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创新概念

金融创新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创新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金融创新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57-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创新过程所体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系统观和动态观[1]。协同学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探讨了协同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但以往研究局限于部分创新要素协调关系的具体表现,较少涉及到序参量的选取及其役使作用,而它们对于协同机制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金融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建立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涵义

关于金融创新,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根据现有的研究[2],并结合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2006)的精神,本文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整体战略和创新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可行的开发阶段向现有客户或新客户提供的,包括从服务方式到服务产品等各种新颖的正式或非正式服务的开发行为,并最终使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可见,金融创新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表现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协同机制是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交互作用,产生表征系统宏观结构的序参量,而序参量又役使系统的各个部分,并引导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3]。在这个过程中,序参量通过役使作用决定了各要素的行为,使系统的自由度大大减少,即出现了巨大的信息压缩。因此,通过把握序参量的变动规律,我们就可以描述和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其中,自组织系统是指能够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4],而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也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5]。因此,金融创新可以运用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引导和规范。

根据金融创新和协同机制的内涵,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是:通过对创新要素的分析,确定出能够表征金融创新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从而建立起创新要素间的协同架构,降低分别研究多个创新要素所导致的复杂性;并借助该协同架构形成有序的创新运作机制,保障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金融创新要素的选取

创新要素是指能够引起、支配、或影响创新行为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在研究金融创新问题时,应着重考察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协调等问题。

根据金融创新的特点和协同机制的要求,创新要素应符合如下原则:

(1)能动性原则。指创新要素应能够及时、低成本地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反应。金融创新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沟通、协调的过程。创新要素具有能动性,是协同机制实现的前提。

(2)重要性原则。金融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错综复杂。在选取创新要素时,应主要考虑对创新过程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以便于理清创新脉落、分析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选取以下创新要素:

(1)技术。指金融机构的研发部门运用相关的金融理论、经验开发新服务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业务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金融创新是一项程序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技术要素在整个金融创新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战略。指金融机构依据总体发展规划,由董事会做出的相关战略决策,包括金融机构发展方向的决策,以及金融创新方向的决策等。

(3)政策。指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相关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其金融创新行为应符合银监会的相关规定。

(4)市场。指客户对金融需求的动态变化。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主动寻找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发掘金融创新的机会。

三、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

1.序参量的确定

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部分慢变化参量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其有序化程度,故称之为序参量。它通过系统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而形成,同时又支配着各个要素的行为。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变化中,序参量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系统的自组织行为[6]。根据协同学的观点,序参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序参量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出现宏观有序的重要标志,是描述系统整体行为的宏观参量。

(2)系统的各个部分确定甚至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同时又役使各个部分,后者合作确定各个部分的行为。

(3)序参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对于金融创新而言,技术要素符合作为序参量的要求。

(1)技术要素的作用贯穿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始终。随着金融创新工作的向前推进,创新过程表现为不同的阶段(如概念阶段、开发阶段、投放阶段等),而技术要素的作用正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如概念阶段,技术要素的作用体现于创新的产生和筛选;开发阶段,其作用体现在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在投放阶段,则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营销设计、维护和评价等方面。可见,技术要素表征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整体状态。

(2)技术要素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下,金融机构出于对市场、自身整体战略规划的需求而产生的,体现了其它要素的要求,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反映了各创新要素的竞争和协调状态;同时,由于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技术要素能够处于核心地位,并支配其它要素与之协同一致,完成金融创新的自组织过程。

(3)在特定时期内,金融机构相关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技术要素形成之后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技术要素符合序参量的定义和特征,可以用来表征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有序程度。

2.协同机制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可以表述为: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出于市场、战略规划的需求,设置了研发部门,它体现了技术要素的作用,是战略、市场等要素竞争和协调的结果,即一致裁决(Consensus finding);同时,技术要素作为创新过程的序参量,支配着各非序参量要素的作用,主宰着整个金融创新的演化进程,最终实现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即役使(Enslavement)作用(如图1所示)。

四、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体现

金融创新过程包含了复杂的交互作用[7],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和环节中,各创新要素的参与程度和任务均不相同,其协同关系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对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将金融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和投放阶段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又细分为不同的环节,主要有市场、技术、战略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参与金融创新的全部过程,其协同机制的作用表现如图2所示。

1.概念阶段

(1)需求发起。在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影响金融创新产生的因素。根据触发源的差异,可以把创新分为问题解决型和新服务开发型[8]。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客户推动型”,即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前台的营业部门将客户的金融需求反映给研发部门,由其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研究。二是“战略引导型”,即研发部门根据金融机构的总体战略导向,推出适宜的新服务。

(2)构思筛选。针对某种金融需求,可能会产生多种创新构思,但并非都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每58种金融服务构思中才会产生1种真正的服务产品[9],这就要求研发部门对所产生的创新构思进行筛选。筛选的标准分为两类:一是战略可行性,即金融创新应服从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研发部门应及时向金融机构董事会及高管层通报金融创新的构思方案。董事会应对研发部门的方案进行审查,确保金融创新与整体战略相一致。二是政策合规性,即创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金融机构的稽核部门应对研发部门的创新方案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其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合规风险。研发部门应针对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服务概念。

(3)概念检验。服务概念包括对客户需求的描述,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因此,在客户需求与服务方式之间达成一致非常重要。研发部门应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营业部门邀请相关客户参与服务概念的检验。通过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研发部门挑选出可以进入开发阶段的创新概念,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

2.开发阶段

(1)商业分析。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考察创新概念是否可以进行实际的设计开发,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考察内容:一是财务分析,研发部门应对创新概念进行财务评估,包括投入产出分析、风险分析、以及投资收益率的预测等,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二是战略分析,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董事会应考虑金融机构现有资源能否满足新服务开发的要求,部门设置、运营机制和职能分配是否需要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设计开发。研发部门应根据创新概念所阐明的功能进行开发,对新服务的传递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在这一环节中,研发部门应与客户和营业部门进行必要的沟通,将客户对新服务的功能要求尽量细化,以便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制度和客户风险提示等内容。金融机构高层应协调好参与金融创新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通力协作,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3)人员培训。由于金融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10],金融机构的前台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新服务的性能和经营细节,这对于金融创新能否成功极为重要。研发部门应向前台营业人员提供详细的理论和业务指导,促使其尽快掌握新服务的特点和业务流程,以利于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同时,前台人员应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和偏好,提出服务细节的修改意见,确保创新服务的便捷化和操作的人性化。

3.投放阶段

(1)市场测试。在这一环节,研发部门应制定多套营销方案,通过营业部门向潜在的客户群体提供新服务,观察他们在不同条件下对新服务的反应。这样,根据客户的反馈情况,研发部门可以对服务系统及其营销手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可以为高管层最终确定营销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2)投放。在市场测试完成之后,新的金融服务即可全面投放市场。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对新服务的市场动态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受理客户投诉以及建议的有效渠道,积极收集客户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对于员工、客户提出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研发部门应及时研究和处理,以便不断提高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后评价。这是金融创新的最后阶段。根据新服务投放后的反馈情况,金融机构高管层应对新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客户满意度、服务环境评价等,从而了解金融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以便营造出鼓励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确保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行。

五、结 语

金融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其创新的复杂性,而协同学理论为这类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本文按照能动性和重要性的标准选取了技术、战略、市场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构建了以技术要素为序参量的金融创新协同机制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金融机构建立创新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由于其业务范围、监管政策、机构设置、以及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表现会有所区别,故实践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E.Peters.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2] 蔺雷,吴贵生.新服务开发的内容和过程[J].研究和发展管理,2005,17(2):14-19.

[3] 哈肯.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8.

[4] H.Poerster, G.Zopf.Principles of Self-Organiza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62.

[5] 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Z].London: Pinter, 1987.

[6] 哈肯.协同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8.

[7] 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篇2

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这就是金融创新,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一、金融创新概述

(一)含义

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当时指新的产品的生产、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的应用、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供应来源的发现和掌握、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实行等。金融创新正是循着这一思路提出的。

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解释。有关金融创新的定义,大多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的观点衍生而来。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二)形式

按照这个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具体地讲,创新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工艺的应用;3.新资源的开发;4.新市场的开拓;5.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确立,也称为组织创新。

(三)内涵

金融创新定义虽然大多源于熊彼特经济创新的概念,但各个定义的内涵差异较大,总括起来对于金融创新的理解无外乎有三个层面。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金融创新有如下特点: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将整个货币信用的发展史视为金融创新史,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视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纽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而且还包括现代银行业产生以来有关银行业务,银行支忖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乃至金融机构、金融布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历次变革。

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时。采用新的生产要素或重新组合要素,生产方法,管理系统的过程。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的供给方生产比传统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新产品的过程。制度创新则是指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使系统效率有所提高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可将金融创新定义为,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的过程。中观层次的金融创新概念不仅把研究的时间限制在60年代以后,而且研究对象也有明确的内涵。

3.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如用短期信用来实现中期信用。以及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风险的票据发行便利等;风险转移创新型,它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增加流动创新型,它包括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能力和可转换性的新金融工具,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股权创造创新型,它包括使债权变为股权的各种新金融工具,如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

二、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

(一)规避管制

逃避金融管制是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一个推动力。西方很多创新工具都是由美国金融机构创造的,其原因是美国金融业受政府管制较严。因此可以说,金融管制愈严,金融创新的推动力就愈大,金融工具创新也愈活跃。

(二)技术革新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展并在经济领域中运用,金融全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不断进步与广泛运用,金融业有可能向客户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1990年芝加哥金属交易所和路透社控股公司联合开办了全球交易体系,它把全球电脑终端联结起来,使加入该系统的会员能在全球进行期货、期权交易。全球交易体系可以说是当今科学技术在金融界运用的结果。

(三)减少风险

如前所述,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及浮动汇率的实施,企业及个人面临了巨大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金融期货、期权及互换业务等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客户减少利率与汇率风险,以达到保值或盈利的要求。要各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中,为减少利率与汇率风险而创新的工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金融市场主体的自身因素

1.金融创新主体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主体,缺乏创新动力

从本质上看,金融创新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因为金融企业自身对经营利润的追求。我国当前的金融主体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创新动力不强,甚至完全没有。在金融创新体系中,金融市场活动主体的塑造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金融企业,任何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的创新都是毫无意义的。

2.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质和管理模式,造就了人们低效率、按计划体制循规蹈矩的僵化思想。虽然这种思想观念伴随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尚有许多领导干部和员工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办事方式,对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现代金融企业的知识,特别是对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认识不清。

(二)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金融制度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这些环境对于金融创新有明显的作用。

1.金融制度因素

金融制度包括规范金融交易行为的规则和作为规则承载体的组织结构,如金融监管当局、经营性金融机构等。这个层面影响产品创新的因素有:首先是金融管制严格,利率、汇率等资产价格的管制是的金融产品在价格方面的创新余地很小,行业准入受到限制,高进入壁垒使我国金融业成为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有效竞争格局无法形成,金融机构也因此缺乏产品创新的外部压力。其次是金融监管上创新滞后。最后是金融法律环境缺失。从法律环境来看,我国出台的一些金融法规,对于机构间的重组、兼并、业务交叉以及新金融品种和新技术应用所引发的责任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和界定。

2.市场因素

市场是促成金融创新的基本环境伊苏,我国的金融市场,从金融市场对金融创新的效率来看,却存在着发育不足、市场规模偏小、格局单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准入限制过多、价格管理严格、市场容量难以扩大、交易不够活跃和畅通、地区封锁、条块分割难以真正实现市场化,市场需求受到抑制,金融创新难以很快得到市场认同,从而导致金融创新缓慢。

3.技术因素

科技进步引起的技术性金融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主流和方向。技术因素对金融创新的限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投资风险。技术创新依靠技术投资,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前瞻性的投资和软件开发,很快就被淘汰,从而形成技术投资风险。另一方面是系统安全风险。网络银行、网上交易在实际运行中,银行与客户的信息暴露在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面前,信息的保密,系统的安全受到了挑战,信息的泄漏、修改等会使客户和金融机构面临风险。个金融机构间缺乏合作,存在重复建设,使金融创新的效率降低。

从上述分析可见,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的经济特别是货币信用经济并不发达,客观上并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独立性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也正是如此,我国金融创新的空间很大,前景广阔,具有旺盛的金融创新需求,这就需要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通过多方面吸纳运用他国的金融创新经验,为金融创新扫清障碍和创造条件,并通过新的思路和措施,改造和提高原有的金融品种和功能,实现以较低的创新成本增加收益,从而促进金融创新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满玉华.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2]沙景华.投资学[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7).

