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4: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信息化评估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管理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Adrian M.Mc-Donough在1963年发表的《信息经济学与管理系统》(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g.)一文中,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如企业的信息供给、信息需求、信息管理的经济效益、与信息系统的经济环境等信息的经济现象。管理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信息化,而企业信息的集成便是我们的代表技术——信息技术。这里所说的企业信息是指产生于企业实践并在企业中或企业之间交流传递的信息,如产品信息、价格信息、企业政策信息以及外部对企业有所作用的信息等。作为管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化是管理信息经济学探讨的重点内容。这是因为要体现企业信息的经济性,就要对其做出系统科学的效益评估,而评估的对象就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或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产生的效益,这类领域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所以只有通过对信息技术以及其应用进行研究,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时能从中确实感受到信息的经济性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发挥出它的内在经济性和潜在生产力,并最终使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管理信息经济学是在企业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这个课题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应当看到它的内在需求性。本书以信息技术这条主线贯穿始终,通过企业信息技术和其在企业内外部的应用这两个主要层面来展开论述。其中,企业内部包括企业信息的经济性分析、企业信息管理模型的建立、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企业价值链重建等;企业外部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集成化供应链优化配置理论、电子商务信息经济学研究和信息技术等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投资价值与风险分析
研究企业信息化投资及其价值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企业的经济规模、商业地位及运行能力等。NPV、ROI、回报期限和其他项目投资分析方法是用于企业信息化投资评价中来评价各项系统提案的传统方法。从企业信息经济学角度看来,某些应用系统安装集成后产生了包括现金流量、收益与企业的财务分析等企业信息化价值。而所谓价值,就是在企业信息化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积极作用的结合体。表面看来,企业用于引进新的信息系统所需的资金流出是负的,而学习新的技术且用于实际工作消耗的时间、新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生产技术的不适应也导致了企业工作模式的破坏等棘手问题。企业实施信息化效益分析中,关键要考虑的就是投资回报,当中包含了企业的现金收益外的“社会效益”问题。利用新的系统应用,各部门机构可重新定位更有价值的工作。引导着另一方进行投资或者价值流重组的原因则是企业的信息化投资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及风险因素。用经济学的观点看来,价值与风险因素是企业在立项及实行企业信息化之前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①投资回报(ROI):企业的经营手段都可以作为基本的依据;②战略匹配:企业建设工程是否匹配其相应的建设目标;③竞争性风险:评价体系成功率的降低,可能导致企业竞争下滑;④风险因素:拟建的系统可能没有实现预期值,导致企业的收益受到威胁;⑤组织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意识。公司实施信息化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或者比原程度的风险有所增加,亦有可能导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大规模的重组。以上是风险中典型的因素。
三、企业全面信息管理战略投资评价
将技术手段应用到预期目标和项目类型上是对企业信息化评估非常可行的方法。企业利用经营发展目标及短期商业目标来限定信息化投入的范围,信息化投入的项目也可实现以下目的:①将信息化投入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商业活动来发挥功效;②在提高销售业绩的同时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核算;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④推动其他企业信息化投资项目得到收益。
1.企业匹配目标的信息化项目。企业匹配目标的信息化项目投资分为以下几类:①必要投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投资;②提升销售业绩投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分销管理信息系统(DRP)等;③竞争边缘投资。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等;④基础投资。企业内部网络搭建、网管中心设立、管理用计算机与专用计算机的资金投入等;⑤评估投资。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前,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信息化资金投入的投入产出比率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前景进行专业评估咨询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投资。
通过图1可以看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就与企业所要求的经营目标相连接,这样就明确了企业的评估重点,此时就已步入了评价阶段。利用传统的金融投资评估方法可以对“有效的”信息化投资项目进行整体研究,相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信息化的投资效益短期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则需要长期的运行才能确定其成效,而且长期的信息化项目运行是带有社会性附加值的。
2.信息化投资评估技术方法。企业信息化投资评估技术较为理想方法是“发展持续的方法”,目的是将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效应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综合起来考虑,是一种科学的、更加深远的信息化建设观点。①评估的时效性。企业信息化投资评估是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可以是在项目建设初期进行,也可根据企业经营间歇期或企业规定的阶段实行。②决策环境。投资评估是依据当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背景决定的。在决策环境中还存在一定技术问题急需解决: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决策过程是否持续标准?企业信息化投资预期收益是否可计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产出相关数据是否被认为很关键?企业能不能承受高额的费用?③系统。所谓“系统”是企业的网络基础设备以及信息平台的集合,它是企业信息传递的载体。在企业信息化投资的评估中需要明确的问题是:“系统”在企业的管理经营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④组织。企业的经营状况稳定与否,企业信息化建设负责人能否作为真正的项目决策人,也是在企业信息化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⑤因果关系。“系统”对于企业的经营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否使企业真正得到了一定的收益,则是因果关系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利用评估技术的特性与信息化投资评估的技术变量进行比较,再将这些技术变量分配到矩阵中,且将每种技术变量都分配到矩阵中的特定位置,图2所示变量趋向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而非经济标准进行衡量。技术与原型、模仿与应用相协调是信息化投资评估方法的核心所在,其边界值通常是基于比率上的。
对于企业信息化投资的评估,重点是企业进行信息化投资后,企业的价值链增加的价值及企业的最大化利益,其次是节约企业的持续成本。这些需用相对应的技术矩阵进行实验,实现更有力的科学数据的支持。(如图3所示)
[注]ROI—投资回报率;MOMC—多目标,多标准;ROM—管理回报;P—报酬;EM—实验方法VA—价值分析;SES—芝麻;BV—边界价值;CBA—成本—收益分析;IE—信息经济
在矩阵中,传统的基于财务基础上的方法依然具有它们的适用性。在实践中,目标、项目类型和环境因素可能强烈地表明来自于一个象限的技术是最合适的。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判定企业的信息化投资评估需要的不只是一种技术。通过分析表明,更常见的信息化投资评估是来自于几个象限的一系列技术才是最合适的。
参考文献:
[1]彭志忠.管理信息经济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谢康.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J].科学决策,2000,(4):41-42.
近些年来,国内企业信息化发展势头很猛,应用范围也逐年拓展和深入。然而,就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本身而言,我们经常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企业的应用是失败的;一种是说他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体上是成功的。那么企业信息化的成败是如何界定的呢?应该如何评估企业信息化的效果呢?
