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厂信息化建设

工厂信息化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厂信息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厂信息化建设

篇1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随着信息技术对于工业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近年来我国的烟草企业纷纷加大了信息化的推进力度,同时2011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这些指导文件指出当前要大力推进卷烟工厂信息化进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充分研究当前卷烟工厂信息化的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提出指导意见,对未来卷烟工厂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卷烟工厂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依据当前的卷烟工厂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从应用、数据、软硬件、技术以及设备几个方面将信息化划分为了集成体系、应用体系、管理体系、数据体系、运行维护体系以及安全体系六大体系。

二、信息化体系

(一)集成体系。卷烟工厂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各个体系之间的深度集成,最终达到管控一体化的效果。从总体上, 未来卷烟工厂的集成体系至少应该包括数据集成框架和应用集成框架两部分。

1、数据集成框架。数据集成框架主要是进行数据的识别、传输、交换,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2、应用集成框架。应用集成框架就是通过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为卷烟工厂构建一个协调的应用环境。在系统实现兼容之后,可以对现有的应用进行优化,合并一些类似的功能,实现应用的简洁化和高效化。

(二)应用体系。卷烟工厂信息化应用体系包括弱电集成平台、过程控制平台、业务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平台四个部分。

1、弱电集成平台主要由信息基础工程、综合安防系统以及多媒体系统三部分组成。信息基础工程就是建设一个基础网络应用支持平台,为生产、采购、仓储等应用提供所需的基础性的信息化资源。综合安防系统就是把各种安防设备与现代网络技术以及到媒体应用技术相结合,实现安防系统的信息化、数据化。多媒体系统就是通过电视、显示屏、广播等多媒体手段各种信息,达到信息传播的效果。2、过程控制平台主要由三个自动化系统构成,一是生产自动化,二是物流自动化,三是动力能源自动化系统。所谓的生产自动化就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实时采集,然后通过与事先制定好生产进度数据进行比对,以此来实现对生产进度的控制,以便及时的调整生产进度,确保如期完成生产任务。除了对各种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外,生产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物流自动化系统就是实现仓库原材料数量、成品配送实效等数据的实时监控。动力能源自动化系统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以及计量控制技术来实现对生产中所需的各种能源的调度以及数据化管理。3、业务管理平台。生产执行制造系统是业务管理平台的核心。卷烟工厂通过生产执行系统向上实现与企业ERP等系统的连接,向下实现对生产、能源、物流等自动化系统对接,达到对卷烟工厂的生产管理以及原材料、成品的调度。4、决策支持平台由分析系统、响应系统以及展示系统三个部分组成。生产分析系统就是为领导决策指挥提供生产、物流、以及能源消耗能各种核心数据,以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正确性。异常事件对于卷烟生产工厂来说十分的重要,比如火灾、爆炸等这些事件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将对卷烟工厂产生巨大的损失。问题响应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异常事件及时的报告给管理者,以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展示系统就是通过三维仿真、显示模拟等技术实现对生产、物流、消防等功能的模拟展示,对于整个体系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数据体系。卷烟工厂的信息化数据体系应该包括操作支撑层、公共数据库层、数据仓库层以及分析支撑层这四个层面。

1、操作支撑层其实就是其他系统的数据库,用来支撑卷烟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2、公共数据库层主要是用来储存营运数据的地方,各系统将数据统一存放在公共数据库,然后在公共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跨区域共享。3、分析支撑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

(三)管理体系。在卷烟工厂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化程度越高IT部门与一般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所以对IT部门与一般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必然会影响到卷烟工厂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在卷烟工厂信息化推进过程中IT部门与一般的业务部门的职责划分如下:

IT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信息化制度、流程的建设。

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更好的执行信息化制度,更好的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应用。

(四)信息安全体系。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任何信息系统来说都很重要,是各个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从整体上讲,信息安全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安全策略、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运行维护体系以及安全技术体系。

1、安全策略。对于安全策略来说它主要由总策略以及分策略组成。2、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的职责就是建立卷烟工厂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对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教和各项安全策略的落实。3、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主要任务就是为卷烟工厂网络架构划分相应的安全域,比如网络核心区、外部接入区以及办公区等等。4、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体系。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体系在信息安全体系中占有总要的位置,对于的建设应该着重加强一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建设;二是加强异常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应急方案;三是加强系统安全的维护。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各卷烟工厂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纯在不一致的现象,该设计主要是笔者从卷烟工厂信息化建设的共性上提出的,各卷烟厂在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时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推进。相信随着国家和卷烟企业对信息化关注度的提高,我国的卷烟工厂信息化水平将会达到更高的高度。

篇2

2工程设计创新

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改变传统二维设计方式,脱硫、脱水及硫磺回收装置均采用3D设计,依靠三维设计实现模块布置从平面布置向空间叠加转变,设计技术团队采用HYSYS、AN⁃SYS、CaesarII、PDMS等国际先进软件,搭建协同设计平台,全方位进行模块化设计,打破了常规设计模式,大大缩短设计工期,减少错、漏、碰、缺等现象,提高设计质量。采用模块化工厂设计建造技术:该工程是采用的CPE西南分公司模块化设计建造核心技术,建造的国内首个模块化工厂,将模块化设计“以模块组合”的设计方式扩展到建造方式,在总体布局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平面展布向空间叠加的转变,脱硫、脱水及硫磺回收装置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代替传统的“现场下料+配管安装”方式,使天然气处理厂建设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整合多项专利技术,突出技术引领:针对含硫气田开发的特点和难点,对已有多项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710049014.2;ZL201020504263.3等)进行整合,为气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3工程施工创新

(1)新建塔架与烟囱的安装及原130×104m3/d净化装置塔架与烟囱的拆除。该工程是在原净化厂内拆除部分建构筑物后改扩建、新建。新建的尾气烟囱塔架位于原130×104m3/d净化装置区内,且处于原尾气烟囱塔架旁边。由于受地形及空间限制,塔架无法整体吊装。经过现场勘查及多次讨论,最终确定在厂区内分段制作塔架、烟囱,分段交叉吊装,并完成空中组对。在新烟囱塔架投入使用过后,对原尾气烟囱塔架分段拆除。该工程施工上体现了三大“创新”。第一:创造了在受地形及空间限制的条件下,分段完成塔架制作,并与烟囱交叉完成吊装作业的新纪录。第二:创造了大型塔架空中组装的新纪录。第三:创造了大型烟囱塔架安全有效的完成拆除作业的新纪录。(2)净化装置采用撬装化安装由CPE西南分公司EPC的脱硫、脱水及硫磺回收装置分别在成都、绵阳及大庆的组撬厂预制完成后,拆分成满足运输条件的单一模块运输至现场,在现场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将三套装置的各单一模块拼装成整体装置,在30天内完成三套装置的现场复位安装,一举打破了传统的建设模式,刷新了国内天然气净化厂建设记录。

4工程创新成果

该工程创造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建设的三个“第一”。即龙王庙组气藏第一套投产的净化装置;第一套主体净化装置模块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撬装化安装的成功典范;第一套从开工到安全试运投产仅用时10个月的净化装置,创造了川渝地区大型净化装置建设周期的新记录。

篇3

0概述

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谁能实现与新经济的成功对接,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推进信息化改造,已经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措施。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庞大的组织机构、广阔的地域辐射常常造成人浮于事、决策缓慢、信息失真、经济效益低下,企业自身亟待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许多人眼里,信息经济与建设公司所处的传统建筑业距离不小,但我们在经过仔细的调研和论证后认为:传统产业只有经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改造、提升,才能更具竞争力。为此,在1999年年末,中国长城铝业建设公司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并以应用为重点,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工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建设公司十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传统建筑业要成功实施信息化需抓住以下几点。

1 讲求实效 信息化要适合企业现状与发展

信息化建设必须高标准、高起点,但不能脱离企业现实;信息化建设要考虑企业的战略适宜度、应用适宜度、投资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文化适宜度,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正是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把握,建设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理性与求实。

中国长城铝业建设公司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隶属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现拥有有色冶炼一级总承包资质和多个专业承包资质,年完成产值能力在10亿元以上。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中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公司在实践中不懈的探索着。

1.1要建立清晰的信息化思路

1999年,当时国内外信息化建设思路很多,但考虑到建设公司的业务属性和实际情况,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公司很快形成了一致的建设思路,那就是:信息化和主业现代化相促并进,信息化以主业现代化为基础,主业现代化以信息化为动力,最终实现建筑业和信息产业的齐头并进。

1.2要确立前瞻性的信息化目标

建设公司企业信息化主要希望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1)管理方式系统化。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经营管理的监控、分析和决策支持,把企业内外资源充分统一管理起来,降低成本和损失。

(2)业务流程科学化。企业的具体业务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更加科学、系统、完善,更好地提供服务,并实现原来不能达到的功能。

