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的重要性

劳动力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力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力的重要性

篇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所签订的一份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只是《劳动合同法》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劳动合同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部分,依合同法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人员录用时,需与劳动单位签劳动合同协议,协议需明确用人单位和员工的职责、权利、义务,与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需建立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确立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上需遵循的原则和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岗位、需要遵守的岗位职责、任务和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权力限制以及劳动者劳动力的薪酬回报、劳动者的安全保障和人身自由等。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对所雇劳动者进行合理的管理方式,它包括对企业人事间的联系、人与人的关系、冲突的合理处理,激发员工潜能等的处理,用以帮助企业完成目标。详细的说就是对人力进行整合、激励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控,使其更有效的为企业服务。人才招聘、岗位调整、人才培训、员工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基本项目,都离不开劳动合同内容的规定。

2 劳动合同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近些年,劳动合同法的运行在我国以趋近成熟。它为企业的和谐管理和劳动者的利益带来的法律的帮助,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上的大显身手,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鸿运。

企业劳动合同的实施和运用重点保护了普通劳动者的利益,从根本上关注了广大人民劳动者这支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实现企业与劳动人民双方的共同盈利,能加强劳动者和企业管理者和谐稳定关系的持续发展。企业为降低劳动力的支出成本,将精力聚集在开展专业化生产道路上,实现用人增效的管理,致使劳务派遣单位大力发展,派遣用工的现象在我国的大范围开展。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公司加强了管制,提出了很多不可改变的要求,强制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期达两年或两年以上。还专程对以往出现的多种问题,在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全方面的规范化。劳动合同从时间上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限制,避免了用人单位进行短期非法合同的签订,使劳务派遣单位管理形式更规范化人性化,使劳动关系有了大大的改进,提供了便利化的企业发展道路。

3 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3.1 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完整

劳动合同能清晰的确定劳动者的劳动任务及职责,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如果企业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策略,没有清晰的对合同管理的内容进行确定,就会造成劳动执行中的一些步骤中出现问题、困难,难以保证合同有效的实施下去,进而降低了合同的质量,故劳动合同的制定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升是有推进作用的。若企业未对劳动合同内容及合同签订进行严格规定,就会形成事实劳动管理的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支出。劳动合同法对事实劳动管理规定工作期限达一年的企业未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将被认定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支付两倍薪酬给劳动者。如果企业对劳动者的录用条件不明确,就很难表示劳动者是否能胜任企业职责需求,极易导致劳动类纠纷爆发。企业一方对劳动者执行劳动合同解除过程,若劳动纪律不清晰不完整,就会导致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使企业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劳动合同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制度更完美。

3.2 便于企业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

市场机制掌控着企业人力资源的命脉,劳动合同是市场调控人力资源的有力武器。劳动者可以以生产需求、经营需要、自身情况等为依据条件来签订劳动合同,让自己与企业间的劳动关系更加活化。再劳动者和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是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去签订,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更方便地进行下去。市场经济环境催动下,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资源既具有稳定的性质,又具有流动的性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实现人力资源更加稳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减少用人支出。合理的合适时机的转变劳动合同,可以加强人力资源合同的流动。劳动合同的加入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市场机制的调控有改进效果。

3.3 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发展阶段会为一些特殊岗位的劳动者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并对劳动者提供企业资金和劳动时间去进行学习,以提升劳作者的专业能力,以便与劳作者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倘若劳动者在培训期或进修期过后,未满服务期辞职,就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损失,按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劳动者通过签署违约金作出保障。

3.4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劳动合同的签订还可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便利,从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上进行维护。未实行劳动合同法前,我国企业管理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劳动合同对企业的行为做了清晰明确的规定,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等服务,一定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用人的支出,但也加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健全,避免各类劳动纠纷,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

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派遣单位的职工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都需要承担责任,故用人单位大都是实力技术能力高的团队,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合作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的实行可以实现企业民主管理,在对部分技术专业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职位规范、技术问题答疑等方式实现,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先进,更民主,为企业提供基础。人力资源法制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加深人力资源法制管理的发展,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发展。

4 加强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1 培养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规范化管理

在企业劳动资源管理中应加强对劳动合同的意义宣传,提升对合同的认知度,在思想上做好员工的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强劳动者的风险防范以上意识。再建议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对劳动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有效并合理的运用法律来使企业的用人制度更加规范化人性化法律化。适时地领导员工进行劳动法知识的学习,加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让劳动者能清晰的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双方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得到共赢,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应分门别类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清晰涉及到劳动者和公司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类规范行为的制度,制度需实行民主,征求劳动者的肯定,为企业管理带来便利安全。如员工培训制度、休假放假制度、工作管理制度等。

4.2 活化劳动期限,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保证劳动者的权益

篇2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在积极进行教改项目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和实践中,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更好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便能让学生更快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但是大部分大学和高职院校教师课堂中的教师们更多地还是采用传统口授的方式,却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而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中,丰富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学习劳动法的目的是为了其具备充分的理论体系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所以这教学缺陷显得更为明显。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课程教学改革更多地应该在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提高上,更应当加大案件互动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重。

