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科技市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化升级战略阶段,科学技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以金融资源为前提。为加快促进科技产业的培育与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发的国发〔2014〕49号《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服务上进行创新,创新层面包括组织体系、金融产品的融资模式,完善投融资担保机制,以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科技金融”概念正是在加速科技创新现实条件下提出的,并在我国积极展开创新探索,加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科技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如北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首建“新三板”,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转让,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的有效通道;构建科技支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则是江苏省在组织结构层面的创新方式。2009年10月末,中国创业板开板,至2014年共有430家公司上市,总市值达3.6万亿元(人民币),占同年全国GDP总量63.65万亿元的5.5%。相较于美国高峰期创业板市值达GDP的60%,我国风险投资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自2014年初,首批企业集体挂牌以来,我国“新三板”近两年出现井喷行情。目前,新三板挂牌的公司约2200家,总市值超过10万亿元。加上在审企业和与券商签约的拟挂牌企业,总和接近6000家。“新三板”企业数量有望超越整个A股企业数量。各地区在科技金融“先行先试”的探索过程中,已经在组织结构及金融产品等方面对构建我国科技金融体系进行了创新,此时研究我国科技金融的创新发展问题,将为国内科技金融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具有实践意义。
二、科技金融市场培育现状
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科技与金融创新行为的互动,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动力机制和摇篮。中央政府各部门,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2011年由科技部、金融监管机构及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确定了科技金融结合的试点城市。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科技金融建设,各有侧重的科技金融模式初步形成。第一,以行政导向为主,科技金融体系初见成效。通过政策引领,借助金融服务主体的多样化,为处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金融体系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及技术开发研究三个不同的研发阶段,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配置方式。为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融资支持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服务,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优化收益结构和分散风险工具,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金融机构的引入不仅分散了科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其带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进一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降低了科技企业内部治理风险。第二,在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市场培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作为为处于种子期及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财政资金投入的代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密集度较高,数量占70%以上,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数量不足30%;科技银行以其市场化运作模式,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截止2014年,位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银行,数量达82家,占全国的50%左右;作为创业风险投资重要投资形式的天使投资,我国在2015年共投资2,075起案例,金额超过101.88亿元人民币。而仅在北京、上海、浙江、深圳四省市的投资案例达1612起,投资金额为77.91亿元,占当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案例的77.7%,投资金额的76.5%;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渠道、资本退出渠道的“新三板”相较A股门槛较低,面向全国扩容,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在2016年1月“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分列前三位,三省市共占比41%;由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115家企业中江苏省、北京市、广东省分列前三位,三省市共占比47%。总体来看,全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部发达,中西部滞后的非均衡特点,且差距大有不断扩大之势。第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仍不健全,金融服务创新不足。科学基础性研究因不能产生市场价值预期,导致以稳健性为宗旨,执行货币从紧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投入积极性不高,仍停留在传统信贷业务。虽然我国已设立创业板,但相对于初创期或种子期企业于亟需的发展资金而言,仍无法募集所需资金。产权交易市场也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风险资本趋向投放于处在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对新型金融工具及科技创新产品持谨慎态度,对金融创新手段如产业投资基金、集合信托债券、知识产权质押等主动展开的意愿不足。投资企业推出渠道不畅通,不仅影响创业风险投资的开展,又使得风险投资在支持高新企业融资的潜能无法有效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存在着缺陷,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需要结合金融措施不同特征创新金融产品。我国目前科技金融创新而言,仍停留在表象,尚未结合金融工具进行有益的创新。第四,科技金融环境不够完善,配套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企业因专业性强,公众不熟知专业技术,资金供给方相较于资金需求方,更难以准确掌握相关技术与市场的专业信息,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也难以了解。信息不对称是科技金融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由此,构建公共信息平台的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与投融资密切相关的如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等中介机构匮乏。如在科技金融市场相对发达的江苏地区,至2013年,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400多家,而从事专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仅有10家,缺少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此外,受各级主管部门影响,部分中介机构独立性缺乏,服务意识及服务功能不强,制约了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配置,致使中介机构与金融机构未建立长期化、市场化合作关系。
三、科技金融市场培育促进对策探讨
第一,做好科技金融体系顶层设计,促进体系内部组织协调发展和深度融合。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为“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首先,不断充实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合,推动科技企业改善组织结构,保证科技金融政策的顺利实施及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健康运作,保护科技创新企业向良性方向发展。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是科技金融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其次,由政府引导,以市场运作为原则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将政策型与市场型科技金融模式相结合,形成两者间的协同发展。政府在科技金融体系中是协调者,负责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尽量减少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发展,以市场化运营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运营模式。再次,针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区域资源配置的低效问题,政府可实施适度倾斜政策,深化区域科技金融的联动措施,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大优惠力度,吸引更多科技金融机构入驻中西部地区。第二,针对科技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体系。一种子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处于筹建期。种子阶段企业需承担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技术风险,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个人积累或自筹资金、政府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投资。从长远来看,政府需要重点培育,成本更低、服务更全面的天使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等融资方式。二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此阶段企业着力进行产品设计、样品试制、计划进行初步的试生产,风险转变为经营风险。资金配置上,因企业并不存在较好且完整的商业经营记录,无法顺利获得商业贷款,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天使投资、典当融资、场外交易等渠道仍需进一步培育。此外还可以采用基金参股、跟进投资和风险补贴等多种引导方式,考虑从产业投资引导、中小额贷款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金融创新。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企业信用档案,培育良好的信用体系。三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已经初具规模,累积了一定的资产和信用,经营业绩提高,该阶段企业会获得更多大型商业银行的青睐,资金来源将有部分来自于商业银行,此外还可能吸引风险投资参与向更大规模发展,可通过担保和抵押等形式获得来自于商业银行贷款和还可能吸引部分风险投资。此外,可以考虑加大政策性担保力度、建立科技保险体系等模式推动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四成熟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实力增强,品牌确立,经营业绩稳定,资产收益率高,使得企业投资风险大幅降低,可抵押的资产增多,融资能力增强,可以通过增加长期债务等方式增加财务杠杆的作用,科技金融的资金配置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以通过上市等方式获得更大规模的融资。由此,需要更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利用科技金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金融促进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竞争力。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企业处于不同阶段风险不同,而金融、风险机构等风险偏好客观存在差异,应分阶段、多层次的促使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资源供应方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与活动相匹配的动态的资金配置。