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税市场分析及前景

财税市场分析及前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税市场分析及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税市场分析及前景

篇1

随着我国很多大中城市被持续的雾霾侵袭,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民经济仍会持续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会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在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不二的选择。在可再生能源战略强力推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风电开发的进展比较迅速,但存在着以下问题:风电技术落后、风力发电成本较高、风电产业、风电市场不完善。风电投资企业也存在着不够重视市场分析、财务评价,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投资倾向,因此风电企业很难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准确合理的财务评价对风电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保证风电项目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相关理论,建立风电项目财务评价方法,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文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研究合理性。

一、项目概况

1.基本情况

甘肃某电场199.5MW风电项目,采用133台1500kW风机,正常运行期多年平均上网电量44236.5万kW・h。开工后第3年为初期发电期,其电量按正常运行期多年平均上网电量的1/3考虑。

本项目财务评价采用25年,包括建设期3年(第3年风机逐步投产发电),生产经营期22年。

2.项目现金流估算

(1)现金流出

固定资产投资。根据本工程项目的调整的投资概算,本项目静态投资为19.570175万元,平均静态投资为9810元/KW,建设期利息支出为6441.37万元,平均动态投资为1.0132万元/KW。

本风电场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为总投资的20%,总投资的80%由国内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5.94%。

流动资金。本项目的流动资金估算值为30元/KW,流动资金的来源为,30%运用资本金,70%来自银行借贷,银行借款利率为5.31%。

发电成本。风电项目的发电成本按以下名目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设备的修理费、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劳保统筹费、住房基金、材料费、保险费、利息支出及其它费用。其中,发电经营成本为发电成本扣除折旧费和利息支出。

本风电项目财务评价中,固定资产的形成率取100%;综合折旧率取6.5%;修理费率投产后前2年按1.0%,3~5年按1.3%,5年以后按1.6%;职工人均年工资按5.0万元;职工福利费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4%;劳保统筹费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7%;住房基金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0%;保险费按风电项目固定资产总额的0.25%;材料费定额15元/KW;其它费用取25元/KW的定额;风电场人员定编35人。

税金。该风电项目缴纳的税金主要包括风电销售税金附加和所得税,这些税金以增值税作为计算基数。①增值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1]198号文规定,本风电项目增值税按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政策,即增值税税率按8.5%计。根据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精神,本项目采购风机设备等所含的增值税可以在电场发电后逐年抵扣。②销售税金附加。销售税金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计算基数为增值税税额。本风电项目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按照增值税税额的7%,教育费附加征收按照增值税税额的3%。③所得税。所得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本项目所得税征收税率为25%。

(2)现金流入

风电项目的发电收入。发电收入是上网电量和上网电价的乘积,正常发电年份年平均上网电量44236.5万kW・h,生产经营期最后两年考虑到已经超出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寿命,年上网电量分别按正常年份上网电量的50%、25%计。

上网电价在计算期内分为两个时段,风电场累计发电等效满负荷在30000小时(按额定容量计算)以内按一电价,此电价为测算值;风电场累计发电等效满负荷小时数超过30000小时后按另一电价,此上网电价为当时电力市场的平均上网电价,根据预测取0.3871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42元/kW.h)。

本项目按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8%测算,30000小时以内电价为0.532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577元/kW・h), 30000小时后电价为0.387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42元/kW.h), 在计算期内,按不含税上网电价计算,发电收入总额为494426.7万元。

发电利润及分配。本风电项目计算期内发电利润总额为105416.1万元。

二、风电项目财务评价

1.风电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上网电价。本项目上网电价分两个时段,30000小时以内电价为测算值,30000小时以后电价为当时电力市场的平均上网电价,根据预测取0.387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420元/kW.h)。如果该风电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取值8%,测算结果为30000小时以内风电上网电价为0.532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577元/kW・h)。

还贷资金。本风电场项目还贷资金主要来源包括风电场发电未分配利润和风电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在风电项目还贷期内,本风电项目的全部未分配利润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将用于还贷。

还款方式及贷款偿还期。还款方式采用按能力偿还方式,还款期为15年(含建设期)。

本风电项目的资产负债分析。根据测算结果,本风电项目在建设期内负债比例较高,甚至峰值达80%,随着风电场风电机组投产发电,风电场项目资产负债率将逐步下降;待还清固定资产贷款本息后,资产负债率较低,根据测算结果甚至在1.0%及以下。

2.风电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本风电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按照8%取值测算,那么,30000小时以内本风电项目的上网电价为0.532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577元/kW・h),30000小时以后电价为0.387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420元/kW・h),贷款偿还期为15年,投资回收期为12.7年,平均投资利税率为2.71%,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7.55%、所得税后为6.33%,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见表1。

表1 该风电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表

3.该风电项目财务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风电项目财务指标敏感性分析主要考虑风电项目经营期内的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主要不确定因素包括发电量、上网电价等。通过分析国内风电项目的实际建设投资来看,风电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幅度在5%以内,考虑未来其他风电项目市场不确定性增大,在此也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0%的情况。由于风力发电受风速影响较大,考虑这一因素,分别进行了上网电量减少5%和10%的财务敏感性分析。全部财务敏感性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得出结论:投资、发电量、电价变化均是财务敏感性因素,本风电场未来项目运行中,需要加强预测,确保年度发电计划目标实现。积极争取电价和税费优惠,以使得项目目标的实现。对于未来类似风电项目投资时,需要加强资金筹措,在建设中加强投资控制,加强进度控制,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

4.本项目经济评价结果

根据上面的评价方法,得到以下财务评价结论:

第一,关于风电场项目的清偿能力:项目借款偿还期为15年(含建设期),满足贷款偿还要求。

第二,关于风电场项目的盈利能力:取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8%,根据测算,30000小时以内电价为0.532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577元/kW・h),30000小时以后电价为0.387元/kW・h(不含增值税,含增值税为0.420元/kW・h),投资回收期为13年,投资利税率2.71%,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7.55%、所得税后为6.33%,该风电场项目具有盈利能力。因此,本项目财务评价可行。

三、结论

本文主要构建了风电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用此方法,对一个风电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该项目进行了经济性评价,重点进行了清偿能力分析以及盈利能力分析。结果反映,本文构建的风电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可行,能较真实地反映出该风电项目真实的清偿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修杰主编.2011-201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投资咨询网2011,5

篇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24-02

一、引言

由于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色,中小企业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重要性显著,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我国企业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之一。工信部联企业在[2011]300号文件中,依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及资产总额等指标,对各行业设置不同的划型标准并据此将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说法。对中小企业规模和观念的细分,是对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及政府的政策结构和制度调整的要求,体现了政策的导向性逐步提高以及金融服务重心的进一步下移。小微企业往往经营情况复杂且规模小、贷款资金可得性低。在征信体系、补偿与担保、信息披露制度不成熟,银行审贷、企业管理不完善,非正规金融信贷迅猛增长以及政策落实情况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前提下,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较为迂回复杂。对此,政府已出台并完善了涉及税收收费、政府采购、金融及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近年来我国小微的信贷风险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二、小微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一)小微信贷发展现状

自2007年8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至欧债危机逐渐升级,国际资本市场一蹶不振。欧洲市场需求消退、贸易保护主义及欧元的汇率贬值,部分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受阻,我国经济实体的经营情况受到一定影响。受外汇占款持续上升、经济流动性过剩及通胀压力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连续十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首次下调。2012年,社会信贷融资总规模到达历史新高,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

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近年增长强劲,微贷技术与风险管理技术有所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小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在银行网均贷款方面优势依然明显,专营机构进一步发展,事业部制的小企业专营机构获益明显,民间金融不断阳光化,2012年初,规模约为3.5至4.5万亿元,小额贷款机构发展速度迅猛,国家开发银行近年也在小微信贷中体现了良好的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导向作用。

(二)小微信贷风险影响因素

1.经济制度背景。我国小微企业具有风险抵御能力弱,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分析能力较弱,应变能力不足等特征,经营与信贷风险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经济制度、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相对于整个宏观经济与其他经济主体,小微企业竞争力有限。对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或对行业发展前景的预知能力上存在劣势;同时,企业反应决策不够敏感,自身规模又有限,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单方面承受外界带来的影响,却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抵御或缓解。

2.法律法规与市场建设。由于签署的贷款合同受到各项法律法规的限制,都能对贷款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信贷审批、发放,以及在事前和事后的风险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市场因素作为掌握较为困难但又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分析其对信贷风险影响的关键和难点就在于除了对未来市场要有合理的预期,还需要研究市场及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需求市场的转移、传递以及替代市场的出现与变化。

3.信贷模式及信息披露因素。在现有情况下,我国传统信贷模式亟待发展,商业银行的流程化改造的“信贷工厂”模式、零售模式以及商业银行专营机构模式兴起。信贷中贷款审批流程显得十分重要,大体涵盖了小微企业绝大多数的“硬”信息与“软”信息。现有情况下,“软”信息的合理判断对信贷风险管控意义重大。因此,贷款审批必须建立在高度透明的风险分析的评价之上,在信贷风险不透明的前提下,会使贷款审批变得盲目。

《贷款通则》第40条做出对审贷分离的规定,降低了发放的贷款成为潜在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也突显了商业银行风险收益不匹配,引发信贷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倾向于利用“软”信息,对不同的借款人实行差别待遇形成信贷配给行为。贷款审核与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审贷结果也有重要影响,需要最大限度避免分析评价人员的主观偏颇。并应满足合规监管的内容,研究每笔交易贷款的贷款条例,多层次多角度监视信贷风险,尽可能多的掌握客观变量因素。

4.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企业自身而言,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上,重点在于信息不对称。伴随着我国体制转型的特点,我国小微企业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信息获取不足、产业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市场调查。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小微企业,技术更新不够,建立初期对资金需求量大,又缺乏足够的人力及抵押担保品,难以起步;对于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品牌及核心竞争力,经营受制于宏观经济波动与行业整体水平的波动影响,信贷风险可控性差。

体现在财务信息管理上,其一,小微企业现金流错配的现象较为明显,用于投融资的期限与现金流、资产负债与贷款总额的错配会引发企业贷款偿付的危机。其二,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预警与风险内控机制不健全。以上原因易引发高违约率、高破产率吊销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信贷风险产生不利影响。

5.抵押/担保条例。小微企业存续变动大,经营能力不强,且具有较少的可抵押的资产,担保机构对其担保意愿不高,影响了企业贷款的增信等级。我国实物资产的担保、抵押行为存在较大困难:90%以上的中小企业厂房用地多为集体用地、宅基地,同时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至少3个)在法律上的模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难抵押问题较为普遍,还要考虑抵押品的估价、变现能力、实物价值保持时间及处理的程序费用,抵押产品的选取尚需创新。不同于美国全面的风险担保体系与中小企业管理局、金融投资公司和政府资助的多管齐下,日本政府介入的方式,贷款计划的政策指导,德国的全能银行建设及财政预算中的小企业信贷补贴,我国的担保机构尚需整顿与完善。

6.非正规金融渠道。资金供给者的身份,由于影子银行、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能够给一部分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也逐步在向光明化、规范化方向前景,但两种融资方式的开展较为隐蔽,受监管少,融资成本逐级增加,它的高利率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部分曲线流出的信贷资金在民间借贷链条出现风险甚至断裂的情况下,不仅在贷款审批中存在局限性,安全性也无疑会受到挑战,对信贷风险的影响需要综合考量。