案例互动教学法普遍应用于法学专业各课程教学,但对劳动法课程而言显得尤其重要,劳动法律法规理论与劳动案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意识地维护自身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然,在案例互动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往往是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既现实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互动式教学法在劳动法课程中的教学模式

1.互动讨论式教学课堂模式。教学课堂互动讨论模式,学生应当在案例互动前先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的理论知识,授课教师将收集好的案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学生表演的形式展示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理论联系案例,进而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或者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最后授课教师对学生和小组的意见并给予点评和总结,特别是对于学生观点中出现的问题和疏漏细节予以纠正,学生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学习,教师也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加以提醒,解决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诊断式教学课堂模式。诊断式教学课堂模式类似于医院医生的临床实践模式,学生们为主体,是建立在对案件的真实背景的基础上,所有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且是案件的负责人,学生参与到管理过程和细节的理解与实际案件的处理,授课教师先行安排学生小组收集身边的亲戚朋友的真实的劳动法案例,并甄选其中有典型的劳动法纠纷案件,由学生分组参与演绎,让其他组学生通坐诊法律诊所,遇到困难和纠纷学生小组向诊所的学生小组求助,并请求诊所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法律诊所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然后打开相应的处方,对症下药。这不仅帮助学生们解决了实际困惑问题,提供了法律援助,更是让学生在实务中学习相关的法律技能,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和综合能力。

3.模拟法庭教学课堂模式。模拟法庭教学课堂模式即教师和学生分工通过劳动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与真实法庭情形无异。一般而言,模拟法庭教学课堂模式,安排时间在劳动法课程教学后半期进行较为合适,可以考察学生掌握的劳动法理论知识程度,综合运用各种法律知识和资源,制定有效的法庭辩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合适的案例中,由学生进行分组担任不同角色和学习不同的身份要求,包括劳动诉讼案例中的法官、原告、被告、雙方律师,陪审员、法警以及双方的家属等重要角色,使学生了解法庭中不同角色的特殊要求,并且要求现场完全按照法庭的正常一审或二审的程序进行。在模拟法庭结束时,通过授课教师的法庭全过程回顾,归纳和总结,例如各小组在案件审理是否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正确、法律知识运用恰当、审判公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劳动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互动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法课程的积极性。案例互动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劳动争议案件迷惑相比,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式的讲解,更全面地归纳具体法律规则、制度,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又能达到教学上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分析法律术语和思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能够认真主动进案例分析与讨论,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立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的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互动启发式经验,教学方法,课程活动沉闷的气氛球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案例互动教学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一起工作、学习的凝聚力,不再只是讲台上的老师或者台下的学生而已,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授劳动法律法规的内容,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互动讨论、“诊所式”“模拟法庭”等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分享经验,彼此个对方的学习和提升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后需要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的学习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劳动法,也奠定了学生和同事,领导之间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合作与交流。

3.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积累。劳动法课程案例互动教学各种模式中,相比纯理论教学而已,授课教师更希望让学生单独或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思考、讨论和总结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劳动法是社会法的内容,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其根本目的是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地位,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和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学生积累了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课程中用到的讨论辩论的方式极大地锻炼了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就是为了让学生自身有了这样的逻辑思维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三、结语

总之,案例互动教学法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不仅在劳动法的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使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内容理解和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能加强学生对劳动法理论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案例互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提前进入到真实的社会工作情境中,学会如何解决自身或者用人单位所遇到的劳动纠纷问题。同时对于授课教师自身而已,不仅是提升其自身的专业教学业务水平,更促进了学院劳动法课程教学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罗超.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功能.大学教育[J].2017(07). 

[2]王素芬、蒋佳伯.论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多重维度.辽宁行政学院学报[J].2015(11). 

篇3

国际贸易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向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在逐渐的增强,各国也逐渐的意识到国际合作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纷纷的加强合作以及加入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得到改变,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跨国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贸易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服装和技术成为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但是各国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仍采取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方式。总的来说,国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力量,把握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本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国际间的流动增强。在20世纪80年代初,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流动劳动力只有2000万人,而进入21世纪后,流动劳动力迅速增长至8000多万,而且随着各国对流动劳动力条件的逐步放开,以及对廉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流动劳动力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际劳动力呈现多样化的流动方向。在国际贸易的初级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往往会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而且需要依靠劳动力的输出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劳动力的流向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当今世界,虽然这一总的发展趋势不变,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许多技术性的劳动力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国际分工的细化,又促使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机构和不同质的劳动力的流动。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在降低,对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统计,参加经合组织的国家受到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动力比例在60%以上。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

