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外科学

临床医学外科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临床医学外科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临床医学外科学

篇1

(一)研究目的

探讨典型病例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泌尿外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效果,提出解决对策。

(二)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五年制见习生5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25名采取典型病例教学模式进行指导,设为实验组;其他的25名见习者采取一般的普遍性教学模式进行指导,设为对照组。在见习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和专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进行考评。对两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五年制见习生50名进行实验。在泌尿外科学见习教学中,对50名本科见习生进行试验对照研究,对实验组(25名学生)采取典型病例教学模式进行指导,对对照组(25名学生)采取一般的普遍性教学模式进行指导。五十名本科见习生在试验对照研究之前的基础操作能力和专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都处于同等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差异性不大。在见习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和专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进行考评。对两组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验组所采取的典型病例教学法具体如下:第一,开展小课堂。这跟对照组相似,在见习过程中,每天或者定期在某个时间段开展一个小课堂,讲授一些基础性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验组的小课堂中,除了进行基础的理论医学知识的讲授之外,还进行某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教师通过小视频、ppt等多媒体向见习学生介绍典型病例的情况,在了解病例之后,让见习生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讨论可以分组合作展开,每组中各位成员都要担当某个典型病例的患者角色,患者角色在不同典型病例中进行轮换。整个课堂中,教师将课堂活动交由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全面提升。第二,临床示教。在典型病例中,教师在对患者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周边的见习生或作为助理,或作为下手,观看和练习老师的操作过程,亲身体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环境以及临床操作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在典型病例治疗中,教师根据泌尿外科方面的具体问题对见习生进行临床讲解,针对患者的具体特点,对操作要点进行具体讲解。在典型病例现场示教之后,教师医生还指定一位见习生在查房过程中进行轮流操作,其余见习生对其操作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纠正,所有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三,典型病例一对一教学。在见习到一段时间之后,教师选择一些泌尿外科典型的患者,让见习生轮流一对一进行查房、观察、操作。老师对每位见习生的诊治过程进行观察和跟踪监视,并进行记录。比如见习生根据步骤在进行查房过程中,教师会不停的提问,现场监控和记录。在查房结束之后,让见习生自行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会根据典型病例的情况对见习生进行评价,指出其诊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见习结束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见习生进行统一的考评,其中包括基础操作能力考评、专科操作能力考评、理论知识考评、总成绩考评。总成绩由基础操作+专科操作能力(50%)、理论知识(50%)。其中,设置优秀95-100分,良好计85-95分,合格计80分,不合格根据情况计0-80分。

三、研究结果

在进行一年的见习之后,实验组合对照组的成绩实验组在见习之后,合格率为百分之百,而对照组无论在基础操作、专科操作还是理论知识方面,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率。根据笔者的观察,其中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对患者病情的临床表现评估不足,操作过程中沟通不足,一些细节把握不充分,甚至违反操作原则等。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150-03

随着社会进步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当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学历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当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学历过低技术落后现状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高学历层次[1],但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其师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影响了教育质量[2]。外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了变革,使之符合培养时代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组于2011年7月对河北医科大学成人学院沧州校区临床本科2009级16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等内容。外科结课考试后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采取多项选择,按顺序排列的答卷方式。依据调研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对2011级外科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设2009级学生167名为对照组,教改后的2011级228名为实验组。2009年和2011年河北省成人高考分数线均为320分,学生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09级和2011级前导课程科目及学时数没有改变,外科学教学时数均为96节。

1.2 方法

依据调研结果,对2011级外科学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具体措施是:面授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建立网络教学方式;灵活学习时间;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采取专题讲座式精讲模块式教学;完善考试方式。

1.2.1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授课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院校的重点专业,经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临床课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分割过细、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依据基层实际需要,参考学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增加了外科基本技能操作;突出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规范练习常用的急救治疗技术,如心肺复苏、止血、三角巾包扎、胸腹腔穿刺、导尿、吸氧等操作;对于临床中常用又难以掌握的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编纂了教学讲义;加强了关节复位、骨折固定实用性教学内容。

1.2.2 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模式 在96个学时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全部讲授外科学的内容,再者学生既往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外科内容,如果面面俱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实用的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重点开设的几个讲座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急腹症、神经外科新进展、血管外科、胆道结石的诊治、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乳腺疾病等,这样解决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外科各类考试的难点内容。这些外科讲座以疾病为中心,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的内容,又涉及到原因、发病机制、检查、诊断及治疗等知识,并增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既掌握了临床知识和动态又使基础知识得到系统及强化。

1.2.3 建立外科学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能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选择方便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让学生攻克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拓宽学科知识和视野[3]。依据调研结果,参考本科《外科学》(第7版)教材,建立的成人教育外科精品课网站,主体结构有:外科学电子教案、CAI课件、理论课程、实践操作、教学图库、外科手术视频等,有十余套外科试题、病例分析等资料,设有意见反馈和疑难解答等内容。既能弥补学生参加面授辅导的困难和不足[4],又提高了集中面授辅导时的教学效率。

1.2.4 强化临床思维训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症状或体征,以临床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层层深入。临床思维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强化了临床思维训练,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部分教学内容制定出工作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此工作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外科知识又训练了临床思维能力[5]。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6]。

1.2.5 完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既往结课后出一套试卷进行考试,决定这一科的成绩,这样的测评模式,缺乏真实成绩评定的可信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后将平时出勤、课堂表现、技能操作、网上平台答题成绩、期末理论测试五部分各占20%计入总分。这种考试方式使考试变为双向性、互动性,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同样也可以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考试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作用[7]。通过考试的引导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8]。

1.3 考查指标及评分

从学生结课后的客观成绩和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主观感受两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外科学期末考试分为实践和技能两部分,分别占30%和70%,两者相加即为外科结课成绩。调查两组学生对的外科教学内容及效果的主观感受,具体项目包括外科专业知识、外科技能操作能力、外科急症处理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临床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每项满分为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9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对167名2009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显示,授课时间和上班时间冲突(69.12%)、教学内容不符合实践工作的需求(48.56%)、教师专业水平或教学水平不足(25.75%)、考试监管不力(12.65%)4个因素位居前列。

2.2 两组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统计显示,实验组外科学结业成绩为(94.69±9.27)分;对照组为(87.62±1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2.3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实验组学生外科专业知识、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及外科急症处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外科技能操作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主动学习能力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均较优。见表1。

3 讨论

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对基层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会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受众对象等方面尚存诸多不利因素,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9-11]。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将成人教育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不适应基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研究通过对2009级学生的调研,探求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学生学情,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及再学习能力。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新形势下应继续完善外科课程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及手段,完善外科教学质量测评体系,不辜负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期望,为基层培养高等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何国平,邓常青,等.我国乡镇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7):921-922.

