评价标准,在课程建设中,就是要建立课程责任制,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立课程责任制,就是要求每门课程的建设都要有负责教师,每门课程都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课程可以分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合格课程等不同的建设水平和层次,但全体教师都要具有强烈的课程建设意愿,并对自己所承担课程的教学与建设工作负责。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课程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依据课程建设内容及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建立相应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定期组织课程评估,将评估后的结果做为推荐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和遴选校级、省级级重点学科专业的依据。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正确处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鞠建峰.试论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J].科教导刊,2011,(6上).
[3]王旭林,王宏波.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25(3):108-111.
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课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激励高校搞好自身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中,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建设水平以及对学校发展产生的长远影响,是实现教育部“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规律和需要上讲,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暂时的短期行为。课程建设作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始终受到高校及其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标志作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任务。课程既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体。从概念和内涵上讲,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更高于一般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在课程负责人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更突出建设水准的标志性、开展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和取得教学成果的全面性。对一所高校来讲,其精品课程的数量、质量、级别层次及其结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准。
对其他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精品课程在建设方向、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等方面能够成为学校其他课程学习的榜样,会对其他课程教学工作的进步起到积极、有力的影响、促进作用。科学性、先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是精品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学校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适宜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是基础较好的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参照评估指标,与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相比,其他课程容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高校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课程。
对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全面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高校一般都把影响面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特色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建立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和检查工作,为这些重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持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机制。精心制订建设规划、设立建设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提出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措施遴选并强化建设一批具有相对较高水准的精品课程,会对相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坚持不懈,持续搞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国家启动质量工程建设以来,许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为精品而突击打造精品”,教学改革力度弱,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选留于形式,经费投入大而效益差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害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学生中的形象和信誉。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决不能一蹴而就。
精心制订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完善并实施系统、高效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着各自的特色。高校要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课程建设长期规划,把课程建设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形成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立体化多头并进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格局。对教学建设工作,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既进行立项强化管理,又提倡、鼓励广大课程组教师自发、自主地进行日常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提升总体课程教学水平。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管理的研究和对课程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制订科学、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突出“协议”式责任管理,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和管理体系。
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标准。精品课程一方面应该具有多种良好、完善的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体现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分体系中,每一层次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正是考虑到这种“精品”概念的相对性,教育部在制订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绝大部分都采用描述性的弹性评价指标。高校在制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时,应根据本校当前的实际办学水平,在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对各评估项目进行适当地具体细化,提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就现时状态下课程教师实际履行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效果实证材料等对考评项目进行扩充。要使评估项目和指标能在课程建设任务的明确与落实、精品课程评选与跟踪检查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简单地套用国家的软性评估指标,会在校级精品课程的管理过程中,较难引导课程建设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努力的方向,在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和精品课程评选时也很难确立较为具体、客观、统一的参照标准。
提高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对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课程项目负责人在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对课程负责人的个人素质要求体现为“四高”,即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管理水平高、职业道德品质高。作为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领头人,对外来讲,课程负责人对该门课程在教学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往往代表着课程教学团队的最高水平;对内来讲,课程负责人四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特别是他的组织、协调、激励、领导等管理能力,决定了课程教学团队的集体凝聚力和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活力。实践表明,能够系统、全面地取得较大建设成效的课程,都与课程负责人的全面素质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
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
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作为“质量工程”四个重点项目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在现代网络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为背景推开的。自2003年以来,国家、省级财政以及各高校投入巨资用于精品课程建设,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六年的共同努力,已遴选、积累出了大量的优质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共有共享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精品课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主要是从全国高校对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中体现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国家级、省级乃至高校校级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是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各高校要普遍关注、思考并付诸努力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精品课程的遴选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导向、激励作用,而在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推广、利用方面,高校的内涵发展意识和对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觉性就成为工作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对“质量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关注点还主要集中在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评选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⑤在“质量工程”建设的后期阶段,高校要特别注重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促进本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要创造条件和氛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全校教师、学生广泛了解、深入分析各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借鉴价值,将其优势渗透到具体课程教学工作中。高校应踏踏实实地关注、专注于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内涵发展,力争使学校成为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
注释
①仉志余,王建军:“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8期,第22页。
②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3页。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26-2
引言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会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校园体育隐蔽课程体育建设是体育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是双方体制、资源与实践三个维度的交叉耦合,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培养校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对高校师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贯穿于学校学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等各个环节,对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在高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下,以教师引导为重要载体,以高校全体学生为培养主体,在传承优秀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理念、体育行为,培养全体学生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过程中积累、沉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长期积累沉淀的特殊文化形态之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第一,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体现出高校办学教育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贯穿于高校各个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均有所展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是学生积极努力上进的正面力量。校园体育精神决定着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取向,能够有效培养锻炼全校师生的坚强意志,铸造学生坚韧的学习品格,引导者高校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目标决策制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体育物质为高校师生提供锻炼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器材与运动场地,是打造体育制度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核心物质载体。高校体育物质文化蕴含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思维观念,展现出高校师生内在的气质、品行与情感,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校园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与保障,关系着校园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方向标与向心力,是高校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贯穿于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体育交流、体育知识竞赛等各个阶段,是培养全校师生体育意识,实施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优秀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能够保证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了高校师生的相关体育行为,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体育意识与综合素质,全面保证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健康运行。
二、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
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涵盖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量两部分,是高校依据教育目的、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内隐的、间接的方式,经过规范系统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长春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关系着高校师生体育思想、体育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学校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长春市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内容
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展开的理论基础,科学的体育文化建设策略是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对校园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策略,主要从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进行。第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层文化建设,建设过程中,要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出发,其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要高度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决策,综合学校各个方向、各个学科的发展特色,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体育规章制度,健全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其奖惩机制与责任细化到个人,保证高校体育制度的人性化,满足不同素质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要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环节,科学布局,为学校师生创设一个舒适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精心设计体育人文景观,优化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品位。第三,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从开放健身体育运动平台、参与经济体育运动、开展竞智性体育运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的进行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力规范体育教学行活动,全面系统的传授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术,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全面体育文化修养,积极开展与校内外合作的体育竞技活动与体育竞智活动,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的潜在体育潜能,推进与宣传体育人文精神。第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以健康体育文化为建设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竞技与竞智的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底蕴,灌输学生健康体育的体育文化理念,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科建设相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向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紧随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向国际化、民族化、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高校体育文化是现代校园文化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科学精神的延续紧密相关,其深刻的体育内涵涵盖了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逐步趋于科学化,系统化。第二,国际化、多元化的体育隐蔽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国际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向逐步实现向国际主流文化接轨,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高度融合,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与研究成果,发展与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想融合的体育文化。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超越了对物质层次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广泛的关注精神层次的生活内涵。高校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内涵体验俞来深刻,力求实现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习人文精神价值,提升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意识,将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三,人文化、民族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大众化的可观需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历程,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人文价值,承载着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根植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土壤,展现出具有强烈特色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文化软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的生活内涵,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高校学生优秀的学习品格,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结论与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灵魂,校园隐蔽课程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规范高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实践过程中,高校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相融合,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方向出发,充分发挥出高校自身的立足优势,建设与社区人民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服务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姜鹏.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教学目标与控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62-164.