(三)小微信贷风险综合分析

假定时期,参与人为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利润期望,在[0,]上分布,投资者只知道的概率分布。在当前小微企业选择传递信用信号X(包括公司素质、财务质量、发展前景、经营情况、偿债能力预测等),投资者观察信号X判断企业融资后经营状况在时期的实现:

其中,是给定企业信号时,企业在时期的盈利水平;/2是企业的期望价值;X/≤1表示中小企业在内失败的概率;是中小企业失败受市场惩罚;是权数。

根据根据上式得到的精炼贝叶斯均衡博弈,获得以下综合结论:第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消除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关键在于企业信用能力与企业的征信行为;第二,众多小微企业由于不规范存在各种信用问题,需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提高竞争力,使企业的信用建设得到根本保证;第三,小微企业比较弱小,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需借助征信体系、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等外来辅助力量;此外,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会对企业信用建设起重要作用。

三、小微信贷风险政策建议

(一)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补偿担保制度

小微企业缺乏专门提供该类企业信息的机构或数据库,我国银行征信系统发展虽已取得一定程度进展,但在实际贷款中的作用并不明显,需进一步扩大该系统平台对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务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良好的补偿与担保制度可以给予小微企业信用增级,从而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在商业银行对小微信贷的审批中,不仅要基于我国特殊情况合理考虑相关的“软”信息和“硬”信息,也应将供应链理论的思路转化到贷款中,倘若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的上下游是有固定的较为垄断且资信情况出色的企业,或者考虑到一些内在的人力资本要素对信贷风险有也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有对产业链企业的数据库的建立。此外,对商业银行审批的流程与效率也要求进一步提高,已有数据表明,拥有较少网点数的中小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争夺中小企业客户实力已有所增强。同时,商业银行专营机构进一步发展,就标准事业部至的小企业专营机构已在微贷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此外,还需抓住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扩大“信贷工厂”和零售贷款服务的实施。

(三)促进小型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服务的合规发展

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有重要的历史原因。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差异较大,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企业信贷问题的重要出路,同时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模式、风险收益比与小微企业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倘若能专于小微企业信贷,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产生规模效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的环节有所帮助。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信贷困境。但由于影子银行体系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只能是正规金融的补充。我国必须不断提升和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尽快出台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强化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在有效防范影子银行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及其市场深化,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弥补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不足。

(四)满足小微企业升级转型的需要

小微信贷的核心在于企业自身,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于小微企业经济更为公正的待遇,完善公平市场竞争机制,从创业环境、财税政策、金融支持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经营环境的改善,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此外还要加强小微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制定相应的财务政策促进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以及现金流错配导致无法正常还贷影响信用等级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安仰东.风险分析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J].金融研究,1997,4:42-45.

[2] 范飞龙.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号传递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6):59-60.

篇3

双方遵循“合理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区鼓励科技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及在科技资金、科研立项、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认定、科技职能服务的优势和民航学院科技人才资源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科技成果集中及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__公司的创建宗旨是:优化、整合##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发挥集约优势,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创业平台,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并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根据民航产业特点,重点孵化具有民航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成、培育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科技人才,通过场地孵化、政策孵化及企业发展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其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一体化先进体系的尽快形成,为改善##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产业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__公司将实行企业化运作、官产学研金有机结合并独立运行的经营模式,经过创建初期的区、校扶持和自身积极开展“有偿、务实、优质、高效”的各项服务,不断壮大服务实力,逐步形成“自收自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争取在5至10年内发展成为我区和中国民航产业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发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基地,最终形成在天津市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业中心,为我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目前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

1、区委区政府、国家民航总局的高度重视

为进一步推动##区科技工作三个体系的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组织管理体系),20__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出了“要建成##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在短期内为我区培育孵化成功具有高品质的科技企业,并在孵化器内建成##区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区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并对区科委和民航学院联合提出的“筹建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实施方案”中的关键问题多次做出过重要指示。

经与民航学院多次研究、协商,并对合建实施方案、相关配套文件的不断充实、完善,保证了合建__公司的科学性、可行性。

国家民航总局对于“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总局科技司的有关领导亲临现场就创业中心的建设进行指导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最近,国家民航总局主管科技工作的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参加了创业中心一期工程告竣的揭幕仪式。指示要抓紧创业中心建设方案的实施,为“中国民航科技园”落户天津奠定良好基础。

2、区域产业现状和发展态势

目前,##区全区4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已经有380多平方公里纳入了各种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开发计划,在我市“工业东移”和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泰达开发区西进的大好局势下,我区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区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创造一切有利于外资和内资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电子、汽车(配件)、服装、机械和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为支撑的新型经济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天津保税区正在##区开发建设42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加工区,天津开发区也即将在##区启动开发建设39平方公里的新开发区,##开发区、##湖旅游开发区、天津软件园—##园和##区各乡镇的产业园区也正在积极开发建设,一大批现代化大中型企业正在进驻这些开发区中,成为##区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成长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才、资源、地理位置优势

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区内各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必然带动区域人才和资源结构的积极变化,##区正在日益成为商业、工业和服务业各种人才的聚集地。

中国民航学院是坐落在##区唯一的高等院校,又是中国民航系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民航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中国民航总局提出了在2020年基本实现民航设备维修和服务业国产化的宏伟目标,中国民航学院积极响应中国民航设备维修和服务业“国产化”趋势,正在积极谋划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具有民航专业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中国民航设备维修和服务业“国产化”趋势和中国民航学院谋求当地政府合作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努力为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民航设备维修和服务业进程在其相对垄断的产业背景下将为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良好的项目源和市场前景,而且非常可能获得相关专业的雄厚资金支撑和巨大盈利空间。

##区蕴藏着充裕的民间资本亟待科技项目的利用,自发、主动与区科委联系、咨询、渴望得到高科技项目的民间资本达数千万之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孵化器内含的技术交易市场将为高科技项目和民间资本的结合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对整合优化和开发利用我

区的科技资源可望产生深远的影响。##区区域内陆空交通网络交叉纵横,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滨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津塘公路、津汉公路、京山线铁路构成了区域内高密度的公路网,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坐落在本区中心地段,天津海港也在邻近地区,可以快速到达。海陆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便利高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家的交通流动,便利于产品的市场流通,因而也成为对筹建和发展##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4、天津市重点科技工作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科委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工作,并将其作为最紧要的重点工作积极组织研讨和实施,市科委正在将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从单独的科技项目转向公共平台的建设,目前、各区县都把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程。

今年上半年天津市科委曾就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征求市区两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并特别就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征求过红桥区、##区、塘沽区等区科委的意见。天津市科委全部正副主任和职能处室负责人还于日前专门集中起来研讨和布置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对此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天津市科委强调要重点加大力度支持有鲜明专业特色和良好成长前景的区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区科委向市科委提交的依靠中国民航学院科技研发优势、借中国民航设备维修和服务业国产化大势与中国民航学院合作共建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设想得到了市科委的肯定和高度重视,市科委有关部门也表示了对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重点支持的意向。

充分利用并有效依托中国民航学院的学科优势,使##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具备雄厚的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将十分有利于快速培育区域内的高新技术项目和高新科技企业以及其他各种具有高成长品质的科技企业,十分有利于培育和催化具有显著产业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动##区乃至天津市经济建设的新发展。

二、“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主体

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主体是##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具体筹建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与民航学院技术开发总公司实施,建成后的“__公司”是为促进##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中国民航产业设备维修和服务“国产化”的非赢利性科技服务机构。

__公司坐落在民航学院(民航小学原址)占地30亩,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基本符合《天津市科技产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中对科技孵化基地的要求。

三、“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职能

1、协调工商、税务、审计、技术监督、司法、开发区、区人才交流中心等职能部门为在孵企业办理相关事宜;

2、提供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培训;

3、协助在孵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基金、农业转化资金、区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及各类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登记等;

4、积极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协调,协助在孵企业得到资金支持;

5、定期邀请有关中介服务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经营管理、财务审计、政策法规咨询、技术信息、财产评估、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6、定期邀请本市及外省市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到__公司开展下列活动:

(1)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中介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市场经营活动;

(2)定期举办新技术、新项目、新产品、信息和洽谈活动;

(3)围绕特定技术、工艺、产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

(4)提供科技、经济、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活动。

7、为在孵企业提供低价甚至零价的场地、通讯设备。零价租赁场地和通讯设备,主要面对的是科技含量高、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企业,程序上需经过可行性论证,并需要产品订单或明确的产品销售意向证明,零价租赁场地和通讯设备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

四、##区政府对__公司实行的优惠政策

1、##区对__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上缴的税金(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区留部分前五年100,五至十年50,十年以外20奖励给__公司,由__公司每年将80奖励给入驻企业;

2、进驻__公司的企业,凡符合市、区对科技产业各类优惠政策享受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财税政策;

3、对获得区级科技奖励的企业,其科技因素新增税收部分二年内返还其所缴增值税区留成部分的40;三年内返还其所缴纳营业税的40;企业所得税的50。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的企业,其科技因素新增税收部分二年内返还其所缴纳增值税区留成部分的50;三年内返还其所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各60。(##区人民政府〈1996〉津丽政发8号)。

五、天津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机构设置

__公司由区、校双方共同出资1000万元(区政府出资400万元、民航学院出资600万元)注册成立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由7人组成,双方各3名董事,通过社会招聘产生另外1名专职董事,由民航学院3名董事中产生董事长,##区3名董事中产生副董事长)公司机构设置如下:

董事会

__科技发展公司

综合办公室

企业发展部

物业管理部

六、企业进驻程序

1、企业发展部向拟进驻企业介绍公司基本情况、政策,洽谈进驻意向;

2、进驻企业向企业发展部提交进驻申报材料;

3、企业发展部对进驻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是否准入的意见;

4、企业发展部组织有3至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初审合格的申报材料进行评估、审查并提出是否准入意见后由企业发展部上报公司经理办公会;

5、由公司经理办公会最后决定是否准入;

6、由企业发展部通知获批准进驻企业办理进驻手续;

7、进驻企业到物业管理部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公共契约;

8、进驻企业到综合办公室办理房租、押金等款项;

9、物业管理部向进驻企业交钥匙;

10、进驻企业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

11、进驻企业将营业执照、验资报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等复印件交企业发展部归档,并与企业发展部签订孵化协议

七、入驻企业需要提交的材料

1、入驻申请书,载明申请到__公司的愿望及理由,要求的孵化面积和孵化条件等;

2、入驻企业或拟办企业的概况,包括企业股东及股权结构、成立时间及拟成立时间、注册资金、类型、经营范围、组织结构等;

3、孵化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包括公司介绍、市场分析、竞争性分析、产品与服务、市场与销售、财务分析等;

4、创业团队成员名单、主要经历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将发挥的作用;

5、资金数量及来源,资金筹措计划;

6、环保措施;

7、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八、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标准

1、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为享受我区扶持政策,进驻企业的工商税务登记注册应在##区;

2、入驻时已成立公司的,应当产权清晰、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入驻前没有成立公司的,应具备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条件;

