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发展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F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8-0016-03
一、牛顿力学诠释经济理论的可行性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而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遵从的规律的,两者似乎大相
径庭;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布瓦索教授认为它们有内在血缘关系,经济学不仅从经典物理学找到一般的灵感,而且采用了很多物理学的概念和模式来研究经济学。布瓦索教授在《信息空间》一书中把正统经济学称为“牛顿经济学”。米罗斯基也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模仿物理学不是随意的或表面的,它的模式大都是逐个术语逐个符号地仿照物理学的说法。[1]段培君在《均衡方法:源于自然科学的一种方法》一文中指出,牛顿力学的重大发现,启示了经济学家试图做类似的思考:即经济现象中是否也有这种均衡的规律?段培君认为,现代经济学发展史的一个明确线索就是对“经济世界中的牛顿定律”的“科学证明”。[2]
物理学与经济学结合具备天然的基础,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世界,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的经济世界,二者作为经验科学,其理论都来自于对大量数据的归纳和总结,而理论又必须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作为科学的典范的物理学,对于经济学肯定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物理学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经济学学科的分化。从一开始物理学概念的借鉴,后来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最后借鉴物理学一些规律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物理学规律在经济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推动经济学的发展、新的经济规律的发现或者促使经济学规律的再认识。目前在学术界,出现以物理学有关理论来研究经济学问题新的经济学学科――物理经济学和经济动力学。
牛顿力学主要包括:(1)牛顿第一定律即是惯性定律, 物体除非受到力作用,否则会继续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在直线上均速度运动;(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mα;(3)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能量守恒定律:mgh= mν2,ν= ;(5)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吸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 m2表示两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k为引力常数,则两物体之间的吸引力F的大小为:
F=k• 。
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开放与合作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参与区域外的经济合作。从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的角度来看,这是构建区域的耗散结构的前提条件。我国的三十年的开放成果足以说明了这一点。这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重要,欠发达地区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相互制约的死平衡,整个经济系统的外在表现为合力为零。由牛顿第一、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也为零,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原来相对的静止状态。全面参与区域外的经济合作,欠发达地区会受到外部的牵引力,此时的合力F≠0,那么α≠0。欠发达地区开始实行经济的加速发展。
如何参与地区外的经济合作,直接影响牵引力F的大小。本节应用万用引力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外的经济合作的要点进行分析。
在万用引力模型F=G• 中:m1,m2表示两物体的质量,发生作用的实体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距离可以改变;G为引力常数。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的相互引力F模型中,借鉴上述公式,可定义为:
F'=G• (1)
m1,m2表示两地区要合作的经济存量,如m1表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存量,那么m2则表示要合作的地区的经济存量;r表示合作区域可以改变和缩小的因素;G为要合作的两区域目前无法改变的因素,如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等。有上述公式可以知:F'与m1•m2成正比、与r2成反比。
要想改变上述合作的引力F'的大小,需要对两方面的值进行改变:(1)使r减低到最小值,那些因素可以改变r的值,包括两地区交通距离r1、信息距离r2、产业的相似距离r3、合作者的沟通时间长短和心理距离r4等,r= ri;(2)要增大m2的值,这要求选择经济条件强的地区作为合作的对象。
本节从下面几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合作的要点进行诠释:
(1)欠发达地区政府在财政非常吃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与地区外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是减小与外界的路程距离r1。想致富先修路已经成为了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共识。
(2)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招商办事处,有两点重要作用:一方面为了缩短与发达地区的信息的距离,在发达地区设立招商办事处能尽早了解有关经济信息,缩小相互沟通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信息距离要比交通距离更重要,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信息的价值也被人们所认可;另一方面,在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主要是考虑到发达地区的经济能量m2较大,两者的合作引力比较大。
(3)产业互补性与对接性,两地区的经济合作最终表现在产业上的合作,如果两地的产业没有互补性与对接性,呈现出竞争性,那么两地就很难进行合作。若两地的产业相似距离r3大,那么两地的合作引力也较小。对于欠发达地区应在产业选择上考虑发展发达地区的配套产业,相似距离r4小,这样两个的合作引力才能强。
(4)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制度。区域经济合作中,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问题的出现也可能有利于下一步的合作。然而,若问题没能及时地解决,也可能导致区域合作没有实际效果。合作两方,在合作中都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心理距离。有效的区域合作制度能消除两方的心理距离,也有利于尽快解决问题。有效合作制度的建立因此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建立定期的合作方高层决策者的联系会议,并设立日常秘书机构;另一方面,设计稳定的合作奖惩制度,有利于消除心理距离,这方面可利用有关博弈论知识进行设计。
区域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其受到的引力也是多方面的,这里引力合力不是矢量合成,而是符合简单相加:
F=F'= Gi• (2)
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主动参加地区外的经济合作,从各方面增加拉动经济发展的引力合力。
三、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
区域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主要理论有:(1)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进行或均匀扩散,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它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先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的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二是扩散效应。(2)美国经济学家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3)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它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法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4)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中心―论。他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
从牛顿力学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地区内多极点规划作用进行分析:
(1)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区域经济的增长,从根本上讲是产业部门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首先是从主导产业部门成长开始。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产生扩散作用,自己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扩散作用,自己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扩散作用主要包括前瞻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因此,科学地选择好区域主导产业,对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欠发达地区因经济实力有限,在产业发展上必须实行不平衡发展,在产业投入与重视的维度上有所侧重。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投入,可以增加主导产业的扩散作用的速度。这一点可以利用物理学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m表示主导产业自身产业的潜在能量,g可以看作目前条件下产业潜在能量的转化率,h表示不平衡的投入程度,ν则表示主导产业的扩散作用的速度。
mgh= mν2,ν= (3)
有上面公式可以知,主导产业对外的扩散作用的速度与 成正比,g在目前条件下一般变化不大,因此,适度范围内增加对主导产业的投入力度,有利于主导产业对外的扩散作用速度的提高。
(2)区域的多极点不平衡发展规划。欠发达地区在区域规划中,要在区域内选择多极点来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下面以图1为例,说明多极点对地区内的其他地方的引力大于单极点的引力。若规划的单极点为O点,极点外地区为C点。现在规划极点改变为A、B两点。为了简化说明,A、B两点在O点的直线两侧,线段AB与线段OC垂直。欠发达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时间内为一定值,若分为两个极点,设A、B两点投入分别为原来O点的一半,假设三点投入产出函数相同,那么三点的经济能量为:MA=MB= MO。设地区内规划极点外C点的经济能量为mc。FOC表示极点O对C点的牵引力,FAC表示极点A对C点的牵引力,FBC表示表示极点B对C点的牵引力。
由上式(7)可知,多极点规划比单极点规划,更能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但也不能任意扩大规划极点,多培植增长点,因为欠发达地区的财力等经济能量在短期是一定的,如果规划极点较多,势必在每个极点的投入较少,当投入低于某一值时,其经济能量产出函数并非是指数和线性关系,甚至低于其投入的经济量。此时,多极点规划的效应低于单极点规划的效应。
四、后 记
经济学在其发展大量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也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近来,已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物理学与经济学的联系。本文从牛顿力学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简单的诠释,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马克斯•H•布瓦索(Max H.Boesot),王寅通译.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段培君.均衡方法:源于自然科学的一种方法,学习时报[N].2005-10-15.