第三,构建全方位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与金融信息的对接。科技金融体系构建主要解决的是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原来零散的、条块分割的资金供给能有效组织,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科技金融创新平台的主体系统是信息平台,包括科技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基础数据库及融资专业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数据库可以获取政府政策、企业方的基础信息及资金需求信息、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投融资要求及金融产品,供需双方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各自关注的重点内容。为解决科技金融供需双方技术问题构建的专业服务平台则是由主要由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主导,以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核心,组织专家及专业金融机构,对提出要求的科技金融供需双方,就了解不透彻的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协助资金支持及专业指导。鼓励建立集咨询、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机构,涵盖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资质验证服务,律师事务所提供契约服务,担保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科技金融创新中介服务的作用凸显,为实现对优质服务资源的高效利用,应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使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夏太寿.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的专题报告,截至11月末,指数型基金获得了78.49%的收益,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分别为62.65% 和51.13%,指数型基金成为今年以来各类基金的最大赢家。指数化投资成为2009年的一个热议话题。
投资基金指数化与传统的通过积极的研究、分析和时机选择为主以取得市场超额收益的主动管理型投资组合策略相比,指数化投资是以复制和追踪某一市场指数为目标,通过充分分散化和被动式管理来最小化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一种投资模式。
基金投资指数跟踪的复制方法分完全复制法和优化复制, 完全复制是购买标的指数中的所有成份证券,并且按照每种成份证券在标的指数中的权重确定购买的比例,以构建跟踪组合从而达到复制指数的目的。而优化复制则是通过权重的优化再配置来寻找一个含有“部分”成份证券的最优的追踪组合,所谓的“最优”就是使得该组合相对标的指数的追踪误差最小或其它事先设定的标准最优。
二、基金投资指数化的优势
第一,基本消除了非系统风险。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如果一个证券投资组合中所包含的证券数量较多,证券分布面较广,通常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中的非系统性风险。指数化投资的对不同类型的指数对应着不同类型的证券组合,证券组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系统性风险。
第二, 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在一般的组合投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
成本进行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投资者购买指数化产品实质上是购买一种现成的投资组合,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成本,有利于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第三,降低了产品提供商的道德风险。指数化产品管理运作的目标是“盯住指数”;指数化产品管理的业绩评价指标是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编制的指数,其业绩评价过程相对客观。提供商发生道德风险的概率较低。第四,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不同的指数实质上反映了不同的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相应品种的指数化产品来满足其特定的风险偏好。
三、基金科学创新投资的使用方法
基金科学创新投资以复制目标指数风险和收益为目的的指数产品主要采取指数跟踪技术。指数跟踪作为指数基金等指数产品的管理技术,描述了指数基金的跟踪组合复制目标指数业绩的过程,主要复制方法有三种。一是完全复制法,购买标的指数中的所有成份证券,并且按照每种成份证券在标的指数中的权重确定购买的比例,以构建跟踪组合从而达到复制指数的目的。二是优化复制方法,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剔除掉部分成分证券并对其在组合中的相对权重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使构建出来的指数组合跟踪成本及其与目标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三是抽样复制法,是另外一种非完全复制方法。抽样复制与优化复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对证券市场结构作了进一步的细分,它通常选取有行业代表性的子样本成份证券进行投资来跟踪目标指数。
四、基金科学创新投资研究意义
有些小基金公司直接购买海外机构指数化投资系统,指数基金只对系统做稍许修改,即便在测试时出现跟踪误差较大等不良情况,仍仓促上马指数基金。此项对指数跟踪误差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基金经理提供一种理论的支持,使之做出更好的判断。我们了解到被动投资中的缺点比较显著:首先,股票指数是组合内股票的一个线性组合,针对股票指数的跟踪误差最小化的包含了许多噪音,依赖于样本数据,且在高波动的市场中极不稳定;其次,采用了相关系数来衡量协同波动 ,产生了只能用平稳数据、是一个短期的统计量缺乏稳定性、相关系数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等缺点,因此在长期时间序列中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最后,用收益率的相关性分析来构造投资组合没有考虑跟踪组合与目标指数之间的均衡关系。
金融计量学家和金融实践者开始转向协整模型来捕捉长期均衡的相依性,协整是一种异常强大的手段,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相关性的理念推广到非平稳数据。
Axlander(1999)曾经利用协整方法构建了一个组合来跟踪MSCI EAFE指数,从而保证跟踪误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基于股票价格同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建立投资组合基于如下三点:第一,股票组合和标的指数价格差异是平稳的,因此,跟踪组合与标的指数在长期中是紧密关联的;第二,根据较长历史数据计算的组合中的股票权重是相对稳定的;第三,经协整建立的组合,其跟踪误差是均值回复的随机过程,不存在系统性的误差。
五、指数跟踪研究意义:买指数基金,看跟踪误差
主营业务突出 盈利持续增长
科新机电目前主营压力容器类和管系类产品,在公司近三年的业务收入中,约90%来自于压力容器类设备业务。报告期内,该公司综合毛利率较平稳且总体水平较高,分别达30.32%、32.39%和31.03%,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2007、2008、2009年该公司分别实现毛利3,391.60万元、5,559.14万元和5,630.01万元,显示公司产品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
受益于行业需求的持续增加,科新机电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07-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265.16万元、17,226.35万元、18,291.14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504.68万元、3,573.067Y元、3,697.65万元。
强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实力
科新机电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并将其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该公司秉承严谨的科研创新作风,结合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组建了专职研发队伍,并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公司产品、技术与工艺的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公司拥有核心技术20项,专利1项,正在申请国家专利2项。由公司承担的“400MW重型燃机BOP管系国产化”项目被评为2006年度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公司制造的整体多层夹紧式DN1250进出塔预热器于2008年12月通过了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产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国内核电产业的飞速发展,科新机电业务目前开始由电站辅机和化工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向核级压力容器设备制造领域拓展,公司现正在开展的核岛2、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取证工作,已进入模拟件试制阶段。如果取证成功,公司将成为国内极少数几家核级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商之一。我们认为,核级设备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所处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科新机电一直致力于深耕压力容器行业,得益于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前景十分广阔。相关数据显示,石化设备方面,预计2010年我国需新增或改造千万吨级炼油及配套装置约14套,2010至2020年之间约25套;核电设备方面,根据目前已规划在申报的核电项目估算,到2020年我国核电市场总投资将达7000亿元,相应的核电设备压力容器市场将十分可观,水电设备方面,未来几年内我国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7亿千瓦,加上火电和核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将为公司的电站辅机设备、管系类设备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本科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成为最重要也是最紧缺的人才之一,金融本科学生因其数量多在金融教育中受到格外的重视。因此,根据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环境,在对其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研究改进金融本科教育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理论与市场环境
(一)面临的理论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银行活动为核心的金融格局,逐渐向以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为核心转化,由此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理论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由托宾和马克维茨创建的现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形成了现代西方金融学的主流学派。
伴随西方金融理论向微观转化的潮流,西方金融教学开始日益重视资产定价、衍生金融工具、货币时间价值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金融本科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一世界金融理论引领的金融教学方向的趋势,使金融本科教育与金融理论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面临的市场环境
1. 国内市场环境
从1994年实行新的金融体制以来,我国的金融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
