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品德教育的方法

品德教育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品德教育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品德教育的方法

篇1

苏霍姆林斯幕说过:“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他把环境同教育摆到了同等的位置。中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语,也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可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成长。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志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美好品质,养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为此,学校应创设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学校里的一切都看作是育人的阵地。这样,通过环境建设,让校园中的一切事物都在说话,让校园中的每个地方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优秀思想品德得到培养,良好习惯得以养成,情操得到陶冶。

二、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行动

小学生富有模仿性,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以一些先进人物为榜样,利用他们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激励教育学生。作为榜样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伟人、民族英雄,科学家和各方面杰出的人物,也可以是全国十佳少年和本校或本班的优秀学生。利用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能激励学生仿效榜样去认识和处理问题,爱憎分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所以,我们要把中小学榜样教育上提倡的“学英雄、见行动”这条宝贵经验,切实地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

三、运用故事情境,激励启发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四、再现生活情节,提高认识

篇2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在学生越来越关注个性和多元化价值追求的今天,我们班主任必须学会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得理论和方法,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笔者懂得了只有这样,思想工作才会有成效可言。

1从“心”开始,用“心”育德

首先,我们班主任必须抓住学生的心里才能对其实施教育。从“心”开始,不外乎我们必须从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心理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力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记得我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因父母都打工在外,家里只有奶奶照顾他,父母挣了钱,给他买了电脑。由于没有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手中的电脑便成了一件纯粹的玩具。他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就连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他都不完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导致课堂上听不进去课。看到这种情形,我便耐心地对他进行了漫长的心里教育历程。首先进行家访,在他的家中和他一起聊网络游戏。在他和老师的谈话进行到兴致时,我帮他制定了一套玩游戏的方案。方案中含有学习的成分,只是他不知道罢了。一星期后,我对他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他居然主动把问题积累起来并向我讨教了。有了起色,我又向纵深引导,给他制定了新的一星期计划,他欣然接受了。就这样经过两个月时间,我给他安排了计算机比赛。他不负期望竟然取得了第一名。从此后,他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了。语文、数学成绩在期末检测中跃居班级第四名。由不学,到主动学经历了漫长的心里路程,在引导的过程中是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不是义正言辞,滔滔说教,这就是从心开始的结果。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自然成绩就上升了,学生本身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2变“说教”为体验,变“体罚”为训练

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在“动情”和“明理”的基础上训练才能定型。我们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提倡变“说教”为“体验”这种方法。例如:学生中常出现劳动懒惰的情形,这种情形靠说教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于是,我便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的活动“擦玻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在大家的感召下,这位懒惰的学生也报了名。在擦玻璃的过程中,他精神集中,擦得仔细认真,结果他取得了第二名。他用手背摸着满头大汗笑了,笑脸上透着累,但都能过多的是快乐、开心。此后的周末大扫除,他再也不懒了。在学生中,还有一种人,犯错误屡教不改,有时气得老师难免动动手。不过,这在“教师法”里就是体罚了,是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即不违法有能教育学生不犯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体罚”。那怎么办呢?我们经过师生共同研究讨论结果找出了一条妙计:变体罚为训练。有谁犯了校规就让谁做体育运动:跑步、蹲起等运动。这样一来,学生即受到了教育,教师的行为也不至于违法,师生都受益。我们班主任,要改变工作中说得多,效果差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应经常学习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的知识总结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提高自己的工作方法。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后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8-01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在学生越来越关注个性和多元化价值追求的今天,我们班主任必须学会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得理论和方法,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笔者懂得了只有这样,思想工作才会有成效可言。

1 从“心”开始,用“心”育德

首先,我们班主任必须抓住学生的心里才能对其实施教育。从“心”开始,不外乎我们必须从了解和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心理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力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

记得我曾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因父母都打工在外,家里只有奶奶照顾他,父母挣了钱,给他买了电脑。由于没有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手中的电脑便成了一件纯粹的玩具。他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学习,就连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他都不完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导致课堂上听不进去课。看到这种情形,我便耐心地对他进行了漫长的心里教育历程。首先进行家访,在他的家中和他一起聊网络游戏。在他和老师的谈话进行到兴致时,我帮他制定了一套玩游戏的方案。方案中含有学习的成分,只是他不知道罢了。一星期后,我对他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他居然主动把问题积累起来并向我讨教了。有了起色,我又向纵深引导,给他制定了新的一星期计划,他欣然接受了。就这样经过两个月时间,我给他安排了计算机比赛。他不负期望竟然取得了第一名。从此后,他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了。语文、数学成绩在期末检测中跃居班级第四名。由不学,到主动学经历了漫长的心里路程,在引导的过程中是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不是义正言辞,滔滔说教,这就是从心开始的结果。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端正了,自然成绩就上升了,学生本身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2 变“说教”为体验,变“体罚”为训练

