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经济产业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二、区域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与现实意义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一、引 言
21世纪是一个环境与能源的时代,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各国共识。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和消费扩张造成垃圾量剧增,成为人们和谐生活的一大阻碍,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日趋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垃圾焚烧处理产业逐渐在我国兴起。诚然,垃圾焚烧发电对垃圾减量和循环经济有明显的效果,但就其市场和技术层面的考量,其能否成为我国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依然有待考证。
二、实地调研分析
我国垃圾焚烧产业的兴起较晚,且垃圾焚烧厂多密集于东部地区,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产业。而杭州作为拥有三家大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杭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及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居城市,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上走在了前沿,既从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因而,我们对上述三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从中探索垃圾焚烧产业的一般问题和普遍经验。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我们将三家企业的重要指标汇总成表2-1,表格如下:
表2-1
调研发现,杭州市目前存在的三家大型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锦江环保、绿色能源和富春江环保分别位于余杭、滨江和富阳,从杭州市的东北角延伸到西南角,分别负责就近的城市垃圾的处理。但从处理的而垃圾数量来说,垃圾焚烧发电厂消耗的垃圾远远赶不上当前垃圾增长的速度,垃圾焚烧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垃圾焚烧设备而言,被访企业较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认可度较高,一方面,流化床焚烧炉能减少煤燃烧的使用;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减少锅炉结渣、降低二恶英的排放。调研发现,余杭锦江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于2009年完成将1#炉到流化床焚烧炉的改造并投入使用后,该年该公司的垃圾焚烧量由上年的13.24万吨增长到了23.99万吨,发电量由上年的3853万千瓦时增长到了4961万千瓦时,效果十分明显。但同时,流化床焚烧炉由于其复杂的操作、高昂的运行费用和大量的灰尘而有待进一步改良。
在调研走访时了解到,垃圾焚烧厂附近的部分居民对垃圾焚烧持有不乐观的态度,其中以杭州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滨江垃圾焚烧厂为最,而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满意程度最低。很多居民对垃圾焚烧厂产生的"二英"和粉尘污染抱有担忧的态度,努力解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二次污染"已经势在必行。
对三家企业的补贴额进行调研计算得出,余杭锦江环保和杭州绿色能源公司在近年度内的电价补贴和垃圾处理量补贴额分别在3670万元和6652万元左右,对富春江环保2012年度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其前三季度除去政府补助也得到了约493万的补贴额,可见政府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扶持力度巨大。
三、产业分析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报告》,我国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以每年7%-9%的速度递增,垃圾的产生量远远的超过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量。而目前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垃圾发电已经进入审慎阶段,值得我们借鉴。
(一)国内垃圾处理产业现状
资料显示,我国的垃圾仅城市垃圾部分得到安置处理,其中填埋处理占82.7%,焚烧仅占15%;其余将近70%未得到妥善处置。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积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垃圾围城"日趋严峻。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传统填埋技术要求低,投资少,但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其粗放型的垃圾处理理念已经逐渐被淘汰。堆肥对垃圾中有机质含量要求较高,对厨余垃圾和生物制品垃圾较为适用。在当下城市固废泛滥的情况下,不能作为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近年来出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得到了较大的政策支持和较快的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占地面积小;减量化效果明显,还具有显著的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势,迎合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
我国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起步较晚,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在1987年投入运行,生活垃圾焚烧量仅为3.72%,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5年来基于垃圾总量剧增的现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发展迅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干快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截止2010年9月,我国共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厂100座,总处理能力达到9.2万吨/天,约占总垃圾处理的21.0%。2011年始,垃圾焚烧项目的大气污染逐渐问题逐渐凸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大干快上"的热情逐渐消减,人们开始客观审视垃圾焚烧发电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国家政策导向及相关措施
2000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逐渐吸引了政府和民众的眼球。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乃至2008年国家发改委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都鼓励选用先进的焚烧处理技术,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并指出到2010年,建成垃圾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
此外,垃圾焚烧发电厂享有税收优惠:符合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有关规定的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2009年底起,我国对采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填埋、焚烧、热解、堆肥等工艺的项目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
不仅如此,垃圾焚烧产业还享受优厚的政府补贴:根据国家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垃圾焚烧发电全部保证上网,上网电价可在燃煤电价基础上,每度补贴0.25元,同时还将获得市政部门按吨位支付的垃圾处理费,从每吨50元到200多元不等。
2012年我国又密集出台了两项扶持政策,规定垃圾焚烧发电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将达2636亿元。相关资料表明,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的主要利润来源,政府以多种方式培植和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包括为厂商提供优惠贷款、保证利润、奖励投资、甚至承担兴建费等。
(二)国外垃圾焚烧产业发展状况
近50年来,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引致对垃圾处理更高的要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逐渐代替了纯粹的垃圾焚烧项目。垃圾焚烧发电最早起源于德国和法国,迅速发展于美国和日本,目前,日本、瑞士、德国、美国的圾焚烧发电水平都处在产业的前沿。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国家,其最早的垃圾发电站建于1965年,70年代日本在全国大力推广垃圾焚烧,焚烧厂的数量一度占到全球的70%。由于垃圾焚烧产生严重气体污染,日本从90年代末开始颁布一系列法律以严格环境控制标准,使得大量垃圾焚烧发电厂被迫关闭,陆续从原来的6000多座减少到了现在的 131 座,总装机容量达650MW 。由于日本目前实行了严密的垃圾分类措施,焚烧效率大大提升。
美国垃圾焚烧产业发展迅速,至1990年,美国已建垃圾焚烧厂400座,焚烧率达18%,到2000年提高到40%,垃圾发电达2000MW。1990、2000和2005年,美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比例分别为14.5%、14.1%、14.6%,由此可见,自1990年以来,垃圾焚烧一直在全美范围内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德国曾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颁布了"焚烧炉禁令",但是德国走出了其特有的技术发展之路。在德国所有的66个生活垃圾焚烧厂中,由于按照法规要求配置了袋式除尘器,二英年排放量由400g下降到不足0.5g,下降幅度接近1000倍,污染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逐渐成熟可靠,成为了当前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生活垃圾终处理技术。国外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实施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通过更高的环保标准来改造旧的焚烧厂,关小厂、建大厂,使焚烧发电厂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
(三)综合分析和发展方向探索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初期,焚烧发电厂的数目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之后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垃圾焚烧发电厂数目将趋于稳定,事实上由于"二次污染"等原因,绝大部分国家都会限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数目并关闭超过实际需求的厂。垃圾焚烧发电并不是最优的垃圾处理模式,在该模式的探究下,发达国家已经逐渐由单纯的垃圾焚烧发电过渡至集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置、垃圾循环为一体的商业运作形态。
相较于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正处于垃圾焚烧产业的成长阶段,具有企业数目迅速增加,技术大量引进的阶段,应该尽量在发展过程中做好长足的应对准备,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于此同时,我国应结合国情探索合适的、可循环的、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垃圾焚烧产业模式。
四、生态循环联动圈模型的建立
(一)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模型介绍
1、模型总体介绍
结合综合实地调查获取资料、对垃圾焚烧产业前景的分析以及杭州盈利垃圾焚烧企业的成功发展模式,我们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发展模式"的构想:在联动链前端设有垃圾分类回收再输送至各个企业的小循环圈;在联动链中端,通过在垃圾焚烧企业周围布局以热能、电能为能量需求或者以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为物质需求的企业来达到资源的互相供给和循环利用,这些企业可以利用垃圾焚烧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来进行生产,并且这些企业产生的垃圾废物可以给垃圾焚烧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在联动链的终端,我们在附近布局以填埋场和苗木林地以减少污染。上述构建出一个如图4-1所示生态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图4-1
2、垃圾回收分类环节
城市垃圾中的厨房垃圾经过脱水发酵后课堆肥利用,可回收物鼓励通过市场途径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垃圾实行专业无害化处理,只有其它垃圾才是真正适合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材料。因此在垃圾焚烧之前,回收分类工作至关重要。
近两年来,杭州市一直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和"清洁直运"工作,取消了所有的垃圾中转站,直接将城市垃圾运送到远在市郊的垃圾处理中心。我们设想在"清洁直运"之前基于各个社区和地段的垃圾特点实现对垃圾的粗糙分类,并根据分类特点将垃圾运输至相应的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二次处理。我们拟在垃圾填埋或焚烧之前增加细分类和回收环节,对可回收的物质进行归类并运输至相关的企业,如回收到的金属可以转售给机器制造企业,以构造小型可回收物循环圈。
3、相关企业与循环联动圈
在一个循环圈内,企业间可以建立起互助发展的联盟关系。以化工企业为例,化工产业有一个特点,从原料、中间体、副产品到"三废",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产品和企业容易形成上下游关系,适合集聚发展。
我们拟建立各有特色的生态园区,每个生态园区以相应的主题展开,找寻相互契合的能够进行循环联动的上下游企业进行组建,如养殖-苗木-化工等达成一个生态园区,每个园区内构造相应特点的垃圾处理厂。一整个生态园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努力实现"零排放"。
(二)模式发展实证分析与改良
我们以走访的其中一家企业--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企为着手点,分析循环联动圈模式的实际可能性。
1、发展优势分析
公司所在地浙江省富阳市,造纸业是富阳市第一支柱产业,据规划,富阳市政府将引导和鼓励工业园区外造纸企业不断向园区集聚,而公司所在的灵桥工业区将作为富阳造纸业未来的主要发展区域。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增多,三大造纸园区外的造纸企业将逐步直至完全向造纸园区内集聚,公司未来的供热供电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集中供热发展潜力很大。
2、循环经济可行性
由于造纸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蒸汽,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纸渣和造纸污泥。将适当处理后的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对该部分废弃物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回收利用其焚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并将所回收的热量用于发电及供应造纸企业生产用热需要,从而实现对该部分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目的,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如下图4-2所示。
图4-2
3、发展的阻碍
虽然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与周边造纸厂形成了小规模的园区循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状态,但由于其园区内产业结构单一,焚烧发电厂能够利用的也只是造纸厂废弃物中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废弃污染物仍旧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去,并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经济循环,其发展模式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变,以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改进后的富春江灵桥工业区的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
近年来富阳市为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质量,充分发挥环保热电厂的生态效益、节约土地资源,先后规定城区街道和各个乡镇为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收集范围。在中转站进行垃圾分类分拣,提拣燃烧充分、热量较高的垃圾,通过密封式垃圾运输设备运送至富春环保。在此基础上,我们构想在三大造纸园区与富春环保热电企业之间构建直达运输系统,将造纸厂废纸渣和造纸污泥转移到焚烧厂,与生活垃圾一同进行初步处理,以达到焚烧要求,进行焚烧发电。