首先,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指上线成功,一个是指应用成功,这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只有成功上线的信息化系统才谈得上成功应用。抛开那些颇有争议的过细的指标体系,可以从一些可控的关键指标要素来分析信息化系统上线的成败。信息化项目的关键要素一般只有三个,即时间、成本、质量,可以把这三个要素作为判定信息化项目成败的标准。即项目有没有在进度上超出计划?项目在成本上有没有超出预算?项目在质量上有没有满足需求?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计划?系统的信息处理和运行方式是否合适?项目的整体运行状态是否适应企业的运营体系?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则基本可以判定项目是失败的;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不确定的,则说明项目的建设是不彻底的,也是存在风险的;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全是肯定的,则基本可以判定项目的上线是成功的。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衡量信息化成功与否的更为重要的一个层次是指应用层次。关于应用的成功与否,其判定标准同样可以包括很多层次。比如,实现基本的电子化成为一个基本的标准,企业经营指标因信息化的实施大幅提升可能会是更高的标准。如果经过评估,相应的指标达到了预期的标准,则可以视之为成功,如果不能达到设定的标准尺度,就算是失败。
第三,从评估方法来看,要考察信息化应用成功与否,从最高水准的评估来看,是要采用完整的评估模型与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一定的标准,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估,缺点在于实施起来一般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等资源。
最后,从相对完整的评估来看,在信息化效果评估过程中,一般需要考虑评价指标、指标的参照标准值、指标的权重等几个方面。从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来看,所涉及的指标一般都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定性指标一般包括科学决策、管理改进、人员积极性、客户忠诚度、渠道忠诚度、信息共享与安全、员工电子学习意识、员工素质等;定量指标一般包括生产周期、库存周转、订单处理速度、供货周期、采购周期、财务核算周期、资金周转、研发周期、服务时间、各项成本降低等。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定性的指标能够量化的,也要尽量将其转化为定量指标。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从指标值的参照标准来看,首先主要是要跟企业原有水平做纵向对比,形成目标值,可以通过不断超越自己来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其次,要跟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做对比,通过比较测度,以衡量自身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水平。评估过程中,可以通过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分别来测度企业信息化在总体上的表现。
一、信息化项目投资效益评估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评估,对于解决“IT项目泥潭”问题很有必要。从企业信息化的项目建设层面分析,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信息化的成败。目前,众多企业热衷于开发适用于自己的MIS系统,争相上ERP等项目,却陷入屡遭失败而难以自拔的境地,被称为“IT项目泥潭”。信息化项目评价缺乏可具体参照的标准是导致项目陷入“泥潭”的根源之一。尽管评价通常经过前期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算审查、招投标、专家评议,到项目中期的规划会议、选型会议、技术方案研讨会,再到项目结束时的测试、验收、总结、评奖等阶段,然而在回答信息系统项目有多大价值,或者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多大贡献的时候,通常只能用工作效率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改善,使用更加方便,资料更易于更新等模糊指标来回答。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值不值”问题还需要建立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标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实施持续的过程管理和评价。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特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要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全面收集、整理企业内外部的数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分析,以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的实物投资相比,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不确定性大。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来源于高科技技术成功的实际应用,信息化技术本身的发展存在不可预见性,其成功与否需要在项目建成后生产过程中的不断完善,投资的不确定性较大。
2、收益的无形性和延迟性。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收益并不总是能够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且收益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的规模和程度。
3、投入高,换代快。特别是前期的建设投入数额巨大,但是项目的寿命周期相对而言却比较短,更新换代频繁。
4、效益评估的复杂性。与传统的其他实物投资的效益评估相比,信息化的效益评估和优化确实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传统的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指标比较容易量化,进行最终的评价就比较容易,而且其效益主要还是体现在显性收益上,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价值评价中隐性成分相对较多,且IT的应用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IT与其他因素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对信息化进行效益评估时,需要进行综合全面衡量。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效益评估
1、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的效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同样也是反映了劳动成果和劳动占用、消耗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1)直接效益。直接效益又叫有形效益,是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例如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缩短了供货周期,压缩了库存,裁减了人员,于是就可以依据缩短时间的天数和库存物资的减少,以及裁减人员的工资等,定量地算出由此产生的增收节支额,计算出的结果就属于企业信息化的直接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体现。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带来的直接效益有的是很容易看出的,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使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生产计划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了多大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多少产品和产量;信息化建设项目可以减少工时的损失和设备的停车事故,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的百分比;信息化建设项目降低了多少成本,避免了多少消耗,减少多少管理费用的支出等等。
(2)间接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故又称无形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引起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更科学化;使企业上下级的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提高企业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售后部门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等等。以上这些方面的效益一般不能通过定量计算得到,具有一定的隐含性质和延迟性,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所以在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
2、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价
(1)净现值法。目前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是净现值法,该方法是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或资本成本率来计算净现值。当净现值大于零,说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反之则不可行。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企业建设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但是传统的净现值法无法对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而产生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进行评价,容易低估项目本身的价值。近年来期权定价理论的出现及其在投资决策领域方面的应用在这方面弥补了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的不足。显然一项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除了该项目本身形成的现金流外,还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发展机会,例如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拥有了管理资源、技术知识、信誉、市场地位和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相对于不具有该类资源的企业来说,企业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具有很多发展机会。企业所持有的投资机会构成了以未来的投资项目为标的的期权。企业在有利条件下进行下一步投资,尽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这相当于执行期权。当环境不利时,企业可选择进一步放弃投资,其损失仅为期权的成本。因此,为全面评价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计算项目所带来的各种发展机会的价值。结合期权定价模型,可对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方法作大胆的修正,修正后的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含发展机会价值的净现值NPV=传统净现值NPV+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式中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可参考费雪·布莱克(FischerBlack)和梅隆·舒尔斯(MyronScholes)创立的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测算。
(2)其它的评估方法。修正后的净现值法可以体现投资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在实用性上提高了一步。但它还只停留在对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上,回避了大部分难以定量计算但对企业的发展又非常重要的间接经济效益,无法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所以近年来,国外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HirrarchyProcess)、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灰色评价法(GE)以及精经网络(NN)等评价方法,都是在进一步探讨信息化综合效益的评价问题。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军事等领域,解决了诸如系统评价、资源分配等许多重要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减少主观影响,使判断趋于科学化,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确定各项指标在企业现实条件下应达到的理想数值(即标准分),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求评价指标重要性系数,最后根据设计权重和计算的各项指标的分值进行汇总。
总而言之,由于效益所构成的系统既包含有已知信息,又有部分未知信息或模糊信息,所以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评估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用一般的系统分析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合理的、定量的分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其它有关理论的最新成果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祖培:关于加强信息化项目能力建设探讨,广西农学院,2006,(6)。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3-0139-05
一、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日渐完善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日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创新点。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尤其是信息化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问题。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制定有效的安全对策,促使信息化应用与内部控制建设相融合,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
信息化的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问题,国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信息系统的审计。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首次提出了在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和审计问题。1967年,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成立,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160多个分会,积极致力于制定和颁布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IT)审计准则、实务指南,用于指导各类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防范工作。197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内部管理的调查与评价对EDP的影响》,确立了电子数据处理实施审计的标准;1977年又发表了著名的《系统可审计性及规则的研究》(又称SAC报告),提出了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方法。1996年,ISACA在综合多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公布了信息系统审计的框架体系标准,即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COBIT),目前已作为国际通用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技术控制和审计标准。近些年来,国绕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的研究仍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如Hardy(2006)等提出的有关COBIT最新标准;在管理控制方面,ITGI(2006)和IOFS(2008)等提出并研究IT治理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中得到推广,而且其研究成果业已运用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中。
在我国,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5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三部委共同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从而掀开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研究序幕。2008年2月,三部委《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和调查报告》指出,随着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稳步推进,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008)。
然而,关于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胡克瑾等(2002)深入研究了IT审计的实施过程、技术方法和审计标准,提出全面控制信息系统风险的相关对策;刘静(2005)等结合COSO报告对网络环境下内部控制的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章铁生(2007)考察了有关国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对IT的考虑情况,提出我国在制定内部控制规范时应考虑对IT的嵌入问题;王海林(2008)通过分析IT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构建了由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体系组成的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模式。近年来,学者们在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rr治理的思想,试图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来探讨信息化进程中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如饶艳超(2003)、周常兰等(2008)、骆良彬等(2009),但是,上述诸多研究基本上是针对大型企业,而信息化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影响问题的关注则极为少见。
二、信息化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机理分析
对于信息化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本文认为,尽管中小企业有其独特性,但在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方面,COSO(1992)关于内部控制框架的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理论仍然适用,本文将通过分析信息化对五个要素的影响来阐释其影响内部控制的机理。
(一)信息化促进了控制环境的改变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和实施有着重大影响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信息化一旦应用于中小企业中,必将促使控制环境的改变。首先,信息化必然导致信息技术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原来简单的组织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整合,与其对应的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随之而改变;其次,信息化可以很方便地使内部人员之间以及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之间平等、动态地进行协作与沟通,企业每个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控制指令,而是成为实行自我控制、协同控制的单元;再次,信息化使企业员工都可以成为企业网络上的决策点或节点,提高了员工自我决策的意识;最后,信息化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可以共享对方拥有的资源,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合作与协同控制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可见,信息化必将改变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员工的价值观及其能力等一系列要素,并形成了一种网络化、开放化、自主化和现代化的企业环境。