[3]林清泉.金融工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篇3

二、理论基础

(一)金融包容性理论

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包容性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概念。关于金融包容性内涵界定的研究如表1所示,研究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来进行的界定。学者Leyshon&Thrift(1995)[1]、Sinclair(2001)[2]基于供给主体角度进行了概念界定。另外一些学者基于需求主体角度进行了界定,Carbo(2005)[3]、印度政府[4]和Mahendra Dev(2006)[5]、Satya&Rupayan(2010)[6]、Giovanna(2012)[7]以及联合国[8]。

综合而言,金融包容性主要关注的是金融服务的获取,特别是金融排斥的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群体在获取相应服务方面劣势明显,在提高国家金融包容性时,为他们提供适合于其金融服务的渠道,优化金融产品完善金融体系,将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业纳入消费市场,实现包容性发展。

(二)金融创新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对创新的定义为金融创新界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曾经人们关于“金融创新”并没有统一的共识,而且有些学者的研究根本就对它没有提出界定。各个学者基于差异化的研究背景,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金融创新”概念,总结而言,金融创新不能够仅仅界定为多种简单工具的创造和开发,它是一种金融改革,能够促使金融产业高效发展多种[9]。常规而言,金融创新包括广义金融创新、较为广义金融创新以及狭义金融创新三大类定义。广义金融创新受到金融创新历史进程与变革的影响,即“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较为广义金融创新指的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及变革”[10],基于这样的理解,金融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手段创新、市场创新以及监管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狭义金融创新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对金融管制放松以后在金融工具和业务方面的创新。当前人们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基本围绕金融产品创新展开。本文采用的是较为广义的金融创新概念。所涉及的金融创新包括有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方面。

(三)创新扩散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创新扩散理论的创始人,罗杰斯提出一个理论具体定义是:通过传播媒介这种渠道劝说人们接纳新的观念、事物和产品,这个观点看中的是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事物的信息被传播,而这个过程是由创新、沟通渠道、社会系统和时间这四部分构成的,同时至少还包含5个环节:知晓、劝服、决定、实施和确定。”[11]

三、研究机理

(一)ICT对金融创新支持作用分析

正因为科技和金融都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金融发展与ICT投入怎样高效融合并且一起致力于经济增长的实现,已成为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

1.ICT对金融创新技术支持分析。ICT代替了过去以人工计算和理论模型为主的方式,数据计算和处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进而催生了一系列金融创新,如表2所示。

2.ICT对金融创新效用支持分析。近年来,金融产业技术支撑的供给以准确化金融服务机构为依托主体、以实现技术服务形式,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

①ICT对金融创新的供给模式

ICT服务需要具体的金融部门为载体运用专属技术促使其资金链的高效运转。现实情况下,多样化的金融部门需要多重的技术支持,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发展。ICT将传统金融业务进行电子化处理,包括传统互联网金融和新型互联网金融。当今金融创新主要是依托技术推动的,ICT同金融结合,带动金融创新。

②ICT的技术效用

促进货币形式的变化和流通效率的提升,提高金融行业的工作效率,促进多元化金融创新的出现,促进了竞争准则的变革,在一体化金融大背景下,金融机构要想取得成功其竞争优势并不只是局限于规模大,而是ICT支持下的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ICT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使得整个全球较为分散的市场变成一个整体,经营成本降低。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包容性推动作用分析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变革,金融服务重点逐渐从供给主体导向到需求主体导向,ICT同金融业的结合,带来了基于科技的金融创新,本文的金融创新选取的是市场与技术驱动因素下的金融产品创新。而根据金融创新理论金融产品创新又分为:金融模式创新和金融功能创新。

1.金融模式与功能创新对金融包容性推动作用分析。

①金融模式的创新推动金融包容性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金融发展形式与传统金融发展形式比较,带来很大变革,目前信息化金融机构主要运营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类:传统互联网金融模式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传统互联网金融模式:商业银行主导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融资;一类是基于电商平台的金融模式包括互联网基金、电商平台小贷。金融创新模式的低交易成本和手机渗透率的普及,使得手机银行拓展了交易边界,从而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

②金融功能的创新推动金融包容性

第一,多样化支付发展。

基于ICT的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不断进入市场,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微信支付、微博支付等移动支付模式的发展和升级,支付的便捷属性使得人们在现实消费中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途径。弱化信息不对称,完善传统金融的缺陷,互联网支付突破线上线下的交易,促进普惠金融的加强,有利于金融包容性的实现。

第二,降低理财门槛。

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将理财投资的概念灌输给普通民众,在当前并不太繁荣的理财市场上,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基础的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理财的模式,都是风险下的收益,但是互联网更加包容,操作更简便,丰富了大众理财的乐趣,大家都踊跃参与其中,迅速扩张也在情理之中。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为大部分人们提供了更加公平的金融理财服务,凸显了金融包容性公平的主题。

第三,多渠道筹资和贷款。

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金融模式,迅速吸收了大量的客户,使得贷款难的小微企业,特别是基于电商平台的小企业获得了足够的发展资金,与传统金融结构较为互补,不仅促进了商业利益的实现,还带动了社会价值的推进共赢。这一创新模,不但使得直接和间接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将金融包容性在我国迅速推进。此外,互联网金融将之前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纳入其供应链,使得他们也能在全球一体化竞争中拓展市场。

2.互联网金融扩散对金融包容性推动作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扩散过程可以总结为:互联网金融通过多种渠道在用户之间互相传播,并在之后逐步被其他潜在用户采纳的过程,也就是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逐渐向社会系统各个角落扩散并最终被用户?纳的过程。互联网金融扩散系统如图3.12所示,ICT与金融的结合带来了金融创新并作为扩散源进入扩散系统,病毒式的用户推广、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各种营销传播特别是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特别快速的推广渠道,迅速扩散,其中互联网金融的主导企业包括银行和电商企业是扩散宿,而扩散客体就是采纳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用户。

互联网金融扩散可以有效地调动和促进金融业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配置,以及经济增长的金融需求,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扩大交易范围,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提高金融包容性,使普惠和公平的金融服务为民所用。

(三)ICT推动金融包容性作用机理

篇4

在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业里,金融创新是发掘潜在利润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金融业开始重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金融创新的可持续效应,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

一、金融创新概念

金融创新问题首次被提出是在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撰写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我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各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对各要素进行创新性变革而创造产生的新事物。从以往对金融创新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金融创新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将金融行业历史发展的重大变革作为一次次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业发展史的真实写照,没有金融创新的存在就没有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中观层面是指政府或金融机构为转移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适应经济环境,通过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一个具有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高效率资金营运体系的过程。微观层面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可分为信用创新型、风险转移创新型、增加流动创新型和股权创造创新型。

由此可知,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创新是改革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创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目前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的过程,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二、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表现

任何创新活动都会伴随着风险,而这种风险有的是可预知的,有的是不可预知的。金融创新活动也势必无法摆脱金融风险的束缚,随着金融创新的全面发展,金融风险也会随之加强,随之而来的是复杂化和集中化的高风险。其具体表现为:

首先,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强。金融创新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这种风险是金融中介组织普遍面临的风险,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都会受到金融风险的影响。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本金不足,资产规模小和业务风险突出。而货币市场主要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盈利水平下降、不良资产比例增高。金融市场通过创新来不断地赢取潜在利润,但由于市场基础条件的缺陷,导致创新风险的加强,这需要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来弥补风险所带来的隐患。

其次,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系统风险加剧。金融系统是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体,市场资金通过系统从资金盈余方向资金短缺方移动。这种建立在资金流动基础上的系统使得金融机构间保持者密切的交往,形成了以资金为纽带的合作关系,而这种相关性也导致了个体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直接波及到系统内的其他金融机构,这种金融风险具有迅速扩张的特点,从而直接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经营风险加深。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机构间的不断竞争,而这种竞争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只求高收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会伴随着高风险到来,这便导致金融机构信誉值的下降。这直接加深了金融行业的经营风险,经营的潜在风险一旦变成现实必将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对策

金融创新为金融行业带来潜在盈利的同时,也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需要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风险已经成为金融中介结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所创新的金融工具具有较低的风险定价,风险转移能力也较弱,因此,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是目前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金融创新的驱动下,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也要进行改善。金融监管是一国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进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一定程序,对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检查、组织、协调的过程。政府监管部门既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规范创新行为,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又要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法规,建立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创新环境。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势必加强了国际化的金融合作。加强国际金融行业的合作可以了解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通过金融市场信息共享能够为金融创新提供宝贵的知识型经验。不仅如此,我国监管组织还可以参与到国际监管组织内,参照国际化标准制定我国金融业务的相关规则,使之达到全面的金融合作。

四、结语

金融创新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成长需要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政府监管机构的共同推动。政府监管部门要将公共利益放到首位,监督金融中介机构向金融投资者告知风险信息,使金融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政府监管部门还要与金融机构共同履行对金融投资者教育的责任,无偿性地向金融投资者普及金融知识。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充分分析金融市场状况,对金融产品的研发要立足于当下金融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更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郑明川,包万根,蒋建华.论我国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03(20).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4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93-03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波及全球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至今,世界经济还未完全复苏。那么是什么产生了次贷危机?许多学者将其归纳为美国过度的金融创新,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金融创新产生了恐惧感。那么金融创新是否真的是一块不可逾越的禁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家普遍认为金融创新的适度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必须实行严格的监管,其中如何权衡是关键。为此,下面就我国如何发展金融创新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产生过程和重要作用

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活动中,通过将金融市场的内部要素重新组合或者引进新的事物,从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一种行为。广义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金融体系或者机构的创新,业务流程的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狭义上的金融创新仅仅指的是金融产品的创新。在后面的讨论中所涉及的金融创新概念都是指狭义上的金融创新,即金融产品的创新。