[2]闫玉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7):103-105.
[3]马卫东,张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3):39-42.
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议
(一)正确把握精品课程内涵,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体现“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虽然精品课程是多层次、多样化且各具特色的。但精品的核心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精品课程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高水平定位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二)科学确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素,全面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确立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标准是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可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分解为五类要素,即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成果特色要素,并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1.基本建设要素
课程的基本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精品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等。
2.主体建设要素
课程主体建设要素是保证和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体因素,如: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等。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范围广泛,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积极和创新学习的态度等。
3.过程建设要素
过程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要素,如:教学组织运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师的配备等。作为精品课程,其教学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组织科学严谨,各教学环节制度化,教学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适应培养目标,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服务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手段先进且恰当应用。
4.教学评价要素
教学评价要素是保证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讲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性进行评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应当注重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达到较高的学生总体满意率。要接受专家和同行教师评价,得到同行和校内外的广泛认可。摘要:本文围绕精品课程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几个建设环节的建议。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引领,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信息。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示范作用
5.特色与标志性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作为精品课程,首先应具有一、二名国际或国内知名的优秀教师,发挥该学科课程的学术带头人作用;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并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和学术骨干;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级的集体和个人荣誉。其次,取得重大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第三,人才素质高,学生在与该课程有关的单项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毕业生对该课程给予较高评价。第四,特色鲜明,成为某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性课程,得到广泛认可和认同。
(三)研究和探索精品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和目标,必须研究和探索科学可行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建设规划、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建设过程的动态监管。
1.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目标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由于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以及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角度的差异,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但应明确: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切实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科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个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学科和专业特点。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并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并反映学校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立体化教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增强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为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创造条件。
(1)教育思想规划:教育思想是指导教师在课程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纲领,教学规律的掌握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应要求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认真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牢牢把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这一总体指导思想,树立主体教育思想,科学、人文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力求教育思想的创新,把课程建设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程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
(2)建设目标规划:按照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精品课程建设层次,最终将集中建设好反映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体现“五个一流”,能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的精品课程,并使这些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居领先或先进水平。
3.围绕“五个一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一流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结合课程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精品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教育原则,对理论课程实施以知识点为模块,联系基础、拓展应用的构建模式;实验课程应科学合理地设置自主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实践课程环节的设计,应该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一流的教材”,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源泉,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开发建设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核心在于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把教材内容多角度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要用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用“启发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将课程全部开发建设为网络课程,依托精品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在科学制度的框架下,得以有序进行。
4.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动态监管
对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学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重点把握如下几个环节:严格申请、评审程序,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定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年度和中期检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严把验收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办学主体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发展特征和世界教育趋势、课程改革方向和教育政策等,对课程建设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实现监管过程和验收指标的双重动态管理,明确精品课程质量的时代特征,确保课程的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适用性及示范性。
2011年信息工程系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我作为该课程建设的负责主持人,历经3年的课程建设,经历了由立项-建设-申报的全过程,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有了一个逐步提高和升华的过程;对课程建设内容有一个逐步积累和深化的过程;下面浅谈一下精品课程建设的经历和体会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共勉。
一、教材的选用
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指标中,我们可以明确的领悟到:
1. 作为被评审的精品课程必须是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对其他近似的专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选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精品课建设,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群中诸多课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建设直接带动了相关课程群的建设,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起到一定得专业支撑作用。
2.要注意了解省内乃至全国对该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学习的途径之一是:通过网上查询了解近3年其他重点大学与示范院校已经成功申报的情况;之二是:请教有关高职学校成功申报的经验;途径之三是:多方联系,请教近几年参加精品课程评选的专家,加强沟通交流。 去年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申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作为精品课的多是重点大学,本科院校,而在高职院校中也是省外的知名院校申报的较多,而山东省的高职院校最近3年几乎没人申报,因此,我们申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
3. 教材必须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知识最前沿的、知名度高的教材,同时也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充分的教材。而且有多名教师对教材能熟练的教学。
二、正确解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各项评审指标的内涵,掌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精髓。
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负责人,首先要明确课程建设内容,对课程建设有总体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和建设方法。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而展开,它体现在申报表的每一项细则中,并对应着精品课评审指标,因此课程建设负责人需要准确解读申报表中各项指标的内涵,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精髓,扎实有效地组织精品课程建设。
在国家评审指标体系的建设内容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七项建设内容。
我对上述建设内容的内涵与关系的理解与体会是:
1. 教学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重中之重,只有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有效的实施其他各项内容的建设。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所有建设内容的纲,纲举而目张。必须组建一支敢于吃苦,勇于奉献,德高才众的教师团队。
2. 教学内容是核心。 教学内容建设包括各个教学模块的组织与安排、各教学模块之间的关联与关系、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组织、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安排等,它是需要教师队伍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研讨实施的。
