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30: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运行形势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畜牧业养殖效益分析
2.1肉牛养殖
肉牛存栏由2014年同期的13.87万头增加至15.45万头,能繁母牛保持在9万头左右,出栏与去年同期0.5万头持平,牛肉价格由去年同期48.6元/kg上涨到现在的50.5元/kg;3月龄犊牛价格由7500元/头下降至6500元/头,一头母牛一年养殖成本4500元左右,饲养一头母牛一年可获纯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000元降至2000元,降幅33%,母牛养殖效益下降明显;因饲料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龄犊牛育肥18个月体重达680kg出栏,按活牛价格25元/kg计,每头牛毛收入17000元,育肥饲料及附加成本8000元,每出栏1头育肥牛纯收入20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0元,降幅7%。从利润变化可以看出,在肉牛养殖方面,育肥肉牛收入变化不明显,母牛养殖利润下滑明显。为了使我县肉牛产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建议今后要加大对能繁母牛的补贴力度。
2.2奶牛养殖
鲜奶价格由去年同期4.9元/kg降至2.5元/kg,降幅达49%。根据我县奶牛养殖水平和当前饲草料价格情况核算,一头奶牛年产鲜奶平均按5.49t(日产鲜奶18kg×305d)测算,一年的饲草料、医药费、配种费、水电费、人员工资等总计支出15695元,加上后备牛群的饲养费用,每千克鲜奶收购价应在2.7元时才能保本,而目前我县鲜奶收购价格平均为2.5元/kg,比保本价低0.2元/kg,饲养一头产奶牛由去年同期盈利3000元降至亏损1098元,降幅达136%,不但不赚钱,还要赔钱,如果加上银行贷款利息费用,其亏损额更大。经调查,今年的奶牛饲料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而导致奶牛养殖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鲜奶价格下降造成。由于没有效益,致使个别养殖户降低饲养成本,奶牛当肉牛出售的现象已有发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使奶牛养殖业走出低谷,今后奶牛养殖场户主要应从提高奶牛品种质量和科学饲养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2.3生猪养殖
按照一头育肥肉猪饲养周期4个月,活重120kg出栏,平均料肉比3.2:1,饲料价格3.9元/kg计算,每头育肥猪的饲养成本约为1648元,活体出售价格按13元/kg计算,收入1560元,亏损约8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162元,减幅64.8%。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24元/kg持平,仔猪价格由去年同期30.1元/kg降到21.5元/kg,降幅28.6%,配合饲料由去年同期3.7元/kg上升到3.9元/kg。由于受仔猪价格下滑的影响,一头母猪养殖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800元/头减少到800元/头,降幅达55%以上,极大地损伤了养殖户养殖母猪的积极性,导致能繁母猪由去年的2.5万头降到现在的1.7万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生猪饲养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饲料价格比较高,二是市场调控比较缓慢。因此,今后养猪生产要实现盈利,必须从品种改良、降低饲养成本上下功夫。
2.4肉羊养殖
2.4.1肉羊育肥
购买3月龄羔羊400元,育肥6个月体重达到50kg出栏,育肥羊销售活重20元/kg计算,收入1000元,除去饲养成本528元和购羔羊400元,育肥一只肉羊可获纯收入72元;带骨羊肉价格由去年同期的42元/kg降到38元/kg,降幅达14.3%。由于饲料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随着市场流通渠道的畅通,加上肉羊饲养周期短,肉羊养殖仍处于快速平稳的发展态势,肉羊存栏也由去年同期19.8万只增加到37.5万只,出栏由去年同期的0.9万只增加到2.56万只,饲养量增加明显。通过调查分析,肉羊养殖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市场流通不畅,二是受国家有关政策的影响,三是养殖数量迅速扩大,四是养殖技术不过关,五是疫病防治不到位。今后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应从优化种群结构,组装配套技术和加强疫病防治方面下功夫。
2.4.2母羊养殖按照1只母羊平均年产
2.5羔(公母平均)计算。
羔羊饲养3个月出售,售价400元/只,收入1000元,一只母羊的饲养成本约600元,2只羔羊的饲养成本约200元,因此饲养一只能繁母羊,每年可获纯收入2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羔羊价格由600元/只下降至400元/只,母羊年养殖效益由700元/只减少到200元/只,降浮达71.4%,超出养殖户的心理接受预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养殖母羊的积极性,值得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2.5肉蛋鸡养殖
2.5.1肉鸡养殖
鸡苗5元/只,按肉料比为1∶2.5,饲料价格3.8元/kg计算,饲养3个月平均体重达到3kg出栏,饲养成本43元/只,如果销售活重按21.3元/kg计,收入63.9元,纯收入20.9元。从肉鸡配合饲料由去年同期3.7元/kg上涨到现在的3.8元/kg来看,饲养成本变化不大,但由于受禽流感影响的减小,市场逐渐回暖,肉鸡价格从18.3元/kg上涨到21.3元/kg,盈利由去年同期的10元只上升到20.9元只,效益增幅达109%。养殖效益明显,促进了肉鸡养殖,出栏也有去年的12万只增加到13万只。
2.5.2蛋鸡养殖
鸡苗5元/只,按养殖周期500d,每只蛋鸡饲养成本约192元。平均每只蛋鸡在一个养殖周期内产蛋298枚折合17.5kg,鸡蛋收入为17.5kg×9元/kg=157.5元,淘汰鸡收入50元,合计毛收入210元,除去饲养成本,每只蛋鸡一个饲养周期可获纯收入15元。从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由去年同期4.1元/kg降价到3.8元/kg,鸡蛋价格9.5元/kg下降到9元/kg,蛋鸡养殖利润由去年同期的20元/只减少到18元/只,降幅10%。导致蛋鸡养殖出现下滑迹象,蛋鸡存栏由31万只降到21万只。
32015年生产形势预测
据中国农业网专家分析,2015年全国生猪存栏量会较2014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且势头有可能持续至年底,但由于经济形势低迷,需求疲软导致存栏缺口不会很大。与此同时,猪价或将有所回暖,根据养殖成本我县猪粮比盈亏平衡点6.5:1,有可能在2015年上半年走出亏损,但只能保持在成本线附近微利状态,良种猪价格在13~15元/kg区间窄幅波动,至2015年末有望震荡涨至16~17元/kg。从2014年底生猪存栏的情况看,2015年生猪生产数量不会下降,价格基本与全国市场趋势保持一致。肉牛、肉羊养殖由于受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和项目拉动等多方有利因素的影响,2015年将会持续稳定发展,肉牛价格一直保持高位平稳,市场屠宰价格25元/kg,6月龄犊牛均价达9000元/头左右,肉牛育肥效益达到2000元/头左右。由于犊牛价格稳中有降,母牛养牛效益出现回落,农户养殖母牛和发展肉牛养殖的心态趋于常态化,预计每养一头母牛年收入2000元左右。2015年奶牛养殖因鲜奶价格下滑和外贸市场的影响仍将处于亏损状态。在今后生产中,要充分利用重庆农投集团2万枚胚胎受体牛养殖园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大良种奶牛培育力度,尽快扭亏为盈。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小和流通渠道的畅通,肉羊价格趋于稳定,羊肉价格达40元/kg左右,有递增回暖的趋势,肉羊养殖头均效益保持在80元左右,养殖户对肉羊养殖还是充满希望,肉羊饲养量稳中有增,出栏持续增长。肉羊产业仍有发展的空间。蛋肉鸡养殖方面,一是肉鸡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盈利明显;二是鲜蛋价格虽出现下滑,但任然处于盈利状态。蛋肉鸡存栏、出栏及鲜蛋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家禽养殖业在生态养殖的带动下,生产数量和经济效益都会得到稳步提升。
4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1投入资金缺乏,发展动力不足
因市场价位高,饲养成本加大,融资渠道不宽,贷款难,抵押贷款要求高,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审贷要求,养殖户后续缺乏资金投入。不能应对市场变化,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4.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比较弱
缺乏具有较强的内联农户、外联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带动肉牛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致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大市场缺乏稳定的支撑载体,还处于低层次生产阶段,制约了全县畜牧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产生龙头企业与散养户之间都是单纯的买卖,回收等关系,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4.3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滞后
部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等问题;导致生产管理不规范、饲养管理不标准、产品质量比较低,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差等现象的发生。
4.4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率低
在畜禽养殖上部分养殖户仍沿用传统的饲喂方式,科学饲养管理观念比较差,粗放饲养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牛羊饲养上饲草料不能进行精细加工,没有科学的饲料配方,特别是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率比较低,从而导致畜禽养殖成本高,饲养周期长,养殖效益低。
5畜牧业发展的途径
5.1引进培育加工企业,从根本上改变深加工短腿现状
力争引进一个像升华农一样的大型企业,解决有原料无加工的问题,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加快草食畜牧业生产发展、拉伸产业链条、提升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通过招商等各种方式广开合作渠道,引进加工实力强,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来我县进行实地考察,将他们的品牌优势和我们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借助外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5.2强力推进秸秆青贮饲喂,实现畜牧业和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积极探索适宜推广的秸秆高效利用新技术,一如既往的搞好全程技术服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科技推广、高效益养殖,以养牛大户为重点,推动乡镇、村社青贮示范点建设,创新秸秆高效利用模式,组建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建立秸秆加工企业,大力推广窖贮、袋装青贮、包膜青贮、微贮等多种秸秆加工利用模式,不断扩大秸秆饲料转化覆盖面。使秸秆高效利用率达80%以上。同时,抓住玉米制种压缩种植面积的有力时机,引导、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区、大户因地制宜联合种植饲用玉米。强力推进玉米秸秆带穗青贮,以养殖带种植,以种植促养殖,实现畜牧业和农业良性循环。达到农业增收,畜牧增效的目的。
5.3科学养殖,标准化生产,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把着力点放在优化畜群结构、提高品质、科学饲养、增加效益上来。进一步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加快畜禽良种改良步伐,推广生长快,产肉率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同时,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推进生产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畜产品产业结构,大力鼓励、支持发展生态特色养殖,提高优质产品比重,转变增长方式,变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质量型、集约型增长。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养殖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大力推广循环清洁的养殖模式,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5.4大力发展生物有机原料,实现产业链条无缝对接
充分利用升华农生物有机肥生产线的投产,把我县畜禽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是我县的畜禽养殖不仅做到了粪污的无害化。畜禽粪污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出售,增加了养殖效益。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产业化、商品化,净化了环境。同时,有机肥生产项目的建成,可实现病死畜的工厂化处理,把病死畜变成有机肥,不但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无害化处理池处理周期长和空气污染的问题。在工作中,要通过广泛宣传、落实养殖环节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补贴经费,加大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整治力度,,引导规模化养殖场(区)、养殖大户,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让养殖者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增强养殖环保意识,保障畜牧业健康、绿色、持续发展。
(二)从产业结构层面看: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表现为一产不强、二产薄弱、三产虚高。在农业产业上,生猪“一县一业”受市场影响,还处于艰难的过渡时期,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和效益比较低下。在工业产业方面,企业规模小,骨干企业少,规模工业现价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与目标相差很大,矿产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建材公司按政策已经关闭,加之一些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自身融资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困难多,难度大。在第三产业上,主要依赖工资性增长带动消费增长,缺乏新的增长点的强势带动。