市场经济改革之后,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的“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解体,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除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1994年又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且出现了大量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合资银行大量涌入,可以预见:随着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伴随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除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做出界定、整顿同业拆借市场、规范货币市场外,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和上市以及利率的市场化。这些新变化无一不对金融学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要求其要能够紧跟时代特征更新知识。
(2)金融市场趋于成熟
我国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的锤炼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以银行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为核心的货币市场和以股票债券为主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货币资本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又带来了筹资方式由间接为主转为直接为主,筹资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及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要求以往金融本科教育中忽视金融市场理论和实务的传统金融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加入与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及技术,以使金融本科教育的内容有多元知识的结构。
2. 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
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伴随这种经济发展潮流,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在加快,经济领域中对单一性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减少,从而增加复合性金融人才,即既懂管理又懂金融的人才和既通英语又懂金融的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的金融本科教育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我国金融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曾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做过几次大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主要强调培养金融战线的领导干部,60-70年代主要培养又红又专的财经工作者,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为金融系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普遍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无疑对金融本科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临新时期金融本科的人才市场需求,这个目标定位显然要加以调整。通过对近几年金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结合国内外金融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今金融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重点培养通才中的专才”较为合适。理由如下:
1. 以“通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过去我国的金融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专才”教育,这种培养模式比较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当前的经济状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入世6年来金融业越来越开放,这就要求金融本科教育不能只注重某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既要掌握银行的有关知识,也要掌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学生还必须掌握大量的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和了解国际金融的有关原理和规则。因此,金融本科教育必须以“通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打造宽厚的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2.市场需求状况要求必须强化“专才”教育
市场需求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而当前各类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在“通才”的基础上必须强化“专才”教育。一个专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的满意程度。当前金融本科生的就业问题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金融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然这与个别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各类企业的不同特点要求金融本科学生在具备丰富金融知识的同时,要根据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强化某方面的技能。金融专科生较薄弱的金融基础知识使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而更高级别的研究生又因过于侧重理论知识也不适合做具体的金融工作,大量的企业需要的是既有广博的金融知识又在某方面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如金融市场决策,需要金融本科生在具备丰富的知识之后又把“专”的知识学会,在市场决策中专管某项业务,而且决策要正确。所以,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仅局限在“通才”培养上还不够,而应该是不论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是“通才中的专才”。
三、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思考
(一)改革并完善金融本科课程设置,以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定位
无论是何种培养目标定位,都必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或弱化某些教学环节来实现。“通才中的专才”这一金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设置,总体应以“淡化专业课,强化选修课”为思路。专业课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本科阶段必需的基础知识,满足本科阶段“通才”教育这一培养目标,选修课则可以保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满足“专才”这一目标定位。学生毕业后无非两大去向,一是就业,二是考研。基于这种实际,可在金融学专业上设定多个金融方向,并在各方向上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群体,这样来保证所有本科学生在具备一定金融基础知识的“通才”基础上,既满足部分学生就业的“专才”需求,也满足部分考研学生的“专才”需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新的环境需要
1. 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学后知识又掌握得不牢固,导致“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弊端出现。因此,可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形式教学,如采取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金融学的许多课程如《国际金融市场》、《银行会计》、《证券投资学》等实际上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运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兴趣,运用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校企联系,建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注重学历这一社会潮流下,各高校的教师队伍基本上由硕士或博士组成。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自身的实践能力却不够丰富,具体到微观的业务操作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之后加大学生校外实习的力度,让学生到实际的金融部门去实习,实现“走出去”的方式。这一方式的实现可通过教师与实际金融部门的课题研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以方便本校学生的实习。同时,还要运用“请进来”的方式,定期聘请金融实际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办讲座、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和简单的实际业务操作。
(三)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以强化金融本科学生的外语能力
中国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扩大及金融全球化趋势都要求现代的金融本科人才既要掌握大量金融基础知识,又要强化英语和通晓国际金融惯例,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就是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受到重视,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一探索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一定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容量确定是否进行双语教学,一般来说,课程难易程度适中,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适宜推广双语教学;二是要注意加强双语授课教师本身的英语及金融理念的修养,某种程度上这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三是要注意双语教学选择的教材应以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这既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跟踪金融理论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
(四)积极筹建金融实验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为了达到“通才中的专才”这一目标,除了课程设置上在专业课之外加大选修课的份量来体现以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要有配套的金融实验室来体现。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培养方向建立相应的金融实验室,如模拟银行、模拟股市等。又如在模拟银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会计等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谋求一个职位,模拟银行业务。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通过进行业务模拟实践,可增强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扬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洪梅等.关于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思考.全国高等院校金融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2006.4.
[3]王学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思考[J].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8).
[4]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5]曾康霖等.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8.
