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灾害风险防治

灾害风险防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灾害风险防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灾害风险防治

篇1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123-02

0引言

近几十年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而蓬勃兴起,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我国现在有很多针对地质灾害评价的方法,在过去有一些普遍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 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都是是对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一些办法。

1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

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1.2统计分析评价

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 统计地质灾害的活动范围和模式,地质灾害的频率,地质灾害的密度,对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1.3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2)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1.4破坏损失评价

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1)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进行综合,对地质灾害活动概率,地质活动的破坏范围,地质活动的危害强度,以及地质活动中受灾体的损失等等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2)对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员情况,经济损失和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分析。

1.5风险性评价

风险性评价是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总和,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性评价,其实就是为了评价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

1.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

对防治工程效益进行评价,就是把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提高到一定程度,达到技术上可行,并达到最佳优化的效果。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从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角度去评价防治措施。

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

1)综合有关评价区所具备的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2)全面调查基础数据,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3)结合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期望损失;

4)风险评价地质灾害将对人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5)分析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兼顾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议和对策。

3有关评价地质灾害风险方法的发展趋势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全面分析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关键问题之一。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和管理空间化是该方法发展的基本趋势,有以下表现:

1)从分析历史与现状转变成研究和预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从分析单独个体演变成区域研究和个体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3)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

4)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

5)风险评价和减灾管理相结合起来,取代了过去单一的风险评价理论,防治和风险评价相结合起来,给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6)多因素信息模型化评价与空间化管理在GIS空间化技术的指导之下有了巨大的发展,走向网络技术化,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面临淘汰;

7)丰富了研究理论与方法,多门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尤其是加深了与社会学的联系。

4 在减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起到的作用

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与国土资源的规划、灾害的治理与预防、环境的保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点:

1)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工程活动和土地开发利用。各种重大工程建筑应要避免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高的区域。为工程建筑选址提供了科学指导,提供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依据;

2)在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之后,对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通过采取适宜的措施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3)监测、预报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期望损失分析的结果是地质灾害监测站的建立的依据。对重点地区实时监测,并分析所采集到的各类地质灾害信息,预报和预警灾害的发生,尽量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价、易损性评价的成果,使得相关部门制定出有效的、符合实情的应急方案,提供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

5)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都会造成地质灾害。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能减少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是将损失控制在最小值内。

5结论

风险和减灾的有效性管理必须要以完善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前提,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程度的差异,才能决策出有效的减灾措施,因此而部署和实施减灾工程,才能达到管理减灾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是研究理论和方法得到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张业成,张春山,张梁,等.中国地质灾害系统层次分析与综合灾度计算[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3(27,28) :139-154.

篇2

引言

随着对社会灾害研究的深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越来越得到重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区域上预测、预防地质灾害,对城市规划和工程选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现状

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现状,主要问题梳理如下:

1.1我国地质灾害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复杂,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每种地质灾害类型具有不同的控制因子和属性结构,评价结果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或上下阙值,总体决定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整合任务的艰巨性。

1.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由于风险评价理论的不成熟,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因人而异,因地区不同,因类型差异,不同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

1.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单一性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较多,但主要为单一型。如: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经验模型法、指标量化敏感性统计模型法、灰色模型法、数理统计模型法、模糊评判模型法、非线性模型法等。不同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缺少集优点于一体的综合、交叉评价方法。

1.4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协调性

由于自然条件、资源优势、生态系统、地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存在着东、中、西3个带,经济的差异性决定减灾防灾工作差异性,地质灾害越频繁的地区经济越落后,地质灾害风险工作越滞后,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极度不协调。同时,地质灾害的发育有一定的周期性、阶段性、多发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更何况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尚不健全,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不完善,我国地质灾害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与评价系统

狭义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指: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开展危险性评价或易损性评价都是属于风险评价的范畴。“危险性”核心要素是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是自然属性特征的体现。“易损性”是承受特定灾害时候的综合能力的量度,是承灾体抵御能力的社会属性特征的体现。易损性包括社会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物质易损性、资源环境易损性。广义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除了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外,还涉及到期望损失评估、抗灾能力评价、风险等级区划、风险决策、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衔接和耦合构成完整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马寅生等建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期望损失分析,其中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期望损失分析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核心。罗元华等概括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的4个部分: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其中,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是基础,破坏损失评价是核心,防治工程益评价是应用。周寅康研究认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应包括6个部分:灾害研究、风险区确定、风险区特性评价、风险区承受能力评估、可能损失评估、风险等级划分。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风险评价内容及其相互耦合关系,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图1)。该系统以风险评价为核心,以致灾体、承灾体、风险管理为焦点,形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三维结构模式(图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很好地诠释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并相互衔接形成耦合关系链,构建成具有三维结构集成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评价类型

伴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蓬勃兴起。特别是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3S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数据集成化更简便、计算速度更快、评价精度更高,大大促进了该领域发展。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2类:第1类,单一型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经验模型法、指标量化敏感性统计模型法、灰色模型法、数理统计模型法、模糊评判模型法、非线性模型法等;第2类,交叉型评价方法,如:模糊聚类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综合评价、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等。每一种评价方法各有自身优点和缺点,实际操作中可选择2种或2种以上评价方法,以弥补单个方法的不足,起到对评价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的目的。

图1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图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三维结构模式

按照评价范围,可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分为3类,分别为点评价、面评价、区评价。基于不同的评价类型和评价目的,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4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是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任务的综合诠释,依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系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包括以下5个流程(图3),详细步骤如下:

4.1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

包括研究区的地质灾害分布图、遥感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层岩性分布图、区域地形图、区域地质图、地质构造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建筑物结构分布图、土地利用图、已有防治工程布置图等各种基础图件。

4.2危险性评价

评价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其评价工作思路和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第2阶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在基础数据库中选取敏感性控制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体系,引入诱发因子(地震或降雨),最终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3易损性评价

对影响易损性的各种致灾因素和抗灾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承灾体的承灾能力。首先建立易损性评价体系,开展易损性综合评价。鉴于致灾体和承灾体的致灾及易损性特征,对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地质灾害体的致灾特征;二是承载体的抗灾特征。

4.4期望损失分析

在危险性、易损性及抗灾能力分析评价与区划的基础之上,对评价区所有资产进行期望损失分析。

4.5风险决策、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

在整体分析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和风险区划,从而进一步明确风险区的风险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针对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防灾减灾对策建议,实现风险决策、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为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服务。

图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流程图

5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展望

21世纪开始以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越来越受重视。鉴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展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未来,总结如下:

(1)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统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注重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耦合交叉的综合研究体系。

(2)进一步丰富现有的研究手段和先进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也将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所利用,新手段和新技术可有效解决地质灾害系统中的动态开放性、非线性叠加等复杂问题。