(三)从社会稳定层面看:自然灾害安全隐患较多,矿山安全必须随时引起高度警惕,道路交通安全任务艰巨,工程建设安全隐患较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保障能力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 (三)抓生猪产业,着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加。要把农村经济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基础,突出抓好生猪“一县一业”,各乡镇要以“双万”工程为抓手,加快生猪养殖万头村和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步伐,确保已经启动的13个万头村和10个万头养殖场在年底完成设施能力建设;要继续推广普及“**模式”,加快标准化圈舍建设步伐,确保完成8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化圈舍任务。县农业局和各乡镇要引导农民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信息,紧紧抓住生猪市场价格上扬的机遇,积极搞好生猪补栏,扩张养殖数量,确保新增7万头以上商品猪目标顺利实现。县产业办要搞好对生猪养殖户建设的验收考核,确保将奖扶资金尽早兑现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生猪产业的信贷支持,从根本上解决生猪“一县一业”发展融资难题。要继续深入推进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确保完成土地流转1万亩任务,在明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林改工作;同时,要加快培育林业市场,发展林业经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要积极搞好粮食秋收和药材销售,认真组织搞好小秋收工作,千方百计拓展返乡农民工就业渠道,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完成农民人均增收600元的任务。
×一、开发区上年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的总体形势
×年,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占考核目标万元的;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年初预期目标万元的;完成销售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年初预期目标万元的;工业产品产销率为,比上年低个百分点,略低于市考核目标;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减亏万元;完成产品出货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年初预期目标万元的的;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市考核目标万元的%;完成财政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占年初预期目标万元的。
×去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开发区工业生产取得比预想要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理想,部分经济指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亏损上升。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额仍然居高不下,其中公司亏损万元,公司亏损万元。二是企业两项资金产成品占用资金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多达亿元,占开发区流动资金总额的以上。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以上,进入危险线。另一方面,企业转机建制效果不太理想。开发区企业多数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运行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今年的预期目标和形势分析
×今年,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财政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外贸出口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
×实现今年的目标有许多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从宏观上看,一是我国入世后,中国经济将逐步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国企业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为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制造、光机电及新型建材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随着关税降低,仅汽车制造所需配套零部件的进口成本也将大幅度下降,这为降低汽车价格,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创造了条件。二是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国家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必将对促进企业扩大产品销售,活跃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三是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转移财政支付,出台支持西部大开发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启动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建设项目,将对工业生产产生最大的拉动作用,为工业企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四是国家在不断加大打击走私斗争都力度的同时,今年又广泛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斗争。这必将有效地控制进口,刺激出口,制止低价倾销,规范市场秩序,极大地鼓励企业开发生产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的积极性,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五是国家对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使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从微观上分析,开发区有如下有利条件和经济增长因素:一是开发区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经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已初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不少企业探索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体制,有的企业已具备了现代企业制度的雏形。开发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使企业自主发展的活力大大提高。二是经过长期市场经济活动的实践磨练,开发区也造就了一大批会管理、懂经营、熟悉市场,勇于开拓的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军工企业的优势,为开发区聚集了一大批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尖精先进设备仪器,具有较强科研开发实力的产品研发中心,这是开发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四是开发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一批项目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尤其是一批重点项目竣工达产,将为开发区的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在分析今年经济工作有利因素的同时,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要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影响制约开发区经济工作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销售不畅,市场有待开拓。开发区有将近的产品处于平销和滞销状态,主要品种有轻型汽车、建材产品、汽车零配件,这些产品并非质量不好和没有市场需求,关键原因是营销手段不到位,知名度太低,市场开拓力度太小。二是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不活。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力度,仍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大,经营机制转换慢,有的企业虽然改制为公司,却难以规范运行,企业缺乏活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结构不合理。到目前为止,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一家,高新技术产品少,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少,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尤其是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名牌,这将是困扰我区经济发展的长期的突出因素。调整结构,研发新品,提高现有产品档次,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是今后长期努力方向。四是资金紧缺,发展困难。金融部门信贷政策的调整,为避免信贷风险,资金投向扶强不扶弱的选择性,使信誉不高效益不好的企业筹集资金更加困难,加上企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帐款占用过大,更加重了企业资金的压力。因此盘活资金存量应成为企业一项非常重要长期的艰巨任务。
×三、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季度,开发区工业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了较大的改善,企业在转机建制、资产重组、市场开拓、新品研发以及重大技改项目的建设等关系到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发区工业经济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实现“双过半”乃至全年预期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一季度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增幅。一季度,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占年预期目标的,超一季度分解目标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占年预期目标的,超一季度分解目标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占年预期目标,占一季度分解目标的。一季度开发区能够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一方面是定单产品生产增势强劲。一季度的定单产品完成产值万元,占开发区总产值的,同比增长,对拉动开发区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起了主要作用;另一方面,民品生产也有不俗表现。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占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同比增长。尤其是公司,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仍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少数民品生产企业虽然暂为负增长,但与往年比,其幅度相对较低,趋势逐月回升,如公司、公司、公司,与二月份比,三月份分别回升,和个百分点。
×二、产销衔接较好。一季度,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占年预期目标的,占一季度分解目标的;完成销售产值万元,产销率达,实现了预期目标。据调查统计,开发区已落实全年销售合同约亿元,占年预期目标的,其中,定单产品销售收入约亿元,占年预期目标的;产品已与配套厂家和经销商签有比较稳定供货合同的企业,如、等销售收入约亿元,占开发区年预期目标的。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是开发区企业下一步快速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市场环境。
×三、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不断提高。一季度,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万元,同比增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开发区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民品产量明显增长,如电子束管累计生产万只,比同期增长三十倍,电子管只,同比增长,微型放电管万只,同比增长,高档汽车内饰件完成产值万元,同比增长。
×四、发展后劲和潜力大。一是公司资产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已正式签定转股协议,公司领导层也作出重大调整,新车型“”车已选定,现正积极申报进口散件。初步计划今年试产台,预示了公司很可能自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二是各企业,尤其是民品生产企业,按惯例,二季度将是生产和销售的。各项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发展趋势;三是部分异地技改项目已开始竣工收尾。如厂、厂由于总体未实现搬迁,工业生产统计渠道没有理顺。三个企业工业厂房建设已基本竣工,原订今年初搬迁,因担心影响生产任务,时间向后推延。如今年实现搬迁,开发区工业生产的发展又多了一层保障。
×一季度,开发区的工业经济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一季度,开发区企业累计亏损万元,比同期增亏万元。扭亏增盈将是企业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产品销售不畅,市场有待开拓。开发区有将近的民品处于平销和滞销状态,主要品种有轻型汽车、建材产品、汽车零配件,这些产品并非质量不好和没有市场需求,关键原因是营销手段不到位,知名度太低,市场开拓力度太小。、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不活。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力度,仍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大,经营机制转换慢,有的企业虽然改制为公司,却难以规范运行,企业缺乏活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结构不合理。到目前为止,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两家,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尤其是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名牌,这将是困扰我区经济长期发展的突出因素。调整结构,研发新品,提高现有产品档次,培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是今后长期努力方向。
×四、“双过半”目标安排和工作重点
×上半年,开发区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工业增加值万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销售收入万元,占年计划的,同比增长;利润万元,同比减亏万元。