(3)办公过程自动化。办公过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弥补管理、业务流程的漏洞,增加沟通,减少浪费。

(4)营销服务网络化。借助Internet的强大力量,实现企业的公关、营销、客户服务过程网络化,提升营销策略的层次和服务的质量。这不仅仅是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站,还要通过网络开展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

以上的“四化”并非独立实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对信息化的实现要求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应该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1.3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建设部分建设公司当时已具备较成熟的条件,但当时针对建筑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国内却凤毛麟角。一方面,很少有能从建筑业全局管理出发,为建筑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软件企业,大部分从事建筑业软件开发的企业仅能提供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局部管理的工具软件。另一方面,委托高校开发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的开发主体主要是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和商业服务意识,后期维护与系统升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权衡当时的情况,为了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建设公司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自主开发,虽然自主开发相对周期较长,困难较多,风险较大。

在建立了清晰的思路,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选择了合适的建设模之后,1999年开始,建设公司开始为信息化建设准备,铺设了近20公里的光缆局域网,并大举引进IT人才,着手软件开发。通过一年多磨练,建设公司打造出一支精通业务、熟悉管理的软件开发团队,为了给公司信息化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并实现建设成果的产业化目标,2001年年初,建设公司投资成立了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内推进公司信息化,对外开发IT市场。

2 转变观念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企业信息化不单是技术问题,更大程度上,它是对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再造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如果这个过程不到位,信息化就只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而达不到信息化管理,就不可能起到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对国企而言,领导的态度和工作作风是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信息化顺利推进,建设公司的领导层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工程推进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了领导的清晰思路和积极参与,建设公司的信息化推进相当顺利,从前期策划到建立内部局域网到推出资源管理平台第一版,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领导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新思想,转变广大员工观念,加强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公司本着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的原则,对员工实施全方位信息技术培训。几年来,建设公司组织信息化相关培训上千人次,公司所有管理人员都系统学习了相关信息技术。公司还在局域网系统上建立了网上教室、网上图书馆等多个学习板块,供员工学习。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局域网系统已成为大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信息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开始成为大家的自觉,而合理化建议板块、热点讨论区已经成为大家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平台。可以说,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已在建设公司初步形成。

3 流程重组,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公司传统的信息交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垂直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却允许信息的横向交流或越级进行,缩短了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高层管理者不再依赖中层管理部门就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评价,企业的管理层次减少,人员的职能重新分配,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能重新定向。

因此,信息系统的能力不仅仅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更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既是企业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流程重组的目标。

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建设公司从事建筑远程作业,距离总部较远的特点开发出的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以纯WEB技术实现了资源的远程处理和工作的远程调度。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以分析和管理已有的资源为出发点,运用一定的公式和规则来解决问题和辅助决策。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了办公自动化模块、业务管理模块、企业数据资源管理模块、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工作流程管理模块、消息,督办管理模块和客户资源管理模块七大子系统。它在资源管理上实现了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系统虽然按照模块划分,但是每个模块中的应用程序并不限定在某个部门使用,也就是说,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工作流的,而工作流可以因企业、因时间而异。这样,公司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就必须实行业务流程重组。

资源管理系统的引入使我们认识到,管理系统带给公司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不仅仅是一套管理软件,更多的是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结晶和体现,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力工具。如果这种管理思想与公司现有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那么,就必须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只有在优化经营过程、强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不是自动化,它需要相应的管理体制与之配合,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更重要的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引进和改革。为了真正发挥技术的优越性,就必须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调整,否则,再好的管理系统也发挥不出来作用。为此,建设公司借助中铝公司重组上市的契机,对公司的机构进行了重构,将以前的十几个科室并为六部一室,并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理顺。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公司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物流为主线,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工程管理体系。经过信息化的流程重组,我公司开始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1998年,建设公司年产值不足1000万,而到了2001年,经过彻底的信息化建设和大刀阔斧的业务流程重组,当年完成产值4.2亿元,公司效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2年,建设公司成功晋升有色冶炼国家一级总承包资质。2004年,我公司成功进入山东、山西、贵州等市场,成功承揽冰岛国际工程,建筑业产值达到4.8亿。2005-2007年,我公司产值一直维持在5到8个亿,而国际市场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样的业绩成为长铝公司的典范。

4 以应用为重点,信息化体系必须为工程建设服务

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在项目管理,难点也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2000年,我公司承接了中州铝厂2#悬浮焙烧炉安装工程,项目部启用资源管理系统在现场实时采集数据,现场数据经过资源管理系统的过滤,加工整理后,通过因特网提供给公司总部决策层,公司总部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制定网络施工图和网络进度图,并随时根据网络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校正。以前需要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程,由于信息系统地采用和广大员工的努力,我公司9个月就拿了下来。2001年3月,中州铝厂2#悬浮焙烧炉一次点火成功,并且所有设备运行良好,被生产方称为样板工程。焙烧炉安装工程创出了国内同类建设项目工期最短、投入最少,一次试车成功,达产达标最快的记录。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成功的经历了第一次实践考验。

2003年,我公司再次承接了中州铝厂3号焙烧炉,公司在应用资源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进度控制系统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系统,工程的进度、质量成为中州分公司各项工程施工的典范。8月20日该工程带料试车一次成功,8月23日达1350T/D设计产量,25日超过设计产量,达到1400T/D。该工程的实际建设工期仅有8个多月,可以说我公司再次刷新了由自己创下的同类工程建设记录。

目前,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在采购、项目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很好体现。公司的资源管理系统已经过了多次升级,其内涵扩展到《项目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租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与其他管理系统共同构建成建设公司的《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公司信息系统构建初具规模。该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资源,使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使企业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结果,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19-02

1医院信息系统在病区护士工作站的建设

1.1系统功能病区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是:处理住院医生给病人开立的医嘱,协助医生和医技部门对病人进行检查、检验、治疗,配合住院处完成病人入出院、费用审核工作。也实现了病人接诊、转科、出院登记、医嘱核对执行、费用的收取、各种单据的打印、病人费用信息查询等功能。我院信息系统中病区护士工作站分系统的主界面包括病房管理、医嘱管理、费用管理、数据维护,护士用自己的工号和密码即可登录该界面进行工作所需的相关操作。我院内部人员信息传递是通过OA消息提示系统来完成的,操作模式与我们常用的腾讯QQ相似,简单、方便且上手快。

1.2现在运行效果医院信息化建设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帮助,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护士对医嘱处理从繁琐的抄写摆脱出来,方便了护士查对和执行医嘱。系统中的医嘱套餐、批量停医嘱、恢复医嘱等功能加快了医嘱处理的速度,明显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护士对新系统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工作流程越来越清晰,问题出现率也明显减少。

2常见问题及原因分

2.1培训沟通不到位护士的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护士日常工作量大,没有太多时间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并且有些临床护士对新技能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影响了培训工作的进行。另外,我院信息科及软件公司没能为护士提供一个囊括大量上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测试库进行预演及反复操作练习,最终导致对护士的培训不到位。另外,由于软件公司在需求调研期与病区护士沟通不到位,致使设计的软件程序与医院原有工作流程不匹配,不能适应护士的工作习惯。因此新系统上线后大小问题频频出现,严重阻碍了病区护士工作站正常工作的进行,不仅给信息科增加了工作量,也延缓了后续信息系统建设的步伐。

2.2护士的工作效率下降护士对新系统的操作不适应、不熟练,习惯于延续多年的手工处理医嘱,从手工到电脑是一转化的过程。由于初期的不适应性,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要付出很多。在不熟悉系统之前,工作虽然很努力,但错误率仍很高,导致护士出现厌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由于护士日常事务繁多,影响了工作进度,拖延了下班时间,耽误了休息时间,渐渐地使护士产生低落的情绪,感到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2.3医护配合不到位护士不及时将皮试结果反馈给医生;费用已到预警线,而护士不及时反馈;外科医生上手术台后,医嘱有偏差,医护不能及时沟通造成医嘱的执行延误和收费错误。医生对一些收费项目不熟悉,医护的沟通又不到位,漏费的情况在“无纸化”进程初期出现得相当频繁,医院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就我们医院而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病区护士工作站就出现了很多工作流程问题及细节问题,如弹性排床、输血、护士站向中心药房退药、护士站退费等工作流程再造问题以及护士工作站对于次日出院的病人没有任何提示或标志、护士工作站的医嘱查询界面不利于医嘱核对、在护士工作站显示的医嘱批注提示符较小且不醒目、不利于查看等细节问题。

3对策

3.1组织护士进行全面的培训,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抓住骨干强化培训,在系统上线前的准备阶段,信息科要求各科护士长在本病区挑选出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强的护士作为各病区的信息员,并把他们列为首批培训对象,提高培训效率。“护教护”全员培训,在“无纸化”进程中由各科室首批培训合格的信息员担任各科室计算机操作教员,组织科室其他人员的培训,形成“护教护”的培训模式,发挥护士与护士间相互交流帮带作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网络及电脑使用规定,确定操作权限和流程,不得擅自违章操作,不得强行关机,以免导致数据丢失和死机,用指定的身份登录;发现报错信息提示时不继续使用,立即通知网络管理科解决;个人密码严格保密,并不定期修改;离开计算机时关闭自己打开的模块;使用计算机时应轻柔,避免造成损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得随意使用U盘、MP3、MP4等可移动性的数据存储工具,以防止医院电脑系统受到病毒的进攻,影响全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篇5

Shallow analysis of the new purifying equipment running efficiency of the third Water works expansion project in jilincity

Teng Zhenhua

【Abstract】In the expansion project of the third waterworks in jilin city, we use the foreign V filter、the microvortex network flocculation tank ,minimum separable sloping plate setting tank、whole process leaking such advanced automatic control of purification and automation equipment. Project operation, stable operation, good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to th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made significan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sure the efficient safe water.