根据斯托尔帕定理,某种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当该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也会上涨,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则会下降。劳动力也是商品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而不同来源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商品价格的波动来源于本国的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所造成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时,其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二)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的知识外溢导致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将本国的较高科学技术在东道主国家进行应用,因而知识外溢作用明显,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匹配,故而,跨国公司对东道主国家的投资带动了东道主国家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劳动力工资的差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外包与承包业务。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往往会将本国产品生产中较低要求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主要致力于产品生产中要求较高的环节,故而提高了本国对较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而言,其所承包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本国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完成,故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也在其承包业务中得到扩大。

国际竞争的影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话题,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是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国际贸易中竞争的加剧,必然会致使各国的企业都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实施。故而竞争的演变,促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增加,也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拉大了劳动者工资的差距。

(三)收入再分配

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诚然贸易自由化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国家为了有效地平衡收入差距,会采用收入再分配的策略进行收入之间的转移,故而对本国的生产要素产生相应的价格影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也会在收入再分配中产生影响。

(四)教育

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方面来影响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短期内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回报率,能够促使高技能劳动力获得更高的相对工资收入,故而短期内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教育水平的提供,促使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也增多,另一方面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促使低技能劳动者也逐渐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将实现进一步的相对增加,故而,从长期来看,教育对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具有缩小的效应。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

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在于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出口产业获得更多有力的增长机会,会促使该产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增加。所以,当出口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随着出口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很好地拉动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如果出口国出口的产品所密切使用的要素是其他要素而非劳动力要素,则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直接拉动作用就不大。另一方面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放映在其间接拉动作用上。出口国所重点发展的出口产业一般是本国的优势资源产业,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本国资源向这些优势资源产业流动,从而极大促使该产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时,长期平均成本的增加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产业部门则会增加该产业的生产,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不同于出口对劳动力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在一定范围内会对进口国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减少该产业的产品产出,从而减少了进口国的该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进口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且如果进口的是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则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促使了劳动力就业水平的降低。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进口国进口的产品是中间产品则同样的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同样的通过进口的产品是用于新建企业或者引入投资,则会相应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

(二)国际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贸易国的产业结构而体现的。具体来说,出口国的出口产业会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渐发展,而促使该产业部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需要更多地劳动力资源,故而有利于这一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国,则因为进口的发展逐步的减少了对该产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该产业部门的就业量。所以国际贸易会促使贸易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促使本国的优势产业部门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除了反映在工资以及就业方面以外,还反映在劳动力的分配结构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分配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劳动力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它反映了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胡学勤、秦兴方,2004)。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会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低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减少了发达国家自身对低熟练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对发达国家的该类型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故而会使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向内移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也会对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会使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大。此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长,会使工人承担的非工资费用增加,而雇主所承担的费用相应的下降会使工人的工资和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低熟练劳动力替代性的增强也会增加工人的困境,会使工人所获得的企业盈余更少,工会在其中也难以发挥作用,最终将引起工人工资的进一步削减甚至是失业。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以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获得的启示

(一) 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在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形势中,我国多处于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但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国际贸易分工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取得对外贸易的长足优势。所以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创新归根到底来自于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主观创造性,所以要不断地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向中高端的结构层次发展,也更加极致的激发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 增加对劳动力教育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而且在上述理论中也论证了从长期来看,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会缩小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益。诚然我国今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应该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提高教育的手段,将劳动力培养成为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

我国要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我国的内部做起,即需要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只有从内部培养出劳动者竞争的忧患意识,让其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在发展对外贸易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也只有从内部激发出劳动者竞争的潜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促使劳动者更为主动的把握机会,在对外贸易中主动寻找主动地位,取得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同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也能使劳动者时刻注重自身的完善,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汲取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增强能力,提高竞争技能,谋求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德波.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就业影响[J].理论探讨,2009(3)

篇4

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之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配置。

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近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统筹转移和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成本高、农业劳动力虽有庞大的基数但质量偏低、产业结构融合和互动问题突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均等化问题严重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的需求现状基础上,结合“三化”协调发展的原则,提出构建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持机制。

一、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的重要性

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力。任何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都需要有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具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某一区域的劳动力资源充足,那么该区域就具备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生产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积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加快劳动力统筹转移对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是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就业和增收。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开拓了现阶段农民群体的就业和增收渠道,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河南全省人口过亿,人多地少,是其基本省情,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也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水平。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许多农村的青年农民无事可做,收入极低。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他们就业有了出路,也得到一定收入。

