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力需求的性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力需求的性质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5-01

农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展,农村人口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据2012年的统计情况,中国的农村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0%,只有把现有占全国50%的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或转化到第二、三产业,才能摆脱农耕社会,走上工业化、现代化。为此,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重塑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笔者对农村劳动力中的价值取向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提高其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取向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从当前社会转型期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家从事农、林、牧、渔等行业获取经济收益的劳动力;另一类是自行外出就业但没有转走户口的劳动力。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总体上来看,对两类农村劳动力进行政治取向、经济取向、文化取向和职业取向分析,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政治取向上,权利意识增强。农村劳动力普遍权利意识增强,尤其是外出就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动机是寻求个人发展,并不像父兄辈为了解决自身和家庭温饱问题。他们在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上要求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优化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是经济取向上,更多关心经济利益的获取。随着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获取经济利益的增多,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不认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很难的事情,不认为致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而在获取经济利益上表现得更为自信,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取也不再难以启齿,而有时候甚至表现得不择手段。

三是文化取向上,逐渐注重精神需求。80年代之前的农村劳动力对文化上的需求较少,主要是经济上需求赚更多的钱,过上更为富足的生活,而80后、90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受环境的影响,更多追求精神享受,有调查显示,上网、看电视、阅读报刊在他们的业余文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听音乐、聊天、KTV的比例也较高;另外,特别是在城市里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技术和知识的渴望也很强烈,他们深刻意识到技术和知识对于在城市生存和闯荡的重要性,不仅倾向于选择有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工作,也希望用人单位提供各类培训,希望地方政府举办公益性的培训课程。

四是职业取向上,更多考虑的是收入。留在乡村一般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对于从事劳动的性质,艰苦程度考虑较少,更多的是关心是否能获取高收入,如果进入什么企业、干什么活一般不挑挑拣拣,只要能挣钱就行,对于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性等都考虑不多。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不一样,希望获得高品质的就业岗位,较为重视就业单位和岗位的质量,不仅对工作性质,工资收入有考虑,还要求工作性质富于技术性,劳动强度适中,工作环境较好(清洁、舒适、安全等)。

二、农村劳动力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上价值取向,分析其影响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因素跟农村的传统文化、社会观念、国家政策及自身生存发展现状有密切关系;内在因素,涉及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自身素质和个人观念等等。

1.外在影响因素。一是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年龄更长的农村劳动力,只要经济收入增多,对于政治诉求,民利的事情就关心较少,而新生代农民因为一直在学校读书,然后就是到城市里务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少,因而权利意识较强,对国家政治方向,政策变化较为关心;二是社会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本土的、外来的思想碰撞,交融,使得农村劳动力对自身发展,社会变化较为关切,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义利权衡,政治理解的多元都有十分明显的观点;三是国家政策影响。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重视经济发展,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农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而对增强农村劳动力致富观念、权利意识、生活享受等等的影响很大;四是自身生存发展现状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在农村从事的行业不一样,收入不一样,对自身观念的影响也不一样,留在农村的与外出务工的接受的信息不一样,面临的机遇不一样,这些都会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2.内在影响因素。一是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明显对农村劳动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受过初高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愿望与能力比没受过教育或只是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要强;二是自身素质的影响。叛逆性更强,适应性更强的农村劳动力对信息的获取,对经济地位的提高,对政治权利的争取都表现得更为激励;三是地域、家庭观念的影响。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因受地区差异,在价值取向上也有明显差异;另外,家庭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也较大,家庭成员都从事商业的,家庭新成员从事商业的居多,因而在价值取向上更趋务实,利益观念更重。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99,(4).

[2]张志忠.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浙江日报》2009年07月06日.

篇2

人与人是如何区别开来的呢?撇开天生的因素,根本原因可能是对工作的理解。工作既可以是谋生手段,也可以是发展阶梯。如果仅仅把它当成谋生手段,则不可避免地既与雇主斤斤计较,也与工作斤斤计较。相反,如果把它首先视为发展手段,则无论是工作态度或者是工作干劲都大不一样,收入反倒成为次要因素。

相对于资本,无论职务有多高,权力有多大,雇员永远是弱势的。雇员与资本对抗,必须把劳动力商品,转化为人力资本与职业资本。

劳动力商品也有生产与销售问题。

除非是不停地更换不同性质的工作,那么,无论在什么层级上,人们的工作行为都可视为职业行为。作为一个题外话,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存在有工作无职业的现象,在中国,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如果说有人在打工,那么,这个群体就是真正的打工族。如果工作不最终指向职业,那么,离弱势群体只有一步之遥。

劳动力商品的生产过程,本质上是职业修炼过程。需要修炼的因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兴趣、价值观和个性;境界、胸怀、远见、心态和观念等。在职业修炼过程中,还同时积累起来工作阅历、人际关系和职业机会。所有这些加总起来,形成的是人的职业资本。职业资本会推动劳动力商品由量变到质变,并进而满足个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修炼过程与为谁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可能与任何人就这个问题讨价还价,它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并且个人职业生涯越不如意,越要加强修炼而决不是相反。

如果说劳动力商品的生产,是个价值创造问题,那么,劳动力商品的销售就是个价值实现问题。因此,劳动力商品的销售,也存在战略销售和战术销售。

战略销售,是为职业发展服务的。解决的是卖到哪、卖给谁的问题。说穿了就是到什么行业发展?到哪个地方发展?到哪个企业发展?甚至包括到什么岗位发展。

男怕入错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一个“行”字概括不了这么多内容。

战术销售,是为生活服务的,解决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问题。

尽管从逻辑上看并不那么严密,但我们仍然可以把劳动力商品的销售分为三种方式。

按付出销售。无论是计件或者是计时,均属这种方式。按这种方式想发财估计很有点困难,但它是劳动力最基本的销售方式,甚至是初级方式。从普通的力工,到高级知识分子,只要是计时、计件,均是如此。

按业绩销售。假如前者是按“投入”销售,那么,这种方式就是按“产出”销售。由于承担了某种风险,比如业绩不稳定收入就没有保障,所以,收入比前者高出很多。而这种带有“投资”和“期货”性质的销售方式,很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按能力销售。尽管需要用业绩证明能力,但这种方式蕴含的却是认可能力在先,业绩评价于后。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拥有了自己的“身价”。