[2] 张晓春,周长春,何冰,等.医学院成人教育的特点分析及管理模式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4):43-45.

[3] 鞠永熙,孙峰.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7):91-94.

[4] 代春,颜太琼.在外科教学中引入医疗纠纷案例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31-132.

[5] 翁晓兰.基于“任务驱动”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浙江医学,2011,33(12):1850-1851.

[6] 吴秀云,庄立辉,朱亚南,等.某高校医学生健康教育学本科教学效果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06-707.

[7] 黄华兴,沈历宗,肇毅,等.外科学基础考试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88-490.

[8] 郑俊鸿,文军,齐伟力,等.外科技能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160-161.

[9] 殷自振.提高外科实习带教效果的经验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26-127.

篇3

临床医学是医学界里面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领域。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临床医学生的数量不多,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劲头不大,对所学专业也不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展开论述。通过了解,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展开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下面就提出几点培养临床界人才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医学生对心脏外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关键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掌握知識的重点。最基本的应该对学习感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扎实的知识。

临床研究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自身对这个领域没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很难坚持下来。而临床研究的学习面临的问题是,基础知识繁多、专业性强,上课稍有疏漏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现在的学生基本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很多机会面前没有自信心。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就会盲目地不自信,从而对整个学习失去信心。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关注每一个学习个体。

心脏外科教学目前面临对大的问题是,求学的学生大多是在盲目的状态下选择这个领域,究其原因还是对医学的迷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那些对这个感兴趣的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并愿意为了这个兴趣花费时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

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个医学生开始新的学习历程,接触到心脏外科,最先学习的肯定是心脏的内部结构。而人体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包括多个组织器官。而心脏对于人体的位置也比较特殊,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准确,否则在以后的解剖中就会有很多麻烦。一旦掌握不够准确,解剖偏离原来的位置,那么对于个人来讲就是致命的。所以,心脏外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精确性和准确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学好基础理论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精确地记住每个部位的名字和位置,为以后的手术打好基础。

在医学学生已经充分掌握心脏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即心脏在出现各种情况下,要使用哪种药物,每种药物的功能和副作用都要牢记于心。当患者出现某种心脏情况,医生在使用某种药物后,药物会产生什么作用,患者会出现哪种副作用,这都是一位医者必须了然于心的。还要考虑的是,心脏是人最关键的器官,稍有不慎就会给人带来生命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身体也会随着血压等变化而出现突发状况。那么,医生除了掌握药物的功能和副作用之外,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认真地了解,并仔细推断出在各种情况下会出现哪种情况,以便在使用药物的时候能够做出充分地了解。医生只有在对各种情况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才能处理好突发状况,对患者负责,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医务人员。

心脏内科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以上的论述中已经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教学工作者来书,不仅要掌握心脏内科的理论知识和整个知识体系,还要对教学方法有一些了解。如果不能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那么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做不好教学工作,所以,教师要根据当前学生的特点来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医生。

三、生命教育

对于医学生来说,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还远远不够。因为他们将来要从事的事业是具有特殊性的,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而这些生命又是处于生病状态的,需要医生具有足够的耐心来解除他们身上的痛苦。因此,医学生就必须要有生命意识,意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与众不同。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他与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面对病人的时候,必须要真正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能在做手术的时候认真对待。这不仅考验着一个人的专业水平,还关系着一位医者的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精神等。如果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职业道德,那么这样的医生是极其可怕的。学生们相互模拟急需救治、情绪激动的病人和工作繁忙、身心疲劳的外科大夫,在设计情景中记录患者身体和心里的痛苦经历,也要感受医生的疲劳和患者的病痛孰重孰轻。

四、创新性的培养

篇4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51-0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1]。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联系实践或应用于实践的开始,对于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循证医学和传统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

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即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循证医学并非要取代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医学专业知识,它只是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2]。 我国传统医疗模式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临床经验为指导制定医疗决策的。其运作过程是医生知识经验在临床的再现、验证和重复运用,实质上属于经验医学的范围。传统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与这种医疗模式高度一致,突出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强调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为目的,以培养知识经验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弊端主要是学生用大量时间积累知识,而没有创造性的实践;教师或上级医生在完成临床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重在知识的灌输,并注重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传统临床实习阶段,实习医生看一看典型病例和阳性体征,能够验证理论和增加感性认识,再加上教师结合典型病例把课堂上讲过的内容重复一遍,实习医生可以对疾病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种机械、刻板、缺少领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限制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发展,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循证医学的定义

David Sackett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善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3]。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循证医学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从临床医学教育角度看,循证医学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又是在这种认识方式指导下为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

3.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有较大影响。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对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等临床思维能力能力尤为重要[4]。所谓临床思维能力是指把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是一个临床医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基本保证。而实习阶段正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实习过程就是临床实践的初始过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指导其临床实践,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会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循证医学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大致可分为:(1)针对患者提出的临床上需要解决的痛苦,明确具体问题;(2)检索含有与临床资料相关的所有颌面外科学文献;(3)严格评价所收集证据的合理化和实用化;(4)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愿望要求相结合评价结果,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5)对治疗疗效进行长期追踪随诊并进行再评价。