(3)进一步优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引入承灾体的抗灾能力因子,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综合模型,力保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进一步重视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过程分析。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但本质上又是一个地学问题。深入研究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和孕灾机制,有利于克服致灾体分析的不确定性。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过程分析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制胜法宝和强力武器,是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5)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我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任重而道远,深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规划、防治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的结合度。加快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力保及时传送各种地质灾害信息,为政府职能部门决策提供服务,实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的价值。

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一项有力的防灾减灾非工程性措施,能够为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更加有利于对现在或未来城市规划和工程选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奉节县 地质灾害 防治方法

一、全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奉节县因地处川东褶皱地带,县域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沟河纵横,地质松散破碎。全县地质灾害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规模大,类型多。根据全县2010年地质灾害再排查结果,目前已排查出的地质隐患点共有1080处,其中滑坡918处、塌陷69处、泥石流8处、地面塌陷和斜坡等85处,堪称“地质灾害博物馆”;二是分布广,灾害面宽。地质灾害点遍及新县城及全县各个乡镇,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梅溪河、朱衣河、草堂河、墨溪河流域的周边地区。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3.3万户15.8万余人,13万间370万平方米房屋以及大量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威胁;三是地灾频繁发生,灾害严重,从2007年以来,每年均发生大量地质灾害灾险情,年直接经济损失均超2000万元以上,较有影响的如汾河镇狮子包滑坡、永乐镇土狗子洞滑坡。

二、全县地质灾害形势分析及防灾安排

(一)全县地质灾害形势分析

根据全县以前地质灾害发生特点以及全县地质条件分析,可预测今年我县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仍以降雨为主,三峡工程蓄降水因素也较为突出;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由于近年来全县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如城镇建设、矿山开采、交通道路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概率明显提高。

(二)重点防范时间和重点防范区域

1、重点防范时间:一是以汛期为重点防范期,根据近年有关资料分析,我县地质灾害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80%以上的地质灾害是在汛期(5—9月)受降雨的因素诱发而产生的,因此,必须把汛期作为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防范期;二是以三峡水库蓄降水为重点防范期,必须对三峡水库水位升降期作重点防范;三是以人类工程建设的全部工期作为重点防范期,要从各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天开始,直到工程完工结束,并通过验收安全性评估期间为防范重点。

2、重点防范区域:根据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预计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区域有新县城规划区、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的库岸及地质灾害点、重点产煤区域、重要交通干线、风景名胜区、农村移民集镇及人口密集居住区,以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地质灾害体周边等。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地灾防治工作

针对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灾害频繁的特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力争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做到“四减少”。

1、强化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制定地灾隐患点的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监测责任人,填写和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险区群众避险明白卡”,让险区群众知晓灾害体各种情况。加大对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力度,对受威胁严重、危险较大的威胁区群众要提前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2、积极做好各种救灾准备。积极做好各种救灾准备,落实专业抢险救灾队伍,进行救灾演练,保证各种救灾物资、人员、车辆和经费的及时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国土房管、建设、水利、移民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地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同时加大降雨期间监测密度,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险情要迅速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篇4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41-1

0引言

我国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很多,发生的频率也很高,发生的范围广而且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因为地质灾害而伤亡的人数超过200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1地质灾害的成因与特点

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灾害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它的成因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也有一部分地质灾害与自然的地质作用相关。总之,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但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有关,还与人类的工程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质灾害的影响: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导致这些地质灾害的因素有:一是当地的特殊地形和地貌;二是地层的岩石类型;三是地质构造的特点;四是地表水和降水的影响;五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会产生塌陷,地貌地形就是自然因素。一般情况下,地质条件、地貌类型及气候都会影响泥石流的发生。

2地质灾害的风险区划

易发性分区:易发性分区指的就是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来进行分区。这种易发性分区是建立在对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它的评价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岩石类型、降水状况和人类活动等。根据以上情况,易发性分区包括四个分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等四个区。

危险性分区:根据地质灾害的强度大小。从危险性对地质灾害分区:它的规模、发生的频率及密度、影响其发生的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降水程度、人类的生产活动等。通过以上的影响因素从危险性的大小对地质灾害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无危险区等几个区域。

3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很多,例如工程措施、避让措施、生物措施和法律措施等,一般情况下根据当地的灾情来进行选择。一般灾情的预防主要以避让为主,工程措施加以辅助防治,同时检测灾情,最好一同采取生物措施及法律措施。

3.1斜坡地质的防治

抗滑措施:抗滑的措施主要由搭建抗滑桩及建立一个挡墙为主,这也是针对容易发生滑坡灾害而采取的预防措施。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措施。此外,针对滑坡的易发区或者是高危区应该全面建立挡墙,这样对滑坡的预防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措施。

排水措施:滑坡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降水偏多,所以根据水多的原因,针对滑坡这种地质灾害,排水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排水法主要就是拦截和旁引的方法排除地表水及地下水,地下水要用减少空隙水压力为主,但是这种方法工程量大、程序复杂,要求有很高的排水技术。因此,一般的排水技术主要是研究排地表水;减重与加载:减重与加载的方法主要是用过力学的平衡的原理,对滑体进行改变。减重用于滑坡后部的牵引区域,注意考虑到滑坡区域的推力及滑动面的推力。加载的措施主要是用于滑坡前部,采用填方压脚的方式,这样会使抗滑能力大大提高。

3.2塌陷预防措施

加大预测的力度: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如:山体的过度开采和经常期的自然风化剥蚀所形成的险境,采取相应的排险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地质灾害要注重全面培训:改变传统的易发区预防灾害的理念,由以前的发现灾情及时治理转变为预测灾情和防止灾情发生,采用评估、调查和收集等方法,根据“谁破坏,谁治理”的根本要求,对污染企业收取一定的地质环境破坏费;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就是对地质环境已经被破坏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例如加固房屋、设立排水措施,对一部分易受影响的村庄恢复相应的植被等,最后规划和设计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的住宅、学校和医院。

3.3一些管理措施

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管理: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建设地质灾害的管理机构,制定一些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和预防地质灾害发生的法规,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则;加大监督和管理:地质灾害不仅能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还会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此开来,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需要整个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一起治理;增强抗灾意识:增强抗灾意识首先应该是领导起着带头作用,加强领导的抗灾减灾意识;其次还应该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民众的抗灾意识,给民众及监测人员讲解一下地质灾害的预防知识;最后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传媒手段,例如媒体、报刊、电视广播来宣传,大力普及抗灾减灾的知识来增强社会民众的抗灾意识。

