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篇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的“心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开放脚步的加快,中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与部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甚至严重资不抵债的矛盾日益突显。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近几年我国已在立法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但还远未形成一套积极高效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因此,适应我国国情发展,实现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市场退出的机制和原因

所谓市场退出是指金融机构作为法人退出金融业,不再存续经营。其核心是金融机构法人资格的消灭,即该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被剥夺或丧失。从退出的原动力来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分为主动式退出和被动式退出两种形式。主动式退出也称为自愿式退出,其主要特点是“主动要求离市”。被动式退出也称为强制性退出,是指由于法定的理由如资不抵债、严重违规经营、客户利益严重受损等,依据相关法律或行业制度,取消其经营金融业务的资格,其主要特点为“被迫退市”。

我国金融业自建立以来,基本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垄断性行业,政府一直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充当金融机构的“护航者”,因此以往我国金融业基本上不存在市场退出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金融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金融机构的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城市信用、寿险公司、财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和典当行等名目繁多的金融市场微观主体。截至1999年,全国共有金融机构199011个,其中仅各类银行业机构就近4万多家,全国金融从业人员也达到近300万人。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缺陷不断暴露,致使金融风险迅速积累并逐步显现出来。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管理粗放和信息失真等经营劣化问题纷纷涌出,成为我国金融企业市场退出问题最主要的金融背景。而中央银行实施的传统救济方法,既不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水平,反而常使中央银行背负巨大包袱。资料显示,仅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和农村基金会等工作中就发放了1400多亿元再贷款。

在此背景下,政府放弃了对金融机构一味予以保护的政策。以199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为标志,解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开始成为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信托业等各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

二、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和模式

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的典型案例有中银信托整顿、中农信公司关闭、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合并和光大国际信托公司转让等。我国在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时主要采取财政性措施,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救济型

一般包括再资本化和债股置换两种。前者即注资,如1998年3月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这一次30年期的国债是由这四家商业银行购买的,因为当时存款准备金率由13%降到8%,商业银行正好用这笔资金购买国债。后者就是债权转股权,如1996年10月中国光大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其中最大的债权人是一家国有石油公司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于是中央银行就决定把这些债权转为股权,约50亿元人民币,从而避免了这家信托公司的倒闭。实际上,光大信托投资公司在后来3年也没有收益,这种做法使债权人蒙受了损失。而因为这两家商业银行和石油公司都是中央财政独资的,这一损失也是中央财政的损失。又如,2003年末财政部动用现存资本核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继而又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对中、建两行进行注资等。

2、管理型

重组整顿一直是我国金融机构退出的主要路径。一般先由监管机构接管危机金融机构,后通过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协调,将危机金融机构进行强制性重组改造,全部或部分并入其他机构,而原有机构法人由此退市,表现为业态合并、部分业态转换和资产剥离新设等。始于1998年的信托业第五次清理整顿到2003年已经基本完成,清理整顿前的239家信托投资公司只有60家左右得以保留并重新登记。1999年国家设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就剥离了国有商业银行1万多亿的不良资产 。

3、制裁型

一般包括破产和关闭(撤销)。前者指法院强迫被债权人且不能确保到期清偿债务的金融机构破产。后者指金融监管机构运用行政手段宣布对经其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不可救助的、股东无力注资或救助失败的期货公司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终止其经营活动,对其债权债务进行清算,最终消灭其主体资格的行为。在实践中,我国往往采取后者。 迄今为止,我国只有1家金融机构真正通过司法程序进行了破产,那就是1998年的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因资不抵债而实行破产。此外,我国还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是通过依法破产而退出金融市场的。

三、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行政特征明显

我国在实践中对问题机构的处理过多地依赖于行政手段,这种做法虽然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手段,但也存在诸多弊端。第一,过多采用非市场化手段承担损失,长期看对金融业本身的成长不利。表面上问题机构被良性机构所整合,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提升相应资产的竞争力,反而令保留机构承担了巨大的压力,配置资源仍是计划性手段,无法达到优化整合的目的。第二,行政力量的主导特征往往使得金融机构退出的市场行为嬗变为“行政性退出”的政府行为,使政府承担了过大的责任。无论是直接再贷款还是债转股,最终都是中央银行承担了损失,因此依靠政府信用解决债务问题容易酿成政府的债务危机,甚至直接引发通货膨胀。第三,政府担保显然不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更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而由于缺乏市场力量的引入和配套,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成本极高。

2、监管预警吃紧

我国金融监管的成本很高,不包括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等在内,仅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就有职工167万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监管成本也在加大,但由此取得的社会净收益却不总是递增的。此外,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预警体系,往往使用“即时反应”的危机机制处理模式,使得监管部门背负沉重的压力,尔后的清算补偿等更是耗资费时。如广州国投案,从1998年10月起到2001年6月底方告结束,期间仅清算组聘请的毕马威、君信、渣打等三家中介机构就派出200人工作了三个月之久才初步得出清算结果。如果充分发挥提前预警的作用,必将有利于对症下药,从而降低一系列相应负担。

3、可操作性不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及《金融机构撤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完善,尤其是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企业破产法》,更是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机构可以破产,有助于我国建立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以《破产法》为例,其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定有关金融机构破产的实施办法,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担当破产申请人,提请法院启动破产程序。这是我国立法工作的一大进步,但针对具体实施细节仍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定,如条款所述“经营管理不善”、“严重危害金融秩序”等,对于达到什么程度没有规定,所要采取的措施也没有明确。而且,我国目前金融机构虽然以银行为主,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毕竟不能与银行混同。因此,金融业不同于一般企业,金融业内各业态也不应似《破产法》里采用“一体化”对待的标准,而是应当在协调以上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早日拟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由专门机关依据具体标准采取对应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市场退出的可操作性。

4、破产保障欠缺

我国的金融机构普遍产权不清,机构破产后由谁最终承担改革成本、兑付储蓄存款的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目前的基本原则是谁组建、谁管理就由谁负责,这种做法可能产生两个不良后果。第一,这实际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向流通中投放基础货币,而此时流通可能不需要货币的增加,如果由此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那么这一救助成本就太大了。第二,地方政府虽然做了还款承诺,但能否兑现可能有两种结果,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还可以还上;但对于落后地区的财政来说,也许根本没有偿还的可能,这容易引起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最终滥用地方政府的担保权。

四、改进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金融稳定是金融监管的中间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从长期看,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是统一的。没有较高的金融效率就无法保证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因此,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来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安排。

1、应弱化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手段,引导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以购并为主的主动性市场退出

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安排上,把握引入市场手段建立市场激励机制、政府按规则干预的原则。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制度建设。

(1)多渠道筹集援助资金。国外在救援有问题金融机构时,资金来源十分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要求也在提高,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救助形式的弊端将会不断显现。因此,要逐渐开辟多样化的援助资金,包括发行次级债券或特别国债筹集资金,由原有股东增资或引入新股东出资,中央银行采取再贴现、有担保的再贷款间接提供救助资金等手段,分担损失。

(2)引导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以购并为主的主动性市场退出。基于商业基础社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更加注重以购并为主的主动性市场退出,在20世纪 90年代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购并狂潮,并由此从外部治理和控制权市场的角度促进其内部治理水平的提高。当然这需要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和完备的产权交易机制,我国尚需假以时日。但众多“拉郎配”式的行政性重组必然会造成退出市场的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应该放宽持股资格限制,允许实力民营机构参与股权多元化。除此之外,从配套政策措施上,可以尝试推行“招标制”的市场化重组模式,由专门机构接管问题机构,在清算及国家适当注资后,支持优秀金融机构在吸引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参与问题机构的兼并重组,从而引导市场资源实现优化整合。