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而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在“动情”和“明理”的基础上训练才能定型。

我们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提倡变“说教”为“体验”这种方法。例如:学生中常出现劳动懒惰的情形,这种情形靠说教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于是,我便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的活动“擦玻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在大家的感召下,这位懒惰的学生也报了名。在擦玻璃的过程中,他精神集中,擦得仔细认真,结果他取得了第二名。他用手背摸着满头大汗笑了,笑脸上透着累,但都能过多的是快乐、开心。此后的周末大扫除,他再也不懒了。

在学生中,还有一种人,犯错误屡教不改,有时气得老师难免动动手。不过,这在“教师法”里就是体罚了,是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即不违法有能教育学生不犯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体罚”。那怎么办呢?我们经过师生共同研究讨论结果找出了一条妙计:变体罚为训练。有谁犯了校规就让谁做体育运动:跑步、蹲起等运动。这样一来,学生即受到了教育,教师的行为也不至于违法,师生都受益。

我们班主任,要改变工作中说得多,效果差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应经常学习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学的知识总结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提高自己的工作方法。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后升华。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班级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何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必须在动情和明理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训练才能有成效。因此我们班主任必须把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运用的合理,重视学生到的意志力的培养,让好习惯铸就学生的健康心理。

篇4

1. 多启发诱导 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的手娟丢了他真着急”,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找手娟;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医院游戏”,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篇5

1.动态性:一般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讲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体育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各项活动,因而学生的思想往往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其特点是动态性而不是静态性。

2.经常性:体育课一般在操场上进行,具有活动空间大,干扰因素与突发事件多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特征容易得到暴露,各种思想随时都可以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在每节课的各个部分中都要注重强调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二、遵循四条途径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课堂常规是把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守的要求和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执行课堂常规对学生的表扬,接受课堂常规中反馈出来的批评,以及严格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教育,保证课的正常进行。教师应遵守课堂常规,树立学生良好道德意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因地制宜,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如用接力跑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跳跃项目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球类项目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舞蹈、韵律操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等。

3.结合组织教法进行教育。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识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组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通过队形队列的练习,培养学生动作规范整齐性和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保养运动场地、送还运动器材,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高尚品德。

4.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想由于爱好的不同都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不管是好的现象或是错误的倾向,都要因势利导,及时开展表扬与批评,利用良好的集体舆论作引导,帮助学生抵御不良倾向。课堂上教师要言尽必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说服,坚持正面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实做好育人工作。

三、运用八种方法

1.意识教育法。意识教育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白目的、任务、意义、途径和效果,动员其主观意识和兴趣,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质。如在中长跑教学中,通过讲解长跑知识、技能、技巧、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告诉学生练习中长跑会碰到的障碍以及科学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战胜困难,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

2.说服教育法。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讲解、讲评、座谈讨论、个人谈话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引导学生明确是非,提高识别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和情感兴趣,把握好学习动机,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培养好品德。运用说服法做好充分准备,要做好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观点、有事实,通过具体事例进行科学分析的指导,以理服人,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困难训练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困难环节,促使学生作出努力,突破难点,提高思想素质。如适当增加器材的高度、远度、重量和数量,相应提高动作的次数、难度和质量标准,改变动作节奏的重心,增加动作的障碍、阻力和对抗因素等,在教师的“激励”和“示范”下,学生勇敢面对困难,通过自身顽强的拼博,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规范反导法。用制度和规则的制约,指导学生的行动,培养很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如体育课的课堂纪律、规章制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必须自觉接受,努力做到做好。又如游戏和教学比赛的规则,任何人都要执行和遵守,不得犯规。这样就能发挥制度规则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体育情操。

5.批评教育法。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纠正不良倾向,是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课堂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出警告,提醒学生注意;在小结时,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对问题较为严重,一时不能接受意见的应该采用个别谈话,并配合班主任或家长,帮助学生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批评一定要注意方法,形式要灵活多样,语言要精炼文明,态度要认真诚恳,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去感动学生,这样的批评教育方法必能收到好的效果。