4结语

地质灾害的发生因素有很多,它不仅仅与自然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以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应该严格控制不良的生产活动。在平日的工作中加强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还要增强广大人民的减灾意识,确保在灾害发生之前尽快转移民众,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损失,此外还要规范人类的生产活动,尤其是那些对地质环境产生严重破坏的生产活动,要按照国家的法定标准责令停止或者是关闭,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对地质灾害的破坏,尤其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和高危区,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X8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在水运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廉政风险监控体系对地方海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过程控制论应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建立一套与海事船检工作相适应的廉政风险监控体系,是一种有益尝试。

一、过程控制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廉政风险防控的意义

过程控制就是管理者依据现代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对生产计划与实际工作动态进行监测、调适,以促进工作目标和任务的最终实现和完成。管理者必须根据环境变化,适时、适度、客观、弹性地进行过程控制,才能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 “过程管理” 也是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一大特点,它将任何一项工作都通过一个严密的过程来控制,通过PDCA循环方法,即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促使每项工作持续改进。将过程管理理论运用于党风廉政建设,对行政权力实行过程控制,按程序进行管理,做到计划、实施、检查等环节有机统一。过程控制可以对权力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是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有力举措。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要点

根据 “过程管理”的要求,地方海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由防控内容、风险排查、防控措施等构成。

1、廉政风险防控内容。廉政风险防控主要集中于行政权力,包括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环节,为此,需做到“三个目前”:明确行政权力内容,根据部门工作职责,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权力、业务流程,形成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每项工作(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标准;明确监督检查的方法、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廉政风险排查。 一是排查岗位职责风险点。围绕人权、事权、财权、审批权等重要领域、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重点岗位和个人在决策、执行、监督环节中廉政风险点,重点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工作效能、尽职履责以及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等方面进行查找。二是排查业务流程风险点。重点在行政执法、物资采购、办文、办会、办事、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流程是否完善、规定要求是否落实等方面进行查找。三是排查制度机制方面风险点。认真查找制度是否具体、管用,是否覆盖各项业务工作,是否覆盖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重点在贯彻落实制度要求、执行力度和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查找。

3、制定防控措施。一是针对岗位职责方面的廉政风险,由岗位所在人员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完善办事公开机制和岗位廉政承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加大对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或轮岗力度,防止某些实权岗位存在的不正之风等。二是针对业务流程方面的廉政风险,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和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要求,制定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图。三是针对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方面的廉政风险,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落实和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根本,切实加强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公务接待、财务、车辆、办公用品采购、办文办会办事、节能降耗、资产管理等各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廉政风险防控是拓展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的客观需要。根据“过程管理”的理念,应将廉政风险防范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将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廉政风险防控过程进行有机融合,从而逐渐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1、强化教育注重提醒预警。教育是强基固本的集中体现,是构筑领导干部防腐、惩腐、治腐第一道防线的基础工程。教育方式丰富多彩,如短期培训、警示教育、参观考察、集中学习交流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等,通过教育使全体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自觉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防范人人有责”的廉政风险意识,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篇6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485(2015)12-0041-05

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暴雨多发的气候特征、密集的人口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数据统计,我国山丘区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山溪河流约5万条,其中70%因受降雨、地形及人类活动影响会发生山洪灾害[1]。由于山洪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强、来势猛、时间短等一系列特点,且其造成的危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影响巨大[2],因此,关于山洪灾害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山洪灾害的研究已经涉及成因、空间分布特征、灾害损失评估、风险评价与制图等各方面[3-11]。风险评估与管理逐渐也成为国际上倡导和推广的减灾防灾有效途径之一[12]。目前,山洪灾情评估工作得到了来自地学工作者、工程专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研究项目。特别是在山洪风险评估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7-11]。但是,这些评价工作的对象往往是泥石流、滑坡或单纯的溪河洪水等单一灾种,评价单元基本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缺乏流域系统性、灾害种类完整性,评价指标选择也无可比性[2-6]。其次,目前对大尺度范围上的山洪灾害区划成果,多为如何防治山洪灾害的目的进行的,是一种黑箱模型,未完整给出各山洪沟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等级水平,因而无法准确判断不同区域的山洪风险等级。因此,本文将借鉴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对山洪灾害的定义,将由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统一纳入研究范围[1]。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开展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期为四川省山洪灾害管理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风险评估的方法,仍借鉴联合国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即风险是危险性与易损性的乘积。其中危险性是灾害的自然属性,易损性则是灾害的社会属性。风险分析在危险性和经济社会易损性分析的叠加基础上完成。因此,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以及二者叠加基础上的风险分析。最后,在风险分析的结果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区划原则和方法,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对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进行更进一步的三级分区,形成风险区划图。由于在进行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时,选取的指标较多,各个指标在危险性和易损性大小中的贡献不同,为定量评价各指标在其中的权重,本研究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其基本原理为:首先建立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每一层都有1个或2个评价因素对应上层目标层,根据这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按照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3层评价结构体系;然后,根据专家经验针对某一个指标相对于另一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打分后即建立判别矩阵。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结合目前现有数据情况,本研究选取的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和表2。在进行山洪灾害危险性和易损性的评价时,为了将不同的指标体系组合后用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其等级进行划分,首先根据已有数据的分布区间按照StandardDeviation分类方法,对危险性和易损性水平进行划分,根据实际需要,共划分为5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指标范围见表1和表2。

2.2数据来源

四川省山洪历史灾害资料来自四川省山洪灾害防治分区项目调查数据。该数据以小流域为单元,其面积界定为<200km2[1]的小流域共计2471条(近50a来发生过山洪灾害的小流域)。部分县域,小流域单元数据是由国家气象局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四川省内及周边82个站点年雨量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数据库;DEM(90m)数据来自SRTM;土地利用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岩性数据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1∶250万中国数字地质图;基础土壤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1∶100万中国土壤属性数据库。

3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3.1危险性指标体系及评估

根据危险性各评价指标及对各指标数值的综合统计分析,结合专家的经验判断,参与者均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承担相应数据资料分析的专家(共3位),各位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各级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危险性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3所示。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计算,将各指标危险性分级图转换为栅格格式(见图1(a)至图1(e)),结合上表给出的每个指标所确定的综合权重值,利用ArcGIS的栅格叠加计算功能,可得到山洪灾害危险性图(见图1(f))。具体计算方法为:山洪灾害危险性=0.041×最大24h暴雨极值+0.021×最大24h暴雨极值变差系数+0.207×最大1h暴雨极值+0.105×最大1h时暴雨极值变差系数+0.035×地形坡度+0.04×地形起伏度+0.091×小流域主沟比降+0.19×河网缓冲区+0.071×历史灾害缓冲区。