对于园区企业单一,造纸工业污染尤其是水污染严重问题,造纸厂本身应该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将黑液、打浆机污水和造纸机污水等废水经过合理的物理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但其中有些技术对于小型造纸厂来说,投资回报率过低。我们构想在富春江沿岸开启污水处理厂,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造纸厂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提高运作效率,同时对废水中的部分化学元素加以提炼分拣,循环利用。此外,污水处理厂若选用亚铵法、石灰法等工艺对煮废液乃至全部废水进行厌氧化处理,可与农业相结合,借由沼气池进入生态系统。
该循环的丰富使得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更大程度实现园区生态循环经济的目标。
五、商业模式的推广
(一)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的BOT模式推广
基于生态循环联动圈巨大的正外部性,我们设想以政府特许经营权市场化招标-建设-运营-转让(BOT)为主流的商业模式来推广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
下图是BOT模式运作的一般模式:
图5-1
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将垃圾处理项目的特许权授予私人参与者,私人参与者在特许期内负责循环联动圈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和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无偿移交签约方的政府部门。该模式一方面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引入市场了竞争机制,能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BOT模式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可行性分析
生态经济联动圈模型布局以垃圾焚烧企业和周边一些以热能、电能为能量需求或者以垃圾焚烧产生的灰渣为物质需求的企业,单靠政府筹措运营很难带动联动圈的整体发展,当通过BOT模式的应用,政府采取超投标的方式成立项目专设公司达成项目特许协议,通过项目公司与垃圾焚烧企业及周边企业进行协商运作整个联动圈,一方面,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尽管BOT协议的执行全部由项目公司负责,但政府自始至终都拥有对该项目的控制权。在立项、招标、谈判三个阶段,政府的意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履约阶段,政府又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力,项目经营中价格的制订也受到政府的约束,政府还可以通过通用的BOT法来约束BOT项目公司的行为。政府主导,私人投资的模式将给垃圾焚烧产业带来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六、总结
(一)学术价值
垃圾焚烧产业的"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的提议,通过前期的垃圾分类回收建立起多个小循环圈,又通过垃圾焚烧与相关的能源工厂耦合形成大的循环联动圈,通过循环圈的嵌套实现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废料的二次运用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并减少相应的成本。此外,我们巧妙变通BOT模式对循环联动圈进行商业推广,将民间资本吸收进入垃圾焚烧这种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产业,以提升产业运作效率、充分运用资本。
(二)经济效益
在企业层次,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园区层次,主要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副产品交换和废弃物资源化;在区域层次通过建立整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网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的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通过政府的合理补助以及企业转型,垃圾焚烧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将得到有效的提高,提升了企业的业务盈利,扭转以往亏损的局面,为其增加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将焚烧产生的热能进一步转化,残留物质进行化学加工,带动了发电、化工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社会效益
循环联动圈模型所催生的生态工业园区本着是尽量减少废物,充分利用资源的宗旨将园区内的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人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零排放"。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模式使得能量、物质在社会普通民众和焚烧发电以及相关企业中循环,减少垃圾废弃物的荒置,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从定义上符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种科学的经济模型,能有效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此外,生态经济循环联动圈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间的延伸触合,使增长内生就业的机会增加,为建设和谐社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炯.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 供销系统大有作为--对广州番禺拟建垃圾焚烧厂引发争议的一点思考[J].广东经济合作,2010,(2).
[2]刘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现状及建议[J].襄樊学院学报,2012,(5).
[3]钟明.促进垃圾焚烧发电的价格政策[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11).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产业链属于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现实中,“生态产业链”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与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文章在国内外都非常少。现实需要与理论研究之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二、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研究综述
(一)生态产业链的起源与成因分析
1989弗罗斯克(Frosch)和加罗布劳斯(Gallopoulos)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产业发展中。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其典型的实践就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丹麦卡伦堡(Kalunborg)共生体系就是成功构建生态产业链的一个典型例子。卡伦堡(Kalunborg)现在已经成为了区域不同产业之间链接起来的模版(Andrews 1999;Chertow 2000;Schlarb 2001)。生态产业链就是一个仿照自然生态原理而建立的工业生态系统。那么生态链得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生态共生效应。Frosch和Gallouplos(1989)认为工业系统可以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由分解者和清除者再循环的物质循环过程,在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Redi,1995),从而促使工业系统转化为生态工业系统。
Sumita Fons,Gopal Achari,Timothy Ross(2004)指出,生态工业园中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使得不同产业之间能量的流动更具有效率,而且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也是更具有市场价值的。
其次是成本节约。Pierre Desr Ochers(2002)通过对企业之间自然产生互换副产物的这种链接方式的研究得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企业家们采取这种战略主要是从成本方面考虑的结论。Lowe等(etal.1996;Ehrenfeld and Ghertler 1997;Schwarz and Steininger 1997;Peck and Associates 1998;Korhonenetal1999;Chertow 2000)认为不同产业之间的主动链接使得废弃物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为了处理废弃物的成本和排放废弃物所需交纳的税金,还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入。王兆华(2002)认为工业共生网络能通过两个途径降低非合作成本:即副产品的充分利用降低企业“废物”处理成本和遭受惩罚的可能性和企业间的频繁交流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间知识技术转移促进了废物利用技术提升。
(二)生态产业链内涵、结构与本质
尹琦与肖正扬(2002)最早给出了“生态产业链”原创性定义,“生态产业链”一般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这一定义的着力点在于系统创新。
王兆华(2002)则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义生态产业链,关键要体现生态产业链的基本内涵。首先,“链”的思想。生态产业链是由上下游“链”上不同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分工不同的企业构成的一个“食物链”,它们发挥着协同效应;其次是“循环”机制。生态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增加了“循环”反馈机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因而生态产业链虽然是一个闭环型循环系统,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开放的耗散系统。那么生态产业链这个耗散结构是怎样构成的呢,它的特征又如何?
王兆华(2002)从系统的观点入手,认为在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运作需要公共设施、生态产业链和支持服务体系共同参与,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的生态产业链的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还应该伴随着资金、信息、政策、人才和价值的流动。
龚晓宁和钟书华(2003)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料交换特征将生态产业链归纳为单链结构、并联结构、网状结构等几种模式,并且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
杨雪锋(2006)则根据产业组合的方式和联系纽带的不同,把循环型产业链分为市场关联型、资源关联型和生态化技术关联型三种。
柴金艳(2006)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四点特征:开放性、动态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反馈性。
(三)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运行机理分析
林积泉(2005)等认为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应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技术上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经济上企业有利可图;环境上避免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
甘树福(2005)对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应该遵循生态学理论、因地制宜和系统集成的原理来进行。具体方法为主导产业链优选、引入补链企业、横向共生与纵向耦合相结合和支持体系的建立。
项学敏等(2006)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即建立物质循环产业链、能量梯级利用产业链、水循环产业链和信息链。并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三原则。
有学者认为,生态产业链能否有效地建立并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在运行机制。
岳琴与尹琦(2003)从链内利益相关者、与供应商的相关利益、废气物资的回收系统和链内龙头企业这四个方面谈了利益在链上的界定与分配问题。
蔡小军等(2006)从合作博弈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产业链上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型。
曹凤中(2005)从宏观上(包括产业、市场、政府和、消费者)提出循环经济链作用机理。
有些学者还从生态产业链的物质流动传导机制和生态产业链的价值流动传导机制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价值保证。
对于生态产业链的物质流动传导机制,徐大伟等以生态产业链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和原理,将生态产业链物质循环流动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以反映工业代谢的生态产业链物质的流动关系和链接关系模式及其数学表达模型。生态产业链不仅仅是物质循环的过程,更包括价值的传递。
葛扬指出,企业生产会伴随大量剩余物质的产生,对剩余物质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节约能源,减少环境剩余物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价值增值与传递的过程。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一定的初始资源,需要经过多次的循环再利用,但是每次的再利用也必然包含着为使剩余物质变成再生资源的新的投入(资金、物质、人力等),当可回收资源经再生产后的价值小于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所添加的资源的价值时,循环终止。生态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链条,是因为存在合作的收益空间。这种收益空间就是生态产业链的价值基础。
(四)生态产业链稳定性机制分析
生态产业链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因此包含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与风险,这势必将对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而稳定性成为中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David Gibbs提出了影响生态产业链运行的五个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技术上的障碍、信息上的障碍、经济上的障碍、一致性上的障碍、动机上的障碍。David Gibbs还进一步指出信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好的方法,要建立相互非交易性的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关系是生态产业链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汪毅等(2004)从经营管理风险、维护风险和或有风险这三个方面对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杨雪锋(2006)认为制度性因素和生态性因素是造成生态产业链脆弱性的两个根源,他认为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交易的不稳定和非交易性不稳定。影响生态产业链市场性稳定因素就是交易成本过高。循环经济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经济行为缺乏稳定预期,也容易诱使企业采取短期行为而增加非交易性风险。
蔡小军等(2006)从博弈论的角度,得出了生态产业链所创造的总体收益,应该大于该组织与原始共生产业链各自所创造的收益之和且共生产业链的合作各方均应该获得其所有共生链组合中的最大收益时,才能保证其稳定性。
而杨雪锋(2006)认为,要增强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三点:一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如何解决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二是循环产业网络因副产品价格、产品品质、废料产量以及外部市场冲击等因素产生的系统稳定性、协调性、持久性问题;三是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方面的创新。
三、生态产业链研究述评
整体而言,国内外对生态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在概念的确定上就不明确。“生态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产业链”等没有明确区分。
其次,现有对生态产业系统的研究,有的过于宏观,有的过于微观,大多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和静态分析中,而对于生态产业链企业之间、产业链的运行规律还少有涉足;从动态发展过程中对生态产业链的成长机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对生态产业形态和产业链如何构造和演化还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视角单一,如何用集成整合的方法解决生态产业链的有序、高效、稳定的运行将是生态产业链理论和实践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齐振宏.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5).