3. 教学条件建设包括软硬件条件建设,其中软件条件有各种教学文件建设、教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其中教学文件建设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指导教师教学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文档资料;教材建设包括课程指定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参考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学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课外扩展学习资料的编写;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各种教学资源的链接与使用,除上述教学文件资源、教材资源外,还包括教学队伍中教师承担的课程,教学科研项目,教学科研论文,教学录像、电子习题答案,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学生学习优秀作品与学生课外科技训练作品等一切可以为学生提供的扩充学习、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的资源。软件教学建设条件要通过教师队伍来完成。硬件教学条件建设要通过课程建设团队与学校共同来完成。
4. 教学方法建设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建设与改革。教学理念指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符合教师教学规律的一些教学思想方法,其中包括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手段指运用教学设备条件进行教学的方式与驾驭教学的能力,其中包括现场实验教学、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指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教学的型式,其中包括教师主讲型教学,学做结合精讲多练型教学,分组讨论型教学、研究型教学、项目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方法建设是教学队伍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改革项目进行过程中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训练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中逐步完成的。
5. 教学效果。是指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达到的显现指标,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专家评价。其中学生评价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好见证。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可以向教务处咨询每学期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打分表,从中了解学生评价,目前学校要求学生进行网评,也可以从网评中了解学生的评价,教师还可以随堂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了解所在教学班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满意的选项在日后教学中继续坚持发扬光大,对学生不适合或不满意的选项教师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改进教学,不断完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同行评价指学校教学督导组教师随堂听课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全校教师随机到精品课堂听课后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课程建设负责人和团队教师要随时收集这些评价或通过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机构收集这些评价,以便不断提升精品课程建设的品质;专家评价指国内同行中的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学评估组的专家成员等到学校进行评估期间随堂听课或组织师生测评调查的评价。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也可以在参加国内一级学术会议期间向专家或在会议上介绍所负责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而征得专家的评价,以便使精品课程建设质量进一步凝练与升华。
6. 特色政策。特色是作为精品课程的必要条件,其内涵是具备独有的风格,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内涵;是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作用大,并得到学校内外多数同行的认可、学生受益。课程的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1)体现在总体上课程体系改革理念、思路;(2)体现在解决课程内容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上;(3)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是需要课程建设负责人与课程建设项目组全体教师深入探讨和挖掘的本门课程既不同于校内的其他课程又不同于全国各大专院校同类课程的显著特征。政策是指所在学校和系部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经费资助和建设指导等鼓励措施,是精品课程建设得以成功实施的有力保证。
结束语:
1 、优化课程设计是精品课程建设核心环节,有很多专家的培训课程或PPT 资源。
2 、充分理解评审指标内涵,开阔思路,撰写内容丰富的申报表(可以多参考别人的申报表)。
3 、课程网站首页简洁、新颖,栏目与评审指标相对应,内容丰富,图片精美。
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质量矛盾日益升级,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5年内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精品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旨在通过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海南大学作为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动力,重点培养建设出几批教学队伍素质高、教学改革具有特色、影响力强的精品课程,对全省精品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
(一)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启动之初,按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的思路,不断加大改革与建设力度。2005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具体目标、建设资助经做了详细的规划。2005年出台的《海南大学2006~2010年课程建设规划》,指明了一段时期内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2007年为落实课程建设规划,加强精品课程管理,重新修订了《海南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为顺利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课程建设能够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核心力量,教学队伍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建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学校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了多种尝试,加大投入,重点引进高紧缺专业高级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以改善现在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通过日元贷款项目、国内高校对口支援项目等合作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等制度,引导教师依法执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岗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严抓教师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工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将测评成绩课时津贴等挂钩,对成绩不合格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解聘、转岗等不同形式的处理。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青年教学教师比赛等活动,积极为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创造平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特色教材、精品教材建设力度,完善教材结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和示范,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性的教材,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水平及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做好教材建设,学校根据精品课程对教材的特殊要求,于2004年启动第一批特色教材建设工作,资助出版《热带作物昆虫学》等5种特色教材;2005年为进一步完善特色教材体系,启动了第二批特色教材建设项目,资助出版《热带作物生态学》等8种特色教材;2006年启动第三批特色教材即重点资助学科特色教材(专著)的立项和编写工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5个重点资助学科的49项特色教材、专著获得资助;2008年我校又启动自编特色教材出版资助项目、目前教材资助计划共资助出版费用200多万元,共出版教材近100本。
(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起,以加强公共基础教学、拓宽学科基础平台、精炼专业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规模的修订,探索实行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三大教学平台以及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实行前三年理论教学、后一年实践教学的相对分段的“3+1”课程设计体系,建立了秋、冬、春三学期制等新的教育模式。同时,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积极探索“文、理科实验班”“订单式”“个性化”“2+2”“3+0.5+0.5”等符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更,对我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海南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切实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我校首先对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将原先分散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及人员统一到一起,成立实验管理处,并组建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教学单位的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员等人员归口管理,明确发挥学校实验管理处及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在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中有统一管理职权的作用。其次,加大投入,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按“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等原则,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农科实践实习基地进行整改,重新规划、设计,以实现实践教学基地最大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受益面广、开放的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省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六)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教学资源上网的明确要求。为做好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工作,打造 先进精品课程的平台,近年来,加大投入确保校园网络的畅通,积极引入清华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将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案例、项目实例、视频录像资源、试题库等内容实现网络共享,并要求所有资源及时更新与维护,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形势下,暴露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精品课程荣誉,轻视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学校出台激励制度和政策,我校教师积极响应。然而,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的教师把精品课程作为一种象征、一种荣誉,盲目追求,只注重申报过程、申报结果,不注重课程本身内涵建设,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和内在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些课程临时拼凑高学历、高职称师资队伍,赶制粗制滥造的课件、教案,盲目追求课件漂亮、美观、高科技,却忽略了对课程内涵建设。
(二)忽视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和持续性建设
2003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在使精品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然而,有的课程在已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后,只是把本课程作为一种荣誉、一种炫耀,没有认真扎实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方面改革,并对课程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有效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学生受益成效不高
精品课程教学对象是学生,最大的受益对象应该是学生,应运用于学生。经我们了解我校学生对精品课程建设信息知之甚少,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对精品课程宣传和引导不够。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享受到同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绩效。然而,应用者却知之甚少,精品课程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象征。
(四)网络资源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校精品课程建立的课程网站采用静态网页模式,内容仅限于课程展示,网站建设薄弱,应用度不高,教师对网站建设不够重视。实际上我校早已拥有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权,然而真正利用此平台并不多,虽然我校也配备专业人员来维护这个网站,但是因为需要教师提供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准备需要大量精力,在此方面学校层面没有出台相关保障政策,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
(五)校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和评审过程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也不利于网络资源建设