国防科技工业承担着“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必须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一、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必然选择。国防科技工业承担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重要任务,既是我国军事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其自身能力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的作用,由提供武器装备向核安全、太空安全、海洋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以及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拓展,为“大安全、大防务”服务,支撑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建设。
二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有效开展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现代武器装备的技术复杂性和成本进一步提高,需要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工业基础和高技术成果,发挥国家工业和科技的整体实力,集聚全社会各种创新要素,支撑和保障武器装备建设。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反应灵活、创新活跃等优势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工业和科技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民口在一些前沿技术、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全社会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具备。
三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支撑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有力依托。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一直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承担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大部分是由军工领域承担。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形成了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几十万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是高技术设备设施最集中的领域。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国家科技创新都需要国防科技工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面向军民两个需求,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四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防科技工业稳步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中高端发展的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专利,把这些先进技术和专利释放出来,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移转化,大力发展军工高技术产业,其潜能将是巨大的,能够及时增强有效供给,必将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二、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成果
近些年来,在政府、军队、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民参军”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民口单位已占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民营企业上千家,占许可单位总数的五分之二以上。同时,民口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层次也不断提高。
二是军工科技发展对国家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明显。一大批高新武器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一大批原材料、元器件、一些关键工艺技术同步实现了突破,带动了相关民用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军工研制的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4吨级轻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魂芯一号”高性能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军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军品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民品也高速发展,民用航天、民用核能、民用航空和高技术船舶等军工领域传统的“四民”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军工高技术产业从小到大。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民品产值中,有一半以上是军工高技术产业。
四是促进了资本多元化发展。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步伐明显加快,上市的业务已由最初的民品、军民两用产品向军品拓展,涉及的单位已由放开能力单位扩展到保留能力单位,资产层级已从通用设备设施、辅业资产向总装测试等军工核心资产深入。截至目前,军工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98家,以中国重工、航空动力、广船国际、哈飞股份、北方创业等为代表的军工上市公司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军工集团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近几年也大幅提高。
三、切实发挥市场机制引领推动军民融合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率先突破
一是优化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大力推进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对全社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进行分类管理,核心能力由国家主导;重要能力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竞争,择优扶强;一般能力完全放开,充分竞争。推进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除划分为公益类的院所继续保留事业身份以外,其余院所全部转制为企业。修改完善社会投资指导目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工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一、非线性科学随着科学的和人类向更完美的目标的持续追求,复杂的界不断促使我们逐渐地把一个个线性理论发展为非线性理论。科学已进入非线性科学,非线性科学是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其之丰富,之广泛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它已应用到各门自然科学和科学之中。非线性科学的主体是混沌、分形和孤立波。确定性系统中的混沌使人们看到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而人们多年来又视而不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分形的研究把人们从线、面、体的常规几何观念中解放出来,而面对更为多样且更真实的大自然;孤立波则揭示了非线性作用引起的惊人的有序性。显然,非线性科学的这些认识无疑会起到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手段。对于非线性现象的研究,目前主要从可积系统和不可积系统两个极端方面展开。
二、金融市场与非线性科学金融市场研究在理论上遇到的非线性问题以及在实践上(如投机或投资等)遇到的复杂现象正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把非线性科学引入金融市场研究中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很有现实意义、借助于非线性科学的与成果可以更加深人地理解许多复杂的金融市场问题。罗素(J. S. Russel,1808~1882)是研究流体力学中波的形成如何船舶阻力的第一人,他在流体表面波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孤立波。罗素对流体中船舶停止时,出现的孤立波现象进行了生动、精彩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凡读到过罗素孤立波描述的人,对我们下面的叙述将不会感到陌生。这一叙述也是长沙非线性特别动力工作室的同仁们对金融市场(股票、期货)交易价格波动实验研究的独到发现。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动力作用给予市场交易的价格传导上,立刻就观察到一个非同寻常而非常绚丽的现象,她是如此之重要以致我们将首先详细描述她所表现出来的外貌。当我们正在观察一股高速运动的动力作用,当它突然停止时,在市场交易价格传导过程所形成的小波浪中,一个紊乱的扰动现象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动力作用的价格区间中,一些因子(因其追随价格波动的特性,此处被称为非线性特别动力因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廓线很清楚的隆起,最后还出现一尖峰,并以相当高的速度开始向前运动,并继续保持她的形状不变,在价格涨落的表面上,完全孤立地向前运动成为一孤立行进波。” “我们立刻离开原来关注的价格位置,准备用裸眼去跟上她,但发现她运动得很快而神秘。于是,我们即刻使用机进行数据挖掘,很快就跟踪上了她,并发现她以一均匀速度沿价格涨落表面作孤独的运动。就这样跟踪着她,我们发现她开始逐渐衰减,并在下一个价格波动的峰或谷转捩点处最后消失。这一现象只要是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波动,都可以重复观察到。” 孤立波(Solitary Wave)是局域化、大幅度的相干脉冲波。它具有与另一孤子相互作用(例如碰撞)后仍然保持其完整性(保持波形、振幅和波速不变),并呈非线性行波(孤波)持续地在空间作长距离传播的特性,最终形成某种准规则的相干结构。孤子具有宏观的波-粒(波动-粒子)两重性。可积系统的孤立波是非线性方程的行波解。所有存在相互作用的体系,只要其中有相对稳定的客体,孤立波理论都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孤立波及其数学方法必将进一步发展,必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在济南乃至山东,提到I行业,很多人不由得会想起“山大路”――一条以国内著名学府山东大学命名的路。