2、Sumita,Fons,Gopal Achari and Timothy Ross.A fuzzy cognitive maping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an ecoindustrial park.Journal of Intelligent &Fuzzy Systems,2004(15).
3、Pierre Desrochers.Cities and Industrial Symbiosis Som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gy,2001(4).
4、Erkman S.Industrial ecology:an historical view[J].J Cleaner Production,1997(1-2).
5、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11).
循环经济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对物质相对闭环流动型(relative-closing material cycle)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王晓冬,2008)。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原则 。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解振华,2003)。
(一)国外的研究及实践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贯穿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始终。美国是最先实践这种理论国家,杜邦化学公司为典型代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强调单个企业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市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生产型态―生态工业园,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1997)通过对卡伦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卡伦堡市生态工业园的成功为生态工业园建设、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宏观层面即社会的大循环。在宏观层面侧重于在社会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是针对人类生活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具有代表性的是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日本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即创造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为目标,便可向环境负担较小的循环型社会迈进。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环境立国”的目标,不断推进立法工作,在多领域进行零排放的循环型社会建设。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正逐步拓展到地区、国家甚至更广阔范围,其研究焦点集中于区域范围内的不同产业系统、工业群落之间如何通过有效集成来优化资源的使用,改善整体环境绩效,最大可能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Ernest Love最早提出了生态工业园概念,他与耿勇合著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运用,为生态工业园的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做出了较大贡献。Ernest Lowe以及Hall J.还有欧洲其他的研究机构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Heeres(2004)通过比较荷兰与美国的EIP运行境况,认为荷兰的EIP比美国的更稳定是由于政府干预少,从而得出政府与EIP的关系。生态工业园是美国政府大力提倡的一种循环经济实现形态,目前,全美已有近100个生态工业园区,并各具特色。其它发达国家也积极致力于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二)国内的研究及实践
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期。其研究涉及研究范式、理论基础、发展理念研究方法和学科建设上等,蒋国俊、蒋明新等人(2004)在对四川投资集团公司组织“煤、电冶产业链”的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对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进行了研究,界定了产业链的概念和基本的理论框架,总结了推动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等三种机制。王兆华等人(200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各种在业务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并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冯久田(2003)论述了鲁北企业集团创建和运作三条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成功实践,并分析了创建生态工业产业链的机制与环境,提出了建设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构想。徐大伟、王子彦(2005)等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为例,从其发展历程上对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循环经济的试点,目前成功的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产业链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其实践重在生态工业园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的内在规律,是将经济效益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上的高效产业链。确保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应将影响其运行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一定机制。这也是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将对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构建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其煤炭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对支持本地及全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陕北能源基地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续接地,其可持续的能源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了确保陕西煤炭产业发展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现有的工业园区布局、建设和相关产业链构建依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构。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及其类型
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循环经济产业链(Industry Chain of Circular Economy,简称ICCE)是指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扩充自然资源的增量为宗旨,以节约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经济合理性为准则,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依据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创新活动(曾智科,2008)。
循环经济产业链兼顾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高效产业链。依照其构建模式可分为:一是依托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多采用此生产模式。其产业链的形成以生态工业园中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AnchorTenant)为依托,众多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运作,从而形成工业共生体系。由于核心企业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业为其供应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也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巨大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废料或能源等,为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生产材料,吸引中小企业围绕其相关业务建厂。二是平等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平等型循环产业链中,一家企业会同时与多家企业进行资源的交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平等的谈判合作来实现其利益。三是嵌套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是一种复杂网络组织模式,吸收了依托型循环产业链和平等型循环产业链的优点,由多家大型企业和其吸附企业通过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的多级嵌套网络模式。四是虚拟型循环产业链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以市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参与企业协同工作和优势互补,虚拟组织以循环产业链为依托。
(二)陕西煤炭产业存在问题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
陕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业的发展不仅支持着陕西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陕西煤炭业肩负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保障的重担,煤炭业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意义重大。而目前陕西煤炭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严重制约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的实施。
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陕西省作为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十一五”期间陕西煤炭转化项目取得长足发展,但相对快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转化能力仍然偏低,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以生产和销售原煤为主的经营方式,更没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以达到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煤炭业经营的综合效率较低,其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2.煤炭开采浪费严重。当前,一些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开采回采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在目前煤炭价格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矿山为了尽快把煤炭资源“兑换”成现金,不论煤层有多厚,统统从中间开采一趟。这种吃菜心式的开采方式,导致一些矿区无法进行复采,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少小煤矿仍旧采用落后的采煤工艺,工作面回采率小于40%,矿井回采率在20%以下。大中型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50%左右,小煤矿的回采率约为25%-30%,远远低于国家最低回采率65%的标准。
3.煤炭管理混乱低效。由于煤炭产业高额的回报率,使得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就忽视了一些管理。从企业方面看,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盲目的追求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对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视而不见,缺少综合管理,不考虑长远利益,挖空一块地,就再觅它处。从政府方面看,没有做到合理监督。由于煤矿数量众多,给全方位管理带来困难,更不能实现规范煤炭产业,一些官员认为只要能提高GDP,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所以对企业的放纵,也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低效。
4.陕北能源基地的工业园区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影响循环经济的运行。陕北目前形成工业园区(榆神煤化工业园区、榆横煤化工业园区、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绥米佳盐化工业园区、定靖油气产能园区、吴堡煤焦化园区、延安石油化工区和黄陵煤矿区)的发展局面。由于对生态工业园区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多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升级乏力,企业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利合作理念等,制约着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陕北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园区发展定位模糊,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在园区建设中,地方政府以引资数量为主要目标,缺少从培育地方产业集群的角度引资建园,忙于上项目,重复建设,未形成各具特色、集中布局的产业群,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园区建设只重视在单个企业内部开展系统化的污染预防,实施清洁生产,忽略了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单纯依赖清洁生产方法无法从不同产业组成的工业系统高度来审视系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物流和能流关系,也忽视了工业发展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问题,制约着陕北生态工业园的顺利发展。
相关概念分析
(一)生态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而言的,线性的发展模式即是从资源到产品到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这样不仅给自然系统带来巨大的再生和降解压力,还会带来巨大的浪费。生态产业链是仿造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构建的。通过在一个区域内企业能够分别承担起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角色,通过企业彼此的资源和最后的产品以及附属产品等为纽带形成上下游企业,通过彼此的合作实现在一定经济发展区域内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是顺应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而提出的一种评判经济发展的标准。生态效益并不是全然的只关注环境,而是兼顾生态和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表明,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也取决于环境效益,更取决于两者的协调和兼顾。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生态效益的提出目的在于促使企业在进行行为和决策的时候能够兼顾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同时在这一压力之下,促使生态产业链中作为分解者的企业的发展。
(三)生态产业链结构
生态产业链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链,存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者之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存在彼此的联系和依赖。物质和能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转移和运动形成一个闭路系统。生态产业链则是模仿这一循环,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起不同层次的材料加工、制造、分解、废物利用等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企业根据在区域内的不同位置以及位于生产中的不同环节承担起类似于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的角色。同时在一定的区域内,生态产业链不是唯一的,随着区域产品的增多,企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会形成彼此相互交叉的多条生态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形成比较研究
(一)传统研究