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采用网评方式,要求申报表、自评报告、佐证材料、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讲课录像、网络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通过网络呈现。而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主要根据各课程申报表等书面材料通过审议做出的评审结果,在评审中由于未采取网评方式,各课程申报材料主要体现在课程组成员及课程组成员在教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学生对课程评教、课程内涵建设情况等方面难以体现,似乎形成了课程组成员只要职称高、学术水平高就能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主导思想,于是出现一些课程生拉硬套、临时拼凑教学队伍,而不注重课程内涵建设的现象。另外,还会出现一些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均优秀的课程轻视网络资源建设现象,使国家级课程评审处于劣势。
三、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
鼓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精品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比如网上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等,这样可适当降低主讲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热情,并且可使在有限课时中主讲教师教学内容得以更深度渗透和吸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因此,客观上要求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构建统一的网络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教师随时随地更新、维护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资源库的不断积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要求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授课录像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而且使用网络进行授课,通过网络开辟教学论坛,建立网上答疑、作业、辅导、讨论、实验和考试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
(三)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教育部在教高[2001]4号、教高[2005]1号、教高[2007]1号等文件中,一致强调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现了网络资源建设重要性,而我校现行的评审方式使教师往往轻视网络资源建设。如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也采用网评方式进行,并将一些网络教学环节纳入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师在进行课程内涵建设的同时也会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就能更有效地促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另外,将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程度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重要参考,可以作为国家级或省级推荐申报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课程网络资源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效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很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充分重视、不断努力和积极配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孟令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措施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101-104.
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专业课课程设置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中职学校应以特色课程为突破口,高标准打造符合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各门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整体提升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最终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一、正确把握精品课程的内涵
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优化的教学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完善的配套教材、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队伍素质过硬,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为主,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二是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三是教学方法和模式独特,手段先进,善于运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等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相关课程标准、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完善配套,课程教材要有精品系列教材体系;五是实训(实践)课程丰富,大力开展实践性、实验性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丰富;六是管理机制健全,拥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保证精品课程建设。
二、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走特色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优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对于促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是一个有力的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可用来带动和推进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为此,中职学校要谋求优势地位,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强力打造办学特色、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中职教育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二)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牵引,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全面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内容、体系、模式、施教等方面的建设,推广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品牌,可以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学术科研能力,由此打造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能够保持稳定的教师队伍。
(三)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保证。课程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只有精品课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因此,中职学校的品牌课程应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程体系,高标准打造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四)精品课程建设是推动课程建设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中职学校建设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已任的良好氛围;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可以推动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可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与质量保证体系,这比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本身更为重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创建精品课程,树立教学品牌,是中职学校国家标准示范校检查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亮点,进而通过精品课程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办学质量,将极大地提升中职学校发展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层次与需求,以特色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质量和特色突出、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课程,确定加以支持,重点建设、精心打造,并逐步从单门课程建设发展扩大到系列课程,以至整体性、综合性课程建设。比如,学校可以将某一门课程作为特色优势学科,着手重点扶持,使其在某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形成中职学校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然后再由其成果带动其他各学科全面发展。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教学队伍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没有一支业务素质高、团队精神强、作风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而在这支教师队伍中,需要有学术造诣高、在该学科影响力强、具有一定领导能力或协调能力的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要倡导团队精神,避免单打独斗。因些,中职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三)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从系统出发,着眼于整体来建设部分项目。一是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把握好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建设的主线,改革不适应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使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全面建设相适应。二是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技术。三是融教学与教研为一体,将教研成果及时融入到教学中。四是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编写和制作优秀的系列化教材和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相呼应非常有必要。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课程目标,抓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主要由学科骨干教师和主讲教师负责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主讲教师除自行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外,应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配套建设,将专业课程教材与实训、实践课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内容和体系要求,适当引入本课程领域中的一些科技内容、新技术和方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教材要反映课程的特色,重视中职学校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
(五)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机制。中职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机制,实行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全过程,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在评估中,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对精品课程建设全面负责。凡经过建设,认为已基本达到条件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组撰写自评报告与自评总结,提供所需数据和材料。学校组织专家对课程自评结果和自评报告进行初审,并采取考察的方式进行现场评估,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进行考核,逐项打分,评定出该课程的总分数与等级,写出评估结论。学校应尽可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例如:对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量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对优秀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任课教师可优先推荐申报上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对课程组在出版课程相关教材时优先给予资助。
四、结束语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建设不同特色的精品课程,推动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XIAO Andong[1], ZHENG Lu[2]
([1] Academic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2] Ministry of Fina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eriod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quality courses.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o become a hot topic today.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connotation and basic requirements, followed by Wuh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its construction quality status of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and results, and then in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from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ways and means of incentives and other aspects to make the exploration.