3、主要从事与民航产业有关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

4、有较强的技术开发队伍和技术开发条件,有实施孵化项目的技术能力和后续开发能力;

5、有开办企业和实施孵化项目所需要的基本资金;

6、有自我发展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营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7、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对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有驾驭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团队,

8、进驻企业应具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

9、申请进入__公司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是新创办或技工贸总收入200万元以下、运营时间不到一年的企业。

九、入孵企业毕业条件

1、企业人均年销售收入已达10万元,企业年销售总收入达500万元,孵化项目或高新技术主导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的50以上;

2、连续两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

3、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超过30,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年总支出5以上;

4、企业创办人或负责人接受了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具有了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

5、企业合法经营,产权明晰,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保护,财务、行政等管理制度;

6、企业核心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骨干相对稳定;

7、孵化时间在1年以上;

8、经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视为符合毕业条件。

在孵期超过三年未达到上述标准且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前景的企业应该停止孵化并从__公司迁出。

在孵期超过三年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有达到上述标准前景的企业应该在入孵停止期满三年时提出延长孵化期的申请。

十、进驻企业毕业程序

1、企业孵化期满或企业发展需更大办公场所,应提前一个月向企业发展部提出迁出要求;

2、企业向企业发展部提交申报材料;

3、企业发展部审查企业是否达到毕业条件,提出毕业审查意见;

4、公司经理办公会审批后,由企业发展部通知企业;

5、企业发展部终止孵化协议,并准备毕业证书,资料归档;

6、企业与物业管理部终止房屋租赁协议,核算房租和物业管理费等费用;

7、企业到综合办公室缴清各项费用,领取押金;

8、物业管理部开出放行单,企业向物业管理部交钥匙。

十一、企业毕业(迁出)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1、由企业向企业发展部提出毕业或延长孵化申请书,需载明毕业或延长孵化的愿望与理由;

2、上一个月的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3、在孵企业申报表;

4、在孵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说明;

5、其他证明材料。

十二、__公司的发展目标

1、充分利用原民航子弟小学的所有占地与用房,在20__年6月之前,建成以孵化功能为主的“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孵化若干与民航产业相关的、具有良好成长性的高新科技项目和企业;通过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并于20__年底之前使入驻企业达8家;20__年之前,争取孵化出20家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__科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整合全区科技资源和民航产业资源,为第二步申请建成的以民航学院为主导地位的“天津##中国民航科技园”打下坚实的入驻企业和项目基础。

2、以“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以民航设备维修、民航服务为主要专业特色,在20__年前为##区孵化成功20家以上具有高成长品质的规模以上科技企业。争取在20__年使在孵企业达到8家,并在年内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千万元人民币。到20__年实现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总数达35家,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达3亿元人民币。到20__年实现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总数达60家,在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实现年技工贸总收入达6亿元人民币。

3、以中国民航学院为技术依托,将民航产业发展为##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拓展##区的税收来源做出重要贡献。

十三、时间进度安排

1、20__年4月上旬区科委民航学院共同完成有关“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文件的编撰和初步论证,征得主管区长意见后上报区政府审批。

2、经区政府批准后,由区科委运作,争取在20__年5月底以前和中国民航

学院达成合作意向。

3、经区政府批准,在20__年6月中旬以前完成“天津市__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建制和投入运营。

篇4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国债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债供不应求。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日渐好转,特别是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保值储蓄,5月、8月又连续两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政策的出台,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有所降低,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性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售异常、供不应求的局面。

2、发行品种较为单一。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有18个年头了,国债期限大多以3-5年期的债券为主,且大多数不可上市流通。品种单一,这与其他国家发行国债种类相比,相差很大,据查有关资料、澳大利亚31种,加拿大20种,英国17种,瑞士8种,丹麦、德国5种,最少的法国也在3种以上。国债品种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不同投资要求,也大大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3、实物券国债偏多。十几年来,我国发行的国债大多数是实物券,即无记名国库券,持有者一旦出现丢失、被盗现象而又不能挂失。同时,此类债券也因成本过高,操作不方便等原因,影响国债交易市场及国债运行效率的提高。

4、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在国债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机构、政府为主,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低,比如在美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仅为10%,日本也不超过30%,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竞高达60%以上。这与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发行频率不断加快,国债投资专业性明显增强,运作效率不断提高大大不相适应。

另有学者认为,根据我国国债市场的现实情况,参照国际经验,我国国债市场将会出现如下趋向:

1、国债发行市场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国债发行市场化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规范化、全国性国债市场的核心。近年来,在完善承购包销和代销的基础上,开始将招标发行这种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并逐渐向纵深发展。

2、国债发行的效率大大提高。首先体现在国债发行期大大缩短。国债发行期和缴款期的不断缩短将大大提高国债发行的效率。其次体现在国债实现了滚动发行。这样既减少预算资金的占压,又节省了资金占用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3、国债发行成本不断降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债利率大幅度调低。第二,国债竞标发行也使国债发行成本降低。第三,记帐式无纸化国债的发行规模增加,也使得近年来国债发行成本得以降低。

4、国债品种日益丰富,国债期限结构的设计日趋合理,流通性进一步增强。近年来继续坚持发行一部分不可上市的凭证式国债,并对这种债券采取了“品种齐全,同步发行,广设网点,利率优惠,变现灵活”的政策,颇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另外,1996年发行的国债中有80%可上市流通,其中60%为记帐式通过上网发行,这些都大大地增强了国债的流通性,活跃了国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

5、国债一级市场不断成熟,市场组织结构得到进一步健全。近年来,财政部进一步强化了国债一级自营商的承销和分销职能,吸收了一批有实力的机构参加国债承销,不断加强市场要素的培育,使以国债一级自营商为代表的广大证券机构真正发挥承上启下的市场中介作用,成为国债发行部门与投资者的桥梁。

6、国债二级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交易方式不断增多,市场建设日臻完善,国债二级市场的建立和健全,极大地提高了国债的流动性,加速了国债市场不断步入成熟。

7、国债市场的改革配合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证券业的改革。国债发行市场的改革,不仅满足了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需要,也为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还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债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如下几点:

(一)国债发行方式的市场化程度不高。1994年和1995年,我国引入了国际通行的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然而,我国的一级自营商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它一级自营商的自有资金的规模都不大。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对这些自营商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往往对国债一级自营商实行了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这种方式仍然是通过各级财政层层下达承销计划的办法。可见,这种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也没有真正摆脱行政分配倾向。此外,我国一级自营商所拥有的权力和义务是不对称的。一级自营商只有在一级市场上承购国债的义务,但却没有取得资金融通以及在二级市场上做市场的权力。

(二)国债市场结构不合理。其一,国债发行利率缺乏弹性,国债利率结构不尽合理。其二,国债期限仍显单一,发行节奏和发行期无均衡性。其三,目标市场定位低。长期以来,中国国债一级市场的目标市场为居民个人投资者,这不仅使发行市场较长的时期在低水平徘徊,也是造成二级市场流动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国债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反映着市场的活跃程度,衡量二级市场流动性的标准,主要是市场的交易量,交易量越大,市场就越活路,就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市场,债券市场资金配置才能趋于合理与有效。

(四)对国债衍生产品管理不善。国债衍生产品是在国债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国债回购、期货、期权交易、代保管业务等。由于当初设计国债期货交易时,没有把风险锁在一定范围内,加上通货膨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保值贴补变动频繁,增强了市场的投机性;严重冲击了国家的金融秩序。

(五)国债的借、用、还不统一。我国在国债的债务主体及发行权限的规定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国债在借、用、还这三个环节上还不配套、不协调。国债的举借与使用,国债收入的使用与偿还相互脱节。

二、我国国债在宏观经济中的调控作用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债是财政经济的重要内容,财政通过国债规模的变化,增减财政收支的规模,使原来难以对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的财政收支,变得具有适应经济变化的弹性,并有可能对经济运行的结构和总量经常性地进行适时调整。适度规模的国债发行与流通又是中央银行赖以全面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物资基础。在一个较活跃的金融市场被引入社会生活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以把国债作为平衡市场货币量的筹码,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吞吐,以适应国家经济政策变动和调节银根的需要。

我国国债是用来弥补建设性预算资金的不足的,生产建设性是我国国债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总量的矛盾基本解决,而结构调整的任务突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推进科技进步成为迫切的任务。为此,我国出台的财税、金融、外汇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需要国家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国家财政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应发挥强化力的作用,而我国由于预算内财力较弱,在宏观调控特别是结构性调整中的作用还很不够。通过国债形式,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对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可以说,国债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根源于它与财政、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宏观着眼考虑国债管理,将其与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引导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总任务相配套,并与整个金融改革政策相协调,应是达到建立一个“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最终目标的必要手段。

第二种观点认为:1、国债是缓解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赤字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是一个紧迫的字眼。当国家发生财政赤字的时候,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大体有三种:增加税收、增发货币和发行国债。用增加税收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受到经济发展状态的制约,如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投资和消费处于萧条状态,此时提高税率,不但不能增加税收收入,反而会造成财源枯竭,遏制经济发展。用增发货币的手段弥被财政赤字,会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其结果不堪设想。用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缓解财政困难,保障国家重点经济建设则起到难以取代的作用。2、国债为国民经济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为增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债的作用由单纯满足政府筹集资金的需求,拓展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第二,国债为国家重点建设和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发行国债有偿筹集经济建设资金,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实践证明,发行国债,对于支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的投资手段。国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安全最可靠的投资保障。这是因为,国债发行是政府行为,因此,被广大投资者誉为“金边债券”,它以其安全性和收益性高,流动性信誉性强,且品种丰富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和接受。

第三种观点认为国债除有以上作用外,还有如下几项作用:

一是调整社会资金流向,改革分配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出现了向个人、集体倾斜的态势,国家集中的财力明显不足。客观上要求通过适当的形式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向社会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整社会资金流向和改善分配结构的作用。二是推动资金市场的发育的发展。国债作为有价证券的一种,重新进入我国的经济生活,它的生存与发展,对繁荣市场经济,推动资金市场发育,加快证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证券市场是商品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资金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到逐渐发展壮大,其中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债。目前,证券市场上市交易量最大的是国债。因此,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为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融资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三是丰富了财政职能。国债不仅为财政增加收入,也进一步完善了财政职能,规范了财政信用行为。

第四种观点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使得国债市场第一次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其具体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卖出国债进行银根松紧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当中央银行执行银根紧缩政策时,向市场出售国债,从商业银行回收货币,减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抑制社会需求,减少投资;当中央银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从市场上买入国债,即向商业银行投放了货币,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从而刺激了社会需求。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引起市场利率和利率结构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社会基础货币量增加,供应量增加,市场利率随之下降;相反,中央银行售出国债,社会基础货币量减少,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随之上升。同时,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哪种证券,会直接对市场利率结构产生影响。例如,中央银行买入10亿元长期国债,卖出10亿元短期国债,虽然社会基础货币量不变,但会造成市场上长期利率下降,短期利率上升。

第三,国债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金融市场变化的领头效应。中央银行通过大量买入某期国债,使这期国债价格上涨,到期收益率就会降低;反之,卖出这期国债,导致其收益率上升。不仅如此,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对整个市场转递信息,产生领头效应,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预期目标。例如中央银行大量购进国债,放松银根,增加市场货币量,社会公众就会认为利率会更加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债券需求,而导致信用扩张。