3.2易损性指标体系及评估危险性

根据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四川省山洪灾害易损性指标的权重值(见表4)。在ArcGIS中,将各指标分级图转换为栅格格式(见图2(a)至图2(c)),结合表4给出每个指标所确定的综合权重值,利用ArcGIS的栅格叠加计算功能,可得到山洪灾害易损性成果图(见图2(d))。具体计算方法即为山洪灾害易损性=0.18×沟道两侧范围人口数量+0.42×沟道两侧范围人口密度+0.18×地均GDP+0.12×人均住房数量+0.06×历史灾害死亡人数+0.04×历史灾害冲毁房屋数。

3.3山洪风险评估

根据山洪风险度R等于危险度H乘以易损度V的定义,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可以计算山洪灾害的风险度图。在处理数据时,首先将危险性分级图和易损性分级图进行归一化取值(0~1)见表5,然后进行栅格相乘计算,即可得到四川省山洪灾害的风险图,其取值范围为0~1之间。根据山洪灾害风险区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级,可得到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分级图,如图3所示。

3.4山洪风险区划

根据山洪灾害风险分级结果,结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一、二级防治分区范围,采用基于空间邻接系数的聚类分析方法,对风险分级结果中的最小单元进行逐级向上合并,根据主导因素与综合因素相结合、区域单元内部相对一致、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分析等山洪灾害区划原则,划分出全国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单元。以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等级为基础进行最小单元聚类,在ArcGIS中叠加全国山洪灾害防治二级区划(四川省境内)成果,同时根据四川省自然条件和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将四川省境内的西南地区细分为3个三级区(图4所示Ⅰ-8-3,Ⅰ-8-1,Ⅰ-8-2),原二级区划中的藏南地区、藏北地区、秦巴山地区由于面积不大,山洪灾害现状和自然条件比较一致,因此不做进一步划分(如图4所示的Ⅲ-1,Ⅲ-2和I-4)。因此,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共涉及6个区划单元,如图4所示。在完成风险性等级划分图和区划图以后,以各风险区划单元为单位,统计各三级区内风险度等级分布特征。表6为四川省各风险区划单元内风险度等级面积统计,表7为四川省各风险区风险等级比例统计。从表7中可见,四川盆地及周边为山洪灾害中高风险区,为四川省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地区。其它地区山洪灾害风险等级较低,在进行山洪灾害防治时,应以防治措施为主,同时加强灾害监测的预警预报。

4结论

(1)整个四川省的山洪灾害风险等级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是山洪灾害的高风险值地区,中风险区等级以上的面积占到了整个四川盆地及周边总面积的近80%,这一区域也是四川省人口、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因此山洪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其次,秦巴山地区是四川省山洪灾害次严重地区,中风险区等级以上的面积占到了整个四川省秦巴山地区总面积的18%。其它几个三级区域山洪灾害风险水平不高,大多处于低风险和较低风险水平,山洪灾害防治应以防治措施为主,同时加强灾害监测的预警预报。(2)由于山洪灾害的成因机理十分复杂,特别是溪河洪水及其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更为复杂,在进行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评估时,评价指标体系应在深入研究成因机理的基础上进行选取,但限于目前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可获取性限制,本研究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仍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1]长江水利委员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05.(ChangjiangWaterRe-sourcesCommission.TheMountainTorrentDisaster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NationalPlanningReport[R].Wuhan:ChangjiangWaterResourcesCommission,2005.(inChinese))

[2]唐川,师玉娥.城市山洪灾害多目标评估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13-21.(TANGChuan,SHIYu-e.Multi-ObjectiveEvaluationMethodofMountainTorrentDisasterinUrbanArea[J].ProgressinGeography,2006,25(4):13-21.(inChinese)

[3]石凝.闽江流域灾害性洪水形成机理分析[J].水文,2001,21(3):30-33.(SHINing.FloodingDisas-terMechanismofMinjiangRiverWatershed[J].Hydrol-ogy,2001,21(3):30-33.(inChinese))

[4]谢洪,陈杰,马东涛.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J].灾害学,2002,17(4):42-47.(XIEHong,CHENJie,MADong-tao.MountainTorrentDisasterCausesandCharacteristicsofFoping,ShaanxiProvinceinJune,2002[J].Journalofcatastrophology,2002,17(4):42-47.(inChinese))

[5]韦方强,崔鹏,钟敦伦.泥石流预报分类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5):10-15.(WEIFang-qiang,CUIPeng,ZHONGDun-lun.ClassificationofDebrisFlowForecastandItsPresentSta-tusandDevelopmentinReseach[J].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2004,13(5):10-15.(inChinese))

[6]许有鹏,于瑞宏,马宗伟.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成因及洪水特征模拟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638-644.(XUYou-peng,YURui-hong,MAZong-wei.CauseofFloodDisastersandFloodCharacter-isticSimulationAnalysisof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theYangtzeRiver[J].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theYangtzeBasin,2005,14(5):638-644.(inChinese))

[7]张春山,李国俊,张业成,等.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3,9(2):143-153.(ZHANGChun-shan,LIGuo-jun,ZHANGYe-cheng,etal.Collapse,LandslideandDebrisFlowandGeologicalDisastersRiskAssess-mentofUpstreamoftheYellowRiver[J].JournalofGe-omechanics,2003,9(2):143-153.(inChinese))

[8]赵士鹏.中国山洪灾害的整体特征及其危险度区划的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6,5(3):93-99.(ZHAOShi-peng.AnElementaryStudyonWholeChar-acteristicsofMountainTorrentsDisasterSysteminChinaandItsHazardRegionalization[J].JournalofNaturalDisasters,1996,5(3):93-99.(inChinese))

篇7

1.1.1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地壳活动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地面变形灾害;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水库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

1.1.2 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大致原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局部极端气象异常;地球进入地壳活动频繁期,造成地质变化剧烈;另外,人类对自然界资源的不正确开采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造成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1.1.3 地质灾害的特点

从近几年的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灾害有三大特点: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人们往往感觉不到灾害发生的先兆,而后地质灾害突然发生,使人们措手不及,大量地毁坏建筑物、农田、工厂、公路等,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些特点都使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难上加难,同时说明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1.1.4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初期的慢慢摸索,到现在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依然可以做到:及时周密地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灾后抗战,领导深入灾区进行指导,尽量减轻灾害影响;健全应急支撑体系,应急反应迅速,出台很多相应的灾害防治条例,稳步快速进行防治工作;预警能力提高,预案启动坚决,减少损失,降低人员伤亡率;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已经认识到灾害防治工作重在“防”上,重点突出资金安排,技术给予支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