2、从事后的、注重审批和准入控制的监管,转向事前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强调持续控制的监管

传统的机构监管模式在日益多元化的风险面前已经显示出不适应性。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监管强调实时监管,强调行政审批和直接的资源分配,强调准入环节的控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监管必须有超前性和预警性,必须以风险为导向,要强调持续的监管,要有针对性和超前性、准确全面地掌握金融机构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建立持续监管的信息条件、风险预警体系和处置体系等。在具体实施上,可先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选择一系列动静态指标,赋予相应权重,挑选部分试点机构试行,并在试行中改进和完善,并最终推广到整个金融体系。如图1所示。

3、加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支持和可操作规范,使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依法、有序、规范进行

立法机关和金融监管当局应尽快制定颁布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如《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金融机构破产法》和《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管理方法》等等。改变过去个案式的、缺乏超前性的工作流程与机制,完善监管、惩罚等制度,增加对金融机构分类基础上的扶优限劣,明确鼓励优秀公司做大做强的具体方法等。在此过程中,必须在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金融现实,对适用范围内的市场退出界限与标准、市场退出的程序与原则等问题予以明确规定。

4、建立存款保险和投资者赔偿基金制度,保护小储户的利益和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存款保险不仅仅是一种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补救措施,其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更有着积极的意义。宜参照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组建全国性股份制保险公司,强制全部金融机构及财政等部门参股,融投资、援助、解困、保险功能于一体,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资信。

投资者赔偿基金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成立投资者利益赔偿基金组织,以公司化形式进行组织运作。初始资本可由国家财政拨付,但其成立后国家不再拨付资金,而是由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会员公司按照其总资产的一定比例缴纳投资者利益保护基金。该保护基金必须逐年实际缴纳,这主要是适用于被吊销金融经营资格或进入强制性清算程序的金融机构的客户的债权赔偿等。流程图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 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 王欣新:破产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胡大武:我国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立法剖析[J].上海金融,2007(7).

[4] 安启雷: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制度选择[J].金融研究,2003(10).

[5] 管斌:世界各国银行危机处理制度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0(10).

篇2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6-0080-04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经营管理不善,经多种措施救助无效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将不可避免。自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中银信托投资公司以来,金融机构资不抵债退出市场的事件不断增加,而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在运作中带有明显的行政随意性。日益复杂、多样化的市场退出实际,呼唤有健全完善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相匹配,为此,构建基于市场原则之上的法律化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问题金融机构就是接近或已经丧失金融清偿能力的金融机构。一个金融机构由健康状态向问题状态蜕变,是内因(金融机构自身的人成本和交易基础)和外因(市场失灵、金融监管失灵)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大量的市场资本,影响重大,问题金融机构安全有效退出市场,完善的法律体系不可或缺。

二、国外立法案例及其实践

(一)主要国家立法案例

1.美国。美国具有丰富的问题银行案例和长期的银行市场退出的实践,美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制度。1933年以后,美国建立健全了《银行合并法》、《存款保险公司法》和《处置信托公司法》等多方面的法律,以保障金融机构的顺利退出,保护个人债权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2008年9月,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7月21日,奥巴马正式签署《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简称《多德一弗兰克法案》。这是自“大萧条”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赋予FDIC对问题银行的处置权力。1933年7月,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式成立。FDIC是实现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核心机构,在全美境内为银行和存款机构提供存款保险。《多德一弗兰克法案》进一步强化了FDIC作为风险处置平台的作用。

2.欧盟国家。欧盟各成员国主要根据国内的金融法律和欧盟之相关规定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行为。如在英国,北岩银行的倒闭以及次贷危机的蔓延,促使英国政府决定大力改革金融监管体系。2009年2月出台的《银行法案》其主要内容是:设立特别处理机制(简称SRR),完善金融服务赔偿计划,强化稳定金融目标。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部门的严重缺陷,欧盟委员积极推进G20多伦多峰会提倡的金融改革,正在致力于修改《资本要求指令》,计划于2010年完成并于2011年底前通过立法程序。

3.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该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制定并建立一套规范、标准并能被各国所接受的有效银行监管原则和制度,其中就包括有问题银行的处理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方面的内容。

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国际银行业监管资本的缺陷,BCBS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讨论,已经基本完成了以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银行业监管改革方案(巴塞尔Ⅲ),并于2010年11月公开了《BCBS应对金融危机的监管改革方案一提交G20的报告》。

(二)主要立法启示

1.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往往需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各国金融实践证明:没有法律规范,就不会有良好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2.行政干预和金融机构主动性良性结合。由于金融市场的发达与完善,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往往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动性,恰如其分的考虑到启用金融市场的功能。同时,注重加强对政府金融监管权力的法律规制,通过制订完善详尽的法律,对金融监管机关在拯救问题金融机构和监督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过程中的权力、权力行使程序、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规范。

3.建立金融风险补偿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中的一项重要风险补偿制度,通过法律形式建立了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

4.重视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与重组。当银行面临信用危机和倒闭风险时,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各国政府一般均选择先对问题机构加以救助,在救助无望的情况下才进入退出程序。即使在退出过程中,也要最大限度地避免金融震荡。

(三)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措施及特点

次贷危机爆发导致全球大量机构破产倒闭,国际金融领域动荡,美国、欧洲、英国政府分别通过直接注资、购买股份、购买不良资产等方式救助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

1.从实施的目标和效果来看,应对金融危机时的机构接管措施具有以下特点:(1)接管是政府对濒临破产或倒闭的大型金融机构的缓兵之计,即不是要立即彻底拯救金融机构,也不让它即刻倒闭。(2)接管的直接和主要目标是对整个国家经济的救援,而并非对某个金融机构的救援。(3)接管能够迅速控制和化解金融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危机和破产风险,并最大可能避免市场波动。

2.从并购重组的主导者来看,政府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对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发挥了重要作用,危机时却具有与正常市场不同的一些特点:(1)对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等非直接方式对金融机构的救助。(2)并购会严重损害金融机构原有股东的利益。

3.从救助模式和实施目标来看,金融危机下的破产保护具有以下特点:(1)是一种金融危机下的事先破产模式。(2)直接目标是最大化减少资产损失,最小化债权人的危机成本。(3)是金融危机下对资产规模较小、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的金融机构所采取维护存款人利益的有效手段。

三、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及制度缺陷

(一)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立法现状

我国的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金融风险逐渐叠加,问题金融机构逐渐退出市场。近年来我国问题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逐步走入规范化,使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在一定程度上有法可依。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中,《商业银行法》第64

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8条、《证券法》第153条以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有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接管规定。托管是近年来我国处理问题证券公司中最常用的手段,虽然2005年《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第2条规定了对保险公司股票资产进行托管的定义。但关于托管具体的法律性质、受托公司的条件,各方当事人的权力、义务等,我国法律目前仍未有明晰的界定。另外,我国法律也针对停业整顿、重组、并购做出了相关规定,金融市场上中也存在着大量实践。

自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海南发展银行行政关闭后,撤销这种严厉的行政强制措施走入了我国的金融市场。《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9条规定、《商业银行法》第70条规定、《金融机构撤销条例》第5条,《证券法》第211条、第219条,《保险法》第86条都对撤销的适用条件、撤销主体及撤销后的清算做出了相关规定。

我国的金融机构走市场化的破产之路,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立法还是十分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新《破产法》、《公司法》等也涉及了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内容,但是其仍然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数量有限、内容单薄、可操作性也亟待完善。