(二)信息化拓展了风险评估的范围和方法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的过程。信息化无疑提高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企业风险。一方面,信息化必然要求企业业务流程与之相适应,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处在一种开放性、信息分散和数据共享的环境之中,这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封闭集中状态下的运行模式,从而扩大了风险控制内容,并且需要新的风险评估方法与之适应。如管理数据处理趋于集中化、适时化、自动化以及数据存储电子化,而且容易被无痕迹地改写和删除等,这些新的风险点构成了风险评估的新内容,并需要企业运用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另一方面,企业内联网的建立是信息化应用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硬件平台。运行在该平台上的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同时,做大、做强的动机加剧了企业与客户间的合作与交流,企业内联网必然向外联网拓展,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流动在互联网之中。这样,传统的、局部的差错与舞弊不再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而员工的自我保护的责任意识、正确行使其决策权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的风险大大增加了,从而使风险评估方法也由传统向现代拓展。
(三)信息化增加了控制活动的内容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随着信息化的应用,中小企业风险评估结果将以新的形式出现,原有的控制措施及可承受度必然随之变化,控制
活动的内容亦将随之增加。第一,由于信息化改变了中小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如传统的产、供、销活动可以通过企业内联网络和外联网进行,因此,对各个过程的控制活动必须结合信息化应用的特点和要求来完成;第二,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也处在一个不断更替的过程中,要实现控制活动的目标,企业必须不断地更新控制点以获取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改变控制活动的方式或进程;第三,信息处理过程自身也需要控制,如确保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能正常、持续运行的一般控制(包括对网络黑客的非法入侵),以及针对某项特殊活动进行特别处理的应用控制等。显然,信息化改变了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带来了新的风险,也必然增加了中小企业控制活动的内容。
(四)信息化提高了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信息化应用弥补了中小企业在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它的有效性。首先,信息化应用能有效地将企业各部门和员工连接起来,实现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处理,将员工身兼多职的特征进一步发挥出来;其次,信息化必然要求建立一个中心数据库,储存企业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并实现数据共享,以发挥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再次,网络平台为管理者、员工以及外部的顾客、供应商、有关团体提供了开放的信息交流渠道,不仅员工能清楚理解现行的政策和程序及相应的责任,管理者适时掌握业务的发生、发展与结果以及信息的相互传递,而且更便利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因此,信息化改善了中小企业信息与沟通的滞后状况,促进其向可靠性、及时性和开放性方面转变,提高了信息与沟通的有效性。
(五)信息化丰富了监督的方式和内容
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信息化应用加快了中小企业业务与财务处理的一体化,完全依靠人工的监督模式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一方面,信息化可以将监督功能程序化,即要求在经济业务发生、发展及结果处理的过程中,运行监督程序,以达到实时、全过程的监督效果;另一方面,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在实施程序化监督的同时,可以将监督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进行比较,适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缺陷并加以改进,达到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效果。当然,信息化应用过程自身也需要监督和评价,因此,传统方式下的人工监督仍必不可少,但这种监督主要体现为定期、及时地检查和了解计算机控制程序、指标以及控制参数是否发挥作用或过时,并针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评估业务流程控制点的运行状态,重新调整或更改内部控制程序、控制方法、控制指标等。由此,必然要求更新传统的监督方式和内容。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内部控制的构建
由前文分析可知,信息化通过作用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而影响其内部控制,实施或管理不当,其后果将适得其反。可见,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促使信息化与内部控制有机融合。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适应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一)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思路
显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关键之处是如何辨识并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信息化应用一方面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其内部控制五要素,而这些影响必然给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带来新的现象、新的问题,从而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对中小企业业主及其员工来说,需要转变内部控制思想,掌握新的控制方法,以加强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为了防止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出现内部控制的弱化,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本文认为,在信息化应用的初始阶段,就应该从整体上来规划和加强内部控制框架的建设,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具体思路为:首先,以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为指导,分析内部控制五个要素的现状及运行情况;其次,结合信息化应用对五个要素作用机理的分析和企业不同时期经营管理活动的特点,发掘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和判断新风险产生的根源和节点;第三,引入IT治理思想,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之中,自上而下并自下而上地灌输和反馈信息化应用战略及其收益与风险的理念,使信息化应用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深得人心;最后,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信息化应用的范围和深度进行细化,分析并设定风险控制目标,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建立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反馈和改进机制。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与分析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试图构建出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内部控制框架,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该内部控制框架是以COSO内部控制五个要素的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各个环节和信息化应用(表现为信息系统)的程度,来辨识和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在信息化应用中以及信息系统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这种辨识和分析功能,除了运用人工手段之外,信息系统本身也提供了自动处理功能),并通过反馈通道传递到企业决策层(或企业业主)。企业决策层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风险管理要求,在IT治理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改进信息系统,使人工控制与程序化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同时进一步辨识和分析新的风险。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化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动力和关键。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特别提出要将物流信息化列为重点建设工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
但是物流信息化是个新生事物,而且投资较大,这样特定物流信息系统的引入在企业的实施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发现必须重视信息化带来的效益的同时,,企业物流信息化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所以,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实用、简单、有效的评价体系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进行评价。所以企业有必要对于特定物流信息系统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绩效,第一,可以帮助企业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即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第二,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帮助企业将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使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使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收益;第三,可以加强企业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和过程控制,帮助企业了解信息化项目的基本情况,发现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从而降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达到收益最大化。
一、平衡计分卡简介
1.平衡计分卡概述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它是由Robert. Kaplan(美)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组织总裁David. Norton(美)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企业管理业绩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可以把组织的战略与实施的过程相联系,把组织当前的业绩与未来的业绩相联系。平衡记分卡从四个方面构建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学习和成长,这四个方面的相关指标通过相互的因果关系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考核体系。通过全面的衡量框架,平衡计分卡帮助组织分析哪些是完成组织使命的关键因素,哪些是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指标,促使组织员工明确目标和达到目标。
2.平衡计分卡的框架体系
(1)从财务维度来说,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指标能有效衡量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
(2)从客户维度看,现在市场多是买方市场,只有满足顾客的需求,组织才能生存获利。因此组织应该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进行经营。
(3)从内部流程维度来看,一个组织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
(4)学习与成长维度,企业应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的问题。这四个业务角度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为了提高财务绩效以达到出资人满意,组织必须要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所以组织要关注顾客;为了获取顾客的青睐,组织必须改善内部流程,以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提高内部运营能力,组织的员工必须不断学习与发展。
二、通过平衡计分卡进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1.通过平衡计分卡进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1)平衡计分卡与物流信息化的战略规划。首先分析组织环境,明确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找出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具有较大影响的现实或潜在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物流信息化的战略。(2)平衡计分卡与物流信息化的实施。平衡计分卡通过物流信息化的战略的实施,把执行的“责任机制”在组织内部逐层地进行了传递,以保障组织所有员工保持高度协同与匹配。(3)平衡计分卡与企业信息化效果评估。通过建立评估标准,平衡计分卡引导出包括财务、客户、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在内的战略目标在各个结点的实施标准,实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使得标准客观、公正、完全。并通过检查进行监控、分析,评估的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组织战略实施的状态。(4)平衡计分卡与战略修正。当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执行与计划出现不一致,或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制定的假设的前提发生重大变化后,就需要组织及时地修正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
2.通过平衡计分卡进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1)平衡计分卡适应企业物流信息化目标多元化的特点。一般企业活动涉及短期经济效益,而企业物流信息化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并重,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对多元化目标管理十分困难,容易出现低效和失衡的情况。平衡计分卡强调物流信息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作用及企业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平衡。
(2)平衡计分卡适应企业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企业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成果具有长期性和抽象性,定量评估困难。传统的绩效评估存在着绩效评估方法定性有余、定量不足的问题。平衡计分卡通过战略分解,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制定,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分值,对各个指标值进行加权得分确定组织和个人的绩效,从其具体技术层面彰显了它在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时进行定量分析的优势。
三、通过平衡计分卡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1.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财务指标。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财务指标能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本文主要选取了四个财务指标,分别是净资产收益率、资金运转效率、信息化资金投入比重、库存资金占用率。
(2)客户指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业绩和持续发展。客户满意度还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本文选取的客户指标主要有客户保持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客户利润率。
(3)内部流程指标。内部流程对于实现企业财务方面和顾客方面的目标起了关键的作用。本文选取的内部流程主要有库存周转率、准时送达率、订单处理准确率、货物差错率。
(4)学习与成长。学习与成长指标主要评价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其衡量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的长期效益的情况。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和学习,才能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表1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模型
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又称为系统层次发现法,是1970年由著名运筹学家T.L. Sat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半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将决策的问题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大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可以按照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排成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叫做构造递阶层次结构。然后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对各因素两两比较重要性,再利用数学方法,对各因素层层排序,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辅助进行决策。
2.层次模型的构建
表2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层次模型的构建
3.层次模型指标的权重分析
全部数据来自于对高校专家的问卷调查。笔者将指标体系按层次结构编制成9阶度问卷(表2),对高校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就各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打分。
表3 9阶标度的含义
共发放问卷12张,回收11张,其中11张有效。经综合评价,得到评价矩阵。使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各指标相对于其上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即权重);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主因素层
X=(0.15,0.20,0.35,0.30)
子因素层
X1=(0.1,0.2,0.2,0.2,0.1,0.1,0.1)
X2=(0.4,0.3,0.2,0.1),
X3=(0.3,0.3,0.3,01),
X4=(0.30,0.25,0.2,0.25)
4.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进行评价
建立评语集V={很好,较好,一般,差,很差},对应分数分别为(9,7,5,3,1)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征询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相关方的意见,比如员工、客户等等,对子因素层进行打分,取调查对象打分的平均值,与之前所得权重值相乘并进行加和。这样得到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总的综合评价值,以及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价。
五、研究总结
本文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四维的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方面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平衡的思想出发采用财务与非财务分析相结合、短期与长期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进行全面合理地评价,弥补了现有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单一主体评价、偏重财务方面评价的不足。