1.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概念同地理环境一词,指由岩石、水和大气物质组成的体系。狭义的概念仅指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亿万年来,岩石圈与水圈、岩石圈与大气圈,以及大气圈与水圈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建立了地球物质的相对平衡体系。在地球演化的后期出现了生命。人类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在最近一次造山运动与最近一次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地质环境与其周围的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之间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地质环境也遭受地球表面各个圈层中各种作用的影响,所以,地质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而且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地质环境变化的方式一般表现为缓变或渐变,渐变发展为突变或灾变,然后进入下一个渐变阶段,因此地质环境变化常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 一定地域在一定时间段完成一个渐变到突变过程,从而破坏地质环境,产生地质灾害,这就是地质灾害的地带性、突发性与准周期性。

2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1 调查区划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是为了建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基本目的是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其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提供依据,为省级和国家层面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2.2 监测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包括技术和行政2个方面,是防灾减灾成效突出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行良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及时发出防灾减灾警示信息,为地质灾害避险决策或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3 搬迁治理工程体系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结果,对确认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过地质勘查评价,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在条件具备时,治理工程可以和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结合考虑,以实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2.4 应急处置体系

坚持以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需求为导向,立足于现有科学技术资源集成整合,逐步建成适应公共管理需要的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机构、信息网络系统平台、技术装备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服务。

2.5 科学技术研究支撑体系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对重大地质灾害成生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和成因模式进行研判,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监测预警、防控方法和防灾减灾技术标准等研究,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3.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

从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规划的战略性出发,环境地质研究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地质环境安全和地质灾害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工作任务是开展不同尺度的调查评价,包括重大工程区、人类聚集区和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区的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变化,评价其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考虑地震、气象(候)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风险,划分区域功能,甚至包括提出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影响区预留避震空地或缓冲带的基本要求。

3.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篇8

一、活动主题及时间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活动自5月9日开始至5月13日结束。

二、活动领导小组

乡上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乡政府副乡长、乡武装部部长为副组长,党政办主任、民政助理员、各包村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助理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

1、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村、站(所)要结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面向公众,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沙尘暴防治等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2、各村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播放减灾知识宣传片等形式,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气象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及各种传染病等灾害的有效处置办法和应对措施等应急知识。

3、宣传周活动期间,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在显眼位置悬挂横幅,在全乡内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二)认真组织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5月12日,各村要组织农牧民群众、学生结合本辖区灾害风险特点,开展一次综合防灾减灾避险逃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三)扎实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村要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对农村危旧住房、中小学校舍、集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工作,要动员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提高全社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四、其他事宜

篇9

中图分类号 F127;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079-07

30多年来,尤其是近2年来,国家批准了20个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所谓国家战略,国内外尚无统一认定,国家战略是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人力,以实现国家总目标而采用的方略却是一致的。国家战略就是为实现国家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国家战略是这一地区的发展在全国大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包括大的支撑作用。发展是有风险的。除了社会风险外,本文主要研究自然灾害风险。研究国家战略经济区域的风险,是为了规避风险。只有很好地把握每个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风险来源、风险特点和风险规模,才能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规避方法和改进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对发展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基于对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历史(1949-2009年)灾情调查统计,对于发展区域的人均损失、地均损失和损失占GDP的比重,构成了灾害风险;而人均GDP、地均GDP(区域单位面积的GDP)构成了防范风险的能力,将两者相组合,就形成了发展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见表1)。

2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结果

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作相对指标分析,即20个区域的5项指标(见表1)。其中,前三项是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对指标,后两项是减灾能力的相对指标。每一项指标作大小排序,再作横向指标相加,即得出该区域的风险指数。规定风险指数在30以内者为低度风险,指数在30-50之间者为中度风险,指数在50-70之间者为较高度风险,指数在70以上为高度风险。

由表1可以看出:低度风险区2个,分别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中度风险区8个,分别是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沈阳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较高度风险区6个,分别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中部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高度风险区4个,分别是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甘肃省,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 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区的主要风险及对策3.1 天津市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惟一聚集了港口、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运作区和大型工业基地的地区,具有体制创新优势,是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地震、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保障滨海新区的防潮、排沥安全和防治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建港、筑堤、清水、造地、开发”的总体目标。

(2)健全天津沿海的防潮体系,做好防潮预案,制定应急措施。加强防潮工作的科技管理。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加强风暴潮的情报、预报工作。加强非海挡保护区和险工险段的防潮措施。

(3)建立储备物资更新机制。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科学合理的安排救灾物资的储备数量、规模和品种结构。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形成市、区(县)救灾物资的计划储备和调度制度。

(4)充分发挥社区在综合减灾领域的基础作用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组织运行模式。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森林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地震、泥石流、滑坡、海水入侵、海冰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把资本运营方式引入水利。统一制定流域内各行政区的分水方案,对流域内的水源工程实施统一调度,合理、有效、充分地管理和开发利用水资源[6]。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实行资本经营,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使水资源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针对以辽河为主的各主要江河防洪标准还偏低的状况,提出使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

(3)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技术,抗旱体系建设中提高治水的科技含量。每年经过辽宁省的云水资源总量约5 000亿m3,由降水云系落到地面的自然降水,只占辽宁云水资源的27%,尚有73%可待开发。

(4)进一步调整完善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尚缺256个,主要是存在严重的监测空白区,以及监测空白项目问题。

(5)对泥石流的防治也要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整治。发挥植物措施。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陡坡耕地应逐步退耕还林。合理利用蚕场。全面落实工程措施。沟道的防治工程可分为如下三大类:沟道治理、拦挡和排导工程。

3.3 沈阳经济区

沈阳经济区内拥有重化工业基地城市、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全国密度较高的一小时城际交通网络,是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的工业型城市密集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森林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地震、泥石流、滑坡、海水入侵、海冰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城市型水灾害及其减灾对策。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采取各种雨水渗透与雨水蓄滞措施。需要建设防灾减灾信息系统。进一步健全水灾应急管理体系。

(2)辽河流域减少泥沙的建议。柳河流域上游采取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搞好地表植被,保护现状湿地,修建小塘坝等截沙工程,控制泥沙下泄;在提高河道泄流能力方面,考虑采取工程措施对险段护岸,全面规划治导线稳定中水河槽,进行河道清障及清淤疏浚。

3.4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长吉图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沿边近海地区,是中国内陆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地区,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水、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好城市水源工程建设。对已建成的杨家崴子、明月沟等城市供水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抓紧长春、四平、辽源等中部城市群从丰满水库引水工程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

(2)加强农业干旱灾害的防御与调控技术研究。节水灌溉设备的研制开发及依据作物、土壤确定科学的节水灌溉规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研究。加强抗旱品种的选育,依据区域特点,优化作物布局。新型化学抗旱制剂的研制与利用。加强技术集成,建立不同区域的抗旱技术体系。

(3)加强自主创新,把吉林建设成国家级的人影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工作。

(4)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立由市、乡(镇)、村三级监测体系组成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大部分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治理宜采取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物工程措施为主,并辅以适当的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即泥石流沟上游区应以退耕还林等生物工程措施为主,以修建谷坊等拦挡工程措施为辅,下游区则以修建导流槽等排导工程措施为主,必要时采取避让搬迁措施。