正是因为包括国债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有效的宏观调控,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止了通货膨胀,商品物价指数呈零增长,成功地实行了经济软着陆。

三、国债的发展前景与难点分析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国债的发行潜力仍然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的国债规模也越来越大,1994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1997年达到2400多亿。从国债依存度来看,虽然从1994年至1997年国债依存度在迅速提高,这实际上一方面与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债务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从国债负担率来看,1994年为5%,1997年仅为3.4%,离西方国家一般30%-50%的水平还相去甚远。从需求角度看,1986年国债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为5.6%,1997年仅为1.85%,而且伴随着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上升到八成,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万多亿元,从最近三年国债发行额占其比例的5.28%、5.12%和4.94%这一情况看,远远低于恢复国债发行第一年的数字。这些都给以后年度国债市场的扩展奠定了基础。二是适度增加国债发行规模符合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改革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民收入中的最终收入分配向着个人倾斜现状的出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格局发生着变化,为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就有必要通过运用财政手段对居民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进行调控,而适度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就成为客观现实的要求,同时,只有通过增加国债发行才能使国债二级市场的有效余额不断增大,使商业银行更有条利用国债市场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央银行才有条件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国债市场也才能为国家金融改革发挥应有作用。三是国债市场正在向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国债市场上这些有关各个环节的良性发展,使国债市场的运作日益有序、规范。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财政状况尚未根本改善,债务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庞大的债务规模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其一,债务的还本付息会加大后来年度的政府举债规模,也会加速既发债规模的滚动式增长;其二,既发债规模的动态式存在和增长意味着财政将长期占用这部分社会资金,庞大的债务累积规模对资本市场有釜底抽薪的效力,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长期利率水平,它挤占和阻滞了民间资本的形成和增长;其三,从财政和银行的宏观调控力度来看,日益累积增长的债务规模加大了财政的偿还负担,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加大下年年度发债规模,使财政疲于应付,宏观调控手段越来越僵化,它同样会以资金占位和利率高扬的倒逼方式使银行的调控余地日益狭小。

随着“软着陆”的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启动,通货膨胀回落,人行多次降息,财政、银行将继续实行宏观双紧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减员增效是重头戏。对于相应的国债政策,减缓债务增长,压缩债务总规模是合理的选择,而国债资金谨慎使用和讲究效益的原则会进一步有助于债务规模的削减和促进债务本身的良性循环。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衡量国债规模的大小要参考两个指标,一是当年发行额GDP的比重即国债负担率;二是当年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即国债依存度。据有关统计数字可以看出:

1、我国的国债规模以最快的速度在扩展,1997年比1994年翻了一番多,这固然与我国经济扩展期国家经济建设的相关资金需求相适应,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财政状况的恶化。

2、全国债务依存度已超过了一般认为的警戒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达到61.93%,说明就当前我国的经济规模而言,债务规模已进入一个相当危险的区域,隐含着巨大的财政风险。

3、更为严重的是,维持目前这样一种债务规模是迫不得已的,因为要还本付息,只能发新债换旧债。1996年还本付息额1223.17亿元,占当年国债发行额的62.17%。既然由国债规模引发的财政风险已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那么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警惕。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我国的国债工作,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国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第一,有力支援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解决了国民经济中的许多“瓶颈”,改善了投资环境,提高了社会融资能力。第二,在一定程度缓解了财政资金困难,减弱了平衡财政收支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国债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只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只要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便有利于经济建设。第三,国债调节了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市场稳定。国债发行直接起着压缩需求,控制货币流通量,缓解了供求矛盾。但有利必有弊。一方面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快,致使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偏高,1997年达到56.8%,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国债还本付息负担,增加了通过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债发行挤占了民间投资,特别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导致国债收入使用的低效率。因此,必须要从国情出发,制定相应的国债政策。[11]

四、当前国债发展的政策选择

针对目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理论界提出许多关于国债的建议,归纳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建议:

1、在提高“两个比重”或国家财政可支配财力水平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国债规模。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清理、整顿各种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渠道,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和税务稽查等措施,力争使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这样既降低了债务依存度,又通适度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当前可考虑将财政债务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目前的3%左右提高到5%左右,约可筹集资金1亿元左右。

把新增债务收入用于增加投资,一方面可以启动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以及钢材和建材市场;另一方面,按照一般规律,投资的40%可以直接进入消费领域,从而启动消费市场。

2、发行中央特许、地方财政担保的“公共项目专项投资债券”。政府可以试行地方发行项目融资债券,把项目看作是一个法人,以公司制管理方式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国家从宏观上严格把关,对项目融资债券进行严格的资金管理,增加其运行的透明度。

3、国债投资资金要合理选择投资方向,要重视投资效益,做好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和市场分析。增加投资的目的是为以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和打下好基础,而不是搞重复建设,盲目铺新摊子,给以后的发展增添负担。投资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把有限投资投入最需要的薄弱环节,投向效益最好的的地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保持合理的国债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债发行成本。

5、加快国债市场统一托管清算的实施。加强国债市场监控,统一国债市场,维护市场秩序,杜绝“卖空”和回购结算的积久问题,建立市场交易、结算、监管的基础设施,促进国债市场的良好发展。[12]

第二种建议:

1、保持国债发行的适度规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九五”期间要控制债务规模的关键是探讨国债规模的数量界限,采取切实措施使国债保持适度规模。

国债发行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国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等诸多因素,而且最重要的是考虑国债余额。当然,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还必须考虑财政的需要、人民储蓄水平、偿付债务能力等因素。只有合理适度确定发行规模,才能有效发挥国债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债务依存度空前提高,公债负担率和偿债率显著上升。一方面这说明了我国国债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尤其是对于财政而言;另一方面我们也该看到偿债率至1996年高达41.51%,我们不得不对偿能力问题多加思索,以免出现偿债困难而导致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建立和发展偿债基金,保障国债对经济的持续推动作用。建立债务偿还基金制度,是当前各国解决债务困难和促进债务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出现第一次债务高峰时就颁布《偿债基金方案》,作为财政平衡原则的一个手段,建立了偿债基金制度;日本1986年已积累偿债基金35778亿日元。

3、国债政策应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紧密协调配合。国债、货币、财政这三大政策是国家三大宏观调控政策,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又相对独立,且都是为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都是依靠货币运动来实现其目标。

4、完善国债交易市场。国债必须进入证券市场参与交易,这是由商品的基本属笥及商品经济的规律决定的。要使国债市场完善、活跃,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允许所有债券开展贴现业务,禁止交易所囤积债券等。为此,有必要创建经纪人制度,由金融单位法人经纪人逐步向个体与单位经纪人共存过渡。一方面可大大方便持券人,另一方面可降低交易成本,使买卖双方公平自由地进行交易,达到各方满意,由此必将促使我国国债市场走向繁荣。[13]

第三种建议:

1、加快国债场外二级市场的建设。目前我国国债的二级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于交易所,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同处一个市场,前者因为买卖量少,买卖价差小,成本相对高而难以操作;后者因为在场内吞吐国债量大,市场相对狭小交易效率低,计划不易制定,交易成本难以控制。市场过分集中还导致交易价格波动大,一些经济功能难以体现。因此,急需发展国债二级市场的场外交易,解决目前国债二级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国债登记托管结算系统,理顺托管结算体制,形成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

根据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首先应该实现全国国债实物券的统一管理,实现实物券在市场运作中的“非移动化”。其次是应该实现全国国债市场的初步统一托管结算,争取所有的商业银行的自营和委托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自营国债均在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托管结算。最后实现国债的全额托管和统一结算。并实现与全国自动支付系统和国家债券托管结算系统的联网。在全国性的国债托管和结算系统建立之后,国债交易和结算就基本上实现分离,其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

3、加快建立以国债一级自营商为基础的国债做市商制度。国债一级自营商在一级市场上负责承销和分销国债,在二级市场上则担负着做市商的义务。做市商要在市场上进行双向报价,即对交易中的国债不间断地报出自己的买价和卖价。通过这一方式,市场的参与者有机会和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交易价格。这既可以活跃市场的交易,又可以保持市场的稳定并减少投机行为,由于做市商在其所报的价位上不可以拒绝任何数量的交易,因此做市商必须具备雄厚的实力。

4、加快建立国债投资基金。我国目前的国债市场由于缺乏投资主体,必须尽快推出国债投资基金。这样在一级市场上,国债投资基金可以增强国债一级自营商的资金实力,提高国债的发行效率,缩短发行时间;在二级市场上,由于有国债基金的强大支持,做市商制度才能发挥稳定的活跃市场交易的功能。同时,国债投资基金的建立既满足了个人购买国债的需要,也促进持有者结构向机构持有者转变。

5、加快国债的立法工作。我国的国债市场建立以来,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不断的规范和成熟,但由于立法工作滞后,影响了国债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为了建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规范有序的全国性国债市场,制定《国债法》的工作迫在眉睫。[14]

资料来源:

《新形势下振兴国债的思考》李昌银等文

[14]《对中国国债市场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邓勇等文

《中国国债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张仁舟文

《加强国债管理,促进宏观调控》丁四才等文

《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熊忠和文

《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特点及作用》田辉忠等文

《浅谈国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吴清泽等文

《中国国债市场发展前景》赵珍生文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中的国债运行》周长发等文

《有关国债相关问题的研究》李顺清文

篇5

一、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

1.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创新的投入产出特点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创新需要大量投入,而投入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必然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而且创新一旦失败,就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致使民营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其次,企业的既定生存发展模式选择也制约了创新内在动力的形成。民营企业大多为基于灵活经营机制生存的中小企业,这就决定了其创新能力的局限性。再次,市场不完善使自主创新存在较高机会成本,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一些民营企业靠技术自主创新能取得一定的资产规模,但另一些在技术上与他们根本不能相比的企业,通过经营房地产等,产值规模能远远超过他们,企业盈利也较好[1]。这样,由于靠机会、靠公关、靠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可以获得较高利润,使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

2.自主创新中的融资困难。首先,许多银行不愿贷款给那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那些最需要资金、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因为风险较高得不到贷款。因此,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资质和抵押物,很难通过银行来间接融资,未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其次,民营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也同样面临困境。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公司上市有严格的资格审查,获准上市的民营企业数量较少,而创业板市场也刚启动不久。因此,民营企业上市数量很少,通过股市融资相当困难。最后,缺乏风险投资机制使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后劲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迅速且转化率高,其中风险投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风险投资实行专家管理、风险分散的运作机制,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经营管理上的支持。而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由于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畅通的退出渠道,加上风险投资行为的短期化,使得投资的效率大大降低。

3.缺乏鼓励性政策、法规和机制。首先,政府扶持力度仍显不足。民营企业研发和产业化的综合力量比较弱,部分企业虽然完成了一定量的资金积累和规模扩张,但总体来看实力仍然相对较弱,缺少研发资金和市场开发的经验。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扶持力度仍不够,许多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造成许多民营企业无法开展正常的研发工作。即使在技术开发上已经取得成功,也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其次,我国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无论是在保护范围,还是在保护力度上都还比较薄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管理弱化,知识产权的纠纷也较多。创新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被其他企业模仿,享受高额利润的时间极短。造成民营企业往往只注重对短期收益的追求,多数民营企业依靠引进或购买专利来进行创业,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不多。最后,研发和产业化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机制。由于缺少相应的科技成果中介机构和评估机构,民营企业无法得到本行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同时对科技成果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经济分析也难以确定,所以不敢冒险购买。