二是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民对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的顺应,也是农民自发选择的一条通向城市化的途径。通过外出农民掌握技术,积累资金后,利用家乡的各种优势返乡创业,在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这样既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是有利于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也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农民告别世代繁衍生息的封闭乡野,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所得的不仅是收入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受到前所未有的现代化的洗礼。走出农村的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和先进工业的影响下,渐渐地摒弃掉旧有的小农思想,接受着商品经济时代的新观念,再把这些理念带回农村,改变农村传统的观念,这对于改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中养成的墨守陈规、不思变革与进取的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转移的劳动力激活了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农村劳动力的流转和迁移使人力资本的投资效应更加显著,能够使我省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提出,农村劳动力须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思路进行合理的统筹转移。但是就目前的转移现状来看,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职业转换与身份转换的背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土地流转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有更多的农民在职业和身份上转变为城市居民。但是他们在融入城市社会时,往往会陷入角色认同的困境。由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同步,他们面临着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困境。事实上,我国现行的多项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农民工”的“市民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巨大的制度障碍。例如在获得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认同、社会心理认同等方面。公共服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市福利制度对进城务工人员是排斥的.就业指导、医疗、教育、安居等公共服务远未真正惠及农民工。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但未真正建成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市场。城镇化范围内的农民,尽管在身份上已经转换为城市居民,但没有实现其内涵的转变。

其次,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农业人口既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手段又是归宿。但是从劳动力要素的聚集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河南省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还相当不足。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作为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大省的河南,201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660万人,其中省内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523万人、省外输出11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但是对于拥有320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河南,剔除创业、兼业以及失业等情况,目前尚有540余万个富余劳动力未得到合理的配置转移,而且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只有三分之一的转移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这些都阻碍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再次,劳动力转移中,现代农业与城乡三产融合度不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担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是河南省在发展现代农业,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方面,缺乏与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发展,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致使农业产业竞争力不足。如图1所示,具体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单向流入城市,更多的是依靠劳动力酬劳这样的低级经济纽带,使得城市经济带动乡村经济的作用比较微弱。

图1 劳动力流动

三、构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持机制

随着“三化”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未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为:转变为大中型城市各种非农产业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这部分人群的大多数将成为真正的市民;转变为小型城镇非农产业就业者,这可能是富余劳动力的一个主要转移方向,也最符合现阶段河南省的省情;转变为农业企业家,区别于农民企业家的是,这部分人的主体必定从农民中转化而来,从事的一定是农业,例如家庭农场主等;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从事职业化的工作,例如新型职业农民等。基于未来的各种可能转移渠道,我们必须提供相应的支持机制。

1.职业转换与身份变更的城镇化机制

(1)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的设定条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户籍改革。考虑到本地户籍制度对未来制度的反弹利益比较强,所以中原经济区内的各主要省份和地区要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当方式,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将改革重心侧重于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降低农民入城门槛。具体的支持做法例如,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政府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旨在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可能困难,并在一定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农民落户城市的问题,保障各方面享有和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待遇。

(2)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实现角色转换的核心是就业。就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维持个人和家庭生计,而且可以使个人获得一定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地位。同时,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可以使他们获得除农业生产技能外的其他技能,有利于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职业转换。在职业和身份认同支持方面,要积极帮助脱离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建立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群体之间加强交流,培养其社会归属感和群体意识,给其提供心理上与情感上的支持,缓解其因身份和职业的变更所带来的角色紧张等问题,消除因心理焦虑所造成的角色转换困难问题。

2.农业劳动力减量提质机制

(1)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只有拥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被城市认同并最终融入城市。所以要在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促成知识技能替代原始劳动力的局面。要想胜任农业现代化的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顺利的将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教育培训。因此,在财政支持方面,应该将关注点重点放在加强农民外出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弥补其在从事除农业以外生产时所缺乏的必要知识。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有限需求增长和劳动力因职业能力低和知识素质低致使供应不足的矛盾,通过农民再教育的形式,实现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同时也促进产业间快速地有效地吸纳这些待转移的劳动力。

(2)强化政府财政对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只有形成一定的技术替代,农业现代化才能稳定地开展,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科技发展与产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才能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规模化的生产,能够引入更多的科技支持,促进该领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目前河南省低水平的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化规模不足的现状,强化和健全财政支持,激励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鼓励农业技术专家走入农广校,走入田间,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与技术推广教于农民,用以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将劳动力从小农经济中解放出来。

(3)因地制宜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由于各地区的农业侧重点不同,所以要根据实地情况,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中,严格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将好的农业生产经验及时授予他们,并做好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工作,促进他们对农业的贡献,同时提升个人价值,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3.城乡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互动机制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随着城乡三产的逐渐融合,中原经济区城乡经济、人口流动分布及其产业发展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新的城乡和产业间互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如图2所示,劳动力的流动也将与二元结构状态下有很大的不同。

图2 城乡三产互动劳动力流向

与原有的二元结构不同,三产的融合互动下,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空间格局将发生重要改变。由于三次产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农村将不只是从事农业的场所,由于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非农产业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城乡三产的互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在二、三产业的支持与带动下将加速转型向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支持下,更加规范和高效的发展。

在城乡三产互动的背景下,应注重以城市、重要村镇为中心,完善区域空间格局,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流转出的土地使用权限。一方面,集中的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或农场主开放,从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支持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加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总体上,城乡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互动机制可描述为如图3所示.