其实,从职业角度看,职业生涯的目的不就是为自己做个身价吗?这与商品定价是一个道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是市场定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是企业自己定的。有没有定价能力,是检验企业营销能力最主要的标准。当然也是检验劳动者个人职业能力的主要标准。

篇3

 

一、引言:教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惊世之作《国富论》中,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和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无论从事什么经济活动,收益超过成本是必要前提,然后再考虑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广义上说,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然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增加将来收入的预期,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教育需要我们支付很高的成本,包括为教育支付的显成本和因为接受教育而不能从事其他职业所减少的收入——经济学上称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通过教育这种手段,接受不同层次教育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是一种资源,因为教育能够产生收益。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因为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教育素质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教育质量的好坏,包括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由于教育质量的好坏从大众意义上难于评价。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一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接受较高层次教育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则高,接受较低层次的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则低。大多数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素质,取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上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一般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和市场秩序比较规范的国家,收入和教育是成正比例关系。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这显示了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明显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农民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文化程度普遍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他们的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他们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素质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按照相关专家对农村劳动力的一项研究,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找工作和教育素质偏低的农民工打工很不一样,前者基本上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工作环境优越,而且还可能拥有非货币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的弹性大。而农民工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 

 

(二)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教育素质低,只能要求较低的劳动报酬,由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较高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使得劳动报酬不足以弥补转移就业成本,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而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丰富,就业信息广泛,能够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转移就业比较容易。 

根据我们对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邵阳市隆回县2008年的总人口为1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为50.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35.2万人,转移就业劳动力24.3万个,占24%。其他10.9万农村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据相关部门统计,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

另一项调查显示,邵阳市武冈农村人口60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充分说明,农村劳动者的教育素质与其转移就业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者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较低的教育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社会平均的劳动条件和平均的社会报酬,并成为最终导致地方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教育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教育素质低的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往往形成供大于求的结果,这是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原因。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走上劳动岗位的农民,要强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必须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素质偏低。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和半文盲在广大农村市场急剧下降,但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基本不在农村就业,农村总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很少,农村的大部分人口教育素质偏低,与现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现阶段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便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又会呈现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悖论:一方面,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这种工作自然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报酬了。而虽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但层次较低的劳动者,很难从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总之,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劳动者,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讲,劳动力的供给是以劳动力供给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同样,劳动力的需求则是以劳动力需求者为行为人来进行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对劳动力需求而言,最终动因取决于社会消费,是由满足这种消费的生产单位所衍生出来的对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要得以延续,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人、财、物要素,同样的物质资源让不同的人来经营和同样人的经营不同的物质资源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说明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消费需求各种各样,要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单个人不能从事一切劳动,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产品本身的特点引起的分工,便形成了产业、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二是由劳动者工作性质引起的分工,便产生了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具有不同稀缺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有足够能力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应紧紧抓住工业现代化、产业转型、两型社会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等当代社会的显著特点,积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个人的特长进行引导性教育,指导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能明确适合自身的专业和方向,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依托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不同市场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程度,是按照劳动力的稀缺性来排队的。劳动力越稀缺的市场。劳动力流动性就会越大。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专业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专业化程度越高的职业技能教育具有越强的稀缺性。稀缺资源往往供不应求,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定价权,因而其要求的劳动力价格较高。一个劳动者是这样,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一个区域中劳动力资源稀缺性越强,这个区域的就业竞争力就会越强,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越快越好。所以必须依托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劳动者的稀缺性,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性质的不断变换。其特征是依赖于劳动的高技能、高熟练程度为主的智力型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能够调节行业间、部门间、企业间劳动力的供求,促进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必须以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前提。 

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使劳动者本身的经济状况改善,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从而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转移就业。能够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同时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帕累托改进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同时必须保证劳动力转移地劳动效率的提高与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地实现转移就业。但是,劳动力转移。如果降低了农村劳动效率,损害了劳动力转业地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不降低劳动力转业地农村劳动效率与保障当地农业生产为前提,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出现了“老弱农业”,极大地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此,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提高转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水平,也要促进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提高,以提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保汪粮食安全,保证劳动力输出地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劳动者本身的输入水平、国民经济总水平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实现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净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深加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就地转移上。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篇4

[DOI] 10.13939/ki.zgsc.2015.03.041

1 引言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劳动力市场理论中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立的所有理论的总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张从劳动力制度及其结构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核心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配置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分割的力量不是决定工资高低的最终决定因素,真正决定工资的因素是商品市场需求所派生出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分割仅仅对影响了均衡工资的偏离程度。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主要是由于制度所决定的,工资的差异除了劳动力的个体差异外,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单一的整体,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市场所构成的,它的不同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工资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否定了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存在,并认为劳动力不能在各个市场中自由的流通。比较有代表性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位竞争理论。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背景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根据提出的观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大阵营的观点由亚当・斯密最先提出,强调市场供求的作用。经马歇尔和克拉克的发展,到Gray Becker 和Theodore W. Schultz的进一步深入,这一阵营的理论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另一阵营的观点由约翰・穆勒和马克思最早提出,他们认为制度性的因素以及社会性的因素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非竞争群体,使得劳动力没法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自由流动。到了1971年皮特・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迈克尔・J.皮奥里(Michael J. Piore)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才正式为这一派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是由劳动生产物构成的,即使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对总体工资产生影响,但工资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对于工资的差异亚当・斯密认为:第一,因为职业本身的性质存在着不均等,工资的不同是由于市场对于不同性质的职业的补偿是不同的。第二,因为欧洲的政策存在着不均等,这种不均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改变,从而使得工资存在差异。

