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

篇1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跃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

学生进入中学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认为只要学好主课就可以了,反正地理是不参加中考的。由此而来,对这些学生来说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自然,明显影响了其思维与主观能动性,结果,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那么地理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为什么中学里要开设地理这一门课呢?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因此,地理的学习是有用的,是国家明确要求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只有有了学习的动机,地理才能够学好。

二、应该加强知识的储备

知识是素质的基础,能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升华。想要去认识世界,并试图去分析解决地理现象,没有丰富的关于地理现象的知识,这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想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阅读并记忆大量的关于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而这些,正是我们教材中的内容,背诵这些就是学好地理的基础。虽然,背诵让人枯燥,好像与素质无关,实际上确是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基石。

三、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语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那么该如何运用地图呢?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四、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的学习,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综合法和比较法,善于利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地理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大脑里生成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产生了概括行为。通过概括,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了事物的规律性。概括是将某种事物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即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概括的结果有利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迁移能力,思维之所以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关系,主要来自抽象和概括能力,因此,概括在思维发展与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对学过知识的概括总结,得出事物的整体特征及变化规律,从而把知识像珠子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我们的记忆和应用都是非常方便有效。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4

现在高考考试试题要求的地理能力中,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无图不成题"的命题思路,以区域地图、等值线图、晨昏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不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为入手点,来考察这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果学生定位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全题皆输,现今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一眼定位置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靠一时能提高的,需要长时间的认知地图、练习、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平时上课中就应该给学生灌输一些认知地图、解读地图的方法,而且要花很多时间来练习空间定位。下面谈谈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一、 通过模型演示、多媒体(动画、视频、图片、课件)、学生参与、野外观察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结构。

例如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讲授中,本章前3节主要讲授的是宇宙、太阳系、地球等天体和天体系统最基础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画、视频、图片等)演示宇宙的产生过程、各种天体的形态,太阳系的形态、组成和运动,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世界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感,而且体现了政治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小故事讲述神五、神六载人飞船研发、发射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来引导出中国人实现飞天梦的艰苦历程,实现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好各种地图,尤其是每个同学手中的地图册。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可以为提供地理现象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关系的信息,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好各种地图,尤其是利用好每个同学手中的地图册,而且教师要求学生平时做到一下几点:

1.地图册必备。要求每个同学手里要配备一本大容量的地图册。

2.地图册必用。要求上课听讲、下课练习必须都使用地图册,无论是遇到图形题还是文字性的题型都要用地图加以定位、加以强化。

3.地图册必看。地图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就需要经常看和经常练。

三、教师教会学生读图解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加以练习。下面谈一下具体方法:

1、区域轮廓定位法:如重要海域、海峡、运河、国家、岛屿、半岛、河流、湖泊的轮廓、山脉的走向等。

2、经纬网定位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一些重要经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度、南北纬40度、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60°E、80°E、100°E、120°E、120°W、100°W等等从西到东、从北到南所穿过的地区依次记下,这样一旦图中出现上述经纬线那么就可以用排除法确定出它的位置了。而且在讲述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重要地区的同时,可以讲述经纬线穿过重要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湖泊、资源等,来进行总结和对比,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空间感。

3、以点带线面方法:

如用中国的位置这个比较大的点来认识周围国家的位置。中国大陆的经纬度(73°E--135°E,20°N---53°N),中国的西面是中亚那么经度也就是小于73°E,40°N附近的;中国的西南是印度半岛,那么经纬度也就是70°E--90°E,北回归线以南;中国的南面是中南半岛那么经纬度也就是100°E--110°E,北回归线以南;中国的东面是朝鲜半岛和日本那么经纬度也就是130°E--140°E,40°N附近。这样就可以把亚洲大部分地区就可以认识清楚了。

4、临摹画图法:首先,讲完每一个地理区域学生都要把图画上(画经纬线、重要区域的轮廓、山脉的走向,填出这个区域的国家、国家首都、气候、地形、河流、湖泊、资源、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的分布等),来增强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其次,让学生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根据地图、图表、文字表述等所反映的已有表象或将想象中的空间格局正确地画出相应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5、教师板图法: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用简易的方法在黑板上绘制的简略、概括的地图、示意图、关系图、统计图等。