6.评比竞赛法。通过检查评比和竞赛,考评学生在体育课中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表现。其内容包括组织纪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遵守游戏竞赛规则,爱护公物、互相帮助等。由于青少年要求进步,好胜心强,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评比竞赛,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组织评比竞赛,条件要明确具体,要使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等,评比要充分发扬民主、公正。

7.表扬鼓励法。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博精神,教师要及时表示赞许,作出好评,树立正气,鼓励学生奋发向上,调动学习积极性。表扬要一视同仁,谁做得好,就表扬谁;对过去有过错误的学生更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表扬。

8.榜样教育法。榜样对青少年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用英雄模范的事迹教育学生,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培养教育方法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二是用学生中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学生看得见、模得着、利于正面的学习;三是教师的表率作用,体育教师要以整洁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和举止,严肃的作风给学生树立榜样。

篇6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哪门课感兴趣,便会对哪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萌发积极的思维意识。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景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激励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学习障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干扰学生,即“布惑”,使学生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并以此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并去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如我们在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时,提到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此时可向学生“布惑”:“目前我国经济还落后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取查阅资料,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通过动手、动脑让学生比较信服,也觉得丰富了只是,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兴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那些内容深刻、耐人寻味、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语言,运用录像、表演、歌曲等创设教学情景,激感等,必然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教师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2.稳扎稳打,稳中求新,落实三维目标的统一。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别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目前,我们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还是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所以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高兴了,但往往容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兴趣。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另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篇7

2.注重家庭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人们的第一任老师都是父母,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时代,我们很多的时间都是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家庭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也可能不一样,家长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该计划要与学校的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具有相同内涵的教育。

3.注重课余时间的思想品德教育。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怎么用相同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利用时间。上学期间的课余时间是很宝贵的,如果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那将会对教育有很大帮助。老师可以在课间组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可以起到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4.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选择意识,他们还只会跟从,只会模仿。小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所以,他们一定会无意识地去记住一些老师的动作、行为等,然后去模仿它们,因此老师一定要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做有损道德的事情,让自己与时代同步,保持自身魅力,不被社会淘汰,这样学生也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5.实现学生生活实践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渠道去学习、去接受知识,这就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挑战,因为学生可能会在教学以外的地方发现他们更感兴趣或者是他们认为对的事情,这样他们就会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老师一定要及时修正他们的这种思维。比如,对于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小的时候没有好的生活环境,会很自卑,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愿意努力,长大以后也一定能作出一番业绩。相反,对于那些家庭环境相对好的城市学生,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老师可以让他们去体验一下乡村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农村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差,自己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秀,农村同样可以有很优秀的人才,告诉他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6.思想品德教育要体现对学生发展的充分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启发为主,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完全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老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思想品德教育很多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时刻保持激情,活跃思维,自己去发现答案,从而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

篇8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52-01

一、教会学生认识自己,促其健康成长。

我们现在所教育的对象是处在7~13周岁的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经济发展的今天,他(她)们的家庭大部分进入小康阶段,优裕的条件,爷爷奶奶的溺爱,把他们中的大部分推上了“小皇帝”的宝座。因此,他们在校自以为是、唯我独尊。面对这一群“皇帝”,笔者认为:

1.利用有效课堂,探讨“自我”。

品德课在编排中,有这样一课《我更了解自己》,教师在教学中不妨这样安排,课前布置口头作业:我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家长、邻居、亲戚、同学对我如何评价?教师让胆大的同学先自我介绍,介绍不足之处,同学们可以补充,教师再给予归纳。

那么我们应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呢?首先,我们应正视缺点,平静理智地对待它们;其次,分清哪些是可以克服的缺点,哪些是不能克服的缺点;再次,如果可以克服的缺点,我们应充满自信,意志坚定地一步一步想办法完善自我,虽然我们不可能是完人,但如果我们缺点少一些,岂不是离完人更近了一些,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容易了解自己,并学会看待别人。

2.引导学生与人相处、沟通

在学校中,学生之间难以相处,不能相互沟通。教师应怎样引导他们相处?首先引导他们学会赞扬他人,从而得到相互赞美,赞美他人是一种肯定、鞭策,可以使他人或自己树立自信、笑对人生,并要求学生每天赞美一人,使全班学生在赞美与和谐中度过每一天。