Key words boutique courses; upgrading and restructuring;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1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目标,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来的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升级和转型而来的。它更新和持续了原来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不断完善了原精品课程的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改革了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程的建设中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服务手段。它扩大了服务对象的范围,把原有的教师为主要对象扩宽到以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群体,同时还兼顾了社会学习者,它的课程资源更加适合于网络共享和公开的传播。
精品资源共享课衔接和继承了原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方面,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中,避免浪费了原有的资源,更加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成果;另外一方面,原有的精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利用率比较低、没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影响的程度不太高,实践作用不强、参与度比较低的种种问题,精品资源共享课就是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在原有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上,特别避免了课程的重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和升级。有效转变了教学教育的观念,改革和创新了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涵,通过先进的现代化的手段提高了高校的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优化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培养了服务学习性人才。
2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现状
武汉大学历来重视教学质量,早在合校之初,武汉大学就制定和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整合了办学资源,优化了教师队伍机构,改善了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制定了《武汉大学课程建设的若干规定》,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标准,用以指导和促进课程建设工作。通过申报“国家基地名牌课程”、“新世纪网络课程”、“湖北省优质课程”和实施学校层面的“名牌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等课程建设计划,武汉大学已经形成了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平台,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较好的课程资源。 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提出了“五个一流”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武汉大学利用此契机,贯彻落实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神,使精品课程建设制度化、持续化,制定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武大教字[2005]125号),从2005年起,学校就将各类课程(优质课程、名牌课程、网络课程等)建设统一纳入到精品课程建设,统一规划,统一规范要求,形成了稳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学校领导和教务部组织,院系老师的积极建设下,武汉大学目前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共71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09门,218门(含品牌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课程建设经费投入累计达892.5万元。为保证精品课程的共享,学校建立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用于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的集中存放与,网站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专人负责,以最大程度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
2012年,学校积极配合教育部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学校专门购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服务器,更新了精品课程录像教室的录像设备,对课程团队的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在教育部公布的拟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的名单中,武汉大学有22门课程在名单之内。
3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的升级转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
(1)提高动员和宣传力度,提高相关课程团队教师的重视程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主体是一支十分优秀的建设团队,他们也将是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核心,他们有着很优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建设课程的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师们的教学、科研任务都非常繁重,如果不能引起课程团队教师对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足够重视,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对此情况,武汉大学召开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工作动员会和工作布置会,会上传达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布置课程全程录像工作,讲解建设的其他注意事项,让课程教师充分认识到升级转型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2)及时地反馈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精品资源共享课对课程的内容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它要求课程的内容能够包含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综合性比较强,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析,能够较好地平衡现代和经典的关系。包括一些基础的方法技能,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比较简单的基本知识。就是要求其具有比较系统、科学基础的特性。每一门精品资源共享可都能切实反映这一科学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把实践和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关于实践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原精品课程中一个比较忽视了的环节,增强实践教学的内容,训练学习者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对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政治导向的正确性和其他的一些方面进行审核和把关,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反馈和进行修改,使其符合相关课程建设的要求。
(3)组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培训。精品资源共享课有它的要求,对它的一些负责人的培训就显得很有作用。其中的一些基本的模块要做到结构化,包括课程基本概述、课程分成哪几个单元,课程资源和其中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内容来进行组织,其中对课程的录像、课程的案例、课程大纲、参考文献、课程的课件等等一些网络的媒体的要素材料的标准、格式、技术支持都有其一些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了必备的要求和可以参考的要求。对以上这些情况,武汉大学组织全校相关教师参加高教中心举办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培训会议,使得教师们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条件、背景意义有着更好的理解,知道精品资源共享课需要的建设技术标准,以及和其他老师交流,借鉴其他教师的升级建设计划和举措。
(4)做好统筹规划,为课程建设做出规划。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分批次进行课程的申报工作,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有秩序的进行。武汉大学已有7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对每门课程进行检查,把教学资源完整、有课程全程录像的课程挑选出来,优先建设。把教学资源较完整、有课程录像但不完全的挑选出来,及时和课程负责人沟通,优先安排课程录像,确保教学资源的完整。对于教学资源不太完整的课程,学校做出一年规划,和课程相关教师沟通,作为下批建设对象。
(5)制定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建设的积极性。在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录像设置、制作、编辑等工作,学校安排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为课程教师服务,免费为教师录制、编辑教学录像。对于建设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学校给予经费配套,并在年终给予课程所在学院适当奖励。对课程团队的教师,学校在其申报教学项目时,给予适当加分。这些政策有效提高了教师建设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得人心,大学的学习只是在人的一生中很小的一个学习的阶段,人们开始知道大学的学习不是人生学习旅途的终结,而更有可能是一个开始。因为在工作中和社会的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渐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建设学习型的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建设好学习型的社区,这就对我们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有着更加高的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就是顺应了这一发展的要求,能够满足社会工作者和在校学生能有终身学习的条件,这是高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应尽的义务。以网络为手段,以课程为载体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够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度,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武器,所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是一项惠国惠民的工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高[2003]1号.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
[2] 黄荣怀.从国家精品课程看我国大学教学方式的改革趋向[DB/OL].
[3] [教高厅[2012]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
[4] 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2012.