对于生态产业链形成的组织因素,主要研究生态产业链上企业数量的多少、不同类型企业规模的大小等。组织因素理论认为如果企业数量以及类型彼此不适应,会导致产业链出现过度竞争或者上下游企业协作不足,最终导致产业链的破裂。技术因素主要是指对企业的副产品的清洁生产、废物的资源化、废物的企业流转、循环和再次利用等技术。技术因素理论认为技术对于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忽略了企业作为一个主观能动性的组织对于技术的态度以及是否采用技术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因为生态产业链是由位于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构成的,所以涉及不同的利益群体。政策因素理论认为对于政府在其形成上至关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的激励和管制、行政干预、税务手段等直接影响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性。
(二)生态效益对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影响
基于生态效益的对生态产业链形成的研究区别于传统的研究,其区别在于生态效益认识到企业是形成产业链的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彼此之间的信任以及合作,是促成原料和资源在其流动的根本因素。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性以及主体的经济性属性。生态效益通过对企业主体性的调动形成内外两种不同的激励机制,促使废物能够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同时基于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只能在一定的价格幅度范围内决定其副产品的价格,从而实现下游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和专门废弃物治理和再利用企业的产生。这种内部机制会促使企业之间相互的妥协带来效用的最大化。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能够接受上游企业废弃物的价格,从而影响上游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彼此的约束,最终促成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发展。
(三)生态效益对生态产业链形成的促进路径
1.生态效益促进生态产业链“分解者”的产生和发展。不同的企业基于生态效益的追求,会主动寻求其产品废弃物的降解和再利用。但是由于企业的生产边界所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催生专门的污染物治理和废物再资源化企业的生成和发展。同时这些专门化的企业会和上游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改进生产的技术和工艺,促使生态产业链的形成。
2.生态效益迫使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生态效益会促使生态产业链“分解者”的产生,这些分解者是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传统产业链的形成往往是对产品的不同加工程序,这样的加工可以针对同一类型的企业,而“分解者”企业由于设备的专用性、地理位置的专用性、员工的专用性等使得上下游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加强。但是在当前开放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更要求生产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加强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从而形成稳定的生态产业链。
3.生态效益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的区域内,生态产业链中的“分解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的。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之间也需要不断加强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产业链条中的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大范围内的“准企业联盟”,在此基础上,企业之间文化的渗透、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彼此不同的协和效用会让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投机行为,从而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形成状态趋于稳定。
旅游产业生态产业链的形成
(一)旅游业发展模式转变
构建基于生态效益的旅游业生态产业链本质上是对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对旅游产业消费和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副产品的重新认识,也就是从原来的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最后到旅游业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转变为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最后到再生旅游资源的闭路循环系统。
(二)旅游生态产业链结构
旅游行业从狭义上来讲,包括旅行社、交通、餐饮、酒店和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从旅游资源地到目的地的管理。从广义上来讲,则主要是从涉及的行业来进行研究,包括农林牧副渔传统行业以及媒体建筑等方方面面的行业。但是要建构旅游业生态产业链,还必须建立旅游废弃物的处理企业,使其能变成再生可循环使用的旅游资源。加入旅游行业的环保部门之后,旅游行业的产业结构就形成,如图1所示。
在旅游行业的生态产业链中,使旅游行业能最终形成可循环再生系统的关键是分解企业,也就是旅游环保服务企业的加入,生产企业和消费企业在进行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经由环保服务企业进行降解,最终使其再次投入到旅游产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其分解的类型如表1所示。
(三)构建生态产业链企业关键行为
构建旅游行业的生态产业链不是单一旅游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不同的企业之间紧密合作,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资源的流动。对于位于生态产业链的上游企业来说,首先必须对旅游风景区进行必要的培育和保护,例如森林资源的培育,同时在资源的利用选择上,要积极推广对传统资源例,如煤炭的清洁使用,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在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选用对环境污染影响小的、低毒的、低害的资源,从此在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于消费者而言,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使其在消费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同时,控制和约束行为,减少对资源不可逆转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以上游的生产企业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环保企业,使其所生产废物排放之后能顺利流入下游环保企业并进行废物处理。为了实现这一流动,可以对废物和副产品进行集中的交易,并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最终保证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发展。
基于生态效益的理念对旅游产业生态产业链形成的作用
旅游生态产业链的本质是分工,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工合作,把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品分解再次投入到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循环生产,因此企业是产业链形成的关键因素,而使其树立生态效益,不仅关注其本身的经济效益,更关注其带来的环境效益,并通过内外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终使生态效益也能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
(一)生态效益促使企业产生活性,生态产业链扩大
一条产业链的生成以及生成之后的稳定发展,需要产业链成员活性的提高,生态效益理念使其区域内的企业树立长久和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关注自身发展的情况之下,也为上下游企业创造机会和价值。因为在生态效益理念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对自身所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但是由于企业业务边界的范围所在,企业自身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必然会带来企业的不经济行为。但是对产业链的某一企业而言,某种资源或者副产品是其无法利用的,但是对于自然环境服务企业而言,则是其生产的原材料。同时随着这两种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原材料和资源就会扩大,则会在区域内吸引更多的企业,而企业的增多,其业务的范围就会扩大,联系就会更加紧密,区域内的网络图和共生的链条则会生成,整个生态产业链条则会更加稳定。
(二)生态效益促使企业生成创新因子,生态产业链稳定发展
生态效益对上下游企业所产生的内外部约束机制,促使价格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下游的生态服务企业就会有获益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一定区域范围内就会催生出创新的因子或者不断进行创新的企业,生态产业链条中的活性因子就会得到加强,构成链条的联系不断紧密,引力不断增强,生态产业链就会得到稳定发展。
结论
当前,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生态产业链是具有现实困难的,生态服务企业要求较高的技术,需要对产业形成集群,要有一定的规模性,同时又由于生态服务企业的资产的专用性,也会对民间资本投资这一产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首先建立实验基地,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生态产业链,政府需对位于生态产业链末端的环保服务企业进行扶持,从而使生态产业链从无到有,并逐步扩展,最终使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得以升级。
参考文献:
1.徐志朋,郭晓林.基于SWORT分析的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链研究.老区建设,2011(10)
在旅游产业中,休闲养生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逐渐加快,养生意识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休闲养生旅游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内心更加悠闲与舒适。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链能够给休闲养生旅游提供更好的发展载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将生态农业产业链与休闲养生旅游进行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缓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将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出来。此外,将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进行融合与互动,能够打造更加耦合、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1.1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主要指的是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来对这两个产业进行探讨,并对原有产业链进行分解,通过模块或者产业链资源的优化与组合,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的过程。在推动两大产业融合时,要结合企业利益目标、市场实际需求、产业分工等要素,通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碰撞与产业渗透,促进两个产业链裂变与整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融合性产业,或者形成一个产业群、产业链[1]。无论是生态农业产业链还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二者都有自身的产业中心,都有自己的技术、资本和产品,而为了推动这两个产业的充分融合,强化两个产业之间的要素交换与能量传递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得二者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突破固有产业界限的局限与禁锢,逐渐形成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融合性产业链,在资本、技术、产品与市场等要素之间实现替代与互补,从而打造更加先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体系,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都能够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1.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的特征
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主要注重改善人体健康,注重疾病的治疗与调养,使得人的身体、精神、灵魂和感情等更加和谐与平衡。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多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和载体,主要包括农事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温泉养生和佛教养生等等,因而休闲养生旅游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养生与健康的旅游项目或者产品、高质量的旅游环境资源等。与此同时,在旅游产业当中,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其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很容易和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也具有很强的资源异质性,其依托多种资源条件,能够发展与创新出更加多样的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而生态农业产业也具有持续性、高效性、资源异质性与综合性等特征,且由于生态区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通过利益合作共享、循环利用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更好维护,有效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农业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
2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
为了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实现互动与融合,结合两个产业链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特征,不断优化与创新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与流程。重视产业链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优化等,能够推动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之间更好的融合与发展。基于此,对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展开有效研究。
2.1重视两大产业生产性关联要素的融合
生产性关联是两大产业融合的切入点或者契合点之一。在两大产业融合与互动过程中,生态农业产业资源主要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的投入要素。在发展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时,生态农业是其非常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且在旅游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于生态农业产业的空间区位有很大的依赖。同时,旅游自身的时间依赖性、旅游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农作物季节性生长与观赏等,都表现出休闲养生旅游产业对生态农业时间的较强依赖性。休闲养生旅游产业所涉及的产品、服务等都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流程密切相关,如服务的创新、食品的营销、园林等生态性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之间的关联之处,也是强化与提升两大产业生产性融合的有利条件。此外,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技术与知识,如专业的休闲知识、服务技能与养生服务等,能够对旅游者、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好地分析与分类,从而掌握更为全面的生态农业、养生旅游知识,促进两大产业链更好的融合与发展[1]。
2.2重视两大产业链融合协同效应的发挥