6、地理景观定位法: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也可以正确地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伦敦的大本钟等,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可以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此外也可应用文字资料定位法、图例、注记定位法、综合定位法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由于目前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往往是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小比例尺地图有所不同。解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范围显得有点困难。这时就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这样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速度,又能提高区域定位的正确性。

四、注重平时学生地图知识的积累

地图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就需要经常看和经常练。

(1)教师从高一开始每天为学生讲授一个地理位置,并要求学生加以临摹画图。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7-01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似是而非。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好地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求同行专家斧正。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里不仅让我们知晓祖国地大物博,世界的广阔,更是要懂的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明白学生学习地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激情。这是教师在地里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更是创建快乐、轻松学习环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地理课堂教学欢声笑语,促进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笔者在上课时,提出上述问题,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笔者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专注学习精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笔者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学生全副精力的集中在故事情节中,老师问:“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突然联想到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培养实践能力。

篇4

读书训练即重视对地理课本的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梳理。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重视课本知识,应做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要对课本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圈划出关键词句,并对每节课题进行分析,对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对课本上的相关图表进行文字阅读归纳训练。因此,读书训练又有大预习与小预习之分,有整体读书训练与局部读书训练之分。理由很明显:一是高考回归课本趋势的要求,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二是从历史角度看,过去人们总爱将知识分子称作读书人,即懂得多、见得广的人,惟有先读书,即读课本。中国人惯有读书的习惯。三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应理解为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即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念、方法、习惯、思维以及情感与思想。借助读书训练可以很方便地达到这一目标。

强调读书训练,反反复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读课本,决不是意味着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仅仅拘泥于课本。读书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让学生去活读书、读活书、书读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读书训练中,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尽情演绎地理学故事,从而拥有思悟问题的时空。

2.读图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然环节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思悟能力?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识图。无论是自然地理、天文地理、区域地理还是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都离不开对地图的研读,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也就谈不上地理高考。读图的关键是锁定图中的地理事物,主要读两方面内容:一是位置,即绝对位置(经纬度确定)和相对位置(海陆分布、轮廓、两地位置比较);二是读出某地理空间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流、山川、矿产、资源等)和人文条件(语言、民族、人口、城市、经济、交通、政治、文化、宗教等)。读图的方法基础是注意整体把握,即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视局部切入,即读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差异性。在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中,在阅读、分析、比较、想象、渗透、归纳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将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以自动的形象显示出来,从而达到读图的目的——以图载识、以图载道。图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课本中的插图,二是地图册中的彩图,三是配套练习中的题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三图参用,不分偏正。为了加强读图效果,还应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读图意识。为此,可在每间教室挂两幅图,一是世界地图,二是中国地图。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中另置两幅。日久天长,滴水穿石,图在心中流,心中自有图。读图的基本功练好,只要引导有方,学习地理就容易多了。

3.读题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

篇5

一 学会读图

地理学会如何读图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锻炼学生们读图能力,不论做题、看书都有很多图。做题如果看不懂图就没法做,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如何看图及如何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现在学生们看图看不全,只是大概看一下,如会考前,他们自己练习,有一道考察人口增长模式的题,给出死亡率、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学生们说"老师,这柱状图挺高的,为什么是出生率确是较低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上面的图例,柱状图最高的值才是百分之一。这就是看不全的图的结果,不要怕浪费时间,给你一张图一个图的图例、图名都要读完,有的题就是考察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地理无论必修,还是选修都有大量的图,大家要学会自己去分类,哪些图是考试常出现的。哪些是自己老爱出错的重点练习,像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洋流、气压带、风带都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出图率较高的知识。大家学会读图的前提也是要牢固的把握知识。用自己的思维出理解,不要依赖于教师。我也要学会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们。

二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学生过于依赖老师,上课也是老师讲,学生听。但听完了自己学会多少,自己都不清楚,这样的一堂课效率很低。