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帷幕。这6年多来,高校共评审出2200余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精品课程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更是占到当年的三分之一[1]。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与作用
1.精品课程的内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育创新,2001年教育部教高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并明确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2.精品课程的作用。
当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而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课程建设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
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也成为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环节和实施载体。因此,没有精品课程建设,就无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1.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中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本行业或专业内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加大从行业企业引进外聘教师力度,确保课程建设队伍中行业能手、能工巧匠占一定比例,打造能够真正开展精品课程教学的一流的教师队伍。
2.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正确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培养本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与企业行业零距离就业。
3.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
根据课程特点,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践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创造条件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将优秀的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4.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鼓励各个学校、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建设符合教学需要的特色教材。
5.建立符合教学管理的机制[3],[4]。
各高职院应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从校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三、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具备教学团队,但是骨干教师脱离了一线教学。
师资教学队伍建设起来了,课程负责人出名了,业务多了,应酬也多了,但真正用在一线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这样就出现了精品课程建成了,教学任务由他人承担,教学质量却原地不前,学生素质和能力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等问题。
2.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偏少[5]。
大多数课程存在单纯进行课程建设、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等问题,方便评估专家的界面多,未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少。
3.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
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大多只能是校内网或者教育网访问,有时由于版权或者出于保密等问题,很多精品课程不提供共享,利用率偏低。资源完善、自成体系的较少,链接的常见资源较多,原创性资源少,建成后网络共享性受限,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共享。
4.缺乏必要的经费管理和激励性措施[6]。
经费不足是常见问题之一。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梯队(含精品课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应该有劳动价值性的奖励。各学校有必要制定与建设进程协调的阶段评价、管理、监督及其与经费划拨兑现联系的具体管理措施和工作计划,并且严格执行,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5.仅仅实现申报资料上网,应付评审检查现象严重。
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仅仅把精品课程资料放在网络上,把专家要检查、要看的指标文件放在网站醒目的位置,或者是网上资料都是PPT,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操作界面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课程建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高职课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精品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观念。
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破除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路和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科研与教学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分配,做到理论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要与学生就业相挂钩,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在数量、质量上,保证实践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关键技能。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和企业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制度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宏伟工程,必须有各种保障制度为之服务,促使其走上正轨。集中精力搞突击、应付评审及检查的方法不可行。
高校要制定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选、评、建标准和管理办法,从校、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师培育着手,强化课程建设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时间上、精力上、物质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他们的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日益完善。对于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仍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3.技术先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这不仅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且是这个时代教学对象的要求。新世纪的学生是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新新人类,很反感“填鸭式”常规教学方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设备,如PPT、Flas等,还要应用Dreamwave等更加形象化、视觉化效果更强的网页开发工具;教师应当学会应用网络编程结合流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内容,逐步实现电子教案,运用网络资源教学,为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法、加强自学能力训练、利用电子教材延伸阅读提供方便。
4.突出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关键是特色。公认的精品课程和名师在教学上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特色鲜明,不可能按一个标准形成统一的评优模式。因此,在课程建设和评审时,除了对优秀教师在德才素质和“精品”基本共性方面的条件外,还要特别重视发现和鼓励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职人才的特色教学,并为这些特色创新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条件。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括诸多方面,如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建设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红.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谈高职课程建设.现代农业科学,2009,16(2):181-184.
[2]关守宁.优化课程建设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教育,2008(28):23.
[3]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41-44.
课程是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知识、能力、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就其内涵来说,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因而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现状
早在1995年台州学院就制订了《关于开展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正式启动了课程建设工作。至今已有12批共169门课程通过评估验收,其中优秀课程62门。2003年学校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至此已有“热学”、“写作”、“外国文学”、“计算机网络”、“无机化学”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英语”、“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32门校级精品课程。
然而,我校的课程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个别二级学院课程建设工作急需跟上。在已通过评估验收的课程中,优秀课程明显偏少。与省内同类高校相比,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进程缓慢,水平与层次偏低。
二、目标
1.重点建设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对人才培养有重要影响的专业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到2015年,计划再建200门左右校、院合格及以上课程,使通过评估验收课程总教达到500门左右(其中优秀课程达到120门)。
2.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更加深入地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学校进一步深入抓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到2015年建设好25门左右省级精品课程,7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凡是通过评估的省、校级精品课程,其教学资源、教学文件、试题库、习题库等必须上网,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三、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认识不够到位。部分青年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从人才培养的长远目光来看待课程建设。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中心地位,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缺乏准确理解,对课程建设内涵缺乏正确认识。
2.课程建设抓不住重点。很多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立项工作,争取建设经费。但落实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时,则抓不住重点。有的把工作重点放在资料的堆积上,待课程建设结束后仔细反思,觉得效果很差。
3.为课程评估而建设,没有重视对积累资料的应用。很多教师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很高,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搜集教学资料,认真应对课程建设评估。待课程评估验收通过后,课程建设也就结束了。课程教学大纲停留在纸上,没有用来指导教学工作。
4.课程建设仅仅局限于单门课程建设。我校立项在建的280多门课程,均属单门课程建设,每个课程负责人各自为政,各自建设。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不同专业的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把本来客观存在的课程体系人为地加以分割,导致课程建设效果不明显。因此,课程建设必须由单门课程建设向课程群建设发展。课程群建设可以产生单门课程所没有的系统功能效益,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5.重显性课程建设,轻隐性课程建设。大学课程论认为,课程由有形课程和无形课程组成,甘肃的李硕豪、杨国学认为,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外显的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的制订与编写等,也包括内隐的如校园环境、组织制度、校园文化等建设。
