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

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

篇1

《方案》包括对60个重点县攻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要求,如何准确理解《方案》中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攻坚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方案》的主要起草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请他详细介绍《方案》的要求。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总工,您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60个危化品重点县的安全攻坚工作作为2014-2015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开展攻坚工作,希望危化品重点县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怎样的改观?

王浩水(以下简称“王”):60个危化品重点县是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其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能否实现稳定好转。通过攻坚工作,要实现重点县危化品事故总量明显下降,重点县人民政府的危化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促进重点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具体来说,就是各重点县的危化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攻坚前五年的平均死亡人数下降50%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力争杜绝重特大事故。部分安全形势较好、近几年未发生事故的重点县,力争杜绝危化品事故的发生。重点县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要全面实现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化工园区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

我们要求重点县所有的危化品企业,都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实现三级达标。对于安全生产条件好、安全管理水平高、工艺技术先进的危化品企业,鼓励申请二级达标评审。有条件的重点县要大力培植一级标准化企业。通过示范引领、经验交流和共享,提升整个地区的标准化水平。

重点县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存在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危化品企业,要全部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涉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全部完善监控措施。对大型危险化工装置,要装备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或安全仪表系统(SIS),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危化品企业中全面推进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和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SIL),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同时,要加快推进重点县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危化品动态监管、应急救援和电子政务等功能。目前,可利用的信息系统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危化品经营许可申请审批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危化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查询系统等。此外,要推动危化品安全标签的全面应用。

下一步,将依托国家安监总局“金安”二期工程,进一步实现危化品行政许可、危化品建设项目、标准化、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事项的动态监管和相关电子政务。

通过攻坚工作,还要促进重点县化工园区建立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强化园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构建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定量评估工作,科学评估园区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消除、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已建成投用的化工园区,每5年要开展一次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结合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基准,开展城区高风险危化品企业的评估,有序开展进园入区工作。

记:根据《方案》中的要求,重点县及其危化品企业应如何落实这一工作?

王: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攻坚工作应从强化源头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3个方面入手。

源头管理就是关口前移,主要抓手是实施安全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企业,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加强安全设计监管和推动城区高风险化工企业搬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化品的生产和储存的规划、布局和控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规划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强化化工行业源头管控的规范性文件,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就提出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应当遵循的技术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企业,加强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各重点县要建立“责任明确、管理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搭建园区内企业安全管理“比学赶帮超”的平台,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管控,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设,促进园区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重点县还要大力促进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国家财政支持关闭产能过剩、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等各类小企业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化工企业整顿关闭与转型,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我们从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标准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企业层面可以执行和落实的对策措施。

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住建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

根据《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可以指导具有一定安全生产基础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风险管理、装置运行安全管理、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试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持续改进等。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指导企业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机制。

为突出遏制事故的关键要素,《化工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以总局令形式颁布,明确了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应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提出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最基本、最重要规定。

此外,国家安监总局还将继续推进危化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过程管理、变更管理等多项当前急需的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

各重点县在强化安全监管方面,应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政府尽量配备具有化工专业背景、有化工企业管理经历或接受过危化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分管领导。加强危化品监管队伍建设,原则上每40个危化品企业配备1名安全监管人员(至少应有2名危化品监管人员)。要加大对重点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危化品知识培训力度;强化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重点县要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指导监督危化品企业健全企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开展持续不断的全员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强化危化品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考核,提升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能力。要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专家库,积极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

记:对于攻坚工作的开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推进?

王:我们计划在国家安监总局政府网站危险化学品板块中,开辟重点县攻坚工作系统。每月,各重点县将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系统上报,以便总局跟踪了解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将各省重点县的攻坚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所在省党委、政府;力争每年召开一次重点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专题工作会,通报工作目标落实情况,交流工作经验。

省、市安监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制定针对重点县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国家安监总局已经对重点县领导干部开展了一次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我们还将促进总局、省、市和重点县实现培训资料、事故案例等资源的共享。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和省安监局将积极协调、支持、推动部分重点县的安全监管人员,到总局或省、市(地)级安全监管局以及有关中央企业挂职锻炼的试点工作,强化交流学习。

篇2

前言:

化学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化学品中有些化学元素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进一步危及人们身体健康与社会和谐发展,为了保护人们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对危化品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十分必要。

1 当前危化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制度不健全

首先,危化品生产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对危化品的监管深度与广度不够,不能通过监管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危化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有效的对企业危化品监管做出整改与监督,甚至部分小作坊、小规模危化品生产企业领导根本不具备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意识,使企业危化品监管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导致企业危化品生产、存储及运输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企业危化品监管机制也不够完善,企业内部管理部门错综复杂,缺乏有效的配合,监管工作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危化品管理规则进行管理,使企业危化品管理缺乏科学性与有效性,不仅威胁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还使企业生产人员面临着生命安全威胁。

其次,我国部分县级以下地区,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健全,在危化品监管工作中缺少联合执法的力度,尤其是在打击非法危化品生产经营时,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具体行动中出现职责不明、打击效果不明显等现象,甚至有些非法小作坊,在受到多次监管打击下仍进行经营,使我国危化品生产市场出现混乱现象,导致近年来非法经营危化品小作坊出现多起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发展。

1.2 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危化品安全监管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危化品生产加工企业缺少相应的危化品项目生产许可证件,还有部分危化品生产企业,在生产之前没有对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使设备在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材料也存在质量问题,而危化品监管重视程度不够,在监管过程中没有按照监管程序对生产的每一步骤进行监管,危化品监管工作缺乏健全的资料,使危化品项目监管过程流于表面、走过场等现象,导致部分企业在危化品监管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监管,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也得不到及时整改,进一步增加了危化品的生产安全隐患。

1.3 监管水平有限

监管水平有限也是危化品监管问题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危化品监管不力出现多起危化品生产或存储中发生爆炸现象,使危化品生产行业成为高危行业,不仅造成了大量经济与人员损失,还引起不良社会舆论,严重影响了我国危化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监管水平有限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我国危化品监管部门对危化品生产环节以及危化品的原材料等了解程度不够,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在管理中只能按照现有的管理规范条例进行管理,一旦缺少具体的管理规范后,不知该如何对危化品进行监管,在监管工作中缺乏灵活变通的管理技能,此外,危化品化学元素包括危险化学元素、有毒化学元素、稳定性较高的化学元素等,如果监管人员不能准确掌握化学元素的性质,对一些元素的储存条件与反应条件不明确,就不能及时发现危化品在生产、运输以及储存中存在的危险,使危化品监管工作失去现实意义[1]。