1848年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了亚当・斯密对于工资差异性解释的不足,引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行会、法律制度等的作用十分巨大,由教育、训练导致的劳动力熟练程度的不同行所形成的自然垄断,由团体组织和习惯所造成的人为垄断,这些因素使得供给和需求根本不起作用,因此造成了工资的差异。这个观点被视为制度决定论的雏形,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876年马克思在《资本论》对穆勒提出的因制度等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进行了评述,他指出市场供求力量之所以无法消除穆勒提出的那些制度因素,是因为资本的垄断以及政府权力的介入,使得市场的竞争力量得到抑制,导致产业结构逐渐官僚化,加重了工人阶级的异化,也削弱了工人阶级的抗争能力。资本家和工人形成两个阵营,因为这两个阵营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资本家所在地阵营通过使用维持失业存在,分化工人队伍以及技能退化等手段了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得更多的剩余劳动,使得工人的工资无法统一,因此现实中存在着劳动力分割。

19世纪后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相互独立提出边际生产理论,他们认为工资的水平是由最后追加的工人所生产的产量来决定的,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但是这个理论有两个隐含的条件,一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二是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成本除了工人的工资就没有其他的费用。他们的理论相当于是亚当・斯密理论的一种延伸。但是在现实中,这两个隐含的条件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这就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1971年皮特・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迈克尔・J.皮奥里(Michael J. Piore)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源、运行机制与基本特征,他们指出存在两类劳动力市场,一类是工匠、受益人等零工活动的市场,另一类是大工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前一个市场受到市场力量的直接调节,但是后一个市场除了在雇用时受到外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外,它的劳动配置和工资都是由企业内部来调控的,与外部市场的影响无关,这个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正式诞生。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流派的发展

2.2.1 现代的二元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皮特・多林格尔、迈克尔・J.皮奥里(Doeringer & Piore,1971;Piore, 1975)创立的二元结构理论指出,一级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的特征;二级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等特征。二元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报酬的差别,而且二级市场中的从业者极易失业,并且很难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在一级市场起作用的是各种制度规范,工资是由职位即企业单方面决定的,而二级市场起作用的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Doeringer and Piore ,1971 ;Osterman ,1984)。

自1971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诞生后,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仅将劳动力市场划为两个部分,这样划分太简单化了,因此Piore进一步对一级劳动力市场进行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两个子市场,即“较高阶层”和“较低阶层”,前一个阶层主要指某些专业型强的职位和高级管理职位,其特征是高收入、高地位、高机会、高流动性,后一个阶层主要是指除了以上的职位的其他职位,其特征是低收入、低地位、低机会、低流动性。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二元结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Smith and Zenou ,1997)认为,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内生”,并与劳动力市场中的大规模失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一般会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当市场处于稳定的状态时,会有一部分处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员工选择持久的自愿失业。当市场受到需求冲击,市场不再处于稳定状态时,失业率会随即上升,形成二级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经济的因素,而且形成了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失业者收入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二级市场的出现吸引一部分失业者,并使他们就业,这样失业率开始下降,渐渐经济形成了新的平衡状态,从而缓解了经济衰退造成的危害。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般是高技能劳动者,新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当高技能劳动者失业时,他们宁愿失业等待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重新就业,也不愿意选择二级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因为一级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这种培训对于高技能劳动者来说也是一种回报,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一般没有这种培训,或是培训的层次很低,使得员工无法得到很大的进步,而且高技能工作者认为企业相信宁愿失业也不去二级市场工作的员工是那些生产率高的员工,选择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员工是生产率低下的员工。这就对失业人群中含有高技能劳动者给予了解释。

2.2.2 职位竞争理论

这个理论由Lester C Thurow在1972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信息不完全的基础上,雇主在雇佣员工时,他并不知道雇佣的员工会在未来有怎样的表现,而且很多工人并没有单独的培训,很多都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干中学”,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了雇主对雇员选择的先后顺序呢?Lester C Thurow认为有以下因素:第一,每个雇员均需要在职培训,而培训的成本是由雇员自身的背景和素质所决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培训每一个员工所要花费的成本来对他们进行排序。第二,由于历史原因,在美国男性白人在就业上受到了一定的优待,所以有色的女性就出现了很高的失业率,并且很多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职位竞争理论最主要的内容是指:第一,职位是有好坏之分的,其数量、种类、结构是有技术状况决定的。第二,员工的工资与职位直接挂钩,处于职位高层的员工会获得更多的报酬和机会,处于职位底层的员工获得很少的机会和报酬,员工在劳动力市场的阶层是由员工的预期培训成本所决定的,预期成本越高,他们所处的阶层就越低。第三,员工本身的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并不认为会有提高生产了的作用,它只是一个进行职位安排的“信号”,教育水平高的人意味着他的培训潜力比较大,预期培训成本会比较低,这样会导致原本低教育水平的员工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用高教育水平的员工来工作,这就造成了教育过剩。

2.2.3 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Wachtel, 1973, 1975; Edwards, Reich and Gordon , 1975),他们接受了的分析方法,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看成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力的市场处于同化的状态,并不是和现在一样处于分化的状态,但随着同类化劳动队伍的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渐的形成,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激化。与此同时,垄断厂商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它的出现使得资本家将关注的焦点从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长期控制,他们一方面在大公司或某一行业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给予市场的内的工人较高的报酬,以提高工人离开公司的机会成本。从而使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避免工人罢工所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去消弱工会的力量,阻止工人发动罢工运动。在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看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劳动力市场阶级的固化是功能性的,它对于资本家防止工人形成统一的联盟和统一的思想有着很有效的作用。这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和谐运转。

3 小结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在与新古典理论的争论中不断成长的,因为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出现对于新古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给予更为细致和真实的诠释,大大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和理论对实际操作的指导能力。

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对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概念界定时,并没有使用定量的标准,因而人们在实际运用中感到模糊不清,因为当将某些产业分成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时,在分成的两部分中又存在着二元结构描述的特征。因此它不足以作为用来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分割问题的普遍理论。激进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劳动力分割现象形成的一种解释,但是它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和功能性,它将劳动力和资本家放在对立的两个方面,并认为劳动力分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家的推动。这样的说法过于极端,对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分割现象的解释能力不高。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理论本身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Fleetwood S. Sketching a Socio-economic Model of Labour Markets[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35):15-38.