[3]张国文.一种以物理定律为基础的经济理论尝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1):81~85.
[4]常滨毓.茅于轼诠释市场经济与“牛顿定理”[J].东方企业文化,2007,(6):10~11.
New Annotation of Underdeveloped Regions’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Light of Newton Mechanics
Fang Da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243002,China)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52
[中图分类号] F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112- 03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当中,经济学一直是运用数理演绎及计量统计的研究方法建立经济模型分析问题的,似乎与实验毫无关系。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学家在检验经济法则的时候,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的受控实验,因为他们不容易控制其他重要因素。所以,只能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那样满足于观测。”[1]但是另一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诞生,打破了经济学不做实验的传统思想,将实验引入了经济研究当中,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个人,其中之一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这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成熟,并被主流经济学所接受。由于弗农・史密斯在实验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所以人们将他誉为“实验经济学之父”。
1 实验经济学的演化过程
实验经济学是针对研究经济学问题,设计经济实验,对影响经济行为的因素进行控制,屏蔽那些与问题无关的因素,集中观察那些令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的作用,通过做实验取得实验结果,最后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充分认识实验结果的经济学含义。[2]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经济相关问题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伯努利提出的“彼得堡悖论”,这个悖论反映了理论预测与真实行为之间的差距。200年后,萨斯通为研究经济主体的偏好问题应用了实验的方法得到了无差异曲线。但无论是伯努利还是萨斯通都没有使实验的方法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40-5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才意识到实验的方法可以解释经济学问题。一般人们公认的实验经济学的开端是1948年张伯伦在课堂上进行的供给与需求实验,尽管张伯伦做这次实验的目的只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经济学的概念,并没想将实验作为经济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这次实验却为他的学生弗农・史密斯创立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密斯从1956年开始经济实验研究,每年做2~3个实验,于1962年总结了他6年以来11个实验的成果,发表了被称为实验经济学奠基之作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这篇论文的发表引起了人们对实验方法的关注,同时也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并对今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实验经济学突破了市场均衡的研究,开始进行博弈论相关的实验,使实验经济学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一种更具普遍适用性的研究范式。之后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实验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从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到现在可将其大致分为3个发展阶段(如表1所示)。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迅速发展且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它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重视。研究实验经济学的团体和实验室也不断地涌现,如Vernon Smith主持的亚利桑那大学经济学实验室、Charles Plott主持的实验经济学和政策科学实验室、John Ledyard主持的加利福尼亚社会科学实验室、John Hey和Granham Loomes主持的约克大学实验经济学中心等。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目前的经济实验室大多已实现信息化,特别是大量实验软件的商业化,简化了实验的程序,大大降低了实验的边际成本,使经济学实验更加普及,实验经济学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2 实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实验经济学打破了经济学不做实验的观点,将实验作为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引入了经济学,创新了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工具。实验经济学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缺陷,使得经济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它摈弃了传统经济研究的“经济人”假设前提,以可以犯错误的、有学习能力的行为者取而代之,并遵循价值诱发的原理,诱导被试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排除实验中的一些干扰变量,使实验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弗农・史密斯对实验设计提出了5条基本原则以保证实验模拟的真实性(见表2)。
实验基本原则的确定是进行一项经济实验的先决条件,解决了这个先决条件以后,就可以根据经济实验的步骤,建立一套标准的分析框架。弗农・史密斯认为每一个实验都应由三大元素组成,即环境(E)、制度(S)和行为(B)。环境给定了每位参加者的偏好、初始禀赋和现有的技术水平等一系列预先给定的条件,制度则界定了实验参加者要遵循的实验术语和游戏规则。环境和制度是实验者根据需要所制定出来的,是可控变量,它们会影响到最终所观察到的行为。行为是关于环境与制度的函数,即B = f(E,S),在这个函数中,E和S是自变量,B是因变量,也就是说行为是由环境和制度决定的,随着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现实当中,人的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和制度,使其发生变化,因此,行为、环境、制度这3个要素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经济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已有的理论、发现新的规律、环境比较、市场机制比较、政策评价、市场机制的设计等。目前,经济学实验的方法是模拟和仿真,通过在实验中模拟现实的经济环境来观察行为者的行为,从而得出结论。显然,现实当中的情况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也较多,在实验中很难将现实的情境全部包罗进去,但是实验中可以创造允许不同行为者存在的环境,以便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的结果是否有效,所验证的理论是否真实需要用比较和评估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因此,比较与评估法在实验经济学中十分重要。在解释实验结果的时候会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不相符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实际被试者的行为却并非是完全理性的,所以,在进行结果分析的时候还需要用到行为和心理理论来分析被试者的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的结果。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创建了经济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同时还构建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实验经济学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了研究范围,从更加现实的视角研究了经济理论,为人类的决策行为提供了指导。现实中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是在经济领域,而且还广泛应用于政治、法律、管理等领域。在管理领域,实验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经营风险,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本文主要阐述实验经济学的思想对管理实验的影响及借鉴作用。
3 实验经济学对管理实验的影响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实验的方法已不再是自然学科的专利,它已开始逐渐应用于社会学科,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学都扮演着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的角色,为管理学提供指导思想,那么,经济学新的发展动向必将推动管理学的发展。因此,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验方法的应用与管理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说贯穿于管理发展史的整个过程。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中,无论是在古典的管理思想阶段还是在今天的管理丛林阶段,实验研究始终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和方法。[3-4]采用实验的手段开展管理研究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而且能够少走弯路,减少风险和费用。
实验的方法具有检验已有理论和催生新理论的双重特性,将其应用于管理学中也一样,既可以检验已有的理论是否正确,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为寻求新的管理理论奠定基础。利用缜密的数学推理来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只能检验在给定假设条件下,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而无法对各种前提假设条件进行检验,实验的方法就克服了这一缺陷,利用实验可以在一个模拟现实环境的实验室里,尽可能排除一些非关键因素,来研究关键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还可以不断改变环境和制度要素来观察行为的变化,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当然,还可以通过实验找出一个管理理论的失败原因,进而调整实验的控制环节,为催生出新的理论提供线索。实验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比较不同理论优劣,进而对其进行完善。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能够为管理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检验和理论创新的工具。
4 实验经济学指导下的管理实验的设计
不确定性条件下,管理所面对的唯一确定的问题是不确定,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想使管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验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管理实验能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加贴近现实、多状态、更为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的环境;并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参与者的行为结果,为修正由管理学的假定、状态和着眼点构成的视角以及参照系,完善管理理论实证研究提供科学手段,进而为改进、丰富已有理论,发现新理论提供支持。
实验经济学是在“价值诱发理论”原理的指导下,遵循实验设计的5项基本原则来设计相关实验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在价值诱发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建立与实验相适应的实验环境,选择被试的对象,被试者数量的确定要合理,因为被试者的数量也遵循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然后要按照实验的基本设计原则确定实验报酬的支付方案。这些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完后,即可进入实验的实施阶段,但在编写实验指导语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对期望被试得到结果的暗示性语言,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同时,要控制好关键实验变量的选择,尽量避免非关键变量的影响。最后的工作就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如果结果与已有的理论相符,那么说明实验达到了检验理论的目的,如果结果与理论不符,可以改变实验环境,调整变量,重复进行实验,可能会得到与理论一致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现新的管理规律。
借鉴经济学实验的分析框架,可以设计相关的管理实验,解决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如多种战略方案的比选、新产品的定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并购、广告费用的投入量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管理实验必须注重实验的并行性,即必须能使实验再现,凡是不能重复的实验,不能算是成功的实验,偶然的结果往往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5 总 结
本文通过对实验经济学的演化过程、基本分析框架进行回顾,指出了实验经济学对管理实验的影响。实验经济学和管理实验的发展历史较短,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更短,一些理论还需要进一步丰富,而且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它确实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所以,随着实验经济学和管理实验的演化,要不断的丰富知识,从更多的视角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将企业每一个经营模块的实验丰富起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鸿桢. 实验经济学导论[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前言
目前,很多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显得有点过早。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1.1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较早以前,很多经济学家并没有完全区分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甚至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两者是统一的。但是,随着经济学发展的更加成熟,人们不仅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明确知道了两者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地认可和关注,随着经济优先增长发展模式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随着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要促进其他地方的经济共同发展。