(二)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

我国的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摸索,虽然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但处理问题金融机构时低效率、高成本的现状也折射出我国现行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的缺陷。

1.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缺陷

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协调、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粗糙和分散,相互抵触和法律真空的情形并存。主要表现在:

(1)现有立法规范特别是《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未能对撤销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存在较多的漏洞和空白点,法律适用性差。

(2)缺乏金融机构破产的专项法律。《企业破产法》未对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问题做出专门规定,依然适用过去那些散布在不同部门、不同效力层级的法律法规,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

(3)同法律法规之间适用条件极不统一,冲突明显,导致适法困难。如银行破产原因方面,内外资银行的破产原因不统一,城市信用合作社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破产原因不统一。

2.处置成本分摊机制不健全,援助资金单一且具有“准财政补贴”性质。

如何分摊被救助机构的损失,我国法律没有做出任何规定。目前,解决兑付储蓄存款等个人债权所需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来自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所提供的救助资金,另一方面来自地方政府从人民银行的借款。从金融实践看,最后贷款人制度在化解金融风险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拯救标准不明确、程序不完善等制度问题,客观上助长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央银行救再贷款是在国家财力有限和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由中央银行独立承担了救助资金,具有“准财政补贴”性质。

3.行政干预过度,救助成本过高。由于金融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行政行为缺乏规制,金融市场主体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市场退出效率低下。

四、完善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体系

完善和发展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最根本的是要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目前需要迫切建立和完善有问题机构市场退出的配套法律法规。

(一)完善金融机构撤销法律制度

1.尽可能减少监管机构在撤销中的自由裁量权,明确被撤销金融机构权益的保障措施。首先应当细化金融机构撤销的启动条件、审批程序等内容,保证撤销程序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其次应赋予金融机构明确的抗辩权,保障其市场地位不会受到随意侵害。此外,强化监管机构失职、等所应承担的责任,做到权责相统一。

2.完善托管制度,更好实现撤销目的。首先应将托管定性定位为民事委托关系,二者关系的确立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其次应明确托管机构应享有具体权利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最后建立有偿托管机制,促进托管行为的合法有序开展。

3.明确债权人权益的保障措施。监管机构应定期公告清算的进展及资产处置状况,防止被撤销的金融机构妨害清算以及清算组成员。

(二)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1.构建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不管是金融机构破产程序的诸多特殊事项,还是银行监管部门的职权定位,都需要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鉴于法律立法程序的复杂以及我国建立金融业破产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当前以行政法规形式建立相关制度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2.明确金融机构破产的立法目标。结合金融机构破产的立法和实践来看,其目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其一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这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二是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合理规范破产启动条件。首先是对金融机构破产原因在立法体例上可采用概括主义和列举主义并举,甚至可以确立量化标准,方便实践操作;其次,明确各类金融机构一律适用同一破产原因,不要人为造成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平等;最后,应将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自身及债权人同时列为破产申请人。

4.科学规范个人债权清偿制度。在金融机构破产清算中对个人债权的保护应区别对待:一是对于存款类个人债权通过建立存款保险等保障制度来对个人债权实行保护;二是对于人寿类保险和证券委托及投资基金等有委托性质的,采用转移办法。

(三)制定《存款保险条例》,建立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止个别银行挤兑而引起金融恐慌,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稳定运行。各国的实践经验证明:设计良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防止银行的挤兑,维护公众对银行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信心,使金融安全网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1.遵循有效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原则,加快推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2009年6月,IADI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共同了《有效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原则》,强调建立一个普适性强的存款保险框架,并特别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先决条件和具体设计,为各国推进存款保险改革提供了国际通行准则,我国应加快建立存款保险机构的步伐,尽快建立一部明确的《存款保险条例》。

2.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合适的存款保险模式,实现由隐性全额担保向显性限额担保平稳过渡。一是实行差别费率,以形成正向激励机制;二是建立强制性普遍参与原则,避免逆向选择,防范道德风险;三是在存款保险功能作用方面,应赋予我国存款保险机构部分监管职责,与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银行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协调机制。

3.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环境。我国应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和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良好环境。

(四)改革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

1.确立明确的救助规则。在我国制定一个明确的救助规则是必要的。其一,防止紧急贷款救助的滥用;其二,明确的规则可以减少贷款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其三,紧急救助的透明度维护公众信心。至于中央银行救助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可以通过其他手段予以补救。

2.完善货币市场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中央银行最后贷款手段的及时、灵活、有效的运用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和完善再贷款中的抵押贷款制度,保证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安全。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金融制度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措施,对于提高金融制度效率、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在某种意义上还处于“制度真空”的状态,为了适应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我们应尽快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法规,建立起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惠,金融混业经营下的利益冲突及防范对策[J].南方金融,2007,(6).

[2]魏革军,过度透支信用是危机的根源[J].中国金融,2009,(6).

[3]范湘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D].西南政法大学,2002.

篇3

首先,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直接融资的主力军,对做强实体经济“筋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净融资规模达3万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16.8%,债券融资成为除贷款之外实体企业获得资金的第二大渠道,融资成本也低于贷款成本。如果没有债券市场,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每年至少上升1000亿元。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稳增长方面,债券市场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融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停车场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均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仅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就为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铁路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提供融资上万亿元。调结构方面,债券市场已成为绿色产业、公共交通、环保技术等领域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补短板方面,债券市场持续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新兴农业主体、家庭农场等“三农”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并支持创业投资企业、融资租赁企业等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发债融资,从多个角度拓宽小微企业资金来源;去杠杆方面,永续票据发行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发行2567.5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增加权益资本,同时企业资产证券化加快推进,2016年累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5123亿元,为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次,产品创新有序推进,提高了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灵活性和精准性。近年来,结合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债券市场的各类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比如,为方便小微企业融资,推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产品;针对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透明度不高,推出市政项目收益票据;支持企业降低财务杠杆,拓宽权益资金补充渠道,推出永续类债券及可转换为企业资本的债券;此外,还有并购票据、碳债券、供应链票据创新品种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产品,提高了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比如,近期推出的扶贫社会效应债券就是一个较好的例证。社会效应债券2010年起源于英国剑桥郡,目前在全球仅发行了60单左右,此次发行的社会效应债券是首只用于扶贫领域的债券,主要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推动扶贫投融资机制由“先财政投入、后提供服务”向“先提供服务,后财政购买”转变,缓解了扶贫资金需求与财政资金供给时间不匹配的矛盾;二是把扶贫效果与债券利率挂钩,激励投资人对发行人资金使用的监督,保证扶贫投入质量和效率;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运行效应进行评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四是传统的金融扶贫主要集中在收益性项目方面,通过发行社会效应债券,可将收益性和公益性项目打包融资,实现了扶贫开发效益最大化。

第三,债券市场为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了操作平台和传导渠道。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较小,债券品种也比较单一,市场深度与广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随着债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其在担当调控平台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步显现:依托这一平台,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常规性和应对危机冲击的各项宏观调控操作。目前,债券市场已经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平台,也是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平台,债券市场的发展还推动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完善,为金融资产定价提供了良好基准。

债券市场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

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转型的新常态,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加入SDR后国际投资者将有更多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此外,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努力维护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开放性,这些都需要一个具有深度广度、安全稳健、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债券市场体系,这也意味着债券市场同步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的关键发展阶段,未来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断优化资金要素价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要消除价格扭曲。我国债券市场已经是要素价格最为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最敏感、配置资源功能不断增强的金融市场,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市场定价的因素,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市场流动性,包括完善债券做市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减少定价行政干预,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推动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提高评级公司揭示信用风险的能力等。