金融创新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由于发生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各国政府对金融的监管极其严格。但到了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了大变革时期。为了规避监管,追求更高的利润,银行家们增加了金融创新的力度,从此,金融创新发展进入快轨期。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到2001年之间,仅在公司证券领域就出现了多达1836个证券品种。进入21世纪之后,金融创新的速度更加迅速,新的金融产品不断的产生。

金融创新之所以有如此的发展动力和潜力,主要因为它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金融创新可以帮助人们规避金融风险

规避风险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市场经济中,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风险更是巨大。所以一直以来,金融从业者一直希望能够通过金融创新来减少、锁定、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例如期权、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产生,帮助投资者锁定利润,不因市场的波动而对自身产生影响;信贷风险转移工具(CRT)等则可以有效地帮助转移信用风险,从而使风险分散化。因此,在规避风险的需求驱动下,金融创新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工具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成本,更好的发掘市场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发现资产价值,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决策的科学性,增加金融企业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投资者,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因此,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拓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使金融市场可以在全球各地24小时不间断运作,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三)金融创新可以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货币的供应,而货币的供应一方面靠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另一方面靠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与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的流通速度相关。金融创新可以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使闲置资金充分流动起来,增加了货币乘数,提高了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多年来在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都看到了金融创新的力量,默认和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四)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内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创新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可以更好更快的发现市场的信息和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在信息较为透明的情况下,金融市场波动性就会更少,对外界的冲击也能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例如2007年发生了次贷危机,各国的股票市场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下跌,但新兴经济体的股票市场下跌要比发达国家下跌幅度大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更为发达。但是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在金融市场基本功能没有发生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金融创新的这种功能,也成为了它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金融创新可能会引发的风险

虽然金融创新具有很多作用,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但是不容否认,金融创新也具有很多负面作用,自身蕴藏着许多风险。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更大的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就对金融创新可能会引发的风险进行分析:

(一)金融创新会导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

篇6

美国金融业需要一些新概念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让投资者和监管层忘记昨天,忘记风险,再次投入到新一轮历险中去。

从初露端倪到今天,已将有一年时间,次级债危机不仅自身没有终结,危机还正在波及银行信贷部门并可能造成真实经济进一步下滑。2008年初索罗斯发出警告,次债危机是美国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个令人不愉快的预见正在步步紧逼现实。

危机的始作俑者自然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那些胆大妄为、凭借各种结构性金融产品(比如各种房地产、贷款抵押证券)制造盈利神话的基金、投资银行和住房信贷公司。曾几何时,这些金融机构无限风光。2006年华尔街员工的平均红包就达到20多万美元,大大超出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一些高级从业人员年薪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现在,大家发现这些金融机构不像他们原来想象得那样严谨、负责;风光无限的结构性金融创新产品看起来像摇钱树,其实是害人精。碰上了好年景,他们一边制造概念,一边利用投资者根本看不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套取钱财,制造泡沫,得到的是金字塔顶端的红包;碰上了坏年景,找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填窟窿,再不行就宣布破产,结果是人人都受牵连,而过去拿高薪的肇事者不过是课间休息。这个故事并不新鲜,以往金融危机中都有似曾相识的情节。金融业从来都是拿别人的钱做事,这和拿自己的钱做事就是不一样。借款人天生就带着别人不还钱的风险,而贷款人天生也带着不守道德的危险。次级债危机所揭示的真正问题是:监管层为什么容忍房地产资产价格泡沫?为什么不能像对待传统金融业务那样展开有效的监管、限制结构性金融产品的泛滥?为什么不把贷款人不守道德的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金融创新――

保持美国大哥地位

监管层的态度,根本上取决于美国所处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从二战后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到60~70年代东亚四小龙崛起,到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再到80年代末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和印度经济兴起,如何让经济增长已经不再是个秘密。后进者在不断试错和学习当中,终于找到了经济增长的钥匙――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一切变化让二战以来身居老大的美国喜忧参半。喜的是,市场化和全球化大大提高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源配置效率,身处其中的美国最能从中获利,美国居民生活福利也因此大大提高;忧的是,美国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正在失去竞争优势和市场,能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保持优势竞争地位的产业在不断减少。一直这样下去,大哥地位即便不至于被颠覆,至少也不如往日辉煌。

在市场化和全球化面前,美国从根本上确保大哥地位的出路只有一条:创新。凡是已经做出来的东西,在市场化和全球化面前都不再是长久的秘密,也不能长久维持超额利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领跑,才能让少数领跑者带着已经在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丧失了竞争力的普通劳动者继续提高生活福利。全球化的分工格局已经是这样,美国还能做大哥,还能从交换中获取利益,根本上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创新能力。

创新远比后进国家的学习和复制困难,其同义词是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需要金融部门给与创新有力的支持。正如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的IT革命中看到的,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和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对于IT革命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如果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资本大量涌入,所有的成功也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化推广和扩散。但是,PE和VC也不是无源之水,他们的资金成本和投资意愿直接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如果利率高企,经济增长预期不明,PE和VC也会萎缩。如果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大家都乐观地谈论新经济和全球化红利,几乎忘记了风险的存在,PE和VC自然也能蓬勃发展。回顾美国历史,与历次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危机相伴的是铁路、汽车、无线电、计算机、生物科技与IT产业等新产业的兴起等。麻省理工大学有学者指出,对新经济部门的价值高估也构成了一种均衡状态,这种状态会激励真实投资和储蓄,从动态上看也富有效率。

从美联储格林斯潘任期内的各种举措我们不难看出,即便在可能会陷入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格老也在竭尽全力地维持美国经济欣欣向荣的局面,尽量把问题延后。格林斯潘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也曾呼吁警惕资产价格泡沫,美联储也针对次级债等问题作过研究,并担心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但在行动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与这些担心对应的政策调整。对于各种结构金融产品和其中蕴藏的巨大道德危险,其他相关监管当局也不会一无所知,但它们的措施是放任自流,没有主动行动。或许,技术进步真的就把风险和危机自行消除了。当然,事后来看这只是一种天真的奢望,世间没有白吃的午餐。

金融创新――监管层之困

抛开上述美国监管当局对待风险问题的大背景不论,摆在监管层面前的还有非常棘手的细节问题。以这次的次级债危机为例,监管层采取有力措施之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如何判断房地产价格已经出现严重泡沫并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这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家还谈论着新经济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时候,这个判断就更加困难。其次,即便一些有真知灼见且能够影响决策的关键人物在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上达成共识,但应该是由监管层出面挤破泡沫还是等待市场自行解决问题?监管当局很难判断哪种方式最优。由政府出面挤破泡沫等于是给欣欣向荣的经济泼冷水,这显然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第三,即便决定了由政府出面挤破泡沫,但从何处入手还是个问题。是对结构性金融产品做出严格的限制?还是通过调整利率手段给整体经济降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力度去解决?这些都是美国经济管理层过去没有遇到的问题。第四,即便确认以次级债为代表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存在问题,那么在危机到来之前如何判断这些产品问题有多大?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法律法规调整才能有效降低道德危险?摆在监管当局面前的困难还可以按照这个单子不断列下去。这样,监管当局在事发之前无所作为自然也就不难理解,尽管他们也看到了其中有骗子,有巨大的道德风险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篇7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金融系统支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系统 金融创新

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后,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表示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金融系统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需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探讨,在如何具体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确立后危机时代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并规划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起着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是指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必须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新兴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概念,它代表了那些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的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点,使得该产业中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成长三大特征。

1.高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起步期或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内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创新活动较为活跃;但技术发展路线还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替代频繁发生,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是相关产业中的大型成熟企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也无法保证能准确预测和掌控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锁定而失去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于市场需求,往往是涌现的新技术创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否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新产品的市场接受过程较慢,产品推广时间长,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投资,也提高了投资回收的风险。

2.高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技术开发与试验阶段,虽然企业融资规模小但数量众多,整个行业的融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成长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于新兴产业缺乏成熟的配套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且价格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开发的难度较大,企业面临巨大的初始启动成本和推广费用,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大。

3.高回报。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这类产业的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投资一旦取得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将极为丰厚,而且投资介入越早,收益就越高。

上述特征,对金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现状

篇8

关键词: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4

一、金融创新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层面

金融创新中的宏观论是指金融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创新史。这种较为宏观的思路可以把所有金融业的重大发现都归纳为是金融创新的表现。宏观上的分析使得创新在范围上变得更广和时间上的跨度更大。金融创新在中观层面的归纳可以分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这种归纳方式使得金融创新相比于宏观更加细分。已经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创新的过程,这种过程造成了产品开发制度改变和技术层面的改进。而当创新从微观的角度展开的时候,金融创新主要指的还是金融工具上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概述

1.金融创新的内涵从1970年以后,金融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其作用还在不断的强化中。与此情况相适应的是,金融创新也开始逐步拓展开来,这是社会发展潮流的驱动,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关于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在国内外尚无一个统一的解释。关于金融创新的定义,是由著名经济学家Schumpeter在《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所下的定义: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按此观点,金融创新包括技术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二者都可以造成生产及供应函数的变化。

2.金融创新的特点

熊彼特分析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将创新归纳为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他认为经济的循环是静态的流转过程,而经济的发展是经济本身的不连续的动态的变化与移动。均衡稳态的提出证明了经济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排除了各种偶然的因素的干扰,经济发展还是被证明需要创新才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结构,使得原来的结构发生变化来推动资本的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熊皮特依然可以证明了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变化,经济里各个周期的变化都可以从经济的创新当中找到答案。虽然金融创新打破了固有的均衡,但是带来的重新组合的各个要素可以使得利润提升。从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到佐证,就是当一个企业家通过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大部分的厂商都会模仿,使得创新成为一种,但是随着经济变得繁荣,创新的机会变得减弱,经济出现了衰退而创新随着减少,这可以证明创新是和经济的发展属于同一波段。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中,N.D.Kondratieff周期,Juglar周期和Jkitchin周期都与创新的时间以及影响的力度紧密的相连着。

3.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

个人认为设计到金融创新所必需探讨的就是金融创新概念的来源,发展和流派。这里主要讲到的是西方形成的不同的流派这是西方学者通过对金融创新的探讨得出的不同的结论。

(1)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这种理论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希尔伯在《金融创新的发展》一书中提出的,希尔伯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针对外部的约束和管制采取的一种自卫的行为。当金融机构面对的政府控制管理的时候,由于外部的压力使得金融组织的效率变得不高,因此金融机构不得不需求解决办法防止损失扩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金融机构的机会成本,这些都迫使金融机构实现内部调节。企业必须采取手段去提高内部的运营效率来弥补损失。金融创新因而产生。

虽然这种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企业进行金融创新的目的和动机,但是并没有关联到其他的企业以及市场,而且无法说明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出的金融创新。同时该理论的解释很容易使得金融创新被简单的定义为逆境创新从而使得金融丧失了本身的特性和个性。

(2)制度改革理论

该理论将金融创新与经济制度改革相结合,把所有的金融领域发生的与经济制度改革有关的变动都归纳为是金融创新。因此政府出台的各项相关的政策以及金融改革的措施不会被定义为金融压制反而会被理解为是金融创新。该学派将制度创新的步骤当作是金融创新应该有的步骤,即形成第一集团,由之提出方案后进行筛选。在第二集团的介入后,两个集团共同实现创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行为主体为金融监管当局即政府。这是在市场未充分发展并且存在各种拒绝金融机构介入情况下的必然结果。