作为山东的省会,早在十几年前,济南就依托山东大学等高校,在山大路竖起了高科技的大旗。曾是全国电脑企业龙头的浪潮集团就在这里走
向了全国,这里也成为山东信息产业的销售终端,在全国的IT市场里占据着领先的地位。其实,在科技市场14年发展风雨历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发展史。1994年,是济南市市场建设提速的时代,当年由历下区工商局、开发公司、街道办事处带头,准备在该地段修建一座大型酒水批发市场。但当时相邻的解放路上已经有了相对集中的电脑公司,城市的IT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参与决策的班子中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一市场动向。
当时,中关村的成功让每个IT人土羡慕不已,而济南每年在中关村计算机及配件的采购额能占到中关村总额的20%,政策的支持及巨大的商机摆在了面前,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也迫切需要一座科技市场以满足经济的高速发展。经过进一步考查与谋划,建设济南科技市场的决策最终取代了建设一家酒水批发市场的初案。
丰厚的机遇就像在山大路上栽下了一棵梧桐树,创业者蜂拥而至,伴着科技市场的成功,济南高科技市场、科技市场二期工程、齐鲁科技市场、世纪科技市场、齐鲁大厦、百脑汇、赛博数码广场、亿维数码广场等市场也相继进驻,才构成了现在山大路的完整格局。
1997年5月1日,济南科技市场隆重开业,揭开了山东省IT行业发展的新篇章。山大路IT科技商务区从这一天开始,迈出了划时代的第一步。这个市场目前在山大路的路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厅,这里有着山大路创业元老磨灭不掉的青春记忆。
1997年5月1日,
2001年3月10日,济南科技市场二期开业,营业总面积达到了4万平米,成为当时山东省规模最大的IT产品专业卖场,引领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市场的东西两区,有如山大路的两只翅膀,使科技市场实现了再一次腾飞。
2004年9月,济南市历下区政府开始委托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对山大路科技商务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全方位策划。山大路的发展第一次进入整体、协调发展阶段。
2005年,山人路科技商务区成为体会内首家“省级信息服务业示范基础”。
“山人路模式”得到围家科技部的认可。山人路模式即“以硬养软,以软促硬,以有形促无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2006年上半年,历下区委托上海现代建筑设计公司对山人路“起步区”进行城市设计。
2007年1月份,同济人学和上海现建筑设计公司的成果进行对接,起步区城市设计正式纳入山人路片区规划。山人路的发展进入了科学发展的阶段。2004年和2006年,山人路科技商务区连续举办两届“电脑节”,客商云集,两届人流量达到40万人次,市场销售额达41乙元,提升了山人路的整体形象。
也正是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山火路开始风云变幻――2003年,台湾50强企业蓝天集团旗下的百脑汇进驻山人路;2004年,台湾50强企业鸿海集团袒下的赛博入驻银座数码广场,2009年,深圳华强集团进驻济南,2011年华强电子5万平米的卖场已经开业,这又为山人路的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变化,山人路进入“战围时代”……
山人路从一条不起眼的街道,经过十年的小断发展,最终铺就成了一条省内IT商场的黄金大道。现今,已经无可争议沩了我省最人的IT商品销售集协也、物流中心。科极市场作为Ⅱ事业发展的领航者,对济南市、山东省的IT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满足了省会市场对IT产业的需求,引来了各地的效仿。同时,带动了周边物流业、餐饮业的发展,乖l技人才、就业率、税收的增长。
山大路传奇之精神篇――专访山大路济南科技市场管委会主任祝伟东
ClTYIN:您本人跟山大路打交道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山大路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在这20多年里,您对山大路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评价?
祝伟东:我1985年从临沂考进山人计算机系,1989年人学毕业后,我进入浪潮集团搞技术,一干就是多年,后来又进入省技术产业中心任职,来到历下区后,也是一直在山人路周围工会作,2006年9月,出任济南科技市场管委会主任后,更是直接参与了山人路IT业的发展。
我对山人路的感情很深,这二十几年来,也一直惊叹其发展速度,她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买IT,到山人路、到科技市场,跟买家电到国美、苏宁一样,品牌影响力很人。同时,她也是山东信息产业的销信终端,她的活力直接拉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高端,发展好山人路,意义重人。
ClTYIN:山大路现象的形成,跟济南科技市场的出现密不可分。作为负责人,你怎么看待科技市场和山大路商务图区的这些年发展?
祝伟东:1997年25月1日科技建立,迎合了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发展很快,许多人发了财,许多人从一节柜台做到全省连锁,从大妻店做到人公司,很多最初的打工仔也成了人老板,甚罕有的保安也发财了,有了自己的公司。企业经理人人多为草根一族,勤奋加技术,白手起家,孜孜以求,义兀反顾地投身于IT产业。成功的故事鲜活生动,广为流传。科技市场创造了发展的第一个人平台,是划时代的。山人路科技商务区健康发展十几年,已成为创新与活力的技术高地,创业与梦想的示范裁体,推动了山东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CITYIN:整个山大路商圈一直保持着强大活力直至成为全国品牌,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祝伟东:山人路的活力与繁荣仅是其表,内部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是文化与价值观的积淀。“自强小息,艰苦创业,减信经营”已成为山人路从业人员的主流文化,“利他之心,敬天爱人”的理念也深入到创业者的内心。成功的企业家都把员工培养与社会责任放在公司发展的重要位置,在商业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尊敬和员工的信赖,在山人路有着数以万计的年轻人,人多数来自外地,但是在山人路工作,远在千百里以外的父母放心。
在这里没有歪风邪气、没有哄抢市场、恶性竞争、打架斗殴,而是彼此鼓励、互相扶持、相互借鉴、学习,成为一个很好的人文圈子,这里面,自强是一个很好的支撑点,靠双手和智慧打天下,人家认可!
还有一个是创新。IT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没有创新,早就被市场淘汰了。原来市场上人家都是装机,慢慢卖品牌,后来是数码、笔记本、台式机,再后来是研发、是商业模式、金融动作模式的创新,总之,小仅没有被潮流落下,而且引领了潮流。
在山人路发展的人,都有一种成功的梦想,期吩美好生活,而创新和自强,是人家公认的成功手段。认可这个价值的商业群体才可能是有责任感的、能长久的,才能保住这里的商脉。
ClTYIN:应该说从山大路商圈乍一成形,这种文化就开始确立,我们采访过市场上若干的创业者,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这种精神。
二、山西省涉农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1.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涉农企业的诞生和快速发展,源于其拥有某项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技术,得益于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偏好和与技术专家及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科技创新在这类企业的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企业从成立伊始就非常重视对新技术的开发。而其他大部分企业由于受企业负责人综合素质的影响,大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盈利点放在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依靠低廉的农村劳动力来实现。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还体现在企业存在“简单的拿来主义”和“等要靠思想”。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活动减少,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寻求创新机会,开拓市场,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2.企业内部创新机制不健全完善的企业内部创新机制(包括创新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创新文化等)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保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涉农企业中拥有完善的内部创新机制的企业所占比例是很少的,即使是国家和省级认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部分也未能建立企业架构内的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创新文化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更是缺乏。