二是完善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稳定的环境。债券市场成立之后很长时间处于零违约阶段,这使得我们的一些制度建设还不健全,比较突出的是违约处置机制不健全,债权保障机制不完善,这会使得投资人在投资信用债方面有所顾忌,因此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全面采取强化投资者保护条款、完善债券持有人会议和受托管理人制度、建立债券违约后的退出机制等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处置等系统性措施。此外,一些新产品的推出也为我们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绿色债券推出后,相应的评估认证机构也随之出现,但谁来认证、认证什么、怎么认证等问题没有明确,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三是以产品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支持企业发行长期限含权债务融资工具,如永续中票、可转换票据等。有序开展以企业应收账歉、租赁债权等财产权利和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或不动产财产权益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试点,支持企业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并购票据、可转换债券等筹集并重组资金,推动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劣势企业,发挥资源整合和财务协同效应。

篇4

摘 要: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54-03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东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改革提出政策性规定,比如,学分不断降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授课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弊端是对于没有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知识摄取不足,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为了弥补这样的弊端,高等院校应该合理设计专业基础课,尽量在有限学分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补给基础知识,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专业基础课时常常会有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果重复的课程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教学单位,那么授课老师之间就可能缺乏对于授课内容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重复或衔接问题.本文以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两门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问题.

1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分别隶属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两门课程,但其授课内容却有很大的重复性,以我校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和金融学系列教材《金融学教程》(苏平贵主编)为例,《财务管理》教材共14章,《金融学教程》教材也共14章,从其目录标题看,共有9章是完全重复,其余的章节有部分重复,也就是说,两门课程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目前,我校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根据2010级的教学计划,我校共有17个管理类专业同时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其中,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是方案内学科基础选修课,金融学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是选修课,财务管理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余的12个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资产评估、日会、注会、会计学、加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都是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意味着我校有12个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为教学计划安排而导致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只有5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来避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然而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课程的内容而同时对两门课进行了选修.由此可见,我校目前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势必造成授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造成重复授课不光是我校的问题,外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等管理类专业都同时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

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了解金融市场环境知识,以培养适应经济型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以讲授公司理财知识为主,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环境知识.《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大量介绍了理财知识.这就使得两门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授课内容重复.根据学分制的教学制度,在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这两门课程,或者如何很好地整合这两门课程,思考这两个问题,有利于重新修订或调整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2 扩展知识面

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资源分配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凸显财经特征,因此,关于《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可能:一是保留《财务管理》课程,舍掉《金融学》;二是保留《金融学》,舍掉《财务管理》;三是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协调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凸显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

3.1 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

表1列示了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

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2)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3)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3.2 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

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4 结束语

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设置.目前,管理类专业主要是设置《财务管理》讲授理财知识,设置《金融学》讲授金融市场知识,但由于这两门课分别开设在财务系和金融系,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授课内容沟通障碍,导致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很大重复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保留《财务管理》,舍去《金融学》;保留《金融学》,舍去《财务管理》;同时保留这两门课程.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篇5

《国际金融》作为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流通与运动规律的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丰富而深刻,既要沿袭传统的理论,又要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充实。然而,目前人们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仍放在金融专业方面,对非金融专业的探讨关注不够,这不适应当前所倡导的学科交叉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比较我校国际金融课程在两类专业所处地位的不同,指出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应讲授的教学内容的重点。

一、国际金融课程在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所处地位的比较

金融专业与非金融专业由于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二者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为此,通过对我校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状况,对国际金融课程在这两类专业所处地位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课程所处的专业地位不同

在我校,《国际金融》在金融专业中属于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时设置54学时。在非金融专业中,《国际金融》一般作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学时多为32学时。显然,国际金融课程在非金融专业中所处的地位相对靠后,学时设置相对较少,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必然将有所不同。

(二)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不同

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来看,金融专业的特色相对偏重于理论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而且要对专业课程内在联系有较好的把握,专业性较强,就业导向更趋向于金融领域,而非金融专业相对偏重基础知识和实务应用,就业面较宽,就业导向更趋向于广大企业。因此,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各自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必须有所侧重,不能照搬照套。

(三)前开课程和后续课程不同

在金融专业中,国际金融的前开课程一般有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概论、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财务报表分析、商业银行经营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金融课程体系完整,学时充足。而在非金融专业中,金融相关课程设置较少,主要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而且课时有限,不具备金融专业完整的金融课程体系。

通过上述比较来看,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都不能简单照搬金融专业的模式,应能体现非金融专业特点。

二、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例如国民收入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账户及其编制;国际收支口径及探求改善国际收支的各种理论等。二是汇率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汇率相关概念、理论、管制及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内容。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从一门课程的研究体系和内容来看,对任何专业来说没有什么不同,但授课内容应有所侧重。对于非金融专业来讲,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

(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

对非金融专业来说,由于开设的金融相关课程较少,对金融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存在不足,因此,教学课时的1/3多应放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中。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这是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国际收支的定义与汇率的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对于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买入与卖出汇率的表示要通过例题来分析,学会正确判断和运用。

(二)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的均衡和调控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合作理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理论。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国际金融理论的重点放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的学习上,并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和汇率问题来理解。对于其他国际金融理论学习,通过现实中发生事件如欧盟货币领域的合作、英镑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把握。

(三)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

包括外汇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市场干预、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区域国际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的学习,对于其他的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金融制度和政策,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利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二是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国际金融市场

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等。由于本部分中的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基础知识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中已经学习,所以重点放在欧洲货币市场的学习上。再者如今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伴随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也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金融资产的极大损失。因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也是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双刃”作用。

(五)国际金融实务

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由于非金融专业与金融专业在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非金融专业更偏重于实务应用,因此,国际金融实务是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的重点。学习内容应突出各种外汇交易方式和各种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有条件的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并形成风险控制理念。

在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体系应与时俱进。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其次,加强国际金融课程的实用性,这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99-01

一、前言

目前,各经济类院校金融学专业都开设了《金融市场学》课程,《金融市场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专业方向课,其教材的选定、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都尤其重要。

二、《金融市场学》国内教材分析

在众多的《金融市场学》的教材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张亦春教授主编的版本是较为经典的教材,以该教材为代表,国内《金融市场学》教材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海归多,土鳖少”,即介绍国外金融产品较多,而缺少对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及产品的介绍。例如,与其他经典金融教材一样,在介绍股票种类的时候,都是大篇幅介绍“优先股”这个概念,这是因为美国股票市场上优先股的规模较大,是主要的股票品种。但所有金融教材都忽略了中国优先股的现状——缺乏立法支持且目前暂无优先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花了很大精力背诵优先股的相关知识后到工作中却用不上。

2.“概念多,细节少”,即介绍相关概念多,缺乏相关细节的详细分析和介绍。比如,跟大多金融教材一样在外汇市场的外汇交易里面,简单介绍外汇掉期、外汇套利的概念,却缺少相关交易细节的介绍,导致学生无法动手、动脑深刻领悟相关实践环节,实务工作时不能上手,实际分析也无法抓住关键脉络。在介绍债券价值分析和股票价值分析时,没有结合实际工作中常用的excel软件,来介绍相关价值的计算,也不能将其落实到债券分析和股票新股发行定价等工作环节中,造成教材理论与实际工作操作的脱节。

3.“理论多,实践少”,经济理论都是源于实践,同时又回归实践。而这本教材乃至其他的金融教材,都是简单介绍理论,却缺乏编者对该理论的分析,也缺乏对该理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的运用讲解,使得这些思想精髓反倒成为教学鸡肋、曲高和寡,导致学生认为理论“无用”,使得培养学生相关金融素养的基础理论被学生忽视,这些理论往往成为学生应付考试简答题、论述题的背诵宝典,而真正工作时束之高阁。