在推动休闲养生旅游、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互动的过程中,要将两大产业链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将生态农业产业、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作为产业链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通过信息、能量、物质等要素的交换,将两大产业链进行全面分解与整合,从而将协同效应发挥出来[2-3]。为了将两大产业“1+1>2”的协同效应更为全面地发挥出来,应重视两大产业优势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并将两大产业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得生态农业资源能够更好地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形式与内容,为休闲养生旅游产品的打造与创新提供更好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提升生态农业产业效率与发展水平。此外,两大产业链之间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协调企业、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将休闲养生旅游要素逐渐融合渗透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形式与内容中,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实现乡村振兴,对于城乡或者城镇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非常有利。
2.3健全两大产业耦合机制,发挥耦合效应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会推动事物发展向一致性、同一化的方向演变。在研究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两大产业耦合机制的健全与耦合效应的呈现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经过要素的融合、资源的共享、发展方式的贯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较为健全的耦合机制,这对于两大产业链的促进与融合非常有利,对于耦合效应的全面展示与呈现也非常有利。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将两大产业耦合的实际效应更好地发挥与诠释出来,明确好两大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目标,应从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助推两大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从而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谋求两大产业链共同发展时,应重视对两大产业链中优势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两大产业链互补的内容,如生态农业中河流、湖泊、土壤、空气和光等自然要素,农作物的育苗、种植等生产过程,这些都是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旅游资源,可使得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内容更加丰富、产业业态得以创新,提升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同时,在产业链融合实践过程中,生态农业资源能够丰富休闲养生旅游的内容,而休闲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推动生态农业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与升级,推动两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4-5]。
2.4重视产业链融合理念与技术的转变与革新
黑龙江省东部经济区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城市相对密集、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农业较为发达、对俄开展合作前景广阔。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在内的六个城市,区域总面积、总人口和2007年累计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的30.6%、27.5%和21.7%,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煤电化基地。但是由于传统工业经济既掠夺式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其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并困扰着自身的发展。2008年黑龙江省政府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同时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与此同时,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诞生,这些都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区域生态工业园及园内产业链规划提供了重要契机。
2 生态工业园与生态产业链
环境问题与工业化相伴相生,长期以来,人们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益短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工业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就其应用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部,包括生命周期分析、环境设计、生态效率等;第二个层次是不同企业之间;第三个层次是考虑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更广的全球范围内建立生态工业网络(王兆华,2002)。本文将重点探讨工业生态学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应用,即生态工业园以及园内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2.1 生态工业园。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学者,Ernest lowe对生态工业园概念有着较为深刻地理解。他认为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 park)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劳爱乐、耿勇,2003)。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一种更为系统化和更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内部实行清洁生产,园区内企业之间相互交换废物和副产品,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我国工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可行的途径。
2.2 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链是生态工业园区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区域范围内的企业集群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2003)。
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其资源在如下循环中进行流动:原煤经洗选后精煤部分外运销售,洗出的中煤、末煤用于综合利用电厂、坑口电厂发电或生产甲醇;电厂余热则用于居民取暖;分选出来的煤矸石输送到煤矸石砖厂;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进入水泥厂制成水泥,水泥厂产生的废渣运到砌体材料厂制成新型建材;煤炭开采中伴生的高岭岩经深加工后,成为化妆品、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开采过程中的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用作电厂冷却水和园区浇灌用水。各项目首尾相接,环环紧扣,上一个单位生产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单位的原料,逐层减量利用,物料闭路循环。
3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在生态工业系统规划中主导产业链的设计主要由内而外,即先规划设计出主导企业,然后再确定其周围的相关企业。确定生态工业系统的主导产业链后,根据“加环”设计(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解链”设计、“加工环”的设计等原理,使各种副产品和能源实现循环利用。在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出层次性。
3.1 “关键种”企业。“关键种”本是生态学的一种理论,是指一些珍稀、特有、庞大的、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它们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崔兆杰、迟兴运、滕立臻,2009)。
关键种理论应用于生态产业链,就是指导设计人员选定“关键种企业”作为生态工业园的主要种群、核心企业,构筑企业共生体。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各个生态工业园区都是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精煤部分外运销售,洗出的中煤、末煤用于综合利用电厂、坑口电厂发电或生产甲醇,不宜远距离运输的褐煤就地加工,构建了煤—电—草—纸、煤—电—石膏—水泥、煤—甲醇—烯烃—聚烯烃、煤—腐殖酸—腐殖酸肥料—农作物—农产品深加工产物等工业生态链。
“关键种”企业居于中心地位,其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所以也就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他们是园区内的链核,因此选定“关键种企业”构筑企业共生体,是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链的关键。一个生态园区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种企业。
3.2 卫星企业。当一个生态产业链中核心产业确定之后,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或者产生大量的工业剩余物质和副产品,必须有大量的卫星企业围绕在其周围既吸收上游企业的主副产品及废弃物,又将自身主副产品及废弃物传递给下游的产业,也叫围核企业。煤矿生产产生三大废弃物和污染物:一是中煤、煤泥、煤矸石,二是废水,三是瓦斯。为使其资源化,可以选择电厂作为卫星企业,矿井生产及洗选中所产生的煤矸石、中煤和煤泥全部用于发电;电厂生产的电能除了供应屯留矿、煤基合成油厂外,还可上网或供给公司电——化工业园区。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连同煤基合成油厂的灰渣用于生产烧结陶粒、砌块等建材。卫星企业使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成为可能,同时也丰富了产业链的内容,增强了链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补链企业。引进补链企业主要是通过技术集成,将性质不同的各种技术引入系统,以弥补生态产业链条上的缺环,最终形成能源、水和材料流动的闭环系统。丰富工业系统的多样性,增强工业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4 支撑企业。生态支持系统包括生态产业链内的各种中心和基础设施,包括支持和管理副产品交换的系统,完整的资源回收系统,网络管理协作单位,商业孵化器,在研发、政策发展、投资渠道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公共部门的支持等,它们从总体上对链内的企业活动进行了跟踪与服务,建立共享设施,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园区内的共享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如污水集中处理厂、固体废物回收和再生中心、消防设施、绿地等;交通工具,如班车、其它运输和交通设备;仓储设施,如入园成员间闲置的仓库等;闲置的其它维护设备、施工设备等;培训设施等。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以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产业板块为依托正在着力打造四个工业园区,即一是已获得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批复的鸡西循环经济园区;二是以鹤岗百万吨尿素为基础的延长下游产业的煤化工园区;三是以七台河为基地建设焦化及下游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焦化工业园区;四是双鸭山东荣矿区煤基多联产生态工业园区。在四个工业园区,拟形成五个产业链条:(1)煤炭—气化—尿素—精细化工产业链条;(2)煤炭—气化—甲醇—烯烃—石油化工产业链条;(3)煤炭—焦化—焦炭—化工产业链条;(4)煤炭—洗选—劣质煤—发电—建材产业链条;(5)煤炭—液化—燃料油—化工产业链条(潘宇瑶、于善波、刘珊珊,2010)。
链接之初各产业链条往往结构简单,多呈直线形。但是随着发展,其内涵逐渐丰富,稳定性也逐渐提高。生产链条将沿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链状结构向链与链之间横向耦的网状结构发展,最终形成链与网、网与网之间相互作用耦合的多维立体复杂网状结构。
4 构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4.1 推进体制创新,以先进的发展模式引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煤电化基地的各生态产业项目必须符合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水土保持要求。要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积极推进煤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并监督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从根本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4.2 完善的研发平台,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完善的研发平台是保障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可以为企业提供和孵化科技成果,培养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
研发平台的建设要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来,使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强、成果不断向企业辐射的研发中心。
4.3 以积极的态度、优惠的政策推动园区的建设。根据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努力解决资金、资源、技术、环保等问题。适应市场要求,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外资、合资、独资以及私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入驻园区。
4.4 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招商理念,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发挥政府优势和协调功能,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为园区的建设和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完善大项目生成、推进和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科学招商体系。着重围绕煤化工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和节地招商,主攻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化肥、甲醇及下游两大产品集群,产业结构尽可能实现高加工度化,集约开发利用土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起具有活力、互补性强、成长性好、稳定性高的生态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93
[中图分类号] F1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71- 03
0 引 言
同志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为我国加快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指明了方向。西部地区工业园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新的推动点和重要增长区,为制约经济利益的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结合西部地区工业产业园环境经济的现状,按照循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围绕生态产业结构、生产链条和循环型产业,构建园区环境经济产业链,对于建设生态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园环境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西部地区工业园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推进器作用,形成了区域环境经济新格局,搭建了区域经济发展平台。但因受历史遗留、政策支撑、经费投入、人文环境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和制约,工业园区在深层次设计、宽领域融合、高水平发展、全方位合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增速换挡乏力,经济效能欠增长。西部地区工业园因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等影响,大多大而不强、虚胖体弱。主要表现在:省级工业园区以综合类、行业类工业园区为主,静脉产业类工业园区不成熟,服务化、智能化、高端化的新兴产业偏少;县级工业园区以行业类为主,大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及延伸链条中,低成本、高耗能现象突出。以乌鲁木齐头屯河区为例,辖区总规划占地面积460多平方千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区,区内建设规划主要承担着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利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2013年和2014年屯河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10亿元、435亿元,分别仅占乌鲁木齐同年GDP的17.08%和 17.33%,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园区经济龙头作用未充分发挥。