[2] 徐林清.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篇5

既然是劳动力“商品”,就有生产与销售的问题。

劳动力商品的生产过程,本质上是职业修炼过程。需要修炼的因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个性、兴趣和价值观;心态、观念、境界、胸怀和远见等等。在职业修炼过程中,同时积累起工作阅历、人际关系和职业机会。所有这些,加总起来形成的就是一个人的职业资本。职业资本会推动劳动力商品由量变到质变,进而满足个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修炼的过程,与为谁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可能与任何人就这个问题讨价还价,它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越不如意,就越要加强修炼,而绝不是相反。

如果说劳动力商品的生产是价值创造,那么劳动力商品的销售就是价值实现。因此,劳动力商品的销售,也存在战略销售和战术销售。

战略销售是为职业发展服务的,解决的是卖到哪儿、卖给谁的问题。说穿了,就是到什么行业发展、到哪个地方发展、到哪个企业发展,甚至包括到什么岗位发展,“男怕入错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战术销售是为生活服务的,解决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问题。我们可以把劳动力商品的销售分为三种方式:

按付出销售:无论是计件或者是计时,都属于这种方式。按这种方式想发财很困难,它是最基本的、初级的销售方式。

按业绩销售:由于承担了某种风险(比如业绩不稳定收入就没有保障),所以这种方式的收入会比前者高出很多。不过,这种带有“投资”和“期货”性质的销售方式,很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按能力销售:虽然这种方式也需要用业绩证明能力,但它是认可能力在先,业绩评价于后,这就意味着劳动力拥有了自己的“身价”。

篇6

我国就业目标的完成在2008年曾面临的困难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和接踵而至的地区性洪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加速,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形成金融危机,并引发了经济危机,导致实体经济下滑,失业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从而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三是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纺织服装、制鞋、卫生陶瓷等行业影响明显,一些订单转移到巴西、印尼、越南等国。四是为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使近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和就业重要增长点的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资金链压力。

政府重视促进就业平稳增长

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在全国93个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搜集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表明,2008年前三个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47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490万人,求人倍率为0.97,不仅表现为供大于求,而且是近几年求人倍率的最低点。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2008年前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中的用人需求、求职人数有所下降,分别比2007年同期减少24.6万人和11.6万人,各下降5.5%和2.6%。而且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用人需求比求职人数下降的幅度更大一些。如果分区域来看,会有一些更加深入的发现,东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都在减少,但是中西部城市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都是增长态势,而且尤以西部增长幅度较大。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国外农民是改变职业身份性质的转移,我们是兼业性质的转移,谈不上’农村劳动力已经被完全转移的问题,因为需求的变动将会导致农村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情况比较普遍。

虽然2008年中国就业形势曾面临极大的压力,但是城镇就业还是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局面。我们取得这一成绩的原因有四点是值得进一步总结的。 第一,整体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是城镇新增就业增长的基本条件。 第二,投资拉动对就业产生的“当期效应”和“时滞效应”不容忽视。去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增幅比2007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对就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形成“当期效应”。与此同时,近年来较高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通过“时滞效应”对上半年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实施,对扩大和改善就业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产业梯度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沿海地区部分企业关闭对就业的冲击。

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我国政府采取“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策略,行动之快,前所未有。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恢复企业信心、促进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形势严峻工作力度急需加大

篇7

关键字:失业 形成机理 治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失业问题在中国这个发展大国逐渐变得严峻,而随着高校的迅速扩招,高校教育体制弊病也渐渐暴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以往相比有所下降,大学生也成为失业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失业现象在高校中也日益受到关注。

1、失业的概述

1.1失业的含义

失业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社会形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与就业岗位相互脱节的一种状态。我国对失业的定义为: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愿望和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员。

1.2失业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及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对任何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因此,摩擦性失业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失业。

2、中国失业的形成机理

2.1中国失业现状

失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失业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进入21世纪后,失业形势很严峻。

2000年―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自2000年至2008年,中国的失业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事业情况都是与经济成长呈反向关系的,这也就是说,一国经济不断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反之,一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越恶化。可是中国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从2000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而恶化,是中国失业现状的一大特色。

结构性失业是中国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失业现象,目前的状况体现在:

(1)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3)下岗职工再就业形势严峻

(4)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2.2中国失业现象的原因

2.2.1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不平衡,导致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2.2.2劳动力总量增长过快,居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中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供给远超过需求,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严重失衡。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中国总人口增量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文盲在求职者中仍占据很大的比例。即便是高校毕业生,由于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和近几年的持续扩招,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有待提高,很难达到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要求。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专业的严重不对口现象,导致大量失业。

2.2.3就业服务市场中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在摩擦性失业中,有一种很典型的现象,即具有某方面特殊技能的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某些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此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双方均不了解对方的状况,都在为寻找工作和寻找人才所苦。这一现象是由于求职者与招聘者的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3、中国失业现象的影响

失业现象对国家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3.1社会影响

在中国社会中,失业现象威胁着社会和家庭的稳定,更严重打击了失业者的情感。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高校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跳楼身亡甚至袭击别人;常常听说,某个家庭因为丈夫长期失业,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妻子另觅新欢;求职者因长期难以找到工作而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导致心理疾病更是时有发生。这充分证明,在中国失业已经对社会、家庭、个人都造成了极大危害,对社会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3.2经济影响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当失业人口过多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白白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面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4、应对中国失业现象的治理方法

4.1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构成会逐渐由第一产业占优势而逐渐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贫乏。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失业问题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这一事实,更多考虑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而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弹性较大,多数要求不高,比较适合中国下岗失业人员的素质现状。

4.2全方位提高科学教育水平,改进求职者各方面的素质

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力素质低,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差。因此,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并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开展以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首先,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

其次,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尽快建立起全面、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络。从而就业信息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充分传达,减少因信息内部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

再次,通过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打破劳动力流动在地区、部门、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性的障碍,清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分割,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

另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主要通过财政、税收和用工补贴的方式,根据企业雇用下岗失业人员的数量、时间给予经济补偿,以降低企业雇用劳动力的成本。通过实施就业补贴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社会安定,为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5、结论