4.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的诊断,治疗方案,处理及其预后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用循证医学来解决。比如:关于放射性骨髓炎的诊疗。首先面对就诊原因,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等进行文献检索,查寻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关的论文,同时也应重视其并发症(如颌骨病理性骨折,神经损伤,术后出血及感染等),应该慎重的按患者要求做合理的决定性治疗方案。在治疗后,应做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行追踪观察。统计其放射性骨髓炎的患病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特别是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神经的损伤率及其此在处理后的恢复率。认真评估手术治疗的价值及意义,并为系统评价提供一定的资料。再如唇裂的手术修复治疗。手术目的: 是尽量恢复唇、鼻部的正常外形和功能。正常的唇、鼻部有如下特点:两侧鼻孔等圆等大,鼻尖及鼻小柱居中,鼻翼不塌陷,上唇两则高度相等、对称,红唇丰满、唇珠微突、唇红缘呈弓背形。患儿适应于手术的基本条件是:一般健康情况良好,无明显贫血,无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及周围组织无感染。目前具有争议的是手术时机,一般认为单侧唇裂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左右手术为宜,双侧唇裂推迟到六个月。再次,手术方法也较多。现在,在循证医学中根据唇裂具体情况在取证分析后采用一种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其实,在面对错综复杂较困难的问题时往往可以在循证医学中寻找答案,众多临床医师把循证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紧密联系起来,一定会将口腔颌面外科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新的领域。许多口腔疾病的临床症状较重变动较大,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就诊。一位合格的口腔医生对于任何病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知道并了解不同治疗方案对病人好转的可能性,需要明确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或做出治疗意见均可在所需的资料证据中获知。其实,实践循证医学在口腔外科临床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将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溶为一体,使我们临床医生常规地更新知识,提高临床医师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并在使用资料时更加严格,同时也增加临床医生在做出决策时的自信心,同样也聚焦了所有临床医生的力量和去发展口腔颌面外科学。

5.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教师队伍建设。临床教师不但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努力,更要在教学思想这个深层次的问题上下功夫,重视向学生传播先进的循证医学思想。临床教师要认识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趋势[5]。要充分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程序,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并改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但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层面上努力,更要在教学思想这个深层次的问题上下功夫,重视向学生传播先进的循证医学思想。教师要认识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趋势。要充分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意义、价值,熟悉循证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主要程序,掌握实践循证医学的各种知识、技巧,并改进临床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新以下观念:①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②让学生从死学转变为巧学;③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学;④从短期充电转变为终身教育;⑤变知识经验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创新开拓型人才培养目标。

总之,做为口腔外科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积极进行循证实践[6],不断善于寻找评价运用证据,以自己临床实践,为循证口腔颌面外科学提供最佳证据,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防治口腔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人类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Sackett DL. Evidence?鄄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 [J]. Br Med J, 1996,312(12):1371

[2]Newman MG. Improved clinical decision?鄄making using the evidence?鄄based approach[J]. J Am Dent Assoc, 1998,129 Suppl:4S-8S

[3]McGivney GP. Evidence?鄄based dentistry article series [J]. J Prosthet Dent,2000,83 (1):11-12

[4]史宗道,石冰,陈娥等.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和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2001,1(2):102

[5]Wataha JC. Biocompatibility of dental casting alloys: a review [J]. J Prosthet Dent,2000,83(2):223-234

篇5

1 高学历与低技能的矛盾

当前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手段日益普及,大批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青年外科医生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临床一线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工作认真,并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富于进取的创新意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但由于相对缺乏临床实践, 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手术操作的能力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不及年资相当而学历较低的本科生[1,2]。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临床外科医生,以适应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医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

2 医院及科室应创造良好的培养氛围和模式

高学历青年外科医生是我国外科学的未来所在,为了使其尽快成才,应尽量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估量这些高学历青年医生。因为他们在学校学理论、搞实验的时间较长,在进入临床后在一定时限内临床能力会较弱,要从发展的眼光看他们的优势,应该预见到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后劲[3]。不能因为个别研究生一时的临床技能较差,就轻视他们。其次,要本着“关心和爱护”的立场,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自身的不足,提高其学习和掌握临床技能的信心,为他们的成才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重视加强对高学历技术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使他们在医院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科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在编医生已基本博士化。我们根据高学历人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1)临床实践安排:对于基本无临床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员采取一一一制,即毕业后的第一年,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使他们对各学科知识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年,做住院医师,重点加强专科知识、特别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比较扎实的本学科临床知识和实践。第三年做住院总医师,使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管理协调能力经受全面的考验和锻炼,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高学历人员采取一一制,即第一年到相关科室轮转,第二年做住院总医师。三是考研究生前已经是中级职称的,毕业后尽快建立自己的学术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2)临床技能培养:为了督促和帮助高学历人员打牢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我们认真坚持了查房和讨论制度,结合具体的病人进行诊断和处理(手术)方面的讨论。对每年诊治病种及手术例次,做出明确的数量规定。近年来正是腔道泌尿外科技术快速发展期,主流疾病如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手术几乎完全实现了腔镜下操作,高学历与低技能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我科率先实施了亚专业分组轮转的培养模式,即将临床医师按照亚专业分成若干组,如泌尿系结石组、前列腺增生组、泌尿生殖系肿瘤组、小儿及女性泌尿外科组、肾移植组。组长由高级职称者担任,不轮转;组员由主治及住院医师组成,在各亚专业组工作1年后,进行轮转。其优点是使年轻主治医师能在一定的时间段专注于亚专业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迅速进入操作技术学习曲线的平台期,部分组员能较快地跨越平台期。

3 高学历青年外科医生自身应注意的问题

3.1 调整心态: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只能说明在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某些领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并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科研思路。简而言之,高学历只是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研究生用于临床实践的时间较少,亲自动手的机会更少。而为病人“看好病、医好病”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经验,这是从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硬功夫”。一切研究、学习、提高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服务于病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实践中去。