4.管理混乱不适应自主创新的需要。民营企业的管理对技术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技术创新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科学地协调组织起来,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技术创新项目的预期目标。而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缺少健全的管理机构、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适用的管理人才。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产权不清。我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与个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经济形式。随着二次创业的来临,企业的资产增长、规模扩大,产权不清的问题便暴露出来,如管理粗放、投资混乱、争夺控制权等。二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企业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当今社会大量存在,其管理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其优点。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问题不大,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由于这种管理方式缺乏竞争机制,容易任人唯亲和在决策上个人说了算,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

5.自主创新缺少相应的人才。一方面,自主创新缺少技术人才,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无法开展,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外来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得技术成果。但即便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基本的技术人才,使得他们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甚至在政府部门或有关组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仍然因为缺少能理解和接受这些技术支持的人力资源而未能有效利用。民营企业不仅技术人员数量少,而且每个技术人员往往又不得不从事多方面的工作,使得他们在技术的深度方面难以与大企业的同类人员相匹敌。另一方面,也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一些民营企业已有相当的经营规模,但由于缺少高素质的企业家,凭经验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凭主观意志和愿望制定管理决策,凭个人威信或家族观念从事日常管理,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一些企业忽视市场营销,致使技术创新与市场相脱节,高科技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一些企业热衷于广告宣传制造“轰动效应”,将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定位视为可有可无,忽视渠道网络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计划的制定实施等工作。

二、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1.建立自主创新所必须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逐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产权模糊不清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人新的产权形式,建立新的产权激励机制。在这方面,许多民营企业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联想集团采用的是股份制改造,四通公司采用的是经理人融资收购,还有的引进国外通行的股票期权制度,有的则在增量上用企业资产净增部分对企业骨干进行激励等等[2]。这些产权改革方式可推广应用。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在国家创新体系下的开放、高效的与国际接轨的全新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彻底打破家族制、集权制等原有的不合理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控权与授权的关系,重构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2.为自主创新开辟专门的融资场所。首先,银行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要对具有发展潜力和规模优势的民营企业的产业调整和扩大规模给予倾斜。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国外大型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独资或合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加大风险投资规模。并且对其投资的民营企业,经认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资本收益,给予减免税优惠。最后,主板市场中要对具有潜力和规模优势的民营企业给予倾斜,先支持和帮助这些民营企业上市。创业板市场也可适当放宽民营企业的上市条件。总之,要促进金融资本同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3.加大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首先,实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计划”,每年从科技经费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民营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并以项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还可建立“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民营企业高新成果转化项目,视其商品化、产业化不同阶段,采取贷款贴息、贷款担保和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资助。其次,应进一步出台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如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可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直接用于技术创新所进口的仪器、设备可根据有关规定免征增值税;民营企业实施的科研、生产性建设项目,同级政府减免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费等等,并且要真正将这些政策贯彻落实到位。最后,要重视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是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运用能力与保护能力。三是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效用。

4.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民营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一定要重视人才战略。要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积极探索和应用在国际上都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用股权、息权等手段,利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方式留住一批第一流的人才和关键人才;要加强人才开发和职业培训,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民营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决策和组织者,在自主创新中负有重任。除了企业家自身要注重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外,各级政府部门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学习条件、出国考察条件等,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尤其要强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最后,要探索和发展有利于创新的民营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创新意识等。其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全体员工有充沛的创新精神,这是增强企业活力、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将创新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中去,最终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战略思维和文化氛围,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进行。

篇6

1、项目名称:****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4、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5、项目性质:技术改造

6、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万元人民币。

二、企业概况

****有限公司是……………。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下设*个科室,**个车间、工序、部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多年来,****有限公司多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十佳文明企业”等称号,被海关评为“信得过企业”、银行评为“一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三、拟进行技改项目情况

纺织业的高新技术主要体现在“纺织革新技术”和“纺织创新技术”两个方面,纺织革新技术以传统纺织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高新技术,首先是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对传统工艺技术进行革新和改造,通过高速、高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各生产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和产品高质化。

……………

为适应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提高产品档次,公司拟引进****公司生产的××****型电脑控制针织横机进行年产****万件****时装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万元人民币,项目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项目用汇总额****万美元。本项目新增设备拟安置在现有****平方米厂房内,无需新建厂房。原有水电配套设备可以满足新增设备要求。

四、产品市场分析

随着近半个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增长和消费潮流不断更新,国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前景看好。由于纺织配额取消带来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将给世界纺织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具有纺织纤维的资源优势和拥有独特的劳动力优势,纺织业作为传统产业有着较好的基础。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我国服装业竞争力系数一直在0.9以上,排名世界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产品方面都面临着与发展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后起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进一步发挥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创造高品质,低价格的竞争优势,是不断推动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大趋势。

…………………

目前,国际市场针织服装已从保暖内衣型向着时装外套型转化,因此对针织服装款式、材料、花样、时装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原有的落后手摇织机生产的产品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已势在必行。公司拟引进日本岛精公司生产****型电脑控制针织横机,工作效率高,能24小时连续生产,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且能耗低,能生产花样复杂的针织时装,能满足本公司国外市场老客户如****等世界著名品牌客商的要求。本次技改对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商业良好信誉将发挥重要作用。

五、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

****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申请已经****市人民政府审批核准。证书号码为****号,土地使用范围与总图布置详见附图。

六、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1、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

2、生产规模

本项目的生产规模为年产****万件。

七、生产工艺和设备

1、生产工艺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取自国内天然纤维资源,采用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及工艺,主要设备采用进口先进设备,少量选用国产设备。产品质量和档次属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纺毛→织片→缝盘→洗烫→车口麦→检验→包装

2、生产设备

本项目系引进先进设备,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主要设备清单详见附表。

八、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

技改前,公司主要原辅材料多数是国外客商指定或提供,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小部分国内采购。引进的先进设备,主要生产符合生态和环保要求的****时装,原辅材料相当一部分可在国内采购,如:棉花、彩色棉、蚕丝等国内资源较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天然纤维,为国家节约外汇。技改后,电耗虽略有增加,但由于员工减少,每个熟练技术工可同时操作4-6台机,生活用电、用水相对减少,总体电耗基本平衡。由于产品工艺流程大部分在设备中自动完成,减少人员触摸产生对织物的污染,万件针织衣后处理耗水量减少。本项目新增设备拟安置在现有生产车间,无需新建厂房。原有水、电等配套设施可以满足新增设备及生产线需求。

九、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公司主要从事针织毛衣的生产,年生产针织毛衣**万打,年耗毛线**吨,洗涤剂**吨,本公司生产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废气。

1、废水

项目生产废水排放量为***m3/d,采用“***”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处理达标后排入的生产废水,不会对受纳水体的水质产生太大的影响。

生活废水排放量为***m3/d,采用“***”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处理达标后排入的生产废水,不会对受纳水体的水质产生太大的影响。

2、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电脑横机、横机、洗衣机等机台设备。生产车间采取隔音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后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3、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集中后及时运往指定地点填埋处理;生产边角料外卖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的厂家;炉渣可以用来铺路,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固体废物要及时清理、外运、避免二次污染。

4、废气

增设废气处理设施;建议项目采用水浴脱硫处理设施(其脱硫效率达70%以上),确保项目废气达标后并经高25米以上排气筒高空排放,且当周围200米半径范围内有建筑物时,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

本次技改主要是引进***公司***型电脑控制针织横机进行针织时装生产线改造。所引进的设备具有当代世界同类设备先进水平,设备精密度高,又采用减振、消声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比原来手摇织机大幅度降低,大大减少生产噪声污染,有利于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新增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天然纤维混纺针织时装,其废弃物容易自然降解,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新增设备替代部分老旧设备,生产性用水基本平衡,公司原有供水和水处理循环设备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十、项目实施计划

2009年下半年完成项目报批前期工作,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生产技术工人培训,2010年正式投产。设备安装调试由***公司负责,生产技术工人培训由***公司和***集团技术部联合培训,产品电脑设计编程人员由***集团内部调配。

十一、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1)本项目投资估算根据以下依据编制

A、主要生产设备投资额由项目建设单位提供;

B、生产所需流动资金:按行业目前水平估列;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万元。具体投资估算详见附表3。

2、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十二、效益分析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根据国家现行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进行分析。

(2)以项目的全部投入和全部产出作为测算的依据。

(3)本项目计算期为10年(含建设期),投产第一年达产60%,第二年起达产100%。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经营设想和有关资料。

(5)应计缴(纳)税、费的国家有关规定。

2、经营收入

本项目实施完成后,预计年可新增***时装***万件,每件平均售价***元估算,正常年可新增销售收入***万元。

3、成本测算

(1)主要原、辅材料:

本项目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天然纤维、其它辅料及包装。正常年成本费用为***万元,见附表4。

(2)动力费用

正常每件耗费水电费用为***元/件,年生产***万件,则正常年耗水电费***万元。

(3)人员工资福利及费用

正常生产后每件产品需支付人员工资福利费用约为***元,年生产***万件,则正常年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支出为***万元。

(4)折旧

参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有关规定,按直线法提取年折旧,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年,残值率为5%。

(5)摊销费

开办费包括咨询调查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和筹建费1年摊销,为***万元。

(6)修理费

按机器设备折旧的5% 计取。

(7)管理费用

项目正常年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3%估算。

(8)销售费用

包括广告费用、销售佣金、产品运输等,正常年按销售收入4%估算。

经估算,项目年均总成本为***万元,详见附表5。

4、利润预测表

***经估算,项目年均净利润为***万元,详见附表6。

5、财务分析指标

经测算,本项目主要财务分析指标如下,详见附表7。

投资利润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73-02

在当今大学生纷纷进行创业的时代,各高校大力培养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缓解目前我国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高校真正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需要,更是高校大学生自由健康成长、自我选择和发展需要。通过对伊春职业学院大学生进行创业调查时发现,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普遍不足,很多大学生对自身的创业能力缺乏信心,内心充满疑虑和矛盾。他们一方面渴望创业成功,另一方面又担心创业失败,对创业的前景显得迷惘。存在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各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不够

我们曾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通过走访或电话采访或网络查询等形式就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高校大学生毕业时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人数不到毕业生人数的九分之一,虽然各高校基本都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工作人员一般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课程的高校却很少,多数学校都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讲授过程中附带讲一下创业的基本内容。虽然各高校都举办过有关大学生创业讲座或报告会,但大多是没有实际内容的应景之作。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本校的大学生就业网站,但基本都没有专门建立大学生创业网站,而只是在就业网站中有一些涉及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内容。多数高校只重视研究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而对有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一直以来就没有被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从进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各高校的创业型师资比较缺乏,既有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高校没有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外,创业型师资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各高校目前引进的教师一般都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学研究型人才,具备很强的学术能力但却缺乏足够的创业能力。而那些有较强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学历和职称不高的创业型师资人才,各高校却不看重也不加以引进。同时由于我国培养教师的高校本身就不重视创业教育,加之我们也没有专门开设创业管理方向的培养专业,因此出现了各高校创业型师资匮乏的现状。