图3 互助机制

4.城乡公共财政均等化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在户籍制度深入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得到均等化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使就业、择业做到公平均等。

推进财政制度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的支付均等化效率。实践表明,城乡之间财政能力的缩小有利于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面对目前河南省城乡、地区间公共财政投入的不均等现象,就要求将财政支出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以均等化为目标,逐步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切实增强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如何适应“三化”协调的发展,仍有许多需要注意和研究的地方,针对相关的支持机制,应该予以重视和实施。不能只追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片面的城镇化发展,而忽略转移的可持续健康运行。总之,我们既要充分意识到构建相关支持机制的重要性,又要意识到支持机制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从而做好充分的统筹计划和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祥来.“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替代转移[J].现代经济探讨,2013(7):53-57

[2]姜睿清.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3

篇5

二、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部分为未婚劳动力,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部分为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较低。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河南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33.46%。在这部分企业工作的务工人员当中,接受政府统一组织培训的务工人员占比极低,说明政府在务工人员的培训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亟待提高。

(三)河南五大地域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五大区域中,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作用情况均表现为较低的组织和参与,说明了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河南五大区域的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均相当有限。另外,在河南五大区域中,豫北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大,豫东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小。政府在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缺位说明了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责任的缺失。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强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农村、管理服务于农村,更应该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地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起主导作用,但其政策宣传不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培训农村劳动力这项工作没有足够重视。

(二)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资金投入迟缓,培训补助不能及时到位,培训缺乏经费作支撑。特别是像豫东地区有些县财力紧张,培训资金短缺,相关职能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培训单位积极性也不高。

(三)农民参培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占多数,高中、大专占比较低,越是年龄大、文化水平越低者越不愿参加培训,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和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再就业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四)培训管理不规范

培训机构多,培训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培训层次不一,财政、审计部门没有跟踪监督补助资金的管理,以及政府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五)培训机制不完善

培训较单一,培训的层次不高,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农民的文化层次不同,培训的内容与受培训者的需求不一致,培训缺乏一定的指导性。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政府参与的组织培训甚少,政府政策宣传不到位。几乎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对政府支持培训的态度不了解。豫北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大,而豫东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小。

(一)政府职能转变。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劳动力投入机制,给予足够支持,采取积极态度,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措施,发挥其主导作用,消除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政府参与组织。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劳动力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政府要从思想上给予农民积极有效的指导培训,向社会公布拥有培训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及培训机构所开设的专业,并提供就业指导、法律资询等服务,同时清理非法中介机构,提高培训的规范化和组织化。对生活困难、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予以免费,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政府应聘请专家、专业培训机构等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减少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误解(乱收费、骗工等),政府应对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特别是地方政府更应履行好职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同时要加强与中等职业院校的联系,充分调动他们培训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6

二、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一)劳动力转移趋向为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但比例差距有所缩小

截止2010年年底,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劳动力比重分别为由2005年的45.39%、54.61%转变为48.55%,49.96%。转移到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大,但从比例差距来看,由2005年的相差9.22个百分点到2010年缩小至1.41个百分点(见表2)。

(二)流出的劳动力转向地域来看,西部地区为主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界限很明确,通常转移到我国国内各地区。由表3可见,2005-2010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均值分别为30.90% 、5.08%和63.93%。

(三)转移的劳动力中以初中文化程度仍为主

由表4可见,2000-2010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4.62%、19.56%、52.7%、16.06%、4.22%和2.38%。

三、影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随着工业化程度和技术的提高,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非常有限,城市内部新增的劳动力都很难以消化,何况吸纳城市外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工业部门面临着技术结构改造和升级,以致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困难。

第二,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有效转移不仅仅关系到农民收入增加,还关系到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农业省份,相比我国中部和东部,其思想观念更趋保守落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和习惯了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得当地农民很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上对故土的留恋与坚守,导致宁愿一如既往地过穷日子,也不愿背井离乡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径。

(三)城市化的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镇规模小、数量少、水平低的特征难以形成城市发展的辐射效应与拉力作用,从而影响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四)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五)制度因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我国现阶段施行的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只能拥有“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缺乏对自由转让行为引起的相应经济补偿,加之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土地存在着难以割舍的依恋。

第二,虽然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对限制城乡人口迁移方面的功能日益减弱,但是仍然约束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第三,由于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流入城镇的转移劳动力无法得到与当地市民在住房、就业、劳保、补贴、福利等方面平等的权力和待遇,加大了转移劳动力在城镇生活的成本,使得一部分已转移的劳动力在城镇工作几年后又不得不回流到农村。

四、关于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二)政府通过强化思想教育,转变落后观念

鉴于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在农村过穷日子也不愿背井离乡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径。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宣传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来转变当地农民的落后观念,让农民认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重要性,进而解除农民对土地的依恋。