3.2 苦练“三基”:基本技能是一个临床医生、尤其是临床外科医生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时必须具备的。人们难以想象,一名普通外科医生不能进行静脉切开手术,一名泌尿外科医生不能进行膀胱穿刺造瘘术。有些高学历青年外科医生对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技能重视不够,对“三基”内容掌握得也不够。切勿轻视“三基”,因为它涉及面非常广泛,有些还在不断更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再学习、巩固和提高。因此,必须强化对“三基”训练的重视程度,自觉地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提高,为逐渐成为合格的外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勤奋学习:外科医生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例病人,仔细询问病史,严格完成体格检查,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然后作出诊断和处理。应该认真思考在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等方面有哪些与本病的诊断相符、哪些不相符,为什么?并与原来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认真查阅教科书和相关的书籍或杂志,力争把这些“为什么”搞清楚,必要时向上级医生请教。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同样需要明确本病为什么采用手术治疗?什么时候手术最合适?是否还有其他方案可供选择?该手术是否为该病人的最佳选择?需要做哪些术前准备?有没有手术禁忌证?本手术涉及的相关问题尤其是相关的解剖你了解得如何?手术的要点和主要术中注意事项是什么?什么是手术的正规操作?本手术有哪些术后并发症和操作失误?应该如何避免?手术后应该注意什么?此外,还必须认真评估该手术对具体病人所造成的打击有多大?病人的心、脑、肺、肝、肾以及内分泌功能如何?能否耐受手术?手术风险和成功率有多大?如何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作为临床外科医生,必须在手术前十分明确,不明确的一定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然后逐项进行验证、比较。手术出现了并发症,要问为什么?能不能避免?要对病人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全面总结,这就是临床实践。外科医生的成长和成熟过程就是这些经验和思索的反复积累以及悟性的提升。而勤奋学习、求实慎思才是在实践中获得独立处理临床问题能力、树立信心并不断提高的保证。

3.4 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技艺:如何提高手术能力和水平呢?简单地说,就是勤学苦练、高标准严要求,力求达到手术的标准和规范,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手术技艺。首先,要做到解剖清楚、熟悉正规的手术步骤和要求。术前要对手术可能涉及到的局部解剖和手术步骤认真复习、仔细揣摩,对于手术每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显露的范围以及相关的解剖内容心中有数,手术经验较少的青年医生应经常翻阅各种版本的手术图谱和解剖图谱,尤其是对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操作失误要准备充分。其次,要注意手法和技巧,杜绝不规范操作和错误习惯。手术的正确手法和相关技巧,虽然可以在书本上学习,但主要是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应多参观和观摩别人的手术。建议青年外科医生养成认真、细致、规范、层次分明的手术风格,不能片面追求“快”,应在已达到熟练的基础上,适当追求速度,因为速度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质量基础上的更高追求。

3.5 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要达到不断进步,就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而获得经验和教训,不能仅仅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周围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及时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杂志、文献上获得。所有这些经验,要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归纳和推理,变为自己的知识。医学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科学,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外科,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实践―学习―提高,再实践―再学习―再提高,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掌握科学而严谨的临床思维方法,逐渐获得正确处理临床外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疑难、危重、急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不断减少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失误并提高治愈率。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杂志上发表,逐渐提高理论水平和学术地位。经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结合,达到运用自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又好又快地成长为一名高水平的外科医生。

参考文献:

[1] 郝瑞生,刘庆安,张韶峰,等.加强对高学历青年医生临床培训的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14(1):53.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普外科接受带教学习的护生中按照5∶5的比例选择成绩为优和良的护生,共计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将所选护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中男3名,女50名;年龄21~23(22.2±0.8)岁;学历:本科23名,大专30名。研究组中男2名,女51名;年龄21~24(22.3±0.9)岁;学历:本科25名,大专28名。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以教师为中心,一名教师对2~4名护生进行指导,护生跟班学习,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先由教师进行示教,再由护生进行学习,最后由教师评价总结。

1.2.2研究组

采用问题式学习联合问题导向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2.2.1带教教师资质的考核

所有开展带教工作的教师均需要持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证明,且职称要求在护师及以上,带教经验超过5年,掌握这两种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以及实践考核。

1.2.2.2教学计划的制订

普外科护理带教时间为4~8周,根据护生特点制订详细计划,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在实习前1周发送至护生邮箱,并指导护生预先了解普外科学习任务以及相关知识等。

1.2.2.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结合护生特点,利用查阅资料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片、文字以及动画等深化护生对普外科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1.2.2.4典型病例的选取

在护理带教工作开展之前,准备普外科的典型病例,如阑尾炎、腹股沟疝、结肠癌、胃癌等,便于护生学习和了解,并安排护生在教学期间讨论病例、分析及解决问题。

1.2.2.5临床带教

首先根据护生情况进行分组,向护生介绍普外科的规章制度、环境等,重点介绍普外科常见疾病评估方法、特点以及护理等。选择典型病例开展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组织护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每周开展1次床边教学查房,指导护生进行体格检查,对护生的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每月开展1次疑难病例讨论,鼓励护生提出疑问,并引导其解决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利用多媒体汇报讨论结果,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使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1.3评价方法

从理论、病历书写、操作三个方面对两组护生出科成绩进行考核,三项考核满分均为100分,主要考核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病历书写的认真程度、操作程序熟悉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表”,调查两组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评价,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批判性为思维、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能力6项内容,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2~0.886,分半信度为0.7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护生对带教模式评价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理论、病历书写、操作考核成绩分数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在出科考核成绩上,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病历书写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对比