二、利用课本内容启发引导学生理解环保、懂得珍惜

《地球在发低烧》一课形象介绍了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我们现处的环境、气候都发生了变化,冬季不在寒冷,夏季出现高热现象,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2003年欧洲有2.1万人因酷暑死亡,有些地方连铁轨都在高温下变形,全球变暖还会影响南北极冰川高山部分融化,以而使海平面上升,有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大陆沉到大海。当学生们知道这些情况后自然会发问:引发这一系列的原因是什么?这时教师引导: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发生的热量,并阻碍地球表面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地球大气增温,这一现象与我们自家蒸馒头相似,使蒸笼内温度变高。这一现象科学家称为“温室效应”。然后再引导学生,我们现在为什么禁烧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利用水力、太阳能和风能等发电,减少向大气环境排放二氧化碳,大力种植花草树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一系列做法的原因。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环保,为环保尽力。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1.利用课本资源使学生了解历史,树立学生的爱国思想。

利用课本资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独有的传统中药治疗法、推拿、针灸等能治疗其它国家认为不能治疗的疾病。古代医学泰斗李时珍、华佗,他们的医术、医术专著流传到全世界,已经被翻译成日、德、英、法等多种文字。中国古代的数学家、科学家已为全球人所知晓,我国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现代航空工业已跃居世界前列,结合现在的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等内容,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我是中国人,我为中国而感到骄傲。

2.利用多媒体手段和事例,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

学生对课本内容不可能一目了然,教师可在网上搜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片,做成幻灯片,利用学校电教手段将内容播放出来,使学生能直观了解课堂内容。

篇9

(一)对品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现阶段, 很多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的品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忽视了这门课程在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 导致学校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 而对于学生的品德课程只是表面上表示很重要, 但是在实际中已经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过分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品德的教育。 所以,现阶段的学校和家长并没有将小学生品德课程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 使得小学生品德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和提高。

(二)缺乏专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现价段,我国在小学严重缺乏品德教育的专职教师,虽然有的学校有品德教育的专职教师, 但是教师由于缺乏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导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一些小学品德教师没有参加过集体培训或者学习而直接进行授课,这样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机械,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品德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除此之外,一些学校过分的重视数学、语文和英语主干课程的学习,而将品德教育作为副科来看待,虽然将品德课程纳入了课程学习计划,但是学校的不重视,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程结构下学习,逐渐地也就忽略了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品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长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材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生活目前, 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课本主要以两史一情 为主要教育核心 ,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对学生的思想、 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观点的教育。 但是在品德课本中的一些内容较为理想化,导致不能够与实践相联系。品德课程起源于实践生活中, 而现在的课本中的内容将其视为一种孤立的现象, 这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相背离的局面。 品德课本中包含了较多知识性的内容, 而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如果课本中加入过多的知识性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品德,实践品德所起到的实践意义不大。

二、 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鼓励学生扮演角色,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将品德课程的教学变得生动化和实践化。 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从而将课文中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演出来。 学生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 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品德教育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中,让学生扮演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买东西的这个情节,并让扮演的学生试图去说服对方。在学生表演完成之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再进行表演,这样通过不断地完善,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区别与差距,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对品德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本,必须通过其他一些实践活动,深化对思想道德的理解。 开展课堂辩论,是深化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抓住思想道德的认知冲突或者学生的认知冲突, 通过辩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深化学生对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篇10

二、激发中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1.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要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兴趣,就要从基础的自身品德树立开始做起[3]。学校、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对中学生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家长与学校要定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在行为习惯中树立典范。在普通中学校园中普及各类思想品德教育规范,爱国守法、尊师守信、团结进步,自强不息等基本道德规范都要进行传播,培养和教育大家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基础素质,养成积极向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有的思想行为可以通过激发兴趣进行培养,有些行为习惯必须出台相关的校规进行强制规范。

2.注意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时事,以这些时事开展课程教学。例如,一些学生爱聊天,爱谈时事,爱畅谈自己的观点,对于时事战争,对于社会动态,对于新闻大事,都会津津乐道。可是一上思想政治课,就提不起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过于死板,教育过于陈旧,忽视身边的人和事情,忽略了能够加强学生记忆力、创新力的环境。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了解的感兴趣的时事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4]。例如,在讲解《心理健康》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最近发生的“大学寝室投毒事件”与早前发生的“马加爵事件”等,讲解造成这些恶性事件的根源,阐述其与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是密切相关的。