再从各高校的创业文化氛围来看,各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热情、团队合作精神等不强,学校领导和学生管理人员由于怕出问题负、担责任,在管理和组织大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不敢鼓励大学生大胆创业、勇于创新、投身实践。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就会导致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也不会特别有意识地去引导和鼓励自己的学生进行创业。各学校的舆论宣传方向也是重点宣传和表彰那些学习成绩突出、遵守纪律模范和思想品质优良的学生事迹。

二、大学生具备的创业素质不足

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成长环境的特定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格式性,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能力复合性不够。而复合型人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而创业则对进行创业的人才的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自信,要有创新精神,要有冒险精神,要有勇气放弃享受、安逸和虚荣等,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为己任。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大学生创业的实质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把创业活动理解为“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和“一般的社会实践”。而实际上,大学生创业涉及市场、营销、财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设立和管理等多个维度,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任何创业都存在遭遇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大学生创业更多要依靠的是理性的思考、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综合能力素质。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准备不够充分,对创业认识又不够全面,在创业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失去信心,急躁草率,甚至一蹶不振,导致创业失败。

(二)缺少科学的创业计划

大学生往往在创业前单凭自己的热情,不重视市场调查,缺乏必要的市场分析和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对当前的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创业方向把握不够准确,总把自己的方向瞄向一些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或热门行业,而这些行业恰恰是初次创业时缺乏足够市场经验和充足资金保障的大学生所最难以成功的。

(三)缺乏社交能力、团队精神和应变能力

在当今提倡合作的时代,社交圈将会决定掌握信息资源的渠道的宽度,社交圈足够大,获得的发展空间就更广阔,而刚刚创业的大学生常常是只身打拼,掌握的信息资源有限,因此而失败也不足为奇。

除了以上及方面素质的不足会导致大学生创业不力外,市场规则意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学习能力不强等也会成为影响大学生走向创业成功的因素,但可归于一点,就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素质有待加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要想获取创业的成功,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加强进行创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整体创业环境不佳,政策保障不力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就业环境下,多数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一毕业就面临很大的工作风险。很多家长都不赞成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的行为,认为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去创业是没出息、不务正业、没本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传统的社会心理对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影响,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们对市场经济没有正确认识,对经商不理解,把经商的人贬低为“奸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经商风险大,没有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大学生家长和亲友中普遍存在的这种对大学生创业曲解的社会心理对计划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必然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从我国社会整体创业环境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够有力,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不充足、相关组织没有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对创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等。再从大学生创业政策来看,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及部分高校出台了一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这些大学生创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制定不配套

大学生创业并不单单是高校自己的事情,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部门的支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除了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外,其他一些部门比如税务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司法部门等,都还缺乏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当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进行创业后,如果相应的市场准入条件太高,创业环境不良,参与市场竞争规则不公平和不规范,创业取得的成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就很容易被挫伤。这些都是各部门在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过程中,应该研究考虑和分析的。

(二)大学生政策缺乏强大的执行力

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并颁布了一些相应的创业政策文件,但有一些高校、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却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脱,并没有或不积极贯彻执行这些政策,你政策规定是这样的,我就按我自己的意思执行,反正你没有约束措施。甚至一些相关主管领导都没认真学习或根本不知道国家颁布的创业政策,更谈不上结合本校、本地或本部门实际研究和制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政策和办法了。

(三)大学生创业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主要是在大学毕业生办理小额贷款和经营许可证时可以享受一些特定的优惠条件,但这无法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缺乏应有的创业能力,就发现不了存在的市场机会,有了市场机会,不懂创业组织的市场运行,不懂创业团队的管理,即使有创业资金,也不懂财务的管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创业多数会以失败而告终。近些年,在我国开展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很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和公司,在大约一年后大多都举步维艰,难以维持。由此可见,我国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不能仅仅是在大学生刚开始创业时给予一些优惠,创业政策不仅要能应急,更需要具有前瞻性,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不仅要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近期政策,还要有能够解决远期问题的长远政策。

参考文献:

[1]黄启国.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篇8

(一)有利于拓宽企业国际合作的区域和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走出去”不但规模将超过“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形式将更为多样。合作空间从欧美、东南亚等传统地区进一步拓展到中亚、南亚、中东等地区。同时,由于资本流动和要素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标准等高端要素的开放和引进程度将更高,既可强化在交通运输、能源开发领域合作,也将推动在农业、装备制造、通信、金融、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合作。

(二)有利于打开企业发展新空间

“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劳动力丰富、能源矿产资源储量较多、市场前景广阔,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相对这些国家,我国企业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发展经验对这些国家也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沿线国家不但是我国能源、原材料的重要来源,更可成为我国进行加工制造、工程建设、农业等优势产业合作的重要区域。通过对这些国家或地区投资设厂,可以利用当地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打开其相邻的第三国销售渠道,逐步构建我国完整的国际生产运营网络。

(三)有利于改善企业对外投资和产业外销环境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战略融资平台的作用逐步显现,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经贸合作机制逐步完善,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可显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改善企业“走出去”融资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企业“走出去”。

二、安徽企业“走出去”的条件和优势

近年来,安徽启动实施“走出去”加速推进工程,支持“走出去”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家电、汽车、工程机械、钢铁、水泥以及船舶等优势产业走向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下一步“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走出去”的方式不断优化

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安徽企业从对外承包工程、开发境外资源、开办境外加工企业向跨国并购、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等转变,“走出去”业务正在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目前,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安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如2014年马钢股份采取资产收购方式,收购法国的瓦顿公司;2015年,安徽中鼎公司收购德国的WEGU公司等。通过跨国并购重组,这些企业获取高端品牌市场资源、高新技术和营销渠道等,增强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走出去”的产业类别渐趋多样化

既有传统的产业,如矿产资源加工、水泥、装备制造、家电等传统产业;也有新能源、文化等新兴产业。2011年,以生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为主的合肥海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多欧元在保加利亚建设太阳能电站项目。作为服务业代表性企业的安徽出版集团其业务已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年输出版权100多种。芜湖方特欢乐世界项目整体输出到沙特、南非、乌克兰、伊朗等国,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主题公园出口国。

(三)“走出去”市场不断拓展

安徽企业除加大向非洲、南美等主要地区、传统市场“走出去”的力度,也开始加大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开发力度,如马钢股份在法国、中鼎股份在德国、新华集团在美国都有投资。截至到目前,安徽企业境外投资已经延伸到中亚、南美、北美、非洲、欧洲等的107个国家和地区。

(四)“走出去”主体日益多元

安徽“走出去”主体已由国有企业占主导向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推进转变。以往对外投资金额较大的基本为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如铜陵有色、海螺水泥、安徽省农垦集团、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省外经建设集团、丰原集团等。但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鼎股份、海润光伏、鸿润集团、新长江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也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在2014年新增的对外投资企业中,民营企业“走出去”数量已占90%。

(五)境外园区加快发展

安徽加快在境外设立工业园区,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配套企业入驻园区,以产业链的形式“抱团出海”,共同发展,形成境外投资集聚效应,从而拉动对外贸易。目前,已陆续设有外经建集团莫桑比克贝拉工业园、海螺印尼水泥工业园、奇瑞汽车巴西汽车工业园、柬埔寨滨海经济特区等境外工业园区。

三、几点建议

安徽不少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但目前“一带一路”部分地区政治风险较大,企业“走出去”受资金、信息、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也缺乏行业主管部门和商业协会的有效指导。安徽应加强总体设计,理清“走出去”路径和方式,强化政策支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避免盲目“走出去”。

(一)明确“走出去”区域重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安徽企业“走出去”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应统筹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诉求、合作意愿、资源禀赋、投资环境、产业基础条件等,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发挥所在国比较优势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走出去”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优先发展与周边国家合作,充分发挥距离近、成本低、联系密切优势,再由近及远逐步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合作。二是率先发展与安徽经贸往来较多,政治、外交关系良好,有自贸区等制度安排的国家合作。三是以经济互补性强的发展中国家为合作重点,对外转移产业、扩大双边贸易,实现全球生产布局,在此基础上兼顾对沿线部分发达国家的合作,获取高端要素、扩大出口市场。

(二)选择合适的“走出去”方式

“走出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走出去”的绩效。只有选择合适的模式,才能提升成功率。首先,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选择不同的“走出去”方式。对于国际化经验还相对欠缺的企业初次跨国投资,可以通过参股、合资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可以大大地分担风险;对于具有海外运营经验丰富、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可以选择独资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其次,要引导企业和产业链顺次“走出去”。率先鼓励有海外运营经验、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境外投资,再带动配套企业“走出去”,率先鼓励技术、管理优势明显的制造环节境外投资,再逐步向销售、研发、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延伸,鼓励企业向产研销一体化的跨国公司转型。最后,考虑“走出去”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方式。安徽制造业企业在技术方面比较成熟,但是很多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对饱和,其出口又面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激烈竞争,这类企业可以直接到境外开办工厂,并以当地工厂为中心形成辐射周边的销售网络,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技术,如企业想取得境外专业厂家、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等,应积极开展跨国并购,减少进入障碍并迅速提高企业在境外的整体竞争力。

(三)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不但拓展了海外发展空间,也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公共平台,为发挥产业集群和投资规模效应创造了条件,对推动企业“走出去”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首先,要积极鼓励和促进“走出去”优势企业和所在国共同建立以中资企业为主的各类经济园区,并争取由中方较多参与投资建设管理,主要吸引中资企业入驻,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集群式发展。其次,应鼓励各类开发区“走出去”,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大胆探索国内开发区与境外合作区合作开发的模式、路径,更有力地推动合作区的发展。最后,要加强境外园区建设的宏观指导,适度调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规模、区域选择和功能定位等,避免开发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顺次推进优势产业和产品“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缺乏必要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既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成为我国制造业转移的重要障碍。近期,安徽可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优势,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承包“走出去”为重点,拓展承包项目范围,不能仅局限于建筑施工,逐步由低端的工程承包转身中高端的涵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经营管理全链条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积极推动具有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和甲级设计资质的科研院所申报外经权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同时,加强地域文化和企业形象宣传,培育潜在市场,为其它产业和产品“走出去”打下基础。后期,随着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根据不同国家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有步骤地逐步推进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家电、农业、文化产业等“走出去”。

(五)提升企业“走出去”的适应能力

篇9

一、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的SWOT分析

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成长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之中,这一境对其发展既有推动、又有障碍,民营高技术企业自身也存在着发展的强势和弱项,这些必然对其融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资料来源:周航,原庆生 《高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战略资源及战略对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1

从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外部威胁来看:直接融资障碍;担保基金规模狭小,银行信贷体制不健全,信贷资金向大企业集中,融资中介服务不健全等导致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但是从外部机会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政府的政策支持,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和成功运作以及加入WTO等都为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融资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自身优势,包括技术资源、人才、产品优势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对其融资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民营高技术企业自身的融资弱项的消除,融资素质的提高,也将会对其融资态势形成良好的基础。

二、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的战略选择

民营高技术企业在融资方式的战略选择上应该发挥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因此在民营高技术企业发展的中前期可采取风险投资的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其内部优势来吸引风险资本,使两者达到共赢;当其发展到中后期,则运用创业板进行融资,实现高技术与资本高效结合,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另外,联盟融资也是一种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规避自身弱势的融资选择。