2 当前危化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的危化品O管制度,主要从两方面出发,首先,要求危化品生产加工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危化品监管部门,聘用危化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危化品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根据国家危化品相关规范政策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危化品管理制度与规则,在企业危化品监管制度与规则中充分体现:企业危化品的监管规范、监管机制等,调动企业全员参与危化品监管工作,从生产加工技术人员、材料设备管理人员、产品管理人员等入手,使这些参与危化品生产与管理的各环节关键人员都参与到危化品监管工作中,并将危化品监管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中,使企业全员对危化品进行高效管理,减少危化品的安全隐患[2]。

其次,还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建立健全的危化品监管制度,尤其要求县级以下危化品监管部门,要切实贯彻国家危化品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加大力度开展危化品监管工作,制定相应的联合执法制度,使政府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危化品监管工作,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企业,加大对非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进而整顿危化品市场秩序,使危化品市场稳定、有序发展,对危化品事故企业进行严格查处,对企业责任追究到底,使其他危化品生产企业具有规范生产的紧迫感。

2.2 加强安全监管重视程度

加强监管重视程度,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危化品的监管工作,不断从近年来危化品生产与储存爆炸事故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关键,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提高危化品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重视危化品监管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国家制定严格的危化品监管政策,在监管政策中要明确规定,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规范,明确指出违反国家规范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时对一些特殊危化品原材料要出台有针对性的规定,使特殊化学元素得到妥善保管,避免与其他化学元素发生危险反应[3]。其次,危化品生产企业领导要明确危化品监管的重要性,在保证企业经济收益的情况下,要严格规范企业危化品监管条例,并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不断宣传危化品的危险性、危化品监管的重要性等,还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危化品监管培训,培训要面向企业全员,使企业所有员工都时刻保持警觉性,增强员工对危化品管理的意识。

2.3 提高安全监管管理水平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需要危化品监管部门,加大力度聘用专业的危化品监管人才,并使监管部门监管人才深入危化品企业中,定期对企业人员进行监管知识培训与教育。监管人员不仅要具备先进的监管理念,还要掌握先进的危化品鉴别与监管技术,对危化品的种类、危化品的组成元素等化工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求监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危化品企业管理与生产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管人员在监管工作中对危化品生产、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全面的监管,以此提高监管效率,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品应用到人们生活中,但化学品的种类与性能不同,一些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当前对危化品安全监管措施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3

一、严格落实责任,加强源头管理。

一是强化对危化品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的管理。我市现有XXXX等4家危货运输公司,从业人员111人(驾驶员45人、押运人员50人、装卸管理员6人、安全员10人),根据管理规定,要求危化品运输企业对车辆、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按规定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二是要求企业专人负责车辆技术等级及人员资质的审验,确保车辆技术状况符合运输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三是要求企业按《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对运输车辆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控,对违规车辆按公司规定及时处理。四是要求企业按运管部门的要求做好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五是按“双随机”管理制度开展对企业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并复查,形成闭环。

二、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一是加强一线稽查人员危化品知识教育培训,法制部门收集相关的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处置危化品事故的基本技能对一线稽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一线稽查人员熟悉常见的危险品应急处置和自身的安全防护。二是加强一线稽查人员的危化品运输违法查纠知识培训,加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对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重点查处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驾驶员、押运员无从业资格证上岗、违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三、实行部门联动,确保监管实效。

篇4

信息系统建设背景

在全国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危化品行业相继出台《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2012年3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三司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开发建设“金安”工程子系统——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达标申请以及各级安监机构、评审组织单位和各级评审单位进行受理、评审、审核、公告、打证等提供信息化工作平台。

信息系统功能简介

信息系统在方便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标准化申请的同时,也为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日常监管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可为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地查询、统计、分析、预警、挖掘等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持。

信息系统是“金安”工程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依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网站运行,为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权限,信息系统用户可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首页(网址:)上的“在线办事”“监管三司”“危险化学品”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任一专栏中点击“危化品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信息系统。

为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安排,安监机构、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等非企业用户将适时启用通过手机短信获取动态密码的方式登录信息系统。危化品企业用户需要在系统首页填写企业基础信息进行网上注册后可以使用系统,政府安监部门用户通过上级安监机构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用户通过省、市或县级安监部门分配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

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企业申请、评审组织功能、达标评审、政府审核发证及评审信息5个部分。企业申请功能,主要包括企业用户注册、诊断信息登记、达标申请、申办状态查询、企业自评管理、将过期达标证书预警。评审组织功能,主要包括申请受理、评审通知、评审方案报备、打印达标证书、办理情况和达标企业分布统计分析、企业诊断信息查看。达标评审,主要包括报备评审方案、登记评审信息;评审人员业绩统计分析、单位信息维护。政府审核发证,主要包括达标审核公告、查看达标企业信息、撤销达标证书、查看达标证书信息、达标情况统计分析、专家库维护。评审信息,主要包括公告信息、各地达标创建工作动态、黑名单、法律法规展现、交流论坛、在线举报、远程培训。

信息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2012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三司组织通信信息中心在北京举行了12期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以帮助企业及各级各类用户熟悉信息系统功能,保证信息系统尽快投入使用。在信息系统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培训的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归纳分析,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提出了信息系统使用中的4点注意事项。

一是企业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及达标申请操作。危化品企业的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企业基本信息维护”进行及时更新,以保证在评审及自检过程中企业信息的完整正确性。企业进行达标申请时,申请类型务必选择正确。没有获取任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企业,申请类型只能选择三级初次申请;三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三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三级评审换证申请,经自评符合二级达标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初次申请;二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评审换证申请,经自评符合一级达标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初次申请;一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评审换证申请。

二是评审组织单位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及用户初始化授权功能。评审组织单位基本信息或者管理员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单位信息维护”功能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员用户需要通过“内部账号管理”功能为本单位的每个用户进行功能授权。

三是评审单位用户要负责本单位信息维护和用户授权。评审单位的基本信息或者管理员信息发生变化,要通过“单位信息维护”功能及时更新,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后,要及时通过“内部账号管理”功能为本单位的每个用户进行功能授权。维护本单位评审人员信息时,只能从信息系统的评审人员库中选择,不能自行随意增加。

四是政府安监部门用户需要先建立专家库,为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进行用户创建和功能授权。各级安监部门需要在首次使用系统时建立自己的专家库。如果一个安监部门同时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那么该安监部门或其上级安监部门需要为其设置“同时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权限,不可再创建新的评审组织单位。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开展评审业务的评审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监部门创建,同理,在全市(地区、自治州)或全县(区、市)范围开展评审业务的评审单位由相应级别的安监部门创建。创建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要根据其承担的评审组织工作级别、评审工作级别进行相应的选择。如果评审组织单位仅承担二级的组织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等级只能选中二级;如果评审组织单位承担二级和三级的组织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等级必须选中二级和三级。评审单位亦然。