三、《金融市场学》教学目标探讨

《金融市场学》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

1.让学生巩固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

2.让学生掌握中国最主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的细节以及工作中的处理焦点;

3.通过详细分析简单的、常见的、成熟的金融创新案例和产品,让学生慢慢领悟金融创新的本质,并鼓励学生对我们可能面对的金融需求进行创新。

四、围绕教学目标,对《金融市场学》教材的处理

教学中教师如果被手中教材、教参的框框束缚,凡事“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导致教师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真正地用教材,学生无法通过教材学习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然而,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教材作为教学的“途径”,根本目的是要达到教学“本源”。围绕教学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进行相应处理:

1.基于教材,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在基础金融产品的介绍按照实际工作的重点做以下调整:第一,补充并重点讲解我国金融市场上规模较大、我国独创的金融产品,比如加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的具体运作的讲解,引入买断式回购、分级基金、ETF基金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创新动机、原理;第二,对于优先股、短期政府债券、大额可转让订单等国外成熟但是中国金融市场上规模较少甚至没有的产品,重点分析中国与美国之间差距的原因所在,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在中国将来的发展。

篇7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设置有金融学专业,作为金融学入门第一课,“货币银行学”通过对金融学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为学生建立个系统的金融学知识框架,统帅其他的金融分支课程,它所介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认知体系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后续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门课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不好这门课也就不能真正学好其他金融类课程。所以把货币银行学应定位于金融学中主导性的基础理论课。

《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的调整根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但是由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金融危机的频繁暴发,各国金融创新日新月异,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同时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于需求知识的要求不同,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讲授传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随时关注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前沿方面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还设置有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等专业。因此,授课时要侧重金融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在不同的专业讲授的内容侧重点有所差异。如讲授金融市场等章节的内容时,在给国贸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可比较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异同,分析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则注重大框架的介绍,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简单介绍。

二、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逐渐地转变方法,将转为“以学为主”与“能力培养”并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组讨论,多维思辨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重难点问题的进一步辨析,第二类是对热点问题及一些案例的讨论分析。讨论题目的确定非常重要,必须是重难点问题或由较大发挥空间的现实热点问题,如金钱是不是万能的,人民币该不该升值,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去向,个人或家庭如何理财等等。为了避免讨论流于形式或不够深入,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事前准备工作的强调和指导。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辩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在实践中可以4―5人为组,首先对该论题,小组自己充分讨论,最后选出本组的发言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发言,可规定小组发言人的重复限制,如每人最多两次等),然后在全班范围,让小组发言人发言或辩论,本小组成员作补充或支撑发言,每人5―10分钟,师生共同听课评课,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拓展思路。通过准备充分、全员参与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与学生良好互动

篇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融本科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成为最重要也是最紧缺的人才之一,金融本科学生因其数量多在金融教育中受到格外的重视。因此,根据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环境,在对其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研究改进金融本科教育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面临的理论与市场环境

(一)面临的理论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银行活动为核心的金融格局,逐渐向以资本市场的融资活动为核心转化,由此以财务决策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微观金融理论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由托宾和马克维茨创建的现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理论形成了现代西方金融学的主流学派。

伴随西方金融理论向微观转化的潮流,西方金融教学开始日益重视资产定价、衍生金融工具、货币时间价值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的金融本科教育也应该适应这一世界金融理论引领的金融教学方向的趋势,使金融本科教育与金融理论的发展保持一致。

(二)面临的市场环境

1. 国内市场环境

从1994年实行新的金融体制以来,我国的金融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较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及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

市场经济改革之后,我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的“大一统”的金融模式解体,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除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1994年又建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且出现了大量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合资银行大量涌入,可以预见:随着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伴随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转变,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除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做出界定、整顿同业拆借市场、规范货币市场外,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化和上市以及利率的市场化。这些新变化无一不对金融学本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要求其要能够紧跟时代特征更新知识。

(2)金融市场趋于成熟

我国金融市场经过20多年的锤炼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以银行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为核心的货币市场和以股票债券为主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货币资本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又带来了筹资方式由间接为主转为直接为主,筹资方式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及金融风险的不断加剧。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金融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要求以往金融本科教育中忽视金融市场理论和实务的传统金融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加入与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及技术,以使金融本科教育的内容有多元知识的结构。

2. 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

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伴随这种经济发展潮流,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明显在加快,经济领域中对单一性金融人才的需求必将减少,从而增加复合性金融人才,即既懂管理又懂金融的人才和既通英语又懂金融的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的金融本科教育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不断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我国金融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曾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做过几次大的调整。20世纪50年代主要强调培养金融战线的领导干部,60-70年代主要培养又红又专的财经工作者,改革开放以后强调为金融系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普遍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无疑对金融本科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面临新时期金融本科的人才市场需求,这个目标定位显然要加以调整。通过对近几年金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结合国内外金融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当今金融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重点培养通才中的专才”较为合适。理由如下:

1. 以“通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过去我国的金融高等教育基本上属于“专才”教育,这种培养模式比较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当前的经济状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入世6年来金融业越来越开放,这就要求金融本科教育不能只注重某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既要掌握银行的有关知识,也要掌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同时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学生还必须掌握大量的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和了解国际金融的有关原理和规则。因此,金融本科教育必须以“通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打造宽厚的基础,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学生全方位的能力。

2.市场需求状况要求必须强化“专才”教育

市场需求是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而当前各类企业的需求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在“通才”的基础上必须强化“专才”教育。一个专业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的满意程度。当前金融本科生的就业问题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金融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然这与个别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各类企业的不同特点要求金融本科学生在具备丰富金融知识的同时,要根据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强化某方面的技能。金融专科生较薄弱的金融基础知识使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而更高级别的研究生又因过于侧重理论知识也不适合做具体的金融工作,大量的企业需要的是既有广博的金融知识又在某方面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如金融市场决策,需要金融本科生在具备丰富的知识之后又把“专”的知识学会,在市场决策中专管某项业务,而且决策要正确。所以,我们的金融本科教育仅局限在“通才”培养上还不够,而应该是不论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是“通才中的专才”。

三、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思考

(一)改革并完善金融本科课程设置,以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定位

无论是何种培养目标定位,都必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强化或弱化某些教学环节来实现。“通才中的专才”这一金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设置,总体应以“淡化专业课,强化选修课”为思路。专业课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本科阶段必需的基础知识,满足本科阶段“通才”教育这一培养目标,选修课则可以保证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满足“专才”这一目标定位。学生毕业后无非两大去向,一是就业,二是考研。基于这种实际,可在金融学专业上设定多个金融方向,并在各方向上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群体,这样来保证所有本科学生在具备一定金融基础知识的“通才”基础上,既满足部分学生就业的“专才”需求,也满足部分考研学生的“专才”需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新的环境需要

1. 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学后知识又掌握得不牢固,导致“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弊端出现。因此,可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形式教学,如采取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金融学的许多课程如《国际金融市场》、《银行会计》、《证券投资学》等实际上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运用案例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兴趣,运用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校企联系,建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注重学历这一社会潮流下,各高校的教师队伍基本上由硕士或博士组成。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自身的实践能力却不够丰富,具体到微观的业务操作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之后加大学生校外实习的力度,让学生到实际的金融部门去实习,实现“走出去”的方式。这一方式的实现可通过教师与实际金融部门的课题研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以方便本校学生的实习。同时,还要运用“请进来”的方式,定期聘请金融实际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办讲座、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和简单的实际业务操作。

(三)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以强化金融本科学生的外语能力

中国入世带来的金融开放程度的扩大及金融全球化趋势都要求现代的金融本科人才既要掌握大量金融基础知识,又要强化英语和通晓国际金融惯例,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就是在适宜的课程中推广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受到重视,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在这一探索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一定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容量确定是否进行双语教学,一般来说,课程难易程度适中,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适宜推广双语教学;二是要注意加强双语授课教师本身的英语及金融理念的修养,某种程度上这是决定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三是要注意双语教学选择的教材应以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主,这既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跟踪金融理论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最新的金融理论知识。

(四)积极筹建金融实验室,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为了达到“通才中的专才”这一目标,除了课程设置上在专业课之外加大选修课的份量来体现以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要有配套的金融实验室来体现。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培养方向建立相应的金融实验室,如模拟银行、模拟股市等。又如在模拟银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会计等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谋求一个职位,模拟银行业务。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生通过进行业务模拟实践,可增强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扬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洪梅等.关于新时期金融本科教育的思考.全国高等院校金融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2006.4.