本文通过使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的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了有关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绩效指标的权重确定问题。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能够用精确的数学语言量化处理不确定的数据,并通过实体化的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不足和展望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而建立的,具体指标的提取上可能不够全面、准确。评价指标体系应在企业中反复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更加深入的分析、论证,不断调整和完善。
文章中所采用的AHP层次分析法虽然其脉络清晰,计算方法简单,但其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存在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这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彭禄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01)
[2]员巧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企业逆向物流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09(04)
[3]阮珂.物流中心绩效管理中信息系统的作用[J]. 现代商业,2008(29)
[4]吴义生.一种新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集成方法[J]. 物流技术,2007(10)
[5]龚凤美.物流信息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02)
[中图分类号] F2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43-03
[作者简介] 何文成,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省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干部,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
(广东 珠海 519000)
一、引言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战略。2006年3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2005年11月3日,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要求,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5月中央正式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已经不是简单的实现西方60/70年代的工业化,而是信息化,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后工业化国家。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实现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前提必须是推进企业全面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无论在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业企业,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四大功能:操作功能、交易功能、决策功能、监督功能,它们是保障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作为单个企业来说,无力在短时间内改变产业的格局,但是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简单易行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来避免信息化建设中的失误。而从运作成本和效益来说,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从信息系统为企业带来效益和效率的角度去选择产品、评估价值、评价应用成果,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持续改进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营中地位和功效。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不同之处表现在:(1)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2)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3)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4)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而言,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却比较短暂。大多数的企业已经不再为上不上信息系统而犹豫,但却苦于无法准确地对自身做一个了解:我的信息系统目前状况如何?目前已有的评估体系,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理论性等原因,使得企业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在对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方法剖析对比的基础上,在传统的DEA模型中引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约束,构建了一个具有主观评价意愿的DEA新模型,有助于企业决策者了解信息系统对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更好地利用和改良企业信息系统。
二、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方法的不足
系统评价可概括为两种涵义:一是系统开发或运行的可行备选方案的比较、分析、评价,即对系统总体的综合评价;二是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较分析,即对系统要素的相对关系或重要性的评比或估计。目前,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两大类。
主观评价法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部分定量计算,以评价者或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指标权重专家评分法,通常以满意度、分数、序数和评语等作为评价的标准。诸如专家讨论、层次分析、模糊聚类、模糊评判、灰色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指标和数学公式就可以对信息系统项目得出评价结果,专家的丰富经验,对信息技术和行业背景的精通,很多无法定量分析的指标、无法分解的指标,可以直观评价代替。对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中国企业比较重视的指标评价可以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印象。当专家对该项目非常熟悉时,评价结果比较准确。该方法的缺点是评价缺乏客观标准,具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评价主观因素多,评价专家易被政策或其他因素左右意见,导致评价反映不了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实际状况。指标的权重分配和评价综合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推理过程。专家水平差异、个体差异和评价标准理解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尤其当项目过于复杂、专家们的打分差异较大时,评价结果可能会受到质疑。
客观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规则,以定量计算分析为主,用一系列量化的指标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状态,通过数学模型的运算,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法通常不反映评价者或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诸如费用效益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该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标准一致,评价结果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进行大量计算,并且当某些指标难以量化时,该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如不能解决无形效益量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协同效益而导致成本的遗漏或重复计算;强调短期效益等,这些缺点往往导致低估IS应用的效益,阻碍企业IS应用水平的提高。
这些方法在评价工作中展示了各自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各自的弱点和缺陷。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更加完善的评价方法。张剑平(1997)提出了考虑指标均衡度影响和专家人数不一致因素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李恩科等(2000)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郑晓薇等(2000)采用逼近理想解TOPSIS法对按对象分层的决策矩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李恩科等(2001)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模型;徐维祥等(2001)提出了DHGF算法,即采用改进的Delphi构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取得加权矩阵,使用灰色关联统计专家评分,最后通过模糊评判得出评价结论;张新红等(2002)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张润东等(2005)在传统的C2R模型的基础上,将约束条件中的被评价单元去除,得到改进后的MC2R模型。
信息技术自半个世纪前产生至今,不断成熟并且迅猛发展,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成功率要远低于其他建设项目。上述分析发现,现有的这两大类评价方法其优缺点也有互补性。而此前学者们做的改进都是局限在各自的评价方法里,它们的固有缺陷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果能够跳出传统思维,将这两大类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将会更好地解决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的问题。因此,科学地根据客观实际以及评价者的主观意愿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在传统的DEA模型中引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约束,构成具有主观评价意愿的DEA新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引入权重约束的DEA新模型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也称数据包络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客观评价法。它是评价决策单元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是运筹学、管理科学与数量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随着有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领域日益广泛。DEA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输入输出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每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简称DMU)的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据此可将各DMU定级排序,确定有效的(即相对效率最高的)DMU,并指出其他DMU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给决策者提供管理信息。评价指标中可以包含人文、社会、心理等领域中的非结构化因素,各指标的量纲一般不相同,也可以使用无量纲指标。
这样在本来完全是定量分析的DEA模型中,加入经过定性分析的权重因素,使我们在对某些评价指标很熟悉的时候,可以对该指标的权重进行约束。如果不熟悉则可以不用考虑约束,避免主观评价所固有的缺陷,这样新模型就兼有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两者的优点,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便于评价人员自主选择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润东,吴育华.企业信息系统项目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新红,郑丕谔.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5).
[3]郑晓薇,汤胜利,龚兆仁.按对象分层决策矩阵的逼近理想解TOPSIS法的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10).
[4]李恩科,马玉祥,徐国华.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灰色层次分析法[J].情报学报,2001,(4).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关键
首先应认识到,真正能决定企业信息能力的因素是员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有效配置的程序;长期利用和体现这种价值的文化;与价值和准确性相关的信息本身。而企业在以技术能力为中心的信息投资项目上注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错误地认为技术本身能创造出
信息能力,实际上,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平衡的认识和投资,反而阻碍了信息能力。因为决定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很多是非技术的。其次是企业信息化突破口。从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突破。 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每个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能够适应竞争,一定有它独有的优势;从企业独有的优势入手,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见效快,也为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增
强整个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再次由于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其不同之处表现在:1、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2、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3、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4、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二、如何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
1.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应分析
从环境、企业战略、企业现状、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信息化需求分析。分析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明确上述各个要素与信息技术特点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确定信息技术应用的驱动因素,使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实现融合;发现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使其和信息系统相融合。总结起来,就是领导支持,资金充分并准确合理利用,分析规划,最后就是执行。人的因素最关键是领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员工,上下同心。
2.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与建设
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所以应确定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架和标准,从系统功能、信息架构和系统体系三方面对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规划,确定信息化体系结构的总体架构,拟定信息技术标准,使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实施阶段
(1)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促进自动化办公的发展,还能够在
很大程度上减少纸张的浪费,减少信息沟通环节,从而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减少办
公成本。
(2)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可以极大的提高相关信息录入的自动化水平,这对于提高企业经管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着十分大的帮助,最终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科学性。
(3)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整合,进而有
助于实现优化配置,使其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企业工作流程得到梳理,从而使工作环节得到优
化,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浪费,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此外,还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经验转化
为企业的内部资源,这将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使用也为企业的
电子商务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计
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还能够促进企业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的实现,从而更加
灵活的对公司进行管理。
(6)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融入计算机应用技术将便于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的有效整合,进而有利于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这对于企业员工职责的明确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四、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
1、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信息化的建设上存在着认识的偏差,认为不进行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企业照样能够工作,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缺乏主体意识,尤其是中小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信息化建设知识了解的不多,还没建立起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其管理及销售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这样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就存在着滞后性。
2、企业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的应用不够
在很多企业当中,某一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如库存、财务等方面,而在生产、供应及销售等领域所应用的就比较少了,这样在企业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就出现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建设所开发出来的企业系统,仅能解决企业管理中局部及某个环节的问题,不能通过企业的整体战略上来系统的考虑问题,这种情况下
开发的软件模块不能兼容,没法实现系统的有效统一与衔接,这也使得企业的信息
交流不够畅通,企业的全部资源不能进行充分的优化。
3、有关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软件市场发展较为落后有关企业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的软件价格较高,同时对企业的环境要求也较高,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环境及经济能力无法达到要求,而且现在的软件市场上,大部分软件企业是以我为主的理念服务,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一些功能服务,再加上软件开发人才及应用人才的大量缺乏,使得软件市场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样也就使企业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发展较为落后了。