篇7

临床医学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出能独立、规范行医的临床医师。传统教学方式多侧重于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操作相对弱化。在这种教育现状下,探讨能提高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医学知识特别是外科手术,是一门形象具体的实践科学[1],胸外科是外科学中专业程度较高的亚学科,对于年轻医师入门较难。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有时单凭文字描述难以清晰表达,而通过绘制局部解剖及手术简图,将周围毗邻、术中情况、操作要点等用绘图法准确地表示出来,能够加强对手术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助于年轻医师对临床操作的理解、领悟和记忆[2]。许多经典的外科学教材均配有高质量、形象准确的手术绘图,它帮助年轻的外科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术要点;而主刀医师亲自绘制的手术图能更形象准确地记录手术过程,个体化地描绘每个患者的疾病和手术情况,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精准性有实际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医学绘图引入住培学员的临床能力学习中,探讨其在胸外科基础临床技能培养中的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连续入组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胸外科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共计60名。将学员分为实验组(绘图学习组,2018年7月之前入科)和对照组(常规学习组,2018年8月之后入科)各30名。参考(表1),两组学员性别、年龄、规培年级、轮转时间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本研究选取胸腔闭式引流这一胸外科最基础,且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中要求掌握的术式为训练内容。在科室内由2名进行过研究小组培训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按分组的结果施行带教。常规学习组(对照组):由带教老师按统一的幻灯讲解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局部解剖、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之后在临床实践中老师示范3例胸腔闭式引流,指导学员操作3例,然后进行考试评估。所有的操作均为真实患者,并取得患者的同意方可进行。绘图学习组(实验组):老师在入科后根据幻灯讲授胸腔闭式引流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要求学员课后进行绘图(主要为解剖图),包括骨性胸壁结构、侧胸壁层次结构、肋间局部解剖图、胸腔透视图等,相关的样图由老师提供。学员画完后交给老师进行批改点评。之后同样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分别示范和指导学员进行3例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要求学员术后绘制手术图,参照术后胸片画出胸管内置情况,包括置管部位、方向、深度等;以及出现操作错误时老师的指导,均标注在图上。老师根据学员绘图给出指导意见及个体化的问题。

1.3操作考试评估

老师示范及指导学员自主操作各3例患者后,进行考试评估。考试对象为真实患者,均经过患者的知情同意;危重症患者、局限性气胸或胸腔内有明显粘连者排除在外。考试时带教老师在手术台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突况的处理;并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学员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成功与否、手术时间及手术后即时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尺,0~10分)。课题组根据人卫教材《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2版)》制定了操作细节评分表,并对学员进行整体的手术操作评分(百分制)。

1.4教学效果评估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模式在学员出科时评估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问卷内容包括对老师的满意度、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实习的兴趣、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及临床应变能力提高等。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差异,检验水平为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操作考试比较

操作考试一般在入科后的1月左右进行,两组学员进行操作考试的患者肥胖程度及闭式引流病因无统计学差异。根据(表2)可见,除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两组相似外,实验组学员的置管成功率(93.3%vs.66.7%,P=0.021)、手术时间[(23.3±6.2)minvs.(32.6±8.3)min,P=0.002]、操作整体得分[(88.5±7.3)分vs.(72.2±9.3)分,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2问卷结果比较

对两组培训学员进行出科时主观问卷调查,结果提示(见表3),实验组的学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方式及学习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2.3教师对绘图带教的感受

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教师体会实验组的学员在接到课后绘图任务时均表现出新鲜感和较好的配合,能充分激发课后主观能动性,进行复习和自我学习;同时也与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员在手术操作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敢于动手,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3讨论

篇8

胸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三级学科。教学过程中既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临床技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又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传统的教学中,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不紧密,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枯燥,难度大,难以掌握,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而在临床实践中,难以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得情况。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必须更新教学法和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注意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现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临床医学模式,循证医学倡导以“最可靠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其目的足为患者提供现代医学证实的最理想的医疗服务。本文拟探讨将循证医学理论运用到胸外科临床带教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医学院学生的循证医学水平。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整合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专业知识,患者价值观,从而形成最适合的诊疗措施,以获得最佳的临床结果和生活质量[1]。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临床科学研究所获得的客观证据。也就是说,临床医生所做出的任何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定,医学专家们所制定的各种诊疗指南,政府部门制定的各项卫生决策,都要依据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进行。

循证医学的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模式[2]。这就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与患者和同行间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计算机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将基础科学应用于医学实践的能力,在处理疾病时会考虑社会有关因素的能力,学会在工作中考虑医学伦理和专业精神相结合的能力,具备衡量所获得信息正确性的循证医学的能力,感知自我能力和心理状况的能力[3]。

2 胸外科临床培养带教中体现循证医学理念

循证临床决策需要医患双方权衡治疗方案的利弊,医生必须了解治疗方案的利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患者希望决策的方式等。因此要强调学生要查房的重要性,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首先,要与患者交流,真实地体会临床医生的神圣与责任。其次,查房前认真阅读病历,仔细了解患者病史,熟悉患者各种相关检查,仔细为患者做好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修正诊断,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在查房过程中,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并应勤于思考,善于在临床实践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选择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学习新的知识,而且学会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指导医学生在学科实习中要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4]。

胸外科解剖结构复杂,相应并发症多,不能把胸外科手术看做简单的基本操作,而是要进行科学的临床思维,查房也是是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5]。

3 寻求“最佳”证据,制定“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的手术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强调获取可靠的科学证据。在决定手术方案时,由于胸外科疾病多病情复杂,有时可能缺乏经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医疗原则,治疗指南,应强调可靠的科学证据,即“最佳证据”,真正做到“有据可循”。要根据各种文献,找出可靠的根据。要正确处理好最佳证据同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关系, 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合理合法的医疗服务。带教医生既要传授给学生临床经验,也要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并培养其过硬的心理素质。

4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高质量的证据、高素质的医生和患者的参与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物质基础,而临床医生是实践循证医学的主体。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具备:①较高的理论水平及专业知识和技能;②一定的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和卫生经济学基础;③较强的协作和交流能力;④专业技术的继续发展和提高。因为医学研究非常活跃,很少永恒不变的“真理”。现代临床医生应终身学习,随时更新知识,跟踪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才能保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层出不穷的临床科学证据,只有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熟知和应用,才能对诊治产生有利影响。因此,要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利用实习阶段打牢医学实践基础。并在考试中加大实践内容,以此来巩固临床实习内容。

5 尊重患者权益

患者的参与医生的任何诊治决策的实施,都必须通过病人的接受和合作,才会取得相应的效果,如果病人不广合作和接受是不可能奏效的。循证医学的实施是要求医生充分地关心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权和正当权益,与患者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有效的诊治措施取得病人的高度依从性,从而产生最佳效果。在临床课程设计中,一定要灌输这种理念。比如在选择胸外科手术方案时,告诉患者各种方案的利弊,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患者,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兼顾患者的意愿及经济承受能力,做出最让患者满意的方案。

总之,在胸外科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引入循证医学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不仅要巩固理论知识,也要提高临床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方式,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赵继懋.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意义[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5,7(4):41-43.