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学校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都是影响学校工作全局、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并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大事,学校领导在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必须把课程建设纳入十分迫切的议事日程,在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指导下,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一并统筹规划。
2.突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课程的水平高低,核心问题走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水平如何。无论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还是课程建设,归根到底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质量及其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
3.高度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住和作用,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要先进,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就要对专业课程进行分化、重组和新建,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在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进行融合重组,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新建一批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
4.认真做好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严格按照课程建设计划,做好中期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这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一个环节。借鉴其他高校管理经验,确保做到“项目建设中期有检查、建设期满有验收”。
5.不断加大课程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课程建设需要相应配套的经费,学校应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经费保障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基础条件。学校加强对这些经费的使用管理,保证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
一、营造教育科研文化,培育良好的区域科研生态
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现实效应,彰显出其“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极大功能和在教育文化中的极大活力。如何使得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使之成为他们教育生存方式,从而提升教育的境界,我们觉得应该从培育区域教育科研文化的层面着力推进。
多年来,我们按照显性到隐性、由浅入深的步骤,从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大力打造区域教育科研文化。推进制度建设,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综合发展评估行动方案》中把“教育科研”列为评估五大项目之一。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评估办法》,每年开展“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或“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型学校”评比,并授予铜牌。获得教育科研铜牌的单位实行相应年审制度。修订完善出台《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苏州工业园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苏州工业园区课题研究成果评奖细则》。这些制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指导、激励的作用,全方位地保障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的深入,培育科研生态,催生自觉、自主科研。建设“科研先锋队”“科研沙龙”“名师工作室”“学校发展共同体”等学习型组织,培育组织生态。构建“主干”“枝干”“绿叶”层级的“大树型”课题结构模式,培育学术生态。
改革科研方式,开展合作、开放研究。课题联动、协作研究;教研科研联动;校际联动,扩大科研文化辐射的半径。立足职场生活,一课多上、同课异教,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开展教育案例研究,力推贴近教师实际的研究方式;倡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写作,架设专业成长的阶梯;追寻价值观念,探寻文化形成中的倡导示范、学习灌输、氛围感染等心理机制。注重发挥制度英雄(组织中的管理者)和人文英雄(先进分子)在教育科研中的号召、示范作用。加强宣传营造主流的舆论氛围,开展群体活动营造群体氛围,借助仪式、器物营造情境氛围,无形地熏陶、规约、同化广大教师,使大家产生趋同心理,积极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
经过多年努力,“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的科研文化核心理念得以确立,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得以确立。园区教育科研态势喜人,区域内各学段、各类型学校科研工作均衡发展。
二、着力深化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学校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途径。自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园区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各校均在课程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部分学校初步构建了校本课程体系,各高中校深入探索拓展性课程建设,所有学校都研制了系列的校本课程。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园区智慧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探寻教育的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必然要继续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在认真开展全区中小学课程建设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上海、浙江等课程改革先进地区的经验,拟定了《苏州工业园区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我们旨在把课程建设与特色培育、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让每一个生命都释放精彩。确立了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积极探索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建设的路径。明确了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致力课程理论的学习,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加强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力;统筹利用课程资源,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力;有效推行课程评价,提升课程建设的发展力。提出了近期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要求区域内中小学积极研制课程改革方案,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做好国家基础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增强国家课程的适切性;抓好拓展性课程建设,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致力于探究性课程建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专门举行课程建设的专题培训会,宣传教育部课程改革文件精神,介绍上海、浙江等地课改经验,分享课程设计的理论。区域内学校积极行动,将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的研制作为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将学校特色打造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将教育改革项目推进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将课程基地开发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新城花园小学的“太阳花课程”、方洲小学的“方圆课程”、文萃小学的“365体验课程”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先后出台。
三、扎实推进“课例研究”课题,促进“教科研训”深度融合
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课堂。国际教师教育研究表明,教师培养培训应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行动研究,注重反思。课例研究作为教师在职培养模式得到国际上普遍的青睐,一些发达国家都把课例研究视为“改变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途径”而加以推广。国内课程改革的深化,倡导教师角色的深度转换和课程范式走向多元开放,教育理论界越发认识到发展教师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呼唤教师培训范式的蜕旧出新,课例研究作为行动教育中的一种形式,进入了中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为了做好区教研室向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转型,发挥教研、科研、信息、师训四位一体的功能,我们成功申报了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基于课例研究的区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并且成为重点立项课题。
课题启动以来,我们收集了大量文献,了解国外课例研究的起源背景、开展现状,掌握课例研究在教师专业成长、学习型学校建设中所具有的功能价值,把握它得到重视、推广的真正原因;了解国内外课例研究组织,开展的基本流程、方式,收集典型的研究案例;汇编了课题学习资料,在多层面开展课题方案解读和理论辅导,培训研究骨干教师。
我们借鉴国内外课例研究的基本经验,以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人员为主体,在实践尝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适合教师研训实际的课例研究基本流程;在分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学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不同学段、学科、课型的课例研究不同变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16-04
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有十多年,从学校整体层面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校本课程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但是与“顶层”预设的理想境界还相距甚远。从校际比较看,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已经建构了自己的现代课程观,有的还是“穿旧鞋走老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校没有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对课程的领导,或者说学校的课程领导很不得力,处于一种盲目自由状态。要想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借鉴已有的课改经验,汲取前一阶段课改的教训,从课程领导上寻突破,在课程价值上求创新,追求“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课程建设理念,重构学校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意蕴
“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很多教师将其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意旨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专业成长。笔者将其作为今后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目标,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
1.让我们自己参与建构课程
这一轮课程改革虽然提出关注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但从前十年的改革现状看,国家课程由国家决策、规划和开发,地方课程由地方行政部门决策、规划和开发,校本课程由学校领导决策、规划和开发。三级课程仍然还是由教育行政领导规划,教师具体实施,学生只是接受者。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得到体现。今天,我们提出“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意旨让教师、学生一起参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评价,让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学生个体生本课程的规划、开发与实施。通过“我们”参与建构,让国家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不断“满足儿童需要”,从而实现“让‘我们’促进课程成长”。
2.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
这一轮课程改革虽然提出将“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1],但从前十年的改革现状看,教育行政领导与专家建构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并非“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教师运用传统的“文本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没有让他们参与建构富有意义的课程。应该说,课程改革目前仍然处在课程建构与师生生活、教学、学生个体知识经验分离的阶段,师生知识经验还没有融入课程,他们的生命也没有在课程建构中得到应有的发展。今天,我们提出“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意旨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以及生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不断提高他们的课程建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实现“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