篇5

(丹东奥思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主要从危险化学品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法律法规建设、各政府相关执法部门监管责任及如何加强不同部门之间合作和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执法力度等方面对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这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从而杜绝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监管体制;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石油化工产业、医药化工产业以及煤炭化工产业发展迅猛。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年来,我国发生了几起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这也暴漏了我国政府在危化品安全监管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从目前我国政府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出发,进一步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1造成我国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制建设起步较晚,实际上我国从本世纪初期才成立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到目前为止也仅仅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政府监管经验不足,缺乏与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员,实际上该部门工作人员大多从其他执法部门调用。现阶段,我国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相对行业发展来说较少,特别是基层管理部门,往往只有几个人在管理者一个地区的多家企业,导致存在很多监管不到位的地方。

2)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这导致危化品生产企业相关生产活动缺乏法律依据。也导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往往在生产活动中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使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3)相关部门权力分割不清楚,由于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且各相关部门彼此间权力划分不明确,当危险化学品行业出现各种问题时,相关部门彼此推卸监管责任,以至于责任无从追究,或者说没有相关的部门去干涉此种问题。

4)化工企业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我国经济的现状,一个地区的经济产值的多少是衡量这个地区或者这个行业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对于化工产业经济利益必定排在最前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在经济利益面前显得更加微不足道。这种现象是安全监管体制缺陷的最根本原因。

2危化品安全监管体制创建的应对措施

针对我国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可以就如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由于我国政府安全监管体制建设起步较晚,且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训练,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素养与专业技能,增强他们及化工行业的环保和安全生产意识。

2)建立健全化工行业监管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随着国家对化工行业的越来越重视,自2002年以来,我国陆续成立了全国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且已经建立了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组成的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危化品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在构建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制度为骨架,构建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2)从我国国情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出发,以控制重大、特大事故为重点,抓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配套法规。

(3)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尽量与国际劳动公约接轨,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法的有效实施,应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条例等法规、规章,以对企业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情况,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员工培训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技术装备、安全设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3)建立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以便更好的防止责任互相推诿推卸的现象。首先政府要转变监管的态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把服务摆在最先位置。当企业出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政府要积极的帮助企业寻找解决困境的路径,要积极正确的传达最新的政策、思想和科技。其次,要积极发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和危险化学品联席会议作为平台的作用,加强危化品监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及各单位的沟通与协调。最后加强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作用。针对新闻媒体网络上的各种相关危化品的问题,政府要及时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政府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民群众路线。

4)由于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论政府制定多么完美无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企业依旧我行我素,那么我国危化品安全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不能够彻底的解决。所以针对企业自身的问题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1)政府在批准化工企业建立之时设立较高的门槛,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申请登记设立化工企业,登记设立化工企业的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有资格设立,针对这些条件政府可以做出明确的规定。

(2)建立健全针对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监管机制,事关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问题,各个相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合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管理,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3)从化工企业的内部进行调整,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企业针对生产的产品要全面分析诊断,认真抓好每一处隐患整改工作,要严格把手产品质量,做好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工作。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形成操作有规程,管理有制度,行为有规范,检查有方法,考核有标准,处理有措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力求做到人人安全,事事安全,时时安全,处处安全。

(5)对企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业务技术知识培训,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和应急能力,强化系统管理方法的应用,尽量避免和减少员工的误操作,发现事故隐患能及时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事故或使事故扩大。应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应了解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操作。

(6)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切实加强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思,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篇6

关键词:危化品行业 安全生产 经营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危险化学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对于工业、农业、国防和人民生活重要性越来越大,特别是精细化工产业高利润高税收可谓是光彩夺目,但其带来的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县属于烟花爆竹重点产业区,化学原材料一直是我县的生产经营重点,伴随着花炮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提升化工行业生产经营规模也势在必行。

一、我县危化品行业现状

目前,我县危化品行业分布较广,涉及产品有铝银粉、硝酸钾、汽油、硫磺、甲醇、丙酮、双基管、引线胶水、无烟火药等,绝大部分产品围绕花炮产业发展需要。根据安监部门的排查,除依法办证的128家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外,我县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非法生产经营危化品现象,且大多数非法生产经营点处于居民区,事故安全隐患令人堪忧。其现状可归纳为“一高三低”。即:行业风险高; 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安全意识低、应急救援水平低 。

(一)行业风险高

目前,我县危险化学品行业风险还在容许范围之内,尚未出现不可接受损害风险,但这不等于说我县危险化学品行业所面临安全生产形势不严峻,可以高枕无忧了。危化行业是特殊行业,万一发生事故一般都是群死群伤性质,不仅仅影响到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单位,并且对事故区域周边环境、人畜生活、水域植被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波及面及社会影响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从近几年全国各地所发生的化工企业事故均是重大以上事故,已足够引起我们对危化品行业安全管理的反思和重视。

(二)从业人员素质低

危化品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工艺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的安全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目前,部分危化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中,安全技术人员稀缺,有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少,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 70%左右;在危化品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中,基本上全部是农民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水平还不能满足安全需要。

(三)企业安全意识低

部分危化企业未严格按照危化品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进行审批,擅自开工建设危险化学品项目,从建设初期就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部分危化生产经营企业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化工产品,造成危险化学品供求秩序混乱,埋下了安全隐患。如非法胶水厂未办理安全许可手续的情况下,可以到有关单位购买到甲醇、丙酮、双基管等危化品;部分油漆店非法经营。

(四)应急救援水平低

目前,我县未发生危化品行业事故,这是好事,但从另一方也造成业主事故防范意识差,不愿在应急处置方案、应急抢险设施设备及应急演练等方面作更多的资金投入,应急救援储备不充分,抢险救援演练不够,应急处置能力低下。除县消防大队外,我县目前还没有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救援器材也配备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对危化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危化品事故, 只有报告市救援救护中心来抢救,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二、安全对策措施

综上所述,如何在发展危险化学品行业同时尽量降低其可能造成风险损害,如何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应急处置,以减少事故所造成损害,是我县危化品广大从业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所面临一项极其艰巨而又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我县危化品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否决条件。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提高准入门槛,完善监管体系。

一是针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等危化品,一方面以提高经营门槛的方式控制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取消一批经营条件差、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一方面从危化品申购方面,控制非法生产经营单位无法购买到危化品及其原材料,促使其合法生产经营,有效维护各生产经营单位良好的市场秩序。二是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尽快完善县、乡两级安监体系,加大县、乡两级安监队伍的人员、装备、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安监人员的综合素质、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