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因此,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就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当前的失业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通过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于中国失业现状、失业原因、失业影响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的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失业形势。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失业这一长期困扰中国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作为两年后将走上社会,面临就业压力的高校大学生,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的失业问题,更应当从现在起,根据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要,适时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波.中国失业限制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M].人民出版社,2008(12).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十分突出。据初步预测,一线工人工资在三四年内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而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劳动力绝对短缺的时代,只是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70.3%的劳动力分布在沿海地区,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2009年以来,随着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我国劳动力总数的17.0%至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劳动力占比则减少至62.5%。

据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加上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将于2014年左右出现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动力需求将达到8.37亿人,可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将达到1760万人。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概述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劳工市场由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构成。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很多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工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显现,往往是所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对开展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劳动力短缺一方面造成了薪酬水平的提高,而薪酬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要求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劳动力因为和企业实际脱节而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旧的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低廉(技能低、综合素质低)的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劳动力时代的到来――依靠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同样,将目前如此多的初级劳动力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中高级劳动力,使其拥有真正的谋生和发展的技能,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意义上,刘易斯拐点对于职业教育是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是政府和企业必然会增加投入去发展地方的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需要扩大规模,新时代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每个从业者要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三是经济的转型对于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人才质量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四是高科技时代,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职业教育需要和产业实际相结合,这种密切跟踪全球新技术新趋势的培训需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新生代农民工

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农民工群体正在或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代际替换,这就是冠以“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与父兄相比,他们在农民情结、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打工目的、工作态度、价值追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仍然是低端市场主要的劳动力提供者。使其从提供简单劳动为主向具备技能高、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转变,尽快成为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合格的生力军,简单的技能培训难担重任,中职教育也难以胜任,本科教育偏重理论,惟有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高职教育方能担此大任。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归宿是市民化,这也是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五、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目标――培训教育、学历教育和引导教育

篇9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权;

中图分类号: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劳动权是劳动者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这关系着公民的生存发展是生存权的一种,是我国法律法规所保护的,应该十分重视这项权利。

一、劳动权概述

(一)劳动权的定义

通常很多学者、理论都认为劳动权是分为狭义劳动权和广义劳动权的。狭义劳动权指的就是就业权,就业权就是公民能够获得劳动的资格,请求劳动的权利。而广义的劳动权范围则比较广泛,指的就是劳动者因劳动获得的与劳动有关的各项权利,除就业权以外。

(二)劳动权的特点

1、劳动权具备基本人权的性质。“劳动不仅是公民获得财产的最基本途径,而且是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因此,劳动权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2]劳动权包括很多具有保障功能的权利,这些都能表现出劳动权是具备基本人权性质的。作为劳动者享有参加职业培训的权利和自由择业的权利则体现了劳动权作为基本人权的发展理念。

2、劳动权具备法定权的性质。宪法和劳动法对劳动权都有规定,相应的又有其他法律、法规进行保障,例如刑法、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等。一般劳动权的基本内容都由宪法来规定,而最适合劳动权、最能保障劳动权得以实现的基本法典是劳动法。劳动权是集合权,在人身方面、政治文化方面综合了多种权利,权利类型多种多样。

二、我国劳动权的内容

劳动权集合权的性质使其具备多种类型,以下主要介绍是劳动权具备哪些内容。

(一)获得就业的权利

获得就业的权利主要包括获得工作机会、平等就业及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劳动者可以要求国家提供就业机会,还有拒绝雇主非法解雇的权利。自由选择是指劳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主选择从事哪一行业,这是保护劳动者独立人格和自由选择权的体现。平等就业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平等的获得工作的机会,不遭受歧视待遇的权利。

(二)获得报酬的权利

主要指协商报酬的权利、请求支付报酬的权利和支配所获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的报酬不得低于国家的最低标准,也不能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请求支付报酬的权利具有法定的优先性,劳动者付出劳动之后有请求雇主足额按时的支付报酬;[3]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报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处分、支配,这种支配权是具有物权属性的。

(三)休息、休假的权利

休息权作为劳动权的基本内容是由宪法规定的,劳动者必须定期休息、休假才能保障自己的身体能够适应工作的需求。

(四)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这是劳动者必须要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劳动者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可以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效率,长远来看既有利于劳动者的发展也有利于用人单位的长期发展。通过职业培训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五)团结权

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这就是团结权。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团结权是指劳动者具有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并且自主运行工会的各项活动;广义的团结权是指劳动者团结起来共同对抗雇主的权利。 [4]

(六)集体谈判的权利

是指由劳动者成立的工会作为其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目的是为了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资待遇。当前劳动法制模式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国家主导的另一种是由社会团体主导的。我国目前还是以国家主导为主,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主要是由社会团体主导,因为这些国家制度健全对公民人权的保障也比较严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将一些权利交由具有主导性的社会团体来行使,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形成发达国家这种模式,即以社会团体为主导的类型。

(七)罢工的权利

这主要是指劳动者为了改善自己的劳动权利获得更符合自己付出劳动的报酬而共同进行的中止劳动的活动。但在我国对于劳动者的罢工权并未做出明确规定而采取了回避太多这是不完善的。我国目前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仍存在很多侵害公民劳动权的情况,罢工权是劳动者必须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如果法律法规并未规定,这对于公民来说将是极其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我们必须要保障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应当享有的权利。[5]

三、劳动权的特殊性

(一)劳动权是生存权类型的社会权。

生存权是满足人类的最基本需要,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同时生存权也是权利之母,是人类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存权是社会权的一种类型,其目的在于保障公民能过“像人一样的生活”。“社会财富的分配应确立一个使所有人都获得与其生存条件相适应的基本份额的一般客观标准,社会成员根据这一标准具有向国家提出比其他具有超越生存欲望的人优先的、为维持自己生存而必须获得的物资和劳动要求的权利。”[6]劳动权是生存权,生存权是社会权,劳动权是生存权类型的社会权。劳动权还是发展权,发展权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必然选择。劳动权得以保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保证劳动者过上最低限度的“健康且文化性的生活”,同时也是满足劳动者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劳动权是劳动者通过让渡劳动力使权利得以现实化的权利

劳动力的特性使劳动权性质异于其他权利,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是其劳动力的所有者,对其劳动力的使用享有绝对的支配权,但劳动者并不能使用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以劳动关系相对人的同意为前提。通过让渡,劳动者与劳动相分离,劳动者虽参与劳动过程,但并不享有劳动力的使用与劳动资料相结合所产生的劳动成果。所以劳动权在现实化过程中,不仅仅受到劳动力特性的影响,还受到相对人的极大制约,这使得国家须通过劳动立法让劳动者在劳动力让渡时获得一种与雇主自愿、平等订立劳动合同的资格。

参考文献

[1]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6.