制度学派同样不否认沉没成本的存在,并将之归纳为是创新过程必须克服的对已经形成的路径的依赖的必然损失。已有的制度的形成及实施时间越长,投入新的制度的成本和风险也越大。因此创新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并处理好各种应对措施使得新的路径对旧有的冲击不是不可接受。也不至于引起国家的混乱。

(3)规避管制理论

由E.J.Kane提出的规避管制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由于银行为了获取利润同时又要回避金融管制的过程。管制实际上是政府向金融机构征收的隐含的税收,因此减少了金融机构的盈利性活动以及利用管制以外的获利机会。Kane认为,规避创新是回避各种金融管制的行为。在市场力量和内在结构的双向的要求中,对金融制度进行回避的过程产生了金融创新的行为。规避管制理论其实是综合了以上的两种理论。对于约束理论持同意的观点同时也同意了制度改革理论。但是相比于其他两种理论,Kane的理论更加关注了外部环境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但是该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总是向管制型发展但是现实是不断让位与市场创新。

(4)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希克斯和汉克斯根据金融创新的支配要素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出的。意味着降低交易成本变成了金融创新的首要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决定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有实际的意义的。金融创新实质上是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过程中产生的。

交易成本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是在买卖金融资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另一种交易成本包含以下方面,即低收入经济个体持有货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风险。其局限性在于把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作为金融创新的源泉,但是却因此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三、国内外创新现状

1.国内创新现状

中国学者所定义的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内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所引入的新事物,并将金融创新归纳为三种类别,分别是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创新。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与之前的状态相比已经是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在组织制度方面已经建立了中央银行统一体制,形成了四家国有商行和十几家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初步的形成了多元所有制体系以及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并且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金融市场方面,建立了多种类、多层次、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市场由商业票据,同业拆借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建立的;同时建立了外汇零售市场、外汇批发市场、外汇统一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建立了以承销商为主体的一级市场和以上海深圳交易所场内交易为核心、以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各地区券商营业部为网络的二级市场。在金融业务方面,负债业务出现了保值存款,商业票据,回购协议,CDS和政府长期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在金融技术方面,金融机构的电子化装备的水平不断的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已经可以说是开始实施了广泛的全面的电子化。

在中国的中商业银行创新可以说是衡量经营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准。在各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一些创新上的改变。在组织制度方面,在完成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造之后我国形成了一个拥有多重所有制的银行体系。这种体系的好处就是使得我国的国有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型而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创新的机会。

2.国外创新现状金融

在熊皮特离世后,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把他的理论引入金融领域,这正是由西方的金融业的发展所造成的。但是西方的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创新的概念还是具有分歧。有些文献甚至不会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比如Frefric s Mishin所写的《货币金融学》的教材就是如此。西方的银行创新已经使得银行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主要是银行生存主要就是依赖于业务的创新为主。现在西方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了负债业务的创新,资产业务的创新,表外业务的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对于负债业务来说,负债业务的主要形式是存款,所以西方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现在的银行政策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存款客户和存款的总额。手段包括增加活期贷款的收入吸引存款,给定期存款增加足够高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以及,设定新的账户并给予新的账户足够的综合功能。三种功能都可直接增加客户存款吸引大量的目标客户。关于资产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贷款形式的创新,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和将贷款业务与证券业务一体化。这三种方式可以给顾客提供足够的便利,充分发挥了银行的灵活性,创建了许多新的发行方式。第三种是表外业务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创建和从事衍生金融产品交易,这些衍生产品诸如期权期货等。第二个方面是将银行的表内业务表外化。如备用信用证的使用和贷款承诺等。在服务上的创新西方的商业银行也进行了不错的尝试,他们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服务,满足了顾客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样使得顾客几乎没有满足不了的服务。总体来看,西方的金融创新的体系较为完善,开始金融创新的时间也很早,现在各方面也趋于成熟,金融创新对于他们已经不是指标或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和我国这种功利的想法完全的不同。西方已经可以做到发挥银行本身的优势,,实现了资产的安全,流动性,盈利等能动行为。

四、我国的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创新还是处于较低的层次。主要的表现在,一:吸收性的创新多,原创性的创新少;金融工具大部分是直接从国外引入的,即使是自己原创的也多多少少是模仿国外的优秀产品模式,真正原创的金融工具实在是少之又少。二;数量扩张方面的创新多,质量方面的创新少。以银行卡为例,今年来国内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十分旺盛,在经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银行卡的数量虽然客观,但是使用效率不高、使许多银行卡没有发挥作用成为废卡。三:负债类的业务创新多,资产类的业务创新少。对于各家银行而言,存款业务的金融创新花样繁多但是贷款业务方面则显得有些匮乏,因为贷款是金融机构的垄断业务所以创新的动力明显的不足,因而创新明显少于存款业务四:沿海的城市的创新较多而内地的城市创新较少。这和一个城市的多元文化以及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水平有关。沿海城市明显发展快速,接受外来的先进经验较多。相对而言的金融管制对于沿海城市也有较大的弹性系数,内陆的弹性明显不足,行政体系僵化。在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方面,沿海的城市率先作为试验田,之后再逐步向内陆城市推广。第五,外力推动的创新较多而内部推动的创新较少。我国的金融创新的推动力主要是来源于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推动的,央行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微观创新的主要外部推动力,而金融机构及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第六,追求盈利的创新较多,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创新较少。现在推出的许多产品都是力求盈利而忽视了风险防范方面的创新,比如互换交易、期权交易等创新在我国人名币业务方面的发展还是相当的缓慢的。显然,中国的金融机构还不够重视这方面的金融创新。

2.问题的成因

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与成因分析:

(1)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

2012年以来,实体经济即产业部门的融资渠道长期受到各方面的遏制。虽然一度有较快的货币扩张的政策,也未能给实体经济带来多少裨益,全国范围内的企业面临缺贷、愁贷。企业实现了几何倍数的销售数量的增长,却未实现总销售收入的提升,陷入了产品售出但也拿不到货款,转而只能再次求助于银行贷款投入再生产的现象中。由于金融深化能力的不足,银行还同时忽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约占经济总量的60%,就业人数的75%,上缴利润的40%,但是获得的贷款仅占银行贷款总量的18%。银行明显不重视对于中小企业市场的开发,使得强者越强,弱者越发没有了资源。

(2)房地产与融资平台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社会融资的规模是6.16万亿元,同比增加了2.27万亿,创历史同期的最高值。13年一季度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共获得的融资同比多增达1.3万亿左右,七成多资金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别是房产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资料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2013年7月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 PMI指数中的新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虽然连续7个月刚刚位于临界点以上,但增幅收窄。生产指数为52.6%,比上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生产保持着微增长态势,增速放缓。

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日期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 2013年2月 2013年3月 2013年4月 2013年5月 2013年6月 2013年7月

50.1 49.2 49.8 50.2 50.6 50.6 50.4 50.1 5.9 50.6 50.8 50.1 50.3

就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5年间的情况来看,我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趋势图呈现长期在50%零界点上下波动的景象,(PMI)总体趋势基本状况是下降趋势,PMI最高为2008年3月50.8%;最低为2009年1月49.2%,一直徘徊在荣枯线。这种连续濒临荣枯线,说明制造业已到了危险的境地,50.3%的PMI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目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3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7%,原材料工业价格同比下降3.2%。整个一季度,PPI同比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截止2013年3月份,PPI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PPI连续负增长,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抑制了企业再库存的意愿,产能过剩施压,工业品价格低迷,使得企业补库存的周期一再推迟。工业生产和需求不足造成了制造业不景气,工业领域面临紧缩。相对低迷的制造业投资仍是内需和经济复苏的主要掣肘问题。2013年1-6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创下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这已经充分的体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的资金不充足及其造成的许多的问题。

《财富》杂志每年评出“全球500强”企业,因为是按照营业收入而不是利润总额排名,可以把这个排名看成全球500大企业,而不是全球500强企业。2014《财富》杂志按照企业的营业收入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我国从2010年的11家增加到2013年的85家,其中2012-2013财年中国大陆上榜上网非金融性企业71家,这71家非金融性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是3.9万亿元,其中利润总额是998亿元,仅仅占所有上榜非金融企业利润总额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6,平均资产周转率0.70,平均资产周转率明显低于相似收入水平的泰国和印尼。平均股本回报率7.7%,资产回报率均值1.8%,资产回报率远低于500强企业平均值3.4%。我国的非金融性企业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逐年增加,速加快,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就资产回报率平均值一项来看,平均值低于500强企业,我们的平均值只达到500强企业的53%。利润率、股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资产周转率,四项指标充分说明我国实体企业效率不够高、效益不够好。在上榜的38个经济体中,除了杠杆率高居第六名之外,中国在其它指标的排名均在20位以下,而且绝大部分是30位以下。“中国企业大而不强”中国上榜的非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相对于同等规模的国际竞争对手而言,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急需国家大力支持和充分发展

多年GDP高速发展后,我国过去依赖人力、资源等红利正在逐步消退,对于中国而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至关重要。金融资源的利用是实体经济资源利用效率来提高服务的,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社会实体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基础和前提。由此看来,金融创新作为一种特定的金融活动及制度安排均围绕金融资源的分配展开,这些金融活动和制度变化的宗旨则是在于提高金融效率并一次推动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使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运行相互协调。通过重新排列组合金融要素和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来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达到金融创新的目标。

3.实体经济困境带来的启示

启示一:相对滞后的融资发展,实体经济支持有限

首先,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国有垄断行业,高技术高科技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不良,融资结构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优化。其次,即使货币市场的发展势头迅猛,对于实体经济的帮助还是有限。

启示二:实体企业内生型增长的能力较差

71家上榜的非金融企业的平均股本回报率仅为7.7%。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杠杆率三个指标的乘数可以合并成为股本回报率。为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未掌握核心技术以量取胜最终获利较低。杠杆过高导致成本利息过高,价值准入制度、税费负担,所以利润率偏低。71家企业利润率偏低:上榜的企业大多数都集中在传统的中低端行业中,中国目前还不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利润的增长模式,但是其以量取胜的模式不容易保证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由于盈利水平较差,通过利润留成来弥补资本、实现内生型的增长的能力也不太良好,因此主要依赖是借贷,导致杠杆较高。一方面:中国非金融企业过度的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性融资。另一方面:中国非金融企业银行贷款成本过高高杠杆率。所以“如果不通过股权融资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进行的融资扩张,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如果信贷增速放缓,企业靠借贷来维持高杠杆率的模式也将难进行,信贷泡沫破裂的危险随时存在”

启示三:信贷资金的投向不理想

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状态,由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许多业务的同质化严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许多银行为了追究利益的最大化,拒绝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而相反的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大企业获得的资金十分充沛但是小企业却无米下锅。这种资金的投向虽然减少了风险但是却是不良的市场的反应。这可以说是大数定律原则造成的,主要原因还是银行为了尽量避免不良贷款造成的。

4.实体经济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

金融的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本要素交易平台。金融是虚拟经济领域,金融交易过程本身不创造社会财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是和谐共生、互促共赢的关系,金融的发展尤其要避免脱离实体经济的自我繁荣和发展。目前我国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现象经常发生。而且抑制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规律