许多政府部门出台的专项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很难在企业内部找到对应的承载机构,使项目缺乏实施条件和基础。从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角度看,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3.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科技创新人才决定着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所以拥有掌握先进技术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涉农企业普遍存在研发人员不足和科技创新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涉农企业一般分布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和郊区,而且待遇普遍较低,农企自身科研底子薄弱,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研发人才,造成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数量上短缺;另一方面,现有的科技创新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或因缺乏一定的创新氛围而使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使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人员,在质量上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4.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2]从资金来源上看,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大部分流向了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可申请的资金和项目所占比重很小,政府出台的直接扶持政策也只是针对认定的少部分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相比涉农企业数量众多的现实,总的扶持规模和力度还相差很大。另外,部分涉农企业由于规模小、基础差、知名度低等原因,从银行贷款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因门槛高而难以实现,企业民间融资渠道不畅等都限制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资金的用途上看,目前,涉农企业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大部分是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或用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和专利的购买,真正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比重非常低。5.科技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不完善科技市场发育的规范程度和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决定了企业寻求外部合作的交易成本和对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涉农企业发育较晚,企业规模不大、人才缺乏,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依靠外部资源可以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是企业解决自身技术创新难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未来会倾向于根据企业对市场的判断而形成创新的需要,通过集成资源,组织各方力量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这更加需要成熟的科技市场和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目前,山西省在科技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科技成果针对性不强、与生产脱节,交易不规范、科技信息服务质量不高、合作收益难划分、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等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科技创新。
香港中环每年每平方英尺235.23美元的总体租用成本令其连续第三次在“最昂贵办公楼”榜单中荣登榜首。伦敦西区以222.58美元的总体租用成本紧随其后。北京金融街、北京建国门中央商务区、新德里康诺特广场中央商务区进入了五大最昂贵市场。
十大最昂贵办公楼市场中的其它亚太市场包括香港西九龙(第6位)、东京(丸之内/大手町)(第8位)。纽约曼哈顿中城(第10位)自2012年年初以来首次重回十大最昂贵市场榜单,另外入围的还有莫斯科(第7位)与伦敦金融城(第9位)。总观全球,租用成本较之上年仅增长1.4%,欧洲地区经济衰退导致租用成本略有下降,从而部分抵销了美洲与亚太地区的温和增长。但在全球平均增长幅度较低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市场出现了显著上升,如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及德克萨斯州的休斯敦郊区,分别增长了38.9%与21.2%。
世邦魏理仕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雷蒙德·托特(Raymond Torto)博士表示:“虽然全球租用成本增长速度放缓,但主要核心商业中心优质办公楼供应量仍然有限,继续推动了租用成本的持续上涨。最昂贵办公楼市场通常会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区域性总部入驻,这些公司要求租用知名办公楼的最佳位置,靠近主要的全球及地区通干线。”世邦魏理仕中国区办公楼及服务部执行董事钟黎华( Nick Jones)先生表示:“多达8个中国地区市场出现在全球50大最昂贵办公楼市场榜单,表明中国市场对于国际、国外租户的吸引力日益增长。同全球其它主要城市相比,上海和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众多国内外公司纷纷在此设立中国区总部,凸显出这两个城市在中国大陆地区绝对的领先地位。”
世邦魏理仕跟踪了全球127个市场的优质办公楼租用费用。在50大租金最昂贵市场的榜单上,21个市场位于亚太地区,18个市场位于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11个位于美洲地区。
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有21个市场位列50大最昂贵办公楼市场榜单,并且在十大最昂贵市场中占据了六席-香港中环、北京金融街、北京建国门中央商务区、新德里康诺特广场中央商务区、香港西九龙及东京(丸之内/大手町)。
作为全球一流的金融中心,香港中环仍是最昂贵的办公楼市场。虽然金融机构现在对价格更为敏感,部分金融机构考虑搬往中央商务区以外更为便宜的办公楼,但优质办公楼仍然很受追捧,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公司,它们越来越多地在香港(中环)知名写字楼内设立办事机构。
北京也有两个次市场出现在全球十大最昂贵办公楼市场榜单中。北京办公楼租金的上涨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说明了中国首都写字楼供应有限的状况正在加剧。国内金融公司对次市场的需求促使北京金融街(每年每平方英尺194.07美元)在2013年第一季度榜单上高居第三。较之跨国大公司,国内金融公司不易受外来经济冲击的打击。因此,它们能承受次市场相对高昂的租金。世邦魏理仕表示,鉴于近3-4年内优质办公楼的新供应量不会增加,所以租金将在近年内保持高价位。
门中央商务区以每年每平方英尺187.06美元的租用成本在榜单上位列第四。该区域满足了大量跨国公司希望落户北京优质办公区域的需求。该区域自2011年以来无新的优质办公楼落成,有限的发展无法满足合理的市场需求,导致该区域租金居高不下。2013年和2014年建国门中央商务区建设计划有限,所以该趋势还将持续。
租用成本出现最大涨幅与降幅的市场均位于亚洲地区。在印度尼西亚债务恢复投资级后,杠杆投资主动性被激发,优质办公楼需求上涨,印尼国内需求出现强劲复苏,从而推动雅加达市场租用成本增长了38.9%。而在新加坡则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年度跌幅(-16.3%),其部分原因在于价格较低的二手办公楼的上市交易和新供应量的增加。2012年年初租金大幅下降,在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第一季度仅有极小的租金调整。
在办公楼市场排名中,位列太平洋地区首位的是悉尼(每平方英尺 119.23美元),位列第13名。
美洲
北美地区在全球最昂贵市场榜单上位置最靠前的仍是纽约中城,该市场优质办公楼租用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20.65美元,较之上年增长5.6%。纽约中城在全球榜单上位居第10位,这是该地区自2012年年初以来首次重返十大最昂贵办公楼市场排名。该现象反映了一线投资公司与律师事务所对优质办公楼的持续需求。
诸如丹佛、卡尔加里、休斯敦等能源市场的优质办公楼年度租用收益增长最快,休斯敦郊区及中心地区办公楼市场的租用成本同比增长显著,分别为21.2%和14.9%。包括旧金山(市中心)、波士顿(市中心及郊区)、西雅图(市中心及贝尔维尤中央商务区)在内的高科技市场也出现了租用成本上涨。波士顿市中心优质办公楼租用成本飙升了15.4%。在大部分快速增长的能源与高科技市场中,鉴于在新建办公楼项目获得融资之前已有大量预先租用需求,因此新供应体量非常有限。