篇10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着。(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篇11

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职能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职业指导。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就业服务职能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地区、群体差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体系,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服务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烙印,服务僵化,政府垄断,而这些地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

(二)营利性型服务驱逐非营利的现象普遍

就业服务产品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也有可营利的。由于这些职能没有得到科学划分,致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能、财务管理等时无法实行归口管理。一方面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承担免费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求职服务,另一方面又开展营利性的劳务市场业务。趋利机制使得服务机构更偏好于提供可收费的服务产品,而对难以获利的服务产品不愿提供,即使在政府强制要求下,也不过是聊以塞责而已,服务的质量因而难以得到保证。

(三)管理僵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难以有效协调

公共就业服务的各项职能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例如,短期化的职业介绍往往需要长期持续性的就业计划予以支持,而个性化的求职帮助又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这需要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例如,我国针对下岗职工开展的社区就业服务,创造的岗位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对这些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服务重叠,经常发生矛盾,阻碍了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与私人组织合作能力低,难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供给的竞争性市场

就业服务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特点。就服务强度来看,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就服务层次来看,有全国性劳动力调配、市场信息的传播和就业政策的解释,也有地方辖区的就业安排和指导;就服务主体来看,有政府行政性就业机构、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这样,就业服务格局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市场基本还是政府为主导的垄断格局,运行效率低下,同时民间机构力量弱小且不规范,二者难以有效合作,限制了就业服务功效的发挥。

二、制度安排的思路——基于公共品理论的策略选择

从上述问题来看,其症结的根源在于缺乏对公共就业服务内涵的全面、细致的把握。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制度安排的具体工作难以向纵深发展,阻碍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成功构建。由此,必须对公共就业服务这一特殊的公共品做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制度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公共就业服务产品的特性

尽管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安排、任务、战略和组织在不同的国家千差万别,但各种职能服务产品却有许多共同的基础。下面以国际劳动组织公认的四项基本职能为支点(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服务产品的特性。

1.职业介绍)——职业中介的市场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公益性同时加强。职业介绍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基本职能,目的是为求职者和空缺岗位进行撮合。不管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该职能的特性都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垄断的纯公共品到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市场化过程。该职能的市场化表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载体之下的自助服务的普及。求职者可以利用各种自助设施进行工作的查询而不再过多依赖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对于雇主而言,互联网可以为他们解决最通常的劳动力供给的需要。这些都意味着普通的职业介绍职能弱化,而高质量的职业介绍市场化能力很强,一般由私人职业介绍机构来承担。互联网技术在弱化政府某些职责的同时,针对弱势群体的个性化服务使公益性得以继续体现,这表现在对无法或不能利用自助设施的弱势群体、对不熟悉求职择业的人以及长期失业的人员进行个别辅导。

2.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失业的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岗位匹配、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等传统就业服务职能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因此,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出现,并在很多国家成为替代职业介绍基本职能的主要职能。目的是利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对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失衡状况作出调整,创造一种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开发新岗位的环境,以弥补政府在维持现有就业机会、创造持续性岗位中能力的不足。具体调整计划包括求职帮助、培训和教育计划、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和工作经验,以及其他各种综合计划。这些纵深领域的服务意味着服务受益群体的分化和范围的缩小,通常以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方式出现。这些调整计划的种类繁多,有公益性较强的服务,也有需要收费的个性化服务,由服务受益群体的不同特性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占大多数,需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中把持其主导地位。诸如教育和培训一类的服务产品更多是由私人办学机构来提供,因此政府必须与这些机构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外包、特许经营或者“代用券”制度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3.管理失业补贴——消极的政府就业政策。失业补贴作为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三种服务:提供求职帮助或再就业服务;持续资格认证与求职认证;对失业补贴计划的总体管理。为平衡失业补贴的消极作用,帮助领取失业补贴的人员尽快重新就业,需要对其提供求职帮助,如制定求职计划、接受教育培训等,以作为继续领取补贴的条件。这要求失业补贴与其他职能特别是劳动力调整计划密切配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至少在补贴管理机构、公共就业服务和地方一级的一站式服务机构之间保持这种关系。

4.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发职能对消除失业是间接性的,但它是自助服务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这也决定了该职能的公益性。这一性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从全国范围搜集、加工、解释并劳动力市场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但对信息的需求也造就了私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的竞争。

(二)公共就业服务中政府职责的界定

对公共就业服务产品性质的分析,初步明确了政府的职责。这些服务的强度随受益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要想进一步明确公共就业各项服务的强度和界限,需要对受益群体的特性做详细分析。

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六大类:新失业者:长期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企业富余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妇女群体;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如表-2所示)。其中,新失业者是指原本有工作但因技能落后、所在单位关闭或者某些个人因素被抛入失业大军,这些人缺乏渡过失业历程的经验,往往精神沮丧、求职迷茫,公共就业服务需要对其提供小范围的求职帮助,教授求职技巧,提高求职信心,或者提供培训使他们获得新的技能。对长期失业者而言,他们往往经历屡次失业打击,学习能力较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再就业障碍,是最难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群体。需要实行“个案管理方法”,提供特殊就业咨询,制定长期就业扶持计划,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这一职能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细致纵深的发展。对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通常指应届毕业学生,他们掌握了最新的技能,但由于年轻而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公共就业服务除了对其提供职业介绍、求职咨询等外,应提供针对学生特点的直接创业计划,使他们尽快融入市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富余人员在我国表现为下岗职工群体,他们一般技能落后,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需要接受再培训和教育,掌握新的技能,或者提供创业计划,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对残疾人、农民工和妇女这些比较特殊的失业群体,需要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个性化或小组范围的深入咨询和教育培训,提出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就业帮助。对想提高生活标准的已就业者,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予以提供或完全交由私营机构。