(二)强化安全许可,严格“三同时”制度

一是对已批准建成或在建的危险化学品(含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烟花爆竹)项目进行一次清理,按照该登记的登记,该进行评估评价的进行评估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建立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档案,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及管理。二是对拟批准建设或规划建设的项目,安监、公安、消防、环保提前介入,帮助参谋,提出建议,严格掌控安全标准,执行“三同时”规定,减少项目批准、核准后因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企业选址、建设、设施设备、地质条件等反复论证或不能获得批准等盲目性。

推行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本质安全

通过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在制度、设施、标准、人员及管理等诸方面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强力的专职管理人员,切实检查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企业改进危险工艺,增添先进设备,提升其整体安全水平,从本质上实现生产经营安全。

(五)强化各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篇7

精心部署 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标准化的创建工作,主体是企业,首先是要让企业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创建?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达到标准等。”杨惠耀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为此,鲤城区安监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下发给各街道安监办,辖区所有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方案里阐明了标准化创建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工作范围、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通过这份方案让全区危化品企业对“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清楚了标准化的创建内容,明确了标准化的创建意义,调动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12年年初,鲤城区安监局专门召开了危险化学品经营(零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部署暨专家培训会,这在泉州全市可谓首创之举。全区共100多名危险化学品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会上,泉州市安监局领导应邀作讲话;鲤城区安监局领导对标准化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安全生产专家则重点讲解标准化评审标准、程序及注意事项,强调突出企业要有意识地把标准化引入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这样的专门培训效果怎样呢?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实例:鲤城区大华装饰化工有限公司原先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心思都在企业效益上。对于公司内所销售的化工材料的安全性及如何保存,如何放置才安全一无所知,对于安全生产标准更是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安全生产标准的创建了。通过培训,该公司黄德兴总经理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必要性,“一开始我们对创建工作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心底空落落的。听了动员辅导和专家授课,我们心中有底,也知道该怎样做了!”

打铁还须自身硬。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帮助企业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该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零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方案,让业务人员及危化品企业明确标准化工作评定的申请对象、申请条件、评审标准、方法步骤、约束措施等。同时,区安监局还成立了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3个工作组,具体负责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制定工作进度表,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负责人,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工作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多样服务 提升企业安全等级

在危险化学品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过程中,鲤城区安监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等级。

针对辖区内危化品企业在创建标准化工作方面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的现实情况,区安监局联合标准化创建工作方面的专家印制了《鲤城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参考资料》、《鲤城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资料》等相关资料,汇编成册分发给辖区内所有危化品企业,为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同时,为了让危化品企业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明白如何建立完善企业台账资料,以方便标准化评审考核,该局根据福建省危险化学品经营(零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与专家共同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台账资料,作为蓝本,供辖区所有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丰富和完善,使得辖区所有创建单位的台账做到规范和整齐划一。

2012年9月26日,鲤城区安监局安监股股长陈奕新到自己挂钩联系的泉州市佳仕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员工交流时发现,在标准化即将达标验收的时候,该公司的内页台账资料还很分散、凌乱。公司内整理台账资料的小张说:“虽然有培训,也知道要整理哪些材料,但由于材料太多,有点盲目了,现在只要与标准化稍微有关联的材料我都把它收集起来,所以现在的台账资料状况是多而混乱。”于是,陈奕新与小张一起,耐心地指导他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将一些无关的材料剔除。一个多星期过去,两人把该公司的台账资料整理完,帮助公司顺利通过了三级安全生产标准考评。

鲤城区安监局工作人员在深入企业过程中,不仅悉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标准化建设台账资料;而且为企业带去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材料。如区安监局制作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红白料)安全操作规程》、《热固性化学品(树脂)的储存和操作安全指导》、《天那水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展板。这些材料在企业标准化的创建过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该区危化品经营单位大多为夫妻店,家庭式经营,经营人员文化水平整体偏低,要想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每个具体行为都留有痕迹较为困难的现状,区安监局抽调多名业务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与全区117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一对一”帮扶:利用单兵教练的方式,一对一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鲤城区森木油漆店由陈小森与妻子共同经营,两人都只有初中学历。安全生产的标准内容很多都具有专业性,他们两人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想要完成创建工作,困难就更大了。

了解情况后,该局安监股股员吴成县从2012年5月中旬起,经常到该店进行指导,带领他们按照安全生产标准的内容进行创建;同时针对该店的实际情况,帮助陈小森制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创建计划方案,一步一步地帮助他们进行标准化创建。该油漆店最终通过了“三级达标”。

篇8

危防精品课堂

每一堂课都会由主讲人精心准备一个课堂主题。港口海事处总共六个人的危险品监管团队,再加上主管危险品的港口海事处副处长,轮流为其他组员进行“讲课”。近期“课堂”的主题,则是开箱检查难题、国际危险品监管规则。

“这个课堂的开展,对于内部人员危险品检查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外部人员危险品管理技能水平的宣传和培训,都有着很大的促进。”港口海事处副处长周竹军对本刊记者说道,危险品精品课堂是去年“五精海事处”建设下开设起来的课堂,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把平时每个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汇集起来进行探讨,通过小组成员的头脑风暴,把危险品的检查管理做得更规范。

而与辖区海事危险品管理业务有关的相对人涉及面较广,有装箱企业人员、、船舶、船员等,港口海事处的危险品精品课堂通常也会吸纳他们参加交流、讨论。精品课堂也是在港口办事政务大厅抽空来进行,所以其时来政务大厅办事的相对人,也常常会参与进入讨论之中。

据周竹军介绍,在危险品精品课堂上,主要讨论一些辖区内危险品监管风险较大的问题,其可能会造成重大伤害和严重损失,并给企业人员带来较大事故责任。比如混合芳烃的管理,“任何一种危险品,其装船都是要符合一定条件的,比如说硫酸、二甲苯、醋酸等化学品。”而混合芳烃作为一种混合物,因为组合物质的不同,而造成船舶单航次货品性质不固定,但这又是高栏港港口常见的货物。

港口海事处对混合芳烃的管理首先是审批环节,据介绍,危险品进入港口,船舶、码头都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从业人员、申报人员、船员都要掌握货品的相关知识,包括性质防护和后期处理。混合芳烃成为危险品监管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所以港口海事处危防小组专门开展一次相关课堂,讨论对其如何进行审批监管。在课堂上,港口海事处海事人员提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为了申报方便,直接把混合芳烃申报为汽油,使得船舶装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港口海事处随后与珠海海事局危防处进行合作,规范了混合芳烃审批监管流程制度。