硬件设施简陋,平台功能缺配套。新型工业园区的综合推进,一般需配套制造、服务、物流、电商、贸易五个功能,通过对西部5省会城市12个核心工业园区的调查显示,基本达到五个功能要求的仅占20%。以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为例,园区设施基本达到“八通一平”,但仍需继续加大园区道路建设力度;完善园区供水管网配套建设;继续做好园区供水、供电基本设施建设。园区供水不能满足部分用水大户,例如八钢金属制品用水是自行打井。园区管理服务不到位,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信息查询工作,完善信息制度。
产业结构简单,链条衔接不紧密。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园普遍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少、技术密集型产业稀缺的现状。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现有制造业和加工业,主要结构有新型建材、食品、石油化工、医药四大支柱产业。近年,虽然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入园企业基本都采用简单、粗放、劳动密集式生产,园区入驻企业各自为政,企业间关联度低,各企业间产品的链接不紧密,园区内部的相互配合度不高,未很好的消化自身产生的废物,造成了资源的大量耗费,给园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园区环境经济产业链,是节约能源,提高生产运行中资源能源利用率,在降低环境危害基础上寻求企业间互利共赢,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
2 西部地区工业园环境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新型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能有效推动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能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特别在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中发挥集约优势作用。
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内引外联。以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为例,2005年批准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2007年被自治区列入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并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头屯河工业园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结合园区重点产业需求,引进辅助配套产业,提升产业间的融合,打造产业衔接点,推动园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完善服务功能,综合创新发展。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完善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园区先试先行的优势,积极完善制造、服务、物流、电商、贸易等功能,培养构建环境经济产业链的能力,鼓励链条接通、延伸和创新模式,加快产业升级。特别要重视完善信息服务平台,优化产业结构,联动融合发展。工业园区良好的产业结构是发展、构建环境经济产业链的基础。要围绕重大项目的培养和加强产业间的衔接度,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主导产业,开发有优势的新产品,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增加辅助项目,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引进重点企业,构建多元型链条。
3 西部地区工业园区环境经济产业链构建模式
构建生态产业链的目的就是提高生产运行中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降低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互赢。研究认为,产业链中的主导产业选取要以“美丽中国、生态中国”为导向,以“3R”和清洁生产为原则,依照生态产业链的价值,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发展循环型产业与实现区域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联系。当入园企业达到足够数量时,资源将不再是单一流动的,链条间的交叉利用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从而在园区内形成产业共生共存。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方法主要采取以物质能源为桥梁进行产业间的链接,从而实现区域内物质资源的闭环流动,达到建立循环网络,以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利用化。通过分析产业间共生共存和代谢关系,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关联产业为辅助的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构建模式一:结构紧密衔接,产业互利互存。此模式主要适用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主要结合西部地区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经济规模、资源潜力等方面,形成一、二、三产业接通延伸,生产与环保、生态与消费良性互补的态势。下面以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塑业制造为主导产业构建环境经济产业链,重点突破解决下游产业短缺、链条不紧密的问题(参见图1)。
构建模式二:主导产业牵引,相关产业跟进。此模式适用于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重点以一个到多个核心产业为龙头,下游产业配套的环境经济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前后左右产业相互呼应的格局。以风电及器材制造为核心的共生模式为例。乌鲁木齐头屯河工业园区将此列为重点产业,大力扶持,让其做强做大,形成了以金风科技为核心和以风电器材制造为主的产业模式,电子配件、其他通用设备为辅助产业(见图2)。
构建模式三:充分再生利用,生态共生共赢。此模式适用于静脉产业类工业园区的建设,主要以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和多样性为起点,分门别类研究资源的充分再利用,促进经济和生态效能的最大化。比如,番茄红素是食品制造(番茄酱)的副产品,以往的生产将加工番茄酱产生的废渣(番茄皮、秸秆、番茄种子)作饲料卖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再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但其再生利用可实现如下效能:一是将番茄皮进行加工处理,提取的番茄红素可作为副产品加工中的着色剂;二是番茄红素可用于生物制药行业;三是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番茄皮、茎秆、番茄种子),通过先进的材料加工合成工艺,可生产出替代传统塑料的新材料,可用来制作车辆的储物箱等(提炼其中的天然纤维,使之与化工塑料混合成为新的环保材料)。循环发展模式如图3所示。
4 结 语
构建的环境经济产业链为西部地区工业园区在今后的招商引资中提供参考依据。产业链不单单局限于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在其产业链接中,有利于对区域资源的充分均衡利用以及开拓,产业链条中各环节都体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工业园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用崭新的视野和方式对其进行综合管理,政府部门加强管控,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为企业生产运行提供优质的环境和支撑。工业园区的发展还需要内外部共同努力,包括园区规划的监管、组织机构、资金筹备、技术支撑等方面,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推行绿色环保、清洁生产、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等高新技术,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资金筹备机制等。以生态循环为核心,生态文化为保障,企业绿色环保为打破口,对园区各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生态循环网,使其出现最大的效益,提高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能力,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主要参考文献
[1]项学敏,康晓林,周笑白,等.产业生态链构建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4):64-65.
[2]毛玉如,孙启宏,沈鹏,等.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链网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42-44.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26-02
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然而,以往的东部各煤电产业长期沿用粗放式资源依赖型生产方式,其所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并困扰着自身的发展。2008年省政府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同时了《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这为从根本上建立“产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实施区域生态产业链规划提供了重要契机[1]。
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使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瘫痪。因此,对于生态产业链或生态网络稳定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态产业链系统运营模式类型
1.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是指许多中小型企业分别围绕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进行运作而形成工业共生网络[2]。其中的核心企业为关键种企业,围核企业主要是为关键种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或者是利用它廉价的副产品、废物。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特点是系统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依存关系非常明显,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机制来实现系统本身的构建与运营。
2.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是指在生态工业园中的各个企业地位对等,一家企业可能会与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合作,通过专业化分工进行生产的外包和全方位的资源交换与交流,从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共生网络。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特点是系统内各企业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地位相对平等,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来实现价值链的增值[3]。在世界范围的工业园中,平等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普遍存在,特别在一些高科技园区。系统中的各企业一般为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灵活,各企业间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导向,建立复杂的业务关系网络。
3.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是一种多维立体复杂网状结构,是前两种生态产业链系统的延伸发展和更高级的形式。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中往往存在多家大型企业,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主体网络,同时,每家大型企业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而各围核企业之间也存在业务关系[4]。因而在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中,既有各大型企业之间的平等型链接关系,也有各围核企业的依托型链接关系,还有各围核企业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嵌套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正是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多维立体网状结构。
二、生态产业链系统模式稳定性分析
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就是指园区工业生态系统对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作出的适时反应和有效调整,以保持自身稳定运转的能力。
1.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模式稳定性分析。依托型生态产业链系统由于其依存关系的单一性,生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关系过于简单,故而:(1)能够避免各种投机行为,同一层面企业也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2)企业间信息流通顺畅,不需中介服务机构,供需关系易于管理协调,合作过程中基础设施、专用资产投资和利益分配易于协调,因此,节省大批的交易费用,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但是也正是这种单一的依存关系,使得:(1)一旦核心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工艺调整、材料更换或者规模变更等,都会对依附于它的中小企业产生致命的影响。(2)产业链条上企业间的高度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态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在改变生产技术方式的情况下,如果其中某一个企业迫于某种原因终止了业务,那么,就可能造成某种废料不足,而使整个产业链系统受到严重干扰,从而导致整个链网的不稳定。(3)区域生态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包含链上企业的数量,企业的规模分布以及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度,它是影响产业链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当组织结构不理想时,生态产业链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波动的负面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
关键词: 生物质能产业;生态产业链网;循环经济;生态工业
Key words: bio-energy industry chain;ecological industry chain network;recycling economy;ecologic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09-03
0引言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化学态能,不仅能够发电、供热,而且还能转化为液态燃料和生物基产品,是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专家和决策者都非常重视生物质能产业的开发[1]。近年来,伴随着针对生物质能产业创新而发生的“车人争粮”、“人道危机”、“环境问题”等激烈论争,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能产业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理论所建立的生物质能生态产业链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成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新的趋势和特点。
1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网结构解析
HB集团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秸秆、林作物以及不能作为食用油的油作物等。HB集团所在城市耕地面积中有可耕地1100万亩,灌溉面积900万亩,有待开发面积760万亩。其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各为190.8万亩、208万亩,另外还有油葵、食葵等经济油料作物,这为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纤维类原料;巴彦淖尔市边际性及周边的土地多为沙荒地、盐碱地、荒坡地,共有2000万亩,其可作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林木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可达300万亩以上。HB集团现已在该市边际性土地上建立石油植物园,重点培育油料作物文冠果,该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生长周期为2年,主要产于内蒙古地区,适应性强,喜生于沙质肥沃土壤,根系深,有抗干旱的优良特性,一般在干旱沙荒地带生长良好。