×要实现“双过半”的目标,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首先是要促使开发区企业深化改革、规范运作,从完善企业法人制理结构,形成独立的法人地位入手,使已经改制的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其次是跟踪服务好公司的资产重组。第三是搞好公司破产解困的服务协调工作。第四是继续跟踪服务厂,做好支持上市的协调工作,为厂的上市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推进技术进步为重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加快在建技改项目的实施进度。加强协调服务,促使厂等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验收;为厂的技改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创造条件。二是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规模。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基础上,集中企业财力、物力,通过技术改造,扩大市场畅销产品的生产规模,形成产业化。公司的真空开关管、卤钨灯、大功率电子整流器,公司的汽车灯具、的微型放电管等都应通过技改扩大生产能力。三是加快建立企业科技开发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新产品开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全国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0%,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9%,略低于GDP的增幅;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4%,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3%,略高于GDP的增幅。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2%,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7.5%,增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有所放缓;中西部地区的中转量在增大;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0%,与全国基本持平;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8%,增长速度低于去年同期,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省一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全面有序推进港航发展工作,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格局和结构在发生变化,上海市加大力度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高端航运服务能力提升较快,服务业的比重首次达到60%。浙江省、江苏省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依然体现为重点港口的增长。江苏省水运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连续6年保持强劲增长,浙江省次之。上海市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微弱,江苏省和浙江省依然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
1 世界经济走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3.3%: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长1.3%,其中美国增长2.2%,日本增长2.2%,欧元区增长 0.4%,其他发达经济体增长1.5%;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分别增长7.8%,4.9%,1.5%,3.7%和2.6%。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双方实力对比在快速变化。初步分析,2012年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力偏转的重要转折点。
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仅为3.2%,远低于1980年以来5.7%的年均增速。发达国家进、出口额增速分别从2011年的4.9%,5.7%降至1.7%,2.4%,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额增速分别从9.8%,6.6%降至7.4%,4.0%。东亚地区出口下降十分明显。世界贸易总额达到22.42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900亿美元。
2 我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 发展态势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8.1%,表明服务业比重在逐渐加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西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比重在增加。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9.29%,高于全国经济增速1.3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0.94%。
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0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浙江省完成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3%。
江苏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9.6%。江苏省经济增速继续领先长江三角洲地区。
3 我国外贸经济保持增长,增速 明显回落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7.9%;进口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0亿美元,扩大48.1%。2012年我国进出口增速比2011年回落了16.3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4个季度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5%,3.0%和6.3%。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如下:
(1)一般贸易平缓增长,加工贸易增长乏力。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增长4.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
(2)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14.1%;对欧贸易顺差亿美元,收窄15.8%。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增长8.5%,占我外贸总值的12.5%;对美贸易顺差亿美元,扩大8.2%。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增长10.2%,占我外贸总值的10.3%;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增长20.1%。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亿美元,下降3.9%,占我外贸总值的8.5%。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881.6亿美元和857.2亿美元,分别增长11.2%和1.8%。
2012年,江苏省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1.6%;上海市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下降0.2%;浙江省进出口总值为亿美元,增长0.9%。中西部地区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重庆市、安徽省、河南省和四川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94.5%,56.6%,54.3%和32.5%。
4 水路货运增速放缓
2012年完成水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5.6亿t和亿tkm,同比增长7.0%和6.9%,低于上年及近4年平均增速。
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8.260亿t,同比增长4.2%,占全国比重为40.2%,较去年同期提升0.08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5.037,同比增长3.5%;浙江省完成7.365亿t,同比增长1.1%;江苏省完成5.858亿t,同比增长9.2%。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7%。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km,同比增长3.6%;浙江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8.4%;江苏省完成亿tkm,同比增长14.4%。
5 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4亿t,同比增长6.8%,低于20092012年11.8%的平均增速。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6.4,同比增长7.6%;内河港口完成31.1亿t,同比增长5.4%;外贸货物吞吐量30.1亿t,同比增长8.8%,低于20092012年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内贸货物吞吐量67.3亿t,同比增长5.9%。总体而言,近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速在不断下降。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稍微上升,为32.8%。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保持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上海市围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多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国际航运主业保持较快发展,航运金融、法律、人才建设等进一步加强。2012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36亿t,同比增长0.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35亿t,同比增长2.2%;内河港口完成1.00亿t,同比下降4.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逐步加快,长江沿岸港口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港口增长势头不减。2012年全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9.8%。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上海港、温州港、江阴港和常州港的增速低于5%,长江沿岸港口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和泰州港的增长势头较好(见图1)。
6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0.19亿t,同比增长9.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53亿t,同比增长9.2%;内河港口完成2.66亿t,同比增长12.2%。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共完成10.30亿t,同比增长9.0%,占全国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达到34.12%(见图2)。其中,上海港完成3.54亿t,同比增长5.6%;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3.63亿t,同比增长10.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3.13亿t,同比增长11.5%。有5个港口增幅较大,其中南京港增幅最大,达到60%以上,南通港和嘉兴港增幅超过20%,镇江港和扬州港增幅超过15%。
7 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8.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万TEU,同比增长7.9%;内河港口完成万TEU,同比增长11.8%。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8%,占全国总量比重达37.23%。其中,上海港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11.2%;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11.8%。随着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的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01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平稳增长,总体上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增幅超过10%的港口有6个。其中嘉兴港增速最快,同比增长50%以上,南京港和苏州港的增幅在20%以上,泰州港、常州港、温州港和台州港的增幅在10%以上,但是南通港和扬州港出现了负增长(见图3)。
8 2013年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两省一市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划,全面有序推进港航发展工作,生产态势总体良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主要生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1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外贸增速明显回落
2012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89.2亿美元,扩大56.4%。我国外贸进出口变化主要特点是:(1)贸易方式结构持续改善:一般贸易比重提高,加工贸易增速放缓;(2)贸易伙伴多元化进程延续:对欧盟、日本传统市场贸易增速几乎停滞,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平稳;(3)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外商投资企业比重回落到一半以下;(4)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降低;(5)进口商品结构良性变动:能源、资源产品和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6)贸易价格条件有所好转:进口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7)中西部省市的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2012年上半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出口小幅增长。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居全国各省市第5位,同比增长3.5%;江苏省实现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3.2%。
2 水运需求平稳,水路货运量保持 较快增长