在拉美地区,圣保罗仍是最昂贵市场,办公楼租用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18.86美元,在全球最昂贵市场榜单上名列第14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我们随口一说就能说出很多跨国公司,如沃尔玛 (美国)、通用汽车 (美国)、三星电子 (韩国 )、宝洁 (美国)等。中国也有跨国公司,如中国石化 、 中国移动通信、 中国人寿等。跨国公司将自己原本国家的优良产品推销至各个国家,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而产品的接受国家也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双方互利共赢,实现了产品、资金的跨国流动,这就体现出了经济全球化。这也说明,经济全球化其实与我们每个普通人息息相关,我们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1.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二战后,利用其他国家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的现象增多并开始普遍。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兴办跨国公司。3.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比如跨国银行的出现。在金融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4.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当代,许多国家都在相互学习经济管理制度以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上每天大约有60000多亿美元在地流动。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打开国门,迎接经济全球化。这样,资本、知识、资源等可以互补,而且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报道,NantHealth搭建的云信息平台已经覆盖了美国的250多家医院,连接了16000多部医疗设备。NantHealth创始人帕特里克・施昂格(Patrick Soon-Shiong)表示: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性对公司与患者同样重要,黑莓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将为NantHealth的移动平台扩展打下良好基础,让后者能基于安全可靠的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
原本统治着高端智能机市场的黑莓近年来在苹果、谷歌等的夹击中每况愈下,连年亏损、大规模裁员、管理层动荡,已经走在悬崖边沿的黑莓在存亡之秋将重心重新置回自己擅长的企业和政府领域。而外界也期待,在华裔CEO程守宗的带领之下,黑莓能够重新站立起来。
病来如山倒
过去的几年,黑莓走得异常艰辛。
2007年8月,当黑莓股价达到236美元的历史最高位时,没有人意识到这家如日中天的公司正面临着历史转折点。
时间回溯到2007年1月,苹果公司了iPhone。在黑莓看来,苹果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智能手机实在难入“法眼”。黑莓决定不理会苹果,继续吸引企业和政府用户为他们的雇员购买黑莓设备。
然而,让黑莓甚至苹果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在2007年6月正式上市后的三个月时间里,苹果一举售出了140万部iPhone。一炮而红的苹果更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芝麻开花节节高”,仅仅2013财年,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就售出了超过1.5亿部iPhone。
苹果引领的“消费化”潮流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加拿大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未迎合这个趋势,依然固守着自己的企业领地。当黑莓终于意识到需要重视苹果这个竞争对手,并将自己的产品向消费级市场侧重时,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2008年11月,黑莓推出了首款触屏手机,但却反响平平。不甘心的黑莓很快将目光投向了亚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这样的策略立马见到了效果。到2011年上半年,黑莓在印尼等新兴市场取得的份额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很快,亚洲企业更加廉价的智能手机迅速崛起,黑莓再次丧失了自己的新领地。
2012年初,黑莓迎来了新任CEO托斯腾・海因斯,不过,这位新官上任后带来的成效却并不明显。当年6月,黑莓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000人,以缩减开支。而原本被黑莓寄予厚望的黑莓10操作系统和手机不仅一再爽约,迟至2013年年初后也未能在市场上创造销售神话。
而就在黑莓这几年的起起伏伏中,其股价也如坐过山车一样,最低曾经跌破7美元,市值蒸发超过90%。
以安全再攻企业市场
程守宗接替海因斯成为黑莓新任CEO时,这家企业已经黯淡无光,坊间甚至传出黑莓有意出售不动产来提高财务弹性的说法。
面对黑莓的困境,程守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重组,他重组的核心就是让黑莓退出已经错失的消费级市场,重回其擅长的企业和政府市场。他认为黑莓这些年忽略了其最有优势的企业用户基础,而现在是黑莓在企业领域收复失地的时候了。为此,程守宗将公司的软件服务从设备中分离了出来,打造了一支销售团队,对金融业和医疗业等行业进行直接推销。
稍微令人欣慰的是,黑莓的重组策略如今已有成效。今年2月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旗下车辆将采用黑莓的QNX操作系统。在此之前,福特曾经花费数年时间同微软合作试图将后者开发的Sync系统融入进汽车产品中。Sync系统等同于是汽车的另一块仪表盘,它可以通过发出语音告知用户车辆性能数据,还能联通搭载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的智能手机。然而,在经历数次升级之后,汽车巨头仍然担心消费者对于Sync系统的态度以及Sync出现过多次的系统崩溃问题,最终,它们决定抛弃Sync,转而选择黑莓QNX操作系统。
有分析人士指出,福特选择QNX操作系统,既提升了黑莓的品牌形象,又将黑莓成功地领进了汽车科技市场。只要黑莓能够维持好同福特之间的合作关系,未来几年内其在汽车科技市场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
除了在智能汽车领域初战告捷,此次黑莓收购NantHealth也同样被业界看好。在宣布收购消息后,黑莓股价应声上涨1.4%达到每股7.24美元。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黑莓能够维持同NantHealth的合作道路不中断,双方组建合资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将有利于黑莓品牌的发展,其在商业客户和政府客户中的认可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病去如抽丝
黑莓的自救让业界看到了其复兴的希望,而将重点重新投放于企业市场的战略亦收获了不少肯定。无论如何,避开与苹果和谷歌的竞争都不失为明智之举。与此同时,现在企业市场已经变得像消费市场一样有竞争力,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三星就推出了专门针对企业的安全软件Knox,苹果和谷歌也都在往这方面发展。
实际上,除了手机业务,黑莓还有众多的优质资产。此前程守宗在阐述公司复兴战略时,就曾列出了对黑莓至关重要的三个业务部门:企业服务、BBM即时通信(尤其是iOS和Android版本)、QNX操作系统。
美国智治基金创始人埃里克・杰克森表示:黑莓的移动设备管理MDM、物联网系统软件QNX和即时通信软件BBM,在未来几年都将有可观增长。其中的BBM在去年10月登陆iOS及Android平台后引发了用户的热烈追捧,仅8小时下载量就超过500万,而更多的新用户还需要填写自己的电子邮件来排队等待使用。
一、深圳高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创新领域发展不均衡
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科研投入不足。深圳有相当部分的高新技术属于“引进后二次开发”或直接引进生产,原创性新技术、新产品比例偏低,自主知识产权集中于少数企业的倾向明显。除了专利申请前15位的企业,全市专利申请量就只剩下不到40%,多数规模偏小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投入不足,全面自主创新的态势尚未形成。
(二)技术储备和技术来源不足
一直以来,深圳始终缺乏具有较强科研开发力量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构作为企业的技术后盾和技术孵化器。到目前为,相对于超过3000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具有工科类的大专院校,加上虚拟大学园也只有8家,公共科研机构8家,重点实验室31 家,各种工程术中心32家。整个产业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能力的不足。深圳市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以直接面向产品市场的应用研究为主,是在公共技术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而获得的,而决定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少,使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依然在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方面受制于美、日、欧盟等跨国企业,阻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存在隐患
高新技术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产值比重占到了约90%,使得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发展的情况,产业的安全性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隐患。深圳市高端产品、核心零部件和关键设备相对缺乏,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的粗放型特征仍比较明显,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潜力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结构欠合理,不利于深圳的长远发展和保持未来持续的城市竞争力。
(四)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人才是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发达国家采取加大本土培养和积极引进人才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回流,跨国公司加紧全球研局和高端人才争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竞相出台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深圳吸引人才的特有优势面临严峻挑战,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的难度增加。
二、应对的主要策略
(一)研究自主创新模式