1.2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在任何时代,经济学家都十分关注经济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家普遍认识投资带来的资本积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通过投资驱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竞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先天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我国经济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被提出并被实施,很明显,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时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是指优先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然后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最终能够实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均衡发展。
2.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2.1中国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功与带来的问题
随着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采取优先经济发展模式正确性。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第二,我国已经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加快了我国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第三,我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2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向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转变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采取优先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及其正确的,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少在当时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优先发展经济的模式必须要实现转变,进而实现公平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3沿海先行发展战略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人口较大,采取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发初期我国必要的措施。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因而沿海城市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沿海城市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实行沿海先行发展的经济模式向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变。
3.总结
总而言之,对发展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因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绝对比较优势。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 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照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 进行专业化生产, 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最终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 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 绝对优势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每个国家都具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 进行专业化生产后其生产成本较低, 彼此交换产品对参与交换的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相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商品, 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各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思想。相对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比较优势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 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以相对比较优势为基础, 世界各国进行产品贸易将使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都获益。
(三)要素禀赋学说。
20世纪上半叶,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世界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 因此,赫克歇尔-俄林学说被称为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和补充。
(四)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产生问题上提出了与传统理论迥异的观点, 他们认 为, 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国的历史、某个偶发事件和过去政策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国际贸易是由规模报酬递增所驱动的。相当一部分国际贸易,特别是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其产生的原因不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而是规模报酬递增形成的国际分工。
(五)新兴古典学派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首次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它真正统一考察了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做出了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理论解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是内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分工前没有优势或劣势, 但由于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在投入不变时,其产量大于分工前,这就是内生分工优势理论的思想。
二、从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浅析经济学动态演进路径
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 经济学理论的沿革和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存在着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对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和改进。
不同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之间, 观点和假设存在着很多差异, 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深入分析这些理论的观点和假设, 能明显看出其间的传承印记。亚当斯密认为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 国际贸易的产生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则在国家之间生产函数不同、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假设下,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其后,赫克歇尔、俄林进一步在分析中加入资本要素,得出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了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引发了国际贸易。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到, 迫于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一致性的压力, 细化和推进假设条件的设置是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新理论和新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
亚当斯密从绝对技术差异和分工优势角度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从技术相对差异上分析了相对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则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差异入手, 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将导致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差别。之后, 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等人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角度切入, 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则将流行的交易费用概念引入比较优势分析, 着重研究了内生分工优势。回顾比较优势理论前后的发展历程可知, 新学派的理论都是对旧学派理论的完善, 是引入新理论和新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化的过程, 学者们相继提出了新的比较优势源泉或影响因素, 使得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从分工前扩展到分工后、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交换、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中, 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三)在实践检验中发现问题推进理论体系的改革。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过程中, 对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学界较大的反响, 这种争论反过来促使了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每一理论的成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实践的考验, 亦有众多经济学家活跃在对著名经济学理论的实践检验当中。实践检验的结果若与理论预测一致则说明该理论可以成立, 而一旦理论与实践检验出现差别则新的研究宣告开始。
(四)理论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方向推进。
人们在对比较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考察中, 关注的焦点已从先天性的资源禀赋等因素逐步转向分工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创新、人力资本配置等后天性因素, 已从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动态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沿革延续了众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动态轨迹,这也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这一研究动向为理论研究者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保持动态的研究意识和思维将有利于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从中我们可以找出经济理论动态演进的几条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在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时,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
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前提, 是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假设条件如何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研究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甚至可以决定理论的发展前景。考察假设条件的设置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起点, 若能在假设条件设置上有所突破, 则很可能揭开新理论的面纱。面对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研究者们可思考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抽象性和简洁性, 足以研究到复杂现象的本质。同时, 更要考虑该组假设条件是否存在继续深化、细化的可能性, 从而推进研究的准确性和理论论证的严密性, 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
(二)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
论证体系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经济学理论的科学价值最终取决于该理论论证体系是否严密, 论证内容是否严谨。对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 可尝试在论证体系上寻求突破。研究者可思考, 该理论的论证内容是否存在继续深挖的空间, 可更换角度从新视角分析老问题。推进论证体系的深化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 这需要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的思维模式, 然而, 一旦在论证体系上有新的进展, 则可能是突破性的、历史性的。
(三)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检验辨别理论真伪是经济学理论论证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是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可靠方式,利用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越来越简便实用的计量软件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 从检验的结果中辨别理论真伪, 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但同时, 研究者们也应保持适度, 切忌滥用、迷信实证研究, 陷入实践检验的沼泽中。
(四)从动态化的视角深化理论研究。
1.因为高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社会经济问题有赖于科技进步来解决,所以,“经济法制须内蕴以科技优先发展为核心的立法理念”,激励各门类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由于知识经济是一种人才经济,人才资源在现代经济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切实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利益。