对于危险品现场检查的重点,以及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如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等,港口海事处危防小组成员在精品课堂上一起讨论,使得检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盲点逐渐得到发现和规范,对于提升海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提升辖区的监管水平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功夫更在课外

港口海事处辖区的高栏港现有危险品码头13座,年进出口危险品船舶将近4000艘次,危险品种类有120多种,年吞吐量达2900万吨。港口海事处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电子签证,加强载运危险品船舶的现场监督检查。

同时,港口海事处分别与珠海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签订信息交换战略协议,共享货主、货品、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等信息。确保对危险品的前端治理和源头管理,查处瞒报、漏报行为,确保危化品船舶的安全管理无事故。

据港口海事处船舶监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危险品的监管业务,主要是危险品申报网上审批和船舶防污作业的审批,此外,即是现场检查。“目前港口海事处比较有特点的业务是开箱检查,主要是为了防止谎报、瞒报和错报。”

确定目标箱有四个途径开箱检查之前,港口海事处工作人员一般掌握的辖区危险品货主信息和船舶动态系统申报信息进行筛选。通过现场检查,主要看货品包装是否正确、是否出现泄漏和破损、是否妥善系固、是否正确标记等。与高栏港检验检疫签订危险品进出口的监管协议,双方定期通报危险品进出口贸易的信息。此外,通过、码头等各方面,提前获悉集装箱装载的货物信息。

对于危险品的开箱检查主要是为了查处谎报、瞒报,以及完成2%的开箱检查率。“看危险品的包装是否符合国检要求,包件是否出现渗漏,标志标牌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核查申报货物的情况。”

鉴于去年天津危险品爆炸事故的教训,同样作为危险品集散地的珠海港,加强对危险品监管的频率和力度更是必不可少。

对于船舶集装箱的管理,一是集装箱船的系固问题,“去年寒潮大风期间,在其他辖区,也有发生集装箱因为没有系固而坠海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港口海事处最近也在开展船载集装箱系固和积载隔离的专项行动。“船载集装箱的正确积载隔离,合适的安全系固,事关船舶的航行作业安全,以及海上事故的应急处理。”

另一方面,辖区内载运危险品集装箱的标牌和箱内货物包装标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现场的检查发现,进口的载运危险货物集装箱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标牌张贴不规范或缺失问题,以及包装标志不全等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述问题通过港口海事处近期的专项检查,得到逐渐发现并予以纠正,集装箱载运船舶的安全监管也日益规范。

“由于高栏港的海流状况比较复杂,航道泥沙回淤比较严重,产生的浅点也很多,所以船舶出现搁浅隐患很大,在船舶应急方面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周竹军说道,在2010年时,有一艘五万吨级的台籍油船在辖区进港的时候搁浅,如果触碰到礁石出现油料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篇9

一是运输企业的非法挂靠存在职能部门监管“真空”。如今危化品运输“挂而不管”现象在挂靠公司比比皆是,车辆挂靠仅仅是一次性结果。挂靠公司对车辆的管理主要是收费,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培训,造成车辆处于失控状态。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发生槽罐车爆炸事件,涉事的槽罐车属于瑞安市瑞阳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5日。经营范围为危险品货运、汽车信息咨询服务、汽车租赁服务等,注册资本59.5万元。该公司从2016年至2018年,瑞安市瑞阳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曾被温州市和瑞安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处罚10次,其中4次的处罚原因显示为“未按规定的周期和频次进行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2次因“未按规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被处罚,2次因“未按规定的周期和频次进行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等。此外,法律纠纷方面,该公司从2014年至2019年,涉及4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篇10

中图分类号:U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8-0032-02

港口危险化学品事故普遍具有危害大、影响面广、应急处理难度大的特点,为港口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已核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以下简称:天津“8・12”事故)。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形势和要求,管理部门应该如何有效应对,提高尽职履责的能力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针对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领域进行的长期跟踪和研究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的技术辅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并将逐步成为做好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以信息化的视角审视天津“8・12”事故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国务院的天津“8・12”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到从“事前监管”到“事中处置”以及“事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从信息化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信息共享能力严重不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未能实现有效的协同管理”,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必要的信息化改造,是可以很好的规避相关管理风险的。

经过对天津“8・12”事故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中存在五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资质信息未阳光公开,企业主体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报告”指出2014.1~2014.4和2014.10~2015.6期间,瑞海公司在未获得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的情况下,长期违法经营,同时未按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针对这一问题,在港口危险化学品企业资质获取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行“互联网+行政许可”的模式,将审批过程中的程序性信息对社会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从而起到利用社会监督倒逼企业有效履行主体责任,减少违法经营发生。

其次是危险货物来源、去向不明。“报告”指出,瑞海公司大量危险化学品货物来源、去向不明;违规存放;严重超负荷经营、超量存储;违规混存、超高堆码危险货物。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危险品集装箱电子装箱确认凭证和电子巡检系统加以解决。电子装箱凭证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数据共享体系,可以有效地实现凭证的通读通认和防篡改,保证危化品的信息真实、准确、可靠。避免人为的瞒报、漏报;同时通过电子巡检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对企业日常安全监管检查,并保留相关结果、证据。电子巡检可以解决目前监管人员不足的问题,实现快速、连续的轮询检查,自动发现不合规项,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三是状态监控手段不足。危险货物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货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的环境条件。当它们受环境因素影响通风不良、积热不散、包装破损等,往往会造成严重事故。在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发生事故之前,其温、湿度的变化会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并非是猛然地发生突变,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掌握温、湿度和烟雾等实时数据,再结合堆存货物自身的理化特性科学判断,是可以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并做出及时处置的。但是涉事企业在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堆存过程中,未能及时获知(或预警)集装箱温度升高过快、可燃气体排放量超标、有毒气体排放等情况,监控预警技术手段明显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增加必要的技防手段,通过温感、烟感、有毒有害气体探测、机器视觉等传感设备的集成应用,实现重点堆场、重点箱区的实时在线监测,自动预警、报警,为预先干预、处置提供技术保证。