1.金融体系自身的规律

金融体系与任何的体系的发展一样,都遵循其内在逻辑与固有的规律,其中涉及很多方面。在主流的经济学领域,实体经济与金融本身并没有充分的被理解。而将金融片面的理解为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然而许多我过的科研工作者都是这样认为的,这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给金融本身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反过来说就是并未能准确的理解金融的含义。金融体系作为现代经济配置的核心,金融的状态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运行。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来看,适度的投机行为可以帮助市场提高活跃度以及降低了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起到了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效率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投机会加大市场的波动,这个是与初衷违背的,所以金融体系应当注意不要过度的发展。

2.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匹配度。

六、针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模式分析

1.制度创新

(1)制度创新的概念

制度创新即理念、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是通过新的组织方式和政策安排,重启经济的活力和活化经济成分,,寻求“新组合”带来“新动力”。制度创新为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供土壤和环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具魅力和复杂性的经济体而言,制度创新尤为重要,金融领域尤为明显。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近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对创新的理解和阐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既是硬技术的突破,又是软实力的再造,是经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为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供土壤和环境。

(2)制度创新的作用

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将会放松,企业可以和银行进行双向的选择。各个银行也可以开办多重业务公平竞争吸引企业存款。同时可以加快融资改革,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变短且更有效率。这是深化融资改革建立融资渠道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概念。金融技术创新是指伴随着科学与管理技术的发展,为了金融交易的成本的降低,金融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变化与革新了金融交易手段,交易方式和物质条件方面发生的。金融技术创新可以为金融效率的提高提供物质方面的保证,从而从深层次上促进金融生产力方面的提高。目前大量富有效率的技术创新项目面临着融资方面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对于金融发展对TFP 增长的促进作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2)技术创新的作用

3.产品创新

(1)产品创新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金融创新中与传统业务的关系

当我们开始大量的扶持金融创新时,还应该正视的现实是:在存量业务的规模中,传统的业务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创新业务所占有的效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注意处理好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与平衡则是一大课题。

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对于衍生金融产品来说,金融风险是相当的大的。由此我国的商业部门应该注意这些难以预料的风险,提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避免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既需要开拓创新,也需要量力而为,需要充分的考虑客观的实际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良性的发展是建立在可控的风险下的,所以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防范的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依法经营之间的关系

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进行。

(2)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推出的产品规模大但效益不足

最近几年间,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十分火爆,创新产品的种类日渐丰富,如浦发银行就有“汇理财”计划,广大银行有“同升三号”交通银行有“得利宝”建设银行有利得盈等,产品花样繁多但是大多都是以吸纳性和移植性的产品为主,许多产品都是模仿国外的产品研发如保理业务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另一方面,我国银行开发的产品同质化过于严重,各个银行互相模仿,并无实质性的创新。

(3)我国银行的产品创新缺乏整体的规划

我国银行设计产品时明显没有长远的设计与规划,比如,研发部门主要负责的是部门的利益,并没有考虑整个银行未来的发展。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很缺乏。而且由于是国有银行的原因,许多银行的创新都是不考虑顾客的实际的需求。单单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造成了效益的惨淡。

(4)银行开发的产品缺乏多样化

我国的银行显然缺乏市场的定位,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对于客户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这样使得许多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著名的“二八定律”,银行的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于是许多的银行就专门为了垄断的企业与大型的企业设计产品。但是相应的,中小产品

4.金融环境方面的问题

(1)国内的建制相对来说是比较的落后的

我国近来的法律法规明显跟不上金融环境的步伐。例如,银行理财及电子服务业务缺乏相应的法律的保护。产品创新的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法律建设之间的矛盾,会使得新兴的金融创新产品存在着法律风险。

(2)金融监管制约了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对我国银行表现出的作用是抑制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使得银行缺乏创新的动力。利率管制剥夺了银行对于创新产品的定价权,使得银行没有研发的动力及热情。还有金融监管的分业监管使得银行只能在传统业务的低层次产品中创新。这使得银行没有创新的空间。一味的死守传统的制度是对于创新最大的抑制。

(4)金融产品创新的内容

5.服务创新

(1)服务创新的概念

金融服务创新

银行文化:银行服务走出去。“现在的银行文化是“等”文化,是“坐商”文化。坐在办公室里面等企业来,不断按照银行的要求来,” 将来,银行应建立“走出去”文化,真正建立一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保险文化就是走出去文化,上门服务,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未来应该让服务变成产品让用户按键,服务变成更简单的操作。甚至互联网远程操作。”

(2)服务创新的内容

资源配置:金融中介的项目审查及其结果,具有重要的市场信号功能,受此信号的指引市场资金将不断撤离劣质项目,并进入富有效率的项目 。这种市场指引作用要鼓励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创新。金融系统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评估并提供资金,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技术创新项目面临的融资约束,推动的技术进步。

七、促进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融资渠道

首先,为了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解决融资困难和实体经济的困境,金融机构应该放宽准入的门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得民间资本开始发展,诸如中小额的贷款机构,农业贷款机构将会发展起来,同时将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多层次,多竞争,秩序井然。其次,融资的门槛也应该相应的降低。类似新三板等门槛较低的业务可以用来为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服务。

2.针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弊端,有效防止风险

金融创新不只是可以带来市场的驱动力,也同时带来了市场的风险。所以市场不得不针对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加以防范。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和法规提升交易者的信心,使得作假的上市公司不能在资本市场发展。尤其注意的是,对于假借金融创新,包装低质量的产品进入资本市场的行为应该严厉追究。因为这些假创新降低了市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勇.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思考经济观察报.2014年01月11日 11:18.

[2]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大而不强怪圈上海博道投资有限公司,2014.

[3]周其仁.改革改革优先序与短期增长风险.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

篇9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08-02

[作者简介]刁克武(198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003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只有526亿美元,但与2002年相比,增幅达到了46%。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贸易额超过了200亿美元。2011年和2012年分别达241亿美元和277亿美元。中国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是由保险、银行、证券等领域构成,保险服务贸易额从2003年的487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39亿美元,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贸易额2012年达38亿美元[1]。

二、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美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具有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其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就是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美国服务部门的总增长速度。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从2008年的63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7948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顺差从2008年的45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85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20%左右[2]。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金融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03―2013年十年间服务贸易出口额持续增长53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额也增长了近80亿美元。第二,金融服务贸易处在顺差,其中保险服务贸易处于逆差。对于保险业务,美国既进口又出口。第三,美国金融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金融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美国支柱性产业。第四,美国主要的金融贸易伙伴为欧盟和拉美国家。美国对欧盟和拉美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美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0%和25%,美国对欧盟和拉美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分别占全美金融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50%和35%。

三、中美金融服务贸易比较分析

(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业务、市场以及监管制度的创新。从金融初期产品出现的时间看,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经出现了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相比而言,中国在20世纪末才出现可交易金融产品。美国具有相对完善的创新体系,其不仅在商业票据、国库券、回购协议、政府短期证券等传统产品方面占有优势,而且还创造了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以及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等全新概念。此外,美国金融业已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运作。中国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利率并未完全自由化,央行只准许各银行在标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10%~20%,所以与利率相关的贷款类金融创新因缺乏市场基础而难以实现,资产证券化业务尚未实践,国内银行、证券业务网络化运作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也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中国的证券和保险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其次,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金融衍生工具是作为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中国指数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衍生工具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第三,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债券融资额远远低于股票融资总额,说明中国融资结构失衡,而与之相对,美国的股票市场规模和债券市场规模基本匹配[3]。

(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度比较分析

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对外开放金融领域,不断健全金融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从而吸引了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驻美国。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逐步趋于完善。但是由于对外资银行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从而导致国内银行竞争力相对减弱。美国联邦储备国际银行委员会制定了一部对外国银行在美实施金融活动统一管理的《国际银行法》,从而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1992―1998年中国先后开放了4个经济特区和13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加入WTO以后,中国逐步扩大了对外资银行的开放力度,外资银行可以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在中国开办合资银行,并且在经营两年后可取消经营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限制,三年后准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在指定地区与中资银行享有同等的权利。

(三)金融服务贸易监督体制比较分析

美国对于金融采取多头的功能监管模式。监管体系由联邦和州监管交织而成,常常会出现各州机构或联邦之间司法和权益的重叠现象。美国的信息监管延伸至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安全监管直接作用于所有金融集团;金融监管广泛运用于各家金融机构。

中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组成,共同协作对金融服务业进行分业监管。在这种分业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全国金融业的最高主管机关,它不仅负责银行业和信托业的监管,还要从宏观上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予以指导,以保证整个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银监会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证监会作为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对全国保险业和保险市场的统一监管。

篇10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86-01

一、“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提出

“幸福导向型产业”作为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国内首次提出的新概念。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幸福导向型产业”这个概念随之首次亮相。“幸福导向型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广东的发展实际。近年来,广东在经历了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全省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国前列,推出的诸多“倒逼”政策,促使越来越多资本、土地、劳动力向更多附加值、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端方向聚集。今年的广东省党代会报告淡化GDP数字,消除GDP崇拜,而创造性提出要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现的是在指导观念上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表明广东今后不仅是发展产业,还要在发展中带来物质享受,让老百姓普遍体会到幸福。正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所言,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将让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见物又见人”。

二、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内涵分析

界定幸福导向型产业内涵是研究幸福导向型产业以及制定幸福导向型产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导向,也要体现幸福导向型产业的特征,更要体现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外延。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使它不仅具有经济学的意义,同时还兼具社会学的意义。传统的产业转型升级“只见物不见人”,而幸福导向型产业则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既见物又见人”。它从人们现实需求出发,从最低层次的衣食住行需求到精神生活追求,淡化了GDP崇拜,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对纠正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错误片面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幸福导向型产业:

第一,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共享式发展。虽然短期内幸福导向型产业所贡献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无法与传统的一些大型产业项目相提并论,但该产业的发展自始至终就非常注重将产业发展成果惠及绝大部分民众,所追求的不再是物质的“数量”而是生活的“质量”,而绝不是将产业发展高端化、富贵化,让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

第二,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跨越式发展。“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必须摒弃以往片面追求“规模型”或“数量型”的发展思路,科学进行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广泛应用网络技术、低碳技术等高新技术,以高品质的幸福需求引领和带动“幸福导向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生态文明式发展。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变迁史表明,建立在旧工业文明和物质经济之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使人类陷入人与自然冲突的严重生态危机。可预计,下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领头产业,必定是能破解这种生态危机、以追求人类幸福最大化为根本动力的一组新兴产业群。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一种走生态文明之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兴产业。

三、广东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对策建议

幸福导向型产业,既是广东瞄准全球产业革命新趋势、继续争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战略举措,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由之路。围绕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广东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产业发展观念

幸福导向型产业是一个全新概念,是幸福社会必不可少的、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产业,需要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观念。面对全球新的文明转型和产业变革调整,广东必须围绕人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认真考虑人的生存快乐和内在需求,在设计新产品和开发新服务时注入更多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率先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智能监控等与重大民生需求密切相关的“幸福导向型”新兴业态。