2.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它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现代经济法制应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要义。立法一方面要着重激励高科技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范高技术发展的副作用。本世纪以来,科技空前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森林面积减少等一系列问题非常严重,还有电脑病毒、因特网上的信息公害问题、网络贸易犯罪问题、驰名商标被抢注等问题日趋严重,经济立法工作者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立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眼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39-02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更重要的角度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2010年2月3―7日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题研讨班。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它作为“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线,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新的发展中中国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从我国进入21世纪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资源问题――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从小到大课本上讲的:地大物博。现在我们改一个字地大物溥。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三位,但人均水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6位,但人均水平是全球的1/4(25%);我国的耕地资源总量在全球排第四位,但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126位,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以下。能源资源――三大常规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从煤来说我国总量在全球第三,但人均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确实是总量大,人均少。进入21世纪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7年、2008年、2009年来超过50%。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21世纪的发展中我们突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现实要求。我国现在生态环境的态势:局部改善,总体恶化。三大常规性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废弃污染(垃圾污染)和荒漠化严重。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现在是世界第一;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按我国的统计现在美国第一,我国第二。若干年后我们可能超过美国。现在面临着和生态环境有关的国际压力:一是国际责任方面的压力。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以生态环境为借口对我们中国设置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低排放,低污染。才可以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真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现实要求。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的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一是速度的调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调整,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从2002―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是4.4%,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个中等偏上的水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2003―2007年,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外部环境比较好。但是,2009年全世界的经济是负增长,2010年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达到2%,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较低,2009年美国、欧元区等16国、日本都是负增长,美国占全球总量的25%,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之和是全球总量的50%~60%,如此比重的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乏力,很难带动世界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美国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美国人高消费。中国人光挣钱不花钱,美国人挣钱不多,花钱很多。这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失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乏力才引起的。今后若干年内美国等西方国家消费率会有所下降,人们也总结经验了,得向东方国家学,向中国学存点钱,储蓄率上升,意味着国际市场需求量会相对缩小,三是贸易格局的调整。全球贸易的增速会下降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强化。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们怎么样适应这些新特点,如何适应全球发展的新的挑战,只有一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不管是从中长期发展和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来看,还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迎接全球经济新挑战的现实要求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
(1)经济发展的内容。在很长的时间内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从全球发展过程中也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少10~20年时间,到20世纪60年代前,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加区分。其实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一定的时间里,也有这种看法。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什么?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部门的实物增长和服务部门的劳务增长在内的实际产出的增长。
在一定的时期以后,经济总量虽然有所增加,经济活动的规模有所扩大,但社会经济结构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变好,甚至恶化,收入分配状况没有变好,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了,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中尖锐的矛盾和问题。典型的就是拉丁美洲国家,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经过10~20年较高增长后,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了所谓失去的10年。这种发展的实践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经济发展到底等同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最后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那么,经济发展是什么?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包括GDP的增长,还要包括经济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高度化演进。用我国的语言就是优化升级。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而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分配改善、生活提高、福利增进、制度创新等所有内容在内的经济进步的一整个社会过程。
(2)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实际产出量的增加。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劳动、资本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结合的方式、消耗的方式并产生效益的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过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工业化的推进中,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经济增长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进行收入分配的,表现生活质量的,影响生态环境等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而成的总体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工业化的推进中,经济发展要在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收入分配的更加公平合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源资源的节约等这些内容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转型。它是在更高层次上,更重要的角度,更全面的对我们经济建设中推动经济转型的一个总体认识。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航船的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任务和路径选择
(1)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矛盾。①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2001―2008年我国的进口率从2.1提高到7.9,外贸依存度从38.9提高到59.8,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3.5,消费率由61.4下降到35.3,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是世界上所有经济体中最低的。投资严重偏高,投资率高,出口率高,关键是储蓄率高,在储蓄率保持高水平的情况下,想要压低投资和减少进出口率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储蓄率高?有三个决定性因素:一是人口结构和居民的消费结构。二是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三是经济体制和政策因素。②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扩张,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还出现了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为什么大家对发展重化工业这么感兴趣?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还是我国的财税体制对工业发展有激励作用。地方政府为什么愿意搞重工业?因为它投资规模大,增加值率大,增值税率大,对GDP作用大,效益大。如果地方政府不是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话,可能会发生变化。③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④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同步增长。⑤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但我们的发展理念中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偏低。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①转速度。从高速的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持续和稳定适度的增长转变。②转需求。外需带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力足扩大内需为主,把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③转支撑。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转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④转资源。从资源支撑(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⑤转结构。以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来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标准。一是调整政府与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二是调整政府与居民收入的分配关系。三是调整居民与企业的收入关系。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09-0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十报告同时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一、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对其进行优化调整。
第一,外向型发展难以持续,突破国际市场依赖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4.2%下降到2009年的9.2%。有权威机构预测:如果没有2008年政府4万亿的投资拉动,200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只有1%。之所以影响这么大,根本的原因在于“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的传统发展方式。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外部需求受到极大的制约,而同时我们的国内需求又没有跟上,经济自然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当前,全球仍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状态之中,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还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国际市场激烈争夺,对国内市场大力保护。我国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2012年共遭受23个国家启动的84起贸易救济调查,增幅达16.7%。要突破国际市场依赖,就必须加快转变“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突破资源环境制约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1.6%,但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世界的比例达到21.3%,钢铁消费占45.4%,铜占43%,水泥占54%。这种态势不改变,十几、二十年后,全世界的能源资源也不够我们一家使用,全球公认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也不能满足我们一个国家的需求。资源、环境问题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固然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现实国情有关,与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有一句名言:“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后代那里借来的”。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总理强调,“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殷实富裕环境退化也不行。”要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改变“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
第三,国际竞争力不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国际竞争力并没有相应提高。由于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我们很多产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只能赚取微薄利润。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发达国家是靠脖子以上的部分,靠头脑、智力、知识产权赚大钱,而我们只能靠脖子以下的部分,靠手、脚、体力挣小钱。