篇6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地理无非是看看风景图片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于是对地理不以为然,但这种想法已经走入误区。因为地理既然作为一门学科,肯定是为了知识而设置,若仅仅是看风景图片,还不如发一本画册让同学们自行欣赏便是。而还有一部分同学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地理学习非常困难,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其实这类同学也不必担心,地理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愿意用心学。所以,学习地理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既不要忽视也不要畏难,踏踏实实地学。平时,可以通过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地理中国”),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来培养自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自己学习地理更有动力。

2.提高听课质量,做好听课笔记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一条方法很空洞而不愿意去实行,可是这确实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或许刚开始时有一些困难,但只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并能够坚持下来,效果绝对显而易见。高中地理学习在提高听课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听课笔记,因为许多知识都是教材上没有的,需要靠老师补充,如果不记笔记,时间一长,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即便是教材上有的知识,通过记笔记也可以梳理知识,从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条理更加清晰。当然,如果感觉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将笔记记完的同学,要优先保障听懂,笔记可以记得潦草一点,下课后再做整理,或者借同学的笔记也可以。

3.寻找合适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地理的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要记好的确不容易。因此,除了不断反复记忆,同遗忘作斗争外,还要掌握巧妙的记忆方法。有了好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顺口溜就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方法。如在学习“中国商品粮基地”时,一共有九个地区要求掌握,分别是三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若是死记硬背就比较麻烦,而编成顺口溜“四江三湖一成松”就简单许多。所以,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可以使自己的地理学习之路更加轻松。

4.抓住典型拓展,善于举一反三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知识全部学完,因此教材选取的地区都是十分典型的地理区域,可以反映某些十分典型的地理知识。如学习“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这一章时,就会接触到旱涝、盐碱、风沙三大典型的农业问题。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案,那么在考试时,如果考察到并未学过但出现以上问题的地区时,仍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导,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再如,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成因时,有“纬大下人”的固定模式,“纬”即纬度,“大”即大气环流,“下”即下垫面,“人”即人类活动,在分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气候时,我们均可参照此模式进行推敲,或许无法达到标准答案的程度,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5.认真完成作业,课外多多练习

部分同学认为地理等文科科目重在记忆,做不做题无所谓。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诚然,人文学科较理科而言更为注重记忆,但这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做作业。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于认识的加强至关重要,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后,还要通过不断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不仅如此,练题还可以使我们见识更多的题型,从而对考试有更多的把握。通过对高考题的练习,还能了解近几年高考的动态、出题人的大致思路等。

篇7

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低落,地理教学质量及不令人满意。我上课时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连一些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都一无所知。问题不只是在于学生本身,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如何去创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师生情感"教育。

我们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只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特别是一些非专业的地理科任教师拘泥于课本、只注重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专业的地理老师有些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过于严谨,强调地理思维,课堂气氛不活泼。学生学起来不愉快,使他们缺泛了学习的驱动力,甚至讨厌这位老师上课。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他们又怎么会喜欢地理呢?又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尽力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利用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让学生对地理学科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不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唯一的途径。老师应该转变角色,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师生"互动教学法"运用到地理课堂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适当合理设计地理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历一些过程加深记忆。如:进行一些地理新闻点评活动;进行一些地理新闻活动;进行一些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等。又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长江"时,提出如何解决我国长江中下游一些资源紧张的问题,让学生阐述各自不同的观点,如何治理,学生围绕提出的一些方案议论。学生的想法有的可能很幼稚,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们一定不要指责、嘲笑,也不要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要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学生。

三:在地理教学中新课要有"情境"引入。

不少地理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沿用古老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每次上课前的开场白就是诸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的话题开始讲课;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我们老师应该采用一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引入新课要新颖。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讲述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戴勒一直盯看着主席看,一句话都不说。就问他:你为什么老是盯着我?戴勒回答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听后回答道: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但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提出问题---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引入我们今天的课题-------世界人种特征。

四:在地理教学中要"地图化"。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地图可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因此,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

首先,要学好地图的三要素及地球仪。

地图的三要素就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方向、地图的图例与注记。关键是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选择,比例尺的应用及比例尺的判读。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