【Key words】Static mixer; Surface load; SCAD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1. 采用先进净化工艺技术是高效、优质、安全供水的关键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对自来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比如2007年7月1日实施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比旧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检测项目多72项(新标准107项,旧标准35项),并且新标准的要求更为严格。就浑浊渡这项指标来说,新标准要求小于1~3NTU,旧标准要求小于3~5mg/L(相当于提高6~10NTU),即新标准对自来水浑浊度的要求应好于旧标准的6~10倍。吉林市水务集团虽经几次改造,净化设备仍属20世纪90年代以前低产能的传统工艺,达不到新的水质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在节能和环保方面也很落后。为满足吉林市城市发展和居民安全高质用水的需要,公司从2002年至2006年进行了三水厂扩建工程,经与东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认真调研考察,结合吉林市松花江原水低温低浊水质净化难度大的特点,设计中采用了快速混合、紊流多微涡反应、小间距斜板浅池沉淀、恒水位等速过滤V型滤池等先进工艺技术,收到了水质好、节能减排、节省人力的好效果,开辟了水质全面达标的新路子。在此,仅就微涡网格反应与小间距斜板沉淀相匹配的絮凝沉淀工艺、V型滤池工艺、全流程自动控制工艺的应用实践概况浅析于下。

2. 微涡网格絮凝池与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的应用

2.1 絮凝沉淀设备的构造:三水厂扩建工程净化系统的设计规模为20×1.08×104m3/d,其中一期工程10×1.08×104m3/d.混凝、沉淀工艺由加药――管道混合与静态混合器、微涡网格絮凝池、小间距斜板沉淀池三大部分组成,总平面尺寸为54m×42m。

(1)管道混合与静态混合器。混合管道为10米长的DN900钢管,其中包括长4米安装6组叶片的静态混合器。

(2)网格絮凝池。由于池高适当,网格絮凝池与斜板沉淀池合建,共分两个系统,每个系统分两格。整个絮凝池由若干个竖井、孔洞和网板组成。①竖井。每个系统的网格絮凝池由49个方格竖井组成,加药混合后的原水先进入第1个总竖井,而后水流一分为二,分流到两侧的其余48个竖井中。48个竖井按流速和停留时间又分为三个区段,每个区段竖井的方格尺寸各异,并依次逐个增大。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36格,第二区段24格。②孔洞。每个竖井的侧壁留有孔洞,三个区段孔洞尺寸各异,呈逐渐增大趋势。进水水流通过预留孔洞按照流速渐减的规律,从一格流向下一格,上下交错流动,直至出口。③网板。为形成良好的微涡反应,在三个区段竖井的不同深度共安装360片网板,其中第一区段144片,第二区段120片,第三区段96片。每片网板上分布若干个网眼,网眼尺寸为80mm×80mm,100mm×100mm,120mm×120mm,三个区段网眼总数为668 424个,网板用乙丙共聚塑料压制而成。网格絮凝池的几何尺寸单格为19.7m×15.1m×6.2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池体的几何尺寸为29m×15.1m×5.4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由布水、进水、沉淀、清水、出水、排泥6个系统组成。布水系统由絮凝池后部的过渡区与布水花墙组成;进水区即斜板区下部至排泥区中间的广大空间;沉淀系统即斜板区,面积为861m2,斜板间距为25mm,材质为乙丙共聚树脂;清水系统即斜板区至出水区之间的空间;出水系统由40个齿形集水堰槽(材质为不锈钢)和2个集水渠组成,将沉淀后的清水传输至滤池过滤;排泥系统位于沉淀池底部,由8台GNS型双钢丝绳牵引式刮泥机、52个气动刀形快开阀和排泥槽组成。

2.2 工作原理

(1)混合设备。混合的作用是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于水中,以创造良好的水解和聚合条件。混凝设备根据所采用的絮凝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急剧、充分混合,通常用时间与流速控制,一般混合时间为10~60s,流速为0.8 m/s~1.0m/s。

(2)网格絮凝池。絮凝也叫反应,其作用是经过药剂与原水快速混合后形成的无数凝聚微粒在具有良好的化学与水力条件下,通过分子间的双电层作用和接触架桥作用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矾花),以便进入沉淀池沉淀。这一过程是以流速渐减的方式进行的。絮凝的质量通常用流速、流速梯度(G值)、反应时间(T)和GT值控制。一般G=20~70s-1,GT=104~105(无因次),T=12~20min。网格的作用是增加微涡数量,调整流态,形成良好的渐减反应环境。

(3)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根据动水力学原理,有两个参数与沉淀效果有关,一是雷诺数Re=VR/ν,二是弗劳德数Fγ=V2/Rg,式中V表示水平流速,R表示水力半径,ν表示水的运动粘滞系数,g表示重力加速度。在沉淀池中通常要求降低雷诺数使流态成为层流以利于颗粒沉降,提高弗劳德数,水流对温差、浑水、风浪等影响抵抗能力强,使沉淀池中的流型保持稳定。由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γ的计算公式可见,降低雷诺数和提高弗劳德数的有效措施是减小水力半径,斜板沉淀池就能达到这一目的,斜板间距越小,效果越好,斜板起到了整流作用。规范规定斜板间距为80 mm~100mm,三水厂采用25mm,为小间距斜板。

2.3 混凝沉淀设备工作特点

(1)投药与混和。混凝剂为液态聚合铝(PAC),采用数字模拟自动投药系统即采用隔膜计量泵投加药剂。加药系统以原水流量、水质浊度为前馈信号,按比例调节投药量;以水下摄像FCD等效直径值为中馈信号,以沉淀池出水浊度为后馈信号,对投药量进行微调。混和时间为规范值的下限10.2s,流速为0.98m/s,时间短,速度快,效果好。

(2)网格絮凝池。在设计中根据吉林松花江原水低温低浊处理难的特点对网格絮凝池的一些设计参数作了调整,一是大幅度提高了竖井、孔洞和过网流速,竖井一档流速规范值为0.14~0.12m/s,实际为0.29 m/s,提高107%,二档规范为0.12m/s,实际0.16 m/s,提高33%(规范指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孔洞一档流速提高了120%,二档提高了160%,三档提高了90%,过网流速一档提高了103%,二档提高了44%。二是将反映时间延长了6.9 min~14.9min(实际反应时间为26.9min,规范是12~20min)。三是网格网眼总数高达近67万个,庞大的微涡数加强了水分子与絮凝剂分子接触碰撞机会,加快了絮凝。四是絮凝参数GT值为54069(规范为104~105),处中间状态,矾花形成的强度高,稳定性好,水下摄像显示絮凝效果较佳。

(3)小间距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5.23 m3/hm2,接近规范下限值(规范5.0~9.0 m3/ m2h),清水区上升流速1.43mm/s,比二水厂斜板沉淀池清水区上升流速低21%(二水厂为1.81mm/s),净化效果比二水厂好。沉后水质好,去浊率高达98%,沉后浊度最低达05NTU,平均1.4NTU,比三水厂旧系统低82%,大大减轻了后续构筑物滤池的负担。排泥采用刮泥机与气动快开刀闸相结合方式,周期长、浓度高、快捷、彻底、排水量小,较旧系统节水34%。网格絮凝池形成60多万个主微涡和无数个小微涡,蕴藏着巨大的反应能量。排泥周期长,为48小时,比旧系统提高1倍,减少自用水量。此外,新系统较旧系统节电69%,节药41%,节省人力875%,且自控程度高、屏幕显示直观大方、科学、安全。

2.4 上述相关参数及数据测算依据说明:

竖井一档流速为0.29m/s,规范值为0.14m/s,提高了107%(0.09-0.140.14×100%=107%);竖井二档流速为016m/s,规范值为0.12m/s,提高33%(0.16-0.120.12×100%=33%);竖井三档流速为0.11m/s,规范值为01m/s,提高10%(0.11-0.10.1×100%=10%);孔洞一档流速0.66m/s,规范值为0.3m/s,提高120%(0.66-0.20.2×100%=120%);孔洞二档流速0.39M/S,规范值为0.12m/s,提高160%(0.39-0.150.15×100%=160%) ;空洞三档流速0.19m/s,规范值为0.1m/s,提高90%(0.19-0.10.1×100%=90%)。

三水厂小间距斜板清水区上升流速为1.43mm/s,二水厂大间距斜板(间距100mm)清水区上升流速为1.81mm/s,即小间距斜板清水区上升流速比大间距斜板降低21%(0.81-1.431.81×100%=21%);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沉后水平均浊度为1.4NTU,比原脉冲澄清池降低82%(脉冲沉后水平均浊度为7.9NTU(7.9-1.427.9×100%=82%);小间距斜板混凝剂单耗为66mg/l,原脉冲澄清池单耗为112mg/l,降低了41%(112-66112×100%=41%);小间距斜板系统用电单耗为2.88Kwh/km3,三水厂旧沉淀系统用电单耗为9.36 Kwh/km3,下降了69%(9.36-2.889.36×100%=69%);小间距斜板沉淀系统自用水量为4.4%,三水厂旧沉淀系统自用水量为67%,降低了34%(6.7-4.46.7×100%=34%);小间距斜板沉淀系统(净水间)值班人员为2人,三水厂旧沉淀系统值班人员为16人,降低87.5%(16-216×100%=875%);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的排泥周期为48小时,旧沉淀系统的排泥周期为24小时,延长了100%。

3. V型滤池的应用

V型滤池的基本形式是由法国得利满(Degremont)公司开发的一种重力式快滤池。1998年7月1日投产的吉林市二水厂扩建工程引进了法国的V型滤池,设计能力为10万m3/d。净化效果明显好于现有的传统式滤池,故在三水厂扩建工程中选择了V型滤池,设计能力为10万m3/d。经过认真研究消化吸收后,在设计中依据国标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结合松花江原水水质特点选择设计参数,并本着优先采用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原则,对进水系统、配水系统、出水系统和自控系统中的闸阀、溢流堰、反冲洗潜水泵、鼓风机、滤头、测压表、流量计、程控仪等均采用国产设备,上马快,投资少,较进口设备节省建设资金37%。

因篇幅所限,下面仅谈一谈V型滤池的工作特点及高效节能效果,V型滤池与普通快滤池主要经济技术参数对比列于表1。

表1 V型滤池与普通快滤池主要经济技术参数对比

编号内容名称滤池池型普快V型V型滤池比普通快滤池节约 (%)备注

a反冲洗用水量(在V型滤池48h周期内)18.72m3/m22.748m3/m285普通快滤池工作周期为16小时

b反冲洗电耗(在48h周期内)1.2kWh/m20.15kWh/m287.5普通快滤池工作周期为16小时

c排污量(排水量)18.72m3/m22.748m3/m285普通快滤池工作周期为16小时

d值班人数8275V型自动控制普通人工操作

e滤后水平均浑浊度1.1NTU0.5NTU55提高

参照表1中各项数据总结出V型滤池工作特点及高效节能效果:

①恒水位等速过滤。滤池出水阀随水位变化不断调节开启度,池内水位在整个过滤周期内保持不变,滤池不出现负压,不产生气阻,整个池面始终处于均衡工作状态,运行稳定。

②采用均粒石英砂滤料,滤层厚度比普通滤池厚,为1150mm,普通快滤池滤料层厚700mm,故截污量大、滤速高、水质好、过滤周期长。正常滤速为8~10m/h(普通快滤池为7~9 m/h),水质浊度一般达 0.5NTU以下,(普通快滤池为3NTU以下),过滤周期一般为48小时(普通快滤池为16小时)。

③V型进水槽(冲洗时兼做表面扫洗水槽)和排水槽沿池长方向布置,单池面积大时,有利布水均匀,其单池面积为普通快滤池3~5倍,适于大中型水厂,可节省闸门和仪表1/5~1/3,降低工程造价,便于维护管理。

④承托层较薄(50mm~100mm)普通快滤池为450mm~600mm,便于施工和维护,节省材料费用。

⑤采用空气、空气加水、水、表面扫洗四种反冲洗方式,提高了冲洗效果并节水、节电、减排。经统计,节水91%、节电87.5%、减少反冲洗排水85%(以上三个百分数计算依据是普通快滤池单池面积25m2,反冲洗泵配套电机功率为75KW,反冲洗强度为13L/m2 S,每池一次冲洗历时8分钟;V型滤池反冲洗潜水泵电机功率30KW,鼓风机电机功率45KW)。

⑥冲洗时滤层保持微膨胀状态,避免砂粒间的磨损和跑砂现象,既防止滤膜损坏又延长滤料的使用年限。

⑦与前置混凝沉淀工艺衔接顺畅,配套默契,较传统工艺降低混凝剂投量41%。

⑧自动控制,无人值班,只经常有人巡查即可,节省人力75%。

篇6

根据学校改革示范校任务目标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学校实际的情况,就一体化工作站提出了建设数字化工厂。通过积极探索,不断的创新与实践,充分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把企业设计制造过程的现代化无纸化引入学校,真实模拟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景,使学校成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的理想实践场所。我校现在已经建立起PLM体验中心、理实一体化教室、数字化实训工作站、教学资源库等数字化平台。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实习训练的全数字化。为职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及交流创造良好的数字平台。

一、“数字化工厂”具体的内涵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走向竞争市场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我们认为从五个方面着手实现“数字化工厂”的目标。对各项目标的具体实施,即为“数字化工厂”具体的内涵。

(1)搭建一体化工作站数字化

搭建安全快速的网络平台是一体化工作站信息化的前提。计算机已成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具。我校一体化工作站的系统平台由计算机主机、网络、数据库等组成。通过软件来相连各个系统的平台,将实训车间的数控设备与数据管理平台相连,进而实现对数控设备网络化管理。当然,操作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网络操作能力,只有软硬件和操作人员都具备了数字化的能力才能实现数字化工厂。

(2)打造无纸生产场景数字化

随着管理集成系统的搭建,通过数据查询系统,即可看到学生现阶段一体化工作站的任务零件及相关信息如:毛坯尺寸、产品材料、加工图样、工艺流程、注意事项等,实现与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流程接轨。对学生生产用到的数控程序,通过数据终端直接传输到机床上进行应用加工,实现无纸化的设计与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规范了操作规程。

(3)一体化讨论区数字化

在一体化讨论区,通过大屏幕投影,可将学生在PLM体验中心中的工作过程现场调出来,包括产品的三维或二维图,工艺流程卡、加工模型及刀路轨迹、仿真结果、加工程序等。同时,也可看到车间机床操作面板及产品加工过程。通过模型结果及机床加工过程现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4)一体化工作站管理数字化

通过搭建一体化工作站的管理系统,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师生教学在工作台上的操作场景,包括工件装夹情况、找正对刀、机床加工等情况。有信息化的支撑,一体化工作站的管理效率大幅度的提高。管理逐步向规范化转变。

二、建设数字化工厂的体会

几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使我们在探索建立数字化工厂的道路上感受颇多,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规划管理要统一

信息化建设要统一规划,在指导部门的安排下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信息互联互通,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手段。

① 强调资源共享时,也耍推进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取长补短。我厂的信息化工作交流活动,将各部门在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效果和方法进行交流,特别是具有探索性的、难度大的工作,通过交流的方式互相学习进步。

② 建成管理网络。分三个层次:一层是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厂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及协调工作;二层由专业科室组成,负责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结合专业具体开展工作;三层是车间部门层,是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和实现的地方。

③ 全厂的信息化工作统一规划。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目标,长期目标包括五年计划,短期目标包括年度和季皮工作计划等,规划将包容全厂的信息化工作内容,各部门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分解目标,既紧扣总体规划,又体现自身的个性内容。

(2)现代化技术要合理运用

在建设一体化数字化工厂的过程中,先进的技术是其重要支撑。但是,片面的依赖高、新、全为目标的话,是一个错误的误区,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先进的技术。其功能以够用为主。

(3)推行管理要逐步化

一体化数字工厂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初期投入的时间很长。在建设完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恒心。在建设过程中从人员配合及管理人员的超前意识等等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让大家看到希望,感觉到好处,管理人员觉得不难了,思路清晰了,再将目标提高一个台阶。最终提出了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一体化数字化工厂。

(4)操作系统要扁平化

在一体化数字工厂的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有些系统在过程中不再适合新条件下生产管理需求。例如,在初期一些小系统的开发,可能到目前为止这些小系统还在用,甚至用得很不错,但为了完整的大系统,就需要抛弃这些小的孤立的系统,这其实是操作系统需要本身扁平。