五、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ology; 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60-03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自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以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等为标志),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开始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现代公司制企业获得急剧发展。从三次产业革命的历程来看,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带来了企业管理方面的革新。企业管理方法与思想的演进也经历了产品管理(销售管理)一人本管理(营销管理)一信息资源管理(面向客户管理)的变化过程。信息资源管理(IRM)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影响现今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受到信息界、管理界、经济界与政府部门的关注与接受。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Horton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集成概念,它融不同的信息技术和领域为一体,这些技术和领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管理、自动数据处理和电子通信网络等。这些领域和职业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相互隔离和分散的,但它们必定会重新聚合在一起。”[1]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重在信息资源的需要开发和管理,目标是的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实现企业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一致,归纳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战略管理与总体规划;二是使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相关信息系统处于高效可用状态;三是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具有较好的信息标准、数据库与管制制度等);四是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辅助企业的高层决策,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今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自由贸易与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信息、物质、能源成为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战略资源,对于企业来讲,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也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必要性与原则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加速,企业对信息资源系统的投入不断加大,信息资源系统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系统稳定与维护的投入产出、系统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各种效益、用户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满意度等信息资源系统绩效评估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1 信息资源管理在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从20实际80年代起,我国企业已逐渐认识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正呈普遍展开并迅速增长的势头。从社会到企业都意识到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调查[3],在过去两次管理信息化热潮期间(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的中,企业纷纷构建MRP与ERP系统等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投资80亿左右规模上企业中,应用成功率只有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寥寥无几。此外,还有一大批企业组织开发适用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几乎无一成功,开发者称之为MIS“泥潭”或者“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 据统计[4],我国现有大约16000家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0%左右初步建成了信息化网络框架,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约有5%的企业有一定的现代信息处理手段。归结起来,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总体效果与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缺乏正确有效的信息资源理论与管理方法指导,无法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信息资源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严重。第二,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的实践经验,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浪费。没有形成完备信息存储、编译等信息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与改善方法。第三,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控制不合理,建设周期过长。企业信息资源系统(如ERP)项目需要强有力的项目控制能力和科学方法,从立项、确定目标,到软件选型、实施、上线。许多企业存在哲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项目实施周期过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实施完成后,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己经发生了变化,这都会制约和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
2.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必要性
2.2.1 便于企业确定信息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综合平衡,寻找信息活动最佳经济效益点通过绩效评估,企业可以准确掌握信息资存在的问题源与带来的效益,从而增加对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投入,同时也会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企业信息资源无论是在投入建设阶段还是在正常运作管城中,都需要对各种投入与产出(信息、服务等)做出比较,即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应用过程中消耗的全部劳动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对比析。通过信息资源评价可以获取信息系统运行的真实情况,通过标杆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或企业自身不同阶段的纵向对比、实际绩效与目标水平的差异就能反映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绩效的真实情况。通过评价作出效益差异原因分析与总结,可为将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投入与资源配备提供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经济效益。
2.2.2 有助于企业提升效率,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已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主要运营系统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但随着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完成,企业高层急切想知道:企业在花了大把金钱投资IT后,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有多大支持?同样处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各流程中的成员,都会十分关注其完成任务与作出的贡献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是否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本机构的信息资源,为本部门带来了多少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企业(决策层和各级员工)获得这些问题的科学、量化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决策层有效激励员工。
2.3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原则
2.3.1 战略原则可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成功与否。从全局上考虑,既要注意到当前所产生的效益,又要注意到长远发展,要给信息机构或信息系统今后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但又不能放弃当前效益的取得。
2.3.2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各项活动主要目的是为牟利,企业进行信息资源的各项安排与投入必须遵循经济型原则。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产品和相关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
2.3.3 系统优化原则评价包括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以及各个方面。既要统筹企业战略与整体又要重视具体执行与部门衔接。从综合绩效评估出发制定评估的内容,优化各层指标体系;比较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2.3.4 实践性与开放性原则综合指标体系设计要简明扼要、定义明确,充分考虑企业现有信息条件与信息资料的可获取性。信息系统效益的评估内容,包括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要定期地进行追踪评估。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
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互为补充,即涵盖全局,又重点突出;能够充分反映企业在信息资源规划与长远发展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调整。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系统的因素很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系统,才能较为准确反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效能与水平高低。为此,参照国家信息产业部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结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的特征与相关评价的文献研究[5] [6] [7] [8],设计出如表1所示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其中,评价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评价;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评价指标、客户评价指标、内部流程评价指标、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以及相关的30个二级指标见表1。
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复杂、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它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基本步骤为: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具体而言为最高层、中间层与最底层;②构造对比判断矩阵;③计算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④计算组合权向量及组合一致性检验。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性指标可分为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时,一定把握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关系,主要因素要突出,不漏不多。②在企业信息指标(通常含有第二级、第三级等)注意相比较等级之间的强度关系,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同时需要关注不同的指标间构造的判断矩阵(有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结果)。
4.2 德尔菲法20世纪40年代由Helmer和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定性预测,后来逐渐被应用于军事预测、人口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等领域的评价、决策、管理沟通和规划工作。
具体实施步骤:①组成专家小组。②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由专家做书面答复。③专家作出预测意见,并给出解释原因。④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做出修改和判断。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⑤将所有修改意见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⑥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①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指标评价涉及众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在挑选专家时既要考虑评价成本和时间等因素的约束;又要考虑专家间存在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以及是否存在相关利益冲突等其他社会原因,同时,还需要防止专家因不愿批评或否定其他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合理主张。因此,必须避免专家们面对面的集体讨论,而是由专家单独提出意见。②对评选专家的挑选,必须要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员对企业内外部情况比较了解程度。专家的成员具有多样化,可以是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外请专家。如,在估计未来企业对信息资源设备需求时,企业可以挑选人事、计划、市场、生产及销售部门的经理作为专家。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L.A. Zadeh首次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并由此发展成模糊数学,为模糊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数学工具。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己在综合评估与决策、模糊规划、模糊可靠性分析、模糊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借助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原则,考虑与被评判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的影响,按确定的标准,对某个对象中的某个因素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价,从众多的单一评价中获得对某个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总的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由各因素被评为各等级的隶属度构成评判矩阵,并对评判矩阵与确定各因素重要程度的权重因子进行模糊矩阵合成运算,最终得到对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步骤:
①建立因素集,因素集为U={U1,U2,U3,…Ui}
②确定权重向量:
(i)=(a1(i),a2(i),…,ah(i)),ak(i) 0,ak(i)=1;
③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无量纲处理),得规范化矩阵。
X(i)=(i),(i),…,(i)
=x(i)x(i)…x(i)x(i)x(i)…x(i)…………x(i)x(i)…x(i)=x(i)
即得评价矩阵:
(i)=1(i),2(i),…,m(i)=r(i)
④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i)=(i) (i)=(b1(i),b2(i),…,bm(i))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9]:①企业信息资源评价的诸多指标中,通过模糊数学法可以将不完全信息、不确定的评价指标转化为模糊概念,通过标准化处理(无量纲处理)以及规范化矩阵的使用;使定性问题定量化,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可信性。②只考虑了主要因素的作用,忽视了次要因素,使评价结果不够全面。
4.4 平衡计分卡(BSC)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由学者罗伯特教授和戴维教授于1992年提出,是一个将长期的策略战略和短期的具体措施联系起来的综合度量系统。既重视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指标,又注重强调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性四个维度来衡量企业的业绩,强调的是目标之间的平衡与一致性,便于战略的实施与战略目标的实现。平衡计分卡是一种通用的组织绩效管理与测评工具,对于不同的运用对象(适用于企业、政府或非盈利组织等),平衡计分卡的角度、结构也指标是作出可以适量增减。平衡计分卡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过去数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之一,据调查,全球排名1000大企业中有60%已经使用或正打算使用BSC,世界最大的300家银行中约有60%正在使用BSC。
该方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注意事项:①该方法只能对定量的指标进行评价;因此对于定性的指标必须要考虑选用其他的方法加以量化。②运用该方法的前提一定是企业已经具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与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即一致认同的战略);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达成要考核企业多方面的指标,不仅是财务要素,还应包括客户、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在信息资源评价体系中,平衡计分卡方法能对企业信息化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及关注企业长远发展,许多企业尝试引入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工具。
5结语
毫无疑问,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然导致到企业为未来战略的成功与否。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遵守规范化的评估程序。基于实践中企业日益高涨的需求与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客观?本文分析了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必要性与相关原则,尝试从财务评价指标、客户评价指标、内部流程评价指标、学习与成长评价指标等四方面构建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进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德尔非法、模糊评价法与平衡计分卡法4种方法,并分别对其评价注意事项做出了分析。总的来说,目前对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评价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多,定量评价方法偏少,但正成为研究热点;而且评价指标越来越细化。但是,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评价的定量评估模型中,大多集中于某种或某几种具体评估指标的测度,还缺乏从企业战略总体上考虑所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的综合、通用评价模型与方法。因此,在评价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整合企业现有所有资源来进行评价必将成为必然;在选择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上,综合几种方法的优点,对信息资源进行多层次的、多角度、智能化的综合评价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Forest W•Horton,Jr.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M].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1985.