(三)加快小城镇化进程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篇7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必定带来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城镇化等诸多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劳动力转移的直接结果,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动态演变关系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白重恩(2008)采用新古典要素分配模型,对历史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产品垄断市场的增加与劳动力环境的改变所致。古典增长理论当中,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其供给质量及供给结构决定着经济生产效率。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发达的工业部门以及欠发达的农业生产部门,而导致劳动力从较低边际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的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河南省的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河南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来自于各产业之间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第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效率高于第一产业,劳动力便重新得到配置,有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根据河南统计局对147个县市区1.4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约为184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7.6%,转移劳动中从事第二产业的约占49%,从事第三产业的约占50%。

(二)河南产业结构的转变:河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40.7%下降到2012年的13.3%。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41.2%上升到2013年的56.6%。第三产业由1980年的18.1%上升至如今的32%。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上升且第二产业即工业占GDP比重上升较快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解释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78―2012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解释

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关系。VAR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A1Yt-1+A2Yt-2+……+ApYt-p+et。Y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A是矩阵系数,p是内生变量之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e是扰动项。

变量及数据解释:劳动力转移(LDZY)本文中采用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河南1978―2013的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指标。产业结构变迁(CYJG)本文中采用二、三产业产值占河南省GDP的比重作为衡量河南1978―2013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的指标。为减小异方差的影响及实现非线性化关系的线性化处理,对以上两变量做对数处理,即LnLDZY,LnCYJG。

三、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分析的前提是变量具有平稳

性,所以首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分析。这里运用ADF检验方法对lnLDZY,lnCYJG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lnLDZY,lnCYJG均不平稳,但一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所以本文通过研究DlnLDZY,DlnCYJG来研究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

(二)滞后阶数和平稳性检验。滞后阶数根据AIC、SC值最小来确定,由表可知当AIC、SC值取最小时,最优滞后期为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对于滞后期为1,两个内生变量,特征根有两个。特征根倒数的模为0.814162,0.965588。所以至此,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VAR模型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可以建立滞后期为1的VAR模型。接着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检验。

(三)脉冲响应分析。如图所示即为lnLDZY,lnCYJG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一个系统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当一个变量作为因变量时,来自其他变量包括因变量自身的滞后值的一个标准差的随机扰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的路径变化。第一张图反映了lnLDZY受自身以及产业结构转移的影响冲击。给劳动转移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会使自身同向浮动,响应曲线呈扁平倒u型。劳动转移始终受自身冲击影响,但并没有呈现出较强较弱的强化趋势。再看劳动力转移受产业就够调整的冲击影响。在第一期为0,之后随时间推移,其冲击影响越来越强。整体来看,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正向冲击的影响,其强弱变化较小,但始终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即劳动力向更高边际效率的产业转移。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张图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动受自身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冲击响应。产业结构受自身冲击强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受劳动力转移的冲击强度逐渐增强,其在第六期相交。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更主要原因来自于劳动力的转移,即随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向更高边际效率的产业流动,逐渐促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把VAR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按其成因分解为各随机扰动项的冲击,以观察不同冲击结构的重要性。从第一张图中,在0期,劳动转移的冲击完全来自于自身,在随后,逐渐平稳下降。来自于产业转移的冲击,有0期的0,逐渐上升至百分之十几。所以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影响,产业结构转移仅取得了次要作用。第二张图中,在初期产业结构转移主要来自于自身作用受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小,在16其左右相交,达到各50%左右,并且受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有不断上升趋势,受自身冲击影响不断下降。所以得出结论,劳动力的转移逐渐成为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在1978―2012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劳动力的转移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身,即劳动力从边际效率低的第一产业,向边际效率更高的二三产业转移。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力的转移来说是一次要原因。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言,劳动力的转移是主要原因,即由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而形成了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此政府应做好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指引工作,尤其是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变人口优势为人才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形成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本支撑。

篇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镇每年还有1000多万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就业。长期以来,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保持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不足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我国又进入就业结构调整时期,多种因素交汇,更增加了就业的压力。首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导致的上千万下岗失业人员要寻求再就业;其次是入世以后,根据WTO的有关协定,我国将在一定程度上开放粮食市场,仅考虑增加3%的粮食进口,也将减少农业就业机会上千万个,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在目前每年2000多万基础上还将继续增加;再次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和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劣势企业将加快退出市场的步伐,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大中型企业涉及的在职职工就达近千万人,这部分人员也将面临着再就业的问题;第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在短期内出现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最后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

问题的严重性尚不仅仅如此,我国不仅存在着就业总量的矛盾,而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低素质劳动力的大量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就业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因此,深入研究失业理论以及促进就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我国失业问题的产生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原因,但是,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中我们将对西方主要的就业理论进行评述,以期为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刘易斯的就业理论的启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不象发达经济那样存在着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二元结构,即存在一个相对先进的工业部门和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农业中的劳动边际产出处于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在一个确定的高于农业劳动者平均收入的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这样,必将压低工业部门的工资,工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工业的积累和扩张,不断吸收农村中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与工业劳动者收入相等,这是一个国家经济重要的转折点,它意味着,在一确定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无供给结束,就业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由此可见,按照刘易斯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快先进部门的资本积累,从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结束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趋势,实现劳动市场的供需平衡。刘易斯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机制是否科学、转移渠道是否畅通,对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遇到了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一是由于我国城镇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二是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的实际情况,使得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很弱,自我转移过程困难重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国家应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扶持小城镇的建设和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开辟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