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当前,为了形成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竞争新优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抢占世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赢得竞争新优势,必须加快转变“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需求正向全面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在对一般商品需求增加的同时,对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在物质需求继续提高的同时,对环境的需求、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近年来,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时有发生。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宁波、云南昆明都引发了大规模,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1月,北京的雾霾天气多达25天,空气严重污染。网上也出现一些流行语:“十面‘霾’伏”、“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厚德载‘雾’,自强不‘吸’”、“千里朦胧,万里尘飘”,等等。这些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生态产品的迫切渴望。总理强调:“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包括在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但传统的“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发展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是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是人的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必须加快转变。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调整需求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2012年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达47%,这样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还过分依靠投资来拉动,直接表现就是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2010年,我国投资率高达49%,而居民消费率则只有34%,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过分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至少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没有出口和消费的支撑,必然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目前,我国粗钢产能9亿吨,实际产量只有7亿吨;船舶制造能力有1.2亿吨,而全球需求加在一起也只有8 000万吨;风电设备制造能力超过3 000万千瓦,高出国内需求一倍以上。第二,会带来通货膨胀。因为过去我们大量的投资靠的是贷款。1949—2011年的62年间,人民币贷款总量是55万亿。其中2008—2011年就达到28万亿。投资靠的是贷款,贷款靠货币发行。货币发行多了,自然就会产生较大通货膨胀。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调整需求结构的角度讲,就是要改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就是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当前,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人们有钱可花;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个人在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负担,让人们有钱敢花;优化消费环境,让人们有钱放心花。
(二)调整要素投入结构
低端生产,成本决定生死;高端制造,创新决定成败。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廉价生产要素的低端生产实现的。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源等各种要素的成本不断上涨。以劳动力价格为例,2008—2012年,农民工月工资水平从1 205元提高到2 290元,年均名义增长17.4%。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我国中低端生产正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低成本优势越来越小,路越走越窄。
从低端生产转向高端制造、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是创新的动力问题。这就需要进行改革。十提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总理强调: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产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使企业的利润不能建立在廉价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同时,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使企业的利润不能建立在“跑部钱进”——从政府手中获得稀缺资源的基础上。这样企业就有了创新的动力,也就会产生“改革红利”。
其次,要解决创新的能力问题。提高创新能力,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钱学森曾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创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制度和环境。
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调整要素投入的角度讲,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重点解决好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问题。
(三)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滞后。2012年,我国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4.6%。这一数字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的72.5%、中等收入国家的53%,而且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46.1%。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25-01
0 引言
第十七届的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此我们在加大力度对经济结构进行推进和战进行略调整的时候,对以下问题尤其要关注:提高国际竞争力;对自身的创新能力要不断提升;节能环保更要提到日程上来;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养。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真正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而成为一个体系,更有益于宏观协调和控制。因此,科学发展观实则就是推助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发展过程中有力的指导保障。因此切实落实发展观,是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
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诠释
科学发展观具有两大特点,即工具性和价值性,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是数量和质量,但二者互为协调,互为促进,周而复始,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具体分析了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对失败进行了反思,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可以说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指南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的指导思想。它对充实、完善现阶段发展路途中的模式。
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因
(1)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化明显加快可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变化还是很大的。最初是主要是计划经济,市场的辅助作用是微乎其微。然后计划与市场二者起头并举,到今天市场经济占了主导地位完全独立。基于此种情形之下,资源配置受市场经济的作用力愈加强大,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机制也越来越完善,这样新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应运而生,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
(2)适时的国情大背景。现阶段是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由于城市化加速,人才增多,设施增加、资本累积,这些因素都相应地带动着与之有关的各行各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的发展,从城市逐步转向农村,随着也就促进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助推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且力量巨大,不可阻挡。
(3)人民的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最直接的就是人民的消费水平快速上升。居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的变化,直接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就是市场的需求量加大。市场需求量加大,自然就带领各行业生产线的不断扩大,投资增多,此种情况自然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
(4)中国经济已经走向国际化。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弥补了以往我们存在的诸多缺口。在过去,我国经济无论是在资本、外汇上,还是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上,乃至专业人才和前沿知识都是有缺口的,如今我们走出国门,将国外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及管理等等引入国内,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齐头并进,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5)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力的报酬是非常低的,这一点对外资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此,许多外资企业在我国落地生根,逐步发展壮大,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
(6)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相比与其他国家而言,投资密集、积累率高、资本形成率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外商和国人的投资。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厚,投资愈加密集,这种高密度投资自然使得积累率增高,高速的积累率随之最后就是使资本形成速度加快,循环往复,导致经济循环快速发展。
3 经济发展“好”的要求
(1)一个好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若想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必须有长远目光,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口数量、资源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的能力的能力不只是看是否有多快,更要看其持久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尤其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绝对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天。一个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经济发展绝对是失败的发展,一个牺牲了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则是千古之罪。
(2)要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经济发展自然最求经济效益,但经济效益绝对不是衡量经济发展“好”的唯一标准。经济效益虽是目的,但经济质量绝对是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一个好的经济发展,应给为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享受、方便、生活安全的保障,是服务于大众的而不是少数人的供给。同时一个好的经济发展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让人民共同富裕,最大化的体现自身的价值。
(3)经济发展的“好”还表现在各个行业与关系之间的充分协调性。也就是说,单纯城市的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没有跟上,那不能算一个好的发展;单纯经济发展了,而社会环境破换了,那也不能算好的发展;只是某些区域发展了,其它地方依旧落后,那依然不能算好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了,其它相关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也不是好的发展。因此一个好经济发展,要做到城市和农村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各个地方之间、行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等等都是协调一致的。
4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1)对所有制改革将继续深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完善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二者共同发展。无论经济如何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坚决不可动摇的。在此基础上,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平、公正、保护物权,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同一个等级上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所有制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所有制
度,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同时,对所有制的各项机制逐步完善,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市场作为主体的参与经济建设当中的热情高涨,积极主动。此外还必须建设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对所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进行有力的保障。
(2)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系统,加大其调控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公共财政系统逐一完善。严格预算管理,对预算制度改革必须继续深化,加大监督力度,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的体制还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越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更要标准化和透明化,公共服务的投资就更要增多,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继续提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是孤立独行的,它必须依靠国家强大的宏观调控体系,特别是财税手段宏观系统更要精细周密,无懈可击。