目前集团开发的生物质能三大产品包括生物甲醇、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该集团以石油植物园、甲醇基燃料系统、生物柴油――生物油联产系统、纤维制乙醇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物质能产业链网(图1)。本文将从企业链、产品链、生产链、技术链四个方面对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进行阐释。
1.1 HB集团企业链解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HB集团主要由三条企业链组成,企业链①:石油植物园生物柴油、生物油联产系统环境处理系统,是以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链中下游企业,该系统的物料投入主要是来自集团内生物质能生产系统和热电联产系统生产过程中排出各种废水、废渣和废气等废物;企业链②:生物甲醇系统生物柴油、生物油联产系统石油植物园,以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链中上游企业,它表示废水、废渣和废气等经该系统处理后,被集团内其他系统循环利用的过程。其中该系统主要利用回用水工程,将废水经过处理以后,达到了工业用水的要求,因此又重新被集团中甲醇基燃料系统、燃料乙醇系统所利用;企业链③:石油植物园燃料乙醇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石油植物园,以热电联产系统为链中上游企业,它表示该系统以利用甲醇基燃料系统的余热和其他投入为基础,将产生的电、汽、热全部应用于集团内三大生物质能产品系统的生产过程。
另外,可以看出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热电联产系统与集团内三大生物质能产品系统的联系紧密,实现了集团内的水循环、能量循环。
1.2 HB集团产品链解析从产品结构视角看,产品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投入产出为纽带,上下连结、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产品链。产业链中,上一个企业的产出是下一个企业的投入――这是产业链的“基础内含链”[2]。
从企业链的角度来讲,HB集团仅有三个生物质能产品系统,但从产品链的角度来讲,HB集团生物质能产品共有五种:生物甲醇、生物柴油、生物油、燃料乙醇、碳酸二烷酯等。从生物柴油、生物油联产系统的工艺流程看出,油酸甘油酯通过酯交换、酯化,分别生成了生物柴油、生物油两种生物质能产品;甲醇基燃料系统最终生产出生物甲醇、碳酸二烷酯两种生物质能产品,碳酸二烷酯以生物甲醇为原料,由生物甲醇进一步加工而生成。另外生物甲醇作为中间投入,用于生物柴油、生物油系统中,作为最终生物质能产品生物柴油的中间投入,由此便形成了HB集团生物质能产品链。
1.3 HB集团生产链解析生产链是与最终产品生产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诸多企业及社会经济的若干部门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链状经济技术关系。
生产链结构及运行有两个突出特点[3]:一是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运行时间上的继起性。所谓空间并存性,是指链条的基本环节在空间上不能空缺,也就是在同一时点上各个环节都必须同时存在;所谓时间的继起性,是指生产链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运动不仅自身不能停止,而且必须一个继一个地有序地跟着前进;二是链状结构之间的比例性和运动的平衡性。只有各环节在组织规模与作业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持各环节在运动中的动态平衡,也只有保持链状环节的动态平衡,才能保持整个生产链良性互动,并产生出整合的前推力量。
对于HB集团的五个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产品产量和规模的变化都会给其他系统带来影响。如:热电联产系统,该系统存在的意义是保证集团各系统的电、汽、热及时、保质保量供应给其他的系统,这样才能保证集团生物质能产品的正常生产。但是如果三大生物质能产品系统中任何一个企业想要扩大生产规模,那么该系统对电、汽、热的需求便会增加,此时就应该相应的扩大热电联产系统的规模。
1.4 集团技术链解析产业链中每个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都有一系列的技术支撑,所有不同环节企业的技术之和便构成了产业链的技术链[4]。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每个企业也都有独特的技术,这些技术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首先就要引起产业链的技术链的变化,只有技术链能顺利对接才能保证产业链生产上的对接,才能保证产业链的稳定运行。HB集团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经济技术联系,没有了各种生物质能技术的支撑,就不能形成生物质能产业链。
以纤维制乙醇为例,该工艺与发酵法纤维乙醇相比,成本相当于其58%,投资低65%,生产规模是其2-3倍,与天然气制醇类燃料相比,大大节省了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是其26%),该技术工艺是由HB集团自己开发的。
HB集团吸纳国内三所在生物质炼制领域技术领先的重点大学作为股东,共同办企业。由大学教授与企业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课题组;用大学的基础研究设施和企业的应用研究、小试生产、中试生产设施共同完成科研开发;由大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应用技术研究结合。队伍精干、具备一流的研发试验设施,形成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显著的自主创新优势和突出的技术特色,能够持续不断地为生物质炼制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2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的特性分析
2.1 生态产业链特性生态产业链一般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2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5]。生物质能产业链本身是一种借助于高新科技将“生态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耦合而形成的产业链,因此其必定具有一定的生态特性:
2.1.1 从集团发展生物质能的原料来看,甲醇基燃料系统、纤维制乙醇系统均以植物纤维、草这样的农林废物为原料,这些纤维素类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对其的利用不但可恢复、扩充自然资源增量,还会减少这些废物对生物生存空间的侵占和一定的环境污染;另外该集团利用巴彦淖尔市边际性土地(沙荒地、盐碱地、荒坡地)种植文冠果果树等生物质能林木,原料供应不但做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从而避免以往生物质能产业引起的“车人争粮”、“人道危机”、“环境问题”等激烈论争,而且将能源林基地建设与防风固沙、城市周边绿化融为一体,更是很好的体现了该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的生态特性。
2.1.2 从生物质能产业链的“生态工业系统”角度来讲,集团研发部依据生物质C、H、O循环机理、生物质炼制与环境的协调性、生物质产品技术经济分析等设计和改进生物质能生产工艺,其生产过程中处处体现绿色、无毒和安全的特性。例如:在生物柴油、生物油联产系统整个工艺生产过程中,利用国际领先的工艺(生物柴油生产过程采用国际先进的汉高法;生物油生产过程采用国际先进的有利凯玛法,这些方法为国际通称的“绿色精细化工”行业),不添加任何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添加剂,且工艺安全合理。另外,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外运的易燃易爆品为工业溶剂油和甲醇,将采用专用车、专用道、专用时间运输。
2.1.3 从生物质能产品利用的角度来讲,生物质能产品较石油能源产品来讲,其本身具有很好的环境友好特性。生物柴油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
一直以来,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是我国主要依赖的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其比例高达70%,然而煤炭的利用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CO2、SO2等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作为世界第四大能源,是唯一既可再生又可直接储运的能源,其开发利用可使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循环经济特性循环经济是指为保护环境,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循环体系的客观要求,通过清洁生产、市场机制、社会调控等方式促进物质资源在生产中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循环”则是循环经济的中心含义。“循环”是指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中各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利用[6]。
HB集团循环经济特性主要表现在:
2.2.1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能源原材料的果实、秸秆、叶子等全方位的利用。以石油植物园中生产的文冠果为例,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量为45%-50%,种仁含油量70%。从能源角度看,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林植物。HB集团将文冠果果实作为生物柴油、生物油投入的原料;其废枝条用于燃料乙醇和热电联产系统;文冠果叶被采摘直接销售到市场,经其他企业加工生产高级茶叶。
2.2.2 通过适当的技术尽量将生产的副产品进行回收。HB集团三大生物质能产品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均有一定数量的副产品生成。如:甲醇基燃料系统副产品二氧化碳、堆肥;生物柴油、生物油联产系统副产品甘油、粕;纤维制乙醇系统堆肥。其中,副产品堆肥作为有机复合肥用于石油植物园的中间投入进行使用,以实现节约资源、减少集团开支的作用。另外,副产品甘油、粕等直接流入市场,为集团创造了额外的经济效益。
2.2.3 在各系统生产过程中,一个系统排出的“废物”作为集团内其他系统的最初投入进行生产。以甲醇基燃料系统为例,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就被热电联产系统所利用;集团内各系统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渣”、“废水”等废物,均是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的最初投入。在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中,通过回用水工程,实现了集团内的水循环。
2.3 产业链网结构特性根据以上论述,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既具有生态性、又具有循环经济特性。这就造成在集团内部,一条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有可能另一条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产业链的这种特性,很好的实现了系统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通过上下纵向延伸和横向环向拓展,形成产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构建出生物质能产业共生网络系统。其中上下纵向延伸是对生物质资源进行深加工,环向拓展就是将上下延伸的产业链排放出来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深度加工。
产业链网状结构的构建需要多种技术,除包括循环经济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以外,还包括系统优化技术以及共生链接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通过资源、能源工业代谢分析,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等优化配置的软科学技术,可用于指导产业链网状结构的构建;共生连接技术是在构建产品组合、产业组合、实现产业链链接和产业共生时所需要开始的链接技术,这对于构建生态产业链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
根据前面对集团产业链的解析结果,该集团目前存在的纵向主导产业链有以下几种:文冠果果实――生物柴油――市场;文冠果果实――生物柴油――生物油――市场;文冠果纤维茎秆――燃料乙醇――市场;生物质纤维――生物甲醇――市场;生物质纤维――生物甲醇――生物柴油――市场;生物质纤维――生物甲醇――碳酸二烷脂――市场。
而环向产业链的构建主要是靠集团内两大寄生型共生系统为媒介进行搭建。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吸收并消化三大产品系统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并实现了废水回用于集团各系统,实现了水系统集成;热电联产系统利用石油植物园中植物纤维以及生物甲醇系统的余热实现发电,并用于集团各系统对于热、电、汽的需求,但是从对该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耦合程度的考察结果来看,其在纵向延伸的深度和横向延伸的广度可进一步加强,从而构建出更加健全稳定的生物质能产业链网状结构。
3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网改进措施
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网在其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各种链网结构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系,从而又形成新内容的链状结构,最终形成更复杂的产业链网状结构。根据目前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网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
3.1 燃料乙醇产业向上延伸与化石能源煤炭产业接轨,利用劣质煤炭褐煤与植物纤维双原料技术,生产乙醇基燃燃料。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该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一部分劣质煤市场竞争力较弱,价格低廉,在对其开采过程中往往造成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集团现有的纤维制燃料乙醇气化技术存在着能量利用率低、过程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该技术亟待改善。本文建议结合当地煤炭资源优势在纤维制乙醇系统中将褐煤这一劣质煤作为原料与植物纤维混合制乙醇,在改进技术工艺的基础上,使生物质能产业向上延伸与煤炭行业接轨。
3.2 延长生物甲醇产业链网生物甲醇系统可进一步利用甲醇催化脱水制备二甲醚、再度脱水制备汽油技术,生成最终产品生物汽油,延长其产业链长度,增加经济效益。生物质能产品的主要风险来自市场的竞争,而产品的价格竞争又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该项目直接利用本集团生产的生物甲醇来生产生物汽油,降低了原料成本,提高了生物汽油的市场竞争力,与原有生物甲醇产业链相比,其经济效益的提高非常明显。
3.3 扩大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的规模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并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石油植物油的灌溉和生物柴油系统中,更好发挥集团水集成系统功能。集团环境综合处理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集成系统的功能,但是其集成程度并不完善,这直接造成以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主导企业的产业链网络中的环链结构不够发达。另外,集团中生物柴油系统也是一个用水量较多的系统,而目前其用水主要来源为新鲜水,因此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的水处理能力势在必行。
3.4 构建CO2利用产业链纵观本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网络,我们发现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废弃物就是CO2,且以生物甲醇系统为最,每生产一吨生物甲醇就会产生0.1吨的CO2。
结合本集团种植业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现状,可考虑利用CO2发展生态农业。具体做法是:收集各系统产生的CO2气体用于集团石油植物油温室育苗过程,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利用集团中各系统产生的余热来维持温室温度。
4总结
通过对HB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网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4.1 生物质能产业链网是一种借助于高新科技将“生态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耦合的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链,以此发挥该产业在经济部门中的静脉作用。生物质能产业链网的培育要充分发挥产业集成技术与循环经济技术的优势。
4.2 生物质能产品企业的核心技术是提高生物质能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HB集团应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质能技术的开发力度,使其成为产业链中技术创新、专利、标准、品牌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以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生物质能产品的消费者。
4.3 通过探讨各产业之间的链网结构以及其特性,找到产业链上生态经济形成的原因,并借此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集团生态产业链网内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几个建议,以实现整个集团产业链网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Bioenergy 2006 Annual Report..