(一)风险投资——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的首选

风险投资广义上是指向风险项目的投资;狭义上是指向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高科技项目的投资。目前比较通行的风险投资定义“是一种投资于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成长性风险企业并为之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权益资本”。

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由风险投资公司融通到创业资金投向经过谨慎筛选的风险企业或项目,并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直至风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正常的市场运作,然后退出投资,再去寻找新的项目。在这一过程中,风险投资发挥了以下三种重要的作用:

首先,“资金放大器”的作用。风险投资通过吸收社会上包括私人、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企业等在内的资金组成更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将分散的资金积少成多,组成更大的资金量,而后又通过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对风险投资的成功运作,获得比投入高出许多的收益。

其次,“风险调节器”的作用。风险投资的对象虽然是具有较高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但由于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这些项目或企业的风险就由各个投资者分担了,另外,风险投资公司采取组合投资的形式,从而进一步降低与分散风险投资的运作风险。

第三,“企业孵化器”的作用。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与创业资本的运作相匹配形成的有效机制,它们直接参与创新企业的管理,在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评估、市场分析和资本营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支持,促使创新企业从萌芽、成立、成长直至产业化市场运作。

(二)创业板市场——实现高技术与资本高效结合的最佳融资模式

创业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证券投资市场,是为未成熟的风险企业服务并提供资金融通变现的新兴股票市场,是主板市场之外专为中小企业和成长性企业提供筹资途的一个新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机制,弥补了民营高技术企业在这一过渡期间内的资金缺口。它从风险投资家接过接力棒,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在我国,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是解决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渠道。

首先,这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民营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双重要求。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民营高技术企业壮大的瓶颈在于资金匮乏,因而融资成为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发展后期,风险投资已经不能满足资金要求,国内主板市场不能满足所有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而香港和境外创业板上市条件过于苛刻。因此,创建我国自己的创业板市场,疏通融资渠道,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改善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明智选择。

其次,这也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的需要。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与动机是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往往在企业发展到规模化阶段就撤资以实现增值,并将套现资金投入新项目,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风险投资的三种退出渠道 来看,通过创业板市场来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是最理想的。一方面风险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风险投资者可以得到增值数倍的资本回报,从而进一步投入更多资金到高技术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业板市场上股权的分散化和股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和增强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由此观之,创业板市场的创建可以为风险投资提供“出口”和回报实现机制,可以促进高技术投资的良性循环,可以提高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创业板市场的创建也为处于扩展后期和成熟期的民营高技术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可以提高它们的资本实力,从而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联盟融资——切实可行高效的融资方式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单个的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数额小,融资成本高,融资中介难觅,融资信息不畅。既然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倾向于大企业融资,那么若干民营高技术企业按区域、按行业、按资金需求的共通性等结成融资联盟,共享融资的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共承融资风险,共拓融资途径是高技术民营高技术企业融资的一种可行的对策,是一种适应外部融资环境、规避自身弱势的选择。

民营高技术企业的联盟融资是在一定的组织层面上运作和完成的,根据战略联盟理论的实践,民营高技术企业间的联盟融资可采用多样性的方式:战略联盟、动态网络和虚拟组织等。它们通过其中的某种形式的联合,形成一个融资的共同体,或者与大公司联姻探索上市融资之路;也可以共同出资成立互助基金、担保基金等,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为参加联盟融资的民营高技术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生产费用贷款、商业周转贷款等周转性贷款,或中长期贷款时提供信用担保。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民营高技术企业都可以其融资战略联盟为依托来实现其融资意愿。

参考文献

[1]戴淑庚著 《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 p44-48&p79-92

[2]蔡宁著 《中小企业竞争力与中小企业板市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p69-82

[3]王铁军编著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p21-26

[4] 朱润楠 《恰当的模式选择: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思考》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4.3

[5]邓向荣主编 王凤荣 杜传忠副主编 《投资经济学》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p245-253

[6]严淑宁,庄唯为 《 基于SWOT分析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中国集体经济 2004.8

[7]江小毅,李银宝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财会月刊 2002.10

[8]刘华 《高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2.5

篇10

1.在政策上或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所有制差别,削弱了政策应有的引导力。

2.在投资取向上,许多中小企业更愿意向投资回报率高、回收周期短的行业投资。企业投机心理较强,对自主创新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3.在产业定位上,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优势仍停留在劳动力和资源使用的低成本上。资本实力、技术实力雄厚且创新能力很强的中小企业很少,创新所需要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瓶颈也压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

4.解决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

(1)政府要加大财税扶持政策的力度,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使企业创新有利可图。

(2)由政府设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贴息贷款、无偿资助或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培育和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最需要由政府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并将为其进入产业化和商业性资本的进入起到铺垫和引导的作用。

(3)要强化中小企业管理局的管理指导和咨询服务功能,及时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管理培训、技术帮助和咨询服务,并通过建立商业信息中心,向小企业提供最新的企业硬件、软件和资讯方面的技术信息。例如,美国政府将集中于700多个国家实验室的大部分技术解密,以“扶持幼小的高技术工业,扩展国家经济基础”,这一带有鲜明产业政策色彩的科技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创新环境不佳和创新体系不健全

1.创新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人才流动、技术交流、产权交易等高效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市场秩序尚不规范。存在较为普遍的地方保护、恶性竞争和要素价格失真。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由于创新产品的外部效应较强,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假冒而侵占,因此,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机就会减弱,而跟随与模仿的动机则会增强。正因为这种“免费搭车者”的客观外部环境,使许多企业惧怕投入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心态普遍存在。而且,与自主创新相比,模仿的成本更低、效益更好、风险更小。

2.创新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现有的科研体制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撑不够,而企业创办技术中心又受到自身能力限制。据有关方面调研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只有25%。其次,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慢,投资的边际收益率较低,而且资本市场不够健全,风险投资业的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风险投资业发展缓慢,中小企业很难通过风险投资的渠道获得创新融资,缺乏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3.要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环境不佳和创新体系不健全问题。

(1)要培育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用法律手段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这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趋势,政府应尽早制定统一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等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法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得到保护。

(2)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接受风险投资,投资家们带给他们的不单纯是钱,还常常有更重要的诸如战略决策的制定、技术评估、市场分析、风险及回收的评估以及帮助招募管理人才等,因而会大大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心理压力。从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经验看,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发展创业基金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

(3)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获取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开放的、柔性的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促使员工开放思路,敢于尝试,使创新成为社会习惯。

三、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8年4月12日在北京的《2008?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瓶颈。“创新人才缺乏”是第一位的因素,有59.4%的企业经营者选择此项。其它依次是“创新资金引进渠道不畅”(40.7%)、“缺乏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36.8%)等。可见,人才和资金是影响创新能力的两个关键要素。

1.就中国现状来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1)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过强的规避风险意识,使其对技术创新顾虑重重,畏缩不前,使本来就屈指可数的技术人才还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有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看不到技术创新人才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因此,由于激励制度的不健全所带来的人才流失问题非常严重,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技术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忠诚度不强,“跳槽”和“自立门户”现象频繁发生。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中小企业也很少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支持。当前,政府科技投入体制还倾向于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属的科研院所,投入到企业的很少,而投入到中小企业的更少。因为中小企业资信差、寻保难、抵押难,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商业银行为了避免承担风险责任,宁愿贷款给有政府保护的大型国有企业,也不愿意贷款给那些有一定市场潜力和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创新只能依赖内源融资,这无疑会加大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而效益差的企业则根本无从谈起。致使许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有心无力”,技术研发能力差和技术成果产业化乏力。3.解决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问题。

(1)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改善金融政策,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产学研联合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担保,以及为中小企业的科技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出口信贷、贷款担保等。同时政府应该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融资实行减税、贴息、补贴等优惠政策,以调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并要针对中小企业特点,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例如,增强对小企业业主的信用评估与授信、开办保本理财业务、推广主办银行制度、开办租赁融资业务等。当然,其根本途径还是要通过中小企业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信誉,靠诚信和实力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公平竞争。

(2)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和人才问题。“人才是自主创新第一资源”,首先必须要在企业培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良环境,并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同时,鉴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能力较弱,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机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包括,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提供信息、实验、中试场所,并以较低的价格租给中小企业使用。尽快建立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努力提高中国产品质量档次。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合作开发、项目委托、技术转让,甚至可以通过项目联姻,建立由高校和研究机构负责研究开发,由企业来负责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联盟,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四、结论

小企业数量众多,是企业的主体构成,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数目最多的就业岗位,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受到自身资源、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在金融危机的今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增强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是摆脱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对提升中国科技、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只有让中小企业“愿意创新”、“踊跃创新”、“能够创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文献:

[1]辜胜阻: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J].求是,2007,(05).

[2]陈俊: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立法支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01).

[3]陈俊:企业研发创新的立法保障[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06).

篇11

××××位于××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行政区域面积206平方公里,人口1.62万,其中乡村人口16106人,劳动力10455人,30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乡村户数4787户,居住呈现“散、小、乱”的特点。全镇耕地面积7180亩,人均仅0.446亩,而林地面积广阔,全镇有258411亩,人均16亩。××××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村1个。××××是一个革命老区乡镇,浙西南推进师在此浴血奋战过的地方。但如今的××××已经是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山区镇:30个行政村中18个有三级公路穿过,11个村新建了康庄工程(其中路面硬化8个),仅1个村目前仍依靠机耕路出入;电力设施已实现村村通;18个村有简易的村级自来水工程;有线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移动机站已覆盖26个村;闭路电视已接通24个村。

××××镇工业以小水电、矿产业和竹木加工为主,农业以食用菌、粮食、茶叶、干水果等为主。20__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3797万元,农业产值77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098元,财税收入271万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食用菌,约占40;外出务工创业经商收入约占40;种植养殖业约占20。食用菌每年稳定在1200万袋左右,从业人口约7000人,占43;外出务工创业经商约4000人,占25,种植养殖业人口约4500人,占28;无业600人左右,占4。从上报情况看,人均收入最低的村为1487元,最高的村为4008元,交通不便的村普遍较低,交通好的村普遍较高一些。多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每年在4-5左右,总体非常缓慢。

二、民情恳谈会,走访中反映的问题及调查结果

在4月9日至14日本文驻村蹲点工作中,对下宅街等20个村召开了民情恳谈会,并走访了20余户家庭。根据干部群众所反映的情况,结合多年农村工作掌握的情况,对农民收入有关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问题也更加清晰。

1、经调查,××××镇各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实际数比报表数高出一些,普遍在3000-5000元之间,个别村(如后宅)因外出创业成功家庭较多,收入颇高,人均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但其在家农民人均收入也就是4000元左右,说明外出创业经商是快速提高我镇人均收入的捷径。从基本情况资料中也可以发现,外出务工创业的群体人均收入明显比从事食用菌和种植养殖业的群体高出许多,而从事食用菌产业的人群又比从事种养业的人群收入高一些,这也是××××镇食用菌生产数比较稳定的重要因素。