[2]张洪烈.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7):62.
[3]邵宏宇.基于信息化能力的企业全面信息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第3页.
[4]于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5).
[5]李佳洋,郭东强.信息资源效用的综合评价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查先进,陈明红.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图书馆情报,2010,3.
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内部控制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在如今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运营中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信息化改造,内部控制这种人机结合的控制模式自然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改造。内部控制中许多控制程序、控制方法等都被设置在计算机程序中,自动控制代替了繁杂的人工控制,这种变化减少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使企业组织结构得到精简,运营效率更高。
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有助于经营决策过程中有关信息的实时、同步反馈,使企业内部信息交互更加对称。随着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内部信息的处理也会变得复杂,这就要求内部控制对企业运营的过程实施有侧重点、有计划的监控。因此,内部控制就需要同时注重企业现实资产和信息资产两方面的安全。
二、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将面临许多新的风险,诸如内部控制软件中可能存在漏洞、控制系统规划建设时的治理风险、系统日常运行时可能出现不确定性风险、系统操作人员的人为失误等。总的来说,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风险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控制观念缺失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较复杂,许多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交插性及互补性,这削弱了企业一些规章制度的作用。企业内部一些上级部门对下属管理放权程度过大,常出现同一级工作人员职权混淆的现象,这使得企业内部的职权分配存在漏洞。
(二)风险评估难度增加
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加入,使得许多未知的风险也加入进来。企业内部大量资料数据的数据化使内部信息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企业中旧的风险评估方式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被逐渐淘汰,新的评估方法一时又难以建立,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增加了企业对风险的评估难度。
(三)企业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企业内部控制要实现信息化发展必然要将企业以往的海量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这些数据需要的不仅是数据化输入,还包括信息真伪识别、重要性的认定等,这显然会大量增加企业的工作量。另外,信息化发展还使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企业内部沟通以及与外界的信息获取都需要作出较大调整。
(四)内部审计作用得不到发挥
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部分,健康的内部控制系统离不开独立且完善的审计系统的支撑。但是在当下,许多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往往是一体的,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管理层,大大制约了其审计职权的行使;还有一些企业考虑到经营成本的问题,常常将审计机构作为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傀儡部门,这样的审计机构基本形同虚设;再次,由于一些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风险估计不足,不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内部审计机构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化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知,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需要适应许多新的要求,既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虚拟化和网络化,又要重视内部人员综合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障审计部门职能的发挥等。
(一)重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要在准确分析自身经营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成功企业的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并结合自身经营内容和发展现状来制定合适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全面考虑到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明确不同岗位员工的职权,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引入信息化控制手段
1.风险评估及控制的信息化。企业需要建立以客观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系统,同时,运用环境分析法、发展趋势图、风险情景分析工具等多种风险管理方式,对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加以监控和分析。例如,在运用环境分析法评估企业风险时,应先对自身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进行信息分析,分析环境中各个信息的变化趋势及不确定性,其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数据库,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参考历史数据来评估风险的发生概率,利用数据分析从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寻找风险的线索。
2.企业数据安全保护的信息化。当前,企业普遍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例如ERP等管理系统的运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使企业信息面临暴露的风险。企业在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后,要对系统安全进行必要的保护,其中,信息安全是系统安全的核心内容,必须保证信息输入、储存和输出三大方面的安全。如在信息输入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系统相关设置进行审核,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信息的查阅和使用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权限授予和审批,避免企业内部重要信息的泄露,避免企业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害。
3.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必须让审计部门参与进来,让审计人员了解信息化过程,及早关注并掌握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同时,给予审计部门应有的重视,保障其审计职能不受侵犯。企业信息化建设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信息的传递和审批都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造,审计人员也就需要对企业进行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审核,以此尽量降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1-0230-01
电网企业信息化就是电网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电网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创新和电子商务运营的电子化。
1 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电网生产过程就基本实现自动化,而发电厂、变电站也致网于信息化的发展,因此自动监测与监控方面自动化发展程度较高。但电网行业因为在国民生产中的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一直使其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且电网行业改革较为频繁,如何贯彻体制改革和提高产能一直是改革的关注点。纵观现在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总结出建设存在几大结构性问题:
1)系统管理软件与专业系统不能协调并且系统孤立,不能发挥整合效益。行业垄断使得电网企业将主要注意网转移,更加强调如何提高产能和如何进行安全生产上。因此,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效果仍不理想。
2)“重硬轻软”。现在,我国电网企业还停留在大规模的基础硬件的投入阶段,信息化建设程度建设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同时,相对而言现在网络与信息资源的利用还不够,硬件脱离软件,两者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另外,电网行业处于专业系统繁多,系统管理软件较为缺乏的局面。因此,对于生产自动化系统仍然是电网行业软件应用的主要部分,电网行业出现产、输、配、售环节监控有余,电网企业的管理决策能网严重不足。比较突出的是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影响了信息化进程。
2 电网信息化建设中运用的措施
总的来说,采用将BPR与ERP的互动做法,将推进了电网企业的信息改革进程。
2.1 BPR建设
BPR(流程优化)是实施ERP大型项目的基础,BPR将电网企业变革和信息系统建设结合,用流程优化理顺电网企业各个孤立系统之间的关系。电网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有利于突破信息化建设,数据信息实现共享。
电网行业进行BPR建设第一步是打破垄断,满足市场化、规范化的改革思路要求。原有流程优化符合整个行业变革需求,提升了电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网,而且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电网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三大结构问题。第二步再思考和重新整合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电网行业信息化系统现在处于分裂的局面,电网企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在再思索阶段,应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利用。
2.2 ERP建设
ERP(电网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项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实施方与电网企业合作,他们需要具备ERP基础知识,熟悉管理业务流程的技术人才。再是具体的选型,可以多访问几家软件公司,带着问题观摩他们的演示,在众多的电网企业中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合作者是实施ERP成功的主要方面。而内部EPR需要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平台,这种平台可以通过组建业务骨干队伍,强跨部门、跨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构建。可用以解决ERP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构建独具特色的业务流程。ERP主要宗旨是将电网企业各方面资源进行科学地计划、管理和控制,孕育现代化的电网企业管理理念。
电网企业ERP的实施通常分为项目准备、业务蓝图、业务分析、系统实现、上线支持、上线准备六个阶段。项目实施最复杂也最困难的阶段是从业务分析到形成较为完善的业务蓝图。该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将项目目标明细化,进而确定基本系统的范围,从而确定项目的详细实施计划,了解确认业务需求,明细电网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等。电网企业也可以组织现场调研,开展了业务研讨,通过对场景脚本的模拟和真实数据验证,优化ER系统构建。
3 信息化建设中管理建议
信息化管理能够完成传统手工管理所不能完成的事情,使管理有“法”可循,使信息实时“通”畅,使管理“快”速应变。
3.1 合理定位信息部门
信息部门必须正确定位好自身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开展工作,在电网企业信息化中发挥作用。综合当前电网企业的信息化现状,信息部门定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3.1.1 电网企业信息技术权威部门
该部门把握信息化规划中涉及信息技术发展部分内容,确定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宏观目标;掌握和控制应用系统开发或引入有关信息系统的架构、数据库、开发平台、数据字典等软件开发中各个环节中的技术部分;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中有关网络、主机、安全、数据库、存储、备份等信息平台的引入和使用。该部门将便于系统能够顺利地进入生产运行阶段作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保证应用系统从开发到运行的平稳过渡和信息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运行维护阶段对出现的一切故障需要具备一定的处理能网,最终目的是业务部门和用户对信息部门技术能网的认可。
3.1.2 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
电网企业信息部门必须转变观念,为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提供优质的IT服务。在电网行业内部,信息部门的服务角色显得更为重要。为了电网行业的信息化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电网企业信息部门要始终围绕着电网安全生产、高效管理和可靠服务,不断促进信息化。
3.2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信息化
作为电网企业的一个非主要专业的部门,在当前并不十分乐观的电网行业信息化现状下,信息部门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有利机遇,不畏困难,坚守电网人得优良品质,不断推进电网企业的信息化,使得电网行业的信息化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信息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加强与业务部门和领导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也在工作内容之中。通过沟通,有效实施改革,在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程、规范,促进信息平台的规范化。使得信息部门实现“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因此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也会得到改进。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健全信息化的组织机构是对信息部门内部人网资源提出的一样重大任务。在电网企业,它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全能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为了培育这样一群人,就要求电网企业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网的技术人才。