[3]王学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思考[J].吉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8).

[4]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5]曾康霖等.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8.

篇9

2金融学专业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分析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生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的功利化风气;对金融专业功利化的宣传、学生家长的态度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的性格等。首先,本文对外部因素做具体分析:(1)社会功利性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是指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导致社会上拜金主义、浮躁情绪比较严重。研究表明社会风气和大学生的学风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因此,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良影响。(2)对金融专业功利化的宣传。总体上来讲,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往往重视该专业未来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从事该行业所能提供的社会地位,以及未来能够提供的经济利益的回报。这些功利化的宣传和社会风气相互加强,导致金融学专业学生就学的功利性动机更加突出。(3)学生家长的态度不端正。目前,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价值观也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多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家长,本身对金融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家长简单的认为金融学专业主要教授赚钱的技巧,而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金融学的目的是以后去银行工作等等。这些错误的态度和观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其次,本文对内部因素做具体分析:(1)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尤其是高中时期的课程安排以高考为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导致在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交友等一切行为都以实用主义为目的。这种实用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学习动机。(2)学生性格的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本身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冒险,因此,在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就急于参与金融市场。往往会主次不分,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金融市场上,导致学习障碍和学习成绩的下滑。

3金融学专业改善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根据前文对金融学专业功利性学习动机成因的分析,针对功利性学习动机造成的危害,本文分别从“堵”和“疏”两个方面对改善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对策和建议。首先,“堵”的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学习风气建设和加强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两个方面:(1)加强学习风气建设。鉴于目前社会风气对学生学风的不良影响,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学风的教育,改变学生片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应该明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掌握一门技术和生存技巧,要通过全面的知识基础来发展自我和陶冶情操,进而为成为一个高素质金融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强金融学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目前,金融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学科,就其本科教育来说,其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这些课程又可以分为投资方向、银行方向和保险方向。如此复杂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有的学生认为金融仅仅是投资获利,导致自满情绪和急躁情绪,认为学校设置的课程对其以后没有帮助,从而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学校必须将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明确的告诉学生,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急躁情绪。其次,“疏”的方面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加强实践环节来实现。(1)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适当将专业课提前。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设计,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做法,在大一和大二主要进行基础课和公共课程的教学活动。虽然这样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具体到金融学专业,则没有考虑到金融学专业实践性强、参与门槛低的特点,不利于缓解由于功利性学习动机而导致的急躁心理。因此,可以适当将部分专业课程以先导课或介绍性课程的方式提前到大一或大二,这样可以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起到疏导的效果。(2)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来疏导功利性学习动机。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的实习环节往往到大三和大四才开始,这对于那些实习门槛高,技术性要求强的专业是合适的。相对来讲,如果金融学专业从三、四年级才开始实习环节,就有点晚了。另外,近些年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也给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金融实验室具有高度真实性的特点,因为其所使用的数据和所有规则都和真实的金融市场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缓解金融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23-02

收稿日期:2010-02-18

作者简介:邓晓霞(1971-),女,重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对金融衍生产品有了新的认识,而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的快速衰退加深了经济学者对预测及防范金融危机的思考。特别是金融危机首先引发关键货币汇率的巨幅波动导致全球汇市的大跌,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我们对金融危机的危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国际金融这门课程就是以外汇汇率为线索,对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货币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等进行研究。在金融危机造成巨大损失的背景下,要求中国高校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一般理论的讲述下更要注重模拟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对贯穿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汇率的积极的关注,思考怎样把汇率理论与实际汇市操作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变动

国际金融学,也称为开放的宏观经济学,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型学科,是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不仅与一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而且涉及到一国的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涉及到国际经济金融的协调和合作。因此,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述国际间货币和资本运动的规律。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极大消极影响的背景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要体现货币危机理论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的教学内容形成了冲击。它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理论的缺陷,对这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探讨,提出一定的修正和补充意见。

中国高校国际金融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这是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国际收支的广义定义与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对于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买入与卖出汇率的表示要通过例题来分析,学会正确判断和运用。

2.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的均衡和调控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合作理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理论。其重点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理论的形成机制要加强分析,并指导学生结合英镑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了解货币危机理论,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市场干预、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区域国际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国际货币对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来认识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和损失,并讨论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和进程,使学生充分认识一国金融政策在国际经济背景下的协调,了解克鲁格曼“三角悖论”的原理。

4.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等。如今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伴随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也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金融资产的极大损失。在这部分内容介绍中要加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做重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双刃”作用。

5.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这是国际金融实践教学的重点。实行外汇模拟交易,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并形成自己的风险控制理念。

总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状,学会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国际金融》教学方式的改变

课程内容的变化往往伴随教学方式的改变,枯燥的满堂式灌输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种方式的结合。

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于关键概念、核心理论以及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等均设计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甚至是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问题,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对于已经发生的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等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识、理解程度。

3.研究式教学。本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的国际金融知识研究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尽早介入科研活动。

4.小组作业式教学。对于像分析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中国的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及构成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作业,在各个小组内部推行目标分工,并综合形成PPT结论,在课堂上讲解分析结果并回答其他组同学提问,在讨论中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并且促进了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5.双语教学。为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课程应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推动学生与国际接轨。因此要编写课程的双语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和习题集等。

三、《国际金融》外汇模拟实践教学的推动

国际金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在我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加入了外汇模拟交易实验平台的教学,学生通过在线模拟炒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模拟实战练习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很多同学在模拟过程中,切实理解和掌握了汇率的变动影响因素,并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一国货币走势进行了判断与买卖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单纯的理论学习为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取得了以下进步:

1.认清了标价方法。对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及美圆标价法有了深切的体会,知道在哪种标价法中价格高低代表的含义以及该选用哪个价格进行买卖报价。通过操作确实明白低买高卖的原理。

2.锻炼了投资心态。学生在模拟炒汇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市场涨跌互现的规律,知道要心态平稳,顺势而为。如果所买进的货币贬值了,不必过早杀跌,而要等待反弹时机出货,尽量减少损失。如果确实心急,也可以寻找第三种货币来做交叉盘,寻求解套良机。

3.培养了一定的投资理念。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终于明白投资中心态是最重要的,多数同学明白了在投资中要避生就熟,自信则赢。只炒自己经常涉及的熟悉货币,不要去碰冷僻或相对陌生的货币,这样比较清楚它的走势,容易掌握介入和抛出的时机。