2012年上半年,全国水路运输总体运行平稳。水路货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稍有放缓。上半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21.98亿t,同比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I6km,同比增长10.2%。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路运输在全国经济和水运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9.148亿t,同比增长9.7%,占全国比重为41.62%,较去年同期提升0.08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市完成2.754亿t,同比增长18.4%;浙江省完成3.405亿t,同比增长1.2%;江苏省完成2.989亿t,同比增长12.9%。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I6km,同比增长16.3%,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I6km,同比增长19.5%;浙江省完成亿tI6km,同比增长5.3%;江苏省完成亿tI6km,同比增长24.1%。
3 港口货物吞吐量平稳增长,增速 放缓
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7.42亿t,同比增长7.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2.75亿t,同比增长8.4%;内河港口完成14.67亿t,同比增长4.6%。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8%,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5.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稍微上升,为33.82%。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在我国经济和港口航运发展中继续保持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市围绕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建设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多项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国际航运主业保持较快发展,航运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航运金融、法律、人才建设等进一步加强。2012上半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港口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66亿t,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2亿t,同比增长4.9%;内河港口完成0.46亿t,同比下降3.9%。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浙江省认真实施《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港航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上半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7.1%,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苏省认真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逐步加快,港口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长江沿岸港口增长势头不减。2012年上半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同比增长8.37%,较去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
2012年上半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明显下滑,个别港口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增速最高的是苏州港太仓港区,增速为19%。长江沿岸港口镇江、苏州、泰州港的增长势头较好。
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年上半年水运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我国港口吞吐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集装箱吞吐量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矿石进口量仍处于高位增长,煤炭、原油运输比较平稳,基本可以满足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
××年上半年全社会水路货运量完成亿吨,同比增长;货物周转量完成亿吨公里,同比增长;客运量完成万人,同比增长;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同比增长,其中外贸完成亿吨,同比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万,同比增长。总体上看,水运市场需求仍比较强,但增幅回落,水运经济运行紧张的局面明显缓解。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煤炭、石油等重点物资的调运,原创:入夏以来还没有出现去年电煤运输严重告急的现象,沿海运输运力供应比较充足,国内能源运输供求基本平衡。上半年沿海港口建设和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分别完成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重点加快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的煤炭、原油、矿石和集装箱码头以及深水航道的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竣工验收,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正抓紧后续工程的建设。
二、下半年水运经济形势分析
××年世界经济仍处于高位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将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平稳健康发展,对世界贸易和运输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下半年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货源依旧充足,水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受国际航运市场运价指数大幅下降及国内运力增加较快影响,国内运价指数可能延续5月份以来下降走势,市场动态值得关注。
煤炭运输
××年电煤供需形势比较平稳,今年夏季由于降雨频繁,雨量充足,电煤运输需求减弱,南方用电尚未出现去年月份电煤运输特别紧张的局面。此外,从侧面也表明了国家努力压缩高耗能的企业、降低出口钢材退税以及南方各省控制电力消耗、利用行政手段错峰用电等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和控制措施综合发生了作用,目前电力供求尚未出现严峻局面。由于一季度铁路、海运集中向南方供煤,目前各电厂电煤库存偏高,运力供需处于平衡状态。电力需求仍然在大幅度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增发电机组投产万千瓦,不到全年预期的。下半年新增发电机组集中投产,煤炭需求增大,煤炭供应紧张和电力用煤旺盛增长态势不会改变。铁路大秦线重载扩能即将竣工,沿海煤炭发运港口基础设施相应加强改造和建设,预计全年华东沿海地区煤炭供需将有较大缓解,其他地区供需仍相对紧张。
煤炭运输形势值得高度关注,冬季储煤和局部地区的供应紧张仍然不可忽视。煤炭供求形势的变化,使得今年港口、航运企业的经济效益比预期明显下降,整体经营形势还比较乐观,水运行业仍将保持比较好的发展态势。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港航企业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航运市场发展的走向,在运输整体需求增幅略减,生产形势比较稳定,运力预期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港航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进行运输结构的调整,科学调整发展决策,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铁矿石运输
二季度国际钢材市场价格从去年的大幅上涨转变为今年以来的总体下跌,加剧了我国钢材市场的走低趋势,国内钢材市场总体上呈供大于求的格局,预计下半年矿石需求量将有所下降。由于铁矿石进口管理政策的逐步严格,下半年外贸铁矿石的接卸量将有一定幅度下降。国内二、三程矿石运输将稳步增长,货量仍比较充足,运力供求基本平衡,运价相对稳定。根据国内冶金行业的生产预测以及国内矿石的供给情况,××年我国矿石进口量将达到亿吨左右,同比增长左右。
原油运输
三季度石油、石化集团计划减少加工量,原油进口量也将相应减少。全年预计原油进口量将在亿吨左右。原创:中国石化集团在舟山册子岛建造的万吨级原油码头计划投产,年通过能力为万吨,设计储罐能力为万立方米(一期万立方米已建成),主要用于管道运输,没有建造中转码头,国内水路原油运输量还将继续下降。
集装箱运输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电力所占有的市场比重也越来越大。就目前而言,虽然现今电力的经济运行情况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阻挡了我国整体经济前进的脚步。
现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对于电力的经济运行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项挑战。电力的发展应符合国情及群众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相统一,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1电力经济运行现状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越来越注重电源技术的升级以及结构的调整,我国的核电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装机总容量高达870万千瓦的秦山、田湾以及大亚湾三大核电基地。总体来说,我国电网经过几十年风雨发展,电网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电网的规模以及输变电容量也在不断增大。目前我国电力经济发展现状在总体上较为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力发电量逐年增加,并保持上升趋势。当前,我国电网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全国联网,优化了电力资源的跨区配置,使我国区域电网之间的电量交换频率日益频繁,并产生了多种电量交换模式。实现了我国部分电网长期大功率跨区域、跨省送电,为电力紧缺区域或省市的供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省市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2)电力需求量持续增长。当前,我国的电力需求量较为旺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电能的需求量十分庞大。
(3)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较为稳定。
2电力经济运行的弊端与不足
2.1电力系统精细化管理水平低下
在我国,电力系统管理工作必须要求精细。电力企业多为国有控股,竞争意识不够强烈,企业管理制度上缺少细化,责权分工不清,奖惩机制不活跃,加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覆盖面窄,因此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要点。
2.2电力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人工智能技术需提高
电力经济发展离不开人,但庞大的电力系统生产运行及运营等过程更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过去,电力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人的力量,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是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电力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落后性,制约了电力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中技术落后,信息反馈不及时,电力信息化平台建设缓慢等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2.3电力经济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电力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市场利润,同时电力作为一种能源,区别于普通商品,还必须要考虑到电力经济运行中的安全性。是否能够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隐患是制约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力经济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安全管理不重视,安全事故常发,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极大危害了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了电力行业发展。
3新形势电力企业管理目标
(1)根据国家电力管理规范要求,严格遵循电力行业的标准化管理。作为电力行业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电力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始终根据国家标准执行。不擅自调整电力价格,不违规操作,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背离规范化要求,各项工作要符合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2)根据国家电力管理规范要求,严格遵循电力行业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建设的电力系统既是电力行业的目标,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电力经济宏观系统的管理者,国家要担负起自身责任,不断制定更加符合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管理标准,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制定指导意见和方针,为电力经济的规范化管理保驾护航。
(3)提高电力系统精益化管理水平。管理者深刻影响着精益管理的质量成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完善电力经济系统内的组织架构,将管理成果与部门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形成顺畅的工作流程,以此来规范具体管理工作中的环节,保证目标的实现。
(4)改进新形势电力经济运行的安全质量管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事故和安全危害时有发生,既对人民群众和广大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同时也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在新时期,电力行业应更加关注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运行的质量。