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

古典学派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古典学派认为,由于商品是由商品来购买的,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供给越多,需求越大,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就不会产生过剩问题,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商品市场是这样,劳动市场也是这样。在劳动市场上,只要竞争是充分的,工资是灵活的,就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问题,失业就不会存在,萨伊定律就是这一理论的突出代表。

古典学派和萨伊定律虽然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是他们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竞争受到限制,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必须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非常突出,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对劳动力使用的地区和户籍限制,城市户口、本地户口几乎成了劳动就业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且绝大多数的招聘广告也都含有其他方面的歧视性条款,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种愈演愈烈的对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和就业歧视,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在客观上增加了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程度。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尽快通过法律、制度、管理和科学的激励机制建设加以解决。

必须理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僵化,市场的灵活性差,这一点对促进就业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近年来,为了解决失业问题,西方各国普遍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比如,取消并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最低工资规定,降低最低工资标准,对已经就业但收入较低的困难群体照样给予政府补贴;鼓励企业减少工时,设置部分劳动、临时岗位和弹性工资制,将劳动市场的外在灵活性(如雇用临时工)和内在灵活性(如对长期雇员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表)相结合,等等。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确实具有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篇9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081-02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现象。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已成为社会前进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直以来,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城市化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尤其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属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我国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由此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进行再次改造,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发展潮流的举措,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从而促使我国在那些年出现了经济倒退。由于这种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而言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我国在自我摸索中取得的“非一般”的成就,因此,才有了这么多年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8%的高速发展。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具有其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目前,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前途的两大问题,而有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寻找当中存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速度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完善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机制,并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大推进城市化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积极的科学依据。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以人口的集中为重点的资源集聚过程,是追求效益集约的过程,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城市化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结构的提升。

二、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方面的转移。这主要体现为:在人口方面,农村户口表现为向城市户口转移;在工农产业方面,农村劳动力表现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各个空间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向城市化转移,这主要是由于非农产业结构的区位大部分位居城市的原因。由此可以明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聚集直接推高了城市化程度。所以,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在国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当经典的模式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乔根森模式以及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等等。这几个模式有效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色及机制,并且提出了他们应对一系列问题的对策。这些看法对人类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人口流动理论是建立在城镇具有一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对剩余劳动力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基础之上,这明显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一切还需从实际出发。

近几来,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剩余力转移的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胡必亮构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拉模式;李勋来、李国平同时也进一步建立了制度因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模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农村的排斥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转移过程的摩擦力。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多种因素影响发展的。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所以,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之一。通常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与转移动力越强,第二三产业链的就业生存空间就越大,转移的制度造成的障碍就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人口转移的能力的因素包括:(1)供给数量。由第一产业所得的劳动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变化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放出的数量大小及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源头,是社会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所在。(2)转移动力。用从事非农劳动的预计收入来表示。希望得到更高更多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始动力,预计收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就越强。(3)转移能力。用农村人力资本存储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的高低,前者是文化和知识能力,后者是物质生存能力。(4)转移空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和第三产业的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有相当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杨大方(1969-),女,黑龙江海伦人,高级经济师,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Analysis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ormation in the urbanization age

YANG Da-fang

篇10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5-0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篇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通过劳务输出转移, 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 促进了农村社会快速发展。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资源,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 2005年末,铜仁市外出劳务输出42万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该区职工平均工资。年收入平均在6000—8000元左右。

2、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转变了农民观念。主要表现为:受新文化的熏陶, 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部分务工青年积累了资金, 掌握了技术, 熟悉了市场, 成为返乡后办企业搞开发的示范户或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家庭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和子女入学等现金支出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收入。近几年来, 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挣钱, 使家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素质, 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为铜仁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1、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和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铜仁市辖八县两区,168个乡(镇、办事处),2945个行政村,176个居委会。2005年末,全区有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57万人。受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的影响, 农民工无力解决子女在城市的上学问题, 只好把子女留在农村, 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局面。

留在农村的老年人, 他们的负担很重,主要包括2个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养殖;抚养及教育孩子,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 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外流, 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尚不成熟, 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

2、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群体中, 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为61.3%,男性劳动力为56.5%。在农村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的人, 是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失去这一部分人的积极参与, 必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3、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还有若干农产品需要进口补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将影响粮食的主要生产和供给。

二、 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一)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根据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趋势,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鼓励农民走出山门,向省外城镇务工。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城镇经商、务工。

把劳务输出的无序输出变为有序输出,加强管理。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建立外出人员务工档案,依靠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收集用工信息,各乡(镇)可重点确定1—2个用工单位,随时保持用工联系,并进行输出人员跟踪服务管理。