4.加强了对理论的认识。学生在外汇模拟交易中根据所学影响外汇汇率波动的理论来指导模拟交易,在宏观经济指标变动下考察汇率的变动,思考理论指导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反过来提升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5.丰富了学生外汇投资的经验。通过外汇模拟交易,学生在交易中总结了一些好的投资经验:比如,要带着真实的交易心态去做模拟交易,从中总结交易技巧。不能只靠运气,要在交易中摸索规律;对决定交易的因素要作记录,从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方案;顺势操作,勿逆势而为。要善用停损单设立止损位降低交易风险。发现错误决策要当机立断止损出局,不要犹豫。在对情势判断不清的时候,要保持半仓操作,不要满仓,要留有余额,以减少交易风险等。

总之,通过模拟炒汇,学生对金融市场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理解了风险控制的概念。这对于他们将来个人从事投资理财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篇11

二、在金融市场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法的优势

由于目前金融市场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改善的,其结果也很难达到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虽然传统多媒体教学中也常采用金融模拟系统,让学生体验金融市场的操作,但是学生对于金融市场的成交过程仍然很难理解。因此要探寻一种更加科学、合理且操作性比较强、比较符合金融市场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因其具有实践性、探索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是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一种较好的现代教学方法。所谓情景模拟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模拟金融市场情境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的场景中开展各种相关金融市场业务的操作,并进行自我分析与相互评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进行引导,并在最后作出分析与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本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金融市场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法有很多优势,是可以解决传统金融市场学教学中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在情景模拟法的课堂上,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充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例如,在货币市场的章节中,带领学生模拟同业拆借市场。由于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有中央银行、各大商业银行以及证券机构,因此,将全班同学分成7组,其中一组充当中国人民银行,四组分别充当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另外两组充当证券中介机构。对四大商业银行每天的存贷款额进行了设计,连续七天每天都有变化。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大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中的余额也每天变化。四大商业银行在央行账户中的存款准备金额是盈余还是短缺,由证券中介机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供求的调节,并以双方均可接受的利率成交。在这样具体的情境下,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参与者,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提高,且课堂参与度的增加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2.模拟金融市场、与现实结合紧密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情景模拟法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接近现实的模拟金融市场环境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金融市场学知识解决市场操作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实践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在衍生市场的章节中,带领学生用情景模拟法体验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的操作与现货市场不同,是双向的操作,相对难于理解。于是,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期货合约,并公布现货市场上该期货合约标的物的走势与现价,在所有学生中挑出10名学生作为期货交易所的工作人员,接受期货合约的买入委托与卖出委托并实时进行报价。挑出9名学生分成三组,一组作为综合证券商,另外两组作为经纪证券商,其他学生均作为投资者。每位投资者给予一定的虚拟资金,进行期货市场操作,并最终核算盈亏。这种模拟,既让学生了解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又能与现实紧密结合,而且通过接近现实的模拟操作,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施手段多样化、应用灵活。情景模拟法有丰富多样的实施手段,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如在同业拆借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的章节可以采用分角色模拟;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章节可以采用仿真系统模拟操作等多种实施手段,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情景模拟法实施手段的多样化,在金融市场学教学中应用该方法是非常灵活的。

三、情景模拟法在金融市场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步骤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情景模拟法在金融市场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具体操作程序可分为教学准备、角色分配与任务下达、情景模拟、评价与总结四个步骤。1.教学前的准备。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场景,在场景中设置角色,通过学生参与角色,体验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并在模拟操作中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情景模拟法的教学准备既要求学生积累和掌握基础知识,又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股票交易市场为例,在进行情景模拟之前,首先通过4个学时的理论讲授以及必要的信息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股票交易市场的理论知识,并了解本次情景模拟要达到的目的与各个角色的任务。根据股票市场的教学目的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设计,对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进行预计,以便情景模拟顺利实施。对于股票交易市场的模拟,主要安排的是证券交易所内股票的交易。通过这次模拟可以让学生了解证券交易所内股票交易的各方当事人,掌握股票交易的过程,体会股票竞价的原则以及如何判断股票的买入与卖出时机。基于本次情景模拟的目的,将教室一分为二,教室前半部分包括讲台都为证券交易所内,教室后半部分为证券交易所外。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以及证券中介机构入市代表可以进入交易所内,证券中介机构的其他人员与投资者均在交易所外。投资者通过证券中介机构进行股票的买卖,且买入委托和卖出委托均为限价委托。从业人员根据竞价的原则,在黑板上进行买入委托和卖出委托的排序,并实时报价。投资者根据实时报价进行投资决策,最终对比投资收益。同时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股票交易市场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情景模拟中将理论灵活运用。2.角色分配与任务下达。没有明确的角色分配与角色任务的下达,情景模拟将无从进行。同样以股票交易市场情景模拟为例,将全班学生分成7组,每组5人。一组为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一组为经纪证券商,一组为综合证券商,其余四组均为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接受证券商的委托,将各种买入委托与卖出委托撮合成交,并实时报价。经纪证券商接受投资者买卖委托并收取佣金。综合证券商接受投资者买卖委托收取佣金以及自己买卖股票,所有投资者均可以以设定的虚拟资金通过经纪证券商或综合证券商进行股票的买卖,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核算收益。明确的角色分配与任务下达有助于情景模拟环节的顺利进行。3.情景模拟。在角色分配与任务下达之后,进入情景模拟环节。根据情景模拟设计安排,模拟证券交易所场内股票交易。根据证券交易所交易时间与运行机制,模拟股票交易经历开盘前的集合竞价与开盘后的连续竞价。整个过程模拟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某一只股票某一个交易日的交易,以十分钟模拟现实中的一个小时,体验一个交易日从开盘到收盘的过程。一个交易日体验完毕,互换角色再次体验一次,目的是让所有学生对股票交易市场的各个参与者均有一定的体验。在整个情景模拟环节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要求全体学生均充分参与、融入角色,充分体验并各自发挥智慧和才干,最终对各自情景模拟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4.评价与总结。在情景模拟结束之后,要及时对情景模拟全过程进行评价与总结。学生要对情景模拟中自己所担当的角色有更深刻的体验并进行综合性的总结。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景模拟过程进行评价或总结,分析并指出优缺点,为下次情景模拟作铺垫。比如在股票交易市场情景模拟中,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并明确自己的职责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担当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的学生对竞价的原则不能熟练掌握,以至于在模拟的过程中出现投资者新发出来了委托不能及时准确的撮合成交;投资者在发出委托时对于给出什么样的价位才能迅速成交没有较好把握等问题,均属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所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情景模拟环节进行之前需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篇12

金融教育在各国都极受重视,但金融教育结构是否完整,不同的金融教育所传递的信息是否全面和恰当却常被忽视。中国对金融教育的发展和研究与金融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表现出了明显的时序性和“专业机构导向”。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以前是建立专才金融教育体系阶段,研究重点是能否建立起相应的专才金融教育体系,满足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中金融机构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需要;[1]1999年以后是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阶段,随着金融教育改革要面向21世纪适应金融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金融教育从目标到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相关研究集中在如何建设具有宽厚基础的专业教育上,目标是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培养具有较强金融实际工作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2]2007年开始是关注普及型的公众金融教育阶段,金融危机把衍生金融产品扩大和迅速传播风险的特性清晰呈现出来,[3]金融管理部门也由此意识到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实际上是金融稳定最坚实的基础。因此,金融管理部门包括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主着手构筑面向社会公众的普及型金融教育,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使公众认识金融,了解金融。[4]纵观金融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以培养金融机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金融教育,并初步发展了促进公众学习金融知识的普及型金融教育。上述金融教育体系存在重要的结构性缺失:金融专业技术不断向高端发展而公众基础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投资理财功能被广泛宣传而风险控制和规避功能总是轻轻带过。这种结构性缺失在经济繁荣期可能不明显,金融危机则显露并放大了结构性缺失的弊端。从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被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追问,一是“金融危机把我们的钱卷到哪里去了?”二是“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结束?”。这两个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知道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发生,那么金融危机如何才能结束便是一道有解的题了。有疑问的人是普遍的,对于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普遍不了解实际上还是反映了我们金融教育的某些结构性缺失。