在电力系统内,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与此同时,制定企业内的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惩处措施,用制度化的管理约束员工行为。此外,安全质量管理要求电力经济运行要注重对环境的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降低能源损耗,电网配置更加科学规范,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语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1 2 3 4 5 6 7 8 9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不考虑价格因素),一些主要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问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降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1 2 3 4 5 6 7 8 9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回落,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延续降势,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降,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 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1 2 3 4 5 6 7 8 9 投资存在主要问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继续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落快于城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落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1 2 3 4 5 6 7 8 9 (五)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 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全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二、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困难并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进“笼子”,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项目立市”的理念,依托基础产业引进大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项目,招大商、引巨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项目资源,促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水平,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五是确保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以起到维持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扩大消费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价格向合理水平过渡,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1 2 3 4 5 6 7 8 9 (二)抢抓工业稳大局。要继续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的核心任务,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发展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造船、食品等支柱产业,快速壮大其规模和竞争力,着力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体系。二是不断壮大规模经济,加快扩张优势企业,按照优势优先、扶优扶强的原则,从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服装、造船等行业进行评估和筛选,积极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采取企业上市、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协作配套、产品延伸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增强核心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提高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保障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着力从企业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内部效益,提高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切实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抓住央行“两率”下调,银根松动的机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获准新增信贷额度的“解困”和“扶持”作用,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1 2 3 4 5 6 7 8 9 (三)提振需求增活力。要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要尽快完善社保,加大财政补贴,增加就业机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和用好消费政策,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完善消费设施,提升消费市场。要在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改造提升大型综合商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活跃城乡流通,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切实抓好“家电下乡”及配套措施的完善。重点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的机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三是提高消费层次,培育消费热点。要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消费,用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
(一)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畜牧、水产生产稳步增长。
(二)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部分行业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36个行业有28个行业完成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0个行业完成产值增幅达两位数(不考虑价格因素),一些主要行业增速仍然较低。
从工业目前存在问题看,我市工业生产形势仍然较严峻,主要表现为:
一是支柱产业生产降幅过大,经济恢复任务仍然艰巨。一季度我市石油加工炼焦业下降32.7%、电力生产供应业下降9.12%。另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仍处于低速增长。由于我市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生产下滑或低速增长,直接导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大幅缩水,给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增加了较大难度。
四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回落,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延续降势,3月份下降9.32%,降幅比上月扩大0.77个百分点。一季度平均下降8.7%(去年同期为上涨6.19%),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价格的持续下降,反映出相关产品需求仍然相对不足,前期产能过剩矛盾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受到外需下降的抑制。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出现下降。
一是在建投资项目增多。今年13月份,全市城乡50万元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00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47个。
二是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从投资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54.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01亿元,同比增长3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15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3.6:50.8:45.6。
四是房地产投资下降。从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情况看,今年1
投资存在主要问题是新开工大项目少。今年13月新开工项目355个,均为亿元以下项目。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完成投资分别为47.56亿元、18.48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分别增长6.7%、31.7%。
(四)物价继续走低,消费市场增势逐步减缓。
分地区看,农村消费市场回落快于城市。3月份,县及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为3.85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增长8.8%和14.0%,分别比上月回落8.1和4.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与上月相比,零售业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增势初显减缓迹象。
(五)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居民收入、在岗职工工资增势趋缓。
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职工工资增幅放缓,加之部分企业裁员,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0.66元,同比增长8.1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8个百分点,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7.64%。一季度,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为5460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六)外贸出口严重受阻,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相关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全国经济尚未出现明显转暖迹象。从我市一季度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市场需求不足状况仍在发展。
二、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机遇与困难并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一)扩大投资保增长。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投资项目。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进笼子,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资金对我市的支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项目立市的理念,依托基础产业引进大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项目,招大商、引巨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引导,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加快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大项目资源,促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项目投资水平,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快速增长。五是确保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投入,以起到维持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改善低收入者生活条件、扩大消费的目的。在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和投入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房地产价格向合理水平过渡,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困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平稳、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二)抢抓工业稳大局。要继续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的核心任务,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发展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汽车配件、建材、医药、纺织服装、造船、食品等支柱产业,快速壮大其规模和竞争力,着力构筑支撑新型工业化的支柱产业体系。二是不断壮大规模经济,加快扩张优势企业,按照优势优先、扶优扶强的原则,从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服装、造船等行业进行评估和筛选,积极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采取企业上市、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协作配套、产品延伸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形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公司,增强核心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提高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保障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联动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着力从企业内部挖潜增效,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内部效益,提高企业自主生产能力。五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要切实落实好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抓住央行两率下调,银根松动的机遇,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获准新增信贷额度的解困和扶持作用,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一、2007年证券市场运行状况及特点