四是信息不对称,信息合力弱。 “报告”指出,消防力量对事故企业存储的危险化学品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致使先期处置的一些措施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企业和政府的信息有效共享,当一线处置人员进行事故处置时,能够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快速生成辅助决策方案,便于提高处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数据灾备未得到充分重视。由于相关危险化学品作业企业在信息系统设计、建设之初没有认真考虑数据机房的安全性问题,导致机房选址不合理。数据未考虑融在备份,因此,在发生事故后,由于危险化学品事故而产生的巨大的破坏力所带来的次生影响,涉事公司自身的应用系统和数据系统均不同程度的灭失,这些数据的灭失对后续的事故救援和后期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针对港口危化品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考虑制定相应的建设规范和要求,对于港口危化品企业的数据中心(或数据机房)在建设中,在地理位置上应该满足必要的安全距离,此外,对于规模较大的港口危化品企业还应该考虑数据异地容灾备份。另外,针对监管部门也应该对港口危化品企业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节点性、关键性数据,需要通过数据共享及同步机制进行归档保存,以便掌握相关数据,为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提供数据支撑。

2 相关信息监管系统现状

通过我院2015年承担的 “港口危险化学品罐区和油气输送管线安全监管机制研究”课题调研所提供的数据反映,截止2015年仅统计的18个省市,其港口危险化学品储罐就有将近1万个,总罐容约9623万立方米,其中仅辽宁、广东、山东三省罐容就高达5922万立方米。管线达到9169根,总长度约5962余公里,仅江苏、广东、辽宁、山东、上海五省市的管线长度就近4800公里。此外还有大量集装箱储运危险化学品以及其他包装危险化学品。面对如此庞大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管压力,在实际监管过程中,有限的管理力量在广泛的管理领域和数量庞大的管理对象面前,很难进行有效深入的管理,更难以实现“全面监管”的要求。

面对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员不足,手段不强等客观问题,早在天津“8・12”事故发生前,相关管理部门就开始尝试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监管手段、扩大安全监管部门服务范围,并初步建立了“港口经营”、“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港口安全”、 “港口安全应急辅助决策”等四大监管系统,取得一定的成绩。就相关系统的使用情况看:

首先,沿海港口多以港口经营、港口安全日常管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等系统为主,部分地区已经先期开展了港口GIS系统建设工作。

其次,使用频率较高和效果较好的是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审批系统,该系统也是目前港口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但该系统也尚未做到全国覆盖。

最后,现有相关信息系统大多是零散的,真正从港口安全工作整体考虑形成统一完备系统较少,对港口危险货物仍以静态监管为主,动态监管略显不足。

在全国范围内看,辽宁(大连)、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十二五”期间在港口安全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投入较大,是国内比较领先的地区。

相对于已经取得的效果,客观上这些系统目前任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港口经营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企业的基本情况及证件信息以档案记录为主,重结果、轻过程。第二,企业基础信息更新及企业证件信息公开不及时。第三,许可结果信息应用效力不强,与执法检查、企业信用等环节缺乏有效联动。

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系统数据来源是企业单方面的申报信息,缺乏与其他信息的比对和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不高。第二,申报作业量也是企业申报,未能与企业生产作业系统关联,缺乏与实际作业量的核对确认。第三,该系统主要以船舶装卸作业申报为主,针对港口这一综合运输交换节点,对于火车、汽车、管道等作业方式的申报尚未纳入。第四,作业申报系统目前缺乏与视频监控、AIS、实时作业等系统相关数据的整合应用。

港口安全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系统使用频率不高,未能和企业形成有效互动,“检查-整改-反馈-确认”闭环尚未形成,全面性不足。第二,现场检查内容缺乏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现场检查内容不能与相关法律法规自动核对,无自动识别不合规项,实用性不强。第三,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巡检等先进技术手段缺乏全面应用,便捷性不高。

港口安全应急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应急有效信息不足,更新不及时,难以真正作为决策的依据。第二,该系统操作相对复杂,对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场景把握不足,实用性不高。第三,未能做到“平战结合”,系统注重的是“战时”的应急决策,对于平时亟需开展的对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十分必要的模拟演练演习支撑能力不足。

天津“8・12”事故发生后,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针对以前四大系统所存在的不足,出现了四种转变,而这些转变也恰恰是信息监管系统今后建设的四大发展趋势。

第一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安全相关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将原有的港口经营、港口规划建设、港口安全管理等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全面支撑港口安全监管工作。

第二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港口危险货物动态监管。一方面考虑与企业系统进行对接互动;另一方面考虑将港区内涉及危险货物作业全环节纳入到申报制度下。

第三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如采用三维虚拟技术制作电子分布图,基于GIS开展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演习,并支撑事故的应急辅助决策。

第四大转变是:系统更加强调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电子化。如利用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电子巡检等新技术提高日常安全监管水平,形成“检查、整改、反馈”闭环。

3 建设需求与框架思考

2016年1月28日交通运输部了《交通运输部关于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港口作业安全监管的若干意见》([2016]13号),对照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对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港口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九项(共24条)意见。2016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又印发了《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方案从目标、原则、措施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针对相关的意见与要求,相应的信息化建设也应该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港口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目标应该:界面清晰;责任明确;预防精准;监管到位;处置得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充分依托实用的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各参与方的协同监管,良性互动,港口危险化学品监管的全过程的可监、可控。

因此我们提出了包括:港口危险化学企业资质管理、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管理、港口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港口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演习与辅助决策等5大系统的新架构。

建设“源头监管”的港口危险化学企业资质管理系统,实现许可审批全链条记录,所需要件全部留档留痕;证件信息变化实时更新,向行业公开,阳光透明;无证经营,超范围作业计入信用档案,现场执法随时查询等功能。敦促企业抓源头,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避免企业无证经营。

建设数据“自动比对”的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申报管理系统,实现港口、海事对于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的申报信息进行互相及时核对;作业申报审批之后对实际作业量再次报送,并进行确认,掌握实际作业量。细化制度,考虑将火车、汽车、管道等作业方式纳入管理;充分利用视频监控、AIS、企业生产系统等数据实现对现场作业情况的掌握。最终实现各类数据自动比对。

建设“共享整合”的港口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平台,全面建立数字模型,摸清设备、设施底数,为港口危化品动态监管提供基础。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与业务管理系统建立关联;采用三维可视化方式更为直观、有效的展示港口危险化学品罐区、管线、堆场等。多源数据集成与整合,将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港口大数据集成应用的“主战场”,最终打造出一个港口安全监管的可视化系统平台。

建设“电子巡查”的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系统,建立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检查-整改-反馈-确认”闭环工作模式。实现安全执法监督规则智能化获取,使之成为现场检查人员的“百宝箱”。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提升日常安全监管检查能力,最终实现自动“电子巡查”。