(5)建设过程要应用化

篇7

9年前,当北石厂启动以信息化带动企业新发展的战略时,这让本就看好信息化工作的邹连阳心中充满了一种澎湃的力量。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我很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老国企更加有活力。

如今,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北石厂已经成为一家集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石油钻采装备的专业制造企业,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当今油气钻井界重大前沿技术与装备――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下称“顶驱”)打破了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并且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自2003年至今,北石厂仅顶驱使先后出产了260多套,创造了近30亿元的产值。

“现在,我非常愉快地告诉你,全厂能取得这些成就,作为支撑工具的信息化手段功不可没。但当初信息化工作启动时,我们的心情可没这么轻松。”邹连阳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信息化变革

2002年,是“中国制造”一个标志性的年份。那年,在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虽然颗粒无收,但中国制造却大放异彩。可随之而来的是,国内企业如何突破自身瓶颈再上新台阶的问题。北石厂也不例外。

那时,北石厂对信息化还知之甚少,基本停留于手工阶段、粗放式的生产操作与管理模式,员工对电脑、鼠标为何物还不大清楚,就算能用上电脑的人,也是“一指禅”到底。

邹连阳说:“当年北石厂的信息化基础十分薄弱,但即便是这样,2003年厂领导班子还是顶着压力,确立了科技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研发信息化、制造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思路,给我们这些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解决问题,经过讨论流程、确定编码原则、数据导入、试运行几个阶段,邹连阳和他的项目团队2003年当年内就实现了ERP的顺利上线。而且,一个原本在常规条件下实施需要2-3年才能完成的项目,仅用了1年时间他们就攻克了。当年,北石厂被评为中石油集团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ERP项目实施期间,我们整个项目组成员白天工作,晚上开会,研究实施方案。”邹连阳说:“特别是在上线测试阶段,加班成了工作常态,甚至有些天住在厂里。”

苦尽甘来。经过邹连阳以及他们团队的不懈努力,北石厂信息化建设成效开始逐步显现。北石厂的库管员再也不必为寻找某个零件而费尽心思了。“在ERP系统上,通过不同的检索方式能很容易地找到需要的零件。而在以前,要找到一个仓储三年都没有用过的零件,得翻阅多少本手工账本啊,难得很!”邹连阳感叹道,“ERP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系统强大的数据汇总及分析功能,许多管理上需要的信息变得唾手可得,各级主管可以轻松地从原来原始的、零散的数据中获得有意义的管理数据,及时掌握企业现状及趋势,进行必要的决策工作。

现在,ERP和工作流已经成为北石厂日常管理工作离不开的工具。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北石厂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在提高北石厂的研发能力上也很有帮助。

邹连阳深知,ERP项目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他的推动下,全厂上下加快实施2D/3D/CAPP/CAE/PDM/DNC等数字化研发技术的应用。这些系统的建立不仅完善了企业信息化框架,还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

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北石厂踏上了顶驱开发的快车道,先后承担了中国石油重大科研项目――9000米钻机配套顶驱装置、12000米钻机配套顶驱的研制,每年一个新型号、每年产量翻一番。这些石油装备制造项目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像这样大型钻井装备的研制周期通常需要3~5年时间,一方面,北石厂采用2D/3D/CAPP/CAE/DNC等系统,通过三维建模对关键零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进行协同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确保了承载能力及结构设计的准确性,缩短了设计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设计数据通过ERP系统同步传递给所有相关部门,使得在设计的同时即开始了工艺方案、制造前期准备,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9000米配套顶驱装置从设计到制造样机的任务,缩短设计周期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以下。”邹连阳自信的语气中略带一些骄傲。

不仅如此,看到信息化在企业的管理和研发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后,邹连阳更坚定了制造信息化方面的想法。他给记者描绘了数字化工厂的蓝图,“为建设数字化工厂,我们建立了工作流系统、数据存储备份系统、文档加密系统、生产调度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文件管理系统、网络会议系统、培训系统、呼叫中心系统等。这些都为北石厂未来建成数字化工厂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信息化没有阻力”

成功不可能唾手可得,北石厂的信息化建设亦是如此。

在ERP建设之初,北石厂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大都是初中、高中文化水平,计算机基础几乎为零。

“为了起好步,厂长刘广华还将当时管理层的六七个领导集中到会议室,关上门,从最基本的打开和关闭计算机开始学起,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培训。”邹连阳说北石厂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决心十分坚定。

而国有老企业的身份亦让北石厂的信息化有了自己的独特性格。“老国有企业的职工主人翁意识强烈,他们认为工厂是国家的,不是厂长的,厂长乱花钱、乱做决策是不行的,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如果沟通不好就会成为障碍。而且企业有着自身的管理基础、固定的管理模式,或者改变并非易事。”邹连阳有些无奈。

但这种时候,邹连阳总是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带着帮着职工提高工作效力的初衷,耐心沟通,“这事这样做得多累啊,咱们以后弄个软件好不好?”在给予用户充分尊重的时候,邹连阳也为自己的工作铺平了道路。试想,谁会恶意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呢?

然而,难题远不止于此。更甚的是,当时ERP在企业实施的成功案例几乎不存在,社会上更笼罩着“ERP在中国不可能实施”的舆论。无论是对北石厂邹连阳本人来说,ERP都是一个新事物,涉及面宽、难度大,而且所需的数百万资金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邹连阳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坚信,这些都不是信息化建设的阻力,“信息化建设没有阻力,一切阻力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果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不了,一定是因为模块选的不合适、信息化方向

不合适,或者现在不需要,因为在这个现阶段用户没法用,抵触它。”他又说。

每个信息化系统上线之前,邹连阳都会充分考虑该系统会涉及哪些人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与可能出现反对意见的人员充分沟通。“把所有的阻力在实施之前解决,有阻力的信息化项目肯定是因为前期准备有问题。”

邹连阳认为“CIO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与用户沟通”,他强调要将一切有可能产生的阻力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才去想办法解决。都说骨头难啃,可以炖烂后再啃呀,不要等磕掉了牙齿再去炖。”

邹连阳对自己坚持不设置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的决定非常满意。他说,“通过专门的部门去做信息化容易遭到抵触,没有专门设置反而没有对立存在。”

邹连阳说:“如果借助上马ERP项目的机会来改革管理的格局,撤销这个部门,增加那个部门,反而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阻力。我们只需要换个角度开展工作,这样就在无形中降低了用户的抵触情绪,有利于ERP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邹连阳也总能从用户的角度的考虑问题,采取“软过渡、软切换”的方法。“在上线一些新信息化系统时,直接切换系统,通知用户直接上新系统,不再开令人心烦的会议。”

“以往,全厂要有项目上马时,总会把所有人员集中起来开会,动员、宣贯、总结……每次一开就是几个小时。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讲,有价值的信息可能还不到5分钟。很多人对此甚为反感。既然这种形式给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那就需要换种形式。”邹连阳解释说,“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所有的对立和矛盾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今,北石厂670多名员工拥有近400个信息终端。这样的比例在IT企业不足为道,但在生产制造企业中却是罕见的。

满足当下的生产需求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信息化的价值在于能否为生产产品服务,无论是研发的信息化还是管理的信息化都是为产品服务。“现在北石厂上线的信息化模块都是管理、研发和生产所急需的,可以真正用上。如果生产用不上,信息化系统再好,也是一种浪费。”总结这些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邹连阳如是说。

他并不认同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先有个宏大的规划,有主线然后找枝干、树叶。他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主要找需求,然后找到方法和软件与现有的平台搭上。IT技术应当围绕生产和为生产服务,反之就是喧宾夺主了。

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北石厂的原则是什么成熟做什么,成熟一个做一个,用3-5年的时间,就可以做到很好的程度,这是北石厂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邹连阳举了个例子:三年前,北石厂因为系统备份需要购买服务器、存储器,三年后又要买。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不一次性买好呢?