(一)股票市场
1.股市总体走势。2007年上证指数在连续突破3000点、4000点两个关口后,5月29日上证指数报收于4334.92点,创历史新高。5月30日上调印花税税率至3‰,受此影响,沪深股市放量下跌,上证指数当日收于4053.09点,下跌6.50%。此后近两个月,股票市场呈现宽幅震荡调整走势。去年8月初,股票市场开始新一轮的上扬,股指快速上行,10月16日上证指数收于6092.06 点,为历史最高点,此后,上证指数冲高回落,大幅回调至5000点附近后再次宽幅震荡调整。年末上证指数收于5261.56点,较年初上涨2545.84点,涨幅为93.74%。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进一步提升。2007年,沪深两市规模迅速扩张。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铝业、建设银行、中国远洋、中海油、中国神华等一批大型优质企业先后登陆A股市场;整体上市、并购重组成为市场热点;深市中小企业板取得跨越式发展,宁波银行等100家上市公司登陆中小板。2007年,A股新股发行117家,A股新发筹资4552亿元。
2.股票发行情况。2007年12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包括A、B股)数量为1550家,较上月增加18家;总股本为22416.85亿股,同比增长50.47%;市价总值为327140.89亿元,较上月增加37256.36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93064.35亿元,较上月增加14541.72亿元。12月份投资者开户数13887.02万户,较上月增加299.43万户。2007年全年,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8431.86亿元,同比增长50.72%,其中A股首发筹资4595.79亿元,H股首发筹资61.36亿美元。
3.交易情况分析。2007年,股票市场成交量放量增加。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460556.2亿元,为上年总成交量的5倍。日均成交1903.12亿元,同比增长406.97%。其中,12月份,股票成交额为29069.92亿元,同比增长89.63%。
2007年,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305434.29亿元,同比增加428.28%。日均成交金额1262.13 亿元,同比增加426.11%;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24325.38亿股,同比上升136.54%;日均成交100.52亿股,同比增加135.58%。
2007年,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155121.93亿元,同比增加375.07%。日均成交金额641亿元,同比增加373.14%;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12078.38亿股,同比上升106.07%;日均成交49.91亿股,同比增加105.22%。
(二)债券市场
1.债券发行情况。2007年与2006年相比,各主要券种发行人都增加了在债券市场上的筹资额度, 债券一级市场发行次数和发行规模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共发行债券636次,发行总量达7.9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7次,2.27万亿元,两项增幅分别为27%和40%。央票、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仍然是一级市场的主要品种,三者发行量占到市场总发行量的90%以上,分别为4.07万亿元、2.18万亿元和1.09万亿元,(三者占比分别为:52%、27%和14%);信用类债券本年发行量虽然仍然占比较小,但较上年却有较大突破,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小步快跑态势,本年企业债发行量1719.86亿元,较上年增长73%,短期融资券发行量3349.10亿元,较上年增长14.71%。
2.债券存量。截至2007年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共有997只,比上年增加223只。人民币债券存量达12.33万亿元,比上年的9.25万亿元增加3.08万亿元,全年托管量增幅33%。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11.14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90.35%;交易所市场可流通量0.33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2.68%;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0.04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0.32%;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0.83万亿元,占6.73%。从现有的债券结构看,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三足鼎立,托管余额分别为4.65亿元、3.66万亿元和2.87万亿元,分别各占市场37%、30%和23%;信用类债券余额则已突破万亿元,占到剩余的10%,包括由企业债(4422.10亿元,3.6%)、短期融资券(3203.1亿元,2.6%)和商业银行债(3127.7亿元,2.5%)。
从机构投资人持有结构看,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和基金作为主力机构,分别持有债券市场67.6%(8.33万亿)、7.6%(0.93万亿)和4.2%(0.52万亿)的存量。
从各期限品种存量结构看,1年期以下的短期品种存量增长幅度最大,本年末托管量达3.25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余额的26.3%,较上年的1.81万亿元增加了80%;1~3年期品种托管量和市场占比均有显著增加,分别为3.18万亿元和25.81%;3~5年期品种托管量则大幅下降,年末托管量1.26万亿元,较上年的3.69万亿元缩减了2倍多,托管占比也由原来的39%下降到10%。5年期以上品种托管量也比上年有所增长,存量规模达4.6万亿元,占比为37.7%,其中5~10年期品种比重增长较快,年末达2.53万亿元,占比增长20.5%。
3.债券交易结算情况。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再创新高,全年共结算103.86万笔,结算量高达64.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61.43%。其中,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量放量增长,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交易结算量有所下降。三个市场交易结算量分别为631273.09亿元、17462.25亿元和35.67亿元,占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97.31%、2.68和0.01%。
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2007年,银行间市场全年交易呈快速增长势头,共交易结算18.86万笔,交易结算量超过6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和57.5%。本年共248个交易日,日均结算761笔、25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3笔,998亿元,也大大超过本年交易所A股日均交易量1912亿元的规模,银行间市场继续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交易品种中,质押式回购大幅放量是拉动债券市场交易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现券交易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和借贷交易作为新兴的衍生品业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投资人参与热情也比往年更加高涨,交易结算量呈倍数增长。
二是柜台市场。本年度,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柜台市场投资者数量已经达到533万个,较上年增长1.8倍。同时,承办商业银行记账式国债柜台业务的机构也由原来的四家增加为8家,新增的机构有民生银行、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
2007年与上年情况基本相似,受到股票市场过热影响,柜台市场交易相对比较清淡,全年交易仅发生35.67亿元,投资人主要以卖出为主,卖出规模的32.68亿元远远高于买入规模的2.99亿元。
从承办银行的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量来看,投资人通过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办理的国债交易量最多,分别为15.31亿元和9.05亿元,通过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办理的国债交易量也较大,分别为7.29亿元和4.01亿元。分券种来看,一些老债交易比较活跃,而新债买卖则比较稀少,040004、040007和060001为最为活跃的品种,当年交易量为5.58亿元、5.14亿元和3.64亿元。
三是交易所市场。2007年,交易所债券市场走势与银行间市场走势基本一致,全年指数振荡走低,年初开盘于114.31点,年底收于112.14点,下跌2.17点,跌幅大于银行间市场,达1.94%。交易所债券交易量合计为17462.25亿元,较上年的18279.33亿元有所下降。其中上交所全年国债现券交易量1164.27亿元,国债回购量16292.9亿元;深交所国债现券交易量仅有5.08亿元。
4.2008年债券市场展望。2008年,债券市场依然要在多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博弈。从全年来看,空头因素主要有:一是通胀压力不容忽视,特别是春节前后由于消费需求旺盛,有可能拉动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再加上翘尾因素,CPI上半年上行压力较大。外部冲击如国际粮价上调压力增大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等因素也对内输入了通胀,加大成本上涨动力,这种情况在2008年可能演变为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其次,2008年宏观部门明确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仍有上升空间。第三,地方政府换届,投资增速过快的趋势要想得到控制,难度较大。多头因素主要有:第一,货币信贷增速背离程度有望趋势性扩大,商业银行债券配置需求将大幅增加,资金面推动将形成债券市场的趋势性上涨。其次,股票市场收益率降低将减弱“羊群效应”,股市资金有望回流银行间市场。另外,通过收益率曲线的点差也可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美国国债收益率的点差和通货膨胀率就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很高,即CPI越大,长短期利差越小,且在CPI到达峰值时,长短期利差将会扩大,而在CPI到达谷底时,长短期利差面则临缩小的趋势。那么,在我国目前CPI创历史峰值,收益率点差亦同时有探底迹象的情形下,有专家认为未来通货膨胀走势已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2008年全年CPI指数会有所回落,且整体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2008年,债券市场整体回暖,而且下半年表现要好于上半年。中长端收益率在资金推动下有望下行,短端收益率受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有抬升压力,收益率曲线有望平坦化下行。
(三)期货市场
2007年1~12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728426794手,同比增长62.06%;累计成交额为409722.43亿元,同比增长95.06%。
1.分交易所情况。2007年1~12月,上海期交所累计成交量171,127,666手,同比增长47.25%; 累计成交额231304.66亿元,同比增长83.43%。大商所累计成交量371,227,674手,同比增长54.23%;累计成交额119,245.39亿元,同比增长128.64%。郑商所累计成交量186,071,454手,同比增长101.02%;累计成交额59,172.38亿元,同比增长86.12%。
2.分品种情况。分品种看,2007年1~12月,上海期交所期铝合约的交易量为9647104手,同比下降65.38%;期锌合约的交易量为20430898手;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84383454手,同比增长61.98%;燃料油期货合约交易量为24010188手,同比下降5.72%。
2007年1~12月,郑商所棉花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5886502手,同比增长41.91%;菜籽油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319052手;白糖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12148958手,同比增长284.73%,环比下降18.79%;PTA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90936110手,同比增长54.96%;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77956702手,同比增长165.70%;普通小麦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51438手,同比下降8.32%。
2007年1~12月,大商所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94865442手,同比增长433.13%;黄大豆二号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40062手,同比下降98.96%;玉米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118873484手,同比下降12.13%;豆粕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129438932手,同比增长105.14%;棕榈油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678350手;豆油期货合约的成交量为26567732手,同比增长28.56%。
二、2007年四季度行业政策热点
(一)中国证监会颁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
酝酿多年的基金管理公司专户理财业务终于尘埃落定。中国证监会2007年11月29日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
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标志着基金管理公司为特定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试点工作即将展开。
根据试点办法,基金公司可以从专户理财业务中收取不低于同类证券投资基金费率60%的固定管理费率以及不高于委托投资期间净收益20%的业绩报酬。专户理财委托财产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等。
按照试点办法要求,申请专户理财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净资产及资产管理规模,应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在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资产。基金管理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就可申请这项业务。