(二)制定一揽子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建议根据“幸福广东”建设需求,选准最迫切、最需要培育的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克,带动产业体系整体突围,并培育和扶持一批幸福导向型产业的重点企业和示范基地。同时,围绕健康服务、低碳环保、时尚创意、体闲旅游、数字娱乐等幸福导向型产业重点领域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重点对惠及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点产业集聚园区予以一定的税费返还和贴息资助,形成政策叠加倍增效应,推动“幸福导向型”产业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极。目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做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和安排,包括出台“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等八项行动计划,并将专门制定出台“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

(三)着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以制定实施幸福导向型产业技术路线图为着力点,集中力量开展产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发攻关,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螺旋融合,协同推进幸福导向型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建议广东从“民生幸福”角度出发,大力开展幸福导向型产业领域的“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实现市场需求拉动与科技创新驱动协同用力。此外,广东也要围绕“幸福导向型”产业重点领域,规划和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重点规划建设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四)不断加大科技金融支持

建议广东依托已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省市联合风险准备金,引导银行加大对幸福导向型产业信贷支持。争取设立广东“幸福导向型”产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发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新金融业态,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特别融资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推出专门针对“幸福导向型”产业的金融创新产品,探索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等幸福导向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并推广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型融资工具。

(五)规划建设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

建议广东以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及专业镇等为载体,促进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产业、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各个集聚区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集信息、研发、金融、培训、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入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广东可重点推进高端创新资源向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顺德中国南方智谷、中国农业科技华南创新中心等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集聚。推动广州、深圳、佛山三大汽车整车产业基地,广州设计港、国家网络动漫产业基地,广东数字家庭国家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篇11

本周一市场延续上周五指数回调走势,受银行、券商等权重板块调整走弱,成交量萎缩;创业板则在互联网科技大涨带动下再度刷新历史高点。主板市场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未来有望得到推广的消息影响下,市场热点从自贸区、金融创新概念转向养老地产、互联网金融、通信服务和智能医疗板块。

大成基金分析,由于经济有初步企稳倾向,指数更多将呈现出震荡特征,仍然较为看好估值具备吸引力的蓝筹板块,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可选消费品板块,以及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部分新兴成长板块,具体体现在金融、地产、汽车、家电和传媒、环保、互联网等领域。

益民基金:

股指短期或保持强势

上周沪市呈现震荡上涨格局,量能巨幅放大,环比增加超过50%,表明投资者交投活跃,热情不减。盘中,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带动的金融板块表现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以传媒为首的新兴行业似乎也有卷土重来的势头。展望未来,益民基金认为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股指保持强势震荡、而个股轮番表现的格局有望延续。同时建议投资者可以遵循以下几条逻辑来配置资产:一方面,继续关注以自贸区、养老、二胎等为首的主题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符合“调结构、促改革”方向,有业绩支撑的“真成长”依然值得中长期关注。

银河基金:

成长股回调可考虑买入

银河基金认为把握新兴经济发展方向是其近两年来的主要着眼点。与2010年不同,今年以来成长股的行业特征很清晰,如手游、传媒、新媒体等,很有逻辑可循。对市场的风险,银河基金认为,“如果有10%~20%回调就可以作为买点。如果不回调,除非有系统性风险,否则难以有大的亏损。系统性风险:一是经济增速大幅下降,这个短期无需担心,但中期会发生;二是金融风险,这一看美国QE退出,二看国内央行如何应对,对此目前看不到大的风险;三是成长股供需改变,这个虽然可能出现,但未必会很快推出,即便推出,开始可能有一次系统性冲击,但之后会是分化行情。”

篇12

一、新概念框架的定位及其结构

理事会认为概念框架在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务处理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尤其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需要一套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概念清晰、内容完整、逻辑一致的概念体系来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和概念基础。为此,理事会在新概念框架中,将概念框架定位为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帮助理事会在一致的概念基础上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此,理事会强调,新概念框架应当是一个全面的框架,应当涵盖理事会在会计准则决策中所涉及的最为重要和主要的议题,应当能够帮助理事会更好地制定出一套内在一致的会计准则,特别是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无论是在同一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范还是在不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范的,均应当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概念框架应当在其中起到统驭作用。

二是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在通常情况下,财务报表编制者应当基于各具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拟定其会计政策,进行相应会计处理。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于某项或某类特定交易,在尚没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或者在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但该准则允许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情况下,财务报表编制者可能需要依据概念框架来拟定(或选择)其适用的会计政策,即财务报表编制者需要按照概念框架的要求,依据能否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能否达到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等,来决定其所应采用的会计政策。

三是帮助所有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诠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近年来,由于交易越来越复杂和有关方面对财务信息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得相对复杂,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实问题,而通过概念框架则可以为此提供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有关方面可以通过概念框架中的理论和概念基础,更好地理解理事会为什么在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做出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其决策依据是什么,其成本效益是如何考虑的。毫无疑问,这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很有助益。

基于此,新概念框架主要规范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什么、什么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如何界定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要求等财务会计基本问题。具体而言,新概念框架从结构上共分八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第一章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涉及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及其局限性,关于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对主体的索取权和这些资源和索取权变动的信息,以及关于主体经济资源使用的相关信息等内容。

(二)第二章为“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主要涉及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以及对有用财务信息的成本制约因素等内容。

(三)第三章为“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主要涉及财务报表的范围界定和报告主体的界定等内容。

(四)第四章为“财务报表要素”,主要涉及财务报表要素的组成及其定义等内容。

(五)第五章为“确认和终止确认”,主要涉及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过程、确认标准以及终止确认等内容。

(六)第六章为“计量”,主要涉及可选择计量基础的组成及其所提供的信息、选择计量基础时所应考虑的因素等内容。

(七)第七章为“列报和披露”,主要涉及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目标及其原则、财务报表要素分类的原则、财务报表信息归总的原则等内容。

(八)资本和资本保持的概念,主要涉及资本的概念、资本保全的概念和利润的决定、资本保全调整等内容。

以下将对上述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介绍,并评估其影响。

二、新概念框架修订完善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新概念框架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关报告主体的、对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做出有关向主体提供资源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原概念框架将财务报表的目标定位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新概念框架相比于原概念框架,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

1.引入“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概念。理事会认为,理事会有责任拟定财务报告的目标,而不仅限于财务报表目标,尽管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部分,理事会讨论的许多问题也主要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问题,但是如果概念框架的范围仅限于财务报表范畴,明显过于狭窄,比如有关公司战略、风险、未来预期等相关信息,可能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揭示,但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理事会同时认识到,不同的使用者可能有不同的信息需要,从而要求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或者相关报告,理事会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当聚焦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如果需要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及其报告,其成本将非常高昂。因此,理事会认为,新概念框架和未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围绕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仍然是满足使用者需要最为有效的方式。

2.明确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这些基本使用者(PrimaryUsers)。理事会认为,许多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通常无法要求报告主体直接向他们提供信息,因此,他们只能依赖于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大多数财务信息。基于此,理事会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界定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基本使用者,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了满足这些基本使用者的决策信息需要。而在原概念框架下,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理事会认为原概念框架的使用者群体过于宽泛,作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其基本目的应当是满足那些无法直接从报告主体中获取财务信息但又需要做出有关向主体提供资源决策的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这些使用者无疑应当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至于其他诸如监管部门、公众等,他们可能会发现通用目的财务报告对他们也是有用的,但他们不应是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基本服务对象。

3.明确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满足的基本使用者的决策主要是资源配置决策(ResourceAllocationDecisions)。原概念框架在描述财务报表目标时,只强调财务报表要满足使用者的经济决策(EconomicDecisions)需要,但没有对经济决策的涵义和范围做出清晰界定。新概念框架认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主要满足基本使用者的资源配置决策需要,将使用者的决策明晰化。理事会认为,使用者的这些资源配置决策主要包括三类:(1)购买、出售或持有权益或债务工具;(2)提供或者结清贷款或其他形式的信贷;(3)对会影响主体经济资源使用的管理层行为行使表决权或施加影响。理事会认为上述资源配置决策依赖于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信贷者所预期的投入资源的回报,而对这些回报的预期又依赖于他们对报告主体两个方面情况的评估:一是对主体未来净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情况的评估;二是对管理层关于主体经济资源经管责任(Stewardship)履行情况的评估。为了进行这些评估,这些使用者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关于主体经济资源、对主体的索取权以及有关这些经济资源和索取权变动情况的信息;二是关于主体管理层如何有效率和有效果地解脱其使用主体经济资源的责任情况。而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使命便是尽可能地提供这两方面的信息,以满足使用者评估主体现金流量和管理层经管责任履行情况的需要,并进而为其资源配置决策服务。

新概念框架较好地构筑起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使用者、使用者决策、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信息需要及其与财务报告2之间关系的逻辑体系,澄清了经管责任在财务报告目标中所扮演的角色,使财务报告目标更加清晰一致,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二)关于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那么什么样的财务信息是有用的,就显得十分重要。新概念框架对有用的财务信息应当具备哪些质量特征做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并建立了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新概念框架认为,有用的财务信息应当具备相关性(Relevant)和如实反映(FaithfulRepresentation)两个基本的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新概念框架提出了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四个提升性质量特征,新概念框架还认为有用的财务信息还需要考虑成本制约(CostConstraint)因素。

1.关于基本质量特征

新概念框架规范了两个基本质量特征:一是相关性;二是如实反映。

新概念框架规定,相关的财务信息应当能够使使用者做出的决策有所不同,换句话说,有能力使使用者做出不同决策的信息是相关的。如果财务信息具备预测价值(PredictiveValue)和(或)确证价值(ConfirmatoryValue),则表明该信息有能力使使用者做出的决策有所不同,从而表明该信息是相关的。新概念框架还强调,重要性(Materiality)是基于有关项目性质和(或)程度的、在主体特定层面的相关性。

新概念框架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其意在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实质,因此将“如实反映”作为一项基本的质量特征。“如实反映”要求在最大程度可能的情况下,有关信息应当完整(Complete)、中立(Neutral)和无差错(FreefromError),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要求完全正确。新概念框架强调,中立性需要审慎判断的支持。审慎性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判断时应当保持谨慎,即资产和收益不得高估,负债和费用不得低估;同样地,资产和收益也不得低估,负债和费用也不得高估,否则它们会导致未来收益或费用的高估和低估。

2.关于提升性质量特性

除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两个基本质量特征外,新概念框架提出了有用的财务信息的四个提升性质量特征,即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新概念框架强调,这四个质量特征可以使信息的有用性进一步增强,但它们不能使无用的信息(比如不相关的或者不如实反映的信息)变得有用。换句话说,这四个提升性质量特征扮演的是“锦上添花”的角色。比如,可比性可以使使用者辨认和理解有关项目的异同;可验证性可以使使用者确信相关信息是否如实反映了其意在反映的经济现象;及时性可以使使用者在其决策时及时获得能够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可理解性要求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清晰、简洁从而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等。

3.关于成本制约因素

新概念框架认为,成本一直是财务报告所能提供信息的一个制约因素。在考虑成本制约因素时,新概念框架强调,理事会应当评估要求主体提供特定信息的收益是否能够超过编报和使用这些信息的成本。新概念框架还强调,理事会在制定准则考虑成本制约因素时,应当从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审计师、学术界以及其他方等广泛的范围获取有关新准则的成本和收益信息,而且这种成本-收益的考虑不应当局限于单个报告主体,应当从广泛的财务报告整体范畴来考量。