“这不是一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邹连阳解释,同样的存储器三年前与三年后的价格差距就很大。“就像贷款买房,贷款二三十年确实要多花一些钱,但是现阶段,就有这么大的能力。”邹连阳说。贷款买房满足了现阶段对住房的需求,对企业而言,做信息化要解决当下的问题。

诚然,企业的信息化需要分步实施,谁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邹连阳说,“满足现阶段的需求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方向,先花小钱,慢慢上。一下上个大系统,一批三十几个模块一起上,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有难度的。”

邹连阳说:“随着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信息系统有些杂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不断优化和集成信息化平台以确保企业信息化平台正常运转。”

目前,经过数次改造厂内局域网,北石厂总信息结点数达到近500个,覆盖厂技术部、销售科、财务科以及车间制造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贯穿产品从订货到发货的每一个环节,使得全厂无信息盲点。

篇8

1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

1.1公司简介

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专业从事铸造机械生产的机械制造公司。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多,产品构成复杂,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1.2信息化建设阶段

I2007年公司组建了局域网,引进了OA(Office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OA系统主要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短信、邮件、公告通知等。促进了内部交流,弥补了电话沟通的不足。(2)工作流。工作流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流程的处理效率,不必各个部门拿着单子签字,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3)公共事务。用于一些简单的计划事件和计划提醒,方便各部门了解计划事件的进度;资源、会议、车辆管理等;(4)人力资源。包括个人考勤和一些考核功能。(5)信息交流。包括讨论区、网络会议、聊天室、公共文件柜等。OA系统让企业的各部门深刻体会到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3信息化建设阶段

IIOA系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例如,不能用来解决生产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产品数据、生产进度、库存等等;各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交流不顺畅;OA系统虽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但是其数据处理能力却很弱。为此,2009年公司尝试建立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和分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公司要求在生产管理系统中,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计划管理。用于管理企业的生产计划及调整。(2)生产进度管理。用于车间台账的数据管理、生产进度的显示。(3)BOM(BillofMaterial,物料清单)管理。用于产品数据管理,包括产品组成,即BOM、自制件(包括工艺路线)、外购件、外协件的信息管理。(4)生产线基本信息管理。用于管理与订单有关的数据,包括交货期、项目经理等等。(5)库存管理。用于库存数据的管理,包括毛坯库、半成品库、五金库、辅料库、钢材库等等。(6)物流管理。对与企业生产有关的物流进行管理,包括原材料、外购件等的购买和领取信息;车间毛坯、半成品的入库、出库信息。(7)提供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产品的采购数据、工时统计等等。

2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

2.1公司组织结构和设备情况

我公司组织结构包括总经理部、研究所、销售处、生产处、供应处、服务处、运输处、公司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和八个生产分厂,组织结构图如图1。设备情况:目前有加工设备200多台加工设备,从七八十年代的普通设备到近期的各类数控加工中心,均为独立运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各部门及车间均有局域网覆盖。

2.2设计目标

生产管理系统从生产上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解决生产中的各部门信息不通的问题。解决生产进度共享问题;解决与生产有关的产品信息问题;解决库存、物流信息共享问题。

2.3实施过程

(1)网络构建。将各分厂未联网的节点和各个库房都连接到局域网下,实现企业局域网络全覆盖。(2)数据流。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如图2。(3)实施步骤。系统实施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是产品信息转换即BOM管理先行;其次是生产计划管理、进度管理、生产线基本信息管理,方便车间做账及取消手抄作业票,减少车间工作量;再次是物流和库存管理实施。

2.4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BOM建立由于我公司是典型的铸造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其“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和多种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产品数据量大,管理复杂,产品数据信息一度成为了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众所周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信息便是产品信息,即BOM和物料编码。之前的产品信息由设计部门下发到生产部门是用晒图纸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适用于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因此,将图纸类BOM转换成电子版BOM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也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决心,公司决定由生产部门负责并由专人管理BOM的转换问题,新产品研发后,产品BOM便与图纸同时下发到生产部门,电子版BOM给车间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方便,不必利用手抄领料单,作业票等单据,大大减少了车间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2)物料编码有了BOM,就必须有物料编码,才能更好的体现产品的组成。我公司的BOM分为自制件、外购件和外协件。对于自制件,一直延续着图号的编码方式,但是近年来,由于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新产品研发速度不断加快,原有的编码规则会产生物料编码重复的现象;对于外购件,包括标准件、机械、电气、辅料等等,如果使用物料自带的编码,既没有规则,也不符合物料编码的唯一性要求。对于物料编码,我们最初是希望通过一些规则来编码,使得通过编码即可轻松辨别物料。在我们咨询了编码领域的专家后,决定将自然数作为物料编码的编码,将物料编码定义为9位自然数,用首位数字区分自制件和外购件,在外购件中用第二位数字区分类别,其余部分按顺序编码,成功解决了物料编码的难题。

2.5经验和体会

(1)通过实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2)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信息化建设,并预留出未来的发展空间。(3)企业信息化需要多个软件才能处理好企业的各种数据,各个软件之间要留有数据库接口,可以互通互联,避免信息的重复、互相不通和信息孤岛的形成。(4)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单纯的购买各种各样的软件,软件只是工具,要想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必须从自身下手,在规范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使用软件才能使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6目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1)从设计、工艺、制造、检测、物流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智能化。(2)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出厂的主要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达到事前预防。(3)通过改造车间现有设备和购买先进的数控中心,利用网络技术采集设备信息,实现设备管理的目的。

3未来数字化工厂规划

2017年,保定维尔铸机公司将实施“脱市进郊”整体搬迁,届时将在新厂区规划建立数字化工厂。实现“离散型智能制造”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管理变革引发新需求

中煤张煤机是中煤集团下属一家煤矿机械装备和通用动力机械的研发和制造企业,其前身为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始建于1926年,2003年2月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成为中煤装备集团公司生产煤矿设备的主要企业。

“可以说,中煤张煤机信息化的发展史就是煤机装备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中煤张煤机公司总经理马利说。从1983年开始,公司先后实施了国家863、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并通过了国家验收,形成了覆盖全公司的千兆光纤主站、改造网络系统和集成统一的共享数据库,成功实施了CAD、CAPD、PDF、ERP、CRM、ACM、OA等子系统。马利表示,“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司明确了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精确共享资源的信息化整体思路,并紧密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强化具体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将企业信息化纳入企业的长远规划。”

尽管中煤张煤机已把信息化纳入企业长远规划,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企业也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因此,需要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各环节需要更有效的沟通和数据传递,要求实现企业内各类应用的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保证关键信息的顺畅流通;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协作管理方面,需要实现上下游信息的共享,在公司各业务板块、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各层全面实施信息化,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创新,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助推业务发展和利润的提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随着信息量越来越大,公司需要建立高效、安全、顺畅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网络,通过对信息的采集、流通、分析利用,最终有效服务于管理和经营决策,因此,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提高工厂管理水平的关键。

数字化助推“智慧工厂”落地

据悉,中煤张煤机公司煤机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经中煤集团公司批准立项,总投资约26亿元。项目将分三期建设,预计在2015年完成全部建设。整体项目根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部件化生产、封闭式管理、规范化运作”的思路,遵循现代企业制造工艺和现代物流布局的原则,对新产业园区进行规划和整体部署。

作为现代化产业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慧工厂”为目标的信息化将为实现国际一流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经过相关技术交流和严格的招投标晋升程序,张煤机最终确定IBM成为张煤机西山区信息化项目的总技术方,中国电子、南京因泰莱、北京阳光节点公司成为项目子系统的合作方。

“IBM作为项目总集成商,不仅会派出经验团队参与实施,同时还将调动全球资源来支持该项目,目前这个项目也被IBM列为2012年最重点项目之一。”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亚太区数据中心智能化基础设施服务总经理Greg Farmer表示,“‘智慧工厂’作为两化融合的落地项目,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将帮助企业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

在张煤机产业园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中,IBM把整个信息化建设分成三个架构。最顶层的是企业智能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在这个综合管理平台上将建立四大中心,分别是信息维护中心、生产调动中心、能源管控中心和综合安保中心。这四大中心将会集成各大智能化的子系统,构成综合管理平台。其次,中间层是应用系统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平台。最后是基础设施系统,其中包括通讯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防和人员的基础设施,以及对基础设施的集成。

篇10

一、引言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战略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信息化对于资产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同时又风险密集型的石化企业来说,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信息化支撑石化企业在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十二五”期间兰州石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逐步建成了一百多套信息化系统,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已经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依旧未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孤岛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为此兰州石化启动了数字化工厂系统建设,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需要、集成信息资源,减少信息孤岛,提升管理效率。新系统给企业能够带来怎样的价值,给企业管理带来怎样的改变,是建设新系统之前需要深入分析的课题。

二、数字化工厂概述

数字化工厂的概念最先是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产生的,主要是解决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之间的鸿沟,使设计到制造之间的不确定性降低,使生产过程在三维虚拟工厂中得以检验,提前发现设计和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缩短从设计到生产的转化时间。

对流程工业的石化企业而言,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并不像制造业的产品那样有形和可装配,流程工业的数字化工厂所关注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关注在:集成设计、设备、运行等相关数据,在工厂规划、装置设计、工程建设、工厂维护、生产运行、员工培训、应急演练等业务领域,利用三维虚拟工厂实现对现实工厂立体式监控、浸入式交互和协同式管理。