(3)现代市场的建设步伐要加快。现代市场的竞争必须是有秩序且开放式的,形成这样一个环境,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紧跟着就发展起来了。这些要素市场能及时反映出市场中的供求对应关系、各种资源的多与少、环境对成本带来的损失等等。同时对于一些机构要逐步建立起来,从而更好的规范行业发展。例如:中介机构、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等。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之下,经济主体才能更好的运行,经济效益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所以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是落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经之路。
(4)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宣传、动员,使全民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且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之中,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节约型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青山依旧在”的环保社会。同时要着重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确保资源的正常供给。避免资源的枯竭而出现经济的大幅度下滑。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力争以小资源、小环境损坏来换取最大值的经济社会效益。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全面了解科学发展观,深化所有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系统,加大其调控力度,加快现代市场的建设步伐,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开放质量,以人为本,多方面协调,互利共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能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能展现出自身的新优势。总而言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条强国之路,是发展和加快我国经济的康庄大道,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勃勃生机。因此且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富强的大事,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相对论的重离子碰撞,通过高能量100GeV/N的金核和金核相碰撞后,金核可以相互穿过去,在二核中间产生新的真空,这里面夸克就可以自由行动。这个方面正在研究,这台对撞机建造在Brookhaven,1999年造成,总投资约十亿美元。如果真空是可以被激发的,那么粒子的微观世界和宏观的真空就结合起来了。这将是一个新的发现。
在宇宙中,有一种叫做类星体(quasar)的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它不是普通的星,它的能量来源我们不知道,每个类星体的能量可以是太阳的1015倍,这是很大很大的。估计在宇宙里约有100万个类星体,其中有1000个我们在仔细研究。这个能量绝对不是核能量,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能量,它比太阳的能量大得多。类星体的发现是在1961年,那年发现了两个。最早发现的两个类星体之一,是3C273,3C是英国剑桥目录的第三本,273是其中第273星。这个类星体在1982年2月,一天之内能量增加一倍,这是非常稀奇的,不仅能量大,而且可以一天之内增加一倍。宇宙中还有很大能量的来源我们是不知道的。
另一个在宇宙中的大问题是暗物质。从引力我们知道有暗物质存在,可是用光看不见,红外、紫外、X光都看不见。宇宙里90%以上是暗物质。暗物质存在的证明很简单,拿一个星系(galaxy),在距离这星系中心r处,量任何星或星际尘埃(dust)、粒子等的速度u,M(r)是从星系中心至r间的引力质量。从牛顿定理 ,G是牛顿引力常数,离galaxy非常远。如果M(r)不继续增加,u应该越来越小,可是事实上不然。拿任何一个星系,u并不减小,就说明有很多引力质量在里面。NGC3192不是单独的一个例子,现在已测量的有967个星系,所有的都是这样,没有一个例外。这些暗物质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所以在宇宙中有90%以上的物质我们不知道,有极大的能量来源我们不知道。真空有可能被激发。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想制造一个状态,它和当初宇宙开始大爆炸的情况相似。大爆炸开始就是一个激发的真空,制造出这个状态也许可以使我们测量出它的特性。
在110多年前,汤姆逊(Thompson)发现电子,从那以后影响了我们这世纪的物理思想,即大的是由小的组成的,小的是由更小的组成的,找到了最基本的粒子就知道最大的构造。这个思想不仅影响到物理,还影响到本世纪生物的发展,要知道生命就应研究它的基因(gene),知道基因就可能会知道生命。我们现在发现这并不然。小的粒子,是在很广泛的真空里,而真空很复杂,是个凝聚态,是有构造的。也就是微观的粒子和宏观的真空是分不开的,这两个必须同时处理。知道基本粒子就知道真空的观念是不对的。从这个简单化的观点出发不会有暗物质,也不会有类星体这类的东西。我觉得,基因组(genome)也是这样,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化已在我国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新区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城市空间结构向外拓展与新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动因,它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而深刻认识城市发展和新区发展的经济学成因,探求城市新区发展的基础理论框架,将有助于把握住新区发展的方向,指导新区发展的实践。
1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动态
1.1对城市新区的认识
城市新区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旧区的概念,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新区开发与旧城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两个方面。城市新区是伴随着郊区化的出现而发展的。郊区化代表了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向郊区迁移,各种城市功能向郊区外溢的一种分散化过程。城市新区是指地处郊区范围、具有相对明确发展界限的集中城市化区域。城市新区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管理系统上都存在可感知和被认同的界线,它相对于城市传统中心区在地域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它是城市复杂大系统下的一个各要素齐备的子系统。从地域空间分布来看,城市郊区化与新区发展相对于中心城区和城市行政区发生在同一地域空间,新区发展是城市郊区化模式的演进。
1.2 中西方城市新区的理论动态
西方早在20世纪初即致力于对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探索并出现了大量有关的理论研究。其中又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最为著名。沙里宁的“有机疏散”与“田园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可实践性,尤其是“城市存在积极、消极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的分析充满了辩证的哲理。
K・J・巴顿系统地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去研究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空间经济分析方法,并以成本效益分析等新方法对城市经济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
新城市主义运动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美国人认为,新城市主义提供了消除郊区蔓延,城市衰败的发展方式,并提出了创造经济、环境和社会有益发展的若干原则。1997年,Glendening提出了精明增长的概念,其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知道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州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和后来提出的紧凑城市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探讨高密度的开发、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旨在减少对能源和消耗和资源的浪费,以保护生态和环境,创造适宜人居的环境。这三种理论对当今的城市新区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对城市拓展的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90年代该领域的研究更趋活跃,研究方向也从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转向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方面,并且对大都市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转型、结构变迁等新趋势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2 城市新区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浅析
郊区化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伴随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种种“城市病”的产生,从而掀起了城市离心化运动。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城市外部跨越式发展地区,包括城市中心区的卫星城、科技园区、大型居住社区以及综合性新城。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城市新区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动因。
许多城市的衰败、竞争力下降往往是忽视产业和城市发展的结合。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与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产业特点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和规划各种“产业空间”的物质载体,可以使得城市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2.1产业集群是城市新区经济的核心支柱
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是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中应该采取产业集群的基本战略,培育和推动产业集聚,营造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环境,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
2.2以主导产业整合城市新区优势资源
以主导产业整合城市新区优势资源就是要形成城市新区的“产业高地”,其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服务,对市场的重大影响力,生产规模的扩张力。
同时,产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不同产业都有一个新旧更替、彼衰此起的过程。优劣势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产业的选择必须把握产业技术的发展与方向,抓住具有潜力、特色的长品和市场竞争力,重视潜在优势产业的开掘和开拓。
2.3园区建设是城市新区经济的重要载体
当今时代,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商务区、生态区、科技园区正成为城市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科研开发、商务贸易、生产制造三位一体,成为新区经济核心。在发展“园区经济”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培育和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益的规模经济,形成开发区,商务区,生态园区三位一体的城市经济新高地。
3 城市新区发展研究的经济学方法浅析
从学科意义上讲,关于城市研究的经济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并与城市问题的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采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来考察城市问题,特别是城市新区发展。
3.1经济学习惯于将各种行为始终视为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也是一种“投入―产出”的经济行为,但与一般经济行为相比, 它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更多体现在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追求。
3.2经济学分析总是从个人出发,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是由个人到组织。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政府的组织行为,是在掌握个人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以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相结合作用的结果。
3.3经济学研究各种行为时,都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为原则。城市的发展亦不例外。而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城市的效益更加体现为综合效益,即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结合。但不容置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学成因以及新区发展的经济学动因分析,可见城市综合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应当作为城市新区发展的基本研究视角。在我国城市新区逐步发展的现阶段,必须立足中国实情,通过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学习,创造新区发展研究的可行性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城市新区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研究框架,指导城市新区能够有序健康地发展。
4 对于未来的展望
回顾城市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发展模式从最早的向城市中心集中,发展到向郊区发展的分散模式,现在又重新回到紧凑型发展的模式。集中与分散,这两种模式穿插与城市发展史,是共同存在的。面对中国的新区建设,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中国的具体现实背景下通过实践探讨出适应不同条件的多种模式和范例。唯有如此,才能找到适合当今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巨洲.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J . 城市规划,2001 ,25(8) : 7-12.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环保界人士引入我国。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有40种之多。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2004年9月27日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报告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因此,本报告把马凯同志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作为我们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上述概念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里,“循环”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而言的。线性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1)“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3R原则)。“减量化”(reduce)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resourc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循环经济的框架和基本模式。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具体地说,在产业体系上,包括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在流程上包含了生产、消费和回收三大环节;在纵深层面上,包括了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