3.5 上海浦东新区

该去的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强化监测预报能力和队伍建设。组成的全天候、立体化、多参数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网络,监测自然灾害,实现对海流、海浪、风暴增水、海啸、海底地震等的有效监测。

(2)针对沿海海塘有25 km分别由28个企业自行管理,对企业雨水泵站和沿海一线海塘必须加强专业化管理。

(3)加强上海市应急避难所建设。

3.6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水、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地质灾害、地震、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开展太湖流域中长期洪水保险规划的建议。

(2)农业防灾、减灾、抗灾的措施建议。

3.7 江苏沿海地区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农作物病虫害、地质灾害、地震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提高海洋灾害预报能力。要提高海洋观测水平,加强和完善预测预报系统。

(2)加强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提高防灾标准。改进海堤的结构,加强现有海堤的工程与生物护坡,以提高其抗御风暴潮水冲刷和淘蚀的能力。对地势低洼岸段新建工程要加高起始高度,打好地基。海堤建设要达到使江苏海岸整体上达到抗御50年一遇加10级风浪的标准。

(3)立足棉花安全栽培,防抗自然灾害。推广防灾减灾技术。稳定种植密度,立足抗灾稳产。建设棉田水系,增强抗灾能力。

3.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积极贯彻国务院提出根治水患的方针政策,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双退彻底放弃耕作,还圩区为湖面,这是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变被动抗御洪涝为主动防灾减灾、根治水患的重大措施。

(2)仿都江堰式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概念方案。遵循河流湖泊自然规律,在不影响防洪和江湖联通性的前提下,适度调控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水力联系,尽量保持湖区水位变化平缓、延缓汛后湖水外泄,以避免湖区出现极端洪涝和干旱。

(3)从根本上处理好鄱阳湖圩区的治涝问题。设立蓄洪区,修建水库。改善鄱阳湖与“五河”的水文联系。科学调度“五河”干支流现有水库和新建一系列水利设施。利用水利设施在汛期来临之前,尽量排除部分存水,腾出库容准备容纳各支流汇入的洪水。

(4)在饶河、信江流域河曲较多较大的地区人工拉直河道,拓宽出水口。

(5)将渍害田分为初步治理和高标准治理两个治理标准。初步治理工程措施:田间排水型式采用明沟或暗沟结合、盲沟或鼠道等形式,建立以明沟为主的排水沟网。高标准治理措施:田间排水采用暗管排渍,明沟集水兼排田间的地表水,建立明暗结合、健全田间排水系统和相应的配套工程。

(6)完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政策法规。

(7)以地养堤,管养分离。要真正建立起圩堤管理单位对圩堤养护人员咨询、控制,对圩堤养护结果评估、验收的严格、公正、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机制或体系。

(8)做好移民建镇后新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3.9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冻害、地震、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防御旱涝的近期重点任务。近期,福建省重点推进全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加大县级防汛指挥中心和防汛软件的开发推广力度;加快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构建全省宽带高速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畅通,提高防汛的现代化指挥决策水平。

(2)关键技术研究。暴雨洪水预报技术;流域水库调度技术;山洪灾害防御技术;防汛应急抢险技术;洪水风险图技术。

(3)赤潮灾害的防治措施。加强赤潮灾害宣传工作。减少沿海的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福建省赤潮监测及预报工作。深入开展各种赤潮机制的研究。减少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

3.1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干旱、洪涝、温带风暴潮、风雹、冻害、海水入侵、海冰、地面沉降、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全面调查研究黄河三角洲的整体自然环境。系统查明黄河三角洲自然环境演变规律与机制,科学预测自然灾害,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为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黄河三角洲风暴潮防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采用水力插板桩专用技术加固根基,利用黄河泥沙填海造陆。非工程措施是加强防潮堤工程管理,建立观测、预报、预警通信系统。

(3)合理开发沿海自然资源,趋利避害,发展沿海经济。开发地下卤水资源,发展盐业,建成盐化工基地。开发旅游资源,建成旅游基地。

3.11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农作物病虫害、风雹、森林病虫害、冻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治理洞庭湖的几点建议。整治长江,确保江堤安全。加固堤防,提高防洪标准。疏通洪道,提高行洪能力。抓紧城镇防洪建设。加快蓄洪安全建设。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提高洞庭湖调蓄能力。

(2)山洪灾害防治近期确保生命安全,远期减少财产损失。近期应先建立山洪易发区监测预警通讯系统、落实紧急防洪预案、逐步建成避灾躲灾转移工程等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工程项目建设。

(3)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要加大改革力度,实施政策推动,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投资、管理、价格等有效推动节水的政策法规;要抓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环节,重点投资、重点突破。

(4)注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库区地质环境管理。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做好三峡库区移民迁建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坚持做好城镇建设和各项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好“源头关”。

(5)建立外来入侵种防御体系。国家能力建设是成功解决入侵生物种问题的关键。加强预防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协调教育宣传能力。

3.12 武汉城市圈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开展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武汉沿线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三峡工程建成后,调节了长江的径流量,这一变化导致长江中下游地下水位的上升,从而加重了武汉沿线湖区的渍害,使土壤潜育化沼泽化和耕地碱化。

(2)武汉城市圈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城市圈各级政府应将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列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综合管理。加强城市圈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建设。

3.13 长株潭城市群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综合治理,综合防治,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构筑强有力的执法组织。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审批制度。维护生态环境,抓好封山育林。坚持不懈地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水土流失防治资金投入。

(2)气象与水文相结台、增长洪水预见期。走水文与气象相结合的道路。在业务上如防灾减灾的措施、水文气象资料的交换(实时和非实时)、业务系统的联网等方面能有更为全面的合作。

3.14 深圳经济特区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冻害、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提高江海堤围的防洪(潮)标准。在重点防洪(潮)地段(如市区)防洪(潮)标准要达到200年一遇;次重要地段(如黄田机场等)防洪(潮)标准要达到100年一遇。

(2)提高城市的防洪(潮)排涝标准。内涝危险依然存在。根据实际情况深圳市的防洪标准最少应达到200年一遇。

(3)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好现有的山体缺口。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计划治理率90%以上,并与环境美化、绿化有机结合。

(4)深圳滑坡类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要加强滑坡类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滑坡类地质灾害知识有关法制、法规的宣传和教育,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地质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落实监测责任人,传授监测预报知识;对重大隐患点,要编制防灾预案。

(5)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可防灾。进一步扩大红树林的人工种植面积。在西部的福永、西乡、沙井以及东部临海区加快基干林带的建设进度,并加强沿海湿地保护工程。