试点办法还要求,申请此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应有健全的公平交易管理制度,有效的投资监控制度和报告制度,并已就防范利益输送、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制定了有效的业务规则和措施。试点办法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公平地对待所管理的不同资产,建立有效的异常交易日常监控制度,对不同投资组合之间发生的同向交易和反向交易进行监控,并定期向证监会报告。证监会要求,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与公司的其他资产管理业务之间,应当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行为。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保护好各方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监管层目前正在根据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发展的特点,抓紧制定公平交易制度指引,力争在投资管理、交易分配等各个环节,公平对待各类投资者。
(二)证监会、银监会联合下发《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技术指引》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监会2007年12月联合并施行《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推动第三方存管技术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此次的《指引》在技术管理体系、系统建设、据交换、运营保障、应急恢复与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在技术管理体系中,明确了各参与方的总部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三方存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第三方存管系统的管理。同时,还要求指定专门的技术联络员,具体负责与监管机构、技术协调小组、相关参与方之间的对口联络。另外还规定,各参与方应积极参与探索建立证券业和银行业之间的第三方存管技术沟通协调机制。等到时机成熟,可成立由证券业和银行业共同组成的技术协调小组,负责对第三方存管系统的重大问题及安全情况进行沟通、协调和通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及制度。
在第三方存管系统的建设上,《指引》对各参与方总体主要提出了以下明确要求:系统日处理能力应达到最近一年内银证转账最大日处理量的5倍以上;应建立灾难备份系统、主用系统;灾难备份系统的设计恢复时间目标应少于60分钟,恢复点目标应少于10分钟,系统运行性能降低预期应少于50%,主用系统和灾难备份系统的通信线路应保持畅通。有条件时,建议采用主用系统和灾难备份系统处理能力相同、轮换交替使用的双系统模式;相关的应用系统应实现系统的热备份,支持自动切换。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指引》指出,数据交换机制应支持报文校验、动态密钥交换、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在交换的数据中,客户资金密码、银行结算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应加密,不得以明文方式交换。同时,为确保客户资金的安全,对转账交易类业务,第三方存管系统应具备“不可否认性”。为了有力保障运营的顺利,《指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三方存管系统全年实际可用性应达到99.9%,单次故障停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指引》要求各相关参与方之间应建立直接的沟通协调机制,协作完成第三方存管系统的联调、上线等工作,共同确保第三方存管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做好应急处理,各参与方应对第三方存管系统的软件升级、变更等操作建立规范的流程,确保变更的请求发起、开发测试、实施等工作规范开展。并在冗余备份及处置技术事故时规定当出现故障时,应能在30分钟内完成备用设备的切换。并在30 分钟内向相关参与方紧急通报,以便共同配合解决问题,并在2个工作日内向相关参与方提供有效的事故说明及处理文档,各参与方应共同做好技术事故发生后的投资者解释与安抚工作。
按证监会规定的时间表,所有券商必须在2008年8月31日前实现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在银行的第三方存管业务,12月底前全面完成上线工作。此《指引》在第三方存管业务全面上线之前推出,也为第三方存管在技术的实现上提供了相应标准,从而有据可依,为此业务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草案拟定,已进入相关审核阶段
经过约两年的反复研讨、修改,《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草案日前拟定,已进入相关审核阶段。业内人士透露,通过行政、司法手段加大对中小证券投资者的保护力度,是草案主要内容之一。此外,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最终将走向市场化,管理方式将转变到动态的以绩效为导向上来。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成立两年来,在风险券商处置、债权人赔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集中的券商综合治理结束后,该公司如何经营管理、运作发展等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其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也较为复杂,有待通过理论研究和进一步实践来解决。
《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是证券市场“两法四规”的组成部分。“两法四规”包括《证券法》、《公司法》,以及《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和《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四部行政法规。其他三部行政法规被国务院列为力争年内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但目前均未出台。业内人士预计,《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的出台也尚待时日。
(四)中美鉴署加强衍生品市场监管合作协议
2008年2月12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和CFTC已于当日达成相关协议,双方将举行正式会议来提升中美两国在衍生品市场跨境监管等方面合作的力度。已于2002年1月与CFTC签署“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中国证监会,并未在其官方网站上披露相关信息。而业内相信中美在衍生品市场跨境监管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机已经来临。
根据证监会网站日前公布的“中国证监会与境外监管机构签署的备忘录一览表”,早在1994年4月,中国证监会已与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签署过“关于合作、磋商及技术协助的谅解备忘录”。在美国,有关大宗商品的衍生交易由CFTC监管,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由CFTC与SEC共同负责。在衍生品市场国际化色彩浓厚及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今天,中美这两个大国在衍生品市场监管方面加强合作已日显重要,这不仅表现在崛起的中国向成熟市场学习先进监管经验上。
(五)证券期货业首个推荐性国家标准出台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消息,我国证券期货行业首个推荐性国家标准《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国际证券识别编码体系》,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于2月正式。证监会发出的通知要求,加强国际证券识别编码(ISIN编码)在证券期货行业的推广应用,以促进证券期货信息交换的标准化、国际化。ISIN编码是全球通用的、用于识别各个国家或地区证券的唯一代码,主要用于证券的跨境交易和结算。该编码由12位数字或字母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前缀是由2位字母组成的国家或地区编码(中国为CN),此后的基本号码为9位字母或数字,由各个国家和地区自行编制,最后1位是校验码。根据上述编码规则,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为我国证券自主分配了相应的ISIN 编码,并已在全球正式启用。
(六)商业银行参与期指结算门槛或将降低
商业银行参与股指期货结算门槛或将降低。最新一稿的《商业银行从事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中显示,商业银行参与股指期货,取得特别结算会员资格至少需要缴纳6000万元人民币的结算备付金;随着结算业务规模增加,结算备付金需按照客户权益的6%增加。
据相关人士介绍,经过去年下半年的讨论,业内争论较大的商业银行从事期货结算业务结算备付金问题基本已经确定。根据最新《办法》显示,取得特别结算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当以自有资金,向期货交易所在交易保证金存管银行开设的结算备付金专用账户缴纳结算备付金,缴纳的标准按照以下两标准中的最高值:人民币6000万元,特别结算会员商业银行结算的非结算会员权益或者非结算会员客户权益之和的6%。
此前,有消息称在这新一稿中还添加了有关银行有权要求期货公司提高保证金的规定。如果商业银行认为期货公司风险较大,商业银行有权要求期货公司提高保证金,但判断期货操作风险的标准暂时没有明确。一位银行的期货风控业务员称,目前在股指期货压力测试中,银行基本都是通过期货公司的业绩排名、在商品期货中是否有过违规行为以及该期货公司的财务指标,确定不同期货公司的保证金标准。
城市化经济,是指在城市化影响下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深层次含义来看,城市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经济,关键在于城市发展中经济的动态变化。新形势下,城市变化将居民原有的农村户口变为非农业户口,除了这些表面变化,更多的是城市变化效率、发展质量等城市内涵的变化,与传统城市产生了根本性变化。
金融经济力,作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指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活动不断向外扩张的正向作用力。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经济力是虚拟性金融促进经济朝着高效、正向方面运行的作用力,存在于城市化经济内部。其中金融活动作为金融经济力的重要主体,其外延较为丰富,如金融要素、金融市场及机构等[1]。在实践活动中,金融经济力不仅会对经济体制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且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前者体现在市场、政府方面,后者涉及内部与外部性。城市化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力从不同的角度,对“城”与“市”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别。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产生的作用
金融经济力与城市化经济运行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前者对后者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是后者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持续、健康的城市化经济运行,能够为金融经济力积极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多机会。
(一)金融经济力对“城”产生的影响
土地作为“城”中的核心,城市化经济下,土地由原来的基本形式转变为资产化土地,其创造的价值表现形式为地租。地租波动除了会受到区位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影响。因此利率成为金融经济力调节城经济运行的关键点。除此之外,金融还会从其他途径对城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2]。详细来说,一是对房地产市场中,负载“城”要素的城市土地对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简单来说,金融市场体系成为调节“城”需求的关键性因素;二是基于分配理论,在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下,拓展投资渠道,为个人投资创造平台;但是重视金融支持,特别是金融服务范围,为城市土地流转市场等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二)金融经济力对“市”产生的影响
“市”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作为促进城市化经济均衡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当“市”供给大于或者小于市的需求,势必会出现不平衡现象。金融经济力通过内部、外部机制调整短期市经济运行,引导其由不平衡朝着平衡方向转变[3]。从内部机制上来看,如果城市处于封闭状态,那么“市”的经济运行将会由最初的市供求状态决定。
(三)金融经济力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针对城市化经济发展来说,只有“城”与“市”都处于均衡状态下,才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成为城市经济运行的终极目标。金融经济力作为关键性调节机制,在实践中,采取多元方式和方法,促使原有不可持续城、市非均衡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化经济处于平衡状态,从而为城市化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土地供求、城市地租价格等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促使各项要素都能够实现均衡、持续性发展。简单来说,各方面利益主体对城市供求及需求行为能够达到制衡状态[4]。可见,金融经济力作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支持,且能够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为和谐城市构建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三、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发挥调节作用的措施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经济发展存在短缺、过渡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亟待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调动地租调节能力
城市地租是金融经济力调节城市化经济的重要途径,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由非均衡性朝着均衡性方向发展。因此在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应重视城市地租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政府应努力创造更加优势的条件,建设城市金融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可以从制度、政策层面上入手,完善土地市场自由流转机制,采取多元投资品种、工具,以此来适应城市化经济运行趋势。另外,还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如针对二者中任何一方均衡、而另一方不均衡,可以对资本市场交易顺畅存储进行投资,提高现有资金利用率,对城市地租机会成本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5]。或者对城市基础设施、市政服务都能够发行差异化市政债券,以此来调节城市土地价格。
除了对地租的调节,还需要充分发挥宏观级差地租调节能力,促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区位之间、不同土地经济效益地租管理。宏观级差地租调节是促进城市化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城市化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