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①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②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③在社会层面上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和“可持续消费”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④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到2010年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资源投入产出率比2000年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40%,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50%。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创立和完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①循环经济范式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应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使命。②循环经济主张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末端治理范式”利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加工资本开发自然资本,而循环经济从强调重视提高资源生产率,将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和“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中。③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④循环经济模式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技术、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念的创新,以实现积极、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挥霍资源的高消费(浪费)拉动经济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早有“节约导致衰退(如蜜蜂寓言),奢侈浪费带来繁荣(如碎窗理论)”的理论倾向。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消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逻辑线索,一方面是以所有权和分配不公制度为前提,同时也是以假定资源节约原则和繁荣目标的替代关系为前提。而可持续发展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要求改变大众传统的消费意识,本身包含着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冲击。这可能是比范式革命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总体上仍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模式,这对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1)资源、能源严重短缺
我国资源、能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目前我国662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②土地资源。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分别不到俄罗斯、美国、印度的1/8、1/6、2/3。
③矿产资源。按已发现的(171种)和探明储量的(158种)矿产资源看,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排名第53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④森林资源。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0.128公顷和9.048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和1/8。
⑤能源。我国常规商品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①资源产出率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为1.4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②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转换效率:我国单位GDP产品的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约为34.3%,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效率水平为41%。单位能源效率(GDP/kg标准煤):1999年,我国这一指标是0.81美元,日本5.58美元,法国3.24美元,韩国1.56美元,印度0.7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如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也比发达国家低20个左右百分点。
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废钢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轮胎翻新量仅占新胎产量的4%,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其中轿车轮胎基本不翻新,而欧盟翻新率达18.8%。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
①水污染。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60亿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机污染普遍,生活用水源污染日益突出。
②大气污染。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1位。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地面积的1/3,已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多个酸雨区,尤以华中酸雨区为重。1999年对我国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结果表明,66.9%的城市超过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37个城市,占统计城市的40.5%。
③固体废物及城市垃圾污染。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仅为54%。1999年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8亿吨,其中包括许多危险废物。
④土地污染和退化。化肥农药运用不合理。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肥上限的2倍,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灌溉面积的20%,全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5,土地退化日益加剧。我国“三化”(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面积达1.35亿公顷(20.25亿亩),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同时全国每年新增1万平方公里(1500万亩),引起河湖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39.30亿亩),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369万亩)的速度扩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大有可为。如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降低到1.54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以内。又如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达1.4―1.5亿立方米,如果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弥补供需缺口的30%。到2020年我国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节电1365亿千瓦时,节水9100万立方米。
(2)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对国外资源的过分依赖。预测未来15―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大量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缺口是必然的。但是全球资源也是有限的,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仅为40年和60年,我国正面临现实的能源危机。又如世界探明的铜的经济可利用储量为3.4亿吨,我国未来20年铜的缺口为6000万吨。如果世界其他地区也照此速度消费,20年后全世界将无铜可采。
大量进口存在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大宗原料进口迅速膨胀,对世界市场构成不可忽视的冲击。面对强国对我国的遏制,面对全球日益紧张的资源形势和由此导致的国际政治的复杂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型,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减缓对国外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就业率。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潜在价值,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能够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与循环经济相伴生的环保产业和资源回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据2002年统计,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
(4)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入45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
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据有关部门测算,受大气污染影响,我国大约有1亿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因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支气管炎。水污染成为一些地方疑难怪病和职业病产生的重要原因,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从源头控制污染,能够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引导新能源装备、工业节能和“三废”回收等技术装备工业、新型民居、交通运输产业以及资源再生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如欧盟在2003年2月,颁布了《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规定:从2005年8月13日起,生产者负责回收处理废旧电子电器设备;2006年7月1日开始,在欧盟销售的10大类100多种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欧盟的两项指令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我国电子电器设备产品,还涉及到零部件、原材料行业,基本覆盖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机电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非关税壁垒,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1、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实现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基本原则。①政府规制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中介组织和消费者的积极作用。②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知识经济相结合。③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指导循环经济发展。④实行渐进发展和跨越发展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推进策略。⑤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根据上述我们对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应在下述四个领域:①资源瓶颈领域、战略矿产领域、优质资源领域;②高耗能、高污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领域;③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领域;④对公共生活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具体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分布在如下行业和领域中:①工业生产的重点行业:冶金(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建材、造纸、食品;②再生资源领域:废旧汽车、废旧机电、废旧家电、废旧橡胶、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水回用;③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
3、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1)促进观念转变,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观念的转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应在三个层面进行立法:第一层面是基础法,例如日本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德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一般包含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第二层面是综合性领域的法律,例如日本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日本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主要是对每种产品生产、回收制定具体的技术、目标要求。建议首先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根据这一基础性法规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