通过表-2的分析,公共就业服务要承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调整计划中,对于不同群体的服务强度有很大的差别。职业介绍一般通过自助方式实现,受益群体数量和规模也最大,是最低层次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或强化服务需要对求职者的技能、能力和兴趣等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较高层级的机构配合;这些评估会成为进入培训、再培训和创业计划的关键,而培训一类的最高层级服务需要更高级次的政府机构统一调配,使其能与私人办学机构顺利合作。

三、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要想成功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平衡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降低失业率,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完善这四大职能,并根据各职能的性质改善、调整就业机构的管理运行体制,建立起多层次、多主体、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制度体系,使公共就业服务的功效得以最大发挥。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为求职者服务。大多数公共就业服务的客户群体所需要的求职帮助可以利用自助服务设施自行完成,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职能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瑞典每个月通过互联网进入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数相当于劳动力总数的6%。自助服务成为最基础、最活跃的服务。新技术的普及要求对该层次的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便于监督管理和高效率服务。统一的标准化服务还体现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求职帮助、就业咨询、职业分配、帮助填写失业保险申领表、教育和培训机会的信息获取等职能整合在同一场所中,确保计划和服务的一体化和综合性,使客户普遍得到服务。

2.为失业者提供一般服务。一般服务是对自助服务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弱化了传统的职业中介职能,转向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诸如组织求职技巧的讲习班、大型职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能力的职业指导、制定失业者连续性的扶持计划等一对一的深入咨询服务等。这些咨询和指导往往与职业匹配服务相结合,同时它也为求职者接受后期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指引。培训和教育使缺乏技能的人掌握新的技术,提供的方式有很多,如脱产和教室课程、在岗培训或二者结合,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这些调整计划对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克服再就业障碍,重新融入工作环境效果明显。

3.针对特定群体,提供特殊的强化服务。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群体,包括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屡次就业失败的国企下岗职工、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群体,以及因吸毒、酗酒、育婴、债务等个人问题而失业的群体等。对这些群体的就业帮助是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的集中体现。针对该群体的特性,需要发展特殊服务。(1)特殊就业咨询。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提供深入面谈,进行行业测试,推荐职业,甚至陪伴他们面试求职。这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与社会救助等服务相配合。(2)培训教育。但因为这些群体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培训教育比较困难,成效不显著。(3)直接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就业岗位通常是针对该群体最直接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求职帮助。一般要借助于社区、街道、中小企业等提供一些临时性、短期的岗位,建立非正规就业体系,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甚至直接参与岗位的创造,使该职能成为一项帮助弱势就业群体的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

(二)构建合理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模式

1.权力下放,建立多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一种专业性、地方性较强的公益机构,应当采取政事分开、自主管理的模式,地方服务机构有自己相对自主的权利,形成在政府委托之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大力开展地方机构,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优势,密切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灵活提供服务。(1)专业性设置。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设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就业中心、青年就业中心、临时就业中心等,充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地区性设置。根据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人口密集度、供需状况等设置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并采取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由政府机构、私营组织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根据辖区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当然,保证这些服务中心之间的交流合作,政府必须承担起统一协调的职能,抵消结构调整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2.部门整合,加强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是一项涉及众多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予以充分支持。(1)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实现横向对接,协同开展工作,联动办理业务,使求职者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2)建立专业化就业市场,搭建纵向的统一就业体系,使部、省厅及区(县)、街道、社区连接,确保就业政策颁布实施、就业服务开展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1)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2)劳动力教育和培训;(3)可以有效监控的服务,如失业保险的管理、失业人员的管理等。可以采取的契约合作模式有外包、市场测试、“代用券制度”,以及纯粹的私有化。政府要根据不同的就业服务公益性强弱,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对公益性较强的服务在外包过程中,政府要予以资金支持,严格监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免费获得公平、公正的服务。

篇12

那么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审查实力,左看右看七大方面

1.资质合法。资质,是企业选择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查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经营证照,包括政府行政部门批准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主要选择派遣服务机构的许可证和具有派遣服务业务的业务范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企业性质(国有、有限责任、民营、外资)和事业性质的两种单位。不同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各有特点、优点,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内容和习惯等选择服务机构。

2.内容对路。企业选择具有劳动力派遣资质的服务机构时,要注重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是否能够满足企业需求。这是在选择时要全面了解和认真评估的。另外,还要考察派遣服务机构增值服务的内容和水平,如对派遣员工的岗前培训教育、企业劳动政策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等等。

3.具有丰富经验。劳动力派遣服务涉及的是人的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服务领域,由于劳动关系的转移,变传统企业员工的直线关系为企业、员工和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之间的三角关系,所以要求服务机构一定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为企业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争议和纠纷并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咨询。这些经验主要包括劳动力派遣服务时间长短、客户类型多少和行业分布、预防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及能力、服务案例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典型事件处理经历等。

4.公司规模。这是选择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的一个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服务机构具有哪些服务职能、派遣员工的数量、客户的数量、从事派遣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业务增长速

度或减少情况等。

5.服务水平。包括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服务人员的职业化程度、对客户提出问题的响应速度和技术支持以及服务满意度(包括企业和派遣员工双方的满意程度)。

6.网络现状。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派遣服务网络。这是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7.公司实力。包括资金实力(注册资本、流动资金)和经营现状(盈利或亏损)。

企业选择优质的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既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提升企业声誉和管理水平。因此,选择服务机构的资质、服务内容和水平、经验、规模和实力是相当重要的。

企业选择了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后,由于企业内部多种人员关系的存在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企业人力资源如何管理劳动派遣员工及派遣服务机构,如何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就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规避风险,加强五个方面督管

企业在管理派遣员工和派遣服务机构,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强对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管理。管理好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是管理派遣服务机构的核心内容。当前,由于许多企业对此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带来诸多的法律纠纷。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谁签订劳动合同是管理的要点。