3.创设情境,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教育培养的重要核心,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修养素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社会的各类活动中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出发结合社会实践活动,靠近社会,聆听社会[5]。

4.启发自觉教育,引导主动学习。(1)教师要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大多学生都是渴望自己成为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教师应将他们的这一愿望同振兴中华、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社会交际中,都体现其优秀的思想、优秀的品德,从而使他们由自觉地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他们发自内心的需要。一旦学生没有这种自觉的形态意识,就算身在正确的思想教育之下,但内心却在此过程之外,其思想品德教育是不会有所提升和有所改观的。所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独立性。过去的填鸭式的硬灌,学生老实听话,都不再是现今社会成功的表象。这些陈旧的方法对于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无用的。现在的教育方针是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形成一定的思想,通过师生对话,思想的频繁交流,促使学生认识真理、把握真理。

篇11

一、 热爱思想品德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兴趣

爱教育,是教师教学的思想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人,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树立坚定的事业心。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精神寄托方面却是十分充实的,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当把一个个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时,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反映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中,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热爱思想品德,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呢?首先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其次,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 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全面了解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提高了,在其他方面也会有所提升,这就是思想品德在学生们成长中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时教师就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但近几年在我们教师中,有的并不如此,他们总是偏爱优生,而歧视后进生,公开让全班学生对之疏远,甚至进行人格侮辱。在批评学生时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威胁恐吓,使学生终日紧张,提心吊胆,那样只能更加挫伤学生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例如,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程上,我不搞硬性的“管、卡、压”,而是“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思想和学习上坚持“导”和“引”为主的教育原则。我给班里全体学生都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爱好特长,学生的性格和开展活动情况以及平时的表现情况等),进行跟踪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科学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迎接明天,展望未来;指导学生发展个性,树立学习的自主意识,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奋发进取;教育学生保持开朗的心境,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学会以尊敬、信任、团结、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达到心理相容。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对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严格要求是无可厚非的,但严中有爱、严而得当才能使他们在这个温暖大家族里茁壮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不能对儿童感情用事,厚此薄彼。

篇12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新的学期马上开始了,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生活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建议如下:

新学期一开始,就要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刚进入小学的新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一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观念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教师应该抓住孩子们好奇的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应该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联系实际,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经常让大家讨论,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教师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教师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教师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教师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篇13

课堂上,为了维护严肃的“课堂气氛”,教师们往往制定“严格”的坐姿和机械的问答学习方式。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像这样凝固的学习空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挑战。具体做法如下。

可以多设计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环节。如《我和星星打电话》一课,教师让学生在自主表演,相互评价中对夏季星空的秘密产生浓厚的探索欲。可以多采用激励措施。如“你真棒”、“你聪明”等激励性语言,让学生愿说、敢说、敢做。可以改进发言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情境体验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都是刚刚入学的小朋友,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从悦耳动听的音乐、精美奇特的动画中,诱发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夏天到了》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呈现出夏季特征的画面。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播出了这节课的问题:同学们,关于夏季的知识你了解了多少?今天我带着大家走进夏季,让大家看看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夏天?这种图貌并存的情景,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接受挑战的意识,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提供了条件。

角色的扮演是情境体验的又一形式,也是儿童最乐意的一种学习方式,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大方、勇敢地上台展示自己、介绍自己,这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教学《节约小能手》一课时,我让孩子们主动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用多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既锻炼了表达能力,也让自己展示的优点接受同伴的评判和监督。

三、图文结合

由于教材本身就以图画为主,画面活泼,文字较少,特别给了学生很多留白之处,让他们用手中的笔展开想象,去思考、去创造。低年级学生本身就爱涂涂画画,老师就应该抓住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这一单元时,当时我提出了《怎样留住秋天》的问题,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在回答中我及时抓住画图这一好的想法,鼓励孩子们画完之后再互相欣赏交流,让大家共同分享秋天带来的欢乐,分享创造带来的喜悦。 四、合作探究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众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多给学生探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倾听、质疑、说服,共同得出结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在教学《左手右手好朋友》这节课时,我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请小朋友做智力游戏,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共同认可,并从中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使智力好的学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快乐,并在经历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与“合作”成为他们共同认可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