[2]陶军,杨天德,刘禹莲等.循证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549-551.

篇9

收稿日期:2011-12-18

作者简介:陈桂莲,宋先旭,娄斌,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而确定。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发挥着日益重要和广泛的作用。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近年来注重在诊断学和手术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循证医学”的思维能力以及通过现代手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的观念起源于20世纪80 年代,由英国流行病学家首次提出。其核心思想是: 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医生等都应该根据现有的、 最好的研究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或者开具处方。循证医学在20 世纪90年代取得了新的进展,现今循证医学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理论与方向,能够促进诊断学的理论教学以及诊断学见习的变革与进步。

2 循证医学的最新性原则

传统的医学教学,所尊崇的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而大纲与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时间较长,且其内容与观点还经常受编写人员经验的限制,因此内容更新较慢。循证医学要求提供决策的依据必须是最新和最佳的,这就要求循证医学教学必须和科学技术水平与成果同步发展。因此,教师在每次备课时,要求能通过相关途径自觉检索相关的医学,搜集最新证据、科技文献信息内容以及了解外科医学发展的动态、,并能科学的判断和评价所引用的信息与内容,客观及时地将这些内容引用到教学中。

3 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3.1在实践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要培养出既有丰富的临床专业基础和技能,又善于不断吸收最新知识,掌握最佳最新的循证医学客观证据的优秀临床医师,就必须改变传统医学教学的模式。传统医学教学上多重知识传授,课堂教学,甚至照本宣科,从而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创造能力不够等弊端,想要改变这一情况,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而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注重创新能力与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客观证据上以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与创新开拓精神与本领在学习工作中能够客观积极地采集、 分析、 评价以及引用理论知识证据,在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是应注意:从传播临床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把死学变为巧学,提高学习效率; 不应只是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经验型人才,还要培养为创新开拓型人才;重视向学生传播与灌输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积极开展循证医学实践。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主动和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如此能够发现课堂教学中未涉及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诊断和治疗的问题,寻找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大家一起讨论和评价研究证据的实用性与真实性,找出支持诊断、治疗等方面有效合理的证据,最后结合病人的特质和要求确定诊断并积极制定治疗方案,再通过临床观察与随访来判断哪个更科学合理。如此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

3.2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循证医学思维

在手术外科临床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将要传授的内容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以问题方式呈现,围绕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质与问题的演变、后果、 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进行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把简单的结果和答案讲解给学生,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与原则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与评价,选择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以循证医学的思维来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循证医学思维可以将问题直接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突出技能的培养,让学习者形成客观发展的科学态度与思维能力。让教与学相得益彰,有的放矢。

4 结论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任何医疗决策都应该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而确定。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发挥着日益重要和广泛的作用。在手术外科教学中培养循证医学思维,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与评价,还可以正确解决问题。循证医学思维可以将问题直接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突出技能的培养,让学习者形成客观发展的科学态度与思维能力。循证医学不仅适合在手术外科教学,还值得在其他医学领域和科技领域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劲,谭榜宪.培养医学生循证思维的探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6):644-646.

[2]陈虹.循证医学教育理论在临床教学医院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06(2):99-102.

篇10

我们在5年制医学生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通过采用CBL神经影像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神经外科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CBL神经影像教学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是现今我国各大高校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医学教育模式变革尤其显得重要。特别是由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简称LBL)向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转变更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只不过PBL教学目前大多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无论是应用的范围还是应用的水平都有待改进和提高。

 

神经外科尽管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课时少,但其专业性强,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如神经解剖学知识、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以及神经影像学等多学科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将上述的所有知识点与实际相联系,转变为临床技能。本单位神经外科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简称CBL)结合神经影像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拓展了知识面,真正做到神经外科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临床服务工作。现将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对象: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临床医学院的5年制临床医学系的120名学生(2012年,2013年),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组30人。这些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大班授课学习,在进入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时采用分组形式的CBL神经影像教学带教,每组都有相应的带教老师跟随辅导,学习结束出科时进行临床能力考试和填写授课满意度调查表。

 

2.方法。(1)教师准备。临床实习阶段的CBL神经影像教学是以实际的住院病人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的教学方法,因此承担此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好典型病例,并设置好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设置问题的分析、临床鉴别诊断、形成机制等内容要有详细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可能提出的新问题进行辅导教学。

 

另外,不同带教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病例共享、典型病例的准备、教材的编写、参考文献的查阅、PPT课件的制作、教师集体备课及试讲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总体质量。当然,教师还必须适应此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熟练掌握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实践能力。

 

(2)学生准备。CBL神经影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才能确保对主要问题的理解和主要知识点的掌握。不仅要根据老师准备的问题积极思考、查阅参考书与文献,也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相互间积极讨论,同时还必须重视临床观察,详细了解病人临床问题的演变特征,在老师指正的环节应该将自己的临床思维方式、思考内容与最终结论与带教老师的讲授内容详细比较,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学生还必须了解临床实习与基础理论学习的不同,应该紧紧围绕病人的影像学检查、临床查体、病历书写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和制定解决方案。

 