企业要着重检查派遣服务机构是否与派遣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主体、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期限以及劳动合同的续签等都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重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签订主体与企业签订服务协议的派遣服务机构主体应是一致的。如果派遣员工没有与派遣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不明确,那么企业就有可能成为与派遣员工事实劳动关系的主体,企业本想通过派遣分解或转移风险的目的就无法实现,而且还有可能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劳动争议和纠纷,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和问题。

二是要加强对派遣服务内容的管理。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派遣时,要向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支付派遣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险等费用,企业在支付这些费用后,要及时督促派遣服务机构及时为派遣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和按约定支付工资。

如果派遣服务机构在收到企业支付的保险费用后未及时为派遣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对企业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如果在未办理社会保险期间,派遣员工发生的突发大病、意外和工伤等情况需要巨额费用的支出时,就会给企业、派遣服务机构和派遣员工造成重大损失,还会有可能引发派遣员工与企业或派遣服务机构的劳动争议。

三是要加强企业信息的管理。由于企业采取劳动力派遣形式,企业的工资信息、员工信息、部分商业信息会被派遣服务机构或派遣员工掌握。如果这些信息是涉及保密的,应该在企业与派遣服务机构、企业与派遣员工、派遣服务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进行约定,既可以在服务协议、劳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就此单独签订独立的保密协议。

同时,对于涉及保密的信息或材料要由专人管理,对电脑和文件进行加密,对重要的材料要通过备份等方式保存,以防丢失。总之,企业在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有保密和风险防范意识。管理做得越精细,由此带来的问题越少、风险越少。

四是要加强对派遣服务机构的质量考核。企业在选择了劳动力派遣服务机构后,要同时建立对其的质量考核制度。尤其是企业在选择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派遣服务机构时,更应建立对派遣服务机构的考核制度。通过定期质量考核,从中提取企业需要知道的信息,及时了解派遣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派遣员工的满意度等。既可以通过质量考核制度,督促派遣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派遣员工满意度;也可以通过派遣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考核比较,提高派遣服务机构的服务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还可以通过对派遣员工进行服务质量考核,通过考核奖优罚劣,以提高派遣员工的服务质量。

五是要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和职责,做到合理参与和监控。虽然企业采取劳动力派遣方式有诸多优点,也可以缓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压力,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劳动力派遣过程中的参与和监控也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不断的参与,可以保持和提升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使人力资源管理者从外部专业机构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通过这种学习的机会也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满意度,减少人员流失。更重要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承担起对服务的监控和评估职能。要建立起评估机制,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审、反馈和沟通;同时建立起文件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避免企业保密信息的外泄。

因此,要加强对派遣服务内容的管理,企业要有专人负责劳动力派遣的管理,包括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督促派遣服务机构及时为派遣员工办理社会保险、按约定及时支付工资、协调派遣员工与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加强派遣员工保密信息管理以及对派遣服务机构质量考核等工作。

篇13

根据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130家规模企业中,现有用工总人数34500人,岗位空缺4390个。从缺工工种分析,主要体现为结构性缺乏:

(一)技术性工人匮乏。据统计,在4390个本地企业用工岗位空缺中,各类专业岗位缺工1480人,占总缺工数的34%,其中以机械操作工为主。车桥、中石恒通机械、公乐粮油机械缺技术操作工达200多人。

(二)普通操作工短缺。据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各类普工需求为2910人,占总缺工数的66%,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1700人,如凯乐科技目前普工缺口多达260人。

(三)行业性缺工明显。行业性缺工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纺织业,又以酒店服务员和纺织一线操作工为主。酒店服务员缺工320人,纺织操作工缺工810人,占总缺工数的26%。如金安纺织常年缺操作工,目前缺口达300多人。

二、多重因素导致企业“招工难”

通过调查分析,造成当前我县企业“招工难”的因素较多,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用工需求剧增。近年来,我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不少大企业纷纷落户。特别是中粮集团、汉兴科技等知名企业的加入,2010年企业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从企业性质上看,我县落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前随着经济回暖,企业订单增多,用工需求明显扩大。如索瑞电气2010年新增订单上亿元,新上了2条生产线,用工需求猛增,急需新增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及辅工近100人。

(二)企业用工环境有待优化。本次调查反映,员工流失较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生产工人流失,给企业的生产运转带来较大困难。总的来看,缺工与工资待遇有直接关系。调查显示,月平均工资在1000-1200元及以下的企业,普遍招工较难;月平均工资在1500-2000元的企业,招外地工人和技术工人较难,但用工基本可以保证。目前我县企业工人中,初学工、低级工和粗工工资一般在800-1000元,除去吃住等生活消费,基本所剩无几,且部分企业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员工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拿到更多工资,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吸引力不大。同时,企业参保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没有为员工购全社会保险,劳资纠纷频发,也导致部分劳动力尤其是技术工人流向外地。如金安纺织常年普工缺工严重,企业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招工,工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但工人反映车间粉尘多、噪音大,导致工人职业病时有发生,且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员工流动性很大,难以留住人。

(三)劳动力技能偏低。由于大量青壮年和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目前留在家的大部分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富余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达到近50%。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技能培训,劳动技能普遍偏低,特别是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两后生”及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没有一技之长,个人也不愿意到培训机构接受技能培训,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四)劳动力进厂务工愿望不强烈。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之新成长的劳动力中独生子女多,不愿吃苦,劳动力求职期望普遍过高,认为进厂务工“没面子”,有求职意愿的年轻人,大多倾向工作环境比较舒适、收入高的职业,不愿到工厂当工人。同时,有的下岗失业人员满足于“吃老本”度日,宁可在茶馆打牌,也不愿进厂打工。

三、破解“招工难”需多管齐下、统筹推进

促进富余劳动力资源与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需要全县上下共识共为,协调配合,统筹推进。通过调研,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优化就业环境。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尽快实现县、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社区(村)工作站三级信息网络的有效联接,加强信息收集、和就业指导,及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准确的供求信息。二是积极搭建劳动力供求平台。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就业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创造更多供求机会。目前,我县每年大中专毕业生有3000多人,建议出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在本地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三是清理整顿职业中介机构。要组建专班,加大对职业中介机构的清查力度,对不规范的职业中介机构要大力整改,坚决取缔和打击以坑蒙拐骗为目的的非法中介机构,营造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