3.3 选择适合电网企业的通用管理软件
电网企业的通用管理软件能使电网企业快速应对市场竞争。所以应积极打造与电网企业相吻合的管理软件。通过电网营销实现信息化建设,实现工作的高效与便捷。这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客户服务系统、电网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负荷管理信息系统、反窃电管理系统等。
3.4 建设电网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电网企业氛围
搞好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电网企业才有希望健康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电网企业文化对于电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电网企业文化既是公司软实网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电网企业核心竞争网的源泉。一个电网企业的文化氛围是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积极稳健、兼容并包、求实创新的电网企业文化会推动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据烟台冰轮信息技术部部长迟元森介绍,在过去十年里,烟台冰轮的信息化建设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97年到1999年,是信息化导入阶段,以单一部门的计算机应用为主导,以部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为主要内容;从2000年到2003年,是信息化创新阶段,开始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对信息化项目的综合管理,并与企业的精确管理模式相结合,打造具有冰轮特色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 从2004年开始,进入了信息化整合阶段,注重区域互联和信息共享,开始启动ERP、SCM以及电子商务等系统项目,目标是建立简洁、高效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整体业务信息化。
拼图概貌
“我们从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个性化特点,提出了烟台冰轮信息系统部署的总体框架,即一个目标、两个基础、六大专业子系统、三个通用平台。”迟元森说。
“一个目标”是公司的信息化战略目标,以企业管理规划为基础,对未来5~8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两个基础”,就是逐步建立起能够满足整个集团公司总体信息化需求的计算机网络和基础数据库;“六大专业子系统”为设计、制造、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财务等六个结构化数字平台,注重业务数据管理与业务过程控制;“三个通用平台”就是建立公司内网通用业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决策支持平台,用于处理企业运营流程中的离散信息,注重信息传递和商务协同,以OA、知识管理以及数据挖掘为主要内容,表现形式为多个门户网站的建设。 迟元森认为,IT在烟台冰轮的逐步普及应用,既为企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也使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随着IT应用的不断增加和信息化投资的不断积累,用户必然开始关注系统整合与数据集成问题,而且对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今后的IT系统建设必须采用集成化的平台架构,将以往分散的业务过程、基础数据、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等要素集成起来,将各种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化总体框架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平台的选型、平台软件引入后的二次开发以及如何转变原有的管理机制都是很艰巨的工作。
其次,随各个专业子系统的逐步建立,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这就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要从战术层面向战略层面转移。在网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的支撑下,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系统、基于工作流的协同系统、情报收集和知识管理、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应用将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另外,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长。要使管理层充分认可信息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充裕的资金支持,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信息化建设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一套可操作的IT绩效评估方法。
精确的指导思路
迟元森深信,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路,这样才能避免信息技术的陷阱,使信息化投资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收益。
迟元森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烟台冰轮精确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路:
其一,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是企业能够理清自己的需求,合理确定系统边界。信息化软件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理念的一种载体,如果软件包含的管理理念与企业现实运作相冲突,信息化工程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数据工作。基础数据是一切系统实施的前提,信息系统只有运行在准确、完整的数据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三,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分阶段实施的大项目来进行科学管理,不要贪大求全,更不要奢望毕其功于一役。在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的初期,应控制资金投入,局部突破;等一些基础条件比较成熟时,再开始规模投入、系统实施。
其三,企业信息化建设表面上看是实施一套或多套信息系统,但实质上是企业经营管理思路的变革。它的推行不可避免地会调节生产关系,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遇到阻碍是正常的事。因此,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步伐不能太快太大,否则就非常危险,极易碰壁。
其四,对成熟软件系统中的管理理念要理解应用,而不是生搬硬套。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应该从自身的需求出发,面向实用,解决主要问题,不能片面地追求技术先进性。很多侧重点不同的大型系统软件都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功能上有很多重叠或交叉的部分。企业在建设系统时,首先要对系统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吸收,而不应当照搬硬套,以免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另外,企业软件选型中还要警惕业界对一些新名词、新概念的炒作,必须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其五,处理好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总体规划时,要仔细考虑信息集成方案; 分步实施过程中,选用的具体产品和技术可以有变化,但是必须保证按计划实现集成,使得信息流在整个企业信息系统中能够畅通无阻。在选择局部突破点时,还要考虑将来向上下游的延伸问题和项目的推广实施,不要把视野局限在某个特定的业务单元,开发集成化信息平台不能过多考虑某个环节的特殊需求。
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建筑行业发展电子商务不仅仅是时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更是由该行业的地位、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所决定。首先,我国工程建筑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其次,建筑行业本身具有分散的性质,可能需要横跨多个市场,在短时间内切换于不同的工程领域,往往是在远离指挥中心的异地进行生产活动,具有复杂的物流,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也更受益于电子商务;再次,国内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普遍低于国外同行,而电子商务就是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建筑企业从传统模式转向电子商务模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这其中包含着很高的实施风险。由于建筑企业信息化应用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淡薄、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企业信息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间较难匹配、信息化投资不足和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实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为我国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化研究提出了十分紧迫的问题,即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模式之前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保证成功。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建筑企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就绪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一、“企业电子商务就绪”研究概述
电子商务就绪(e-readiness)研究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地区电子商务就绪和企业电子商务就绪。企业电子商务就绪是指企业或组织为成功实施e化战略和计划而对相关各方面进行优化的水平。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思科公司提出的网络就绪评估模型(Net-ReadyEvaluation)和普华永道咨询公司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研究提出的电子商务成熟度模型(emm@E-BusinessMaturityModel)。
思科公司的网络就绪评估模型是基于一套指标体系的定量评估方法,该指标体系包含领导者、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技术四大类指标。每一类又由具体指标组成,共有57个具体指标。根据企业对每个指标的符合选择以下5种之一:“完全同意”、“有点同意”、“中立”、“有点反对”、“强烈反对”,对应的分值分别是5、4、3、2、1。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总分,并对企业e化水平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5档:网盲型、网络意识型、网络深入型、网络领导型、网络远见型。通过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e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确定其优势和劣势,并确定行动的优先次序。
普华永道的电子商务成熟度模型能够对任何企业电子商务实践进行定量评价,并与全世界同行业标准的电子商务进行定量比较,以及与同地区标准的电子商务进行定量比较,为企业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它包括九大类指标,分别是:战略类、价值网商务过程类、执行管理类、组织和能力类、安全和隐私类、系统和技术类、纳税类、法规类、产品交付与企业运作类。其下有90个具体指标,每个具体指标有3种选择答案:“完成”、“进行中”、“还没开始”,它们分别被赋予100分、50分、0分。评估的企业对每个指标选择符合自身状况的答案,进行自我评估。评估的结果产生3个定制报告:按9类指标的每类均值计算的企业柱型图报告、同行业企业对比报告、同地区对比报告。
我国清华大学黄京华教授也提出了一套企业电子商务就绪评估指标体系,分为5层。第1层是总指标;第2层是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需求、以及信息技术与企业文化;第3层是三类因素的细化分解,包括9个子类;第4层是对有必要细化的子类的进一步细分;第5层是各个具体的指标,共67个。每一层中的各项指标通过专家打分和AHP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权重。在评估时,企业对第5层的具体指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中立”、“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之一进行回答,相应的得分为1~5分。经过加权可以得到各层次的得分。
以上研究成果各有特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思科公司和普华永道的评估工具不仅能给出对企业电子商务就绪水平定量评测的结果,还能与同行业、同地区的企业电子商务就绪水平进行比较,工具的操作性强,指标易于理解和选择。黄京华教授在其基础上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重新设计了指标体系,并且考虑了指标的权重问题,评价方法更为科学。本文认为每种评价工具都是针对特定的背景设计出来的,因此都有其最为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例如思科公司的网络就绪评估模型更加适用于软件公司、ASP等技术类公司。同时考虑到指标体系应该反映行业特点、文化背景、企业规模、电子商务模式等因素的差异,所以在具体指标和权重的设计上应有所不同。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希望专门针对建筑企业设计一套系统的、操作简单方便的测量指标,以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变革前,判断其在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准备程度,从而明确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
二、模型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1.设计原则