建设“平战结合”的港口危险化学品应急演练演习与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与业务系统的有效集成,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实时性,直接获取监管港口危化品企业必要的动态预警数据。提升易用性,支持移动终端快速查询危化品企业动态、应急资源等重要信息。具有强大的应急模拟演练演习能力,强化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前期,我院通过“大连市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工程项目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三个一”的建设模式,即:一个应急管理体系、一张电子地图和一个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项目实现了:三覆盖、两实现,即:①业务全覆盖,覆盖安全监管、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②处室全覆盖,实现数字化协同办公。③对象全覆盖:实现动态监管。④数据实现共享:统一规划设计,实现内、外互联互通。⑤实现业务全面协同。通过已经实施的一些成功应用全新架构的港口安全监管项目,可以看到这些改变已经初步的验证了监管能力的有效提升。

新的系统架构通过建设五大系统实现港口安全监管从静态到动态,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到协同,从二维到三维,从开口到闭环的转变。从而全面有效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篇11

监控中心 应运而生

黄岛石化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北部,规划面积约15.46km2。目前,石化区内共有危化品从业单位21家,其中生产企业2家、存储企业8家、经营企业1家、液氨使用企业4家、在建企业5家;拥有油库5座,总存储能力达840万m3:危化品码头7座,年吞吐能力5300万t,属于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针对石油化工产品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特性,生产工艺存在高温、高压、高毒等高风险,极易引起火灾、爆炸及毒物泄漏等事故,黄岛石化区专门于2007年11月成立了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以确保公众安全与企业生产安全。

黄岛石化区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主要负责黄岛石化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监控中心共投资2000多万元,于2008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月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科技成果验收,被列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8年度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危化品监控与事故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

3大功能 严密监管

黄岛石化监控中心的监控与指挥系统是一套“平战结合”的信息化平台,既能用于平时的安全生产监控,也能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指挥。这套监控系统具有石化区重大危险源24h监控、应急指挥和日常监管3部分功能。

重大危险源24h监控

监控中心主要采取视频监控、自动报警和危化品气体泄漏监测及定位3种手段对石化区重大危险源进行24h监控。

为实现日常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战时实时监控,监控中心接入205路视频,同时从石化区内企业的370路视频中接入194路视频,从黄岛区公安局视频系统接入4路视频,并安装7套摄像监控系统,使监控中心的摄像范围可覆盖整个石化区,实现对石化区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24h监控。

如果石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监控中心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因为监控中心信息化平台接入石化区内9家企业的4 816路火警报警信号,又接入青岛炼化、丽东化工、液体化工码头、思远化工4家企业的部分危化品泄漏报警信号186路,可实现企业报警与监控中心报警联动(见图1)。企业报警时,监控中心能同时接收到报警信号,通过应急响应系统迅速确定事故企业及报警源,生成事故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监控中心自建的摄像头和接入的企业视频将自动跟踪事发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状态。此外,监控中心还向各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24h报警电话,以便及时响应并处理各类事故。

为加强对石化区危险化学品气体泄漏的监测,保证石化区及周边社区居民环境安全,监控中心安装了差分光谱测试单元,实现对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浓度的自动监测分析(见图2)。上述气体一旦超标,监控中心结合当时风向、风速等相关气象条件即可确定事发地点的大致位置。

应急指挥

如果石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可以作为战时应急指挥中心,充分发挥6方面作用为应急指挥提供技术平台支持。

一是会议决策指挥功能。监控中心指挥室分别建立了能与外界进行有线、无线通讯和视频会议的通讯通道,汇集事故现场的图像、语音和数据等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和会议决策指挥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良好的应急指挥平台。

二是应急指挥车移动指挥功能。在应急指挥过程中,如果视频和有线通讯系统因故中断,应急指挥车可深入事故现场,将图像、声音、环境参数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同步发送到监控中心,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监控中心再将应急预案、现场指示等信息发送到移动指挥车,实现信息同步互传(见图3)。同时,移动指挥车安装有GPS导航仪,使用精确的5秒间隔测算方式,监控中心可在GIS地图上即时定位跟踪移动指挥车。

三是应急广播功能。石化区企业及周边社区的19个点位都安装有48个应急广播,广播范围覆盖12个社区、5家企业。假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可根据指示,通过应急广播组织现场指挥、公告及协助相关部门疏散人员。

四是事故模拟功能。监控中心拥有强大的事故模拟软件系统,根据模拟数据,可计算出爆炸事故的影响半径(见图4)、泄漏事故的扩散面积和方向(见图5)、应急救援队伍的最佳路径,并显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周边社区分布及人口数量、居民疏散路径、区域等。

五是地图功能。为配合应急响应系统,监控中心绘制了四层一体的石化区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逐层显示石化区全景、企业名称、周边街道、重大危险源等详细信息;并且制作了石化区内8家企业的三维地图,直观显示企业厂区情况、特定罐区的编号、罐容量、存储物质、储罐类型等(见图6)。

六是应急信息库功能。强大的数据支持是监控中心监控与应急指挥的基础。监控中心预先建立救援物资信息库、应急救援力量信息库、应急救援专家信息库、应急预案信息库、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知识库等,做到防患于未然。

日常监管

监控中心为加强对石化区企业的日常监管,为每个企业提供一个网络用户名和密码,通过企业生产情况网上申报登记系统,建立企业信息数字化档案。并对企业各类重大危险源分类统计、自动辨识和评价分级,实现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监控中心在日常运行监管过程中,根据掌握的数据及现场资料,随时调度每一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情况;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不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也同时督促石化区的每一个企业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比例配备专业、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此外,在青岛市登记注册的危化品车辆进入黄岛石化区时,监控中心的GPS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定位,实时监控车辆动向,当车辆发生事故报警后,能迅速确定事故车辆位置,为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支持。

监控中心投入运行使用2年多以来,石化区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了石化区跨行业、跨企业危险源的实时监控,为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和实施及时、灵活、机动处置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平台。

科技创安 注重防范

黄岛石化区不仅有先进的科技手段监管重大危险源,而且还从人防、技防两方面加以配合,按照“人防是基础、物防是关键,技防是指导”的思想,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生产“三防体系”。

篇12

危险化学品运输和仓储安全

如何保障

“绝大多数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都已经‘退城入园’,但在‘产品项目一体化’‘差异化发展’和‘两个市场’(原材料市场、成品市场)方面缺乏统筹考虑,又大大增加了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研究中心专家汪卫国在第一分论坛“特大城市危险化学品风险控制与事故预防”中讲到。

目前,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是采取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在车辆注册、检验、报废等环节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及年检之间的时间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非法改型、拼装、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都缺少有效的监管。