(二)创建包容性金融体系
金融经济力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到包容性成长的过程。其在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城市化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经济力调节能力建立在金融发展等基础之上[6]。因此在实践中,应顺势而为,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构建并培育包容性金融体系,促使其能够发挥动力机制,促使金融体系能够由原有单一服务朝着普惠型服务方向发展,促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范围,真正意义上实现金融体系全面、包容目标。
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需要建立在普惠、共享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对弱势融资群体的关注力度,为其环节资金压力,接受来自正规金融体系的帮助和扶持,逐步消除不平等现象[7]。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加强对金融发展分配效率的研究,最大程度上激活金融经济力潜能,以便满足城市化本质需求。可见,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非常必要,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经济良性运行。
受内需和外需双向增长的拉动,2009年道路运输在平稳中保持较快增长,各项运输指标好于预期,较快的经济增长和有利的政策环境为交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一年来,在省厅和市交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交通厅改善交通运输业宏观调控的部署和要求,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证了青岛市道路运输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将我市2009年道路运输发展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运输生产
运输生产从总体情况看,青岛市公路客货运输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公路客货运量,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公路客货运的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公路客货运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人员流动频率的加快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农村客运站投入841万元、货运站场投入7800万元)为公路客货运输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2.运输工具的逐年增加,为公路客货运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可能。客运车辆中高级车辆比重不断加大和货运车辆运输规模稳定增长,使车辆适应道路运输市场变化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公路客货运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证。
3.道路运输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现代运输服务理念日趋成熟,使公路客运逐步向快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公路货运逐步形成以普通货物运输、特种专项货物运输、货运服务、物流服务为主的多种服务方式相结合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4.全面清理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行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强,治超和整顿交通秩序工作逐步深入使公路客货运输市场正朝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二、运力结构
1.客运运输工具
青岛市营业性客运车辆数保持稳定增长,2009年底客运车辆达到14179辆、167058客位,同比增长3.8%和2.5%,其中:班车客运2932辆、79019客位;出租客运10235辆、51484客位;旅游和包车客运1012辆、36555客位,因运输需求的增长使出租客车2009年度增长了804辆,旅游和包车客运车辆同比增长了14.7%,班车客运高级、中级和普通型车辆所占比例分别为42%、37%和21%,比2008年的29%、40%和31%,客运车辆从结构上有所提高。
目前,我市有客运企业109家,其中:班车客运业户45户、出租客运43户和旅游、包车客运42户,户均130辆,道路旅客运输从业人员达43721人。客运线路条数达765条,其中:跨省线路152条、跨地(市)线路247条、跨县线路132条、县内线路234条。客运市场逐步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2.货运运输工具
运力、运能状况逐步改善,但车辆结构虽有待提高。2009年底青岛市载货汽车达到83277辆、449386吨位,平均吨位为5.4吨。2009年度青岛市货运车辆中的普通载货汽车和专用载货汽车分别达到76279辆和6998辆,同比增长分别为-7%和10%。货运业户达到57591户(不包括农用运输车),户均车辆为1.4辆。其中100辆及以上的企业46家,50~99辆的企业55家,这与2008年度相比变化不大。
在货物运输中,大型车辆占货车总吨位的79%和普通载货占货车总吨位的67%,说明货物运输以大型车辆为主,但运输车辆以普通货车为主,栏板货车吨位占普通载货车辆的83%而厢式货车吨位占9.5%,在国家提倡安全运输和低货损运输的要求下,青岛市车辆结构还有待提高。
三、存在问题
1.货运市场争抢货源,竟相压低运价等不规范行为比较普遍。工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运输成本,一再压低运价,而运输业户之间为了揽取货源也竟相压价,造成了运输价格与价值的扭曲和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由于运价偏低,运输业户为了赚取利润,不得不靠超载来维持经营。
2.车辆超载现象严重,运输安全隐患较多。由于运价偏低,运输业户为了赚取利润,不得不靠超载来维持经营。由于超载,一方面给运输安全带来了隐患,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安全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由于超载车辆的碾压,使一些高速公路的路面提前破损,加重了对公路路基的破坏,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3.客运车辆存在部分车辆超期营运现象。部分班线确定集约化改造以来,原经营企业未及时制定改造方案,多年未实施“一对一”更新车辆,存在着部分车辆超十年仍在营运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1.对全市危险品、集装箱、货运出租运输企业及车辆进行年度审验。对30家安全标准化达标危险品企业进行复查,对27家未达标危险品企业进行考核验收。对暂未达标的危险品运输企业限期整改,保证在今年年底以前所有企业达标。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总揽全局,突出“崛起苏中、跨江争雄”主题,咬定“三先一争”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主战略,聚精会神、开拓创新,全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当前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1、经济总量呈现三个持续走高。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持续走高。1-3月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其中一产增加值亿元,增长%;二产增加值亿元,增长%;三产增加值亿元,增长%。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7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17元,增长17.2%。二是工业经济总量持续走高。1-3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10.8亿元,增长48.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7.5亿元,增长41.5%。三是经济运行质量持续走高。1-3月份,全市实现规模工业销售收入38.3亿元,增长45.2%;实现利税6.45亿元,增长61.8%;实现利润3.6亿元,增长65.8%。全市财政收入高开高走。原创:1-3月份财政总收入增幅是去年同期的2倍;一般预算收入达2.25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是去年同期的4倍。
2、项目投入保持三个快速提升。一是投入总量快速提升。1-3月份,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其中工业技改投入亿元,增长%。工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二是单体规模快速提升。1-3月份,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投入亿元,同比增长%,在全部工业投入中的占比达%。全市500-10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109个,1000-30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135个,3000-50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26个,超亿元投入项目15个。三是工业投入结构快速提升。1-3月份,从在建的176个投资超千万元的工业项目看,电子通信、特种铜材、医药化工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比重不断上升,项目个数达到90个,超过50%。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比重提高,推动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招商引资呈现三个明显提高。一是利用外资总量明显提高。1-3月份,全市新批三资企业35家,增资扩股项目13个,累计新批注册外资8325亿美元,同比增长400%;注册外资实际到帐9284万美元,同比增长127.2%,列南通各县市第一,占整个南通市近3成。引资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在批的62个外资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有4个,其中500至1000万美元项目11个,超300万美元项目9个,单体项目平均注册外资比去年同期有很大提高。三是储备项目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在谈85个储备项目中,总投资超亿美元的1个,为沙特石油项目,超3000万美元的4个,分别是新疆江苏企业家联合会投资公司皮鞋商贸城、中石油项目、巴拿马维多利业纺织品项目、美国公司项目。超1000万美元的11个,超500万美元的21个,超300万美元的13个。
4、服务业呈现三个强势推进。一是项目建设强势推进。一季度,全市开工建设服务业项目67个,总投资19.9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60个,竣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额2.9亿元,同比增长36.2%。规模以上项目44个,总投资19.36亿元。二是市场建设强势推进。全年共规划新建、改扩建市场9个,总投资11.17亿元。一季度已有7个市场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250万元,同比增长87.5%。××××*国际车城加快建设进度,投资3亿元的一期工程将于9月份竣工。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二期已经投入运行。三是现代服务业强势推进。民间资本、外资投向现代服务领域速度加快。东灶港镇充分利用蛎蚜山成为我省首个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区。总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60亩的南通新晟物流项目即将在××××*港区开工建设。规模企业注重产品设计研发,在形成和延伸产业链上做足文章,生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5、民营经济呈现三个明显特色。原创:一是扩张速度快。一季度,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260户,新增私营企业1230家,有限公司220家,平均每天新注册个体工商户约60户、新诞生私营企业14家。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到了16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二是专业特色明。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产业集聚化程度明显提高,各大特色板块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产配套、技术协作、销售联合的一体化体系,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继续保持全国专业市场首位,并跃升综合市场前八位。三是发展档次高。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升级。目前,全市项目投入中有70%来自于民营领域,80%的新增长点项目脱胎于民营企业,全市科技型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0%以上。
6、农业园区呈现三个不断放大。一是发展规模不断放大。1-3月份,全市共建设农业园区40个,园区投资规模明显扩大。其中,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园区共3个,投资额1584.7万元,分别占园区总数的7.5%、22.09%。二是发展类型不断放大。1-3月份,全市建设的农业园区中,综合类园区7个,种植业园区13个,畜牧业园区11个,水产业园区6个,观光业园区3个,分别占我市园区总数的17.5%、32.5%、27.5%、15%、7.5%。我市观光农业的兴起,使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了农民自主创业,实现了农民就地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三是发展档次不断放大。园区内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园区内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园区效益和园区辐射力。三和镇引进的奶牛养殖园区业,占地1500平方米,建成了全国首家配备地下空调的养殖基地;麒麟镇引进的野猪养殖园区,为全市畜牧业内部结构树立了新的典型。
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市经济发展各个领域都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但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招商引资中,大项目不多,特别是能拉动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的大项目还不多。三是企业应税销售占统计销售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下阶段,全市经济工作要继续保持当前的运行势头,必须及时分析和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及时研究和分析我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围绕“三先一争”目标,力争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