2、在恳谈和走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现出极强的想方设法增加收入的愿望。但是多数人认为自己外出创业没有资本,没有能力,没有渠道,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外出创业风险太大。在谈到先外出打工后创业的想法时普遍不太赞同。有的认为打工太辛苦,工资低,不如在家从事种植业安稳;有的认为那是20来岁年轻人的事情,自己年龄太大,又没文化挣不来钱(实际上年轻人也确实大部分已外出,在家接受调查的除从事三产的年轻人外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人)。在谈到在家怎么容易挣钱、做什么比较好的时候,多数人的回答均限于耕地上。“听说茶叶和吊瓜比较好”是普遍反映,但问及种过没有的时候,比较多的回答是“没种过,我种香菇”。当问及香菇是资源损耗很大,不长远的问题时多数人抱有同样的看法。总的看来,农民对如何增收、怎样去增收比较迷茫、徘徊、悲观,选择的是大多是前几年别人实实在在已挣到钱的路子,对前景缺乏市场分析、判断。另外,不愿冒风险、求安稳的农民也有相当一部分,这从下宅街多数人仍留一部分耕地种粮自给的情况可以看出。

篇12

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年间了5份气候变化状况报告,呼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能效,降低资源消耗,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1997年,联合国气候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次明确了部分发达国家具有法律约束的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同时明确了三种减排机制。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碳金融应运而生,主要内容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一类金融交易行为。

一、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未来市场前景极其广阔。由于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根据英国风险评估公司Maplecroft公布的数据,中国201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60亿吨,约占全部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50%,全球总排放量的15%。而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具有1亿至2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能力,具有巨大的减排储备,中国未来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的碳金融业务还主要集中在碳指标交易、银行贷款等几个方面,具体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金融业务

根据《京都议定书》,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主要通过参与CDM项目进入到碳交易市场中。自2002年荷兰政府与我国签订的第一个CDM项目以来,我国的CDM市场呈现了极为迅猛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1月6日,我国成功注册项目2980项,占到全球东道国注册项目总数的52.9%,稳居世界首位。

(二)自愿减排市场中的碳金融业务

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天津环境交易相继成立,这些交易所自成立之日起对自愿减排市场中的碳金融业务进行了探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9年9月在北京环交所则达成了我国第一单自愿减排交易――天平汽车保险公司以27.7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北京奥运期间绿色出行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2009年12月,北京环交所联合BlueNext交易所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2010年4月,上海环交所更是推出了中国首个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并与当月成功成交226例。根据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我国自愿减排市场中的碳金融业务在未来几年中将获得爆发式的增长。

(三)商业银行参与的碳金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以“绿色信贷”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的形式来参与碳金融。“绿色信贷”最早开始于2007年,是环境保护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扩张而联合推出的新型信贷政策。兴业银行是我国“绿色信贷”的先行者,其在正式政策出台前即积极开展相关业务,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与IFC联合开展节能减排贷款项目,其项目贷款以CERs作为第一还款来源。2008年,兴业银行成为我国的“赤道银行”并开始全面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之后工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银行等各大银行以随之跟进,截止2011年末,仅国家开发银行和五大行的绿色信余额即超过了1.9万亿元。2012年2月24日,银监会了《绿色信贷指引》,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绿色信贷”更是走向了快速、规范发展的新阶段。除直接的信贷业务以外,商业银行亦开始尝试开发各类从事碳金融的相关中间业务,如2007年深发展银行推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期权挂钩的理财产品等。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碳金融交易市场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受制于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以及碳金融交易自身发展时限较短的原因,我国的碳金融市场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过度依赖CDM存在较大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碳金融产品主要依赖CDM。CDM一方面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欧洲发达国家在债务危机、经济萧条的背景下,愿意承担多少减排义务还很不确定;另一方面,CDM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审批周期较长。很多CDM项目在审定之后还被要求复核,甚至被否决,另外,还有一些CDM项目在监测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除了这些风险之外,CDM的市场风险也比较高。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欧洲的工业生产规模降低,自身排放量下降,因此对于碳市场的需求急剧降低。2009年,CDM市场严重下滑,交易额同比下降了59%,CERS的价格也不断走低。

(二)碳资产缺乏定价权导致的利益损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行能源调整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发达国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成本水平较高,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普遍超过每吨100美元,而我国的减排成本仅为20美元左右。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碳金融交易体系,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健全,市场参与者的数目也相对较少,从而无法形成成熟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这也就导致我国仅能够接受国外的单向报价,从而导致各企业参与国际交易时的利益受损。根据WorldBank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2007年温室气体的交易价格普遍处于10-15欧元区间内,而我国的碳交易价格则仅为10欧元左右,远低于国际水平。

(三)专业中介机构发展水平较低

在各类成熟的细分金融市场中,专业的中介结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开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的中介结构以及第三方核准机构在数量方面还非常有限,其所能提供的产品和配套服务也是比较初级的,在排放权的交易和CDM项目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比较薄弱,这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参与碳金融交易的深度与广度。

(四)碳金融产品结构不合理

首先在整体的产品结构上,我国的碳金融产品非常单一,尚未发展出多样化的衍生品交易市场。其次在碳金融产品的行业分布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我国当前的CDM项目为例,其主要分布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项目由于投资额度小、减排的成本低、技术成熟度高等优势而备受国外的投资者所青睐,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提供的数据,这些项目占到总项目的95%以上。而实际上急需投资的垃圾焚烧发电等领域的项目却由于投资负担大、技术困难度高、减排成本高等原因而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处境下。

三、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碳交易平台建设

目前,国内具体的碳交易业务以及对应的碳交易平台都极其分散,亟待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已保证未来碳金融的稳定发展。国内现阶段的碳交易业务以CDM项目和CER项目为主,此类项目的特点是交易较为分散、流程琐碎复杂、信息披露度低。而相应的国内交易所平台又存在已建或在建交易所数目过多、彼此之间职能定位相互重叠、过度乃至恶意竞争严重等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碳交易市场较高的波动性和我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话语权的缺失。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长期平稳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的提高,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一方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主动整合,另一方面,在严格限制未来地方碳交易所的扩张的基础上将现有的几大交易所整合为统一的大交易平台,并为之制定统一的交易规则和监管体制,真正实现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功能,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创新碳金融交易工具,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多样化的碳交易工具是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碳交易市场、促进碳交易市场成熟发展的必备条件,而新型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亦对碳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提出了需求。因此,改变目前国内碳金融交易市场格局、进一步推动碳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是完善碳金融体系构建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要促进碳金融交易工具的有效创新:首先,政府应当依托交易所平台,适时推出符合我国碳交易业务特点的期货、期权、远期合约等多项金融产品;其次,在政策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财税、信贷等方面政策的扶持力度,对积极参与使用新型交易工具的市场主体提供税收优惠和利息补贴,形成正向激励;最后,还要强化相关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家对不同碳金融交易工具的认识,以鼓励各种不同的经济主体参与到市场交易中来,从而提高各项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和有效性。

(三)促进专业中介机构发展

碳金融相关业务的链条长、内容复杂度高,这就要求有较高水平的中介组织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高水平的专业金融机构从事碳金融业务可以有效降低交易的整体成本和业务风险水平。另一方面,与专业中介机构相配套的是一流的专业人才,由于碳金融涉及的专业技术内容较广,因此亦需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应当由相关的行业协会制定培训并制定从业资格标准,促进人才培训。

(四)强化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整个金融行业的一项核心内容,而由于碳金融业务整体的发展时间短、行业秩序尚有待确立,强化碳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碳金融交易的市场参与者应当从以下多个方面来实现风险的控制:综合运用多项碳金融衍生工具以实现套期保值,控制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项目评级、收取抵押品等方式防范信用风险;密切关注国际国内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抵御政策风险;聘请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减低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初吕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02).

[2]杜莉,韩丽娜.论碳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5).

[3]蒋毅一,杜静.碳金融市场分析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开放导报,2010(12).

[4]刘志成.我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风险和对策[J].金融创新,2012(06).

[5]王凯,庞震,潘颖.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1(12).

篇13

完善适应企业成长不同阶段需要的投融资制度。徐州高新区要加快建设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完善企业股改上市服务平台、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担保贷款服务平台,吸引创业投资机构进入,打造风险投资高地。针对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开展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专利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项金融创新。

(一)创业初期为企业提供种子资金资助

设立科技专项基金和科技产业化基金,每年从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风险投资的种子资金,分担风险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并对民间风险投资起到导向作用。为了解决科技人员创业初期的资金不足问题,高新区管委会可以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基金”,为了鼓励留学人员创业,设立“留学生创业基金”,作为“种子资金”扶持留学人员创业。种子资金的资助对象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创业团队的高科技项目,以股权形式进行投资。其中包括:企业起步阶段为其提供信贷担保、、规模化发展阶段通过股份制改造为企业筹集资金、拓宽风险投资撤出渠道等措施。

(二)建立产学研制度,促进开展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制度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协同与集成化,是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各环节的对接与融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利益将促进各方有效结合,是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源动力,才能满足各方需求共谋发展。

1.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推进产学研结合

借助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九州大学、徐州幼儿师范学校、铜山职教中心等学校的地缘优势,建立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迅速便捷的信息渠道。建立科技信息资料库,建立起面向市场、面向全国和面向全球的科技信息网络,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目前应通过各处的中介组织和机构,着力建设这一信息系统,不断完善该系统信息沟通与反馈的功能。

2.做好产学研的权益保护与利益分配

知识成为资本并参与分配,这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也是重要机制,要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关键要创造出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政策环境。要建徐州高新区制度创新与完善立起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使技术和成果在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分配中获得它应有的价值。

3.拓展高校与产业界的伙伴关系

积极拓展高校与产业界的伙伴关系,例如:设立中小企业俱乐部,每年召集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校举办讨论会,举办针对中小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活动每年多达数十次,以加强产业界与学校的交流:该集团还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受企业委托举办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在向企业界输出知识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增强彼此间的协作关系。

4.吸引更多的大学、科研院所在园区内建立分支机构

徐州高新区还应通过技术入股、股份合作、改制重组、技术外包、委托开发、购买成果等形式,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单位、银行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构建全新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使产学研合作由传统单一模式向全面合作模式转变,由一般的技术和项目层面的攻关向战略合作层面转变。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更多的高新区内的企业同教研机构、相关的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

(三)加强人才激励制度创新

人才是徐州高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的创新,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园区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新区创业中心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完善人才建设体系:一是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二是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三是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成长的环境,留住人才。四是鼓励科技人才创业。五是建立人才库,贮备人才。根据人才激励制度刨新途径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建设,对于科技人才,他们看中的不仅是物质待遇、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工作条件,他包括科研设备、研究梯队、经费投入、工作氛围等方面。

(四)健全中介服务制度

高新技术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定、测试和市场检验,后期还需要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物流配送等等。这都要求在集群企业内加强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及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中介。中介组织提供几乎无所不包的服务,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同质高科技企业集聚于此,使现有企业衍生出更多更具活力的公司,充分发挥出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和互相学习机制的作用。完善的徐州高新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由引导层和主体层构成,服务于客户层。引导层包括政府和行业协会;主体层包括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备的硬件设备设施、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及卓越的领导者四大基石;信息、咨询服务、成果转化推广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人才服务、财税、法律等服务、企业孵化服务、各类技术服务和政府职能延伸科技中介业务。

参考文献: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38.

[2]钱颖一,肖梦.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梅耶.创新增长一硅谷的启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28.

[4]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M].中信出版社,1998.

友情链接