地球仪主要是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两极,经线和相关特点及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其次是区域地图的记忆,要学好地理,必需心中有图,心中要有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区域地图难在不好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应是画图―背图―记图―想图,通过这样一个基本过程,学生的心中就会有张中图地图和世界地图,以后的学习就会很轻松。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0

对当代初中生来说,学好地理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的地理学习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属于中考考查的范围,不必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且知识繁多复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这种观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学好初中地理是必要的,学好地理对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地理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且高中地理是以初中地理为基础,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才能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观念转变开始,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关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地理学科有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要紧抓学科特点,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为教育出发点,创建真正能够丰富学生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如何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应用之处,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过程高效开展的前提,地理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知识的范围广泛,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教师除了要对教材知识了然于心之外,还要对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采用趣味导入的方法,将教材知识及相关知识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着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课前对于课堂节奏和内容有提前的规划,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除了要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所了解,也要了解不同地域下的社会环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南北方、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地理风俗上的不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尊重学生,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不放弃基础薄弱的学生,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课堂上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研究解答,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解答问题后,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时基础薄弱的同学,使他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举措。

二、课堂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积累地理知识

地理来源于生活,课堂之外的时间更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好机会,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地理现象,要鼓励学生多发现、多观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想必初中生都耳熟能详,但其中的地理知识学生却很少了解,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现象进行解释,积极积累地理常识。课后对于知识的整合同样不容忽视,地理学科知识零碎复杂,兼具记忆性和思维性,单靠课堂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初中生的自律能力一般,老师可以及时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为了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好习惯,老师可以在一周内布置一次或者两次发现生活中地理现象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分享,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丰富班级同学的地理常识。生活中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电影、图书资源丰富,很多史诗级的纪录片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课堂上可以播放相关电影,放松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纪录片《地球脉动》、《舌尖上的中国》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并且制作精良的史诗级纪录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地理兴趣的提高。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将课堂联系实际,在生活中丰富和提高地理知识的储备,是地理教学的关键。

三、运用地理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36-01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我们只有把初中地理和生活稳步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能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能够真正的识图、绘图并且了解图。而且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以人为本的理念着手,进行地理图像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吸纳和溶解知识,并且能够深刻的将其印在脑海里。

1.从生活中体现地理图像教学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有所用,就是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初中图像地理教学更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够学好地理教学,我们就应该将地理和生活稳步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学好地理知识,学好地理图像知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比如说我们通过地图进行地理图像教学,地图作为初中地理教材中必须存在的一种插图,作为学生学习地理图像教学的一个必然工具。

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相关的地理图像,然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对于地图应该有大体上的了解,然后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读图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海洋、陆地的位置,能够准确的找出经纬位置,能够准确的找出地形位置。教师还应该做的就是根据历史知识,然后找出一些地理位置,最后教师可以指定一些方案然后对于地理进行分布,然后进行更好的记忆。

我们可以就地图然后进行讲解,让学生一个一个的走向讲台,然后指着地图中的位置进行学生和学生的互动,可以讲台上的学生进行提问,讲台下的学生进行回答,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而且还能够很好的缓解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够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和谐。

2.从生活中观察图像进行图像教学

伴随着新课改的来临,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教师的角色,还扮演着朋友的角色和长辈的角色,要求教师能够放下身价和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进行教学,观察既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地理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图像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地图。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使得学生对于各个地区的地理分布更加了解。我们可以拿出一张地图,然后从分组的形式中进行地图的解析和观察,分别让每组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知识进行汇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地理图像知识。我们还可以在地图中找出地图的图名,并且能够了解地图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进行图例的识别,从地图中的符号还有颜色进行地理事物的讲解,最后还应该将文字中所论述的知识一一落实到地图当中,做到图文结合。

这里我们进行实例的分析,比如说在湘教版地理教学当中在进行中国河湖的学习,关于内流河还有外流河的讲解当中,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面对于一些中国著名的河流进行查找,比如说长江、黄河等。并且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河流的发源地还有流经地等。这样就能够很快的了解内流河还有外流河的特点。