三、成本实施的费用划分

分析兰州石化数字化工厂系统建设费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建设前、系统建设中和系统建设后。系统建设前的费用包括:系统前期技术调研、方案设计、技术咨询和查新检索等费用。系统建设中的费用包括:标准定义、硬件购置、软件许可、接口开发、客户化开发配置、初始培训、数据采集优化验证、历史数据迁移等。系统建设后的费用包括:软件维护、服务支持、新用户培训、系统改进、硬件维护、变更管理、数据备份等。

四、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价值分析

(一)直接收益

1.流畅、优化的数据移交

当今各设计院工程设计已采用三维立体设计,装置在设计阶段已诞生了一套数字化的虚拟装置,这套带有各种工程基础数据的虚拟装置是炼化企业一笔丰厚的数字资产。但是企业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之前,并没有一套合适的信息化系统来完整的接收这笔资产。工程移交还停留在纸质图纸移交方式,移交验收工作量大,很难高效校验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很难使这些工程设计数据在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数字化工厂系统建立了一个自定义的工程数据管理架构,并能固化复杂的校验规则,实现对装置工程设计资料的完整接收,和对移交资料的校验和分析,确保进入系统的数据完整、准确。工程数据电子化移交,使信息交接能力和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如德勤对澳大利亚WOODSIDE(乌赛石油公司)数字化工厂项目测算得到:一般每个装置的工程数据移交费用在100万到250万美元之间,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用于数字化移交后,移交费用降到每个装置25万美元之内。

2.更高效的信息搜索方式

数字化工厂系统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装置改造、设备维修、动火审批、危险源评估、预案编制、应急救援等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决策的下达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提供支持。数据分散,检索不便会导致决策的延迟,数据不一致、不准确、不充分会导致不恰当的决策和判断。数字化工厂系统导入了大量装置设计数据和设备技术数据,以及各种相关的建设、运维、安全数据,并通过集成各种生产运行相关的信息系统,使装置动静态数据得以进入一套系统中,数字化工厂系统在数据间建立复杂的网状关联关系,通过信息间的互校验和索引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单点查询、正确无误和高效检索,极大地减少了信息的检索时间。

如德勤对乌赛项目测算得到:用户用于搜索信息的时间从占用用户时间的40%降到20%,相当于每个用户平均每天节省3/4小时,搜索效率提升使用户平均可以提高10%的生产效率。在兰州石化各种工程资料和设备资料还是以纸质资料为主,在用信息系统有120多套,信息较为分散,信息集中对信息检索时间的节约效果将更为明显。

3.培训费用降低

数字化工厂系统为多种数据库和资料库提供了单一的存取点:ERP、仪表元件库、文档管理系统、2D和3D模型、生产运行动态数据、安全环保数据、设备检维修数据等大量的信息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员工查询信息只需要熟悉一套系统,免去了对员工进行多个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

数字化工厂系统在工艺培训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全装置三维模型,集成专业培训系统,实现应用场景、虚拟拆解、异常情况处理、模拟演练、HAZOP分析、知识管理及转移等员工培训功能,达到传统的培训无法达到的效果与目的。

培训时间的减少是明显的,如德勤对乌赛项目测算得到:实施数字化工厂以后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由20小时降到1.5个小时。

4.减少支持性应用程序数量

大量的信息化应用可以直接在数字化工厂系统上实现,如工作流配置和管理。同时数字化工厂系统对所管理的大量不同格式的资料可以在系统中直接打开,用户以网页形式在客户端直接查看资料内容,免去了客户端购买大量应用和浏览软件工具的费用,和这些软件的维护、支持费用。如德勤对乌赛石油公司数字化工厂项目测算得到:实施数字化工厂系统后,管理系统由253个降到18个。兰州石化员工多,各员工都有可能在系统中查询需要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格式多种多样,每种格式可能需要不同的打开和浏览工具,在所有客户端都配置这些打开和浏览工具,将是一笔巨大的软件费用支出,投入大,使用率却不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数字化工厂系统能够减少这部分费用支出。

(二)定性与无形收益

除了可量化的收益,数字化工厂系统定性和无形收益还体现在:

1.信息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应用错误信息的风险

基础信息进入数字化工厂系统需要通过自定义的校验规则的检验,集成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数据之间也能够实现互验证,这有效地提升了信息的质量,同时信息的跨系统单点查询使一次查询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充分,这为正确有效的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有效地降低了不正确不充分的信息导致的决策失误。基于三维空间的灵活的信息展现方式,也使管理者对信息的掌控得心应手。

2.售出资产具有完善的移交与归档数据,使资产售出获得更大收益

数字化工厂集成了设备、装置基础资料,与ERP系统、MES系统、设备管理平台、预知维修系统、大机组检测系统等系统集成,加强了对设备、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资产需要更新而出售旧资产过程中能够提供完善的移交与归档数据,更体现出公司对资产的细心和负责,这将使资产在售出过程中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3.工程数据的共享和设计成果的重用,节省更多的工程设计费用支出

数字化工厂系统能够完整地接收工程设计数据资料,包括工程设计库数据。进入系统的工程设计模型也能够导出标准的工程设计二维图,这使工程数据共享和设计成果的重用更加便捷。公司在装置改造、新建、扩建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设计成果,促进了设计的标准化,节省了更多的工程设计费用的支出。

4.设备采购、比选更具主动优势,节省采购成本

完整、准确,查询便捷的工程设计信息,使采购人员对设备原始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更加了解,更加清楚各种表象信息下,哪些技术要求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使采购人员在设备采购、比选过程中更具主动优势,采购到最适合需要的设备,节省采购成本。

(三)未来的机会

面对未来,数字化工厂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应用拓展空间:

1.集成和拓展新的应用系统

数字化工厂系统是一个综合的集成应用平台,通过有限的二次开发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功能,这使未来需要新建的信息系统大为减少,降低了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2.集成移动办公设备

数字化工厂系统集成移动办公设备,实现系统工作流各控制点的信息的自动推送和移动办公,使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和高效,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

3.采用RFID(射频识别)设备跟踪识别设备

采用RFID等物流网新技术,实现设备、车辆、人员在数字化工厂三维虚拟空间中的实时定位,有效地提升了公司对生产区域内各对象空间位置信息的掌控,更有利于工厂的安全运行。

4.集成视频和媒体库,使现实和虚拟更加融合、真实

通过集成遍布厂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便捷切换。系统可以联动各种生产运行数据、火灾报警数据、危险源监控数据,在这些数据出现异常时,自动定位异常位置点,显示实时视频信息,使异常的应对更加迅速高效。

五、总结

数字化工厂系统是一套开放的信息和应用集成平台系统,它提供了与现实工厂一致的三维虚拟数字环境,集成在虚拟环境中的海量数字信息使人们更轻松自然地理解并掌控现实装置,建立在之上的各种应用将为企业提供安稳长满优运行的信息支撑,为企业积累数据财富,并帮助企业持续降低生产运行和管理成本,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价值将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得到逐步体现,为企业管理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管 政 企业信息化需提高投资回报 中国经济信息 2004 1期57-58

篇11

消费品企业通常采用大规模采购、生产、销售,以形成规模经济,扩大竞争优势。因此,集中采购,大规模生产,渠道复杂,市场活动频繁成为消费品企业的主要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要。消费品企业需要尽可能地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成本,但通常要面向各地的消费者,要多点设厂进行生产,这些原料就需要运往分散在各地的生产工厂。因此,企业要么自己建立较大的仓库并进行合理的物流管理,如国内很多食用油企业从国际期货市场上采购大量的原料油,统一存储,统一安排物流配送;要么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建立联合计划,由供应商来完成原料的配送工作。

第二,基本采用流水线生产,且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但是集团型消费品企业往往在各地设有多个生产工厂,必须在集团层面统筹安排生产,全局考虑各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库存压力。

第三,销售最为复杂。所谓消费品,是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的产品。消费品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方便购买的需求,建立面向全国的分销渠道。在消费品行业,最终消费者的忠诚度往往都不高,企业必须加强促销来带动销售。对促销活动的管理是消费品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

第四,对物流的要求非常严格。消费品企业必须及时将原料运输到各生产工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将产品流转到客户手中。如何管理、优化物流,是消费品企业经营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五,计划贯穿企业整个供应链。除了要做好本企业的计划安排外,如何与终端客户、供应商的计划相衔接,并根据终端市场的表现建立贯穿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也是消费品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信息化建设层次尚浅

国内消费品行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初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很多企业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化需求。目前,大型消费品企业基本上已经完成了ERP的建设,但整体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销售领域,通过ERP的销售模块可以帮助企业掌握企业本身的销售情况,但不能掌握整个供应链的情况。这样,他们基本上都不能掌握最终的销售情况,也不能及时掌握整个分销渠道的库存情况,更不可能监控产品的流向。大部分企业的分销渠道已经覆盖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情况各不相同,能否通过CRM的应用来掌握经销商的库存情况,监控产品的流向,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消费品的销售与促销活动密切相关。很多企业拥有多个品牌、多条产品线,其促销活动也复杂多样,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有市场活动也有销售活动,有针对所有品牌的也有个别品牌的……如何管理各种复杂的促销活动,是消费品企业的一大难题,也是目前消费品行业信息化的一个弱项。