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突出自主创新,同时实现核心及关键技术在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领域得以突破,在战略重点、目标及方向确定的情况下,一定要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要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及标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除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之外,还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经营能力的跨国龙头企业,从而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以此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二)完善投融资体系的建设
借助深圳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创新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内在要求的投融资体制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推动深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联合担保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建立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基于联合信用担保,积极探索设立政策性的科技银行,创新“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推出场外交易市场,积极成为全国性的otc市场运营总部。
(三)创建技术源研究机构
通过对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应用的动态跟踪、监测和预见,制定和各产业的技术战略图,引导社会各界的力量,把各种创新资源配置到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去,即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和管理,提升整个系统的创新效率。攻克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位于技术研发和技术产业化的中心位置,应充当政府的“有形之手”,弥补科技市场“失灵”。
(四)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关注核心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科技和金融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使其更加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需要商业运营思维的创新,还需要借助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领先的金融思维作为后盾,改变传统金融思维中的风险评估和盈利分享模式,将科技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利用金融提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利用便捷的市场服务体系赢得市场的青睐,在发展中实现利益共享,最大限度激发金融部门和科技创新部门的积极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加速。
(五)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就业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之下,创业这步棋如何走,这是个问题。
创业的社会环境
有学界人士指出,中国正处在工业化深入发展过程中,“高增长低就业”开始显现,金融海啸又令就业形势更加恶化,而现在只靠输血的就业扶持政策难以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思路受到研究者和政府的关注。“创业经济”概念受到追捧。
2009年,各地方政府扶持“创业经济”的力度明显加大。
在济南,2009年元旦前,由山东团省委主管和热心帮扶青年就业创业的社会人士自愿结成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山东省青春创业促进会成立。促进会计划在今后3年里扶持1万名青年创业,帮助和带动10万名青年实现就业。
现在,山东省青春创业促进会首批会员有245个,吸纳了企业家、各市团组织成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不同群体,采取企业家导师制,引导青年创业和就业。针对当前青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缺乏等问题,青春创业促进会将建立2000万元的青春创业基金。
3月17日,首批济南市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授牌,首批基地全部由济南本地企事业单位组成,行业涉及旅游、餐饮、机械制造等。见习基地企业将为见习人员提升就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创造条件。另外,济南市首次将应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列为青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对象。
一股自上而下的“创业热”似乎正在就业寒冬里悄然形成。
创业的观念更新
就业尚如此之难,创业难道会更简单?长时间以来,我们了解到的资料是,中国青年群体创业人数比重和创业成功率并不高,而在现在这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做生意就尤为不容易。
今天,创业理念比10年前更加深入民心,但实质上创业环境的宽松程度已大不如前。现在很多人提起创业,总是与“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新材料研发”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去开快餐店卖盒饭、开肉店卖猪肉就会被视为“新闻”,这种创业必须“做大事、创大业”的观念障碍影响到了创业的成功率。
而长期以来,政府实际出台的扶持政策也一直侧重于高新产业,高科技创业固然是值得提倡,但是并非人人都有条件去高科技创业,结果是受益人群受到局限,创业之路越走越窄。
那些网页设计、维护,在淘宝上开店,开快餐店,加盟连锁店等是社会新鲜人较为普遍的创业模式,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很多年轻人视之为“自救就业”,但是这些类型的创业和“高新产业”沾不上边,往往得不到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的认同。
放低民众的创业门坎,让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人到各个行业创业,有助于提升这些行业蕴藏的职业内涵,进而切实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草根创业从何处起
新一轮的创业热潮被称之为“草根创业时代”。有人归纳了草根创业的两个特征:一,英雄不问出处的“平民创业”价值。二,在技术和应用上强调“实用主义原则”。“把小生意做成大买卖”的普通人创业故事正在不断变换着各种花样呈现出来。
通过《赢在中国》,很多人认识了在济南创业的窦大海,读博士、做高校老师、白手起家办学生食堂,走在创业路上的窦大海算是草根创业族中较为成功的一个,他的经历给年轻人提供了经验。
在济南,还有很多的创业青年在打拼着。刘希刚和妻子在山大路科技市场经营电脑组装维修和零配件的销售,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大学毕业之初给别人打工,后来进入电脑经销行业。2004年刘希刚在济南科技市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由于缺乏资金和必要的渠道资源,创业的第一年,刘希刚一直在赔钱。靠着勤奋努力、诚信经营,生意慢慢好起来,经营逐渐走向正轨。现在除了实体店铺,他们还开着一家网店,多渠道开拓行销。
作为草根创业者之一,刘希刚认为,创业者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创业方向,再决定创业。其次就是熟悉行业状况,或者有熟人朋友的指导,这样能够避免走很多弯路。对于有志创业者而言,不断打造好自己的经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从学做业务开始,是一个好办法,当能力有了,创业机会自然很多,特别是今天,进入靠能力赚钱的时代,经营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当人们习惯于为大企业的成功欢呼时,更应该为那些普通人的创业喝彩,每个人都能够尝试,每个人都可能成功。梦想并不是白日梦。
Start-up Upsurge under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to obtain employment is very difficult in China now. Th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itiated the “start-up economy” and set off a new start-up upsurge to resist the “winter of employment”.
Many young people hop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in order to have the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ir lives. However, the successes are in the minority.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each year 50% of such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close down within six months. The reasons are: shortage of capital, financing is hard to come by, lack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a market, policy limit, and lack of technology.
In 2009,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are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support the “start-up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