4.关于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变化

在原概念框架下,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四个主要的质量特征,其中,重要性纳入相关性范畴,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和完整性纳入可靠性范畴,及时性纳入相关和可靠信息的制约因素范畴。新概念框架与原概念框架相比,在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是建立了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新概念框架区分了基本质量特征和提升性质量特征,把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作为有用的财务信息必备的基本质量特征,突出了这两个质量特征的重要性,其他质量特征(如原概念框架中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则作为提升性质量特征,这对于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的处理更有指导意义。而原概念框架没有做这方面的层次区分,容易导致在涉及具体会计处理时出现相关信息质量特征取舍上的困难,甚至顾此失彼或者轻重难分。

二是将“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作为基本质量特征。新概念框架不再保留原概念框架中的“可靠性”质量特征,取而代之以“如实反映”质量特征。理事会在2010年修订概念框架时已经做出了该项决议,但之后收到了不同的反馈意见。为此理事会又对此进行了重新审议,理事会最后决定保持原来的决议,即将“如实反映”而不是“可靠性”作为基本质量特征。其原因是原概念框架并没有清晰界定和传递“可靠性”的涵义,在实践和征询意见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于可靠性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将其理解为可验证性,有人将其理解为准确性,有人将其等同于在计量不确定性下的可容忍度等。显然,作为一个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应当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界定,而可靠性在概念和涵义方面不够清晰,为此,理事会决定使用“如实反映”的术语,并细化“如实反映”所包含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反映出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

三是进一步澄清了审慎性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的涵义和地位。近年来关于审慎性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争议,尤其是在2010年理事会修订有关财务信息质量特征部分内容时,基于审慎性有可能与中立性不相一致的考虑,曾经不再将审慎性包括在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相关内容中,为此引起了不少争议。新概念框架重新引入了审慎性的表述,强调审慎性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判断时应当保持谨慎,它不允许高估或者低估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即审慎性判断的行使应当不影响中立性或者应当与中立性相一致。

四是明确了计量不确定性与“如实反映”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新概念框架认为,强调“如实反映”的质量特征要求并不表明不能有计量不确定性,或者计量不确定性太高并不表明无法满足“如实反映”的要求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新概念框架认为,使用合理的估计是编制财务信息的根本特征之一,它不会降低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只要这些估计得到了清楚并准确的描述和说明即可。

(三)关于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

新概念框架新增了有关“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的内容,原概念框架没有相关内容。新概念框架将“财务报表”界定为“提供关于报告主体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情况的特定形式的财务报告”;将“报告主体”界定为“要求编制财务报表的主体或者可选择编制财务报表的主体”,明确报告主体不一定是法定主体,它可以是一个主体的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多个主体。报告主体界定的是财务报表的边界范围,因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新概念框架强调,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报告主体不是法律主体的情况下,有时要决定报告主体的恰当边界可能是困难的,因此,新概念框架要求从考虑主体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角度来决定其边界,即使用者要求的信息应当是相关的、如实反映的。

新概念框架根据新报告主体概念的界定,区分了合并财务报表、未合并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的概念区别。其中,合并财务报表提供的是母子公司作为单一报告主体的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信息;未合并财务报表提供的是母公司作为单独报告主体的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信息;汇总财务报表提供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非由母子公司关系联结在一起的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

(四)关于财务报表要素

新概念框架与原概念框架相比,在财务报表要素构成上没有变化,都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等五个要素,但是在要素定义方面,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新老概念框架下各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如表1所示。

新概念框架与原概念框架相比,主要针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作了改进:

1.关于资产定义的改进

关于资产定义的改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资产定义明确资产是经济资源,并进一步通过单独定义经济资源的方式将资产的实质界定为有潜力产生经济利益的权利,即将资产聚焦于权利而不是经济利益的最终流入,这是资产定义的突出变化,实现了资产的实质由传统的实物资产(PhysicalObject)到权利的嬗变,适应了经济金融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基本概念创新的需要。

二是新的资产定义删去了原资产定义有关“未来经济利益预期流入”的要求,即在资产定义中淡化了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标准,而原资产定义则要求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是确定的或者很可能的,这也是新概念框架对资产定义的又一个突出变化。

三是明确资产定义中尽管取消了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标准,但并不表明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很低的经济资源一定会确认为资产,新概念框架强调,资产的确认除了需符合其定义之外,还需要满足有关确认标准和计量要求等。

表1新老概念框架下财务报表要素定义

pagenumber_ebook=14,pagenumber_book=13

2.关于负债定义的改进

关于负债定义的改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负债定义明确负债的实质是转移经济资源的义务,而不是经济利益的最终流出。

二是新的负债定义通过对义务的界定引入了“没有实际能力可予避免”的新的负债标准,按照该标准,无论该义务是法定义务还是推定义务,无论该义务有确定的对手方还是没有确定的对手方,只要主体没有实际能力予以避免,即符合负债的定义,这是对负债进行进一步清晰界定的一大变化。

三是新的负债定义删去了原负债定义中有关“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的要求,和资产定义的变化相同,新负债定义淡化了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标准,使得在负债定义中,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要求降低了。当然,和资产定义的有关规定一样,新概念框架强调,负债的确认除了需符合其定义之外,还需要满足有关确认标准和计量要求等。

关于收益和费用的定义,尽管从字面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由于收益和费用的定义是依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而界定的,因此,资产和负债定义的变化其实在本质上也对收益和费用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影响。另外,新概念框架还强调,尽管收益和费用是从资产和负债变化角度进行定义的,但并不表明收益和费用信息的重要性低于资产和负债的信息,两者同等重要。

(五)关于确认和终止确认

新概念框架对原概念框架中的“确认”部分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完善,同时增加了“终止确认”的内容。

1.关于确认标准的变化

确认是指将符合财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益或费用定义的项目纳入财务状况表或者财务业绩表的过程。

原概念框架规定了两条财务报表要素确认标准:一是与某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主体;二是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符合这两条确认标准,相关项目才予以在财务报表内加以确认。

新概念框架对该确认标准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不再保留原概念框架的两条确认标准,而是按照原则导向,建立了新的确认原则和标准。新建立的确认原则是将确认标准明确指向财务报告目标和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上,即如果因确认所产生的有关资产或负债和相应的收益、费用或权益的变动信息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是有用的,则表明该确认是恰当的。具体而言,新概念框架在要求有关项目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两条确认标准:一是有关资产或负债以及相应的收益、费用或权益变动的信息是相关的;二是如实反映了有关资产或负债以及相应的收益、费用或权益变动的情况。有关项目只有在满足这两条确认标准的前提下,才能予以确认。

关于上述确认标准中的“相关性”标准,新概念框架强调,该标准可能会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资产或者负债的存在是否有不确定性;

二是即使资产或者负债存在,但是相关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可能性较低。

关于上述确认标准中的“如实反映”标准,新概念框架强调,该标准可能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计量不确定性的影响。新概念框架强调,在许多情况下,都会存在计量不确定性,有时即使存在较高程度的计量不确定性,也不能阻止有关会计估计提供有用的信息。当然在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有关资产或负债可获得的所有相关计量都存在非常高的计量不确定性,而且没有一项计量能够提供有关资产或负债(包括相应的收益或费用)的有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资产或负债就不符合确认标准,就不应予以确认;

二是确认的内在不一致性(即会计错配)。新概念框架强调,在有些情况下,确认一项资产或者负债,要考虑相关的资产或负债是否也应予确认,如果相关资产或负债不确认,可能会导致资产负债确认上的内在不一致(会计错配),从而无法如实反映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全貌;

三是列报和披露的要求。新概念框架强调,确认只是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一环,考虑相关信息的列报和披露要求,有助于更好地使所确认的金额如实反映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或费用等情况,因此在考虑确认条件时应当将其与有关列报和披露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2.关于新增的终止确认的内容

终止确认是财务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已确认的资产或负债最终都会涉及到终止确认问题,为此需要统一规范相应的处理原则,但是原概念框架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为此,新概念框架增加了终止确认的内容,规定终止确认是指将已确认资产或负债的全部或部分从主体财务报表中移除,终止确认通常发生在有关项目不再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时,其中,对于资产而言,当主体对所确认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失去控制时,通常应当对该资产的全部或部分予以终止确认;对于负债而言,当主体对所确认负债的全部或部分不再有现时义务时,通常应当对该负债的全部或部分予以终止确认。

新概念框架规定了终止确认会计处理的具体目标,即终止确认会计处理应当旨在如实反映两方面的信息:一是终止确认交易事项发生后主体留存的资产或负债情况;二是终止确认交易事项导致的主体资产或负债变动情况。

根据上述具体目标,新概念框架根据不同的交易情形规定了终止确认的具体处理原则。比如资产报废了、负债到期了,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包括全部或部分)应当予以终止确认,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如果资产还没有报废或者负债还没有到期,但资产或者负债转移给了其他方,在这种情况下,新概念框架亦规定了相应的终止确认原则,即主体通常可以通过终止确认相关资产或者负债加上恰当的列报和披露来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转移情况;但在一些有限情况下,主体可能需要继续确认所转移的资产或负债部分,并将所收到的收入或者支付的支出确认为一项负债或者资产处理,同时加上恰当的列报和披露要求。显然,新概念框架对不同情形下的终止确认会计处理原则的规定,对于有关会计实务尤其是资产或负债的转移的会计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关于计量

原概念框架尽管规范了财务报表要素计量的相关内容,但内容非常简单,只是列示了四种不同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同时指出“主体编制财务报表最为常用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应用历史成本时常常结合其他计量基础”。原概念框架没有对如何选择不同的计量基础、选择不同计量基础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做出任何规范和明确,原概念框架也没有涉及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使用的公允价值等现行价值计量基础等相关内容。因此,原概念框架在为财务报表要素计量提供原则指引方面显得十分欠缺,也是原概念框架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概念框架在财务报表要素计量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用了较大篇幅构建了新的计量基础体系、明确了不同计量基础意在提供的信息以及选择不同计量基础时应当考虑的要素,是对原概念框架的重大改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构建了新的计量基础体系

新概念框架将计量基础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二是现行价值计量基础。

关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新概念框架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成本应当至少提供有关所计量项目的交易(或其他事项)价格信息,但原则上不反映价值变动信息;

二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并不表示有关资产负债的历史成本一成不变,有时也需要随着时间推移和情况变化予以更新,比如资产发生损耗需要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发生减值需要调减资产历史成本;履行负债义务所需转移的经济资源价值增加导致履行负债出现亏空,从而需要调增负债历史成本等;

三是对有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是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会计领域的具体应用,摊余成本属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范畴。

关于现行价值计量基础,新概念框架明确了以下几点:

一是现行价值应当提供有关计量日状况更新方面的信息,即有关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应当反映自前期计量日后包括在该现行价值中的现金流量估计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情况;

二是现行价值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在用价值(针对资产)和履约价值(针对负债)以及现行成本,其中,公允价值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当前预期;在用价值和履约价值反映主体特定的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当前预期;现行成本反映当前购买相同资产需要支付或者承担相同负债应当收到的金额。新概念框架从而对公允价值、在用价值和履约价值、现行成本的概念及其所反映的现行价值信息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区分。