汪卫国介绍,由于危险品管理的特殊性,交通民警在发现危险品运输车辆特别是液体危险品、剧毒危险品运输车辆严重违法行为后,卸载没有专门的车辆、工具,扣车没有专门停车场和危险品车辆驾驶员,往往无法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规定少、处罚力度又小,加之没有明确驾驶人员的相关义务,都增加了交通民警查处运输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的工作难度。

另外,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分布不均,且存在缺口。我国危险品仓储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和东南部沿海港口城市,约占总量的60%;中部大中城市约占25%;西、北部地区约占15%。然而危化品仓库仍短缺20%左右,在某些城市和化工产业发达的地区更为突出,达30%以上。特大城市危险化学品仓储需求量尤其大,导致地下仓库增速快。

据中国仓储协会危险品仓储分会的调查数据,北京地区的危化品经营单位有2 345家,生产单位有231家,使用单位有589家,经营品种达277多种,但得到监管部门许可的危化品仓库仅有两家,除了一部分企业的危化品转存临近省市外,大量的危化品都被存到地下仓库。值得担忧的是,有些地下仓库就隐藏在居民楼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轻则可能只是造成一场火灾,重则会造成危化品爆炸和有毒物质污染。

不仅如此,危化品仓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既懂化工又懂仓储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汪卫国建议,危险化学品仓储专业性强,应当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吸纳人才的优势,合理布局特大城市工业用地中危险化学品仓储类用地的份额,用地域优势吸引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同时对危化品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

汪卫国分享了上海市推行分区域目录化清单管理的经验。上海市自2012年起,首创全国《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管理制度,先从负面清单的角度出发,对上海不同区域内、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明确禁止、限制和控制管理措施,又以正面清单为依据,规定部分危险化学品允许在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进行工业化使用、运输和储存,并重点聚焦化学品登记报备、化工集聚区监管、动态定置管理等方面。

整体培训链条如何打造

在北京市安全文化论坛的第四个分论坛上,承办方――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安全文化促进会以“新时代企业安全培训与隐患排查的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陈大伟就安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进行l言。陈大伟教授一直致力于建筑施工安全研究,他介绍,大部分的伤害事故不是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是由于不安全行为。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安全行为?回答这一问题,应将关注点放在安全习惯和意识的缺失上。现实情况是,企业的安全培训仍然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是履行法定义务,忽视了对安全习惯和意识的培养。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做了大量的安全培训工作,但效果不好的原因所在。如果能开展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将会突破事故频发的瓶颈,改善安全生产现状。

在演讲中,陈大伟也介绍了凸显实效的2种培训方式――体验式培训和实训式培训。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工人掌握安全知识并能够激发工人参与积极性,但这种体验仅让工人知晓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对于体验后是否掌握安全知识,后续工作中能否养成好的习惯,陈大伟认为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也面临着培训效果难以持续跟踪及巩固的问题。

实训式培训针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将培训设置在施工现场,将专家现场检查结果与参与培训人员的隐患识别情况对比,并由专家进行详细讲解,提升被培训人员的能力。这种培训旨在突破体验式培训存在的不足,着力培养安全习惯和意识,乃至个人的综合素质,并为其他人树立“安全榜样”。

为了改善当下安全培训的效果,陈大伟建议,希望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资源方面予以企业支持,打造以培训、体验、考核为一体的整体培训链条;对于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及工人的特点,做好培训的策划,并建立起有效的培训考评机制,确保培训发挥实际作用。

大数据如何驱动安全生产

在第三分论坛中,以 “大数据时代下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发展”为主题,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慧介绍了安全生产大数据技术研究及应用前景;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余树根介绍了大数据在建材行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华企风控研究院副院长姚雯霞介绍了大数据思维下的安全风险管控;量子魔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葛欣介绍了安全生产中的大数据应用。

篇13

2影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按照两类危险源理论分析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原因,第一类危险源是危险化学品,第二类危险源是对危险化学品的约束物和限制措施,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中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以决定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同样,影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其中,人的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物的因素,最少的是环境因素[1]。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的失职行为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员,如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但在实际中却存在以下现象:一些危化品运输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较差,疲劳驾驶、违章现象、任意改变运输路线等情况经常发生;部分押运人员、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无证上岗,或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造成事故扩大化;装卸人员主要表现为对安全设施紧固不到位,危险化学品的装载、包装不合格,如超载、超高、过量充装、混装、包装有泄漏等。

2.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是指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和盛装容器。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车况不良、“病”车上路,安全设施不齐全、违规改装等。有些企业只顾生产效益,忽视对车辆安全技术性能的管理,不能及时掌握车辆性能状况的完好程度,不按照“强制维护、定期检测、视情修理”的要求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甚至使用普通货车或经过改装的车辆运输,安全设施陈旧,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不齐全,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未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二是危险化学品的盛装容器存在缺陷。一些运输企业所用的危险化学品盛装容器未经专业生产企业生产,并经检测合格,或对容器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疏于检查、保养和维修,在行车中震动会导致破旧容器的损坏,危险化学品的泄漏。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患一般是从泄漏开始的。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天气、道路状况、自然灾害等客观上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事故容易发生或事故后果扩大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操作和情绪,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4]。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对从事运输的人员的管理

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行危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资格的审查。并对从业人员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案例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督促其进行规范操作。尤其是车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要选择平坦的道路,控制车速、车距,遇有情况,应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制动,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杜绝酒后开车、疲劳驾车和盲目开快车。此外,危险化学品种类多,而且各有各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后的处置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要加强对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等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事故的防范、处置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所装运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险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正确的防护处置方法、报警等知识,掌握各种类型灭火器具适用对象和正确使用方法,万一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2加强对运输车辆、容器的管理

由于不同危化品的危险特性不同,在公路运输时会对车辆的结构、技术性能和装备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因此要依据所载的危化品的性质、形态、包装选择合适的运输用车和容器,配备要求的灭火设备、防静电设施、液位计等安全装置。其次,运输企业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适用的设备管理、车辆和容器检查、维修维护及保养等制度,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容器的管理,做好车辆和容器的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提高运输车辆和容器的安全状况。再次,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卫星定位系统、行驶记录仪、视频、自动报警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对车辆方位、速度、行驶线路和运行状况等信息的监控,确保运输车辆按指定的行车线路行驶,杜绝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5]。

3.3增强对不利环境因素的应对能力

从业人员克服环境的不利因素,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六预”工作,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了解到达目的地运输线路、道路状况、天气有无异常(高温、雷雨、大雪、大雾)、自然灾害(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装卸作业环境等信息,及时传达和,使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做到心中有数[4];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遭遇不利环境因素时采取的措施,在人员的思想、设备等方面做好应对不利环境因素的准备,防范事故于未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