(二)加大对农村妇女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培训的力度。

整合培训资源,将有限的培训资金用好、用活。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应加大对她们的培训力度,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她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具备较高的科技、安全和法律意识, 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三)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呵护的缺失;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

对于空巢老人问题, 各地都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尝试。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建立有效帮扶机制, 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经济困难;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让农村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篇12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其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人力资源由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精神等要素构成。人力资源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可直接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觉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这就要求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结合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的农村来说,劳动力的开发还是比较有限,难以把农村的人力资源培养为人才,这限制了我们总体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就存在的提提出有真催性的对策。

一、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结合调研,本文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和国家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如下: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重。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口已达到9亿,到20世纪末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近3亿人,同时,我国人口又以每年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并且绝大多数在农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今后我国每年将净增600万~700万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将对我国的农村就业、耕地等形成巨大的压力,并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2.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依据相关的材料可知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75%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重情况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9∶1;受高中教育的人口比为4∶3∶1;受初中教育人口比为:0.19∶1.10∶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在80年代末为11年,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如果农民的文化程度指数继续以0.1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才能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到2050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也意味着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3.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不高。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却很缺乏,因而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望态度。由于农民受教育年限较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低,而且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能够看懂农业科技书刊的人为数不多,因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技术和技能。据抽样调查,农业劳动力中掌握一二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7.3%,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技术教育的落后与薄弱,因此,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成为本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

4.农村劳动力经营管理素质较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以及受文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者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市场意识比较淡薄,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

结合上述问题,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更多地关注重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政府部门要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围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及其科技开发项目,广开渠道,筹集教育和培训经费,提高农村教育和培训水平。要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各级农村技术人才和农民专业户、示范户,因此必须增加农村科技教育和在职教育经费投入。当然,为了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还要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文盲。同时,要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劳动力健康水平。此外,还要改革户籍和住房制度,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完善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和劳动力保护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懂技术、懂科学、会种田的新型农民,这一教育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有超前意识,要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以便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就业方式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创业意识,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农村的成人教育可以按多层次展开;基础型教育,主要任务是扫除农村文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及型教育,主要是传授一些文化,农业科技专业技术,实用,以及法律知识等;提高型教育,主要是对一部分知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进行系统的农业现代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学历型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村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各类人才的学历水平和实际能力。

3.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实现农民富裕,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很多地区农业的收益又较低,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生活的需要。农民要改善生活状况,依靠农业本身的进步,短期内不可能成功,因此,要加速脱贫的步伐,就必须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一第二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农村的就业领域。目前,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因此,要支持乡镇企业搞好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其次,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引导乡镇企业向小乡镇合理聚集。再次,要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农民进城务工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要按照“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切实做好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后,建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营造农村人才成长与创业的适宜环境。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人才奖励机制,完善对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要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的原则,建立制度,优化环境,规范管理,激励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就要培养农村人才市场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要在农村建立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人才市场和门类齐全的人才库,形成人才有序竞争机制,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依法治理农村经济和社会秩序,为创业者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13

作者简介 彭光细(1969-),男,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讲师。(湖南长沙 410114)

我国农村有近5亿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在近2亿人中,3/4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9900万人已离土又离乡,跨省区流动打工,仍滞留在农村的有1亿多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艰难的课题,应从多角度加以思考。

一、加强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提高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

农业始终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领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要立足于农村与农业。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农业。我国的开发性农业仍具有很大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一是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土地资源。我国目前尚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宜林荒山荒坡10亿亩,草山草坡6亿亩。如果我们对以上各项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消化大量(约1000万)劳动力。二是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约有一半属中低产田,如果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可使现有中低产田普遍上一个台阶,大约可增加1000多万人就业。三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较低,如能提高到10%,可相当增加耕种面积1亿亩,可多使用劳动力1000多万人。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这些产业不仅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创造的附加值高、在农户的收入中贡献大,由于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业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

2 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农产品的产后加工。组织动员农民进人流通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将种养业、加工业与流通业融为一体。深化农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劳动力的转移广开门路,这是一条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1 中小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解决了国家无力大量投资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题。到2008年底,乡镇民营企业成功地吸纳了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30%,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要加快对乡镇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使其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2 继续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各类工商业企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程度,增强中小民营企业活力,提高其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在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大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保证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群链,以进一步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2)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首先,要把农业服务产业化,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兴旺发达的农业产业的背后必须要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从而成为带动农村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其次,要进一步开发农村房地产、旅游等新兴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再次,引导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相结合。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拓展城镇就业空间

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证明,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1 发展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发展小城镇,使更多的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新兴城市居民,使一批区位优、实力强、后劲足、辐射广的小城镇再发展为中等城市,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必须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育要素市场,来逐步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二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

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对策措施。一是落实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实行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既是资源又是商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与流通,才能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二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给予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增强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制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三是积极寻找和启动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镇兴办各种企业,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提供装备服务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

四、组织培训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