根据以上目标,笔者制定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建筑行业中的企业,因此在设计指标时要考虑建筑业电子商务的特点;(2)由于外部环境层面的指标难以衡量,所以本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技术的角度进行评价;(3)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建筑企业本身,也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甚至是部门中的一个工作组,以帮助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进行自我评价;(4)指标体系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电子商务实践之前应必备的条件,通过评价使企业明确自己进行电子商务变革的准备程度和主要的差距;(5)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具有易操作性并适合自我评估,指标必须易于理解且答案易于选择,不能过于烦琐;(6)为使评估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设计思路
一个建设项目一般要经过项目建议书拟定、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以及使用和维护等阶段,建筑业电子商务是对项目建设周期实行全过程、动态化、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并将项目所有参与方连结在一起的复杂的电子交易系统。在这一电子交易系统中,各参与方的主要活动包括:业主进行网上工程招标、评标、项目控制及结算;设计方在网上出图、展示设计方案;承包商实现对盟友的选择、网上估价、投标、在线项目管理、项目结算;工程师对项目远程监理与咨询,以及供应商和租赁商进行的网上商品展示等。
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电子商务的特点为:(1)管理上的复杂性。项目涉及的参与方和参与人员众多,信息交流复杂,要成功实施和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并获取竞争优势,对企业自身的战略决策、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流程整合至关重要。要想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所有参与方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则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是电子商务化成功的重要前提。(3)由于建筑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复杂性、灵活性、涉及面广和跨地域管理的特点,要求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应用的人员要具备较高素质。(4)由于建筑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复杂性,对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IT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根据以上分析,建筑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变革前必须在以下4个方面做好准备:
(1)管理。通过战略、措施、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准备,保证通过技术应用来获取竞争优势。(2)流程。通过提高对现有流程的认识,进行流程的分析和优化,来支持技术的成功采用。(3)人。人员在思想认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是技术顺利实施和应用的保障。(4)技术。IT能力是企业电子商务变革的物质基础。
这4个方面对即将电子化的组织很重要,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如图1所示。
三、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就绪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笔者从上述4个方面对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就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该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以下4类指标,如表1所示:
共有53个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四、建筑企业电子商务就绪度的评价
步骤一:给每个具体指标进行打分。
每个具体指标的得分有5种,分别是: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中立”;4分代表“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
步骤二:分别计算每类指标的平均分,平均分越高意味着企业在这项指标的就绪度越高。
步骤三:设定参考值,并进行评价。例如设定2.5和3.5,则当平均值小于2.5时,表示这类指标中有不少具体指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在这个方面能力比较薄弱,企业要在这方面花大功夫进行改进。当平均值大于2.5并小于3.5时,表示该类指标中有少数具体指标不合格,要引起企业注意。当平均值大于3.5时,表明企业在此方面有足够的能力。如果4类指标的得分都较高,则企业电子商务就绪,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变革。
步骤四:根据评价结果,给企业以具体改进的建议。
五、结论
本文在对前人电子商务就绪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建筑行业企业电子商务的特色,按照建筑企业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就绪评估体系。其特色是针对性强、指标易于理解、操作简单方便,有助于帮助建筑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变革前,判断其在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准备程度,从而明确企业需要改进的方向。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没有考虑指标的权重问题等,指标体系分类过于笼统,没有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一、前言
作为供电所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对其信息化管理进行创新有着关键价值。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供电所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供电所的整体服务效果。本文从介绍其信息化现状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供电所信息化发展现状
1.目前大部分的供电所在信息系统建设及集成应用方面,系统设计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目标,信息系统之间分散,关联性不强,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从这方面来看,目前大部分的供电所基本没有实现“统一规划、标准统一、系统集成”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2.各个信息子系统之间是完全隔离的,缺乏数据信息的交换机制,整体系统服务水平落后。这就导致电力企业的各个信息子系统对于整体的业务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参考价值不大,实际操作困难,不利于电力企业业务处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利用,严重降低了供电所信息系统的处理效率。
3.供电所业务工作处理流程不够明确、细致、规范、统一,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目前的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处理流程模糊,繁琐等情况,难以实现电力企业业务处理的规范化操作。
三、供电所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传统管理方式的重要发展,原有的供电所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供电所的发展。供电所要想在新的时代有巨大的发展,就必须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1.供电所信息化观念不强
我国供电所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在经营管理中,企业以安全生产为主,忽略了管理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供电所过度注重生产,把生产当成企业的命脉,而且在生产中,过度强调安全性,把工作放在维持稳定上,而不重视企业发展。
2.企业信息化投入较少
我国供电所总资产很多,但是,在基础设施投入上,个别企业较低。供电所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供电所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没有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投资,对信息技术研究和设备投入不及时不准确。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投资水平较高,我国在这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供电所信息化建设是真正提高企业整体水平的关键,如果做不好这项工作,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3.信息化使企业协调统一
我国供电所一直处于统一管理的形式,国家对企业实现直线约束,实行国家级管理、省级管理、地方管理三级管理,而各个地域之间的差别是很大,在一个省内还有多种管理方式。供电所信息化让企业的各级管理实现纵向和横向的双重管理。能及时发现企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就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对企业现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就可以适时调整策略,随着变换生产经营方式。
四、信息化运作模式
运行维护工作应与系统监测、现场巡视结合开展。系统采集用户、线路、变压器电流、电压数据,自动反映线路某段线路重、过载、电流不平衡、电压低、停电等,并发出预警工单。运维人员根据系统发出的预警工单进行现场核实后,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实施计划。大型维修或维护计划应及时上报,由上级领导统筹处理;小型维护、调整电流不平衡、故障急修则可以由供电所直接处理。对于外部发现的缺陷,可以利用现有方式及时录入外部缺陷处理系统,做到快速定位问题,及时消缺、抢修,更好地实现“预防为主”的目标,提高维护效率。
通过用户系统定位准确反映有多少用户供电半径超距离、用户密度过大。运维无法解决的线路瓶颈无法通过改造解决以及变压器重、过载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预警工单反映出来,及时获得规划储备项目,促进基建落实,减少盲目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营销抄核收工作需依靠普通低压用户信息化布点,直接实现所有客户的远程集抄,大大提高抄表效率。通过系统及时反馈客户表计是否存在异常。如有异常,则应及时更换处理,从而有效减轻核算工作压力,降低因电表异常引起的低压线损。通过不同电流、电压检测仪之间的数据核算,及时发现线路段落之间的线损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工单;分析是否存在线路老化或区间表计异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表计管理效率。在收费方面,可以结合预付费表计的推广,加强收费管理。比如,信誉不佳的客户可以通过直接预付费表计预付电费后用电。出现停电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复电。预付费的用户如果出现电费超期,则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远程停电,待用户缴费后恢复远程控制,大大减轻了催费压力。
实现业扩辅助报装。每个客户来到营业厅办理业务,系统能直接定位办理业务的用户地点,方便业扩人员勘查现场、处理业务,节省业扩报装耗时,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系统还能直接反映整个基层供电所运作的状况,有利于决策者及时制订合理的解决措施,降低务虚工作不切实际的可能性,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劳动效率。预测经过信息化改造后,供电所人均管理户数可提升至2000户以上。如果此举实施得当,可以大大降低配电网的生产成本,提高供电所的经济回报率。
五、供电所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实施策略
1.加强电力信息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
保证电力信息安全稳定运行,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时评测与控制,防患于未然。如基于风险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对评估系统的暂态安全风险逐个元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给出相应的风险值,供电力人员参考分析,做出正确决策。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分析稳定概率性,也可以定量地分析失稳事件的严重性,即事故对系统所造成后果的定性分析。它能有效地把稳定性和经济性很好地联系在一起,给出系统暂态稳定风险的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极限,这将有利于增加社会效益。
2.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教育意识
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的教育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其实施力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执行的效果。为了保证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用户、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所有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策略,并且安全教育应当定期的、持续的进行。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纳入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3.加强电力行业硬实力功底
所谓电力行业硬实力功底,主要指充分了解电力行业现行发展新状况、新技术和新资源等,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扎实掌握相关技术,作到出现问题有的放矢。应加强技术管理,主要是指各种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墙、物理隔离设备、入侵检测设备、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实际。数据的备份策略要合理,备份要及时,备份介质保管要安全,要注意备份介质的异地保存。加强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注意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存储介质等设备的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等。注意信息介质的安全管理,备份的介质要防止丢失和被盗。报废的介质要及时清除和销毁,特别要注意送出修理的设备上存储的信息的安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供电所信息化管理创新的研究分析,对于供电所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具体实施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