2.明确了选择不同计量基础应当考虑的因素

新概念框架明确,选择不同计量基础应当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相关性和如实反映,以使所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由此可见,新概念框架在明确选择计量基础应当考虑的因素时,和前述确定财务报表要素确认原则和标准应考虑因素一样,均指向了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和财务报告目标上,从而使得整个概念框架的逻辑体系更加严谨、更加内在一致,也更有说服力。

具体而言,关于一项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信息能否满足相关性的要求,新概念框架认为,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资产或负债的特征,比如有些资产或负债对市场因素或其他风险非常敏感,其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者认为有关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信息对他们是有用的、重要的,那么,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历史成本可能就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而现行价值则可能能够满足提供相关信息的需要。

二是资产或负债贡献于未来现金流量的方式,比如,一个主体的业务活动需要把若干不同的经济资源组合在一起才能间接地产生现金流量(如固定资产,一般需要和其他经济资源组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现金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可能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反之,如果资产或负债能够直接产生现金流量,那么现行价值计量基础有可能能够提供相关的信息。新概念框架强调,资产或负债能否直接产生现金流量和主体的业务活动是判断一项计量基础是否满足相关性要求的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关于一项计量基础所提供的信息能否满足如实反映的要求,新概念框架认为,主要受到计量不一致性和计量不确定性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计量不一致。新概念框架认为,当财务报表包括计量不一致(会计错配)时,这些财务报表在某些方面有可能无法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一项资产或负债与另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现金流量直接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这项资产或负债及其相关的资产或负债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进行计量,有可能无法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对该类资产或负债及其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可能需要采用相同的计量基础;

二是计量不确定性。新概念框架强调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资产或负债采用某计量基础进行计量但存在计量不确定性,甚至较高的计量不确定性,并不表明该计量基础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对资产或负债采用某计量基础进行计量,但计量不确定性如此之高,以致于无法充分地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考虑选择采用其他计量基础计量这些资产或负债是恰当的。

新概念框架还讨论了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中,提升性质量特征以及成本制约因素对计量基础选择的影响,并提供了有关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技术方面的指引,这些内容都是新概念框架相比于原概念框架的重要突破,对于未来会计计量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关于列报和披露

原概念框架没有涉及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内容,新概念框架增加了相关内容,对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的目标、原则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抵销、汇总等原则进行了明确,尤其是对损益及损益表、其他综合收益及其转回等列报和披露原则作了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定位损益表(TheStatementofProfitorLoss)为反映报告期间主体财务业绩的基本报表;

二是明确损益(ProfitorLoss)可以是一张财务业绩表的单独部分(如损益是综合收益表的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张单独报表的内容(如单独的损益表);

三是明确所有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原则上应当包括在损益表中;

四是明确在例外情况下,理事会可以决定将某些收益或费用项目(主要源自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的变化)排除在损益表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从而更加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业绩,向使用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

五是明确所有包括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原则上均可在以后期间转回至损益,只要该转回能够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或者更加如实反映主体的财务业绩,如果该转回无法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或者无法更加如实地反映主体的财务业绩,那么理事会可以决定对该包括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在以后期间不予转回。

(八)关于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

原概念框架对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进行了专门阐述,新概念框架也专辟一章介绍了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及其对利润决定的影响,除个别文字修改外,新概念框架对原概念框架在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没有作任何原则性的修改。本文为此对该部分内容不再赘述。

三、新概念框架修订完善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审计实务发展的影响

新概念框架是理事会应对近二三十年来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以及使用者信息需求变化等的需要而做出的一次财务会计基本概念领域的变革,尽管新概念框架本身不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范畴,但它对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审计实务的发展则有着较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概念框架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影响

新概念框架虽然本身不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它的实质是准则之准则,即它扮演着统驭和指导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角色,是理事会研究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出各项技术决策的理论源泉和概念基础,新概念框架在本次修订完善中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了概念框架的这一作用。

pagenumber_ebook=17,pagenumber_book=16

基于此,新概念框架对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报告主体、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原则的明确、修订和完善,必将对理事会的决策和未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新财务报告目标聚焦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基本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要求理事会在未来研究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需要更好地研究基本使用者的决策模型及其信息需要;新概念框架突出相关性和如实反映这两个基本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并将其贯穿于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的全过程,要求理事会在做出相关决策时需要更充分地考虑这两个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新概念框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了重新定义,将资产和负债的本质定位为“权利”和“义务”,并在定义中取消了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可能性”标准,强调通过判断“是否有潜力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主体”或者“主体是否有实际能力避免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主体”来看有关权利和义务是否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这使得现行实务中某些目前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项目,未来有可能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从而对资产和负债的界定和范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新概念框架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大量具体规定,为理事会做出有关项目的确认和计量决策设置了具体约束条件、标准和原则,将会进一步增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在一致性,增强准则的可理解性和说服力。总之,新概念框架为理事会制定和发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设置了更加清晰一致的约束和指引框架,有助于理事会更好地制定一套全球公认的、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二)新概念框架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并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因此,新概念框架的修订完善毫无疑问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是有影响的。

中国于2006年2月15日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3,该基本准则扮演着中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角色,但是该基本准则是基于原国际概念框架的有关内容制定的,随着新概念框架的和生效,新概念框架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国基本准则未来将何去何从。

显然,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完善势必需要提上议事日程,否则会出现具体准则的制定与基本准则不相一致的情况,即未来具体准则可能是根据与新概念框架下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而制定的,因此具体准则可能已经体现了新概念框架的理念和原则,但是基本准则仍然遵循的是原概念框架的理念和原则,这种情况不仅会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可能会对有关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会计实务的处理产生困扰。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现行基本准则属于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属于部门规章),对其语言、范式、约束力等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而新概念框架则明确不属于准则组成部分,不存在上述特殊性,这也使得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完善可能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未来在修订我国基本准则时,如何对基本准则进行定位或者重新定位,如何摆布好基本准则与概念框架之间、法律与概念指引之间的关系,将是一大挑战,需要有关理论和观念上的创新与突破。

(三)新概念框架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影响

前已述及,新概念框架除了规范和约束理事会的决策行为、指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外,还发挥着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及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理解和诠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于某项或某类特定交易尚没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情况下,财务报表编制者可以依据概念框架来拟定其适用的会计政策,对相关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新概念框架对会计实务处理其实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正确学习、理解新概念框架的内涵、变化及其影响,显得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即各项会计处理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理由往往来自概念框架,掌握新概念框架的精神和内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助于更好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有助于更恰当地选择有关会计政策(在有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会计政策选择的情况下),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四)新概念框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执业依据和准绳之一,新概念框架的修订完善无疑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充分评估新概念框架对审计实务的影响,及时做好应对工作。具体而言,新概念框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概念框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更有针对性的、更准确的专业意见和专业服务。

二是新概念框架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开展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工作,通过新概念框架提供的有关概念基础、理念和原则要求,敦促和推动客户遵循准则,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减少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篇13

经营模式趋于多样化

经过金融危机的检讨,尽管中国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仍然面临缺乏精通银行运作模式,还没有建立适应综合经营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也没有与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内控体系还不尽严密,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但通过综合经营实现经营模式战略转型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会否定或延缓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2009年也将是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加快推进的一年,但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外,商业银行的全能银行模式也将成为一种探索和探讨的模式,而在两种传统的综合经营模式之外,部分综合经营也将不断出现。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多样化选择,不仅仅是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对监管体制的重大挑战:一是风险控制监控和监管“防火墙”的建立。如何在进行综合化经营过程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如何在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建立“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风险的积聚和放大,是监管体制设计的最大挑战和要素。二是综合性产品的监管挑战。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等业务的兼容和融合,对各业务内部和各产品之间构建独立、权威性的风险监督、评价管理体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健全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三是监管的协调性挑战。各监管部门之间如何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监管。

金融创新重归理性

创新一直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持续和原始动力。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金融机构创新过度所致。中国一直被认为创新不足。事实上,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一直存在着过度和不足并存的问题。

整体而言表现为行业创新不足,但在具体商业银行和部分业务也存在着创新过度的问题,表现为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中的业务创新风险累积,一些业务以创新的名义和方式牟取高利或是绕过相关规定,伴随信贷规模控制导致的信贷资源稀缺,商业银行通过与资产业务高度相关的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迅速。

有的银行将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业务作为发放贷款的先决条件,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有的银行将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资产信托化和委托贷款作为腾挪和逃避贷款规模的手段,有的理财产品是变相让利,有的理财产品片面夸大收益而淡化风险。有的银行创新概念化,善于营造一些谁也不明白甚至也说不清楚的概念,有的热衷于借用国外一些银行的概念,而缺乏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反思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可能会回归理性,即所有的金融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都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充分提示和揭示风险,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政策,使风险程度处于可控的状态。特别是会更加注重资本充足率风险,拓展和完善资本有效补充机制,使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并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取向确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测量方法,应用完整科学的风险监控工具,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参数。

修正单纯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一直是西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目标,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也越来越注重利润的最大化。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利润最大化确定的以短期利润为主的激励机制和以高杠杆率牟取暴利的经营模式为这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其病态的盈利创新与恶性竞争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出现的精英至上主义,只追求业务量和高利润而不顾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而利润最大化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也同样或多或少存在,有的银行一味强调贷款利率的上浮比率,以得到较高的盈利能力,忽视贷款对象的质量和贷款质量;有的银行将存贷比运用到极致,从而有可能导致流动性困难。

今后商业银行将需要重新评价对利润的追逐,重新认识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实现四大战略性转变:

一是经营管理战略由突出利润转变为利润和风险对立统一转变,要更加注重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力。把风险与收益统一考虑,同时设置一些中间性指标,如资本量目标、风险指标、安全性度量、流动性考虑等。二是增加资本的战略更加全方位,要更注重整体资本实力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三是要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要始终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并实现银行业务发展向银行的业务综合化、多功能化与专业化业务体系并存转变。四是银行的战略向更加注意银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与银行发展中的对立统一转变,提高银行的综合实力与对外信誉,增大无形资产,实现银行的理性经营。

对外投资提速且慎重

由于资本、资金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创新冲动下代客外汇交易、代客外汇理财、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渴望,中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外投资的步伐,无论数量还是频率都大大加强。目前,中国银行业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总资产2674亿美元。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对外债券投资,据报道,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总额为近1600亿美元。

而我们对国外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增加的幅度更快。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大小银行都有对外投资的冲动,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民生银行投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等;并且对外投资过于相信四大评级机构的评级,而四大评级机构对美国及相关国家评级偏高,这是值得警惕的。目前风险程度较高的非政府类债券、资产证券化品种比重过大,过于相信西方大金融机构的信誉、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对欧美金融机构所做的金融衍生产品缺乏风险认识,有可能因交易对手破产或违约而引发风险,也有可能因欧美金融机构构造的陷阱造成损失。

2009年,面对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对外投资机会,因此,不少商业银行也许会抓住这一时机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包括对国外银行的投资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投资。但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给我们海外投资的教训和损失,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也将更加审慎,特别是对外债券投资的选择需要更加注重低风险。

并购重组进一步加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