在生产领域,大部分消费品企业都已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计划信息化建设工作,但很多企业还是按库存来安排生产。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是消费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采购领域,如何与上游供应商协同,建立联合计划,不仅是电子采购系统建设时应考虑的问题,也是CIO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从原材料入库到发货,到经销商,再到终端,是企业物流部门的管理范畴。国内消费品行业在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物流计划的信息化,如何应对紧急发运,如何预警库存,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物流成本,都是消费品行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而贯穿整个企业的计划体系,更需要借助信息化工具来支持。消费品企业都非常重视计划管理,而计划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由于大部分消费品企业都还不能准确地提供针对整个供应链的数据,所以目前的计划主要还局限于企业内部计划。信息系统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计划管理,是管理层必须考虑的问题。

大部分消费品企业通过长期的系统建设,基本上满足了企业操作层和中层管理者的业务需求,但高层领导却很少直接使用这些系统。如何从集团高层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大多数消费品企业所欠缺的。

系统建设关注三方面

不同层次的员工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信息系统应该提供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个性化应用。AMT咨询认为,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更多的是通过对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运转情况的监控,指导下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企业的一般管理者来说,要从业务管控的角度提供自动化的控制措施,如费用控制、预算控制、审计控制等;而对执行者来说,要帮助他们完成订单处理、凭证录入、档案建立、费用报销等工作。如此可见,越是企业的高层,越是使用报表、报告这样的非结构化数据;越是企业的执行层,越是处理结构化数据。

具体来说,消费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分销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消费品行业是一个客户关系非常复杂的行业,经销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是其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之一。如何帮助经销商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经销商信息化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是分销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目前大部分消费品企业的CRM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客户信息管理方面的需求,但还不能满足全国性的分销渠道管理的需求。不过,有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说,某企业集团在调研了大量经销商后,开发了一套适合该企业大多数经销商的软件系统,在分销渠道免费推广应用。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经销商的管理水平,该企业也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分销渠道的产品库存和产品流向,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结构化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复杂的营销渠道和客户关系,要求消费品企业必须具备有效的计划管理。借助销售预测软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结合分销渠道的产品库存和产品流向,预测销量;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根据需求,在各生产工厂之间合理安排生产,保证交货时间;物流软件则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全国的库存,科学分配各存储中心与不同经销商之间的物流运输;通过与供应商系统的对接,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及时把原材料的需求传达给供应商。

再次,关注企业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不仅存在像订单、费用等这样的结构化数据,还存在大量的报告、报表等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可以通过以工作流为核心的KM(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来协助管理。

比如说,消费品行业所做的大量促销活动,不仅涉及促销品、促销金额等结构化数据,还包括很多促销计划的协同、促销活动的组织、促销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处理、促销效果的分析等重要的非结构化数据。

在分销、销售、物流、生产、采购等领域,企业中层管理者可以借助BI(商业智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来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提交给高层决策者。问题、报告、解决方案也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很难在ERP中管理的信息,可以通过工作流来进行流转。

篇12

初冬的武汉已略有些寒意,可是在“2006企业信息化九州行(武汉站)”的活动现场,却是人潮涌动、场面火爆。11月15日,由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指导,武汉市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计算机世界报社、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主办的“2006企业信息化九州行”活动在武汉市白玫瑰大酒店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徐耀明副司长亲临现场指导并致词。来自武汉的200多家企业出席了会议。

中部地区仍存差距

据武汉市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主任朱文杰介绍,目前,武汉市中小企业共有九万余家,工业企业约4.5万,其中上信息化的企业约占5%,解决资金流问题的企业占到了20%~25%,可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占到了35%,而众多企业中,还有45%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仍是一片空白。“武汉中小企业信息化与沿海城市相比还相对落后,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朱文杰说。

企业信息化工作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领域,对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拉动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徐耀明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企业信息化率低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区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GDP的55%,税收的46%,就业岗位的75%,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但是统计也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率还不到10%。

据朱文杰介绍,在武汉地区,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度还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每年都有相应的培训。“可是现在基本上还是运用传统的方法组织培训,而不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等先进方式。”朱文杰说。

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比例不高,信息化人才缺乏依然是困扰武汉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的桎梏。朱文杰认为,这些还是和信息化认知程度有关,认知度提高之后,相应的投入也随之提高,这对于信息化的推进工作非常有利。

正是鉴于现状的种种不足,国家在《2006~20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冶金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应谨慎“上马”

“我觉得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应该是‘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远景和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所谓立地,就是信息化要和具体的业务相关联。”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柳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系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全国四大名药店之一――叶开泰药店,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如今的武汉健民的经营范围包括中药的研发、生产制造和药品的流通,甚至已经开始将经营触角伸向中药种植。武汉健民的信息化建设是从2000年开始的,由于当时武汉健民面向全国销售,客户数量已达上千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时就产生了在手工状态下客户管理难统一、收款难统一等急需要解决的问题。2000年10月,武汉健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进了集计划、采购、生产、财务于一体的ERP系统。

随着武汉健民的不断发展,原来的部门应用已经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所以在2002年,武汉健民又引进了客户资源管理及OA系统。2004年11月28日,武汉健民集团管理本部搬迁,实现“母子分离”。在分离之前武汉健民一直处于一种工厂式管理模式之下。集团上市后,企业从工厂化管理模式上升至集团化管理模式,集团总部也从汉阳老厂区剥离出搬到武汉医药产业园。进行集团化管理后,集团与下面的子公司定位变得更清晰,整个集团化管理架构也更加清晰。

但地域上的分离使得集团总部无法像以前一样可以直接监督工厂生产、货物发送了,因此,为了实现企业从工厂化管理模式向集团化管理模式过渡,必须要有一个IT平台作支撑,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动作,所以这时候武汉健民对所有的IT系统进行了整合。

从武汉健民的信息化建设历程来看,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柳骏看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要“顶天立地”,同时也要坚持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的策略。“中小企业是不可能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很大,因此就要找准企业在发展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逐步进行解决。”柳骏说:“大规模的投入也增加了投资风险,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妨投入少一点,但即使是小的投入也要见到效益。”

而对于武汉健民这样一个集团型企业而言,同样也是坚持这样一个策略。“其实,集团型企业也是由一个个小企业组成的,所以信息化的建设也可以这样去做。”柳骏解释说。不过,柳骏同时也强调,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规划先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了大的战略指导,再利用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的方法去建设企业信息化。

柳骏介绍说,在武汉健民的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上,公司将在完成集团采购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外部资源,力争建立起一个医药物流平台,使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互联互通,建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桥梁。

链接:齐心协力很重要

今年,由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和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联合发起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活动,首次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筛选出一批优秀企业和案例,进行表彰和推广。

篇13

一、设备管理及企业信息化概念

设备是人们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须的相关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的总称。设备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

企业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对企业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管理,利用科学的方法优化配置和管理企业资源。经济全球化使国际间资本流、信息流急剧增长,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影响未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铁路货车制造企业属于装备制造行业,这个行业都是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设计和生产。此外,铁路货车制造的周期也不短,如果再考虑到有些定单制造的工艺复杂、工艺路线不稳定,一个定单需要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而企业一个月内同时生产的货车品种可达8个,其单个品种的数量往往多达十几台甚至几百台,因此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十分高。

二、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设备信息化管理框架,见图1。

图1 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1)以设备一生为研究对象;(2)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3)科学制定符合设备实际情况的维修策略;(4)全员参与建设牢固的设备防护体系。信息化设备管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行动,开展的设备综合管理;是一门把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研究的新兴学料,包括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组织、人才等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配置维修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得以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可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利润空间及市场竞争力。

三、信息化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中的应用。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即对设备从开始酝酿、设计、安装到运行、使用、退役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使用和维修费用的总和。它表明一台设备全部所需要花费的费用,是设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参数量值,是现代设备管理理念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二)信息化在检修策略中的应用。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状态检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状态检修注重对设备个性的把握,通过对个体的实际试验数据分析、缺陷情况、运行情况、历史数据等加以综合判断,给出该设备的综合状态评价。

四、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在车辆厂开始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前,仓储帐实相符率不高,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的现象时有发生;车间之间的配件交接数量不准,用完算帐、差额摊销已成惯例;在制品数量清查困难,难以把握,停工待料的情况常常出现;定单产品完工后剩余的零部件无法利用而导致报废的情况并不少见;几千个零件不知去向的事情也曾有过。由此可见工厂无谓浪费的材料、人工、资金等资源可想而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