比如说我们在进行中国的区域差异的讲解的时候,在进行秦岭-淮河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我们可以就北方的一些图片还有南方的一些图片,还有就中国地图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好南方和北方的区别,能够更好地了解南方和北方的地理位置。可以从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进行分析。

3.将地理图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

在现代社会如此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和地理教学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就秦岭淮河一线进行讲解,我们可以将南方和北方的分布图,还有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等以图的形式进行播放,这样就能够很明显的让学生掌握南方和北方的区别。在进行图文播放的时候,首先不公布答案,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测,猜测这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现状,然后进行答案的公布。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冲击力,还有听觉冲击力深入的记住地理图像的知识点。

我们还可以利用图像,帮助学生记忆。记忆力决定着学生地理学习的好坏,地理知识的学习记忆是地理知识运用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良好的记忆力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更好掌握地理知识,更好的掌握地理图像。那么如何提高记忆力,就应该从地理图像说起。

比如说在进行美国工业区的学习当中,如果说直接告诉学生美国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所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西北部,夏威夷州位于中太平洋北部。对于这样生硬的文字,我想学生会快就会忘记了,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地图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工作,让学生看着地图自己一步步的找出美国的位置,找出美国的工业区的分布。这样学生自己得出来的结果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记住美国的地形、位置还有特征,这对于地理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结语:

在地理学习当中,我们只有将地理图像和生活稳步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只有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习自我探索才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理知识。

篇11

二、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最后,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三、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12

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图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

首先阅读教材,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在生活中运用地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篇13

关键词 地理;兴趣;学习;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初中地理作为会考项目,其重要性正日益显现,但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畏难情绪不亚于数理化这三门主课目,地理教学困难重重,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同学学不得法,失分严重,久而久之形成不良连锁反应,对地理课完全没有兴趣。通过我的问卷调查及学生间的谈话发现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教师在上课时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会做习题、应付考试,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较差,课堂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生”而非“教学生学”的应试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何来兴趣可言。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呈现形式简单,以语言说教模式为主,没有现代化教学媒体做辅助,学生会慢慢失去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集体参与性不高,这样的结果就是学习主动性不强、效率差。

三是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没有引用生活中的例子或是说没有贴近生活,不利于学生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我要学好地理”的欲望,与《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相违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习,产生正确的认识和愉快的情绪,自然学的就会比别人好。但是,兴趣不是自然而生的,需要外部条件的启蒙和引导,如何正确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正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动力,一段时间的摸索,也尝试出几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善于利用地图,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相对于枯燥抽象的文字来说更具体形象,地理教学其实配备了多种形式的图片辅助教学,地理课本上有各种类型的地理插图,另外还有配套的地理挂图、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在地理教学时,发挥地图优势,充分利用地图来设计适合学生探究教学的教学环境,在文字和图片之间有效的转换信息,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分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地形和地势》中国地势总特征的时候,可以利用《地形和地势立体教学挂图》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观察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结论,看图一遍就加深印象,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归纳的技能,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新课程指出“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让地理的精彩在生活中展现,才能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地理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地理知识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初中地理知识基本上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如《地球的运动》一节在讲述地球公转的影响之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时候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思考我们生活中夏季和冬季的作息时间,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因为结合了学校和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

三、是多媒体教学,创造氛围,事半功倍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高度认可,它能有效的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难为简、深入浅出。我校也已经做到了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来导入课堂,比如在讲解《黄河》时,可以播放一段黄河惊涛骇浪,滚滚东流入渤海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和传统的阅读文字导入相比,学生更喜闻乐见,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再比如在解释黄河下游的“地上河”现象的原因是,可以利用flash动画播放器演示黄河中游经过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泥沙沉积、河床抬高的动态演示画面,把重要的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启发学生思考,易于学生掌握。

初中学生天性好学、好动、思维能力强,因此,在学习时要重视兴趣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因势利导,从感性思维入手,转入理性思维是一种事半功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结合学生特点、教材和教学条件,相辅相成、巧妙融入,一定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为学好地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艳华.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18期

[2]樊全声.激发学习兴趣活化地理课堂,新课程(下),2011年05期

[3]曲小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程(上)》,2012年02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