二、金融危机由信用缺失肇始,由信心丧失放大

2007年危机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繁荣的时期过度高估自己管理风险的能力,大量放贷给其实没有足够偿还能力的人,然后把贷款打包以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为信用基础发行证券,这部分证券又会和金融机构的其他资产组合在一起作为再一次发行证券的信用担保……如表1,截止2007年10月,美国的居民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消费信贷以及公司债务的发放总额是123700亿美元,而在次级和中间级居民房屋抵押贷款基础上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优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高等级公司债务、高收益公司债务、担保贷款凭证达到108400亿美元。[5]整个金融界就像建了一座金字塔,只不过这座金字塔居然是倒置的,一旦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作为塔底的次级抵押贷款将无力偿还,整个金字塔的倒塌就成为必然了。这场由于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引发的危机,起初被称为次贷危机,因而认为起于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危机其影响可能也仅止于对相关次级证券的影响。初期危机属于信用危机,起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违约。

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受累于市场信心的丧失。次级债危机发生在美国却撼动了全球金融稳定的根基。市场参与者信心丧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明白危机为何会发生,更不清楚情况还会坏到什么程度?在2007年10月的时候,我们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金融资产损失的估计主要是次级贷款和中间级别贷款,以及基于这二者的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凭证。到2008年4月则不仅各种资产支持证券被估计有7200亿美元的损失,包括优质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公司贷款在内的所有贷款都受到了影响,估计会有1.8%即2250亿美元的损失了。短短6个月之后,贷款的损失翻了一番达到4250亿美元,而资产支持证券的损失已经达到证券总额的9%了。[5]美国某些地区及各国政府纷纷推出计划动用大量资金救市,而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却采取相反的行动———把资本抽出持有大量现金不敢投资。由此表明,如果能迅速重建市场信心,那么政府只要提供足够的信用保证,可能就不需要动用到计划额度的所有资金即能遏制危机的发展;如果市场信心迟迟不能重建,则市场就会像无底黑洞,源源吸去全部救市资金,看不见尽头,因为看起来巨额的救市资金和已经衍生成天量的金融市场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政府推出庞大救市计划是一个姿态,更重要的是重建市场信心,主要是通过规则的完善、体系的修补尽快让市场恢复信心。[6]信心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坏账逐步清理出来,拿出修补的方案,市场信心恢复了,危机就结束有期了。要问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先要明白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可以说,什么时候导致危机的原因消除了,危机的结束就是可预期的。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尚如此,如果发生在国内,其境况就更不可想象。在中国资本市场,大量基础金融知识薄弱的投资者存在股市中,缺乏自主获取信息自主判断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出,金融行为缺乏规律性。就很容易道听途说,盲目轻信,跟风行动,过度反应,放大“羊群效应”,这样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动荡。

三、金融教育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

从上述危机的演变历程已经可以清楚看到,信心和信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和有效率的基础。市场的信用和信心建立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它是来自于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这次危机由信用风险肇始而由信心缺失放大的演变历程来看,金融业界、投资者,乃至全社会对何为信用、何为风险,为何获益、为何损失是否了解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清楚,金融知识的普及成为关乎金融稳定的大问题。更准确地说,是金融知识的片面推广并不利于金融稳定,金融知识的完整普及才是金融稳定的基础。实际上,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金融资产的质量和风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基本金融知识、信用观念、金融风险意识和金融法律意识的完备程度。这就是金融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它必须把金融知识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传递给公众。那么,这部分金融教育要由谁来承担呢?通常的“金融教育”可以区分为功能和内容都不同的三个部分。#p#分页标题#e#

(1)专业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各高等院校为金融体系提供专业从业人员而开设的各种金融专业教育,是为专门人员提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属于金融教育的高端部分。

(2)普及性金融教育。这部分主要是金融监管当局为全社会公众提供的必备的基本金融知识教育,这是金融教育的低端,也是金融教育的基础。对于公众的金融教育,各国一直都很重视,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由官方推动的金融公共教育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和选择;二是进行金融法规的宣传,防止金融欺诈;三是对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的介绍,以便货币政策能达到更好的实施效果。

(3)选择性金融教育。这部分是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为满足参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的要求而提供的教育。选择性金融教育应当由教育机构、金融培训机构根据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投资者的需求来提供。历次金融危机,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金融界以及公众的反应来表明,普及性金融公共教育的不足导致了我们的公众金融知识体系(国民金融素质)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对信用体系的了解集中在中间的基础金融产品部分,忽略了两头,一头是最基本的信用货币制度,另一头则是庞大繁杂的衍生工具。第二个缺陷是公众的金融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欠缺。这两个缺陷其实反映了金融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但是这种结构性缺失却难以完全依靠政府的金融管理机构来承担。原因之一在于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是系统性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而非个体的金融风险。

对于金融教育,除了基础教育之外的教育费用应该秉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有需求的投资者承担。按照这一原则,对于金融教育结构的三部分:基本的货币与信用知识;新金融工具;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其中第一部分是应该由官方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的,其他两部分就不应属于全民的普及性金融教育的责任,而应该是属于选择性金融教育责任。目前选择性金融教育多数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新金融工具的相关知识。但是由金融机构提供给投资者的金融教育虽然往往是免费的但却常常属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具有明显的诱导性,夸大利益忽略风险,更少涉及风险管理。投资者乃至社会公众需要有中立的机构来提供这部分选择性金融教育和部分普及性金融教育,这恰恰是社区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能做而且应该做的工作。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金融机构逐渐多样化,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金融业务技能,能够在证券、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但是在金融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一、目前高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很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金融业的需求。金融学概论是高职高专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必修核心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金融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出现

金融学概论涉及范围广,各相关课程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内容上的重复。如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政策等内容与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相重复;金融学概论中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利率等内容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的部分内容重复;该课程中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相关内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部分内容重复。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一方面会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内容的反复学习会降低学生的求知兴趣。

(二)金融学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中更注重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偏薄弱,理论学科学分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校教师惯于在课堂上满堂灌,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入,学习记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简单通过几门课程和几个项目来开展实践教学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不能有效提高,也不利于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需求。

(三)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师资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目前,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进修机会较少,并且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动手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而且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教科研条件有待提高,还有部分教师用心不专,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到处兼职,忽略了真正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人才的培养。

二、金融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参加一些金融学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而且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很好地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二)是与后续专业课程相衔接的需要

金融学概论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业务课程。金融学概论与后续课程国际金融实务、公司理财、商业银行管理、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紧密衔接。金融学为后续专业理论学习奠定了基础,没有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如果没有在该课程中接触基本金融业务的学习,也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深入。金融学概论的教学改革对后续课程的开展意义重大,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是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金融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金融业的发展紧密相关。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促进金融产业自身的升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完善,金融市场日益成为整个经济体系的核心,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与世界金融发展形势相适应,了解国内外金融市场,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专业素质较高的金融人才。2011年1月份至9月份,金融企业人才需求增长98.4%,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0.4%。2011年第一季度的人才需求增长幅度为39.9%,第二季度的增长幅度为63.2%,由此可见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长。因此,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促进金融业发展。

三、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学的系统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