(3)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制定“十一五”规划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一、以项目为根本,高标准推进项目库建设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往往流向最赚钱地方。投资者不是慈善家,能够吸引他们的只有能盈利的项目。高明的投资者一般不会轻易的选择项目,更不会轻易的投资。当他们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把握一个机会和选择一个项目时,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一旦选择投资,其要求的投资成功率是100%。比如以色列梅尔(凯瑟)投资公司,确定对我县石英资源的投资意向后,仅前期详查论证就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派遣了多位专家来我县工作,在拿到准确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才正式签定开发协议。这些工作如果我们预先做好,可大大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可见,投资者的冷静、理性和成熟,使投资市场对我们在项目规划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下大气力,把项目储备和项目库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精心筛选项目。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矿产、农牧业、闲置资产等资源,按照国家产业要求确定优势项目,把可行程度高、有发展潜力、投资效益好的项目充实到项目库。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投入,把项目配套工作做实做细。基础研究项目初选后,要组织土地、环保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空间选址和生态影响进行论证,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在此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士,对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以及专业包装和策划,为客商投资提供理论和市场依据。每个招商项目应备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同时编写包括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市场预测、效益评估、合作方式、项目现状、项目单位简介、联系方式等基本要素的招商项目说明书。做到文字简明扼要,内容翔实准确,预测分析充分。
二、以服务为宗旨,营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
投资者除看合作者能否让他赚钱之外,其次关心的就是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努力为外商营造一个投资效益最好、安全系数最高、投资成本最低、政府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的投资环境至关重要。一是以教育、引导为重点,营造和谐向上的舆论环境。从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做起,切实增强经济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对全县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环境建设的宣传,逐步使国家公务人员树立起亲商、爱商、护商的服务观和发展观,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环境,处处体现环境,时时关心环境”的经济发展氛围。二是以规范、快捷为重点,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追究制等各项制度。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重点加强“窗口行业”的形象建设。坚持政务中心一站式联合集中办公和重大引资项目县级领导对口联系制等一些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招商引资企业投资核准、备案和投资项目规划、审批的实施,更大限度地调动引资企业投资积极性。三是以诚信、践诺为重点,营造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最好的环境是诚信,要大力倡导以诚信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要把诚信理念内化到政府公务人员的心中,切实强化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用诚信理念来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制定的优惠政策坚决兑现,不折不扣地执行,对承诺的事情坚决落实,保证政策的统一性、延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取信于投资者。对于已不适应发展和与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相抵触的有关规定,要及时进行修正,努力营造统一稳定的政策环境。四是以学法守法为重点,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加强对执法人员教育管理,努力增强法制观念,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完善投资发展环境的投诉举报机制,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对、弄权勒卡,从个人和部门利益出发,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我县投资环境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消除“中梗阻”,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健康成长。总之,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真心招商、热心待商、诚心助商,以效率服人,以感情留人,让投资者能在通河落户、生根、发展。
三、以素质为核心,造就一支精干的
到目前为止,对经济人进行修修补补,使经济人更加贴近现实仍是重新解释经济人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多。
1 罗纳德·H·科斯的解释
科斯看来,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的假定,即每个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稀缺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在传统经济学中也就不重要了。科斯指出“应当从人的实际出发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2]科斯认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是受制度约束的,是有限理性的,人的交易活动是有交易成本的。科斯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把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说明产权不同的人会导致不同的效率,而产权的明晰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
科斯因为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 加里·贝克尔的解释
表面上看来,贝克尔是利他主义经济思想的一个代表。他认为人不仅有利己的一面,而且还有利他动机,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一书中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模型。在模型中,贝克尔实际上是将利他主义的行为动机解释为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将自利原则用之于利他主义现象。这表明贝克尔并没有超越亚当·斯密所讲述的关于面包师和酿酒师的故事。[3]
在对经济人进行新解释的基础上,贝克尔将经济学作为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的分析工具,提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在于是否具有物质性或商业性,而在于是否具有稀缺性。所有与稀缺和选择有关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在贝克尔看来,“经济人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的行为,这些行为涉及货币价格或影子价格,重复或零星的决策,重大或次要的决策,感情或机械似的目的,富人和穷人,男子和女子,成人与儿童,智者与笨伯,医生与病人,商人与政客,教师与学生等等。经济分析能够预见的应用范围如同强调稀缺手段与各种目的的经济学定义一样宽泛。”[4]因而,他勇敢地将经济人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广泛地分析了种族歧视、犯罪与惩罚、家庭与婚姻等包括利他主义与道德在内的人类行为,开创了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研究,从更广的维度揭示出经济人的某些实际行为特征。
贝克尔由于“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 道格拉斯·诺斯的解释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人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为了解释制度的稳定与变迁,诺斯考察了人的认知过程,对经典经济人的理性进行批判,认为人的学习对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人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在其一生中的经验产品,而且还包括那些沉淀于文化中的经验积累,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存量又被置入人的学习,并成为路径依赖,即过去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变成一种经过特定社会文化过滤的累加过程,而文化则决定着人们对损益的判断。也就是说,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总是受到所在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的影响,而人在决策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见。比如一个中国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在接受同一事物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各自的社会里接受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在他们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左右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看问题有失客观、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意义的“理性”人。似乎在诺斯的论证中,把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因素包括进去以后,人的行为就变得非理性了。但是,诺斯仍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他关于经济人的认识可以说没有超出经典经济人的巢臼。
诺斯在重新解释经济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与罗伯特·福格尔同获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4 经济对策论中的经济人
博奕论(策略对策论)由20世纪初的一些数学家提出,设计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的技巧。约翰·豪尔绍尼、约翰·纳什、赖恩哈德·泽尔滕等人将博奕论研究领域的策略对策论运用于经济方面的分析,形成经济对策论。无论是完全信息或不完全信息博奕,策略对策论都刻画了竞争中的经济人的互动关系,从而使理性经济人从静止的状态活跃起来,从多个方面加深了人们对经济人的认识。在豪尔绍尼所建立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合作博奕和不合作博奕中,局中人都是有限认知能力的人,从而使其成为现实中的人;在“囚徒困境”例子中的纳什均衡局中人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决策是不合乎理性的结果,即人人都具有理性,都具有理性的人在相互交往的经济活动中,理性与博奕的结果,就有可能得出对经济活动所有当事人来说都是非理性的决策,个体的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他们三人把博奕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在非合作博奕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奕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改造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从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信息经济学在继承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承袭了有限理性理论。根据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一个有限理性的人总是试图最大化其效用,但它只具备有限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有限的能力导致私人信息的存在不可避免。当一方试图获取另一方已经拥有的信息,其成本可能超过收益;或即使一方主动地向另一方披露这些信息,但对于接受方而言,这些信息可能是不可证实的,这意味着信息注定是不对称的。不对称信息的引入产生了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这些分支的理论成果被称为激励理论、契约理论或理论等等。
信息不对称按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事前的非对称可能使契约当事人隐瞒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并可能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来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逆向选择。事后的非对称则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不能把人的行为后果与他不能控制的因素分离开来,人就有可能把自己的行为后果的责任推到委托人的身上而回避了风险。价格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便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要寻求一种与特定的交易信息结构相兼容的契约安排,这构成了委托—理论研究的主题。
以上的信息经济学各研究主题其实也包含了经济行为主体的博奕行为,也描述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过程,使静止的经济分析动态化,使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进一步成为生动而又现实的人。
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詹姆斯·米利斯和威廉·维克里由于他们“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经济理论做出基础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而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劳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三人“在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研究”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6 阿马蒂亚·K·森的解释
阿马蒂亚·K·森认为:“现代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造成的”。[5]他指出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同源的思想,认为要把经济学放归回“关注真实的人”。还认为“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人这一概念具有不可约减的‘二元性’。我们可以就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方面来看这个人,认识和关注他或她建立目标、承担义务、实现价值等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就福利方面来看这个人,这方面也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但是,这一两面性,在纯粹自利动机的模型中却完全消失了,在那里,一个人的主观能动完全出自他或她对自己福利的考虑。不过,一旦自利这一束缚被解除,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即个人主观能动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由他或她的个人福利来启动的。”[6]森的贡献在于承认经济学在研究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时,经济学需要人类“自利”普遍人性的假设,以追求最大化的目标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生活;但是应该加入伦理的内容,承认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样性,使人性假设最为逼近真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阿马蒂亚·K·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经济人,因“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面以及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突破性创见”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