二、“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价值
学校课程建设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建设一批课程,建构课程只是学校课程文化发展的一种形态。学校存在的意义是通过课程建设形成校本教育文化,促进师生更好成长。这种“让师生参与建构课程,并在课程建构中获得成长”的核心价值追求不仅学校课程领导者应该明确,校内每个成员也必须理解、认同和践行。
1.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
目前,学校课程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另一种是学校自定的“校本课程”。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设计了“地方课程”,但总体来看,开设地方课程的学校很少。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影响看,国家课程虽然由国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建设,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地域广、民族多,“顶层”“一统天下”的构想实施起来困难较大。“国家课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尚有不少理念需要进一步内化和践行。这些工作需要学校通过 ‘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创造性改编和再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去完成。”[2]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通过个体知识经验参与建构,重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路径,探究教学方法,这些都成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内容,也充实、丰富和发展了“国家课程”。就校本课程建构的影响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的课程”,本应直接由师生自己进行建构,无论是课程科目的选择还是课程结构的“架构”,都应引导师生参与。建构时,让师生将“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作为课程内容,通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参与实施,生成一种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校本课程便是师生的“经验课程”,是师生个体经验的“重构课程”——师生通过个体经验促进“校本课程成长”。
2.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
人们建构课程的方式和形态主要包括:个体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个体自主学习、开发自身资源和创造课程,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课程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每个人在建构课程时,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建构,都是通过个体经验发展自己的生命。从个体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既让外部知识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又让个体将经验建构到“知识体系”中。通过实施,促进每个人在个体经验和人类知识相互汲取过程中获得成长。从个体自主学习、开发自身资源和创造课程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既让个体按自己的方式整体建构经验,又让个体将经验系统构成“知识框架”。通过实施,促进每个人发现自己的潜能,建构个体学习经验,创造个体课程资源,彰显个体生命魅力;同时,也引导他们共享同伴学习方式,建构群体生活经验,创造群体课程资源,发展群体生命意义。从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课程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既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建构课程,又让他们将“自己的方式”建构成课程。通过实施,让他们在课程建构中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式,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成长路径,促进生命更好地成长。因此可以说,让师生建构课程就是让他们建构生命意义,发展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促进生命成长。
三、“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实践
“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本质是通过我们建构课程促进课程成长,我们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己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告诉我们:课程既是师生教和学的“原料”,也是他们教学和生活经验重构的“产品”,还是滋养他们成长的“养料”;既是师生生活经验,也是他们共同创生意义的资源,还是促进他们生命发展的精神财富。因此,课程建构应以师生为逻辑起点,由传统的只关注课程教学转变为让师生亦参与建构课程,将“课程建构”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让他们在课程建构过程中实施教和学,在教和学过程中建构课程,促进“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
1.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其实,“课程成长”亦是如此,也是通过反思“原有课程”,对其经验的再建构。可以说,无论是课程成长,还是人的成长,都需要反思——通过对“原基础”变革而发展。因此,未来课程改革怎么推进首先需要对前十年的课改情况进行深入反思。一方面,反思这些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找到那些“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有效做法,将其作为今后变革的“最佳营养”;另一方面,要反思失败的教训,找到那些阻碍课程变革的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通过适合的方式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务必要让广大师生在反思中找到经验,在反思中认识问题,在反思中明确今后改革的方向和重构的思路,从而促进他们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2.让师生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
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价值观的确定。课程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且影响着怎么样建构课程。可以说,明确怎样的课程价值观就会确定怎样的课程目标,制定怎样的课程规划,开发怎样的课程资源,实施怎样的教学策略,开展怎样的课程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课程建设首先必须要明确课程价值观。学校课程价值观是学校确定的课程建设思想、理念、原则和策略,是全体师生的课程哲学。她不只是“校长的课程价值”,而应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追求的课程信念,是学校建构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实践理论。基于这种思想,无论从课程领导角度说,还是从课程建设角度看,都应引导师生理解“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意义,认同其价值追求,把握其丰富内涵。因为只有认同才可能产生实践的内驱力,才可能围绕其价值去建构课程,也才可能促进师生在价值追求中更好发展。
3.让师生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
人的生命成长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精神生命成长主要依靠个体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建构课程获得文化的滋养。儿童生命体内有哪些自我发展的“成长需要”,个体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更好发展,他们的成长需要哪些课程润泽,这些都是学校教育应该关注的。可是,当下的学校课程都是由成人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理解强加给儿童,很少有人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生活世界”去建构“科学世界”。教育的意义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这便需要每个人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实践自己的成长路径。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根据“儿童成长需要”,按照“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整体架构学校课程。具体说,就是要让师生参与学校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一些隐性课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让他们在整体建构过程中认识每门课程对人生命成长的影响。尤其要通过整体建构,打通学科壁垒,“超越学科中心视角”建构课程,提高他们整体架构课程的能力,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成长。
4.让师生在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中成长
课程建设的实践智慧是在师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不只是一种课程建设理念,更是一种课程建设实践;不只是一种课程建设目标,更是一种考量课程建设成效的准则。师生通过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找到课程建设的路径,便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可以这样说,未来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顶层”预设的目标,关键是看“师生的实践”。从学校课程建设看,能否引导师生认真实践课程建设的构想,既是体现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又是检视学校课程价值力的重要标尺,也是反映学校课程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一定要让师生进行实践。如何实践,怎样取得实践成效,关键应抓住两个方面:一要引导师生在执行中创新。在实施学校课程建设方案时,应切实执行“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课程建设理念和目标,并结合实践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课程建设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策略,让学校课程建设理念和实践策略能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二要引导师生在创新中执行。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就是探索教育的校本化,促进课程的生态化,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也需要进行科学验证。教育科学实验虽然也允许失误,但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失败,因为他关乎到一代人的培养。因此,在实施学校课程建设方案时,每个人都不能教条地照搬“预设的方案”,而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创新中丰富和发展,让师生在实践中创生课程,在实践中成长自己。
5.让师生在建构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中成长
课程建设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生存方式,是学校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建设观念和课程活动形式。因此,课程改革的本质诉求和终极目标便是形成校本的课程建设文化。学校未来课程建设文化应是广大师生依据“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价值追求,在对以往课程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反思基础上,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而“再生”的“课程经验”,是每个人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师生形成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就是引导他们总结与反思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形成自觉践行的“课程建构方式”,就是引导他们总结与反思重构“新的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理念与策略”,形成自觉共享的“总体学习经验”。建构学校课程建设文化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要关注课程内容选择与开发的探究。一方面,要让师生以科学的方式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总结、修正、完善建构方式,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育内容。二要关注教学方式选择与设计的探究。一方面,要让师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设计;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总结、修正、完善建构路径,形成体现个性特点的校本教育方式。总之,师生通过自我参与建构,促进他们在总结中完善课程,在总结中提升自己,形成“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文化自觉。
总之,当下课程改革应以“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为价值追求,将课程建构和生命成长融为一体,让师生通过参与课程建设实现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在成长中建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