(3)课程实施。开始授课前带教老师首先应该将本次授课的形式、步骤、主要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简单说明,然后把准备好的病例、影像学检查资料和相关临床问题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拿到的问题进行临床检查,然后结合影像学资料分别对自己负责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力求获得正确的临床判断。在此基础上,不同学生间展开讨论,对存在争议的部分再次查阅文献资料、详细核对病史要点、体检结果以及医学资料的正确解读,最终形成学习小组的一致结论。最后是带教老师的讲评与总结部分,首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详细阐述其对所负责临床问题及对应临床病例的分析与观点,要求利用生理学、病理解剖、影像学检查等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详细的分析和推理,并结合实际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组内的其余学生参与补充。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仅要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和争议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同时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同时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传授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规范与注意事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

 

同时我们为了有利于学生课后进一步查询相关资料,科室内部还建立了神经影像配套在线课程,具体内容包括:(1)神经影像资料病种数据库的建立:借助医院影像中心先进的影像传递系统,按照神经外科病种,将相关CT、MRI、CTA、MRA、DSA、神经导航、术中超声结果等资料,以及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整理归纳,建立病种数据库。(2)网上CBL教案建立:目前我科已经建立了CBL案例资料库,借此机会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同时将合适的案例上网。(3)讨论交流平台:借鉴学校内学生广泛应用的“饮水思源”BBS,可以在科室网络内建设论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不同学院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进行CBL案例的想法以及讨论;还可以借助丁香园,生物谷等相关医学网站,进一步促进实习学生的交流,也扩大我校师资在国内外的影响力。(4)网上作业和在线自我评估:通过神经影像数据库的建立,并可以将一部分标准化试题上网,使得同学能够在学习一个疾病后有在线评价的工具,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二、结果

 

1.学生的满意度。在每批学生出科之前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便了解学生对CBL神经影像教学的意见及建议。调查问卷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对CBL神经影像教学方法非常支持,而且也强烈希望扩大CBL神经影像教学的范围。同样学生们也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CBL神经影像教学方式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建议CBL神经影像教学问题的设置应该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带教老师应该全程参与,实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指正,对于一些超出学生学习阶段的临床问题能够及时予以解答;在总结和讲评部分,带教老师应多花时间将临床问题与影像学检查、基础理论进行结合,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出科考试结果。在每批学生出科之前都进行以临床能力为主的考试,以便检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出科考试是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口试与操作考试。结果发现,参加CBL神经影像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以往接受传统临床实习带教的学生,提高了病史采集的准确性,提高了体格检查的正确率,增强了面对临床问题时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了利用影像学检查、参考文献和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带教老师的反馈。所有参与CBL神经影像教学的老师都完全支持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都积极参与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首先是带教老师的遴选,带教老师不仅应熟练掌握教学大纲的授课要求,而且应当具有相当水平的临床经验和影像学分析能力,否则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很难起到启发、引领和表率的作用。

 

其次是带教老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CBL神经影像教学更强调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要求带教老师更多地扮演启发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再次就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CBL神经影像教学更注重以病人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个体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要求带教老师要围绕设置的问题,教授学生利用各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临床分科越来越详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日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尤其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传统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填鸭式的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当今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1]。早在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率先提出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2],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PBL教育理念与临床教学实践相结合后就发展成适应医学教育需求的、全新的教育模式——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模式[3]。

 

C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4]。“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模拟临床环境,帮助学生尽早形成临床思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5]。

 

但在我国,也只是近年来才开始尝试CBL教学,虽然迄今已经有多个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在某些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或借鉴了国外的CBL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上CBL教学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应用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在C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神经外科学科特点开展了CBL神经影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BL神经影像教学以结合影像学资料开展典型病例讨论为内容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具体病例时,如何收集、了解病情,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病情中结合影像学检查资料准确地分析、归纳、鉴别、判断,从而抓住主要问题,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CBL神经影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比传统按部就班的临床教学模式具有优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总结我们近两年来开展CBL神经影像教学的过程,我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转变观念,形成教育模式改革的大环境。CBL神经影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推广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队伍共同努力,主动去探索CBL神经影像教学的规律与方法。

 

(2)教师队伍的培训。要让所有参与教学的老师充分了解CBL神经影像教学的本质、特征、流程和规律,做好教学的课前准备,同时带教老师也需要及时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否则很难面对学生们突发奇想式的提问,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老师引导、启迪和榜样的作用。

 

篇11

CPBL教学法是一种临床实际病例与以问题为基础相结合分析达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1]。外科学作为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如何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外科学相关基础知识是外科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取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CPBL教学法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从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13个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级,随机分为CPBL授课组和传统授课组(LBL授课组),每组各2个班。CPBL授课组有121人,男生55人,女生66人;LBL授课组有120人,男生52人,女生68人。两组学生在性别、授课前CTDI-CV测试得分等基数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方法

CPBL授课组与LBL授课组都是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学时一致,授课内容一致,每章节授课老师一致。CPBL授课组采用CPBL教学法进行教学,LBL授课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

1.3 教学实施[2]

1.3.1 CPBL授课组教学实施

1.3.1.1 教学计划的制定

承担CPBL 教学法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每次课的重点内

1.3.1.2 典型病例及相关资料的准备

病例的选择首先兼顾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病种的理论基础知识,其次是病例资料和图像,尽量保证典型、完整、有代表性,并具备有意义的鉴别诊断的病例。

1.3.1.3 授课形式

预先将本次课程的引导病例及引导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进行预习。课上以学生小组自学讨论为主,每一病例组织3 次讨论,第一次为初步接触患者、熟悉病情并初步提出问题;第二次为自学后,结合病例进一步讨论;第三次为授课老师带领同学接触患者,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再结合该患者病情进行讨论总结。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小结并发言,授课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发言后,给每组点评,并针对小组讨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些补充解答,对整个课程的内容加以回顾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在预习中的一些疑问加以解释。