3.15 珠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风雹、干旱、地震、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修筑分洪渠道,减轻珠江三角洲洪涝灾害压力。修筑分洪渠道除应考虑减少三角洲的洪涝灾害之外,还应与邻近缺水流域的引水结合起来,既可减少三角洲的洪峰流量,又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开支,发展经济。

(2)建设蓄滞洪区保障,北江三角洲防洪安全。在北江飞来峡水库下游建设江滞洪区,对北江50,100和300年一遇洪水可分别滞蓄洪水3.66,3.70和4.11亿m3;在西江下游的联安围和金安围建设蓄滞洪区,联安围滞洪5.9亿m3。

(3)整治三角洲水道、整治珠江河口。制定河口规划治导线和三角洲水道防洪控制线。整治三角洲水道和珠江河口。

(4)控制采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珠三角环境。在珠江三角洲及相邻的上游河段控制采砂活动。

(5)进一步加强完善监测、通讯和预报系统建设,做好风暴潮监测和预报服务。在监测方面除做好潮位变化监测外,还要开展诸如地壳形变、地面非构造沉降、海岸侵蚀、河道淤积、地基软化、大型围海造地工程和其他重要工程建筑的沉降等。

(6)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有效防治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强化汛期和重点地区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大投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正常经费保障。

(7)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立法。

3.1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于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意在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水、台风风暴潮、干旱、风雹、冻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地质灾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地震、海啸、台风等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北部湾千余km大陆岸线平均100 km还没有1个观测站(点),测点远远不够,应增设茅岭、大山、百曲、青山头、西场、康熙岭、犁头嘴等7个潮位观测站。

(2)健全基层堤围管理机构。地(市)、县(区)级应设置海河堤工程管理站(科),并按工程规模配置专职管理人员。配置完善的通讯设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用施工器具。

(3)利用高层建筑物防洪减灾。应在乡村规划中把中心学校、村公所、医院、专业观测站、汽车站等建于高程较高的地点,宜建3层以上楼房并与各村落间修通辐射式的道路,一遇洪潮灾,可以作撤退点。

(4)全面开发、利用各种水资源。加大地表水开发和利用力度。大力开发空中水资源。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

(5)全面规划,加速建设“四道防线”(红树林带、海堤堤围、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

(6)有关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保护建设的政策建议。落实林地权属。将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保护建设纳入林业重点工程。加大宣传力度,严惩违法毁林行为。提高林分质量和防护效能。加快立法,适应保护发展需要。

3.17 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台风风暴潮、风雹、干旱、冻害、农作物病虫害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降低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上升为国家专项应急预案,尽快建造3-4艘新型破冰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省林火扑救中心的建议。省级成立专业扑火队,市县级成立半专业扑火队,乡镇级成立群众骨干扑火队,实行分级建设、分级管理,从整体上实行专群结合。

3.18 成渝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较大的城乡差距,使成渝两市具有与我国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因而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体现了内生型“探路者”意义。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洪涝、干旱、风雹、冻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农作物、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认真贯彻森林城市战略,实施水系森林工程建设。主城区水利系统要全力推进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尽快编制完成区级水系森林工程建设详细规划。突出以在建及已成大中小型水库和江河两岸为重点。落实专项资金和工作措施,有序实施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力争到2017年,水系森林工程规划区域的绿化率达到80%,基本形成“水系相伴森林,森林护卫水系”的良性水生态环境。

3.19 关中-天水经济区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干旱、洪涝、风雹、森林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地质灾害、地震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行干旱监控、做好干旱预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掌握气候的基本规律,进行降水概率分析,利用天气预报手段来预报某一年度能否发生干旱。利用土壤水分的测定,来监视干旱能否发生。当土壤水分达田间持水量60%以下时,发生旱情迹象,以引起有关决策者的重视,作好抗旱的准备工作。

(2)实施山洪灾害分区防治措施。关中断陷盆地:关中盆地南侧支流多短小,坡降大,为山洪灾害的多发区。宜采取沟道工程、水库工程以及堤防工程等措施。其他山洪灾害易发区,均以生态工程为主,在有利地段辅以水库工程。

(3)尽快制定《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力争列入国家重点防治项目。突出“农村以居民搬迁为主,城市以重点治理为主”和“严禁在地质灾害征兆区搞工程建设”等原则。

3.20 甘肃省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陆路交通枢纽,资源蕴藏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自然灾害风险有:干旱、森林病虫害、洪涝、风雹、农作物病虫害、冻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促进该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1)防旱抗旱的农业技术措施。加强干旱灾害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预测。做好干旱灾害监测和预测。加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估。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调整种植结构,选用抗旱品种。种草种树,坚持农田基本建设。开源节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

(2)抗旱救灾农作制度的内容和目标中,纳入科学的轮作制度和循环农业的理念。进一步纳入科学的轮作制度和循环农业的理念,建立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耕地质量保育基础上的抗旱减灾农作制度,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生态安全的目的,真正实现抗旱救灾、节本增效的目标。

(3)将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结合推进。以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在2010年至2015年重点建设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基础调查及应急救灾五个工程。

(4)农村小城镇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加强规划,合理布置小城镇选址和工程,采用科学合理的避认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生态平衡,要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甘肃的生态地质环境。建立地质灾害预防、预报体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5)加强用卫星空间技术对沙尘暴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能力。发挥卫星空间技术作用,进行及时高效沙尘暴监测、预警和灾害评估,并及时信息,以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6)构筑完整的农村突发应急救助系统。特殊情况产生贫困的救助,包括:因洪涝、干旱、地震、冰雹、风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灾民生活危机的紧急救助;突发疫情、化学灾害事故、灾害性天气气象等响应预案中的生活救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浩.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0,(8).[MaHao.Som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oordina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Imbalance:Take Shandong as the Example[J].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2010,(8).]

[2]刘安炉.九江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思考[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Liu Anlu.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PoyangLake[J].Journal of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10,(2).]

[3]李钊,彭迪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互动合作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0,(6).[LiZhao,Peng Diyun.The Thinking of Interac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oyang Lake EeoeconomicZone and the Economic Zone in West Bank of Taiwan Strait[J].Science Mosaic,2010,(6).]

[4]朱有志,张胜军.湖南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发展: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Zhu Youzhi,Zhang Shengjun.on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IndustryDevelopment of Hunan Airportrelated Economic Area:Talking Changsha Huanghua InternationalAirport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0,(3).]

[5]李延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及发展前景[J].钦州学院学报,2010,(1).[Li Yanqiang.on the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J].Journal ofQinzhouUniversity,2010,(1).]

[6]邵侃,商兆奎.传统农业时代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Shao Kan,Shang Zhaokui.A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eriod[J].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5).]