[2]Fischer G,Schratten L.Global Bioenergy Potential Through 2050 [J] .Biomass and Bioenergy,2001(20):151-159.
[3]K. Maniatis,G. Guiu and J. Reisg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erspective in biomass and waste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In:A.V. Bridgwater,Editor,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and waste,CPL Press,Newbury(2003),pp.1-18.
构建农业生态产业链要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以生态为基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农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一、优化结构后的农业产业链应具备的特点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相互依存,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依据社会需要和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系列化深加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实现经济增值,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改善生活环境,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相结合优化结构,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二、和谐生态农业链必须具备的核心产业及产业群
一个和谐的生态农业链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产业,以及由此辐射的产业群。各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品加工程序形成产业链,也可以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剩余构成产业的食物链。产业之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可以资源化利用。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由此实现各产业间的持续、稳态的物质(能量循环),最终形成若干农副产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在系统内部生态处理,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解决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1、种养殖业子系统。种养殖业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促进生态化水平的提升。具体技术途径包括:肥料方面,多是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等新方法,推广精准施肥等新技术。将微量元素及有机肥混合配方使用,同时结合其他方法,提高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农药方面,大力推广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期刊网。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硬化渠道、喷灌、地膜下灌溉等新的技术方法,提高水的生态效率,在既定条件下,减少用水量,实现用水减量。在耕作方面,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方法做到精确播种,精准收获,以节约种子,提高作物对光、水、肥的利用率,在农作物收获时,做到适时收割,减少农作物损失。从物质流动的特点看,种养殖生态农业系统中存在着物质代谢和共生两种类型。其中,以基糖复合为代表的模式,表现为物质的代谢或循环过程;以稻鸭系统为代表的模式,表现为营养物的共享。一是基糖复合:果基鱼塘,糖基上可以种植各种果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果。还可以在种植的高杆植物下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既可以吃草、虫,又可以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家禽的粪便还可以肥地。二是稻鸭鱼共生:稻鸭鱼共生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动物植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共生体系,它利用了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以及鸭的生态学特征(杂食性),并运用现代技术措施,将鸭圈养在稻田里,让鸭和稻“全天候”共生共长,以鸭捕捉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粪作为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从而以鸭代替人工为水稻防病、治虫、施肥、中耕、除草等。
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是四位一体式: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为原理,以土地资源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优化结构,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它是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巧妙结合的新型的生产模式。另一种是五配套式:即指沼气池、果园、暖圈、蓄水窖和看营房五配套,它是一种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体系,具体步骤是: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了养猪外,圈上还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养猪、猪粪池产沼气的循环。特点是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系统。种养殖生态系统加上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系统可形成更高一级的生态系统,由于该系统的多种经营特征比较明显,所以把它称为生态农业链。
三、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基础
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需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以生态为基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渔业,延伸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型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倡导农产品的绿色消费。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之间通过废物变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和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系统。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和量上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各个系统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其资源等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最佳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连接着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同时又是一个薄弱环节。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就是要以生产绿色食品为根本,采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招商引资》
《农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98-02
依托山东半岛海洋资源优势,以做大做强蓝色产业为基础,统筹发展文化产业、科技产业、自然生态,对山东周边地域产生了极大的辐射性带动作用。新媒体产业在蓝色经济版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新媒体产业助推蓝色经济区传统产业升级,成功打造文化山东这面旗帜,实现新媒体产业的价值输出。
一、山东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发展定位
山东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园以新媒体产业服务传统产业为使命,紧紧把握蓝色经济区科技产业、海洋产业、制造产业与新媒体产业之间的命脉,针对蓝色经济区科技产业、海洋产业、制造产业传播及营销模式创新力缺失,新媒体企业个体弱小、分散发展的现状,以专业聚集、抱团发展为手段,聚焦扶持云端技术应用、数字出版、网络资讯、电子商务、影视制作、工业设计、品牌策划、会展展示等企业,专业服务于蓝色经济区各传统产业,全面促进新媒体企业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实现新媒体企业价值输出,构筑与产业链紧密衔接、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策划、传播体系,助推蓝色经济区传统产业升级。
二、新媒体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其媒体构成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产业,处于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的上层,依托当今社会越来越成熟的科技手段,强调用户体验与媒体传播性,由传统传媒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诸多相关产业相融合产生的一种创新的媒体形态。简单来说,区别传统媒体行业,新媒体产业具有两方面创新:传播内容的数字化创新以及传媒介质的网络化创新。
新媒体产业作为一种创新的媒体形态,在当今社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与国外新媒体产业相比,国内的新媒体产业无论从产业链的完善程度还是发展规模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新媒体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尚未形成“哑铃型”产业链价值配比体系
根据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经验来看,新媒体产业链价值配比体系在形成为“哑铃型”时才是整个产业发展成熟完善的标志之一。
“哑铃型”产业链价值配比体系从各组成要素的价值比重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哑铃型分布特征,其中以内容创意环节和交易传播环节为哑铃的两端,分别占产业链价值的45%和40%。也就是说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两个组成要素在新媒体产业价值链的比重达到85%,而内容制作、生产复制等组成要素仅占剩余的15%。由此可见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是新媒体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
(二)尚未形成“闭合”的产业链
作为传媒产业,流通渠道的通畅与否是产业价值实现的关键,对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具有优良而通畅的流通渠道,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市场需求与市场资源,自然也会成为核心的产业环节和要素积聚的重要促进手段。只有流通渠道环节通畅了,内容创意和产品制作才可能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基础,才有了制作精良和鸿篇巨制作品诞生的土壤,才能使新媒体产业真正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而目前销售渠道不畅却是产业发展的重大缺陷之一。
三、破解新媒体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高端定位,解决产业链难题
非“哑铃型”新媒体要素结构与产业链不闭合,是导致新媒体产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而产业链的问题就出在原创和渠道两个重要环节上。销售和播出渠道是新媒体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价值能否实现,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但同时也是目前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因此,引进项目时,蓝色经济区相关部门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对完善产业链至关重要的制作播出平台和传播渠道项目的引进上。通过这些项目的引进,从渠道入手,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相关项目的落户将为蓝色经济区实现企业聚集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及教育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打造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基础设施
产业基础设施是相对于道路、仓库、办公楼等公共基础设施而言的,主要指的是一系列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讯设施等。产业基础设施具有可以通过网络使用、辐射范围广的特点,完善的产业基础设施对于新媒体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新媒体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发展对产业基础设施有很高的要求和依赖,而对道路、仓库、办公楼等公共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并不强。山东公路系统全国闻名,凭借其畅通的公路、航空、水路航道,对发展新媒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山东蓝色经济区不应沿袭传统开发区的发展模式。起步阶段,蓝色经济区应着力建设包括便捷的网络通讯设施和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产业基础设施,为山东半岛以及全国的新媒体企业服务,实现企业业务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的“虚拟聚集”。第二阶段,蓝色经济区便捷通畅的公路、航空、水运系统与产业生态完美结合等优势,从交通形态到建筑形态到产业基础设施,全方位打造符合新媒体特色的国际化产业集聚区,吸引企业入驻,实现“物理聚集”。相关项目的建设将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产业基础设施,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和快速成长壮大。
(三)“双生态”的发展理念,构建良好的创意环境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优异,风景怡人,良好的生态环境聚集了大批企业入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园提出“双生态”发展理念,即将新媒体产业生态和蓝色经济区环境生态相融合,切实打造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新媒体产业生态,是指建立优越的创新服务体系,提供一流的服务;通过园区的影响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聚集企业,形成产业优势聚集效应;建设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和渠道。
蓝色经济区环境生态,是指充分发挥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地域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在现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好园区规划,设计出独有的符合新媒体产业的建筑形态,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一流的产业基地。同时,作好环境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做到宜居宜业,使之成为具有独特性、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第二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