1.3.2 LBL授课组教学实施

按照传统讲授式授课内容进行教学,授课老师对于每一章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以PPT演示文稿形式小讲课,授课完毕鼓励听课学生提问,并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1.4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课程基础理论、病例分析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共设13个问题,每个问题包括“是”、“否”2个答案,让学生通过无记名方式回答。采用国内彭美慈等研制的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 [3]对授课后的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测验,比较两组学生在授课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别。现场填写现场收回,发放调查问卷221份,回收221份,有效问卷221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基础理论和病例分析考试分数比较

CPBL授课组学生基础理论和病例分析考试分数均明显高于LBL授课组学生(P

3 讨论

CPBL教学法主要是在精选临床病例的前提下,以“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组交流―课堂讨论―总结归纳”5段式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4]。C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学生运用网络、图书馆、文献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且学生通过自学、课上充分讨论均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记忆,加上授课老师的指导、解答及归纳,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也能得到较好地提高,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篇12

2培养医德医风,学习处理好医患关系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医生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工程师,承担着解除人们病痛的崇高职责。然而近年来“医闹”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医疗卫生体制问题和媒体的夸大报道外,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医疗行业存在不正之风,个别医务人员的医德确实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形象,这些不良现象和行为会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实习生。作为带教老师,在实习带教中要注意以身作则,使自己不但在业务上,而且在医德医风上要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平常诊疗过程中,老师要教导学生详细询问病史,耐心细致检查病人,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关心爱护病人,尊者病人的权利和人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只有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才能获得病人的信赖,也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在带教过程中经常带领学生到病房查房,通过带教老师与患者和家属交流、耐心解答询问和为患者换药,使学生从带教老师的言行中得到教育。我们也鼓励学生要经常去病房看看,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不适、进食情况等,查看伤口愈合情况并及时换药,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另外我们实行实习生与一线值班医生24小时值班制,增加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增进沟通与理解,使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我们的实习生。通过以上做法,不仅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使实习生在工作中明显增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具备了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篇13

1.临床集中见习教学组织管理

集中见习教师为《外科护理学》任课教师及各病区的带教。同时,学校开展文献检索课程,并与数据库负责人联系,为学生查阅文献提供条件。实验组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包括集中见习的内容、见习目标以及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学生所要关注的不同知识点。实验组教师提前安排授课内容,并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且明确学生的预习标准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自行回答问题;课堂讨论。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组织管理

与集中见习不同,分散见习时间安排在每章的理论课程之后,约为2-3个学时。在开学前1周组织任课教师、见习带教(病区代课教师在见习时临时安排)集体讨论大纲要求、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

(二)临床护理的教学过程

1.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过程

学生进入病区见习之前,带教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估,了解见习小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本次课程的预习程度等;对见习方式进行评估并评价,提出需要改进的部分;了解学生易接受的见习方式以及对见习的认识。同时,带教要提前划定学生本次课程学习的范围或者简单介绍病区的典型病例。如在消化外科病区,教师应首先将教学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认识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不同症状疼痛引发的原因、疾病发展的过程、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为学生见习过程中的思考环节打下基础。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过程

第一周主要进行理论课学习,任课教师讲述各章节的重点疾病;第二周由临床带教负责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入科室,利用2-3个课时,运用讲授法和演示法,针对病区环境、病区主要病种进行讲述,学生的学习以听课和观察病人为主。

(三)临床护理的教学方法

1.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方法

带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见习周的每天早上准时带领学生到病房,由护士长接待并介绍病区情况,让学生参加病区早交班、晨会,安排学生跟随医生查房,学会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诊断分析等;安排学生参加护士的交接班工作,了解交接班的程序和内容,熟悉病人的病情,并在带教的带领下学会询问、观察病人的病情状况;了解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学习详细的护理措施;每日下午,组织学生汇报当天所见病人的病情、护理诊断及护理情况,并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资料查询和讨论。一周见习结束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生在见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并反馈给带教,由相应教师于第二周理论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当学生看到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卧位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同卧位对体液的引流、血压、呼吸均有较大影响,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明确各种疾病的卧位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该知识点。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方法

学生在理论课之后,由带教联系临床带教负责人安排学生分小组进入相关科室。临床带教给学生讲解本科室疾病的特点、用药情况及典型疾病的护理措施。分散见习以教师讲述为主,可以在病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病情观察。

(四)效果评价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分为学生调查和教师调查两部分。根据分组的不同,学生的调查问卷也不同。实验组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是否赞同开展集中见习教学;集中见习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集中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集中见习是否能够达到认识疾病、熟悉护理流程的效果等。对照组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赞同开展分散见习教学;分散见习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散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分散见习是否能够达到认识疾病、熟悉护理流程的效果等。发放问卷之前,向学生说明问卷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的目的,要求学生客观评论、匿名填写。带教调查问卷主要是对每个学生在见习期间的表现和见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评,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具体内容如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主动性;见习过程中纪律是否良好;学生对见习内容是否准备充分,对见习内容是否掌握。

2.考核

每节课后,教师在每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现场考核,成绩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占30分)、操作质量(占50分)、操作报告(占20分),然后,分析和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的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比较

对两组学生外科护理实训课考核成绩80-89分数段和70-79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0-100分数段的人数高于对照组,60-69分数段的人数低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

(二)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

实验组学生选择见习有收获的占87.6%,选择了培养了动手能力的占77%,选择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的占56.6%,选择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占49.6%,选择培养了实践创新思维的占31.9%。总体上,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持肯定态度。

(三)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满意度

实验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其中集中见习的教学设施情况和对带教素质的满意度较分散见习高。集中见习教学突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学生面对的是具体的临床问题,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综合全面的认识。学生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讨论

(一)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研究基于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该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使之产生苦恼。所以,集中见习在学生进入理论学习之前,给予了学生丰富的临床见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作出了充分的准备,能大大提高学生为此付出努力的兴趣。

(二)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集中见习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协作的学习氛围,并将单独学习变为合作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快适应护理者的角色

在集中见习的授课过程中,实验组学生对临床常见病例有了形象的认识。在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条件下,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护理角色,并以护士的角色去思考问题。集中见习组织学生对临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和激励学生参与、发言、练习,为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环境,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