[7]张政宏,陈曦.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18).[Zhang Zhenghong,Chen Xi.Study on China’s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J].ValueEngineering,2010,(18).]

[8]姜淮,刘元芳.我国南方地区抗自然灾害风险机制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JiangHuai,Liu Yuanfang.Research on Risk Mechanism for Combating Natural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Region[J].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5).]

[9]初建宇,苏幼坡.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保障体系的完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ChuJianyu,SuYoupo.ABriefCommentonPerfectingUrbanComprehensiveDisasterManagement System[J].Journal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3).]

[10]管友海,张嫒,王耀.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J].灾害学,2010,(3).[Guan Youhai,Zhang Yuan,Wang Yao.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A Decis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 for Lifeline Projects[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0,(3).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Zones at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GAO Jianguo

篇10

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认真贯彻学习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自然灾害防治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树立震情第一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扎实做好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切实提升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

二、加强震情跟踪研判

按照省市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汇总上报观测资料变化情况、核实分析异常、会商研判震情,提升震情跟踪研判规划水平。进一步落实震情会商制度,加大会商力度,持续提升震情会商科学水平。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及时向县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地震安保工作。

发现重大异常或突发震情事件,要立即报告、及时核实、及时会商。(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特殊地震事件和特殊时段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网络体系,完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实时更新充实“三网一员”数据库,确保群测群防工作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村屯)

三、加强应急响应准备

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县地震应急响应预案,理顺应急处置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应急值守,预置应急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响应检查和演练,做好快速派出现场工作队的各项准备。

(一)完善预案和联动机制

修订县地震应急响应预案,落实岗位职责,理顺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和技术装备专项训练。认真做好人员、装备、技术系统等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加强与龙岗火山监测站等部门沟通联系,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协调、应急联动等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二)强化系统内部地震应急准备

强化地震应急现场防护装备储备。做好地震应急设备的检查和准备,定期开展系统巡查和联调测试,保障震情跟踪工作物资装备需求。做好应急指挥系统的技术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三)强化应急值守

严格执行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全体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重要时段实行领导在岗带班。(局各科室人员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扎实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工作,建立地震灾害防治业务数据库,夯实灾害风险防范工作基础。

强化县政府履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主体责任,将县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县地震灾害防治工作指导。(责任单位:局相关科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地震构造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的编制。(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配合省地震局开展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工作,建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数据库。(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6月31日)

五、加强新闻宣传与地震科普

(一)健全落实信息审核制度,及时准确地震信息,科学引导社会舆情,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单位:局相关科室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二)加强对地震谣言的跟踪监控,有地震谣言发生时,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地震谣言,消除地震谣言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全局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三)不断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在国家防灾减灾日等节点时段广泛普及地震科普知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防范应对能力。(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部分科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六、加强组织领导

2021年度县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篇1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物日益增多,雷击事故逐年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市是雷电灾害多发区,年雷暴日数高达58天,最多时达到100天,每年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雷击风险处理和灾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雷电灾害多发的严峻形势,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切实落实防雷减灾职责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建立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明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范围

按照《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市雷电环境特点以及国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规范标准,大型建设工程和高层建筑、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具体范围包括:

(一)大型企业,化工企业;

(二)石油石化、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生产供应储存场所;

(三)发射塔、基站等通讯设施,机场、高铁、轻轨、隧道、索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

(四)高耸观光塔(梯)、高层建(构)筑物(包括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30米以上高度的各类建〈构〉筑物)、高架桥、大型游乐设施;

(五)重点文物保护建(构)筑物;

(六)车站、医院、学校、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居(村)民集中居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

(七)水、电、气、风电场等能源生产供应储存设施;

篇12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76-02

自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至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乃至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历史上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灾害救治思想与措施实质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灾害治理模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灾害现象具有的社会经济双重属性,不能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与循环角度去理解灾害与社会经济互为影响关系,忽视致灾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制度性背景,过于依靠技术性解决措施来解决问题,即以技术性力量平衡自然―社会变异造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不平衡。

一、可持续性灾害治理的提出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环境问题造成的灾害仅仅视为技术问题。事实证明,这种末端治理模式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往往留下二次污染的隐患,经济活动的增加又引发更多新污染源,末端处理方式陷入了“污染―投资―再污染”的循环怪圈。可见,某些防灾减灾措施仅仅是推迟了灾害的发生,而由此积累导致的灾害后果将是更具破坏力的。究其原因,许多防灾减灾措施并没有充分考虑对当地社会经济的长远影响,仅仅满足于达到当前效益,这将导致潜在致灾因素的增多甚至加大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

可持续性灾害治理模式与传统灾害救治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资源可承载力相适应,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的满足与福利,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们需求而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灾害的治理要求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权力和权威,而要更多地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协调和行动,注重信息交流与分散决策。

二、应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灾害防治

(一)提高环境质量,保持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

灾害是由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导致的自然―社会变异现象,它与人类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式、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技术性灾害都可以从中找到渊源。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提高,人类支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灾害问题就是为了消除降低它们对于人类自身可持续发的束缚,因此从终极目来说,灾害既然产生于发展之中,也需要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解决的原则、方式、措施也是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

(二)保证代内与代际之间使用资源与环境的公平性

实现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使用,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本要求。这不但意味着当代人消费使用资源不影响下一代人对资源环境需求能力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不合理的使用方式、消费观念,而给后代人遗留下潜在的致灾因素。可持续性减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时刻关注后代人的利益,不能将灾害防治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保持代际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平衡性。代际公平的原则还要求实现当代不同地区、文化、性别等群体之间承担灾害风险的公平性,因为当代人风险承担公平性决定下一代人承受灾害风险的均衡状况。

(三)基于多方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下的公共治理过程

灾害产生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与循环过程中,从来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公害、产业技术公害的增多,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互为影响,界限日益模糊,灾害影响的社会经济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环境问题联系更加紧密,原来局部、个别的环境公害已经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如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它所涉及到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更为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以,传统的依赖国家政府一方的减灾防灾工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需要,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新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调整自己在传统灾害防治模式中的角色定位,则单方控制转变为议程设定,创造适宜多边协调、沟通机制与平台,鼓励公众、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包括建立多维最终目标体系,设立具体的行动目标,制定实现具体目标的政策;选择政策的方式,建立执行政策的机制;建立参与机制,明确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黄庆旭.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J].地学前缘,2007,(6).

[2] 关贤军,徐波,尤建新.城市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J].灾害学,2008,(1).

[3] 王绍玉,孙研.大力促进社会与公众的合作 有效应对灾害风险――2008瑞士达沃斯国际灾害风险大会综述[J].城市与减灾,2008,(5).

[4]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陈振楼,王军.灾害风险理论与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灾害学,2009,(2).

篇13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如下图1所示。(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